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5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秋天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来源:文章屋网 )
一、课前开放――观察、搜集
课前我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广泛地搜集资料,如果外书籍,报纸杂志,电视、电教材料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能更快捷、更有效地查阅到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因此,我还引导学生学习运用搜索引擎上网搜集所要查找的资料。学生自主地查阅的信息更有价值,能使他们从小养成搜集语文资料、自主研究性学习的习惯,这种习惯会使他们终身受益。以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为例,第一单元的主题为“金色的秋天”,在学习《识字一》以前,学生在报纸上、课外书上搜集了很多关于秋天的词语;学习《秋天的图画》和《黄山奇石》前,孩子们通过上网找到了一些有关“秋天”和“黄山奇石”的图片,再用彩色打印机把这些美丽的图片打印出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孩子们通过上网查到很多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学习《古诗两首》前,有的孩子查阅了《唐诗三百首》,有的孩子则在家长的指导下上网搜集有关苏轼和杜牧两位诗人的背景知识介绍。
课前的观察与搜集使孩子们的预习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不再像以往那样,仅限于画出生词,弄懂课文大意,而是让孩子们置身于一个广阔的学习领域,自主选择语文学习的资源,为“课中开放――展示、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二、课中开放――展示交流
学《识字一》时,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别展示了自己搜集的秋天的词语,有的孩子还能用自己搜集的词语描绘秋天的景色;学《秋天的图画》时,孩子们纷纷将搜集到的秋天的图片,用美丽的词句来描绘,他们还带着自己制作的头饰一边做动作一边配乐朗读:“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瞧,一个个表演的可投入呢!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时,当老师问道:“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呢?”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小手,纷纷说出了自己通过观察发现的讯息,他们的发现之多远远超过了教材所提供的讯息。在熟读背诵的基础上,我充分发挥小组的作用,让组内的朋友互相合作,一人当小导演,其他人分别扮演角色,带上头饰,绘声绘色地表演。小朋友们一个个跃跃欲试,劲头可足了!
开放的课堂使孩子们充分运用所搜集的学习资源自主合作学习,它打破了学科间的界限,让学生的学习空间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三、课后开放――活动、开放
课后开放即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完小学语文第三册《识字一》后,我对孩子们说:“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农民收获了粮食瓜果,我们收获了词语。”孩子们在我的启发下分小组整理了搜集到的秋天的词语,在班上办了一期专刊,主题是“庆丰收”,这与“语文园地一”中“日积月累”的要求也是一致的。学完《秋天的图画》后,有些学生用自己喜欢的落叶制成了书签,很可爱;还有些学生亲手制作了秋天的贺卡……我把孩子们的这些作品收集起来,等到教《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时,就让他们上来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办了一个展览。学完《黄山奇石》后,孩子模仿课文,在自己找到黄山奇石的图片旁写上一段介绍奇石的话,并继续上网搜索还有哪些风景名胜,和小伙伴们商量一下这次秋游到哪里去,做哪些准备,从而为“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做好准备。学完《古诗两首》后,我们利用班会时间开了一个古诗朗诵会,孩子们也都非常兴奋。
课后的活动与创新把课堂与生活连接在一起,打破了课堂校园的围墙,给学生提供了良好的自主发展空间。
教学上的这一大胆尝试使我和学生受益匪浅,我深深体会到要扩展语文学习空间,进行开放式教学还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坚持注重教学内容整合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单元主题来进行开放式教学。
2.要拓展语文学习空间,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多渠道搜集资料。
3.要引导学生养成在生活中留心观察,主动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习惯。
4.开放式教学要注意学科间沟通,帮助学生获得综合性的知识和能力。
5.要注意基础与扩展的关系。在进行扩展之前,要完成好基础知识的学习。
(一)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8—9两题。(6分)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A. 《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 《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 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 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9. 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4分)
而2012年的盐城语文中考试卷则正式开始课内外古诗的比较阅读,体现了由课内向课外拓展的趋势。请看2012年江苏省盐城市语文中考试卷:
(一)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5分)
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 洞 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①无风镜②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注:① 潭面:指湖面。② 镜: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
8. 上述两诗描写的都是洞庭湖的景象,同中有异,请自选角度简要分析。(3分)
9. 同样是远眺洞庭,二位诗人有怎样不同的心境?(2分)
2010年古诗对比阅读虽然是两首课内的,但涉及面比较广,请看第八道选择题,它涉及到了画面、情感、景物特征、表现手法等,A选项和B选项将两首诗的画面进行了对比;C选项和D选项将两首诗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对比。巧合的是,两份试卷同样是第9题,同样考了诗人的心境,大概因为处于过渡期,今年课外的古诗所选的《望洞庭》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过的,贴近文本,考查了景象及心境,没有涉及相对较难的词语品析和手法分析,学生的正确率较高。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比较阅读与单篇诗歌的阅读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有两点外在的形式上的区别:一是阅读的对象在数量上的区别,二是对比阅读多了一道“作比较”这一程序。
所谓比较鉴赏就是将语言、内容、形象、表现手法相近或相反的两首诗歌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鉴别、赏析。概括地讲一般不外乎是“求同”、“辨异”;具体地说,一般从诗歌的体裁、题材、形象、语言、感情、思想内容、表现技巧等方面设题。其实,不管是课内古诗的对比阅读,还是课内课外古诗对比阅读,命题一般有这些角度:关于意象、意境的比较鉴赏;关于思想情感的比较鉴赏;关于表现手法的比较;关于字词的比较。
基于这种趋势,学生应掌握一定的技巧,具体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一、 抓景物特点,品思想感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的景物往往是人物感情意趣的外在表现,它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感彩,阅读时我们要联系诗人的生平,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境遇,结合全诗的感情基调,分析作者的心情。如2010年盐城市语文中考试卷上出现的两首古诗,刘禹锡的《秋词》与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景物“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分别体现了“绚丽、明丽、雄奇”和“萧索、凄凉、孤寂”的特征,相应的,表达的思想感情也就分别是豪迈乐观之情和游子悲秋思乡之情,这就是根据景物特点来体会诗歌感情。此外,要把握古诗中一些常见景物所表达的情感内涵,如月亮表达思乡怀人,秋风多写离愁,青松多写节操刚正,蝉多喻高洁之士等。不仅如此,还要善于分析特定景物在特定语境中的表层含义与深层含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感情倾向。
二、 品炼字妙处,评思想感情。
炼字,即根据内容和意境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这些炼出了情炼出了意的字往往就是情意的关键。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和南宋汪元量的《湖州歌》(其六):“北望燕云不尽头,大江东去水悠悠。夕阳一片寒鸦外,目断东西四百州。”虽然一个是课内的,一个是课外的,但两首诗中“望”字,都起到了统领全诗的作用。再如“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一句中的“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空间感和流动感;又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烟里白沙提”中的“最爱”一词则是作者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够,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完全陶醉在这美好湖光山色之中了。这样,扣住带感彩的词语加以分析,抓关键词眼,就能分析作者的喜怒哀乐等感情。
三、 找表现手法,析表达效果。
1、步入公园,看到一片火红的枫林,每一簇都那么可爱,那么充满活力,就象早晨刚初升的太阳,散发着光和热,让我不禁想起”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哦,秋天是红色的。一片一片的落叶落在地上,铺成了一条金色的“黄金路”。踩在上面不时发出“咯嘎”的声音,让人感到那么舒服,好象踩在棉毯上,没有多余的一片树叶,每一片都是黄金叶,另人回味无穷。哦,秋天是金色的。走着走着,不觉有东西掉在脸上,这才知道,下雨了。秋天的雨没有春雨的阴冷,没有夏雨的狂暴。它象一位温情的母亲,轻轻的抚摸着自己的儿女。秋雨洗刷过的天空,是那么蓝。哦,秋天是蓝色的。雨中漫步,我看到了白色的,它们热情的怒放着,带着露珠的芳香,带着娇嫩的身姿,在雨中美丽的开放。哦,秋天是白色的。
2、在秋的江南,雨是必不可少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窗前下着淅淅沥沥的雨,像珠帘,垂直在天地之间,把天和地连接得紧紧的,像孩子牵着妈妈的手。在一条暗淡无闻的老街上,多了几把蘑菇似的小伞,难道不是一道直逼眼珠的风景线?雨中朦胧的江南是美的,落叶纷飞的江南又何尝不亮丽呢?
3、秋,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季节。看起来是那么凄凉,但又少不了喜悦。或许,凄凉和喜悦也只能够在这个季节里相依并存吧!不过,秋天,我已经把它读懂了。初秋时节,夏中早已结束,即将迎来的便是秋收。田地里的稻子金黄金黄的,那秋风吹动着稻地,阵阵夹杂着稻香的秋风迎面的吹来,让我感受到稻香的淳厚,朴实,自然。人们在田地里挥动着镰刀,挥着汗水,收获着一年的成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我读懂了秋天的喜悦。
4、火热热的夏天过去了,秋妈妈忙着给树木披上金装。登高望去,犹如一片茫茫的金海。秋风吹过,树叶纷纷落下,有的像蝴蝶翩翩起舞,有的像黄莺展翅飞翔,还有的像舞蹈演员样轻盈地旋转,地上满是落叶,像铺了一层厚厚的金毯。看,那边又飘飘摇摇落下一片大叶子,我连忙跑过去,伸出双手接住了它。啊,那叶片活象一只金色的小船!于是,我轻轻地把它放进了小河,我远远望去好像一艘船一样。
5、我的秋天,美丽、丰硕、快乐、清新。我喜欢秋天,喜欢她湛蓝的天空;喜欢她累累的硕果;喜欢她翩翩起舞的落叶;喜欢她凉爽的气候。没有夏天的闷热,也没有冬天的寒冷。来到乡下,漫步在那乡间的小路上,寻找属于我的秋天。走在田野间,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排排整齐的高粱。微风吹来,高粱们摇着火红的头向我表示亲切的问候,并向我炫耀她那丰满的面庞,预示着又一个丰收年的到来。望眼脚下,是一片枯黄的草地让我想到了那首古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6、秋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它不同于夏季的炎热;冬天的苦寒,它和春是孪生姐妹,有着相同的闪光点。秋天是一个瓜果飘香的季节;秋天是一个播种希望的季节。成筐的柑桔、成堆的荔枝,都很新鲜,令你垂涎欲滴。我向往秋天,钟情于秋天,也热爱秋天。秋天的风温柔、清凉,它是大地母亲的清洁工,把无数枯枝败叶无情地抛下深渊。但秋天的风也是冷酷无情的,它扼杀了一切生灵,使草儿枯黄,树叶凋零。但秋风却是一位最伟大的法官,它为来年的丰收做好了准备,自己却躲到一个岩洞里去忍受万物的辱骂。
7、秋天的清晨空气真新鲜啊!外面正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路是湿的,草坪上的小草头上挂满了水珠,那棵小树苗不知何时已经长高了,树叶在风中轻轻地摇摆着,仿佛在与我打招呼……
8、秋天来了!校园也变了!走进校园,枯黄的枝叶纷纷住下落,就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自由地飞舞着,但是越“飞”,“蝴蝶”越往下落。()落到地上,像给大地披上了金黄色的秋装,美丽极了!同学们看见了,不由地发出一声赞叹:“真美丽啊”在这秋高气爽的学校里,桂花露出了甜蜜的笑容。把香气散出来,使整个学校都有一股桂花的香气。那些在春天开的洁白如玉的小花,现在都变成了红果子,好看极了!
9、春天来了,天气渐渐变暖了。河里的冰融化了,变成了清澈的河水。嫩绿的小草从泥土来钻出来了。五颜六色的鲜花争先开放,一朵朵,一簇簇,给大地装扮得分外美丽。柳树长出嫩绿的小芽,仿佛给树穿上了一件漂亮的衣服。小燕子从南方飞来了,像是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在《语文课程标准》别强调了阅读者的个性化活动。在提倡教育创新的今天,学习语文不应再局限于课堂,新课程要求我们从封闭走向开放,不断引入来自于自然、社会的源头活水,让学生在开放的、无比丰富的教学内容中自由徜徉、自由搏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我仅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向课前开放。即在课前引导学生观察、调查,查阅相关资料
如在教学《数星星的孩子》时,鉴于学生对星空的知识贫乏,教学前,我把学生带进了图书室、微机室,让他们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查阅各种相关资料,做一做摘抄,下载一些文字图片,了解星空更多的知识。通过课前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都较好地理解了文中关于北斗星和北极星的相关知识。
又如在教学古诗时,我领大家走向田野,让学生在惊喜中感受到了“草色遥看近却无”的田埂;在河堤上,高兴地发现了“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树。然后,在课堂上让孩子们交流自己的感受,不经意间,学生们就在心中将优美的文字与所见所闻联系在一起,将具体形象的事物与生动丰富的语言融为一体了。
二、向课内开放
即注重在课堂上展示相关文字、音像资料,适时、适当地结合课文进行补充阅读,拓宽学生思维,使学生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之内。
如在《四节的脚步》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受到秋天是一个成熟的季节、收获的季节,我在电脑上点击了“秋天叶子黄了,一片片的黄叶像一只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苹果红了,挂满枝丫;橘黄色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挂满枝头;路边的开得五颜六色;群山也由绿变黄了”这样一幅画面,首先让学生直观的更好的了解了秋天。接着我又出示了“秋天到,秋天到,园里果子长的好,黄澄澄的是梨,红彤彤的是枣。”这首儿歌,这些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秋的特点,于是,课文就读得更生动了,对秋的特点更深刻了。
又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一文时,为了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感受中朝人民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我们除了读好书上提供的三个故事外,还在课堂上补充阅读了《罗盛教》、《》、《》等这些在抗美援朝中发生的感人至深的英雄故事。这些资料,有的是老师找来的,有的是学生在课前阅读时摘录的,通过大量资料的充分阅读,让学生感受那用鲜血凝成的伟大友谊,引起了他们的情感共鸣,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向课后开放
一节课上完了,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它则预示着另一种学习的开始。课后适当地进行拓展延伸,或推荐课外读物,或开展各种形式的小练笔,这些都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大、自学能力的提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文本,推行“活动式”语文教学,必定会让学生的语文生活充满生机和情趣,必定会提升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增进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的情感。
一、诗文朗诵活动
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重要目标之一。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教材编者主要通过提出精短古诗、典型语段背诵的要求来体现和实现。笔者以为,积累语言,完全可以采用全新的方式去实施,这就是“诗文朗诵活动”。比如:《老师,您好》《但愿人长久》《望洞庭》《峨眉山月歌》这一组课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文字上通俗浅显,即使是两首古诗,对照注释也能弄懂基本意义,只需布置学生自己花点时间扫清文字障碍,教师再适度对这些诗文点拨一下朗读要点,突破一下朗读难点,然后便可以与学生共同设计一场“走进秋天”的古诗美文朗诵会。朗诵的诗文内容,主要选用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部分,在确保课本内容能够熟练有感情朗诵的基础上,鼓励学生从课外选取有关秋天的诗文,让学生把课堂时间和课余时间合理使用起来。这样的任务,以这样的方式去实施,学生在准备过程中,背诵便没有了被迫的无奈,没有了被抽查的担忧,相反地,为了争取朗诵机会,学生会充满热情,充满期待,搜索课外诗文也会积极主动,力争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好材料,在“走进秋天”的古诗美文朗诵会上充分表现自我,达到丰富语言积累语言的目的。
二、故事演讲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学段目标与内容部分对小学低年级段口语交际提出了“听故事、看音像制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的要求,对小学中年级段阅读提出了“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的要求,对小学高年级段阅读提出了“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等不同要求。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好典范的言语作品,尤其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中编者精心遴选的叙事性范文,在培养和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方面下功夫,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训练。笔者认为,课文复述是很好的口语训练途径,而借助课文组织故事演讲又是口语训练的极好方式。如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组课文包含《寓言两则》《惊弓之鸟》《画杨桃》和《想别人没想到的》等课文,前两课是寓言和成语故事,情节有趣,富有吸引力;后两篇是常规性叙事文,具有故事性,动作和语言描写很有特色,整组课文都很适合用来作为故事演讲材料。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压缩所谓的“精讲深究”时间,留出时间交给学生,以“引诱”和“鼓动”的方式,向学生“下达”讲故事的“任务”,甚至可以事先告知要评出组内和班级的“两级”“故事大王”。学生领到这样的特殊“任务”,比起教师在课堂上让他们复述的三言两语,或者象征性地叫他们讲给同桌听父母听,一定更有挑战性,同时更能激起学生的参与欲和好胜心。而当故事会上获得不同“奖赏”时,他们享受到的成功的愉悦,能达到兼收语言提升和情感体验双重成果,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三、文学创作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要“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笔者认为,“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表述主旨在于:(1)明确写作实践的性质,是认识性、交流性和创造性,这意味着写作教学应该努力让学生将言语表达与生活、与情境、与个人优势结合起来;(2)强调写作活动的可行性、愉悦性和主动性,这意味着写作教学应该注意难度适中,强度适当,注意激发兴趣,激活内驱,让学生对写作情有所钟。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对习作教学如何体现“六性”呢?教师要进行多种探索,寻找教学良策。这里,笔者想“推出”“文学创作式”习作教学方式,即从课文内容中寻找突破口,引导学生以此为生发点,或直接以原文内容为蓝本,以学生比较喜欢或熟悉的文体,选择与原文不同的叙述角度,进行“换位”练笔、“变体”练笔、扩充想象练笔等。如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由《鲸》《松鼠》《新型玻璃》《假如没有灰尘》等课文组成,这组课文都是常识性课文,介绍的知识都很新鲜,但不是科学童话之类,学生对这类课文通常只能满足于基本了解的程度,不易产生深刻的感受和印象。笔者觉得像这样平淡的教材,可以通过“换位”“变体”或想象练笔,来增添学习的趣味性,在指点窍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以《××的自述》为题,以我的口吻介绍课文中的有关科学常识,还可以让学生把课文改写为科学童话。这样的练笔,不但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还能让学生在材料移用、语言模仿中,培养学生组织材料、运用材料的能力。
四、戏剧表演活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在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学技术,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区等教育资源,开展综合性W习活动。笔者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这些表述中摄取的关键词句有:创造性使用教材、合理并灵活运用各种课程资源、精心设计和组织包括综合学习在内的教学活动。因此,践行“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将大有改进的空间。应该说,笔者前文所述的三种语文活动,均能较好体现“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创造性使用教材、灵活运用资源、精心规划活动的重要理念。这里,笔者还想着重从语文活动的“综合性”视角,说说语文教学中的课本剧表演活动。将课本剧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正是在“综合学习”的过程中集中体现“语文课程标准”精神。至于课本剧的选材,大多以故事性的课文为主。如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成语故事》《推敲》《嫦娥奔月》《伊索寓言》等课文,教学这个单元时,在初步疏通课文把握故事内容之后,可以略去精讲细析的环节,与学生共同策划一期课本剧排练和表演活动,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会以真正的自我介入文本的再解读与故事的再设计、角色的再研究,同时还会用心设计服饰布景,揣摩人物个性等问题,这是全方位的“综合”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整体、和谐的发展。
一、初读古诗,范读不可或缺
初读古诗这一环节,其目的是扫除朗读障碍,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顺诗句。在这一环节,特别是当我们面对的是年级比较低的学生时,范读的作用是十分明显的。诗歌有它的韵律和节奏,你可以和学生说明其中的规律,比如七言绝句一般是前四个字和后三个字之间略有停顿,但效果还不如自己读一遍给学生听,因为教师的范读会让学生不由自主地进行模仿,而模仿是他们所擅长的。
二、理解诗意,浅显直白更好
关于每一首古诗的意思,教参上都有。那我们能把这样的解释一字不差地灌输给学生吗?或许能,但学生能真正理解吗?我想是不能。我们需要的是学生能真正地理解,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这些教参上的标准答案。古诗的语言有它自身的特点,如语句浓缩、意思跳跃、成分省略、词序倒置等,这些都是学生学古诗的障碍。根据小学生的特点,我们在帮助其疏通理解时,可以渗透地教给他们古诗的学法——分词连序法:一是分词解义,逐词逐句理解字面意思及在本诗中的含义;二是按现代汉语规范进行连序翻译。古诗学法可以具体概括为七个字:扩、留、补、换、调、嚼、连。
扩:浓缩的词语要“扩”,将单音词扩成双音词,使意思明显化、具体化。
留:古今通用的词语要保留。
补:诗句中省略的成分要补上,使之通顺。
换:古今用法不同的词语要更换。
调:词语的顺序颠倒的要调整。
嚼:诗中关键、传神的、富有哲理的词句引导学生细心咀嚼、品味。
连:将各句中解释的词语连起来翻译。
当然,这些方法并不是满堂灌地教给学生,而是在具体的诗句理解相机渗透。讲中有导,导中有练,启发学生悟法用法。事实上,一首诗中有很多地方学生或者猜一猜,或者查查字典或者结合插图,自己都能理解,只有少数字词是他们不能理解的,因此,可以通过同学间交流的方式先解决一部分内容的理解。当然,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很多人自己也不清楚自己不理解的是什么地方。所以当他们提出自己某一句诗不理解的时候,往往需要教师追问一句:是这句诗中的哪些字不理解?这样抽丝剥茧,把真正的问题暴露出来。那些容易理解的,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看法。难理解的,就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或扩或补或换或调,把难点突破,之后再连起来说说,那么整句诗的意思也就自然出来了。比如“远上寒山石径斜”一句,学生说不理解,我问每个字都不理解吗?结果学生说石径的意思他知道,就是石头路。我问是大路吗?学生马上补充是小路。我接着说,“石径斜”意思就是这条石头小路是斜斜的吗?同时还比画着教室的对角线做了个手势,马上有同学笑了,说不对,是弯弯曲曲。我问他你怎么知道?这个同学说我看到山上的小路都是弯弯曲曲的。我说很好,这么难懂的字,你一联系生活中亲眼看到的就马上理解了。“上”的意思是延伸,这一点告诉学生后“远上”的意思就知道了,我紧接着问是什么远远地延伸上去,学生马上说是那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就像他们看到过的香山上的小路一样。其实这一句就是需要调换了词序去理解的。我再问为什么这里称山为寒山呢?教参上说是因为山上树叶凋零给人寒冷的感觉,这有学生说到。但也有学生说因为是秋天,山上风很大,吹在身上很冷。我觉得也很好,学生已经结合起了亲身的感受来理解这一处,难道说因为和教参上的答案不符就要否定吗?这样,整句诗的意思学生就知道了:深秋,一条弯弯曲曲的石头小路远远地延伸到山顶上。对诗句的意思翻译很简单,但在学生头脑中,却已经调动了以往的生活经验,浮现出了一幅深秋时节,秋风瑟瑟,草木凋零,山间小路若隐若现的画面。因此,理解诗意这一环节,更重要的是把话语权还给学生,让他们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虽然浅显直白,但每一个学生都能懂。
三、领悟诗情,直达学生内心
由于古诗内容的时空跨度太大,话语风格距学生的现有语感相去甚远,加之小学生的阅历太浅,学生很难与诗人心同此情,意同此理,对古诗内容可能会有多元的反应。那么,怎样解读、感悟古诗呢?首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是解读、感悟古诗的前提。对于小学生来说,讲故事可以说是让他们了解诗歌背景的最好方式了。很多诗歌诞生的背后都有它的一个故事,或愉悦、或伤感、或愤慨、或悠然,通过教师的讲述让它展现在学生眼前,既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且一下子拉近了他们与遥远时空中诗人的距离。
四、诵读古诗,水到就能渠成
一、试卷分析
(一)试卷总评:本次试卷的试题依据课标,源于教材,贴近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成长。试卷反映的命题思想和导向,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观念,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既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更重视能力的培养,从而把语文素质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试卷的结构有四部分组成:一、积累与运用25分(包括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成语使用选择3分、古诗文默写8分、课内文言文字词翻译6分、名著4分)。二、现代文阅读25分(共2篇,课内是魏巍的《我的老师》14分、课外是贾平凹的《我的老师》11分)。三、古诗文阅读15分(古诗欣赏4分,课内外文言文对比阅读《世说新语》中有关陈元方的故事,11分)。四、语言运用(小作文:写一条短信5分,大作文: ,有我!30分)。
(二)试题特点
1.强调语文基础。
2.题型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认真研读。
题型与新课程理念接轨,关注学生对文本的认真研读,具体体现在不少题型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不仅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还增加了评价型、探究型的题型。不仅考查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也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创新能力。
3.试卷重视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引导学生关注人生,关注生活,关注现实。
4.语言运用题:小作文时代感强,写短信,又涉及网购,贴近生活;大作文为半命题: ,有我!既开放又有一定的束缚,挺好!如果能给出一段温馨的提示性语言,减少审题难度,是否更合适。
二、答卷分析
(一)典型错误:
2.阅读理解(25分)
(1)课内现代文阅读,四道题呈由易到难的梯度设计,第6题"用简洁语言概括关于蔡老师的几件事"看似简单但容易失分,许多学生未写全4点,个别学生答题不简洁;第7题抓关键词赏析精彩语句,既有限制又有张力,学生做得不错;第8题学生基本未答到"她的教育方法很特别";第9题学生基本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理由,少数学生提到两者不可分割,失分率较高。
3.古诗文阅读(15分)
(2)文言文是失分重灾区。第16题,课内文言文翻译得分率较高,但课外翻译失分极其严重,极少数学生能写对"法"和"孤"的意思;第17题出卷者已很用心地提醒"分别",可有些孩子就是视而不见,笼统地写在一起,部分孩子答题缺乏针对性;第18题出题指向性不十分明确,"结合甲乙两文"如改成"结合具体语句"那学生的审题就不出现歧义,所以好多学生不知道要不要引用原文的语句或意思,部分学生答题时,不会抓住文中关键的语句来揣摩人物形象,只是凭感觉来写"讲信用、为人正直、性格开朗"等等,这显然是不准确的,特别是不会从多个角度来找答案,如"聪明、机智、灵活、随机应变""大胆、勇敢、果断""刚正不阿、为人正直"等,其实这些答案的词语是同一个意思。
4.语言运用(35分)
第19题:
出题中的"*"符号,不符合习惯,学生写得麻烦,又浪费时间。答题时主要出现如下两个问题: ①答题不完整。本题应解决"发短信的原因""表示歉意""围巾的处置(包括邮费)""衣服的发送"等问题。但很多学生就是落掉一些内容。②语言不简炼。一个问题本应一句话能说完的,但非要罗哩罗嗦地讲上好几句无关紧要的话。另外,标点符号、格式也偶尔会出现一些错误。
第20题:
本次七年级作文题《______,有我》,这是一个振奋人心、展现自信、宣誓自我的作文题,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正能量。但要把这个作文题写好,难度很大。题眼是"有我",重点写清为什么要"有我","有我"会怎么样。但是很多学生只写为什么要"有我",很长篇幅写什么情况下,结尾点到"有我",就结束。却没有详写"有我"会怎么样?产生怎样的影响?因此,很多学生有偏题、离题的现象。有些学生拟题不当,如《未来,有我》《地球,有我》《童年,有我》,改成《开创未来,有我》《保护地球,有我》《美好童真,有我》就好一些,既通顺又具体,把题意范围缩小,但这种题目还是很难写好的。有些学生拟出的题目不错,有哲理,有诗意,但文章没写好,如《成长路上,有我》《这个秋天里,有我》《失败背后,有我》等等。
总之,这次作文失分率很高,优秀作文不多。
三、对今后语文教学的建议
1.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重在平时的实践积累。应以课内文本教学为主要载体,培养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2.要重视语文知识的积累,尤其是直接的语言积累,要加强古诗文的背诵与默写;同时加强语文基本技能的训练。
3.精读训练要有目的,要讲究方法,要注重讲评反馈,要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答题思路,要提升学生答题时的语言表达水平。坚决反对高耗低效的大容量练习。
随着语文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综合性学习”出现促进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发展,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不竭的动力,克服了传统语文教学内容单一,偏重接受性学习方式的不足。为此,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综合性学习内涵,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发掘教材资源,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
综合性学习最突出的特点是“综合性”,即将“听、说、读、写”的能力融入其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然而,传统语文教学中,教材的使用多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的培养。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可以有效发掘教材资源,丰富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信息的收集、处理能力。例如: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练习古诗《竹石》理解中,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首诗很感兴趣,创设综合性学习话题,师:这首诗是谁写的?生:诗后边有标注,叫郑燮(yán)。师:同学们,你觉得他说得对吗?生:我们也不确定。师:那好吧!我们一起请教字典先生。学生拿出字典认真得查起来,不一会就找到了正确答案:“燮”读xiè。师:郑燮就是郑板桥,他不但诗写得非常好,而且画画得更是栩栩如生,大家猜猜看,他最喜欢画什么呢?生:竹子。师:是真的吗?大家能像查字典一样展示你的依据吗?生:可以!师:好,那么老师给大家一周的时间,收集有关郑板桥的信息。一周后,学生们将自己搜集的结果在课堂上展示,有诗,有画,还有成语故事,学生带着笑容分享着收获的喜悦,这样的综合性活动开展不仅拓展了教材内容,激发了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能力。
二、倡导合作模式,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摒弃强加于学生、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主动探究,勤于动脑,对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中逐渐培养合作交流能力。”可见,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一条有效的途径就是合作探究方式,例如:六年级上册练习5诵读与欣赏《秋》的学习中,教师创设综合性学习主题“走进秋天”,请同学围绕这首小诗,展示心目中秋天的样子,为了丰富学生的展示内容,教师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第一组主要用颜色来展示,第二组集中用图形来展示,第三组以古诗文来展示,第四组以朗诵来展示。两周之后每个同学都拿出来优秀的作品,经过小组交流,最后选出代表作品全班展示,一个小组用彩色的石头在瓷砖上粘贴了丰富的画面,色彩斑斓的树林中透出了硕果累累的味道;另一个小组用不同形状的叶子做成一本相册边框,红色的、绿色的、黄色的,展示中同学说:“这些树叶是全组同学共同努力找来的,是我们辛勤劳动的结晶。”还有小组配乐朗诵……最让老师震撼的是学生们的合作能力,因为每个小组都有计划,有分工,有协调,有组织,学生在交流中成长,在合作中进步,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品质,提高了学习能力。
三、结合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语文学习必须与生活紧密相联,即生活处处有语文,这也是综合性学习力求达到的目标之一。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离不开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只有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才能真正的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走,我们植树去》《第一朵杏花》《燕子》《古诗两首》,这四篇文章都是关于春天的内容,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春天的美,教师创设了“我们去春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第一步,让学生搜集适合春游的景点,并将自己的观点以演讲的形式展示给同学;第二步,学生自主分工,做好春游活动计划,安排活动重要环节及注意事项;第三步,学生在春游过程中以拍照、画画、采访等多种形式记录旅游的经过;第四步,将自己在春游中的收获转变成日记、作文、演示文稿、纪念画册等多种形式,在全班展示,并邀请家长欣赏。事实证明,这次综合性活动组织得非常成功,学生在教材中领悟到了春花烂漫、万物复苏的春之美好,在生活中更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在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中,焕发出了无限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语文在生活中的灵活应用能力。
四、拓展多种渠道,激发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和便捷的交流方式带给学生广泛的影响,这些有声有画的方式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因此,优化综合性学习方式不妨拓展多种渠道,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例如: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小烦恼热线”口语交际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现场和热线两种的渠道对“小烦恼”进行心理援助,学生接到任务后积极思考,不仅按照教师指定的方式进行了口语交流,而且开辟了新的渠道,如论坛形式,以网友与版主的身份对话交流;博客形式,以博友的留言来开导小烦恼……课堂教学具有局限性,但是学生的思维却是开放的,在实践中开创了多种多样的交流方式,以不同的方式倾听别人的烦恼,以力所能及的语言交流释放别人的压力,加深了同学之间友情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今天我踏着蒙蒙的细雨,迎着柔柔的春风,走在河阳广场湿漉的小道上,呼吸着雨中带着泥土芳香的清新空气,欣赏着河阳广场特有的美景。
草坪里小草有的还是枯黄的,而有的却在春雨的沐浴下顽皮地向上冒着绿绿的小脑袋,它伸了个懒腰,把身子挺了挺,探了探头,东望望、西瞧瞧,害怕自己出来晚了。春雨不停地在呐喊,并用足够的甘露做诱惑,小草把身子再往外伸了伸,尽情地喝着甘露。它看的更远了,看见同胞们一个个都欢呼雀跃地跳了出来,手拉着手,在春风的带领下欢快地唱歌跳舞,似乎在唱着一支春天的旋律曲。
走着走着,我闻到淡淡的花香味,抬头一看,花坛里迎春花开放了,黄黄的花瓣,一共有四片,好像张张灿烂的笑脸,迎接春姑娘的到来,又好像黄色的瀑布飞流直下。还有些保龄球形的红色花骨朵夹杂在中间,涨的快要爆炸,仿佛想让春风再吹一吹才从睡梦中醒来。还有些半睁眼睛的花骨朵,好像妈妈的手捧着小孩儿漂亮的脸蛋儿。中间一只最高的“花中之王”在春风的吹拂下左右摇摆,真好像美猴王头上的长羽毛。我看看这朵花,又亲亲哪朵花,朵朵迎春花都朝我笑得合不拢嘴了!
再往前走,来到了小河边,婀娜多姿的柳树早已抽出了新的枝条,那种绿是一种特别的绿——不像夏天的那么深,也不像秋天那么黄,浅浅的、淡淡的。站在柳树下,伸手就可以触到它那柔软的枝条。它那叶子是那么的小,那么的嫩,不仔细看还以为没长叶子呢!摘下一片叶子,放在嘴里,品尝着那独特的味道。看那不规则的枝条又好似一簇簇盛开的绿色烟花,整个垂柳看上去还真像一个流星雨烟花啊!微风吹来柳条扭着它那细腰,跳着优雅的舞蹈,远看好像一堵“绿墙”,又像绵绵的绿色春雨。
春天是那么的绿,春光是那么的灿烂,春雨是那么的柔和,把河阳广场绘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天画卷,我真的融入在这大自然的怀抱了。
关于春天踏青的作文、诗句
有关“春”的古诗欣赏
有关“春”的成语学习
有关“春”的好词好句
如何提高乡镇中学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呢?作文材料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在我十多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几点关于作文材料积累的方法:
一、专题积累
在作文材料积累中,教师不能盲无目的地让学生去积累作文材料,那样做只会事半功倍。一定要分专题地让学生去进行系统的材料积累,如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一单元,这单元是以写人为主的,教师在教这一单元时,就要让学生通过阅读、背诵、摘抄、观察等方式去积累写人的材料。上第二单元时,这单元是叙事的文章,就让学生去积累写事的相关材料。上第三单元时,则让学生去积累写景的相关材料。一定要让学生有针对性地去进行各种形式的材料积累,要求学生紧紧围绕专题作文进行材料积累,这样到了写作课时,学生通过一定量的相关作文材料积累,胸中有物,写起作文来才不会害怕,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
二、背诵积累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对《课程标准》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和现代文篇目进行背诵,对一些优美的文章也要要求学生对其中的精彩片段进行背诵积累,在课外阅读中,对其优美的语段、词语进行摘抄,在早读课上或课外时间要求学生进行反复地诵读,牢记心间。只有当学生大脑中有了一定的语言词汇积累,在写作课上才有话可写,行文流利。
三、阅读积累
书籍是人类的营养品,可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读书了,我们有的同学初中三年毕业了,除了几本教科书以外,就没有读过其他任何课外书了,有的同学即使读了几本,无外乎就是一些童话、漫画、笑话、鬼故事或者武侠小说之类的作品。这样的阅读量如何能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注入学生体内的新鲜血液,阅读是学生作文的土壤,没有新鲜的血液,没有肥沃的土壤,怎能培育出茁壮的禾苗?作为语文教师,每学期一定要向学生推荐必读书目,最好是每个年级组能统一学生课外阅读必读篇目,并在相关考试中来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用“以考促学”的方式让学生去主动读一些中学生必读的书目。如七年级上册可让学生读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外国文学乔安妮・凯瑟林・罗琳的《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高尔基三部曲《童年》,平时要求学生在读书中感悟主人公的命运,体验主人公的情感,并对其中自己喜欢或感人的文字进行抄录,或者写成一些读书心得,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借鉴他人的选材与构思技巧,增添作文文采,还能使学生的情感得到熏陶,感染人生成长之路;也可以在月考、期中或者期末考试中以各种形式检测学生的阅读情况,让真正阅读的学生得高分。
四、生活积累
在作文积累中,还有一种最为重要的方法就是生活积累。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去用心观察身边的事与物。如果只是借助于阅读、背诵积累,那样写出来的文章会很生硬,不太真实。如今年我在教学七年级语文(语文版)上册第三单元时,本单元主要是写四季之景的美文,当时正值秋季,我就让学生去积累秋景的作文材料。在作文课上,我给学生布置的作文题目是“秋”,要求学生抓住秋的特征来写,把秋写为几幅画面即可。经过近半个月的作文材料积累,加之课堂上又学了朱自清的《春》,学生积累了不少有关秋的作文材料。作文课上,我见一个学生文章写得还不错,但文章冒出一句描写秋草的句子:“嫩嫩的、绿绿的”,还有一个班的学生描写秋天的风:“润润的,暖暖的”。面对这些,我知道问题出在学生没有细心观察周围的事与物,于是犯了错误。在作文课上,针对这两句话,我让学生下去再用心观察和感受一下,第二天两个学生才恍然大悟地跑来告诉我:老师,原来秋天的草不是嫩嫩的、绿绿的,而是金黄的、枯萎的。另一个学生也告诉我:原来秋天的风不是润润的、暖暖的,而是清凉的、干燥的。大家惊奇地发现原来细心地观察是如此的重要!除了这些,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还要多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只有这样,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有活力,才能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的不同感受。
摘要:多年来的各种公开课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形成了一个思维定势——完美。站在课改的层面上来对比“公开课”和“非公开课”,语文教学应该追求“完美”?还是“真实却有缺”?教学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活动,语文课应该是最具教学个性的学科。我们应允许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真实有缺,这种“真实有缺”从另一个角度与“形式化的完美”相比,称得上是另一种“完美”。课堂中上会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关键词 :完美 真实 有缺
随着新课程的推广,新理念的普及,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不断地变革着,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随之而涌现出的许多体现改革成果的“公开课”、“观摩课”、“评优课”, 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就从这些课呈现的方式来看,无论从教材的钻研、教案的设计、教法的选择还是教学氛围的营造等都深入细致,孜孜以求,力争为学生、更多地为听课者奉献一顿美味的教学大餐。而伴随着下课的铃声,教师恰到好处地说着“谢谢大家”,成为令人称道的演出,成了首选的“完美”风景。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成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变成了“无懈可击”的表演;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讲究“精雕细刻”的形式;为了这个“完美”,公开课就越来越成了各种“模式”或生搬硬套或惟妙惟肖的翻版。
拿这些公开的语文课来和我们平时上的语文课作对比,前者是否多了许多“演练和功利”,而后者则更多了许多“真实和有缺”呢,站在课改的层面上,来比对语文教学中的“公开课”和“非公开课”,就会凸现出这样一个矛盾:语文教学中该追求“完美”,还是允许“真实却有缺”。
语文课堂教学的完美现象只是我们追求的一种理想的教学模式,通常是把课程理念、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等和谐地实施运用,以达到有效的、创新的教学局面。
而“完美”只是相对来说的。教学是一种有别于机械运动的“动态运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的传递是速时生成的,教材的内容有难易,学生有差异,教师的素质也有高下,课堂即时产生问题、生成知识、出现“意外”。一堂课,固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知识“运动轨道”,但不可能是直线行进的,能“基本完成”已然不错,达到“完美”的境地更是难。因此,我们不一定要追求难以寻觅的“完美”,而应允许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真实有缺。这种“真实、有缺”从另一个角度与“形式化的完美”相比,难道不能算是另一种“完美”吗?那些在教学中师生建构的真实、自然、和谐、天然和精彩的瞬间会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
一、课堂教学内容的有缺未必不是堂好课
新课程的语文教材增加了许多内容选择上的灵活性,练习的内容也有了很大的弹性,但对于低中段孩子来说,识字和个性化阅读始终是重点。每上一课,我总是奢望能将识字和阅读及其他的一些教学任务完美结合,顺利完成。这种思维定势实现于公开课上,执教者总希望通过一堂课展现给大家三维目标的和谐实现、师生的多元交流等等,似乎这成了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而过少地去考虑这堂课是否收到了实效,这种课型是否易于操作、推广。然而让听课者看到的往往是前者多于后者。运用于平时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时,我们常常遇到问题:公开课中的许多方法和策略我们无法贯彻。那我们何必要寻求公开课上内容的完美呢,我们平时的课有许多内容上的有缺,但不是上得很精彩吗?
例如《秋天的雨》第一课时,我预设目标是认识生字,会写五??六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并对秋天有所感受。当我实施教学时,发现孩子大多数已完成了识字任务,课文也读得很流利。于是当我引导孩子阅读第二段时,我边运用道具(树叶)边做动作边示范读,孩子们兴趣大增,完全投入了秋天的情境当中,读了还想读,演了还想演,有好几次我试图将孩子的思维从朗读中牵回到写字上来,都很难成功,索性我就将写字这一内容从本堂课中删除掉了。结果孩子整整朗读了一节课,孩子们自己似乎成了那银杏叶、枫叶、田野、果子、,兴致勃勃地表演着,自我陶醉在“秋天”里,下课了还在意犹未尽地表演。
如果说这堂课有缺,那就是教学内容单一,没有综合考虑目标的整合教学,如果这是堂公开课,未必是堂好课,但站在孩子的层面上,这未必不是一堂让他们学习兴趣大增,乐于参与的好课。
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固然是一堂课的精彩,但如果在内容的选择安排上不遵从孩子的意愿,不从孩子的角度出发,那么再多的精彩也只是教师个人的精彩;如果为了内容、结构与预设的丝丝入扣而不去关注课堂即时生成的问题,孩子的情感体验,那么这种精彩怎么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精彩呢,又怎么称得上是“完美”呢?还不如让内容的
有缺来成就孩子的精彩。因此,我想语文课堂未必需要负载面面俱到的任务,允许“有缺”,但不是说不要任务、不要目标,因此,遇到这一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花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站在孩子的角度安排课时内容,真正让这些内容能对孩子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对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二,新课程提供的语文教材给我们教师提供了广泛的用教材的理念。因此,在使用教材时,对提供的内容可以进行合理的裁减和重组,较好地为实现课时目标服务。
二、课堂教学时间的延误也情由可原 现行的评课标准有许多,而这些标准中,有一条几乎达成了一种“共识”,即:能否在“法定”的时间里“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成则“完美”,“不成则要打折扣。
于是我们在公开课时掐着时间进行,将每个环节设定好所用的时间,当下课铃声响起,教学环节刚好能结束则大功告成,对于这种“完美”的划定,我们下意识里已默认了、习惯了。如果说能在规定的时间真正达成了目标、发展了学生的能力,这种真正的完美的确是成功的。但大多数情况是这样的:当我们在完成教学环节时,总要去面临孩子不断新生成的课堂问题。教学是动态的,常常一个环节设定的时间到了,而教学任务尚未完成,于是为了整堂课结构的臻美,我们不惜漠视课堂的动态生成,草草结束一个环节,又匆匆开始另一个环节,牵着孩子走,而颠覆了“以孩子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那我们何必要求公开课上的“准时到达”呢,我们平时设定的课时要拖延,但不是一样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吗?
例如,学完了《古诗两首》后,孩子们有些提议:一学生说我读过许多描写乡愁的古诗和文章;一学生说我还知道好几首王维和叶绍翁写的古诗,我说:“你们能去搜集一下吗?”孩子们一致同意,于是在下节课里,孩子们汇报背诵、朗读了许多有关“秋景”“乡愁”的古诗,还呈例了许多王维和叶绍翁的诗。
在上述课例中,如果我上到搜集古诗这一层次,也已经按教学设计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于学生来说,这堂课还会让他们难忘吗?是十分“完美”的吗?不!
课堂知识包括课本提供的知识,教师个人的知识,师生互动产生的知识。在课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课外知识很容易灌输进课堂,这就增加了语文课堂教学后续性学习。这后续性学习得借助于延长课时来满足孩子的探求欲望。这样的课才有了生长性,课堂中的语文文化生活才得以丰厚起来。
这样的课例我们常常碰到,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要一分为二地来看待事物,当然语文课堂的教学也不例外。对于课时内应该完成的内容,如果有实际需要,可以适当地延迟一个或几个课时,但并不等于每堂课可以拖延。
第二,教学时间的延误出发点都是学生去自信地、快乐地学。这就需要教师各课时充分研究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与教材的关系。努力去寻找教材、教师、学生的契合点,真正把教学结合起来,使课堂真正成为生产知识的地方。
三、课堂常规的偶尔有缺也无妨
一种具体的做法在实行了一段时间后就会变成一种习惯,一种习惯在同一价值观的认同下则会形成一种规范。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有很多规范:别人朗读、回答问题时必须做到静听;与人合作交流时要有较好的合作意识等等。不错,良好的课堂常规会引领着师生向文本、向生活迈进。而我们语文知识、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实现也只有在这些严格的、科学的教学常规中才得以落实。
但是孩子是活的生命个体,不同的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知识、情感基础,认知风格是不一样的。总有一些孩子对自己的认识持否定态度,不自信,想表现自己,又找不到合适的表现方式,往往成为课堂教学中不和谐的音符,影响了课堂常规,我们不应该漠视他们,他们的反差行为有损课堂常规,但只要做好引导,也无妨。
例如:教学《奇怪的大石头》时,临近结束,我让孩子们互相交流学了课文后的感想,这下成了班里××学生自由放松的时间了(他上任何课注意力都不能集中,还要捣乱),他一会儿望望窗外,一会儿请同桌看他带来的那盆金鱼(劳动课带的),还用手把金鱼捞了出来,放在桌子上玩起来。同桌则兴师动众地叫呀、笑呀。课堂顿时有些乱了。我于是停下来,笑眯眯地请他来谈谈刚才玩金鱼时的发现。小家伙还真说出了许多有关于金鱼的颜色、外形、动作,我请其他孩子来评价他,大多数孩子认为他观察仔细,但同时也指出他不守课堂纪律的不足。我就问他:请××自己选择做一个让同学喜欢的人。××听了马上放好金鱼,认真、快乐地与同桌参与讨论活动,不再随意活动。
上述课例的课堂常规“有缺”,但我们在平时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几乎常常碰到,可公开课上却比较少见。每个班级总有一些孩子长期处在外界对他的低评价中,缺乏自信,反而希望通过自己越轨的行为来引起它存在。公开课上完美的课堂常规有很多情况下都是课前“演练”、“彩排”的结果,有许多不和谐的课堂音符已在诫告、嘘头中藏匿起来,但其不安分性还是在心里涌动着的。我们应善于去引导,捕捉类似上述课例中的契机,发现其“善”,巧妙地“诱”,给予他们机会,让他体验成功、被肯定的喜悦,而不仅仅是漠视、批评。只有这样有心地关注每个孩子,欣赏每个孩子,才能营造出平等、民主、安全、愉悦的课堂,才会让课堂真正成为孩子放飞个性的天堂。
但如果这种不和谐的课堂插曲经常发生,还置之不理,那么良好的课堂常规将无法建立,会引发孩子情绪的混乱,降低学习效率。因此在允许课堂常规有缺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走进学生,研究学生,让他们知道守纪的重要性,而不是让他们来敷衍上课。
第二,巧用语文课堂教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理念来优化课堂秩序。教学中,及时与学生进行言语的沟通、情感交流、适时评价,让孩子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注和肯定。教学设计要富有活力,让孩子乐于参与,产生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完美”是很难实现的,是理想,是境界,我们可以追求“完美”,但要以“科学”作路标,以“真实”为前提,我们更不能回避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有缺”,这种“有缺”,当我们用智慧去解读、处理时,也会成就另一种“完美”,一如那断臂的维纳斯。我们不要让“有缺”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缺陷,而是应以“有缺”为原型,去塑造语文课堂教学中另一种残缺的唯美,追求一种原汁原味的本真的语文课堂,流淌一种行云流水般的自然美。
参考资料
《评价一堂课优劣的标准》
《小学德育》 2005年7月上
《美学概论》 王朝闻 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