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语文课堂

语文课堂

时间:2022-09-01 19:25:2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语文课堂,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语文课堂

第1篇

在我看来,语文课堂的“臃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学目标的“臃肿”

繁多的教学目标冲淡了课堂教学内容的主线。语文课似乎承载了太多的功能,比如政治的、伦理的、历史的、经济的、文化的,甚至连环境保护都要纳入到教学目标中去,似乎只要与课文有那么一点点关联,哪怕是天文地理,也会成为语文课堂不得不肩挑的担子。除去这些语文之外的因素,一些课堂的教学目标设置也显得数量过大。一些教师甚至对目标的设置当成一种形式化的东西,更有甚者,设立的目标与课堂的内容完全脱节。这些做法,使得课堂缺乏中心、缺乏灵魂,学生不易抓住学习的方向,课堂效果自然也会大打折扣。

二、课堂容量的“臃肿”

多媒体技术时代下,语文课堂呈现出大容量的特点:或者是上千字的作者介绍或背景介绍,或者是十来幅的图片,或者是长达五六分钟的流行歌曲演唱,或者是十来分钟的视频。这些东西都只有在多媒体的帮衬下才能实现。找这些资料对于任课老师来说无疑是一项苦差,网海茫茫,即使可以百度一下,但同样的资料数不胜数,光是挑选就费时费力,更糟糕的是,冷静下来想想:这些资料与课堂的核心内容有多大关系呢?即使和文本的讲解有关系,但学生的心理能接受如此的“轰炸”吗?

三、教师讲解的“臃肿”

这主要源于长期应试教育状态下形成的“满堂灌”现象。教师滔滔不绝,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有两种教师行为我不能认同,一是教师没完没了地讲,从上课直到下课,中间不留空隙,看似讲得很多,但学生听得效果并不好;一种是教师为了迎合所谓的新课程教育,完全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看起来是以学生为主体了,其实是赶热闹。

四、训练的“臃肿”

语文课堂的“题海战”,以高三为甚,但受此影响,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也越来越呈现出大训练的态势。学生形容高三语文课堂试卷满天飞,这的确很真实。大多数学校、大多数学科,整整高三一年,基本都用来复习。复习课的常态是讲了练,练了讲,这种状态会持续到高考前。不知道这种“题海战”对于语文学科究竟有几分科学性。我有多年高三语文教学的经历,也目睹过一些重点名校的语文课堂。虽然教师不同,学生有异,但课堂的框架是一样的,毫无生机的气氛是一致的。

我以为,针对上述几种现象,不妨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目标的简约化

简约,指内容的清晰,而非内容的简单。王君老师说:“课堂减肥意味着精简教学目标,凝练教学线条,整合教学板块,减慢教学节奏。其目的是放慢教学脚步,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思考自由,让课堂上生命的发展真正在场。”

2.科学地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技术手段的关系,不能以容量大小来衡量课的优劣

语文课堂应该注重文本教学,而不是技术手段。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技术只是一种辅助手段,不可能成为课堂的主角,过多地使用技术,会使课堂喧宾夺主。因此,我们在借助现代教育技术不断丰富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要学会取舍,不能因为图片的漂亮,就多投影几张,不能因为歌曲的动听,就没完没了地播放,要时时抓紧文本教学这个核心。语文学科的本质决定了这是一门关于文字的学问,而非绘画、音乐等。一句话,语文课堂要力求朴实,回归单纯,无需赶潮流。

3.真正落实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

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思想,我以为,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内容。钱梦龙先生上课有一个特点,即在课前让学生就课文提些问题,收集过来成为老师备课的内容,以待上课时来解决,可见,这种课堂内容才真正顾及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外,学生的主体性还表现在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足时间,或朗读,或讨论,或独立思考。我不止一次地发现,有些教师布置思考题,说好给学生五分钟时间思考,结果一分钟不到就开始提问;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学生还未来得及做笔记,幻灯片已经转到下一张了。这种不太让老师们注意的细节,其实是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及思考的权利,自然也谈不上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

4.以阅读、感悟、体验为主,以适当训练为辅的语文教学行为应该成为教学常态

教育的目标是人的成长和人的幸福,语文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囚犯,更非机器。语文需要读,要开口读、大声读、动情读。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语文更需要求异思维。语文教学更需正本清源,从其学科本质入手,注重学生的朗读及对文本的感悟,注重异质思维的培养,力求通过精美的文学作品来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语文教育应该以情感培养为主,不断去充实、完善学生的个体生命。

第2篇

课改推进下的语文课堂“动”起来了,“活”起来了。然而,在热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往往被表面的热闹所迷惑,少了一份倾听,少了一份思考。南宋教育家朱熹说:“静者,养动之根也。”语文课更应该追求一份宁静,让学生在适当的时候静下来,去默读,去倾听,去思考。在静的氛围中,让学生和文脉和谐共振,让学生的情感启航,让学生的思维激情碰撞,让学生的感悟精彩生成,努力营造一个读思并举、张驰有度的语文课堂。

一、静心默读

阅读需要静心思考,潜心感悟,课堂教学就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在静静的阅读中酝酿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而事实上,我们的教师经常是未等学生把课本读通顺,便忙着组织课堂交流了。一提问就期望学生马上能给你个惊喜,或者一有问题就立刻让学生小组讨论。不经过独立、深入的思考,就不可能产生独特的思想;没有独立的思考,小组讨论也就没有了思想的碰撞,更难以激发智慧的火花,只是流于形式而已。“读书切忌在慌忙,涵咏功夫兴味长。”给足时间让学生静心潜读,全体师生沉浸于作品中的静悄悄的默读场面,同样是一种撼人心魄的美,一种外静内动的美。

二、静心聆听

记得日本著名的教育家左藤学在《宁静的课堂革命》一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 “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重要。”良好的倾听习惯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人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古今教育家无不强调用心倾听在学习生活的重要性。培养和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是一件不容忽视的大事。教师要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教师还应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营造一个宁静、和谐的倾听环境,让学生乐于倾听。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学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长相思》一课时,他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力的声音范读课文,将直板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变成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表现出词的精神和生命,启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带着情感走进“征途”与“故园”,读出画面与情景。当学生融进纳兰性德的“生活”和“世界”时,王崧舟再次启动了他情感充沛的范读,强化学生的情感,链接学生的表象,形成生活画面,凸显人物形象。此时的课堂很安静,学生静静地倾听,静静地感受。一旦产生了共鸣,学生自然就能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爱与恨、痛苦与欢乐、希望与追求,语言学习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不着痕迹地自然融合了。

“静能生慧”,语文阅读需要学习者有良好的“静心”心态。只有静心,才能有效倾听他人的发言,才能真正地走进文本,才能调动旧知、结合新知进行思考。

三、静心潜思

一位教师在教学《林冲棒打洪教头》一文,在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恰当地发挥“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比武刚开始,林冲为什么就说自己输了?有何用意”“气势汹汹的洪教头为什么会被林冲打败了”等问题,通过适当的深入追问和点拨引导,让学生静心潜思、自主探究。学生专心默读林冲与洪教头比武过招的过程,一些同学甚至还拿出了少儿版的《水浒传》,说要看看“林冲棒打洪教头”的背景,对照课文来读……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潜思研读的局面。静心潜思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初读时的疑问进行了讨论,大家各抒己见,林冲“谦让”“礼让”“忍让”,其武艺高强、足智多谋、谦逊识礼的形象便深入学生的内心。在疑难处,我们不妨“放一手,退一步”,让学生静下心来思考。这个时候表面上看课堂可能有点沉闷,但是这静悄悄的背后,是学生在积极思考。

真实的语文课堂,应该给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空,留下凝神静思的时光。语文教学绝不能以紧锣密鼓的快速讨论,旋即点拨的速成代替“思想”的生成。“请大家独立思考几分钟”,恐怕学生的思考会更加成熟,更有个性,相信一旦参与讨论,便会层浪迭起,碰撞出绚丽的思维火花。

四、静心品悟

静心品悟是教师在教学进行到一定的深度后,引导学生用心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文本解读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教师应引导学生静下心来咀嚼、品读、感悟文本,在文本中圈点勾画,并随时写下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与文本、与作者心灵对话”。老师只需静静地巡视,让学生孵化自己的思想,此时最忌暗示式的引导。

“文章不是无情物”“一切景语皆情语”,语文是深情的,饱含着作者深厚的感情。感情只能用感情去触摸,感情只能用感情去领悟,感情只能在静静的读思中去体会。有一位教师是这样处理《姥姥的剪纸》结尾处一段的教学:他自己深情并茂地示范读了一遍,再让学生默默地读,静静地思,从这段文字当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是否联想到了自己的姥姥、奶奶?之后,课堂出现了几分钟的沉默!在一片寂静中,孩子们纷纷交流,离别情、祖孙情在学生心中奔涌。他们已经静心品悟到了这段文字的内涵美:“剪纸”,不光指的是姥姥的剪纸记忆,更是姥姥与“我”情感联接的桥梁,是寄托着“我”与姥姥情感的载体。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让学生“静心默读”,更能让他们沉浸在文本中,用心去感悟、揣摩文本,与作者去“对话”,与作者的心灵去碰撞,被文章中所表达的感情深深的感动。

第3篇

【关键词】英特尔?未来教育 变革的语文课堂 预习指引 思维导图 评价量规

自2008年6月,我校被省教厅批准为“英特未来教育项目应用示范学校”以来,提出了“为了人的自主发展而改变”的办学思想,以“关怀生命”为首,即对具体个体的关注,对真实生命成长的关注,关注学生静悄悄发生的变化和成长。学校成立了专项教研小组,在朱少儿校长的带领下从课堂教学开始进行了一场新的调整和变革。

一、变革中的设计思路——课堂有张力

英特尔?未来教育蕴含着一系列素质教育核心理念和新课程实施需求的教育教学理念,我与同伴在语文教学中尝试利用“思维导图”这一工具以及“预习指引”搭建学习支架,采取“自主学习,同伴互学,教师助学”的探究式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比较学习、反馈学习、问题学习、与生活相联系的学习中突破语文教学思维训练的瓶颈,解决语文阅读教学耗时多,收效低的困惑,为此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课堂发生的变革。

根据文章不同体裁、不同内容,单元所需突破教学重难点、课程标准要求等多方面因素,我们从课堂学习活动“我的感悟”为主题设计系列学习活动,设置为多元化、多样化机动的汇报方式。如:方式一、为课文重新拟一个题目表达你对课文的深度理解;方式二、在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方式三、选择课文片段读出你对课文内容的深度理解;方式四、试着用修饰语表达对文中主人公或重要事件的深度理解等等。我们看到在课堂上学生有的使用文中的原有词语进行概括,有的能根据课文内容提炼出中心词,有的更是能结合平日语文学习积累用成语、俗语等进行补充,孩子的思维呈现阶梯性、多样性。需要特别帮助的学生,在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开拓了思维,积累了经验,优秀学生更是有了表现属于分析、综合和评价等高级思维技能的广阔空间。

二、变革中的实践过程——学生有活力,教师有价值

学习支架的应用是英特尔?未来教育的特色之一,它的应用为学生提供支持的帮助,促使学生主动而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在学习支架的帮助下,课堂上学生们都“动”了起来。以《触摸春天》为例,无论是展示自己预习时做好的“思维导图”还是概括课文内容,学生能自告奋勇上讲台,呈现出的“思维导图”可以看到学生不同角度、不同深度对课文的初步感知和理解。如下图:

(图一:从课文内容着手,事件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构绘制导图,并记录了自己读文时

的个人感悟、独特体会)

(图二:从文章浅层次的描述到内在含义的表达着手绘制导图

(图三:从课文的结构上,布局谋篇上着手绘制思维导图)

有机会上台展示的同学开心不已,而没有上台的学生也一直“很忙”,因为当同伴分享思维导图时,他必须倾听,他要从同伴的反馈中验证自己对课文内容与结构的理解是否正确,并评价同伴。

学习活动“我们的感悟”以及“我们的批注与发现”中引进框架内容设计,请用一两个修饰语形容小女孩给你留下的印象,再小组交流推选代表上台板书完成导图,诵读文中相关句子进行交流。学生像小蜜蜂充满生机地活动在课堂的每一分时间、每一寸空间里,呈现在我眼前的是一个充满生命活力、真正属于学生的课堂。在此基础上,再深入读文,思考批注:安静创造了哪些奇迹?将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及其教师的教学思路转换成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他们主动畅游于知识的海洋汲取知识的养分,悦愉地享受着自我的成长过程,这份对知识的渴望不是老师教给的而是孩子们发自内心地自我的需求。

三、变革中的语文课堂反思

在四年的实验中,我们真切感悟到通过项目的推广,语文课堂发生了的变化,我们的喜悦总会不由地涌上心头:学生的确成长起来了,他们逐渐懂得如何搜集处理自己有用的信息,如何有效的学习,如何在团队中合作,如何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品读具体的语言文字,而不是简单地盲从,单调地附和,他们有了自己对文本的独特理解。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我们也有一些困惑,还需要不断的改进:第一、我们感到老师提供给学生的预习指引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解决问题,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容易设计成以教学重难点为基础的知识题,多元化、多样性是今后实践改革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第二、自主学习的课堂相对以前老师主讲的课堂容易失控,因为大多数的时间是学生自己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和汇报,学生小组之间既要自由表达又要控制自己的音量避免对课室其他学习组之间的干扰,所以这样的课堂特别需要教师及时调控和组织个体与集体的学习情况;第三、在课堂上的表现是轻松的,但是教师除了备课的基本要求需要达到外还要明确本节课哪些可能会是学生有争议的问题,老师在课前有思考、有意识、有约定、有准备。其次在各环节中学生应用多媒体机会增多,如何引导孩子将时间处理利用好,切实的落实在活动中,而不是盲目的上网,我们在思考、体验、改进的。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四年课改的摸索中有心酸、有喜悦、有迷茫、有收获,吃了些苦头,也尝到了些甜头,不管如何,我们将一如既往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英特尔?未来教育领导力论坛》

第4篇

语文课堂教学要能真正拨动学生的心弦,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必须把美融入教学,使教学过程充满美感,使学生在自由和谐的状态中与教师一起享受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一堂精彩的语文课既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达成和谐的交流,整个教学过程都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怀着真挚的情感,创设一个充满美感的课堂,让学生亲近语文,体味语文课的情趣和韵味,享受语文学习的愉悦,在语文学习中不断提升生命的品位。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展示情境美

创设教学情境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和谐的教学情境能使学生对语文课产生强烈的兴趣,并能拓展他们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谐的教学情境便是美的情境。美的教学情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⑴以生活现实为背景;⑵蕴涵难易适中、契合主题的问题;⑶具有生动有趣、丰富多彩的形式。我常在语文新课教学时播放一首与当时主题相关的音乐,并配上富有诗意、能调动学生激情的画面,辅以富有感召力的语言,引导学生快乐地进入新课的探究,迫不及待地带着预设的目标任务融入课文阅读。学生的灵感因为这些情境的预设不断迸发出来,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产生一些创造性的思维。毫无疑问,这样的学习过程是快乐的、轻松的、备受学生推崇的。

二、营造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发展个性美

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

新课程观念下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度的生命历程,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基础上构建而成的。在自由、民主、平等的课堂上,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见解:“老师,我是这样认为的。”“老师,我有补充”“老师,我不同意他的观点”……

正是由于这种和谐互动的课堂交流,学生的思维才散发出耀眼的光芒,呈现出自然朴素的个性美,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推向一个又一个。

例如在教学《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时,文中两次写到“啜泣”(“我听到有人啜泣,正纳罕那是谁,结果发现原来是我自己。”和“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教学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是“啜泣”,在各自的语境中,它们的感彩相同吗?所表达的含义相同吗?同学们就此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有的同学认识到“啜泣”是一个中性词,前一处的“啜泣”是弱者面对困难所表达出的懦弱,是害怕,是惊恐,是不知所措。马上有人站起来反驳说,我认为它在这里应该解释为“喜极而泣”。我没有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对他说:“你还可以把两句话的语境结合起来理解。”我的话音刚落,就有人站起来说:“老师,我要补充,他们表述的不够完整,也不够准确。我同意第一个人对前一处的‘啜泣’的理解,但我认为它的含义应该是“惧极而泣”;而后一处的‘ 啜泣’一词是强者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是激动,是兴奋,是幸福的自然流露,那它的含义当然是‘喜极而泣’。”这是一名学习态度扎实、口语表达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的发言。她刚说完,便赢来了一阵热烈的掌声。通过这一通极富个性的探讨,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而且对文章主旨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既是学生探索新知的向导,更是风雨同路的伙伴。教师丢掉了高高在上的架子,走下讲台,融入学生,让学生在宽松、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学习,每个学生都敢想、敢说、敢问,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思维过程,发展了他们的个性美。

三、巧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激发探究美

在说明文的教学过程中,我意识到说明文教学往往比其他文体的教学更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但我们如果把说明文的素材制成彩色幻灯片,引导学生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将会有另一番效果。在教学《苏州园林》时,我把苏州园林里的假山、池水、翠竹、画廊等投影到屏幕上,给教学增添色彩和形象,在图文并茂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仿佛置身于苏州园林之中而流连忘返。自然而然激起了探究新知的欲望,于是,文章的说明方法、写作特点、重点句段的理解等系列问题便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迎刃而解了。另外,入选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很多小说、戏剧都是经典之作,许多已拍成电视剧、电影,因此我们在这类课文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影片之后再进行课堂教学。当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实施,对课文内容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时,接下来的教学过程自然会水到渠成。

第5篇

一、激趣揭题

课始,老师播放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是哪一部动画片的主题歌吗?

众生:我知道它是动画片《西游记》的主题歌。

师:《西游记》中的主人公就是歌曲中的猴哥,是谁?

众生:孙悟空。(师板书“孙悟空”在文题前)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西游记》中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

赏析:与《西游记》有关的歌曲很多,杨老师选用学生熟悉的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猴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情感距离,也为学生更好地认识孙悟空形象做铺垫。

二、交流展示

师:《三打白骨精》作为一个故事,我们要理解故事的“六要素”。

投示:在《三打白骨精》一文中,我们知道了故事发生的时间________,地点________,人物________,事情的起因________,经过________,结果________。

赏析:杨老师这一处的设计,不仅让学生知道一个故事有哪六个要素,还检查学生对《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的概括性了解情况,是对学生概括能力的培养。

师:课前,老师安排你们自主完成的题目,不知你们完成得怎样,给大家展示一下你的学习成果。

出示表格:

(学生根据自己的自主学习情况回答所填的内容,老师在学生给出答案后出示相应位置的答案。)

赏析:老师设计表格由学生课前完成填空,让学生从所填写内容知道是故事的主要内容,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合作探究

投示:从白骨精的“三变”,我们可以看出______;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______。

师: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什么?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诡计多端。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的狡猾、贪婪。

生:我们从白骨精的“三变”, 可以看出白骨精善于乔装打扮。

师: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什么呢?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的机智勇敢。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能明察秋毫。

生:从孙悟空的“三打”,我们又能明白孙悟空意志坚定。

……

师:我们大家能够概括出白骨精和孙悟空这两个人物的特点,文中哪些语句能够说明相关人物的特点,自由找一找,划一划,写上批注,然后读一读,也可以先读一读后写上批注,可以在小组内交流一下。

(学生根据要求自学,然后学生集体交流,老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白骨精、孙悟空特点的词语。)

赏析:《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杨老师在教学中遵守这一要求,把学习权完全交给了学生,并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法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保证了学生学习效果的有效性。

四、走近人物

师:《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主要人物是白骨精和孙悟空,现在我们来具体感悟这两个人物形象,你们想先欣赏哪一个形象?(学生回答先欣赏白骨精形象。)

师:老师这儿有《西游记》原著中的一处人物描写内容,你们看是写谁的?

投示:摇身一变,变做个月貌花容的女儿,

说不尽那眉清目秀,齿白唇红……

柳眉积翠黛,杏眼闪银星……

体似燕藏柳,声如莺啭林。

生:(学生读后)我觉得是写白骨精的。

师:这是原著中描写白骨精的内容,把白骨精写得这么美,你可以用哪些词语来写人物的美?(有几个学生回答。)

师:这么美的女子在文中具体是谁?

生:具体是白骨精第一变变成的村姑。

师:我们把文中对村姑的描写与这一句描写结合起来读一遍。(学生按要求读。)

师:从白骨精的第二变中看出什么?

生:我从她的第二变中看出她的狡猾、贪婪。

师:她是狡猾,变成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就没有破绽了吗?

生:她再狡猾也逃不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师:何以见得?

生:你看书中写出来了,“山坡上闪出一个年满八旬的老妇人”,“闪”字说明她的动作敏捷,而“闪”的又是“年满八旬的老妇人”,分明这老妇人是妖精。

师:你真会读书,你有一双会读书的火眼金睛。(老师微笑赞许该生。)

生:(该生特自豪)谢谢老师夸奖。

师:原著中也有对老婆婆的描写,请你们读一读。(投示原著中对老婆婆的描写内容,学生读并与书中比较读。)

师:白骨精变成八旬老妇人被孙悟空识破并打跑后,她死心了吗?

生:她没有死心,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了。

生:白骨精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假装来找他的妻子和女儿,真是狡猾!

师:这一次,孙悟空一定没有办法了,人家找他要人来了。

生:孙悟空不会让她得逞的,因为老公公是妖精变的。

师:是吗?你怎么知道?

生:高山中也不见人家,老公公怎么就知道他的妻子和女儿在这里,分明是假的。

……

(老师投示原著中写白发老公公内容,学生练习理解、欣赏,齐读第三变内容。)

师:白骨精的狡猾、贪婪、诡计多端在她的三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变村姑使的是美人计,变老婆婆使的是苦肉计,变老公公使的是连环计,但最终还是被孙悟空识破并除掉了。

(接着老师引导感悟孙悟空的“三打”,抓住动作描写及语言描写来反映人物性格特点。)

赏析:杨老师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课堂上能够腾出时间让学生读书思考,从学生的课堂发言可见学生自主学习效果非常好。在教学之中,杨老师加入几个原著中相关人物描写片断,引导学生阅读赏析,并与文中相关处比较,学生在感悟原著语言魅力的同时,加深了对人物形象的印象,同时还能调动学生亲近原著的兴趣,实乃独具匠心。

五、感受写法

师:作者为什么要写三打白骨精呢?而不是一打就把她给打死呢?

生:作者这样写是为了突出白骨精的狡猾、诡计多端,衬托出孙悟空的机智勇敢、坚定不移。

师:是这样的。其实,这也是古典小说常用的写法,叫反复叙事。我们知道的有哪些?(学生答出《三顾茅庐》、《三借芭蕉扇》、《三打祝家庄》等。)大家说的这些故事都是采用这种写法,这样可以使故事情节曲折,引入入胜。大家课后可以找一些这样的故事读一读。

赏析:老师对古典小说反复叙事写法的介绍时,能够链接学生学习过的《三顾茅庐》,这样学生并不感觉陌生了。

六、拓展延伸

师:孙悟空形象深入人心,主席有赞美孙悟空诗句,我们来看一下。(投示主席赞美孙悟空诗句。)

师:关于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还有大家感兴趣的儿歌,我们可以打着节奏读一读。(投示儿歌,学生读。)

赏析:杨老师把儿歌引入课堂,调动了学生好奇心,推动了课堂气氛,特别是这首儿歌的结尾处,强化了学生对孙悟空的印象。

七、布置作业

课后选做题:

1. 搜集与《西游记》有关的成语、歇后语,做一张手抄报。

第6篇

1 读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能读起来,听到流利顺耳的读书声,但暴露出来的问题是朗读教学停留在浅的层次。前几天本校做公开课,听了几节同行的课,朗读教学时,教师让学生读,但没有指导,读不出效果。出现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误导。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应带着问题一次次读,一次次地感知课文内容、体验文章情感。每读一次,语言在学生心理上留下的痕迹就加深一层,对内容的感受、对情感的体验就丰富一份。朗读教学出现走形式这种情况,主要是学生抓不住文章特点,找不到文章感情升华的部分,所以就读出感情、韵味来。

如何指导学生朗读呢·下面是我教的《惊弓之鸟》一课指导朗读的最后一自然段,仅供参考。第一步让学生说出这一段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的是什么内容。第二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一段内容。第三步让学生自独自悟,体会只有懂得善于观察、善于分析,才能有对事物正确的认识。第四步通过指名读、评读、分组读、齐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从以上实例中可以看出,在读的教学中不能要求学生用一种模式,而是概括学生个体对课文的理解,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读出真情实感。因为情感会使学生聪明起来,情感的火苗会点燃最鲜活、最富灵性的智慧的火花。

2 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尽可能的小组中展开学习活动,而且是在没有教师直接、即时管理的情况下进行学习,小组成员间相互依赖、相互沟通、相互合作、共同负责地学习某些学科性材料,从而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学习模式。

那么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性呢·我归纳为以下四点:

2.1 建立规则,明确个人责任。应建立以下基本规则:(1)每次讨论都必须合理分工、明确责任,由小组长负责主持。(2)讨论有一定的程序,保证人人参与,不能有袖手旁观的学生。(3)讨论结束后 ,由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

2.2 引导独立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见解。 在讨论前,教师必须注意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将要讨论的问题。讨论题应是经过教师梳理的,能够体现教材重点、难点以及多数学生认为是疑难的问题。问题不宜多。且要有讨论价值,要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例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讨论题:"水罐为什么会一次一次地发生了神奇的变化·"要求学生有目的、有重点的去读书,去思考,去想象。这样,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准备,打下基础。

2.3 教学生倾听,听取别人的见解。 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将其他同学的意见与自己的见解做参考,并进行补充;只有认真倾听,才能归纳组员提出的不同问题,得出正确答案,形成群体意见。因此,老师就应听取别人的意见,有针对性的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并想方设法鼓励学生各抒己见,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

2.4 小组汇报,发表意见。 为了检查检查小组学习的效果,老师就应该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发表意见。在全班汇报交流时,老师还可以就一个小组提出的意见让全班学生发表对这个见解的看法。在争论中学生找到自己的差异所在,使理解更加深入。

3 提问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古人之所以把学习称为学问,就是说明有学就有问,只有学会提问才能学会更多的知识。新课程要求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提问,其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接受,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提问,才能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雷雨》时,一位学生向我问道:"老师,雷声是怎么发生的·"我告诉他:"是由于闪电互击产生了雷声。"但这位学生却争辩道:"我爸爸说天老爷生气了发出的喊叫。"对于这种情况,我没有责备他或指责他爸爸的理解是错误的。我却追问他:"你为什么会有这种看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提问有时并不见得就找到答案,而让学生留有考虑的空间。如果我开始就制止了他的提问,那么就没有新的讨论了,就不能引发他们的创造力。

那么在教学时怎样使提问更有效呢·

3.1 要明确问题的方向。课堂提问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因此,必须紧紧围绕目标,有目的地设计提问。可以在内容易混淆处、重点难点处、总结处提出问题。

3.2 提问的形式要多样。老师在提问时要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轻松愉快的、不知不觉的进入你所设计的问题情境中。一方面提问要鼓励学生大胆回答,另一方面要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3.3 掌握问题难易尺度。问题提出的深浅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素质。因此教师必须熟识学生的知识水平,提一些使学生有思考的兴趣的问题,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如果过难或者过易,都收不到好的效果。

4 课堂评价

在一切以学生为主体的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应尽量的多使用一些鼓励性的语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评价的目的不应是给学生一个答案,应激起学生的创新的火花。教师在听学生发言时,应看学生的回答有没有闪光点,再给予适当的评价。比如:在课堂上评价学生的朗读和回答问题。是谴责学生:"怎么就你问个没完没了·"还是:"你认真读书,发现别人没找到的问题,真是个爱思考的孩子!" 是的批评学生:"你想得不对,错了"还是和蔼的对他说:"这是你独特的见解,我们再听听别的同学的,好吗·"是生气的说:"你怎么还读不通顺·"还是鼓励说:"相信你能读得更好,加油啊!"是的批评学生:"你想得不对,错了。" 在教学中我深深的感到教师或许是不经意的一句带有感彩的话,都有可能地影响学生对学习、生活改变。

第7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材美;生机美;人情美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美,该是教育的磁石。这块磁石就在我们老师身边闪烁着光亮,是拿起还是放下,教学的效果就大不一样。多少年来,我们的教学忽略了美的功能,美的力度,以单纯的‘告诉’方式,推进教学过程。这样的教学就恰恰丢弃了那块宝贵的磁石――美。缺乏美感的教学,便成了没有色彩、没有生气、没有情趣的单纯的符号活动,那必然是枯燥乏味的。”

近日翻阅《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一书,不禁被李吉林老师《一个值得倡导的教学原则:美感性》一文中的这段话所吸引。文中谈到,语文是一门蕴含着众多美感因素的学科,让美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流光溢彩,让孩子的知识、能力在美的陶冶下逐渐提高,使孩子的精神世界在美的陶冶下日益丰富,这该是一个多么丰富而具有深远意义的教育目标,是教育的一种多么美好的境界。然而多少年来,语文教学中繁琐的讲解、众多的练习、机械的训练恰恰抹杀了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美。让语文课堂教学焕发美的光彩,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应致力追求的境界。

一、让语文课堂绽放教材美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就犹如打开了一轴跌宕多姿的画卷。鉴于语文教材特有的丰富的美感因素,教材之美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美之根本。语文教学过程可看做是教师感悟理解教材,并将自己的感悟理解以一定的方式示之于学生,以引发学生感悟理解教材的过程。所以,对于学生来说,教师是挖掘教材之美的先行者,教师对教材的感悟能力直接影响着学生对教材之美的领略。我们语文教师应当有一双敏于发现的眼睛,有一颗细腻敏感的心,以自己对美特有的感悟力,将单纯的文字符号转化为鲜活的意韵思想。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加强语文学习,并且在语文学习中培养自己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只有当语文素养提高了,我们才有能力充分发掘教材的美感因素,在胸中蓄满“美”的源头活水,以备课堂上学生求知之需。

语文教学过程是教师感悟理解教材,并将自己的感悟理解以一定的方式示之于学生,以引发学生感悟理解教材的过程,所以教师又是教材的诠释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千方百计地采取各种有效合理的手段,将语文教材之美充分再现于课堂:或是如诗如画的描述,或是声情并茂的朗诵,或是形象逼真的图片,或是音像结合的课件,或是动情投入的表演……以此给学生打开一扇扇美丽的窗口,使他们眼前呈现出一片辽阔绚丽的世界。只有当教材之美在课堂上淋漓尽致地绽放时,语文课程的美感价值才真正得以实现。

二、让语文课堂焕发生机美

当今小学语文教学提倡关爱孩子的生命活动,追求的是一种“鲜活”的教学,这种鲜活的教学所焕发出的生机美,是语文课堂教学美之灵魂。而传统的(甚至现行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由教师牵着亦步亦趋地共同演示教学过程,他们有疑不敢问,有异议不能讲,只会划一地思维,划一地表达,悟性、灵性统统被禁锢起来了。所以,我们首当解放学生的头脑,使其从“这也不该说,那也不敢问”的思想桎梏中摆脱出来,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百家争鸣。传统的课堂教学还给学生太多的规范束缚,强调“坐有坐像,站有站像”,一举一动都一板一眼,规规矩矩,所以我们还要“解放儿童的手脚,使其从‘这也不许动,那也不许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著名教师支玉恒老师上课就鼓励学生“想说站起来就说,想写跑上来就写”,把课堂上的规范减少到了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则性的限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思想、手脚的双重解放,必然会使语文课堂释放出无限生命力。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里,学生读得用心,想得开阔,说得畅快,问得自在,议得尽兴,充分享受心灵自由,用自己的生命去体验课文的情感和文句的意韵,感悟语言的无穷魅力。

三、让语文课堂洋溢人情美

课堂教学离不开师生的双向合作活动,因此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情氛围下的人文交往,无疑是课堂教学的剂,能更好地推进教学进程。一句话,语文课堂教学中洋溢的人情美,是促使教材之美在课堂上鲜活绽放的纽带。我们应善于创设一种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一个学生,蹲下身来,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并及时送上亲切的微笑、轻轻的抚慰、由衷的赞扬,善意的提醒……这些都会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情感、智慧、身心的有效发展。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一次公开课上曾对一位害羞的学生进行这样的评价:“你真了不起啊!如果你刚才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显示自己的机会了吗?”从这话中我们可以感到,于老师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语言发展,他更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理动向。他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在教学中巧妙点拨,如春风化雨,成功地扬起了学生自信的风帆。这其中蕴含的对学生的一片关爱之情,无疑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值得强调的是,课堂上的人情之美不是刻意演出来的,而是一种爱的自然流露。曾听过一位深受学生喜欢的老师上课,“可以上课了吗?”、“你愿意来谈谈吗?”、“对不起,能听听老师的看法吗?”……这些富有人情魅力的语言就在课堂上自然流淌,使学生和听课者都如沐春风,被课堂上洋溢的人情之美所感动。

第8篇

新课程改革,为曾经“误尽苍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生机和活力。但如今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依旧不高,依旧机械、沉闷和程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究其原因,也许有人归咎于陈旧的教育思想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压力,教师没有完全实现角色的转变等。但我认为语文教师不注重发现美、表现美才是主要原因。而美,正是激活语文课堂教学的火花。

语文教师给人的印象,常常是博学多识而稳重儒雅的学究形象。其讲授也常常注重“实”而灵活不足,这是学生们并不十分喜欢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例如电视节目日益赏心悦目、精彩纷呈。实话实说、焦点访谈、快乐大本营、幸运52、欢乐总动员……动感十足的画面、绚丽多彩的图案、美妙动听的声音,都给人以美的享受。学生自然希望在语文课堂上也获得美的体验,而不是单纯获得知识的“实”。可见,在令学生生厌的语文课堂,让学生发现美、感受美,才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活跃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途径。

那么,教师怎样才能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这种沉闷状况呢?这就要求我们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具体来说,语文教师要在三方面下工夫:

一、发现美。试行新《大纲》的颁布后,关于语文学科性质的争论已得出这样的结论:语文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它是人类交际的工具,又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语文教师要特别注重发现美。美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如杜甫的《春望》、陶渊明的《饮酒》有“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境界美;朱自清的《绿》、茅盾的《风景谈》有“美在典型”的典型美;的《雷雨》、鲁迅的《祝福》,有忧愤深广的悲剧美……把这些美开掘出来,本身就是一种美。

二、表现美。发现美是激活语文课堂的第一步,教师还要善于把自己领悟的美展现出来,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体会语文的魅力。换句话说,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教师选择教法、教学内容的过程正是其自我展现美的过程。例如朗读法,教师通过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把文章的精彩片段的意境和神韵出神入化地渲染给学生,传达出一种或清脆悦耳或豪迈雄壮的语言美。故事法,教师借助与课文有关的故事,既丰富课文内容,激发起他们的兴趣,又创设学习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教师绘声绘色的讲述,这展示的是一种巧妙高超的表达技巧。又如板书,教师精心设计,巧妙组合,让学生已经理解掌握知识之后,同样应沉浸在美的熏陶中。这些都为学生逐步改变对语文课堂的不佳印象,进而自觉地活跃语文课堂教学,投入到语文学习活动中作了准备。

三、领悟美。领悟美是指让学生体验美、感悟美的能力。教师如果只能令自己发现美、表现美,那么他的教学是失败的,他的课堂也必然是没生机的、死气沉沉的。教师教学中一定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增进学生对美的情感共鸣,美才能成为语文课堂中一颗流星,发出璀璨夺目的光芒,照亮死气沉沉的课堂。

我在讲述毕淑敏的《素面朝天》、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等文章时,我反复强调,让学生体会其间的朴素美、自然美;学习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我引导学生注意优美的景物描写,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叠字、通感、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而呈现出的美妙语言风格;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石钟山记》时,我要学生学习的是文章蕴涵的深刻哲理;讲授王维的《山居秋暝》、孙犁的《荷花淀》时,我则让学生注意那如诗如画般的意境;至于表演法(如学生演的小话剧等)等各种方式的合理运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的精巧安排,都是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对美的体验而服务的。

罗丹说:“不是生活中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语文是时代的镜子。社会是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到处有美的足迹,语文教学处处闪烁着美的光辉。当学生发现其中的奥秘时,语文课堂就会重新拥有欢声笑语,再现勃勃生机。“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教学的美,语文教学要充满活力生机,关键都在于教师这一方。只有教师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令美成为激活语文课堂的闪亮火花,完成素质教育的目标!

第9篇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一些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在语文课堂上,要不断渗透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有位前辈曾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而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只要教师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课文)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而且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没有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在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味”,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丰富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花朵。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第10篇

教育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年年维新。现在的交互式白板技术也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五花八门,我们的语文课也能在技术雨露的滋润之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我们的语文老师也多了一个绝佳的教学帮手,能够站在白板的肩膀上,巧借白板,使教学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知何时,熟练运用白板等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新时代教学的潮流,也是教师的硬功夫,成了公开课评价的标准之一。

但是,技术走进了课堂,走进了语文,并不一定能真正融入课堂和语文,并不一定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012年12月17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专家呼吁:语文教育,PPT不应喧宾夺主》一文,强调“语文教学中,PPT等多媒体课件的过度使用,会破坏学生的想象力。”“语文教学应回归本真状态。”在多姿多彩的教育技术世界中,很多语文课堂迷失了“自己”,只剩下热闹与华丽,远离了语言、文字、文学与文化,远离了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这些“反语文”现象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我们只要深入思考就可以知道,技术进入语文课堂,也许并不是语文本身的内在需要,可能都是外在的各种名头、各种主体“强加”给我们语文的,所以能不能符合语文的规律和语文课堂的特点,值得反思,这样就形成了教育技术对语文课堂的悖论,需要我们仔细辨析教育技术对语文课堂带来的诸多弊端。

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虽然没有统一的定论,但是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学界,语文学习是语言、文字、文学与文化的学习,这已是人们的共识,只是偏重不同而已。无论何种文体、何种文章,都必须以文字和语言为载体,同时语言和文字中又包含着文化与文学。那么语文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去大量接触经典的语言材料,包括我们课本上的经典选文、课外的经典读物,总之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阅读、感受、思考、体验与判断。如果我们经常让学生通过看视频、听声音学习一些文学作品的话,慢慢他们就会将更多的精力从书本转向视频和音频上。影像带来的刺激有时候要超过书本,那么学生就会变得不爱读书,甚至不接触书本,这是语文教学存在的最大危险。同时,我们都知道看视频和图片并不是一件很益智的事情,它往往只是一种娱乐和消遣,同样它更无法代替阅读带来的对学生身心的积极影响,包括思考的训练、人文的熏陶和语言的敏感,等等。

我们知道“听说读写”是基本的语文学习活动,是语文实践。但语文实践,在语文教学中至少有两种性质:一种是“语文活动”,就是“读”了、“写”了、“说”了、“做”了;一种是“语文学习”,在“读”“写”“说”“做”中教师使学生学会了什么?通过“读”“写”“说”“做”学生从中学到了什么?时下流行很多课堂,学生不看书,不读书,看PPT、看视频,虽然PPT可以是语言的载体,视频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笔者认为这是对语文课堂的误读,一种变相歪曲,因为这些非“语文学习活动”的本身就是“反语文”的。同时,我们又知道这样一个常识,同时让学生看小说《红楼梦》和电视剧《红楼梦》,他们获得的感受、知识、情感和思考是不同的。在学习小说过程中,我们对语言的欣赏、对人物的想象、对情节的感受,往往是影像无法做到的,更是无法替代的。所以,在语文课堂请让我们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回归到书本,朗朗的读书声和沉默不语的阅读状,是我们本真语文课堂的内在之义。

课堂教学本身就包含着对话和互动,现代课堂观讲究的是多重对话,不仅有师生之间的互动,还需要有生生之问的对话和生本之间的对话,那么在语文的课堂中就形成了教师一文本一作者一学生之间的多元对话机制。“对话是一种教学关系,它以参与者持续的话语投入为特征,并由反思和互动的整合所构成。”通过深度的对话,教师带领学生走进语文的世界中,去感受和反思作者跳动的脉搏、情感的表达和思考的缜密。现在,将教育技术的引入、白板的进入,使得课堂的互动和交流变得更加复杂和多样。复杂和多样并不意味着不好,也许可以使语文课堂在表面上显得更加多姿多彩、丰富多样。按照现代课堂资源观的理解,白板技术将网络资源和技术资源带入课堂,这样大大拓展了课堂的空间,可以提升课堂的内涵。但是,对于一些技术运用“跛脚”的老师而言,一会儿忙着书本,一会儿忙着白板,一会儿看着学生,不亦乐乎,但最后会发现,毫无头绪,一团乱麻,不可收拾,教师教得乱哄哄,学生学得晕乎乎,这样的课堂不是自己驾驭白板技术了,而是白板绑架甚至奴役了我们,留下我们的只是技术的表演和浮浅的学习。

所以,我们在运用白板等先进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改革与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做到了真正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特点,真正促进学生实现和语文课堂对话,才是真正将白板技术与语义教学进行了深度有效的融合。

第11篇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的课堂真是多了很多亮点,无不让人感到精彩。但在掌声中又引发了我们的思考:语文课堂中最纯最真的语文味哪儿去了?这样的语文课堂学生到底能学到什么?时下,由于我们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领会不够深入,以及实践经验的缺乏,出现了许多非语文、泛语文、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无不鞭笞着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静下心来思考:小学语文课堂,我们该何去何从?

一、切勿多了热闹,少了思考

语文有五个显性目标: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而要贯彻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让我们的学生学会思考。当今的语文课堂与传统的语文课堂相比,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热闹。课堂气氛活跃,学生说话的机会多了,学生也爱说了。这是可喜的,是进步的。课堂教学形式也是花样百出,特别是多媒体的使用更使我们的语文课堂锦上添花。但是热闹多了,学生思考的就少了。比如在教学《槐乡五月》一文时,让学生感受槐乡五月的美,有的老师为了吸引学生的兴趣,寻找了很多槐乡的图片,每讲一处就伴着歌声欣赏几张图片,或是跟着文本演一演,课堂上有歌声、有图像、有表演,真是热闹,从头到尾学生积极参与,但学生只有视觉和听觉上的享受,并没有感情上地投入,这时如果让他们谈谈槐乡美在哪里也是干瘪得很。而真正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让学生自己从文本出发,并发挥自己的想象,从字里行间去感受它外在的美和内在的美,给学生一个自己思考、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不是老师把自己品出的美通过自己的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只有当他们学会了如何思考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适当引导他们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才是真正有效的。

二、切勿多了表演,少了品读

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我认为第一重要的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品读和感悟,才能实现与文本的真实对话。而当今的语文课堂上,再也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有时组织的读书活动也是流于形式,走过场。欢声笑语多了,这是好的,我们也提倡快乐教学,学生表演多了,你表演,他表演,似乎每个孩子都是一样的动作,一样的神情,表演中看不到自己的东西,他们在老师的指挥棒下机械地效仿。有些时候表演是必要的,但也要安排合适,不能滥用,究其原因是学生少了品读,没有品出自己的感受。比如在教学《狐狸和乌鸦》一课中,在学习过程中就要抓住重点词语,例如:几处传神的神态描写,表现狐狸想吃肉的“馋得直流口水”,表现狐狸狡猾的“摇摇尾巴、陪着笑脸……”,表现乌鸦心理变化的“没有回答、看了一眼没有回答、哇的唱了起来……”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读出人物的内心,还有狐狸的花言巧语,引导学生采用适当的语气读好它们,学生读出了神韵、读出了人性、读出了探究,用朗读去发现,用朗读来走进文本,超越文本,进而再让学生通过表演来诠释文本。

三、切勿多了拓展,少了基础

面对一堂语文课,要问它到底成功不成功,首先要明白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学的真谛在哪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杨再隋说过:语文课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的课,是学生学习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是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实践课,是引导学生提高语文综合素养的课。很多教师认为在课堂上多给学生拓展点,就是有水平的课,不是照本宣科,就不是传统的语文课,就是新课程所追求的课,其实这样的理解是偏颇的。拓展无可非议,但是建立在完成基础训练的基础之上的。比如《欢乐的泼水节》第一课时,有位老师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云南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我们将要开始云南之旅了,那云南在哪里呢?”出示中国地图,让学生在上面找。孩子们花了两分钟找到了云南。然后指导学生看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生知道了云南在江苏的哪个方向。又是五分钟过去了,我们听课的很茫然:这位老师到底在上什么课?接下来是三分钟的有关云南风景和风土人情的图片,最后定位在泼水节的图片上,出示课题:欢乐的泼水节。已是十分钟过去了,真是“千呼万唤使出来”。接下来就是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两分钟老师一声令下,孩子的朗读声戛然而止。这么艰巨的任务学生能在两分钟之内完成吗?显然是走过场。课上到这儿,我们也许都在思考:这样的课还健康吗?还能称之为语文课吗?学生几年的语文课上下来会是什么样呀?语文课也像建房子,没有下面牢固的地基,哪来上面的高楼大厦呢?

新一轮课改以来,语文教育工作者都在实践中探索,我们时刻要牢记:千万不要让语文课堂在精彩的背后留下遗憾。

第12篇

关键词: 语文课堂 语文素养 人文教学 全体总动员

近年来,对语文教学问题的思考不断重视。教育界很多专家普遍认为,当今社会的语文教学均呈现一种应试教学思想,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成为解题方法的传授者,绝大比重是讲各个专题的解题方法,这种现象在初高中教学显得尤为严重。然而,新课标要求下的语文课堂,语文老师应该是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引导学生成为课堂主体,主动感受语文中的人文气息,主动培养语文素养。此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语文老师刻意进行专题解题方法的讲解,为了能将更多方法传授给学生,在课堂中不知不觉地以自己为主体,无意识状态下将自己当做课堂的权威者,教学过程成为语文老师一个人的天下,自己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处于被动状态。因此,新课标下,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人文气息,语文老师应该想方设法避免课堂成为老师的独角戏,让学生全体总动员,积极参与其中,成为课堂主体。那么,语文老师究竟怎么做才能使课堂成为全体总动员的课堂呢?

一、课堂之源――链接师生的思想

语文课堂的开始,笔者认为应该是师生之间思想的链接。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一进课室便是打开书籍,进入课堂的教学内容,长期如此,这种教学行为会让学生的思想变得麻木,甚至有点机械化。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呆滞、麻木、机械的课堂中渐渐失去对语文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课堂伊始,师生进行思想的链接是非常重要的。正所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进行思想链接,是师生思想磨合的开始,对教师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王君老师的《老王》给我的深刻启示之一。

在王君老师的《老王》中,课堂一开始,首先,王老师建立了课堂规则,告诉孩子们,在她的课堂中不会有被遗忘的学生。这种方式在我看来是她在课堂上与学生建立思想链接的第一步。其次,她叫学生回答问题,并非像传统课堂那种为了保证教学的有效推进而进行号数、队伍的轮流,而是随机的。通过几个学生的回答,与学生建立了第二步的思想链接,即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被叫到是随机的,随时都有可能被叫起来回答问题。为了回答好问题,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要不断进行思考。这种思想的链接保证了整个课堂不冷场,也不会仅剩老师一个人的声音。最后,王老师在课堂上无时无刻地不在链接学生思想。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她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评价,再反问其他学生对这种回答的认同、看法,实现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思维的不断碰撞。以课堂开始前的热身为例,让学生就“骷髅、愧怍、荒僻……”几个词语造句。个别学生一开始有些腼腆,王君老师立即落实了她课堂的规则,随机让学生回答问题,并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运用激将法、鼓励法、表扬法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使得整个课堂由一开始学生的局促不安到渐渐热烈起来。

总之,通过对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录像的观察,结合传统语文课堂的缺陷,我认为一个语文老师要让课堂成为全体总动员的课堂,首要的便是链接师生思想。要明白理解了学生之需、让学生理解语文课堂之需,建立在这两个基本点上,课堂才能动员全体学生。

二、课堂之根――倾听心灵的声音

传统的语文课堂,多是语文老师自导自演,加之受语文应试影响,一些学生在语文课堂中,总被应试答案的思想牢牢捆绑住,在问题的回答上总是追求一个完美答案。渐渐地,他们在语文学习中失去了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这种现象导致语文素养与人文气息的培养迟迟无法落实,甚至成为一个不可能的任务。对此,基于对语文素养和人文气息培养的理解,我觉得一个语文课堂,应该创设情境,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心灵,说出自己的心声。在这种观点上,王君老师的《老王》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让我更加坚信这种教学方法的正确性。

王老师在未进入《老王》的教学时,就用辩证事实的方法告诉学生要说出自己心灵的声音。她将全中国的孩子在课堂开始时便借助教参书的现象抛给学生,循循善诱,告诉学生这是一种不好甚至毒害学生的现象,让学生收起教参书,试着独立思考,并对其中发出与众不同声音的学生予以表扬。这其实是王老师引导学生发出自己心灵声音的开始,也是王老师对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老王》学习中,王老师不断创设不同的情境,比方说她自己是老王,学生是杨绛,或者学生是老王,而她是杨绛,甚至联系社会病态,以“小悦悦事件”、鲁迅对看客的评价等,将普遍存在的看客现象抛给学生,让学生思考站在看客角度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老王、看待杨绛的不安、看待社会的冷漠的。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是一步步地引导学生倾听自己心灵的声音,自己读课文,自己表达自己的感悟,自己深挖对文本的理解。另一方面,将开拓的探讨与文本内容联系,就像在探讨杨绛该不该心安的时候,要求学生从文本找,而不是单纯联系实际泛泛而谈。此外,她的教学还普及了杨绛的遭遇,让学生在了解杨绛的一生后,再次探讨这个问题。并且,在课堂情境教学中,王老师都在用行动告诉我们,老师的任务是负责提问题给学生思考,而非告诉学生答案。这使得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在课堂中不断思考,教学目标在无形中得到了真正落实。

综上所述,王君老师的《老王》教学使我意识到一个符合新课标的课堂,应该是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的课堂、师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课堂、师生之间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这引导着我在今后的语文实践教学中,课堂要始于链接学生的思想,重于让学生倾听自己的心灵声音,说出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使课堂成为师生的全体总动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