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行政教育论文

行政教育论文

时间:2022-10-28 04:51:1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行政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行政教育论文

第1篇

教师岗位评定个人述职报告

本人2001年参加工作,2008年调入育才,一直担任班主任至2014年,期间送过三届毕业班。2013年起担任行政工作至今,期间送过三届毕业班。

我2009年评为一级教师,至今已满10年,2014年被评为第8批南通市骨干教师,2019年被评为第9批南通市骨干教师。2015年参加江苏省初中数学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获二等奖。2018年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德育工作者。

本年度,我一直坚持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勤奋踏实,追求上进,努力钻研,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没有轰轰烈烈的豪言壮语,始终恪守“纳百川、容学问,立德行、善人品”的信念,努力践行自己的人生格言。

一、加强政治学习,努力提高师德修养

作为一名有十八年党龄的党员,我在思想上做到严格要求自己,深刻体会“工匠精神”的时代责任,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学校总支委委员的身份更让自己深感责任在肩,进一步明确了工作方向,增强了为教育事业奋斗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对总支布置的党内工作,不折不扣,坚决完成。我素来能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政教主任工作纷繁复杂,但我仍然勤恳负责,抢挑重担,不计报酬,得到领导及同事的充分认可及良好口碑。

二、积极刻苦钻研,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一直以来,对学校安排的重担,我无条件服从,连续担任初三毕业班教学工作。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工作,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与交流学习活动,用心领悟新课改要求,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在以新思路、新方法来指导自己工作的同时,认真备课、扎实的上好每一节常规课。切实贯彻课改中学习合作小组活动的开展,在为武汉、山西、延安等骨干教师跟岗学习中开设展示课,获学员老师一至好评。参加省五四杯微课制作获二等奖。在做好教学业务工作的同时,在德育工作方面也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甘于奉献、精于钻研。参加南通市德育论文评并获奖,同时在市基教科组织的家庭教育培训活动中做主题发言,获好评。我始终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勤奋务实创新,夯实教育科研能力

本人注重及时总结教育教学方法,积极撰写教育论文,2018年,本人担任核心且成员参与研究的江苏省规划课题“基于“小组合作”建构初中“悟学”课堂实践研究”顺利结题,由本人主持的南通市十三五规划课题“基于发现的导引式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积极开展研究,有数篇于《中小学数学》、《初中数学教与学》、《南通教育》等杂志。

第2篇

基金项目:辽宁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民办高等教育治理结构的设计”(W2010144)

作者简介:赵彦志(1968-),男,河北任丘人,经济学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治理研究。E-mail:zyzhi@dufe.省略

摘要:本文运用Malmquist指数对2003―2008年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高等教育的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将其分解为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分析生产率变化的动力来源以及各地区的差异,并进一步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指数显示波动性上升趋势,且主要动力来源于技术进步;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前的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最后针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的特征对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生产率;技术进步;规模效率

中图分类号:F062.4;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6-0020-07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办学体制、教学体制和招生就业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社会对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强,我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基本接近“大众教育”的水平,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广泛的智力支持。由于长期受到政治经济体制和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短缺、投资不足等问题一直难以得到解决,而随着高校不断扩招的浪潮,有限的资源与巨大的社会需求之间矛盾成为制约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桎梏,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提高高等教育的运行效率。

与一般企业相比,高等教育机构是一个多投入多产出的非营利性组织,通常采用教育生产率对其效率进行衡量,而非企业广泛使用的绩效或收益率指标。生产率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研究课题,最初由美国经济学家柯布和道格拉斯提出,目前学术界对于生产率的研究已经从早期对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单要素生产率的测算发展到了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1]。与人为割裂投入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单要素生产率相比,全要素生产率可以很好地度量全部投入要素的产出效应水平,并反映出要素效率的提高以及技术进步的程度[2]。因此,全要素生产率综合反映了各种经济社会因素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发展水平与速度的影响程度,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出效率与竞争力。教育生产率是对教育机构所投入的各种资源以及所带来的最终产出之间关系进行度量的指标。Coleman于1966年首次将全要素生产率的概念运用于教育领域[3],随后Fraser等[4]、Monk[5]、Levin[6]以及Odden和Clune[7]等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教育生产率的概念进行进一步的扩展,目前已成为教育领域的重点研究问题。

我国学者对于教育生产率的关注起步较晚,孙大文等[8]首次对教育生产率的内涵及其主要特征进行了分析。鞠晓伟和陆晓芳[9]对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判断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发现1991―2006年我国教育生产率仍处于粗放型增长阶段。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倾向于采用Malmquist指数分析法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胡咏梅和梁文艳[10]选取2000年合并的25所高校为样本,对高校合并前后四年整体科研生产率的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指出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提高高校科研生产率进步的重要因素。潘海生和周志刚[11]对1997―2005年间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化趋势,结论显示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总体保持快速增长,且具有较大的波动性和地区间不平衡的特点。韩海彬和李全生[12]对1999―2006年全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情况进行分析,同样发现中国高等教育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各区域增长差异在逐渐减小。毕雪阳和孙庆文[13]选取全国9个省市高校2001―2005年样本数据对高校教育成本投入的动态效率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样本高校的产出效率变化呈现不稳定性,且产出效率主要受高校规模的影响。熊艺等[14]对中国远程教育的办校效率进行分析,并发现远程教育办学效率的提高主要来源于本身效率的改善。

但国内目前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产出指标选择过于片面,投入指标大多偏重于教师数量和教育经费等教育投入,而忽略了对高等教育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指标衡量,产出指标则偏重于本专科层次的在校生或毕业生人数,对于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高校科研创新等方面的产出有所忽略。此外,以往学者对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大对生产率指数的影响仅限于理论分析,缺乏实证分析。本文拟运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2003―2008年间我国31个地区的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化以及地区差异,并对高等教育规模与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分析。

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概述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是进行全要素生产率动态分析的一种重要方法。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最初只是一个用于生产率分析的理论指数[15],Fre等[16]在数理分析的基础上将它发展成为一个实证指数。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将生产率的变动分解为靠近或背离生产边界的效率变化(Efficiency Change,EC)和生产边界移动的技术进步(Technical Change,TC)。其中效率变化又可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Technical Efficiency Change,TEC)和规模效率的变化(Scale Efficiency Change,SEC)。技术效率是指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市场价格的条件下,按照既定要素投入比例,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成本占实际生产成本的比例;规模效率是指企业是否在最合适的投资规模下进行经营;技术进步则是指科学发现、发明、革新、改进、技术的传播与扩散等。目前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被广泛应用于港口、银行、医院、制造业和农业等诸多领域的生产率研究。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的计算以Shephard提出的t时期距离函数为基础,该函数的计算公式为:

公式(3)中的第一个比率是t+1时期与t时期相比的效率变化指数;第二个比率是t+1时期与t时期相比的技术进步指数。效率变化指数测度了t+1时期与t时期相比每个观察对象对生产边界的追赶程度。效率变化指数大于1意味着效率的提高,小于1意味着效率的下降,等于1则意味着效率不变。技术进步指数测度了生产边界t+1时期与t时期相比的移动。技术进步指数大于1意味着技术进步,小于1时意味着技术退步,等于1时意味着技术无变化。

三、指标确定与数据采集

采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法对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首先应确定高等教育的投入和产出指标。高等教育的投入通常分为人力、物力和财力三方面,其中人力包括高校系统内所有的教职工,如专任教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以及工勤人员等;物力是指高校所投入的资产情况,如用地面积、图书音像资料、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等;财力则主要指高校所获得的用于科研和教学的各种经费。高等教育的产出则通常分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两个方面,其中人才培养又分为本专科人才培养以及硕博研究生人才培养两个层次,科研成果则指高校进行科研工作所获得的各项研究成果。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最终确定投入指标为:专任教师数(X1,人)、行政教辅工勤人员(X2,人)、科研经费(X3,千元)、生均教育经费支出(X4,元)、藏书量(X5,万册)和固定资产值(X6,万元);产出指标为:出版科技著作数(Y1,部)、学术论文数(Y2,篇)、本专科授予学位数(Y3,人)和硕博授予学位数(Y4,人)。

本文研究期间为2003―2008年,所用指标均选自2004―2009年《中国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中国社会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教育统计年鉴》。本文横截面研究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表1为样本的描述性统计结果。

表1描述性统计结果(2003―2008年)

四、数据分析

1.全国高等教育的效率分析

本文首先采用非参数的DEA分析法,对2003―2008年全国各区域高等教育年均总效率进行测算,并进一步分解出各年度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平均值(见表2所示)。结果显示,2003―2008年间,全国高等教育效率较高,各年平均总效率均在0.9以上,然而除2005年之外,高等教育平均总效率显示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由2003年的0.98下降为2008年的0.94。进一步对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高等教育的平均技术效率总体上要高于平均规模效率,说明效率边界偏离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没有达到其适宜的规模水平。而从图1的趋势图可以看出,平均总效率的下降主要受平均技术效率的下降的影响,也就是说导致高等教育平均总效率下降的主要因素是技术效率持续低下。

图12003―2008年平均效率估计表2高等教育平均效率估计(2003―2008年)

为了进一步从动态视角对2003―2008年期间高等教育增长率情况进行分析,从而明确高等教育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借鉴Fre等的计算方法,对2003―2008年全国高等教育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进行测算,并将其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两个指标,其中将效率变化进一步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全国高等教育的平均生产率自2003年到2008年增长了0.3%。将生产率分解为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发现0.3%的平均增长率是由于技术进步的增长(1.3%)以及效率变化的下降(-1%)两个因素相背离的作用效果累积而成。进一步对每年的生产率变动进行分析,可以发现2003―2008年期间效率变化的变动较为平稳,而生产率的变动趋势与技术进步变动趋势基本相同,如2004年全国教育生产率下降了15.1%,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即效率边界移动)下降了11.9%,对生产率指数产生了负向影响,而效率变化仅降低了3.6%;2005年教育生产率上升了52.6%,其中技术进步提高了58.7%,而效率变化反而下降了3.9%。由此可见,我国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变化所导致的。

表3生产率变化、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

图2为生产率累积指数图,该图表明自2003年以来,全国高等教育的生产率指数尽管波动较大,但整体仍趋于上升趋势,2005年和2007年分别达到波峰。这种上升的趋势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的技术进步。然而由于新技术应用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财物,而其产出一般具有延迟性和滞后性,因此整个样本期间技术进步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也是导致高等教育生产率上下波动的根本原因。此外,高等教育的效率变化则显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1%)。进一步将其进行分解为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高等教育的效率下降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同时下降的结果。从影响程度来看,规模效率的恶化对总效率变化影响较大,说明高校的扩招虽然有助于规模的扩大,然而过于求快使得高校原有资源无法满足现有要求,导致高等教育总效率恶化。高等教育的技术效率下降幅度则相对较小(-0.3%),说明高等教育成本投入比例还没有达到合理水平。

图2 Malmquist指数(MI)、技术进步、效率变化的累积指数图3.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区域差异

表4显示了全国各地区高等教育的年均生产率指数变动及其分解的情况。结果显示,2003―2008年期间,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年均生产率指数得到了提升,其中贵州省提升幅度最大,达到年均增长11.9%,相反18个省市自治区的生产率指数有所下降,但是下降幅度普遍偏低,其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为山西省,年均下降了9.5%。继续将生产率指数进行分解,可以看出在生产率指数得到提升的省份中,除安徽省和四川省的生产率指数提升源自于效率变化的提高,其余省份生产率指数的提升大多依靠技术进步。其中青海省的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均得到了提升,但是技术进步对于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程度(5.5%)要高于效率变化的贡献程度(3.6%)。而在生产率指数下降的18个地区之中,陕西、河南、广西、江苏、黑龙江和北京6个地区的效率变化为0,其生产率指数的下降主要受到技术退步的影响;海南、新疆、宁夏、内蒙古和云南5个地区技术进步有所提高,但是由于效率变化的恶化导致其生产率指数的降低;其他地区的生产率指数下降则是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双重恶化的结果。由此可见,尽管效率变化出现普遍恶化的现象,但对生产率指数影响的效应并不明显,影响我国各地区生产率指数的主要因素仍是技术进步。

表4全国各地区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

为进一步探讨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的区域差异,本文将31个省市自治区按东部、中部和西部三大区域来划分,东部区域包括北京、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广东、福建、海南和山东;中部区域包括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区域包括广西、四川、贵州、云南、陕西、宁夏、重庆、内蒙古、、青海、新疆和甘肃。结果如表5所示。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高等教育生产率分别增长了1.3%和0.1%,且主要依靠技术进步。中部地区生产率指数为0.99,表明自2003年到2008年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生产率下降了0.8%,这种恶化源自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的双重作用。此外,三大区域效率变化差异较小,均值为0.99,且均低于1,这说明效率变化对生产率的影响主要是负面的,东、西部区域的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技术进步。

进一步将效率变化进行分解,能够发现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变化和规模效率变化的指数(分别为0.995和0.988)低于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说明东部地区的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恶化最为严重,而中部地区无论是技术效率还是规模效率变化,下降幅度相对其他区域而言较小。如表5所示。

表5生产率变化的区域差异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技术进步是影响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考察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技术进步的影响,本文进一步对高校规模和技术进步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分析。由于高校的扩招主要针对本专科层次,因此本文以本专科授予学位数作为高等教育的规模标准,与技术进步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采用硕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数、本专科与硕博士研究生授予学位总数分别作为规模标准时得到结果相同。结果如图3所示。结果显示,高等教育规模与技术进步之间相关系数为-0.41,且在p=0.05的显著水平上显著,存在显著的负向相关关系。也就是说,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技术进步的水平在不断下降,目前高等教育的技术水平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

图3高校规模与技术进步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选取省级面板数据,采用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3―2008年中国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变动情况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对规模与技术进步和效率变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如下:

第一,2003―2008年期间,我国高等教育的效率较高,但呈现下降趋势,效率边界偏离的主要原因在于高等教育没有达到其适宜的规模水平,而效率下降主要归因于技术效率的持续低下。

第二,生产率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年均增长速度为0.3%,增长动力主要源自于高等教育的技术进步,而技术进步的波动性也导致生产率的增长出现较大的波动。效率变化则呈现出缓慢下降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并未达到最佳状态,即没有达到规模效益,或处于规模过大状态,高校的规模扩张并没有带来期望的规模效益,而是进入了规模报酬递减阶段。但是由于下降幅度较小,因此对生产率指数影响不大。

第三,高等教育生产率的增长呈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其中西部地区的生产率增长较快,东部地区次之,而中部地区生产率则呈现出下降趋势。这种区域差异主要受到技术进步变动差异的影响,可能是由于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后发优势,也得益于近年来我国对原本教育和管理技术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高等教育的重视。此外,各区域效率变化均存在下降,与生产率变动趋势相反,中部地区效率变化下降幅度最小,而东部地区效率恶化最为严重,可能是东部地区高校扩招比例过大,而忽视了成本投入比例结果的效率,导致产出效率的下降。

第四,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说明高等教育规模越大,对技术要求越高,而当前的技术水平显然不能满足高校的需求。

结合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以下政策建议:首先,应进一步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力度,创新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努力改善和更新科研教学设备,推进多样化的现代教学科研技术,通过不断提高高等教育的技术水平带动生产率指数的提升;在进行技术研发的同时注重新技术在高等教育领域的推广与应用,防止因新技术应用的延迟或滞后导致的技术进步水平的下滑;进一步消除地区差异,对教育落后地区予以必要的扶持,同时加大各地区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教育发达地区的教育理念、教学技术和管理体制向其他地区进行输送,促进东、中、西部高地教育的共同发展;调整高等教育成本投入比例结构,在维持和提升规模效率的同时提高高等教育的技术效率,改变高等教育效率恶化的现状。

参考文献:

[1]汪旭晖,万丛颖.零售业上市公司生产率增长、技术进步与效率变化――基于Malmquist指数的分析[J].经济管理,2009,(5).

[2]孙巍,叶正波.转轨时期中国工业的效率与生产率――动态非参数生产前沿面理论及其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2,(4).

[3]Coleman,J.S.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R].US Deparment of Health,Education and Welfare Office of Education,Washington,DC,1966.

[4]Fraser,B.J.,Walberg,H.J.,Welch,W.W.,Hattie,J.A.Syntheses of Educational Productivity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al Research,1987,(11).

[5]Monk,D.H.Education Productivity Research:An Update and Assessment of Its Role in Education Finance Reform[J].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1992,14(4).

[6]Levin,H.M.Raising Productivity in Higher Education[J].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1,(3).

[7]Odden,A.,Clune,W.Improving Educational Productivity and School Finance[J].Educational Researcher,1995,(9).

[8]孙大文,鞠晓伟,芮雪琴.我国教育效率测度模型及实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9]鞠晓伟,陆晓芳.我国教育生产率增长方式及其优化对策研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4).

[10]胡咏梅,梁文艳.高校合并前后科研生产率动态变化的Malmquist指数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1).

[11]潘海生,周志刚.基于Malmquist指数的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12]韩海彬,李全生.中国高等教育生产率变动分析:基于Malmquist指数[J].复旦教育论坛,2010,(4).

[13]毕雪阳,孙庆文.高校教育成本投入动态效率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分析[J].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2010,(10).

[14]熊艺,吴育华,解百臣.基于Malmquist指数的远程教育办学效率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15]Caves,D.W.,Christensen,L.R.,Diewert,W.E.The Economic Theory of Index Numbers of the Measurement of Input,Output and Productivity[J].Econometric,1982,50(6).

[16]Fre,R.,Grosskopf,S.,Lovell,C.A.K.Production Frontier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4.134-137.

Productivity Growth,Technologi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s in

Chinas Higher Education

ZHAO Yan-zhi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entre of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Dalian Liaoning 116025,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