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李时珍夜宿古寺

李时珍夜宿古寺

时间:2023-05-30 08:54:3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李时珍夜宿古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在教学中,教师以有价值的问题为切入点组织课堂教学,不但能引发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阅读思考和讨论探究,还能摆脱“满堂灌”的催眠,避免“满堂问”的折磨,让阅读教学清晰起来,纯净起来,扎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下面以笔者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确定主问题、如何开展主问题教学。

一、破题筛选,生成问题

《李时珍夜宿古寺》记叙了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李时珍为修好《本草纲目》住破庙、吃干粮,在月光下认真记载寻访所得的事迹,表现了他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认真的踏实作风。教学时,教师可顺应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归纳提炼出主干问题: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事?引领学生捕捉关键词句,再现情景,有感情地品读深入体验,让李时珍的高大形象在学生心目中耸立丰满起来,从中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

上课伊始,我从学生熟悉的可作药用的花、草、菜引出药物经典著作《本草纲目》,介绍它的作者就是明朝杰出的医学家李时珍,然后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读了课题有哪些疑问。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地提了许多问题:1?郾李时珍为什么要夜宿古寺?2?郾这是什么样的古寺?3?郾李时珍在古寺里干了什么?4?郾古寺里有什么?5?郾李时珍是谁?长得什么样?6?郾李时珍和谁夜宿古寺?7?郾李时珍要去干什么?8?郾古寺是什么意思?……我把这些问题列在黑板上,在解决浅显简单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合并甄选出最能体现李时珍高尚医德的两个问题:1?郾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2?郾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事?让学生带着问题急切地投入到初读感知之中。

二、初读感知,理清脉络

在学生初读感知课文的过程中,我要求学生:1?郾要大声读几遍生字,同伴互读,互相纠正字音,提出易写错的字,想办法记住它的字形;2?郾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要多读几遍,体会停顿是否合适;3?郾对于一些不懂的生词可借助词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4?郾朗读课文不少于3遍,达到正确、流利,在读中概括归纳、圈画批注开头所提问题的答案(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李时珍在古寺里做了些什么事?)。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梳理出课文的大致脉络:投宿古寺―啃食干粮―记载草药―品尝草药,让学生对李时珍这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初步印象。

三、研读词句,领悟精神

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紧扣主问题展开教学,引导学生细读品味描写李时珍语言、动作的重点词句,领悟他乐于付出、认真严谨的可贵精神。

1?郾感悟“吃点苦万民得福”。

以“这是一座什么样的古寺?”引入第四自然段的学习。师:能否用本段中的一个词概括古寺的特点呢?学生很自然地抓住了“破败”一词。师:哪些词句表现了古寺的破败。学生抓出“灰尘”、“青苔”、“蜘蛛网”等表现环境恶劣的词。师:住的条件如此之差,那么吃得又怎样呢?让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品读“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并让学生说说平常吃什么东西需要“啃”,并表演“啃骨头”的样子,学生恍然大悟:“啃”是用力地咬,一点一点地咬,推想出干粮放的时间太长了,风干了硬了,从而体会到李时珍的生活可真艰苦啊!师:面对野外查访药材生活的艰难困苦,李时珍是怎么说的呢?引导学生抓住两个对比:一是“破庙”和“家里”对比,强调苦多了;二是“万民得福”和“个人吃苦”对比,强调吃苦值得,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李时珍为万民得福而甘愿吃苦受罪的博怀,学生对他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2?郾体验“品尝草药为区别”。

以“李时珍夜宿古寺里,除了与弟子笑谈苦与乐外,还做什么事呢?”引导学生关注“品尝草药”段,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想象并模仿“端详”、“嚼嚼”的情状。师:他为什么要仔细地看呢?通过出示外形极为相似的鸡肠草和鹅肠草的图片,让学生明白,在微弱的月光下,李时珍要想区别这两种草,的确需要仔细地看。师:李时珍还不放心,又细细地品尝,他不这样做不行吗?从外观形态很难看出差异,这才品尝,而品尝草药是很危险的,随时可能失去生命。师:李时珍不仅品尝鸡肠草、鹅肠草,为检验长食生姜是否有损视力,他还长期吃生姜;为了证实曼陀罗的药性,他喝下了浸泡曼陀罗的毒酒。他曾经这样对儿子说:“不通过亲自尝试,怎么能验证药性?你爹冒了一回险,就可以免去许多病人再冒一回险。”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李是珍一心为病人着想、认真负责的高尚医德,从心底里升腾起尊崇之感,于诵读中尽情释放敬仰之情。

四、深化主旨,有效拓展

第2篇

【关键词】语文;情境;语用;课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09-0056-03

【作者简介】1.陈玲,江苏省宿迁市实验小学(江苏宿迁,223800)教科室主任,高级教师,宿迁市名教师;2.卓成金,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教育局(江苏宿迁,223800)局长,高级教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察访药材、修订《本草纲目》之“苦”,感受人物以苦为乐、为民造福、严谨认真的精神。

2.抓住文中的语言描写、关键词句,体会其对表现人物形象、表达情感、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

3.学习课文以苦写乐、以景衬人的写法。

【教学理念】

以生为本。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实践过程和创造价值的过程。无论教学环节如何设计,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着眼点、归宿地。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法的核心是激发学生的情感。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具有丰富的情感性、情境性。教师在课堂上通过自身情感的融入、生动语言的渲染、影像资料的介入等,可以促使学生与文本、作者开展对话。

语用为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教学的本质应是语用教学,而语用教学的本质则应是语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捕捉文本中的语用教学点,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说多写,掌握语文学习方法,把握语文学习规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唤起感知

师(出示李时珍图片):还记得他是谁吗?我们这节课继续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课文中有些生字词很难认读,有信心挑战一下吗?

复习生字词:安徽、轮廓、青苔、舀水、砚台、胭脂、呃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断垣残壁、长年累月

师(指名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苦

二、品“苦”悟“情”,深化认知

师: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中哪些语句让你感受到主人公的“苦”?画出相关的句子。

学生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1.“住”得苦。

生读: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只见里面到处是灰尘,断垣残壁上长满了青苔,中间的神像蒙上了厚厚的蜘蛛网。

师:边读边想象,这是一座怎样的古寺?(指导朗读。)

师:李时珍师徒就要在这里留宿,你觉得――

师:李时珍却笑着对弟子说――(出示句子,生读)在破庙里过夜,比住在家里苦多了。但我们修订好《本草纲目》,万民得福,吃点苦也是值得的。

2.“吃”得苦。

生读: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两人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

师:哪些词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啃”能换成“吃”“咬”等字吗?说说理由。

师补充:古人远行,基本是靠步行,随身携带一些大饼、馒头之类的面食。这些面食时间一长,就风干变硬了,就像砖头、石头一样。你从“啃”字中悟到了什么?(启发:李时珍一路上的饮食很粗劣,作者用词准确形象,表达了对李时珍师徒的深深敬佩)

师:可是,李时珍觉得苦吗?(再次出示李时珍对徒弟说的话,学生充满感情地读)

师:像这样的辛苦可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出示:长年累月,生读)怎么理解?

学生想象说话: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师徒( );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李时珍师徒( )。

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李时珍?(以苦为乐、为民造福、无私奉献)

师小结:李时珍的“苦”,是为了老百姓的“福”。正是因为他心中有“为民造福”的信念,才能如此“以苦为乐”啊!

教师再次出示李时珍的话,齐读。

三、“景”中品“人”,学习写法

师: 皎洁的月光透过露天的屋顶,照进房子里。奔波了一整天的李时珍并没有休息,他说――(出示句子:庞宪,趁着大好月色,我们把今天寻访所得记下来吧。学生读)

师:李时珍要做什么?“趁着大好月色”可见――(没有灯可以照明,可见条件艰苦)不仅没有灯,也没有桌椅可用。他们就“搬来几块砖垒成桌子”,这样的桌子平整吗?稳当吗?用起来舒服吗?

师(出示图片):认识它们吗?这就是文中提到的几种药材。

出示句子,读:忍冬花初开时银白色,两三天后变为金黄色,所以又叫金银花,可以消暑解热。

胭脂草捣烂了,可以治虫咬伤。

刀豆子烧成渣子吃下去,能治呃逆。

师(出示图片):根据李时珍的描述,猜猜看它们分别是哪一种药材?

师小结:这些文字记录了药材的名称、外形、生长、用法、功能等,多准确,多具体啊!来,把@些文字再读一读,读得慢一点,清楚一点。

师:李时珍写着,写着,停了下来,为什么呢?(出示图片)看,这两种药草实在是长得太像了,但是药性不同。怎样区别它们呢?出示句子,生读。

师:抓关键词品悟:端详、扯下、嚼嚼、若有所悟。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李时珍?

生:一丝不苟、严谨认真、一心为民。

师:破败的古寺内,李时珍正在孜孜不倦地记录着、思考着、研究着……寺外呢?(出示课文的结尾,齐读)这结尾,写了哪些景物,给你什么感受?一个“移”和前面的哪句话照应,说明了什么?

师小结:这里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人物,表达情感,这种写法叫“以景衬人,借景抒情”。在我们的习作中,如果也能尝试运用这种写法,会让我们的习作更加生动、精彩。

四、课外拓展,升华情感

师:李时珍翻山越岭,走遍了大半个中国,访名医,尝百草,查资料,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完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世界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赞这本书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同学们,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和优秀文化,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光荣使命。

作业:把李时珍夜宿古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推荐阅读:《本草纲目》《李时珍传说》等。

【评析】

近期,笔者听了陈玲老师的课。陈老师运用对话策略,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上出了浓郁的语文味儿,本节课是一节优质的阅读课。

1.注重情境创设。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情境”的一个维度是“境”,这是有意义学习的认知背景;另一个维度是“情”,情感是有意义学习的前提。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一个有着丰富情感的语文教师,可以激发学生产生同样的或与之相联系的情感,让学生获得一种精神的享受。

教学中,陈老师始终融入自己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从神态、表情、动作到说话的语气、语调,她力求引导学生感悟李时珍师徒行路之苦、饮食之苦、住宿之苦。她反复充满感情地追问:“这样的条件,你们觉得苦吗?李时珍觉得苦吗?”这促发了学生的思考,突出了主人公的优秀品质。

对于文中提到的几种药材,学生是非常陌生的,缺乏形象的感知,如“金银花”“鸡肠草”“鹅肠草”等,教师相机补充了药材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了解这些药材的外形、功能和用法,加深了学生对文字的理解。

2.教学思路明晰。

教学思路是教学的蓝图,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往往就体现在教学思路上。教学思路讲究教学过程的流畅之美,教学内容的组合之美,教学时空的造型之美,教学双方的活动之美。

这节课是第二课时,教学思路紧扣教学重点,教师设计了这样几个环节:复习导入―“苦”中悟“情”―“景”中品“人”―课外延伸。其中第二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教师立足文本,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与主人公对话,与教师、同学对话,通过角色转变,走进人物的内心深处,感悟人物以苦为乐、造福人类、无私奉献的品质。学生对“苦”的感受越具体,对文本的内涵、人物的形象感悟就会越深刻。

3.立足素养提升。

这节课从以下几个方面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品词析句。品词析句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特质之一,它既是学习语文的一条重要途径,也是语文学科应当重点落实、着力培养的能力。

这节课,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品词析句能力的培养。如教师抓住“啃”字,让学生跟“吃、咬”进行比较,补充介绍古人出远门所带的食物多是馒头、大饼等面食,容易风干变硬,想象李时珍师徒“啃”干粮的样子,指导学生体会师徒的饮食之“苦”。这么一番品析,这个“啃”就在学生心里刻了痕,扎了根,生了情。

拓展想象。想象是阅读和写作的翅膀,合理而丰富的想象有助于学生阅读理解的深入和作文内容的创新。教师抓住“长年累月”,提供句式让学生拓展想象:

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李时珍师徒( );

夏天,骄阳似火,酷暑难耐,李时珍师徒( )。

这个练习,让学生在想象中丰满了人物的形象,在语言描述中拉近了与人物的距离,充实了学生对“长年累月”的感知。

领悟写法。小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而模仿运用是语言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适时渗透一些写作方法和技巧的指导,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新鲜感,有效地促进其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第3篇

[关键词]词语解释 方法 词语理解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0-051

词语理解能力是一种基本的语言技能,是理解句子含义,把握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对此,笔者从自身教学实践出发,探讨了小学语文词语解释的方法,以帮助学生灵活多样地理解词语,培养学生的词语理解、分析和运用能力。

一、比较分析解词法,用心体会

词语理解并不是单纯的机械解释,它需要对比分析、揣摩推敲、用心体会,从而正确把握词语含义,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重要作用。

(1)近义词比较辨析。通过比较近义词的异同,从中发现它们的细小区别,从而正确理解和把握词语意思。比如,“饱含”“包涵”“包含”这三个词语读音相似,都有“含有”之意,但含有的浓度或对象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饱含”指充满,所含的量特别充足,如“她的眼眶里饱含着幸福的热泪”;“包涵”为客套话,请人原谅,有包容、体谅之意,如“打扰了,请多多包涵”;“包含”指里面含有,包括,如“童年是一支笔,笔中包含着一个个遐想,让我们轻轻写下”。

(2)同一词语不同含义两相对照。在汉语中,一个词语可能有多种含义、多种作用。学习时可以将同一词语放在不同含义的句子中进行两相对照比较,从而帮助学生明确词语意义。比如,“漂亮”一词,有好看、美观之意,也有出色、精彩的含义。学习时,笔者列举了下列句子,引导学生深刻体会:

①六一儿童节那天,孩子们打扮得真漂亮。

②他的演讲真是漂亮。

二、结合上下文解词法,体会作用

结合上下文解词法,即将词语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句中的关系进行词义的理解,从而体会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开头写道:“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在理解“饥餐渴饮”和“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解释,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想一想:李时珍是如何领着弟子庞宪寻找住宿?如何喝水、吃干娘的?学生理解课文后回答:住破败的古寺,用枯枝杂草生火,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边喝水边啃干粮。这样,通过结合上下文语境分析,学生自然就悟出了词语的含义。

再如,苏教版四年级下册《云雀的心愿》中有这样一句话:“孩子,以前这里也是一片茂密的森林。后来由于人们乱砍滥伐,树木越来越少。土地失去了森林的保护,就慢慢地变成了贫瘠的沙漠。”句中 “乱砍滥伐”的“滥”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1)流水漫溢;(2)浮泛不合实际;(3)不加节制,不加选择。联系课文,就可以轻松地理解“滥”在文中是第三种解释,既而明白“乱砍滥伐” 的含义是指无节制、无计划和不合理地采伐林木的行为。对于“贫瘠”一词的解释,笔者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说一说:文中“贫瘠”主要体现在哪些地方?然后,笔者呈现“贫瘠的沙漠”的有关图片,让学生感受,最后指出“贫瘠”的含义:土地不肥沃,土壤层薄,动植物难以生存。

三、联系生活解词法,诱发体验

在词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诱发学生的生活体验,加深学生对词语的理解和掌握。如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中写道:“小鹰只好鼓起劲儿,跟着老鹰拼命向上飞。飞呀,飞呀,大树看不见了,大山也变得矮小了。小鹰急促地喘着气,对老鹰说:‘现在……我总算……会飞了吧?’”在解释“急促”和“喘着气”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时,笔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当你们一口气爬完八楼的时候,是什么样的感觉?如果有人跟你说话,这时你又是怎样说的?学生认为自己会“急促地喘着气说”。这样,通过联系生活解词法,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深化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又如,苏教版《学会查“无字词典”》一文中,爸爸在解释“骄阳似火”时是这样说的:“你看,烈日当空,连树上的叶子都晒蔫了,这不就是对‘骄阳似火’最好的解释吗?”笔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生活中“骄阳似火”的现象。

生1:夏天的中午,烈日炎炎,太阳烤得柏油路软绵绵的,远处的路面仿佛在沸腾。

生2:夏天的中午,烈日当空,花草的叶子都晒得长出了皱纹,像老奶奶的脸。

第4篇

那么,如何改变过去一味由教师传授的教学模式,努力建设开放而具有活力的语文课堂,建立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助互学的课堂模式,使语文课堂多一些动感、生气与活力,并由此带来极高的学习效率呢?作为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我,在对新课程理念的不断研读中,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在此,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体会。

我觉得首先应该是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孩子进行自主的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其次,需要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能够为学生解疑、答疑,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准备充足的学习资料。再就是教师还要不断提高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凌驾教材、课堂、学生。当然,在不同的课堂气氛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兴趣、情感体验、学习注意力都是有很多差异的,学习中的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也有较大差异,这些必然会影响学习效率。

下面谈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建立的几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互教互学的课堂模式。

一、小老师进课堂

我在一次课前谈话时,问学生的理想是什么,我们班大多数学生都说:“我长大了要当一名老师。”的确,老师这份工作,对许多小学生来说是很崇高令人向往的,能够到讲台上当老师对许多学生是有很大吸引力的。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我在语文课堂教学前让小老师自己制作生字词卡片,课堂上由小老师组织字词教学,小老师教的还有模有样,由读音、字义到同音字、形近字辨析等,小老师教得认真,其他同学也学得高兴,课后,让小老师针对自己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一些作业来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情况,别说,那学习效果真叫棒。

二、演员进课堂

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即兴表演,是促进其对课文进行全身心感受的有效手段。课堂表演十分符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如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受李时珍不怕吃苦、乐于奉献以及对工作严谨踏实的精神时,我让学生分组准备表演李时珍与庞宪师徒俩在破败的古寺里的对话及记录药材时的情况。在准备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高涨,为了一个细节的完美,“导演们”争得面红耳赤,“演员们”不厌其烦地表演。在各组的成果展示中,我惊喜地看到学生聪明、细心、周到的一面。表演中,学生不但能抓住重点词拿准动作,掌握了文中的知识,更是融入了自己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三、小画家进课堂

教材中有些文章写得很美,通过对文字的感悟,再加上自己丰富的想象就更美了。教学《雾凇》时,教师引导:那浓浓的水汽定在不同的地方,形成的雾凇形状也不一样,请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拿起画笔,去画一画那千姿百态的雾凇。这样,学生学起来兴趣极高,既深化了课文的学习,又使创新思维得到了训练。

四、小作家进课堂

写话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教师要充分运用教材资源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如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时,我说:“自从普罗米修斯把火种带到人间以后,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该是多么温暖、幸福啊!请你想象一下,到了晚上,男人会……女人会小孩……会对教……材内容可以改写、缩写、续写……这样学生在课堂上就不再是收音机,而是创作者,说不定以后还有人会成为大作家。

五、小记者进课堂

第5篇

一、理解有误,适时追问

每个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不同,在他们对文本进行个性解读时,难免会出现误解、偏差的情况。这时教师若直言否定,难免会打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有一种挫败感。对此,教师可以将否认藏在巧妙地追问之中,让追问引导学生走出理解的误区。

我在执教《牛郎织女》时预设了这样一个问题:你喜欢文章中的谁?学生纷纷发言,有的说喜欢牛郎,有的说喜欢织女或老牛,这都是我意料之中的回答。偏偏有学生说喜欢王母娘娘,而且理由相当充足:说是她让仙女们织出彩霞,才有了美丽的天空;说她严格执法,织女触犯天条,就应该受到惩罚。这个“节外生枝”确实“将”了我一“军”。我很赞赏他们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和独特体验,但学生的这种理解显然是对课文的误解,它严重偏离、曲解了课文,而且还出现了价值观的偏差。

我略加思索后,再次提问:你们认为王母娘娘的“真善美”与牛郎织女的“真善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吗?一石击起千层浪,学生再次研读文章,师生交流讨论后,他们明白了织女织彩霞是王母娘娘狠心逼迫的结果;王母娘娘惩罚织女,这是对人神间美丽爱情的摧残;王母娘娘最后所谓的“仁慈”是牛郎织女努力抗争的结果,王母娘娘始终是一个备受批判的角色。试想如果我一味尊重、迎合他们的“多元解读,独特体验”,势必会误导他们,他们的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或者我生硬地予以否定,那将会打击他们思考的积极性,他们的内心会永远结着“疙瘩”。所以这样的课堂追问,帮助学生有效地化解解读文本的障碍,澄清认知上的迷惘。同时,凸现文本价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发挥了积极的导向作用。

二、感悟文本,引导追问

在理解文本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他们或许还不能看到更多隐藏于文字下的深意。如果缺乏适时地引导,他们对文本的解读就会形成一种思维定式,仅仅浮于文字的表面,难以通过自己的想象,从多维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文本的解读就不能深刻、到位。

在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时,我让学生们先自己读读课文,然后找出能体现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吃尽了苦头的句子。这个问题很简单,大部分学生都能立刻找出。可要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从文字的背后去感悟为李时珍不畏艰难险,永于吃苦的精神,那就不是仅仅找出这个句子就能体会得到的。又一个问题紧接而上:在这段话中,哪些词让你感受到了吃尽了李时珍苦头?于是,学生说出了“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好几个月了”、“破败”、“”、“断垣残壁”等词。从中,学生们就深深感受到了李时珍吃尽力千辛万苦。但他吃的苦并不仅仅是这么多啊,新的问题悄然而至:同学们,李时珍为写《本草纲目》就吃了这么多苦吗?这一问,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他们纷纷举起了小手。于是,我又问:他还会遇到哪些困难?学生们的回答想象力丰富,有的说李时珍在翻高山时,脚上都是血泡;有的说他在大森林中被老虎追咬……总之是困难重重。学生们以自己的感悟再造着文本,充分进入到情境之中,体验到其中的艰险,可李时珍却仍然坚持着,不放弃。我把学生们的这些回答凝聚成一个喷涌点:“孩子们,李时珍面对这么多的困难,老师想都不敢想,可是,李时珍却不怕,他只是一心只想编好《本草纲目》为民造福。现在你想对李时珍说点什么吗?”由此让学生更深刻地去体会李时珍的不畏艰险,一心为民。这样的层层追问,看似简单,实则使学生思考的层次又更进了一步,更好地达到了预设的效果。

三、感情升华,激发追问

在阅读教学中,往往要实现一定的情感目标,而这情感目标偏偏又是最不易实现的。教师如能抓住一两个关键的词或者句子,设计有效的追问,那么,情感的升华必将水到渠成。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语言 积累与运用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22-047

阅读教学一直强调积累,因此很多教师就将积累作为教学的重点。学生原始积累的量很多,但在运用中却常常无从下手,成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可见,阅读教学应该致力于语言积累和运用的有效串联,真正促进学生言语智慧的提升。

一、寻求精读资源,在感知积累中运用

入选教材的文本都是文质兼美的典范之作。这些文本中蕴藏着丰富的语言训练价值点,值得学生在品析中玩味借鉴。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确选准文本的语言精读点,引领学生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感悟,在品析中理解,在理解中积累,并在潜移默化中运用。

例如,在教学《小露珠》2-4自然段时,文段中三句话的内在结构类似,是学生积累运用的好资源。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诵读、填充、运用的方式进行教学。先是引领学生以辨析对比的视角感悟语段结构相同,但词语迥异的表达效果,形成整体性的语言感触。然后,将词语从文本中抽取出来,并打乱原文的顺序,引导学生将积累的词语回归到课文中:

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早哇,像 那么 的小露珠。

有了原有情境的补充填入,教师可以创造性地设置其他语言情境,引领学生通过对情境的细致辨析,巧妙地运用词语进行实践运用,让学生在诵读中触摸词语质感,在辨析中揣摩文本语境,在运用中提升言语智慧。

二、开掘练说资源,在模仿运用中积累

言语的习得从仿照开始。教师要善于根据文本中的典型句式,引导学生进行仿照表达,强化学生语言训练的效度,从而达成在运用中强化积累的效果。

例如《桂花雨》一课的第二自然段,为了凸显桂花的香味,作者写道:“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显然,学生对于这一句式较为陌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精读文本语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完整的语句中抽取出支撑起语言结构的内在框架:“不说……至少……没有不……”教师通过激情诵读,让学生从感性层面感知这一句式的表达效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以生活为资源,仿照说话:“小王成绩最好时,不说门门功课100分,至少书上的知识,没有他不能掌握的。”

这样的仿照说话,学生在不经意间完成了对语言的表达历练,同时更加将这一典型句式镌刻在意识深处,形成了积累与运用的双重效益。

三、依托课后练习,在辨析积累中运用

教材在每篇课文之后都精心设置了思考练习题,而很多的题型都指向于对文本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这样的练习设置应融入阅读教学体系中,从而真正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有效提升。

例如,在教学《雾凇》一文时,教师紧扣文后“选用词语,描绘一处雾景或者雪景”的练习,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样的引导:首先出示文后练习中的词语,并分别引导学生找到出处,引领学生诵读原文,根据文本中的情境,感知词语的表达属性。其次,引导学生分别选用一个词语,以单独语句的形式描绘印象中的雾景或雪景。最后,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并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词语综合性实践运用,一段段精美的写景片段就这样应运而生。

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依托练习点中提出的词语,让学生追根溯源,以文本为语境感知词语的运用情境,并在单句运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形成综合性的运用体系,有效地将积累与运用串联成有机的整体,可谓一箭双雕。

四、关注内容特质,在拓展积累中运用

阅读教学以教材为载体,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的积累只能局限在教材和教学的内容之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厘清需要积累的内容的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原始库存,并通过创造性的机会,使原本僵硬的积累得以复活,直至灵活运用。

例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有两个词语“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这两个词语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李时珍艰辛的药材寻访之旅,应成为本篇课文积累的重要词语。但在教学中,教师并没有止步于这两个词语的辨析,而是引领学生探寻这两个词语的组成机构:由两个并列关系的动词组成,且后面都有修饰性的状语。在学生把握了这一特性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拓展思维,从而将与此相似的词语一网打尽:呼朋引伴、情投意合、朝思暮想……而后,教师引导学生分别进行造句练习,达到了感知、积累、运用的一条龙训练。

第7篇

关键词: 留白 补白 语文教学

“文有不言者”,课文除了可以用直接的文字表达外,还可以用“不言”传情达意。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根据文本内容巧妙地挖掘其中的“空白点”,巧用这些“空白点”可以使“思维定格”的孩子们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巧用这些“空白点”可以引领学生个性化的独特体验,有助于教师事半功倍地“传道授业”,让语文教学呈现出和谐的美感。

一、巧用句子的“空白”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文本的句子中留有很多空白,我们应抓准这些空白,再现文本情境,引导学生在“补白”的过程中变被动学为主动学,不断丰富情感。

如教学《九色鹿》一课时,我这样引导学生对句子进行补白,丰富学生的情感。

1.补白“调达被九色鹿救起后,起誓”的情境。在第五小节中,当调达听说九色鹿不要任何报酬时,他郑重起誓,决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他会起什么样的誓?这次补白,引发学生的思考,体会调达这个人物内心的假仁假义。

2.补白“调达违背誓言去告密,说服皇帝”的情境。第七小节写到调达见了皇榜,心想发财的机会来啦,就进宫告密。他明知这样做违背誓言,但是为什么决定出卖九色鹿呢?他进宫告密会怎么说才能使皇帝相信他的话呢?学生对这个地方作补充,会对见利忘义的调达有更深刻的认识。

我利用句子空白,充分挖掘其中的思考点,给学生创设情境,培养了他们的口语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活用标点的“空白”

《语文课程标准》十分强调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因为“想象是思维的翅膀”,没有想象,一切感官不管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小学语文课文中常常会出现省略号,这其实就是最好的空白点。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省略号,引发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

在《黄鹤楼送别》这篇课文的第四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这一句话中的省略号,就是文本的一个“空白点”,这个“空白点”能给读者带来无尽的遐想。教学时,我这样引导学生想象:“同学们,此时,李白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他会想到些什么呢?”有人认为是李白对友人孟浩然的祝福;有人认为李白在怀念他与孟浩然的友情;有人认为李白不愿分离,在伤心难过。我抓住省略号引导学生走进李白的心中,读懂作者的心情。李白对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此时无声胜有声。在这里,这个省略号道出了李白的千言万语,传达了李白和孟浩然的深厚友情。

又如《孔子游春》中有一段:大自然多像一位伟大的母亲!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轻风是她甜蜜的絮语……我抓住句末的省略号,提问:大自然中的事物还有的像什么?引导学生仿照文中句式接着说下去,我适当提示,学生的思维很快被激活了,发言精彩而灵动。

三、丰富板书的“空白”

板书是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它以精练的语句,简洁的线条,醒目的符号,把文章的思路、重点和中心联结起来,简练地构成全文的主体框架,显示知识的纲目、层次和内在联系,从而强化教学效果。板书是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教学手段。如果对它留有一些空白,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学生就会对内容产生好奇、求全的心理和求知的、释疑的欲望,使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产生美妙的艺术境界。

一次听课中,有位老师是这样教学《李时珍夜宿古寺》的:他没有按照一般的教学流程出示“舍己为人”、“不怕辛苦”、“勤奋好学”等重要词语。而是在读题后,只板书了一句话:“李时珍是个?摇?摇 ?摇?摇的人。”要求学生整体感知后给出答案。初读后的答案是多元的,有“吃苦耐劳”、“一心为民”、“舍己为人”等。老师将其回答一一板书在横线的下方,因势利导,提出再次品读课文,要求学生用事实说话,根据课文内容找出相关的地方。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被调动了,有的从他饥餐渴饮、晓行夜宿的角度说他“吃苦耐劳”;有的从他长年累月地奔波,住破庙,修订《本草纲目》,万民得福的角度说他“一心为民”;有的从他亲自品尝草药的角度说他“舍己为人”……最终“百川归大海”,教师引导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词评价李时珍,形成了“李时珍是一个‘伟大’的人”这样简简单单的一句话板书。通过“补白”,学生有效训练了发散思维能力。

四、美化插图的“空白”

小学语文教材中配有很多插图,课文插图就是一个很好的空白点,这个空白点能够引导学生张开想象的翅膀,进入一个自主的思维空间。要通过对课文插图的挖掘,巧妙地设置空白,让学生根据插图空白进行有效想象。

第8篇

一、换一换

换,就是语言转换训练,在学习课文语言时,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改变评阅的表达形式,变课文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为多种形式。在阅读教学中,我采用转换词语、句式的形式,让学生学习语言,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意义。

如在《雾凇》中有这样的句:“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用其他的词换“镀”字,比如“涂”、“贴”、“加”、“漆”等,然后组织学生讨论,因为雾凇的形成过程是缓慢的,是个逐渐的过程,一个“镀”字不仅体现了这一过程的特点,而且把这种很轻很薄的柔美也充分表现了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只有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才能体会到遣词造句的精到之处,品味出其神韵。

二、丢一丢

丢,是指教师有意识地将范文的重点词句去掉,来训练语言,培养语感。比如在《李时珍夜宿古寺》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就在这里住一夜吧!”训练时,我故意丢掉“就”字,让学生体会,这样丢了行不行,对表达的效果有什么影响。经过讨论得出,去掉一个“就”字,就不能看出李时珍的那种“为了万民得福”而甘愿吃苦、只能“将就”住在破庙里之意。通过这样一“丢”,学生便从中发现了问题,找到了语言的规律,获得了“语感”。

三、比一比

有比较就有发现。进行语言训练,也应让学生通过比较,比出问题,比出规律,领会语境。

比如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抓住两个词来比较:

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

宙斯……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

通过比较,同学们能体会到“决心”一词用得非常准确,“决心”不仅说明了普罗米修斯立志要解除人类无火的痛苦,还说明了盗取天火并非简单的事,需要有克服困难和面对天神宙斯的勇气。而对于统制诸神的宙斯来讲,惩罚普罗米修斯不需要请示任何人,“决定”一词表现了他的狠毒和独断专行。这样一来,同学们比出了味道,懂得了意思相近的词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的意思是不同的,把人物的形象铭记于心。

四、补一补

补,就是让学生根据范文的语言进行思维发散,进行语言补充,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语言表达能力。仍以《普罗米修斯盗火》一课为例。这篇课文以“无火——盗火——受罚——获救”为主要线索,在具体叙述上,作者有意识留下了一些空白,如普罗米修斯盗天火带到人间后人们的反映作者并没有写,又如天神宙斯是如何追查盗火者的,普罗米修斯被缚后的心理状态等等也没有写。这些空白的存在无疑给学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间,为教学时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和发散思维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补白进行语言补充,带领学生地充分感受人物的性格,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些,恐怕不是教师的讲解所能做得到的。

五、调一调

调,即调换文章中语言的顺序,重新组合,句子里词语,一段话中的分句,有时前后调换一下并不影响意思表达,但是表达的情感却是有着天壤之别。如《珍珠鸟》一文的开头是这两句话:“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两句话的顺序调整一下,让学生去读一读,体会一下意思和情感的表达是否相同。而学生在这样的训练中,就能感悟出把“真好”一词放在最前面,更能表达出作者迫不及待要流露出无比喜爱珍珠鸟的感情。

六、读一读

无论是语感实践,还是语感分析,都离不开朗读。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推敲、揣摩、品味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感受祖国语言的无穷的魅力。因此,教师训练学生语感,就应该注意朗读指导。使读步步深入,并在计中合理穿插说与写的练习,把听说读写联系起来,把课文的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

七、演一演

第9篇

【关键词】语文本真;言语实践;语言表达

《语文课堂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吴忠豪教授也提及:语文作为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其核心功能在于能够熟练“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参与社会交际。而学习语言,更离不开言语的实践,因为衡量学生是否学会语文,不是看“理解”了多少语言知识和规则,也不能仅仅看“积累”了多少语文,而是会“运用”了多少语言。可见,加强实践对学生言语表达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深入,更多的教师都意识到了言语实践的重要性,逐渐把目光聚焦在关注课堂言语实践,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上。但是纵观我们目前的阅读教学课,言语实践环节还是存在诸多问题:内容选择的不恰当;参与实践的学生面不广;言语实践的时间不充足等等。

如何改变现状,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走向低耗、高效呢?从这个意义上讲,就是要引导学生内化和外化文本中的言语逻辑、言语范式和言语特色,从而丰富和优化学生已有的言语结构。简单地说,语文教学就要坚守语文本真,加强言语实践,让言语实践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一、言语逻辑

语言表达是一种逻辑思维,先表达什么,后表达什么,必须合乎逻辑规律,这就是语言表达的逻辑性,简而言之,即语序规律。对于文本中的语序规律,在教学时,教师不能视而不见,而要把隐含在语句、语段乃至篇章中的语序规律形象地揭示出来,并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它,习得它。比如,三(下)《恐龙》一文的语句:“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教学时,老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感悟隐含在句中的语序规律:先写剑龙的背――“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接着写剑龙的尾巴――“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又如,四(上)《李时珍夜宿古寺》中长句的教学:“李时珍领着弟子庞宪,饥餐渴饮,晓行夜宿,在安徽、河南、湖北等地察访药材,已经走了好几个月了。”教学时,教师可以用问读的方式感悟这句话中的语序规律:先写“旅途艰辛”,接着写“路途遥远”,最后写“花时很长”。

语言逻辑是抽象、理性的,但教师的教学必须形象、感性,贵在无痕,重在有效。教学实践证明,“师引生读,读中发现”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如,上述案例中“剑龙的背上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尾巴上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的教学,师引:剑龙的背上――,生读:插着两排三角形的剑板;师引:尾巴上――,生读:还有四支利剑一样的尾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这句话的表达规律:先写剑龙的背,再写它的尾巴。

二、言语范式

教材之所以成为教材,必有其精妙的言语范式。课文中规范、经典的句式;生动、传神的描写,都值得学生感悟、模仿、吸收,并为己所用。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引领学生感悟文本中的言语范式,学以致用,真正实现“用文本规范的语言来规范学生的语言,用文本丰富的语言来丰富学生的语言。”比如,四(下)《永远的白衣战士》第5段中有个长句:“叶欣迅速赶来,娴熟地将病床摇高,让患者呈半坐卧位,同时给予面罩吸氧,静脉注射强心药、监测心率、血压、呼吸……两小时过去了,患者终于脱离了危险。”这是一个典型的语言范式:谁,到哪里,去干什么?又如,《第一次抱母亲》中的“在我的记忆中,母亲总是手里拉着我,背上背着妹妹,肩上再挑100多斤重的担子翻山越岭。”这也是一个语言模式:拉着什么,背着什么,挑着什么,去干什么?感悟这样的句式,学用这样的句式,有助于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张首映先生认为:在整个人类语言范式中,有三种基本的语言范式:实用语言范式、文化语言范式、艺术语言范式。阅读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引导学生感悟、积累文本中的实用语言范式、文化语言范式和艺术语言范式,并不断地积累它,从而优化学生的语言结构。

三、言语特色

词句是学生语言表达,写作实践的基础。阅读教学中词句学习包含两个方面内容:一是理解词句的语意,二是感悟作者表达的用意。剖析当今的阅读教学,大多只是停留在词句的语意教学上,而词句的语用教学被遗忘了。那么,在教学中,又该如何落实词句的语用教学,感悟言语特色呢?老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词句意义的基础上,揣摩作者词句表达的意图。

第10篇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且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长期以来,教师教作文难,学生写作文也难。作文难,究竟难在哪里?我认为,这固然有其本身的原因,但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也是造成作文难的重要原因。其一,固有的教学模式: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批改――学生看分,束缚了小学生的思维发展,造成学生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二,长期以来,语文教学囿于课本本身,忽视了教学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学生词汇贫乏,认识水平低,不会表达;其三,多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没能从整体上把握小学各年级作文教学的阶段特点,忽视了小学作文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要求普遍偏高,没有遵循作文教学循序渐进的原则,因而收效不大。笔者认为,小学阶段的习作教学应确立这样的理念:解放学生的思想和感官,把学习写作和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让他们用自己的目光和心灵在丰富多彩的现实中,无拘无束地品位人生,体验真隋,实现人、文的融合。

一要到生活中去,积累写作素材。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里产生出来,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小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充满了欢笑、烦恼,充满了疑惑、发现,只要留心观察,许多“小事”都可成为写作的素材。教师应努力拓展孩子们的生活空间,引导他们亲近自然、亲历社会、亲和同伴,认识生活,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和假恶丑。

生活就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为了让学生生活充实,抒发真实的情感,教师要带领学生深入社区,走进大自然,拓宽视野,会激活他们思维的创造能力。

同样,家庭环境也是陶冶学生人文素质的不可缺少的阵地。农村的孩子要做一些家务活,洗衣、做饭、喂鸡、养鸭等家务伴随他们成长。劳动给予孩子很多课外知识,同时也让他们品尝生活的酸甜苦辣。因此,引导他们写写感受,就会觉得下笔容易多了。作文教学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开放的、动态的作文教学,才能调动学生的作文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学生“情动而辞发”。

二要广泛阅读,从中汲取写作营养。作文教学要实现与阅读教学的整合,教师要加强阅读的组织和指导,让学生从书海中汲取写作的营养。语文教科书中,大量的课文便是学生写作的样板。教师,尤其是中高年级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的同时,要找出优美句段,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段摘抄下来。如教《燕子》一文时,学生了解了燕子的外形特点、飞翔时的动作、歇息时的状态后,我便让学生仿写一种小动物。其中有一个学生写小花狗,他把这只小狗的外形、吃食、看门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再如,《李时珍夜宿古寺》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师徒俩找来些枯枝杂草,生起火来。庞宪用陶碗舀来泉水,煮沸后,俩人便坐在火边,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我着重分析以上描述后,再指导学生写老师如何批改作业、同学如何看书和写作业的,这样指导,学生写起来就不觉得那么难了。

此外,课外书报也是寻找写作素材的丰富资源。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吸收课外读物中的营养,为自己的写作服务。

三要提倡新概念作文,写出童真童趣。习作是学生最富有个性化的学习行为。以往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作文因受“思想性”束缚,为表达方式、结构形式所左右,学生的思维常常惊人地相似,习作内容雷同,写的不是自己真实的生活和体验。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刻板僵化,失去了个性。当今作文教学提出“为做人而作文,以做人促作文”的理念,提倡个性写真,追求作文教学的生命化、生活化、生态化,让孩子们说真话,表真情,写真感受。

语言作为情感的载体,是“童心”、“童真”的直接体现。我们要提倡新概念作文,反对胡编乱造,反对矫揉造作,鼓励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写真体验、抒真感情。教师要有意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独特的体验,这样自然会感到作文有话要说,有内容可写。如以环保为主题的习作,指导学生利用假日去调查生活垃圾造成水污染的情景,去工厂了解废气带来的空气污染。大量的课外生活实践,对不同个性、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必然产生不同的认识和体验。他们就能将自己的耳闻目睹、内心感受都凝于笔端,流淌纸面,写出真我。

第11篇

一、从全文入手,让学生认识结构

说理性文章作为表达作者观点的文章,围绕着“观点”可以被大体地分为“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这三个部分,因此在文章结构上表现得十分鲜明。

在教授四年级教材中的《说勤奋》时,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说理性文章,我先让学生粗略地读一读课文,找一找作者提出的观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是通过设问句直接提出观点的,非常明显易懂,因此学生能较快地找到并标注出来。弄清楚了第一部分之后,通过阅读发现两则例子,教师加以引导,这是作者论述自己的观点的部分,即论证观点。最后在第三部分告诫人们“只有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来总结观点。将文章分段之后,鼓励学生概括每段大意,也可以用适当的笔记来加深记忆。

这些学生进入了五年级,遇到《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就知道要先去找作者的观点了。但是《滴水穿石的启示》与《说勤奋》在提出观点的方式上有些不同,学生未必能一下子找到,可以先大概说说自己的理解。其实作者是通过太极洞内滴水穿石的现象来引出观点的,于是我就提醒学生,说理性文章提出观点的方式也能够是多样的。学生通过粗略的朗读能找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这句非常关键的话,通过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使学生理解作者的观点:“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这样,论述观点及总结观点的部分也就呼之欲出了。这样学生不仅培养了自己的概括能力,还能在过程中感受说理陛文章结构鲜明的特点。

二、从例子入手,让学生学习论证方法

说理性文章能通过不同的论证方法,来确定其观点正误。因此,学习说理性文章的论证方法,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1.举例论证

举例论证是指运用典型事例来证明论点的方法,也是说理性文章中常见的论证方法。

学生对“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比较了解,但对“举例论证”这种论证方式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学习。为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者作用,我从司马光的例子人手,让学生感受举例论证的意义。司马光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他的事例为什么会出现在《说勤奋》中呢?以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一开始会有人回答“因为司马光勤奋”,继而会有学生补充到“因为司马光通过勤奋好学,才能成功的”,由此引导学生明白:作者正是因为司马光的事例能很好地证明自己的观点,才在文章中举了他的例子。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举例论证,而这样的思考方式也充分地体现了说理性文章能够增强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孩子升入五年级之后,我认为可以试着进一步让他们对举例论证进行理解。在《滴水穿石的启示》中,作者先用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的例子为自己的观点论证。他们是不同时期的人,为什么要举他们的例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能够很快抓到要领,因为他们都是作者观点的良好体现。由此引导学生明白,所举的事例要与提出的观点之间有紧密的联系。同时,通过阅读,学生能知道这三位都是古今中外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代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举例要有典型性。

最后在理解举例论证的作用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学生读一读没有举例的文章,并鼓励学生发言,让他们用自己的思维去发现举例论证真实可信、具有说服力的作用。

2.对比论证

对比论证是离不开举例论证的,它把两种事物加以对照、比较之后,推导出两者之间的不同,从而映衬结论。《说勤奋》当中的对比论证不明显,在学生初次接触论证方法阶段,重在先领会举例论证。

五年级的《滴水穿石的启示》里,作者将对比论证运用得非常准确。学习第四自然段的雨水例子时,我先让学生带着问题“雨水与太极洞内的水滴相比,有什么不同?”去阅读片段。学生比较擅长找不同,很快学生能得出结论:它的速度更快、力量更大。但是“对比论证”作为一种论证方法,其目的在于回归作者的观点,这一点还要对学生进行引导。“那为什么滴穿石块的不是雨水,而是水滴呢?”带着问题,让同学们在阅读时将文本中有提示的语句划出,更直观地感受作者的用意:究其原因在于它“既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这样从反面告诉大家“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则一事无成”,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就能做成事”,一正一反,更有力地证明了观点。

三、从表达入手,让学生体会语言特点

说理性文章的语言具有很强的简洁性,不作过多的赘述。为了能使学生了解到其语言的特点,我采取了引用和对比的方法教学。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其义在‘引导’,并非一切由教师主动,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只听教师讲说。”虽然《说勤奋》一文对童第周的描述非常简洁概括,但是学生光从例子中可能无法感受其语言的精炼,因此我选取了记叙文《一定要争气》来进行对比教学。在多媒体课件上,我将两文选段放在一起展示,与学生一起朗读,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发言,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学生会发现《说勤奋》中没有心理、动作、语言描写,从而进行点拨:只要足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就不需要再费篇幅了。由此来让学生感受说理性文章语言的简洁性。

第12篇

在主题整合微课程中逐步积淀

通过学习历史去追寻民族的根,进而产生历史认同感,是儿童个体发展过程中的情感需要。如何让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建构起相对系统的认知,进而萌发为之骄傲的情感呢?这是一个需要逐步积淀的过程。于是,笔者借鉴了《中国历史的童年》《中国历史名人故事》《中国上下五千年》等书籍,查阅了华夏人文地理网、国际在线华夏文化网、中国历史在线网等网站,编写了一本主题整合微课程师本教材《中国历史文化名人》。教材中主要列举了从先秦至清代的十位有世界影响的文化名人,如文化先驱孔子、兵学鼻祖孙子、元曲大家关汉卿等,涵盖了科技、文学、军事、政治、艺术、医学等很多领域;最后还设计了“我了解的历史文化名人”专栏,期待学生补充完善。这不仅将课前与课中无痕链接,而且悄无声息中关注了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深度理解、科学性解释及其运用,还对接核心素养,关注学生的公民情怀、技术运用、人文积淀和审美表达。

在Flas中萌发兴致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课始,笔者用剪辑过的《猴歌》视频、特地录制的《春夜喜雨》音频以及精选的粽子图片等信息化手段,激起学生对历史文化名人的兴趣,并将他们的注意力吸引集中,保留了课堂的神秘感,为本课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也为后续情节发展作了一定铺垫。

在专题网站中尽情冲浪

本节课涉及内容繁多,笔者结合教学设计而量身定做的专题学习网站,呈现了“老瓶装新酒”学习时空,彰显了互联网的独特魅力。

知识竞答 学生在“孔子探究”专栏中汲取智慧后,参与知识竞答。学生借助平板在线答题、自动提交,系统实时统计完成人数和正确率。直观的数据条,一目了然的数字,让学生在课堂上兴趣盎然且充满成就感。而教师再根据答题情况教学,真正实现了“学生在游戏中学,老师依数据而教”的教学新体验。

网上投票 网上投票环节是在学习了孔子的至理名言后进行的,旨在加深学生对名言的理解,感受孔子名言对后世的影响。投票功能里共设置了4条名言,一人一票,投票成功后即时出现投票人姓名。当数据条随着投票人数的增多而由红转绿时,学生们难以名状的郑重感溢于言表。

实时评论 学生尽情遨游网站中的“名人展馆”后,自己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在自主构建知识的基础上,组内再确定一位历史文化名人向全班,并适时将代表名人的“星星”贴到星空图,以达到每一个学生的智慧和思维与全班同学共享。喜闻乐见的形式,配上图文并茂的网页内容、清晰生动的讲解、如诗如画的板书,学生们心潮澎湃地在“专题研究”中实时感受,将整节课推向。几十位同学的一句话评论,争先恐后地刷屏,那是他们发自肺腑的心声,不仅加深了对名人的了解,更升A了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把现实生活融进来 以“名人展馆”为例:在介绍李时珍时,加入了课文《李时珍夜宿古寺》和《本草纲目》中所记载且生活里常见的枸杞、陈皮、甘草等中草药的图文;在介绍苏轼时,不仅罗列了他的书画作品和学生们熟悉的古诗词,还加入了《水调歌头》音乐,学生们跟着音乐唱一唱,跳一跳,教材与学生生活之间建立一种有机的联系,课堂因此而灵动。学生在信息资料的海洋中学会筛选,学会创造性地利用,实践创新与人文底蕴等核心素养浸润其中。

在连线操作中穿越时代

交互式一体机有拉幕、聚光、拍照、擦除、连线等功能。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孔子思想与当下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孔子在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影响,笔者选用了交互一体机中的连线和聚光功能,请学生将孔子的三句名言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关键词联系起来,再说说自己的发现。

学生们发出惊叹:几千年过去,孔子思想影响了一代代中华儿女,我们怎能不为有这样的祖先而骄傲?信息化手段的简易运用,引领学生进入历史名人的生命领域,丰满了他们的学习时空和精神世界。

在学习群中分享成果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末,笔者布置学生作业:点击专题学习网站中“在线搜索”栏目走进更广阔的网络世界,或走进博物馆、文化宫、名人故居,多种途径参与调查后完成调查表。扫描网站中的二维码,加入专题学习群,将学习成果拍成照片或制作成文档、PPT、初页等,到群中与大家共享。这样的调查实践,既找寻了家乡文化名人,又将培养家国情怀落到实处。学习群的资源共享功能,让学生在互动中了解更多的历史文化名人,增强了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