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基层卫生人才培养计划,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 高校;医学院校;基层就业;就业形势
0 引言
近些年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鼓励高等学校的毕业生走向基层,学以致用,为基层服务,尤其是医药卫生人才下基层的计划,这样既解决了日益紧缺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缺失的大问题,也为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大大提高了就业率。因此,各类高等医学院校,尤其是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适时调整办学方针、与时俱进,开展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基层培养计划。随着“大学生村官计划”、“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等项目的启动,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考研加分和机关事业单位选聘时实行优先录用等优惠政策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到基层就业。
1 办学方向倾向于为基层服务,为基层就业垫好基石
许多高等医学院校审时度势,依据现有及将来医药卫生人才的缺口及就业趋势,合理改进办学方针及方向,适时进行教学改革,修改适合基层卫生人才需求的培养方案,为基层就业人才适应基层环境提供了保障。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目前正开展“基层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立项课题研究,该项目是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该项目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考试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强化实践能力培养,全面落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培养出“留得住、用得上”应用型卓越医学人才。牡丹江医学院的办学方向确立为“为农村办学、为基层服务”,这一办学方向在1997年学院迎接原国家教委专家组本科评估时被总结为“二为”办学特色,并给予了充分肯定。这一办学方向实实在在的体现在学院的各项工作中,尤其是就业工作。学院坚持这一办学特色,计划将用4~5年时间,完成特色应用型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试点的周期实践,形成比较成熟的特色应用型医药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模式,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适宜基层工作的高质量人才,为我国的医疗卫生事业贡献力量。
2 目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现状
2.1 人力资源总量不足
目前,我国大力推进农村医疗改革,加大了农村医疗、社区医疗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部门的投入,扩大了基层医疗的规模,与此同时产生了一个严重的人员缺口。能适应基层服务特色的全科医生数量严重不足,社区的公共卫生人才更是缺口较大,一些社区医院、乡镇医院的护士比例没有达到标准配备,低于正常。
2.2 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目前,基层卫生人才存在学历低、职称低、能力低的现象。本科以上人才占比例不高,还有相当一部分是专科人才,甚至无学历人才。由于近年新进人员较多,中级以下职称人数较多。另外,基层工作人员任务较重,没有外出进修、学习的机会,所以能力上肯定不足。
3 影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基层就业的因素
3.1 学生自身择业观
很多医学专业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的期望值过高,基层就业根本就没在他们的选择范围内。以牡丹江医学院为例目前我院,毕业生的择业价值观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视野较狭窄,缺乏创业创新的精神准备,更不能适应艰苦条件,一味追求大城市、高收入。多数毕业生看好大城市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反映出毕业生追求高薪、追求舒适、追求名气的心态。通过我们这次调查发现:在全校医学专业抽样调查的800名毕业生中,93.5%的毕业生倾向于在省、市级单位就业,6.5%的毕业生愿意在县级单位就业,而乡级以下单位则无一人考虑;76.6%的毕业生倾向于在三级(三甲,三乙)医院就业,23.4%的毕业生愿意在二级(二甲,二乙)医院就业,而一级医院则无人问津;89%的毕业生认为自己刚毕业月薪就应该在1500元以上,甚至2000元以上。
3.2 用人单位需求转变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医疗卫生机构日趋饱和,医学人才市场上的竞争也日趋激烈,接纳毕业生时考虑的问题已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大中城市的综合性医疗机构、经济发达地区的县级医疗机构原则上都需要硕士,其次就是获得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证书。基层则相对要求较低。可是由于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期望值过高,造成了就业难现象。医学专业毕业生人数在增加,就业难度逐渐加大。由于高等医学院校扩大了招生规模,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总量明显增加,加剧了就业竞争。另外,目前基层的绝大多数医院的发展重点不在扩大规模而是以急需的、具备一定资历的专业人才为主,大量接收毕业生的状况是不存在的。因此,医学专业毕业生基层就业的难度越来越大。
医疗卫生人才基层就业是大势所趋的,要如何处理好基层就业用需之间的矛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国家要出台相应的政策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更要为医学专业毕业生营造适合的空间。作为毕业生也应考虑到主动适应基层环境,为基层老百姓服务,到缺医少药的地方去,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的实际需要的地方去,实践救死扶伤的崇高理想。相信通过全民的共同努力,我国的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一定会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吴磊.医学院校毕业生去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初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9):38-40.
[2]邹小荣.大学生基层就业的困境与出路[J].孝感医学院学报,2011(6):76-78.
[3]闫珂,孟晓红,常淑香.高职临床专科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问题的调查及思考[J].出国与就业:就业教育,2011(23):75-76.
[4]裴丰庭,齐玉龙.新医改政策下医学生基层就业的长效机制建设[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1(5):66-68.
[5]王红漫,包鹤龄.医学生赴基层医疗机构就业意愿探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2):184-187.
关键词: 基层医疗卫生 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 课程体系改革
加强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基础环节,是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基本途径。为此,2010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颁布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明确指出高等医学教育应以卫生需求为导向,加强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逐步实施高等医学院校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项目,重点为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培养从事全科医疗的卫生人才。我校承担了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探索‘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定向培养模式”(项目编号03-114-137)工作,从2010年起,学校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根据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结合乡镇及社区卫生服务特色及调研结果,我们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进行了改革和调整。
按照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人才培养目标[1]的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求创新”的教学理念,设置主干学科和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生物医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全科医学课程及选修课等课程群,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强调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预防医学等与乡镇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的教学改革,突出实践教学。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临床能力培养纳入课程体系[2],共同构成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内的、较为合理的教学内容。
1.理论教学的改革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内容包括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自然科学课程、生物医学课程、行为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伦理学课程、公共卫生课程、临床医学课程、选修课等课程内容,培养的医学生以从事医疗工作为主,而现阶段基层对医疗卫生人才的要求是开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与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于一体的卫生服务工作,这就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融合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还对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公共卫生等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合。
依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现状、岗位能力要求的调查结果,结合基层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工作职能转变和卫生服务特色,在本次教学改革中,调整音乐、美术、高等数学、物理学等人文社科与公共基础课程类课程的学时数;重点增设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服务、农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等农村及社区卫生工作适用课程,将内、外、妇、儿科学改设为中西医结合内、外、妇、儿科学,同时针对农村及社区常见健康问题增加健康教育学与管理学、计划生育与妇幼保健学等预防医学课程[3]教育,适度增加预防医学课程[4]的学习;加强卫生法学、医患沟通学等医学人文类[5]选修课程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树立“扎根基层、服务农民”意识。
2.实践教学的改革
不同于乡镇级以上医院,大多数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缺少高年资医师或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年轻医师“帮、传、带”刚毕业的医学生,加上基层医疗人才紧缺,又要求刚毕业的医学生能较快上手操作,并独立完成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更强调实际应用,注重临床能力的培养,包括临床思维能力和临床动手能力两个方面。因此,我们对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实践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提倡学生早期接触乡镇及社区,早期接触临床,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拓宽实践教学范围,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方式和途径。利用模拟教学进行临床操作基本技能的初步训练,开展临床课间间习、集中见习等获取临床能力,尤其是要强化乡镇及社区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技术的训练,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
提倡开设一些选修实践项目供学生选修,将大学生科研能力训练纳入培养方案,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课题研究,加强教学、科研和社会实践的早期结合。在课程计划中必须制订临床毕业实纲,安排不少于70周的毕业实习,多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的50周毕业实习时间,其中50周为临床医学专业实习,以具备实践教学条件的县级医院实习为主,20周为预防医学及社区卫生服务实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习时间不少于12周),确保学生获得足够的临床经验,初步形成独立从事乡镇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工作能力。
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我们需要不断地科学地进行教学探索、更新教育观念、调整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及手段,才能最终推动五年制乡镇及社区定向医学生的教学改革,真正为乡镇及社区培养合格的高素质全科型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刘春苗.建立特色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7):947-948.
[2]刘民,甘雅芬,谢清平.农村医学人才“订单式”培养课程设置探讨.教育与职业,2010,11:94-95.
[3]杜鹃,白雪松,宋春梅.深化预防医学课程体系改革培养实用型公共卫生人才.中国科技信息,2012,6:136.
[4]梁楠,张晓,何彦芳,等.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7):105-107.
[5]刘向莉.医学院校人文医学课程文化的构建.重庆医学,2011,40(17):1762-1763.
我国农村已经基本实现了乡镇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但是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优秀的医疗卫生人才往往集中于城市,无法流向农村基层。农村医疗机构人才的匮乏日益严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基层医疗发展,成为了提升农村医疗服务水平的瓶颈。更严重的是,农村医疗机构由于缺少人才,导致发展缓慢,收入差,进而更缺人才,长此以往便会陷入难以解决的恶性循环之中。人才培养,是解决人才匮乏问题的最佳办法,而农村医疗机构人才的培养,是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卫生行政部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议题和重要任务,是农村卫生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从目前来讲,我国农村基层医疗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人才结构不合理。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很少有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疗技术人才,医护人员专业素质水平都很一般,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只占10%,无专业学历者多达36%,平均每4.5个村卫生室才有1人取得乡村医生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与国家有关“每所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执业”的要求差距较大。由于业务不足,收入并不足以支付高级医疗技术人才的薪水,很多农村卫生院里就只有“土郎中”坐堂问诊。而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下乡从医的人数越来越少,大部分流向了交通便利、经济比较发达的城镇医院,造成农村基层医护人员紧缺。一般的乡镇医院和农村卫生院是面向最广大农民群众的基层医疗机构,恰恰成了人才紧缺的重灾区。
第二,医护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偏低,无法对医疗服务质量有大的提升。大部分农村卫生院缺少骨干力量,仅靠院长或少数几个人。卫生院自身难以送人外出学习进修,医护人员无从提高自己的水平,只能原地踏步,勉强维持。乡村医生则更是难以接受进一步的深造,有的只是靠祖传医术来行医。由于水平有限,面对众多农村患者,医护人员显得力不从心。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村民不得远涉到乡镇、县里甚至城里寻找更好的医疗服务,浪费人力财力,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也会长久地存在下去。
第三,农村卫生资源严重短缺,尤其是中西部大部分农村卫生机构房屋又小又破,设备落后老旧,加上上级医疗管理机构的人事、分配制度没有顾全农村基层医疗机构,致使农村卫生院的投入资金、事业发展经费不足,医护人员收入得不到有效保障和提高。综合来看,农村卫生院环境差,待遇低,既不能吸引人才,也无法留住人才,更没有为医护人员提供继续学习医学专业知识的条件,想要有好的人才就很困难了。
针对以上情况,农村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培养必须做出改革,建立起完善长效的机制,进一步加大对农村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努力消除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别,逐步实现全体社会成员在医疗卫生服务上的公平性,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以下几个方面可给出一些参考建议。
第一,公开招募医学类普通高校应届和往届毕业生经济薄弱地区的农村卫生院工作,充实农村医疗卫生队伍,切实为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有效改善农村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结构。同时要在医学院校里设立面向农村山区和贫困地区的培训点,大力进行全科医生的培训,以适应农村卫生院的基本接诊情况。国家要建立起对这些下乡从医的毕业生进行奖励的机制,鼓励毕业生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也能让他们在奉献的同时得到应有的回报。
第二,医学院校要与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立起对口关系,促进面向农村基层培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课程体系的建设,有计划地对乡村医生进行在职教育和非学历培训,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争取拿到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提升农村基层医护人员的水平,也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为日后深造做准备。
第三,强制医学院校配合实施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从农村里招收生源,优先录取定岗单位所在县区市生源。定向医学生在修读年限内,享受免缴学费、住宿费并领取补助生活费的待遇,同时可享受其他非义务性奖学金。按照国家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教育的相关政策,免费医学生毕业后回生源所在地县级行政卫生部门报到,到定向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不少于六年。
第四,加大市级医院、县级医院对农村卫生院的对口支持力度,积极帮助培养技术骨干和实用型技术人才,以提高农村基层卫生人员的素质,努力增强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后劲。通过市级医院、县级医院选派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采用师带徒的方式,对农村卫生院医生面对面、手把手地指导、带教,传授诊治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技术和经验,可较快提高农村卫技人员的技术水平。
第五,强化政府主导。在医疗卫生领域,市场不能完全有效地配置资源,需要政府在公平与效率之中作出选择和安排,特别是在基层医疗卫生人才资源的配置上,要充分发挥出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引领、监督管理等方面的调控作用。上级医疗管理机构要对农村卫生院进行全面、有效的监督,对那些有能力的乡村医生、“土郎中”等纳入到正规体系里来,同时对人事、分配制度进行梳理,尽量保证医务人员的收入,使得医务人员可以尽心行医,劳有所得。
关键词: 赣南农村 卫生人才 培养方式
目前我国正处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阶段,医疗改革是备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我国城市医疗改革未能很好地解决以药养医、看病难、看病贵及医患关系紧张等问题,改革未取得实质性进展。然而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农村医疗卫生改革取得较明显的效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推行以来,在政府的主导下筹集了基金,为农民看病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新农合带动了农村基层卫生机构的硬件建设,农村的就医环境有所改善。然而,农村卫生人才的发展明显滞后,农村缺少医生且现有医生素质普遍不高,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民的医疗需求随之提高,农村卫生人力现状难以满足需求。本文以赣南地区为例,进行农村卫生人才吸引和培养的研究。
一、赣南农村卫生人才现状的原因分析
赣南农村卫生人才现状是人才素质偏低、职称结构失衡、年龄普遍偏大、缺乏新的农村卫生人才补充,医学教育不能满足农村卫生发展改革的需求。赣南农村卫生人才现状产生的原因有:一是赣南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在待遇、职称、教育上的问题没有很好地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对卫生人员有激励作用:二是赣南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福利待遇较低,工作环境差,改善卫生人员的待遇及农村卫生机构的硬件是农村卫生人才吸引的必由之路;三是针对赣南农村的实际情况,医学院校为农村培养的医学人才不足,这是农村卫生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四是缺乏有效的补充与稳定机制,普遍存在“岗位缺人员缺编制,人员缺保障缺技术”的问题。目前赣南农村卫生人才状况难以满足农民的就医需求。
二、赣南农村卫生人才吸引的研究
1.创造参与农村医疗卫生实践的机会
让医学生了解农村卫生机构管理及服务模式、明晰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坚定服务农民等想法,当前医学院校可以为医学生提供平台,让医学生毕业前期先到县级卫生医疗机构实习一段时间,再到乡镇卫生院参与农村基层卫生服务一段时间。这样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农村医疗卫生实践能力,又能很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
2.解决医学毕业生的后顾之忧
医学生在选择服务农村时间方面大多倾向于短期服务,解决毕业生户口、住房及代偿国家助学贷款等相关政策对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应考虑对愿意延长服务时间并在服务期间表现优秀的大学生给予以上政策支持。
3.改善农村工作条件及待遇
医学毕业生会担心农村的工作条件差,硬件条件落后不利于其技能的提高,因此对服务农村卫生的大学生要考虑其继续教育深造学习的机会,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三、赣南农村卫生人才吸引的研究
1.农村卫生资源整合利用
赣南农村的三级医疗卫生服务是以县级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骨干、村卫生所为基础的,三者之间进行卫生资源的整合利用,发挥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在赣南,县级医院卫生技术人员学历、职称相对较高,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高学历、高职称、业务骨干型的卫生技术人员奇缺。区县-乡镇-村级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整合赣南农村卫生服务的卫生资源。“纵向一体化”管理运行模式以卫生区域规划为依据,由区县综合医院对区域内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管理、技术支持和人才培养进行对口帮扶,由乡镇卫生院对辖区内村卫生所进行技术指导和相关业务管理,实现卫生资源的合理整合利用。
2.城市卫生资源支援
城市卫生医疗机构的人力资源可以对农村卫生在技术支援和人才培养方面给予指导,促进赣南农村卫生人才技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实行城市医院下派人员支援县乡医疗机构,由县乡医疗机构提出对所需人员的要求,城市医院单位提出下乡人员的拟定人选,双方自愿选择以保证县乡医疗机构选到真正需要的人才,下乡人员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有计划地安排县乡医疗机构技术人员到城市医院短期进修学习以提高业务素质。
3.医学院校培养农村医学人才
医学院校培养适应农村卫生医疗需求的人才是在短期内解决农村医疗卫生人才匮乏问题的有效途径。我国医学教育应针对农民健康的需求、农村医疗的特点、农村医疗工作的现状等进行改革,增设具有农村医疗特点的全科医学、健康管理、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及中医学等专业知识,强调动手操作能力。医学教育应向农村倾斜,鼓励本科医学院校建立面向农村的定向招生、定向培养,政府出台定向就业政策,提高赣南农村卫生人员的素质,提高农村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1]。
四、结语
赣南农村卫生人才吸引和培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医学生对农村卫生服务的传统观念较难改变,鉴于就业的压力,医学生会考虑作为志愿者到农村基层服务,但短期内返城再就业问题突出。我们要加强对这部分医学生的培养,以工作为激励因素留住卫生人才。另一方面是农村卫生现有人员的稳定问题,改善其福利待遇,使农村卫生人员在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养老保险、退休待遇等方面真正享受优惠。此外,针对赣南农村实际提出以全科医学为重点领域,短期的在岗培训、乡村一体化培养模式与中长期继续教育、定向培养模式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2]。
参考文献:
[1]钱福华,吕兆丰.以创新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促进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提升.医学教育探索,2008,4:11-13.
【关键词】医疗改革;三年制专科;临床医学;实习现状
医学教育的特点决定了其必须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只有通过见习与实习,通过“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才能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训练其临床操作技能,建立学生的临床思维,树立其良好的医德医风,锻炼医患沟通能力,为毕业后胜任工作及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新医改背景下对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
(一)新医改的背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社会对医疗卫生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高[2012]7号文件[1]提出“开展面向农村基层的全科医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强调了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卫生服务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二)医疗基层人员素质差、存在缺口大。2009年起,中央财政安排资金470多亿元,支持近3.6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启动了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安排3.6万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在岗人员参加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实施中西部地区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工作。调查显示[2],南阳市有乡镇卫生院226个,共有卫生专业技术人员8,46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仅占10%;全市有集体卫生所5,162个,村医总数14,811人,其中专科以上学历仅占2.2%;乡村医生中具有医学专科学历人员比例明显偏低,无法满足广大农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如果要达到南阳市卫生人力规划2015年底乡镇卫生院80%以上的临床医疗技术人员和40%的乡村医生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的要求,全市乡镇卫生院及乡村级卫生所还需要万余名专科以上卫生人才。因此,为基层培养以助理全科医生为就业方面的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是高职高专医学院校责无旁待的责任与使命。
二、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实习的现状
(一)实习医院带教意识差。实习医院,特别是社会医院以临床工作为主,缺乏带教经验,对医德医风教育、岗前培训教育、学生心理素质教育重视不够,对带教实习学生的带教服务意识不强,加之有些带教老师自身基础知识薄弱不能很好胜任带教工作。在医德医风的培养方面带教医院和带教老师也没有很好重视起来,没有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有些基层实习医院还存在着出科考试环节流于形式、院内的病例讨论质量不高等问题,这些因素的存在也间接影响实习生的实习效果。
(二)实习医院带教学生众多。院校扩招造成实习学生数量剧增,近几年医学院校纷纷扩招,实习学生人数多,增加了带教老师带教负担,不能使带教老师一视同仁对待每一位带教学生,直接影响带教效果[3]。实习学生人数的激增也增加了带教医院所承担的责任,致使带教医院在学生食宿、安全等方面的管理困难重重,致使一些实习医院不愿接受过多的实习学生,影响实习生毕业实习安排工作。
(三)实习生对实习重视不够。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目前面临着就业压力大而忙于考虑出路的问题,对专升本的热情高、少数学生计划毕业两年后考研,而这些考试以笔试和基础理论考核为主,导致学生只顾复习课本知识而忽视临床实践技能的培训。另外很多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不知道实习的重要性,认为实习就是给医院打杂、给带教老师跑腿,是带教医生的跟班,学不到知识,练不了技能,实习积极性不高。还有一部分学生自己原来在学校学习期间就没学好基础知识,导致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实习起来很费劲,一问三不知的现象很常见。
(四)实习生实习满意度低。通过调查显示[4],三年制临床医学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普遍对于实际动手操作机会满意度低,大部分学生仅仅只是问问病史、撰写病历,仅有少部分同学在实习过程中掌握了穿刺等常规临床操作技能。一方面实习医院带教学生众多,不能给每个实习生都提供动手机会。另一方面,实习生不具备执业资格,我国至今未出台医学生的实习操作规范,实习过程的诊疗行为一旦出现疏失,必然造成难以解决的医患纠纷。这些因素造成实习流于形式,实习生缺乏实际动手操作的锻炼,普遍面临临床操作技能差的问题。基于上述原因,很多医院和学生的毕业实习流于形式,管理松散,理论与实际脱钩,毕业实习效果较差,造成走上工作岗位后不能尽快完成角色的转换,无法适应基层医院的需求。
三、高职高专院校临床医学专业实习改革迫在眉睫
一方面河南省农村尤其是西部地区医疗卫生现状仍旧普遍存在着农民“看病难、看病贵”和医疗卫生人才缺乏、流失严重等的问题;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学生就业期望值偏高,就业择业观念落后、意识狭窄,把择业定位在城市、大医院、经济效益好的单位,缺乏到基层就业的思想准备,不愿扎根基层、服务基层;再加上高职高专院校实习效果差,导致医学基础知识不够巩固、实际动手能力差和临床思维能力薄弱,造成学生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无法开展正常的诊疗工作,形成培养的毕业生“下不去、用不上、留不住”的局面。这些存在的问题日益显著并不断促使高职高专院校在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实习进行必要的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大批基础理论扎实、技能操作能力强的,能够面向农村、服务基层的毕业生,实现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助理全科医生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2012[7]号)[Z].2012,5(7)
[2]张国良.河南省南阳市乡镇卫生院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改革方向[J].国医论坛,2007,11(6):67~69
[3]王秀清等.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31:123~124
关键词:专科 初级全科医生 研究 实践
近年来,我校按照“教育部卫生部关于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意见(教高[2012]7号)”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初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院校合作机制、校内外实训基地、双师型教学团队等方面的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一、研究内容
1.进行黑龙江省全科医生队伍现状调研
为了解黑龙江省全科医学人才的需求情况,我校组织7组专家对黑龙江省52个县的卫生局和县级医院共计70个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了广泛调研。此次调研通过问卷调查法,共发放260份,收回有效问卷246份,调研对象包括各县级医院、卫生局主管领导及人事科、医务科和科主任等相关人员。通过调查问卷,了解我省全科医生队伍的现状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
2.制定基于全科医生岗位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人才需求和岗位能力调研的基础上,对原有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和完善,重新论证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规格、培养途径及手段、考核方法及标准,调整了课程设置,完善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为组织教学提供依据。引入行业标准,构建了124课程体系,即:“1”是以学生毕业一年后能够通过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核为目标,“2”是以学生毕业后能够面向县乡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业来设置课程和选取课程内容,“4”是本专业课程包括人文社科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术课、专业实践课四个模块。依据“理论――实践――再理论――再实践”的认知规律,构建了“认知实习――专业技能实训――课间实习――临床综合技能训练――毕业顶岗实习――临床综合技能考核”的多元化实践教学体系,增加了2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实习,提高医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等疾病的诊疗能力和基本卫生服务能力。
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教学模式
(1)积极探索校院合作、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施“面向基层、院校合作、分段实施、德技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院校合作全程设计三年教学,分两段实施,坚持素质教育和实践教学连续三年不断线,强化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医学生服务基层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育,增强学生扎根基层、服务农村的自觉性、坚定性。
(2)改变培养方式,校院合作创新实施“1.5+1.5”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附属医院的教学功能,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成立“院中校”,院校双方签订《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医院承担专业课教学工作协议书》,双方投资完善教学软硬件条件,医院建立教学管理机构,设置教学主管院长,科教科负责教学工作,成立临床各科教研室,设置教研室主任和教学秘书,选用中级职称以上、有较高教学和临床水平的教师进行理论和临床教学。建立备有多媒体教学系统的教室。医院除了承担本专业见习和顶岗实习外,还承担本专业第四学期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任务。第四学期,学生在医院上午上课,下午到各科见习,实现了医院中有教室、病房里有课堂,使课堂教学与床边教学有机结合。
4.建设功能完备的校内、外实训基地
(1)校内建成集教学、培训和考核为一体的“现代临床医学实训中心”。投入经费新增仪器、设备105台套,改善了实训教学条件;建成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标准化考站,顶岗实习前对学生实施综合技能训练及考核,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实习生受到实习医院的好评;以实训中心为平台,为企业和行业开展执业医师考核和急救培训。
(2)满足教学和实习需要的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在现有教学医院的基础上,完成大庆油田总医院院中校建设,保证“1.5+1.5”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新开发2所社区实习基地,暑期组织学生到社区实习基地参观、学习,学生顶岗实习增设2周的社区实践,提高学生对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传染病等的诊疗能力,满足“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全科医生培养的需要。
5.加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建设,以满足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
(1)临床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兼职教师的评聘制度,形成稳定的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临床专业兼职教师222人,包括7名社区兼职教师:1名兼职专业带头人和4名兼职教研室主任,能完全满足专业课教学和实习带教的需要。目前本专业兼职教师承担60%以上的专业课理论教学,对临床兼职教师进行教学基本功培训。
(2)校内专任教师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有计划、有目的地增加数量、提高质量、调整结构。现有校内专职教师23人,其中教授2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副教授5人、讲师8人、主治医师2人、初级教师1人和实验员3人;20人具有双师素质,占86.9%;有硕士研究生15人、在读博士1人,占65.2%;省级教学名师1人,15人次在国家、省、市级学术团体兼职,师资队伍结构优良,教学水平优秀,能够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6.建立院校合作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
(1)建立校企合作教学管理系统。成立“教务处――临床医学系――科教科――教研室”四级教学管理体系,制定临床教学工作管理办法,规范临床教学管理,保证各项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2)建立“校企合作”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成立校、系、院联合教学督导组,对教学环节的实施过程和效果进行监控、督导,建立基本制度规范,调动医院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7.开展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建立了由用人单位、学生及麦可思共同参与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开展毕业生质量调查,及时了解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及第三方满意度。
二、应用情况
本项研究已在我校2010级和2011级临床医学班应用,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124课程体系经过反馈能够满足初级全科医学人才培养的需要。我校2010级临床医学班开始实施“1.5+1.5”教学模式,进展顺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大大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医患沟通、团队协作、心理适应等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实验班毕业生就业率明显高于对照班毕业生就业率,2013年和2014年已有90名学生就业于城市社区和县、乡基层医疗机构,用人单位对学生的胜任力满意。
三、体会
目前国内有80余家本科院校开展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教育,为区域培养了大批全科医生。但是,本科层次(或以上)的全科医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社区工作,目前我国农村和社区卫生人才仍然短缺。专科层次毕业生与本科层次(或以上)的毕业生相比,更有可能成为“养得住、留得下”的社区卫生人才。深化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初级全科医生培养新模式,培养一大批农村实用型全科医生,将是我国培养全科医生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国发〔2011〕23号)。
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以下简称管理一体化)作为完善农村卫生机构管理和深化运行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已经显示出不容置疑的优越性和强劲的发展势头。早在上世纪80年代末,山东省较早地开展了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工作,并把这项工作作为发展农村卫生事业、规范乡村卫生管理的重要措施来抓,到目前为止,山东省管理一体化率达到了69,7%。此后我国许多地方开始对农村卫生机构进行改革,相继开展了管理一体化的尝试,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模式,缺乏过硬的政策支持和有效的考核办法,在实行过程中对如何实现管理一体化,如何处理乡、村卫生机构的利益等方面还有许多不尽完善之处。现结合工作实践,对管理一体化作简单阐述。
1 实行管理一体化的主要目的和意义
什么叫管理一体化,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各地在实行管理一体化时,基本上是在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规划和组织实施下,以乡镇为范围,由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的行政、业务、人员、药品、财务、健康档案等方面实行统一管理。通过乡镇卫生院对村卫生室实施统一规范管理,合理配置、优化农村基层卫生资源,巩固和发展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能力,规范服务行为,促进农村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农民。
管理一体化也是各地在深化体制改革中探索出的适合当地农村情况的有效和规范化管理形式,是农村卫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符合农村实际、符合农民意愿的有效改革措施。其内涵是对乡村预防保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等实行一体化管理,目的就是整合卫生资源,提高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实施有利于规范农村医药市场和保证药品质量,有利于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巩固,有利于提高乡村卫生组织的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有利于农村预防保健工作的落实,有利于推进农村合作医疗等多种形式的农民健康保障办法的实施,既能满足广大农民基本的卫生服务需求,又能真正让农民从管理一体化工作中得到实惠。
2 管理一体化工作取得的成效
2.1基层卫生资源得到合理整合,违规行为逐渐减少在推行管理一体化的地方,村卫生室管理和服务得到进一步规范,多数村级卫生资源得以合理整合,使乡镇卫生院的生存有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夯实了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通过管理一体化,大部分地区按照村卫生室统一标准规划,逐步改变了原来农村卫生机构破旧不堪、杂乱拥挤、以家代室、惨淡经营的局面。建立了公平竞争的秩序,加强了各方面的准入管理和监督,服务透明、收费有据,非法行医、乱用药、乱收费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乡村卫生服务建设逐渐加强。随着基础设施的改善,乡村医生素质的逐步提高,各项诊疗得以规范,消毒隔离制度能够贯彻落实,加之药品进货渠道的规范,药品质量得到保证,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健康权益,违规行为逐渐减少。
2.2农村卫生室的制约机制逐步完善,公共卫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管理一体化的推行,乡村医生的工作相对集中,分工明确,内部形成制约机制,使农村卫生机构的产权形式、经营性质、服务价值趋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随着各种准入制度的实施,庸医、野医、假冒伪劣药品、坑农骗农和无证经营的现象基本消失。特别是管理一体化与新农合工作的结合,农村卫生服务网络的整体功能得到完善,巩固了乡镇卫生院公共卫生服务的功能,使得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由原来的竞争对手变成合作伙伴,避免了恶性竞争和不正当竞争的发生,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实现了功能互补,相互促进,以村卫生室为依托,开展的农村计划免疫、妇幼保健、传染病、慢性病防治等公共卫生工作得到了有效落实。
2.3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农村卫生人员素质低也是近年来制约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管理一体化实行了优胜劣汰的用人制度,也给乡村医生带来了压力和震撼,促使他们千方百计提高自身业务素质,以适应新体制的要求。在山东省大力推行“三制四统一”式一体化管理模式,即规范了村卫生财务管理,实行药品代购分发,也保证了药品质量,合理调整了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利益关系,促进了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共同发展,不但村级卫生组织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卫生技术人员素质得以改善,服务质量不断提升,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群众满意度逐年提高。
3 管理一体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管理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乡村两级卫生组织的资源得到了整合,强化了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服务功能,促进了乡村两级卫生机构的共同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3.1管理主体不明确,农村卫生机构名称不统一实行管理一体化的乡村既有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也有乡镇卫生院作为管理主体的。由乡镇政府直接管理的,根据目前乡镇人民政府的编制中没有卫生行政组织,也不可能设专职卫生行政管理人员来管理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由乡镇卫生院作为管理主体的,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对纳入管理一体化的村卫生室承担经营管理责任,担当村卫生室的行政代言人;另一方面乡镇卫生院受卫生局委托承担对个人承办的卫生室进行卫生行政监督的职责,从管理的有效跨度看,直接监管村级卫生服务机构是勉为其难。其次,在实行管理一体化的乡村卫生机构,村卫生机构名称千差万别,有的称村卫生室,有的叫村卫生所,还有改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使人不知所云。
3.2乡村医生的待遇较低,养老保险没有保障,队伍不稳定在许多实行管理一体化的地区,乡镇卫生院虽然对村卫生室人员实行统一管理,但是,对乡村医生的人事、分配制度不能等同于乡镇卫生院职工,没有固定工资,仅靠有限的业务收入提成维持生计。乡镇卫生院对乡村医生不提供养老和医疗保障,使乡村医生从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的补助问题和退岗后的养老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个别地方政策落实手段不当,借用管理一体化的名义,收取诸如风险抵押金、保证金等不合理费用,乡村医生存在抵触情绪,严重影响了乡村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深入开展。
3.3专业人员技术水平较低,执业资格受到挑战随着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现有水平的乡医队伍水平已不能适应农民的卫生需求。比如天津市乡村医生队伍无学历的占46.5%,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仅有3.9%;吉林省乡村医生中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只占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0.7%,大专学历的也只占10.2%。而相当一部分乡村医生不是国家全日制学校毕业,而是通过培训班或其他途径学习取得的毕业证书。
4 关于完善管理一体化工作的思考
进一步完善管理一体化管理功能和政策措施,探索新的管理一体化途径,将对加强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功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1确定管理一体化工作主体,统一村卫生机构名称尽快确定管理一体化乡村卫生机构管理主体,明确乡镇卫生院在村级卫生机构管理中的职责及具体任务,理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及乡医之间职责利益关系,统一村卫生机构名称,为村级卫生机构可持续发展搭建好制度框架。
4.2整合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完善政策框架农村卫生人力资源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最重要、最基础、最能动和最活跃的构成要素,其数量规模和结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卫生服务体系的数量规模和结构质量高低,是典型的“公共产品”。农村卫生人力资源也是整合基层卫生政策、疾病问题、病人家属、医疗资源和社会需要的专业人员。为此,卫生部门应尽快建立完善的政策框架,在解决乡村医生自身利益问题的前提下,明确乡村医生社会身份和自身生存的合法性,使他们专心致志地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农民。
4.3着力解决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村卫生室是农村卫生三级网的网底,乡村医生作为最基层的卫生技术人员,承担着为农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工作,保障乡村医生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对于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和发展农村卫生事业有着重要意义。所以解决好乡村医生待遇,稳定基层医疗卫生人员队伍是非常重要的。在日常运行中,要把握与村卫生室之间的利益分配,切实维护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不断激发乡村医生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努力寻求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的利益分配平衡点。另外,我们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英国国家卫生服务组织(NHS)通过在初级卫生保健中介组织,与基层全科医师签订契约合同,实行“政府购买服务”,设立贫困地区开业特殊津贴等补助;澳大利亚实施专门的卫生项目,确保农村地区全科医生获得较高的收入,有的农村地区全科医生年收入为城市人员的2-3倍。
4.4加强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的培训,逐步推行网络远程教育农村卫生人才队伍的建设是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环节,是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基础条件。目前乡村卫生技术人才队伍的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不高是长期以来所形成的客观现实,但这支队伍目前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将是农村卫生工作的主力军,通过实施学历再教育的途径在短时间内提高他们的素质是不现实的,对他们实施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途径。
4.4.1政府设专项经费培养农村卫生人才坚持政府主导,设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专项经费,把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作为基础性工作,依据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资源,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培训问题。
4.4.2高等院校作为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基地 高等院校应根据农村卫生服务的需求和要求,改革培养模式,针对农村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使毕业生能适应农村卫生工作需要。
4.4.3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为依托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和继续教育制度,可以分层次、分岗位、分专业、有计划地进行,营造合理的内部竞争氛围。落实乡村卫生机构在职技术人员轮训政策,安排专项经费,用以奖代补的方式,鼓励在职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接受继续教育,从总体上改善和提高现有队伍的素质。
4.4.4逐步推行网络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被认为是21世纪农村继续教育、终身教育的主打模式,为全面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素质提供了一条最佳途径。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条件和职业需要有的放矢地选择专业和课程接受教育培训。
农村卫生人才培养也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解决农村卫生人才缺乏问题必须靠政府主导,加大财政投入,制定和落实人事政策,建立长效机制。唯有立足当前、谋划长远、常抓不懈、不断提高,紧密结合实际,才能确保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取得实效,素质得以提高。
近几年来,为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卫生计生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XX县卫计委不断加强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进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以县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基层卫生三级网络体系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水平稳步提高,有效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
一、基本情况
1、乡镇卫生院人才队伍建设情况:乡镇卫生院编制数370人,现有在编人数299人(其中系统内外借人员70人),其中副高5人,中级65人,初级205人,无职称14人,自聘人员150人。每年基本工资956.7万元,其中绩效工资825.3万元(财政预算182.3万元,医疗机构负担643万元)。自聘人员发放工资720万元/年全部自行负担。
2、村卫生室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全县乡村医生总人数553人,其中取得执业助理人数138人,乡医人数415人,年龄20-30岁8人,31-40岁142人,41-50岁227人,51-60岁87人,61岁以上89人。
二、
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充分认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加快医疗卫计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素养,必须打造一支高素质卫计人才队伍。为此,我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充分认识到加快卫生计生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切实将人才队伍建设摆到突出的位置来抓。注重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明确了分管领导和责任科室,落实了责任。完善了卫计系统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提高了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每年制定人才工作计划,并纳入卫计工作主要目标任务,与卫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时,结合机构改革、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委主要领导多次深入乡镇卫生院开展人才工作调研,着力解决基层医疗卫计单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2、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卫计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大力实施“科教兴医”、“人才强医”战略,并强化措施,认真抓好落实。20XX年落实8名乡镇卫生院医技人员参加“千人培训计划”。重视培养基层卫生院学科带头人,结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医师培训等中央财政补助项目和采取邀请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会诊、义诊等方式对现有的人才进行培养,对“三支一扶”大学生、定向医学生,在下基层前到县级以上医疗卫生单位进行为期半年至三年的临床能力规范化培训,培训期间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注重人才引进,把志愿到我县工作、具有执业资格的人才选拔到各乡镇卫生院。今年,为乡镇卫生院选派了10名“三支一扶”支医大学生,充实到基层各医疗卫生单位。通过考试考核,选拔了12名初中以上学历毕业生参加了为期四年的乡村医生定向定单培养。认真落实工资、福利等相关待遇,对各级先进医护工作者,优先安排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学术交流、学习培训。
3、营造赶超氛围,促进卫计人才队伍素质明显提高。积极开展争创“学习型单位、学习型科室、学习型个人”活动,调动了全体卫生计生技术人员学习新知识、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学习光荣,不学习可耻”蔚然成风。组织全县各级医疗机构的卫技人员,开展了医疗护理技能大比武活动,共有内(儿、外、妇产)科、护理等5个专业360多名医技人员参加了该项活动。实施过程中,统一标准,统一要求,统一试题,将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考试成绩在全系统内部通报,成绩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通过技术大比武活动的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学科带头人、最美医护人员、先进岗位能手,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广大卫计专业人员学技术、强业务的热情和工作积极性,整体业务素质和医学服务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存在问题
1、医护人员缺口大。全县各乡镇卫生院普遍缺乏临床医师和护理人员,尤其是妇产科、外科、影像特别缺乏。卫计系统女职工约占总数的58%,受全面“两孩”政策放开和生育假期增加等因素影响,医护人员短缺问题凸显,尤其是护理岗位,出现了工作难以正常运转的被动局面。
2、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受经济发展、价值取向和收入待遇等因素影响,选聘卫生计生人才时,一些紧缺或急需专业往往因报名人数达不到开考比例而被迫取消。因福利待遇、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发展平台有限,卫生计生人才特别是一些外来人才更难留住,这种现象在农村卫生计生工作队伍中尤为突出。20XX年,全县共有6人辞职。
3、聘用人员多,管理难。据统计,我县各乡镇卫生院聘用人数有150余人,占总人数的30%,这么大一支编外聘用人员队伍,不仅增加了各个单位的经济负担,而且加大了管理难度(聘用人员流动频繁,十分不稳定)。
4、经费难以保障,乡镇卫计队伍不稳定。乡镇实施药品零差价销售以来,绩效工资自行负担近80%,乡镇卫生院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职工工资待遇难以落实,最终,势必导致乡镇卫生计生队伍的不稳定。
5、乡村医生医保、社保、养老问题急需解决。
四、意见和建议
1、加强领导、争取支持,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强对卫生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实施“卫计人才工程”,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证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实行人才培养工作责任追究制,落实奖惩措施,加强调度与督导,责任到人,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严格考核。积极争取上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工作、生活、福利待遇、职称评定、子女入学等方面给予偏远地区卫计工作者政策倾斜,争取加大卫计人才招考力度,确保我县卫计人才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我国医学教育的现状
医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十分强的学科,且行业准入门槛高,行业专业性十分强。医生面对的工作对象是“人”,这就要求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但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也要有较强的操作技能,对医学生的教育更要体现“职业精神”的教育内容。一方面,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在稳步提高,生活方式也变得多样和丰富,人口数量的增长、人类疾病谱的改变、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等问题凸显,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与落后的卫生服务供给形成矛盾,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越来越复杂和多样,现代医学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这对现代医学教育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和期望。另一方面,社会的发展使得公民的法律意识及自我保护意识明显增强,各种因素导致的医患关系紧张均使得医学教育理念和医学人才的培养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使得医学院校在对医学生开设的课程中增加了许多人文社科方面的学科,加强医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医学院校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也增添了许多的提高沟通技能的学生活动。
二、如何立足地方医学院校发展现代医学教育
1、立足地方实际,“办”符合地方发展规律的医学教育。根据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要求,教育部研究启动了未来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教师的培养计划。这些项目的启动旨在推动我国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发展。作为地方医学院校,应该与地方政府主动沟通,以“科研为抓手”,以“政策为驱动”,以“人才为动力”,深入了解地方的医学教育特点和百姓的卫生服务需求,结合医学教育发展规律和地方卫生服务特点,聚集和整合多种地方教育资源,广泛吸纳社会参与,发挥地方教育优势,形成强大育人合力,以高等教育为基础,加强职业继续教育,以满足提高地方卫生服务的要求。同时,在医学院的招生环节上,增加招收本地区招生名额,尤其像农村学生倾斜,在就业方面同样体现地方推荐,实现了医学生培养工作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工作相结合。这样,才是真正的立足地方实际,“办”符合地方发展规律的医学教育。
2、符合百姓需求,“创”满意基层百姓需求的医学教育。事实上,新形势下的高等教育改革,就是要增强高校面向社会的开放性和服务性,建立高校和社会之间共济互助的密切关系。作为医科院校,要积极发挥自己所长,为当地公共卫生事业提供人才支持、科技贡献和精神动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长寿的需求。同时要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联系,使医学院的办学植根于所在地方和区域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之中,实现彼此之间的协同共进,合作互利。近年来赣南医学院在医学教育理念的转变和创新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大胆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在医学“订单生”培养的基础上开展了免费医学生的培养,并取得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和一定的区域影响。免费医学生在结束在校学习后,按照协议将在协议的基层单位服务满期限,这一举措不仅充实了当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的人才队伍,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地的基层百姓健康需求。
3、统筹区域发展,“建”医教协调区域发展平台2014年11月,教育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意见》提出,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改革总体目标。近期任务是要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地方医学院校立足地方实际,加强与地方卫生行政部门的联系,结合区域卫生规划,充分利用校内教育资源,尤其是附属医院的医学教育资源和临床教育资源,做好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为地方卫生人才的培养贡献医院院校的力量。同时,在基层百姓的卫生服务需求的上,发展自身的医学教育,不仅是对医学教育发展的贡献,更是对民生工作做出贡献和努力。
作者:王静雅张品俊单位:赣南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一、主要工作
(二)结合五大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城乡卫生一体化。一是全面推行乡镇卫生院“五制改革”,即在院长公开竞聘制的基础上,推行医护人员资格准入制、岗位目标责任制、职工全员聘任制、工资绩效制。二是进一步完善乡村卫生院一体化管理制度,实行行政统一管理、业务统一安排、人员统一调配、财务统一收支、药品统一采购的“五统一” 居民合格碘盐食用率达95%,全县适龄儿童四苗接 %。续医学教育和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培训教育,逐步提高学历层次和专业技术水平。三是充分发挥支医队员
“传帮带”的作用,为乡镇卫生院培训妇科、外科、中医、放射、口腔等短缺人才。四是积极开展结对帮扶活动。通过“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进一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
二、存在问题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匮乏。近年来县委、县政府虽然通过多种渠道不断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但卫生人才紧缺一直是我县卫生事业发展的软肋,高素质,高水平的卫生人才比较缺乏,特别是骨干人才、专科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既懂业务又懂管理的人才较少。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主要缺乏综合管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以及神经、传染、五官,心理等专科人才。乡镇卫生院缺乏管理人才和妇产、外科、放射、检验等专科人才。村卫生室缺乏知识全面,年富力强的综合人才。
(二)农村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卫生工作重点在农村,但由于县城是全县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卫生资源大部分集中在县城,这就造成了我县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县级医疗卫生单位集中了全县大部分资源和人才,而基层卫生工作人员比较缺乏,尤其是乡村医生年龄结构普遍老化,不能适应新农牧村建设的要求,个别农牧村缺医少药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农牧村公共卫生工作薄弱。由于我县地广人稀、交通不便、道路不畅,导致染病及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爱国卫生等工作开展难度大,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合作医疗基金运行风险大。由于我县人口基数小,合作基金总量少、风险大。尤其是从2008年执行张掖市统一合作医疗实施方案以来,合作医疗报销比例高,农牧民住院人数急剧增加,导致合作医疗基金压力大。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及措施
(一)创新人才管理机制,结合居民健康需求和医疗机构人才需求,继续抓好卫生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加强农牧村卫生、公共卫生的技术人员和护理人员的培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多渠道加快建设一支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符合不同层次需要的卫生人才队伍。
(二)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功能定位,明确村医承担公共卫生服务职能,保证责、权、利相一致。有步骤、有针对性地解决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医疗设备和技术人员培训培养扶持资金。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公共卫生建设提供有力的资金保证。
(三)进一步加强乡镇卫生院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必须严格人员管理,加强农村卫生人员医德医风教育,提高其思想觉悟,转变其工作作风,增强其工作责任心。其次,应进一步规范村卫生室业务工作,加强对村医生任职资格的考核,严格准入管理,重点培养业务精,年纪轻,干劲足的后备人才。
(四)加强县、乡、村三级指导协作互联关系。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承担起技术指导中心责任,进一步提高乡镇卫生院医疗急救和应急救援能力。乡镇卫生院要充分发挥中转站功能,对不能处理的情况及时上报、及时转诊,同时要加强对村卫生室的管理、指导。村卫生室要发挥三级网络的基层作用,配合上级有关部门,做好计划免疫、卫生资料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
(五)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坚持依法办事,文明执法,改进机关作风,规范机关行为,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环境。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重大事项实行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加强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创建公正廉洁、勤政为民的服务型机关
一、规划背景
(一)基础现状
经过长期发展,我市医疗卫生整体水平不断提高、服务实力不断增强,已经建立了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15年底,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3736个,其中,医院71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3621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44个;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为5.16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2.31人、注册护士数为1.65人;医疗卫生机构门急诊就诊人次为2103.5万人次,住院患者52.5万人次,三级医院、二级医院和一级医院的病床周转次数分别为27.6次、28.7次、18.6次,病床使用率分别为90.8%、89.5%、59.1%,住院率分别为3.8%、2.8%、1.1%,出院者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11.9天、11.1天、9.8天。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医疗机构就医吸引力不强,医疗服务有待提升,致使本地大量患者外溢;二是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合理,现有专业技术人才老龄化趋势加剧,专科医院、康复疗养保健机构少,重点学科建设薄弱,无法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就医、保健需求;三是医疗卫生资源的有效供给与合理利用不足,医疗服务利用主要集中在高级次、高成本的医疗机构,大部分基层卫生机构和专科医院的病床使用率较低、门诊量不足;四是我市仅有5个专业精神病诊疗机构指导全市236个医疗机构开展重性精神病防治服务,精神卫生诊疗网络尚不健全,精神卫生疾病防治力量不足;五是民营医疗机构规模小,未能发挥有益的补充作用,未形成多元化的办医格局。
(二)面临形势
从规划远景目标看,党的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要在“病有所医”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健康梦,医疗卫生资源布局调整面临新的更大挑战。
从人口结构层面看,到2020年我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预计将达到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老年人口快速增加,老年人生活照料、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等需求日益增长。同时,随着新型城镇化加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劳动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提高了农村实际老龄化程度。老龄化进程与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随,与经济社会转型期各类矛盾相交织,医疗服务需求将急剧增加。老年人口医养结合需要更多医疗卫生资源支撑,康复、老年护理等薄弱环节更为凸显。实施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后,新增出生人口将持续增加,对包括医疗卫生机构在内的公共资源造成压力,特别是妇产、儿童、生殖健康等相关医疗保健服务的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
从居民健康需求层面看,社会由生存型向发展型转变,居民生活方式迅速变化,疾病传播速度加快,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负担日趋加重,医疗卫生服务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医疗卫生资源供给约束与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持续存在。
从技术和协同发展层面看,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优化医疗卫生业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推动与京津地区医疗卫生服务协同发展提供了条件,必将推动医疗卫生服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刻转变。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四个全面”和“健康中国”战略布局,全面落实《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要求,以维护和增进全体人民健康为宗旨,以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立足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科学分析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地理环境条件,充分考虑协同发展前景,全面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实现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提高医疗卫生资源利用效率,构建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基本适应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医疗卫生服务要求的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到2020年,我市基本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
(三)基本原则
坚持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和解决人民群众主要健康问题为导向,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合理确定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规模、职能及布局。
坚持医疗卫生事业与经济发展新常态相适应。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当前,着眼中长期,科学优化、合理调整医疗卫生服务资源,使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水平与群众服务需求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坚持保障公平与提高效率相统一。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优先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注重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科学性、协调性,实现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办医,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坚持区域整合与协同发展相融合。统筹城乡、统筹当前与长远、统筹预防、医疗和康复,优化整合和均衡调配现有医疗卫生资源,注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功能。紧紧抓住协同发展重大历史机遇,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群众健康水平的同质化、一体化。
坚持内涵建设与转变发展方式相协调。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尤其是城市三级公立医院的资源规模,坚持走精细化内涵发展之路。转变公立医院发展方式,建设高水平市级区域医疗中心,着力提升县级医院医疗技术水平,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加快提升服务能力,提高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良好医疗卫生保障。
坚持中西医并重。遵循中西医并重的工作方针,全面落实好中医药事业发展支持政策,切实加大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保障中医、中西医结合的合理布局和资源配置。
三、医疗卫生机构设置及资源配置标准
根据本规划指导思想和医疗机构设置原则,以人口数量、患病状况及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状况为主要依据,对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设置。合理控制公立综合性医院数量与规模,对于需求量大的专科医疗服务,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相应专科医院。鼓励引导社会办医,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根据省与北京市卫生合作框架协议,适度承载北京医疗卫生资源溢出和服务。
(一)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1.医院
(1)公立医院。
——省办医院。设置省办综合医院1家,即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到2015年底床位数为1690张,按照“增加总量,调整结构,提高效率”的原则,在规划期内原则上不增加其单体医院的床位规模。
——市办医院。分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专科医院。
综合医院。设置市办综合医院2家。承接首都医疗机构外溢,按照每年新增人口与医疗需求相符的原则,以引入社会资本为主,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新建三级综合医院1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及相关政策,部分县级医院可逐步升级到三级医院标准;鼓励二级以上医院逐步向中心城区外迁移;严格控制一级医院数量,中心城区不再新增一级综合医院,市域内不再新设置50张床位以下的一级综合医院。
中医医院。设置市办三级中医医院1家。鼓励社会资本根据市场需求建设中医医院。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及人口健康需求变化,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医院设置进行调整。
专科医院。主要包括:
市第三医院。由市肿瘤医院和新建的市传染病医院合并而成,建设成为集医疗、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市级肿瘤和传染病专科医院。
市妇幼保健院。迁址新建市妇幼保健院,承担全市妇儿医疗、保健和指导任务。
市儿童医院。新建市儿童医院,以儿童疾病防治为主,承担全市儿童重大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
市精神病医院。设置市精神病医院,以精神疾病治疗和心理咨询为主,承担全市精神疾病防治及指导工作。综合医院设立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可设立精神科病房。
市口腔医院。迁址新建市口腔医院,改善现有医疗条件。同时分别在市区北区(双峰寺空港区)和西区(双滦区)建立4-6台口腔综合治疗台的口腔医院门诊部,开展口内、口外、牙周、儿童牙病、口腔种植、修复等口腔诊疗项目,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口腔医疗保健需求。
——县办医院。依据县域常住人口数,原则上设置县办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各1个;50万人口以上的县可适当增加公立医院数量;每个县至少有1家县级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有条件的县可单独设置精神病医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相关工作。
——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根据我市实际,依托市中心医院和技术力量较强的专科医院,建立区域市级综合性医疗中心和市级专科性医疗中心,主要面向辖区居民提供代表本地区高水平的综合性或专科性医疗服务,并承担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和一定的医学科研任务。
(2)社会办医。社会办医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有效途径。根据我市城乡居民卫生服务需求状况,鼓励以社会资本举办为主设立特色专科医院,重点建设骨科、心脑血管病、老年病、康复、精神病、眼科、耳鼻喉、肿瘤、皮肤病、烧伤、整形外科等专科特色突出的医院,与公立医院形成相互补充、错位发展,力争建成和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有一定社会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举办医疗机构,实现社会办医床位数占全市总量的比例有所上升,办医质量和水平明显提高。到2020年,按照每千常住人口不低于1.5张床位为社会办医预留规划空间,同步预留诊疗科目设置和大型医用设备配置空间。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1)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以政府举办为主,原则上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服务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覆盖的,可根据需要设置社区卫生服务站作为补充,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服务人口一般在1万人左右。随着城镇化加速和人口增加,可在符合条件的城市新区和街道办事处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城市一级和部分二级公立医院可依据需要,通过结构和功能改造转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县域内可依照市辖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原则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主要面向县域内居民提供初级医疗卫生保障服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业务用房由辖区政府解决,对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地点与所属街道不符的重新规划设置。
(2)乡镇卫生院。分为一般乡镇卫生院和中心乡镇卫生院。原则上每个乡镇设置1所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山区等交通不便的乡镇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立分支机构,同一乡镇不能同时设立中心乡镇卫生院和一般乡镇卫生院。综合考虑城镇化、地理位置、人口聚集程度等因素,选择1/3左右的乡镇卫生院提升其服务能力和水平,建设成中心乡镇卫生院。支持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成为县办医院分院。
(3)村卫生室。原则上一个行政村设置1所村卫生室,人口较多或者居住分散的行政村可酌情增设;人口较少或面积较小的行政村,可与相邻行政村联合设置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所在地的行政村原则上可不设村卫生室。按照基层医改的要求,继续强化集体产权村卫生室建设任务。
(4)个体诊所等其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受规划布局限制,实行市场调节的管理方式。鼓励发展特色专科诊所,新设置诊所以本辖区服务人口数和卫生服务需求为依据,原则上一定区域范围内不重复设置同一类别诊所。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以市、县区两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为主,以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设置公共卫生科为补充,构筑全市疾病预防控制网络体系。
市级设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各县区分别设置1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其中,未设置疾控预防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所,保障全区国家重大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顺利实施,提高对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设公共卫生科。每个乡镇卫生院设公共卫生科。
(2)妇幼保健机构。按照“县市合、乡增强、村共享”的原则,积极推进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机构职责整合,理顺服务职能。
整合市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整合县级妇幼保健机构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建县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妇幼保健院)。其中,未设置妇幼保健机构的承德高新区在“十三五”期间规划新设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所,保障全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计划生育技术、妇女健康检查、孕前优生检查等服务项目落到实处,为做好计划生育工作提供技术支撑。整合乡镇卫生院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组建新的“乡镇卫生院”,加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站”牌子,接受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乡镇政府双重管理。保留村卫生室和计划生育服务室,场地资源共享共用;保留村医、计划生育村专干和育龄妇女小组长。
(3)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整合市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市卫计委综合监督执法局。整合县级卫生监督机构和计划生育执法机构,组建县区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其中,未设置卫生计生综合执法监督局的承德高新区规划“十三五”期间新增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局1家。将乡镇(街道)计划生育办公室更名为乡镇(街道)卫生计生办公室,做好域内监督执法和卫生监督等工作;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负责协管,承担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工作。村(居)计生专干兼任村(居)卫生计生监督信息员。
(4)精神卫生专业机构
——精神卫生工作管理机构。设置市精神卫生工作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全市精神卫生防治工作。各县区均设置精神卫生办公室,负责领导和协调县区精神卫生防治工作。乡镇(街道)设置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负责辖区精神卫生健康教育、知识宣传、病人线索摸查、建档立卡、免费发药、社会康复、技能训练和定期家庭随访、转诊等工作。
——精神卫生防治中心。设置市级精神卫生防治中心1家,承担患者的紧急住院治疗任务及由县区转诊而来的疑难病例的治疗任务;协助市卫生计生部门规划并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定期统计、分析、评估、报告相关数据和工作信息;指导县级精神卫生中心工作;承担基层医疗机构相关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县区分别设置1家精神卫生防治中心。有精神专科医院的设在精神专科医院内;无精神专科医院的至少在县办综合医院设置精神科门诊或心理治疗门诊,承担专业技术指导工作。
(5)紧急医学救援体系。依托市中心医院(120急救中心)设置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指挥调度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急救资源,承担全市急危重症病人求救和突发事件紧急医疗救援的应急反应、现场处置和医疗救治工作;宣传急救常识,开展急救知识、技能培训、急救医学的科研和学术交流等活动;收集、报告和传递急救信息,参与维护急救“绿色通道”。各县区根据需求科学设置紧急医学救援机构和紧急医学救援平台。到2020年,基本建成以市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为龙头、县区紧急医学救援机构为依托的全市医学救援网络体系。
(6)中心血站。设置市中心血站1家,难以覆盖的县区可依托县办综合医院规划设置供血点。
(7)卫生信息化机构。将市医学情报站更名为市信息中心,相关职责由信息中心承担;各县区设置专门的卫生信息化机构,实现以全员人口信息、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三大数据库为基础和以居民健康卡为介质的六大业务协同应用。到2020年,我市全面实现市域内“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互联互通”的卫生计生信息化构架。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机构
(1)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融健康理念于养生养老服务之中,加强医疗卫生服务支撑,加快建设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实现医疗卫生与养生养老深度融合和良性互动。推动二级以上医院与老年病医院、老年护理院、康复疗养机构等之间的转诊与合作,采取医务人员定期巡诊、派人员驻守、开设“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为医养结合医疗服务机构提供技术支撑,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及时诊疗和急诊急救服务。“十三五”期间,在全市实施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双十”工程,规划建设10个富有地方特色、体现医养结合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园区,满足10万老年人群体的健康养老需求,为承德及京津地区群众提供良好的健康养老服务。
(2)健康养老照护机构。根据全市老龄化状况、两周患病率、慢性病患病率、疾病谱、就诊模式及市场需求,规划建设一批集养老、医疗、康复为一体的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相关机构床位及人员设置依据市场需求调整。支持依托综合医院建设高标准、高水平的健康养老照护病区。鼓励有条件的的二级综合医院转型为以健康养老照护服务为主的综合医院。市区与县区健康养老照护机构的数量按照1:1的比例设置。
(3)健康管理机构。设置市健康管理机构,满足居民相关健康需求。县区健康管理机构按照区域发展和保健需要进行建设。
(4)美容医疗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设置。
(5)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可根据全市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结合当前临床检验能力和水平,设置一定数量的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市级与县级临床检验诊断机构(医学检验所)的数量按照3:1的比例设置。
(6)加强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机构建设。在市、县中医院开展中医治未病服务工作,加强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标准化建设。实施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抓好信息化管理、人员培训和项目评估工作。大力发展基层治未病医疗队伍建设,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新增1至3名治未病巡诊中医人员,定期进村入户为群众提供免费服务。
(7)其他诊疗机构。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可根据社会需求合理设置其他诊疗机构。
(二)医疗卫生资源配置标准
1.床位配置。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人口数量、现有病床使用率及医疗机构级别、功能等相关指标,依据《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和《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2016-2020年)》规划床位配置标准,严格控制公立医院单体床位规模,县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500张左右为宜,50万人口以上的县区可适当增加;市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800张左右为宜;省办综合医院床位数一般以1000张左右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张。专科医院的床位规模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在严控公立医院单体规模的同时,对公立医院实行动态调控。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9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床护比配置不达标时,一般不得新增床位编制;医院病床使用率低于80%、平均住院日高于同类医院平均水平20%、疑难重症患者比例及手术难度低于平均水平时,应适当减少床位编制。
2.人员配置。人才队伍培养是保障人民群众享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根本。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人才培养,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人员的学历层次、技术职称和服务能力。鼓励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参加相应的岗位培训并获得执业(或职业)资格(合格)证书,提高基层医疗卫生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全科医生和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逐步建立和完善全科医生制度。促进医务人员合理流动,使其在流动中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作用。加强公共医疗卫生人员的专项能力建设。
(1)医院人员配置。到2020年,全市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和注册护士数分别达到2.50、3.10人。
(2)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配置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配置。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万名居民配置3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执业医师;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按全科医师与注册护士1:1的比例配置社区注册护士;其它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9人;非卫生技术人员不超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配置总数的5%。
——社区卫生服务站人员配置。社区卫生服务站应按每万名居民配备2名全科医师、1名公共卫生医师,每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在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中级以上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有1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的执业医师。每名执业医师至少配备1名注册护士。
——乡镇卫生院人员配置。乡镇卫生院人员本着精干高效原则,根据服务人口、服务半径、交通等因素配备80-90人。在人员配置总量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不得低于90%,行政后勤人员比例不得超过10%,公共卫生人员不低于3-4名;医师总编制内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医师。
——村卫生室卫生人员配置。每个村卫生室至少有1名乡村医生(持有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执业助理以上资格医师)执业;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卫生室或联办的村卫生室,每增加500-1000名服务人口应增加1名乡村医生。
(3)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配置。到2020年,每千常住人口公共卫生人员数到达0.83人,各级各类公共卫生人才满足工作需要。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配置。根据《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机构编制标准实施办法》要求,按常住人口0.3/万的比例,核定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按常住人口1.35/万的比例,核定设置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常住人口少于15万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人员编制数不少于2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编制总额的比例不得低于85%,卫生技术人员不得低于70%。现有人员编制标准高于本标准的,可暂维持现有人员编制总数不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配备公共卫生人员3-6人。
——妇幼保健机构人员配置。根据服务人口、社会需求、交通状况以及承担的功能任务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市、县、乡级机构中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比例均不得低于总人数的80%。
——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执法机构人员配置。综合考虑区域人口、工作量、服务范围和经济水平等因素合理配备人员。
——血站人员配置标准。根据年采供血等业务量合理配备卫生技术人员。
——精神卫生专业机构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精神卫生防治任务合理配置公共卫生人员。
——紧急医学救援中心人员配置。按照区域人口及承担的紧急医学救援任务合理配置人员。
3.设备配置。根据医疗机构服务功能定位、医疗技术水平,结合全市医学学科发展和群众健康需求,坚持资源共享和阶梯配置,引导医疗机构合理配置适宜设备,逐步提高国产医用设备配置水平。大型医用设备实行总量控制,按照“规划、论证、申报、审批、采购、反馈、评估”程序,办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严格控制利用贷款、融资、集资等形式购置大型医用设备,严禁单位擅自购置或无证使用大型医用设备。对社会举办医疗机构配置大型医用设备,预留一定配置额度予以支持。鼓励在医疗机构分布密集区域,设置影像、病理、检验中心等机构,整合大型医用设备资源,提高设备阳性检出率和设备利用率。
4.技术配置。健全医疗技术应用管理制度,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行负面清单制管理。加强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协同研究网络建设,围绕常见疾病和健康问题,加快推进适宜医疗卫生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推广应用。以发展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为目标,立足我市实际,加强对临床专科建设发展的规划指导,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临床重点专科,形成以市级为主体、县级为基础的临床重点专科新体系,逐步缓解地域、城乡、学科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协调可持续发展。
5.资源信息配置
(1)积极应用新技术。积极应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卫生”发展,促进智慧医疗服务和健康大数据的应用,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2)创新人口健康信息化投资建设新模式。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到2020年,实现不同级别、不同类别医疗机构间信息共享,实现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六项业务应用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3)积极推动移动医疗、远程医疗服务等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流动,提高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可及性和医疗卫生服务整体效率。鼓励开展远程继续医学教育和远程会诊,缓解边远地区和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降低就医成本,缓解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
(4)大力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普及应用居民健康卡,居民健康卡覆盖率达到100%。积极推进居民健康卡与社会保障卡、金融IC卡、市民服务卡等公共服务卡的应用集成,实现就医“一卡通”。
(5)加强信息安全保障。加强信息安全防护体系建设,构建与互联网安全隔离、联通各级平台和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机构、高效安全稳定的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立完善人口健康信息化标准规范体系。
6.经费配置。规划期内,按照“两个提高”(即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要求,逐步提高政府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例。鼓励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进一步形成投入主体多元化、投入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投入,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卫生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的政府补助政策。重点加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疾病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基层卫生机构和信息化建设等领域的经费投入保障。
四、保障政策
(一)完善医疗卫生资源调整机制
拓宽医疗卫生费用筹资渠道,提高财政和社会投入比例,降低个人卫生支出比例,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负担。在全面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完善医疗保障体系、加强医疗卫生全行业监管等系列改革基础上,按照“科学调整存量、严格规划增量”的原则,合理确定区域内公立医院的数量和布局,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公立医院布局和结构的优化调整。合理控制公立医院床位规模、建设标准和大型设备配置,严禁举债建设和装备,着力提高服务效率和水平。公立医院资源过剩的县区,要进一步优化结构和布局,根据需要积极稳妥地将部分公立医院转为康复、老年护理等接续性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超出规模标准的公立医院,采取综合措施逐步压缩床位。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发展和人才定向培养的支持力度。新建居住小区和社区按照相关规定保障基本医疗卫生设施配套,逐步实现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公平性和均衡性。
(二)构建多元化办医新格局
以政府为主导,动员多方面力量参与,多渠道筹集医疗卫生资源,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对新建城区,政府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建设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满足当地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重点加强中医、儿科、妇产、精神卫生、传染病、老年护理、康复等薄弱领域建设;优先加强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建设,提高县域医疗能力和水平;支持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到2020年达标率95%以上。加强社会举办医疗机构与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卫生资源整体效率。推进区域注册及医生多点执业备案,鼓励医生到基层多点执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支持公立医院与社会力量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共同举办新的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探索公立医院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科学评估办法,形成多元化、多样化的办医格局。
(三)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
以居民健康需求为依据,合理确定各类人才队伍规模,制定有利于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使用的政策措施;重点加强护理人员培养,促进医护队伍平衡发展。强化医教协同发展,推进院校医学教育与卫生计生行业需求紧密衔接,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应性,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立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开展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体系,培养合格临床医师。
以卫生计生人员需求为导向,改革完善继续医学教育制度,提升卫生计生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到2020年,基本建成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标准化规范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加快构建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切实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建立全科医生激励机制,在绩效工资分配、岗位设置、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全科医生倾斜;鼓励乡村医生参加学历教育。加强对医药卫生人才流动的政策引导,推动医药卫生人才向基层流动。创造良好职业发展条件,鼓励、吸引医务人员到基层工作。加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高层次医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大力开发护理、儿科、精神科等急需紧缺专门人才。大力支持中医药人才培养。
健全以聘用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事业单位用人机制,完善岗位设置管理,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事业岗位的70%,推行公开招聘和竞聘上岗。健全以岗位职责要求为基础,以品德、能力、业绩为导向,符合医疗卫生人才特点的科学化、社会化评价机制,完善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制度,促进人才成长发展和合理流动。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以服务质量、服务数量和服务对象满意度为核心、以岗位职责和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人员收入分配重点向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和作出突出成绩的医药卫生人才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用人单位和社会资助为辅的人才队伍建设投入机制,优先保证对人才发展的投入,为医药卫生人才发展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
(四)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监管,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推进临床路径管理,保护患者合理就医。在总额控制的基础上,推广开展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付费等复合型付费方式。探索建立合理的价格补偿机制,结合公立医院改革,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在保证公立医院良性运行、医保资金可承受、群众负担不增加的前提下,降低药品、耗材、大型设备检查等价格,同时提高体现医务人员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逐步理顺不同级别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服务项目的比价关系,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结构变化为基础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
(五)推进防治结合与中西医协同发展
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综合医院及相关专科医院要依托相关科室,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密切合作,承担辖区内一定的公共卫生任务和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要强化对公立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会办医院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培训和考核,建立信息共享与互联互通等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工作职责,着力做好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病的联防联控工作,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要承担起结核病、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以及职业病、精神疾病等患者的治疗任务,卫生计生综合监督机构要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检查。
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以积极、科学、合理、高效为原则,做好中医医疗服务资源配置。充分发挥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优势,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和其他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共同组成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加快中医医疗机构建设与发展,加强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和中药房设置,增强中医医疗服务能力。统筹用好中西医两方面资源,提升基层中西医综合服务能力。市办、县办中医院及乡镇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置国医堂。
(六)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
进一步转变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制定优惠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全面推动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互联网+医疗”,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大数据应用等现代信息技术,提供在线预约诊疗、候诊提醒、划价缴费、诊疗报告查询、药品配送等便捷服务和健康信息共享、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服务,不断丰富和完善医疗服务内容和方式,拓展健康服务范围和空间。加强现代信息手段在医疗服务和医院管理方面的应用,促进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管理的精准化,提高服务能力和防控重大疾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制定并落实支持大健康新医疗产业发展的政策,对非政府办医疗机构在市场准入、社会保险定位、重点专科建设、职称评定、学术地位、等级评审、技术准入等方面同等对待。鼓励以多种方式积极发展康复医院、老年病医院、护理院、临终关怀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大力发展健康养老、中医医疗保健、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管理等多样化的大健康新医疗产业,支持发展大健康新医药产业集群。
五、组织实施
(一)加强领导。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是政府对医疗卫生事业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强对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把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编制工作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列入政府重要工作目标和考核内容,建立问责机制,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建设工作有序开展,确保本规划各项工作任务有效落实。
(二)明确责任。市卫计委依据本规划组织实施,重点规划市办及以下医院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将床位配置标准等卫生资源细化到各县区,并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市范围内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进行统筹规划。县区卫生计生部门要依据本规划,结合地方实际,编制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逐一细化县、乡两级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各项医疗卫生资源的配置标准、配置规模,对村级及其他医疗卫生机构统筹规划。县区规划编制要根据群众健康需求,充分征求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意见,合理确定各类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目标;要与新型城镇化及区域发展布局相结合,做好与本规划及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关规划的衔接,合理控制资源总量标准及公立医院单体规模。县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经市卫计委组织专家论证、县区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后,及时报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备案,并抓好组织实施。
(三)协调联动。卫计、发改、编制、财政、人社、国土、住建、规划、民政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协调一致地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工作。卫计部门制订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并适时进行动态调整;发改部门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并依据本规划对新改扩建医疗卫生建设项目进行基本建设管理;编制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标准统筹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编制设置;财政部门按照政府卫生投入政策落实相关经费;人社部门加快医保支付制度改革;住建、规划部门依据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审批建设用地,将医疗卫生机构设置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中,预留医疗机构规划用地;其他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做好相关工作。
【关键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情况调查;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R1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1-0035-0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指县级以下的医疗机构和小型社区卫生医疗站,提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的综合服务[1]。为了解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现状,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结构情况,我们对106个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单位进行问卷调查,并具体分析研究进一步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和质量的途径。
1资料与方法
在106个社区、农村基层医疗单位共发放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卫生人员基本情况、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情况,基层人员最需要掌握的专业课程、操作技能及素质能力等。
2结果
2.1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部分基层医疗机构业务用房面积不足,个别存在安全隐患。基层医疗单位基础设施落后,满足不了基层广大群众对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2. 2卫生人员基本情况
调查的基层医疗机构,现有工作人员156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1246人,其它人员316人(见表1)。
2.3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情况
55.6%的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卫生信息管理。公共卫生服务需求项目主要包括康复医疗、妇女和儿童保健、计划生育技术、传染病预防控制、预防性接种、健康宣传教育等。基层医疗机构能开展的手术30个左右,部分只能卖药、打针、输液,不能满足群众基本的医疗需求。
2.4基层医疗机构人员专业课程及能力需求
基层医疗机构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为临床医学、护理、助产等, 专业必修课中的人体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妇科学、儿科学等仍是应当重点学习的课程。
基层医疗机构人员突出问题依次为实际操作、综合分析、独立工作、应变、沟通、写作能力等的不足。需要动手能力、独立工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强的毕业生。97.3%的基层医疗单位希望毕业后能独立操作骨髓穿刺、胸穿、腹穿心肺复苏、无菌操作、清创术、换药等实践技能。
3 讨论
上述调查结果显示,基层卫生医疗装备及服务、卫生技术人员素质都较落后,应采取有效措施,力争农村居民小病不出乡、城市居民不出社区可以得到有效、经济的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
3.1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县级医院资金投入,科学设置医院科室,提高县级医院医疗服务水平。改扩建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规范化的要求。积极添置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和检验设备。
3.2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队伍建设。
高职医学院校为农村社区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去,可采取转岗培训和订单定向地招收医学生。定期为农村社区医务人员进行务和适用性技术培训。为农村社区基层医疗机构培养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招聘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逐步得到规范,服务水平和质量逐步得到提高。下级医院的医生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上级医院的医生要到下级医院进行指导。
3.3规范公共卫生服务和基础医疗功能。
建立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内容,包括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孕产妇儿童系统管理、老年人健康指导、计划免疫、传染病管理、慢性病登记管理和重点精神病管理等,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康复、一般诊治、转诊服务和保健等基础医疗工作。
3.4完善基层医务人员和城乡居民补偿机制。
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工资,实行临床一线工作的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和全日制本科学历人员津贴制,对农村社区医生给予合理补助。政府府核定农村社区基层医疗单位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减轻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费用负担。
3.5提高高等职业医学院校的培养质量。
高等职业医学院校是培养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摇篮,实行适应农村社区需求的教育教学培养模式势在必行。应进行以下几个方面的教学改革。①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明确职业定位和课程设置。职业定位在农村社区进行预防、临床、康复、保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工作的医学人才。建立以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预防医学、传染病学、康复医学和中医学等主体课程体系。②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③建立科学的发展性评价体系,更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④开展心理素质和就业指导教育,树立学生服务农村社区的思想。
总之,我们要发挥高校优势,改善基层医疗一些薄弱环节,力争把农村社区公共卫生事业和基础医疗推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