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5: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环境化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1教学模块的选择
环境化学本身内容非常丰富、复杂,涉及污染物在各圈层环境介质中的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现有的经典《环境化学》教材多分为七章或七章以上,在有限的教学课时里,不可能讲完全部的教材内容,所以必须对现有教材内容进行有机整合。改革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仍以“水环境化学”、“大气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化学”和“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四大块内容为主体,但把后面的“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穿插入“水环境化学”部分,把“有害污染物及放射性固体废物”整合入“土壤环境化学部分”。这样的整合既以基本原理为主,又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还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形成同时兼顾系统性和前沿性,基础性及创新性。
1.2引入“经典案例”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将一些全球性、公害性的重大环境污染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引入教学模块。大气环境化学部分放入“洛杉机烟雾”、“伦敦烟雾”和“多诺拉烟雾”等事件,水环境化学部分融入“水俣病”、“痛痛病”和“剧毒物污染莱茵河”等案例,土壤环境化学部分引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生物体内污染物质的运动过程及毒性纳入“米糠油事件”。这些著名“污染案例”的引入,使枯燥、难记的化学知识转化为活生生的案例,增加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营造出了生动而活跃的课堂气氛。
1.3增加“热点案例”
环境问题总是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社会的每个发展时期都有其特殊的热点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比如近30年来一直是全球环境热点问题的“南北极臭氧空洞”,“温室效”,近20年来被广泛研究和讨论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目前冬季在我国大多数城市都会出现的“雾霾天气”等。在学习重金属污染时,结合2010年12月发生的安徽怀宁100多名儿童血铅超标。学习有机物污染时,联系2010年4月的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在讲授水体富营养化时,介绍2007年6月发生的太湖蓝藻事件。这些在我们的时代、我们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事例,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热情。
1.4领略发展新动向
环境化学仍然是一门处在迅速发展之中的交叉学科,其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深入到环境的各个领域,如土壤、大气、水体和生物圈,许多环境污染事件的深入研究和解决都依赖于环境化学的发展。由于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现有的教材内容会相应的滞后。为使学生了解环境化学的最新发展动向,必须将国内外该学科领域出现的前沿知识和方法技术通过课堂介绍、讨论等形式纳入教学内容。
2教学方式的多元化
2.1采取互动式教学
课堂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交流的场所,不应该由教师“满堂灌”。在引入“经典案例”和“环境热点案例”时,我们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比如在讲述2005年11月的“松花江污染事故”时,我们让学生分析污染发生的原因、主要污染物是什么,污染物在环境介质中的形态、行为和环境效应如何,最后让学生思考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这个问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中,要动用大量的知识点,比如水体有机污染的分布和形态、污染物在水体中是如何迁移和转化的,各种形态污染物对水体、土壤生态效应如何,对水生生物及人体的毒性效应如何。哪些措施可以控制污染物扩散,哪些措施可以促进污染物的较快去除。这种方式的实施明显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习基地是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衔接的纽带。我们与地方环保部门、污水处理企业、垃圾填埋厂、固体废弃物公司、研究机构、社会团体等多个组织签订了长期的教学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基地的建立为环境化学的实践教学提供有力的保障,同时也很好地促进了地方与学校的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以达到高校产业化目的的关键环节。将课堂枯燥的理论知识与我们身边的实际环境问题紧紧地结合起来,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极大地调动起了学生的能动性与积极性,学生毕业后很受用人单位的好评。
2.3以科研带动教学
将科研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际情况学生的确更愿意参与到科研活动中来。近几年我校实行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在项目中我们实施了优秀学生的导师制,学生可以从低年级就直接参加到科研工作来。另外,我们还将老师新的科研成果改编成具体实验,使学生能接触到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以科研带动教学的实施,使学生毕业时已具备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并初步具备了科研能力。
3考核机制的结构化
说起化学,我觉得就不得不要提一提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了,如今科技发达,为满人欲,各类各式的物品更是层出不穷,有的是大自然的“复制品”,有的是我们双手创出出来的,但是人类发明了它,却又不知道如何分解它,以至于垃圾中绝大多数的化学垃圾不知如何处理,它们正在一步一步的侵蚀我们的家园、占领我们的土地,填埋?焚烧?似乎都不对,终究不是长远之计,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从工业时代到如今的信息化时代,化学已经不再是学者们的专利了,它已经深入到我们寻常百姓的生活之中了,它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例如,书桌上的油漆、更耐用的合金、耐磨轻便的跑鞋,几乎无处不在。确实,化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但是,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那就是这些原来不属于自然界的物品不知道该归去何方?由此也滋生了很多环境问题……
相信在现在信息发达的媒体网络上我们应该都知道很多关于环境的“传闻”了,各类环境问题已经是迫在眉睫,而且是日益突出,采取有效措施去解决它更是刻不容缓。人们常说,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虽然说的情况有些不同,但是我想道理还是一样的,既然我们运用化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那么多的“福利”,那么我们也可以从化学出发,找到能够分解这些垃圾的方法。自古以来,人类在大自然中得到、消失,循环往复,重复了几千年,如今我们也应该用我们创造新事物的方法去完成这场“循环”。
“剪不断,理还乱”,化学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依赖自然而生,也倍受化学的滋润,所以让二者平衡发展更是我们现在应该要去努力实现的。我们需要化学,但是我们同样也对自然有着一颗无比热爱的心!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更加善于利用大自然赋予的资源和能源,但在利用自然的同时,也使自然发生了无法逆转的改变。废弃物品的增多与能源的过度利用使自然环境已经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这对人类的未来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为了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不少院校专门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并设置系统的环境知识课程。环境基础化学课程就是环境科学专业众多课程当中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化学课程的存在使学生们懂得了更多处理环境污染的方法。然而,由于师资力量以及教学思想等各方面问题,该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革,否则学生无法从该课程当中真正获得专业相关的实践知识。因此,为了改变环境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现状,立足基础知识,适应专业需要,对该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出一系列的改革。
一、环境科学释义
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社会活动与环境演化规律之间的相互关系,寻求人类社会与环境协同演化、持续发展途径的科学。在宏观上,环境科学要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要力图发现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之间协调的规律;在微观上,要研究环境中的物质在有机体内迁移、转化、蓄积的过程,以及其运动规律对生命的影响和作用机理,尤其是人类活动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质。为了解决环境问题,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需要人们学习更多的化学知识,因此环境专业的学生需要开设化学类相关课程[1]。 《环境基础化学》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首先要学习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二、现有环境科学专业课程模式的弊端
在环境专业类的院校当中,学生需要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课程构架比较复杂[2]。 学生们不但要掌握化学基本知识、生物及生态学、环境可持续发展、工程制图、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评价、土壤学、大气学、海洋学等,还需要参与很多社会实践、实习活动。由于专业特点,环境科学专业的化学类课程比较少,通常包括《环境基础化学》、《环境化学》、《环境监测》以及《化工原理》等课程。 因为课时关系,现今状态下的环境基础化学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学系统的不完整,致使教师们只能按照课时来选择其中比较重要的知识进行讲解,由于讲解内容比较随意,因此学生们学习环境基础化学时缺乏关联性,很多时候无法将已经学习的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而且环境科学当中的化学课程无论是开课较多还是课程种类较少,都避免不了教学内容的重复,该种重复不仅不能使教学效率提高,反而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环境基础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一)注重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
要想改善现在的教学现状,需要充分认识到环境基础化学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内容的选择。高等院校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实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但在真正开展课程时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反而忽略了实践知识的教授。因此教师要根据环境专业的特征,以及该专业日后的工作岗位类型来选择教学内容。因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所学习的课程的大多数都与环境有关,因此在学习化学时,教师可以专门挑选跟环境有关的内容来加强学生的学习和实践[3,4]。使学生们掌握的知识都能在日后工作当中用到,增加就业机会,成功地成为应用型人才。
(二)基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
随着化学的不断发展,虽然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但也带来了环境问题,所以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环境科学专业来说,所有的教学工作应该围绕对环境知识的教授[5]。学校在改革课程教学方法时,要注重化学课程内容与环境方面的关联,教师所讲解的案例也尽量与环境知识有关。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围绕环境专业的特征展开,可以使学生更加了解相关环境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但是在基础化学教学的实践中,不能脱离教材随心所欲地进行环境教育,否则影响教学效果。例如在 “物质的聚集状态”一章涉及到溶液的内容时候,可增加有关水的环境污染问题,通过了解重大水污染事件,使学生加深学科认识。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并结合化学原理来引导学生思索相应的污染治理方案。在讲解“渗透压”以及“反渗透原理”时,可结合医学以及一些生理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并结合实际废水处理,以及海水淡化等案例,引导学生灵活地学以致用;另如在“沉淀溶液平衡及沉淀滴定”章节的学习时,可结合溶度积、同离子效应、沉淀平衡以及分步沉淀等规则,引导学生计算实际污染废水或矿山废水中有害金属离子或贵金属的最低含量,同时引导学生设计可行方案,净化废水, 回收提取金属,“变废为宝”,或“以废治废”,培养学生综合利用能源的观念。在教授基础化学知识的同时,兼顾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教学实际等因素,对环境知识进行组织、加工,并以恰当的方式呈现, 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环境教育,增强环保意识。总之,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加强环境知识的教育,能够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具备环境保护意识,并通过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能力。
(三)教学手段多元化
新型的教学模式要依托现代社会的网络教学形式,高校在对环境基础化学的教学改革时也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6]。如果教师只是大量介绍化学原理,会显得抽象枯燥无味,不但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并弱化了环境教育的效果。为了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复杂的化学反应机理, 对物质结构产生直观的认识,并同时形成环境意识,在教学中必须要形象化、生动化。那么在进行课程教育时,要用多媒体手段,把图表、照片、录像资料等展现出来,以生动和真实的案例,向学生展示微妙的微观物质世界、化学反应过程,并直观地与环境现象和环境问题相连接。譬如展示电泳过程、吸附溶胶团的形成过程以及大气污染造成的雾霾、臭氧空洞的图片,酸雨造成破坏的视频资料,沙尘暴的图片等等。利用多媒体演示对环境有毒有害的生产工艺及其造成的危害,这样使学生感同身受,印象深刻。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上课件的趣味性,为学生们打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使原本枯燥深奥的化学公式变得更加具体简单,且带有图文和动画,学生们的思维将伴随着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变得更加开放。借助多媒体,抽象的理论公式等将不再成为学生们学习化学知识的阻碍,并利于环境教育理念与环境基础化学知识的融合。
除了课堂教学外,在实际教学中,还要经常利用生产实习的机会,带学生去参观附近的生产车间,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某些零件电镀的生产流程,废水、废渣、废气的处理。通过学生自己亲眼所见所闻,提高学生环境保护的意识。此外,教师要结合目前国内外形势和环境科学的热点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定期给学生举办环境知识专题讲座,例如,世界著名的公害事件、吸烟与健康、温室效应、酸雨的形成与危害等。不仅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环境教育。
(四)突出实践教学方式与参与性原则
在对环境基础化学改革的方案当中,应该注重突出实践教学,将实践性的教学模式贯彻到专业课程的学习当中,使理论与实践互补,形成教学内容和职业特色相结合的教学特色[7]。环境基础化学理论课与实验课相互补充,为学生开放化学实验室,通过实验教学和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抽象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鼓励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疑惑提出问题,经过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得出最终答案。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对现实中环境问题进行探究。教师可以根据专业特点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提炼出综合性实验题目,鼓励并引导学生设计出合理方案,利用实验室条件进行实际样品的分析测试、和资源的再回收利用等。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鼓励学生探究如何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效果,改善实验环境,减少化学废弃物污染。如果实验教材没有考虑到毒气体的污染、废液的污染情况,教师这时要引导学生对这个问题讨论,找出可能产生的危害,通过共同讨论,优化实验步骤,减少实验药品的用量,最后再根据实验改进方案重新进行实验。学生经过这样多次的体验就会逐渐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方法的改变,能够充分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当学生就业以后,在工厂或者公司里就可以凭借着已经掌握的实验技能和知识解决解决环境问题以及其他相关工作问题。
(五)实行综合考核形式
一般情况下的教学考核通常都只注重对学生课程知识考核,经常会在期末的时间段里出一套关于专业知识的试卷,仅凭着学生对试卷的作答来考核和评定学生的能力。该种考核方法比较片面,不能使学校和教师完全了解学生的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能代表学生的实际能力[5]。在工作岗位当中,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实践能力和对待工作的责任心。实践能力不是凭借试卷就能考核出来的,因此学校应该改变考核形式,使考核变得更加多样化。新型的环境化学基础考核可以包含卷面成绩、日常表现成绩以及综合实验设计及分析成绩。卷面成绩所考核的自然是关于环境基础化学方面的理论知识,而日常表现成绩就能评定出学生的责任心以及个人素质问题。综合性设计实验成绩代表的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总结能力。该种考核形式能够综合且全面的掌握到学生的实践能力,也能充分体现改革后环境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在环境科学专业的《环境基础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注意教学内容与实践相结合,基础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理念,教学手段多元化,突出实践教学方式与参与性原则,并实施综合考核形式,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自身实践技能的突破,提高学生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等院校也需要对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形成一定的管理体系,确保新的教学方式行之有效地开展,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职业实践机会,实现环境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摘要: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化学这门学科能够很好地解释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以及环境污染给人带来的危害。所以,化学教学就要结合课本内容,渗透环保教育,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利用自己学的化学知识来宣传环保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关键词:环境保护;化学教学;环保实践;环保节日;环保与化学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是贯彻这一基本国策的一项战略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世界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形成等等,都与化学科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然而要彻底解决环境污染问题,最终要依靠科技进步,在这方面化学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寄环境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我们每一个化学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
注意结合化学教学渗透环境教育,增强环境保护意识。由于工业的发展,矿物燃料的燃烧和土壤的严重污染,污染的环境会给人类带来深重的灾难。我们在教学中把社会生活、生产和发展面临的诸多问题同教学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教育,使学生产生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例如向学生介绍大气污染的典型事例,如伦敦烟雾、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酸雨的危害等;介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较贫乏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水资源的四分之一,我国不仅水资源不足,而且工业“三废”、生活污水任意排放,化肥、农药大量使用等也造成了水的严重污染,世界上许多地方也严重“水蔫”,致使一片片土地沙漠化等现象,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危害。
二、让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化学课本中都篇幅不同地涉及到环境问题,主要是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要将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反复学习、深入思考和实践的结合。因此,实现环境教育由知识传播向外树立环境意识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转变,只有通过课外实践,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归纳和总结,通过动手做,用眼看,认识和了解环境,以达到提高环境意识的目的。课外实践的方式多种多样,结合我们的实践,主要应开展以下几方面:
1.结合环保节日,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每年“6.5”国际环境日,正值农村夏收时节,秸秆焚烧现象随处可见,空气污染指数普遍提高。我们宣传秸秆还田、秸秆速腐的好处,倡议所有家庭立即行动起来,禁止焚烧秸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同时要自觉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通过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环保意识,而且也使社会上更多的人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通过搞这项活动效果显著,学生们自觉地将废旧电池收集起来,统一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的到处乱扔、乱放,个个争做环保使者。
2.举办“环保与化学”知识讲座,拓展环保知识。在化学教学中定期举办“环保与化学”讲座,结合化学课本所学二氧化碳和C11等的性质向学生们介绍“温室效应”形成的原因。结合周边工厂的情况,分析他们排放的工业三废的化学成分,以及对环境和人造成的危害。让学生明白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受到破坏,人类必须保护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通过介绍这些知识,使学生深深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发出“环保从我做起”的呼声。
总而言之,化学与环境的问题密不可分,为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加大环保教育势在必行。在化学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是提高学生环境意识、提高学生素质的良好途径与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一、教师要有渗透环境保护的意识
“思想支配行动”,作为化学教师而言,首先要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意识到化学教学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咱们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不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它们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又能很好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验得到的。”因此,在化学实验中渗透环境教育就更生动、更具体、更直接、更有教育意义。如药品取用为什么要按规定用量,没说明用量则取少量,固体药品盖满试管底部,液体药品则取1-2ml,这样既节约药品又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再如对用剩药品的处理:为什么不能放回原瓶,不能抛弃,不能带出实验室,要放在指定容器里,其根本原因就是为了防止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和危险;硫磺在空气中的燃烧需要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制气体的装置为什么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为什么要对尾气进行处理;以及闻气体的方法;化学试剂的贮存和使用等等。化学实验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环境教育的重要时机,教师必需运用好这环节,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环境教育
新课标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利用现有教材中的环境教育因素加强对学生的环境教育。例如,在讲“我们周围的空气”一单元时,可以给学生讲解空气的污染与治理,沙尘瀑的产生与防治,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讲解如何避免SO2、CO的中毒以及SO2、CO中毒后如何处理;还可以给学生讲解臭氧的作用以及出现臭氧空洞的严重后果等。在讲解“自然界的水”时,淡水资源的危机、水体的污染便可贯穿其中,从全球来看,淡水资源短缺,分布不均,而水污染又在进一步加剧,造成淡水供需矛盾的尖锐;这样能很好的让学生意识到,环境污染给人类造成的极大危害,使之体会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知识学习后,可以给学生介绍“温室效应”的形成、事实、危害。在讲解“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给学生讲解酸雨的形成、空气的污染、温室效应,以及为何要寻找和开发新能源等。在讲解“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时,教育学生为什么要合理开采和利用资源以及废旧电池为何要回收等;在讲解“有机合成材料”时给学生讲解什么是“白色污染”以及如何解决“白色污染”,教育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做保护环境的主人。
作为化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知识,结合身边实际把环境教育穿穿于课堂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前因后果以及一些相应的解决办法,培养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
四、在课外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
教育的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具有一定的能力,因此环境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保护环境。教师可以利用如3月12日植树节、5月31日世界无烟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等纪念日,争取当地有关部门的支持,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去,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受到教育,从而提高环境保护的认识。还可以利用寒署假、节日等空余时间让学生通过开展社会调查的方式对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调查,看一看我们身边存在哪些环境问题?造成这些环境污染的原因是什么?首要污染物是什么?有什么严重后果?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加以解决等,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五、在化学试题中渗透环境教育
[关键词] 环境化学 课程内容体系 案例教学
当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突出表现在酸雨、温室效应与臭氧层破坏;不断加剧的水污染造成世界范围的淡水危机;自然资源破坏和生态环境继续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条件。由于大多数的生态环境问题都与化学物质直接有关,环境化学学科在掌握污染来源,消除和控制污染,为确定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环境化学课程具有理论基础强、学科间综合性明显、学科内多层面内容交融、前沿新技术发展迅速等特征,涉及到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及典型有害污染物的知识和方法。《环境化学》被列为我校本科环境工程专业以及硕士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的专业基础课,同时也是化学化工学院本科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材料化学专业、应用化学专业培养的限选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既能掌握环境化学的基本理论,又具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是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案例教学法是由教师控制、学习者作为主体参与的,依据真实案例、围绕案情发展而展开的互动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打破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方法,能培养学生系统低掌握与运用专业理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本文结合笔者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和体会,从教学内容和案例教学方法等方面对《环境化学》课程进行了探讨。
一、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环境化学是以化学物质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它主要以化学的理论和方法,鉴定和测量污染物的含量,研究它在环境中存在的形态及其迁移、转化和归宿的规律,其核心是研究环境中物质的化学转化与产生的效应,揭示环境问题的本质。教学内容是制约教学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也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的载体,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直接体现。我校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一角度出发,从讲授内容、实验内容和实践内容3个层次上统一协调构建环境化学课程内容体系。本课程所用教材为南开大学戴树桂主编的《环境化学》(第二版),全书共分8章,以阐明基本原理为主,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广泛,论述问题有相当的深度,能反映我国环境化学的特色。笔者所在课程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主讲第一章绪论、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第三章水环境化学、第四章土壤环境化学、第六章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及第七章受污染环境的修复等内容。
在实验教学内容方面,以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综合大实验为基础,结合杀菌剂的研制、纳米和生物絮凝剂的开发、纳米活性炭的制备与性能测试等实验,补充和完善了理论教学内容。在教学实践方面,强化第二课堂的教学,安排学生到污水处理厂、自来水厂、炼化厂、垃圾填埋场等单位参考实习。通过参观实践,既巩固了学生对环境化学知识及相关环境问题的理解,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
二、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
在授课过程中.单纯的讲授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基本理论和一般规律,学生接受起来比较枯燥,晦涩难懂。如果在授课时,以环境问题为突破口,以化学知识为基础,以如何解决实际环境问题为目标,适当增加案例教学内容,可以使学习思路更清晰、理解更透彻,更准确地掌握化学理论和方法在处理实际环境问题时的应用。在讲授本课程时,笔者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将案例教学贯穿于课堂理论内容中。
1.介绍我校在环境领域从事的课题及取得的成绩
在教学过程中,讲到大气中污染物转化时,介绍环境学科相关老师从事的炼化企业有机废气的评估及治理技术;讲到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时,介绍相关老师从事的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治理及回用技术、循环冷却水应用过程中的生物控制技术;在讲到受污染环境的修复时,介绍相关老师从事的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技术。由于本科生在学习过程中接触科研课题的机会较少,将实际科研课题融入到教学内容中,可以使学生了解我校该领域的研究成果,激发他们的听课兴趣,增强他们对学校的自豪感,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重点选取与学校石油特色相关的案例
在讲授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这一节内容时,考虑到本校的石油特色,选择了海上溢油事故,对海上溢油的环境化学行为进行了分析。
(1)溢油的分布与存在形态
石油进入海洋环境后,受风、浪、海流、光照、气温、水温和生物活动等影响,其数量、化学组成、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都随时间发生变化。海洋环境中污染的石油以三种形式存在:漂浮在海面上的油膜、溶解分散态、凝聚态的残余物。
(2)蒸发过程
蒸发减少了海面上的油含量和改变了油的物化性质,另一方面,蒸发组分在太阳光的作用下,由于光氧化而生成各种复杂的化合物。这些物质有些随着降雨返回海洋,有些随风漂移落入陆地造成各种不同的危害。
(3)溶解过程
石油进入海洋后,在蒸发的同时,也开始了溶解过程。低碳的石油烃、芳烃相对溶解度最大,其它组分在水中的溶解度一般都很低,其溶解量随油的成分和种类而不同。
(4)乳化过程
石油入海后,在风、浪的作用下很容易发生乳化作用。原油在海中能够形成两种的乳化类型:一种是水包油乳化,水是连续相,这种乳化类型有利于油的生物和化学氧化分解作用的进行;另一种是油包水乳化,其含水率可达80%,往往漂浮在水面,彼此聚集在一起,不利于油的降解。
(5)吸附沉淀过程
石油的部分组分可自由沉降或粘附在海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上并随之下沉到海底。石油的沉降速度随水中的油浓度和附着物(悬浮颗粒)的含量而变化。
(6)生物降解过程
石油污染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化成生物体自身的生物量,产生二氧化碳、水及大量中间产物。石油污染物的结构越复杂,其降解速率越慢,中间代谢产物积累的几率越大。此外,溢油降解速率与石油结构也有相关性。
(7)光氧化过程
光氧化过程是溢油在阳光的照射下,发生自由基链式的氧化反应,产生一些极性的、水溶性的和氧化的碳氢化合物的过程。溢油在海洋环境中的氧化,主要受阳光和温度的控制,其氧化速度对溢油的品种、照射光的强度、海水的温度不同而异。
通过海洋溢油事故,笔者阐明了石油类有机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分配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和生物降解作用。由此引导学生以环境化学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找出污染事件发生的原因及条件,针对性地提出避免或解决该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提出合理的工程技术手段、管理手段等,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热点问题引出环境化学现象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和人们对环境问题认提高,环境化学研究在各个领域深入发展,环境化学的前沿性问题也不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将国内外环境化学的最新发展做适当介绍,使教学内容能够反映环境化学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和新动态等。在讲解大气环境化学时,将近年来地球上的异常天气出现的频率、范围及影响穿来,如2007年飓风引发的洪水肆虐南亚,暴雨引发北欧、苏丹等国家地区的水灾。高温横扫俄罗斯和欧洲东南部,与此同时,非洲南部和南美洲却经历降雪。2008年初,中国南方各省市遭遇50年不遇的雪灾。据专家分析,极端气候的出现,源自于全球变暖,而温室效应则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1999年,各国开始广泛研究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简称EDCs)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ersistent Organic Pollutants,简称POPs),这些物质会影响生物的内分泌系统,并可能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
增加案例,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尽管工程意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包括毕业参加工作后在工程环境的熏陶下和工程实践的锻炼中逐渐完成,但是一个人在学生时期最善于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可塑性最强,如果我们重视学生现代工程意识的培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在学生面前展示当前地球上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效应,在学生的思想深处打上难以磨去的烙印,形成素质优势。
三、采用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学成效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 教学内容因受到教材体系、教师个人以及课堂教学时间等的限定, 往往在一定的时间保持一定的稳定性。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课时里讲述更多的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好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手段、最新的科研成果都可以充实到教学内容中去。环境化学课程内容有许多工艺流程图及一些原理示意图等,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现场绘制和预先制成挂图等,这种方式既花费时间,又缺少生动性和灵活性,老师也不能依据教学实际和学科的发展灵活更改和补充。利用多媒体技术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现代教学手段的发展和本课程需讲述的处理原理、工艺设备的特点,采用了幻灯片,投影仪等现代化的教学方法,用PPT制作教学课件,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而又丰富多彩的感性材料,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环境化学教学搭建一个互动教学平台。
四、结语
将案例教学成功融入到环境化学课堂讲授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与运用专业知识理论,提高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体现案例教学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增加驾驭案例教学的能力。在与学生互动地讨论中,教师需具备较强的应变和判断能力,及时分析和解决教学过程中学生发现的新问题。另外,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教师可在教学中选择有突出代表性的案例,组织学生通过现代化教学网络观看。
参考文献:
[1]邓红梅,陈永亨,宋刚等.案例教学法在环境化学课程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09,36(193):207-208.
[2]陆俊元.案例教学法的本质特征及其适用性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284(28):22-24.
[3]刘绮.精品课程“环境化学”建设的研究与实践[J].高教与经济,2006,19(4):66-69.
[4]戴树桂.环境化学(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关键词:环境保护;桥梁;设计与实践
谁不想有方晴朗的天空?谁不想有片碧绿的草地?谁又能忘记笼罩全国的雾霾,肆虐于我国北方的沙尘暴?事实说明,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具体来说,环境是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类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而在现实中,环境保护的警钟已经向人们敲响,这种忧患意识使我在教学中萌生新的构想,开始利用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一、化学课中增设环境保护教育的必要性
化学学科是与环境保护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针对本学科的特点,我在教学中广泛、深入地渗透环保知识,主要包括:化学污染物的产生、危害和如何运用化学方面的基本原理和技术进行污染治理。例如,水源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工业的三废(废水、废渣、废气),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和农村农药、化肥的任意实用等等。污水不仅给空气和土壤带来污染,而且影响了各种植物的生长。这些污水必须经过处理后再排放,这样对人和植物都有益处。因此,在化学课上适量渗透有关的环保知识,能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化学教师通过向学生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其环保意识,可以提高社会环保效率。另外,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增设环境保护内容这一单元,能更好地加强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维护我们的生活空间。
二、环境保护是搭起化学与社会实践的桥梁
在现行的化学教材中,多偏重于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因此,造成理论与实践应用严重脱节的现象,从而导致在学生中普遍存在一种疑惑,即每天学习各种各样的定律和计算方法,对将来的工作有什么作用呢?这种疑惑很大程度上消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目前引人瞩目的环境污染问题绝大多数与化学有关。例如,英国伦敦的烟雾事件。是由于大量耗煤产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引起的;洛杉矶的烟雾事件是由于汽车尾气造成的。纵观众多类似环保问题的产生和解决办法,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化学课中加入环保内容,就为学生开辟了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社会实践的用武之地。再如,利用化学知识设计酸雨对金属污染的分析和检测,以及设计不同环境污染的治理方案。所有的实践活动,既巩固了学生的知识,又提高了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在解决实践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深深体会到知识的重要性。
三、课堂教学中环境教育的设计与实践
为了更好地渗透环保教育,在化学教学中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方式:
(一)观看环保录像片
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的一件大事,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观看《酸雨》《温室效应》《绿色家园》等录像片,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画面,深深地受到震撼,列举实例讲解环境污染的危害性和环境保护的迫切性,能激发学生自觉参与环境保护之中。
(二)课堂教学渗透环境保护的教育
在教学中,在遇到环境保护方面的问题时,教师让学生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中去。例如,对水的污染和防治的问题上,让学生课上讨论,积极发言,自己探求水污染形成的原因,然后集思广益,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设计方案,畅想治理和防治水污染发生的方法,同时倡议每一名学生做环保小使者,这样,学生就会感到知识是重要的。另外,教师在课上还组织学生上《人类环境教育》《当前环保形势》的辅导课,目的在于普及和提高其环保意识,使他们从小就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三)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
实践是课外活动的主要内容,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大自然对学生进行环保知识的教育,带领学生参加以下活动:1.采集校园附近的水源标本,让学生自测水的PH数值;2.组织学生参观工厂污水处理的过程;3.带领学生到附近不同田地采集样本,分析土壤的盐碱度,剖析盐碱度与植物生长的关系。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拟定了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案,书写了许多实验报告册,虽然他们设计的方案有些幼稚,但毕竟是他们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增设环保教育环节是化学学科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只有与现实相结合,充满实用而有活力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精神振作起来。在学生茫无头绪时给予启迪,让学生在面对现实的环境问题和探求解决途径的过程中擦出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发展终身受益。只要化学教师时时留心,注意挖掘教材中的环保因素,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己任,有目的、有意识地长期坚持下去,做环保理念的有心人,就一定能使化学学科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走出课堂,走入学生的内心。
一、要加强实验室建设
对实验室进行规范化管理,严格遵守实验管理工作制度。每学期初,向任课教师下发实验通知单以便做好实验准备工作,将实验所需仪器、药品准备齐全,以保证实验能顺利进行。实验后做好实验记录,仪器损坏记录等。尤其要禁止学生将药品带出实验室或擅自使用,以防止对学生造成人身伤害或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在初三化学“酸的性质”实验中有稀硝酸,还有铜片。有的学生在做过Cu与HCl并不反应的实验后,出于好奇会试试与H2SO4,HNO3是否能反应。而与HNO3进行反应时,会产生NO2气体。NO2气体是一种有毒气体,既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元凶,又会对人的呼吸器官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我们大家可能都注意到,在现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火柴这个曾经给人们带来便利的东西,正在逐渐退出舞台,而在化学实验室,火柴却仍然在发光发热,甚至还成了某些学生的玩具。由于现在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到火柴的地方很少,更很少有机会划火柴,所以有的学生就会充分利用上实验课的机会,将划火柴当成游戏。实验室所用的火柴就是最普通的那种火柴,这种火柴的火柴头主要由氧化剂(KClO3)、易燃物(如硫等)和黏合剂等组成,火柴盒侧面主要由红磷、三硫化二锑、黏合剂组成,当划火柴时,火柴头和火柴盒侧面摩擦发热,放出的热量使KClO3分解,产生少量氧气,使红磷发火,从而引起火柴头上易燃物(如硫)燃烧,这样火柴便划着了,生成五氧化二磷、二氧化硫等物质。这看似很小的火柴,划着后生成的物质好像不多,但想一下,在一间教室内,如果划上几十根几百根的火柴,效果会如何呢?所以在任课教师向学生强调节约资源的同时,在准备实验时,笔者也会根据一次实验所用火柴的数量,发到各实验桌上,下一节上之前再重新换上,这样虽然麻烦,但至少可以使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少产生一些。
二、以改进化学实验为途径来减少污染
1.准备实验时细致、充分,并充分利用好药品
教师的演示实验在初高中的教材中,要比学生实验多,由于只是在准备室中准备,没有学生参与,所以准备时常常会很随意,这样有时就会出现浪费药品、不注意环境保护等问题。而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有害或有毒的气体,在中学实验中,不只是在实验的过程中可能产生,在讲到这类物质时还要制备一些为实验所用。在制备这些气体之前,笔者会将教师准备做的实验做一下,观察需要用多少气体,在此基础上计算好同一年级的教师上课演示所需要准备的气体的量;然后将制气体所要用的仪器、药品准备好,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吸收装置安装好,再加入药品后开始收集。在收集的过程中,如果需要换集气瓶或是气囊之类的,动作要快,尽量使气体少逸出,收集完所需要的气体之后,如果反应装置中还有气体生成,就将气体导入事先准备好的吸收装置中。同时,在做演示实验时,尽量充分利用气体,一瓶气体完成多个反应。如在氯气的实验中,收集一塑料瓶的气体,可以先向瓶中倒入水,主要观察氯气的溶解性,再依次向瓶中加入石蕊试液、氢氧化钠溶液等,这样只用一瓶气体就将氯气部分的实验完成了好几个,现象直观明显,还节约药品、保护环境。
2.实验操作规范化,实验微型化、小量化
教师在做课堂演示实验时,就要注意操作规范,给学生起到榜样作用。切不可为了节省时间等原因而不规范操作。进行学生实验时,先让学生熟悉好实验内容、实验中会用到的仪器、药品,做到心中有数,以避免盲目操作。再要求学生做到基本操作正确规范,使学生在药品的取用,物质的称量,液体的量取,玻璃仪器的洗涤等做到动作准确、操作熟练、运用灵活。
由于大部分实验的药品用量在教材中都没有明确标注,往往使学生很难把握药品的实际用量,若将药品用量加以规定,则既方便学生操作,又节省药品,同时又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在实验中推行“微型化学实验”“小量化学实验”,尤其是在涉及有害有毒气体的实验中,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图1
有害有毒的气体不只教师演示实验中会用到,有时学生实验中也会涉及,在学生实验时,由于不能像教师那样熟练,所以导致产生的气体较多,因此在遇到有关这类气体的实验时,尽量采用小巧的、生成气体少的,或可同时使几个反应同时发生的装置。同样如做氯气的有关实验,可以用如图1这样的装置:图中上面分别是两个培养皿,下面的略大,中间放有反应板,反应板周围放吸收多余氯气的氢氧化钠溶液或石灰水,反应上排第一个坑内装有氯酸钾,其余有湿润的红纸、碘化钾及溴化钠溶液。向氯酸钾中滴加浓盐酸后,迅速盖上培养皿,观察实验现象。
3.处理好化学实验产生的废弃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有气体液体或固体产物生成。这些产物大多数是有毒或有害物质,产生的量虽然不多,但随着日积月累产生的有毒气体会直接影响实验人员的身体健康,散失到空气中又对大气造成污染。有毒的废液若不经过处理直接倒入下水道中,容易造成当地的水体污染,影响人类健康。因此,对实验中产生的废弃物及实验产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并进行回收,既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又使学生学到实际应用技术,还可以节约资源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如:初三化学进行硫在氧气中反应会产生大气污染物SO2,可在实验完毕时向集气瓶中倒入石灰水并振荡,使SO2气体与石灰水充分反应,生成无毒的亚硫酸钙溶液。在双氧水制氧化的实验中,将废液集中起来,再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MnO2,继续用于实验。也可将加热KMnO4反应后的产物进行如此处理,同样会得到MnO2固体。为实验室节约药品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初高中的溶液配制实验都需要配制氯化钠溶液,可以将配完的溶液集中保存到大的容器中。而在萃取实验中会用到四氯化碳这种物质,四氯化碳是一种有毒、易挥发且微溶于水的物质,废液若不经过处理,对环境的危害会很大。在做完这个实验后,可以将废液倒入烧杯中,再向烧杯中加入活性炭,待紫色消失后过滤,将四氯化碳装入瓶中备下次实验用。
三、结束语
化学的学科特点,使化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作为学习并从事化学专业的教师,更要应用所学,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也利用化学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不做环境的破坏者,从自身做起,将环境保护贯穿到工作的整个过程,为地球环境的净化与保护做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化学教学 网络资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34-0117-02
谈到互联网对学生的影响,不少教师认为弊大于利。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掌握网络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之一。让网络进入课堂,利用网络促进化学教学,是当今学生学习化学,甚至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何不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好奇与喜爱,因势利导,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作用,让网络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
现在不少教师对网络的利用仅限于下载一些课件、资料,课件只是起到了电子板书、电子挂图的作用,整个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接受。利用课件后,教师的板演少了,课堂内容多了,这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负担,没有充分发挥出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学生的主体地位还不能突出。那么如何利用网络优势来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主动学习的兴趣呢?
随着“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互联网已经进入课堂,这为教师和学生对互联网的利用都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教师要科学地掌握互联网的优缺点,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其作用。本文拟谈谈个人在化学教学中的一些做法。
一 让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化学知识的重要渠道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化学已影响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作用极大。面对丰富的化学知识内容,教师应自己或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搜索适合中学化学教学的补充资料,这样既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又可以联系日常的社会生活进行教学。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书本和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现在,学生依靠这种传统的方式获取知识,显然不能满足他们发展的需要,而互联网中丰富的知识量足以弥补学生获取知识的不足。学生的课外习题中有这样一道题:以前有些地区用木质的电线杆,这些电线杆在栽埋之前要用火把表面烤一烤,形成一层炭层,请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由于现在的学生大多没有见过这样的电线杆,若教师直接把答案告诉学生,学生也只能机械地记忆。教师可以先不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布置学生利用搜索引擎到网络上去寻找答案,并让学生搜索一些图片与同学们共享,这样,学生不仅解决了问题,也丰富了日常生活经验。
又如,在学习“元素周期表”时,教师可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门捷列夫的生平、对化学的贡献和有关门捷列夫的小故事,然后与同学们分享。科学家们在发现、发明、创造的过程中,同时创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传递着科学的精神,这为学生提供了学习和借鉴的典范。这些可以培养学生爱科学、勤思考的科学品质,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和教学效果,同时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学生在网络上搜索资料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搜集资料进行预习,课后利用互联网解决自己在上课过程中可能没有解决的疑惑,这都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
二 让网络成为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
教学交往通过信息交流实现双向互动,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如果教学过程不是师生间的交往,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良好的沟通,既是教学的核心和条件,也是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师生沟通的途径很多,方法各异。网络聊天、论坛互动等就是互联网时代师生交流的新方式。本人利用QQ与学生交流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两年前一名较活泼的学生突然问我的QQ号码,让我想到何不用QQ与学生建立一个平等、轻松的交流平台?于是,我建立了一个QQ群,把群号告诉学生们。学生很积极地参与进来,大家交流学习化学的心得,分享化学趣闻,相互解答问题……教师在群里与学生聊生活、聊学习、聊化学……也收集与化学有关的新闻、科技发展动态、化学学习资料等放在QQ群空间中,并把上课的课件、导学案等放在QQ空间里,让学生随时可以查阅。随着时间的推移,QQ群里有现在的学生,也有已上高中的学生,甚至其他班级的学生也加入进来,大家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气氛很热烈。
网络聊天、论坛互动的师生沟通方式可以消除学生的“惧师”心理,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与交流。网络交流避免了面对面交流带给学生的压力。只要教师把握得当、管理得当,QQ交流、论坛互动都能成为师生交流的平台。
三 开展网络竞赛,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网络的交互性特点为用户提供了更开放的互动对话的平台。互动功能提供了阅读者参与的即时性与便捷性。对学生来说,让他们亲自去感受、操作,去体验主动获取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增强他们主动搜索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利用“百度知道”让学生与别人主动交流就是很好的方法。教师可要求学生在“百度知道”中注册账号,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网友提出的问题或自己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根据所提供答案的被采纳情况和所获得的积分,同学之间开展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既感受到参与过程的趣味性,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百度知道”中有个“问作业”板块,学生也可以与注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
另一种做法是,让每个学生在班级的电脑上建立自己的文件夹,利用课余时间轮流上网搜索自己感兴趣的与化学学习有关的文章,放在文件夹中。然后教师定时和学生们一起进行评价,看谁的文件夹内容最丰富、最新颖、最有借鉴作用。
学生通过自己浏览网页,完全自主查阅资料、完成练习,能真正达到快乐学习的目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和科学品质及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四 利用网络资源,激发学生的兴趣
教师针对教学对象、教学内容,采取灵活多变的方法,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新心理,创造和谐温情的氛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情感的愉悦中接受知识、掌握技能,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通过在互联网上查找相关信息资源,把化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内容结合起来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体验到处处有化学,从而增强对学习化学必要性的认同感。如在学习“食盐”时,通过网络搜索,将2008年南方的雨雪冰冻灾害中,高速公路上撒盐的图片展示给学生,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讨论和答题过程中能对知识进行学习和巩固。
化学复习课对学生来说是“炒剩饭”,极为枯燥、无味。教师可以搜索一些网络课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利用网络视频与教师的日常课堂进行对比学习,这样,学生会有新鲜感,不会觉得枯燥。在化学中考复习中,我还用了一个在网上搜索的包含大部分初中化学知识的童话故事——金城之战,让学生利用童话故事在轻松的氛围中对学过的化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纳。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美丽却拥有着毒性。”对网络的合理运用关键在于教师的正确认识和引导。网络环境下的化学教学与化学学习是一种趋势,也是化学教师们应研究的课题。化学教师应针对网络的特点,利用网络资源为化学教学服务,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以达到辅助化学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第一条为加强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管理,防止环境污染,保障人体健康,保护生态环境,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生产和进口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活动。
第三条国家对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实行生产前和进口前申报登记制度。
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的,必须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申请领取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登记证(以下简称登记证)。
本办法施行前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不需要进行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新化学物质,是指在申报时,尚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收录并适时公布已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或者进口的化学物质名单。
第五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负责制定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和技术规范。
第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设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评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会负责对新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提交书面评估意见。
第七条从事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的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为新化学物质申报人(以下简称申报人)提交的材料保守商业秘密和技术秘密。
第二章申报
第八条申报人应当在生产前或者进口前向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化学品登记中心(以下简称登记中心)提交新化学物质申报表、测试数据报告和测试机构的资质证明等资料。
申报表的内容包括所申报化学物质的名称、分子结构、测试方法、用途、年生产或进口量、物理-化学性质、毒理学和生态毒理学特性、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污染预防和消除方法、废弃物处置措施等。
在中国境外完成测试数据的,完成测试数据的境外测试机构必须获得所在国家主管机关的认可。
新化学物质的生态毒理学数据必须包括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完成的测试数据。
第九条申报人对其提交的申报材料中涉及商业秘密或者技术秘密要求保密的,应当在申报材料中注明。
申报人对要求保密的内容予以公开时,应当书面告知登记中心。
第十条对分子结构相似、用途相同或者相近、测试数据相近的新化学物质,申报人可以提出系列申报,按每种新化学物质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一条两个以上申报人联合申报同一新化学物质的,按每个申报人分别办理登记证。
第十二条已经列入四个以上其他国家或者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现有化学物质名录的新化学物质,申报时仅需提供申报表和在中国境内完成的生态毒理学测试报告。
第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
(一)以科学研究为目的,每年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千克的;
(二)新化学物质单体含量低于2%的聚合物;
(三)为了进行工艺研究、开发而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数量不超过1000千克的,可以申请为期一年的免于申报,不予延续;
(四)为了在中国境内用中国的供试生物进行新化学物质生态毒理学测试而进口新化学物质测试样品的。
申请办理免于申报手续的申报人应当向登记中心提交免于申报的申请表和有关符合本条第一款所列情形的证明材料,并保存该物质的科学研究、工艺研究与开发、生产或者进口的数量、客户名称等记录。
第三章登记
第十四条登记中心自收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之日起15日内,根据本办法的规定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规定的,予以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对不符合规定的,不予受理,并书面通知申报人。
登记中心发现申报人提交的申报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本办法要求的,应当一次性书面通知申报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
登记中心对予以受理的,自受理之日起5日内将申报材料提交评审委员会。
第十五条评审委员会自收到申报材料之日起60日内,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有关新化学物质环境管理标准与技术规范的规定,对该化学物质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并将书面评估意见提交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十六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收到评审委员会的书面评估意见之日起30日内对申报材料作出是否予以登记的决定。对予以登记的,签发登记证;不予登记的,说明理由。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七条对于办理免于申报的,登记中心自收到申请材料之日起15日内提出处理建议,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审核。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自收到申请材料和处理建议之日起15日内对免于申报的申请做出是否予以免于申报的决定,并将决定通知登记中心,由登记中心将决定书面通知申报人。
第十八条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对于根据本办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作出予以登记或者免于申报决定的,应当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将决定和新化学物质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四章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自每次实际生产、进口或者将新化学物质转移到使用者之日起5日内,向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及流向情况备案表。
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省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
第二十条新化学物质转移出生产或者进口地的,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备案表之日起5日内,应当将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通知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
使用者所在地县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新化学物质流向情况及该新化学物质的决定、环境影响监管通知单之日起5日内报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设区的市级环境保护部门自收到材料之日起5日内报省级环境保护部门。
第二十一条登记证持有人应当将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保存至该化学物质公布之日。
第二十二条环境保护部门在审批生产新化学物质或者用进口的新化学物质从事生产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时,应当将该项目是否取得登记证作为审查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三条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新化学物质进行监督检查,发现新化学物质严重危害环境的,应当责令生产者、进口者或者使用者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消除危害,并将有关情况径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同时报告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接到报告后,应当进行核查,并可以撤销该新化学物质生产者或者进口者持有的登记证。
第五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办法规定,申报人在申领登记证的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责令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同时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环境保护部门责令改正,处三万元以下罚款,并报告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其违规行为,记载其不良记录,并在三年内不予受理其新化学物质申报。
(一)拒绝环境保护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检查时弄虚作假的;
(二)未按规定填报新化学物质生产、进口以及流向情况备案表的;
(三)未按规定保存新化学物质申报、生产或者进口、新化学物质影响等资料的;
环境化学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1970年以前为孕育阶段,70年代为形成阶段,80年代以后为发展阶段。二次大战以后至60年代,发达国家经济从恢复逐步走向高速发展,由于当时只注意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事件接连发生,事实促使人们开始研究和寻找污染控制途径,力求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60年代初,由于当时有机氯农药污染的发现,农药中环境残留行为的研究就已经开始。这个阶段是环境化学的孕育阶段。到了70年代,为推动国际重大环境前沿性问题的研究,国际科联1969年成立了环境问题专门委员会(SCOPE),1971年出版了第一部专着《全球环境监测》,随后,在70年代陆续出版了一系列与化学有关的专着,这些专着在70年代环境化学研究和发展中起了重要作用。
1972年在瑞典斯德歌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成立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了一系列研究计划,相继建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和国际潜在有毒化学品登记机构(IRPTC),并促进各国建立相应的环境保护结构和学术研究结构。应该说,这一系列的举措在人类的环境保护事业中起到了里程碑作用。
80年代全面地开展了对各主要元素,尤其是生命必需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各主要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这些循环产生的干扰和影响,以及对这些循环有重大影响的种种因素的研究;重视了化学品安全性评价;开展了全球变化研究,涉及臭氧层破坏、温室效应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同时加强了污染控制化学的研究范围。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国际科联组织了数十个学科的国际学术机构开展环境问题研究。例如: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1989年制订了“化学与环境”研究计划,开展了空气、水、土壤、生物和食品中化学品测定分析等六个专题的研究。
1991年和1993年在我国北京召开的亚洲化学大会和IUPAC会议上,环境化学均是重要议题之一。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第一次授予三位环境化学家Crutzen,Rowland和Molina,他们首先提出平流层臭氧破坏的化学机制。Crutzen于1970年提出了NOx理论,Rowland和Molina于1974年提出了CFCs理论,这几位化学家的实验室模拟结果在现实环境中得到验证。从发现平流层中氧化氮可以被紫外辐射分解而破坏全球范围的臭氧层开始,追踪对流层大气中十分稳定的CFCs类化学物质扩散进入平流层的同样归宿,阐明了影响臭氧层厚度的化学机理,使人类可以对耗损臭氧的化学物质进行控制。这些理论的研究成果因1985年南极“臭氧洞”的发现而引起全世界的“震动”,从而导致1987年《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订。这充分表明环境化学家的工作已经引起全人类的重视,环境化学已经开始走向全面发展。
我国的环境化学研究也已经有了20多年的历史,自70年代起,在典型地区环境质量评价,环境容量和环境背景值调查,污染源普查,围绕工业“三废”污染,在大气、水体、土壤中环境污染物的表征、迁移转化规律,生物效应以及控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近年来,完成了一批攻关课题和重大基金项目等国家任务。“八五”和“九五”期间,在有毒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水体颗粒物和环境工程技术、大气化学和光化学反应动力学、对流层臭氧化学、区域酸雨的形成和控制、天然有机物环境地球化学、有毒有机物结构效应关系、废水无害化和资源化原理与途径等方面的工作分别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中国科学院重大重点等项目的支持,取得了一批具有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形成了一支从政府到地方各级行政管理与环境保护部门、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等多层次的管理人员与研究人员队伍[2,3]。
在酸雨测量技术、形成机制、物理化学特征、高空云雨化学、大气酸性污染物来源和沉降过程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在天然源研究、区域酸沉降模式和酸雨成因、能源与环境协调规划、酸雨区域综合防治和临界负荷的研究方法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环境分析化学方面,从80年代起,我国先后制订出《环境监测标准方法》,《环境污染分析方法》和《环境监测分析方法》等,选取了200多种分析方法,近百种无机和有机物,所用的方法灵敏、准确、可靠,多年来在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和有关实验室广泛应用。对监测分析方法的统一与标准化,在提高分析监测水平及实验室质量控制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1992~1995年,国家基金委化学部资助了重大基金项目“典型有机污染物环境化学行为与生态效应”的研究,探讨了某些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环境行为、在介质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污染物的环境风险评价、水生天然有机物的起源、表征、与重金属相互作用机理与模型以及卤代烃生成潜力等。在新农药单甲脒的环境行为和生态毒理效应以及有机锡的生态毒理效应研究中取得了创新性成果。首次发现城市水源中的硝基多环芳烃的存在,对多氯联苯等的光解规律和产物毒性提出了新的机理和解释。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工作于1999年获得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O3的测量技术、中国光化学烟雾特征、室内大气光化学反应模拟、空气质量模式、汽车尾气高效净化等方面取得了重大成果,其中大气微量组分源排放、大气氧化能力、大气光化学模拟和模式的研究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
在天然水质变化与水污染控制原理、难降解有毒有害污染物的物理化学去除与生物降解和高级化学氧化、水质净化的高效生物和絮凝反应器、废水的无害化与资源化、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成败。笔者从事中学化学教学多年,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研究成果,谈谈在中学化学课堂内外中如何进行环境教育的一点心得。
一、结合化学教学内容,渗透环境教育
在中学的各主要学科中,化学与环境保护的话题联系得最为密切。从初中空气知识中“空气污染”的简介,水中“三废”的介绍,一氧化碳中“一氧化碳对空气的污染”的叙述到高中化学硫酸、硝酸知识中尾气的回收和利用,炼铁炼钢知识中高炉煤气的处理,电解电镀知识中重金属盐的处理、石油中石化工业产生的三废、煤和煤的综合利用中废气和废液的处理,无不紧密地渗透着环境保护的内容。所以说化学教材本身就是一本可读性很强的环境保护教科书,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在介绍化学知识的同时,更要深入挖掘各章节中可进行环境教育的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进行化学实验,强化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素质教育的形式,学生通过实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化学基本知识也可以更直观地对各种物质的性质有所体验,教师应通过化学实验强化对学生的环境教育。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到处都涉及了环境问题,如演示实验中通过氯气、二氧化氮等气体的嗅闻,学生实验中浓硫酸还原产物二氧化硫的刺激性、制氨气实验中氨气的刺激性、苯酚和乙醛的刺激性气味让学生从身边的或是自己的实验中体会到什么叫毒气的危害,更加强化了环境教育。在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对尾气进行处理,养成良好的实验态度和方法,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极好机会。在一些有毒气体的制备和性质实验里,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者及时烧掉,把有毒气体转化成无毒或毒性降解物。如在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反应中,只要将尾气用碱液吸收,就可有效防止实验过程中有毒气体的泄漏,减少对空气的污染和对师生的伤害。许多学生在制取气体时不考虑药品的用量,总认为越多越好,搞得实验室毒气弥漫,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使学生逐渐在化学实验中树立节约意识。学生实验结束后,对实验废液、废物不能乱倒、乱扔,应倒入废液缸中或放到指定地点。这样做既保护了环境,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一点一滴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设计化学实验,深化环境教育
化学实验总是伴随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尤其是产生的有毒气体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在教学时,以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为目的,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景或是对某些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实验进行提出改进。诱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进内容及仪器装置或变换实验形式,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这样不仅有利于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解决环保问题的能力。例如,对某些有毒气体(如SO2、NO2、CO等)的制备实验,应采取一定措施,如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是改变实验装置和形式,以减少有害气体排放。这样做,一方面是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对实验室空气的污染,更重要的是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如在做NO2与N2O4相互转化的实验时,首先让学生思考尾气如何处理,有的同学提出用碱液吸收;有的同学提出放入密闭体系中不放出来等,然后再让学生讨论上述这些处理方法各自的优缺点,经过师生的进一步分析、讨论,得出最佳方案:生成的NO2位于相通的两小球,这样实验现象明显又简化了实验程序而且可以反复使用。进而将运用最佳方案操作,这样可以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这一实例,让学生对很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进行思考探索最佳的实验方案,这不仅深化了环境教育,还大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达到了素质教育。
四、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升华环境教育
如果化学教学中开展环境教育仅局限于传统的课堂传授,也会使学生因为只接触间接经验而难以深刻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而且由于缺乏个人的亲身体验,无助于他们解决遇到的实际问题。笔者就让学生自行组织第二课堂活动,如组织学生检测学校环境的活动。由学生自己分好组,如收集分析方法组、收集现状资料组、收集有效数据组、收集处理方法组、讨论撰写论文组。通过一组学生收集到分析对象方法,如测定大气的降尘方法、测定雨水的pH及检测水中的某些离子的方法、如何给垃圾归类的方法等等,然后就用这些方法来对学校现在的环境作出检测,如空气质量中粉尘和各种有毒气体的含量、水的pH及硬度情况、垃圾类别及现有的处理方式等现状作好收集,通过大家讨论分析,归纳出有效数据的采用,再通过讨论和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到解决现状的处理方法,最后写成小论文的形式。这一形式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也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客观调查问题、收集和分析资料、参与决策,使学生在获得成功的同时也接受了环境教育,并且将环境与自己的利益和行为联系起来,从而使他们主动地关心、爱护学校的环境,并将环境意识、对环境的情感外化为自觉的、具体的环境行为,积极参与改善学校环境的活动。如参与学校有关环境政策方面的讨论和决策;自己设计盒子收集废旧电池;对学校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举办废物再利用作品展览;提出改善空气质量的措施等等。
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看得见的污染问题上,还应往更广泛更深刻的方向去研究,如食品污染、居室污染等等,从时间上要从短期污染走向长期污染,不管是显性污染还是隐性污染都要注意和防护。更是以此走向每一个人的心中,让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环境意识、环境道德,一起行动起来改善我们的环境。
(作者单位 赣州市厚德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