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5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三字的成语有:下马威、无底洞、五车书、父子兵、父母官。
五字的成语有:三百六十行、一去不复返、一字值千金、一言以蔽之、一物降一物 。
六字的成语有:百闻不如一见、一客不烦二主、三寸不烂之舌、五十步笑百步、九牛二虎之力。
七字的成语有: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巴掌拍不响、一人做事一人当、一失足成千古恨。
八字的成语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人传虚万人传实、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来源:文章屋网 )
作为一名收藏爱好者,在长期的收藏实践中,应该摸索总结出一套独特的“收藏经”。我从事收藏活动20余年,总结出了自己的“成熟藏家六字经”。
一曰“爱”。“爱”即是喜欢。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可以产生热爱,而热爱则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名藏家,首先要喜爱收藏,痴迷收藏。没有喜爱就不会“入境”,没有痴迷就会永远徘徊在收藏大门之外。要求所有的收藏爱好者都能够达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程度是不现实的,但做到“思侬念侬依偎侬”还是应该做到的,毕竟,“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
二曰“考”。“考”就是研究。作为一名藏家,必须要学会“研究”藏品。“研究”不分深浅,也不分类别,遇到的每一种(类)藏品,收藏到的每一件(宗)藏品,都是值得研究的“标本”和“教材”。藏家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才能逐渐地扩充自己的知识储量,增加自己的收藏“技能”;藏家也只有通过不断地“研究”,才能提高自身的鉴赏能力和“淘金”水平,进而为未来的收藏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备下一把打开收藏宝库的金钥匙。
三曰“专”。“专”就是专一。俗话说:样样通,样样稀松。就个人而言,其精力、财力等是有限的,藏家不可能用其一生的精力和一室的财力,去藏尽天下物种,而且面对庞大复杂的大千世界,藏家若想有所建树的话,也要必须学会有所取舍:有舍才有得,有得必有失。《劝学论》中有“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另外,在收藏界中还讲究“术业专攻”,如果涉足藏海,不管是胡萝卜还是白菜一通收藏,不仅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之感,还会大大削弱藏家的收藏兴趣,影响收藏水平的提高。放眼国内外收藏家,很多“专家”就是“用心一也”的结果,“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 之事者,无赫赫之功。”
四曰“辨”。“辨”就是甄别。藏家通过对手中藏品的研究来不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收藏市场总是泥沙俱下、良莠并存的,作为成熟的藏家,必须练就一副火眼金睛,练就一身“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吹尽黄沙始到金”的真本事。国内外许多收藏大家,就是通过不断的甄别、辩论,才扩充收藏视野的。从外行到内行,“辨”这一关至关重要。
五曰“利”。“利”就是利益。成熟的藏家,应该在收藏的过程中,充分看到或估测到藏品的升值空间和趋势。俗话说“无利不起早”,话虽直白、粗俗,但对于收藏来说,也不无道理。因为藏品的升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收藏活动不断地向纵深发展,同时也为收藏过程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原动力;另外在某种程度上,还调动了藏家的主观能动性。因此,作为成熟的藏家,不要耻谈“利”,更不要“王顾左右而言他”。没有“利”的驱使,光靠兴趣牵引,收藏活动是走不远的,夭折是早晚的事。
六曰“传”。“传”就是弘扬和传播。收藏是保护人类文明、传承社会文化的过程。藏家在收藏过程中,切不可开口言“趣”、闭口谈“利”,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收藏的最终目的还是文明的保护和传承。因此,作为成熟的藏家,有责任、有义务通过收藏活动来保护人类文明,传承先进文化,以藏品为载体或平台,不断向世人或后人传播人类文明的火种,使之真正实现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教练指导说:“押10!”
“为什么?”“笨,你看这阵出10的频率这么高,押,肯定中。”
操盘手把筹码放到10上,等着开赌。
哗啦啦开赌后,亮的是9点。操盘手失望,教练兴奋:“继续押10!”操盘手迷茫地看着教练。
“押10,刚才9点,离10不远,这次肯定是10!”
哗啦啦开赌,亮的还是9点。操盘手失望,而教练依然兴奋,喋喋不休地指挥着:“再押10!这10说啥也该出来了,加大筹码。”
操盘手不太愿意,但还是加大筹码,下到10上。
哗啦啦开赌,11点。操盘手痛苦。教练还在坚持:“继续押10。”“还押10呀?老押不中。”“这几把不是9就是11,那么10肯定要出,押,没问题!”
哗啦啦开赌,不是10点。操盘手失望加痛苦,不想再听教练指挥。教练命令到:“押10!从概率上讲,10应该出来了。”
操盘手极不情愿地继续下了注。
这样一直到第10把,10终于亮相。教练高兴得手舞足蹈:“看,怎么样,我说10要出来,肯定就能出,这概率论还有错?”
可此时,操盘手输赢的结果是9∶1。赌桌周围的其他人,刚开始也感到教练说得很有道理,纷纷跟着教练下了注。只是几把过后,便不再执迷不悟。
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经常碰到类似情况,某个做事的理由,看似很有理论依据,很符合逻辑推论,很容易行得通,但实际做起来却远不是这样,而是处处碰壁,根本行不通。为什么?简而言之,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你的理论,所谓合情合理,所谓有理有据,所谓合乎逻辑,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思维分析判断出发的,往往只看到事情发展的有利一面,而忽略了,甚至是不愿看到不利的一面。所以,做起来很固执,初次碰壁后,还认识不到错误,而是指责客观世界没有按主观意愿来运行,并努力寻求苍白的理由来坚持为自己辩护,从自己的立场出发,继续为自己的错误寻找支撑点,以致越陷越深。为什么常常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就是双方既不站在对方的立场来想问题,也不全面客观地看问题,都只从自己的立场出发,从自己认为有理的一点出发,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这是唯心论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也是人为什么容易犯错误、认歪理的根源和不易纠正的顽症。
“我们不能期望完美,尤其是那些需要预测的领域。我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但是不能指望十全十美。”近期,被广泛指责对经济危机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格林斯潘,终于羞羞答答地认了错,但仍然在辩解说,“美联储对于经济运行规律的预期本身就是一门不精确的科学。如果我们的预测有60%准确,那意味着我们还有40%的概率犯错误。”但不管怎么,这高贵的老汉,终于破天荒地承认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存在缺陷,承认当年自己推行的理论出现错误,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低下了他高贵的头颅。
次贷危机是典型的泡沫经济。泡沫经济的发生源于格林斯潘为代表的美联储的泡沫理论。这是美国人“先消费再还钱”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同那位赌场教练的所谓概率论一样,这种泡沫理论表面上看很有道理,而其实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一俊遮百丑,一利蔽百害。所以,往往看似很有道理,而其实祸害包含其中。
【关键词】军工企业:价格控制;招标采购;策略
招标采购中采购渠道和采购价格的确认,是物资采购控制的重中之重。它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因而无论中外企业都将其作为关键控制环节。
但在实际的招标采购工作中,特别是在招标采购的价格控制上,没有形成很好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在采购成本的控制上难以实施。
招标采购降低成本就是要降低所有权总成本。所有权总成本=取得成本(单价)+所有权成本+所有权后成本。采购需要购买的是价值,而不仅仅是单价;单价只是冰山一角,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控制采购成本就是让所有权总成本最低,不能仅仅只让价格最低!所有权总成本构成见下图。
一、在招标采购过程中存在着以下问题
1.起订量太少,无法达到优惠
在实际的招标采购过程中,往往采购数目达到一定数量,才能享有一定优惠,若采购批量较小,基于供应商的高生产成本及高运输成本,招标采购方往往要付出比通常高很多的价格购买所需的产品和物料,从而无法享受优惠。
2.同类型产品价格相差较大
原因有多个方面,国际市场原材料价格上涨,汇率浮动,运输费用增加,商级别不同,区域性差异,所需求的售后方式及产品年限不同,原型号停产,替代型号配置升级等等情况,会出现同类型产品价格浮动较大。
3.对单一来源供应商无法进行价格约束
招标采购的产品,往往只有一家供应商投标或所需为瓶颈型产品,只有一家供应商满足质量技术及货期的要求,从而产生对单一来源供应商,无法进行价格约束的现象。
二、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的方法和措施有
1.建立健全招标采购机制,统筹规划,集中采购
招标方可以把零散的采购申请集中起来统一进行招标,或由规划管理部门协调统计各部门需求,将采购清单进行整合,以求争取到更优惠价格,进行统一招标采购。二是集中向某个供应商采购。
2.进行数据挖掘,与历史采购价格对比,统计采购差价
采购部门应该根据市场情况和以往的业务往来,建立供应商资信情况信息库,然后向3家及以上供应商索取采购物资的价格和质量指标,比较不同供应商所提供的资料,选择最有利于企业生产和价格最合理的供应商。
招标部门在评审过程中可以对历史订单进行数据挖掘,统计以往同类型产品的采购价格以及集中采购的价格,在招标采购的过程中可以作为评审资料或谈判依据,跟历史价格进行对比就是统计采购价差。
3.引入战略合作伙伴、从源头购买物资
寻找较多合格供应商,形成良性的竞争模式。如果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就要寻找生产厂家直接供货;如果量小就可以找商供货,因为生产厂家的运输等费用可能高于商。找商供货时,还得注意不同级商所出现的价格差异。选择供应商时应尽量挑选那些规模及经营方式与本企业要求相匹配的厂家,一旦找到合适的厂商,尽可能与之结成战略合作伙伴P系,签订长期的供货协议以取得对方的信任与支持。和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固然可以让双方长期从中获利,但要在采供双方之间建立起这种关系,需要双方高层管理者的深层次沟通。只有双方拥有相同或想近的经营理念及达成一致的长期发展目标,才能走到一起。
4.针对单一来源供应商,形成谈判机制。
招标采购的商务谈判基于:成本分析、收集情报、信息整理。一个成功的谈判应做好两个部分的工作:第一,了解谈判的过程。第二,进行谈判的准备。
双赢是谈判的目的。针对单一来源供应商谈判除了要竞标砍价外,还需要不断开发新的供应商,主要商品、材料最少有五家供应,每年增加2家,同时着眼全国供应商进行购买,外包合作联盟,做自己最擅长的事。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招标采购过程中,需要对其价格控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有效地解决,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招标采购的价格控制,从而实现招标采购工作的顺利完成。因此,通过对招标采购的价格控制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在今后的招标采购中,能够更好地对招标采购的价格进行合理的控制,运用各种可提高招标采购绩效的新知识和手段,了解招标采购的发展趋势以调整招标采购策略来为单位获取更大利益。
事实上,中学生异往是十分自然的正常现象。在交往过程中,即使少男少女对特定的异性对象产生好感、爱慕,也是十分纯洁的,只是相对于他们特殊的社会角色和当代社会对他们的要求,为时尚早而己。因此,对中学生异往过密的行为,我们一定要理解、宽容,多做调查研究,决不能采取回避、不闻不问、听之任之的态度,更不能草木皆兵式的神经过敏,把中学生异往视作“洪水猛兽”,严厉禁止异性学生交往,或是一旦发现任何蛛丝马迹,便捕风捉影,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而应该慎重思考,积极应对。
2009年我所带的高二(14)班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男生李佳和女生王梅交往密切,他们在班内装作无事,放学后经常挽着胳膊同出校门,后来,竟越来越大胆,同时其他同学中也出现了此类情况。面对这个问题,我做了精心的教育。
一节班会课,我以中学生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和《走过花季》为话题,谈起了有关中学生异往的问题。我巧妙地解除了同学的戒备心理,大胆地引导大家讨论:(1)《十六岁的花季》的同学们中有早恋吗?后来真的走到一起了吗?(2)你认为这时恋爱的感情成熟、可靠吗?(3)你怎么看待同学中的早恋问题?(4)你认为早恋中的你真的幸福吗?(5)心中有了他(她),你还能无视对方感受与其他异性同学高谈阔论了吗?(6)你是否面临不敢再去看其他异性同学的制约?(7)你敢向对方交付一生吗?(8)你是否甘心情愿现在就为一个人远离了本该亲密无间的同学友情?(这或许对你一生都很重要)同学们各抒己见,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他们认为:男女生早恋的感情普遍靠不住;陷入早恋未必就幸福,既影响自己的学习,又不能和同学深入相处;不敢向早恋的对方交付一生等。通过讨论,大家明确了方向:不要因一时冲动,影响了一生的追求;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不要因一滴水而错过了江海。
一石激起千层浪,班会在同学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李佳和王梅以及其他同学恢复了常态,端正了与异往的态度。
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通过与同学的接触摸索了一些引导中学生异往的正确方法:
首先,抓好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教育的核心是道德教育,正确的道德教育可以消除学生对异性的神秘感,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力,使他们正确认识与异性同学的关系,把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分寸,掌握与异性同学交往的礼仪,严肃对待恋爱、婚姻以及性等问题。
其次,进行爱情基础知识教育。通过恰如其分的爱情基础知识教育,结合一些著名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明白爱情的社会意义和对人一生的影响,知道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和崇高的责任。这样他们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情感和行为,理智地对待与异性同学的交往,并把主要精力运用于学习,让自己先练好“内功”。
再次,提倡异性之间的正常交往。男女生的交往和友谊,是一种合理的需求,不仅对身心发展有益,还可以提高学生尊重、理解异性的能力,这对他们将来正确处理爱情和婚姻问题也是必要的准备。
最后,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可以给学生的身心发展创设宽松的环境、温馨的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激发异性同学的相互竞争与共同进步,从而把异性同学间的引力转化为班集体团结向上的凝聚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集体中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学生;关爱;公平;学习;用心倾听;奖惩分明;德才兼备
班主任要在思想上摆正自己和学生的位置,要明确班级的主人是学生,班级是学生成长的天地,在这个天地里,在伴随学生学习成长的过成程中,班主任所担当的是引路人的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我觉得学生所生活的“班级”不应该再被称为“教室”,它更应该被称为“学室”。作为班主任也有必要让学生在思想上明确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只有在这样公平公正,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中,学生才会真正觉得自己是主人翁,才会全心全意的为班级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用心倾听是沟通的前提
如果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中照本宣科,不学会倾听,那他就会处在“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情景之中,看不见学生的真实情况。教师要与学生平等交流、对话,在每一次对话中都能够学会倾听不同层次、不同思维模式学生的想法,这样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不是一味地灌输。一味地灌输,注定教师职业定位就是“教书匠”。
我是个教英语的人,我很害怕特别安静的课堂。每次提问,看到学生们静静地望着我,我都很担心。学生们的“安静”,使我看不到问题之下隐藏的东西。作为教师,当然希望学生因为“懂”而不存在问题,但更希望学生能够因为“懂”而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样,教师才愿意去相信学生们已经完全掌握了这个知识点。平时上课的时候,对待学生安静的表现,我会首先在心里对自己批评一番。一定是我没有营造好课堂的气氛,学生们在我的课堂中没有安全感,以至于他们不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我会在自问自答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问题,以此来倾听学生的声音。如果学生仍然回答有困难,我就会请一两位同学,让他们告诉我问题的难点在哪里?为什么回答有困难?以此来发现自己设置问题的不足。经过多年的高三教学,我发现用这种方法,学生对知识点和考点的掌握更加的牢固。
教育活动就是师生的交往活动,在这种交往活动中,用心倾听才会有更好的效果。所以,教师应当把课堂看作一个交往的场所而不是一个演讲的场所;要把学生看作自主、独立、能动的,有着丰富感情和思维活力的个体;要把教学活动看作是朋友交往中,倾听对方内心感受,拉近心与心距离的沟通交流。
课堂教学如此,课外活动更是如此。我们作为班主任,不仅要多参与他们的活动,更应该在活动中,与他们多谈心,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急他们所及,想他们所想。这样,没有学生不愿和你主动交往,和你谈心的。遇到任何事情,他们都可能主动来找你,听你的分析和劝解的。而且我们中职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想在其它地方的事情却多得多,又远离父母,很多时候他们会背着我们做一些不该做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主动去和他们交往,倾听他们的心声。我做到了这些,所以学生们都昵称我为“陈妈妈”,而不是陈老师。
二、学习是主题,活动是载体,两者得有机的结合起来
无论是那类教育,学习活动是亘古不变的话题。我们只有以学习活动为主题,我们学校才有它存在的价值。一个班级也一样,如果没有学习氛围,你从哪儿去感知它还是一个班级,学生,家长,社会怎样才能评价它?学生为此也才能感知在学校在班级的中心是什么?是学习。我们中职学校也一样。从一个班级成立起,我们就应该狠抓教学,这样到高三的时候我们才能向学生,学校,社会和祖国交一份满意的成绩。学生也会因为有了好的成绩,而扬眉吐气,从新找回自信。一个班级有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才能自发的凝聚在一起。所以,认真学习,努力学习是班主任管理好一个班级的根本。就因为我是以学习为出发点的,所以担任的每一届班级学风都很正,高考上本科线的也比其他班多得多。
同时,中职学校,也是向社会输送有技能型人才的培训基地。所以我们在上好理论课的同时,我们更要求学生走进实训场地,勇于动手,积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学习活动,积极的参加各种技能竞赛。争取在技能学习中,学到今后谋生的本领,在竞赛中,发挥自己的特长,找到真正的自我。另外,学校举行的各类活动,也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举行的。所以说,活动是学生、学校发展的载体。在活动中我们都才能成长和进步。
无论是学习,技能,还是活动,老师们都得现身说法,这都是为了他们的将来生存做准备的,他们都非努力不可,对于17―18岁的学生来说,他们是能理解和接受的,因为有一大部分学生不久的将来都面临着就业。
三、奖惩分明是鞭策是鼓励
现在的教育提倡鼓励,一句鼓励可能胜过十句批评。所以只要学生有任何的一技之长或一个闪光点。我们都应不辞吝啬地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和表扬。但同时学生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尤其是中职教育,学生自暴自弃的多,学生自控能力差、易激动、社会经验欠缺,批评的教育仍不可少。所以,奖励学生取得的成绩,是对他们的鼓励,同样指出,批评和处罚他们没做好的地方,是对他们的鞭策和劝告。比如,在学校,学生清洁扫除是一大难点。我在班上和学生们商量后决定:每周的清洁成绩,在全校前五名者,不重扫,每人奖励五元,来自班费,操行分跟名次挂钩,如5,4,3,2,1分。期末的名次也奖励现金,一分一元;名次在6-10名者,不奖也不惩,10-15者,重扫,不罚钱;15名以后,又罚扫,又罚钱,每人5元。中职生,每人都在自理家长给的生活费,作为女生既比较自觉,又比较节约用钱。所以,在这个班规一订之后,学生们是尽力在扫好,大多是挣到了那五元钱,而不是被罚。而且得到奖励之后是乐滋滋的,有收获的喜悦感。被罚的钱也是充入班费的。绝大部分学生都对此无异议,也做得好,少数学生也无话可说了。强调的是,这些都是班费收支,学生自主管理。又如,中职生迟到,谈恋爱,夜不归寝等重要问题,我也会与班规挂钩,一旦违反,严惩不贷,同时,也必须给学生和学生家长讲清。如发现一次夜不归寝,我罚学生50元,而且必须让家长知道,直到期末再无违反,方可退回50元,累教不改的,家长带回家教育至改正。谈恋爱也如此,已经发现,请双方家长到校。否侧,大家可以想象,17-18岁远离父母,又不搞学习的孩子,他们会干些什么出来?所以,在我多年的女生班主任工作中,学生是又爱我,又怕我,但绝对没有以上严重事情发生,所任的班级在学校的考核和师生的口碑中绝对是优秀的,学生们也是自豪的。
【参考文献】
[1]何远清.活动德育:提高德育实效的有效途径.《教育导刊》
一、更新观念,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更新观念,客观的评价学生,教师对学生在教学中的表现及学习成果不能正确评价。如:一个学生总是不小心丢掉小数点,就得到了“小马虎”的绰号,考试成绩不好,就被经常用“笨”来训斥等等,教师对学生所做的事儿全盘否定,使学生认为反正在老师心里,自己什么都不行,做为教师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不要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要合理的配合学生的学习过程,除此之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要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教师虽然占主导地位,但学生才是主体,如有的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障碍,虽然做了努力,却不能进步,由此感到徒劳无功,从而产生厌烦情绪,甚至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与挫折,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品质,用学生自身的力量来客服逆反心理。
二、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具有逆反心理的学生感受到气氛的和谐,师生关系的融洽,集体的温暖,进而自觉的融入和谐的氛围中。机智的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中,逐渐淡化消除逆反心理,从而达到有效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教学效果出发,通过精心设计,将最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每节课的教学中去,结合教学内容,巧妙包装,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学《比的意义》一节时,采用“石头、剪子、布”的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让学生身临其境,让他们在感兴趣的一局局的比赛中,学生们获得了不同的感受,无论是产生了疑问,还是得到了启迪,都是最大的收获。一个小小的游戏,能让学生真切体验,领悟,发现,也让数学课程抛弃了束缚,同时也避免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三、在教法上变封闭式的“灌”为开放式的“导”
在课堂教学中,机械的执行预设方案,急于教给学生什么,满足于教给学生什么,甚至搞题海战术,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采用科学的教学昂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也就是说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突出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和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顺着学生的思路,因势利导的组织学生参与,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产生自己的学习经验,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从而不再反感。例如良好的丰富多彩的导课,幽默风趣的语言,灵活多变的课堂游戏,互动方式等等都可以避免说教式的“灌”产生的逆反心理状态。如在进行“行程应用题”教学时,教师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的例题“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经过几分两人相遇?”出示,而是创造性地出示:两地相距270米,小东和小英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对走来。小东每分走50米,小英每分走40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要求学生先补充问题,然后列出相应的算式。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讨论后得出:(1)几分钟后两人相遇?270÷(50+40);
(2)2分钟后小东比小英多走多少米?(50-40)×2或50×2-40×2;
(3)2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270-(50+40)×2或270-50×2-40×2或270-(50×2+40×2);
(4)相遇时小东比小英多走多少米?270÷(50+40)×(50-40)或270÷(50+40)×50-270÷(50+40)×40;
(5)小东走完全程比小英走完全程少用几分钟?270÷40-270÷50。
此时教师看到学生的学习兴趣正浓,接着又适时补疑:那么4分钟后两人相距多远呢?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辩论和争论,学生得出:(50+40)×4-270、(50+40)×[4-270÷(50+40)]等方法。(有些题学生用的是分步的方法)可以看出,这样的教学,学生在掌握了最基本的知识,如:本题中的“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后,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了。开放式的导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学生的思维,并且这样的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消除了学科产生的逆反心理,这更是难能可贵的。当然这样教师的应变能力、调控能力等素质要求很高,无形中也促进了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和动力。
四、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教学充满活力
以量取胜 平均用力
不管是理解题干信息,还是整合解题思路,关键词往往是成败的关键。题干上的关键词往往具有限制和提示作用,如“表现手法”“赏析”等:阅卷时有评分细则,其赋分要点也往往落在关键词上。如果不明就里,解析题干时会山穷水复疑无路,回答问题也会拔剑四顾心茫然。
典型案例1 2011浙江卷选取z罗斯小说家米哈依尔・1多尔7夫的《第9车{》,讲述“我”的一次乘车经历和基辅读者反映的乘车遭遇。第11题就“作用”层面来考查“我”的经历:小说开|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有什么作用?
常见错误1 ①小说开篇故事具有铺垫作用;②引出下文故事;③突出车站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
名师诊断 本答案评为1分,要点残缺,且展开不足。本题考查“我”的一次乘车经历的作用,关键词是“作用”,就要结合文本的最重要内容进行对照分析。同学们肯定能想到铺垫、衬托等作用,这是开头叙述情节的一般作用,但是病例中第一点没有展开:再者还要结合文本内容,看清这一情节中现象的实质,进而分析出“突出现象普遍性”的作用:最后是针对两次经历的相同之处看本质,病例第三点过于片面。
高分策略 可抓住关键分点阐释,共3分,一点1分。答出“铺垫”,并且说出引出下文第9车厢的故事,得1分;答出“衬托(或强化)”下文第9车厢故事的叙述效果,得1分:答出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突出小说的主题效果等,得1分。要点为“铺垫”“衬托(或强化)”“普遍性”,并且一定要结合具体内容展开。
常见错误2 ①小说开篇写了“我”的一次乘车经历,目的是引出下文的故事情节;②“我”的经历与下文的经历有相同之处,增强小说的真实性;③也说明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
名师诊断本答案评为2分,缺少关键词,概括性不足,第一点核心为“铺垫”和“引出下文”,病例中遗漏了“铺垫”:第二点核心为“衬托”和“强化效果”,病例解读有失偏颇:第三点核心是由点及面和“突出”“普遍性”,病例概括性不强。
高分策略 这是有关布局谋篇方面的作用题,在解答时一定要注意两点:一是积累常见的答题模式术语,如常见的开头的作用有“开篇点题”“照应题目”“总领全文”“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辅垫”等,可以迅速切入答题的准确轨道:二是表述一定要具体完备,有针对性,如为何内容埋下伏笔,设置了怎样的悬念,为下文何处做铺垫,等等。
正确解答 ①用作铺垫,引出主要故事;②强化(衬托)主要故事的叙述效果;③突出这类现象的普遍性。
备考提示解题突破在题干,关键信息由此诞:解答之时要概括,关键词语莫可缺。
当断不断 反受其乱
观性试题的决断讲究有理有据,同学们应抓住选择|要点识破陷阱,不能=进牛角}。有同学在实战中要么,视题干中的“推断”“理解”等能力考查提示,要么对选择|的理解与原文信息脱节,要么误人命题人设,的陷阱而茫然无序。如果不能对题干、题|、原文信息以及设题要点等有一个整体认识,当断处不断,就会陷入迷局。
典型案例2 201 1重庆卷的社科文选取了个性化报纸――“niiu”,在介绍其模式特点时~ 显了新科技、新理念。第7题则是从文本内容出发的推断题,必须洞悉命题者设,的陷阱。下列推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niiu”让报纸从固定套【变成了V式=富的自助【,能改变读者阅读习口,养成鲜明个性。
B,“niiu”在短短的30天时间就吸引了超过1000人上网阅,远超预期,说明世界报业和出&业“9命”的成功。
c,“niiu”要求合作!伴要有内容的保(和广(的影响力,这将使网络媒体提供的新闻缺乏公信力的现状得到改变。
D,“niiu”进行的有益尝试和大胆试水,将会逐渐获得更多愿意接受新生事物的+的喜爱。
常见错误 选B或C。
名师诊断由题干信息“推断”可知,选择肢的表述都是出于原文而又由此推断开去,选A、B、C者都掉入了命题者设置的陷阱之中。A项认为niiu能改变读者阅读习惯,养成鲜明爪个性是错误的,它并非使读者养成鲜明个性,而是根据读者阅读习惯来确定报纸内容,也并非改变读者阅读习惯,这属于“主客颠倒”的陷阱。B项认为niiu的成功说明了世界报业和出版业“革命”的成功是错误的,原文用的是“试水”,目前只是试验阶段,并不能断定革命成功,这属于“把未然当作已然”的陷阱。C项绝对化表述,原文使用的是“并对纸质媒体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并非就是“改变”,这属于“偷换概念”的陷阱。
高分策略 解题时一要有语境意识,做好选择肢和原文信息的比对,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切莫断章取义,更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二要明了命题者常用的设置陷阱的套路,比如“望文生义”“绝对化”“偷换概念”“强加因果”“扩大或缩小范围”“未然与已然”“主客观倒置”“无中生有”等,结合相关信息迅速决断。解答这类试题要胆大心细,准确对位,切莫在细枝末节处纠缠。
正确解答 D
备考提示客观选择要审慎,关键细节务比对:火眼金睛识陷阱,当断之处莫犹豫。
三 蜻蜓点水 HOLD不主
探究类试题的解读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切#尝$止,更不能天马行空、随意发挥。可在具体解答时,要么思维受限,找不到探究的角度,要么脱离文本s目拓展,要么观点与理由如%水分离。如果不能精准地。析探究的要义,那何谈放得开收得&?
典型案例3 2011浙江卷《第9车{》的第15题就是探究小说的情感主旨――“口性思维”和官’主义作风,在解答时既需要深&概括。又需要有效收放。题目中问道:第9车{的故事带给你哪些思考?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常见错误 ①这个故事启发我们,生活中不要武断地看待问题,错了就要敢于承担责任。列车长就犯了这样的错误,并且导致错挂的两节车厢不能得到纠正。②还告诉我们要负责任,面对问题时要找准症结所在。我们不能对工作不负责任,应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否则差错越变越大。
名师诊断 本答案评为4分,病例①中的“承担”和②中的“负责任”两点之间有重复和交叉,阅卷时合并计3分,无形中丢失了分数:“武断”没有具体阐释看法,扣1分。此题为半开放的情感主旨探究题,“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这类题则是要求把文本内外有机结合起来,“思考”要跳出文本具有普遍性地概括,“你的看法”则要结合文本进行阐释。也就是说,虽然答题方向给的选择空间很大,但原文的事实和理论依据还是要关注的,
高分策略这类探究阅读要结合文本“入乎其内”,要先由文本得出自己的思考和启示,往往富有思辨性,但“出乎其外”,在前面观点的基础上进行爪个性化的解读。也就是说,探究题既要充分利用原文信息进行观点的选择、理解和阐释,又要合理联系“你”,参证文本的同时解决实际问题。当然答题中还要有分层意识,准确把握探究题的开发度。
正确解答 ①疏于管理、不负责任的工作作风会给他人带来麻烦和伤害。乘务员、列车长、摘车厢的人似乎都在纠正差错,可差错却越变越大,个中原因正是工作作风问题。
一、要做到目的明确
物理实验是科学性非常强的实践活动,需要严谨的步骤和层次清楚的逻辑思维,其严谨性往往表现在失之毫厘差之千里。所以,就算是同样一个实验,也往往会因为实验目的的差异而在过程中有所差别。在动手实验之初教师就必须给学生们讲明本次实验的目的,告诉学生用什么方法,要解决什么问题,还要提醒学生应该注意的地方。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上来就讲我们今天做什么什么实验,学生极有可能只关注是哪个实验,课上倒是忙得一团糟,结果并没有弄清楚实验的目的,只是按照要求走了一个过程。这样剥夺了学生独立思考的权力,也很容易让学生放过最应该注意的地方,使物理实验失去了其主要的意义。
二、要做到步骤严密,选材严格
一堂实验课是否能达到预期目的,能否有高效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实验的步骤设计和实验用的材料决定的。只有安排好严密的实验步骤才能确保实验的成功,才能在实验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细节;也只有选用恰当和优质的实验用材,也才能保证实验的高效率。这就要求教师做好实验前的准备工作,精心设计实验步骤,根据实验的要求和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
我认为严密的实验步骤并不等同于详细的实验步骤,实验设计未必要面面俱到,所谓的严密是指实验过程的无疏漏,还表现在过程严格的先后顺序上。这些实验步骤是最能反应事物本质特点的关键所在,需要在实验前考虑周全。这里需要强调一点的是,很多教师往往疏忽了实验材料的选择,这却是应该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毫不夸张地说,有时候实验材料的选择甚至关系到整个实验的成败。
在教学《融化与凝固》这一节时,我和学生用对比法探究晶体和非晶体融化、凝固过程的区别与联系。在做实验的时候,有的学生就提出如果物体吸收热量不均匀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不停地搅动使其均匀吸热。但在选择冰的时候,却选择了常见的碎冰,先把大的冰块用锤子敲碎,然后将其装入大试管中,继而进行加热。但这次的实验让我不满意,因为选用了碎冰,冰在低温状态下吸热而物理形态不变的过程没有体现出来。其次,尽管学生在不断搅拌,但冰在融化的过程中温度仍然产生了小幅度的振荡;还有,融化过程比较短,只用了3到5分钟的时间,难以给学生比较鲜明的印象。
三、要做到适时引导,鼓励争论
科学实验的结果可能具有唯一性,但其过程往往具有多样性,其带来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思考也往往是多层面的。所以我认为在物理实验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支持和鼓励他们在有自己理论支持和实践基础上据理力争,培养他们敢于坚持“真理”的勇气和思维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相对宽松和开放的课堂环境,在坚持实践和理论的前提下不妨对探究的内容放开一些。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让他们养成以实践为依据敢于不同于他人的胆量,这是一个科学家具备的基本素质。一旦某个学生很较真,他常常会因为从实验和实践中得出结论而坚持已见甚至反对别人,尽管有很多时候这样的学生看起来过于单板而偏执,但无疑这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所应该具备的优良品质和基本素质,这是应该得到鼓励的。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他们在动手的过程中观察,在观察后思考,思考后形成观点,然后相互讨论碰撞。讨论的过程不仅是思考的深入,还是知识的创新,真理在讨论和辩论中会越来越明,学生的思维也会变得越来越尖锐和严谨。学生在讨论中获得了知识,远比书本或者教师告诉的要印象深刻,其意义也更深远得多。
四、要做到适时点拨,有效总结
承前所述,物理实验教学也并不是说教师什么也不讲,而只交给学生去讨论处理。实验必须做出总结,这和鼓励学生坚持己见、展开争论并不矛盾。学生的讨论是锻炼思维,是促使他们更认真实验的外在动力,其意义在于这讨论的本身就是学习的过程,但他们的讨论不可能完全取代教师的点拨和总结。
【关键词】汉语佛教成语;佛教;佛家思想文化
汉语成语作为词汇中的特殊群体,作为民族文化的结晶、民族社会实践的体现,也必然受到了佛教的影响。汉语成语中的道德文化不仅仅有着儒家、道家的哲理,还有着丰富的佛家智慧:渊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为善的为人处世、真诚的警策规劝以及正确的智慧人生等。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成语中蕴藏的博大精深的佛家思想文化。
一、修养学识
古文明发源地之一的古印度产生的佛教蕴涵着丰富的人类文化成果,修养与学识是佛教里的一个重要内容。
1.修养。佛教中的修养并不是单纯的休息调养,而指修行或修持,佛教是一种有关“心性”的学说,需要修习者去认真的体悟,在休养中将境界提升,这在成语中有所体现。
醍醐灌顶:出自于唐代诗人顾况的《行路难》一诗:“岂知醍醐有灌顶,能使清凉头不热。”(“醍醐”是从牛乳中反复提炼多次而得到得上等奶酪,印度人视其为“世上间第一上味”;“灌顶”,原是古印度新王的登基仪式,后来密宗也常用此法。在佛教用语中,常用来比喻将佛法灌输给人,使人彻悟佛理,茅塞顿开;)是密宗的一种仪式,有使人清凉舒适之意。据《大日经疏・卷十五》记载,密宗也沿用灌顶仪式,在僧人升任规范师时,“以甘露法水而灌佛子之顶,令佛种永不断故”。后来,佛教就用“醍醐灌顶”来比喻向人开示佛理,使其彻悟佛法。
与修养有关的成语还有:表里不一、百尺竿头、一尘不染、半路出家、七手八脚、安身立命、宝山空回、磨砖成镜、抛砖引玉。
2.学识。佛教中“学识”也指学习,主要强调的是对知识性的吸收和教义理论的学习,说到底就是为什么要这样做,应该做一个什么样人的问题,以此培养教徒的宗教理性信仰,建立正信,这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盲人摸象:出自《大般涅经》三二:“其触牙者即言象形如芦福根,其触耳者言象如箕,其触头者言象如石,其触鼻者言象如杵,其触脚者言象如木臼,其触脊者言象如床,其触腹者言象如瓮,其触尾者言象如绳。”比喻对事物只凭片面的了解和局部经验而未经过证实,就乱加猜测下全面的判断。佛家指外道及一切无明众生,不知法的实意而相互是非。反映在学识上,即是要求人在学习上不应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孜孜以求,不能争执一端,而应对学问有全面的把握。与学识有关的还有:唯我独尊,辩才无碍等。
二、为人处世
佛家认为,生命中的一切,来是偶然的,走却是必然的,所以一个人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所以佛教教导人们,多一分心力去注意别人,便少了一份心力反省自己,要好好管教的人是自己,而非他人。要用平常心来生活,用惭愧心来待人,用心处事,用菩提心契佛心。有这些词是体现佛教教义的为人处世的:对牛弹琴、认贼作父、心心相印、作茧自缚、为国雪耻、天花乱坠、皆大欢喜、一刀两断、一厢情愿等。
认贼作父:与“认贼为子”一词意思相同。出自《圆觉经》卷下:“认一切我为涅故,有证有悟名成就故。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佛法认为,人之所以生死轮回,受种种的苦,是因为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所以不辨是非、颠倒黑白、认假为实,这无异于认贼为子。因此,修佛的人如果颠倒妄想,认无明为真心,就像“认贼为子”,最终得不到任何财宝一样,终究难以修成正果。所以,要灭尽一切妄想之贼,方可不再受轮回之苦。
在佛家用语中,常用来比喻人本性昏昧,以妄见为真觉,所以不辨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在人们平时的为人处世中,交朋友,要记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定要在为人处世中分清是非黑白,不可盲从,更不能犯认贼作父、认贼为子这样的错误。
三、警策规劝
佛教是教导人一心向善的宗教,警示世人要多积功德,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出家修行是为了生脱死,而了生脱死的最方便的修行方式是提起正念,精进用功。体现在汉语成语中便是要求人积善成德、宠荣不惊,所以,汉语成语中也有了不少佛家对人的警策规劝。如:害人害己、祸国殃民、立地成佛、清规戒律、十恶五逆、自作自受、身败名裂、森罗万象、苦海无边等。
害人害己:在佛教中,是讲求因果循环的,种下什么样的因,便会有什么样的果。这个词出自于《寿康宝鉴》:“孀居苦节本是一点贞心,鬼神钦敬。今乃眉来眼去,致她此心一动,不负自持,从前苦节,一时尽丧,罪大恶极,莫此为甚。至于破残闺秀,无论丑声扬播,人所共弃,即或有人娶去,往往败露逐还。父母含羞,兄弟负耻,因而气愤殒命者有之;抑郁伤身者有之;人亦何憾于彼。而必为此害人害己之事哉。”该词在佛教用语中指,应以自己的修学,与法相契,才不会盲目修炼,并不会以错误的知见误导他人。还指,有害人之心的人最终都会害到自己,自食恶果。佛教中的规劝,伤人一分,自伤十分。因果关系是佛家的法则,更是自然社会的法则。
四、人生智慧
佛教是一个强调智慧的宗教,其最终目的是予人以精神解脱,宗教的特点是有信仰,注重智慧的修养。佛家的很多成语总是渗透着对人世间人、事、物的看法,蕴涵着丰富的人生智慧。
:语出《楞严经》:“、芊木随身。”现代人多理解为赤身露体;但在佛教用语中,最初《楞严经》是用此语来描述钓鱼人虽然带着鱼竿,但钓丝上却空无一物,后来演变为形容修禅的人应一心向佛,不为俗世所牵挂和操心。有一句诗说:人生若只如初见,如果人这一辈子,都能如初生孩童的内心般纯粹,不沾染上世俗的尘埃,也不失为一种透彻的人生智慧。给予智慧人生观点的成语还有:独具只眼、拈花惹笑、四大皆空、水中捞月、三生有幸、粉身碎骨、不二法门、冷暖自知、在劫难逃、因祸得福、空中楼阁等。
五、结语
佛教成语中蕴含的丰富的佛学智慧现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佛家智慧,不仅可以指导我们的日常言行,更是对提高修养大有裨益。汉语成语的佛家智慧从正反两个方面――提倡和弘扬与反对和规劝――对人们的思想意识、言谈举止等进行警示指导,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汉语成语蕴藏着丰富的智慧和人生哲理,如品德情操、学识智慧、社交礼仪和警策规劝等,这些宝贵的梵汉文化合璧的文化遗产对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指导我们的行为准则,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栋元.汉语佛教成语中的佛学智慧探析.中国矿业大W学报(社会科学版)[J].2006(3)
关键词:路遥 《人生》 人物分析 思想探讨
如果流下眼泪的,会有一颗暗合的心,要么就是一场戏剧的观众,随着帷幕的告终,留下的不过是沾湿衣襟的感动,不管怎样的惊涛骇浪、暴风雨后,到底还是风平浪静。
青春的岁月里,神气的冲动,不可避免地将久缚的爱情萌种从心牢里放出,原本是有理性这一层保护膜的,结果也许和人的出生一样。高加林读过几年书,有着知识分子自命不凡的高贵,巧珍的出现也许只是一个过客,在暗淡的光景里,不过是满足了他某种心理上的需要,如果把这当情的基础,只能脆弱地埋下了危险的种子。高加林开始时自己的心里也是明白的,始终明白,他和巧珍之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心灵上的交流――共同语言。当时的他勉强自己的理由是,他是农民的儿子,眼前的实际,他也要当农民了,尽管自己有千万个不愿意,在时代的现实面前,不得不低下奋斗的不服输的头颅,这也是不得不拿来进行自我欺骗、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理由,所以才“纡尊降贵”,走到田野里,满手的血污是在控诉自己心中的愤懑不平,干旱的季节,正逢一股甘霖浇灌饥渴的灵魂,最让他动心的不过是巧珍的不离不弃,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感动最容易揪心的痛,却看不出他的心思。
生活是不可预料的,今天的流落街头,谁晓得明天的你是否会飞黄腾达,跃上枝头,只要一有机会,加上一颗久有准备的心,机遇终会降临。做下属的,最大的聪明就是关键的事情不要领导说明,办妥所有事情。作为群体性的动物人类,关系的属性总是存在的,不论在什么地方,所以不管高加林的二叔有意没意,这是一次轮回的机遇。当新的力量来临时,旧的门户自然会被冲破,加林是一个积极向上、有抱负的年轻人,况且如果没有仰望和追求,人就不叫做人了,与植物没什么区别,不管有或者没有人性的私欲,有一句话说,两个人是要相互搀扶的,看得明白,巧珍带来的是一个服侍者的角色。当黎明的曙光初现,第一缕的光辉伴随着朝阳的脚步,为他敲响幸运之门的是黄亚萍,一直以来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对于迈出新步伐的高加林,和亚萍才是门当户对的天作之合,她带给他的才是他向往的生活,对方的父母都是显贵,南京那边省报记者的身份有着更加值得期待的前景。
上帝为你打开一扇窗的同时,会无情地为你关上一扇门。巧珍第一次跑到城里来探望时,加林的凝滞已说明了许多的问题,但巧珍还是想得那么天真。抉择的痛苦是不愿背上负心的名声,出于良心上的承诺,也不想看到别人的苦楚,需要面对的生活就这样地捉弄着他,让人啼笑皆非。他以为和黄亚萍在一起才会幸福,巧珍注定只能是他沿途风景中的一位过客。曲折起伏,天空的风雨无期,难以预料,谁晓得下一秒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是泰山还是鸿毛?走下车站的那一刻,志得意满,满眼看到的是对不久的将来光辉灿烂的憧憬,但生活再一次欺骗了他。
对于黄亚萍到底爱或者不爱高加林,我是不敢肯定的,毕竟在现实面前,他们还是分开了。不知道为什么,比较而言,巧珍带给我的才是更多的悲悯与感动。如果他们是相爱的,或许可以这么说,相爱的人是不一定要走到一起的。在这里,巧珍的归宿,万分中或许有一丝其中的滋味。这一点,除了高加林的自矜,我想更多的还有他的虚荣心。许多人讲究门第,即使在今天这个标榜文明的时代,私欲在客观的现实面前是那样的滑稽,包括高加林在内,他也讲求,更多的是出于一种酸腐文人的骨气。这是时代的悲剧,一个人的价值实现离不开社会的客观环境支持,这是前提条件,可是对于高加林来说,这是幸抑或不幸确实很难说,因为他的性格是不健全的,当农民时想着老师的职位,占尽便宜当上县里的通讯员后又垂涎省报记者的身份。对于有志之士来说,会认为这是上进的表现,年轻人,就要敢闯敢干,有雄心斗志,有追求,才是可造之材,必成大器,然而从侧面看,不免暴露出人性的弱点――欲壑难平,更准确地说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机遇的舞台,留给君子的是普照宇内的阳光,也会为树下客人提供阴凉。
知足者常乐,宽心者长寿。巧珍是不聪明的,你认识道只有高加林变成农民时,她才有机会和他在一起,没有看到有些鸟是困不住的,因为它的羽翼太光辉,这让人有些无奈,是她傻吗?不,是可爱,因此悲情。也许她的归宿是对的,纵然她和高加林走到了一起,也不一定会幸福。真正的幸福其实并不远,回过头来看,也许就在身边,潜藏在角落里静候许久,直道有一天你突然发现,原来就在那里,不论你经历了什么,最终还会给你带来安慰。和高加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马拴,马栓勤劳善良,才是与巧珍相合的人。人应该按照自己的实际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他虽然不像加林那么激进,没那么讲求,甚至不懂得浪漫的享受,但不是不知上进,这是两回事,他顺应生活,正确地对待生活,享受生活的乐趣,实实在在,如果说这就是生活的本质,他抓住了,尽管或许是无意的。
德顺爷爷是一个启明星式的人物,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升起,黑夜里照亮一条路径,让迷失道路的人走出困境。虽然他只是一个光棍,却从不失一颗善良的心,他也有过爱情,真正的用过心,用一生去守住这片坚贞的赤诚。因为曾经走过,有着更多的人生沧桑的感悟,才会对过往后来懂得珍惜,才会对年轻人谆谆教诲。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拥有的感觉上不如已经失去的,因为曾经年轻稚嫩的心不懂得珍惜,高加林最后的那一声呼唤饱含深意。
爱的感情是发自内心的本性,人在虚弱时受到的温暖,需要用一生铭记,所以用情很深。而一开始的“社会”一隅的丑陋形象,造成了“愤恨”的心理,形成了不服现状的意志,萌芽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或许在高明楼下了他民办教师的岗位后渐渐培养了雏形。现实的压抑,自卑而脆弱的心理,让一颗觉而不醒的心变得对屈辱敏感。进行与人性的斗争,所以要坚强自己,站立起来进行报复性的反抗,力图挣脱这种压抑自己的束缚、捉弄人的命运――势力和环境的不平的待遇。加上知识分子的进取尊严,不得不显得近乎钻营的势利,却也不敢说这究竟是社会变革的原动力,还是悲壮的挣扎力。没有人生下来就是负心汉,甚至是冷血的人,没有激情地安于现状,或者说没有发光的人生,抑或是斗争意识的觉醒。有一种孤独不被外人所能理解,更没有让人理解的内心,通过冷血无情来最终实现自己一生的志愿,除了自己,谁还能理解?由于某种原因,奔跑再快的骐骥也会力不从心,英雄末路施无计,美人迟暮梳妆泪――当孔明在五丈原感慨恨不能再复讨贼的时候,谁曾经怆然流涕?
幸福的生活是每个人都向往的,但命运注定有些人的脚步不能歇停,他们的心理或许最为脆弱,然而他们的头颅也最坚硬,不肯轻易屈服。试想,一生平凡、朦胧无知的人,怎会有自扰的命运?偏偏知识分子有了那一份觉醒,悟得还不通透,终于走了弯路。高加林是一个读书人,生活选中了他进行挣扎的努力,作为捉弄的游戏,还是毫无还手的表现,再小的鱼儿在太平洋里也可以激荡起属于自己的涟漪,尽管对于整片瀚海来说一切都不值一提。其中,社会的时势就是那无尽的海洋,而匆匆过客的我们不过是里面游荡过的一只小鱼,但只要自己乐在其中,真正参透人生的道理,自然别有天地。
这是一种选择的矛盾,在无形中,或许有这样的设置,天平的两端都没有选择的余地,却都要无可奈何地面对,意味着,在这种悲剧的美学中有一种深深的境遇挣扎的叹息。而传统的悲剧美学,让人常常忍不住同情失败的弱者,而这种人性的和结局的鲜明对比,更加增强了读者的直接感觉上的共鸣。殊不知,一切都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站在另一个角度,如果可以这样理解,高加林的悲剧在于迷失了自己,以为衣被锦绣,在荣华富贵的山海中攀爬滚打,为自己所谓的理想奋斗就是幸福、是一生的追求,还是闪耀金辉的光芒,事实上,也许他错了。欲壑难填,胸腔里装的是无尽的空虚,真正的幸福应该是在自己那个不大的心房里满满装载着的甜蜜与温馨。那个时候,一心扑朔迷离,回过头来,明白的那一刻,却已为时已晚,人生总是在表演着一场接着一场的戏剧,细心想,导演其实就是自己,可里面有多少喜剧?许多的人生会由无数的遗憾堆砌而成,不论其中的对与错,却不曾将那颗心安定,至于以后,谁也说不准,回首往事,但要无愧于心,在消逝的那一刻,做到一生无悔,轻轻地来,了无牵挂地离开……
从深层次来说,思想文化的发展和经济基础的作用息息相关,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胎动时期,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各种思想的交汇和激流,不说先富的人是否很好地带动了后富,在此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必然会让一部分人的利益有得有失,就是公平问题的处置。从中国当代经济发展史来看,改革开放以后,一部分人凭借着自身的或抓住了客观环境的特殊机遇,先发展了起来,而另一些人相对地却没有那么幸运,于是心中难免会生出抱怨的不满情绪,而这种加诸于身的力量,产生的反弹就是不服气的好胜心理,更加渴望自身的变化,以至于在利益选择的道路上,渐行渐远,甚至是迷失自我而醉心于物质的追逐;而以高明楼为代表的一群人,则是直接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些人在文化知识的积累下,开始有了意识上的觉醒,懂得了争取和主动,但是在扭曲的极端观点的刺激下,会有一种病态的进取心理,又容易误入歧途,做出激烈的行为。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效率与公平的处理,对人的终极价值的探索和人文关怀,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意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应,文学来源于现实,却又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的再现。文化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就像一个人的人格特质虽然有遗传因素,但是社会大环境却扮演着胚胎孕育的角色,起着可能是终其一生的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塑造作用。赫拉克里特斯认为,人并不缺乏普遍的理性,但是在实际的活动中,人们都按照自己的理性行事。或许我们缺乏一种换位式的反省思维。不也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实事求是嘛?这也是一个民族思维成熟的体现。应该像小孩子对好人与坏人的区别那样,随着时间的沉淀,能不断有所改观。虽然管中窥豹,不得全貌,但是滴水穿石,也还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道理。一个时期的哲学是这一时期思想文化的最精华的部分,而文学则承担了对它的通俗演义。
【关键字】园林;施工技术;管理;现状;加强
随着城市化发展进程日益加快,人们在生活中对各种物质需求不断提高,城市园林化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园林绿化工程施工中,不但能够解决环境污染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还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施工中绿化工程最为重要,但是其设计和规划也是不容忽视的。在施工中面临的各种施工技术管理缺陷文明要结合科学技术加强管理,完善管理措施,加快绿化建设。
一、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现状
(一)管理水平不完善
目前,虽然我国园林工程建设中施工规模广,数量多,建设效益和质量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是其园林企业的发展不平衡,管理水平不完善,停工、窝工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后各种具体的才做工艺和任务的分配情况不均匀,使得劳动效率没有合理的分配和人力、物力资源并没有得到其合理充分的应用。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但延缓了工期,还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因此在园林工程的施工中对管理措施和水平还有待提高和完善。园林的工程质量取决于苗木的质量和苗木栽植的效果,在施工中,对各种苗木的选择投资是整个工程项目投资的百分之七十到百分之八十,因此在苗木栽植中确保成活率问题是园林工程中不容忽视的重点,其直接影响着工程施工成本和管理水平。管理水平低下会导致苗木的成活率大大降低,使成本增加,工程的景观效果与计划效果出现严重偏差。
(二)工作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园林工程在当前城市化发展中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工程体系,它将很多学科连接在一起,需要各个学科的集合,因此工作人员也需要具有较高的的专业素质。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园林工程的质量,这里的工作人员不但包括一线施工人员,也包括管理人员。有些园林施工企业中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的技术知识与管理知识,如果是土地建设专业,就缺乏生物知识,园林专业的又缺乏建筑知识,导致在园林施工时没有全局观念,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导致管理漏洞时常出现。由于园林工程行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吸纳就业人口,优点是吸收了社会闲散人员,缺点是自身的人员素质不达标,一线施工人员大多数都是农民工,没有受过专业的教育,对行业没有深
入的了解,在工作中有一定盲目性。
(三)各部门间的沟通不及时
任何工作的顺利完成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也不单是一个部门的力量,工程的顺利实施需要大家的合作和沟通。园林施工工程由于受工程特点的限制,受天气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旦出现这些因素,就会造成工程的延期和成本的增加。园林工程在工程开始都会做出规划设计,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肯定会与原来的设想存在差距,为了减少这种差距,施工部门会对一些指标进行一些调整,比如树种、种植方式、工程量等,一旦出现调整,就需要各个部门的沟通,特别是和业主做好沟通,以免业主误认为施工方为了自己的利润有意更换设计,引起不必要的误会和冲突,最后延缓了工期,增加的成本
二、如何加强园林施工中的技术管理
(一)加强园林施工前的技术管理
园林工程在施工之前首先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要确保工程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各种施工材料质量能够满足施工设计要求。由于园林施工项目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同时更是要在施工中要求具有美感和较高的工程质量,这就容易造成在施工中出现顾此失彼的缺陷现象,因此,在施工企业的选择上一定要谨慎,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和资质、信誉较好的施工企业合作,对于工程中的重点项目,更要要求施工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还可以加强与监理单位的合作,为工程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对于施工工程的变更和调整的情况,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选择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素质的人员参与施工管理,从整体上提高施工质量。园林施工的材料主要包括植物材料、施工机械和设施,要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就要谨慎的选择施工材料,严把质量关,坚决杜绝不合格的材料应用于施工当中,特别是对植物材料的选择上,要派专业设计人员认真勘查现场,再选择种植植物的种类、方法,以确保植物成活率。
(二)加强园林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
园林施工和其他工程施工一样,都需要对现场进行检查和监督,来进行技术管理,在施工过程中,企业管理层要加强对施工流程和技术措施的管理和监管,并与监理人员进行配合,保证工程质量。质量的检查应该建立在工作人员对施工任务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保证施工中技术管理的贯彻落实。在管理的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要对各个技术环节进行及时的检查与监督,特别是在多个工种衔接的时候和工程阶段性验收的时候,要加强对前一项工作的验收与检查,避免前一项工作对后续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要及时发现和整改,避免产生更大的影响。
(三)加强园林施工后的技术管理
在园林工程施工完成后,施工企业也不能放松心态,植物的成活率才是园林质量好坏的标准,也是对园林工程的验收标准,因此,要经常的对种植植物进行养护管理,把对植物的养护管理作为园林施工后技术管理的主要内容。目前很多园林施工企业只注重建设,不注重养护,加上养护人员缺乏专业的养护知识,养护植物的设施较差,人手不够,导致苗木在缓苗的关键时期死亡。养护人员要重视缓苗的关键时期,注重在此期间水量、温度的控制,树干还要涂白,防止人们破坏,并做好定期的检查和防护,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解决它。园林施工的技术管理还要求管理人员具有专业的技能,特别是后期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养护人员的选择上,要严格劳动定额,对没有接受过专业教育的民工进行专业的培训,强化技术人员的队伍,严格劳动纪律,做好对植物的后期护理,建立考核制度和赏罚制度,明确养护管理人员的职责和管理范围,在管理范围内出现植物死亡情况需要该范围的管理人员负责,这样对管理人员有激励和警示作用,促使他们对工作认真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