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4:5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乞巧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教材分析:
《蝉》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一首托物寓意的诗。虞世南是唐初著名书法家,官至秘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
二、剖析诗意:
蝉
唐•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诗意: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三、作者介绍
永兴县文懿子虞世南,字伯施,汉族,余姚(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初唐著名书法家、文学家,政治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世南一人,有出世之才,遂兼五绝。一曰忠,二曰友悌,三曰博文,四曰词藻,五曰书翰。”原有诗文集30卷,但早已散失不全。民国时期,张寿镛辑成 《虞秘监集》 4卷,收入 《四明丛书》。
四、创作背景
李世民夺位李渊后,虞世南任弘文馆学士,成为重臣,但从不傲慢,踏实勤奋,使得李世民对其称赞有加,深得赏识,于是常邀他参加一些典礼活动。一天,李世民起了雅兴,邀请弘文馆学士们共赏海池景色,谈诗论画,李世民询问大家是否有新的诗歌作品,虞世南便诵读出该。这首诗可能是他受唐太宗知遇之恩而作,所以诗中的蝉是一种清高尊贵的形象。
五、艺术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咏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浓郁的象征性。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物我互释,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诗的关键是把握住了蝉的某些别有意味的具体特征,从中找到了艺术上的契合点。
首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处处含比兴象征。“垂緌”暗示显宦身份,因古人常以“冠缨”指代达官贵人。显宦的身份和地位在一般老百姓心目中,和“清客”是有矛盾甚至是不相容的,但在作者笔下,却把它们统一在“垂緌饮清露”的蝉的形象中了。这“贵(人)”与“清(客)”的统一,正是为三、四句的“清”无须借“贵”做反铺垫,用笔巧妙。
次句描写蝉声之传播。梧桐是高树,用一“疏”字,更见其枝干的清高挺拔,且与末句的“秋风”相呼应。“流响”二字状蝉声的抑扬顿挫和长鸣不已;“出”字则把蝉声远播的意态形象化了,让人感受到蝉鸣的响度与力度。全句虽只写蝉声,但却从中想象到人格化了的蝉那种清华隽朗的高标逸韵。有了这句对蝉声传播的生动描写,后两句的发挥才字字有根。
三、四两句是全诗比兴寄托的“点睛”之笔。它是在一、二两句基础上引发出来的议论。蝉声远播,一般人往往认为是借助于秋风的传送,作者却别有慧心,强调这是出于“居高”而自能致远。这种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一个真理:修身而品格高尚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的凭借(例如权势地位、有力者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扬。它突出强调一种人格的美,强调人格的力量。两句中的“自”字和“非”字,一正一反,相互呼应,表达出作者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表现出作者以蝉自许,雍容不迫的风度和气韵。
实际上,咏蝉这首诗包含着诗人虞世南的夫子自道。他作为唐贞观年间画像悬挂在凌烟阁的二十四勋臣之一,名声在于博学多能,高洁耿介,与唐太宗谈论历代帝王为政得失,能够直言善谏,为贞观之治作出独特贡献。为此,唐太宗称他有“五绝”(德行、忠直、博学、文辞、书翰),并赞叹:“群臣皆如虞世南,天下何忧不理!”从他不是以鲲鹏鹰虎,而是以一只不甚起眼的蝉来自况,也可见其老成谨慎,以及有自知之明。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感2.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中景物描写的作用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出示《蝉》这首诗,学生自由读
蝉(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二)了解作者资料
(三)学习这首诗
1、第一句:垂緌饮清露
(1)垂緌,帽带结在下巴下边的下垂部分。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
(2)清露,纯洁的露水。饮清露,暗示自己清廉的品质。
(3)该句表面上是写蝉的形状与食性。实际上是运用比兴的手法暗示自己的显宦身份和清廉的品质。
2、第二句:流响出疏桐
(1)流响,指接连不断的蝉鸣声。
(2)“疏”字写梧桐枝干高挺清拔,让人感到流响易于流传。又与末句秋风相呼应。
(3)诗人以蝉自比,则其名声也就不同凡响。
3、三、四两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1)“居高”的“高”有哪两层含义?
明确: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
(2)三、四句借蝉抒怀: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诗人笔下的“蝉”带有自况的意味。
4、小结:
在众多的咏蝉诗中,李商隐的《蝉》、骆宾王的《在狱咏蝉》也很有名。这三首诗由于作者地位、遭际、气质的不同,观察蝉的眼光、心情也就不同,因而构成富有个性特征的艺术形象,被称为唐代文坛“咏蝉”诗的三绝。
《乞巧》
一、教材分析:
《乞巧》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日积月累,它是唐朝诗人林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收录于《全唐诗》中。
二、剖析诗意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②,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③。
注释
①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
②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
③几万条:比喻多。
诗意:
七夕晚上,望着碧蓝的天空,就好像看见隔着“天河”的牛郎织女在鹊桥上相会。家家户户都在一边观赏秋月,一边乞巧对月穿针,穿过的红线都有几万条了。
三、作者简介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死时年仅十七。《全唐诗》存其诗两首。
四、创作背景
幼年时的林杰,对乞巧这样的美妙传说也很感兴趣,也和母亲或者其他女性们一样。仰头观看那深远的夜空里灿烂的天河,观看那天河两旁耀眼的两颗星,期待看到这两颗星的相聚,于是写下了《乞巧》这首诗。[
五、艺术赏析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一双巧手的意思。乞巧最普遍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七夕今霄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碧霄”指浩瀚无际的青天。开头两句叙述的就是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一年一度的七夕又来到了,家家户户的人们纷纷情不自禁地抬头仰望浩瀚的天空,这是因为这一美丽的传说牵动了一颗颗善良美好的心灵,唤起人们美好的愿望和丰富的想象。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后两句将乞巧的事交代得一清二楚,简明扼要,形象生动。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愈加体现了人们过节时的喜悦之情。
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会认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在读通读顺的基础上能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并且感受古诗的语言美,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新课
本单元我们走进了民间故事,学了两篇《牛郎织女》的课文,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这首古诗也和“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有关。
(二)解题
首先,请同学们看老师写的这首古诗的题目《乞巧》,怎么理解乞巧。
(三)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古诗
2.区别“宵”和“霄”
《乞巧》这首诗中有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模一样的,你发现是那两个字?
看两个字,你发现了什么?(我发现它们都有一个“肖”字,只是部首不一样,一个是宝盖头,一个是雨字头)
“肖”表示他们的读音,知道宝盖头和雨字头代表什么意思吗?(如果学生能回答出两者的一样的最好,不能回答出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做适当的点拨,得出:“今宵”是今天晚上的意思,“碧霄”是碧绿的天空)
3.全班齐读古诗。
(四)、切题导入,学习《乞巧》
1.课件出后资料,生自由读,并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
2.指名学生回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再进行适当的补充)
3.同桌结合资料理解诗的大意
4.指名说诗的意思
5.根据诗意想象乞巧的场面
有三、四行诗你看到了怎样的场面?从哪些字看出的?(理解:家家、几万条、尽)
世上的红线是穿不完的,诗人用一个“尽”字表明了家家户户的女儿们都在对月穿针,场面异常热闹
(五)、设置情境,感受诗意
1.据说织女能织出五彩的锦缎,光的像波光粼粼的湖水,亮的比天上的云霞还要耀眼,凡间的老百姓给她织的锦缎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值得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她织的花,红似火,白如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蜜蜂偏偏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古代的女子针线活做得好课时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知道原因吗?
2.指名学生回答
3.师:让我们一起来到这场景中(随机问学生:姑娘,你在月下干什么呢?)
4.师:不论陈家的姑娘还是王家的姑娘,或是李家的姑娘都在穿针引线,这正是——姑娘们来读——,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赞叹(课件出示: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学生齐读)这是怎样的盛况啊,民间《乞巧歌》这样唱到: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生齐读)
5.师:就让我们一起加入到乞巧的人群中去,眼望浩瀚的银河和皎洁的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
6.师询问学生的心愿(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什么?)
7.学生齐读全诗
8.小结:诗人先写了“牛郎织女”的民间故事——(生背第一句);再写了七夕的热闹场面——(指名生背第二句)
六、总结:
古诗之中包含着美好的愿望或者意境,还要同学们细细体会,多多琢磨,课下大家还可以在多找一找古诗中包含着民间传说或者神话古诗的古诗来读一读。
板书设计:乞巧
1、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宋。晏几道。《七夕》)
2、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唐。罗隐。《七夕》)
3、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唐。杨璞。《七夕》)
4、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
5、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6、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宋之问《七夕》
7、铜壶漏报天将晓,惆怅佳期又一年。——罗隐《七夕》
8、千里暮云平,南楼催上烛,晚来晴。——吕渭老《小重山·七夕病中》
9、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唐。孟郊。《古意》)
10、莫言相见阔,天上日应殊。(唐。宋之问。《七夕》)
11、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12、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3、未得渡清浅,相对遥相望。——孟郊《古意》
14、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5、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马嵬其二》
16、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17、玉名堂开春翠屏,新词传唱《牡丹亭》。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18、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徐凝《七夕》
19、桑蚕不作茧,尽夜长悬丝。(晋。《七夕夜女歌》)
20、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1、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
22、喜鹊桥成催凤驾。——晏几道《蝶恋花·喜鹊桥成催凤驾》
23、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24、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25、双星何事今宵会,遗我庭前月一钩。——德容《七夕二首·其一》
26、他乡逢七夕,旅馆益羁愁。——孟浩然《他乡七夕》
27、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李商隐《辛未七夕》
28、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宋。秦观《鹊桥仙》)
29、别浦今朝暗,罗帷午夜愁。——李贺《七夕》
30、此日六军同驻马,当时七夕笑牵牛。(唐。李商隐。《马嵬其二》)
31、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权德舆《七夕》
32、恐是仙家好别离,故教迢递作佳期。——李商隐《辛未七夕》
33、风轻惟响,日薄不嫣花。——李商隐《壬申七夕》
34、天上分金镜,人间望玉钩。——李贺《七夕》
35、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唐。祖咏。《七夕》)
36、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37、家人竟喜开妆镜,月下穿针拜九宵。(唐。权德舆。《七夕》)
38、向日穿针易,临风整线难。——祖咏《七夕》
39、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0、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唐。徐凝。《七夕》)
41、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2、伤心拍遍无人会,自掐檀痕教小伶。(明。汤显祖。《七夕醉答君东》)
43、木兰桨子藕花乡,唱罢厅红晚气凉。——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44、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徐凝《七夕》
45、当日佳期鹊误传,至今犹作断肠仙。——晏几道《七夕》
46、凤箫声断月明中,举手谢时人欲去。——苏轼《鹊桥仙·七夕送陈令举》
47、能无意酬乌鹊,惟与蜘蛛乞巧丝。(唐。李商隐。《辛未七夕》)
48、烟外柳丝湖外水,山眉澹碧月眉黄。(清。姚燮。《韩庄闸舟中七夕》)
49、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摸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佚名《古诗十九首之一》
利用克隆、缩放功能,教会学生质疑解疑
在执教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古诗两首》之《乞巧》一诗时,我发现古诗中有不少词语是学生理解的难点,于是,在质疑环节,将一个“问号”属性设置为“无限克隆”(如图1)。当学生对某个字、词、句不理解时,就可以请学生上台来拖拉问号至古诗中不懂得地方。
而在解疑环节,我利用电子白板将讲解内容缩小,同时摆放在主页面,并根据学生的需要,置于顶层,放大便可,非常灵活便捷。
通过这些资料的随机缩放呈现,学生总结出读懂一首古诗可以通过找注释、阅读资料袋、查字典、请教、上网搜索等方法。
利用“翻板”、“移动”等功能,展示学生自学成果
在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颐和园》一课时,我充分利用白板的书写笔、“翻板”工具模板、对象移动等功能,将操作的权利交给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
在预习检查环节,我先出示第一组三个词语:琉璃瓦、画舫、横槛,指名学生朗读,并用电子白板笔,在汉字“舫”、“槛”上标调,以正音。
下拉遮盖,在提示模板中显示和词语对应的图片。指名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用图形笔给词语和图片连线,借助图片理解词义。最后,利用翻板功能,点击图片显示正确答案,朗读巩固(如图2)。
又如,在初读课文后,为了检测字词,同时反馈学生是否能够发现作者的游览顺序,我在白板课件中出示颐和园的景点名称,但打乱了先后顺序。利用电子白板词条可随意拖动的功能,请学生在电子白板上移动词条,整理各景点出现的先后顺序,汇报学习成果。这一环节,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教学效果非常好。
利用“配对”“排序”,检测学习成效
在交互式电子白板Notebook软件中,附带多种活动模板,便于教师设计游戏、活动或练习。例如,在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的复习巩固练习中,我利用配对活动模板设计了一个词语和词义配对的游戏。学生可以将右边的词条,如“浩浩荡荡”拖到左边的空白中,并与相应的解释配对。最后,电脑会进行批改,显示正确答案。
中国传统文化可谓博大精深。悠悠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中华情。传统文化是不能摒弃的,是中国文化的基本内容,也是对我们个人品质、道德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应该从小学学起,那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单元课后穿插古诗词的背诵阅读
中国传统的古诗词不仅意境优美,而且形式多样,语言精练,思想深远,记录了中国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各个方面,尤其是文化方面,古诗词更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古诗词可以说是真实地传达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活,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品质,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气节,有的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诗词易记易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是广为传诵。在全国的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都有古诗词的学习、背诵,而且篇幅很大,内容形式也是涉及多个方面。比如,小学语文人教版的第十一册第一单元,课后穿插的三首古诗《墨梅》、《竹石》、《石灰吟》,都表现了作者坚贞不移、顽强不屈、勇于奋斗的坚强品质。还有第五单元的古诗两首,其中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反映了作者深切的思乡之情。再有,“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映了作者对母亲的真挚而深厚的敬爱、感激之情,尊老一向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
从小学语文阅读课本中可以看出,关于古诗的学习背诵内容很多,词就显得有些少,其实词也能传达出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而且比较详细具体。比如,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八单元,课后就有两首词《菩萨蛮》和《卜算子》,像这样的词类也很适合小学生阅读和背诵。古诗词的作者总是用形象、简短的语句,写出深刻的含义,可以说古诗词意境悠远,文化氛围浓厚,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在单元课后穿插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等
寓言、传说可谓家喻户晓,人们耳熟能详,像《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白蛇传》、《牛郎织女》等,都是经典的寓言和传说故事。寓言往往通过简洁、传神的描写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意诙谐幽默,令人难忘。往往让人们摒恶从善,净化心灵,激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历史故事则具有很深厚的历史背景,从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礼节、习俗、节日。比如,小学语文的历史故事《负荆请罪》,告诉人们不但要知错能改,还要具备宽容大度的品质,结合当时的经济、政治背景,学生就能体会出很深的文化内涵。再有,小学语文阅读人教版第八单元的传说《牛郎织女》,表现了古代人民对自由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乞巧节、中国传统的情人节的真正来源。还有端午节、寒食节等中国的传统节日,都有相应的传说和历史故事。所以,加强对这些寓言传说、历史故事的阅读,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三、在单元课后穿插中国四大名著的章节选读
《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作为中国的四大名著,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开创了语言叙事的新篇章,更好地保存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流传具有深远的意义。它们分别介绍了中国不同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对文化的影响,有很鲜明的标志,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历史的缩影。无论以浪漫主义叙述还是以现实主义叙述,里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化形式都是中国所独有的,值得深入学习与研究,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财富。比如,《孔明借箭》出自于《三国演义》,当时三国鼎立,刘备联孙抗曹,但双方仍然斗智斗勇,期间表现出了孔明的有胆有识、足智多谋,也表现出了周瑜的心胸狭窄、小气嫉妒。而《鲁智深倒拔垂杨柳》出自于《水浒传》,《水浒传》主要塑造了108个好汉的英雄形象,所选章节就表现出了鲁智深的智勇双全。对于四大名著的理解比较难一些,往往要提前搜集一些相关资料,充分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状况,然后才能分章深入阅读。
在小学语文阅读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可以加大对古代文化的研究,熟练文体格式。也可以穿插一些《诗经》、《论语》等经典篇章,需要细心地揣摩,循序渐进。对于传统文化也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渗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结合现在的思想推陈出新。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通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为了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让学生的阅读达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量”的要求,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我校选取了“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衔接”这一课题进行了研究,旨在搭建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把课内阅读作为点,把课外阅读当作面,寻找结合点,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方法,使阅读走向真正的大阅读教学,促进学生整体语文素养的提高。作为实践者之一,我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走进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 为例,在完成了这个单元的教学后,我对如何以课内课文为依托,架设课外阅读的桥梁,有效地开展课外阅读有了自己的一些感悟和体会。
一、 架设桥梁,找准阅读衔接点
课外阅读不仅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也是课内阅读的补充和延伸。但是课外阅读应建立在课内学习的基础之上,教师的参与不仅体现在对课内阅读的方法指导上,更应该体现在对课外读物的把握与引领中。
我校各个年级均立足于学段特点,选取各具特色的阅读衔接点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
我所执教的三年级,选取了下册第八单元“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实验蓝本,本单元有《古诗两首》《女娲补天》《西门豹》《夸父追日》四篇课文以及“语文园地”中的成语故事《画龙点睛》等内容。每篇课文或体现了神话故事想象的神奇,或体现了民间传说中人物品质的美好。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到两种类型文章的特点,结合课文我们推荐给学生诸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如学习了《乞巧》和《嫦娥》这两首古诗后,我们推荐了与之相关的神话故事《牛郎织女》《嫦娥奔月》;学习了《女娲补天》后,我们带领孩子阅读了《女娲造人》;学习了民间传说《西门豹》后,我们推荐了《西门豹罢官》;学习了“语文园地”中若干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有关的歇后语后,我们又推荐了《八仙过海》《包公断案》等故事、传说,还推荐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长篇故事的片段。此外,《后羿射日》《神农尝百草》《鲤鱼跳龙门》等都是教师在学完本单元课文后的推荐篇目,学生畅游在课外阅读的海洋中,从而进一步体会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特点。
二、 立足课堂,激发阅读兴趣
在课题的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并不爱看书,他们是因为老师和父母的规定而不得不读。只要不在老师和父母的视线范围,他们宁可发呆也不愿拿起书本,即使捧起书本,也不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不高的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如果我们的老师费尽心机,寻找适合孩子阅读的书籍,兴致勃勃地推荐给孩子,却发现孩子们压根不愿意去阅读,那将是一件多么扫兴的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如何调动学生的前期阅读兴趣,是我们老师需要直面的问题。老师要想解决这一问题,第一阵地应是课堂。
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专题为“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我在执教这一单元的课文时,感慨于人教版教材编写者的匠心独运。《古诗两首》是本单元的第一组课文,编排了《乞巧》和《嫦娥》这两首古诗。诗中写道:“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人们为什么要在七夕这天抬头仰望星空去“看碧霄”?牵牛织女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渡河桥”?嫦娥为什么会偷灵药?灵药有怎样的作用?偷了灵药为什么会后悔?课堂上,孩子们预习完古诗后的一个个问题,就是促使他们进行课外阅读的最佳时机。我在还没有执教这两首古诗的时候就下发了阅读材料《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嫦娥奔月》,让学生带着自己初读古诗的感受和疑惑去课外阅读这两篇神话故事,学生个个跃跃欲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在对古诗相关的神话故事有了了解的基础上,再让他们在课上说说这两个故事,带着阅读感受进行古诗学习,不仅学生的疑问豁然开朗,也进一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诗意的表达,课内阅读收效显著。
当然学生的阅读兴趣不仅与课前留疑、课前激发有所联系,更和课后交流、展示评价息息相关。教师要保护、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乐读、爱读,让课内外阅读互为补充,阅读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何愁语文能力得不到提高?
三、 归纳总结,运用阅读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在课内,阅读的是国文教本。那用意是让学生在阅读教本的当儿,培养阅读能力。凭了这一份能力,应该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纸杂志等。这才可以使阅读能力越来越强。并且,要阅读什么就能阅读什么,才是真正的受用。”这便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确,我们教会学生读通、读懂文本不是目的,学生是否能运用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来进行自主阅读,提高语文能力,服务于未来的生活、学习,方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因此,我们在课内进行阅读教学时就得注意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渗透,以服务于学生的课外阅读。
仍以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单元专题“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为例,我在执教这一单元时,为达成目标中提出的“引导学生感受古人丰富的想象,感受故事的神奇”,“学习故事中人物优秀的品质”等目标。经过一个单元的教学,我结合每课教学的目标,引导学生归纳出阅读此类神话故事和民间传说的一般方法为 “划句子”“想画面”“写感受”。“划句子”即标注出能表现出故事的神奇的句子,如《女娲补天》中“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补好了。”《夸父追日》中“夸父伏下身子,去喝黄河、渭河里的水。咕嘟咕嘟,霎时间两条大河都给他喝干了,可是还没止住口渴。”然后结合这些神奇的描写,引导学生“想画面”,大胆想象当时的情景,在深入讨论中感受主人公不怕困难、为民造福的优秀品质,最后“写感受”,表达自己个性化的体验。
此外,对于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见的疑难问题,如不认识的生字,不理解词语,我也指导学生运用“查字典”“跳过去”“猜一猜”等方法去解决,运用课内方法,疏通课外困难,指导学生自主阅读。
四、搭建平台,交流阅读成果
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要让儿童始终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不要有任何一天使学生花费了力气而看不到成果。”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大量课外阅读之后,要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让学生体会阅读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按照教学计划,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2015年7月1日,在曲阜市教研室统一安排下,曲阜实验小学、济宁二附小、济宁附属学校和我校四校进行了联考,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本校同年级的学生混编单人单桌,四校老师交换监考和混编阅卷。我班有51位学生参加了测试,平均分88.4分,及格率为98%。现就学生完成试卷情况进行分析如下:
一、试卷内容分析
试卷共八道大题。包括写汉字、形近字辨析、多音字、补充四字词语、解释字义、句型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课文内容和古诗)、课内课外阅读、习作等方面。本次试卷立足教材,知识点面面俱到,测试了学生的识字、积累、阅读与习作等能力,试卷题量稍大,难度适中,有超纲的题目存在。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第一题,看拼音,写词语。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册教材 “词语表”中的词语的掌握情况。由于平时重视词语的识记和书写,最后复习时也作为重点进行强化巩固。就做题来说,学生汉字书写正确率高,丢分现象较少,且在书写上大部分学生注意规范性、美观性。问题主要存在于:“跋涉”的“跋”和“警惕” 的“惕”,这两个字,是本册书中不要求会写的字,而且“惕”在本书中没有出现过。所以学生基本没有写对的,失分严重。“唾沫”的“唾”多人失分,有的同学书写“唾”右边的“垂”字时,书写不规范,但有的同学书写很规范而失分,不知道改卷老师的标准是什么?
原因分析:一是不细心而没有认真拼读拼音所致;二是字形掌握不准确;三是书写不规范;四是课外词汇量太少;五是有超纲的内容出现。
第二题,比一比,再组词。主要考查学生对形近字和多音字的掌握情况。教学中重视汉字和多音字的认读、书写,总复习时进行了系统强化,所以学生整体掌握扎实。考查的两个多音字“圈”、 “禁”,学生都能扎实掌握,没有人出错。存在的问题:用“浊”组词,学生组词(清浊),阅卷老师判错,但在词典和电脑输入法中可以直接找到这个词语,阅卷老师还要灵活掌握这样的题目,答案是不唯一的。5人用“烛”组词“蜡烛”时,把“蜡”写成别字。2人把“截”组词写成“截剪”与“裁”的字形没有区分开。
原因分析:一是形近字字形区分不清所致;二是掌握不够扎实。
第三题,填一填,再归类。主要考查学生对本册教材学过的四字词语的掌握情况。课文学习中重视这方面的积累,而且在综合复习中也把这些内容进行了资料整理,作为重点复习,所以学生掌握比较牢固,有20人全对。问题主要存在于:“(粗)中有(细)”这个词语很多学生做不对,其实这个词语在第八单元的语文园地中学习“歇后语”的时候学习过,但学生还是缺乏灵活运用。填写完词语,再根据要求归类的时候,学生失分比较严重:“找出aabc形式的词语和描写人物品质的词语时,学生填写的不够完整,有的甚至没有读懂题意,就自行从学过的词语中去找。
原因分析:一是学生平时词语积累较少,不扎实。二是审题不清所致。三是学生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还是不够。
第四题,选择加点字的在句子中的意思。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字多义的掌握情况。这次考查了 “报”这个字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多数学生掌握比较扎实,有48人全对,只有三人(周明媚、孔文杰、刘秉锐)出错。
原因分析:一是审题不清所致。二是思考问题不够全面。三是学生对词语的领悟能力不够。
第五题,照样子写句子。主要考查学生对各种句型的掌握情况。由于在平时做题和复习中加以练习巩固,全班17人全对,有11位同学因为写错别字和句子写完不加标点符号而失分。第1小题用“像”仿写比喻句。有7人出错。学生仿写的不够准确恰当,对比喻句还是不够理解。第2小题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是语文园地中练习的题型,在总复习又专门拿出时间进行了学习巩固,还是有7位同学失分。有的没有改为陈述句,有的改得不够彻底。还是没有把握转换的要领,转换不恰当。第3小题把“把字句”改为“陈述句”。这种题型没有训练过,有12人出错,其实仔细的同学读完句子就能发现句子怎么转换,就怕不仔细审题。
原因分析:一是对句型转换的要领把握不准;二是审题不清所致;三是由于训练少,学生掌握不牢所致;四是出现错字扣分,主要是学生抄写不够认真,态度不够端正导致。
第六题,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课文内容和名人名言等内容的背诵及运用情况。由于平时在教材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和诗句中,注重了理解和背诵,也重视抄写或默写,所以学生对要求背诵的课文内容和诗句掌握比较牢固,但是由于考的点比较多,写的内容也多,甚至还有学生没有学过的字,导致失分严重。第1小题《翠鸟》一课的课文填空,“清脆”的“脆”有1人写成“清翠”;2人填错。“疾飞”有2人填错;“轻轻地”有29人填写错误,有的写成“轻轻”;有的写成“轻轻的”,还有的空着或者课文不会背填写错误。第3小题补充古诗诗句,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对于“七夕就是
”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的不完整,有的说是“乞巧”、“乞巧节”、“七月初七”、“农历七月初七”、“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由于本题问的有歧义,学生不知道应该写什么,导致这一题失分非常严重。第4小题写《亡羊补牢》的寓意,在进行复习的时候,专门让学生对《亡羊补牢》和《南辕北辙》这两则寓言的寓意进行了背诵,并同位检查背诵,但还是失分较多,主要是每个点回答的不够完整、有错别字现象,特别是“意见”这个词语学生写不对。
原因分析:一是对要求背诵的内容掌握不牢固;二是做题不细致,不能做到细心检查;三是对学习过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四是背得多,写得少导致有的字不会写。
第七题,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课内外的阅读与理解能力,共两篇短文。
第一个阅读选自课内第18课《她是我的朋友》,共5个小题。由于在平时的教学中对课文进行了细致的学习,所以本题做的不错,失分较少。失分的题有:第1题“查字典填空”,考察学生用音序和部首查“颤”字。个别学生在数笔画的时候出错,太不认真了,多数学生失分在用“‘音序查字法’先查大写字母 ,再查音节 。”这个考查点上,很多学生写成大写字母“ch”,音节“chan”。第2题“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下面的词语”。由于学生没有理解题意,有的学生直接解释这个词语的意思了,平时训练也少,学生对于怎么找近义词有些茫然。今后要加强训练巩固。第4小题“阮恒的小手举起来又放下,从中我们能体会到他
的心情。”虽然他也害怕,但这几个动作说明他内心很矛盾,多数学生都没有准确把握阮恒的内心活动,思考问题还是不够深入。第5小题“你觉得阮恒是一个怎样的孩子?”要点是“勇敢、有爱心、乐于奉献”,但能把这三点回答完整的少之又少,失分也是比较重。
原因分析:一是读题目要求时,不够仔细;二是答题缺乏完整性;三是对老师讲到的题目记不住,听课不认真;四是对于讲过的知识,记忆不牢固,比如查字典一题就是这个现象。
第二个阅读是课外阅读《蓝天,图画》,共有3个小问题。第1题“从文中找词语的反义词”大多数学生都能找到词语相对应的反义词,但“各种各样”在文中找反义词不是那么容易,原来我一直强调找反义词时,是几个字的就找几个字的,而偏偏这次不是四字对四字的反义词,所以学生在找“各种各样”的反义词时,就很困难,只有少数人做对。第2题“蓝天是一幅幅图画,这些美丽的图画都是谁画的?”只有5人做对了,大数学生只找到最明显的“云朵、星星、大人、小朋友”,没有找到“月亮”,这都是读短文不仔细导致。第3题用“……一会儿……一会儿”说一句话。多数学生都能做对,句子完整恰当,但失分的同学主要是,句子写的不完整, “一会儿”写成“一会”,没有写人物做什么事情。
原因分析:一是阅读时,没有认真读题审题;二是阅读理解还是有欠缺,没理解,没读懂就下笔写;三是分析不到位,回答不全面。
第八题习作。主要考查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同时也考查学生的审题能力。这次作文是自命题作文。其要求是“三年的学校生活,一定给你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其中有真诚的友谊,有无私的帮助,有学习的竞争,有激烈的争吵,有瞬间的感动……请你选择一件最难忘的事写下来。注意语句要通顺,内容要具体,写出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次作文是我们训练过的主题,大多数学生能按照作文要求选材谋篇,且能做到语句较通顺连贯,有较完整的事情经过,能较正确地运用标点符号,还能在描写时运用学过的表达方法,使文章语句上更生动,主题更鲜明。孔睿淼、陈闻⒆魑穆分。有9位同学作文扣一分:步秋实、颜子恒、孔博冉、夏雨阳、刘泓宇、郭佳h、尹奕霖、孔霄扬、滕博奥。大多数学生扣了2-5分。失分8分以上的同学都是没有审清作文要求跑题所致。由于这次习作写“学校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学生没有抓住“学校生活”这个字眼。要求写一件事情,有的同学写了两三件事情。还有的句子还不够通顺连贯,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错别字太多,个别学生书写欠认真等等。
原因分析:一是审题不仔细,没有抓住写作要求;二是阅读量少,积累就少,作文抓不住重点;三是学的知识不能迁移运用。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平时教学中,对于生字词、词语搭配、反近义词、词语分类、古诗、语文园地、课后补充题等基础内容,不仅要学扎实,达到会读、会写、会背,一定保证每个字书写正确,还要加强复习的力度,争取让每位学生都能掌握。
2.加强钢笔书写要求。提笔即练字。不管是书写生字词、完成《同步》,还是誊写作文,都要求学生端正态度,认真对待,书写规范,并对于书写认真者及时激励、表扬、奖励。同时,在每次测试时,针对学生的书写也适当的给予书写分奖励,特别是作文的书写。下学期,还要进一步强化,这个暑假加强练字的力度,结合同步字帖保证每个字书写规范。
3.加强各种句型的训练。新课改以来,这方面的知识比较淡化,平时也不过多讲解,但在考试中仍然会出现。下学期,针对这方面内容加强训练,首先让学生掌握方法,再以训练为主,多做题,加强语感和理解能力。
4.重视课内外短文阅读。平时教学中多引导学生自主地对课文进行阅读理解,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思考的习惯,并进一步引导学生做好笔记记录,以备复习需要。课外短文阅读,多从方法上指导阅读,要让学生多做练习,熟悉题型,培养理解能力。
5.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是吸取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坚持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从中积累词汇,锻炼语言,还可提高审美水平,逐步养成写作技巧。下学期,课前5分钟,继续进行讲故事比赛,以此督促学生加强阅读,二来增强记忆能力,对好词佳句的积累有一定的帮助,写作时就有话可说。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不仅有出经入史的思想文化,有琴棋书画的艺术文化,还有无比丰富的节日民间文化。节日文化是民族精神和风情的反映,几千年民族的喜怒哀乐尽显其中。可以说,节日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集体无意识,是中国文化中每个人必须记住的民族精神传承的密码。
我国的民俗节日历来被叫做岁时节日,岁时源于古代历法,节日源于季节气候。从正月初一举国欢庆春天的节日开始,几乎每月都有节日。如“二月二”春龙节,俗称“龙抬头”日;“三月三”上巳节,是许多少数民族的歌节,也是定情之节;“四月初五”清明节,踏青、洒扫,祭先人;“五月初五”有 “端午节”,以表彰忠义气节;“六月六”天贶节,俗称“晒虫节”;“七月七”七夕节,俗称乞巧节;“八月十五”中秋节,“九月九”重阳节……
这些节日最初是由年、月、日、时和气候寒暑变化相结合排定的节气时令,它是以农作物生长周期的循环往复规律而加以确认的。然而在千年历史岁月中,它们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时令,而在沧海桑田的变更中,吸纳了历史的、宗教的、民族的文化元素,在人性文化深度上不断完善以至约定俗成,走进了千家万户。节日就具备了自然时令与生活时令的双重特征,成为农耕文明语境中的文化话语。而历代文人墨客的推波助澜更扩展了其中的哲理,夯实了其中的民族文化成分。
上古时期的人类为摆脱混沌时空状态,需要清醒的时间感和准确认知的轮回序列理念。端午节依托夏至时间节点,在人对五月夏日的时空感受中,增添了春秋时期伍子胥之义、春秋越王勾践忍辱负重之毅、东汉曹娥之孝。在诸多传说中,屈原忘我献身为国沉江的爱国情操更为高洁,更符合中华民族的人格光辉的最高理想,其“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伟大精神,成为了爱国主义人格精神的典范。从而使得端午节在原有的驱虫避害的本初意义中,被赋予了一种大爱无疆的崇高人文精神,演化为全民性的民族大节日,进而对韩国、日本、东南亚乃至整个世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中秋节在周代是迎寒祭月的节日,到了唐展成为祭月、赏月、玩月的喜庆团圆的盛大节日,沿袭至今。中国人几千年来把自己的生活节拍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紧密联系起来,构成了完美和谐的节日文化。宋代大文豪苏轼的生花妙笔令中秋节摇曳生姿:“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道出了人间悲欢离合与大自然的月圆月缺之间的永恒奥秘。
代表中华女性贤惠端庄与温淑坚贞的,是“七月七”的乞巧节。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从《诗・小雅・大东》说:“维天有汉,监亦有光。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彼牵牛,不以服箱。”到《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经传演而家喻户晓,织女成了中国妇女对爱情忠贞不二的传说,成为中国妇女美德的代表。
尊老是一个民族美好德行的呈现,孝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这种人性的深度在中国不仅口口相传并见诸史书,而且融入每个节日并成为重阳节最重要的品质。中国有敬老爱幼的优良传统,金色秋天象征人生进入金秋老年,所以“重阳”又是老人节。但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使得人生的金秋充满了豪迈向上之气。农历九月, “九”与“久”谐音,“久久”又有“宜于长久”“年年丰收”的意思,故于重九日有庆祝风俗。重阳节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如登高,而登高又可能萌发思亲,尤其于古代游宦之士人、求学之学子,思亲更为强烈,王维一首“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能传遍大江南北,传唱至今,不仅在于它揭示着中国人亲情醇厚和人生仁爱之理,而且还在于它与节日的合一,使它具有了民族的魅力。
至于春节,是为庆祝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是为感谢自然赐予新的开始,也是为了激励新的奋发,普天同庆,万物齐歌……
民俗节日就这样伴随着亿万农耕群体,从远古走到今天,始终与全世界十多亿华人息息相关,融为一体,不可分离。中华儿女无论在哪里,始终带着传统的民俗节日,以示自己是炎黄子孙,不忘先祖,因此,民俗节日可谓民族凝聚的一种纽带,是民族精神的历史积淀,是中国文化身份之标识。
但是,现今的民俗节日除了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少数节日外,其余如“端午”“七巧”“重阳”等已经被严重忽视了,似乎“端午”“重阳”节过与不过,都无关紧要,而“七巧”也许根本就被遗忘了。中国节的记忆正在飘逝。而有的国家此时竟然要与我们争夺“端午”的专利,就不会奇怪了。
中国节是中国文化的指纹。对东方最悠久、最重要的部分――传统的思想文化、艺术文化和节日文化的重新发现和重新认识,迫在眉睫。中国节不仅是一个团圆之节,大爱之节,也是恢复历史记忆的心灵之节。时代召唤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中国节,激发她固有的文化活力,唤起国人对民俗节气的文化记忆,增强我中华的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让中国节不再飘逝,这是东方绿色生态文化的善良祈愿!
李煜留给我们不少温婉、柔情、哀伤、苍凉的词作。他的词,让他成就了不可磨灭的伟大,在后人对他的评价中,除了作为曾经的国君,更多的,是被誉为“词中之帝”。
文学似乎是一种很玄的东西。因为在李煜文学成功的背后。有一段段汇成动力的情愫,那就是大小周后。
周后的“清泪尽”
周后,名娥皇,生于936年,比李煜大一岁。她是一个大美人,几种南唐史书都说她“有国色”,但她并不满足于自己的天生丽质,还独创了“高髻纤裳”和“首翘鬓朵”等妆容,尽显自己的绝世美貌与曼妙身姿,引领着南唐少女们的时尚潮流。此外,她多才多艺,对闲情雅致的玩艺门道无所不精。
据陆游《南唐书》载:(她)精通书史,善音律,尤工琵琶。元宗(李煜的父亲)赏其艺,赐以焦桐琵琶。后主(李煜)作《念家山》,后(周后)亦作《邀醉舞》。二人曾重订《霓裳羽衣曲》,此曲在唐之盛传,最为大曲,后主独得其谱,乃与后变易讹谬,颇去洼,繁手新昔,清越可听。
周后常弹奏李煜的词调,极得李煜赞美,于是,她就成为李煜作词的原动力之一了。
在词作中,李煜说“天教长少年”,他衷心地希望自己和周后能白头偕老,岁岁长圆。然而好像应了古诗所说的“大凡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他和周后神仙眷属般的日子,只有短短的十年。
因为,在李煜的爱情故事中,并不仅仅只有周后一人,后来还有一个小周后――周后的妹妹。李煜和小周后的相识,还要从李煜和周后在七月初七乞巧夜畅饮,周后因多喝了几杯酒突然生病开始说起。
李煜看到周后突然生病,十分着急,立刻召周后家属入宫看望。周后的父母携带次女(后来的小周后)入宫问候。周后让家人在宫中多住些时日,待自己病愈后再回去。周父周母因家事繁冗,提前离宫,只留次女在宫侍疾。小周氏秀外慧中,李煜暗中赏识,只因没有正当的理由,只得心生遗憾。如今小周氏伴居宫中,李煜遂命心腹对她格外照顾。
小周氏生得玉貌花容,蕙质兰心,却常常对镜自怜,深恐自己具有这般才貌,将来嫁入庸俗之家。她见姐姐嫁得后主,册立为后,做了南唐的国母,享受欢娱快乐,心里本来羡慕:现在知道李煜看中了自己,在软语温存之下,最终,她芳心许可。李煜天生才气,再加上得到了小周氏这样的美貌佳人,心中少不了非凡得意,又要抒情,于是填写《菩萨蛮》词一阕,把自己和小周后的情意,尽情地描写了出来:
花明月暗飞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划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
画堂南畔见,一向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
这阕词填得十分香艳,一出即被那些宫人妃嫔传唱开了。李煜和小周氏的暧昧情事,连民间也知道,一时传为风流佳话。
后宫妃嫔借着探问周后疾病的名目,来到中宫,把一些诗词作为证据,将李煜与小周氏的私情,悄悄告知周后。
周后正在病中,体弱又气恼,顿时病势加重,从喉中吐出一口鲜血,立刻昏晕过去。过了半晌才悠悠醒转,她长叹一声,喘息不已。周后经此一气,疾病愈加严重,不上数日,竟自撒手尘寰。李煜见周后亡故,传旨从厚殡殓,附葬山陵,谥为昭惠皇后。过了些时日,小周氏被立为皇后。
这是周后对于自己爱情走向终点的清泪。她有苦说不出,唯有清泪在心中肆意流淌。而李煜却有着作为诗人的随性,忽略了别人的感受。李煜与大小周后的感情成为他在文学上造诣的起源。
李煜的“纸灰起”
李煜毕竟是有情有义之人,他对周后的离世伤心欲绝,写了不少追悼亡妻的诗词。小周后看到自己的姐姐逝去,心里自然也过意不去,反倒不怎么进宫了。但她和李煜心心相印,在日后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之间还是有许多浪漫的生活瞬间。
好景不长。公元975年,随着一声炮响,宋军进攻南唐的战争爆发了。由于李煜长期奉行的消极不抵抗政策,首都金陵很快沦陷。李煜选择了投降赵匡胤,成了宋朝的“违命侯”,小周后也被封为郑国夫人。二人开始过着与世隔绝的俘虏生活,靠着微薄的俸禄过日子。
随着宋朝政权的稳固和强大,李煜和小周后的日子更加地难过。痛苦郁闷中,李煜又演绎出一张悲情思乡的“专辑”,其中包括《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这些词作,最终给他惹来了杀身之祸。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看到李煜写了那么多词,竟然没有一句提及君王圣明,觉得李煜对南唐社稷覆亡耿耿于怀。赵光义认为,兴衰存亡,皆系天意,如此怨谤,岂能容忍?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春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今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公元978年,当李煜与后妃们聚会,写出这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时,宋太宗再也无法容忍他流露出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遂命人以赏酒为名,毒杀李煜。可怜的李煜并不知道太宗的计谋,饮下毒酒一命呜呼,弃小周后而去。时隔不久,小周后由于对李煜的挂念,在忧郁愤懑中追随李煜而去。
纵观李煜的一生,浪漫诗词的背后充斥着苍凉的命运。明代诗人陈继儒曾经发出这样的感叹:“天何不使后主现文士身,而必委以天子,位不配才,殊为恨恨。”
关键词: Peacock 孔雀 东西方文化差异
东西方文化和背景差异表现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仅表现在行为举止、生活礼节、社会习俗等方面,对某些动物的看法有时也迥然不同。东西方都有很多关于孔雀的传说,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peacock”和“孔雀”常常被认为是等价的。由于文化历史等原因,两者在本质上是不同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起源差异
神话传说是每一个文明社会都会创造出的一种精神文明的产物。它是以人民的生活、生产为基础而产生的,最能反映人民的美好愿望。
孔雀,被人们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最迷人的鸟类。在东方的传说中,不乏关于孔雀的故事。据佛教故事《孔雀大明王菩萨》记载,孔雀是由百鸟之长凤凰得到交合之气后育生的,与大鹏为同母所生,被如来佛祖封为大明王菩萨。此外,东方神话传说中流传最广、尽人皆知的一个美丽神话,当属长篇史诗巨作《召树屯》。这首神话史诗的女主人公,就化身为美丽的孔雀。在故事的最后,王子召树屯终于克服了重重阻碍,和他心中的爱人南玛诺拉走到了一起。对于东方佛教徒和印度教徒来说,孔雀是神圣的,它们是神话中凤凰的化身,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
西方peacock作为一种吉祥之鸟,它的起源非常神奇。在古希腊传说中,天后赫拉(Hera)容貌美丽,具有高贵气度王者风范,“她的威严和力量只服从于宇宙自然灵气”,是主管婚姻和家庭的女神,Ppeacock则是天后赫拉的圣鸟,被视为赫拉女神的象征。罗马神话中的天后朱诺(Juno)柔美迷人,是工艺和智慧女神。赫拉在罗马神话中被称为朱诺,因此peacock又被称为“朱诺之鸟”(Bird of Juno);早期基督徒认为peacock是救世主耶稣复活的象征。
二、形象差异
几千年来,孔雀一直为人类所钟爱。东西方的peacock和孔雀在形象上虽然类似,但仍有所差别。据记载,世界上的孔雀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印度到斯里兰卡一带产的蓝孔雀(又名印度孔雀),后被人们从原产地带到海外,逐渐散布到西方世界的各个角落。如今,这种异域的鸟已经俨然成为西方世界的居民,非常为人所熟悉。另一种是从缅甸到爪哇一带产的绿孔雀(又名爪哇孔雀),也即东方绿孔雀。此外,还有个头要矮小很多的非洲孔雀,其根本没有华丽的覆羽。另外,蓝孔雀还有白孔雀和黑孔雀两种变异种。
西方peacock和东方孔雀两者差别不小,例如雄性蓝孔雀颈部为蓝色,而东方绿孔雀颈部则为绿色,而且蓝孔雀头部的羽冠呈扇形撒开,而绿孔雀头部的羽冠则是簇状,不成扇形。
相较于西方peacock,东方绿孔雀的羽毛其实更加辉煌绚丽,孔雀最早可见于先秦古籍《山海经》中的《海内经》:“有孔雀。”东汉杨孚著《异物志》记载岭南的孔雀:“孔雀,其大如大雁而足高,毛皆有斑纹彩,捕而蓄之,拍手即舞。”成书于西晋的《博物志》对孔雀也有详细的描写:“孔雀尾,多变色,或红或黄。喻为云霞。”《增益经》曰:“孔雀有九德,一颜貌端正,二音声清澈,三行步翔序,四知时而行,五饮食知节,六常念知足,七不分散,八少,九知反复,以此喻比丘之行仪也。故为祥物。”孔雀以其独特的魅力,自古以来就为东方文人雅士所喜爱。
三、意象差异
中国人认为孔雀开屏是喜庆吉祥的象征,所以人们常用孔雀比喻美丽的人或事物。中国古代有“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故事;舞蹈家杨丽萍因跳“孔雀舞”而出名,并被誉为“孔雀公主”。她表演的舞蹈“孔雀”、“雀之灵”、“雀之恋”等精彩绝伦,看后令人赞不绝口。
古代甲骨文的“凤”字,头上有一簇漂亮的冠毛,身后是长长的尾羽,整体图形完全就是一副孔雀的象形图画,孔雀在中国自古就被视为一种美丽、吉祥的大鸟。
但是peacock在西方的身价却一落千丈。西方人认为peacock行走时昂首阔步,目中无人,头冠频频摆动,还不时开屏来炫耀其美丽,这是“骄傲”、“虚荣”的表现。所以peacock在英语中常带有贬义。Peacock在缅甸象征喜庆,在英国却象征祸害。如英国莎士比亚的《哈姆莱特》中哈姆莱特称篡位者是“peacock”,就指喜欢招摇的不道德女人。1896年李鸿章访欧时曾遇尴尬,“他身穿黄马褂和帽子上的孔雀羽毛”,受尽西方人的嘲笑。又如美国3D动画电影《功夫熊猫2》中则把peacock塑造成一只妄图毁灭功夫、征服中国的邪恶反派沈王爷“Lord Shen”。
四、文化差异
孔雀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人把“孔雀”看做是美丽和吉祥的象征。在中国文化中,“孔雀公主”、“孔雀开屏”、“孔雀舞”等,都给人以美的联想。
但是英语中的peacock则不同,它用于延伸意义时,多半含有贬义。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美国传统词典)对peacock的第二个解释为:A vain person give to self-displaydandy(一个虚荣的、自我表现的人;花花公子)。西方文化不注意peacock美丽的一面,而只强调它骄傲的一面,所以英美人在形容一个人骄傲、狂妄、爱虚荣时,就把他(她)比作peacock:He is proud as a peacock.(他非常高傲)play the peacock?(炫耀自己;沾沾自喜)另例:
Who do you think I am,peacock(你以为我是谁啊,你个臭孔雀?)
They were eager to take the young peacock down a peg.(他们很想压一压那个年轻的狂妄家伙的气势。)
The man was peacocking about on the lawn.(这个人趾高气扬地在草地上来回地走。)
此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美丽的孔雀被喻为高贵和圣洁之物,成为文人雅士们纷纷讴歌的对象。孔雀的形象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例如战国楚・屈原的《离骚》:“魂兮归徕!恣志虑只,孔雀盈园,畜鸾皇只。”汉司马相如的《长门赋》:“孔雀集而相存兮,玄啸而长吟。”汉刘向的《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宋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唐沉亚之的《为人撰乞巧文》:“假文羽於孔雀兮,而使擅夫佳丽。”宋孙光宪的《八拍蛮》词:“孔雀尾拖金线长,怕人飞起入丁香。”这些名句使孔雀之名家喻户晓,世代流传。
孔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蕴涵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长期以来,早已为中国百姓家喻户晓,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今在百姓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到处都有孔雀的身影,如穿戴有孔雀花纹的舞蹈服装、裘衣、鞋、钗;吃有孔雀开屏鱼这道菜;或者用孔雀装饰陶器、金属、珠宝和玻璃;或者用孔雀羽毛制作头饰、帽子、扇子,甚至雕刻、剪纸、刺绣,文学作品等也都会以孔雀为题材,这些都反映人民对喜庆吉祥、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孔雀是美好、吉祥、喜庆、幸福的象征。
从以上四方面的对比,可以看出西方peacock更强调了其虚荣、炫耀的消极一面,而孔雀则代表东方人民对美好、吉祥的追求。仅仅英汉词语的差异就很能折射出文化观念和历史形成的不同,这给以英语语言和文化学习者一定的启示,两种语言并不可能是一一对等的,即使字面意义相近(denotation),内涵(connotation)上还是会存在显著不同。所以不能把语言学习简单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掌握、运用语言的同时,一定要考虑文化的因素,比如在英汉互译的过程中,要考虑到peacock和孔雀在文化内涵上的差异,所以,中国有些商品的商标是“孔雀”,如“孔雀”牌手表等。但是,商标为“孔雀”的中国彩电出口海外时,用的商标不是peacock,而是另外起了一个名字:Uranus(天王星),这样就免去了对孔雀文化理解上的偏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传统文化 作文教学 源头活水
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创造的集体记忆和精神依托,也是中华民族身份的标志,更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笔丰富而又宝贵的精神遗产。作为龙的传人,让世界了解独具魅力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保护、传承其精华更是我们的义务。但是改革开放后,尤其在现代化、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随着经济的强势席卷而来。这让一向保守的国人先是不知所措,而后却竞相拿来,民族传统的文化,让他们觉得苍白无力,没有新鲜感,尤其是一些年轻人,他们对洋明星、洋电影、洋动漫、洋节日的狂热追求,似乎已到让人莫名其妙的程度。他们迷恋于迈克尔杰克逊的舞姿和歌声,却不屑于读屈原的《离骚》;他们痴迷于奥特曼的无所不能,却不齿于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他们热衷于外国大片的惊险刺激,却不知《孔子》、《屈原》的厚重独特;他们捧“红”了圣诞节的苹果,却冷落了除夕夜的饺子;他们忙于二月十四日的情人节,却不曾知晓七月七日的乞巧节……虽然韩国对端午节的申遗是一场误会,但我们也应该反思。因而,如何保护、传承传统文化成了我们不得不面对的课题,语文老师要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份光荣的使命。要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优势,以语文课堂为平台,以传统文化为素材,以作文、读书笔记等为载体,通过灵活多样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祖国的民俗美、文化美、历史美、人物美。
一、追根溯源,分步骤分阶段,查找搜集资料。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让学生在平时的作文中能写出与传统文化相关联的内容,学生就一定要熟知这方面的文化,面对如此丰富的内容,凭学生个人的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应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地有条不紊地开展活动。给学生提供三种获取资料的途径:(一)走近群众生活,或实地考察,或走访本地文化名人,读社会这本书。(二)利用网络,上网阅找资料,读网络这本书。(三)查阅相关图书资料,读“历史”这本书。
语文教师还应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制定相应的目标,高一学生刚入校,有双休日,课余时间较充足,但科目多,他们对新生活还得有个适应过程,综合这些实际,前半学期老师可就乡土文化,指导学生搜集整理一些地域文化,后半学期可结合必修课本后“梳理探究”的内容,给学生提供“奇妙的对联”、“姓氏源流”等话题。我校高一年级语文备课组组织了这些活动,一年下来成绩突出,内容真是丰富,囊括了这些话题的各个方面,学生搜集到了:延川的剪纸艺人,布堆画艺术,民间故事,历史传说,名人故事,革命遗址,婚丧变迁,信天游的特点,曲艺发展,作家路遥的故事,女诗人李娓娓的故事,彭祖庙的遗址,等等;不同姓氏的起源,复姓知多少,刘姓中的名人,等等;对联的起源,对联的特点,对联的写法,趣味对联,等等。这次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变迁,感受到了姓氏文化的奇妙,领略到了对联的魅力,有了这么丰富的内容,学生何愁作文没素材?
高二学生分科后,课程少了,但任务重了,可给他们布置一些少而大的话题,可选必修二课后的“年节风俗”,可针对必修四第一单元的内容,布置搜集“戏曲文化”的任务,可在学习选修时,选取学生喜欢的话题,如“谈谈流行歌曲中的修辞”、“说说儒家的仁”等。就戏曲传统文化,我们给学生一个月的时间,交回的内容同样丰富多彩。他们搜集到了不少资料,如戏曲的起源与发展,中国五大戏曲剧种,脸谱的知识,戏曲的行头,戏曲的角色行当,等等。
高三学生学习时间较紧,但一定要让学生熟知几个文化名人,为高考写作打基础。结合学生和学校图书馆的实际,我们给学生提供了传记作品中的杜甫、、沈从文、杨振宁,读本中的、等文化名人。学生在单调繁忙的学习生活中忙里偷闲,既可丰富生活,又能获取精神食粮。这样有目的有步骤地将活动开展下去,能让学生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获取丰富的写作资源,可谓一举两得。
二、开展语文实践活动,集中整合资源,化零为整。
搜集资料,只是写作教学的第一步,因为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各不相同,各有侧重,较为零散。得组织学生开展专题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把这些零散的内容整理起来,使他们对这些知识形成系统的认识,这样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又可以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学生搜集完“年俗文化”后,我引导学生,开展了这样的语文实践活动:(一)考考你,春节习俗知多少;(二)比比看,年俗故事展风采;(三)动动脑,探究年俗有深意;(四)勤积累,春联古诗大看台;(五)说说看,家乡年俗知多少。这样的五大教学板块,每个大板块中又有许多的小板块,如,第一大板块中就包括:春节的俗称,春节的起源,正月初一的古称,民间过年的期限,过年的传统活动。这样由小到大,由零散到系统,不仅帮学生搜集了作文素材,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写作的兴趣。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写作素材丰富了,就会有写作的冲动,这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开始写作。首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读书笔记的习惯,指导他们把每次活动的内容,都整合在一起,以备后用。其次,鼓励学生在平时积累资料时,养成写随笔或日记的习惯。再次,开展完语文实践活动后,动员学生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从不同角度去写放胆文、个性文、创新文。最后,学校可举办全校性的传统文化知识与作文竞赛。利用这些丰富的活动形式,几学期下来,我们的学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就我所教的两个班中,张朵、孙文等同学,搜集了厚厚的两大本资料,而且能把这些内容分门别类并标上页码;在平时练笔中,高文婷、高琼同学的随笔,文笔流畅,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高秀同学的《李姓中的名人》,采用了新闻特写的方式对历史上重要的李姓名人作了介绍;庞华同学的《对联与名人》、史海丽同学的《戏曲脸谱常识》,条理清楚,构思巧妙;在全校性的地域文化作文竞赛中,贺芳同学的《陕北葬制》,刘芳同学的《乘着歌声的翅膀到陕北来》,冯婷同学的《禹居大禹山及石狗弯的来历》等作文脱颖而出,获学校一等奖;在第三届“步步高杯”全国作文竞赛中,杨攀同学荣获三等奖,并应邀免费参加了他们组织的夏令营活动;在“新人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奖赛中,霍哲和贺翠同学荣获一等奖,惠超和常青同学获二等奖,折停停同学获三等奖。学生能取得这些可喜的成绩,不能说与学生找到了作文的源头活水没关系。
四、表扬优秀,鼓励后进,增强写作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