时间:2023-05-30 08:54:3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三字经全文解释,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章编号]:1002-213(2013)-10-0-02
《三字经》是我国传统的幼儿启蒙识字教材,该典籍不仅包含汉语学习的知识,同时包括丰富的人文、自然百科知识。初级学生从《三字经》中学习语言的同时接收人文通识教育。语言与文化息息相关,一国语言中的俚语、俗语及成语典故皆打上了浓厚的文化痕迹,因此学习一门语言归根到底就是学习一国文化。今天越来越多的国外学子赶赴中国留学,为的是借助在中国学习汉语的机会实地接触中国文化。因而,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习相互结合,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将对国外学生的汉语学习起到一个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如果将中国传统典籍引入汉语教学课堂,将给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同时直面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作为中国传统典籍的代表,《三字经》包含丰富的文化知识。它是否能为汉语教学所用,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促进留学生的汉语学习与文化学习的作用,《三字经》适合留学生认知特点与否?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问题。
本文将以梧州学院短期留学生为分析对象,把《三字经》这部中国传统典籍引入汉语阅读课与对外汉语教学相结合,分析《三字经》作为教材的教与学对学生的语言学习,文化学习所产生的影响。探讨对外汉语汉语阅读课如何结合传统文化,引入新教学途径的可能性。
一、梧州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概况
梧州学院自2006年开始与越南顺化外国语大学、泰国川登喜皇家学院签订交流协定,双方互相派遣一年制短期交换生。在梧州学院的留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留学生皆为本科学历,在来华交流前已有一至两年的汉语学习经验,仅能掌握普通会话。到中国学习后,整个留学生群体学习能力与学习效果发生变化。以越南留学生为例,来梧学习的越南留学生由于基础较好,发音、阅读与写作技能掌握较好,学习一个学期后已可以进入高级汉语学习阶段。以泰国留学生为例,来梧泰国留学生具备一定初级汉语基础,来梧交流后,学生群体中拉开差距,好的学生可以进入中级汉语学习阶段,技能掌握欠佳的学生只能继续停留在初级汉语学习阶段。
综上所述,这些留学生群体大致都具备这样的特点:(1)他们在掌握一定基础的汉语知识以后来华,逗留学习时间短,多集中为一年,多以深入提高汉语水平,实地了解中国社会环境为目的。(2)这些学生掌握一定口语交流技能与阅读技能,对中级汉语水平理解有困难。(3)刚来华学习的留学生多只掌握基本口语,能拼读简单拼音,篇章阅读能力和语感有待提高。
针对国外交流生的基本情况,梧州学院以速成和提高汉语水平为目的,为留学生开设从汉语听、说、读、写到中国国情等一系列汉语提高与知识普及类课程。以汉语阅读课为例,现阶段梧州学院对外汉语教学手段多运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学目的以简单的语言学习为主。从现行对外汉语教材可选择情况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卷帙浩繁,“就品种而言,对外汉语教材的品种仍十分单调,不能很好地满足多方面的学习汉语的需要。数以百计的教材大都是初级教材和口语教材,中高级教材十分缺乏;为成人特别是大学生编写的教材很多,而为非真正零起点者(faulse beginners),也就是为有一定家庭汉语环境的海外华裔子女、甚至其第一语言就是汉语的新移民子女编写的教材则更少;通用教材多,针对不同母语并在科学的语言对比基础上编写的教材以及专用教材还才刚刚出现。”[4](332) 挑选汉语教材所把握的难度非常关键,由于汉语教师在接触学生前,并不知晓学生真实汉语水平,导致在实施教学活动中出现教材难度与学生认知水平不切合的状态,更多的是出现教材难度低于学生汉语认知能力的情况,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汉语水平。
二、《三字经》作为教学材料在汉语教学中应用的可预见优势
作为我国传统的汉语启蒙教材,《三字经》流传久远,并有其独特的优势,在我国当下对外汉语教材编写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如将《三字经》引入汉语阅读课作为阅读材料,它有其以下可预见性的优势。
1.有利于在汉语教学中传播汉文化
“语言与文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学习一门语言,就应该在一定程度上掌握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1】(115)这说明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在教授语言技能的同时应灌输相应的文化知识。汉语阅读课的教学目的在于指导留学生顺利阅读汉语文本,掌握一定汉语阅读能力。仅仅局限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则达不到全面的教学目的。
汉语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实践就必须联系教学媒介,能够集语言学习与文化学者合一的教学媒介莫过于中国传统典籍。将中国传统典籍引入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或教导国外留学生阅读中国传统典籍,则会起到一个集汉字、语言和文化学习的多重作用。考虑国外留学生的认知能力,在初级汉语学习中适合引进《三字经》这样的典籍进入课堂。首先,《三字经》不仅为中国传统的儿童语言启蒙读物,而且还可作为外国人士学习汉语,了解汉文化的一个窗口,在历史上,国外人士了解中国就须经《三字经》而入门,“一七二七年(清雍正五年),订立《恰克图界约》后,沙俄政府派来北京的‘学艺俄罗斯孩童’(实为成年人),在俄罗斯馆进行初步汉学训练时,都是将《三字经》作为课本来识汉字的,”【2】(66)甚至欧美传教士在向中国人传教时能够考虑到结合中国人的认知特点,采用《三字经》的编写方式,编写基督教的启蒙读物,“1822年麦都思在爪哇噶罗巴(即Batavia)传教,他在此地居住期间,写出了第一部中文基督教《三字经》。全文仿照中国传统《三字经》格式,三字一句,分为上帝、伊甸园及原罪、耶稣降世、基本的传教方法与宗教仪式、大审判、劝信等六部分,奠定了后世中文基督教的主旨与写作形式、内容基础,后世有些文本虽字句变化较大,但内容都仅仅围绕这六个部分。”【3】(52)
其次,《三字经》作为汉语启蒙课本,即包含汉语、汉字学习的内容,也包括伦理学、地理学、历史学等知识。国外学生在学习《三字经》的同时,能透过它了解中国传统的孝文化和教育思想,如“孝于亲,所当执,”和“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从中也能了解中国古代先贤名人早年事迹,如“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这样国外交换生在短短的一年交流学习当中,即使达不到全面深知中国的社会人情的情况下,通过学习、阅读《三字经》能够很好地吸收、体会和认知中国历史文化,达到速成程度,并且能在从《三字经》的学习当中激起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兴趣,使其在结束在华学习期后,回国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和学习继续深入。
2.《三字经》走入汉语课堂适合留学生认知特点――以泰国留学生为例
以泰国留学生为例,初次来华外国交流生具备一定汉语基础,对于汉语的认知和运用能力比较浅,对于汉字、拼音的认知运用尚不能灵活自如,相当于我国小学生语言水平,但在对外在事物的认知水平上是处于成年人水平,学习能力强。再者,由于东南亚地区长期以来形成一个稳定的华人社会,在来华学习留学生中有华裔身份或多少接受过华语教育,他们对《三字经》不会产生太大的文化鸿沟。如何利用在华学习期限短的条件下快速地提升汉语水平,就可以考虑发掘《三字经》的教学作用。首先,《三字经》的成书特点是以三字为一段,六字成一句,每句简短而注重韵律。每句没有过于复杂的语法系统,便于诵读,便于记忆,既保留一定可提升的难度,又不至于难以阅读。外国学习者也能从阅读中学习各种形态的汉字。《三字经》的阅读难度与学习难度恰好适合来华学习时间短的国外交流生。
其次,按照第二语言教学法之一的阅读法要求,“掌握阅读技能最为实用,为学习者所需要,相对其他技能来说也比较容易,是最有可能达到教学目的的,学习者也因有成就感而增强了学习积极性和信心。”【4】(245)这种起源于英国,专门从培养外语学习者阅读技能从而提高语言学习能力的方法,其严格使用母语及翻译的宗旨与中国传统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教学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三字经》的教与学则是以这种专门从学生的阅读功底中进行突破的教学理论为基础。
三、《三字经》引进汉语课堂需要注意的问题
1.要求详细讲解《三字经》中的中国文化常识
“对同一事物,往往因主体思维方式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3】(125)《三字经》包含了丰富的中国文化知识,而交换生对于中国文化知识与传统的认识则是完全陌生。教学实践证明,如接触到中国的孝悌文化,中国的传统教育思维和中国人的世界观等知识,交换生就会感到十分陌生,若交换生了解了这些知识,将会为对汉语学习和文化学习打下基础。这需要汉语教师在教授此类知识时应对学生全方位详细讲解,多运用文化比较法对学生解释此类知识,为使学生能高效率的吸收文化知识,应立足于比较交换生所在国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共同现象,从相同性中引导学习。
2.《三字经》的教与学应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首先,在讲授《三字经》中的文化知识时,仅凭传统的口头讲授法将无法在学生头脑中直接建构直观的知识进行理解。如讲授“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一节,既需要引导学生了解孟子是谁,还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机杼”是何物。传统的讲授法很难使学生一下子明白这两个知识点,也就很难推进文本阅读。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可在投影仪中打出孟子的画像,并向学生介绍孟子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在介绍“机杼”时,也可利用图像向学生解释中国古代纺织机械与纺织流程。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在头脑中很容易地对两个知识点建立直观的印象,进而较为容易地推进文本的阅读。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不应随便否定传统教学法的作用,应在新的教学环境中重新考虑其作用。在进行《三字经》教学时,背诵法是一个不可忽视方法,虽然有着枯燥性和缺乏创新性的缺点,但它在强化学生对文本的记忆和培养语感,进而激起学生学习热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汉语阅读课教学中,必须重新引入与发挥背诵法的作用,将新兴教学方法与背诵法完美结合,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也能起鞭策学生学习的作用。
3.传统典籍的传播应适合现代社会
尽管《三字经》教学有着很大的可预见性优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我们可以对《三字经》教授给留学生。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就必须作一些相应的修改,首先,古人与今人的认知范围不尽相同,如今天我们中国人熟悉孔融让梨,孟母三迁的典故,黄香温席和燕山义教就不是人人皆知了。作为汉语教师必须先通读《三字经》,明确《三字经》中的内容。其次,时代的变迁使得很多传统丧失,这要求教学者在介绍《三字经》内容时就必须联系中国当前社会实际,阐释清楚中国哪些传统保留下来,哪些传统未能保留及留存的原因。第三,《三字经》具有一定的文言文特点,体现在于同一汉字作为代词多变,这对留学生认知和学习有一定困难,因而在教习《三字经》时的教学难点不在于复杂结构汉字的学习,而在于同字异义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需结合现代汉语特点对于一字多义进行讲解,对《三字经》的学习有助于突破一字多义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汉语水平。
物理学研究的是力、光、电、热、声、磁等自然现象,目的是找出这些自然现象的发展变化规律,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学生的培养就必须走“素质教育”之路,着重于以创新教育来展现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新思维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以提高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所需要体现的。初学物理的学生,由于对物理学科在素质教育上的要求缺乏认识,学法上尚未入门,不会学习,也就谈不上正确思维,更不可能有科学合理的创新思维。而为了学好物理,解决好“开头难”的问题,依据“学贵知疑,小疑小进,大疑大进”的格言,教师需要不断引导学生对所要研究的物理自然现象进行多方位观察,提出问题,通过“讨论探究”进行分析、推理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实践、思维活动过程,达到解决问题、学好物理知识的目的。例如:学习连通器原理,要求学生先观察并思考茶壶的茶嘴为何总与壶盖保持一样高,确定了思考目标,带着问题让学生观察实物,明白茶壶是由壶身和壶嘴两个器皿构成,教师出示壶嘴去一节的茶壶,让学生先猜测、假设,后装水试验,再让学生在壶嘴上套接课前已准备好的纸折空心园柱套管,做改变嘴长短装水的试验,使学生观察到壶身矮了,将不易随心所欲地倒出水,壶身高了,水未装满就会从壶嘴流出的现象,以此启迪学生,最终把两容器对底面的压强相等的定量平衡知识引入作出解释,其道理自然就清楚了。在这种观察和实验的“讨论探究”、“诱发思维”的长期教学活动中,不仅使学生体会到了物理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实用性,而且能顺其自然地从已有的思维模式基础上通过讨论启发式教学,较好地解决学物理“入门难”的问题。
在教学中,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导向性”、“可知性”、“程序性”和“新颖性”原则指导下,结合课程内容和学生实际,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直观演示启发、设疑启发、引趣启发、攻难启发和求变启发等的选择,做到精巧练,尽可能把讨论探究的问题,设计得新颖有趣。如:在探究运动的相对性时,可借用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配之以图,来巧用情景诱发创新思维。这样不仅直观、生动、形象化,而且在判断和推理的思维过程中能引发学生身临其境、爱我河山、美好向往的艺术情怀,大大增强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在理论联系实际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面,我们也可做创新指导的尝试。例如:在学习简单机械一章时,教师在让学生认识了杠杆及轮轴等,复习了以前所学有关摩擦和压强知识后,发现有些学生缺乏对实际生活的观察,不了解自行车构造。于是教师布置了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有的学生在家拆自行车,了解它的构造;有的结伴到修理自行车的地摊上观察修理自行车的过程。学生的实践报告完成得非常好。在把握知识的同时,学生既提高了观察能力,又增强了社会交往能力,拓宽了知识面。对于物理知识中一些不易操作、现象不明显、不易观察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亲身体验实践活动,既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又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帮助学生不断总结,逐步提高
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渐进过程,只有在培育的过程中不断养成,才能逐步提高。为了能达到“不断提高”的目标,教学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人人具有创造力”的观念,时常注重学习、借鉴、吸取前人或他人的不同的思维方式方法。例如:讲“牛顿第一定律”时,传授这一定律走向成熟的过程中,侧重于传授从试验模型观察到逻辑假设验证的创新思维研究方法。在讲“电生磁”和“磁生电”的过程中,注重教给学生物理实验观察上的创新思维反证法。在讲“天平使用方法”时,总结归纳出“放”、“游”、“调”三字经。经过物理教学中研究方法的导向分类,初步展示探究教学,让学生从一个又一个“这是怎么回事”中,开始讨论学习,又在一个又一个“原来是这么回事”的创新思维过程中,掌握物理知识和研究方法,极大地开发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能力,形成了一定的具有个性特征的创新思维方式。所以一段教学之后,遇到求解空心球一类的可多解的物理问题,学生很快地以不同方式、途径求解,得到正确答案。可见,平时的训练促进了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路漫漫其修远兮”,新课改对于每位教师来说,仍是一个新课题,需要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努力,争取站在新课改的最前沿。
三、让学生去勤于思考,善抓规律
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吸取过去要求学生“习题做得越多越好,书读得越快越好,知识背得越熟越好,最终教学则不是那么好”的教训,指导学生在勤思中突破难点,抓关键,找规律。例如:在《滑轮》一节的教学中,通过循序渐进的单滑轮到滑轮组的体系讨论探究教学,对最终的滑轮组性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创新思考,抓住“绕绳方法”这一核心,适时点拨、循序善诱,在勤思考中用“受力分析”的基本理念,得出了“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物体,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的规律表达式:F=1/n×F=1/n(G+G),并让学生明确:该公式适用于初中所要求的所有滑轮问题。n表示承担物体重量(和动滑轮重量)的绳子的段数,也可以理解为n等于绳子与动滑轮接触的次数,其决定着滑轮问题中绳子起始端的绕法及“奇动偶定”。在这一形式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提问题,标新立异,将创新思维的空间留给学生,在实验观察探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了“动力作用点移动的距离和物体升高的高度关系式:S=n×h”。
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育人的载体
在探讨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时,环境与遗传交互作用的观点已经成为一种共识,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主要原因取决于文化的最根本两个方面的性质体现:1)文化是一种价值意义系统,是人们价值追求的导向;2)文化又是一种创造生成的过程,是人们实践与建构活动的内容[2]。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卡丁纳(AbramKardiner)认为,文化不仅是个人适应外部世界和社会生活的有效工具,同时也是社会延续和社会平衡的有效工具。文化一方面促进了个体的发展,同时又为个体的需要缔造了许多限制,制约着个体的发展[3]。文化与人的发展之间是相互作用的,人是文化的产物,同时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从文化对人的影响方式来看,似可化约为“濡化”与“内化”两大范式。一般来说,前者强调外塑,后者突出内生,但这并不意味着两者可以截然分离而各成系统。相反,两者是有机统一的综合体,濡化必须以内化为根据,建立在内化的基础之上,而内化也需要濡化的支撑,通过濡化促成内化。显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育人的载体,是作为主体的大学生与作为客体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双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双重决定结构”(图1)。第1重为客体存在的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其濡化作用的发挥是在全面地认识、理解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和规律,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怀学生的生命健康,满足学生合理的体育需要的基础上,通过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方式使学生对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产生初级的整体性、反映性认识,这是“文化育人”的现实起点。第2重为大学生主体,即在“文化内化”过程中大学生对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不会是被动的、盲目的,而是需要经过一个感知、体验、整合和内化的连续过程,这是“文化育人”的落脚点。两者相互作用的契合点是“文化育人”内在机理的核心,即互动方式,包括濡化的发生方式和内化的接受方式。
2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过程解析
“濡化”一词经常被文化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使用来描述文化传递方式,是文化学和文化人类学中一个最基本的概念。英文为“enculturation”。其英文前缀“en”具有“进入……中”“使成为”和“是处于……状态”等含义。也有人将之译为“文化熏染或“文化适应”,意为使适应社会上存在的文化类型。在汉语的对应词中,“濡”有沾湿,润泽的含义,如濡染、相濡以沫等。濡化则有滋润化育或潜移默化之意[4]。美国学者马维•哈里斯指出:社会文化的许多方面这一代都趋同于下一代,生活方式的这种延续性部分地通过我们称之为濡化的进程而保持[5]。濡化是部分有意识、部分无意识的潜在的、漫长的文化化人过程。从原始形态的言传身教,逐渐发展成为具有完善的机构与各种功能的系统,它撷取了人类文化的精华,并将其贯穿于文化化人过程的一切方面,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行为层面、精神层面构成了文化之网,使人在文化化人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被濡化,从而使人获得适应性。这是书本与课堂不能给予的,尽管他们系统和精简,但缺乏全息性和整体性。而文化濡化,在自身的演化过程中,其功能不断向社会扩展,从现实生活当中获得文化化人的资源和素材,渗透在教育创设的情境之中,个体在这个情境中不知不觉地被濡化。这种濡化作用早就为古人所关注,如《三字经》中“昔孟母,择邻处”的典故;《颜氏家训•幕贤第七》中,“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拟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说的就是环境对人的价值观念、道德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产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濡化对文化的传递绝非原样照搬和重复,人在文化的背景中不断摄入信息,将其整合到已有的经验之中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把人的需要、愿望、计划、目的等主观性的东西客观化到对象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创造新的文化。人类从野蛮到文明,靠文化进步;从生物的人到社会的人,靠文化教化;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气质、情操、风格也靠文化培养。人们全部生活的意义及存在价值都离不开文化[6]。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在文化适应中发展形成的,人生活在文化中,并为文化所拥有,受文化影响、制约和左右。可以说,人是文化的存在物,人离开文化就不称其为人了。同时文化是人的文化,文化是人创造的,离开了人也就无所谓文化了。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其文化育人性亦可追溯到文化与人的本质关系。因此,只有认清人与文化的本质关系,才能更好地理解高校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濡化原理,即它对学生的教育作用不是强行灌输的,而是通过撷取体育文化中的精华,如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并将其有机地融入到校园体育文化化人过程的一切方面,包括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形成文化之网,使学生在自然的情境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不知不觉地、持续不断地接受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刺激,获得适应的一种文化教养、文化传承和文化自觉的过程。
3大学生主体内化过程解析
“内化”(Internalization)一词最早由社会学家涂尔干(EmileDurkheim)提出,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变”[7]。《教育大辞典》中关于“内化”的解释是“在社会心理学或人格心理学领域,指个人对社会的价值观或实践标准认可并作为自己的一部分……,在认知心理学领域,指抽象的概念、规则的学习过程”[8]。《辞海》对“内化”的解释是:“内化是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也是个人接受群体或社会的规范并使之成为其人格的一部分的过程”。关于“内化”的思想,古今中外,皆而有之。如孟子的“内求说”、王守仁的“消化自得”等,都主张人的道德、智慧和知识生来就以某种可能的形式存在于自己的内心之中,并借助外部环境的力量不断反思、领悟和觉解,获得自我发展[9]。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界开始关注“内化”问题,并产生出大量研究成果,其中较有代表性的如邱伟光、张耀灿对“内化”的解释:“内化是指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或在其他社会教育因素的作用下,接受社会要求的政治观点、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并转化为自己的个体意识,也是个体不仅真正相信,接受和遵守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要求,而且自愿将这些要求作为自己的价值准则与行为依据的过程”[10]。在西方文化中,“内化”的思想表现的更加鲜明。其中,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内化是把另一个人的或者社会的观念、实际做法、标准或价值观作为自己的观念。”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戈茨基认为“人的一切高级心理功能最初都是作为外部交往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的,经过多次重复、变式以后,才由外到内变成为内部心理过程,最终在头脑中进行。”综上所述,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内化过程的实质就是学生“内隐学习”的一个过程。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在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罗伯(A.S.Reber)认为“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就是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外界环境刺激的复杂指导的过程”[11]。他认为,人们能够按照2种本质不同的模式来学习复杂的任务,即外显学习(explicitleaning)和内隐学习(implicitlearning)。
前者是人们所熟悉的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过程,而内隐学习中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清晰的意识。这种学习过程经过心理学家的反复实验、论证,对于理解人类认识过程的本质,特别是对于探明人们获得丰富复杂知识的心理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尤其是对人的道德品行及其它心理品质的形成,绝不可能被教师像倒牛奶一样倒进学生的脑袋里,而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主的、内隐习惯的形成过程。所以,内隐学习理论对于解释“文化育人”上发挥的作用非常适用,将主体人置于某种文化模式之中,通过亲身参与或耳濡目染,实际上实现了一种内隐学习。所以,内隐学习是内化的深层次机理,内化过程的实质就是一个内隐学习的过程。此外,内化过程的关键是人的主体性在环境中的展开,主体性是否充分发挥对“文化育人”的进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学生是主体的“人”,而不是被动收纳之“器”,“育人”不等于“制器”,故而“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取决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基本样态,但也离不开学生在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情境中对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内化程度,后者主要取决于每一个个体自身独特的心理和认知方面的因素,以及个体的生命意志、情感、体验、知识系统建构所形成的个体独特的时空。因而,大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是依据自身的认知水平、情感偏好和文化倾向等因素认识和觉解体育文化意蕴,不断反思、调整自我意识和行为,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自觉内化为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个体的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内化过程中,体现了鲜明的阶段性和反复性特征:1)通过反映、选择和整合的方式接受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但接收的信息并非是不加拒绝地接受,还要经由“接受———批判性反思———调整意识与行为”三个阶段实现转化,完成内化;2)人的认知过程总是一个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的无限反复的过程,因此,学生主体的内化过程也是一个相对漫长的、渐次深入的素质养成的过程。
4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与大学生主体内化的互动方式
4.1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发生方式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濡化是以人文关怀为导向,规范设计的校园体育文化为载体,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影响学生的方式。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实现,关键的两个要素是人文关怀和文化育人。人文关怀是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全面地认识学生、理解学生,突出学生在体育中的主体地位,关怀学生的生命健康,满足学生合理的体育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实现学生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育人是指文而化之,通过传承、发扬和创新优秀的体育文化而充分发挥体育的本体功能和育人价值。建设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发挥体育精神文化引领、感召和辐射的作用。校园体育精神文化是一所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理念、精神和价值追求,对学生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起着启迪灵魂、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它是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作为大学文化的亚文化,它的建设应该植根于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基础上,主动承载大学使命,彰显大学精神。因此,校园体育精神文化建设既要与大学的办学理念、精神气度、价值追求相契合,又不能偏离当代的体育价值导向和体育教育的本质要求。如北京大学明确指出了体育应以造就人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己任,提出“科学与人文相融,育体与育心并重”的体育教育理念;清华大学以“育人至上,体魄与人格并重”为体育理念;重庆大学确立了以“素质教育、学生全面发展”为主线,以“淡化竞技、注重趣味,面向全体学生”为突破口,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培养终身体育人”为宗旨的体育理念等等。相较而言,西方大学则比较重视对体育精神凝练和体育价值方面的追求。如布朗大学在其宣言中说:“体育运动在学生的教育中扮演必不可少的重要角色。通过团队协作、为社区服务、体育活动引导学生具备正直、诚实、奉献、拼搏、百折不挠、自尊自豪的品行。”杜克大学言道:“我们工作的指导原则是,我们深信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价值,校际体育竞赛锻炼了学生们令人推崇的品行。这些品行有助于他们的发展和今后的成功,包括发挥特长、力争最优表现、遵守最高标准的纪律要求、学会合作、追求团队共同目标、恪守公平与尊重的行为准则”[12]。
建设校园体育物质文化,让那些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客观物质条件变成无数个隐形的“教育者”。物质不等同于物质文化,一所大学的物质条件可能是优越的,但却可能是与人、文化隔膜的,甚至是对立的。再好的物质条件,如果没有对生命的关怀和情感的渗入,也只能是一个由水泥和钢筋混合而成的外部空壳。校园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是大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接受教育的重要场所,作为育人的一种文化载体,在关注“硬件”建设的同时,更需要考虑“软件”的融合,增添人文元素,丰富文化内涵,通过人与物的沟通与感悟,传承、创新体育文化,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品位,实现以“物”化人。从人的角度来看,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要满足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需求,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以及体育场馆的空间分布、功能划分的人性化设计与布局。从文化的角度看,校园体育物质文化建设是让那些原本没有生命和情感的客观物质条件变成能够滋养广博的体育文化知识、熏染优秀的体育文化传统、陶冶高雅的体育文化氛围和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的“教育者”。如体育文化宣传媒介的设计,包括校园网络、校园广播、校报、体育宣传栏等,要在尽可能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基础上,通过传播体育人文学科知识,体育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和科技相关的信息,以及重大的体育赛事资讯、体育明星事迹或是有启发、有教育意义的体育事件等,让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体育,弘扬体育精神。体育标志物的设计要反映大学的体育理念,承载大学的体育传统和体育精神,如清华校园中矗立的马约翰雕像,折射了清华大学育人的体育理念,代表了清华人的体育精神,弘扬了清华大学的体育文化传统。此外,哥伦比亚大学的吉祥物———狮子(li-ons),昵称为“Roar-ee”,体现了哥伦比亚大学追求卓越、敢于拼搏、崇尚力量和智慧的大学精神,蕴含着哥伦比亚大学能够像雄狮一般称霸全美,永葆辉煌。它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体育的象征,不仅被刻成雕塑,而且又作为体育标识被印在体育比赛的队服、纪念品和饰物上,“Unleashtheroar”(奔腾怒吼),成为该校大学生、运动员集体战斗力激发的源泉。建设校园体育制度文化,引导学生的体育行为。文化的存在只有被认同和学习才有意义,而被认同和学习的实现必须依靠一套相关的制度规则,在这样的情景中,文化与制度便联系起来了。当制度体现为规则时,它必然反映了文化的精神、文化的价值、文化的观念。而当文化体现为规则时,他必然采取或风俗、或习惯、或制度的形式[13]。事实上,校园体育需要制度规范人的体育行为,更需要制度文化内化人的行为。校园体育制度文化是一所大学实现体育教育价值指向而培育的一种规范性文化,体现了一所大学的体育理念和体育精神,反映了一所大学的体育管理思想和水平。良好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意义,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好的体育制度,可以增强人在体育方面的权利意识、自主意识、提高人的主动和自我发展的责任性,从而提高发展人的层次,塑造健康和谐的人格,还可以营造一种潜在的、弥漫于整个大学的体育文化氛围,影响着大学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因此,管理制度“不需要任何抽象的理智形式,像知识灌输一样,像道德说教一样、像行政命令一样、像法律制裁一样,从外面强加于人。它应该像空气一样保卫着受教育者,让他不知不觉而又自觉自愿地去感受,去体会,从而心甘情愿地接受教育”[14]。所以,体育管理制度的设计不是行政指令性的“灌输”,也不同于强加于人的纪律约束,而是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将文本化的、相对简单机械的强迫制度向人本化的制度迁移,通过创造良好的体育管理制度环境,引导、激励学生,调动、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体育、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将体育制度文化内化为学生内心法则和外显行为的控制。如北京大学制定“积点制”(即通过在体育课、身体素质测试、课外体育活动等方面设置分值,累计分数,完成体育学分)和“五自主教学”模式(即任选时间、任选项目、任选教师、任选学期、任选等级达标)来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体育行为。在厦门大学,体育部建立了一系列的体育规章制度,如校园健身日、健身周、健身月制度和管理办法,其中包括领导干部监督检查制度,教师参与指导和组织管理制度,以及奖励措施等,为体育传统与风气的形成,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建设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为学生提供深刻的体育实践体验。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是一所大学体育理念、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追求在体育课程设置、体育教学活动和校园体育活动中的动态体现。良好的校园体育行为文化会渲染一种积极健康的体育文化氛围,对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好比无声之教,影响迅速、有效和深刻。体育课程设置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开发校本课程,并在项目选择上,突出高等性、高雅性、社会性和自主选择性。
如清华大学在课程内容上覆盖了包括具有世界性、跨文化性的民族体育项目如武术、跆拳道、柔道和瑜伽等,具有高雅性的时尚体育运动项目如网球、保龄球和橄榄球等,具有生活教育意义和实用性价值的运动项目如定向越野、攀岩和野外生存等,还包括比较系统的体育理论课如体育欣赏、运动处方、运动与营养、运动与心理健康等课程。北京大学实行“完全开放式”体育课程教学,提出了打破年级界限、专业界限、上课时间界限的“五自主课程教学模式”,并通过网上选课、网上评估和网上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体育学习的便利条件。体育教学活动要融入隐性教育,重视体育教师的“身教”,同学生一起建构体验式教学情景,引导学生在体育运动实践过程中体察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情感、体育礼仪和体育规范等。如武术教学中应该充分传达武术项目的“精”“气”“神”以及传统武术的礼仪和规范,而在操类项目教学中应传达“求真”“塑型”“追美”的文化内涵,在球类项目中传达“坚强、勇敢、征服”的拼搏进取精神和“公平、公正、自由、平等、民主、团结”的体育竞技精神等。校园体育文化活动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注重宏观扶持、引导和管理,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如北京大学的“山鹰社”,能够有今天的影响力,离不开学校各级管理部门合理的规划和正确的引导。
4.2大学生主体内化的接受方式
诚然,文化本身并不会促进人的发展,只有通过人的内化,才可能塑造人、完善人[15]。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杰夫提出采用“活动”来定义学习的主张,认为学习是传递———掌握社会文化历史经验的活动,它经历了从外部到内部的转化。内部活动起源于外部活动,是外部活动内化的结果,而内部活动又通过外部活动而外化。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落脚点必须将“内化”作为不可缺少的环节,强调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内化为大学生在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内化和升华,使之成为大学生主体的思想、情感与行动中的一种文化自觉。大学生主体内化是指学生在被动地接受校园体育文化濡化的同时,也在主动地选择、加工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信息,这个过程是一个由接受主体对外界体育文化环境所传递的信息进行感知、选择、整合和内化多环节构成的连续整体的认识过程。感知,是指学生作为接受主体以其感知系统对外部信息产生的刺激作出的反应。感知是人们接受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当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有关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方面的信息对接受主体发出刺激以后,主体就会对刺激物产生表面的、个别的、孤立的感觉认识,随后知觉开始发挥作用,主体会对刺激物各种不同的属性、组成要素和相互关系等做出整体的反应,并有意或无意地对所感知的信息进行复制、编码和记忆活动,形成特定的印象和观念,这是学生接受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前提条件。
选择,是个体根据自身的经验、知识、兴趣、价值观等对接受到的外部信息进行认知、判断、选择以及解释和预测的过程。一方面,选择受原有的认知结构制约,它与主体的先天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等有关,是主体接受、过滤、筛选外部客观信息刺激的工具[16]。另一方面,选择受主体需求影响,人们将外部客观的信息内化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主要是满足主体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推动主体发生内化活动的原动力。所以,接受主体在选择信息时,会根据自身的体验和需求所确立的内化标准,对校园体育文化所传递的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进行判断和比较,进而做出信息的容纳或排斥的择取。整合,是学生对已接纳的信息进行归纳、清理的过程。接受主体根据自身的内化标准来衡量接受或是体悟到的有关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的信息,此时内化活动就进入了信息加工的阶段———整合阶段。接受主体对经过过滤、筛选的信息进行理解,加以推理,实现新接受的信息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交错对接、重建,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内化标准。内化,是学生经过“接受———批判性反思———调整意识与行为”反复多次的体验,最终将体育人文知识和体育人文精神内化为能够指导其社会行为并相对稳定的主体意识或观念的积淀过程。通过内化过程大学生主体内化才会有最后的实际效果,即大学生获得在人格、思想品德、审美情趣和社会化等方面的发展。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