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5:0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新社内蒙古四子王旗6月26日电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26日在内蒙古中部主着陆场安全着陆,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顺利出舱,身体状况良好。至此,备受瞩目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王兆耀当天明确表示,以此次任务圆满成功为标志,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将全面进入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阶段。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任务,“神十”在为期15天的太空飞行中,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按预定计划,圆满完成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
其中,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为全国青少年演示讲解失重环境下的基础物理实验,这是中国载人航天飞行中首次开展的教育类应用任务,体现出载人航天工程直接为国民教育服务的理念。
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中,神舟十号飞船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方绕飞至其后方,并完成近距离交会,旨在验证航天器绕飞及多方位交会技术,为后续空间站工程建设积累经验。
王兆耀指出,通过15天的在轨飞行,“神十”任务进一步考核和巩固了交会对接技术,验证了航天员在轨驻留保障技术。通过在轨维修操作、太空授课和飞船绕飞等一系列空间试验和活动,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战略“三步走”第二步第一阶段任务完美收官,也为后续中国载人空间站建设积累宝贵经验、奠定良好基础。
他透露,根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整体发展规划和计划,下一步将开展空间实验室工程的研制建设,计划在2015年前后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
与其同步进行的载人空间站工程也在按计划顺利推进,计划在2018年前后发射试验性核心舱,2020年前后完成中国载人空间站的建造。在此期间,根据需要发射一系列的货运飞船和载人飞船,向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提供物资补给和成员往返。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载人航天总体技术水平和能力,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与国家的发展需求和广大民众的期待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王兆耀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应坚持着眼国家整体发展需要,创新驱动并持续推进,“为探索太空、造福人类,做出中国人应有的贡献”。
天宫一号的由来
天宫一号的任务方案早在1992年国家制订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时就已确定。2002年,方案论证和审查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整个任务方案通过。但天宫一号尚未定名,只是称为“目标飞行器”。2006年,天宫一号进入初样研制阶段,并命名为“天宫一号”。为什么要以此命名,一种说法是希望宇航员们在太空中生活的地方和与宫殿一样舒适。另一种说法是与“神舟”、“嫦娥”相呼应,有一种真正的空间站雏形的概念。对于一般老百姓而言,天宫一号的名字很容易使人联想起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此外,“天宫”是中华民族对未知太空的通俗叫法。因此,以天宫一号为目标飞行器命名,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
天宫一号是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属载人航天器,高10.4米、重8.5吨。于2011年9月29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设计在轨寿命两年。由于天宫一号是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中的被动目标,所以也被称作“目标飞行器”。而之后发射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被称作“追踪飞行器”,入轨后主动接近目标飞行器,并进行交会对接。
2011年11月,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自动对接,中国由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国家。2012年6月18日,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再次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中国3位航天员首次进入在轨飞行器,之后顺利完成手动交会对接。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顺利完成了自动交会对接。
天宫一号的发射标志着中国已经拥有建立初步空间站,即短期无人照料的空间站的能力,为后续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攻克交会对接世界级难题
无论是目前的小型空间实验站,或是今后建立大型空间站,都离不开一个关键部件:对接机构。此前,世界上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只有俄罗斯和美国,但能够独立研制对接机构的只有俄罗斯,连美国用于空间交会对接的对接机构一般也是向俄罗斯采购。
当时通过摸底和寻价,发现俄罗斯方面的开价堪称“天价”:不仅购买对接机构技术的设计专利费就要1亿美元,其后引进成熟的技术和现成的产品还要加钱,另外还不排除被搭售其他无关紧要的东西的可能。考虑到今后中国载人航天要建空间站,多个航天器之间的交会对接以及天地往返运输任务也会较频繁,所以我国决定自主研发。
但17年前,对接机构要做成什么样子,实现工程化的技术难点在哪里,很多概念都只是停留在模型和图片资料上,一切都是未知数。对标国际先进,我们一开始就提出了采用跨越式发展的思路――研制能与国际空间站相匹配的异体同构周边式对接机构。这种对接机构适应性强、承载能力大,便于航天员在不同飞行器之间自如进出.但与之相应的难题便是重量大、对接初始条件要求严格、构造复杂。
为了将这个方案论证清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研制团队搜集和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相关资料,在字里行间筛选点点滴滴可用的信息,翻译俄罗斯对接机构的相关书籍。前后收集到的各类资料装满了整整10个大箱子,仅论证报告的撰写就用了3个多月时间。但是,如何把理论转换为设计方案,又如何把方案变成符合工程应用需求的实物,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摆在面前的第一道难关就是如何模拟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的对接过程。
俄罗斯采用的是“吊挂”方案,即把两个飞行器吊起来,利用钟摆的原理来模拟初始对接过程,但这种方案在稳定性上有很大的局限性。刚开始时,尝试用滑车的方案,但试验下来发现摩擦力太大,无法模拟飞行器在太空中的环境特性。后来,八院科技人员创造性地提出了气浮平台的方案。但这个方案的关键是需要建立两个平整度高和稳定性好的平台,整个平台在任何情况下平面高低起伏不能超过3‰毫米,也就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1/20。通过查询各种资料,发现只有泰山花岗岩才能满足上述要求。于是,科技人员亲赴泰山石矿区,在那里仔细考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开采到了两块70多吨重的大石头。接着,又用5个多月的时间加工成两个20吨重的精密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两个8吨重的飞船模型只须用手指轻轻一点就可移动,而且还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设置各种初始对接条件。俄罗斯专家参观后,不由赞叹:“这是当今世界上水平最高的对接机构试验台。”
成功,往往就是最后一小步的坚持。对接机构第一次地面模拟试验时,科技人员准备了3套参数,把所有的零件、部件都准备齐全了。虽然第一次试验就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成果,但也暴露出设计中的一些问题。例如分离角速度过大的问题就成为一只拦路虎,足足困扰了科研人员一年。角速度是物体转动快慢的一个物理量,手表秒针的角速度是6度/秒。角速度过大,在太空环境中就可能导致天宫一号和神舟八号发生碰撞,甚至不能分开,后果严重。一开始测得的分离角速度是0.2度/秒,这无法满足设计要求。于是科研人员开始了攻关,分析、试验;再攻关、再分析、再试验……但试验结果始终没有大的改观。
眼看任务周期一天天临近,如果再找不到原因,将会影响整个交会对接任务的进度。搞科研最大的痛苦在于攻关,而这又是一个精雕细琢的过程,没有任何捷径可走。经过170多次的反复试验、分析和改进,最终科研人员用最严苛的环境条件来模拟,将分离角速度做到了0.1度/秒。2011年11月14日,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首次成功分离,科研人员一年半的艰辛付出终于获得了令人惊喜的回报,分离角速度实测下来只有0.04度/秒。
为了航天员能吃上热菜热饭
电源系统对航天器来说,如同人体的心脏和血液一般重要,为航天器源源不断地提供电能,是航天器成败的关键。它吸收太阳的能量,转化成电能,作为航天器上所有设备提供运行的动力,同时又把多余的电能存储起来,以备在没有光照的时候保障航天器仍能正常工作。
在天宫一号之前,这颗“心脏”的动力并不算大,神舟六号上的航天员为了节省电能,在天上吃的是冷饭冷菜。最后建成的空间站和其他航天器相比,不仅是体积和试验设备的增加,更要求为航天员提供一个可以长时间工作的舒适环境。为此,必须在天宫一号的供电模式上实现重大突破,采用更大功率的高压母线系统,为后续空间站的顺利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9年前的一个冬季,作为一支承担了神舟一号至神舟七号电源系统研制任务的团队,天宫一号低轨高压电源系统的关键技术攻关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在了八院科研团队肩上。
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国内没有任何相关的研制基础。通过前期的一些调研,科研人员曾乐观地认为低轨高压电源系统的一些关键技术和关键材料是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或借鉴的。可仅仅过了一个春节,一个又一个的问题便接踵而至。首先是俄罗斯的技术合作项目出现了中断,接着是日本将半刚性太阳帆板的关键材料、美国将氢镍蓄电池的关键材料、欧洲将高压元器件相继对中国实施了出口封锁。
国外的技术封锁逼迫着研制团队只能通过自主创新研发空间电源技术。5年中,他们除了广泛联合系统内单位,还牵头电科集团、兵器集团、中科院、上海交大、东华大学等国内相关领域最优秀的50多家单位,开展了100多项技术攻关。攻关项目涵盖电子、机械、化学、材料等多个领域。经过艰苦攻关,终于研制出了比国外还要好的玻璃纤维网、离子交换膜、固体剂、高压继电器等近百项新材料、新器件、新技术。
2009年6月21日,神舟八号已基本完成了研制任务,可这时却发现原有总体方案有一定的风险。为了解决这一风险,需要将供电能力设计值提升40%。这对电源系统来说是颠覆性的改变。系统、产品和测试设备全部需要重新设计。按照正常程序至少要两年半时间,但留给研制人员的时间只有短短8个月。
那次决策会从中午12点开到了第二天凌晨5点,会议室里烟雾腾腾,大家都在思考:这么多新技术要上,还有那么多地面试验都要重新做,8个月的时间能行吗?如果不行,那就意味着其他系统已做好的工作就要停步或放缓,所有协调好的计划节点就要为此更改,我国的交会对接试验势必就要为此而推迟。为了总体方案的可行和不突破最后的节点,经过对技术的充分评估和对进度的反复测算,研制人员最后决定:拼了命也要干成!于是,调度按时间节点倒排计划,计划安排精确到了小时。
当拿到计划表时,研制人员不禁感叹:这简直不是给人排的计划!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八院第811研究所集中了所内最优秀的各类资源,全所专家参与论证把关。在这8个月的时间内,除了春节休息两天,所有设计师都吃住在所里,每天工作14个小时以上。为了进一步压缩时间,把原本串行的产品研制改为并行研制,对生产工人实行“三班倒”……就这样,8个月后,终于攻克了这一道难题,产品提前十几天交付总体。
筑起中国的“太空家园”
从世界载人航天发展的历史经验看,空间站阶段无法回避。空间站是人类向深空进军的重要试验平台,许多关键技术需要在空间站验证。同时,空间站也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造福地球的重要平台。
空间站潜在的技术突破和可能取得的重大实用价值得到了世界的认可,建造空间站是通向未来更高更远目标的必由之路。由于多种原因,中国尚未成为国际空间站(ISS)的成员国,但随着天宫一号的发射和未来空间实验室设想的不断实现,我国将会更深入地参与国际空间站的活动。正如美国宇航专家詹姆斯・奥伯格所言,中国载人航天的飞速发展,不仅证明高科技水平日趋提高,也将使其获得与国际空间站完全合作的机会。
太空授课的中国航天实力
6月20日,王亚平太空授课51分钟实现不间断直播,在普通老百姓看来是科普,背后却是强大的航天实力。
北京时间6月26日9时41分许,神舟十号飞行乘组3名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在内蒙古中部草原“神十”任务主着陆场结束为期15天的太空之旅,从飞船返回舱健康出舱,由太空家园返回到地球家园。这是神舟飞船第10次从太空返航。从2003年杨利伟首飞太空的10年间,我国共有10名航天员进入太空。
“神十”3名航天员此次飞天征程中,成功实施进驻天宫一号、飞船与天宫一号自动和手控交会对接、中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国首次航天器绕飞交会试验以及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等一系列太空活动,圆满完成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天地往返运输系统首次应用性飞行任务。据了解,神舟十号载人航天飞行,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第一阶段的收官之战,对巩固和完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动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建设意义重大。(来源:人民网)
危险的盐
我们的身体必须依赖于微妙的平衡:活跃的免疫功能太少,我们会受感染;但过强的免疫功能会攻击健康组织,从而导致自体免疫疾病。研究发现,某些形式的自体免疫疾病与TH17细胞产生过多有关,这种辅的T细胞,能产生炎性蛋白白细胞介素-17。高盐饮食的动物组织中的氯化钠浓度与TH17细胞数量呈正相关,而这些TH17细胞开始产生引起炎症的分子。
实验表明,采食高盐食物的动物更易发生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这是一种由类似失控的TH17的细胞所促生的多发性硬化症样的神经系统疾病。专家指出,如果吃了太多咸的食物,导致体内的氯化钠水平增加,就可能意味着麻烦。(来源:《科技新时代》2013年第4期)
生命不只偏“左”
地球生命自诞生之初,似乎就是偏“左”的:在几乎所有生物中,左手螺旋氨基酸都主宰着细胞的生命过程。而与左手螺旋氨基酸高度相似、与之呈镜像对称关系的右手螺旋氨基酸则很难见到。近几年,科学家终于在包括人类的多种高等生物中发现了右手螺旋氨基酸,它们带来了毒性、致幻等奇妙特性,而且可能给新药研发带来启示。(来源:《环球科学》2013年第6期)
吃,照样能减肥
谁说只要是吃,就一定会长胖?如果你知道一些食物的特性,吃了它们照样可以减肥!
吃脂肪不一定会长胖!当然不可吃黄油和肥肉。这里的脂肪是指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一类,如鱼肉、坚果。这类脂肪酸易被氧化变性,不会进入脂肪细胞,且能降低血脂浓度。
芹菜、竹笋等富含粗纤维的食物,主要成分是不能被人体消化的多糖,且消化过程中可促进肠道蠕动,并带走附着在肠壁上的油脂。
此外,富含左旋肉碱的食物和黄酮类的食物都有助于减肥。如牛羊肉、牛奶和鳄梨中的左旋肉碱含量很高;绿茶、洋葱、橘子中黄酮类物质富裕。(来源:《博物》2013年第6期)
手术会导致肠道细菌变化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胃束带手术减肥后,生活在肠道中的微生物发生了变化。
一项对小鼠的研究表明,手术会导致不同类型的细菌定植在肠道。研究人员将这些细菌的样本转移到健康的小鼠体内,使它们能够不经过手术迅速减肥。科研人员将试验小鼠分为三组:分别进行胃束带手术;假手术组并继续给予高热量饮食;假手术组,但给予低热量饮食。术后两周发现,进行胃束带手术的体重明显减轻,后两组无明显变化。目前还不清楚微生物是如何影响减肥的,有可能是微生物对新陈代谢产生影响。(来源:《北京科技报》总第3424期)
从基因中寻找长生药
在物质文明高速发展、强调享受人生的当代,生命长度和健康品质构成了一道强硬的瓶颈。几十年来,医疗科技的突飞猛进并未扳倒癌症、高血压、心脏病这些大敌,而试图寻找相关致病基因并加以击破的事业停滞不前。于是一些研究者的关注转向所谓“长寿基因”,它们并非真能调整生命本身的长度,却可以帮助身体有效抵御最具威胁的疾病。(来源:《华夏地理》2013年第5期)
最古老的恐龙胚胎化石
加拿大古生物学家罗伯斯·赖斯日前在中国云南省禄丰县发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恐龙胚胎化石。恐龙胚胎化石极为少见,大部分集中发现于晚白垩世(9900万~6500万年前)的地层中。通过对比20多块不同大小和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恐龙胚胎股骨化石,科学家发现,这些胚胎的生长速度很快,有可能所有的蜥脚形亚目恐龙的胚胎发育期都很短。这项新发现受到国际瞩目,首度开启了“恐龙胚胎学”的新领域。(来源:《科学世界》2013年第6期)
地球和金星属于不同类型
最新研究发现,类地行星根据其在从最初热熔融状态固化过程中的演化历史可被分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的行星(在距主星一定临界距离之外的地方形成)在几百万年内固化,保留了它们大部分的水,后者形成了最早的海洋。在某个第二种类型的行星(在临界距离内形成)上,岩浆海洋可以维持长达1亿年,“水力散逸”作用在这一缓慢的固化过程中使这些行星脱水。地球可被划分为第一种类型的行星,但金星是在接近临界距离的地方形成的,其干燥的表面和地幔表明它也许是第二种类型的行星。(来源:《自然》总第7451期)
神舟十号的发射升空开启了中国载人航天应用飞行的新时代。10时11分,太空授课正式开始,在大约40分钟的授课中,航天员通过质量测量、单摆运动、陀螺运动、水膜和水球等5个基础物理实验,展示了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特性、液体表面张力特性等物理现象,并通过视频通话形式与地面课堂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因此,在这里我们教师上一堂有关介绍航天器与太空知识《太空梦》有积极作用。
【教学内容分析】
神十飞天包含了很多物理知识能与我们的物理知识有效结合,其中设计信号传输通信电磁波,火箭升空过程的能量转化功和能,真空中的光现象,声现象.失重状态下物体的运动.大气压强以及物理的物态变化的结合.以带领同学们遨游太空的形式开展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学生提出和讨论解决相关问题,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成为课堂的主角,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已学习了声现象、光现象 、力和运动、 能、 电磁波传送信号、大气压强、 物态变化等知识,具备了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知识。学生对航天问题较感兴趣,对火箭和太空生活的知识有所了解,但还不深入,有迫切了解航天知识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火箭的基本原理(2)知道真空中的声光现象,以及太空通讯,太空垃圾问题
(3)探究力和运动关系,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得正确性(4)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了解火箭发射的原理,力与运动关系。(2)通过问题设置和交流,复习巩固有关知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2)了解人类在航天技术领域取得的伟大成就,体会航天事业对人类所产生的影响(3)了解人类对太空探索所做的努力,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学重点】
(1)介绍航天航空领域的成就以及太空实验现象
(2)通过航天过程问题探讨,巩固相关物理知识
【教学难点】
太空实验现象的物理原理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展示与对话相结合。
教学形式:小组讨论、新闻会
发言组上台展示图片和讲解 回答他学生提问。
【教学用具】
长条形状气球、方便面盒、温度计、开水、剪刀,毛巾、棉布、木板、劈型斜面、小车课件、多媒体投影仪及展示台等
设计预习环节
将与神十相关初中物理现有知识罗列出来
1、飞船升空,降落
2、宇航员太空生活
3、太空中的声光通讯
分组完成相应问题资料收集以及运用相关物理知识,可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和网络收集视频及图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交流扩大知识容量,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引入课题
播放“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全程精彩回放”视频,人类一直梦想能够在太空中遨游,古代就有人尝试用各种方法飞向天空,但均以失败告终,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终于从梦想变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了现实。
教师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
教 师:通过播放神舟十号视频,向学生展示我国的航天技术,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组讨论交流后进行新闻会
发言组上台展示图片和讲解回答他学生提问
1、神十火箭升空
我们有必要先来了解一下火箭的工作原理,展示神十升空瞬间大量气体排出图片。
教 师:当时的场景在600多年后的今天看来,仍是那样的惊心动魄、令人叹服。科学的探索是艰难的,曾有无数先驱者,为此付出了心血乃至生命的代价。值得同学们敬佩和学习培养学生为科学敢于奉献精神品质。
进行实验:将手中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释放后,会看到什么现象?
现象:气球向前冲,
发言人:力的相互性,这些向下喷射的气体给空气向下的力,带动空气一起向下运动;同时空气给它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其减速。
从能量的角度:火箭升空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由化学能转化机械能,同时摩擦生热一部分转化为内能,整个过程机械能不守恒,能量守恒。返回舱返回地面时通过与大气层摩擦以及打开降落伞方式,减少它的动能,使他安全落地。
学生提问:火箭升空与返回舱落地都会与大气层摩擦生热产生高温,我们怎么保护卫星以及宇航员安全?
采用的隔离方法,火箭的外部都有隔热层,尤其是火箭头部的整流罩,就是为了防护头部的卫星被烧毁而设计的。
学生实验:方便面盒倒入开水,温度计测量外部温度比内部温度低,撕开方便面盒发现由内外两层纸中间空气隔离导热慢。
学生提问:另一方面它为什么在高温时,会有不燃烧和隔热的性能呢?
如果再在这类耐高温的树脂中,加入一些无机填料(如二氧化硅、云母粉、碳硼纤维等)和升华物质(如氧化硒、硫化汞等)其中涂层中的升华物质可以吸热降温。
2、太空生活
发言组上台展示图片和讲解回答他学生问题
(1)实验设计
根据伽利略的实验和你对理想实验的理解,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器材:毛巾、棉布、木板、劈型斜面、小车
要求:同桌讨论实验方案,说明实验步骤。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在地球上,一切物体都受重力,把物体拿到空中静止释放后,物体并不能静止在原处,而是要落下来。太空是一个几乎不受力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切物体都可以随拿随放,
大屏幕播放视频:有趣的太空生活。
图片展示讲解同学提问。
航天员在太空舱中给他一个速度将一直运动下去;
太空中的小球实验:小球在不受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对比地球小球受力运动,证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原因,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观看后请学生尝试在教室内再现以上的某个情景,结果物体运动形式不同。
学生提问:宇航员怎么睡觉,在太空睡觉与我们平时睡觉有什么不同?
发言人: 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是没有上下之分的,所以,宇航员睡觉时想怎么睡就怎么睡,站着躺着都一样。失重时,身体完全放松会自然成弓状,专家认为,在太空中睡觉,身体稍为弯曲成弓状,比完全伸直平躺着舒服得多。在太空中飞行,睡袋一般固定在飞船内的舱壁上,这样就像睡在床上一样舒服。
问:睡觉时,仪器设备工作时会产生很大的噪声,我们可采怎样的方式减少噪音?
学生回答:用戴上耳机。是利用减少噪音方式中从声源处减弱。
学生提问:宇航员怎么淋浴?
发言人回答:长期航天的空间站内配有航天浴室。失重时水不会自动流出,水箱中有气加压,水才会源源不断流出来。洗澡时水不会自动往下流,洗完后要用泵将空气和水一起抽走,利用大气压强差。
学生提问: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上厕所?
人紧贴坐在马桶上用泵将排泄物抽走利用大气压强原理
3、太空中的声光通讯
学生提问:宇航员在太空中怎么交流,他们与地面怎么交流,这次的太空授课通讯是怎么实现的?
发言人回答:宇航员在太空真空中是不能直接对话声音是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但电磁波可以,这次的太空授课通讯是将电磁波信号从天宫一号直接发到中继卫星上再发射到地面接收站过程,这次太空授课主要基于天链一号3颗卫星提供的中继卫星系统,数据中继卫星不同于传统的通信卫星,它必须要解决高速运动的卫星之间的捕获与跟踪,对精度要求极高。
天宫一号将信号直接发到中继卫星上比直接将信号发射到地表基站再依次传输信号方式简单降低成本。
课后作业:
中国载人航天返回着陆场有两个,主着陆场在内蒙中部四子王旗以北地区,副着陆场在酒泉发射场东部地区。到底用哪个着陆场,要看气象。
6月24日傍晚,四子王旗,乌云遮天,一会儿电闪雷鸣,一会儿云移晴出,彩霞满天。任务总指挥部研究了主着陆场、副着陆场26日早上的天气预报,气象部好,决定按原计划:神舟十号飞船返回主着陆场。此时在太空飞行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一飞船组合体刚在澳大利亚上空完成轨道调整,此时的轨道已基本上对准了中国主着陆场。
草原布阵
6月26日凌晨4点,天还没亮,整个草原、牧民、羊群均沉浸在一片寂静之中。
此时在四子王旗的回收参试人员驻地却不寂静,飞船处置试验队、航天员医监医保队、航天员医疗救护队都已将各种处置工具整理完毕,为航天员特定的血浆也随身携带就绪,特制的服装格外醒目,一眼就能识别出他是干什么的。
凌晨五点,驻扎四子王旗的参试人员出发,奔赴大庙。
东方,霞光渐现,紫云渐红,草原偶然出现的小水池能够同时映射出彩云和风车。此时的飞船轨道舱正在空中泄压,以免轨道舱在分离时由于有气压而对返回舱产生干扰力矩。估计忙碌的地面搜救人员都没理会这事,因为他们的重头戏还没开始。
凌晨六点,天上的轨道舱刚泄压完毕,我们的车辆也到达了大庙。庙宇群东南方向几百米远的地方有个巨型停机坪,停放着8架直升机,机盖已打开,地勤人员在忙碌着。停机坪的北侧是参试部队驻地,地面搜救部队、空中飞行员、各试验队已整队完毕。
战前动员
这是一场战役,一场巨型战役。有空中有地面:空中有直升机、飞机、伞兵、医监医保人员、医疗救护人员、返回舱处置人员、警戒人员,地面有搜救车辆、搜救部队、公安部队、消防部队、民兵搜救队;有天上有地上:天上有中继卫星配合、有国际救援卫星协助、有通信卫星传输,地面在长达上万千米返回走廊上布置了一条测控链,测控链中有S波段测控站、反射式雷达站、光学测量设备等。任务总指挥部指挥着全局,主着陆场指挥部指挥着这里一一即将诞生奇迹的地方。
6点15分,地面搜救分队出发。3辆搜索车在前,4辆特种车辆随后,再后面就是各试验队的车了。7点20分,6架直升机相继起飞,飞赴四个待命空域,形成一个口袋,口袋的中心就是飞船理论瞄准点,每架直升机距离中心的距离是考虑飞船返回散布范围误差后确定的。至此,搜索回收布阵就绪。
制动返回
“飞船第一次调姿”,6月26日早上7点多,完成全部航天试验任务的神舟十号飞船,在飞经南非纳米比亚上空时,开始偏航90°,与飞行方向呈垂直状态。承载3名航天员的飞船开始准备回家。
“轨返分离”,此时轨道舱和船体分离。调90°再分离的原因是保证轨道舱不与返回舱推进舱组合体在一个轨道面内,避免撞上。
“飞船第二次调姿”,飞船继续调姿90°,原先在后面的推进舱调到了前面,尾部发动机朝着运动的方向,并向上稍微翘起一个角度,飞船建立了返回制动的姿态。
“返回制动”,推进舱尾部喷出两个巨大的火苗,拼命地阻止着飞船的前进,飞船高达7.3千米,秒以上的时速骤然降了下来,原本可以绕着地球飞行的轨道现在变成了与地球大气相交的一条轨道,身处三百多千米高的飞船开始踏上回家旅程。飞船逐渐降低高度,20分钟时间里,平均每分钟下降约10千米。
“推返分离”,推进舱和返回舱在巴基斯坦卡拉奇上空分离。推进舱之所以一直跟着返回舱一同下降,是为了飞船制动8寸或制动后在不能正常进入返回走廊时提供动力保障。
“和田发现目标”,7点43分,飞船在120千米高度穿过克什米尔,进入祖国上空,设在新疆和田的活动测控站捕获跟踪上了目标。一分钟后,返回舱调整姿态,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部上空,做好了进人大气层的准备。此时的航天员会感到一丝过载,像汽车在轻微刹车,说明返回舱前进方向有阻力,而且越来越大,说明高度已在100千米以下,大气层的密度在增加。
大气快速地划过返回舱大底和舱壁,剧烈的摩擦产生了等离子体,在返回舱的周围形成一个离子层,随着阻力的增大,离子层的面积越来越大,从外部看去,像个羽毛球,头部是返回舱,羽毛是电离层,羽毛厚到一定程度时,里面的电磁波已发射不出来,外面的电磁波也进不去,这就是“黑障”,或称“等离子鞘”。
“目标消失”,黑障阻挡了和田测控站的测控,说明返回舱已钻入80多千米高度以下的大气层。
返回舱的设计像个钟,在大气层中飞行时,大底在前面,空气阻力既在运动前进方向上起到了阻挡的作用,又在重力方向上对返回舱有个向上的托举力,或称升力。返回舱利用这个托举力,可以减少下降过载,使航天员感到相对舒适些。另外,返回舱通过调整姿态,可以控制托举力的方向,使得返回舱可以左右飞行,延长返回航迹,从空中看出,返回舱是在“蛇行”,利用这种能力,可以达到调整返回落点的作用。所谓升力控制就是指对这种托举力的把握,起到减小过载、延长航程、控制落点的作用。
“敦煌发现目标”,进入黑障不到半分钟,布在敦煌附件的前置雷达站便发现了目标。“等离子鞘”尽管阻挡了电磁波的进出,但却可以充当一个很好的反射面。地面雷达是通过主动发射电磁波,依靠返回舱“等离子鞘”的反射发现返回舱的。
大气在剧烈地摩擦着返回舱,舱体外温度急剧升高。返回舱舱壁因涂有防热层,大底因受热程度最高更是严加防热,这些设计使得舱外高温不能快速传递到舱内,炼炉中的3名航天员泰然自若。
“看,返回舱”,航迹下方的大光学设备用“鹰”眼发现了刚进人大气层不久、正在与大气层搏斗的勇士——返回舱,但见它无畏地击穿着大气,后面拖着长长的尾巴,高度在逐渐地下降。“看,还有一个”,光学图像上在第一个目标的后方,又出现了一个目标,而且面积比第一个大,尾巴比第一个长。这是与返回舱几乎同时进入大气层的推进舱,由于无防热设计,无法抵抗大气的残酷摩擦,只好任凭大气层肆意燃烧。
“发现目标”,布在出黑障前后的前置雷达站同样使用反射式雷达发现了黑障内的返回舱。不到一分钟,布在主着陆场附近的大光学设备也抓住了黑障内的返回舱目标。
“大庙发现目标”,7点50分,布在主着陆场的测控站发现了信号。过了二十几秒,遥测信息开始显示,测距数据开始显示。返回舱测控信号的出现,表明高度已下降至40千米以下,说明返回舱已经钻出黑障。
搜索回收
内蒙中部草原,阳光普照,白云连片,云底离地五百米,云层厚约三、四百米。地面风是西风,时速约7米/秒~8米/秒,吹着云朵在整体飘移。布在返回舱瞄准点四周的直升机都在预定空域盘旋着,指挥机航行高度离地约二百米,说明它是在云层下方。
“直升机收到信标信号”,7点54分,布在“口袋”西南角的指挥机243罗盘指针猛然晃动了一下,原先指向随机的指针定定地指向了一个方向。这是返回舱发出的信标信号,这个信标信号是国际通用的航空救援信号,每架航空飞机部装有这类信标发射机。不到一分钟时间,其他直升机部收到了信标信号。
“开始搜索跟踪”,指令长一声令下,所有直升机开始密切关注罗盘指针的指向,判断着返回舱距离的远近。
返回舱出黑障时的速度约2千米/秒左右,到了20千米高度以下基本是稳定下降了,下降速度降到每秒几百米。
返回舱下降至10千米高度时,只听“嘭”的一声,主伞舱盖打开,直径约1米的伞舱盖瞬间飞了出去,一条连线带出了引导伞,紧接着又带出了一具引导伞,这个引导伞比第一具引导伞小很多,它又带出了减速伞,减速伞再带出主伞。这么多动作在十几秒钟内快速完成,真所谓一气呵成。
主伞刚被拉出时,呈收口状,有一条细绳束缚着伞口,这是担心空气瞬间进入伞中的风量太大而撕裂大伞。风渐渐地灌满伞腔,束缚绳渐渐绷紧,当绷到一定程度时,束缚绳被切断,失去约束的大伞开始敞开自己的胸怀,红臼相间的图案开始显现,最后形成一个一千多平米的巨型圆伞,近百根伞绳收敛成一个点,使劲地牵引着重约三吨的返回舱,开始缓缓下降。
空中所有的搜救人员都在紧张地朝外观望。突然,指挥机机长通过云朵中间的空档,发现了乘伞下降的返回舱。机长马上调整机头,对准大伞,疾驶而去。此时的大伞正在逐渐舒展着自己的身躯。
正在全神贯注大伞时,机长突然发现,直升机前面不远处有一个飘浮物直面而来,定神一看,是空中飘然下降的减速伞。机长果断地向侧面转弯,顺利躲避开几十平米的减速伞,然后修正航向,继续扑向返回舱。
此时,飞在云层上方的通信直升机也在直升机“1点”的位置发现了返回舱,装在腹部的光学吊舱稳稳地抓住了大伞下降的画面,图像立刻飞向北京,传至中央电视台,传至亿万观众的眼前。当返回舱钻入云层时,机长果断降低自己的飞行高度,由海拔2300米迅速降至云层下方。光学吊舱再次捕获目标。
“返回舱抛大底”,返回舱下降至5千米高度时,曾经保护返回舱穿越大气层的防热大底,随着“嘭”的一声巨响,沉重的大底离开了返回舱,像一个巨型的飞碟,顺势飞了出去,划着弧线,飞过云层,翻滚着落向茫茫草原。由于研制质量过好,摔在地上,竟没摔坏,完整地躺在草丛中,等待着主人的认领。
“归零飞行”,机长一声令下,布在四周的6架直升机像脱缰的野马,功率立刻开到最大,不约而同地扑向一个点——返回舱。
“航天员状态良好”,通过无线电信号,传来了航天员王亚平的声音。北京中心指挥大厅的人们松了口气。
西风在吹着,返回舱在下降着。离返回舱最近的指挥机在拼命地追着返回舱,追的速度是目标的10倍。
突然,返回舱钻入云中,大伞也随之消失,直升机继续朝着原先的方向飞着。就在指挥机终于追上返回舱不久,返回舱已接近地面。
返回舱底部安装的Y射线装置准确地敏感到了地面的出现,瞬间发出指令,点燃了缓冲发动机,四根火柱喷向地面,巨大的冲击波吹出两个半米多深的大坑,火焰和沙尘汇成一个巨大的浓烟团,盖住了返回舱。火焰的反作用力托举着返回舱,返回舱像踩着海绵,缓缓落地。
大伞顿时失去了牵引,伞顶中央顺势塌陷下去,但马上就被大风重新吹起。在大伞和火焰共同作用下,返回舱又再次拔地而起,顺风向东飘去。被大伞拖动的返回舱,像个沉重的压土机,在草原上压出了一条宽约一米的直直跑道。大自然的力量势不可挡。
此时,负责切伞的航天员果断按下切伞按钮。伞绳终于被切断,失去牵引力的大伞,这才丢掉了刚才的威风,缓缓地盖在了草原上,乖乖地躺了下来。十几个篮球场大小的主伞由片片伞衣组成,伞衣支在敦实的牧草上,透过红白相间的伞衣间隙,能清清楚楚地看到踏实的土地——这是载人航天最渴望的落脚点。航天试验队在测落点位置,我将数值拍了下来。一看便知,落点在理论瞄准点西偏南方向,距离不远,算很准。
现场处置
5架直升机降落后,搜救人员立刻奔向返回舱。通信直升机滞留在空中,将着陆现场图像传了出去。
返回舱落地后不到10分钟,另外两架医疗救护直升机也赶到了现场上空。
返回舱落地后不到13分钟,几百辆汽车突然冒了出来,从四面八方围了过来,消防车、救援车、警车、摩托车、三轮车都有。武警、特警、公安人员立即将现场警戒了起来。
当搜救人员、医监医保人员、医疗救护人员急速跑到返回舱现场时,发现返回舱呈躺倒姿态,舱体仍有烧焦的气息,底部仍冒着残留的烟雾,有些呛鼻。返回舱底部对着的方向有条长长的拖动痕迹,舱门对着大伞。透过舷窗,敲了敲舱体,明显看到3名航天员的手脚在动,医监医保人员的心放了下来。
8点20分,舱门从外面打开。解束、松衣,全是地面医监医保人员在忙。当航天员从座椅被放下来,移到合适的位置时,航天员这才开始真正的重力再适应。
8点31分,聂海胜向北京中心报告:“北京,神舟十号报告,我们已顺利返回,感觉良好”。声音通过卫通,传至北京指挥控制大厅。大厅一片沸腾,许多人留下了热泪。
“航天员出舱”,9点31分,聂海胜第一个出舱,微笑着向人们招手。所有的镜头齐刷刷地对准了他。就是他,领导着这个航天员团队,精确地把飞船对接到了目标飞行器,顺利地完成了所有航天任务。
9点35分,王亚平第二个出舱。她的笑容灿烂,她的身姿仍然美丽。她的太空授课不知赢来多少掌声,她那迷人的声音不知激发了多少青少年的科技热情,她的家人不知会有怎样的牵挂。
9点41分,张晓光第三个出舱。太空授课拍摄图像稳定、承担切伞任务的他,尽管经过1个小时的重力适应,但汗仍然在不停地渗出,头发就像刚刚沐浴过一样。
此时,太阳从云层中闪了出来,照亮了绿绿的草原,照亮了敦厚的返回舱,照亮了鲜艳的大伞,照亮了回归祖国的娇子。3名航天员手持献花,身披哈达,手牵手,向人民致敬,向祖国报到,在蓝天、白云衬托下,共同构成了一幅历史的画卷。
凯旋
9点54分,航天员被抬进医监医保直升机。
11点24分,3名航天员分别被抬向3架直升机。刚被抬进直升机的张晓光,见到我便开起了玩笑:“你亲自来了”,我握着他的手说,“你都亲自回归祖国了,我能不亲自来接你吗?!”。他的签字留在了我的帽子和参试证上。
【关键词】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实践
21世纪的教育,已经不再是停留在“传道受业解惑也”,而是有更加多的定义和目标。基于我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所以在现代的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三维目标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创新也要因的制宜,根据本地区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特性,研究出以下三种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方法:
1 关注时事新闻,收集新鲜素材,拓宽学生思维
教育应当与时俱进,让学生关注时事,收集素材,增强讯息敏感度,捕捉关键字眼。例如,“人民网”2013年 6月20日的一条新闻简讯:
中国载人航天史上的首堂太空授课,今日上午10时开讲。神舟十号航天员将在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为全国青少年进行太空授课。
有网友问,航天员讲课的图像是怎么从“天宫一号”实时传回到地面的?据中央电视台介绍,首先是把“天宫一号”上的图像传送到一个通信卫星上;第二步是进行一个双备份,把信号也传到地面上的测控站,这样就地面上可以收到来自“天宫一号”的声音和图像;第三步,地面测控站将信号传送到北京飞控中心,后通过电视台播送给全国各地的观众。反之,在地面课堂上同学们提的问题,将通过相反的途径传送到“天宫一号”上。
将这条滚烫的新闻呈现给学生,不仅增长了学生的知识,也可以用于课堂的教学素材。当提问学生“新闻中哪些信息你感兴趣,你会出怎样的地理题目来考考大家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沸腾了起来。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问题1:授课时,地球运动至地球公转轨道的 日点附近
答案1:远
问题2:“天宫一号”上的图像传送到一个通信卫星上,该卫星应该位于大气层的 ;当受到 影响时,发射的电磁波会引起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在高纬地区的该层大气中还能看到 现象。
答案2:高层大气(或电离层) 太阳活动 极光
……
以上题目基本上停留在课本基础知识的背诵上,题目难度不大。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提出 “能不能提高题目的难度,比如图文结合呢”的引导。学生又陷入深思,但很快又忙活起来。某学生上黑板画了一幅地球绕日公转图(如图1),出了这么一道题目:
航天员王亚平受课时,“天宫一号”在下列A、B、C、D中哪点的附近?
图1
该学生解释到,根据图示中地球地轴倾向和自转方向,判断A、B、C、D分别为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北京时间6月20日靠近夏至日,而“天宫一号”做为地球的卫星一样运动至夏至日附近,故为B。
该题目比较巧妙,它建立在问题一的基础上,却需要调度知识的读图和空间想象能力,区分度也加大了,是一道有水准的题目。而且答案解释非常透彻,这表明利用有教的素材和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感知事物,发散思维,激发创新意识
地理有些抽象的概念,如地轴、地转偏向力、地壳运动,学生很难通过感知能力去理解,因此知识理解不透彻,更难说应用。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让学生多去感知,通过听、看、触才有利于发挥联想和记忆,引导学生科学思考,为创新提供正确的依据。
例如,人教版“相互联系的水体”教学是根据图“3.1水图的构成”来直接读取各种水体及其比例,但这种方法仅是运用了学生简单的读图能力。在课前可以安排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收集各种水体”的活动。学生发挥科学思维能力,成果喜人:
(1)在海鲜铺中得到海洋水;
(2)利用植物蒸腾的原理,用塑料袋包着植物,放在烈日下曝晒得到生物水(如图2);
(3)利用跨学科的物理知识——大气水遇冷变液态水的原理来收集大气水(如图3);
(4)在家中的井水中得到地下淡水
……
图2
图3
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又动脑,利用其他学科的知识,全面调动了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此外,水体的收集恰好能体现水的运动和更新,以及水循环的部分环节,为“水体的相互补给”和“水循环的过程”的两个重点做生动的铺垫。
3 观察地理事物,记录现象,培养创新实践能力
学生通常学习了理论,却不懂现象的本质原因,尤其是在自然地理方面。地理观赛法恰恰是反其道,通过现象看本质,逆向验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地理现场、地理图表、地理实物、模型……其中地理图表是应用最多也是研究最多的,因此在其他方面如观察地理事物应当加强。
例如,为了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地球公转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让学生去观察太阳。本地区(23°46′N,116°11′E)某学生起床后看到太阳,就拿起手机将日出美景拍起来(如图4~图6),最后他发现了一个结果:
三幅照片中所拍时刻大致相同(不考虑太阳高度),以建筑物为参考点对比发现,太阳在地平线的位置有所差异。日出方向为东,则图左为北,图右为南,得出的结论是日出方向大致由南向北运动。
日出位置可类比为正午太阳直射点位置,则意味着太阳直射点在2012年12月20日~2013年02月27日期间大致由南向北运动,这与课本上学习的太阳直射点在冬至日到春分日由南向北运动大致相符,因此这次的观察活动是成功的。
这种观察地理事物的方法虽然比较漫长,但“实践出真知”,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巩固和运用课堂知识,还能训练思维,让其更富有创造力。
结语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教师负责国家人才的培养,是民族进步的阶石,因些责任重大。“学无止境,创新有道”,本次研究只是创新道路上的一小步,“路漫漫其修远兮”,教育路上的教师仍须再接再厉。
参考文献:
[1] 向建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培养[J];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中等教育;2008.22
一、学校关工委提高了思想认识,健全了组织机构
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不仅重视关工委的自身建设,而且还多次组织教职工认真学习有关关工委工作的文件精神和要求;还把关工委工作列入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健全了以工会、团委和政教处等负责人组成的关工委组织网络,使我校关工委组织在学校各项工作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在学校关工委工作中,老同志是一支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特别是我们学校的老同志更具有威望优势、经验优势、时空优势。因此,学校领导从实际和需要出发,及时调整和充实骨干力量。注意发挥年轻教师的骨干作用,广泛发动老教师,扩大参与面,壮大志愿者队伍。
二、学校关工委发扬了奉献精神,搞好了队伍建设
一年来,学校关工委在队伍建设上的做法是:
首先,做好队伍人员的选聘工作。一是选聘离退休老教师,如王xx等,使他们离岗不离心,能够继续发挥“余热”,全方位的搞好学校教育。二是选聘在岗老教师,如刘春河、范景锁、刘志强等。他们在校时间长,与学生和教师接触多,对教育形势和学校情况掌握得更加全面,更加准确及时。三是选聘校外辅导员,如邢台县交警大队二中队张春雨警官等,到学校做交通、法制安全等专题讲座。
其次,定期召开关工委会议,经常沟通信息,交流经验,并号召关工委老同志发扬奉献精神,做到越老心越红,最大限度地贡献自己的有生力量。
三、学校关工委开展了多彩活动,提升了学生素质
一年来,我们学校关工委结合学校实际和学生心理特点,配合学校团委、政教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有益活动。
1、 学校关工委利用周一升“国旗”的机会,对学生进行以“国旗”教育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尊敬国旗、国微,会唱国歌等爱国主义教育。
2、学校关工委分别组织学生观看了XX年感动中国人物先进事迹、神舟十号航天员太空授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炫父贴等视频资料,并写出了各自的心得;我校以“崇德尚善”为育人文化核心,把“美德”“善行”教育根植每个人的心田,如:我校师生为167班杨茹月的家庭捐款5000余元,帮其渡过了难关。同时还编写了《德善文化读本》(现已基本成型,尚在完善中),让善行成为习惯,让善文化火起来。
3、学校关工委在3月份 和11月份分别开展了“学雷锋,做有道德的人”演讲比赛、“感恩从规范做起”演讲比赛;赵玉倩、胡焱巍等分获一、二、三等奖。胡焱巍又以全县第一的成绩参加了全市演讲比赛。我校荣获县“优秀组织奖”。还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了“学雷锋,网上签名”活动,11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
4、学校关工委在开学初开展了“九个一”读书感言评选活动、在4月份在全校范围内启动了“复兴中华,从我做起”读书征文活动,学生共上交征文或心得500余篇,其中优秀作品180余篇,向上级报送佳作15篇;在5月份开展了以“提倡节约,反对浪费”为主题的征文活动;在6月份,我们开展了“善行河北、立德树人”和“我的中国梦”读书活动。XX年7月我校被评为“阅读课示范性学校”,8月份被评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关键词:生命活力;有效课堂;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7-0055
课堂教学的真义是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领悟生命的真谛、追求生命的意义。不管我们的教学观怎么改变,教学理念或教学手段怎么更新,我们所关注的有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始终不变的。那么,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叶澜教授用一句话将其形容为“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打造生命课堂,激发生命活力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要求。所谓课堂生命活力,即师生生命的创造力。这就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为阵地,开展人与人之间的一种充满生命活力的思想、文化、情感交流活动。让学生能真真切切地体验到成长的快乐,让他们的生命在“有效”的课堂中涌动,从而实现人的和谐和全面发展。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和谐的课堂氛围营造――使学习的主体充满活力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相容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构建有效课堂。在课堂上,学生需要从教师那里得到关怀、理解、尊重和欣赏。当这种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后,学生便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和谐的课堂氛围是建立在师生融洽交流的基础上的,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融洽交流包括情感和信息两个方面,情感和信息得到交流沟通了,师生彼此间就可以增强信任感、亲近感,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
要想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就要尊重和爱护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中不断受到鼓舞、激励。尤其是对学习成绩较差和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经常鼓励,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和关爱,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融洽的师生关系,孕育着巨大的教育亲和力,每天给学生一脸灿烂的微笑,会让学生的身心感到愉快,智能得到发展。
由于笔者担任校级领导职务,教思想品德课,平时与学生接触的时间相对较少,对学生也较陌生,学生对笔者也很疏远,相互之间配合缺乏默契,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所以,笔者就有意识地走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思想动态、个性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在教学中对学生多建议、多鼓励、多表扬。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和毅力,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并感受到笔者对他们的关注,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如教学《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一节时,笔者让学生列举科技改变生活的例子,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有位学生说道:“短信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一次,爸爸上超市,妈妈做午餐无盐,我给爸爸发了一个短信‘家里无盐,午餐急用,爸爸买盐速回到家里,避免了一次无盐之炊’”短信最大的好处是便捷,逢年过节亲人问候不再写信或打电话,而是发短信。此外,学生还列举到,网络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数码相机让胶卷下了岗。而走遍天下的信用卡、自动取款机等等,则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二、生活化的素材选择――使教学的内容充满活力
建构主义理论对课程的基本主张是创设真实化的情境,这就要求我们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学生能够感受到的并且能够参与进去的生活实际来开发课程资源。同时,新课标也要求我们的教学要做到“三贴近原则”,即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实际。因为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才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堂才会充满活力。如笔者在教《合作与竞争》这一内容时,就出现下面这一幕:
师:你们这期的黑板报出得太漂亮了,请问是哪些人的杰作?站起来给大家看看!
生:……(七嘴八舌说是谁,是谁)出黑板报的几位同学站了起来。
师:请问“元旦快乐”这几个字是谁写的?(师指着教室后面黑板上的几个字)
(一生举手说是她,紧接着,教师一个一个地问:字是谁写的?插图是谁画的?版面是谁设计的?还有哪些人参与了本期黑板报工作?学生一一回答。)
师:很好!同学们看,他们几个人组成了一个出黑板报小组,有共同的目标,有明确的分工,这就是一种学习方式,这叫做合作学习。
师:请同学们继续探讨:合作有什么意义?(分小组讨论,利用现存的资源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并分小组汇报。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及时写下关键词。
这些关键词有:发挥长处和优点、培养自身能力、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加强交流、给别人带来快乐等等。
师:同学们合作的结果很好,看!(指着黑板)通过大家的通力合作,问题得以解决,这就是合作学习的优点,所以我们在座的各位同学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合作,善于协作。
同时,思想品德课讲求时代感,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心灵。教师应将国内外热点、焦点素材与教材内容相结合,这样既能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最新时事政治,又能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教学九年级《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一课时,笔者播放了“神十飞天”的视频,2013年6月11日17时许,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由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开展中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2013年6月13日,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现自动交会对接。这是天宫一号自2011年9月发射入轨以来,第3次与神舟飞船成功实现交会对接。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了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学生屏住呼吸,睁大眼睛观赏壮观的场景,实实在在地体验一把“科技”与“兴国”的关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由此可见,在选择教学素材时,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才能吸引学生,学生才愿意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品德教学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吸取社会生活中的养分,课本知识也会更加鲜活,课堂就像一条充满活力的“鱼”。
三、引感的共振――使学生的心灵充满活力
传统课堂是传授知识为目标,课堂缺少了一样东西――情感,即使有情感教育但理论说教成分太浓,课堂上师生情感交流得不到沟通、共鸣。这种忽视学生个体生命的教学,体现不了教学的生命激情,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更无从寻求“心灵的感动”了。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具体的、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情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良好的情感体验。这种情境氛围的营造方法很多,如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小品表演及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语言描述等。
如笔者在讲授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维护消费者权益》时,先让学生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由学生表演“旅游鞋的风波”,小品表演的情景是一位学生购买了旅游鞋后不久,就发现旅游鞋鞋底出现了断裂的问题,是自认倒霉还是与鞋店老板打交道挽回损失,学生有多种心态,其中一同学主张与店上打交道并要求退换,于是同学们前往鞋店与店主进行交涉,在同学的据理力争下,同学终于换回了新的旅游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扮演者十分投入,即兴发挥也相当得体,作为“观众”的学生觉得十分有趣,不时发出议论,不时露出笑脸。整个小品作为一堂课的导入情境,一方面来源于学生生活,作为初中生在自己的经历中或多或少地遇到过类似的情境,因而小品情境与学生之间发生了联结作用。另一方面教师是小品的指导者,与表演者之间发生了指导与被指导的作用,同时也使教师更能贴切地了解学生的生活世界。
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提倡师生互动,但不能片面地理解为只是知识上的交流与互动,它还应包括思维互动、情感互动和心灵互动。特别是作为思想品德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的“学者”,更应该是感情丰富的“艺术家”;不仅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知识,还要向学生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感、心灵。与学生同欢乐,与课堂共忧愁。比如:在《我和父母》的教学中,笔者深情地回忆了在读中学时母亲对自己的种种恩情以及一直想孝敬老人的愿望。很多同学听了也深有同感,沉思之后,都不由自主地举手站了起来,诉说着父母对自己的爱以及自己对父母的不理解,并表示今后一定要好好理解父母,孝敬父母。这种真情的流露,靠简单的说教是难以达到的。
四、促成精彩课堂生成――使学生的思维充满活力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种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就是课堂生成。课堂生成包括“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两者彼此交叉呈现在我们的思想品德课堂中。为师者既要借助科学的预设、开放的空间,催生“意料生成”;又要依赖灵活的教学机智,驾驭“意外生成”,共同演绎丰富精彩的课堂教学。
如上《珍爱生命》的过程中,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说一说珍爱生命的感人事例,同学们列举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感人事例。突然有一个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舍身炸碉堡与珍爱生命是否矛盾?同学们一下子变得兴奋了,都在盯着笔者,他们想看看笔者是如何解答这一问题。经过短暂的思考,笔者提出几个问题:
1. 知道自己炸碉堡有危险吗?
2. 他明知自己有危险,为什么还要去炸?
3. 他去炸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通过笔者的适时点拨和同学们的充分讨论,学生的困惑也得到了解决:珍爱生命包含着珍爱自己的生命和他人的生命,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在于为他人,为社会作贡献,从而也就实现了“珍爱生命”和“生命价值”的道德生成。
这个教学案例的成功在于教师从容地驾驭生成,演绎真实的课堂。究其原因是教师有灵活应变的教学机智。新课标下的思想品德课堂鼓励学生将心灵自由地飞翔。在课堂教学中学生难免出现“奇思妙想”,甚至是挑战性的“插嘴”,教师对这些意外的处理,对动态生成的利用,对课堂的从容驾驭部离不开教学机智。这种教学机智、教学技巧不是一朝一夕能拥有的,它来自于坚持不懈的学习,来自于持之以恒的实践,是教师长期积累的结果。腹有诗书气自华,只有多看书,勤思考,善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应变能力和驾驭生成的能力。因此,我们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发扬学习精神,提高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经历的多、见识的广、思考的深,就会有驾驭生成的从容,就会有“一览众山小”的境界,就会有“化意外为神奇”的教学机智,课堂教学就会有“柳喑花明又一村”的精彩。
总之,教育是生命本质觉醒和显现的过程,它不是将人塑造成某种工具,而是使人成为存在、发展和超越的人。因此,我们的思想品德教育要以对个体生命的理解与尊重为落脚点,在课堂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激扬文化共性,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肖川.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12.
[2] 张哉.捕捉生成资源,激活政治教学[J].快乐阅读,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