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公司经济分析

公司经济分析

时间:2023-05-30 08:5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公司经济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公司经济分析

第1篇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

跨国公司的海外研发活动在最近的二十年中呈现飞速发展的趋势。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行为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后的十多年呈现出加速增长的态势,根据国家商务部的数据,2005年已经达到750余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其在华研发的战略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分别从投资规模、区位特征、组织特征和功能特征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投资规模

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刚开始的资本投资规模都较小(从科研人员的数量看),研究人员一般只有十几到几十人,但最近几年规模增长较快。比如,摩托罗拉在华科研人员已超过2000人、德尔福(中国)科技研发中心一期招聘科研人员500人、西门子(南京)公司2005年扩招200名研发人员。另外,母国来源不同,研发机构的规模不同。从主要几个母国来源地看,欧美公司的研发机构规模较大,日本、韩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规模次之,中国香港及中国台湾公司的研发机构较小。比如,2003年全球研发投入前十名的公司中,除日本丰田公司排第五外,其他都是欧美的公司。

二、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区位特征

首先,区位分布比较集中。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集中分布于北京、上海、广东、江苏四地。截至2005年底,总计750余家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中,有200余家位于北京、170余家位于上海、150余家位于广东、120余家位于江苏,这四地所占比例超过了85%。余下的100家左右主要分散在天津、杭州、成都、西安、大连等地。

其次,不同区位有不同的行业特征。各地区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行业分布有所侧重。北京吸引的跨国公司研发投资侧重于电子、通讯、软件等行业;上海还包括了不少汽车、化工、制药等行业;而以深圳、广州为代表的广东的跨国研发机构侧重于通讯行业;以南京、苏州、无锡为代表的跨国研发机构侧重于电子、通讯、软件行业;西部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主要侧重于通讯和软件行业。见下表1。

主要地区高新技术产业与当地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产业对应关系

资料来源:北京统计年鉴2005;2004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数据统计公报;上海统计年鉴2005;2003年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统计公报

对每个地区的两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得到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96、0.99和0.97。可以看出,在这个问题上,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的计算结果都近乎完美地显示了区位/产业相关特征的存在。

最后,不同区位的研发机构功能和规模有所不同。由于北京和上海分别是我国政治和经济中心,集聚了我国大部分的尖端科技人才,另外,著名高校的云集、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较完善的政策措施,使得北京和上海成为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的首选地,绝大多数早期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于这两地。广东和江苏由于利用外资最多,有大量的在具体业务部门或合作企业内部设立的研发部门设立于此。西部地区的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则多为其在华研发网络中的一个分支机构。

三、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组织特征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设立方式通常有四种:设立独立的研发机构;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研究机构;在具体业务部门或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与其他企业合资设立研发机构。资料分析表明,欧美国家偏爱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日韩国家则较多地在具体业务部门或企业内部设立研发机构。为了技术保密,以及其绝对优势的保持,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采用与中方的企业或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方式的很少。

早期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多为非独立法人,作为其在华公司的一个部门或一个机构存在。但是,它们一般不隶属于中国的总部管理,其活动与业务有较大的独立性。随着政策的开放,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开始设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研发机构。

另外,其治理模式还与所属行业有关。高新技术行业,如电子、信息、软件等行业的研发机构大多是独立的,如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朗迅贝尔实验室等均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一些传统行业,如化工、汽车等,其研发机构一般都以非独立法人的形式存在。

四、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功能特征

根据研发机构的功能,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可分为五种类型:技术开发型、技术跟踪型、技术支持与技术改进型、基础技术研究型及综合性研究与开发中心。

首先,技术支持与技术改进型为主。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从其功能上绝大多数可以归为技术支持与技术改进型。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欧美、日本等还有较大的差距,这使得其他四种功能类型存在的基础条件不能很好满足。

第2篇

[关键词] 新会计准则 公允价值 财务经济分析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新的会计准则包括一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新准则于2007年1月1日起首先在上市公司中执行,其他企业鼓励执行。此次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实施一方面是适应企业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对中国加入 WTO,会计准则全球化趋同趋势的必然选择。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是中国会计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而新会计准则的施行也必然会对财务经济分析产生重大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会计的计量和核算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按照新的会计准则进行的会计计量和核算,会使财务报表上的有些项目与旧准则下的项目有所差异。这将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经济分析产生重大影响。所谓财务经济分析,就是以经济核算信息为起点,以财务资金分析和财务能力分析为中心,并运用专门方法和指标体系评价生产经营过程诸要素对财务活动的影响,以考核企业过去的财务业绩,评估目前财务状况和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有关方面提供决策依据的管理活动。财务经济分析包括财务报表分析和经济活动分析两个方面。其中,财务报表分析是财务经济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是说,如果企业的财务报表发生重大变动,那么企业的财务经济分析也将随之引起很大的变动。本文主要通过对新旧会计准则的比较分析来探讨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根据新会计准则的特点,下文将提出笔者认为新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可能造成的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新会计计量属性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新会计准则引入了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一项资产或负债在自愿双方之间,在现行交易中,不是强迫或清算销售所达成的购买、销售或结算的金额。在通常情况下,最符合公允价值的定义是市场价格即可观察到的由市场决定的金额。但是,公允价值的定义实际上是一个很广的概念范畴,可以说它是其他属性成立的一个基础,即需要反映交易和事项内含的公平、允当的价格,并同时兼具可靠、相关的信息质量特征。因此,严格意义上说,公允价值不能作为一个单独的与其他计量属性相提并论的一个属性,并且由于它的抽象性,不适合作为一个具有可操作性的属性,只能是一种理想中的、不可能达到的观念上的价值。

公允价值模式的引入其优点在于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有助于决策有用性会计目标的实现。但公允价值计量在如何计量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将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带来一些麻烦。如果上市公司运用公允价值计量不当,一些财务指标就会在短期内产生较大的波动,从而不利于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企业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即使按公允价值要求的条件对企业的各个会计要素进行计量,由于公允价值在计量方法上存在的缺陷,使我们在进行财务的横向分析时,就缺少可比性,从而不利于正确判断和估计一个上市公司所在行业中的地位,与同行相比他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孰优孰劣。总之,笔者认为,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的引入,虽然在一定程度可以提高会计信息的通明度,但如果操作不当,再加上它与生俱来的一些缺陷,将使之对判断上司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的难度有所增加。

二、具体准则的修改对上市公司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1.所得税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新准则参照国际会计准则引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取消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使用的应付税款法。两种方法的本质区别在于对暂时性差异的处理,应付税款法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全部在当期利润中予以确认,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则将暂时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由此可见,如果企业存在较多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按照应付税款法应全部确认为当期所得税费用;而按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其影响金额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这就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增加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减少;反之,若企业存在较多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变革会导致暂时性差异发生当期利润和权益的减少以及差异转回时利润和权益的增加。这对我们财务分析的结果将产生重大的影响。

2.债务重组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新准则将债务重组收益计入资本公积的做法改为计入营业外收入。如果满足一定的条件,还应当使用公允价值计量。这些在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时,如果有些公司一旦获得债务的豁免,其收益会直接反映在利润表中,其每股收益的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各项财务指标也会提高。但是在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时,应明确这部分利润的性质属于非经常性损益,在对财务指标分析时,不能仅仅看财务指标的高低,还要看带来这些指标变化的性质属性,以利于更好地通过财务分析来判断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

3.存货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的影响

在新的会计准则中,对于存货的计价方法,取消了存货发出的“后进先出法”,规定一律采用“先进先出法”。这对一些原材料的价格持续下跌,如家电企业的利润,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通常会导致这些上市公司的毛利率下降。这就要求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注意一些公司的行业性质和由于新会计准则对此带来的冲击,可见在对一些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时,用新的会计准则进行计量和核算会使会计信息的质量有所提高。

综上所述,新的会计准则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经济分析有很大的影响,笔者只简单地探讨了几个方面。新会计准则对财务经济分析更多的是一种传递作用,在上市公司由于采用新的会计准则而提供的会计信息有所变化时,财务经济分析思考的角度和注意的对象也必将产生相应的变化。这就要求财务工作者必须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在进行财务经济分析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而不是仅看重一些数字和财务指标,应当更多的思考隐藏在数字背后的经济业务的实质,从而最终为决策提供切实相关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刘泉军: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6,(03)

[2]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1999,(05)

[3]靳 云:对新会计准则变化的思考[J].会计之友,2007,(05).

第3篇

关键词:经济分析;投资决策;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房地产开发是一项涉及面较广的经济活动。为了让房地产开发项目达到良好的经济效果,项目负责人应该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在房地产项目投资前,经过一定的分析,为项目投资者提供诸多方面的决策参考,如经济风险、运作方式等。同时,它也是房地产项目投资决策的重要根据,应该值得加以重视并研究。

一、经济分析的内涵剖析

第一,经济分析的概念界定。经济分析就是按照国家财税方面的相关制度与法规,分析某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的投资、收益等方面信息,从而为项目承担人的投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经济分析的前提是分析人员能够对项目相关的所有因素均可作出合理的判断。由于社会的变化与发展,项目也会因各种社会因素而发生变化,因此,经济分析面对多变环境时应该能够应付自如。

第二,经济分析的基本步骤。分析人员对房地产项目进行经济分析时,必须以提供有效决策为目标,对项目相关的财务进行评价。其基本的步骤描述如下:首先,收集足够的基础数据。经济分析主要是针对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对数据与相关信息进行比较与估算。因此,数据收集是至关重要的。其次,编制相关财务方面的报表,同时针对财务评价指标,计算和评价相关数据信息,对房地产项目所涉及到的财务情况作出评价。再次,以基本财务数据为基础进行一些不确定性方面的经济分析,包括该房地产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以及抗风险的能力。最后,根据财务评价方面的结果,做出该房地产项目投资是否可行的决策。

二、房地产项目的投资估算

第一,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房地产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投资成本方面的估算。首先,分析人员要对房地产项目的土地开发费进行估算。土地开发费主要包括:出让金额、土地转让费用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土地征用以及安装补偿费用;管理人员工资等开销费用等。其次,分析人员要对附属公共配置设施费进行估算。公共配置设施费主要是指房地产项目中,建造一些并不是直接用于营业的一些公共设施而产生的一些费用。另外,还有房地产项目当地市政工程方面的建设费、建筑勘测设计费以及城市建设费用等。

总之,房地产成本估算是否正确,是否合理,将直接关系到房地产项目投资的回收以及利润的大小。

第二,项目销售收入方面的估算。任何房地产公司开发的项目,最终肯定要面向社会、面向客户。项目销售收入是房地产项目保证收益的前提。销售收入方面的预测要在充分调查与统计的基础上完成,可以根据房地产公司以往的销售业绩,利用相关方法,对房地产项目所在地未来销售状况有个合理的预测与估算。房地产项目销售收入的估算是否正确与销售价格有关,在实际定价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某种定位法来确定,也可以使用多种定位法的组合。如常用的定价法有:成本导向定价法、客户导向定价法以及竞争导向定价法。

通常情况下,房地产公司分析人员可以根据竞争导向定价法实现销售价格的确定。因为房地产项目的投资成功,一方面可以获利;另一方面可以在房地产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地位。房地产公司可以根据社会因素以及企业自身因素,决定本项目销售价格是稍高于还是稍等于同类竞争者。确定某房地产的比准价格如公式①所示:

比价价格=■①

在公式①中,n表示的房地产企业进行比较的实例个数,Mi表示第n个比较实例的可比价格。一般在房地产销售定价的过程中,根据公式①确定最后销售价格外,还要进行诸多方面的判断,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最终销售价格的合理性。如要考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营销状况、要考虑外界宏观环境对价格的动态影响、房地产市场中的需求状况等。

第三,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的合理估算。房地产开发项目销售税金及附加方面涉及到的东西比较多,主要有:项目营业税、建设过程中的维护税、土地增值税以及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等。其中土地增值税是指有偿转让土地使用权或者地上附有物,而获取增值收入的个人或者单位所交纳的税。但在通常情况下,因为增值税只能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投入完成,并且销售成功后才能有效计算,所以可以在实际销售之际按销售额的1%实施提前征收,最后再统一进行计算后补缴。而房地产开发公司的所得税是指公司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得利润的征收税。一般是以25%的利率进行征收,但对于一些利润较少、规模不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可以实施一定的优惠额度,而对于一些特定行业的新办房地产开发公司,甚至可以考虑免所得税。

第四,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房地产开发项目不确定性方面的评价主要涉及到盈亏平衡、敏感性和概率等分析。其中概率分析是使用概率理论研究预测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和风险因素的发生对项目评价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而通过敏感性分析,可以找出影响项目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使项目评价人员将注意力集中于这些关键因素,必要时可以对某些最敏感的关键因素重新预测和估算,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进行经济评价,以减少投资风险。

三、总结

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决策的经济分析是一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为了让决策者提出的决策结果更为合理,更为有效,财务数据方面的估算和预测是至关重要的。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具体评估预测时,应该尽可能地因不同人、不同方法而造成的估算预测结果的不一致性,或者差异过大。因此,在经济分析时,应该明确不确定的因素,估计项目可能遇到的风险,从而加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项目决策的可靠。

参考文献

1、郭丹,李菲.成本管理过程评价指标体系设计[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7(3).

2、胡晶,赵彩霞,文安福.浅析房地产开发企业在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J].商业经济,2008(10).

第4篇

一、现代企业经济分析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具体表现如下:

1.经济观念滞后

在企业发展中,大多数领导者没有意识到经济分析起到的作用,忽视了经济分析的重要性,往往将重点放在生产和经营方面,难以体现经济分析的实效性和价值,再加上企业经济管理方面,领导层没有进行细分管理,而是由主管或部门经理进行分析工作,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经济发展。

2.企业制度不全

缺乏健全的企业经济制度从很大程度上限值了现代企业的经济分析工作开展,目前我国现代企业经济制度当面尚缺乏一定的建设水平,局限性问题日益凸显,导致经济分析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长期处于混乱局面,企业各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思想交流,对各财务岗位的工作人员没有制定明确的责任机制,导致经济分析起不到实质性作用。

3.经济模式单一

企业经济模式单一是制约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工作的瓶颈,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经济分析和管理模式比较单一化,长期受传统理念的束缚,在短时间内尚无法摆脱旧经济体制的影响,在新的社会体系和经济环境中,不利于企业竞争实力的提升。

4.缺乏系统分析

在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工作中,缺乏一定的系统性,还存在着追求经济最大化、盲目扩大规模的经营理念,没有对企业自身经济规模和实力进行系统、深刻的分析,常常出现以偏概全、好高骛远的状况,没有将企业的长远计划和战略发展考虑进去,难以适应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需求。

二、实行现代企业经济分析的意义

经济分析是指经济学中所采取的分析方法体系,它借助生产者利益优化模型所进行的边际效率分析,其结果是在活动水平上进行财务方面的核算,例如计算现金流量、核定资产平衡状况以及编制现金流平衡表等等。从内容性质上可分为系统性经济分析、专题性经济分析、单向性经济分析,从涉及范围上又可分为部门性经济分析、法人性经济分析以及局部经济分析,从领域大小上又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在现代企业中实行经济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企业都认为经济分析是认识经济活动的一种方法和手段,主要目的是为了延伸和完善企业经济核算,这种经济观念也是导致我国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具有局限性的主要因素。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迅速发展,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企业经济分析提出了事前和事中分析的要求,以便于对经济活动进行科学预测和决策,因此,现代企业领导层要对经济分析工作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三、提升现代企业经济分析能力的策略

我国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工作不能仅仅作为进行事后理论的根源和依据,而是要在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下,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系统、深入的分析。

1.有针对性的进行经济分析

现代企业经济分析过程中,要以生产经营活动为基础,以战略规划为重点,其原因在于,只有通过对正在进行或已经实行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分析,才能找出企业生产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目标,从而意识到生产经营的不足之处,以便于提出改进措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奠定基础,因此,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要作为经济分析的核心内容。再者,分析企业以往的生产经营活动是对企业作出科学决策的先决条件,而有效地决策则是企业能否实现赢利目标的关键,由此可见企业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2.建立新的经济理念

科学、先进的经济理念是促进现代企业经济发展的前提条件,在现代企业经济分析工作中,领导层要率先意识到经济分析的重要性,重视经济分析在企业发展中的职能和作用,转变传统的经济理念,树立现代化经济意识。同时也要具备危机意识和战略眼光,制定企业经济目标,从而在市场竞争中具备一定的全局观念。

3.健全企业经济制度

健全的企业经济制度是确保企业经济分析实效性的重要前提,对企业而言,必须在全面分析、综合考虑的情况下,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地经济制度,并在企业日常经济活动中有效实行,不断调整制度相关内容,进一步明确经济分析的义务和职能,提升经济分析的具体操作性。

4.提高经济分析能力

在现代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分析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经济管理工作的效果和企业经济发展,有效进行经济分析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因此必须要提高企业的经济分析能力。由以偏概全的粗放式分析转变为科学系统的集约型分析,实现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交汇和接轨,集约型经济分析的基本特点是通过提高企业经济分析能力,实现生产要素和经营规模的稳健提升,从而实现企业经济增长的目的。

四、结束语

第5篇

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分析主要是对项目的经济效果和投资效益进行分析。建筑工程的可行性方案可能有多个,一个方案的技术组织方法又可能有多种,经济分析的任务就是从中找出方案可比条件和经济效果的差别,选择经济效益好的建筑工程方案组织实施。建筑工程项目费用是建设和运用于某项工程或技术项目生产效益过程所支付的货币金额。一个工程项目所需的社会投入的劳动消耗价值包括建筑项目初次投资的费用、生产使用的原材料费。经营中使用的设备的折旧费和维护费、向国家交付的税金以及使用终期的残值等。经济分析的主要目的既要对这些费用的成分、性质以及不同时期的等效价值进行研究,还要做出恰当的评价,分析怎样消耗,怎样回收和怎样带来直接的、间接的经济效益。建筑工程项目基本建设投资费用包括:占用的地皮、房屋土建费用,设备和材料的购置费用,施工费用和设备安装调试费用,设计费用和咨询费用,人员初次培训费用,道路使用权、基础设施占用与协调费用,公关、保安和法律服务费用等。据此,按动态的观点计算出投资总额。考虑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使用年限、固定资产残值,按照使用年限法、年数之和递减法、单位产量法或偿还年金法计算折旧费。计算生产维护费和年经费。生产维护费包括:维修人员的工资和工资附加费,设施的维修材料、配件、低值易耗费、运输和保管费,设施运转能源费,企业管理费、业务经营费,设施保险、房屋维修、工具开支、法律服务、意外事故等费用。年经费是建筑项目投产使用期间每年经营的全部费用,在数量上等于折旧年金和生产维护费用年金之和。此外还要计算出税金、利息和其它费用。论采用建筑工程经济分析降低施工成本李永杰(山东省烟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施工过程中工程经济分析的运用

2.1施工准备阶段

应结合实际施工图纸的自审、会审和其它相关资料,科学地编制实施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计划,通过多方面的技术经济比较,从中选择合理、先进、可行的施工方案。

2.2施工阶段

以施工图预算、施工预算、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等,对实际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对比控制。

2.3工作程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一切可行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选择最经济有利的方案付诸实施,保证以最小的资金耗费满足预定的目标要求.其工作程序为:确定目标列举方案(凡能达到目标的所有方案都列出)分析比较(对所列出的方案进行经济计量与分析,比较各方案的优劣)评价(在前一步分析的基础上按预先设定的评价标准和准则对各方案的分析结果予以比较)决策(在评价的基础上,以经济分析数据为依据,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在各方案中作出最终选择).

3保证经济分析效果的措施

为了提高经济分析在项目成本控制中的准确性和可靠程度,真实地反映项目建成后的实际效果,工程经济分析应做到以下几点:

3.1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就是把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作为项目决策的主要目标,当项目的主要矛盾是经济问题时,工程经济分析的结论即可决定其取舍。

3.2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因素

3.3价格与经济参数必须在时间上保持一致

3.4对于不同方案的比较,必须具有可比性。项目成本及其方案的分析指标、计算指标和评价指标的口径与尺度应当具有可比性,以及计算经济效果的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有形效果与无形效果的深度与广度应当具有可比性。

第6篇

关键词:股东派生诉讼;法律经济分析;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

一、引言

1960年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奠定了法经济学的基础,“科斯定理”同时也被认为是法经济学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1973年波斯纳出版《法律的经济分析》,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几乎全部法律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标志着法经济学的形成。法经济学(Law and Economics)是在经济学假设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分析法律制度形成、运用是否能有效配置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

从理论上讲,凡是理性的东西都可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分析、解释。分析解释需满足经济学的两点假设:(1)理性行为人假设,即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即都是“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2)资源是稀缺的,相对于个体的需求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效率,有效配置资源。法律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为此法律制度的设立与运用是在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下追求某种程度上的效率。诺思认为,设立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创造交易秩序和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分析方法对法律制度规范和法律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考查法律制度的影响或结果是否满足“帕累托最优”或“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是否能够替代市场降低交易费用,从而验证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并在法律制度在取得预期目标无效率时,制定更有效率的规则来实现效率和目标价值。

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法律经济学分析,目的就在于研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和应用是否能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的效率,更有利于股东权益之间实现均衡。所谓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诉讼、衍生诉讼、传来诉讼),是指当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员等主体侵害了公司权益,而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其责任时,由具备法定条件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股东提起的诉讼。该诉讼制度首创于英国,1843年福斯诉哈波特尔(Foss V.Harbottle)案和18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威泽案中的Foss V.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规则”标志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初步形成。之后各国纷纷效仿,日本20世纪40年代末引入,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其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该诉讼制度,而美国的该诉讼制度最为完善,股东发动派生诉讼追究责任者不单单限于公司董事,更是扩及到公司所有各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外部人。2005年我国修订的新《公司法》152条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股东派生诉讼在法律上的意义以及公司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国内外已多有研究,普遍认为股东派生诉讼的应用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制衡优势股权地位的控股股东,调动中小股东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但就其经济分析甚少,而用“经济分析法学不是传统法学所讲的寻求法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或正确答案,而是一个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相互竞争的理论体系,通过比较、评价和选择意识形态界定法和经济学的对话过程,从而导致法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的真正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试图从股东派生诉讼的有效利用程度与由此制度产生的最终保护程度出发,分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能达到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

二、股东派生诉讼的法律经济分析

股东派生诉讼的目的一是以法律的公平正义为前提,通过维护公司的利益,间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通过对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进行制裁,提高小股东的地位和影响,有效制约和监督大股东和公司管理人员,从而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法律经济学的规范经济效率标准非严格的帕累托最优,而是更为宽泛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主要原因在于,“帕累托最优”往往只能适用于市场中的自愿交易场合,而在许多社会活动中,法律规定的权利是无法在市场上交易的,或者是无法通过市场自愿交易来转换的。

所谓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 effi—ciency)是一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在社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只要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人所增加的利益足以补偿(并不要求必须实际补偿)在同一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受到损失的人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卡尔多一希克斯有效性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按照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个人之间的谈判可以保证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变成现实的帕累托效率。现实中交易成本为正,就可能使得潜在的帕累托改善无法成为现实的帕累托改善。所以实际上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即总财富最大化标准来思考现实问题。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设立与应用正是以此效率为标准,诉讼过程中原告前期担保、收集信息、诉讼以及公司自身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花费交易费用小于派生诉讼为公司长期带来的利益,经过合理诉讼后,将惩罚有碍公司利益方的行为,最终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公司相关利益方的境况都会因此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补偿。为了充分说明该制度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本文将股东派生诉讼以诉讼有效程度和保护有效程度作为主因素展开分析,以股东使用派生诉讼制度的有效程度为横轴,股东派生诉讼最终起到保护作用的有效程度为纵轴构造直线坐标系,将该制度所达到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强有效、强无效、弱有效、弱无效,分布于直线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如图1所示。

坐标横轴表示派生诉讼合理使用的有效程度,正方向表示合理诉讼的状态,即意味着股东具备提起资格(持股时间与数量满足条件),提起派生诉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遵从派生诉讼提起前置程序原则、善意公正原则、董事经营判断原则等原则。负方向表示派生诉讼制度被滥用的情形,具体有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1)投机诉讼,原告股东与律师与董事串谋获取个人利益而提起; (2)骚扰性诉讼,股东提起诉讼非以维护公司利益为目的,而是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而提起;(3)勒索诉讼,违背诉讼制度宗旨,利用此制度谋取非法利益而提起诉讼提起。

纵轴正方向表示有效保护,即因对公司实施不正当行为而负有民事责任的当事人受到惩罚并为其不正当行为做出补救的情况。负方向表示无效保护。即派生诉讼未得到应得补救成果或滥诉未得逞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文认为处于第一象限的情形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强有效,派生诉讼合理实施,诉讼结果得到应得救济,整体福利增进;而相对第二象限定义为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强无效,滥诉却保护得逞,保护了不正当的诉讼请求利益,最终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象限则为弱有效状态,也可定义为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假象,虽然最终结果滥诉未得逞,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滥诉本身浪费了资源,福利并未改进。而第四象限则意味着法律制度对合理诉讼的限制过分严格,导致诉讼符合基本要件,但最终利益未能得到保护,造成弱无效状态,相对强无效状态未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处于第一象限是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原则与经济效率均达到最优的状态。其他各象限在改进的情况下可最终转化到第一象限。虚箭头代表在诉讼有效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转化;实箭头代表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优化方向。

三、股东派生诉讼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改进

如上分析,得知只有在第一象限克尔多—希克斯效率强有效,法律的公平正义与经济学的理性效率均满足。而其他象限则未达到同时满足,强无效失去公平正义,最终激励滥诉,造成整体利益的损失。弱有效则维护公平正义,前期交易费用未得补偿,经济效率未达到。而弱无效合理的公平正义要求未满足,达到经济效率的范围缩小。所以要达到强有效状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改进经济效率;二是在有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公平正义,拓展经济效率的范围。总结国内学者对防止滥诉所提措施主要有对原股东资格做出适当限制、诉讼提起前“竭尽内部救济”、对原告诉讼设置合理的担保费用、以及被告责任的约束等,而在保护有效性方面也多从法律制度规范方面提出对策。

为了改进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除了从法律层面完善制度设定外,还应从节约交易费用,激励或惩罚角度采取措施。为此要从派生诉讼提起的原因即公司利益受到侵害这一状态采取措施,对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主体,如监事会、董事会以及公司外部人员或机构采取事前预防提高其做出不当行为的交易成本、做出不当行为后有效惩戒防范类型状态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1] 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12—19。91-93

[2]2005年修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z]

[3] 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评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3):121—122

第7篇

股东派生诉讼的目的一是以法律的公平正义为前提,通过维护公司的利益,间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通过对侵害公司利益的人进行制裁,提高小股东的地位和影响,有效制约和监督大股东和公司管理人员,从而促进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法律经济学的规范经济效率标准非严格的帕累托最优,而是更为宽泛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主要原因在于,“帕累托最优”往往只能适用于市场中的自愿交易场合,而在许多社会活动中,法律规定的权利是无法在市场上交易的,或者是无法通过市场自愿交易来转换的。

所谓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Kaldor—Hickseffi—ciency)是一种非自愿的财富转移的具体结果,在社会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只要在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获得利益的人所增加的利益足以补偿(并不要求必须实际补偿)在同一资源重新配置过程中受到损失的人的利益,那么,这种资源配置就是有效率的。

卡尔多一希克斯有效性标准是潜在的帕累托改进。按照科斯定理,如果交易成本为零,个人之间的谈判可以保证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变成现实的帕累托效率。现实中交易成本为正,就可能使得潜在的帕累托改善无法成为现实的帕累托改善。所以实际上经济学家一般采用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即总财富最大化标准来思考现实问题。

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设立与应用正是以此效率为标准,诉讼过程中原告前期担保、收集信息、诉讼以及公司自身资源的消耗所产生的花费交易费用小于派生诉讼为公司长期带来的利益,经过合理诉讼后,将惩罚有碍公司利益方的行为,最终公司治理结构得到改善,公司相关利益方的境况都会因此而“自然而然地”获得补偿。为了充分说明该制度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本文将股东派生诉讼以诉讼有效程度和保护有效程度作为主因素展开分析,以股东使用派生诉讼制度的有效程度为横轴,股东派生诉讼最终起到保护作用的有效程度为纵轴构造直线坐标系,将该制度所达到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划分为四种类型,即强有效、强无效、弱有效、弱无效,分布于直线坐标系的四个象限,如图1所示。

坐标横轴表示派生诉讼合理使用的有效程度,正方向表示合理诉讼的状态,即意味着股东具备提起资格(持股时间与数量满足条件),提起派生诉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严格遵从派生诉讼提起前置程序原则、善意公正原则、董事经营判断原则等原则。负方向表示派生诉讼制度被滥用的情形,具体有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形:(1)投机诉讼,原告股东与律师与董事串谋获取个人利益而提起;(2)骚扰性诉讼,股东提讼非以维护公司利益为目的,而是为了争夺公司控制权而提起;(3)勒索诉讼,违背诉讼制度宗旨,利用此制度谋取非法利益而提讼提起。

纵轴正方向表示有效保护,即因对公司实施不正当行为而负有民事责任的当事人受到惩罚并为其不正当行为做出补救的情况。负方向表示无效保护。即派生诉讼未得到应得补救成果或滥诉未得逞的情况。

如图1所示,本文认为处于第一象限的情形卡尔多—希克斯效率强有效,派生诉讼合理实施,诉讼结果得到应得救济,整体福利增进;而相对第二象限定义为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强无效,滥诉却保护得逞,保护了不正当的诉讼请求利益,最终造成资源浪费;第三象限则为弱有效状态,也可定义为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假象,虽然最终结果滥诉未得逞,维护了法律的公平正义,但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滥诉本身浪费了资源,福利并未改进。而第四象限则意味着法律制度对合理诉讼的限制过分严格,导致诉讼符合基本要件,但最终利益未能得到保护,造成弱无效状态,相对强无效状态未造成更大的损失。因此处于第一象限是股东派生诉讼法律原则与经济效率均达到最优的状态。其他各象限在改进的情况下可最终转化到第一象限。虚箭头代表在诉讼有效程度不变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转化;实箭头代表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优化方向。

二、

1960年科斯发表《社会成本问题》,奠定了法经济学的基础,“科斯定理”同时也被认为是法经济学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1973年波斯纳出版《法律的经济分析》,运用经济分析方法对几乎全部法律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标志着法经济学的形成。法经济学(LawandEconomics)是在经济学假设的前提下,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理论框架分析法律制度形成、运用是否能有效配置资源、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社会福利。

从理论上讲,凡是理性的东西都可以用经济分析的方法来加以分析、解释。分析解释需满足经济学的两点假设:(1)理人假设,即每个个体的行为都是理性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即都是“自利的理性最大化者”;(2)资源是稀缺的,相对于个体的需求来说资源是有限的,一切经济社会活动都是为了追求效率,有效配置资源。法律制度实质上是一种经济制度,为此法律制度的设立与运用是在符合公平正义的原则下追求某种程度上的效率。诺思认为,设立法律制度的目的在于创造交易秩序和减少交易中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所以法律经济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是运用经济学的理论模型,分析方法对法律制度规范和法律运行过程中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考查法律制度的影响或结果是否满足“帕累托最优”或“卡尔多一希克斯标准”,是否能够替代市场降低交易费用,从而验证法律制度的有效性,并在法律制度在取得预期目标无效率时,制定更有效率的规则来实现效率和目标价值。

对股东派生诉讼制度进行法律经济学分析,目的就在于研究股东派生诉讼制度的构建和应用是否能提高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的效率,更有利于股东权益之间实现均衡。所谓股东派生诉讼(又称股东代表诉讼、衍生诉讼、传来诉讼),是指当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员等主体侵害了公司权益,而公司怠于通过诉讼追究其责任时,由具备法定条件的一个或多个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股东提起的诉讼。该诉讼制度首创于英国,1843年福斯诉哈波特尔(FossV.Harbottle)案和1864年东潘多铅矿公司诉麦瑞威泽案中的FossV.Harbottle规则及其“例外规则”标志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初步形成。之后各国纷纷效仿,日本20世纪40年代末引入,我国台湾地区也在其公司法中明确规定了该诉讼制度,而美国的该诉讼制度最为完善,股东发动派生诉讼追究责任者不单单限于公司董事,更是扩及到公司所有各类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公司外部人。2005年我国修订的新《公司法》152条正式确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执行公司职务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给公司造成损失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在特定情况下,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讼。”

股东派生诉讼在法律上的意义以及公司治理实践中的作用,国内外已多有研究,普遍认为股东派生诉讼的应用有利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制衡优势股权地位的控股股东,调动中小股东参与经营管理的积极性,最终提高公司治理水平。但就其经济分析甚少,而用“经济分析法学不是传统法学所讲的寻求法和社会问题的”科学“或正确答案,而是一个包容各种不同的意识形态之间相互竞争的理论体系,通过比较、评价和选择意识形态界定法和经济学的对话过程,从而导致法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的真正变化。”,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理念,试图从股东派生诉讼的有效利用程度与由此制度产生的最终保护程度出发,分析股东派生诉讼制度从经济学角度而言,所能达到的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

三、股东派生诉讼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的改进

如上分析,得知只有在第一象限克尔多—希克斯效率强有效,法律的公平正义与经济学的理性效率均满足。而其他象限则未达到同时满足,强无效失去公平正义,最终激励滥诉,造成整体利益的损失。弱有效则维护公平正义,前期交易费用未得补偿,经济效率未达到。而弱无效合理的公平正义要求未满足,达到经济效率的范围缩小。所以要达到强有效状态的途径有两条:一是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前提下,改进经济效率;二是在有经济效率的前提下,实现公平正义,拓展经济效率的范围。总结国内学者对防止滥诉所提措施主要有对原股东资格做出适当限制、诉讼提起前“竭尽内部救济”、对原告诉讼设置合理的担保费用、以及被告责任的约束等,而在保护有效性方面也多从法律制度规范方面提出对策。

为了改进卡尔多一希克斯效率,除了从法律层面完善制度设定外,还应从节约交易费用,激励或惩罚角度采取措施。为此要从派生诉讼提起的原因即公司利益受到侵害这一状态采取措施,对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主体,如监事会、董事会以及公司外部人员或机构采取事前预防提高其做出不当行为的交易成本、做出不当行为后有效惩戒防范类型状态的再度发生。

参考文献:

[1]章晓洪,股东派生诉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12—19。91-93

[2]2005年修订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z]

[3]钱弘道,法律的经济分析方法评判[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5(3):121—122

[4]汉斯·范登·德尔,本·范·韦尔瑟芬,民主与福利经济学[M],陈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31-36

[5]汪跃平,我国股权司法救济之现状及其完善对策[J],改革与战略,2005(2):60-63

第8篇

关键词:经济数学;金融经济分析;微分方程

引言: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和经济数学的结合度越来越高,传统的经济学定性分析理论已经难以适应现代金融体系的发展需要。因此,研究人员应提高对经济数学的关注,促进经济数学理论与金融分析相结合,发挥理论对金融实践活动的指导意义,进而促进金融体制的改革与创新。

一、经济数学在金融经济分析中作用

一方面,经济数学应用在金融经济分析中,有利于强化相关人员对金融经济理论的认识与分析。在学习金融理论中,经济数学分析法能够准确而科学地分析金融行为中的各种问题和现象,可为工作人员提供合理化的建议,进而做出正确的经济决定,减少经济活动中的差错。由于经济数学具有严谨性和内在逻辑性,其随着时间的发展,会逐渐取代传统的经济分析模式,进而为人们的经济活动做出合理的规划和指导,实现最优的方案选择。

另一方面,有利于人们判断市场经济走向,为相关人员更好地开展经济活动准备基础条件。利用经济数学理论分析金融经济的实践过程中,数学方程是首选的形式。给定相关变量、结构形式多变的数学方程式可以为人们提供客观而准确的判断,进而实现对经济学理论知识的形象化认识。例如,当某公司推出某项产品时,就可以采用价格与市场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数学经济模型分析,通过对产品供需函数中需求量的控制,确定产品的市场价格,以此,发掘经济数学模型指导市场活动的实用价值,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贡献力量[1]。

二、金融经济分析中经济数学的实际应用

(一)微分方程的应用

在现代经济学理论中,微分方程的应用较为广泛,相关的微积分、微分学知识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现代金融经济分析中,包含的函数关系与微分方程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函数方程中微分、自变量以及未知求解函数都能与经济学问题进行结合。在具体的应用环节,微分方程的求解较为复杂,需要相关人员具有一定的高等数学理论知识,加之利用微分方程解析的金融学理论知识较难,分析人员应关注方程的求解过程和金融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以此充分发挥微分方程在金融分析领域中的应用价值。

(二)函数模型的应用

在金融市场中,应用数学函数关系对金融经济活动进行合理分析,是经济数学应用在金融经济中的重要方式。同时,相关人员也可将函数关系视为金融经济学的基础,进而促进解决现代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例如,供求函数关系应用在产品价格和需求量中,相关企业可根据市场价格与需求量之间的反向关系,调整自身的战略布局,进而促进企业高效的供给和资源分配。在市场经济体制中,也可利用函数模型对需求关系作出合理的调整,进而实现收入与分配的最优状态即帕累托最优,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经济活动中,工作人员应根据经济数学模型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在经济数学理论中,函数是基本的理论知识点,其作用多用于变量关系之间的表达。而应用在金融分析领域中的函数关系更多体现了对供求关系的描述,相关人员可根据市场经济基本知识,构建简单的供需模型,加入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表达式,进而帮助企业在供求模型下合理的改善供给量,进而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实现企业最优的市场供给,有效节约资源。同时,经济分析人员也可从企业实际的供求函数模型中,发现企业生产与经营问题,帮助企业改善经营理念,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

(三)倒数模型的应用

倒数模型是金融经济学中与经济活动联系最为紧密的一项数学理论,也是一项较为常用的经济学模型,在金融知識的分析实践中,相关人员需要利用倒数关系构建具体的数学模型,并将倒数融入在模型分析中,进而可实现对一般情况下经济学变量的转化,通过倒数概念将变量转化为常量,使得金融经济模型分析更加简单化和形象化,可帮助相关人员直观地了解金融理论知识。

例如,企业在成本核算和利润计算方面,都需要倒数模型的有效利用,在实际的应用环节,工作人员可通过产品价格、数量、成本、利润之间的具体联系建立合适的数学公式,然后对相关变量求导,得到企业开展经济活动的最小成本和最大利润,进而有利于激发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企业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同时,倒数理论也应用在企业经济方案的选择上,相关人员通过对倒数形式进行精准计算,可明确企业的自身优势和缺点,以此帮助企业做出合理的市场决策。

(四)极限理论的应用

极限理论作为微积分课程中的基础与核心,在现代金融经济分析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极限理论通过对相关变量的控制与分析,实现了决策的最优化。在具体的应用环节,极限理论可对一个变量进行无穷大与无穷小的假设,以此观察另一个变量的发展变化趋势,进而实现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对相关信息的控制,因此在金融分析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此外,极限理论在企业的年金、复利的定向分析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在经济学数学理论的应用中,相关分析人员应确定数据来源的真实性以及模型建立的合理性,在金融分析实践中,倘若相关的经济数据参数失去可靠性,将会导致经济模型的预期效果难以实现,对企业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在模型的构建中,技术人员应综合分析企业经济发展特点和模型结构的应用优势,构建合适的经济模型,进而实现金融经济活动分析的有效性[2]。

第9篇

【关键词】 企业;财务管理;财务经济;分析;探讨

长期以来,企业都十分重视企业的的财务分析。从最初的经济活动分析到财务分析再到现在的财务经济分析,许多专家学者在不断地对其进行探索和研究。像张先治教授提出了财务分析具有独立性和边缘性的特点,樊行健教授更是创造性地提出了财务经济分析,这些都是对财务分析有益的探索。要更好地解决财务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就必须须从实践出发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才能解决问题。阅读前人研究的文献资料,虽然大都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但都未能得到较好的解决方法。要使财务分析学科有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必须对财务分析进行重新构架,要解决这个问题,务须有一个确定的财务分析的发展的框架结构。

一、对财务分析的研究

企业经理为管理而进行分析,投资者为投资进行分析,债权人为贷款而进行分析,还有许许多多其他的主体为着不同的目的进行分析,研究主体和目的的多元化使得财务经济分析学科没有一个固定的分析框架。由此可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需要进行财务分析的主体不断增加,不同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各不相同,再加上财务经济分析领域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扩大,在资本市场、企业重组、绩效评价、企业评估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衍生出投资分析、收益质量分析、盈利预测分析、信用分析等细化的、专题性的分析目标,使得财务经济分析框架日益模糊,难以确定。

1.对企业财务状况进行了解。对企业现有财务经济的财务分析时,首先要对当前企业的发展过程以及所作出的业绩进行了解,包括企业的性质、实际控制人的水平和管理能力、市场占有率、企业的盈利能力等。企业历年的财务报告对分析企业过去的财务状况和现有财务状况的一个总结,是对企业历史状况的一个综合性反映,通过对历年的财务报告的分析和思考,是对财务指标的计算和关键数据的变化的一个良好捷径,能够更好的来掌握相关企业当前的状况。

2.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掌握了企业当前状况以后,判断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需要对在未来一段时间影响企业状况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充分的分析。通过对企业现在状况的把握,以及对未来影响企业的各个方面的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

测和给与评价,从而满足各方面分析主体的要求。

二、明确财务经济分析内涵

中国加入WPO以来,经济全面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激烈竞争之中,这一快速变化的趋向对企业财务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使之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财务管理工作更具综合性、复杂性、敏感性和动态性。和此同时,财务分析是企业财务管理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财务分析,对于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要确定财务分析的内涵就必须从实践出发,抓住核心并对财务分析主体和目的进行高度概括。财务分析主体可以分为企业内部分析主体和企业外部分析主体。由于财务分析的主体多元化导致了财务分析内涵难以确定,财务分析的目的也呈现多元化。对于这两类主体分析目的进行归纳和总结,发现这两类主体进行财务分析的目的在于通过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通过分析未来影响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系列因素并展望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为企业的投资管理和其他一些目标提供依据。

尽管内外部的分析主体不尽相同,它们的分析目的也存在很大差异,但都得判断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就是财务分析内涵的核心。财务分析领域的研究对象是影响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因素,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在明确了财务经济分析内涵的同时,也解决了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虽然不同的分析主体有不同的分析目的,它们都统一到一个相同的最终目的,即判断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财务经济分析学科与会计学科、财务管理科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财务经济分析的主体、目的和内容得到了扩展,很大程度上会形成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会计学和财务管理学的新学科。

三、财务经济分析的内容框架

根据上面文章所提到的分析方法和分析要素,可以知道财务分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实践中财务经济分析的目的是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预测。问题是目前的财务分析领域的内容体系大多是仅仅评价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随着社会的改革,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这样的分析对于企业的发展是远远不够。需要对财务经济分析体系的内容重新架构,使其从理论上满足实践的需要。根据财务经济分析的内涵,财务经济分析体系包括四个部分:环境分析、行业分析、竞争者分析、企业自身分析。

1.环境分析。企业的财务分析要受到外部大环境的影响,如地区经济不同,国家对于宏观经济的调控变化等等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好时,企业普遍受益;经济环境不好时,企业普遍萧条。做财务经济分析时,首先要对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判断和了解。对国内外的经济状况也要有所了解,并要分析现有国际经济状况对企业有何影响。

2.行业分析。所有的企业都属于相应的某个行业,对企业的行业分析要了解该行业的形成和历史发展,以及同行业在国际中的所占有的地位和作用。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特点,行业的特点决定了行业内的竞争程度,进而决定了行业的利润率,行业的利润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同时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不同,所采取的战略也就有所不同,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也有所影响。

3.竞争者分析。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还取决于他的竞争对手在未来的表现,如果竞争对手强,则对企业未来财务目标的实现是个潜在的威胁,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全世界的企业同台竞技,国门打开,强势的外企进驻中国。我们在传统的管理方法上起步较晚,缺乏系统的管理学科,应当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的强项和弱点,同时要对竞争对手有所了解和研究,学习优势企业的长处,为企业发展找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道路。对竞争对手的未来目标、现行战略、能力、可能采取的行动等也需进行相关联的分析。

4.企业自身分析。除了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行业结构特征以及竞争对手要进行分析外,企业本身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的影响更加重要。除了要对企业本身的财务报告进行分析外,还要对企业拥有的优势资源进行分析,包括资本规模优势、营销优势、研发优势、企业文化优势等等,这些对企业未来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均有重要的影响。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财务经济分析是一个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系统框架。在这个体系里,从企业历史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出发,分析影响企业的内外因素,得出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对这个分析体系而言,并不是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要将其全部进行分析,但所有的分析主体都能在这个分析体系里找到自己所需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张金昌.简论建立财务分析学的必要性[J].会计研究.1994(5)

[2]陈共荣,龚慧云.构建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学的思考[J].经济理论与实践.1996(5)

[3]樊行健.试论财务经济分析学科的构建[J].会计研究.1999(5)

[4]王玉春.试论财务分析学科的研究对象[J].财贸研究.1995(5)

第10篇

一、房地产开发中工程经济分析的重要性

1)社会大环境下需要工程经济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减少,市场对自身的调控增加,这也就造成了各个企业之间竞争力的不断增强、竞争更加激烈。鉴于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房地产开发企业如何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别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相比,房地产开发商所面临的国家宏观政策和微观政策是相同的,也就是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是相同的。那么在这个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比别的房地产商更胜一筹,做好房地产工程经济是必要的,这样就能降低房地产规划过程中所面临的工程成本,因此在出售住房的过程中就能够相应的降低房价,就能够吸引更多的买房者,在很大限度上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投资收益。房地产开发的工程经济分析不仅对房屋的建设和经营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正逐步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始建起了大量商品房,那么房地产开发之前的拆迁工作便显得尤其重要。房地产开发的工程分析也可以应用于此,它能够在推动农村拆迁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农村拆迁工作高速有效的运行。

2)企业自身需要工程经济分析。一个发展完善的房地产企业,在开发过程中是必然要进行工程经济分析的。房地产企业对房地产开发时,事先如果进行了完善又合理的工程经济分析,就能够有效地降低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并且能使房地产企业对房地产开发的投资管理更加有效的实施。做好合理有效的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经济分析,能够有效的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并且能够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了房地产开发商的工作积极性。

二、房地产开发中的工程经济分析

在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房地产开发者也就是房地产企业,在进行工程经济分析时,他们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赢得更广泛的市场,来获取更大的利益。房地产开发过程中对工程经济进行正确有效的分析,就必须高度重视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成本分析。只有这样房地产开发企业才能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效益,在房地产开发事业中占据有利地位。

1)房地产开发项目应准确进行前期市场定位。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我们首先需要对前期的市场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我们需要对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地理位置进行合理的分析,其次对开发项目的具体内容也要进行合理的分析,紧接着我们还要明白我们的开发项目适应什么阶层的居民,并且还要对与这个开发项目条件类似的其他房地产开发项目的价格进行考察等。通过研究前期市场的市场定位后,房地产开发管理者对其进行正确的分析。房地产开发商们已经在战略角度上通过对以上各个环节的分析和定位,在宏观方面已经可以预估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工程造价。那样基本上就能够让这个房地产开发项目大体上符合所面临的消费人群的定位和市场定位,不会造成严重脱离市场定位的情况。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准确的前期市场定位,也会为后期房地产开发过程中所遇到的实质性的工作提供模板和标准,为以后的房地产开发工作确定明确的目标,还能够在根本上很好地控制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工程经济成本。

2)工程设计阶段进行严格成本控制。在房地产开发商对其市场定位和需求定位确定好之后,房地产开发商应该在房地产开发的工程设计阶段进行严格成本控制。因为工程设计阶段是房地产开发项目中为房地产的开工做准备,但并没有进入正式开工的阶段,可以称得上是纸上谈兵。我们只需要在纸上把房地产开发管理者的想象呈现出来,正式的房地产开发设计还没有正式实施,因此还有对它修改的可能性。只要房地产开发管理者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完备,就能够避免很多的问题,减少那些因为没有很好的设计而造成的资金投入过多的问题。相反,如果房地产开发者在工程设计阶段设计的成本就已经失控,那么在后期的工作中就会遇到更多很难解决的问题,还有可能造成房地产开发项目过程的失控,无止境的增加房地产开发过程中的成本。通过对国内房地产分析的实践表明,在房地产开发项目中,设计分析阶段的费用只占房地产开发整个过程的1%,但这1%的费用会对整个房地产开发过程中40%的费用有重要的影响。因此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3)工程实施阶段进行严格成本控制。在建设阶段进行严格成本控制,是整个房地产开发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房地产开发者首先要对项目的进度进行合理的统筹,因为这直接影响到了资金的运转。如果项目统筹的好,项目就会运行的快,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项目的成本。其次,要完善合理的招标制度,那样房地产开发商就能够在市场最优原则的指引下,与提供物美价廉建筑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合作,合理的控制成本。最后,建立最低成本的分享体系,那样就能够很好地协调利益,达到互利双赢的效果。

三、结语

综上所述,房地产开发者在房地产开发中对工程经济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不但能够预测将要遇见的困难和有效减少过程中的困难,而且能够取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取得更大的利益。但由于各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工程分析体系并无完善,过程中也许会遇到很多问题,这还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作者:郭欣 单位:太原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发展公司

第11篇

    中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得到了世界的公认,中国正在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先进的管理方法和先进的理财之道,努力使自己整体的水平向中等发达国家靠拢。中国广阔的市场前景,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WTO的进程有力地显示着中国需要世界,世界需要中国。中外合资在中国共同建设项目已是中外投资者相互取长补短的共同愿望。然而共同建设项目的前提是共同对项目进行经济评价,取得基本一致意见,在此基础上得以合资合作。现根据目前中外合资项目经济评价咨询的一些实际工作经验,就其主要特点,试加论述,供大家参考。

1  确定目标市场 加强市场调研

    发达国家和中等发达国家,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成熟。发达国家的企业,进入市场经济早,大型企业的国际投资者,有着丰富的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投资理财实践经验。来中国投资,外方首先关注的是项目市场,"市场是兑现经济效益的关键"的概念十分明确。国内的企业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对市场的认识逐步深化,因此中外投资者在宏观上对中国市场有了初步了解,在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下简称"可研")阶段要共同进行格外细致的市场调研,是合资项目经济分析的突出特点。

    中外合资双方共同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思路是:市场-立项,市场-技术,市场-成本,市场-经济效益,市场-抗风险能力……。显示出市场调研、市场分析在项目上的主导作用,市场引导项目立项,市场检验技术的先进,市场决定投资规模,市场引发投资兴趣,市场测算成本高低,市场衡量经济效益,市场判别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一切是以市场为先,但所有其它工作几乎都是对市场工作的检验,外方投资者的市场危机感往往大大感染了中方投资者,合资项目的中外研究双方共同在市场上增加的工作量是显而易见的。市场调研跟踪的工作量,通常是非合资项目的几倍,甚至数十倍。

    以华东某乙烯工程的可行性研究为例,市场调研已涉及到厂址选择、专利技术比较、装置规模调整,产品方案优化,大大超出人们对市场调研的习惯思考范围。该项目的厂址、规模、专利选择以及产品方案均有明显变化,市场调研在这些变化中起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产品供需、价格高低、历史统计、现实调查、未来预测,这些市场调研的日常工作平时要抓紧,外方合资者的信息收集积累以及技术处理与中方相比要到位得多,也反映着市场意识的深浅。

    加强市场调研的方法很多,包括统计调研,现场调研,生产能力调研,产品种类调研,竞争对手调研,原料调研,成本调研等等。根据项目规模确定调研区域,调研范围,又通过调研结果修正项目的规模。

    确定项目竞争对手,是衡量企业自身能力的最好刻度,在WTO条件下项目能够生存发展的竞争范围,就是项目建成时的竞争能力。

    了解产品的依赖进口程度,确定项目自身的进口替代位置与项目的目标市场密切相关,目标市场的需求强烈程度,运输优势,项目所在地为中心的销售半径,储运设施,以及产品的品种、价格和生产成本,直接关系着技术、投资、经济效益。

    市场是项目的立足之本,合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经济分析在这方面花费的人力、时间和财力比国内以往一般项目要多的多。

2  确定基本参数 分析项目特点

    合资与非合资项目基本参数的内容是基本一致的。问题是如何选取基本参数,确定基本参数。合资项目经济分析格外重视几点:

    (1)突出对工艺参数的审查。在可研阶段,工艺参数来自各个方面,有具体操作数据、资料查询数据、专利和专利技术的推荐数据等。技术上的先进性通常通过物耗、能耗等工艺参数指标反映出来,对工艺参数进行审查,是检验、比较技术先进处于世界何等地位尺度,牵连到专利和专利技术的价格,联系到生产成本的高低,关联着物耗、能耗的平衡,因此尤其是突出对从非投资者方引进的专利和专利技术的工艺参数进行审查,合资双方非常重视,它还关系着专利费、软件包价格的高低。

    (2)突出对工作岗位的确定。岗位明确,人尽其职是合资企业投资者的要求,人员费用包含所有花费在项目工作人员上的支出,有决策层,管理层,操作层等,原则上是按劳取酬,支付形式有外币和人民币。人员费用与人数多少,人员要求,外方人员比例,以及费用定位密切相关,高层人员费用与项目的规模投资规模密切相关。同工同酬是在合资项目中值得强调的,外方往往不能接受。在我国地域收入差距也还是比较明显的。中方不希望人员费用高,在确定工作岗位的前提下,同工同酬是限制外方人员数量,逐渐增加本土人员,是降低人员费用有效的手段。

    (3)突出项目公用工程来源及价格的核实。一体化、规模化是目前新建项目公用工程的主要趋势,应尽力与当地公用工程系统配套,在完善项目特殊内容的前提下,避免小而全的重复建设。当出现有较大的价格区别时,可将自供价格与其对比,对来源及价格一一核实,力争公用工程保险、一体、合理。     (4)突出环境保护意识。发达国家的投资者,环保意识强烈,对"三废"排放、声污染、光污染、热辐射等在项目所在区域标准非常关心,对项目产品的生产、包装、运输、装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都有较强的防范观念。了解我国的环保规定,针对项目制定严格的操作规范,是可行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合资双方自觉强调环境保护意识,遵守法规是责无旁贷的。

针对项目特点,力求万无一失,是合资项目经济分析对基础数据苛刻要求。

3  确定合理的价格体系 寻找合适的预测价格

    价格是影响经济效益最为敏感的因素,对逐步全面向市场经济过渡的中国经济来说,价格还有计划经济的痕迹,有不少价格与价值与市场背离的地方,'有价无货'的现象也是常见的,尤其是进入WTO以后关税保护将逐步减低,世界贸易交叉必使中国的商品经受国外产品的挑战,因此对项目的投入产出要确定比较准确的价格体系,预测出合适的预测价格是必须的,又是不容易的。项目自身处于什么区域,在同类型企业中的处于位置,至关重要。目前上马的合资企业,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投资者,把自身放在建设地区乃至世界竞争最前沿,他们认为这是必须的,中方业主也有强烈共鸣。竞争对手,自己状况,这方面外方的观察角度、掌握资料、判别经验往往优于中方,外方投资者还始终贯穿着他们的全球战略,从而达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在这点上,必须承认大部分中方投资者是有较大差距的,有许多需要向外方学习的地方。价格体系,就是有关联的商品价值在市场上通过货币比较而反映出来的价格之间的关系。对加工过程较长,加工程序较复杂的产品,不管是化学反应还是物理加工,每道工序都会产生产品的价值升值。每次升值必然伴随着投资、原料、公用工程投入、专利、人力……,伴随着市场供需,伴随着产品的质量及数量才能逐步兑现。价格体系,价值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它是一个动态过程,一个历史阶段,而且不能局限于某一地域,同时伴随着科技进步、经济发展、资源开发、用途拓展和人们认识的深化而变化。因此,确定价格体系必须有历史的统计数据为依据支撑,而且必须是真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格历史资料。在这个前提下,对合资项目进行深入具体的了解认识,分析涉及的影响因素。如在石油化工项目,有条件的可以取一二个生产周期的历史数据为依据,折现成当年货币,用回归等数学手段取其中位价并得到价格趋势,再考虑货币通货膨胀正常年的平均值,预测出将来价格。显然,预测概率肯定与现实有一定差距,但对用做一段经营过程的经济分析,肯定大大高于仅以某一时点的价格预测将来价格的概率。在我国进入WTO的时期,用项目所在的国际局部区域的历史价格,作为预测依据,对合资项目显得更适应,更有竞争有说服力。

4  确定基本收益率 向更高目标努力

    任何企业都有自己的经营范围,都有自己的基准收益率,决策者、管理者用其衡量自己的资金投入与否,效益如何;特大型企业往往还具有其全球竞争战略。由于到中国投资,可研成果的形式内容、上报出版,外方会配合中方遵照中国计委等有关部门的要求编制,但外方合资董事会对外方本公司基本要求,概念十分明确,除了已经提到的市场、基础数据、价格体系以外,在进行可研的同时,不时地用他们自己公司的计算方法、衡量尺度来衡量基本收益率,用他们的判别价位给项目打分,尽管外方的计算方法和中方有些差异,但没有原则区别,外方计算的经营时间,动态预测计算阶段,投资估算方法,观察问题的角度会与中方不同,但中方采用的方法向外方介绍清楚后,外方通常是能够理解沟通的,因此重要的是合资双方对采用的一系列数据、基础参数取得统一确认,双方用各自的方法计算达到各自的基准收益率以后,才奠定了双方共同上报可研的前提。在此基础上,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是合资双方最关心的内容,在风险分析上,投资变化、负荷增减、价格波动、汇率变化双方观点基本一致,外方的成本细分,是值得中方学习的,寻找提高经济效益的途径,主要从降低各种单耗量入手,价格由市场确定,消耗则掌握在自己手中,是向更高效益目标努力出发点。这是合资项目经济分析的又一特点。

5  确定融资方案 合理安排资金

    合资项目的融资方案,合资双方格外重视,也正是因为合资,融资途径多样化。项目融资、担保融资是石化大型企业最常见的两种融资形式。不难发现,有力量到中国进行大规模投资建设的外资企业,在金融界的知信度很高,金融界对其担保条件要求也比较宽容,国内大型企业相对差一些,因此,在融资方案上会出现一些分歧,从有利于各方自身利益角度提出方案。这是比较现实结合实际的问题,经济分析要求合资双方在研究其他问题的同时,成立融资小组专门研究,必要时还需请有经验的银行担当融资顾问,逐项讨论用款计划、融资结构、还款方式、还款年限、融资成本、贷款利率、外汇平衡、现金流、资本回报率等等。担当融资顾问的外资银行,一般不应参与投资贷款,从而尽可能公正地处于借贷双方之间,为项目业主出谋划策。合资项目具体详细的融资方案内容是合资项目的突出特点,合法、合理、可行、具体的融资方案,需借贷双方认可,银行时间、利率的确定,等额、递减、最大化、气球式等还款形式的选取,利润分红计划的制定,在可研阶段都提出比较具体的建议和实施方案,为可研报告被批准后的融资工作具体操作创造了条件,同时在经济分析中可以见到各种融资方案的结果,对项目的影响。这些工作的深度,大大超过非中外合资项目。

6  重视可研、合同、章程的衔接同步

第12篇

1 工程经济学的重要性

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综合性的经济知识课程,主要结合了我国经济建设及工程经济学发展成果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经济现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基本知识进行深入分析。在国外,工程经济分析早已被广泛采用,是项目投资和企业经营管理不可缺少的工具。经验证明,经过工程经济分析的项目,一般成功的多、失误的少,另外,进行工程经济分析,可以及早发现技术方案的经济合理性问题,从而纠正错误,发现问题越早,经济损失就越小。1978年后,工程经济学的运用和研究真正受到国家重视,各地高校也将工程经济学列为一些专业的必修课。国家计委要求重视投资前期工作,明确规定把项目可行性研究纳入基本程序。尤其是大型特大型工程的出现,如三峡水利工程、国家体育馆鸟巢、跨海大桥等,无不体现着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管理的复杂性、综合性和集成性,各类投资主体更加关注投资建设的投入产出效果以及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成功率。因此,这些现代工程要求参与建设的工作人员都应具有技术、经济、管理与法律的综合知识和能力。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必须掌握适当的工程经济学知识,才能适应现代工程建设与管理发展的需要。而工程经济学主要培养的是工程技术人员、工程管理人员的经济意识,以及增强经济观念,并能够将工程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的认识和分析运用到工程项目的经济性问题。

2 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的特点

“工程经济学”课程确实在一定意义上提高了学生的经济意识,使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经济评价理论和方法,为工程实践活动提高了经济效益。但是在教学内容上还需有所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应更突显以学生为主。

目前,国内的工程经济学教材种类繁多,各具特色。但是,有些教材缺乏针对性,在知识点的应用上与本专业毫无关联,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同时章节之间连接不够紧密,学生反映知识点比较凌乱。有些教材则对经济学原理过分详细介绍,但对于经济学在工程应用方面的内容则很少涉及,不适应工程领域的发展需求。较为理想的教材,应该是难易结合,有一定的理论性,并能够突出重点,各章节之间既有系统性又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同时还要有实用性,这样既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又能便于教师备课及讲授,在一定程度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前,工程经济学的教材修订进展缓慢,其内容也常常显得滞后。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发展以及与国际接轨的需要,工程经济学应该将工程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及时给学生进行讲解,尽量做到教材不滞后、少滞后。如果有条件可以根据本校学生实际及所关注问题的具体情况进行教材及大纲的编写工作,这样能够更加有利于本校学生的学习,以保证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新颖性。

由于理工科的学生(即使是工程实践人员)很少接触相关的经济、管理和财务知识,所以对许多涉及经济学、管理学、财务和税收的基本概念、原则、原理等较难准确理解与把握。所以,必须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加入这些内容,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理解掌握。当然,由于工程经济学课时有限,在选择相关理论知识尤其是选择案例时应注意既简单明了又能反映问题,以利于讲析和学生自学。

目前,大多数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还只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加上工科学生重工轻文的思想,自然在学习情绪上就有不少抵触心理,并不利于学生的学以致用。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上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革,教师要改变以往在课堂上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这样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多提问,鼓励学生进行回答,甚至可以让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讨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 本院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部分房地产公司、建筑公司、建筑设计院等单位的走访调研,普遍反映土木工程技术人员缺乏经济意识,在具体工作中不会运用工程经济分析方法对投资、运行进行经济论证和成本分析,在施工方案上缺少经济比选,对项目风险识别和评估不够,当风险来临时缺乏足够的应对措施。

对于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很少开设经济类课程,工程经济学一般是作为选修课,所以大多数学生都不够重视,觉得可有可无,认为对找工作以及以后的工作产生不了什么影响,所以即使开设有经济类的课程也还是形同虚设。再加上传统的教学方式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没有起到树立学生的经济意识的作用。当前三本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差,学习氛围不浓,又缺乏实践体验,尤其在经济、金融、财务方面的认知比较少。导致在“工程经济学”教学中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比较困难,学生课后又不及时补充知识内容,学习兴趣受到很大影响。由于处在三线城市,学生外出实践的机会很少,对经济方面的运作几乎没接触过。针对一些实际问题的课堂讨论往往效果比较差,学生思考的角度和深度不够。由此,大量只懂得技术而不懂得经济的工科毕业生在被培养后即可参与工作,但是因为缺少专业的经济知识,因而不关心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有关的经济问题,因此在进行工程图纸的设计中就会对降低成本和增加利润考虑不周全。

4 土木工程专业“工程经济学”教学内容改革和创新

针对以上问题,重新制定教学大纲,教学大纲规定了学生完成课程学习后所应该具备的知识和能力,也就是学生获得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有哪些,掌握程度如何。因此,教学大纲既是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也是评价教学效果的依据。人才培养要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还要考虑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审视、编排,开篇设置完整的工程项目经济评价案例,让学生对本课程有概略性认识。按照工程经济的逻辑关系和工程经济分析方法设计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资源,整个课程教学都设置了土木工程案例。首先是介绍工程经济基本理论,然后再安排工程经济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最后是财务评价和费用效益评价。改变了传统教材中只见“经济”,却不见“工程”的问题。让学生觉得学有所用,从而重视课程教学。教材中还编入了较多的执业资格考试的案例分析题,为学生今后的执业资格考试打好基础。由于工程经济学涉及的相关学科比较多,在教材里通过“课外知识”的形式补充了相关内容。此外,教材中还增加了Excel在经济分析和计算中的运用,为大量数据处理和正确计算提供了方便。并精心制作了与教材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建立了丰富的题库,包含了大量的习题和案例分析题。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贯彻执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着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经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