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3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豁然开朗的诗句,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在华夏九州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他留下了无数足迹、浅唱低吟、浩气华章――在春风拂面的西子湖畔,在月朗星稀的长江之滨,在天涯海角的蛮荒孤岛……至今,人们在他曾经盘桓、驻足停留的这些山河故地一遍遍地探觅寻访他的踪迹,只为觅得一份心灵诗意的共鸣。从小就读苏轼的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山色空饔暌嗥妗保“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日积月累,便初识诗趣,渐获美感。朗朗上口间,这些诗句便将诗人的智慧光芒洒入我的心头。
在“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中,他是意气风发的报国志士;在“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的喜悦中,他是喜雨亭上与民同乐、开怀畅饮的大宋文官;在“寒灯相对记畴昔,夜雨何时听萧瑟”的孤寂中,他是与弟弟肝胆相照的至亲兄长;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追忆中,他是深情款款的好丈夫……他的无数或悲或喜的生活侧面在诗文中得以抒写吟唱,也激起我或豪迈或感伤的情怀。
但凡有烦扰,总适合读他的诗文,“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将我的思绪拔出一方琐事困扰的小圈子。轻吟一句“渺沧海之一粟”或“江水风月本无主,闲者便是主人。”我会开始由宏观的视角打量一切,顿时豁然开朗,心生轻松。有时,夜晚独自走在校园的石板小径上,无由的孤独感会悄然涌上心头,但想起苏轼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那份心头的阴翳便会逐渐消散在朗照的美妙月色中。苏轼的心胸总是能将万水千山包容其间,让我明白:生活中即使有再多的失落与艰难、痛苦与失意,也可以一笑置之,宽容他人也宽容自己;脚下的路即使走得再艰辛再狼狈,也应做眼前大好山河的主人,让心灵放飞于山水间。
苏轼生前以旷达的胸襟游走世间,然后升天做了文曲星,在中国历史文化的邈远星空中熠熠闪耀,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大海中的鲸鱼群落。当某条鲸鱼在海洋中死去,它的尸体便沉入大海底部,供养着一整套生命系统,无数的鱼类、贝类等海洋生物于其体内外流连觅食,它的周围便有了一个小小的生物群落与社会。同样,苏轼的肉体虽然消亡,但他的精神却永存!苏轼留下的诗、词、散文等精神食粮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灵。人们游西湖踏苏堤,造黄州访赤壁,登海南觅苏祠……追寻苏轼的往昔足迹,从中汲取生活的智慧与人生的经验。获取人生的种种启迪。
“像一阵清风度过了一生”。他的人生境界是一般人难以企及的,但一说起他,“在中国总会引起亲切而敬佩的微笑”(林语堂先生语)。于是,我们也随之真心而笑,快意人生,于我足矣!
学校:A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导师:盛 玲
“五一”游览翠峰寺
北关小学五(1)班
张欣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到了“五一国际劳动节”。这天,我兴致勃勃地和妈妈、表哥、舅妈一起,游览了远近闻名的礼县自然风景区——翠峰寺。
翠峰寺,又名松树林,位于县城西南十公里处。光从名字就能猜出它那里的景致:危峰兀立,苍松翠柏,庙宇楼阁,羊肠小道,优雅静谧,自然天成……
沿着蜿蜒小路盘曲而上,就来到第一座塔庙,眼前顿时一亮,因为有许多用水泥做成的“工艺品”——石桌和石凳,个个小巧玲珑,经典雅致。山梯也颇引人注目,为了更有安全性,工匠们还匠心独运,配做了形状各异的扶手,它们有的像长蛇,有的像海浪,有的像带鱼……真是形态万千,给雄奇峻拔、巍然屹立、翠流的山峰增添了一道更靓丽的景色。欣赏着这些技艺超群的“杰作”,不由人为能工巧匠们精湛的技术感到惊叹!
登临最高的一座山顶,只觉眼前豁然开朗,山川竞美,沟壑纵横,溪流潺潺,麦苗争绿,油菜花遍地金黄……让你目不暇接,美不胜收。不知不觉中,习习凉风已吹尽了你登攀后的丝丝倦意,让你倍感神清气爽,心旷神怡。此时此刻,不由人想起两首诗来:“危峰高百尺,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翠峰山。”再看看绝壁而生,巍然耸立的一颗颗松树,你便会情不自禁地吟起“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诗句来。
我们还参观了建筑在山腰或山顶的许多寺庙呢,给你们说说吧。有祖师殿、凌霄殿、观音殿、关帝殿、救苦殿、斗牛宫、洪元殿、老母宫等等,它们各具特色,或大气典雅,或精巧细腻,深深吸引着络绎不绝的远近游人。
哇,翠峰寺可与黄山比奇、与泰山比美了!驻足那里,你一定会流连忘返,沉醉不知归路!也一定会更深地体味靖节先生“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高洁情怀!我真希望永远住宿在那里,静静地享受这集雄险、壮美、恬静、幽深于一体的自然风光!
关键词:生物教学;修辞手法;问题情境
作为一名农村高中生物教师,深知高中生物知识空洞、抽象,加上学生现有知识的局限,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都比较弱,作为一线教师如何把抽象、费解、空洞的教学内容转化成生动、浅显易懂的知识,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提高学习效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浅见。
一、修辞手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1.比喻法
生物涉及神奇奥妙的自然界,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生物教学中又有很多抽象的、难易理解的内容,在教学中用贴切、形象的比喻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学论》中说:“君子之教,喻也。”恰当的比喻胜过千言万语,可让人豁然开朗。
例如,在学习“神经元”结构这个知识时,学生是很难想象出神经元的结构的,可借助人的手臂来讲解这个知识点,我让学生在左手的手掌心画一个细胞核,掌心代表细胞体,手指代表树突,胳膊比喻为轴突,衣袖为髓鞘,衣袖和胳膊合起来就组成一条神经纤维。这样学生很快就在理解的基础上记牢了神经元的结构。
还有在选修教材中也有把DNA的分子结构比喻成楼梯,由磷酸和五碳糖交替排列的两条链就如同楼梯两侧的扶手,中间连接碱基对的氢键比喻成楼梯的台阶。在“基因工程”中介绍的DNA连接酶连接的就是楼梯的扶手,而不是氢键。类似这样的比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还很多,既丰富了课堂,又焕发出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2.对比法
对比在生物教学中随处可见,如: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结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等。通过对比,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联系,对事物的本质加深理解,形成知识网络。
3.成语教学
成语能科学地反映生物的现象和本质,寓意深刻。例如,讲解光合作用中物质变化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就可以用“无中生有”;讲动物的先天行为时可以用“无师自通”等。这不但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把知识用于实践,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也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古诗词教学
与生物的应激性有关的诗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与植物生长有关的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与植物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有关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与生物种间关系中竞争有关的诗句:“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有关的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用诗词教学,可以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学生审美的情趣。
二、“问题情境教学法”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学习是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学习的欲望,而且能启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问题情境教学法”不但参与面广,而且课堂气氛民主、宽松、活泼、生动,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学生通过努力解决了问题,同时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一定的自信心。
例如,在讲解“遗传的物质基础”这部分时,我提出问题:“大家很熟悉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呢?为什么每个子女都有和父母相像的地方?父母是把什么传给你们了呢?这种物质有什么特点呢?”通过以上问题,引到学生学习书上的经典实验“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验证遗传的物质基础――DNA。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的生物现象,这就需要我们做教师的平时多留心观察和搜集,对教学内容认真钻研,准确地把握知识的本质,备课时精心选择,恰当地运用比喻和设问,使用幽默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地掌握枯燥和难以理解的知识,真正做到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享受
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从前,有位穷秀才在自家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身无分文,下联:家徒四壁,横批:自得其乐。对联贴出以后,惹得街坊嘲笑,说这个酸秀才穷到这个地步还要自得其乐!不料这个秀才走出门来,对大家说:“这副对联你们看清楚了没有?”大家凑近一看,原来上下联最后一个字的下面还各有一个字,只是故意用红笔写的,在红纸上不容易看清楚。那副对联全文是:身无分文债,家徒四壁书。
怪不得秀才可以“自得其乐”了。无债一身轻,至乐是读书,这是典型的封建士大夫清贫自守、安贫乐道的悠然自得的情状。有点近似于孔子所称道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什么叫“自得其乐”?辞书的解释是“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自得其乐,是一种善待自我的方式,是一种理智的选择,是一种智慧的花朵,是一种美的享受,是一种心灵的成熟。的确,自得其乐是喧嚣浮华尘世中,开启愉悦心境的一把钥匙,它使你的生命得到慰藉,使你的生活添香增色。
自得其乐是一种超然。当你面对人生旅途的艰难险阻,体味人生舞台的翻爬滚打;当你感到头昏脑胀,身心疲惫,苦不堪言之时,读一下你心仪的诗句和书籍,听一下经典戏曲,练一练书法、绘画……让紧张的心弦松弛一下,你就会像在沙漠苦旅中见到水源,在茫茫大海中临近岛屿和港湾,顿时觉得心中豁然开朗,感到快意和轻松。智者说:“自得其乐,是关爱自己的一个创意,是一块收获自由、耕种快乐的私留地,也是疏散失意、释放郁闷的通风窗,是见不到阳光时自身发出的光,是觉不到绿色时自身净化出的绿色。”
“喜、怒、忧、思、悲、恐、惊”是影响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学会自得其乐对老年人的健康非常重要。清代养生家石成金的“养生十乐”是:扫地之乐、静坐之乐、读书之乐、饮酒之乐、赏花之乐、玩月之乐、观画之乐、听鸟之乐、狂歌之乐、高卧之乐。清朝画家高桐轩的“养生十乐”是:耕耘之乐、把帚之乐、教子之乐、知足之乐、安居之乐、畅谈之乐、漫步之乐、沐浴之乐、高卧之乐、曝背之乐。无疑现代社会的生活远比两位先生的年代紧张激烈,而令人不快的际遇必然更多。我们没有福气去享受乡间的恬淡安适,我们只能学会自己寻找欢乐。现代医学给健康下的定义,是心理、生理两方面的,不但要身体强壮,还要心理健康。您想长寿吗?永远保持微笑吧,学会从生活中去寻找欢乐,这是生活的原动力。俗话说得好:“乐子满地跑,看你会不会找。”乐要自己寻,老年人寻乐的途径是多方面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去自寻其乐,自得其乐。
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人生在世,“苦辣酸甜成”五味俱全,不如意事常八九。人若学会了自得其乐,不仅能苦中为乐,还能在枯燥中作乐,化苦为乐,就能变人生苦旅为人生乐境,所行尽芳草,处处皆风景,无论怎样的际遇都能成为生命赐予我们的一份厚礼。
这世上,有一些人,生来就有怀,大气魄,能成就大事,当然,这是极少数人,是伟人,使人望尘莫及。
然大部分平凡如我辈者,天性中总难免自私、狭隘、小气的成分作祟,这就需要在后天成长的过程中,刻意做一些心怀的训练与培养。要懂得善良慈悲、宽仁体谅、潇洒豁达,心情的磨炼使我们圆融,能忍能让;要学习洞察世事通晓事理练达人心情,智慧的修行使我们通透,能看得开放得下。
对于一个人而言,心怀的训练,比起智力、体能、技艺这些关乎生存实际的训练往往容易为人忽视,但却尤为重要,不可或缺,受益无穷。因为它在某种程度上将决定一个未来生命的高度、广度与质量,决定他能站多高,走多远。
随着年龄、阅历、学识、经验的不断增长,我们发现,自己的心怀,由青涩、懵懂、不谙世事、敏感、偏执、锋芒必露,渐渐变得柔软,开阔、平坦,坚实,由最初的心门紧锁,透不进一丝亮光,到清浅的小溪,游些小鱼小虾,直到波平浪缓,撑得下一条船。这样的训练,使我们的生命无论降临在哪个原点与层次,都能向上迈进,跳脱出来,居高望远,感受天高云淡,惠风和畅,活得敞亮、宽松、自由自在。
事实上,与事计较、与人争锋,很难分出个是非长短、胜负对错,生活本就是一团乱麻,一潭泥淖,别指望有谁随时站出来为你主持公道,更何况,也没有谁有资料、有能力做生活的裁判。就算偶尔赢了,占了上风,也别得意,充其量说明你与这人、这事不过棋逢对手,属于同等级同重量的选手,谁比谁也高明不到哪儿去。
英国作家狄更斯在诗中写道:你,/不要挤!/世界那么大,/它容纳得了我,/也容纳得了你。/所有的大门都敞开着,/思想的王国是自由的天地。你可以尽情的追求,/追求那人间最好的一切。/只是你得保证,/保证你自己不使别人受到压抑。/……给辊人生的权利,/活的余地,/不要挤,/毛万不要挤!/这美妙而深邃的诗句,让人心定神宁豁然开朗,体会到生之广阔自由,世界之丰富包容,原来,我们有更加值得追求的高远境界,宏大的目标,富有意义的人生,而非拘囿于眼前的绳头小利营营役役。
生命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赛跑,最终比的是耐心、毅力和恒心,心怀的训练,应是我们长久的、一辈子的修行与事业。它需要自我教育、自我引导、自我训练和自我完善,它能帮助我们随时祛除心灵的污浊、混乱、拥挤、丑恶,保持心地的纯净良善、心境的安然笃定、心胸的开阔辽远,从而将有限的时间、精力关注自我,关照内心,投入到美好、健康、有益的事物,而非陷入那些虚无乏味、鸡零狗碎、乌烟瘴气、永无宁日的人事争斗与世俗纷扰之中,徒徒耗空了生命。
记忆里忧愁是江南的韵,河水中静静流淌着的是哀伤,苏堤上桃花片片,秦淮河畔萧声画舫。一切如梦,载着江南,在忧愁中睡去,睡去,一睡便是千年。
这里没有烽火狼烟,没有飞沙走石,也没有繁华落幕后的黯淡无光,有的只是雕花楼里的沉香屑,水云袖,山塘河。一切静定如昔,如烟如雾,水蓝的天空下是雪一般的柳花,絮絮地落在那弄堂疏散的小路上.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中把中国概括说是“杏花,春雨,江南”。看后无言,几欲泪流。
于是想起,江南,是水样女子青裙上的露珠,温丽弘雅,淡泊定静。
桨声灯影里的是蓝布印花,是洞箫琵琶,是杨柳轻扬,是江南草长,是杏花春雨,歌尽桃花。江南,没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壮志豪情,有的只是深红浅红,浓绿淡绿,伴着清清的龙井茶香,在烟雾迷蒙中穿行,流淌.
又记起诗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于是想到江南的水。
江南是水,水是江南。一江春水,悠悠桃花。凭空望,是那八百里洞庭,是那小桥流水,是那大江东去浪淘尽。水,还是水。青烟缭绕,红船飘过,儒,雅蕴藉。
还记得朱自清先生写的莱茵河,文中有说哥龙是那样一座繁华的商业城,却不大有俗尘扑到脸上,正是由于有莱茵河的洗刷。便联想到江南,江南的明静悠远,也是因为水吧,所以才远离了一切俗世浮华。水与江南,剪不断,理还断的道理吗?
最后是白居易的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我想,应该是先发现江南如诗,后才有诗云江南的吧。
江南,真的是诗呢。轻巧灵动,又敦厚凝滞,在唇齿间流转。江南还是曲,是宁静温柔的。闭上眼睛,有一些声音划过空气,如梦般,又像日月光华的魔法。于是世界豁然开朗,沐浴于天籁,及一切的甜美之中。这便是江南心情的写照。
一次上课,讲杜甫的《月夜》,曾引《杜臆》里“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介绍一种手法――虚中写实。课后,有学生发问:老师,这里的“虚实”与《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的“虚实”相同么?惭愧!这个问题竟然没有认真思考过,只能回答说:对不起,老师没有比较过这两个问题,明天回答你,好吗?
经过一番探究,我发现,《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中所阐述的“虚实”关系在中国古典诗歌也有体现,但与杜甫《月夜》所用“虚中写实”手法并不相同,于是,我得出一个结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有两种不同的“虚实结合”手法,遂把这个结论作为一个专题给学生讲解。
宗白华先生的《中国艺术表现里的虚与实》一文中所述的“虚实”关系,具体表现为:艺术作品直接呈现出的部分为“实”,没有直接呈现但适当暗示的部分为“虚”;艺术作品直接的意象为“实”,有意预留的空白为“虚”;作品之内为“实”,作品之外为“虚”。在这里,“实”是基础,是手段,“虚”是主旨,是目的。虚由实生,实仗虚行。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表现为“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在这里,“景”为“实”,“情”为“虚”。“情”由“景”而生,“景”依“情”而设,写景是手段,是载体;所抒之情是主旨,是目的。李白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表现的是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以及友人之间那份深厚的情谊,可诗中并未言明,而是寄寓在“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两句写景的诗句上,是典型的寓情于景的手法。柳永词《雨霖铃•寒蝉凄切》,为什么选取“寒蝉”“长亭”“兰舟”“千里烟波”“暮霭”“杨柳”“残月”等这些“实”的意象来写呢?因为最能表现属于“虚”的离别之情,这是典型的借景抒情手法。再来看看宋代朱淑真诗《秋夜》:“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这是2004年福建省高考语文试题的诗歌鉴赏文本,其题目是这样的:“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命题者的意图就是考查考生对“情”“景”关系的理解。在三、四句中,作者写了凉床、月影、梧桐等“实”的意象,所要表现的是离愁别怨这一“虚”的意蕴,把这“情”与“景”结合起来,就不难得出答案了。以上所述,都是“以实写虚”一类。
我们再来看开头提到的“虚中写实”这一手法。这里的“虚中写实”也是诗歌鉴赏中常用的术语,其“虚实”关系具体表现为:眼前之景,现实之事为“实”;假设之景,想象之事为“虚”。“实”所表现的内涵是主旨,是终极目标,而“虚”是手段,是载体,是为“实”服务的,故有“以虚写实”这一说法。很明显,这里的“虚”“实”,与上段所述“虚”“实”是不相同的。高适诗《除夜》“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明朝又一年。”就运用了“虚中写实”的手法,第一、第二句写的是“实”景“实”事,表现的是诗人在“除夜”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四句却撇开自己,从对方入手,想象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的情景,这是“虚”写,从而更能表达自己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这就是典型的“以虚写实”。回过头看杜甫诗《月夜》,据背景材料,诗人写此诗时,正被安禄山叛军所俘,禁在长安,诗人本是抒发战乱中对家人的想念之情,此乃“实”也,却偏从妻子、孩子的角度落笔,想象妻子如何对月思念自己,孩子如何“未解”思念父亲,此乃“虚”也。于是,就有“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一说。这种写法更能表现诗人于战乱中对家人的担忧与思念。再来看看2005年高考语文试题(广西用卷)第12题,该题所用文本是白居易的《邯郸冬至夜思家》:“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设题时有这样一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很显然,这里考查的是诗歌的表现技巧,而这个技巧刚好就是“以虚写实”手法。前两句是“实”写,表现的是冬至之夜诗人还在孤身一人在外飘零,禁不住“思家”。而后两句却撇开自己,想象家人在“冬至”之夜正在想念飘零在外的“远行人”,这是“虚”写,虚实结合,以实为主,“虚”为“实”服务。
经过这样举例比较辨析,学生一下子豁然开朗了。
记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文字的。或许是在心灵初谙世事的时候;或许是在爱情装进心田的那一刻开始;或许是真正懂得用文字去表达自己,感悟人生的时候。
看似孱弱的文字,有时候承载的,却是灵魂深处一份坚守不息的执着。
那些年,没有知己的日子,我对文字却是没有缘由的一见钟情。
一位笔者可以没有天分,但是一定要有自己的情感和灵魂。只有文字才能让我们找到灵魂里的另一个自己。
指尖轻触键盘,最美的诗句便从屏幕里蕴出。在洁白的稿纸上书写下随心随性的文字,感觉人生不再那么的苍茫了,心底也豁然开朗了许多。
用最寂寞,最淡然的文字,独语着内心风景的一份妩媚妖娆,只有一颗知音的心灵,才会与我的文字一起呼吸,一起律动着心房相同的节奏,才会懂得我一份如水的情怀。
用文字装饰流年,在心程之上,有它便不再是一份落寞孤单。执笔在星光颤抖的夜晚,把所有人生的情绪一挥而就,从此那烦愁便飘飞如尘。原来,有一种文字是可以排解人生的愁绪的。
当爱的细语,轻轻在月光的柔辉里倾诉,仿佛心灵的港湾,也得到了最好的休憩和停歇。原来,有一种文字,是可以释去人生的疲惫的。
捡拾一路的美好,珍藏一路的花香。你的儒雅,永远在我的心瓣上流香。我愿意腾空心灵里所有的空间,只为装下一个美好的你。
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某个人,时空的距离,隔阻不了两颗炽热真诚的心灵。我的心总会在一个月光弥漫的夜晚,轻轻的贴近你的身心。
或许有过文字记载的爱,才是最清澈如水的情感。老去的那天,一个人在晒着阳光的桌前捧读曾经爱的字迹,是否一样会微笑着湿了眼眸……
世间的真爱,不在别人眼睛里,而在自己真实感受的心底。如果今夜我的文字感动了你,那是因为你用心读懂了,我字里行间蕴含的无限真情。
静静的文字里藏着多少生命的怀想,在静寂的心灵方寸间,感受着与你一段最近的距离,爱的世界因你而多姿美丽。
双亲,给了我纯洁的身体,爱情,给了我一颗圣洁的灵魂。用文字记载下一颗心对另一颗心的关爱与温暖的相守,只求彼此安好,愿这份爱千年又千年。
我的灵魂有你佑护,你就是那个我今生躲雨的屋檐。彼此远远的互望着,一份思念却不增不减。爱是一瞬,更是一生。
每个人心灵深处都有着那么一块属于自己的地方,那里住着你和你最爱的那个人,无论地老天荒,海枯石烂。直抵灵魂的文字,总是那么轻易的拨动了心弦,情依依,梦萦萦,一生缘,半世情。
一个为爱而生的人,爱就是她的全部。爱到深处诗成行,字字生情,句句感人。朦胧的月色里,用如诗的笔尖勾勒一个人的轮廓,文字的双桨争渡在夜色的清香里。
文字是打开心灵的一扇窗,它能够叫幽幽的月光和淡淡的花香投进身心。每个人心底,都驻着一条温暖且忧伤的河流,这条河流将要去哪里,只有灵魂的文字能够触摸它的方向。
如果没有文字,我的灵魂就无法沉淀成一湖清澈的水。我的心灵就无法感受到暖暖的阳光,我素雅的指尖就不会盛开出最美的情诗。
时光清浅,倒映着人生的温柔几许,情深几许。流年的芬芳,多想用一支来自心灵的素笔,去如风如歌般吟唱。
任何时候,记得人生中那些来过的人最好时候的样子,锁住一份不被岁月侵蚀的美好。今生至爱,你的嫣然将会在我的心底永远。
人生中念念不忘的东西总是少数。感谢那些容纳在心底的美好,我会与你的时光一直温馨对酌。
“世界末日。”
趴在桌上,脑子里就只剩下這一个想法。思绪像一团乱麻,不知道还能做什么。盯着课本,手里的笔只是在无意识地转动,一点学习的欲望都没有。抬起头,扫了一眼教室,黑压压的全是埋在书里的身影。做数学卷子的、抄化学资料的、小声默念英语单词的,比比皆是,大有一副“我自横刀向书看”的气势,很认真,很忙碌。呵呵,我自嘲地笑笑,还真是……只有我无所事事。
也并不是我不想跟其他人一样投身于“习题阿姨”的怀抱。毕竟是高二的学生了,懂得一些道理——那些曾以为是废话的道理。只是,我不知道该怎样去努力才好,特别是现在,看着试卷上的一个个叉叉,忽然间觉得自己很失败。数学、物理、化学這些属于理科生必须擅长的科目,我的成绩都在年级平均分以下,化学甚至没超过及格线。可我的文科成绩却比班级第一名的同学高出20多分。
惶恐和自卑像蛛网一样紧紧地缠绕着我,又像枷锁一样沉重地束缚在我身上,让我喘不过气且无法挣脱。我怕落后于人,怕高考失利,更害怕会与我所爱的大学失之交臂。
我一直觉得我是一个没心没肺的女生。事实上,我的确对任何事情都很放得开,至少以前是。高一放假前学校决定文理分科,迫于家人的压力,我选报了理科。尽管我并不擅长它,尽管我更喜欢在某个午后,舒适地窝在沙发里品那些优美的诗句,想象那些神秘的帝王家史。
开学的前两个星期,我很努力去解答那些枯燥无味的数学题,也很努力地在物理课上不打盹儿。可惜的是,我没有坚持下来。更“杯具”的是,在我们這个学校的尖子班上,理科成绩不如意,就意味着班级生活不如意。我还得时刻小心老班突击检查我做的数学题、记的化学笔记。這让我想起了动画片《超级侦探》的主题曲:“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超级侦探,认真办案。”我曾经一度认为老班就是那个侦探,我就是被侦探抓到的那个坏蛋,而且我还很倒霉,几乎每次都被抓,然后被教育。
我时常有一种“既生瑜何生亮”的感慨。初中时期还算优等生的我在高中时却已渐渐地落后了。身处尖子班,周围的同学大都是“数理化是我命”的类型。更有甚者,达到了不用五谷填腹,只享受精神食粮的境界。看着他们再想想自己,我只好哀叹:“同班不同人。”
事实证明,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期中考结束,那些挑灯夜读者、废寝忘食者,均有不错成绩。而我,就只有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回家告诉父亲成绩,得到意料之中的一顿臭骂。“我没有信心学理了,我想转科。”我还是把這个埋藏许久的想法告诉了父亲。他很平静地盯着我,没有出声。但凭着我对他十几年来的了解,我知道他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休想”。我笑了,笑自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我不知道是否还有人和我一样地纠结、挣扎于梦想和现实之间——梦想美好而遥远,现实残酷又难以改变。转眼—年过去,我将是高三的学生,面临的不再是学校里的模拟题,而是真正决定人生方向的高考了。“既然转科无望,那就逼自己去认真对待现在吧!”我想。
课间休息的时候,站在楼梯口享受着冬日难得的阳光,猛然间想起了一句话:“我怀念的终究是我怀念的,以后的,却不是所预见的。”豁然开朗,的确,将来如何还不一定呢,何必自怨自艾?放手去拼一把,又是一番新景象。
I believe I can Fly!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是晏殊《蝶花恋》之中的诗句,原意是写萧索的西风吹落了树上的叶子,独自登上高楼,极目远望,直到路的尽头。本是写秋日的离愁和内心的思念。这里被王国维用来描述治学的第一种境界,即最初目标的确立,西风吹尽了黄叶,也就象征着自己不为浮华左右,独自审视自己的心灵,登高远望,确立自己的目标。王国维将此作为第一种境界,就是告诉我们在治学的路上不能学步人后,人云亦云,必须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对真理的赤诚追求。
目前,正是我人生观与价值观养成之时,是依据自己心中所向,确定人生目标的关键时刻。这更要求我要同诗中之人那样,拨去眼前的浮华名利,登上心灵的高楼,远望向灵魂深处最牵念的追求。“行成于思毁于随”,我必不甘于顺波逐流,也不会情愿庸庸碌碌一生无为。我希望将来可以做一名人民教师,把自己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也可以有桃李满天下的一天。以梦为马,一步步踏实地迈出,默默挥洒汗水,静静等待收获。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原本是柳永《凤栖梧》用来写情人问因思念而消瘦憔悴,但并不后悔,写的是对爱情的一往而深。王国维借以表示治学的第二种境界,也就是为既定的目标不懈努力。治学的日日夜夜,学人们呕心沥血,含辛茹苦,甚至不眠不休地沉浸在研究之中,怀着惊人的毅力与信念,孜孜不倦的努力着。他们甘愿辛苦,情愿憔悴,只是为了心中对真理的那份执着。学人对学问中真理的爱何曾少于爱情中女子的那份执着?
是的,为了心中的追求,才有人悬梁刺股,有人囊萤映雪,有人韦编三绝。可我相信,他们是不觉的这种辛苦是辛苦,因为那是他们执着的事业,是他们一腔炽烈热爱的寄托。为了实现目标,我必须做好学生时代的要务---学习。即使课业繁重,压力巨大,这一切却也都是我必须去直面、去担负的,因为热爱,所以快乐。因此,深夜里的灯光无悔,晨光中的书声无怨。一丝不苟、追根究底、脚踏实地,累,但快乐着。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一句话,本来是用来说明自己元夕灯中苦苦追寻的那个女子,忽然之间出现在眼前的那种欣喜。被王国维借用来表示自己治学的第三种境界,即努力之后静待目标的实现。这一境界之中充满了山重水复之后柳暗花明的欢喜与释然,也给人幽深闭塞之后的豁然开朗之宽慰与舒心。然而,如若没有先前消得人憔悴的努力,也无法积淀成而今蓦然间回首后于灯火阑珊之处收获的喜悦。量的积累终于导致了质的飞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每一个成功的人背后都有一个必定成功的理由。因此,我有理由深信,十二载寒窗苦读的光阴不会被辜负,曾辛勤挥洒的汗水不会被辜负。或许曾经有过茫然无从,有过失意沮丧,有过疲惫不堪,但是一切的一切,终究会迎来回报。黑暗终将缓缓消逝,白昼也必将来临。蓦然回首,灯火阑珊之处必定有梦想之花正悄然绽放。
总之,从苦闷中的坚强到无悔的辛劳,再到厚积之后的迸发,这便是王国维所述治学的三种境界,这三种境界,次第连接,逐层升高,若是希望治学有所成就,又缺一不可。上升的是境界,不变的是对学术一如既往的热忱。
春天的孩子们下午上学来得格外早,午休的老师常常刚入睡就会被欢快的玩乐声唤醒。那天下午,接近三十度的高温让人产生进入夏季的错觉,这样的天气孩子们难道会不早早来到宽阔的操场尽情嬉戏吗?
当我进入教室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孩子们刚刚结束操场上的奔跑、追逐、游戏,即使看到老师也顾不了那么多,有忙着开窗的,有拿本子当扇子直扇的,有呼哧呼哧直喘气的,空气里似乎都蒸腾着孩子们身上的热气,直向我扑来。为了让他们慢慢静下心来,我决定先讲一个故事,再上新课。于是选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经典《拇指姑娘》开始娓娓讲来,渐渐的,孩子们的目光随着拇指姑娘一次次遭遇而专注起来,眼神充满期待,正当大家听得入神,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老师,她睡着了!”故事戛然中断,所有的眼睛转向第三组倒数第二个座位,趴在桌上睡脸对着大家的是一位女生,哦,是静。上学期刚接这个班没多久就记住她的名字了,虽然说话有些结巴,但总是高高举起手那么不惧怕发言的一个可爱女生。显然,她真的睡熟了,七嘴八舌的惊叫和责怪都没有惊醒她。我没加思考,立刻举起食指放在嘴边,长长地、轻轻地“嘘”了一声,孩子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顿时恢复了安静,我说:“别吵醒她,虽然她听不到老师讲的故事了,但是也许她正在做着一个香甜神奇的梦呢!”于是接着讲故事,偶尔一两个孩子会悄悄转头望她一眼,但没有人再去打扰她。
直到十分钟过去,故事讲完了,她也在不知不觉中醒来,孩子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问她:“你刚才做梦了吗?”静不假思索地点着头说:“做了!”我问:“那你做了一个什么梦?能讲给同学们听听吗?”这回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一醒来就忘了刚才做的什么梦了!”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我也笑着说:“那就想起来的时候把它记清楚了,下次课前听你讲《神奇的梦》,如果你想听《拇指姑娘》的故事,下课到老师这儿来,我把书借给你,自己去仔细读,好吗?”
下课后,她异常小心地从我这儿捧着书回到座位去了,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
(二)倾听孩子的诗 聆听孩子的心
对这学期新接手的班级,我在习作课前每次都安排十分钟左右的讲故事或读儿歌内容。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听童话故事和朗读儿歌,兴趣极浓。可能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生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他们思想特别单纯,心地也特别善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我原先准备先带他们读儿歌《欢迎小雨点》,再指导第四单元的学写对话。没想到,孩子们那么兴味盎然地朗诵着我抄在小黑板上的儿歌,读到动情处,还加上了动作,表情那么自然而丰富,似乎完全融入到小雨点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中去了。
我灵机一动,又一次改变了接下去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为什么非要把孩子们拉回到和这美好的此情此境毫不相干的生硬的习作内容上去呢?我顺势提出:“你们知道,这大自然中还有谁这么喜欢小雨点,特别欢迎小雨点呢?”问题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看着他们眨巴的眼睛,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听到他们由眼前的文字生发出无拘无束的联想与想象,我继续启发:“你们都猜猜,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啊,小动物啊,小花小树苗小浪花啊,他们都准备了什么礼物,什么节目来热情地欢迎小雨点,等待小雨点呢?”这回,孩子们想的说的就更有趣了,这不就是诗吗?我也兴奋地不时鼓励他们,有时还给他们的话加上原诗中的“来一点”作引子,渐渐的,孩子们自己会引用了,有的还连说几个小节。虽然还显稚嫩,话语还不够凝练准确,可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自己作诗,这诗是他们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看得出,孩子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当诗人的体验,多新鲜啊,多有趣啊,“你们看,我们也会写诗啦,我们也当了一回诗人啦!”于是,趁着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还在继续,我请孩子们拿出笔记录下自己的诗句,并给自己的诗起个题目,题目下写上诗人(自己)的大名。
下课前,多数孩子已经至少写了八小节,我请想读的孩子先朗诵自己的诗,居然不曾发现有哪个孩子不好意思,都是那么大胆而洒脱。原来,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于是,有了以下诗句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种子钻出泥土等。
来一点,
庄稼长出秧苗等。
来一点,
小草冒出地面等。
来一点,
洋槐开了花等。
来一点,
向日葵摇摆起笑脸等。
来一点,
白杨伸直了懒腰等。
来一点,
沙漠里的生命都在等。
来一点,
小鱼探出脑袋等。
来一点,
小蝌蚪找着妈妈等。
来一点,
蜜蜂采来花蜜等。
来一点,
蝴蝶翩翩起舞等。
来一点,
黄鹂站在枝头唱着歌等。
来一点,
浪花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来一点,
喇叭花奏起了音乐。
来一点,
太阳躲进了云朵。
来一点,
小朋友撑起了花伞。
来一点,
农民伯伯笑出了眼泪。
……
“那么,你们想对可爱的小雨点说些什么呢?”原以为,孩子会在最后来几句感谢小雨点的诗句,可孩子的心又一次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惊喜:
世间万物都喜爱的小雨点啊,
可爱的小雨点,
你多么快乐啊!
语文课丰富形象的内容决定了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指导的生动形象性。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需求,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尽可能体现出恰当富于创造性的形象表达,师生互动指导,使生动的形象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相融合,有机统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发展形象思维,落实素质教育。
那么,什么叫生动形象呢?不妨用诗句来说明。宋朝张俞的《蚕市》:“昨日入蚕市,归来泪满襟,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宋朝李绅的《农诗》:“春种一颗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浅白通俗的诗句,不必过多解释,也让人明白封建社会阶级对立、贫富悬殊的残酷现实,它比许多理论、许多例题更能让人明白对比的好处,更能知晓何为对比。从诗的意象中,学生可以明白劳动者的劳动反成了其敌对东西的畸形现象,从而更深刻体会到为什么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还“心忧炭贱怨天寒”的反常心理状态。生动、丰富的形象对比,不仅增加了具体可感的内容,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另外在语文教学中,生动还体现在联想的丰富和比喻的运用上。如何引导学生产生丰富可感的想象、生动形象的比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手段。如关于谦虚与骄傲、关于选择与放弃、关于乐观与悲观,如果换个角度让学生理解、分析,其效果会截然不同,可引导学生想象自然万物与人类相似点及其特性。如成熟的谷穗总是低下头,而干瘪的穗子常扬着头,给人印象鲜明;流水同样,越是小溪水,就越是哗哗响个不停,却常常中途消失,而大江大河则以其深厚丰富而悄然流入大海;如果你选择播种桃李,那么夏天能乘凉、秋天能收获果实,可你一旦种下荆棘,非但无以成才还要扎手害人;看到玫瑰,你是欣然惊喜于刺上有花还是黯然于花下有刺?这些触手可及的例子信手拈来,用于课堂教学,完全可以做到生动形象、简洁明了、意味深长,给人启发。特别对于分析人物、场景意境等文学性强的作品,更适宜生动形象的对比、联想。
另一例子是关于教学引导的生动形象。余秋雨先生的《都江堰》一文,意韵深远,纵观历史与现实,融情与理于一炉,颇具大文化散文的特征。如何引导学生品读文章的美学价值,深入理解作者的情感寄托,成为学习此文的重点。对文意的感受、理解,不妨从朗读入手,教师声情并茂的范读及对学生有感情朗读的指导,给学生以充分感受文章的时间,将学生带入形象可感的文章情境中,充分理解作者寄予的情感内涵。品读语言技巧,感受语言美及哲理美,可抓具体可感的词、句进行引导、对比、换位、联想,充分调动学生想象力。如,要求学生试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同样内容,比较后,很容易把握语言运用技巧。同样,词语的换位也收到生动形象的教学效果,都江堰是“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中“最激动人心的”一词,若换成“伟大”“宏伟”“有价值”等,词语准确性特征则不言而喻,无需抽象化的解析阐述;优秀作者对生活的细腻体会、深刻思索和情感投入是写作的根本所在。从此处入手,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体会、品味,让其形成审美意识,找到打开情感大门的钥匙。
在教学中,注重生动形象,有以下几方面好处:
生动形象有助于引发兴趣,调动开发非智力因素,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充分挖掘大脑潜力,最大限度地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阅读能力。夸美纽斯说:“高级事物可以由初级去代表,不在眼前的由在眼前的去代表,看不见的由看得见的去代表”。教学内容本身生动形象,教学中充分利用,挖掘展示,使之锦上添花。内容上偏重知识和理论的内容,也可以通过教学语言、教学设计的形象生动机动灵活地予以补充,使语文教学形象可感、栩栩如生,最终课文与指导相得益彰,课堂教学血肉丰满,学生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睹其形。
其二,生动形象的教学可以充分体现语文教学文学性的功能,有利于审美要素的挖掘,对学生区分真善美、假恶丑起导向作用。对陶冶情操、明辨是非、净化心灵起无法替代的作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既弥补直观带来的不足,又深化对内容的理解,给学生以深刻印象。这里既有循循善诱,又含潜移默化,既含蓄蕴藉又豁然开朗,给学生带来广泛的思考、想象和联想空间,使学生结合实际有深切感悟,可谓“一石三鸟,举一反三”。
当然,我们主张课堂教学的生动形象,是要因时、因事、因内容而异的,不可刻意追求、机械模仿,要根据不同要求、不同内容自然采用,做到恰当贴切、合于内容,不留斧凿痕迹。
总之,语文教学的生动形象是多种多样的。无论实用文章还是文学作品,无论是听说指导还是读写训练都可尝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