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5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一个陌生女人的故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作者是茨威格,描述了在男主人公41岁生日时收到了一封厚厚的信,来信的是一位爱慕他长达18余年的女子,就在她生命即将走向终结时,写下了她这一生痴情的想念与伟大的奉献之情,但这是多么让人绝望的爱啊。作者茨威格是奥地利的一位深受人们喜爱的作家,他的作品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动的人物形象,他把作品的重心放在了女性的思考角度,以细腻的表现手法展现了小说独到、深刻的人物心理特点,而他在女性的心理描写上也有很大的突破与成就。小说被翻译成各国的语言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忠实关注,而且在世界各国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这部小说曾两次被改编成电影并取得了良好的观影效果。
二、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第一次被改编是由美国导演执导的,但这部改编的电影与原创小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有很多不同之处,首先女主人公暗恋的作家变成了钢琴家,而且在电影里女主人公已经结婚了,而当她死后,她丈夫在极度的悲伤下想与钢琴家来一场男人间的较量,但当他发现这封信时已经被其中浓厚的爱意改变了他的初衷,毅然决然地去了决斗地。然而看完电影的观众或许都会有一种感想,就是这部小说的改编具有强烈的商业信息,电影的处理也完全属于美国电影惯用的方法,电影的情节处理为吸引观众的眼球而把故事改编得世俗化,无非是婚姻的背叛与战斗,但同时也满足了观众的窥探心理。
2004年该小说再一次被改编成电影,故事的时代背景选择在20世纪40年代的北平,两次的改编,我们可以看到徐静蕾的电影作品人物是与原著相一致的,她的女性思维角度与茨威格笔下的人物产生共鸣,利用画面所产生的视觉效果,揭发沉浸在心底的声音。电影故事的起源来自于一个女子对中年作家男子一见倾心的爱,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都伴随着这种爱不断成长,及至她的凋谢,就在她生命的尽头把对作家的爱写成了一封厚厚的信来表达她的情思,然而作家对此却一无所知。电影以女子在信中的自述把时光倒回了从前,而由作家读信把剧情拉回了现实,所有的一切就在此时尘埃落定。
三、徐静蕾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小说与电影的文本互动 徐静蕾执导的电影在故事内容上并没有做很大的改变,然而却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野,从故事本身的情节来看,男女主人公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虚拟视觉效果,这就直接影响观众的观看角度与心理倾向。徐静蕾巧妙地使用了这种转换的手法,于是就与原著产生相一致又不一样的感觉。首先来分析小说的角度,小说主要采用的是以第三人称倒叙的手法切入主题,男主人公作家从山上回家后,管家把装信的盘子放到他面前,就在此时,他被其中一封信的开头吸引了注意力,他感到奇怪,或许是茫然,于是这就挖掘出作家要探个究竟的心理,也就展开了故事情节的发展,这封信也带领着作家和所有的观众去寻找其中的故事,所以故事的开始就是站在男主人的角度上去探寻。其实这些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其中不只男主人公对这封信好奇,所有的观众也是非常感兴趣的,但就在他读完信内容时,小说带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同男主人公一样的,虽然这个故事没有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但随着主人公的牵引也能感受并理解他的心情,突然之间就让他思绪万千,这样奉献的爱情就像梦境一样竟神奇般地发生了,于是他开始遐想这是个怎么样的女人和怀念她的爱。这就是小说所站在的角度,观众同男主人公一样都在瞩目这份爱,一同剖析她带来的绝望的爱,而此时这封信里的女人爱情故事成为关注的焦点。
而徐静蕾在故事的结构上符合了小说的脉络,她灵活的变通就给观众带来了不一样的享受,她的镜头是随着邮递员的送信过程展开了一系列的情节,但女主人公一直深爱的那个作家给观众的印象始终是模糊不清的,电影捕捉到的都是他的背影、声音,并没有呈现整体的人物效果。
也许观众一开始会认为这是电影情节需求特意为接下来的情节设置伏笔,但也许从导演的视觉上看,这是一个更长远的设置计划,和小说一样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来展开故事的发展,但都压抑下了男主人公的情感表达,直到电影的最后才出现他的完整形象,而他的情感变化则是完全通过电影画面来描述的,所有有关他的画面都采用叙事的方式或者由女主人公的镜头代替,从某一方面来看,徐静蕾的电影改编似乎与茨威格的结构上又不一样了,把女主人公的情感表现与心理活动显现出来,而刻意忽略男主人公情感的变化。
关键词:电影;光线;色彩;画面影调;时空变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1-0142-01
一、电影画面的影调
电影画面是光与影的艺术,光和影构成了电影画面的影调层次,影调反差,影调对比。从而使电影画面充满造型美、哲理美、氛围美和艺术美,画面中不同色彩的比例、位置、面积的搭配造成画面上有了不同明与暗的视觉感觉,起到了造型作用,我们对电影画面的有距离的空间感大部分都来自于明暗和阴影。这些颜色共同让画面产生了不同的层次,使画面有了“情感”。
二、影调中光线与色彩的交织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电影画面影调处理技术在本片中有着为淋漓尽致的发挥。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描写了一个对于作家徐先生来说陌生的女人,从13岁起,就深深的爱上了他,把他当作生命的全部。在18岁的时候把自己献给了他,并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在28岁时又一次无比乐意的将自己献给徐先生,而在整个过程中,徐先生都毫无感觉,但即便是这样,陌生女人还是痴痴的爱着他,毫不责怪。终于在他们的儿子死了之后,她对于生活毫无留恋染病即将死去之前,将她对他的感情告诉了他。
徐静蕾的这部作品主要的电影画面影调为缓慢平和的风格,电影中很多情节要描述岁月的流逝,通过几分钟必须完整的讲述一段故事的转折,因此对电影画面影调的叙事手法都有相当高的要求。
我们知道,光源的强度、性质、方向等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物体的影调。在同一个光源下,物体由于各个面的方向不同,接受的照度不相同呈现出的亮度也不相同。当不同的亮度产生明暗对比时可以明显的展现物体轮廓形态。女孩初遇作家的夜晚,站在作家门口,背景是黑色调,前侧光和头发上的光晕淡淡的勾勒出了女孩的轮廓,使主角形象立体鲜明。同时屋内昏暗的灯光也提亮了夜晚光线下的画面,使画面明暗冷暖和谐充满了动人的美感。
徐静蕾很少用一个镜头来处理色调,而是从一组镜头,从场与场之间色调的形成与转换来设计和安排色调。对于两个时空的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而言,暖色调占据了过去的大部分时空,冷色调则是对现实时空。在同一个时空中,同样也用不同的色调对不同时段的场景进行了冷暖色调处理。画面泛着淡淡的黄,整部影片给人的感觉仿佛年代久远,充满着怀旧的味道,浓浓的离别的思念。
利用释放白烟的方法可以提高景物的影调使得画面的层次更加的丰富。在电影中多次使用了这种方法,男作家41岁的生日,独自一人吸着烟看陌生女人的来信,此时烟雾氤氲,作为前景,一切显得那么安静沉寂。作家头顶的光晕,补偿了只有一盏台灯的不足光亮,画面的整个亮度被提升,被灯光打亮的背部也展现了主体形象,加上黑调,来自孤独的自由貌似饱含好意地绕在身边。然而,他们只是在助长我们内心中的阴霾。
三、在光影变化中感受女人一生时光的流逝
影调的变化会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影片中的一个镜头是当作家走时吃剩的已经发了霉的苹果,窗户里透出来的光打亮了大半个苹果,随着光线角度的移动,苹果上面因为凹凸不平产生的影子也在缓慢的移动,这种影调的变化既作为一个时间过渡的转场,同时也暗示了女人就像这个苹果一样被人遗忘独自腐败。
女孩成长过程中,她的容貌身姿不断变化。13岁的她青涩瘦削,无论是在阴天昏暗天空下还是在夜晚淡蓝的月光下,小女孩明亮的眼睛始终可以从暗色调的背景中突出出来,引起人们的注意。第一次遇见了她一生爱的男人,和她想像的老爷爷形象完全不沾边,是一种惊奇,一种惊喜,通过眼神光的装饰,女孩那眼神更加清澈有神。15年之后的女孩,也是运用了眼神光,那眼神微微含泪,包含更复杂的情感,在舞厅里跳完舞坐下来休息,整场用了富丽堂皇的黄色,体现了上流社会灯红酒绿的奢华生活,复古而又辉煌。同时运用了辅助光,在下面打的光,提亮了人脸,显的面部更具光彩,更加贵气。
四、结语
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运用不同光线和色彩产生不同的影调使观众享受这场视觉盛宴,而电影影调处理为很多类似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等优秀的电影加分,那些看起来不同于现实生活的色彩,来自于前期美工的悉心布置和后期剪辑师的精心调色。因此总的来说电影影调处理在电影拍摄中越来越重要,电影影调处理技术推动着我国电影事业的发展,而电影影调处理技术的创新与灵活运用研究任重而道远。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时间:2013年10月10日-11月3日
地点:北京蜂巢剧场
票价:100、150、200、380元
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短篇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曾被多个国家拍成电影。2005年,徐静蕾把这部小说搬上了中国银幕。如今,著名导演孟京辉将把它搬上舞台。小说《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讲述了一名女子一生深沉的爱,她在生命的最后时刻,饱蘸着一生的痴情,写下了一封凄婉动人的长信,向一位著名作家坦露了自己绝望的爱慕之情。这个关乎食色性也的故事,由世界上最不懂女人的导演孟京辉执导,不可多得的百变女郎黄湘丽主演,究竟能变幻出怎样的奇妙化学反应?还得等你亲眼来见证!
维也纳童声合唱团音乐会
时间:2013年10月5日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
票价:80、180、280、380、580元
这些身着海魂衫的小天使,是奥地利人民的骄傲和个人荣誉的象征,它们被称为“歌唱的天使”,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并称为奥地利的国宝。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是培养过莫扎特、海顿、舒伯特、布鲁克纳等音乐奇才的摇篮,成立至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当今许多著名的指挥家都与维也纳童声合唱团合作过。无论是世界名家名曲,还是和美宁谧的教堂乐曲,或者是浓郁动人的奥地利民谣,经由它们唱来都令人如沐春风。
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
弗拉门戈《呐喊》
时间:2013年10月11日-12日
地点:广州大剧院
票价:80、180、280、480、680、880、1280元
说起弗拉门戈,你一定会想到“热情如火”这个词语,的确,性感又充满爆发力的弗拉门戈舞步就像是一场艺术盛宴,融汇了浓烈的情感和华丽的视觉效果,飞扬的美丽裙摆更是随着舞步的激昂虏获着每位观众的心灵。金秋10月,在上海世博会中大受欢迎的西班牙国家芭蕾舞团再度来访,为你带来以西班牙传统韵律为起点的呐喊。
美国原版音乐舞台剧
《Barbie LIVE!》
时间:2013年10月5日-7日
地点:深圳保利剧院
三年前,我二十四岁,第一次看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三年后,二十七岁的我,再一次重温经典。电影的名字很有深意,也注定了故事情节的戏剧性与曲折性。遥记当年,那么一个不谙世事的我,面对这样一部主题稍显沉重的电影,竟也内心涌动。故事的原作者是奥地利文人茨威格,故事本来是发生在欧洲,被徐静蕾移花接木到了中国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那个战乱纷飞,人人自危的年代。故事由此也打上了浓郁的时代沧桑感。
“爱是一个人的事,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所以,我爱你,这是我自己的事,与你无关……”“记忆,对于某些人来说,刻骨铭心。而对于某些人来说,转瞬即逝”……就是这样一个执着且浓烈的女子,在悠扬的琵琶声中,带给我无限的思量……
故事的开始,有些老套,像所有怀春少女一样,13岁的女孩儿,迷恋上新来的邻居,男子成熟魅力,当她一头撞进了他的怀中,悠扬的琵琶响起,美丽的风筝,还有女子快乐的心绪,一起飞扬在老北京故旧的胡同里。没有什么感情,能比这份感情更加真挚,更加专一,因为这是一份隐藏在孩子心里最初的爱情。时间流逝,可是在女子心中,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个胡同。不管怎样的遥远,不管怎样的寂寥。即使身在人群中,也那样寂寞,甚至,更加寂寞。
女孩后来搬出了那个胡同。这对于内心对男人怀有深深依恋的她来说,无疑是最可怕的时刻。但是命运往往会捉弄有情人,六年后,就像那句台词一样,“只要你叫我,就算我在坟墓里,也会涌出一种力量,跟着你走”,女孩带着最初的爱与依恋,又回到了北京,她又一次可以像当年一样,从窗口用跳动的心情等待着他出现,可是,她怎会料到自己的命运,寂寞的命运,便由此开始了?男人又怎会记得,六年前那个经常用胆怯又充满期待的眼神望着自己的小女孩儿呢?
六年后,女孩儿已经出落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她也终于可以像当年在窗前看见的和他欢声走在一起的女人们,和他有暧昧表情,肌肤之亲了。可男人习惯了风尘,习惯了在各种各样的女人之间徘徊,怎会记住这样一个露水女人呢?男人走了,他说,“我一回来就去找你。”女人吃着苹果等他的男人,当一个个苹果枯萎在窗台前时,男人的承诺也随之枯萎。
就在那一夜,女人有了男人的孩子。她拖着日益沉重的身子,辗转于战火纷飞的中国,终于在一个小乡村生下了他和她的孩子。在战乱中,她失去了所有亲人的联系,一个弱小的女人,独自带着一个孩子,该是一种累赘,可她却认为“我有了你的孩子。我终于可以永远的留住你了,你再也不能离开我了。你将在我的身体里生长,在我的生命里蔓延,亲爱的,我如此幸福……”女人的心思,痴情的让人心疼。
时光荏苒,又八年。女人不再年轻。他们又回到同一个生活圈子。为了他和她这宝贵的爱情结晶,女人成了一名交际花,出入名流社会,由此来养活他们的孩子。他们再相见,他低头,绅士的微笑,江小姐,你好。她也微笑,笑的淡然,点头,转身,离去。男人又忘记了她。也许在他眼中,她只是一名艳丽的交际花,可对于女人来说,他就是她的全部,一个用生命炽烈去爱的男人。八年后,他们又一次激情相对。最后的早晨,他们像真正的夫妻一样围桌而坐,共进早餐。男人又说了一句八年前说过的话“我要走了,我一回来就找你”。这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男人独自离开,留下女人孤独的等待,一如当年。
每年男人生日,女人都会送一束白玫瑰给他,只是他从来不知道这花是谁送的。女人死了,在她死之前,他们的孩子也先夭折了。女人失去了最重的依靠。
电影开始,是男人的生日那天,他收到了一个陌生女子的来信,故事就这样在琵琶哀婉动人的旋律中开始叙述了。当男人读完这长长的来信时,目光猛然落到他面前书桌上的那只蓝花瓶上,这些年来,花瓶第一次是空的,再也没有白玫瑰……
喜欢这样的故事,让人想起年少的往事。而这样一个故事,也感动我多年。我无法用文字来表达出对这样一个女子的怜惜与心疼之情。她就像一只飞蛾,从遇见男人的那一刹,便注定了永生的奉献与爱,执着而浓烈。今夕不同往日,而今再次重温,有如那个八年后的女人一样,感情更加纯正而浓厚。这样一个女人,轰轰烈烈的爱一场,对于她来说,就是生命的一场劫难,在劫难逃。唯一的人生,她主动选择一条悲情的路来走。爱,就是她的全部。可,男人的健忘与潇洒,让女人背负了一生的寂寞与创痛。悲乎!女人天生痴情,红尘岁月里,又岂止她一个?不管世事怎么轮回,永远都是女人那颗寂寞而又隐忍的爱的心灵,亘古不变。感动盈盈,心酸满满。
琵琶声里,琵琶女子还在哀婉低吟。午夜梦回,观戏,有如观己。
关键词:女性;视角;主题;人物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1-0100-01
《一个陌生人女人的来信》是一部女性电影,影片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导演细腻柔软的女人视角向我们娓娓道来一个女人隐忍又充满力量的爱情与人生。影片故事结构清晰,画面语言纯净唯美怀旧,人物对白精致,如一张斑驳翻白的老照片,极尽隽永。女性视角主宰着这部电影的每一颗神经,使其拥有别样的气味和吸引力。
一、女性视角与电影创作
电影中的女性视角是将女性意识深入到电影里,以女性的角度看世界,思考女性的独立自主,自我意识,性别差异,主体性意识等问题,这样不仅使女性电影开拓了表现的视野,同时有助于塑造更加完整的女性形象。正如在影片中,无论是坚强的女子形象,被忽略的男人,“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观,还是细腻入微的画面细节音乐,都充斥着一个女人内心的坚忍和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的力量。
纵观华语电影界,真正表现纯粹独立女性的电影少之又少,尤其在商业片大行其道的当下,女人很多只是男人的陪衬,而在这部电影当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情感主动权的表达,都是女人在主张,甚至一个怀旧唯美的画面都充斥着女人细腻淡淡的忧伤。
二、直观的主题――别样的女情观
以往的影片都是通过无法相守的爱情来表现或是揭示其现实因素。比如早期的电影是通过男女爱情因为社会的封建思想而造化弄人,人物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而在当下电影中,在爱情面前人们更容易受到物质的左右或追求精神世界的自由,在所有的爱情面前总有附加物。而在这部影片中,在爱情面前,没有任何关于金钱地位差异的概念,更没有好坏之分,我们所能体会和感悟的是女人每一步选择都忠实于自己,掌握了的主动性,她作为一个独立个体主宰自己的命运,决定自己的爱情和人生。我们可能会去质疑女人的价值和意义,去质疑影片的价值和意义。
三、人物塑造――个性张力凸现的女性形象
影片伊始女人以第一人称向观众道来这个故事,女人形象先入为主,牵引着观众的注意力,从“我”的口中讲述我的情感,这个时候与其相对的男人就成了一个从属的地位。穿插全片的旁白缝合了过去和现在,意念与故事,看似在平淡无奇的语言中游走,却承载着丰富的情节内容,惹人遐想。
影片中对女人的情感描绘的阴柔细腻。第一次走进男人书房时的小心翼翼,对一切充满了好奇,让观众怜悯这个羞答答的少女,第一次眼神的交汇使我们感受到幼小情感的萌芽使人怜惜又浮想,当她沉默的抽烟的这个镜头,我们体会到的是沉默中掩藏着的张力,感受到的是女人情感的充实。
在刻画女人形象时,有女人的旁白体现的主观情绪,有男人的游戏人间而反衬的女人心底的暗涌与坚持。片中没有正面描写男人的心理活动,影片中的男人的特征都是这个女人眼中的形象,这时男人的形象就会比较淡漠,使女人特征愈加明显。
四、视听中感受女人的声音
从第一眼进入这部电影,就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个女人的作品,电影中的每一个镜头语言,音乐的流动,细节的入微,都蕴涵着女人的气息,理性,淡然,却又深藏暗涌的爱情。
(一)景物:老北京冷清的胡同,刻花的门廊和窗户,这些传统的建筑,反复出现,清冷又淡雅,恰似女人年轻的形象和女人最初纯纯的心.这种细腻的感情也只属于女人,剧中的女人,和现实中的女人。
(二)光:光线呈昏黄色,柔和而又暧昧,每一个画面中都弥漫着爱情的气息。光线下那娇滴滴的白玫瑰,是女人如花的年华。
(三)色彩:少女时期的格子旗袍,是她单纯而又懵懂的感情,到出入声色场而服装色彩斑斓绚丽。衣服色彩的变化也是女人每一次命运的转变,影片色彩的运用突出了女人当时的身份和情愫,深化了其形象,是她人生成长经历的写照。
近几天也想定一个读书计划,所以把书柜里的藏书都拿出来再读读看。
最先重阅的是《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之前看的时候,只记得书中情节对我的震撼挺大的,女主人公的偏执专情让人又疼爱又怜悯,而男主人公过于放浪的风流人生也让人看不惯,我还记得当时把书中故事给家人讲过一遍。可时间一久细节也就淡忘了。
所以这次,我想边读边记笔记,写写读后感,才重阅数页,我已深深体会到那句话:好书是可以看很多遍,精读,细续!
这一回,我不再纠结于情节发展,一日十行地阅读过去。
细细地,我品味着书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回。我甚至想,有些人学多国语言是有道理的,像这些外国著作,如果能看原著,肯定字里行间的表达也有所不同,毕竟译者也无法百分百全译出作者的意思。
我以前不觉得译者文笔的重要性,后来经过对比,才发现一个有文采的译者当真比那些只会直译文字的作者强太多了,买翻译的书还是要选好译者。
定了读书计划,希望自己能好好执行下去,加油!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是韦庄《思帝乡》一词里的女子。五代时民间男女情事尚有唐之遗韵,加上花间词派风格绮艳,这种泼辣大胆的口吻并不足为怪。我奇怪的是,这里完全没有爱情战场上的种种张望与试探,没有眉来眼去、欲擒故纵,她就这么蛮撞地、没有章法地、气势如虹地冲了出来,而且预先承担了一切后果。
虽然词是男诗人写出来的,这里的情感,我却相信是完全女性化的。重温这首词的时候,我正在听一首歌。是电影《青蛇》的插曲:“跟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流光飞舞,刹那红颜,好像从来只有女人,或白素贞那样不谙世事的妖精,为了爱,有莫大的勇气和担当。担当完了之后,估计就真的是一生休了吧。
唐咸通年间,有一位薄命女子叫步非烟。她在童年时就失去了双亲。成人后因为美丽,被人拐骗嫁给一个粗鲁无文的武将作妾。这样的身世,加上她本身是个性格敏感的文艺女性,既能诗善画,又精通音乐,自然感到非常苦闷。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不幸而“匹合于琐类”,翻译成现代话,就是“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
于是,很顺理成章地,非烟和邻舍的一个英俊书生好上了。两人私通款曲,来往了一年多,终于被武将发现了。有天,武将亲自来,书生仓皇逃跑,看似弱不禁风的步非烟,被武将绑在柱子上用鞭子抽得血肉横飞,她却不讨饶,更不肯供出书生的来历。到死,她只平静地说一句:“生得相亲,死亦何恨。”深夜,武将睡觉去了。非烟让贴身的女侍倒来一杯水,饮尽后,从容死去。
“相思只怕不相识,相见还愁却别君。愿得化为松上鹤,一双飞去入云行。”步非烟对生活的美好梦想终于破灭了。但是,这柔弱女子捍卫爱情的惊人勇气,和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淡然,令人惊叹。她个体灵魂的光彩,遮盖住了这桩事件本身的庸俗与血腥。
此时,那书生的去向究竟如何,在故事听众的心里,早已无关紧要。就像并没有人想到去关心,那陌上女子所爱上的“风流年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又会与她如何结局。
重要的是,这一生,她已经成全了自己。
我爱你,其实只是成全了我自己,成全了这段花痴般的热情。当热情烧尽,那灰烬里舍利一般的珍贵与美丽,早已与你无关。
尽管明星云集,视觉效果出众,但这部翻拍的科幻片仍未赢得口碑。
重拍经典之作总是一件棘手的事。1990年由保罗·范霍文(Paul Verhoeven)执导、阿诺德·施瓦辛格(Arnold Schwarzenegger)主演的《全面回忆》(Total Recall)一直是科幻电影的标杆之作。2012年,导演伦·怀斯曼(Len Wiseman)保留了原著短篇小说《我们为你记住一切》的基本要素,将《全面回忆》演变为一部惊悚电影。
新版的《全面回忆》足够引人入胜,但无论类型还是讲故事的角度,均无法完全令人满意——缺少想象力,动作场面也有摆花架子之嫌。影片的故事并不新鲜:全球化学武器战争之后,经历浩劫的地球只剩下两大人口聚集地,富有的不列颠联邦(UFB)依赖殖民地的廉价劳动力维持一支庞大的安全部队,这支部队将两大地区都控制在暴君科哈根(布莱恩·科兰斯顿饰)的统治下。殖民地的一名普通工人道格拉斯·奎德(科林·法瑞尔饰)上班的工厂负责制造机器人部队的骨架——这些机器人负责镇压试图不列颠联邦政府的地下抵抗运动。虽然奎德对自己的蓝领工人生活很满意,与妻子劳瑞(凯特·贝金赛尔饰)也十分恩爱,可他却一直怪梦连连,惊魂不断,梦境中总是出现一个陌生女人。
奎德一直想成为一名特工,于是他来到了辉忆公司——一家通过药物、电子芯片和强大心理建构,为客户植入逼真的虚拟记忆的公司。但对奎德来说,一切从一开始就陷入混乱:记忆植入的初始阶段意外激活了他的隐藏身份,也引起了不列颠联邦安全部队的警觉。安全部队追踪奎德来到辉忆公司,却被奎德在枪战中一举歼灭,而奎德也也由此发现了自己潜意识中的战斗技能。在逃亡的过程中,奎德得知妻子劳瑞其实是卧底间谍,一系列线索指引他去寻找抵抗组织的首领马提亚斯,以及那个在他梦中出现的神秘女人。
影片摒弃了原版电影故事中 “火星之旅”背景,从多部科幻经典中汲取精华,将其包装成一部充满未来主义风格和视觉奇观的惊悚电影。编剧科特·维莫和马克·鲍姆贝克以及艺术指导帕特里克·塔托普洛斯创造出了迷人的未来世界和令人难忘的视觉形象,特别是名为“天梯”的地球穿梭车,为片中多场激烈动作戏提供了复杂而精妙的大环境。其他亮点还包括到处是飞行工具的高速公路,以及一眼望不到边的区域电梯网。
对法瑞尔来说,接替施瓦辛格作为主演绝非易事。他并没有一味模仿前辈,而是将重点放在了自己擅长的速度与演技上,尽管这个角色与他以前演过的角色并没有太多发挥空间——剧本对人物角色的设计实在乏善可陈。
剧本的人物角色缺乏深度,于是怀斯曼聚焦于如何让打斗戏更加抢眼,并将它能够令人信服地设置于未来世界之中。艺术指导和视觉特效总监彼得·蒋(Peter Chiang)将实景元素与虚拟场景无缝衔接在一起,摄影师保罗·卡梅伦用镜头准确地表现了片中妄想狂式的气氛,而剪辑师克里斯蒂安·瓦格纳则为影片打造了令人目不暇接的快节奏。
在这届威尼斯电影节上,中国电影十分走俏,揭幕影片是中国导演徐克的《七剑》,压轴的则是中国导演陈可辛的《如果爱》;玖华人导演关锦鹏执导、郑秀文主演的影片《长恨歌》成为惟一一部角逐金狮奖的华语片。无独有偶,今年3月第22届比利时布鲁日国际电影节上,开幕电影是中国导演贾章柯的《世界》。
“全球化缩短了世界之间的距离,人们突然发现中国的迅速崛起,而电影则提供了一个了解中国的极好的窗口。与其说,中国电影走俏欧洲,不如说整个中国让欧洲着迷。”路易・丹维尔先生评价说。
银幕上飘起一片中国红
自1905年,第一部故事影片《定军山》在北京丰泰照相馆一架法国手摇摄影机上诞生,中国电影已经走过了风雨兼程的百年。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电影经历了战争风云变幻、社会政治动荡的大起大落的80年,那么后20年的中国电影,则是在一条醒悟、奋起、锐意改革、寻求突破、走向海外、追随世界电影发展潮流的路上前行,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电影人摆脱了“”厄境,在文艺改革开放的春风鼓动下,开始有意识地把中国电影作品送往国外交流,参加一些重要的国际电影节评奖活动。
1981年,中国电影代表团第一次参加了戛纳国际电影节,并带去《马路天使》、《三毛流浪记》两部电影参加展映。1982年,中国电影《阿Q正传》第一次在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式参赛。
1984年,中国导演陈凯歌率执导的《黄土地》第一次荣获了多项国际大奖。英文版《亚洲周刊》还把它评为过去25年亚洲最好的电影。《黄土地》打开了中国电影的国际获奖之路。
此后,由陈凯歌导演、王学圻主演的《大阅兵》,于1987年获得了加拿大第11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特别奖。同年,张艺谋的《老井》荣获第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大奖、评委会特别奖。
1988年,是值得中国电影人骄傲的一年。张艺谋的影片《红高粱》,凭借其高超的电影表现手段,精彩的电影画面语言,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一举荣获第38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大奖――“金熊奖”。1989年,《红高粱》再度获得法国第5届蒙特利埃国际电影节的“银熊猫奖”,继而《红高粱》还获得了多项国际电影大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电影渐而扬威海外,在世界影坛上“遍地开花”。中国电影年年都给国人带来新的惊喜。
1990年,张世谋《菊豆》在国际影坛连创佳绩。法国第43届戛纳电影节的路易斯・布妈埃尔特别奖、西班牙第35届瓦亚多里德国际电影节的“金德奖”、观众评选最佳影片奖,以及美国芝加哥国际电影节“金雨果奖”,都不约而同地把荣誉给了这部优秀的极具中国特色的电影。
1991年,张艺谋、巩俐主演的《秦俑》,又荣获第44届西柏林国际电影节“娱乐电影荣誉奖”。同年,《大红灯乱高高挂》红透了世界:意大利第44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银狮奖”、国际影评人学会大奖、美国第6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提名,一串串光环像红灯笼一样照亮了中国电影的传播海外之路,让外国电影人对张艺谋,对中国电影刮目相看。
正如中国著名演员和导演姜文所评说的: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红高梁》等一批优秀的中国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多次获奖,使中国电影在当今国际影坛上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尽管有一种观点认为,张艺谋、陈凯歌等先锋派导演的获奖影片,在很大程度上以扭曲中国人和中国形象来迎合西方观众和评奖委员对东方神秘的窥视心理。但中国电影能够在当今世界话语权仍控制在少数发达大国手中的状态下,大踏步闯入西方视野,站在国际权威电影节获奖舞台上,无论如何是一种实力增强的展现。
中国面孔感动了世界
诚然,与国外文化产品进入中国的数量相比,中国文化产品在出口数量上还相当少;在中国近年的商贸出口总量中,包括电影在内的中国文化产品也所占无几。然而,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却大大超过一般的艺术形式。特别是那些充满中国人性格魅力的银幕形象,成为海外观众了解中国、了解中国人的颇具魅力的窗口。
中国著名导演谢飞分析说,神秘而又奇异的东方古国成为不少西方观众的“中国情结”。然而,他们心目中的中国却相当大程度上还停留在18、19世纪,在许多美国电影中,中国男人几乎不分时代一律长辫马褂。而某些中国功夫片中的暴力色彩和人性错位现象无疑更加对应了西方人对中国的片面印象。
而近20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在海外频频获奖和演映,中国人的银幕形象也渐映人世界眼帘。从《红高梁》里的中国农民群体,到《秋菊打官司》中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农村妇女秋菊,从《我的父亲母亲》中向往和执著追求纯洁爱情的男女主人公,到《一个都不能少》中的质朴坚毅的小代课老师……几乎都带着强烈的民族意识和文化自尊,以人物性格魅力打动了西方观众。
美国DAR-CLIGHT电影公司总裁盖瑞・哈米尔顿坦言,这几年看到的中国电影表现落后农村生活,或古代的“老”电影少了,生活片、爱情片、武侠电影多了,而且进步很快。
中国功夫影片在海外无疑更具影响和感染力。据有关数据显示,2004年,功夫片让中国电影在海外发行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此前中国电影在海外市场全部是买断发行,以片易片,几乎没有收入,但《英雄》、《十面埋伏》、《天地英雄》这三部功夫电影,去年在北美市场收回了大约11亿元人民币的票房。北京电影学院一位教授指出,近一百多年来,美国电影一直是单向输入中国,在20世纪30、40年代曾高达300多部,几乎每天都有一部好莱坞电影在上海放映。而张艺谋的《英雄》则成为首部进入美国主流电影院线放映的中国电影,海外票房惊人。
日本影评人宇田川幸洋说,“中国电影最早进入世界视野的就是功夫电影,李小龙在《精武门》、《唐山大兄》等影片中展示的精湛武术震惊世界,至今无人能出其右;中国功夫片还引发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因为中国功夫片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武侠精神,正是中国文化当中阳刚激越的一面。正如香港武侠片巨星成龙所言,中国的功夫电影把中国的文化带了出去,让外国人爱屋及乌,不仅对中国的功夫电影着迷,也对中国文化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传播海外的中国电影,不仅以中国面孔感动世界,中国功夫震惊世界,还以中国思维影响着世界。特别是近两年国际获奖的影片,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孔雀》、《世界》、
《青红》等,它们多在貌似平淡的叙事中层示出人生的真实,从而阐发艺术家对人类普遍关注的情感、人性、社会的深层思索。
由徐静蕾导演,2004年获得西班牙第52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通过讲述一对男女悲欢离合的故事,对人性的某些方面进行了深刻解剖和反省,于无声处给观众以震撼而《孔雀》描绘了发生在一个小城的姐弟三人的平凡故事,却真实表现了全人类所共同关注的话题:人对于美和自由的追求,以及这种追求的难以实现,其中蕴涵了人生的哲理意味。
而这几部影片中,除了世界性主题外,影片中的环境、情调、人物性情又完全是中国化的,如《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的踢毽子、玩口袋、放风筝、放鞭炮、人力车、四合院景象的浓烈渲染,《孔雀》中所表现的中原小城的陈旧风貌,全家人围桌吃饭的习俗,穷孩子用粉笔涂抹球鞋的伎俩,孩子犯了错要跪搓板的惩罚等描写,这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展示和反省,感染着海外观众,从而加深了他们对中华民族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电影人要追随自己的梦想
中国电影以其独具魅力,成为世界影坛的一道亮丽风景。从2004年统计数据看,当年共有150部次中国影片参加了58个国际电影节,有13部影片获奖,其中《可可西里》、《茉莉花开》、《看车人的七月》、《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分别在东京、上海、蒙特利尔、圣塞巴斯蒂安等A级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重要奖项。
但是,在国际上获奖并不是终极目标。我们只是欣慰于已经有人能够仔细倾听:电影的中国人究竟在想些什么。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能在世界影坛上有了说话的权利,能够让世界耐心地了解我们真实的一面,这也许才是走向世界的真正意义。面对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中国的电影人应采取怎样的切实对策呢?
首先,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其电影的主题思想应是本民族所独具,而又能为其他民族所理解和接受,不是盲目自大,而要立足本民族人的发现、人的崛起,显示出民族高度的自省意识,从而昭示出民族的未来。
走向世界的中国电影,只有精美的制作还不够,还必须在开掘人类永恒的主题方面下大工夫,要进一步展示和挖掘无限丰富的人性,要真正表现出使世界各民族观众都能产生强烈共鸣的东西,要有浓烈的批判意识,要表现出对于民族历史与今天的生存状况的深刻反思与忏悔,昭示出一个更加成熟与伟大的民族风貌。同时,还必须以自己所独有的个性色调来参与世界各民族的大合唱――一切文学艺术都讲求个性,既有文学艺术家的个性,也有民族的个性。近两年张艺谋的一些大制作屡屡与世界大奖失之交臂,个中因由值得探究。《英雄》也好,《十面埋伏》也罢,可以说是按照国际大奖量身制作的,其演员阵容庞大,场面恢宏,微观景象精致,画面美轮美奂,配乐与人物,情节与场面水融、天衣无缝,构成了一个令人心醉神迷的唯美艺术世界,遗憾的是,有心栽花花不开,究其原因,正像张艺谋自己所坦言:因为我要表现的是我一个功夫电影的梦和视觉的梦,所以我把人物处理得较为简单。我主打的是它的表现形式,就是漂亮的画面、华丽的动作和美轮美奂的色彩等等。正因如此,电影缺失了有血有肉的人物和故事,亦缺失了批判性的意蕴,或者说启发观众的批判性思考,结果,电影在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视觉乃至听觉享受的同时,却难以给人留下更多的回味和启迪。
曾六次问鼎奥斯卡,享誉国际影坛的独立电影制片人阿瑟・科恩,对于中国电影如何走向世界发表看法,他指出他所看到的中国导演的作品,都非常优秀。但是中国电影太过于本土化,这不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观众理解和交流。他说,一部好的影片要能够表达人类普遍关心的感情,这样可以让世界各地的人都看得懂。
中国电影要走向世界,产业化才是真正惟一的出路。过去,中国电影在海外参展的很少有商业片,自华裔导演李安的《卧虎藏龙》开始,中国电影的商业类型片越来越多,如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等影片,都在这方面进行探索,这类电影以市场为终极目的,既要获得国际影坛认可,又要获得市场票房价值。这不仅是张艺谋的追求,也是中国电影人的追求,产业化之路,才是中国电影的一条阳光大道。
尽管中国电影在海外影响力越来越大,但是和每年几百部国产电影的总量相比,能够“走出去”并且在海内外成功营销的影片还只占“少数”。目前,中国电影在海外落地的多是日本和东南亚地区,进入欧美主流市场的影片还不成规模。中国电影实施“走出去”战略,不但要在艺术上追求精品,还需要改革完善电影发行体制。应建立多种海外市场通道。同时,中国电影的宣传、推广、包装也应引起高度重视。在美国,像《黑客帝国》、《星球大战》这样的影片宣传是铺天盖地的,相比而言,中国电影在宣传上投入的人力、物力都还很有限。
电影是文化传播领域的重要媒介,在世界范围内谈文化传播,就不能忽视电影的存在。而考察电影的历史和现状时我们又发现,从传播意义上谈好莱坞电影是考察电影文化传播的起点。自从开始了20世纪30、40年代好莱坞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以来,好莱坞的公司,始终在创造着世界电影市场上的奇迹:好莱坞电影的产量只占全球影片总产量的十分之一左右,却占据了全球总放映时间的500/0以上和全球票房的近70%。这个令人惊叹的数据是好莱坞全球传播战略的成功标志。好莱坞电影的全球传播策略成为中国电影无法回避的经验。
当好莱坞电影在中国大行其道之时,中国电影人也在行动。李安的《卧虎藏龙》不仅获得令人瞩目的奥斯卡金像奖提名,而且在海内外热映,张艺谋的《英雄》、《十面埋伏》两部影片先后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票房收入破亿。中国第六代导演陆川的《可可西里》,打入美国电影市场后战绩不俗,也创造出票房佳绩。张艺谋导演对此看得很远,他说“我希望电影销往世界各地,我希望中国电影被所有人接受,不仅仅是参加电影节,不仅仅是获奖,不仅仅是在小的院线放映,我希望中国的电影可以进入到很多大的国家放映,如果大部分中国电影能这样做的话,那是中国电影了不起的未来,这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孩子们一句话或一个眼神,有时就很感动。曾被感动过无数次,回国时都有点生离死别的感觉了。”李玉军说跑到泰国当老师有苦有乐,三年的时光是一次抵达,也是另一意义上的出发。
课堂上的山东乡音
“从来没有想过,一个普通的山东女教师,竟然能站在泰国国光中学的教室里,用汉语给异国他乡的孩子们读书、讲故事、做游戏……”李玉军告诉记者,当初的一次冲动成就了一段不一样的人生,虽然有苦有累,但很值。
2011年7月,听说有去泰国支教的名额,意在传承中国文化和中国语言,作为齐河县第二幼儿园的教师,她毅然报名,没来得及和家人道一声珍重,便踏上了飞往异国他乡的路。彼时,儿子刚刚四岁。
“孩子那么小,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种生活?”面对记者的疑惑,李玉军说人生有太多“想不到”,说不定哪个“想不到”就是一场“喜雨”,是禾苗得主动寻找滋润,否则会平庸一生。“机会如同天上掉馅饼,年轻人该舍的要舍,该得的要得。”
之前,李玉军对支教的合艾国光中学一无所知。临行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从教经验,她整理出一些音乐教学、少儿歌舞资料,还准备了常用的教学用具和教学书籍。办好出国手续,便独自踏上飞往泰国的飞机。
在泰国合艾支教,遇到困难是家常便饭。“刚到那里很寂寞,没有可以说话的人,但三年的生活却感受到了当地人和孩子们的热情。”
第一次上课,李玉军说还没进教室就听到此起彼伏的问候声。孩子们一句简单的“你好”,让她很感动。“有的唱着邓丽君的《甜蜜蜜》跑过来和我握手,一下子把我的紧张缓解了。”
作为一名幼儿教育阶段的汉语教师,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语言。在完全陌生的语言环境里,纵然有一肚子好主意,有丰富多彩的课堂活动,有万千的鼓动激励话语,却怎么也说不出来。刚开始,连叫孩子们跟读、抄写这样简单的表达都要借助肢体语言。一堂课下来,手舞足蹈的满身大汗。
“但这丝毫不影响孩子们和我的交流热情,他们总是千方百计、手舞足蹈地表演给我看,比如问我信佛吗,怕鬼吗,他们就装出拜佛和鬼的样子。”许多泰国孩子喜欢汉语,有些华侨家的孩子甚至懂一些简单汉语。一次上课,给孩子们讲故事时她不经意间说了一句山东方言,一个小男孩告诉她和奶奶说的话一样好听。经了解,她得知小男孩祖籍也是山东,爷爷那一辈儿到的泰国,奶奶至今说话还带着浓重的山东味。
“这件事让我高兴,虽然后来在课堂上尽量避免说山东方言,但感觉自己不再孤单,天下到处都有咱山东人。”李玉军一周要上十几节课,早晨六点就起床准备课程。那里的孩子们虽然喜欢汉语,但却不知道预习,更不知道复习,甚至都不像中国孩子一样带课本,所以对汉语的遗忘速度超出想象。为此,她想了不少办法,唱歌、做游戏、送奖品、加分……用层出不穷的花样激发孩子们学习汉语的热情。
华人圈里的“一号嘉宾”
李玉军支教的合艾市,是泰国西南部的一座小城,那里有一所尽人皆知的学校――国光中学。“虽然称中学,但有高中,有初中,还有小学和幼儿园,是华人捐款修建的一座历史名校。”
“目前,学校已在幼儿园2、3年级11个班和小学1―6年级34个班开设汉语课程,华侨们听到校园里传出的汉语读书声,无不为之欢欣。”对于孩子们的读书声,李玉军说在国内天天听得到,却从没为之激动过,而在泰国的校园里听孩子们用汉语诵读唐诗宋词,会激动的泪眼婆娑。“那时像置身在故乡的土地上,感觉很亲切。”
当地华侨特别尊重志愿到那里支教汉语的中国教师。每逢节假日,华侨们都会组织聚会邀请中国教师参加。每一次聚会,李玉军都喜欢和华侨们讨论问题,便被指定坐上座,是华人圈里的“一号嘉宾”。
泰国合艾一带的华侨多为实业家,喜欢做慈善,在当地颇有话语权。即便如此,华侨们却依然喜欢谈论中国的事情,而对泰国局势却都不怎么关心。一次,实业家陈先生和妻子聊起香港,妻子说对“持中国护照者在香港只能逗留三天,持泰国护照者在香港可逗留七天”想不通。85岁的陈先生年少时从福建到泰国,如今却依然持有中国护照。虽然家人们都已是泰国人,他却争辩说中国制度以国情而定没有错,外国人想不通只能慢慢想。妻子见他不说理,便求李玉军作评判,李玉军笑笑说:“各国制度有异,风情却多种多样。”陈先生听后竖起拇指说了一声好,他妻子却嘟起嘴来说:“咱们国籍不一样,这事相互说不通。”
与“马航”不期而遇
泰国是一个以佛教作为国教的国度,有95%的佛教徒,不仅拥有“微笑国度”的美誉,还素有“黄袍佛国”之称。佛教对泰国文化、礼仪以及国民日常生活等有着深刻影响。因此,泰国学校里的孩子特别有礼貌。
“每天清晨学生们都会向老师行‘合十礼’,也就是双手合十放在胸前然后深鞠躬,让鼻子碰到中指,这是对长辈一般的做法。每天行礼两次,早一次下午放学一次,每次不管是在校外还是在校园里,学生都会礼貌地向老师鞠躬说‘您好’。”李玉军说这话时,记者突然想到她在QQ空间里写下的一句话:“到了泰国才知道,国内教育那么久的和谐画面,原来是这样的……”
一天,一个华侨家长突然将五岁的女儿送到李玉军面前,说要让孩子跟着她学汉语。“孩子的母亲虽然是华侨,却不怎么懂汉语,特别想让孩子说中国话,就想让孩子每天跟着老师上课、生活。”家长的真情让人无法拒绝,孩子天天跟李玉军生活在一起,“家长竟然很放心,这样的信任金钱都不可能买得来”。
李玉军还讲了两个女孩和一个陌生男人的故事,主人公当然是她自己。
一个周末,她和女同事骑一辆单车外出,回来时车胎扎坏了,两个人只好推着走。泰国的天气异常热,太阳像火把一样从头顶上烤着,不大会儿就汗流浃背了。这时,一骑车的陌生男人看到了,主动说把单车让给她们骑,自己骑她们没了气的车子。
“当时有些怕,毕竟是一陌生男人,万一是骗子怎么办?”李玉军说自己的思维还停留在国内状态,同事却不由分说把陌生男人的车子骑了过来,并带着她回到驻地。然后,又把车子还给了陌生男人,陌生男人哼着小曲骑车走了。
“真是一幅和谐画面,在咱们国内都不敢想象,一个陌生男人给两个陌生女人换着单车骑,女人敢吗?”李玉军说至今想起来心里都很温暖,真希望那样的温暖一直被传递。
与这样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回国时与“马航事件”不期而遇。
[关键词] 徐静蕾导演;成长主题;自主性;局限性
徐静蕾导演的作品很少关注国家兴衰和世迁,却以女性的独特视角聚焦于情感和家庭,于细微之处彰显自己的个性和色彩。新晋女导演徐静蕾的成长与电影中女性的成长交织在一起,令作品中成长主题的自我裂变和成长叙事的局限呈现出双重变奏的复调形式。
一、自我对抗与自我审视
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就是生理的不断成长发育加上自我意识的层层磨砺,也就是所谓的成长。所以,成长必然是心理与生理共同成熟的过程,其间必然会存在冲突、叛逆、对抗与和解。作为新晋导演,徐静蕾出山的第一部作品《我和爸爸》便是以成长为切入点,重点描述了老鱼和小鱼两父女之间的情感纠葛。影片以女儿小鱼为主线,从少女时的叛逆,到青年时的对抗,再到中年时的理解与宽容,将少女的成长过程影像化,以映射中国伦理社会家庭生活中的成长母题。
成长是每个家庭都会面临的问题,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生活阅历有限,人格没有定型,所以会出现叛逆和对抗的负面情绪。电影中的小鱼就是在她人生最叛逆的时期被迫接受了母亲突然意外去世的消息,因此,在其生活中一直处于缺位状态的父亲便再次回归了,而这必然会引发生活中更多矛盾与冲突的出现。简陋的居室是影片中多数情节发生的地点,充分衬托了小鱼与父亲平凡却又充满磨合的现实生活。此外,电影还将小鱼与大学男朋友、姨母和父亲朋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进行了简单的串联,虽然在情节上有所弱化,却成功构建出了一个完整的中国传统人伦社会的双层框架,结构与情感元素均无缺失。
青春叛逆是电影《我和爸爸》呈现出来的表象,宽容与和解才是其要表达的人格成长的主题。女儿小鱼不断地以上学、恋爱和远嫁他乡等为借口来躲避孤苦的父亲,而她本身却有着同样的孤独感。后来,婚姻的不幸让她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身边,从排斥、争吵,到和解,最后相依相偎,完整地诠释了小鱼的成长过程。而作为一位父亲,影片中的老鱼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问题多多,不过即便他再怎么玩世不恭,在面对女儿的生活时也能马上展现出认真并且慈祥的一面。电影用非常细腻的手法塑造了这样一位非常不同的“父亲”,比如当小鱼决定去上海与男朋友结婚时,老鱼苦口婆心地叮嘱她:“即便出身贫寒、长相一般、看似忠厚老实的人也不是不会花心,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婚姻同样也会出现危机,这些都与人品关系不大。如果真的发生了,不要为难自己……就算爸爸再混蛋也依然是你爸爸,我永远都在这里,愿意为你做任何事情。”或许是老鱼的人生经历使然,或许生活本来就充满曲折,当小鱼离婚后挺着大肚子回家时,老鱼以其独特的“人生智慧”支撑起这个家。但意外突然来临,老鱼中风瘫痪,小鱼便成了家中的支柱,她逐渐走向成熟并默默地学会了坚韧与担当。
从电影《我和爸爸》开篇伊始,小鱼母亲就因车祸去世,母亲这一位置在情节发展中一直都是空缺的,这也为“父亲”的回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影片中,老鱼负责为女儿做饭、督促她学习、操心她的婚姻,最后还帮她带孩子,显然担当了一位母亲的所有职责,换言之,父亲的形象几乎被“雌性化”了,但这也恰恰成为影片伦理亲情的重要载体。中国传统伦理规范中,父亲在面对生活中的逆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意识永远都是坦然与担当。所以,本来一直都处于缺位状态的父亲再次回归,并帮助她走完剩下的人生旅程,虽然其中不乏挫折和困难,但正是由于经过叛逆才学会了自醒,这样的人生轨迹更能衬托人格的成长。
二、自我期待与自我实现
后来,徐静蕾又陆续导演了《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和《梦想照进现实》两部电影,其将成长主题慢慢从人格成长延伸到了情感与精神世界的叩问,开始了自我实现的精神探索之路。在《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女主人公始终都处在一种情感的自我封闭中,非常极端地展现了“我爱你,与你无关”的爱情观。影片将故事的发生背景定格在民国时期的北平,基调哀婉,衬托出女主人对男作家徐先生的一往情深。从一见钟情到以身相许,再到默默生子后的辗转流离,女主人公始终压抑着自己对徐先生的情感,即便最后相见不相识,她也从不煽情。
为了能够抚养孩子,维持自己的基本生活,这个为爱执著的女人开始学会依附于有钱男人,成为一名交际花。但她并不觉得羞愧,这是徐静蕾对女性情感与灵魂的一种释放,一种在情感上摆脱被男人怜悯、关心,然后自己亲自去体验的成长;这是对自我意识的重新定位,一种真正的自我实现。这种布莱希特式的间离,陌生化的效果令整部电影的成长主题更具自主性。
与之相比,《梦想照进现实》则不同,其表达的是对精神价值的寻找以及过程中的彷徨。这部电影的主观情绪尤其浓重,令观众会不知不觉沉浸其中。影片中,某部正在拍摄的电影的女主角十分厌恶自己出演的角色,表示无法继续演出,导演开始好言相劝却无果,最后与其争论到天明。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讨论了人生的困惑、做人的标准以及现实对梦想的欺凌等,其中不乏趣味十足并充满哲理的话:“觉得地上每一点亮都是那个梦想照下来的,都仰着脖子晒热了,就觉得温暖;晒黑了,就觉得健康;烫皮儿了,梦更近了;起泡了,已经在梦里了,痛并快乐着……”
影片中,女演员非常反感甚至恶心她所出演的那个清纯美好的角色,导演起初非常耐心地引导,并强调这个角色其实就是为她量身打造的,但女演员却下定决心罢演。其间,两人争吵不断,在冗长的对话中不难挖掘出社会中那种约定俗成的人格对人自主性的约束、压制、异化,还有无因的反抗。而在电影最后,当清晨的阳光温柔地照进房间,女演员和导演却只是那么安静地坐在地上,相互做着鬼脸,这种没有结局的结局给人们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所以,这是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在传达一种对精神价值的确认,其不再纠结于什么是梦想,梦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而是将更多的经历放在更高层次思想上的对抗和自省。
三、自我和解与自我消隐
《杜拉拉升职记》的成功预示着女导演徐静蕾正式从文艺片转向商业片。其采用商业化的运营和制作方式,循着都市丽人浪漫成长的叙事策略,成为内地首位票房过亿的女性导演。这也预示着,她从之前急于证明自己、表达自己的困境中挣脱出来,打破了局限性,找到了能够真正与世界和解的途径或者方法。这时的徐静蕾已经开始学习如何将自己消遣在大银幕之外,与其说她是在洒脱地告别,不如说是真正地成长起来了。随后,《亲密敌人》与《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接连上映,不但延续了徐导展示都市景观和女性励志故事的电影模式,更渗透出了其对新格局下电影文化产业的一种定位和选择。经济的发展,在便利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制造了巨大的压力,职场生存愈加变得具有专业性且竞争残酷,人际关系也尤其复杂,但这些在电影中都被平面化和简单化了。
杜拉拉是典型的职场新人,艾米则是成功的高级白领,而金天则是因情伤落跑的退出者,她们三个更像是“灰姑娘”进化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因为主导了公司的一次搬家,并顺利完成了新装修任务,杜拉拉迅速晋升,同时还收获了与销售总监王伟的甜蜜爱情。而已经是高管的艾米也在公司的一个并购案中巧遇身为另一家投资银行经理的前男友,两人从开始的对抗发展到后来的共荣,赢得了事业和爱情的双丰收;感情上严重受挫的金天离开工作后就到布拉格疗伤,却与大提琴手彭泽阳不期而遇,以相互取暖为最初目的的两个人却在彼此身上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然后走在了一起。所以,电影中的情节似乎都是模式化的,童话式的成长过程掺杂事业的发展线路,温馨且现实。
徐静蕾导演的电影中,都将视角定格在女性身上,特别强调女性成长的自主性。她们对生活有着自己的理解,对爱情也有着不同的坚持。就像每部电影中都有出现一些经典的台词,例如,“爱情不是用来考验的,而是用来珍惜的”“没有在一起的就是错的人,对的人你是不会失去他的”“是你的转身了也会不走,不是你的留下了也会转身”。从《杜拉拉升职记》到《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徐导将影片的主题定格在对现世安稳的追求和对内心情感的抉择之上,主人公在追求事业成功的过程中都会收获甜蜜的爱情。杜拉拉与王伟因误会而分道扬镳,最后却在重游泰国的时候再次相遇;艾米倔强地追求所谓的独立,最后却又重新回到戴瑞克的身边;因为受到奶奶兰心和诺瓦克的感染,金天与彭泽阳最终排除一切阻碍,勇敢面对未来。
从三部电影的叙事策略和主线入手,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属于“罗曼司”基本程式的类型化演绎。《杜拉拉升职记》的情感主线是“杜拉拉―王伟―玫瑰”;而《亲密敌人》的情感主线则是“艾米―戴瑞克―瑞博卡”。不难看出,每条主线都属于暧昧的三角关系,程式化的痕迹相当明显。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令故事的发展清晰明了,并且符合观众固定的逻辑思维,也十分呼应成长的母题。而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则不同,其试图去打破这种固定的模式,想为电影的叙事找到一条新的出路。影片让两条主线“金天―彭泽阳”“陈兰心―诺瓦克”呈“罗曼司”式的交叉,以表现实际生活中错综复杂的情感纠葛。但是在主线之外,又无端地增加了金天与前男友、彭泽阳与前女友、泽阳朋友罗季与金天同学姗姗、诺瓦克与前妻等人的情感纠葛,多条感情线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张密密麻麻的网。影片在纠结于人物情感的同时还植入了战争的背景,并配以布拉格现实的生活片段,使整个情节产生了断裂,叙事毫无章法可言。虽然金天和泽阳最终克服重重阻碍幸福地在一起,这种童话式的圆满与现实社会的人格和精神的成长交相呼应,但却凸显了影片的缺点。原本设置多重的情感纠葛是为了体现复杂多变的主题意蕴,但由于处理不当,不但令这些情感线显得过于仓促浅显,而且使故事情节出现了断裂,效果非常一般,而这也从侧面体现出成长主题电影中的局限性。
总结而言,这三部电影都可以看成是灰姑娘的蜕变记,但深入分析却只能说是一种单一化的演绎。可能是受到消费主义文化的侵蚀,也可能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心理需求,或者来源于女性逃避式处世态度的影响,徐静蕾导演沿用了拒绝成长式的童话构想,用最直接并且简单的方式进行情感的传递与表达。在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中学会与现实世界共融;在完美的情感生活中进行自我安慰与消遣;在大爱的气度中找到精神的寄托。徐静蕾导演的女性作品中,适当地坚持了成长的自主性,并在消费主义商业化的背景下完成了自我选择与实现。
四、结 语
观摩徐静蕾近期导演的几部电影作品,不难发现她一直都在摸索和寻找一种“合适”的创作方式,既能迎合市场对类型片的需求,又可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以前那种“引领式”的存在对徐静蕾的帮助已经意义不大了,正如她说的那样:“虽然我依然浅薄,也可能创作出‘次’品,但这并不是我担心的,我反而怕电影不是我的。”对于徐静蕾而言,这更像是一种宣言,以她独有的姿态去寻求艺术表达与商业利益之间的平衡。在不断的努力中,她坚持着电影成长主题的自主性,也勇于承认其中存在的局限性,并认真思考着如何将“徐静蕾导演”做成一个富有个性标志和品质的品牌。
[基金项目] 本文系“广东高校创新创业队伍建设现状和心理特点研究”(项目编号:GHKT2015003)和“广东省高校教师创新创业研究”(项目编号:QGW2015007)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厉震林.导演徐静蕾的表演格式及其美学分析[J].当代电影,2013(01).
[2] 周雪花.徐静蕾电影的女性权力与叙事时空[J].创作与评论,2013(22).
红不红,是外界给予的定义,而这些,从未被徐静蕾列入她的愿望清单。所以,她与娱乐圈渐行渐远,即使交出自己的导演新“作业”《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也会在密集出席会之后,悄无声息地消失。
“回顾青春”的电影浪潮中,电影《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虽然没有太多可圈可点的地方,但是,在这部电影里已经可以看出徐静蕾不再纠结于爱情,也不再纠结观众的评论,她修炼到了可以全身心享受创作的程度。
【“蛋白质女孩”的典范】
当下的娱乐圈,已经不是徐静蕾出道时的娱乐圈了。那时的北京天蓝云白,还没有四五六环路。这个“四九城”里长大的地道北京女孩,从小接受父亲严苛的教育,比如放学回家后,必须练习书法。写完几页成功的书帖,往往要花上几个小时。“童子功”练下来,除了一手好字,还练就了徐静蕾的耐力和心理素质,让她可以在出世与入世之间闪转腾挪,自如变换角度。如今,连输入法字体里都有“静蕾体”了,而这份荣誉背后,是沉甸甸的“功夫”二字。
因为书法屡屡获奖,徐静蕾被保送进北京朝阳区最好的中学。其后,一直以美术院校为目标的她,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化妆专业,却没有被录取。没想到最后却误打误撞地考上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她觉得自己能被录取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了。
电影学院给徐静蕾最大的帮助是她终于学会展现自我,能和周围的人自如交流,沟通让她更加自信。虽然不是最漂亮的,但她却一直备受关注。一张看了就舒服的脸,笑起来清纯明朗,徐静蕾是那个时代“蛋白质女孩”的典范。
1994年,20岁的徐静蕾接连主演了两部都市清纯题材电视剧《同桌的你》和《新言情时代》。她身上那股子超凡脱俗的文艺气质,很快被更多的导演看到,从而得以主演《将爱情进行到底》,这是一部让徐静蕾成为耀眼明星的作品。
《将爱情进行到底》改变了中国青春剧的叙事风格,唯美的画面,轻盈的表达,当然还有徐静蕾、李亚鹏、王渝文、王学兵等俊男美女,这部电视剧播出后在年轻人当中引发了轰动效应,也让几个男女主角迅速红遍中国。可以说,主演《将爱》是徐静蕾成长的第一个分水岭,在毕业后不久便登上一线女星的位置,和章子怡、赵薇、周迅并称当时的中国四小花旦。
在徐静蕾最重要的成长阶段,王朔是不能缺席的重要人物。这是一个典型的才子配佳人的故事,自小熟稔唐诗宋词的徐静蕾,对大作家的欣赏合情合理。在主演了大量电影、电视剧,又捧回一座座奖杯后,她人生的第二次转折如期而至。
【华丽转身“女导演”】
虽然现在赵薇等女明星都开始转型导演了,但其实是徐静蕾开了女明星当导演的先河。
《我和爸爸》是徐静蕾转型导演的第一部作品,看到姜文和叶大鹰、张元的演员名单,就能想到这是一部“教学片”。一向喜欢插手导演工作的姜文,自然不会放过指导徐静蕾的机会。而著名导演叶大鹰和张元,则手把手地带徐静蕾走进导演队伍。徐静蕾的智慧,是大部分女明星永远不能企及的,从《我和爸爸》开始,她逐渐从纷乱畸形的娱乐圈全身而退,华丽转身“女导演”,完成了事业和人生的重要晋级。
让大家觉得徐静蕾当导演是“玩真的”了,是从《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开始的。这是一部让人过目不忘的电影,故事讲得干净利落,演员个个情绪饱满,徐静蕾和姜文在电影里碰撞出很多火花。《梦想照进现实》则是徐静蕾最文艺的一部作品,全片是由她和饰演导演的韩童生的对话组成。围绕一个罢演的起因,两人就做人的技巧、人生的困惑、现实对梦想的凌驾等方面展开辩论。这种极具实验性的电影,至今中国还没有第二部。
36岁这一年,徐静蕾导演并主演了《杜拉拉升职记》,一部叫好又叫座的纯粹商业片。电影里的植入广告就已经平衡了前期制作成本,过亿的票房让投资方赚得不亦乐乎。当初张一白拿出《杜拉拉升职记》这本小说的时候跟她说:“你就随便看看,不喜欢也没关系。”因为徐静蕾并没有在职场打拼过,所以里面的东西对她而言,都挺新鲜的。“很早我就想好,我的新作要拍时尚生活,都市感比较强的那种。当然从文字上来说它不是个好小说,但它可能反映了一部分人的生活,一个女孩从一个小白领到一个大白领这样的故事。小说给了我―个很好的底子,一个画板,这个画板不是很满,但是有空间够我画上其他的东西。”
我们能感觉到这个文艺女神在精神上完全松弛,不拧巴了。“我不会排斥商业电影,中国电影还没有其他类似艺术院线这样的形式出来,进电影院的电影可以商业一些,不然不如拍点网络电影。当然这是目前中国的状况决定的,未来应该会有变化吧。”从那时开始,无论是《亲密敌人》,还是《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徐静蕾的创作一直没有离开“商业”。
对于下一部戏,徐静蕾只透露了“还在想故事阶段,还很不成熟,所以就先不说了,应该是一部类型和以前很不一样的片子”。直觉上,徐静蕾在40岁后,在一段旅美生活后,或许又将给观众带来一次新的惊喜。
【“不结婚、不生子”的共识】
徐静蕾不久前的微博里,放了一张缝纫机的照片和很多自己新做的花布袋子、裙子甚至打底裤,并说“除了鞋子,基本实现了自给自足”,她还在微博里笑言自己接到了女神舒淇的订单。“我目前在休假状态,学缝纫,试着画画,然后就是吃饭、看电影之类的……”徐静蕾在洛杉矶,取下明星光环,过着普通人的生活。开车去超市买菜,回家做饭,穿着牛仔裤和球鞋,阳光下的她没有40岁的沧桑,却保持了《将爱》时的率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