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4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花木兰台词,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首流传了千年的《木兰词》,现在被改编成了电影《花木兰》,电影剧情真实的还原了花木兰这一形象,让这部电影一上映就好评如潮。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参阅。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范文1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读过《花木兰》这本书吧!读过这本书后,我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一般,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花木兰》这本书讲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聪明好强的木兰一直渴望让父母为她感到自豪,可惜常常弄巧成拙,一次相亲失败的经历更加深了他的挫败感。北方匈奴侵犯中原,朝廷大举征兵,木兰年迈的父亲也被征召上战场。木兰担心父亲的安危,于是装扮成男子代替父亲去参军。在军营里,木兰刻苦训练,靠着坚强的意志终于成为了一名合格的士兵。最后,她凭借着智慧和勇敢拯救了国家,也因此得到了人们的称颂。
读了这本书后,我觉得木兰为了父亲一个人便扮成男子代替父亲去参军,让人很佩服,我觉得我们也应该向木兰学习他那为它人着想的精神。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范文2我特别高兴,因为又要去看电影了。妈妈问我是看《豚鼠特工队》,还是《花木兰》。我说用点点羊羊,“点点羊羊,点点羊羊……”结果是看《花木兰》。
《花木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军来袭,魏国征集军马时,花木兰恋恋不舍离开家乡,代父从军。然后是千军万马大战时,花木兰英勇杀敌。先射定位箭,射得敌人哭爹喊娘……太精彩了!我看得热血沸腾,恨不能冲进屏幕里英勇杀敌。
花木兰本不喜欢战争,但又不得不打仗。她不经意当上了将军。在一次战争中,文泰不幸受伤。木兰以为文泰牺牲了,从此一蹶不振。直到费小虎问木兰:“你到底是为活着的人活,还是为死去的人活”时,花木兰才如梦初醒,反复地训练大家武功,不让更多的兄弟牺牲。她保护自己士兵的举动,真的很让人感动。
我觉得,花木兰代父从军的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像花木兰一样,孝顺父母,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让我们的家庭变得更温馨快乐。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范文3说起花木兰,总会被一首木兰诗局限在一幅白描的图画中。先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的叹息,再就是末尾的“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羞涩,能体会到她“从此替爷征”的勇气,但少了一份她在战场上的英姿飒爽。 而赵薇和陈坤演绎的电影《花木兰》让我感到视觉的震撼,昏冥的画面却线条明畅的勾勒她英雄将领的情怀。
花木兰,温柔,典雅,与其说她是一位将军,倒不如说她是个孝顺的女儿。喜欢她的小女子的慈悲,也喜欢铿锵的英姿,她有女人的眼泪,也有男人的视死如归。她的倔强是她最浓的温柔,而欲哭无泪的无奈却是她最有力的坚强。爱情在她的心里萌芽却又被战争的残酷所埋葬。她最后的台词:“你曾经说过,如果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这个国家的'安宁,你一定会去!”看上去她在提醒文泰,实则是她内心的独白,为了和平,她相忘了女人生命中最重要爱情。她用自己的生命力柔和着魏国的底色,记得她:“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记得她说过”要打就到战场去打!”的确,在战场上她把她的美发挥的淋漓尽致,巾帼不让须眉是她不朽的辞章。不能说花木兰就是赵薇,但赵薇却让我看到了一个鲜活的花木兰,从此我的记忆里不在只是木兰诗里的淡远宁静的白描,而是气吞山河的气魄和沙场秋点兵的壮烈。
狂风卷地的沙尘,文泰的心破如爆发,掩饰的、隐藏的在一瞬间迸发了出来,情至深,爱至切,他最急迫想看到的就是他的佳人。情不自禁的眼泪、不能自已的疯喊,才是他最真实的感情。当初的果决的否定,再回想他细心的洗去站牌上的鲜血,把自己的血让陷入昏迷的木兰喝,并语重心长的对她说:“你不会死,因为我每天都数天上的星星,一个也没少!”人的崇高,一直体现在他生活的细枝末节,爱一个人,尤为是。在战场“生不能择其命”,“让我放弃生命很容易,放弃最爱的人太难。”到“我明白 ,忘了我!”,这种力度的转折,更是常人所不能及的,我知道他是至情至爱的男人,只是他的爱情不自私。
把一生的眷恋埋在心底,这是一种冷暖自知的痴情,无怨无悔的根蒂,浮在了余世,半世的悲哀,断了线,悲了心,痛彻心扉却又得淡然相忘,也许掷地有声的爱情未必为万世敬仰,无声无息无息的爱情未必就轻于鸿毛,没有结局的爱情却成就了一段历史的赞歌。英雄——往往是苦了自己的情,却无愧于苍生。
除了木兰和文泰,我特别喜欢电影中的费小虎。坏坏的调皮却很善良,玩世不恭却又赤胆忠诚,邻家小弟的姐弟情结,和胡奎肝胆相照的兄弟情节,他誓死捍卫国家的正气,他死前临危不惧的勇气,让我为这个战争中的小人物而彻底征服,他用自己的热血演绎了一个人铁骨铮铮的传奇。
整个电影一气呵成,时而悲慷,时而舒缓,金戈铁马的战争中和爱情的凄婉,木兰和文泰为国家放弃爱情,而柔然公主却为了和平去政治联姻,小虎和胡奎的兄弟情,他们为的不是万世敬仰,也不是为了旷世的千秋佳话,只是本分做人的问心无愧,善良、平凡却又不普通。
电影中的台词:有人说,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就会忘记自己。在战场上死去,生命会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
而我们——在没有战争和英雄的时代里,我们一样不要忘记自己,同样要热烈的拥抱生命。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范文4花木兰,一个巾帼英雄,一朵在严寒中依旧艳丽绽放的冬梅,这是多么美丽的女子,这是多么美丽的生命,这是多么美丽的信念。
《花木兰》中的女主角,由赵薇扮演,赵薇用她完美的演技,动人的大眼睛演绎了花木兰光辉的一生。花木兰,不仅仅是女性的偶像,更是全中国人民的奇迹,她完成了一个在封建社会中女性不可能完成的事迹。是的,她是英雄,是永远的英雄。
一将功成万骨枯,成熟总会付出代价。花木兰在一次押送粮草的任务中,急于救出深陷敌阵的文泰,却造成了敌人偷袭粮车的惨重损失。之后,文泰牺牲了,花木兰从一个勇猛的女英雄变成了一个颓废无能的将军。影片中没有太多的台词,多的是一幕幕酗酒、哭泣的画面。花木兰会振作起来吗?将士们会重振旗鼓,重拾信心吗?回答自己便是一阵沉默。
看到这里,我不禁鼻头一酸,花木兰因为自己不能救活文泰而内疚着。这部影片中,或多或少都多了几分爱情的心理,但是,这更体现出花木兰不惜葬送自己的一生幸福,也要代父从军,保家卫国!这是一个多么坚强的女子,即使这些代价都太过、太过沉重,即使做这些决定太过、太过残忍。
我们的女英雄终究还是站了起来,她无比坚定地说::“逃避,阻止不了战争;害怕,只会让我们失去更多。”这是一句多么震感人心的话语,我的眼睛承受不了泪水的压力,是的,我哭了。不论是谁,都会掉眼泪的,因为那是一个坚定而又孤单到令人心疼的背影,为了人民,花木兰付出了太多,甚至赔上了她的一生。但她,依旧默默地承受这一切,承受别人异样的眼神。
“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而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这又是另一段感人肺腑的话,铿锵有力的话语,如此坚定的神情,这应该出自一个古代女子的身上吗?我想,花木兰长大了,她已经看惯了生死离别,这些事情对于一个柔弱的女子,该是多么痛苦啊!
看到后来,我便明白了,文泰并没有死,他只是一直躲着花木兰,目的只有一个:让花木兰坚强起来,长大起来。
最后,花木兰带领的军队完成了任务,她拒绝官位,回到家中。文泰也去了村中,这个结局不知是悲,是喜,恐怕这点也是制片人,导演无法诠释的。
看着水中的月亮,那皎皎的清光仿佛是花木兰撒下的热血。
花木兰,不会老,只要有人记得她,她就不会老,因为,她是永远的花木兰!
花木兰故事电影观看心得体会范文5经过了两个月的时间,我把单田芳的评书《花木兰》这篇九十集的长篇小说给听完了,听完后我对女中豪杰花木兰有了更深的了解,这就要从花木兰的“忠、孝、仁、义”说起了。
花木兰的“忠”,对国家忠心耿耿,虽然当朝皇帝很昏庸无能,但是百姓是无辜的,打败突厥国是首要的任务,花木兰虽然是个微不足道的马前一卒,但是她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和众人齐心协力把突厥人赶出了自己的国家。
花木兰的“孝”,对自己的长辈孝顺,花木兰考虑到她爸爸的年龄太大了,所以替父从军,她顶替了爸爸,女扮男装去打仗。
花木兰的“仁”,遇到有困难的人,并不是袖手旁观,当她在办事的途中遇到了一位想自杀的老爷爷,老爷爷的女儿被坏人抓走了,花木兰二话不说答应老爷爷去救他的女儿,在场的其他人都说不要多管闲事,但花木兰认为既然碰见了,就应该拔刀相助,在救老爷爷的女儿过程中,花木兰还收了许多的英雄好汉,在帮别人的时候,其实有时候也帮了自己。
花木兰的故事是中国著名的民间传说,最早关于花木兰的记载来自于北宋民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出征,勇战沙场,最终载誉而归的故事。但是真正让花木兰的故事名扬世界的是1998年的迪士尼动画《花木兰》,该影片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而我国在2009年也拍摄了同名电影《花木兰》,对我国的传统故事进行了艺术创作再演绎,通过对比两部电影,我们可以发现,二者虽然都包含了一定的女性意识,但是两者在主题表达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本文对比分析了中美两部《花木兰》作品,研究其蕴含的女性意识,对研究中美文化差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动漫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主义
迪士尼对中国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和创作,赋予其西方的思想,因此,中国观众在观看电影《花木兰》的时候会有陌生感,发觉电影中的花木兰与我们耳熟能详的花木兰有所不同。西方的女性主义认为:女性受到精神和肉体上压迫的根源在于父权社会制度,女性要想获得平等的地位,就必须打破这种存在上千年的父权主义制度;男女在社会上的地位是平等的,女性通过自己的聪明智慧以及努力,一样可以获得一番事业。因此,迪士尼动漫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蕴含了女性主义的角色,创作团队在花木兰的身上赋予女性主义的符号,通过再次的加工和创作,让花木兰这个生长在父权社会的女性追求男女平等,阐述性别之间的差异并没有如此之大,女性一样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一定的事业,并赢得他人的尊重。在东方文化中,花木兰的素材刚好适合这个女性主义的主题,满足广大女性的心理期望,可以向全世界的人们宣传女性主义。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花木兰可以说是一个类似于圣女贞德式的人物,她巾帼不让须眉,保卫了自己的国家,并得到了男权社会的最高统治者――皇帝的嘉奖。这是一部女性的奋斗史,肯定了女性的能力,是对女性主义最好的诠释。动漫电影《花木兰》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传统的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如替父从军的片段,电影中花木兰自述出征的理由:“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从这段台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与中国传统的花木兰形象不同,它所要表达的是花木兰替父出征孝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证明和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与传统的中国花木兰的女性形象不同,花木兰是中国封建社会制度下的叛逆者,在电影中,花木兰为了应付媒婆,很艰难地背诵出了“quiet(恬静),demure(端庄),graceful(优美),polite(礼貌)”等词汇,甚至写在胳膊上进行小抄,这是对传统的中国女性教化的反对,人们对男尊女卑价值观的认识往往就是从教化开始的。有学者曾经研究过“一个人并不是因为出生时是女性而变成女性的。成为人们所通常定义的女性,是从一开始的被动服从和教化到最后的主动和习惯”。
在电影中,不喜欢梳妆打扮的花木兰被强行拉出去进行梳妆打扮,“You’ll bring hornor to us all!(你会为我们都带来荣耀)”反映了在男权社会中,女性只有嫁给一户有地位的人家,才能为自己的家族带来荣耀,嫁给穷人或嫁不出去,是家族的耻辱。花木兰在见媒婆的时候,并不像中国传统女性那样乖巧,而是笨手笨脚,花木兰的形象不再是传统的遵从“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贤惠中国女性,而是勇于与封建主义做斗争,选择自己的生活道路,不再是做女红的大家闺秀,而是可以像男人一样上战场、保卫国家的女性。迪士尼在电影中注入了西方的思想观念,让花木兰成为一个现代的女性,她独立自主,敢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让花木兰的形象更加为现代观众所接受。电影《花木兰》正是融入了西方的女性主义,与传统的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和冲击,才让我们在解读迪士尼电影《花木兰》所蕴含的女性主义的同时,审视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在表达忠孝之意的背后所蕴藏的朦胧的女性意识。
到了2005年,迪士尼推出了花木兰的续集《花木兰2》,除了第一集的大获成功,从而产生的口碑效应以外,第二部中的花木兰继续发挥着第一部的反叛精神,花木兰在婚姻观念上充满现代人的思想,反对包办婚姻,追求恋爱和婚姻的自由,因此,在续集中,花木兰鼓励身处皇宫的公主追求自己的真爱,而不是任凭媒妁之言,公主是封建主义的上层社会,同时也是男尊女卑社会中最具代表性的执行者,但是在电影中安排花木兰鼓励她们追求嫁娶的自由,是对封建主义的最大的抗争和反对。电影中的花木兰不但在思想上开导三位公主追求真爱,并且在行动上支持她们,花木兰俨然成为女性主义的传播者,她将女性主义传递给其他受男权社会压迫的女性。虽然电影中的花木兰与中国传统女性是不符的,但是作为西方的观众,这样的剧情安排正符合她们的需求,西方人反对包办婚姻,强调婚恋自由,因此花木兰成为一个女性主义的符号。
《花木兰》可以说是迪士尼耗费巨资打造,并且潜心研究了中国文化的作品。电影以中国的典故作为素材,注入了西方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将东西方文化进行融合,电影中的花木兰独立自主、机智勇敢,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并且勇于追求自由和幸福,这是典型的西方女性主义思想,反映了西方的价值观。
三、中国电影《花木兰》中的女性意识
中国电影《花木兰》基本是按照《木兰辞》中的描述而拍摄的,并对花木兰进行了再创作,加入了花木兰的感情线,但是总体来说,《花木兰》保留了原诗的精神内涵。其实在《木兰辞》中,已经有了朦胧的女性意识,“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雌雄?”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双性文化,在诗中蕴含了女性独立自主的精神,以及在男权社会中男女互助互补的意识。在迪士尼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是一个极具个性的人物,电影讲述的也是花木兰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花木兰战胜重重困难最终成为一个类似美国西部片中的女英雄的故事。而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更多表现的是花木兰作为国家的一分子,为了孝义替父出征,为了国家的太平征战沙场,这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在电影中花木兰心存天下,具有民族大义精神,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讲求的道义,但是花木的道义没有仅停留在一个小群体中的道义,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战争的同时以国家的利益为先。当花木兰的爱人死去时,悲痛的花木兰依然在理性地思考,不断地反省自己,有着极强的国家责任感。经过内心的挣扎以后,花木兰放弃了个人的儿女私情,决心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守护她的战友、她的家园以及她的国家。花木兰内心随时保持理性,当花木兰自小的兄弟小虎等被敌军抓住,敌军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来刺激花木兰时,花木兰的内心是煎熬的,但是当胡奎等弟兄要冲出去救人时,花木兰理性地阻止了他们,胡奎大声说:“他是你兄弟!”花木兰回答:“你们也是我兄弟,我不能让你们去送死。”她努力克制自己内心的悲痛,带领军营的士兵们唱起了军歌。花木兰在被大将军背弃时,被困峡谷之中,在身负重伤极其艰难的情况下,花木兰大声说出:“士兵可以叛我,将军可以弃我,但我花木兰绝不背叛国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电影《花木兰》遵循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和义,但是《花木兰》对《木兰辞》中朦胧的女性意识进行了明确和升华,花木兰遵守着中国男权社会所指定的孝道和大义,但是花木兰也有了不同于传统女性的理性,在危急时刻她临危不惧,并且可以从容地指挥军队进行战斗,因此,电影中的花木兰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木兰辞》中的花木兰,她也有不输男儿的气魄。在电影中模糊了男女之间的界限,花木兰与士兵一起称兄道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花木兰追求男女平等的潜意识,是在民族大义和孝道之下的女性意识,体现了具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的女性主义。
在中国电影《花木兰》中,导演十分重视对花木兰内心世界的刻画,花木兰是勇敢的女将军,其有巾帼不让须眉的豪爽,但是也有女性特有的柔弱的一面,电影中的花木兰不是一个脸谱式的人物,她有血有肉,有男儿的刚强,也有女儿的脆弱,这种表现手法让花木兰的形象立体丰满起来。当花木兰第一次上战场斩杀敌军的时候,其身为女儿内心脆弱一面表现出来,花木兰第一次斩杀敌军时十分地犹豫和挣扎,之后,在清洗带血的牌子时想起死去的战友,又让花木兰十分地伤感,这是花木兰作为女人内心脆弱一面的体现,这也为后面花木兰希望尽早结束战争,获得和平,不再有杀戮埋下了伏笔。在此处,电影将花木兰传统的中国女性温柔和脆弱的一面展现出来,花木兰不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刚强的“女汉子”,她的内心还是传统的中国女性。
中国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并没有取得战争的胜利,花木兰在被大将军所背弃以后,身陷囹圄,如果不是皇子文泰及时出现,并且以自己作为人质进行抵押,花木兰可能早就败走,虽然花木兰后来凭借自己的勇敢只身前往敌军阵营,营救了皇子文泰,但是最后为了国家,为了民族的大义,她牺牲了个人的幸福,让皇子文泰与匈奴的公主联姻,来换取江山的太平,从而让天下苍生都到安宁。中美两部电影结局的不同,可以看出中美文化上存在的差异,美国文化强调自由、平等,讲求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强调每个人个性的发展,在美国文化中,每个个体都是不同的,追求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基础上为社会做贡献,因此,在迪士尼的电影中,花木兰最后大败匈奴,立下战功,实现了个人的人生价值;而中国自古就讲求三纲五常,强调集体主义,认为个体是整体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离不开整体,对伦理道德十分看重,强调对集体的忠诚以及必要的时候牺牲个人的利益来保全集体的利益,这与美国的个人主义是不同的,因此,在中国版的电影《花木兰》中,花木兰最后为了国家的利益,为了天下苍生可以安居乐业,选择了牺牲自己与皇子文泰的感情,这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体现了集体主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中美两国在女性主义表达上是不同的,美国的女性主义是建立在个人利益的基础上,追求的是个人的利益,而中国的女性主义则是建立在集体的利益上,在实现集体利益的基础上再实现个人的价值,女性个人价值的实现是随着集体利益的实现而实现的,花木兰正是在保家卫国的战斗中,实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
1、“减挫了对面的智商,嘿嘿嘿,看来无法发挥全部的实力啦。”一直以来,小鲁班的小短腿一直备受大家的嘲笑,许多人都特别嫌弃鲁班的移速,真的是太慢了。小鲁班虽然腿短,但是他的实力可是不俗的。特别是到了发育的后期,他有着相当强的爆发性。无论是脆皮还是坦克都受不住小鲁班的几炮,可以说小鲁班虽然有着小身体,但是却蕴含着大能量。
2、“抱歉,刚见面就得说再见。”花木兰的这句台词也太霸气了吧,而且礼貌的让人有些气不起来。等你好好的在兵线清理兵线的时候,花木兰突然从草丛中跳出来,一套沉默技能就将你给秒杀了。
3、“好好的教导你,什么是尊师和重道。”因为老夫子是一位辅的英雄,不少人并不太看重他,因此,在和他对战的时候并没有多在意。但是老夫子也是非常有实力的,既可以穿墙而过追着你,也可以一个大招就把你的残血打完。特别是脆皮英雄,若是残血的时候碰到老夫子的话根本没有逃跑的办法。
(来源:文章屋网 )
摘要:动画电影作为视觉文化产品中的佼佼者,对传播本民族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实现跨文化传播的有力媒介。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凭借自身优势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传播,用丰富的文化符号传播了民族文化。两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有许多共通性,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特质的差异,也使得两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体现出不小的差异性。本文通过解读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中的个别作品并参阅众多学者对两国动画电影的研究文献,在跨文化传播视域下浅析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的异同。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美国动画电影;日本动画电影;共通性;差异性
在当下视觉文化盛行的世界里,动画电影以其丰富多彩的视觉符号带给了受众视觉上的饕餮盛宴。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它既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忠实受众的青睐,获取了经济上的利益,更传播了其中蕴含的文化。“跨文化传播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群体或组织之间进行的交流活动。一种文化能以其独特的方式得到另一种文化的尊重和喜爱,被认可其传播信息中的精粹意义,并能够得到受众情感上的共鸣,便能够被认为是一种成功的跨文化传播。[1]”
美国和日本的动画电影便实现了成功的跨文化传播。在美国,迪斯尼、梦工厂和皮克斯等制作的动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颇负盛名。在日本,以享有“动画界的黑泽明”美誉的宫崎骏的动画电影为代表,日本的动画电影在全球动画电影领域也持续风行。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遵循了文化普适性、文化转换等原理来冲破文化维模的阻隔,使得本民族文化在异文化群体中熠熠生辉、欣然跃动。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在大体上颇为相似,但由于东西方文化特质的差异,使得两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亦有诸多不同,这些不同正好又给予了两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独特优势。
一、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共通性
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中的文化符号元素能够成功被异文化受众解读和接受,与其文化符号元素的普适性和对异文化元素的转换是分不开的。
(一)动画电影所表达的主题具有普适性
美国动画电影多以轻松幽默的节奏呈现多元化的主题。《白雪公主》颂扬了公主和王子的爱情,《狮子王》中小辛巴战胜邪恶的刀疤彰显了正义的力量,《海底总动员》中父亲为救儿子而不畏艰辛歌颂了人性的光辉[2]。以宫崎骏动画电影为代表的日本动画电影多以舒缓细致的手法表达意蕴丰富的主题。《千与千寻》刻画了小女孩千寻的成长、《龙猫》渗透了浓郁的亲情、《侧耳倾听》流露了青涩的爱情……这些主题像是有着盘根错节藤条的大树,用众多的藤条和触角牵住了世界大多数人对爱与成长、人与自然的感知。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正是用具有普适性的主题和价值观使全世界受众的眼光和心灵都驻留和沉浸在动画文本及其蕴含的思想、文化中,以实现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二)动画电影善于吸取异文化元素进行文化转换
文化转换是指一个文化被另一个文化吸收之前被改造的过程,经过文化的转换,最终产生的是一个杂交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全新文化产品[3]。
《花木兰》就是美国动画电影吸取中国文化元素后进行文化转换的一部典型作品。迪斯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取材于中国南北朝的民歌《木兰辞》和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其间充满了中国文化符号:长城、皇宫、祠堂、古筝、熊猫、蟋蟀、汉晋匈奴、唐朝仕女、文字篆隶、宋代火药等,将一幅满溢着浓郁中国意向的图画呈现在受众眼前。但《花木兰》对中国文化只是表面上的浅尝辄止,并未忠实于《木兰辞》中所蕴含的中国文化精髓,而是以美国价值观取而代之。首先,花木兰在外形上被刻画成了西方审美中的单眼皮、鹅蛋脸、厚嘴唇的东方少女,在性格上脱离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内敛柔和之美,而被赋予了热情、活泼和古灵精怪的特质。其次,《木兰辞》着重描写木兰征战前后的心理和行为,以展现木兰代父从军的孝道,而对征战场面的描绘仅以寥寥数笔代过。动画电影《花木兰》中的木兰是一个骁勇善战的巾帼英雄,为实现自己精忠报国的理想而替父从军,正如她在片中的台词所说“我之所以这样做(代父从军),也许并不是为了我爹爹,而是为了证明我自己。[4]”木兰举手投足间所表现的独立、自由和努力实现个人价值的精神正是美国精神文化的核心。动画电影《花木兰》采集了中国文化元素后将其巧妙转换为美国文化的表达载体,成功实现了渗透美国独立自主精神的跨文化传播。
日本动画大师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里也有很多借鉴异国文化元素作为文本符号而进行跨文化传播的代表,如《魔女宅急便》中的欧洲小镇是对瑞典哥特兰岛的维斯比和斯德哥尔摩风光的拟写,《红猪》的故事在美丽的意大利亚得里亚海演绎,《天空之城》有着英国威尔士煤矿的影子,《哈尔的移动城堡》是欧洲小镇的集结。[5]这些眼花缭乱的异国文化元素以其隽永的风景、韵味十足的文化表征和充满历史感的符号吸引着全世界的受众并实现了日本民族审美意识和民族精神的跨文化传播。
二、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跨文化传播的差异性
鉴于东西方民族文化本身的差异性,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也体现出不小的差异性,并带有本民族浓郁的色彩和意韵。
(一)对主题选择的差异性
美国动画电影在对主题的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常见以下几种主题:实现个人梦想如《飞屋环游记》,体现冒险精神如《海底总动员》,彰显英雄主义如《功夫熊猫》等。这些动画电影多是积极和欢快的,以轻松的方式赢得受众,传达一种美国式的幽默,突显美国乐观、独立、自由、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
日本动画电影则不然,日本民族与生俱来的忧患意识和植根已久的“物哀”意识,使得日本动画电影常常以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索为主题。“物哀”是一种悲哀与同情相通的情绪,一种爱怜感伤的状态,《风之谷》、《天空之城》和《幽灵公主》这些以环保为主题的作品便是日本民族浓厚的“物哀”意识的体现。
(二)对民族文化元素采用方式的差异性
美国动画电影对异国文化元素的加工方式多种多样,有对世界化题材的直接采用,如取材于格林童话《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白雪公主》;有对世界化题材的间接转换,如对中国民歌《木兰辞》中主角形象和文化观念进行转换的《花木兰》。除此之外,美国动画电影还善用戏仿和互文性手法来解构经典作品、颠覆传统文本,从而形成新的文本,演变为新的故事。总而言之,美国动画电影就像是一个世界文化本体的大熔炉,让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文化元素中汲取了美国的民族精神和文化。
相对于美国的动画电影来说,日本民族保守的文化特质使得他们的动画电影更多地由本民族文化元素所构成,即使有《魔女宅急便》、《红猪》、《天空之城》、《哈尔的移动城堡》等以异国风情为背景的作品,但和美国动画电影那样以大规模采用异国文化元素为主的情况还是有很大不同的。正所谓“民族的就是世界的”,《千与千寻》中充满日式文化的油屋、浴场,《侧耳倾听》中渗透着日本气息的图书馆、图书登记卡和唯美的少年少女等都将日本不同时代的民俗风情嵌入了作品中,也实现了对日本风土人情的跨文化传播。
(三)语境文化的差异性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霍尔在《超越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具有语境性,将语境分为高语境和低语境,并提出了高语境文化与低语境文化的概念。所谓高语境文化,就是在传播时,绝大部分信息或存于物质语境中,或内化在个人身上,极少存在于编码清晰的被传递的信息中。而低语境文化,是在交流或消息中信息和意思的表述清晰明确。低语境文化中的个体在接收到不明确的表述或处于不够明朗的处境时会期待解释,信息和意思并不是内化于个体之中,而是来自于语境,如当时的情景或事件[6]。
美国作为低语境文化国家中的典型,其动画电影也不可能脱离低语境文化的特质,总是喜爱用直白、清晰、不留歧义、非正式的言语方式交流和叙事,而“沉默”在低语境交流中则是一种需要加以填补的空缺。“低语境交流的人认为沉默是一种谈话的中断,因此感到不舒服,并认为是一种对会话数量准则或关联准则的违反[7]”。因此,美国动画电影很少有留白的空镜头,画面中总是出现热闹非凡、上蹿下跳的动画形象,并且常常塑造“喋喋不休”的人物形象。在对爱情的表现方面,美国动画电影喜欢将歌剧融入影片,以主人公饱含深情的演唱和角色之间音乐式的沟通来直抒胸臆,表达对他者的爱慕和对爱情的渴求与颂扬。美国动画电影中低语境文化所呈现的直接和快意,令受众解读作品、领悟美国文化变得较为容易,有利于动画电影的跨文化传播。
和中国一样,同在东方传统文化熏陶下的日本也处于高语境文化之中。这就造就了日本动画电影喜用和擅用含蓄、委婉的写意笔触细腻描写角色心理、故事背景等的特质。日本动画电影多以小清新的视觉感吸引受众,而少有美国动画电影那种直白、快意的诙谐和热闹,影片中角色之间的言语交流可由眼里眉间的流转和周遭景致的烘托来替代,在唯美和内敛中叙述故事、表现主题。《侧耳倾听》对男女主角美好爱情的刻画则是通过优美的画面、小桥流水般的笔调、娓娓道来的故事和现实细腻的笔触和手法来完成的,与美式“我爱你”的直白追求爱情的方式完全不同[8]。日本动画电影中高文化语境所呈现的含蓄和温婉,可令受众心醉于唯美、细腻和温和的氛围中,用一颗安静的心来感悟作品的内涵,并体味东方文化的意味深长和隽永精致。
一言以蔽之,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凭借共通性和各自的特点在跨文化传播中收获了累累硕果,受众从这些优秀的动画电影中不仅获得了视听享受,更逐渐解读了美国和日本的民族文化。中国的动画电影由来已久,如今在美国和日本动画电影来势汹汹的冲击和自身动画电影缺陷的阻碍下处于低迷时期。借鉴两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的成功经验,中国动画电影应坚持走民族化道路,将中国丰富的文化元素作为文本符号,结合水墨画等中国传统工笔的写意方式,合理加入国际化和现代化的元素,以优良的动画形式、内容和主题吸引受众,传播中国意蕴深远的文化,使中国动画电影在跨文化传播中迎来新的春天。(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李蓉.宫崎骏动画片跨文化传播成功的原因解析[J].中国报业,2013,(2):102.
[2]张婧.跨文化视角:美国动画电影在中国的传播[D].重庆工商大学,2012.
[3]张婧.跨文化视角:美国动画电影在中国的传播[D].重庆工商大学,2012.
[4]王艳、薛英英.论美国动画电影中的“中国形象”.百年中国文学与“中国形象”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0年5月,第553页.
[5]王赫.日本民族文化背景下的宫崎骏动画电影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
[6]葛玉清.对话虚拟世界:动画电影与跨文化传播[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84.
【关键词】文化传递 影视作品 台词 翻译策略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1-0050-02
一 引言
近年来,从好莱坞动画电影《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再到《功夫之王》、《功夫梦》一些反映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电影不但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光芒,而且在中国市场也反响巨大,好评如潮。许多人甚至认为这些好莱坞电影比中国人自己制作的反映相同故事题材的影视作品更胜一筹。这里边有许多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现如今又闻曾经红遍大江南北的热播古装剧《还珠格格》及《甄嬛传》也要登陆美国主流电视台。这些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中国影视作品能否和好莱坞电影一样取得成功,承担起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在美国上掀起中国文化热浪潮的重任,主要取决于台词,尤其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台词的翻译是否成功。笔者认为,针对影视作品台词本身的特点,结合中美文化的相同和差异,可以通过直译、意译,及功能对等替换策略来翻译影视作品台词,做到在最大限度内传递原文信息,实现中美文化传递。
二 直译保持原文内容原文形式进而保留其文化内涵
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直译可以完全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民族特色。在某种程度上,直译不仅能保持原作的特点,而且还可使读者逐步接受原作的文学风格。如angel(天使)、dark horse(黑马)、software(软件)、cold war(冷战)等。事实上,许多英语词汇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汉语中了。同样,许多汉语词汇也被翻译成英语。如铁饭碗(the iron rice-bowl)、丢脸(to lose one’s face)、大锅饭(big pot system)等。直译不但有助于了解西方文化,同时,也有助于传播中国民族文化,使西方人了解中国。通过直译,读者更容易了解原作的思想和风格。
因此,对于影视作品中承载典型中国文化的台词,要运用直译的方法来保留其中国文化内涵。如电影《功夫熊猫》中的“wugui”“shifu”等。电影《功夫之王》中对于很多中国言语和武术专有名词也采用了直译方法,如“one-finger-death-touch”(一阳指),“horse stance”(马步),“Jade emperor”(玉皇大帝),“Two tigers can’t live on the same mountain”(一山不容二虎)。同时,由于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跨文化交流日益增加,语言中承载的文化慢慢融入到不同文化中并被接受,因而不同文化间会产生相同内涵,这种情况也适用于直译。如电影《怪物史莱克》中,在布置圣诞树时有这么一句,“That’s not with the Fengshui.”(那不合风水)。再如电影《狮子王》中,当穆发萨因辛巴犯错而要教训他时,说道,“Take Nala home. I’ve got to teach my son a lesson.”此句可直译为,“带娜娜回家。我要给儿子上一课。”
三 意译转换影视台词背后的不同文化内涵
不同语言是其所在文化发展的产物,而语言本身在一定场景内体现文化内涵。每种语言都反映其独特的文化底蕴,不同语言的电影反映的文化之间有时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在电影台词翻译过程中需要对反映巨大文化差异的内容进行相应的转换,也就是通过意译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观众理解台词背后的文化内涵。
如电影《倒霉爱神》中,两位女员工在议论女上司时说:“We should try to find the dragon lady one for the bash.”虽然汉语和英语中都有“龙”这种动物,但在各自文化中却有着明显不同的含义。在中国,“龙”象征着“权势、高贵和尊荣,又是幸运和成功的标志”。而在英语中,“dragon”象征着“邪恶与贪婪”。因此,在翻译时,不能把“dragon lady”简单地翻译为“龙女”,而要翻译为“女魔头”。这句台词可翻译成“我们应该为女魔头找个舞伴”。在电影《花木兰》中有这么一句台词“We are going to turn this sow’s ear into a silk purse.”若把这句话直译为“我们要把这母猪耳朵变成一个丝绸钱包”,中国观众肯定会莫名其妙,不知所云。因此,只有将其意译为“我们要将这平凡女孩,打扮成窈窕淑女”。同样,电影《功夫熊猫》中,有句台词“There is a saying,yesterday is history,tomorrow is a mystery,but today is a gift,that’s why it is called the present.”这句话直译也不好理解,因为中国观众必须知道“present”一词既有礼物“gift”的意思,也有“现在”的含义,才能更好地理解这句台词。
四 功能对等原则指导下不可翻译性翻译尝试
电影台词翻译的目的决定了译者要忠实向观众传递台词中蕴含的信息和文化。但是汉语和英语在语音、字形和语言修辞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对此构成了极大的挑战,从而出现了电影台词翻译中的不可译性问题,如绕口令的翻译。电影《国王的演讲》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国王坐在汽车里,嘴里念念有词,其实是在练习一句绕口令,“She sifted seven thick-stalked thistles through a strong thick sieve”。由于中英文的语音,语法和语言习惯都不一样,没法完整或者完全把这样一个绕口令翻译出来却还能保留其原有的那种趣味。美国翻译理论家奈达认为,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如能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基本一致,翻译就可以说是成功的。他还认为,译文不但再现原文的意义,兼顾原文的语言形式,同时再现原文所承担的语言功能,努力做到译文和原文在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上的对等。即使在不可能把原文语言形式所承载的各种意义和功能全部传递给译入语的读者的情况下,也要尽量做到最重要的意义和功能对等,以便将原文所传达信息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因此笔者认为,在翻译这句绕口令时可以尽量搜寻与原文的英文单词相互押韵脚的汉语绕口令,根据英语“sh”“s”“th”的发音,然后用相似发音的中文绕口令来替换,“石狮寺前有四十四个石狮子”这样中国的观众就知道这位口吃的国王在刻苦练习绕口令,从而体现出译文与原文在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上的对等。
五 结束语
所有影视作品故事都发生在具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情节当中。而观众只有真正理解了其中的文化才会更深刻理解电影的主题。因此,在翻译反映传统中国文化元素的影视作品台词时,不光是要转换汉语和英语之间的意义,更要进行两种文化的交流和沟通。这就要求译制人员不仅要透彻理解两种语言,更要细致掌握两种文化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内容,通过直译、意译及功能对等替换策略来翻译影视作品台词,做到在最大限度内传递原文所蕴含的文化信息,实现中美文化传递。
参考文献
[1]Nida,U.A. Language,Culture,and Translating[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
[2]黄美琳.浅谈中国题材的美国影视作品台词的翻译及特点[J].文艺生活,2010(7)
[3]肖魁.对英语电影台词翻译中文化传递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2(18)
第一句话,首先还是要感谢信守承诺的赵薇。上周二晚上8点13分,她从新加坡打越洋电话给本报记者,开始了长达一个小时的访问,这就证明赵薇并没有如传闻所说,秘密返京待产。据记者了解,她将在六七月复工拍摄广告。很遗憾,赵薇的确没有正面回应“怀孕”、“结婚”等广大读者关心的焦点问题,这是她在对话中死守的底线,即便本报记者数次很直接地询问,赵薇都拒绝回答。但在其他对话部分中,我们又不难从中获悉到一些有“意味”的信息:自嘲情商不高,屡次在同一问题上摔跤,既然是心甘情愿也就谈不上被欺骗;“被赵薇”这么多年,吃了一些亏,也学会用沉默以对等等。我们不能阻止“过度联想”,但赵薇的人生却一定不会因为旁人的议论、联想而失控。
赵薇信守承诺,奉上全球独家专访。虽然仍坚守不谈怀孕的底线,但她与读者分享了自己三十而立的人生感悟、情感经验。即将生子的她,将在六七月复出拍摄广告。
就在约定采访的当天,网上爆出新闻,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受贿案在庭审过程中,涉嫌行贿的港商李涛通过录像带证实,在某公司开业典礼上,出席并带来女明星赵薇(音),事后李涛偿付30万元出场费。
赵薇经纪人陈蓉及时回应,否认赵薇与、李涛认识,当初出席的仅仅是受公关公司邀请、普通寻常的商业活动。树欲静而风不止,远在新加坡的赵薇从去年年底开始的休养期间,隔三差五就有各种扰人新闻出现,从未消停。赵薇在访问中还主动提醒记者,你看到今天的新闻了,又把我扯进去了。她主动谈及这一场乌龙事件,说明她内心坦荡同时也十分无奈,但让她无奈的事情,又何止这一桩。“被赵薇”的十年中,她又何曾真正远离过话题中心。
姑且让我们还原本报记者与赵薇的对话内容,基本遵循真实顺序,没有打乱,唯有如此,才能见证一个真性情的赵薇。
“我觉得自己必须相信爱情”
南都娱乐: 《锦衣卫》票房不错,《花木兰》和《赤壁:决战天下》也都入围了今年香港金像奖,事业上的好消息不断,有没有与朋友私下交流、庆功?
赵薇: 交流、庆功?基本上都没有,还是平常心,当然会高兴,连着几部电影的票房都好一点。前几年我比较注重拍个性化、自己喜欢的电影,确实没有从商业角度去考虑观众喜好,其实自己也清楚,拿到剧本就能判断观众会不会喜欢,比如演员有谁有谁,有爱情、有动作。我个人特别满意《花木兰》,也许它没有让老板赚大钱,但当时那么多片子上,它是一部女性题材的电影啊,能够拿到过亿的票房已经很不错了,你知道女性题材影片在票房上都不会拿多少的。你也看过那部电影,也看得出来这部电影也不是说投资那么巨大的大片。
南都娱乐:花木兰算是为你量身定做的吧,她就是一个很成熟的女人,很大气,主宰自己的命运。
赵薇:我觉得花木兰是某一种类型的大女人,内心还是比较女性化、很家庭,是命运让她成为花木兰,这是我的理解。很多成功的女人都像花木兰那样,内心渴望一个爱她的人、一个简单的家庭、一份小女人的生活,但命运让她要做出很大的成绩,有很多人尊敬她。
南都娱乐:在网络上有个词儿,叫“被XX”,放在你身上,也可以叫“被赵薇”,以你现在的名气、状态,也许很多都不是当初出道时能够想象、计划得到的,可以这样说吗?
赵薇:也可以这样说吧,很多事情的发展和结果的确不是当初预想的样子,有很多推动力量让你不得不去完成它,不可能都是个人能控制的。
南都娱乐:《锦衣卫》最后,你有一句台词是说相信深爱的男人一定会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这种心态你有过吗?还相信爱情吗?
赵薇:这句话我是非常认可的,我们小时候非常相信爱情,相信世界上存在美好事物,如圣诞老人;但到了一定成熟的程度,你会怀疑和否定;再过一段时间,你又会相信,因为人是需要梦想的,比如爱情的梦想就不能破灭,否则会陷入很悲观的状态。前两天我看了部电影,有句台词我很有感触,你相信神的存在,它将给你无限的力量。我希望我会一直相信爱情,我觉得必须相信。
南都娱乐:你觉得自己在处理情感问题上,成熟吗?
赵薇:我这方面算不上出类拔萃,我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经常提醒自己在生活中多用点头脑,少用点心。不是说让自己心很硬,而是说多一些理性。但我太感性了,唉,也不能为人师表。
“有捐款的发票,就不在乎贴出来”
南都娱乐:虽然你走过的人生道路肯定有挫折,但还算有福吧,财富、名气、很多关心你的人。
赵薇:我算有福吗?哈哈,我只能说自己算一个比较平衡的人。我看网上帖子说得挺对的,事业、家庭、爱情等等方面,平均分及格才算及格,偏科都不行。我是一个不过分的人,方方面面比较能够让人接受,时间长了,自己性格也淡了,虽然不是我所喜欢的,也没办法。
南都娱乐:在你休息的这段时间,事业上可能放弃了一些东西吧。
赵薇:没有让我冲动的剧本啊,不是说我想彻底休息,主要还是没有让我放弃一切去拍的片子。
南都娱乐:有没有压力,担心其他女星迎头赶上?
赵薇:哈哈,我看到你们周刊采访老徐,也问了类似的问题。我觉得老徐说得很好,也是我想表达的,我没有这方面的压力,世界很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我不需要考虑跟谁竞争的问题,要做的永远是把自己做好,我觉得能把自己给调理好了,打理清楚了,就够了不起了。
南都娱乐:既然你看过这篇文章,老徐说的一句话应该也看到了,她说:“如果是赵薇想要的生活,我觉得她很幸福就足够了,应该这就是她想要的生活。”你怎么看老徐这句话?
赵薇:任何人的生活,都没有对错之分,那都是他自己的生活吧。
南都娱乐:老徐也说,你们四个人的确没有太亲密的关系,有一些客观的原因。
赵薇:见面的机会少,就是忙这个原因。
南都娱乐:你们四个人如果能够一起合作一部电影,那简直,真的是大新闻了!
赵薇:你这个倒是蛮好的提议,但不晓得今生有没有这个机会,哈哈!
南都娱乐:就在前两天,我看到你捐款给西南旱灾地区,也把发票贴出来了。
赵薇:我觉得是很正常的事情,既然发票、收据都有,也不在乎被人看到,现在的人也很介意做慈善是不是到位,如果有人看到赵薇也捐款,想到我自己也捐一点吧,这也是好事。我也没有指望自己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
“希望拥有更智慧的生活”
南都娱乐:在你休息的这段时间里,关于你的新闻还是不断啊。
赵薇:还真是,你看到今天的新闻了吗(指案),唉,我一年要参加多少商业活动,都不认识老板的,都是公关公司联系我们,问要不要参加,而且那件事也是数年前的了。我要出来讲讲清楚,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商业活动,剪个彩,纯粹是工作,现在被扯出来,也就是放在娱乐版供大家娱乐一下而已了。我们也怕遇到这种新闻,唉,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南都娱乐:前段时间,还有说你在拍《还珠》的时候被欺负。
赵薇:我也不愿意多说,没有的事儿。
南都娱乐:《还珠》对你来说,是美好记忆比较多吗?
赵薇:还是美好的,毕竟那是一个有梦想的时期,大家都是年轻人,对生活有梦想,然后通过自己努力去做了这样一件事。我也是,通过拍这部戏实现了我的人生梦想,对观众也有鼓舞作用,是好事。说实话,当时拍戏的很多事情我也记不得了,只记得当时拍得很辛苦。
南都娱乐:当时都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应该会有摩擦,但为什么隔几年就被翻出来说不合?
赵薇:我也很奇怪,我觉得都还好,没那么夸张,我说过我只记得当时拍戏很辛苦。
南都娱乐:你塑造的小燕子,很重要的特点就是拒绝长大,为人妻为人母还这样。你自己也是这样吗?
赵薇:我也有一点吧,我真是希望成熟一些,不是希望自己老,只是希望心智成熟一些。我现在也有一些烦恼、一些疑惑,我希望自己早点进入更加有智慧的生活。当然我的生活没有一团糟,人不可能没有烦恼,有时会为一点小事而纠结,就希望拥有更大的智慧去面对这些东西。
南都娱乐:我看你不久前的微博上写,想演喜剧了,不想演一些很悲的角色,是不是想回到小燕子的感觉中去?
赵薇:演喜剧有很多方法,不一定是小燕子那种很闹腾的。现在找我的剧本喜剧不到十分之一,我也只是希望改变下,演些轻松快乐的角色。
南都娱乐:有没有欣赏的导演想合作?
赵薇:宁浩,是一个很黑色幽默的导演。我跟他聊天,就说我喜欢黑色幽默,他就很苦恼地说,我剧本里永远写一帮大老爷们,没怎么写过女人。我就说,那你就先写男人,到了我这里,把男人改成女人不就完了,哈哈!除了他以外,我比较欣赏的导演还有陈可辛、关锦鹏,他们都是我想合作的导演。
“不怕媒体日后追问私生活,就是不说”
南都娱乐:你上次在我们周刊的独家回应中说到,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见不得光的,外界对你的祝福声很大,有没有考虑过为了这些祝福而去分享自己目前的状态,比如怀孕?
赵薇:不管自己有什么事,只要是私人的,我都会选择不去广而告之。我们大部分时间在公众面前,能给自己的私人时间已经很少了,我个人生活是符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很正常,只是我不习惯将这些拿出来跟大家分享、八卦而已。
南都娱乐:你听过这样的词,“瞒婚”或者“隐婚”,自己是一个什么态度?
赵薇:我自己是很支持(瞒婚或隐婚)。最近看过类似的新闻,我觉得公众人物也没有必要去跟大家交代很私人的东西,根据自己的喜好、需要来。传媒不能因为他们不说,就说他们不对。
南都娱乐:你这样的名气地位其实很难让自己抽身而退,也有港媒去偷拍你怀孕的状态,日后被追问,很难否认,你又不说,会不会尴尬?
赵薇:不会,我不会因为别人写了什么或拍到什么就说这些。每条新闻、流言都要反馈解释,那就别生活了,太累了。很多人把自己的生活琐事放大了,搞到最后大家不看电影了,只八卦了。
南都娱乐:不说别的考虑,是不是担心太多人的意见将这件味了?
赵薇:我入行这么多年来,跟传媒一直在打交道,我已经得到了很多经验教训了。
“我的生活与富豪无关”
南都娱乐:你曾说自己很独立,是新时期女性,按照通俗的话说,是不是就不需要靠男人?
赵薇:也不能说不靠男人,还是需要有这么一个人去分享情感,去得到安慰。但现在的时代,男人、女人还是希望对方独立,有自己的空间。新的相处方式不是狭隘的谁依赖谁。
南都娱乐:女艺人认识人的机会可能少,主要是圈中男性,外界总说女星和富豪在一起,是不是女星真的就只认识这样的男人?
赵薇:我是一个在社会主义环境下长大的女孩,每次一听到富豪、豪门这样的词,我就鸡皮疙瘩都起来了,想起上世纪80年代的港台剧,这样的词贴到人身上庸俗又奇怪。你认识一个人,他有些能力,就变成富豪?我觉得豪门离我生活的环境还是很有距离的。我是个很自立的人,自力更生、照顾家人、自得其乐,现在居然跟这些联系一起,好像我很腐败似的,唉!
南都娱乐:大家都叫你薇姐,像江湖女侠,是不是生活中就这样敢爱敢恨的?
赵薇:我真不是这样,就是那阵子跟姜文一起拍片,他开玩笑的。我还是做过一些幼稚的事儿,对不起大姐这个词。
南都娱乐:在你入行那么多年,被欺骗的事情会不会让你心里想起来挺不舒服的。
赵薇:过了就忘了。
南都娱乐:你会从这些经历里学到东西?
赵薇:我真的不希望老在同一问题上摔跟头,但我还是不长记性。
南都娱乐:有没遇人不淑,太易相信人?
赵薇:我确实比较容易相信人,别人说什么,我都很少去判断真伪。我的生活还是简单,圈子不大,没有特复杂的人,也就还好。
南都娱乐:被欺骗的事情中,骗感情、骗钱哪一种最严重?
赵薇:哈哈,这两种都是不可饶恕的。我觉得我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我对人很真诚,也许结果与预想的不一样,但因为我是真诚付出过的,所以也没有觉得是被骗。
南都娱乐:听说有狗仔重金悬赏你在新加坡的具体地址,要飞过来蹲点,你会怎么处理?
赵薇:哈哈!那我赶紧带他们搬,去非洲吧!还是赶紧出来在舞台上活动,省得别人老关注我的私人生活。
一、动漫电影中的中国民族传统文化
电影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在动漫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首先,儒家和道家文化在众多的动漫电影中得到体现,在电影《功夫熊猫》(2008)中,主人公熊猫面对人生的两种选择――追求功夫和继承面馆,坚定地选择了前者,虽然有些违背鸭子父亲的愿望,但从整部电影来看,熊猫还是做到了“孝”;另外,在熊猫刚刚拜师在龟大师门下时,对师长中原五侠十分尊重,而中原五侠对执著追求功夫的熊猫也是关爱有加,这就是所谓“悌”。而孝悌是儒家非常重要的思想之一。道家中的太极图和神灵也在《功夫熊猫》中有所体现,在影片中,熊猫的师公浣熊在泪水池旁边的教导中,出现了龟大师在太极八卦图中的画面。在影片中,龟大师由于修炼道家拳法而最终登上仙境,这正符合道家“羽化登仙、长生不死”的文化观念。因此,儒家和道家文化在动漫电影中具有一定的地位。其次,很多中国传统的历史故事最后在世界动漫电影的题材中都有所表达。例如在1998年上映的迪士尼动漫影片《花木兰》中,美国导演托尼?班卡福以中国替父从军的典范花木兰的故事为题材,把花木兰塑造成了一个非常可爱的女孩,她为了尽自己的孝道替父从军,做到了部分男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这里就用到了中国的传统民间故事,以真实的历史人物为原型,进行了情节的再创作和情感的进一步升华。而且“百善孝为首”也是中国最为传统的道德文化,将其引入动漫电影之中,更能起到教化世人的积极作用。从这里便能够充分地说明,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元素”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纵观目前上映的中国动漫电影,里面的人物形象具有非常明显的相似度。例如动漫电影《魁拔3战神崛起》(2014)中的蛮吉和《悟空大战二郎神》(2007)中的孙悟空,他们都具备极强的使命感,并且在故事伊始就交代得非常清楚。由于中国曾经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封建社会时期,所以在很多民间传说或者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涉及一些与皇室和国家相关的内容,并且会从不同方面展示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孝”。所以,很多动漫电影对“中国元素”的使用就是为了突出主角无畏无惧的精神,以及对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这些都带有明显的儒家特色民族传统文化。
上面的分析对动漫电影《金箍棒传奇2:沙僧的逆袭》(2015)也是非常适用的。从剧情上看,其与《悟空大战二郎神》是非常相似的,都是来自于民间的。其所体现出来的民族文化也与《悟空大战二郎神》等动漫电影高度一致:不被封建礼节和强大势力所压迫,敢于反抗和挑战。或许因为中国经历了太长时间的封建社会,文化在那些条条框框中受压迫时间太长,所以时刻都想挣脱,所以获取成功的心情才会更加急迫。
二、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历史文化
许多动漫电影都是以中国的历史故事为题材的,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而世界各国的人们对于中国的历史又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中国特色的历史文化自然而然地成为动漫作品中不可缺少的元素。例如动漫作品《三国志之辽阔的大地》就是以中国的历史为题材,将文学版本的三国用动漫的形式表达出来,以中国的三国时代为舞台,描绘壮阔的历史画卷。在影片中,汉朝国力日渐衰退,刘关张三人结为异姓兄弟,并拥有两大智囊团――凤雏庞统及卧龙诸葛孔明,庞统在落凤坡遇难,关羽又大意失荆州,刘备与张飞有心想替关羽报仇,张飞却又被反叛的手下所谋杀,赵云、黄忠相继捐躯,刘备终于在白帝城病逝。孔明继续带领蜀军与司马昭、孙权征战,六出祈山,使尽计谋,人算不如天算,终于疲累成疾离开了这个纷乱的时代。刘禅最终降服于曹魏。刘备、关羽、张飞、诸葛孔明等凛然正气与大义,长留在千千万万的百姓心中。这部以真实的中国历史文化为题材,将片中各个人物刻画得趋于完美,虽然也有虚构的情节,但是这种虚实结合的方式更能够吸引更多的观众,使影片的利益得到放大。另外,如动漫影片《悟空大战二郎神》(2007)就是以中国的历史文学作品《西游记》为题材,反映的是唐朝李世民时期的繁荣社会中发生的神话故事。这部影片与以往的国产动漫有很大不同,尊重原著的同时又有很多创新。虽然有人对这部动漫很反感,认为它没有按照原著去创作,会误导孩子,但是这么想是非常不科学的。首先动漫片只是一种娱乐形式,目的是为了让人们开心。以往的中国动漫教条太多,每一集会讲一些小知识和做人的道理,总是用动漫片来传达知识和美德。也有一些动漫是启蒙动漫,专门给幼儿园的小孩子看。但在这部动漫作品中客观地反映了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更多青少年观众喜欢《西游记》这部作品,从而使中国的特色历史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
通过国内动漫电影的这些事例不难看出,其对“中国元素”的使用多定格在一些历史环境之中。但这种使用形式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但遗憾的是只有《大闹天宫3D》(2012)和《哪吒闹海》(1979)取得了非常震撼的效果,很多国产动漫电影都无法和《功夫熊猫》类的国际电影相提并论。那么,产生这样的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呢?其实“中国元素”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东西,但这并不代表它只属于中国。谁都可以用中国元素,而且谁用得好就会受到赞扬。换句话说,“中国元素”到处都是,所以不是生搬硬套成功经验就可以的。就像《三国志辽阔的大地》就充分运用了我国的历史文化。其将我国三国时期发生的事情,以动漫的形式展现在国人面前,通过看似简单易懂的台词将那段历史故事演绎给人们看,并借此传递给观众一些儒家思想和历史文化。从刘关张三人的金兰结义中,人们了解到了古人的重情重义,懂得了友情的珍贵;从诸葛亮的草船借箭中人们知道了智慧的力量以及知识的重要性。这些都是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精髓,能够给予现代人以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观。
我国动漫电影已经经历了一段不短的创作探索期,并且十分羡慕美国等国家在动漫业所取得的成绩。但探索国内相对成功的动漫电影不得不承认,如果能够将中国历史文化很好地应用到动漫电影创作当中,的确可以为其锦上添花,而且蕴含在动漫中的文化价值也可以在潜移默化中给当代人以正确的指引和教导。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是我们引以为傲的瑰宝,所以隐含在动漫电影中的中国历史文化才更加的珍贵并且具有价值。
三、动漫电影中的中国语言文化
众多的动漫影视作品中,台词上都借鉴了中国的语言文化,在很多时候这些台词也蕴含比较深刻的哲学含义。还是以《功夫熊猫》这部动漫作品为例,在片中龟大师先后共三次提到了“从没发生过什么意外”,这就富含了非常深刻的中国语言文化内涵,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因果报应的佛家道义。因为在佛家中没有“巧合”和“意外”一说,世间万物皆是由“因和缘”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功夫熊猫》中的台词不但引用了中国佛家的语言文化内涵,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与道家的语言文化有相连之处,影片中熊猫的父亲鸭子是面馆的老板,他十分希望熊猫能子承父业继续做面条,但是他并没有强求,因为作为养父的他知道熊猫的命运掌握在他自己的手里。而熊猫的所作所为已经注定了他肯定成为神龙大侠,需要保护和平谷的安全。而侨面虎等五大高手最终也认识到自己的命运注定是要作为神龙大侠的帮手,来阻击强大的泰龙。这种语言表达的特点正与道家所倡导的“我的命运在我自己而不是在天”是相符合的。因此这部动漫作品中语言表达色彩完全符合了中国语言文化的特点。
另外,很多的动漫作品还引入了中国的方言文化,这在动漫作品区域推广上得到了很大的成功。如网络上流传的方言版本的《千与千寻》(2001),将这部动漫原著作品的配音换作四川的方言,在达到搞笑效果的同时吸引了大量的四川人来欣赏《千与千寻》,使这部作品在四川的推广更加的容易,越来越多的四川观众开始关注它。另外还有四川方言版本的《金刚葫芦娃》等一些作品。除了被恶搞的方言版本动漫片以外,在很多动漫作品中,也有中国不同地区的方言出现,这些语言的应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动漫行业的发展,使更多的人(不只是儿童)关注动漫作品,例如在动漫作品《熊出没》剧场版中熊二的语言更加偏重于山东话的口音,让人一听就能从感官上判断出来熊大和熊二的区别,熊二的山东方言在一定程度上表达出了熊二为什么是老二而不是老大,他的语气没有熊大的普通话那么有力度。
中国的语言文化博大精深,无论是在语言的表达力上还是在语言的种类上,都是非常丰富的,动漫作品将中国的语言文化引入到影片中绝对是明智的选择,对于动漫行业的发展定会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结语
最近,某娱乐杂志以绝大篇幅揭秘赵薇弃子嫁富豪,爆料陈坤两年前默认的私生子乃赵薇所生。
文中说赵薇在2001年“军旗装”事件之后,因陈坤一直陪伴左右,萌生爱意,2002年初发现怀孕,但恰逢陈坤事业上了轨道,就压下了结婚一事。后来,二人感情变淡,能相互扶持,也是因私生子这一层关系。当赵薇自爆有了结婚对象(据一香港记者猜测,对方是王菲介绍的新加坡富豪marco),陈坤非常生气。赵薇不得不接二连三地约会他,就孩子的抚养事宜进行具体协商。
看到这,很多人都会想陈坤的私生子到底是不是赵薇生的呢?天啦,快别想啦!本人作为资深八卦人士,就从没听过这样不靠谱的绯闻,为此俺特地做了以下分析报告。
首先,赵薇有没有新加坡男友是件很没准的事。前些时候,有八卦传闻说赵薇已经嫁给了新加坡富豪,迷糊的赵薇,出来辟谣:“我这么爱国,肯定不会嫁给新加坡人。”这一不严密的措辞,得罪了一批人不说,就说她若真将嫁给新加坡富豪,又何必给自己挖这样的坑呢?
其次,众所周知,赵薇与陈坤的情谊一直深厚。二人是北京电影学院的同班同学,读书期间关系就很铁,在校园中走路都会勾肩搭背。后来各自成名,工作上也像亲人那样相互扶持。拍《花木兰》时,赵薇笑谈:“有一场戏,要求二人表现出初次见面的陌生感,这太难了,因为我们实在是太熟了。”有个小品的台词写得好啊:“太熟了,不好下手!”而爱情是需要脸红心跳的感觉的。
再次,赵薇承认过的男友有两个,并无陈坤。再说,即使他们真的有过一段不为人知的恋情,也不太可能生孩子。女人对怀孕这件事都很敏感,会做好防御措施是一,即使一不小心“中奖”了,不还有毓婷吗?即使毓婷来不及,电视里不成天放着广告吗?“三分钟能做什么?三分钟只能吃二分之一的苹果,三分钟只能……”赵薇虽然是个单纯直率的人,但并不傻,而且对工作相当有野心,咋会在前途大好、婚事无着时生下私生子?
退一万步说,人家赵薇也没有作案时间啊!陈坤的孩子,今年得有七八岁了吧,这样推敲赵薇至少得2001年或2002年就生下了他。可是苍天啊!人家赵薇那段时间天天在电视、报纸上露脸,你啥时见她大肚子了?不信,自己去看看网上的她2002年在日本的视频吧!
虽然本人深刻热爱赵薇和陈坤,暗自希望他们最好能走在一起,但是私生子这事可不是乱说的。拜托那些八卦小编积点口德吧,不要再琢磨人家赵薇了。人家再是明星,再红,也都还是个没有出嫁的大姑娘啊,别乱说话啦!
给力读音为,gei li,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给劲、带劲的意思。“给力”一词最初的火热源于日本搞笑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中文配音版中悟空的一句抱怨:“这就是天竺吗,不给力啊老湿。”所谓“不给力”就是形容和预想目标相差甚远,而“给力”一般理解为有帮助、有作用、给面子。
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并非一匹马,而是“什么”的谐音。网友们用搜狗输入法打“什么”时,习惯用拼音首字母“**”代替,因为打字飞快,常在打“什么”时打错,打出一个“神马”来,“神马”一词就像曾在网络红极一时的“虾米”一样,走的同样是谐音路线,而这个词语也迅速代替了“虾米”,成了时下最热门的流行语。浮云的意思即虚无缥缈,转瞬即逝,意为“都不值得一提”。它的流行源于红遍网络的“小月月”事件,2010年国庆期间,一则名为《感谢这样一个极品的朋友给我带来这样一个悲情的国庆》的帖子中,“小月月”横空出世,以极其诡异的言行雷倒众生,并让网友们将“神马”和“浮云”联系在了一起,诞生诸如:“用任何词语来形容她,都根本乏味得很,神马网络豪放女,浮云!都是浮云!”、“小月月还能保持着晕的状态靠在他胸口,神马晕倒无意识论,统统是浮云!”的感叹。而“神马”和“浮云”的神奇之处,则是当这两个词结合在了一起,便可组成万能金句,推之四海而风靡。
蒜你狠系列(豆你玩、姜你军、煤超疯,苹神马……)
2010年11月2日。国家发改委公布了十月份城市食品零售价格监测情况。在监测的31种产品中,近80%价格上涨食品接连涨价,从“蒜你狠”到“姜你军”,再从“糖高宗”到“油你涨”、“苹什么”接力不断,新词也层出不穷。为了应对,不少人还成了“海豚族”。
闹太套
英文“not at all”的中文音译。歌手黄晓明在演唱《One World One Dream》时,由于对not at all的发音酷似“闹太套”而遭网友调侃,此词也因此成为网络流行语之
木兰从军
我看了《木兰从军》的电视剧,愤愤不平地对办公室的头儿说:“这个历史事件太假了,就是傻子也看得出,花木兰是女的。可那些跟她一起吃饭一块睡觉的军官,竟然毫无察觉,这咋可能呢?”头儿看了我一眼,慢条斯理地说:“如果你是那军官,你能察觉吗?”“当然能。”我说,“一个女人生活在身边,凭第六感也能察觉。”“你发现一个女兵跟你朝夕相处,会吱声吗?”
牛肉面
一名男子非常欣赏一位清秀的女孩子,但他的生性害羞,于是只好偷偷观察此女的习惯行程,远远地望着该名女子。当他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每周三这名女孩子都会到一家牛肉面店去吃面。一天:他跟踪了这名女子,到了面店愈看她愈觉得她气质高雅、美丽动人,于是他鼓起勇气到这位小姐的身旁大胆地问她:“小姐,你叫什么?”小姐被突如其来的声响吓了一大跳,高声回答说“我……我叫牛肉面!”
一句话语录
鸟在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
长相决定命运。相机决定前途。
一个人不帅。可以赞他有气质;要是他连气质都没,还可以赞他有性格;如果他连性格也没有,还可以赞他有意思……但是他连意思都没。那就只好赞他可爱了。
在你离开之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个我喜欢和喜欢我的人,可他们不是同一个人。
根据脸红定理,如果你看一个人时不脸红,那么对方就要被你看得脸红。
我是沙漠里的一只鱼。靠着思念的眼泪坚强而又痛苦地活着……
曾经看见一种很漂亮的双人伞,于是买了一把,可惜一直没用上。当然,我并不是说这里没下过雨……
爱情就像海滩上的贝壳――不要拣最大的。也不要拣最漂亮的,要拣就拣自己最喜欢的。拣到了就永远不再去海滩……
通常是女人总记着让她笑的男人,而男人总记着让他哭的女人;可结果往往是女人留在了让她哭的男人身边,而男人身边却留下了让他笑的女人……
哈利波特1-7部最直白剧情
第1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抢了伏地魔最想要的石头。
第2部――《哈利波特与密室》: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毁了伏地魔珍藏多年的日记。
第3部――《哈利波特与阿兹卡班的囚徒》: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赶走了摄魂怪,救出了他的教父。
第4部――《哈利波特与火焰杯》: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到墓地里把(被)伏地魔揍了一顿。
第5部――《哈利波特与凤凰社》: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叫了一帮人去和伏地魔打群架。
第6部――《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一天,他去偷伏地魔的东西,结果把一个老头害死了。
笫7部――《哈利波特与死圣》:从前有一个男孩叫哈利・波特,有好几天,他偷了伏地魔的好多东西,结果,有一天,他死了,又活回来,抢了伏地魔的魔杖,把伏地魔杀了。
港剧标准台词
最重要就是全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眼熟么?)
感情的事呢,是不能强求的(分手标准台词)
那,做人呢最重要的就是开心。(要用语重心长的口气来说)
不会的,不可能,你们骗我,让我进去!
让我一个人静一静(遇到心事)
就算你不为自己着想,也要替你**着想呃!(汗,眼熟么?)
发生这种事,大家都不想的……(弄巧成拙之后最常用的一句话)
老婆,我发誓下次真的不会啦,再给我一次机会好不好?(婚外恋都来这一句)
你打我?你竟敢打我?我啊爸啊妈都未打过我啊!(我很-_-!)
阿x,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你听我解释啊……
我不听啊,你走,你走啊!……(哎!简直就是烂编剧)
哭吧,哭出来会舒服点(劝人的专用台词)
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歇斯底里的台词)
系鞋带
男友给我买了条丝巾。麻利地系了个很漂亮的结。我问:“你不是说我是你的初恋吗?我看不是。你系丝巾、打结这么熟练漂亮,绝不像第一次给女孩儿系。”
男友把裤腿提起来,指着运动鞋说:“你看我的鞋带,我是用系鞋带的方法给你系的。”
不笑也得笑
富家女:见过名牌儿么?我这包上写着LV!
孙勇征
六岁开始学棋,1994年、1996年两次获得全国少年赛冠军,1995年首次参加全国个人赛即获得第11名而晋升为象棋大师……作为棋坛新一代的领军人物,孙勇征棋风稳健,技术全面。首届象甲联赛中关键一役力克“天下第一人”许银川,并最终以7胜6和的优异战绩成为上海队夺冠的头号功臣,小龙在残酷的胜负世界中日渐强大,此番半程6胜4和1负的战绩足以笑傲群雄。
作为一名棋手,孙勇征有着年轻棋手普遍缺乏的稳重和认真的态度。记得在上届象甲联赛中,孙勇征由于在前十轮全部弈和,得了一个“孙永和”的雅号,胡司令借机略施激将法:“小孙啊小孙,你要是22轮联赛全部弈和,那就是一项新记录。”孙勇征很快悟出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之后更是苦心钻研棋局,更加认真地对待每一盘棋,以自己稳定出色的发挥成为上海队的核心人物。
本届联赛第六轮上海客场挑战北京一役中,在万春林失利于靳玉砚,本队1比2落后的情况下,孙勇征依靠细腻老练的残局功夫以兵制炮,车禁马卒,最终拿下北京队第一高手蒋川。第九轮孙勇征败给邱东后,从个人胜率榜首位下降到了第二,但随后他很快调整好状态,于第11轮先手拿下厦门外援陈富杰,再度登上胜率榜和得分榜第一。纵观当今高手云集的中国象坛,孙勇征永远是一颗耀眼明亮的星。
提名1:洪智
5胜5和1负,洪智仍旧用自己良好的竞技状态和优异的成绩证明了个人赛冠军和特级大师的称号并非徒有虚名。虽然重庆队整体实力不均,半程结束后也仅名列第9,但是作为升班马的他们,只是制胜的策略过于单调,过分依赖洪智的表现,遇到挫折,便一蹶不振,这恐怕是升班马的一贯通病。正如今年足球世界杯第一次杀入决赛圈的乌克兰队一样,虽最终止步8强,但英雄虽败犹荣,因为他们创造了历史。重庆队的洪智始终以犀利的进攻扮演着乌克兰核弹头舍普琴科的角色。
提名2:谢靖
11轮4胜7和保持不败,最年轻的象棋大师,最年轻的甲组棋手,如今小虎谢靖在胡司令的悉心教导下已修得正果,与孙勇征一起成为上海队的最佳锋线组合。当年上海队中稚嫩的盾已成为具有强大杀伤力的矛。第二轮在胡司令先失一局的情况下,小龙小虎联袂上演了一幕虎啸龙吟的好戏,最终帮助本队战胜了河北队。同样是这对组合在第8轮中再度发威,双双取胜,拿下黑马开滦煤矿队。上海队能够获得联赛半程亚军小虎谢靖功不可没。
提名3:王琳娜
2006年象甲联赛进行到第二轮,江苏队张国凤顶替王斌出场,开创了女子棋手首次登陆象甲的先河。一时间巾帼棋手亮相象甲成为人们最关注的话题,遗憾的是本轮张国凤输给了洪智,导致江苏队以1分之差败给重庆队。第三轮黑龙江主帅赵国荣同样做出了惊人的决定,让王琳娜替换张晓平上场。正因为有前车之鉴,所以人们为黑龙江队此冒险之举感到疑惑不解。不过纵观象甲12支参赛队伍,也只有江苏队和黑龙江队才有实力有魄力下出这样一手棋,张、王两位巾帼英雄近几年一直交替占据女子等级分榜首的位置,在以往与男子棋手的几次同台较量中也略处上风。比赛结果最终王琳娜不辱使命,先手逼和布局专家阎文清,黑龙江队主场战平河北。战和了强大的对手,使这位巾帼英雄信心大增,之后王琳娜又获得三次出场机会,先后战平徐超、李鸿嘉、谢岿这样的实力派大师。在以男棋手为主的象甲联赛中四战男子象棋大师不失一分,王琳娜用自己的实力和稳定的发挥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花木兰,正应验了那句流传千古家喻户晓的台词“谁说女子不如男”。
在好莱坞,他是传奇,是暴君,是复仇者,也是充满远见的行家。“他比任何人工作都更努力。”每一个认识杰弗瑞・卡森伯格的人都这么说。
数周以前,新上任的电影创意负责人周铃从洛杉矶飞往上海的航班落地不到两个小时,就接到了卡森伯格的电话:你到了吗?怎么样?一切顺利吗?中国怎么样?
“天哪,我心里想,他怎么会知道我的航班什么时候到,他每天有多忙啊。”20多年前,铃还是初到迪士尼工作的年轻女孩,每个星期会跟伙伴们走进卡森伯格的办公室,跟他pitch故事创意。“我不知道他是什么材料做成的,永远那么有精力,这么多年还是一样。”
坐在我面前的这位叱咤好莱坞40年的老头已经在北京工作了一整天,他出席电影会,跟熊猫人偶互动,上台去吃明星即兴烹饪的意大利面,又到论坛演讲,并陪同媒体观看26分钟的《功夫熊猫3》片段。
“你好像永远都不会累?”“我今天累了,因为这个。”他举起打着红色绷带的右臂,“这玩意儿折磨得我很难受,但这是唯一使我感到疲倦的原因,没有别的。”他说话时永远精准聚焦对方的眼睛。
2015年10月,卡森伯格跟妻子开着一辆Tesla外出,遭遇了车祸。当时气囊弹出,场面极其可怕,据说人还能活着走出来已是奇迹。
“老有人问我为什么不雇个司机,我为什么要雇司机啊,我就喜欢自己开车!”拖着受伤的胳膊,他啜一口永远不变的饮料―健怡可乐,笑道:“你应该不会吃惊,反正我就很喜欢‘控制’”。
出走的辛巴
20年前,如果卡森伯格在迪士尼顺利得到自己想要的职位,那压根就不会有梦工厂的出现了。
1984年,时任制作部门主席的卡森伯格离开派拉蒙影业,追随自己的老板迈克尔・艾斯纳(Michael Eisner) 加入迪士尼影业。作为CEO,艾斯纳把自己的老部下请来,要卡森伯格振兴当年低谷中的迪士尼电影业务。
华特・迪士尼去世后的迪士尼曾经一度萎靡不振,公司内部问题不断,到80年代艾斯纳接手之时,迪士尼在美国六大制片公司中间已经垫底,好久没有出过令人记住的片子。
“你来管电影,尤其是那儿。”艾斯纳指指窗外,卡森伯格透过午后斑驳的阳光看到一座建筑,那正是迪士尼动画工作室所在的大楼。
以往更多在真人电影领域工作的卡森伯格从此成为“迪士尼的学生”。1984到1994的10年时间里,卡森伯格兑现了他当初进入迪士尼的承诺。虽然人们对他行事作风、言语态度的评价不一,许多电影艺术家甚至认为他是“控制狂”,过于强势。但大家都承认一个事实,他复兴了迪士尼电影:迪士尼最受好评和最卖座的片子都出自这一时期:《谁陷害了兔子罗杰》《小美人鱼》《美女与野兽》《阿拉丁》以及《狮子王》。
不管是爱他还是恨他的人,都承认他对故事有一种敏锐的嗅觉,虽然他也不能百发百中。1993年,美国华裔制作人杨燕子(Janet Yang)拿着《喜福会》的大纲四处碰壁,城中大佬无一例外拒绝投拍。理由是这样一个故事完全不符合当时好莱坞卖座影片的套路,甚而处处反其道行之:全是华人演员、几乎都是女性、不讲英文(观众不爱看字幕是谁都知道的道理)。坐在卡森伯格的办公室里,杨燕子基本已经不抱希望。结果他迅速看完了故事,简单干脆地说:我懂这个故事,我喜欢它,咱们做吧!
几年间,迪士尼的票房表现重回六大之首,卡氏的功劳不可埋没,这一段时间后来被称为“迪士尼复兴时期”(Disney renaissance)。但危机往往就潜伏在最辉煌的时刻。1994年,当《狮子王》在全世界范围内赢得掌声和票房之时,卡森伯格在迪士尼的职业生涯却走到了尽头。个中细节虽版本不一,但都可以读出点“功高盖主”的味道―志得意满的卡森伯格希望自己得到相应的褒奖与升迁,艾斯纳和迪士尼的侄子罗伊・迪士尼则对他越来越不满。这一切都随着迪士尼的2号人物弗兰克・韦尔斯(Frank Wells)在直升机事故中丧生而全面爆发。艾斯纳拒绝提拔卡森伯格担任弗兰克的职位,矛盾不断升级,最后以卡森伯格离开工作了10年的迪士尼告终。
采访时,当被问到“做过的最艰难的决定”,卡森伯格摸着头想了半天:“嗯……一时还真想不到,但我知道在我身上发生过的最艰难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被开了,哈哈!”他往后靠了靠,说,“我被迪士尼开了,讽刺的是不是因为得不好,而是得太成功了!我跟我老板结婚19年,那是一场特别不愉快的离婚。”
屋里静了片刻。
他自己接话说:“嘿!不过8天之后,我跟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和大卫・格芬(David Geffen)就成立了梦工厂,所以你说,还能坏到哪儿去!”说完又自顾自地笑起来。
打碎童话的怪物
从某种意味上来讲,梦工厂的起源确实可以说是卡森伯格的复仇计划。如果要另起炉灶,就要做点不同的。卡森伯格的骄傲似乎也不允许他复制迪士尼的故事。美国媒体曾经把他比作《狮子王》里年轻的辛巴,他从童话王国出走,开疆破土,开始了一段苦涩与荣光并存的新旅程。
1994年的秋天,卡森伯格说服了电影神坛上的大人物斯皮尔伯格和音乐大亨大卫・格芬,共同创立了好莱坞数十年间没有出现过的一家新的娱乐帝国―梦工厂(DreamWorks SKG)。
这三个人合起来,几乎可以搅弄大半个好莱坞。而卡森伯格也非常清楚,斯皮尔伯格是这个“梦之组合”最大的王牌。
除了精力过人,卡森伯格的另一大特点恐怕就是雄心勃勃。他曾说,动画电影的传统一度是把低幼的童话画出来,如果来个180°的反转看看另一面如何?我相信这就是我们所做的。
在《怪物史莱克》开篇,匹诺曹、灰姑娘、白雪公主、小鹿斑比全被涮了一顿,甩着绿色大鼻涕的怪物不耐烦地说,你们这些童话里的东西(fairytale thing),都快离开这儿让我清静一下!这种对传统童话故事的暗黑反转令人叫绝,几乎就像是出走的卡森伯格在对“离了婚”的前老板喊话。而看腻了“公主和王子永远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观众成了最大受益者,人们爱上了这头拿眼球当开胃菜的丑八怪,对他的话唠驴朋友和穿靴子的猫也着迷不已。
梦工厂成立以来曾经历过不少资金和运营上的危机,《怪物史莱克》这部制作过程异常漫长、复杂的电脑动画,在2001年使得梦工厂真正创立出了自己的品牌。
每一部影片的每一个制作阶段,卡森伯格都不放过,他会跟进创作的进展,给出自己的意见。有人对此颇为欣赏,有人却很不适应。“我真的没有见过一个忙碌的公司高管还能做笔记,亲自参与剧本的每一稿修改,给出意见。”杨燕子说。
在美国梦工厂工作过20年的许诚毅导演与卡森伯格交情颇深:“他对工作要求非常高,如果他知道可以更好,绝对不会满足于现状。” “控制狂”与“勤力亲为”大概就是卡森伯格身上特质的正反面,它们和谐共存。
“华特・迪士尼为孩子以及每一个大人身上存在的‘孩子’制作电影,梦工厂为大人以及每个孩子身上存在的‘大人’制作电影。”许多年以来,卡森伯格一直喜欢用这一句话来阐释梦工厂与迪士尼的不同。
《怪物史莱克》《马达加斯加》《大战外星人》《功夫熊猫》《驯龙高手》《疯狂原始人》,似乎每一个故事里都有一种传统里的非传统演绎。梦工厂的作品频频获得业内的奖项,并提名奥斯卡,这个名字开始跟一流的动画电影品牌挂钩,成为品质的保证。
当初三人创立公司时的承诺是,公司10年内不上市。2004年,梦工厂动画部门从梦工厂拆分,并单独上市,卡森伯格任CEO。至此,出走的辛巴似乎终于成为了一个小王国的君主。“跟迪士尼比起来我们还是个小婴儿,但是我想我已经准备好让我们站起来蹒跚学步了。”卡森伯格望一眼窗外北京浓浓的雾霾,说道。这个65岁的企业家似乎从来没有想过退休,他以过人的精力工作40年,并且打算继续下去。
好莱坞流传着一个关于他“工作狂”的故事,据说他曾对不满加班的员工说:如果你周六不想来上班,那周日也不用来了。有人跟他求证,他哈哈大笑,然后毫不掩饰地回答:“我记不清了,但是这的确像是我会说出来的话”。
做大侠梦的熊猫
《功夫熊猫3》里,师父对阿宝说:假如你只去做你能做的事,你就永远不会比现在更强大。
“我想现在这几乎是所有看过的电影中我最喜欢的台词了。”在片段的结尾,卡森伯格扭过头来说。这似乎也正是他在中国做的事。
过去三年,卡森伯格对这个熊猫的国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上海东方梦工厂的员工都对美国CEO来访的频繁暗暗感到吃惊。以《功夫熊猫3》踢开成立后的第一脚,是为了让这个年轻的合资公司快点上手,有一个品牌成熟的项目可以做起来。他们史无前例地专门制作了中文版―不是简单的配音,而是全部依照中文和中国人的习惯制作了另一个版本,台词、角色嘴型、动作,全部重新来过。“我不希望中国观众看的时候有在看翻译版本的感觉,我希望他们感到这就是为他们制作的中文电影”。据说这样的制作增加了至少25%的成本,还不要说增加的时间。
早在梦工厂成立之前,好莱坞的娱乐公司就都曾跃跃欲试进入中国,迪士尼也曾试图将其动画频道在中国落地,但都因准入政策等诸多原因没能成行。而卡森伯格已经搭起了台子,跟中国团队合拍出了一部《功夫熊猫3》。业内的看法是,抛开资源和用人的因素,卡森伯格确实也比别人都更重视在中国的拓展,所以他切实、不懈地去做一切可能的工作。
“五年以后这里会是世界娱乐的中心,中国的市场即是未来之所在”,三年前他指着脚下的外滩说道。在这一点上,他眼光长远,动作迅速,犹太商人的精明与果敢展露无遗。
有意思的是,当我们回过头看西方价值当道的好莱坞作品中为数不多的中国题材影片,竟然都与卡森伯格有些渊源:《花木兰》《喜福会》和《功夫熊猫》均是由他拍板的项目。(《花木兰》上映时他已离开迪士尼)这当然不能解释为他对中国的某种执念,但在今天看来,作为深入到中国市场的好莱坞先锋,其中也不无关联。
作为一个技术控,卡森伯格是3D电影的推崇者,他笃信最先进的技术与最好的艺术家组合。在今天多媒体铺天盖地改变人们生活和消费娱乐方式的时代,卡森伯格依然深信电影的无上魅力。
“在电影的结尾,人们会被感动,会起立,会鼓掌。我就问你一个问题,你上一次对着自己的iPhone鼓掌是什么时候?iPad的呢?”他目光紧逼,反问道,“这些东西(指多媒体)都很棒,我也很爱,但它们不会取代电影,它们只是行业里的另外一些东西。”
关键词娱乐性中国文化夸张哲理性
由美国梦工厂出品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于2008年6月20日在国内影线上映。第一周创下3800万票房,超越了《钢铁侠》、《纳尼亚传奇2》等大片,成为国内上半年首周最卖座的进口电影。
《功夫熊猫》的故事极其简单:一个梦想成为功夫高手的熊猫阿宝,因机缘巧合被误认为救世英雄“龙斗士”,经过一番笑料百出的挫折和努力后,终于打败了雪豹太郎,和朋友们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部以熊猫、功夫为卖点的好莱坞动画片,为何如此受到中国观众的青睐,究其原因。《功夫熊猫》在电影的娱乐性上做足了功夫。
一、电影娱乐性的产生及其表现
(一)电影娱乐性的产生
1、受众的心理需求:对娱乐的渴望
大众文化的兴起和文艺娱乐功能的彰显是经济市场化、全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在世界经济进入多元化、多样化的时代,现实社会的巨大压力使人们产生强大的娱乐需求。由此。“获得”成为受众对影视媒体的重要需求。在影视作品中,则主要来源于奇观、逃生体验、两性关系、惊奇以及幽默的组合。
2、市场的需要:大众消费时代呼唤娱乐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电影消费日益成为大众而非奢侈的时尚。据中国电影家协会调查显示:看电影仍然是当今中国人首选的娱乐方式之一。对于受众而言,观看电影的过程就是精神享受的过程,因此,受众进行电影消费的驱动力源于对快乐的追求。对电影制造商而言,在电影的内容和形式方面都力图制造和满足受众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欲望,并使之成为创作的原动力。
(二)电影娱乐性的表现
市场需求因素和大众心理因素驱动了电影娱乐性的产生和发展。然而在电影娱乐性越发凸显的今天,娱乐片却常常受到诟病,与庸俗和哗众取宠联系在一起。人们质疑:“什么是真正的娱乐?”简单的说,娱乐就是使人快乐,消遣。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电影的娱乐性指的就是电影能让受众轻松、愉悦同时获得身心健康休息的属性。为了达到娱乐大众的目的,电影的娱乐性常用的表现方式有:展现独特的风景、风俗:叙述温情感人的故事:打造幽默通俗的经典台词:表现扣人心弦的情节等。
二、《功夫熊猫》中的娱乐性表现
动画电影作为一个独特的影片种类,以其卡通可爱的影像元素、童心童趣的情感表现、天马行空的想象空间。在全世界备受欢迎。其中的趣味与童真,正是受众精神回归的需要。因此,动画电影相较于其他影片种类,娱乐性更为突出。
《功夫熊猫》怍为一部主题简单的励志电影,和其他好莱坞动画电影相比,除了童真、童趣,其娱乐性更为突出的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功夫盛筵展现浓郁的中国文化
与迪斯尼版《花木兰》的“中国壳+全部美国魂”不同,梦工厂的《功夫熊猫》更像“中国壳+部分中国魂”。“尽管其中也有不到位的表达,但从《花木兰》到《功夫熊猫》,好莱坞正在深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这种认知首先表现在打造醒目的中国标识。梦工厂将中国国宝“熊猫”和中国国粹“功夫”联系起来,打出引发国人兴趣和西方受众好奇的“中国牌”。其中,尤其是对中国功夫淋漓尽致的展现,成为吸引受众的首要原因。抢碗功、筷子功、掌劲灭烛、夜幕飞檐、五类象形拳等再现了成龙、李连杰、李小龙在功夫电影中的动作样式。而不倒翁、铁齿狼头桩、铁齿沙袋、无敌风火轮等也是借用了中国功夫电影的器具。“行侠仗义”、“无招胜有招”“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等中国武侠精神在片中得以浓墨重彩的渲染。
“武侠乃成人的童话”,这在中国早已成为武侠的代号。因此,《功夫熊猫》对中国功夫和武侠精神的再现和渲染,满足了受众的武侠情结。同时,又因其特有的动画趣味,精确的还原了“成人童话”的精神。又有效的避免了血腥打斗带来的心理刺激。在没有暴力的动画功夫电影中,受众更加注重的是功夫的流畅、精彩带来的愉悦,使之更易于和现实拉开距离。使观众获得超越现实的审美。
其次,细节体现中国元素。影片导演斯蒂芬森声称《功夫熊猫》是“写给中国的一封情书”。影片的细节运用匠心独具。花轿、针灸、庙会、书法、面馆营造出浓浓的中国味。同时,以管弦乐为主的背景音乐中,穿插上笛子、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表达出“中国化”的听觉效果。
以中国功夫为核心,注重中国文化的挖掘和展现,梦工厂打造出好莱坞式的“中国电影”,精湛娴熟的中国功夫。无处不在的中国元素,营造出浓郁的中国味,正是《功夫熊猫》中最突出的娱乐性表现。
(二)夸张的情节营造惊险刺激的体验
作为第七艺术形式,电影吸收了戏剧、舞蹈等艺术的表现形式,突出“夸张”这一艺术特征。而动画电影则更注重制造极度夸张的艺术效果。对于受众而言,“观众在观赏娱乐性强、故事强、动作性强的故事片时所产生的快乐是两种:一种是打破平衡、打破规则、产生刺激、产生运动、振奋精神、激绪所带来的快乐:一种是满足需要、恢复平衡、恢复秩序所带来的愉悦。”而前一种快乐,正是夸张力所带来的。
和其他动画电影不同,《功夫熊猫》对娱乐性的注重,除了表现在温情、幽默中。为了突出“功夫”这一卖点,影片重在为受众营造惊险刺激的内心体验。首先。影片中人物形象的设计的夸张。阿宝的形象虽然取材于熊猫。但像圆球一样臃肿的肚子和短小得失调的双腿。都经过了夸张的处理。而这一处理的目的,不仅是为了人物造型的可爱。更多的是为了突出熊猫阿宝臃肿、迟缓的形象与雪豹太郎迅猛、凶残的形象对比,营造出熊猫、雪豹决战时的惊险和刺激。其次。人物动作的夸张。在雪豹太郎出逃的片断中,太郎从监狱底层的“翻腾跳跃”,躲过万箭齐发、万石坠落的一系列动作都是人为设定的夸张性表演,表现出中国功夫的神秘色彩。此外,阿宝首次练功房亮相的憨态以及穿越走廊的滑稽动作等等。无不经过了夸张的放大。以加深受众的心理感受。再次,场景设置的夸张。类似巴士底狱的啸岗监狱:一条通道、一千个狱守、一个犯人。这一夸大的处理使受众的紧张情绪被充分调动起来。另外,那高耸入云霄的玉殿,也为熊猫阿宝的武学之梦蒙上一份神秘的色彩。
《功夫熊猫》中,通过对人物形象、动作和环境的夸张、凸显,使观众得到鲜明强烈的印象,为随时可能展开的宝典争夺战渲染了紧张的气氛,使受众体验到惊险与刺激带来的。
(三)哲理的字幕译文启迪大众心智
电影的娱乐性除了表现在主题、情节等方面。也反映在字幕翻译上。为了适应国际动画电影全年龄的定位,字幕译文的通俗和幽默相当重要。在《功夫熊猫》中,大量通俗词汇和流行词汇的运用。表现出典型的好莱坞式的幽默,例如:帅呆了、修理你、减肥、地盘等,语言简单直接。琅琅上口,同时,“师傅”、“乌龟”等称呼的直接音译,更是增添了影片的趣味。这些以娱乐消遣为目的,适应大众情趣的词汇,既有童趣又不失成人的幽默,因而获得国人的喜爱。
在《功夫熊猫》中。字幕译文的娱乐性更注重寓教于乐,简洁直白的语言中包含发人深思的哲理。影片中,龟仙人的语言极具特色:
例1:OnemeetsitSdestinyontheroadhetakestoavoidit,
往往在逃避命运的路上,却与之不期而遇
例2:Yesterdayishistory
Tomorrowisamystery
Buttodayisagift
Thatiswhyit’scalledthepresent(thegift)
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未来的还未可知,现在却是上苍的礼赠,我们可以把握的是当下。
例3:Therearenoaccidents
世间无巧合
“不期而遇”、“把握当下”、“世间无巧合”等语句。原汁原味的
诠释了中国佛教禅宗的哲理。影片中,龟仙人作为智者,其语言的启迪性,也符合禅宗所崇尚的“悟”。这对于生活在快节奏、强压力社会中的人们,似乎像一剂心灵的鸡汤,让人在浮躁与虚华中得以深思。由此,影片的娱乐性也由单纯的轻松、愉快上升至寓教于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