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从军行七首

从军行七首

时间:2023-05-30 08:54:3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从军行七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闺怨》

2、钱塘江畔是谁家,江上女儿全胜花。

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4、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从军行七首

5、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7、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送柴侍御》

8、当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寄驩州》

9、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芙蓉楼送辛渐》

10、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送魏二》

11、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长歌行》

12、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

13、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曲》

14、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15、青山明月梦中看。

16、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7、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8、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从军行七首》

19、功多翻下狱,士卒但心伤。——《塞上曲》

20、仗剑行千里,微躯感一言,曾为大梁客,不负信陵恩。——《答武陵田太守》

21、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塞下曲四首》

22、莫道弦歌愁远滴,青山明月不曾空。()

23、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24、芙蓉不及美人妆,水殿风来珠翠香。——《西宫秋怨》

25、与君远相知,不道云海深。

26、所见同袍者,相逢尽衰老——《从军行》

27、前军夜战洮河北,巳报生擒吐谷浑。——《从军行》

28、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

第2篇

《出塞二首·其一》、《芙蓉楼送辛渐》、《从军行七首·其四》、《闺怨》、《采莲曲》等等。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并州晋阳(今山西省太原市)人。唐朝时期大臣,著名边塞诗人。

开元十五年(727年),进士及第,授校书郎,迁龙标县尉。参加博学宏辞科考试,授汜水县尉,坐事流放岭南。

开元末年,返回长安,授江宁县丞。安史之乱时,惨遭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边塞诗最为著名,有“诗家夫子”、“七绝圣手”之称。

著有《王江宁集》六卷。

(来源:文章屋网 )

第3篇

1、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8、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写怀》

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来源:文章屋网 )

第4篇

1、《从军行七首·其四》唐代: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示儿》宋代: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3、《行路难其一》唐代: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4、《出塞》唐代: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但使龙城7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5、《陇西行》唐代: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____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3、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____李贺《南园十三首·其五》

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____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其二》

5、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____佚名《荆轲歌 / 渡易水歌》

6、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____陆游《病起书怀》

7、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____岳飞《满江红·写怀》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9、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____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____陆游《金错刀行》

12、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____徐锡麟《出塞》

13、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____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_文天祥《过零丁洋》

15、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____杜牧《泊秦淮》

16、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____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17、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____屈原《国殇》

18、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19、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____王昌龄《出塞二首》

第6篇

关键词:枫桥夜泊;以声写行;以声衬静;以声传情

中图分类号:I22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0-0207-02

张继仅凭一首《枫桥夜泊》就名流千古,寒山寺也拜其所赐成为游览名胜,究其因,诗作中的“夜半钟声”审美感应为其要妙,钟声是诗作流传的核心要素,夜半响远,自寒山寺,清空且疏远,撩拨人无法入眠,警醒人感时喟世。

一、以声写行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乃以声写行之要妙,《枫桥夜泊》中亦用其妙,以乌啼之声写秋色,以钟声写愁情,以心声写无眠。乌啼、钟声属有声之音,心声为无声之音。

一是啼声写秋色。乌啼霜月,秋意凄凉;愁绪如霜,钟声断魂。枫渐红,渔火闪,客夜舟,岁属深秋;月西斜,霜正降,乌又啼,时堪凄清。一声乌啼,划破长空,诚如孤独飘荡江舟一般,境相仿,情亦伤。枫叶是秋天的颜色,白天所见,乌啼在此成了秋天的音声,夜间所闻,只不过,“月落乌啼总是秋天的风霜”(《涛声依旧》)。

二是钟声写愁情。关于寒山寺的钟声,李元洛写《钟声永恒》一文,天下不少寺庙确因钟声清扬而寺名远播:藏福寺“雁塔晨钟”、白马寺“白马钟声”、相国寺“相国霜钟”和龙华寺“龙华钟声”。北京“潭柘寺的钟声”能代表郁达夫“故都的秋”的韵味:清、静、悲凉,寒山寺的钟声也慰藉了张继的悠远、深婉而凄恻难堪。诗人江南作客,流连的不是锦绣江南的水色山光,感喟的是“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杜甫《北征》)的江南漂泊,心间忧愁无法消释,只能举目环顾:江天寥廓,四野寂静。激荡心间的唯有悠远的夜半钟声,撞击着、纠缠着、折腾着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眠。夜半钟也叫无常钟,乃是一种警示。

三是心声写无眠。台湾作家张晓风的《不朽的失眠》道出了诗人的心声,失眠不朽,不朽失眠。失眠的不朽:今夜,在异乡,在江畔,在秋冷雁高的季节,容许一个落魄的士子放肆他的忧伤。江水,可以无限度地收纳古往今来一切不顺遂之人的泪水。不朽的失眠:有人会记得那一届状元披红游街的盛景吗?不!我们只记得秋夜的客船上那个失意的人,以及他那场不朽的失眠。

二、以声衬静

半夜钟声,打破了寒夜的寂静,衬托出深夜的静谧,揭示出秋夜的深永与寂寥,有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之效。以声衬静有无声之静和有声之静,有声之静尤显空灵。

一是无声破静。当代诗人万志为有小诗《破静》:小屋坐着小路躺着小小的人走着风声也听不到更何况落叶直到一缕炊烟娜娜刀样升起。无声的“静”又被无声地“破”,“刀样升起”常字出奇,为点睛之语。又如洛夫《雪落无声》,在动静、明暗、古今的对立中,寻求一种对抗和消解,雪落无声,无言之美。

二是以声衬静。写声音来反衬环境的寂静,是为表达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声中见静,静中显声。《小雅・车攻》中“萧萧马鸣,悠悠旆旌”,以马声和旗声状征战前的寂静。杜甫谛听鱼跃显江之“阒寂”:“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刺鸣。”(《漫成一首》),聆听莺啼显春之“静心”:“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枫桥夜泊》中以“乌啼”衬江天之寂静,以“夜半钟声”衬托心宇之空灵。霜钟和月色构成一片空灵澄澈的世界,融进了禅僧宁静空明的心境之中,洗礼了诗人清寒高洁的情愫。钟声,就质感而言是“清”,宁静而超越,就效果来说,是“疏”,微茫而飘忽,确存“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之妙道。

三、以声传情

范温的《潜溪诗话》:“盖尝闻之撞钟,大声已去,余音复来,悠扬婉转,声外之音,其是之谓矣。”钟声余音袅袅,营造一种绵邈空灵的韵致。正因“夜半钟声”的点染,才使“枫桥夜泊”得以神韵悠然,最生动、形象、优美地展示了诗人的心境。钟声传情,情致深永。钟声之用、之时、之质可观。

一是笛声与钟声。唐代诗人以声传情,最重笛声和钟声。笛声,域外之音,心间之情。钟声,空中之音,方外之情。一者笛声多为思乡曲,或边塞、或他乡、或域外,念家思乡。王昌龄有“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从军行七首・其一》),《关山》,离别之情,羌笛,思乡之音;李白有“黄鹤楼中闻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黄鹤楼闻笛》),笛声悠扬,闻笛而生故园之情;李益有“天山雪后海风深,横笛遍吹行路难”(《从军行》)和“寒山吹笛唤春归,迁客相看泪满衣”(《春夜闻笛》),笛声悲壮,精心警人,管世铭说:“李庶子出手即有羽歌激楚之音,非古之伤心人不能至此。”一者钟声多为宁静音,或山寺、或古刹、或胜地,感怀幽情。王维的“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过香积寺》),孟浩然的“东林精舍静,日暮坐闻钟”(《晚泊浔阳望庐山》),李白的“霜清东林钟,水白虎溪月”(《庐山东林寺夜怀》)和杜甫的“晨钟云外湿,胜地石堂烟”(《船下夔州郭宿雨湿不得上岸》)等,都在远岫钟游、烟际钟扬中感受一种迥超世外,钟声成为连接山水世界和方外之情的重要桥梁,宁静幽寂,只几许疏钟悠荡,何等静谧!何等幽邃!化动为静,化实为虚,钟声中一切迷妄顿时觉悟,幻化为空无的永恒。

二是日暮钟声和夜半钟声。佛家讲究“晨钟暮鼓”,但唐诗中钟声时段最佳为日暮钟和夜半钟。日暮钟声最佳者在竹林寺。刘长卿有《送灵澈上人》:“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钟声杳杳,情韵遥遥,遗响成为两人的共鸣,诗人和上人惜别,深情与沉思兼具。一介宦途失意客,一个方外归山僧。深情,但不为离别感伤,是由于同怀淡泊;沉思,也不为僧儒殊途,是由于旨趣相同。日暮钟声还有王维的“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孟浩然的“山寺鸣钟昼已昏”(《夜归鹿门山歌》),岑参的“钟鸣长空夕,月出孤舟寒”(《陪群公龙冈寺泛舟》);日暮钟声,时间属日暮,浑然恍惚,空间为悠远,杳渺飘忽,从庙宇传出,不可扪摸,只能聆听,“天香自然会,灵异识钟音。”(王昌龄《与王维集青龙寺昙壁上人兄院五韵》)。夜半钟声最佳者在寒山寺。山寺有幸遇张继,霜天渔火听疏钟。寒山寺的“夜半钟声”因张继而闻名,引得许多日本朋友来夜听。寒山寺的“夜半钟声”也一直在中国诗人间传唱,钟声依然,宋代陆游有《宿枫桥》:“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风月未须轻感慨,巴山此去尚千重。”明代高启有《将赴金陵出闾门》:“乌啼霜月夜寥寥,回首离城尚未遥。正是思家起头夜,远钟孤棹宿枫桥。”清代王士祯有《夜雨题寒山寺,寄西樵、礼吉》:“枫叶萧条水驿空,离居千里怅难同。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

三是钟声之清空特质。愁人畏孤寂,闻钟愁欲绝。钟声具清空特质,清者,清寒之声;空者,空中之音。现实与历史相似,心灵契合,心声与钟声相鸣,灵魂触动。万籁俱寂之时,谛听钟声,会心处是禅机,无法妙语。

参考文献:

[1]徐有富.诗学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沈祖.唐人七绝诗浅析[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刘学锴.唐代绝句赏析[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81.

[5]张学淳.千古绝句赏析唐诗[M].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3.

第7篇

【关键词】徐贲;诗歌;特色

徐贲,字幼文,号北郭生。生于元顺帝至元元年(1335),其先蜀人,徙居陵,后“由毗陵徙居吴,家城北望齐门外。时称‘十才子’,幼文其一也”。1颖悟有才行,工诗文,善画山水,为“吴中四杰”之一。“为人清介有气节,立志高远,博学多闻见,喜为文词古诗歌以自适”,2有《北郭集》传世。

徐贲虽然排名四杰之末,但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法律谨严,字句熨帖,长篇短什并首尾温丽于三家,别为一格。” 朱彝尊在《静志居诗话》中亦云:“(徐贲)诗法砉然,森有纪律,长篇险韵,极其熨帖,颇有类皮、陆者。”3而张习在《北郭集》后录中更是对其赞誉有加:“先生之诗,清淳邃古,弗浊尘俗。五言古律似陶韦,七言在高岑间,乐府则上可溯汉魏回视张籍王建。” 4观其诗歌,总结出徐贲诗歌创作特色主要有以下三点:

1、清醇邃古,弗浊尘俗

闵桂在《北郭集序》中说徐贲“其诗之清也,秋空皓月,丹桂分香”。5

如:《次韵答吴宗禹》

形间久息役,心澄始宁魂。微飚轩中来,悠然对琴言。

在清净的山林中诗人摒弃一切杂念,内心澄净,灵魂纯净。诗人沉醉于明净秀美的自然风光之中,悠然拂琴,忘却了尘世的纷纷扰扰。全诗营造出一种淡然、清远的氛围,仿佛远离了尘俗一般。清醇邃古,弗浊尘俗。

如:《题画》

屿鸟鸣孤影,汀淡素香。晓来江上树,叶叶是新霜

岛屿上的小鸟孤独的鸣叫,留下一抹孤影,淡淡的香味若有若无。拂晓之时,江上树木蒙上一层层新霜,营造出一种悠然清寂的氛围。

又如:《狮子林池上观鱼》

微微林景凉,悄悄池鱼出。欲去戏仍恋,乍深惊遂逸。行循曲岛幽,聚傍新荷密。不有濠梁兴,谁能坐终日。

林景微微凉,池鱼悄悄而出,“微微”和“悄悄”用的生动传神,富有灵性,从触觉和听觉两个角度入手,而且读起来朗朗上口。颔联生动逼真的描写了鱼的动态,游鱼仿佛就在眼前。环顾四周,曲岛幽静,新荷密聚,如果没有此等闲静之兴,如何能够在此终日而坐。全诗清旷洒脱,别有一番韵味。

又如:《自南坞还蜀山途中有作》

行尽千山更有山,此身几日在山闻。桃花野水溶溶去,鸥鸟汀云舟舟还。

山重水复,鸥鹭轻舟,诗人醉心于其中的清幽。全诗呈现出一派安宁祥和的生活景象,诗人寄情山水,勾勒美妙清幽的山林生活,希望可以忘却尘世的烦忧,可以在山林生活的静谧平和中化解现实的忧愁。“溶溶”、“舟舟”叠词的运用,更加使得诗歌清静悠远,颇有韵味。

2、风韵凄朗,词彩逑丽

据陈田《明诗纪事》载:“(《国雅》:除方伯幼文,词彩遒丽,风韵凄朗,殆如楚客丛兰,湘君芳杜,每多惆怅。皋亭山作全佳,当似耿韦。余尝爱其《折莲子》绝句云:‘柔丝零落芳心苦,未及秋风已断肠。’读之颇增悲慨。集中有《送曾伯滋赴河将幕》云:‘上将初分阃,儒官解习兵。风旗春猎野,雪帐夜归营。洮水从岷下,祁山入陇平。知公能载笔,草檄报边声。’中二联并佳。” 6

《折莲子呈孟载》

落尽红衣见绿房,折来犹带水云香。柔丝零落芳心苦,未及秋风已断肠。

徐贲经历了元末明初的战乱,又接连遭遇丧妻、丧子之痛,身边的挚友也相继被害离开。千里游宦,到处漂泊,客居他乡,又是新朝之客。饱经忧患的徐贲诗歌风韵凄朗,柔丝零落,芳心之苦,未及秋风已经断肠,若有肝肠寸断之痛。“断肠”二字,读之令人心痛。

对此,《明诗纪事》里也有记载:“《木事诗》:……幼文《纪梦》诗云:‘梦绿阴芳草,画中春水人家。何处江南风景?莺啼小雨飞花。’7 又《听歌》云:‘才得听歌便泪垂,眼前不似旧题时。青春多半遭离乱,白发能消炎许悲?’”知其身伤离乱,又遭逢迁谪,故间情之作,亦复凄楚。”

此外,徐贲的诗歌善于运用色彩的搭配,词彩逑丽,有的青白对举,有的红绿相映。如:

《六月见榴花》

绛英绿叶斗炎光,艳色无多出女墙。欲借一枝来照眼,看时恨不在端阳。

清新隽永,词彩逑丽,言简意深,营造出明丽纯净的氛围。

3、笔力坚劲,法度谨严

徐贲一生奔波不停,命运多虞,“青春多半遭离乱,白发能消几度悲?” 8千里游宦,朝不保夕,如履薄冰,使得徐贲小心翼翼,恐惹祸端,因而诗歌“法律严谨,字句熨帖”。此外,徐贲曾经从军,诗歌也颇有气势,有武者的勇猛之气,因为诗歌笔力坚劲。

《明诗纪事》亦有记载:“……今得睹其草书《泰山纪游》三诗,雄紧跌宕,出入旭、素,无不淋漓快健,乃知古人之不可则也。”《北郭集》后张习自跋曰:“余观其晋冀《纪行诗》十四章,笔力坚劲,法度谨严,力矫元季绮靡之习,竹谓其‘诗法砉然深有纪律,长篇险韵极其慰,颇有类皮陆者’,余深以为知言。”

如:《右女娲墓》

空山两高冢,娲皇此中葬。焦土积层,势助殿阁壮。大哉补天手,功出千古上。

至今炼余石,火气夜犹放。轰雷常祓护,烈风日掀荡。阴林惨可畏,怪木高数丈。百鸟飞绕枝,欲止不敢向。地灵气所钟,祭祷土人仰。经过谒祠下,幸获拜神像。

流畅奔放,气势不凡,突出了气势和力度,有力的矫正了元末绮靡之习。

又如:《从军行》

装刀不用金,立身不在文。昨日破邯郸,归来论功。君王更部位,官属冯将军。

《将军行》

朝出飞狐塞,暮返云中营。提携燕代卒,意气恣纵横。屡奉天子诏,万里得专征。

霜风宝刀利,晓日炫朱明。弯弧白象斫,重铠文犀成。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

裨校拥纛前,都护随镳行。首功不足计,当为夸擒生。

《从军行》首联“装刀不用金,立身不在文”,颇有气势,外在的条件是次要的,关键在于自身的能力,充满了自信。《将军行》刻画了一位骁勇善战的将军形象。首句一朝一暮的对比,即让一位英勇的将军形象跃然纸上,意气纵横。“屡奉”和“专征”写出了将军为上所用,颇被重视,更为意气风发。“骑不敢向,三边尽知名”更是直接写出了将军的勇猛无比。这之中也寄寓着徐贲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徐贲早年即颖悟有才行,少年时期即有着济苍生的愿望,怎奈身逢乱世,经历了元末的战乱之苦,并且在中年时期接连遭遇了丧妻、丧子之痛。步入新朝,仕途之路开始展开,然而千里游宦,在新朝的高压之下他如履薄冰,小心翼翼。然而终究因“迂疏儒者”而下狱瘐死。丰富的人生经历使得徐贲的诗歌题材丰富,情感充沛。诗歌创作笔力坚挺,法度谨严;词彩逑丽,风韵凄朗;清醇邃古,弗浊尘俗。是故四库馆臣评曰:“其诗才气不及高杨张,而法律谨严,字句熨帖,长篇短什并首尾温丽于三家,别为一格。”

【参考文献】

[1](清)钱谦益.列朝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明)王行.蜀山书舍记[A].半轩集(卷三)[C].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

[3](清)朱彝尊著,黄君坦校点.静志居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4][5](明)徐贲撰《北郭集》,《四部丛刊》影印本,上海:上海书店1986。

[6](清)陈田.明诗纪事[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第8篇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首出自于《增广贤文》的诗句是人尽皆知的用来比喻时间珍贵的名言。然而,对于这句名言到底出自何处还存在着许多争议。新版《辞源》里“寸阴”的词条下引用了元朝同恕的《矩庵集》,其中有一《送陈嘉会》诗,诗中所说“尽欢菽水晨昏幕,一寸光阴一寸金。”但后来被证实并不是这句名言的最早出处。通过查询各方资料,最后在《全唐诗外编》上册中的《全唐诗补遗》卷十四发现载有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其中第一首就是《白鹿洞》一诗,诗中便有“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的诗句,唐末的王贞白比元代的同恕要早出400多年,显然这首《白鹿洞》当是“—寸光阴一寸金”的最早出处。

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过。诗的大意是:天和地是可以万古常在的,可人是不能再活一次的。人生大概只有一百年,时间是很容易过去的,侥幸能够生于天地之间的人,不能不享受一下生活的乐趣,也不能不担心自己会虚度时光啊!

晚唐有位大诗人叫:王贞白,著有《灵溪集》7卷行世,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中国文学家大词典》和《江西历代文学艺术家大全》等人物辞书均有条目介绍。据传《灵溪集》收王贞白自选的诗作300篇以及文、王贞白七绝诗《白鹿洞二首》赋、自序等,惜因年久散逸,《全唐诗》中仅存王贞白诗1卷计73首,今《全唐诗外编》据《文苑英华》、《唐诗品汇》、《永乐大典》等书籍增补12首及散句若干,此外据广丰县横山镇山头村王姓宗谱《三求王氏宗谱》所载,也另有10余者散逸之作,共计有近100首诗传世。王贞白的诗在唐末声名远扬,其文学地位在历代均获很高评价。宋人潘若同的《郡阁雅言》说:“贞白,唐末大播诗名”。元人辛文房所作的《唐才子传》称王贞白“学历精赡,笃志于诗,清润典雅,呼吸间两获科甲,自致于青云之上,文介可知矣”。五代人孟宾于在《碧云集序》中把王贞白与同时期的著名诗人郑谷并称。而在唐代当时,与王贞白同时代的王定保(公元 870— 954)也在《唐摭言》中评价说:“然如王贞白、张蠙诗……,皆臻前辈阃阈(达到前辈的水平)者也”,将王贞白置于张蠙诸人之前。由此显见王贞白在唐末诗坛上的地位与影响。王贞白平生作诗很多,亦颇自负。他的《寄郑谷》诗道:“五百首新诗,缄封寄与谁?只凭夫子鉴,不要俗人知!火鼠重烧布,冰吞乍吐丝。直须天上手,裁作领披。”郑谷在王贞白登第后不久去世,唐末时声名盖蕊,王贞白作为晚辈自然视其为偶像。然而除此之外的其他同时期诗人,在王贞白看来则都是一些“俗人”,甚至没有品评郑诗的资格。王贞白年纪轻轻就已如此自许,倘若在诗坛上没有一定的声誉,当不至于如此狂妄。同时,“新诗五百首”也说明了他诗的数量之多,证实了他平生的确“笃志于诗”。王贞白传世不多的诗中颇多佳作。譬如以写景而论,其诗笔致清婉,清俊自得,每有独到之处。“虹截半江雨,风逐大泽云”(《雨后登庾楼》),描写江湖气象,视觉开阔,意境高远:“边声动白草,晓色入枯河”(《从军行》),描写疆场景色,有声有色,苍凉壮阔,其意境比之岑参的“长风吹白茅,野火烧枯桑”有过之而无不及。

王贞白一生作诗无数,家喻户晓的名句还是“一寸光阴一寸金”。有一天,他在白鹿洞作诗,写下了一句诗“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其意是:我读书读得都忘记了时间,可是忽然发现春天都快过去了,时光就像是金子一样,真是非常的宝贵啊!后来,“一寸光阴一寸金”成为一句劝诫人们珍惜时间 的名言。“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若果常想想我们的生命也很有限,就不能会把光阴虚掷。三国的董遇,知识十分渊博,人们都很敬佩他,纷纷前来请教学习方法。董遇告诉他们说:“学习要利用三余,所谓三余,就是三种业余时间:冬天是一年之余,晚上是一天之余,雨天是平时之余。”人们听了他的话,都觉得深受启发。海伦·凯勒曾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应该做些什么?其实冥冥中一定有无数的声音在说:“假如给我三天生命,我也做许多许多.......”及时享乐是一种生活方式,但这是动物的生活方式。我们既然生而为人,为什么不珍惜做为人的这部分的独特价值呢?!

第9篇

原型批评(又称神话批评)理论认为,自原始时代以来,人类世世代代普遍性的心理经验长期积累,“沉淀”在每一个人的无意识深处,无论是个人还是民族,在他们的记忆中潜藏着人类“最深、最古老和最普遍的思想”,这就是集体无意识,也是人类所继承下来并使现代人与原始祖先相联系的“种族记忆”。原型批评的奠基者、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在他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基础上提出了“原始意象”的概念:“每一个原始意象中都有着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有着在我们祖先的历史中无数次重复的悲欢的残余,而且总体上始终循着同样的路径发展。它犹如心理上的一道深掘的河床,生命之流在其中突然奔涌成一条大江。”(《荣格文集》,第15卷)

中华文明关于月亮的神话,关于广寒宫、嫦娥的传说,经常引发我们“月圆人不圆”的惋叹,“明月”这一意象已经具有了“集体无意识”特征,成为中国文学的“原始意象”,充满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情韵和“种族记忆”。

真正优秀的诗歌必然在艺术意象中体现出中华先民的典型情感体验和生活精神原型。中国诗人对“明月”情有独钟,“明月”给诗人以空灵清幽的情思,“明月”给诗歌以博大幽远的意境。那么,“明月”这一“原始意象”又包含了怎样的“种族记忆”呢?

一.“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明月”意象超越了诗人的“时间意识”。

松浦友久曾说:“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诗歌,其感情的核心,正是通过对时间的推移,作出敏感的反应而产生出来的。”“中国文明在‘诗歌’与‘历史’方面具有特别卓越的传统已成定论,而结合这两者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认为正在于这敏感的时间意识之中。”(松浦友久《李白――诗歌及其内在心象》、《中国诗歌原理》)

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对于时间意识的特别敏感在诗歌中有特出的表现,对于时间意识的敏感也是中国诗歌的感情的核心。“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离骚》),这是屈原的敏感。

诗人对时间意识的敏感,常常外化在“明月”这一典型意象中,因为在中国诗人看来,纤尘不染的明明月色是有生命的,因而月光通过生命意识又与诗人的“时间意识”相连结了。所谓“年年今夜,月华如练,长是人千里”(范仲淹《御街行》)。

诗人由明月想到先人,由先人回首现实,“莺归燕去长悄然,春往秋来不计年。唯向深宫望明月,东西四五百回圆”(白居易《上阳人》),把时隔千载的人事勾连起来,使历史与现实,眼前景物与心中情事,在时间上浑然一体。

在无情的时间之流中,人生是一个由盛而衰的过程。一旦过了某个临界点,便开始青春消逝,年华老去。“拜新月,新月不胜情;庭前风露清,月临人自老,人望月长生。……回看众女拜新月,忆却红闺年少时。”(吉中孚妻张夫人《拜新月》)

坡也在咏唱:“此身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中秋月》),诗人对青春年岁敏感就是这样特别。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人生易老,明月永恒,“明月”意象超越了中国诗人的“时间意识”。

二.“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明月”意象超越了诗人的“空间意识”。

“明月”意象不仅超越了诗人的“时间意识”,也替中国诗人超越了“空间意识”。

“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谁言千里自今夕,离梦杳如关路长”(薛涛《送友人》),“美人迈兮音尘阙,隔千里兮共明月,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谢庄《月赋・歌》),千里相隔,关山难越,但明月把朋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关山万里不可越,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三湘衰鬓逢秋色,万里归心对月明”(卢纶《晚次鄂州》),托芳菲明月之福,才能“万里归心”。

“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人未还”(王昌龄《出塞》),明月凸现了雄浑阔大的诗意;“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高适《塞上听吹笛》),“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明月点缀出苍茫悲凉的风情。

作为“原始意象”,明月赋予边塞诗壮阔浩渺、辽远丰满的意境,给人一种激励向上的情感魅力,并把地理空间转化成了中华民族艺术上的心灵空间。连流行歌曲也唱着“十五的月亮,照在家乡照在边关……”,祈盼着能常“回家看看!”难怪外国人要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人眷恋自己的家园,甚至不认为别处可以发现更好的东西。”(埃尔韦・圣・德《中国的诗歌艺术》)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跨越空间的隔绝。让戍边的征夫、闺中的思妇千里与共、对月相守。“明月”这一“原始意象”不仅替中国诗人超越了“空间意识”,也为中国文学创造了空间上的诗意美。

三.“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明月”意象寄托了怀乡别远的无尽愁思。

刘勰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一叶且或迎意,虫声有足引心;况清风与明月同夜,白日与春林共朝哉。”(《文心雕龙・物色》)古今中外无数诗人咏月叹夜、触景伤情。对朗朗夜月,抒怀乡别远之愁思,正所谓“可怜歌吹明月中,此夜不堪肠断绝”(权德舆《秋闺月》)。“明月”意象是怀远相思的最佳载体。

“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李白《长相思》),“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温庭筠《菩萨蛮》),“行宫见月伤心色,夜月闻铃肠断声”(白居易《长恨歌》),美好的月色在诗人眼中却充满了忧怨凄凉的意味,真是“可怜今夕月,恍惚使人愁”(辛弃疾《木兰花慢》)。

明月载不动如许的幽怨:“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曹植《七哀诗》),“玉楼明月长相忆,柳丝袅娜春无力”(温庭箱《菩萨蛮》),思妇望月怀人之苦可见一斑;“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张九龄《自君之出矣》),因相思而“为伊消得人憔悴”;“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到团圆是几时?”(吕本中《采桑子》)真可谓满腹幽怨托明月;“雁尽书难寄,愁多梦不成。愿随孤月影,流照伏波营”(沈如筠《闺怨》),“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曾城”(李冶《明月夜留别》),表现了倾诉无人,惟有望月兴叹的隐恨;“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是对明月不解风情的幽怨。月若有情月亦老,满眼清辉愁万端。

明月传递着太多的乡愁:“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从军行七首》),“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月解团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朱敦儒《临江仙》),“天,休使圆蟾照客眠。人何在?桂影自婵娟”(蔡仲《苍梧谣》)。历代边塞诗、乡愁诗与“明月”结下了不解之缘。折柳曲中看边关,明月殷勤寄相思。

梁启超也说:“同一月夜也,……劳人思妇,对景独坐,促织鸣壁,枫叶绕船,则有余悲。”诗人笔下之“月”,便是悲欢离合之“情”,“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明月”作为怀乡别远的“原始意象”,高高升起在历代诗人的心灵上,意趣含蕴,空灵婉转,涵咏了不朽的诗歌艺术生命,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溅起了无数美丽的浪花。

四.“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明月”意象承载了生命哲理的诗意感悟。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月缺了,有再圆的时候,但生命随月光的流逝而一去不回。“明月”意象蕴含了古人对生命岁月的伤感和思考。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李煜《虞美人》)往事如梦,月明依旧,徒唤奈何?杜牧也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月明更想桓伊在,一笛闻吹出塞愁。”(《润州二首(其一)》)无论是南朝士人的旷达,还是东晋名宿的风流,都只是历史舞台上的“匆匆过客”。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短歌行》)作为一代枭雄曹操也难免发出如此感叹。“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石头城》),便是刘禹锡对千古兴亡的豁达情怀,旧时明月旧时城,惟留诗人长太息。

李白从“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醉意中探索着“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人生哲理,发出了“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的生命感叹。揭示出人生宇宙变与不变的哲理,明月变中有不变,它宵来晓没,盈亏循环,是变,但明月自古如此,“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又是不变。月之不变对“古人今人若流水”之变,诗人“通古今而观之”(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稿》),抒发了对人生短暂之惋惜,对自然永恒之感悟,对“忧患意识”之超越。“惟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便是“超越”未果后的直面人生。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江月无语,流水无情,在“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的无奈中,诗人们只有浩然长叹。历史上的英雄豪杰千古业绩,诗人们的聪明才智满腹经纶都在月光朗照里慢慢地消融。“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吴王宫里人”(李白《苏台览古》),是对历史读懂后的超脱;“浮云世事改,孤月此心明”,是对生命感悟后的旷达。

“明月”意象为诗人拓展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引起了诗人对生命哲理的追思,把中华民族数千年来辽远深邃的原始意识呈现在我们面前。

第10篇

【关键词】结构技巧 诗歌鉴赏 表达技巧 新题点

表达技巧,又称为艺术技巧或写作技巧,是高考诗歌鉴赏命题中涉及最多且较为复杂的内容。有单独考查的,也有结合形象、思想、感情来考查的。对其鉴赏,就是要分析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在诗歌中表达了什么样的内容,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等。历年高考的诗歌鉴赏试题,以主观表述题为主要呈现方式,数年来已形成三个相对稳定的设题点,即鉴赏所运用的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

修辞手法是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相对容易的一个题点,一般分为修辞格辨识和表达效果阐释两例考查形式。辨识修辞手法,解题需要掌握考纲列举的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等七种常见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阐释,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抒情和描写是鉴赏诗歌表达方式的两大重点。抒情方式又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其考查侧重于揣度间接抒情借用景或物或史的真正用意,即梳理写景抒情诗景与情的关系;看明咏物诗借咏物而寄寓的志或理,揣透咏史怀古诗因古迹史事而触发的现实感慨。描写考查则多趋向诗歌的局部,从正侧结合、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远近高低变化、细节描写、白描等常规角度思考多为省力。

表现手法是有着较大争议的概念,高中语文教材没有把它解说清楚,高考命题者也是见仁见智。笔者建议表现手法的鉴赏备考要以掌握对比、烘托、衬托等常用技巧为宜,不宜过多纠缠概念。

细梳一下近年高考的诗歌考题,除了上述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和表现手法三个设题点外,我们还能发现以“结构技巧”为鉴赏设题点的若干考例。

2010年高考就涌现出三例:全国Ⅱ卷选择宋诗《梦中作》,要求考生鉴赏“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参考:①一句一个场景;②以景写情,情景交融;③对仗十分工巧。)”江苏卷要求考生就王昌龄《送魏二》“三、四两句诗”“具体分析”陆时雍的诗评“代为之思,其情更远。(参考:由眼前情景转为设想对方抵达后的孤寂与愁苦,通过想象拓展意境,使主客双方惜别深情表达得更为深远。)”辽宁卷选择的是陈与义的《雨》,要求考生对“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的说法作出评判。(参考:同意。除了诗题和首句直接点明“雨”,其它都是通过写动植物和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2011年,这类考题更是多见。浙江卷要求鉴赏《蝶恋花·出塞》“这首词开篇有何特点?(参考:①以情相问,以景作答。②化抽象为形象之景,增强了全诗的抒情效果。③“深山”“夕照”“秋雨”三个意象连用,委婉地表达出词人心中的孤寂、惆怅之情。)”天津卷要求就“《暴雨》‘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的说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参考:不好。开篇写骤雨至,先声夺人,和结尾雨的骤然停止形成呼应,体现出作者谋篇布局的艺术匠心。如果把第五六句放在开头,牧童就成了描写的重心,冲淡了艺术效果。)山东卷要求“结合全诗”《咏山泉》,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参考: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与前两句构成抑扬,前两句写山泉的平淡无名,为抑;这两句彰显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为诗歌最后两句赞美山泉做了铺垫。)”全国卷则要求从周邦彦《关河令》的“上、下两阕的首句看,这首诗是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参考:时间推移。上阕写的情景发生在日间“渐向暝”时;下阕写作者难以入眠的情景已经推移至深夜(更深、人去、寂静时)。江苏卷要求说说《春日忆李白》“这首诗的构思脉络。”(参考:立足于诗,怀念李白:从赞扬李白的诗歌开始,转为对李白的思念,最后以渴望相见、切磋诗艺作结。)湖北卷说《登城》《望湖楼晚景》“两诗第三句都描写相对静止的画面”,要求“分别说说它们在原诗结构中的作用。”(参考:①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蒙蒙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江南水墨图意境;②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承上启下。)

散文的布局谋篇,因其篇幅长度和体裁特点早已聚焦了众人的目力。“散文写作笔法分类目录”,在第一大块“布局谋篇”中就列述了“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志”、“从背面入笔”、“以小见大”、“过渡巧妙,转折灵活”、“紧密呼应,互相衔接”等别具一格的构思技巧。而诗歌的篇章结构或因其篇幅的短小还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其实,从诗歌的篇章结构也往往能看出诗歌构思立意的精心高妙来。鉴于此,本文权且把此点称作诗歌表达技巧鉴赏的“新题点”,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之意和警惕之情。也为了便于备考,笔者结合历年考例把诗人常常借以提高诗歌的表现力的几种“结构技巧”逐一梳理,略述如下。

一、扣题呼应,统摄贯穿

2006年高考广东鉴赏诗歌选择了谭敬昭的《粤秀峰晚望同黄香石诸子二首(其一)》,考题——“诗中哪些意象体现了题目中的‘晚望’?请分别从‘晚’‘望’两个方面回答。”——明考意象实指题文相扣的要求。这与诗歌鉴赏模式“一词领全诗型”颇有相似之处。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或全诗的感情基调,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考查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比如2005年江苏考题“诗以‘微风’开头,并贯穿全篇。请对此作具体说明。(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和2006年四川考题“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周密《夜归》)”,答题分析时都要抓在内容上能起总领的句子或结构上能承上启下的句子。

二、以景结情,卒章显志

特殊的位置可能存在特别的结构技巧。以景结情和卒章显志,就是诗歌结束处经常用到的两种结构技巧。七绝《从军行七首(其二)》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高高秋月照长城”以景作结,在写景中寄寓了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这就是作者王昌龄构思的高妙。卒章显志,顾名思义,即指在诗歌的末尾点出诗歌蕴含的情感主旨。《梦游天姥吟留别》写梦境也写现实,将神话传说和实境交织在一起,直至尾句才发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现实呼喊,在全篇结构上起到了卒章显志的作用。

三、以小见大,着眼细节

“看似寻常最奇崛”,扣住寻常的细节,以小小景传大境界,以平凡细微的事情反映重大深沉的主题。2004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秋思》张籍)”就是要分析作者所写“临发又开封”这样一个细节。而金昌绪《春怨》摄取的仅是日常生活中一个饶有趣味的细节,反映的却是重大的社会课题。四句小诗,句句设疑,句句作答,看似只是一首抒写儿女之情的小诗,却反映了当时边疆战事频仍下广大民众所承受痛苦的时代内容。

四、抑扬转承,铺垫过渡

第11篇

关键词:王粲;刘祯;逸气;普世性

建安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是中国灿烂辉煌的诗歌文化的滥觞。建安风骨对后来中国文学思想史上一大批文人的崛起都起到积极的作用:为文学理论提供大量的论证研究,如曹丕的《典论q论文》;对诗体的发展也起到不可忽视的贡献,曹氏三父子对五言诗的发展;建安风骨对后世尤其是唐诗的影响是巨大的,李白诗歌“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气度也自然少不了“建安风骨”的影响。在建安文学中,王粲和刘祯作为七子中的佼佼者,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很高的评价。钟嵘在《诗品》中,“自陈思以下,祯称独步。”以刘祯为优;《文心雕龙》中又赞“仲宣为七子之冠冕乎!”显然又是以王粲为优。但两人的艺术价值及在文学史上谁更胜一筹,在当今“国学热”的大背景下,青少年如何才能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这都是是本文要研究和探索的。

一、刘祯的“逸气”

(一)文采情高

刘祯以其五言诗闻名。曹丕评之,“其五言之善者,绝妙时人。”刘祯的诗文被认为是“情高以会才”,而在《文心雕龙・风骨》中可见“情高”、“会采”便是“逸气”的两个特征。刘祯的诗文大多亡佚,现仅存的19篇就多是反映对人生中困窘的感慨以及对生命流逝,命途多舛的家国之恨。然而其笔下的诗文却具有超越的意识,这显然是文章极具张力并且蕴含“逸气”的主要原因。往往是在跌入痛苦的渊薮后又能重振信心,奋发反抗。这是刘祯诗文保留的虽不多,却影响甚大的一个重要原因。

“悲剧精神”是建安文学的一个共同特征,在刘祯的诗文中随处可见,但他绝地后的超越却让文章有了独特的张力和思想力度。《杂诗》前半节:“沉迷薄领间,回回自昏乱”,结尾却是:“安得肃肃羽,从尔浮波澜。”表现出试图挣脱痛苦的决心和勇气,前后对比,一股豪放洒脱的“逸气”萦绕其间。

刘祯诗文的“情高”除了在其陷入困境后的呐喊上,还体现在安逸生活中仍不忘大志的忧伤气质。《公宴》中,同为邺下文人的其他人大多作文表达感恩,祝贺等。如王粲作文“愿我贤主人,与天享巍巍。”而刘祯却在“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的欢悦欣喜后仍不忘“投翰长叹息,绮丽不可忘。”宴乐之中仍然不忘胸中大志。难怪王夫之也评价,“《公宴》诸诗,如无公干,则当日群饮,酒肉气深,文章韵短矣。”

(二)意象高洁

钟嵘在《诗品》中将刘祯列为上品诗人,认为他是“仗气爱奇,动多振绝,贞骨凌霜,高风跨俗” 而笔者认为正是在意象取材上的“高风”才成就了其诗文的“跨俗”。刘祯善于在诗文中用意象来自况,常见的有:劲松,频藻,凤凰等。《赠从弟三首》中,“岂不常勤劳,羞与黄雀群。”将频藻自况,表现了对世俗的鄙视厌弃,却不甘沉沦,奋发进取的决心。再如失题诗“青青女萝草,上依高松枝。幸蒙庇养恩,分惠不可D。”女萝依附高松象征自己对曹氏父子既感激又不失自尊。

同样写鸟,建安时期大多数人笔下的是凡鸟。王粲在《杂诗》“百鸟缤翩,振翼群相追。”然而刘祯却更善于将“灵鸟”写入诗中。如《公宴诗》中“灵鸟宿水裔,仁兽游水梁”,再如《赠从弟》中的凤凰。长于比兴这是建安文学的共同特征,但刘祯诗文中意象取材高洁,这却是其中较为突出的。

二、王粲的“冠冕”

(一)文采细腻

王粲文笔细腻华美,颜延之评之“四言侧密”。而钟嵘对刘祯评价是“气过其文,雕润恨少”。相较刘祯诗文的直抒胸臆,王粲更侧重于辞藻的描写。王粲更加擅长对场面的描写。例如《七哀诗》中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出门无所见,白骨蔽于野”这句与曹操《蒿里行》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相比,更具有画面感,冲击力,哀鸿遍野的残酷和悲痛失望

更甚。

(二)思想普遍性

建安时期是社会动荡,思想高度碰撞的时期。王粲更像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建安七子中的孔融视儒家传统为审美标准,刘祯是主情文学的开拓者,而王粲诗文中的悲情却处处蕴含普适性,因而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感动。《从军行》、《登高赋》等都是从社会角度抒发文人群体,士兵群体,劳苦大众的厚重的情感,正是因为他诗文中蕴含的悲剧精神的普遍性使得他作品的思想更加丰满而有深度。

袁济喜认为,王粲相较刘祯更具家学背景的优势。由于王粲有着山阳王氏家族学统的先天优势,又经历了荆州学术解放思想的洗礼及蔡邕对他文学价值观的多元化影响,故逐渐形成一种全面而开放的文学思想理念和思想深度。可见,刘勰赞其是“七子冠冕”不只是从文学审美层面对其才华进行了肯定,更是从社会全面展示的普遍性进行赞同。

三、总结

关于王粲和刘祯谁应该得“七子之冠冕”,我们很难有一个可以被说服的统一的审美标准来评定。但二人所代表的建安风骨却是对后世的文学和思想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当代国学热的兴起,让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文学自觉的时代,而王粲和刘祯作为建安七子的代表人物,他们作品所体现的文学价值和思想内涵更是值得一代人思考和敬仰,这对于如何正确引导国学热现象有重要的思考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嵘,诗品.[M].

[2]宋景昌,论刘祯[J].殷都学刊,1992,2.

[3]傅刚.魏晋南北朝诗歌史论.[M].吉林教育出版社,1995.

[4]徐公持.魏晋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

[5]袁济喜,徐晓.论“七子之冠冕”的形成.[J].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第12篇

关键词:《二十四诗品》;雄浑;空间;力度;情感;边塞诗

一、《二十四品》之“雄浑”解读

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反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诗评本身即是一首意蕴丰富的四言诗,《二十四诗品》之所以难解,和其本身就为诗体,具有诗的多义性有很大关系,当然,这也是其具有恒久魅力的原因之一。因此,若想明晰“雄浑”真义,必须要按照读诗的方法去解读。诗语具有很大的跳跃性,解诗也不必逐字逐句去翻译,把握其精髓即可。笔者认为,此十二句中“大用外腓,真体内充”和“反虚入浑,积健为雄”至为关键,也最难理解,只要清楚这四句的含义,便不难把握“雄浑”这种风格了。

(一)大用外腓,真体内充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中两个关键的术语“用”和“体”,是中国古代哲学里的概念,分别指作用和本体。“体”是最根本、内在的东西,“用”是“体”的外在表现。借“体”“用”关系说明雄浑风格的艺术内蕴与其艺术外现的关系。“腓”的解释有多种,学术界比较认可的是按“胫肉”解,意即小腿肚子,用外在的肌肉不论如何健美,必须附着在骨骼上的譬喻来说明体和用的关系。因此,第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作品强大的艺术公用,是由于它充满着真实丰厚的内涵意蕴。

(二)反虚入浑,积健为雄

“雄”“浑”二字皆在其中,这是把握“雄浑”风貌的至为关键的两句。“返虚入浑”似乎并不好理解,我们不妨先放下,从简单的“积健为雄”讨论起。健,即刚健,内蓄遒劲的力量。“积健”与“为雄”存在很明显的因果关系,遒劲之力不断积累,最终就可以达到“雄”的境地。显然,“雄”是非常巨大,乃至大到无限的力量。杨延芝《诗品浅解》有“大力无敌谓之雄”。郭绍虞《诗品集解》亦说:“雄,刚也,大也,至大至刚之谓。” 现在再看“返虚入浑”,应当注意的是,这句和“积健成雄”为对句,因此“反虚”的结果是“入浑”,若要理解“浑”的意思,必须要清楚“虚”的概念。

我国古代的“虚”有多重含义,其中有一类含义特别值得注意,即“虚”是一种辽远空阔而含蕴无限的空虚。《庄子・天地》中说:“同乃虚,虚乃大。”意即同于太初便虚豁,虚豁便包容广大。这种同于宇宙原始状态的空虚,显然是广阔而包容无限的。之所以采用这种解释,一则我们应该注意到,司空图后期的思想体系中道家为主流,整个《二十四诗品》都受到老庄思想的极大影响,我们不能忽略关键词和老庄哲学中相关术语的渊源关系。二则当把“虚”解释为一种“辽远空阔而含蕴无限的空虚”之含义时,它所蕴含的这种时间空间上的无限大正与下文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遥相呼应,由此可见,这种解释是具有较高科学性和说服力的。

“返虚”方可“入浑”,我们还要注意这个“返”字。为何要“返虚”?是因此时我们尚处在“实”境中,凡实物,必有限,“虚”表面上是“无”,其实是最大的“有”,它辽远空阔而又包容无限。因此,我们要从实境中“返虚”,惟其如此,才能达到“浑”的境界。“浑”作为“虚”的发展,自然要有不同于“虚”的地方。笔者认为,如果“虚”还具有“无”这一层面的含义的话,到了“浑”这里,“无”的含义彻底消失,“浑”是一种大有,一种无限的有,一种纯粹的有。故有学者说“浑”有“浑厚”之义,大抵也是可以理解的。因此,我们不难看出,“雄浑”二字,既有一种力量上的无限大,又有一种空间上的辽阔和精神情感上的厚重。

通过以上讨论,尤其是对“反虚入浑,积健为雄”两句的讨论,我们基本可了解“雄浑”的主要风格特征。大体说来,它在力量、空间和情感上都有一种“至大”的美感,在力度上表现为“刚”,在空间上表现为“阔”,在情感上表现为“厚”。这种“雄浑”的风格在唐代边塞诗中得到了具体的展现。

二、唐边塞诗的“雄浑”特征

边塞诗雄壮有力,浑厚海涵,大气磅礴,和《二十四诗品》中“雄浑”这一风格有着高度的契合。以下则根据上文中对“雄浑”讨论得出的结果,分三方面阐释盛唐边塞诗展现出的“雄浑”风格。

(一)至刚的力量

边塞生活艰苦卓绝,生存条件极度恶劣,加之战事一旦爆发,沙场厮杀,金鼓齐鸣,干戈撞击……都需要刚健有力的身躯,因此边塞诗人崇尚赞美至刚的力量,他们笔下的诗歌,也充满阳刚之气:

“扬旗拂昆仑,伐鼓振蒲昌……驰大宛马,系取楼兰王!”(岑参《武威送刘单判官赴安西行营便呈高开府》)中的唐将士奋勇杀敌、所向披靡,其身上所显示的力量锐不可挡、无往不胜,令人感受到一种刚毅之力在那里潜伏、蓄积。这样的例子在盛唐边塞诗中还有许多:

杀人辽水上,走马渔阳归……还家行且猎,弓矢速如飞。(崔颢《古游侠呈军中诸将》)

长驱大浪破,急击群山空。(高m《李云南征蛮诗》)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王维《老将行》)

弓摧宜山虎,手接泰山猱。(李白《白马篇》)

(二)辽阔的空间

苍茫的大地、无垠的沙漠、辽阔的原野、荒瘠的群山、浩渺的太空……这都是边塞特有的景色,它们在空间上都表现了同一个特征――大而辽阔,这样的意象被诗人充分写进诗中。如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诗人攫取最能反映西北边塞风光的巍峨的“天山”,苍茫的“云海”,数万里的“长风,”雄伟的“玉门关”组成一幅雄浑苍茫的万里边塞图。其形象的巨大,确有“横绝太空”之势,再如: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岑参《塞下曲》)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褐石辽西地,渔阳蓟北天。关山唯一道,雨雪尽三边。(高适《别冯判官》)

(三)浑厚的情感

在盛唐的社会氛围下,人们昂扬奋进的精神达到极点,对国家的热爱和边塞特有的地域风情极易激起人们的献身精神,诗人常以景抒怀,诗歌中饱含悲壮浑厚的情感。如高适的《古大梁行》:“暮天摇落伤怀抱,倚剑悲歌对秋草。”这声悲叹深沉强烈,情感浑厚,从中感受到诗人希冀建功立业的勃勃雄心、报效国家的热忱愿望、对边防战士的同情关怀和对无能将帅的满腔愤恨。再如:

相逢论意气,慷慨谢深衷。(高m《李云南征蛮诗》)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摸。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纤里。(高适《塞上》)

三、结语

雄浑作为《二十四诗品》第一品,充分说明了作者对于“雄浑”这一风格的激赏,而它恰恰是最能代表盛唐气象的边塞诗的主要风格。我想这并非偶然,身处乱世的司空图,也许无数次地幻想自己能够像那些盛唐的将领一样,于苍茫的大漠里,于矫捷的马蹄中挥毫洒墨,书写自己壮烈的青春,可是风雨飘摇的国家容不下他的济世大志,当满腔热血最终变成一潭死水,落寞的英雄只能于文字里寻找慰藉。将“雄浑”列为第一品,也许寄予了晚唐的司空图对于大唐盛世的执着怀念。

参考文献:

[1]司空图.二十四诗品[M].罗仲鼎、蔡乃中注.浙江:浙江古籍出版社,2013.

[2]杨延芝.诗品浅解[M].济南:齐鲁书社,1980.

[3]郭绍虞.诗品集解[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卢育三.老子释义[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87.

[5]蒋锡昌.庄子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1992.

[6]张国庆.二十四诗品诗歌美学[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

[7]张少康.《二十四诗品》绎意(上)[J].江苏大学学报,2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