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教师加班制度

教师加班制度

时间:2023-05-30 08:55:1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教师加班制度,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教师加班制度

第1篇

带着一系列需要探究的问题,北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的校长们走访了11所美国中小学校。通过一次次和校长、教师、学生的交流,我对美国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有了初步的认识。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伍》法案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求学校必须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要用统考成绩衡量学生和学校。统考成绩不达标的学校要限期整改,没有显著成效的学校将被重组,校长会被解聘。

在这个大背景下,我们看到美国教师都十分忙碌。美国纽约市中小学教师教学工作量很大,工作时间排得很满,兼职做学生辅导工作的教师每天要上3节~4节课,其他普通教师每天要上5节课。美国实行小班化教学,每个班级30人左右。美国中小学没有班主任,学生的小问题由任课教师解决,比较大的问题学校的心理辅导教师会介入。

美国教师的工作量虽然很大,却并不意味着美国教师工作时间的延长。通过与教师座谈我们了解到,教师在校的7个~8个小时是忙碌的,但是在放学后没有加班加点。美国的教师工会力量强大,他们反对竞争,因此各个学校也就不能用考试成绩去给教师排队。教师工资的增加是由年限决定的,与业绩无关。

客观地讲,按照规定,我国中学教师的周课时并不多,一般是每周12节~18节课,平均每天3节课左右。但是我国教师的实际工作量却很大,教师经常加班加点,工作压力很大。这是为什么?

首先,我们的班级容量大。每个班级有50人很正常,教师需要尽量照顾到全体学生,这使得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实际工作量比较大,担任班主任的教师工作量更大。教师的辅导任务很重。自习和活动课等并没有计算在周课时里。

其次,中高考的“指挥棒”作用和教师评价制度不合理。中高考的竞争,使得多数学校不仅按考试成绩给学生排队,也根据成绩去评价教师。教师不得不绞尽脑汁提高学生成绩。于是,教师不仅向课堂45分钟要成绩,还要向加班加点要分数。

再次,各种会议、进修、继续教育等,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新课程改革的深远意义毋庸置疑,但是我们仔细研究新课程后会发现,部分学科把大学里的教学内容下放到高中,部分学生实验也由大学进入高中课堂,高中既无设备又无师资。这两年仅是课改方面的培训,就挤占了教师不少休息时间。

合理分配教师工作量,减轻教师工作压力,改革我国教师评价制度,创设师生和谐的教育生态环境,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第2篇

一、教育评价制度是素质教育的“罗盘”和“航标灯”

在茫茫大海中航行,认准方向至关重要,这就需要罗盘和航标灯。教育评价制度就是中小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罗盘”和“航标灯”。如果教育评价标准不改变,教育就难以跳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素质教育也就无法得到真正的贯彻实施。为此,国家必须进一步加快招生和评价考试制度的改革,切实改变“一次考试定终身”的状况,为人才的成长铺架“立交桥”。要建立科学的学校、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不以升学率作为评价学校工作的标准,不以考试分数高低作为衡量学生优劣的尺度。同时,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在校成绩与将来在社会上的成就大小并不成正比;知识并不是一个人素质别重要的因素,非智力因素更为重要。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用素质教育的学生观去认识、评价每一名学生,努力去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点,指导每一名学生找到自己成才的优势和路径。

二、教育思想观念是素质教育的“风帆”

在航海中,调整帆的角度可以使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教育思想观念就是素质教育的“风帆”,如果不把帆调整到正确的角度,船就会原地打转。

首先,教育管理者必须带头转变教育思想观念,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去指导各项制度的指导和落实,用素质教育的标尺去衡量学校和教师。只有教育管理者率先转变思想观念,才能引导素质教育向纵深处发展。如果教育管理者的思想观念不转变,就会出现大张旗鼓地宣传素质教育,实际却在扎扎实实地搞“应试教育”的怪现象。这种用素质教育去包装“应试教育”的短视行为,对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正因为如此,教育管理者思想观念的转变至关重要。试想,如果没有当年李希贵校长的远见卓识,怎么会有山东高密一中教改的成功呢?

其次,广大教师必须切实转变教学思想观念,用素质教育的理念去指导教学工作,坚持教学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而且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不仅要关注优秀生,更应爱护后进生,努力为每一名学生的和谐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真正站在提高中华民族素质的高度去真心对待每一名学生。

最后,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都应转变思想观念,要用素质教育的眼光去看待学校和教师。只有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素质教育才能真正顺利地得到实施,才会富有成效。

三、勇于探索的教育工作者是素质教育的“螺旋桨”

实施素质教育,要有高素质的教师。这就如同船有了动力,还得配上一个有效的推进器使船动起来,产生推力的推进器就是螺旋桨。教师是素质教育的实践者,教师的素质如何,决定着素质教育是否富有成效,勇于探索的教育工作者是素质教育的“螺旋桨”。当前,素质教育还处于不成熟阶段,需要教育工作者去勇于实践、积极探索。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而且要敢于创新,不断探索教书育人的新方法,积极创造素质教育的新模式。

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素质教育的“起航点”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效率如何,关系到素质教育是否真正落到了实处。如果课堂教学效率不提高,那么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如果教师争先恐后地给学生加班加点,牺牲学生的课余时间换取暂时的所谓“好成绩”,那么学生个性的发展就无从谈起。加班加点不是“万能钥匙”,高效率的课堂是教师的追求。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自然也就减轻了,学生就会有更多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学生的特长才能得到尽情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才能得到培养,实践能力才能不断提高。可见,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是素质教育的“起航点”,只有从此入手,其他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当然,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需要多种因素,其中教师素质的提高和观念的转变尤为重要。所以,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该不断加强学习,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创造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让知识的增长变成学生人格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使每一名学生都以较高的素质走向社会,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第3篇

关键词:新加坡;技术教育

2011年我作为技工院校教师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开展为期三周的研修,对新加坡NYP1“危机意识”“终身学习”、“无界化团队”、“教学工厂”、“项目教学”、“双轨教学模式”、“学分制管理”等概念与运作有了一定的认识,也触及到其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模式。

一、新加坡的国家现状

1、国民素质

在新加坡学院学习期间目睹了其社会现状,乘车秩序井然、城市环境卫生干净、公民遵纪守法、犯罪率低。这些都离不开新加坡政府对教育的支持,政府投入大量的社会资源来对国民进行教育培训得到的,资料显示新加坡政府每年投入教育的经费占到政府支出的24%,在2010年相应的其国民识字率也达到96%、初中教育水平或以上达到49%、本科生达到23%及掌握双语国民比率更是达到71%,拥有高素质的国民,其产品自然更能在国际上参与竟争。

2、危机意识

在学习期间,老师讲到新加坡的资源缺乏是用了一句话:新加坡除了空气不用进口其余所有的东西都要进口,包括水和泥沙都要从邻国进口。水是从马来西亚进口的,而泥沙是从更远的国家进口的,进口的泥沙用于填海造田,而且从长远的考虑,新加坡政府并不想永远都需要从邻国进口淡水,所以大力发展水资源的循环使用,所用的方法与技术有把国土的河流、水库等都利用起来储水,留住天上下的雨水,把海水变成淡水,使用高技术把废水变成新生水2,虽然暂时可能成本较高,但长远却可以提升水处理技术及保证水资源的安全,这一点对于我国缺水的城市就有很好的示范作用。还有在南洋理工学院里也很有重的危机感,他们并不满足于现阶段的成功,他们每时都在应对全球的变化,把教学的知识及经验都要超前、创新,走在别人的前面,这反映在及时引进最新的机器、技术与人才,淘汰旧专业和开设新专业。这在我省现在要提升竟争力的情况下也是很适合的,而技术院校也要及时跟进,提升新技术的开发及培训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3、无界化团队精神

在南洋理工学院的老师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他们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他们不轻易加班,但需要加班时都会自觉加班,他们管这不叫加班,说是要把工作做好,自然是没有加班费的,当然他们年终有奖励。而无界化团队精神在他们的工作中都有体现到,对我们培训的大多都是国际部的老师,其实有些也有些是从各系里借调过来,而且这些教师的工资都还是在原系里出,但各部门都没有意见,而且配合的还很好。在项目教学里,当这个项目的知识超出了本专业老师的知识范围时都可以得到另一个专业老师的大力支持。培养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在我们的技工院校同样也适用,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的整合学校的资源,得到最大的资源利用率以及应用效率。

二、优良的教学管理经验

1、人力资本优势,教师终身学习制度

南洋理工学院的老师聘用全部是从社会上的大学生录取,必须拥有5年以上的实际企业工作经验并有主导项目开发的资历,通过严格的专业部门与行政部门的两次面试后才能录取,录取后以2年-次、2年-次、4年一次、最后长约的方式签订合约,这样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录取的教师进行考察,以确保招收到胜任的教师,当然政府也能开出足够吸引力的工资。除了严格的录取制度外,为了保证教师与企业和社会不脱节,学院推出了项目老师与普通老师互换制度,让普通老师也能从企业项目中学到新知识。还有轮岗、转岗制度,在开发新专业时也可以从相近专业中抽调精干老师培训转岗,同时上层领导也鼓励这种方式,这样可以把旧专业的老师从新发挥作用,预防旧专业没落时教师无法安置而新专业又缺乏足够的教师。当然还可以让教师通过其它的培训来增加知识,而培训的时间与费用学院都会大力支持。现阶段广东省正在经历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新一代工人的观念转变都使到如机械数控类专业的没落,此时学校里的一大批教师必然面临下岗或转岗的危机,而从新加坡这里我们可以找到很好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2、教学工厂与项目教学

教学工厂与项目教学这也是南洋理工学院的特色,各专业均设有教学工厂,学校超市是工商系的教学工厂,学生分批分班经营管理超市,工科类系部则校企共建配备尖端设备的校内教学工厂,承接诸如鱼苗打针系统、地铁收票闸门等企业真实项目。学院通过录取有企业经验的教师从而加深与企业的联结,这些教师可以用他的技术与人脉把企业的开发项目拿到学院来做,在经费上可以不大赚但一般不能亏,学院规定每一个项目开发过程中,必须有学生介入,师生共同完成。学生从需参加每学期学期项目的人员中分配,由于每一个项目开发时间长短不一,每学期从事学期项目的学生不断更换,项目负责教师需统筹安排不同时间段参与学生可胜任的工作。这样教师可以通过带三年级学生做企业项目来提升知识,加深对企业的认识,从而为毕业后在企业快速成长打下基础,同样学院的普通教师也可以参加这些项目开发来提升技能。而且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也有项目做,根据学习的知识点老师会安排一些难易相当的项目给这时的学生做,加固其知识点。当经济不好,难以拿到企业项目时,学院自己拿出一定的经费让教师进行项目开发。同时学院把做出来的项目开发过程都收集起来放到学院服务器上,让这些项目作为教师上课的教材,由于这些项目都贴近现实,所以学生学到的都比社会购买的教材知识要新的多。平时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这些经验,这样可以让学院的培训系统能有效利用全院历年积累的项目开发经验,并使师生受益,缩短了后续开发项目的开发周期,加速了学院的发展。我国现状市面上专业教课书有很多版本,但有学者统计过这些教材由于开发的各种原因知识都会比企业的知识要旧3-5年,这样我们的学生到了企业还是不能马上上岗。

3、双轨教学模式

南洋理工学院的学制为3年。南洋理工学院第一、第二学年为专业宽基础理论培训和学期小型项目,第三学年为专向培训、全日制项目研发和企业实习。所有的专业在第三学年都实行双轨制教学模式,把学生分为A、B两组,第一学期A组开展专向培训、B组做全日制项目和企业实习,第二学期再对调。这样做的好处是,保证每年都有学生与老师一起做项目,而且满足每学期都有学生到企业实习,让企业的生产不致于因缺人而停工。而且如果某个学生某门课学不好还可以跟下一批学生重修这门课,费用重交。

4、学分制管理及严格的重修制度

学分制管理管理体现了学院的灵活教学,每一专业都有设定的专业课程,每一课程都对应一个学分,当学生修够学分后就可以毕业,这样正常学生可以在3年修满学分毕业,但是学院制定了严格的考试纪律,每门课程一般有期中的分段考试和最后的期末考试,学期期末考试由各系部统一组织,凡是考试作弊者视严重程度取消作弊课程成绩或学期所有课程的考试成绩,这样就需重修课程,学生的毕业时间最多可延长到6年,甚至不能毕业,资料显示学院学生的毕业率只有80%,真正做到了严格要求学生,也让毕业的学生具有更高的价值,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所以学院毕业的学生就业都没什么困难。而我国大多数学校现在都走进了“严进宽出”或“宽进宽出”的怪圈,宣传也是以高毕业率和高就业率为主,而对比新加坡学校的做法就值得深思了。

5、重视新专业开发

南洋理工学院非常重视新专业的开发,学院不断根据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新加坡本地经济的发展来调整新的专业。在新专业开发时,做到论证严谨,准备充分。先要根据经济发展需求、企业需求及学生学习意愿三个方面分析,在此基础上成立专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的人员由企业、政府及学院教师构成,委任专业课程经理,建立专业课程筹备委员会制定专业教学所需要的各种文件,报学院批准。学院调节师资及引进教师来确定培训目标,准备教材、实验室,才能开始招生。

6、学生思想教育

学院的学生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学生社团的各项活动而实施。社团活动多数为非专业的活动项目,如国家青年成就奖学会、动漫小组、环保小组等。学生的思想培育、人格培养从学生入校即开始,学生每个学期参加自己感兴趣的社团,通过参与社团活动过程,感受并提升爱岗、公民与职业道德、与人交流、与人合作等核心能力。校园里学生通过各种活动的影响表现出的素质都很好,校园卫生环境干净、整洁,学生都很有礼貌,更不会出现人为损坏公共设施的现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均为走读生,不单独设置专门的学生管理机构,学生辅导实行导师制,每位学生入校即安排专业指导教师,专业指导老师不仅负责专业指导,而且三年跟踪关注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疏导。

通过对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理念与教学管理模式进行分析,对比我国的办学模式,其成功的经验也许可以让我国的教育改革走出更宽广的路,至少有借鉴的作用让我们少走弯路。

注解:

第4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下企业实习;实践;对策

目前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处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构造人力资源强国中具有关键作用。2011年,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总数超过3000万人,依托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展的各类培训达6000多万人次。到2015年在校生人数预计达到3640万人,到2020年预计达到3830万人。职业教育发展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第一线的高素质的劳动者,提供的是实用型的人才。而教师作为知识和技能的直接传授者,其自身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决定了是否能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教师下企业实习,是职校的教师们提高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师下企业实习的必要性

1.政策要求。早在2005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要求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专业教师每两年必须有两个月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各省市也出台了相关制度,各职业学校具体落实。

2.人才培养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特别计算机的普及,不管是从专业技能、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都发生了质的飞跃。教师在大学学的知识技能很快过时,需要不断补充新知识。企业的产品需要保持其先进性,因此需紧跟技术更新的步伐,不断研发新产品,改进管理方式。技术不断更新,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岗位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学校要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教师必须先了解企业的变化,掌握企业的新技术,因此教师要深入企业。

3.培养一体化教师的途径。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需要学生掌握一门扎实的专业技能。所以职业学校的教师,必须是“能文能武”,不仅理论功底扎实,操作技能更要过硬。但是目前职业学校的年轻教师居多,他们大多理论功底相对扎实,但缺乏专业实践经验,需要成为一体化教师,还必须经过企业磨练。教师定期下企业实习是培养教师成为一体化教师的途径。

4.校企合作的切入点。目前校企合作开展如火如荼,形式多样,政策扶持,成效明显。例如订单培养、冠名班、工学结合、两园对接、校企双制等等。教师下企业实习可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了解企业,有利于学校与企业的长期合作,还能促进学生的就业。

二、教师下企业实习的实践和成效

(一)具体实施

笔者所在的学校教师下企业实习已形成了教师们每年学习提升的规定动作。在摸索的过程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教育是全方位的,包括不同科目的教师。只有专业教师学习了专业技能,还不能解决全部问题;文化课教师、班主任和相关管理人员也需要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企业文化、企业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教师有了深刻体会,才能教好学生,为学生做好顶岗实习的安排,才能与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因此除特殊情况,一般任课老师(含班主任)都要求参加下企业实习。

几年的实践,目前学校已经形成了一套操作性较强的教师下企业实习模式。首先学校制定了《教师下企业实习制度》,明确教师下企业实习的要求和考核方法。每学期放假前,教务科和专业科根据师资培养情况携手为每位教师制定下企业实习计划,校企合作办根据实习计划联系实习企业,并做好时间、岗位安排等方面的协调。

实习前由分管教学的领导召开下企业实习动员大会,一方面明确下企业实习的意义,做好实习要求,另一方面对老师们进行鼓励。专业科负责给每位教师下发《下企业实习任务书》,让每位老师明确自己此次实习的任务和目标。同时每位教师有一份《下企业实习鉴定表》,企业对实习教师进行考核,鉴定评语由企业负责填写。

实习中学校领导到各个实习点慰问和检查。顶岗实习不是很轻松的事情,和学校的工作相比甚至更累,加班加点是常事。所以领导的及时鼓励对某些老师来说犹如强心针,而对某些教师来说则更是一种鞭策,催人努力。

实习后总结考核。一般采用以企业为主,带队教师为辅的考核方式。企业对每个实习老师的实习表现都有详细记录,从考勤、岗位适应能力,劳动纪律、工作态度、人际交流和创新等方面进行跟踪考核,直属领导参与评议,并对实习老师的情况进行定性评价。实习后,每个参与实习的教师需提交个人实结,专业科组织实结大会,参与和未参与实习的教师都参加,实习教师分享实习心得,未参与实习的教师吸收别人的经验。最后根据考核的结果评定出等级,学校给予相应补贴。

(二)初见成效

第一,经过几年实践,下企业实习已经形成了从计划、动员、下达任务、实习、考核到总结六步骤的相对比较完整的运作模式,制度有保证,管理较规范。

第二,教师们的专业技能得以提升,知识面扩大。通过企业的锻炼,每个教师都有收获,对自己在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帮助。

第三,校企合作结合更紧密。通过教师下企业实习,学校和企业相互了解,更利于项目的合作,加深了企业和学校的合作。

三、教师下企业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1.经费保障。要切实保障教师到企业实习的经费来源和相关待遇。有效的机制是鼓励教师下企业实习的有利保障,然而目前只有学校制定了制度,相关管理部门、企业等都无相关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下企业实习的教师在待遇、评价和职称评定等都难以处理。没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在考核教师在企业实习的效果很难达到很好的效果。这严重影响教师下企业实习的积极性,影响教师下企业实习的效果。

2.企业不愿意接收。企业作为一个盈利的群体,不愿意提供一个真实的岗位给下企业实习的教师学习。这是因为教师下企业实习,企业没有一个很好的方式来制约教师。一方面教师很难在短期内适应企业加班等规定,不加班就无法按期完成生产量,导致企业的一些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能实习老师的经验不足,造成产品质量的问题,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我们在实习过程中就发生过这种案例。

3.时间安排问题。目前各校的教师工作量相对都比较饱满,在正常的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无法安排教师到企业实习。辛苦一个学期以后,寒暑假还要安排下企业实习,其效果会打折扣。

4.实习岗位专业不对口,技术性不高。因为教师下企业实习的时间不是很长,只能安排一些容易上手的工作,所以比较多停留在技术性不够高的岗位,根据教师的专业来安排工作比较困难。专业教师下企业实习要学习一些新技术和新工艺,但是企业出于技术保密,往往很难把一些核心的技术公开,教师只能了解一些表面的东西,很难实现参与企业的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

(二)解决方案

1.政策鼓励。目前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主要由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自主组织实施,建议由地方上级主管部门能制订工作方案,统一确定对口企业、统一组织实施。一方面地方各级主管部门的政策对教师的实习能够起到方向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企业接收教师实习需要政府出台一些鼓励措施,不致于让企业接收实习后生产受到影响。

2.实习要长远计划,合理安排。学校安排教师下企业实习的计划要有长远考虑,减少教师下企业实习的随意性、重复性及盲目性,有利于统筹安排、规范管理,最好形成教师下企业实习档案。学校也要保障下企业实习教师的待遇,安排上尽量减少教师的负担。

3.校企建立长期深度合作。企业需要认识到,教师了解企业文化,了解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这样教师既可以给企业带来理论指导,同时又宣传了企业,更重要的是学校培养了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校企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例如校企共同开发产品,互惠互利,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了对口的实践机会。

4.采用多种下企业实习的方式。顶岗实习是下企业实习的一种方式,通过顶岗实习能了解我们所需要的知识。但是对于部分教师来说,由于个人或家庭等原因,一两个月的时间呆在企业,难以实现。对这些教师来说,可以采用其他的灵活方式,如生产调研、专业调研、走访,聘请企业业务骨干人员到学校指导专业教师或教学,时间上安排可以比较灵活。学校教师也可以带着项目到企业,围绕解决实际问题和开展项目研究的需要,确定到企业实践的重点内容,提高时间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结语

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培养合格的、社会急需的人才是学校的主要目标之一,而教师作为学生的最直接的传授者,不仅应该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还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下企业实习是提高教师实践经验的最有效方式。因此各部门应该积极鼓励教师下企业实习,各学校要积极落实到位。

(作者单位:广东省电子信息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高谋荣.关于高职院校教师顶岗实践研究[J].科技与企业,2007(8).

第5篇

根据建德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教育收费和教育投入情况检查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进行认真地自查自纠,现将我校教育收费和教育投入情况检查结果汇报如下:

一、学校严格推行“一费制”收费办法。在收费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教育收费政策,没有超出范围,超出标准,也没有擅自违规收费。

二、学校认真组织实施教育“四项工程”,按规定制定生均公用经费标准,资金到位及时。教师能及时收到县级统发的工资。学校没有截留、挪用、挤占、平调教育经费。

三、学校实施“阳光收费”,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通过收费公示栏公布收费项目、标准、和依据。

四、在收费过程中,学校进行亮证收费,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收费票据,实行收费联系卡制度,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五、学校严格执行上级有关部门和学校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精神,不分快慢班、尖子班、特长班、提高班和兴趣班。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进行集体性的加班加点。

六、学校在完成代收服务收费过程中,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费,没有搭车收费行为。

xx小学

20xx.9.10

第6篇

学校精神:登攀——追求理想,超越自我

学校文化:登攀文化

文化特色:创造教育

办学宗旨:创造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让师生享受教育的幸福

办学方略:依法治校、民主理校、质量立校、科研兴校、名师强校、特色显校

办学目标:

——学校发展目标: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师资精良、科研领先、质量一流、特色鲜明

——教师成长目标:学生爱戴、家长喜欢、学校信赖、自我满意

——学生培养目标: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社会是个好公民

教育理念:把孩子当作孩子看,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对待,六年影响孩子一生

校 训:登攀

校 风:和谐、创新

教 风:博爱、务实、尚智学 风:乐学、善思、明理、力行

核心价值观:

——学校观:学生幸福成长的乐园,教工成就自我的家园

——管理观:领导就是服务,管理为了服务

——教育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爱满天下、教人求真

——教师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学生观:学生是自己发展的主人

——知识观: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而网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

——教学观:教学就是创设一定环境和支持,促进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

——学习观:学习就是主动地生成自己的经验、解释和假设

二、制度文化

《“登攀者”每日一课与课前说课制度》

《“登攀者”夜研修制度》

《“登攀者”跟贴制度》

《“登攀者”博客制度》

《“登攀者学社”活动制度》

《“登攀者”常规管理工作细则》

《“登攀者”教育骨干特殊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管理岗位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班主任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加班补贴与出勤津(来源:文秘站 )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教育教学与服务质量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教育科研成果奖励条例》

《“登攀者”专业成长津贴发放办法》

《“登攀者”安全责任奖发放办法》

《“登攀者”师德师风奖发放办法》

三、环境文化

“登攀者”雕塑

“登攀者”圣园

“登攀者”宣传栏

“登攀者”书画长廊

“登攀者”悦读吧

“登攀者”语录

“登攀者”荣誉墙

“登攀者”学刊(杂志)

“登攀者”学报(报纸)

“登攀者”广播

四、行为文化

(一)学生文化:创造节、读书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游戏节、数学节

(二)教师文化:

(1)“登攀者”形象:

职业自珍、师德自律、专业自豪、业务自强

(2)“登攀者”意识:

“教育生活”的行走意识、

“自我规划”的行走意识、

“自主发展”的行走意识、

“既教又研”的行走意识、

“能力极限”的行走意识。

(3)“登攀者”行动:

“登攀者”每日一课、

“登攀者”周三展台、

“登攀者”教学开放日、

“登攀者”教学展示周、

“登攀者学社”活动、

《“登攀者”专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登攀者”专业发展学期计划》

《“登攀者”专业发展每日行动记录单》

《“登攀者”专业发展电子文档》

(三)评比文化:

“十佳登攀教职工评比”、

“十佳(百佳)登攀少年评比”、

“登攀杯”青年教师优课评比、

“登攀杯”青年教师基本功展示、

“登攀杯”教育案例评比、

第7篇

快要毕业了,身为导师的你打算怎么写毕业生鉴定意见,下面由本小编精心整理的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希望可以帮到你哦!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一该同学在校期间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学习刻苦,掌握了相关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广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和交际能力,个性活法,有亲和力。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二该同学自入学以来,思想要求进步,学术态度严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院和班级组织的各种活动,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好评。该生不失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毕业生。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三该同学积极上进,一直以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好学,成绩始优秀,学习成绩在班级名列前茅。不仅对专业的知识有所涉猎,而且能够摸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并坚持独立思考,对学习中的问题能发表出自己比较独到深刻的见解。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与同学关系融洽。积极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与动手能力,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学生。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四该同学思想上积极追求上进,坚持学习党的先进的思想理论和当前的国家大的方针政策,坚决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有着很强的爱国主义精神。能积极参加听取形势政策报告,参加班小组思想讨论会议,表现出比较成熟的人生观和深刻的社会责任感。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五该同学在校期间遵纪守法;学习勤奋,有钻研精神,专业知识扎实,有一定的英语知识基础,知识面较宽;担任班干部期间,对工作积极,责任心强,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团结同学,乐于助人,生活节俭,作风正派。

导师对毕业生鉴定意见相关文章:1.毕业实习导师评语鉴定

2.2021毕业实习导师评语

3.毕业生实习指导老师评语

4.毕业论文导师评语大全

5.毕业鉴定教师评语

6.毕业实习指导老师评语

7.毕业论文指导教师评语大全

8.工作单位对毕业生的鉴定意见

9.毕业实习指导教师评语

第8篇

回顾本学期以来,我校的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推进及迎检工作

为深化我校义务均衡发展及迎接经开区、市级督导检查,本学期我校全体教职工在校领导的带领下,加班加点,日夜兼程,建设校园文化,腾挪功能室及完善档案材料等,使我校义均工作顺利通过检查。一学期以来我校义均工作内容有:

1、筹备工作

根据经开区教育局《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通知》精神,学校领导高度重视。首先,大力宣传,营造氛围,提高认识。陈校长分别在领导行政例会、教职工大会、晨会上组织全体师生学习上级义均推进工作文件,让义均推进工作的目的和意义深入人心。其次,建立机构,制定计划,明确责任。学校成立了义均迎检领导机构、义均工作组机构并制定迎检工作方案。再次,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学校领导除了积极组织主要人员参加经开区教育局组织的各项有关义均培训、观摩活动外,还多次组织我校主要成员到兄弟学校参观学习。

2、校园文化建设

我校因基础建设滞后,各教学辅助用房、运动面积都不达标。为此,方义林副校长、梁宗齐总务主任,结合学校的现有资源,规划好整治方案,带领食堂工勤人员加班加点整治校园环境。主要有(1)在食堂边建起一个标准的篮球场;(2)在经开区政府的支持下,由经开区政府出资租用的明阳农场3亩多地建起2个标准篮球场。(3)完善校园文化建设。办公室与总务、班主任共同完善教室文化、走廊文化、宿舍文化等。

3、功能室建设

我校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校产资源,新建图书室、心理辅导室、卫生保健室等;在功能室的建设中,理化实验室、仪器室使用记录少,甚至没记录,为了能在迎检前完成各项工作,莫庆飞书记、李乃金副校长经常深入到实验室中组织协调工作还和管理员农梅娟一起亲自动手摆仪器、贴标签、补记录等,经常加班到半夜12点。

4、档案资料的归整

负责档案资料整理的成员,发扬我校的传统,吃苦耐劳,加班加点埋头苦干,为了这目的,我们的档案成员周末加班是常事。如黄自强主任,在观摩了经开区领导对吴圩中心校和吴圩镇中的督导后,发现自己材料中有不足,但下一周就是市督导复核了,为了及时做好迎检材料,周末也在加班,多次晚上加班至半夜3点多钟,顺利完成了任务。

二、德育工作

我校以“明理崇善,阳光朴素”校训为核心,制定了德育工作方案,结合本校实际,有目的地开展各种德育工作。学校德育处定期开展多种多样的德育主题活动,培养学生“日行一善,善行一生”的品格。

(一)、加强养成教育

本学年,学校以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为主线,以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抓手,进一步落实《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规范学生的一日常规,完善评估考核方案,扎扎实实地投入到争做“文明学生”、争创“文明班集体”的教育活动中来。每周一,利用国旗下讲话前进行“日行一善,善行一生”为内容的文明礼仪表演,形式丰富多彩,加强对全校学生的文明礼仪的教育。同时开展“入室则静入座则学”活动,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加强养成教育。

(二)、夯实基础,注重队伍建设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在当前形势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依然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因此,我校继续推行班主任岗位责任制,通过班主任论坛、会议等形式要求班主任研究新形势下适应学生的德育方法,开展德育新途径,每阶段工作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政教处和校长室一起主持召开班主任会议七次,班主任论坛三次,真正开创班主任工作的新局面。

2、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学校德育处开展学生干部竞选及培训,把管理权交给学生,从各项活动或工作的设计、组织、实施到评价,尽可能由学生自己操作,让学生在操作中体验、探索、培养能力,形成实践能力和主题意识。

(三)、增强实效,开展德育系列活动

1、学雷锋活动。三月份我校进行学雷锋活动并结合“日行一善,善行一生”宗旨,进行校内、校外学雷锋实践活动,在校内,每班台开学雷锋主题班会并成立学雷锋小组行善事,学校每周进行学雷锋评比。校外,学校组织中小学生走进社区,为居民做好事。

2、传统节日感恩教育活动。本学期,利用“三八妇女节”、“三月三清明节”、“五一劳动节”、“六一儿童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召开相应的主题班会,举办“我们的节日”作品展,进行传统文化和感恩教育活动。

3、以善为中心,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为了规范礼仪,我校每周升旗晨会上,由少先队大队部进行一个礼仪的规范表演。如尊师礼仪、同学礼仪、升旗礼仪等,通过规范的礼仪表演,让每个同学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明礼、学礼、用礼。

4、安全教育活动。为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行为,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禁毒安全教育”、“防艾知识宣传”、“消防疏散演练及安全知识教育”、“地震疏散演练”、“防溺水安全教育”、“法制教育进校园”和观看法制教育电影等,同时每周利用班会课、安全法制课进行安全教育。

5、各种文体活动。本学期我校开展多种文体活动及参加经开区各种文艺比赛:结合经典文化的“红五月”歌咏比赛、全校跳绳比赛、生活技能比赛、参加经开区中小学足球比赛,我校初中男、女队分别获经开区第三名、经开区英语歌谣比赛获二等奖、英语演讲比赛。

6、读书系列活动。为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我校结合经开区读书活动方案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百年追梦全面小康讲故事”比赛、硬笔、毛笔书法比赛、绘画比赛、各班建立读书角,培养学生阅读习惯。

7、美丽校园、美丽教室、宿舍活动。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美丽教室、美丽办公室、美丽宿舍活动,每周进行美丽教室、宿舍评比。

8、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活动。本学期我校继续开展“入室则静入座则学”活动。

9、加强家校联系与合作活动。本学期,我校进行留守儿童家访活动,残疾儿童帮扶、送教活动,召开家长会及能过学校公众微信号学校动态加强家校联系,努力实现通力合作。

10、中考各项备考活动。每日体育中考项目指导训练、中考百日誓师大会、中考备考视导活动、初中大课间环跑活动等。

三、教育教学工作

1、教师培训

为提高教师的工作业务水平和教师自身素质,本学期以来,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教学改革的理念方法,努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我校成立教师书吧,给每位老师每期阅读一本教育相关书籍。组织多次教师培训活动,如:名师大课堂、语文主题学习培训、东南五省观摩课、桂林名师作文课堂等约94人次并进行本校培训汇报交流讲座和模仿课活动。

2、教学研究活动

学校教研组能按工作计划如期开展教研活动,坚持每周安排老师上研究课,进行听课评课活动。积极开展中考备考活动,教学经验总结交流会,同时培训和帮助青年老师参加经开区比赛,本学期我校陈佳佳、甘书烂参加经开区教师技能比赛,班月香老师参加班主任技能比赛、韦春苗老师参加《品德与社会》录像课比赛,黄金涓、韦春苗等老师获英语阅读大赛、英语歌谣比赛指导奖;教师积极撰写教研论文达10多份,有杨子红、王玉英老师等10人次获经开区论文一、二、三等奖。

3、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本期以来,学校以科学管理为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优化学习方法为动力,深化常规管理,努力提高质量。

(1)抓好各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开学初,学校要求各位教师结合自己所教学科及学生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并召开教学计划交流会,分析本期工作中的问题,寻找对策,增添措施,为提高质量出谋划力。

(2)检查教师备课、上课情况。学校认真检查老师教案准备情况及每天巡视课堂教学情况。对教案、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记录总结并会议及时反馈存在问题,提出整改建议。

(3)各科普遍重视作业批改工作。经过本期的作业检查及作业评比活动,规范教师作业批改及学生订正作业格式,作业书写整洁度得到提高。

(4)加强毕业班工作。毕业班是学校的窗口,为了搞好毕业班工作,学校召开了毕业班学生家长会、毕业班心理健康会、复习动员会等,充分发动学生认真复习,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4、教学成绩

本学期小学共16个科目,平均分与明中对比,有9个科目排第一,7个科目排第二;优秀率有11个科目排第一,5个科排第二。与上学期相比有所进步。

本学期初中七年级地理、生物学科成绩在经开区中排名第一。初中八年级历史学科绩在经开区中排名第一。

今年中考,我校圆满完成目标,取得2017年A+ 4人,A 15人,B+32人的好成绩!

这些成绩是老师们努力付出,刻苦耐劳的成果,充分说明我们的团队积极向上、乐于奉献!

四、安全工作

我校在上级安全部门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各种安全会议精神,一学期来,学校把安全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牢牢树立“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的理念,把师生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政策和措施,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

为进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实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领导,学校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陈校长负责学校全面安全工作,政教主任具体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学生的安全检查工作,师生安全演练及各种大型活动等。教务主任具体负责教职工教学安全教育工作,总务主任具体负责学校各项设施和后勤保障工作以及电教设备安全工作。

(二)、制度保证,措施到位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安全责任制。我校以提高安全意识为主线,建立和健全了学校安全领导小组,强化层层管理。实行“一岗双责”,与教育局签定安全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到人。定期全面展开校园安全排查,对查出的安全问题,坚持“谁主管,谁负责;谁检查,谁负责;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限期整改。

2、建立和完善门卫和巡查制度。首先由政教主任直接负责安全保卫工作,保证每天学生在上学放学时段,都有一位保安、一位值周领导在校门口值守,配合疏导校门通和维护学生安全;其次建立了24小时门卫和巡查制度,并要求门卫严格落实查验制度,做到了校外人员进入校园要登记、要验证,严格控制了外来人员无故进入校园。

3、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按照教育局安稳办要求,制定了校园突发学生伤害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三)、齐抓共管,群防群治

学校安全教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密切配合。我们积极与工业区管委会、派出所、消防支队等部门通力合作,组织开展一系列安全教育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1、宣讲安全知识、普及安全常识。2017年5月27日南宁经开区联合江南公安分局来我校对1-6年级学生开展“平安校园基层行”教育活动和“关爱青少年,送法律进校园”活动。

2、召开安全教育的主题班会。由政教处统一印发安全教育材料和制作安全教育课件,由班主任利用班会课组织学习,让学生进行讨论,以提高对安全工作的认识。学校还利用悬挂横额、出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全方位宣传安全工作。

3、定期反馈各时段的学校安全工作,及时查找问题排除隐患。每个月末学校组织各部门对自己所辖的部门进行一次安全排查,反馈学校的主要安全工作记录,力求做到有安全隐患及时排除、安全工作及早布置、安全措施及早落实、安全警钟长鸣。

4、定期联系家长,齐抓共管,不断提高家长对安全工作的认识。签订《学生安全工作承诺书》;清明、五一等节假日和暑假长假,学校都致家长一封信并附有回执单,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提醒家长注意对子女的安全教育,以保证子女在假期中的安全。

5、认真做好预防流行病和常见病的工作。积极做好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对校园定期进行消毒清洗,防止细菌滋生。结合本校实际,通过黑板报、标语、班会主题、知识讲座、升降旗仪式宣传等方式,向师生宣传各种疾病防控知识。做好校园消毒工作、校园卫生工作等,杜绝各种疾病在校园内发生和传播。

五、后勤工作

一学期以来,后勤始终本着“全心全意为教育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宗旨,圆满地完成各项工作,达到计划要求。

(一)、落实好常规工作

1、开学前,组织总务人员做好开学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如学生宿舍和教室的安排,学生床铺和课桌凳的调配,学生宿舍和教室灯具的更换和安装,校园的美化工作等)。

2、组织总务人员定期和不定期对学校的校舍、水路、电路等设备进行检查、维修、更新,确保师生的正常生活和生命安全。

3、经常巡查校园,及时更换校园路灯和照明灯等,更好地促进学校安全工作和教育教学工作。

4、节假日、周末和期末,适时组织人员对损坏的课桌凳、床铺、门、窗等财物进行维修,保证教育教学顺利进行。

5、做好初中部多媒体、空调及各种电教设备的维修保养。

6、制定落实的“美丽南宁,清洁校园”方案,强化校园卫生。

(二)、做好义均工作的后勤保障

1、2017年2月份腾挪部分教室、办公室、宿舍等用做义均功能室。

2、2017年3月协助做好义均功能室的装修工作。

3、2017年3月份上墙各功能室管理制度。

(三)、完善校园的美化绿化等工作

1、2017年3-5月份,协助好航港做好新篮球场的建设工作。

2、2017年5月份做好周转房周边平整工作。

3、2017年5月份做好篮球场西头平整铺砖及硬化工作。

4、2017年6月份做好新篮球场周边种树及绿化工作。

5、2017年6月份做好男生浴室整改工作。

6、2017年6月份整改学校堆放的旧课桌、浴室、厕所、楼道等卫生死角。

7 、2017年6月份清理足球场跑道杂草。

8、2017年6月学校网络线路整改,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做好各种活动的后勤保障工作

1、购买3月份学雷锋活动总结的奖品奖状;2、4月份跳绳比赛绳子的准备;3、红五月大合唱晚会前后的后勤保障工作;4、电脑室室的规范整理、体育中考的车辆安排;5、五四青年节、六一活动的物品准备;6、体育中考、理化实验中考的考前准备;7、中考报名、九年级师生照相;8、中考车辆安排;9、中考伙食保障;10、期末监考、评卷的车辆安排。

(五)、规范学校财产管理

1、认真做好学校公共财产、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和配备工作。

2、加强学校财物管理的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现有资产的功能作用。合理有效地使用物力,做到物尽其用,提高校产和设备的利用率。

3、管理好、使用好学校账务,做到科学合理、公正、公开。

4、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在经费使用上,贯彻勤俭节约的原则,严格把好日常经费使用关,从学校实际出发,处处精打细算,做到合理开支,努力使后勤总务管理科学规范化。

总之,一学期来我校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这些都为我校下学期乃至今后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发扬不怕吃苦,顽强拼搏的精神,狠抓教学质量不放松,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改善教学条件,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去争取我校各项工作的更大胜利。

第9篇

1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国际货代人才需求的变化

11对货代人才综合素质要求更高

随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进程推进、广东自贸区的设立,珠三角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国际联系更加密切,对国际货代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对国际货代人才的外语交际能力,一个优秀的国际货代员不仅仅只是掌握英语,应会多种语言。国际货代人才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2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给广州国际货代业带来更多的机会,国际货代业社会需求不断扩大。国际货代人才不仅需要懂得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法律等专业知识(如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海运的常规路线、海运运费的构成等),还需要掌握人际沟通协调、国际商务谈判、外语交流等技能(如处理英文函电、信用证审核、善于货代营销、商品报关报检等)。国际货代人才需要具备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才能取得广州国际货代业的“一席之地”。

13拥有洞悉市场的商务应变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广州国际货代行业的竞争进一步加剧。面对瞬息万变的货代行业,优秀的国际货代人才应具有敏锐的市场洞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准确地把握国际货代行业发展趋势。如对海运货物的运输轨迹进行及时跟踪,将信息及时反馈给客户;关注国际航运价格指数变化,与船公司进行订舱商务谈判。

14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抗压能力国际货代市场行情在不断变化,货代相关专业知识及数据信息在不断地更新。这就要求货代人员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实时掌握工作需要的信息数据,如熟悉新增的国内外港口的中英文名字和代码,包括国外的内陆点、陆桥运输等的最近港口。最近,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存在,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势必会影响到外贸及国际货代行业。另外,国际货代业务流程烦琐,国外业务开展涉及时差,货代人员工作任务繁重,优秀的国际货代人才还需具备较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能够吃苦耐劳、自我调节,具有较强的抗压能力。

2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政府

政策支持力度不足,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政府对国际货代人才培养的支持不够,缺乏政策鼓励支持企业和学校进行国际货贷人才培养,没有政府支持单独依靠企业和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略显力量不足。缺乏针对国际货代行业准入机制,许多从业人员没有经过系统学习,基础知识不牢固,导致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22企业

221企业资金投入较少,培养机制不够健全

许多中小货代企业出于对经营成本的考虑,对培训资金投入较少,人才培?B主要依靠师徒帮教,缺乏专门的国际货代人才教育培训。国际货代公司大多数属于中小型企业,资金的投入主要是办公设施设备、办公场所,如电脑、打印机、电话、传真、货代软件等。同时,企业对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缺乏人才培养计划,与相关院校的校企合作较少,培养机制不够完善。

222盲目认同员工工龄,不愿提供实习岗位

目前,广州国际货代企业在招聘的时候,对从业经验太过于偏执,只看到公司短期的利益,希望招聘来的人才能够立马上岗工作,而不是看重该员工的成长能力与责任。而对于大学生,由于长时间学习专业理论,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公司对于工作经验过多要求,从公司方面可以减少用工成本,降低员工的培训成本。如广州冠捷国际货代公司,对于员工的年假时间,工龄1年的为5天,工龄2年的为7天,工资也会跟着工龄的增加而增加。

223薪酬待遇起点过低,职场发展空间有限

2016年,广州国际货代业务员平均工资5080元/月,大多数岗位起薪比较低,2500~3000元/月,如海运操作员工资一般2500~3500元/月。而且工作不分岗位,相关的工作都需要完成。如订舱、处理外贸单证(装箱单/报关单/etc)、协助客户提箱以及报关、制作提单样本、取单等相关工作都要涉及,工作量较大。国际货代职业比较辛苦,进入的门槛较低,行业竞争相当激烈,基本不按正常的点下班,因为时差的原因,经常会有晚上的电话,或加班。有的货代公司,加班甚至不给加班工资。国际货代人员职场升迁较难,部分职员工作5~10年,薪酬只有小幅增加。货代公司人事管理制度、薪酬激励机制不够健全,导致人员流动较大。

23学校

231专业课程设置欠缺,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备

目前,广州还没有高校单独设置国际货代专业,一般是在物流管理专业开始国际货代课程。部分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设立国际货代方向。由于课时有限,学生学到的货代专业知识较少,多半是国际货代相关理论,课程设置与职业需求不相符。无论是一本的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还是二本的广东金融学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以及三本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学院、广州大学华软学院都没有形成国际货代人才培养体系。

23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与货代企业需求脱节目前,广州高校的物流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与国际货代相关的专业,纷纷开展了实践教学活动,但是还比较薄弱。由于办学条件不足,受场地和设施的限制,主要是校内实践,与国际货代企业的需求不相符,很多高校毕业生毕业,经过长时间的岗前培训后,才勉强适应货代岗位的工作。另外,学校比较强调物流师、报关员、报检员以及国际货运从业人员资格证书应试教育,缺乏实践经验的积累。

233货代师资力量缺乏,双师型教师比例较少由于广州高校物流管理专业2004年以来开始招生,以前没有物流管理专业,很多师资都只是从事相关专业的教育背景,具有国际货代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之甚少。国际货代课程的教师虽有一定的理论知识,但社会实践经验较为缺乏,更多的是纸上谈兵,授课效果一般。而在国际货代一线岗位工作的职员,社会实践经验较为丰富,但理论功底不够扎实,学历偏低,难以达到高校教师的门槛要求。因而,既掌握国际货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3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背景下广州国际货代企业人才培养路径

31完善人才培养体制,搭建校企合作平台

更精准地增设对口专业,并鼓励各高校增设,重点培养保税物流、集装箱物流、跨境电商、现代航运物流、航运电子商务、智慧型国际航运物流,整合政务、物流、通关、交易、金融等领域方面的综合人才。促进专、本、硕、博教育层次分明化,扩大专业宣传力度,设置专业资格证考试制度。利用亚投行等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增设专项国家级竞赛和奖金,辅以学费减免、工作保证的鼓励政策,重视国际货代人才培养。引国际港口协会、国际航运协会等世界著名航运组织在广州设立分支机构、成立研究中心等。南沙自贸试验区、南沙保税港区、白云空港综合保税区、广州经济开发区相互合作,建设航运物流信息平台和航运交易信息平台,制订《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十年行动计划》,试点支持广州航海学院、广东交通职业学院等高校专业对口的学生与各机构平台合作,让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接轨,提升学生综合竞争力。

32促进货代人才流动,实现物流资源共享完善的就业平台,提供优质就业保障,促进国际货代人才信息的流通。针对211、985重点大学高校(武汉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学院等)优秀毕业生制定优惠政策,加强与厦门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航运服务中心、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合作,为广州国际航运中心货代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与经验交流。给予本地优秀人才留学、见习出国交流政策福利与资金支持,并支持他们实习后回国工作。以珠三角城市群为依托,以泛珠三角地区为腹地吸纳人才,并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加强与波罗的海航运公会(BIMCO)、英国劳氏船级社(Lloyds Register)以及马士基(MAERSK)、日本邮船(NYK)等世界著名的航运公司、国际组织、造船企业、海运企业、货主企业的人才交流与合作,吸纳优秀人才。

3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行“传帮带”指导

对于大型货代企业,可以专门成立人才培养机构,建有专门的培训教室以及场地,建立一支培训师团队。通过人才培训,可以保证人才的效用,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减少离职率。对于中小货代企业,可以以老带新。企业派老员工对新员工进行为期3个月的一对一培训,并以一套严格的制度进行约束以确保培养效果。同时,企业要对员工进行绩效管理,通过奖励制度来体现人才的价值,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34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改善员工薪酬福利

建立国际货代企业内部员工培训制度,定期安排企业骨干、操作能手赴高校或标杆企业培训学习,举办国际货代技能竞赛,提高员工职场能力。货代人员通过报关员、报检员、物流师等考试的,参加考试培训费用的50%由国际货代企业承担,且每月给予相应的津贴奖励。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职业等级,根据职业等级确定员工薪酬。建立绩效考核制度,员工薪酬与绩效挂钩,让员工有薪酬公平感。建立企业年金制度,提高员工的养老金,激发货代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每半年开展一次旅游活动,由企业承担费用。设立企业工龄奖金,每工作一年奖励100元/月,?货代员工有归属感,减少货代人员流失。每月开展一次企业员工集体生日聚会,提高企业员工的凝聚力。通过多种渠道提高员工素质,改善员工薪酬福利。

35优化货代课程设置,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邀请国际货代企业人士共同探讨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根据社会需求开设国际货代相关课程,如“报关”“报检”“国际货运实务”等课程,做好先修课、后续课的衔接工作,避免课程教学内容重复、脱节。去国家示范性、货代课程设置比较好的标杆高校走访学习,借鉴货代人才培养经验。与国际货代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设立国际货代订单班,每年定期安排学生参加国际货代企业顶岗实习,参观见习。增加学校对国际货代实践教学的投入,建立国际货运实验室,购买国际货代相关教学软件。开展项目小组、工学结合、课堂情景模拟实训等多种实践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参与教师关于国际货代的相关课题,与教师一起完成部分课题任务,参加国际货代企业调研,了解社会对国际货代人才的要求,撰写调研报告。

第10篇

【关键词】团队教学;激励方式;校企合作;企业控制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高职高专团队项目教学要积极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推进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化教学改革为动力,同时开展深度融合的校企合作,实现“双主体”育人,为社会、行业和区域经济建设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一、团队项目中学生的激励方式研究

1.精神激励。精神激励即内在的激励,是指精神方面的无形鼓励,包括向学生授权、对他们的工作成绩的认可,公平、公开的工作制度,给予进一步提升自己的机会,实行灵活多样的团队工作时间制度等等。

①情感激励法。情感是影响人们工作最直接的因素之一,任何人都有渴望和顺情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要多提高学生的情绪控制力和心理适应力,努力营造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团结融洽的氛围。②榜样典型激励法。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力求上进而不甘落后的,树立榜样,学生就会有努力的方向和赶超的目标,从榜样成功的事例中得到激励。③奖励与惩罚激励法。奖励和惩罚得当,有利于激发学生在团队工作中的积极性和创新性,批评或惩罚亦是一种负强化的激励。④展示激励法。通过组织项目汇报,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机会,由教师和企业人员对项目成果和汇报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激发学生的展示表达欲望,让他们感受到工作成果获得认可的喜悦和成就感,并通过推荐参加比赛和进行校园作品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和创作热情。

2.物质激励。物质激励是指运用物质的手段使受激励者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物质激励有资金、奖品等,通过满足要求激发其努力学习、工作的动机。

以影视专业的工作室为例,教师可以制定以下物质奖励条件和办法。奖励条件:技术、业务考核特别优先者;提出合理化建议,并经实施成绩显著者;严格控制开支,节约费用成绩显著者;项目出满勤者;作品得奖,赢得荣誉者。奖励办法:颁发奖金或奖品;奖金、奖品分别采取由教师在各级大会公布,学生授奖等形式实施。

二、团队项目中模拟企业控制方式研究

1.模拟企业的管理制度。①考勤:实行上下班签到考勤管理制度,项目开展时,所有学生必须于规定时间前,到签到处签到。迟到或早退者,扣除当日考勤工资,每次以人民币10元计。②加班:因业务工作需要,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范围外加班时,如无特殊理由,不得拒绝。③请假:学生请假必须事先填写请假条,遇特殊情况不能提前申请时,需用打电话或其他方式通知项目主管教师,并在次日签到后立即补办有关手续。

2.模拟企业的考核制度。为保证团队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建立客观公正的价值评价体系是模拟企业控制方式管理的长期任务。为此可模拟企业控制规定以下几种考核方式:

①平时考核。教师应对学生的学识、经验、能力、工作态度及效率、勤惰等,随时作严格考核。随时记录学生的假、勤、奖、惩,依据平时工作业绩评核。②考核机制引入行业企业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和工作成果,可以通过项目积分、项目汇演,由企业参与,进行考核与评价,以影视专业为例,我们通过利用作品展示和展播,通过片子的收视率和观众的评价来给学生打分,并通过网络积分、大赛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3.模拟企业的项目任务载体。真实的项目主要来自于企业,以影视专业访谈节目制作项目为例,教师以企业经理人的身份接收任务,依据“职员化教育、企业化教学、公司化运营”办学模式的稳步推行,全力打造定位准确、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项目职员岗位,如导演、策划、主持人、摄像、灯光、录音等等,每个岗位可设置1-2人,采用的是“以导演为中心”的节目负责制。

综上所述,在高职高专的团队项目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对学生采取合适的激励方法,带领学生共同完成项目,不仅能够大大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技术开发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加快双师队伍建设,也可以达到不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另一方面,通过引入企业运营和技术开发项目的控制方式,为校内企业与合作企业提供了有效的技术和服务,极大深化了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尹庆民.校企合作研究-基于应用型高校的模式及保障机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05(第1版).

[2]陈笑天.中小企业高技能人才激励方式浅析.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12-03.

[3]阎森,武威.运用各种激励方式调动员工积极性[J].现代企业,2012(1).

[4]林润惠.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方法、策略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03(第1版).

第11篇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展开。研究中家庭参与学校课程是指以父母亲为主的家长为了子女的全面发展,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参与子女的学习内容(即课程)中来。这里的“学习”不仅指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包括德育、体育等其他方面的培养与锻炼。同时,课程参与的概念层次较为丰富,涵盖了课程目标及课程内容的制定、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多个方面。问卷调查对象为江苏、山东两省5所不同学校的600个家庭,涉及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不同地理位置的学校以及自身条件不同的家长。发放问卷600份,回收563份,其中有效问卷539份,有效回收率是89.83%。问卷的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为0.734。访谈对象是在进行问卷调查过程中所在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家长,共12人。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家庭课程参与的认知与现状

表1 家长对课程的理解与参与现状

从表1可以看出,家长对学校课程有一定的理解,并整体对参与学校课程持积极态度。但在具体的实践中,家庭在学校四类课程的参与现状并不尽如人意。相对而言,家庭更多地在潜在课程和悬缺课程上对子女进行指导。

此外,从家长在子女课程学习中的角色定位来看,来自D学校的家长有37.7%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时的指导者与帮助者”,有25%的家长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20.91%的家长选择了“学校的合作者”;来自Y学校的家长中,有32.18%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时的指导者与帮助者”,有28.22%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者”,有22.28%选择了“学校的合作者”;来自N学校的家长中,有34.54%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时的指导者与帮助者”,27.86%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者”,20.33%选择了“学校的合作者”;来自G学校的家长中,有44.12%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时的指导者与帮助者”,21.18%选择了“孩子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者”,20.59%选择了“学校的合作者”。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家长们更多地将自己定位为孩子课程学习的指导者和帮助者,其次才是孩子课程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和学校合作者,将自己定位为学校教学监督者的相对较少。

(二)家庭课程参与的内容与方式

在家庭课程参与的内容方面,来自D学校的家长中,选择“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和选择“为孩子讲解知识”的比例都是37.11%,选择“参加班级活动”的比例达到20.62%;与D学校相比,Y学校的家长中,有33.17%选择了“为孩子讲解知识”,29.27%选择了“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另外,有19.51%和18.05%的家长分别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和“进入课堂听课”;N 学校家长中,有45.43%选择了“协助完成家庭作业”,32%选择了“为孩子讲解知识”,11.71%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G学校的家长中,有47.92%选择“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36.11%家长选择“为孩子讲解知识”。以上数据说明,当前家长参与子女课程学习的方式还比较单一,主要集中在协助完成家庭作业和讲解知识上,这些方式还比较传统和粗浅,无法体现当前教育改革下新家长的特征。

在家庭课程参与的途径方面,来自D学校的家长中,有36.84%选择了“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26.32%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25.79%选择了“为孩子们展示一技之长”;来自Y学校的家长中,有30.57%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27.98%选择了“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22.28%选择了“进入课堂听课”,19.17%选择了“为孩子们展示一技之长”。来自N学校的家长中,有45.13%选择了“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21.73%选择了“为孩子展示一技之长”,18.67%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来自G学校的家长中,有60.14%选择了“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15.54%选择了“为孩子展示一技之长”,13.51%选择了“参加班级活动”。这说明,协助孩子完成家庭作业是家长当前参与课程学习最主要的方式。

综上所知,家庭对学校课程参与的内容与方式均较为单一。首先,在参与内容上,家长参与子女课程内容集中在对其家庭作业的指导和为孩子报名参加节假日课外补习班等学科课程,重视子女学科知识的获得,忽略对活动课程、潜在课程和悬缺课程所蕴含的综合能力培养。其次,在参与方式上,家长只在家庭范围和社区范围,以“指导”“监督”的方式干涉子女的课程,并没有真正走进学校,作为课程资源提供者、课程评价者和课程决策者深入接触课程。这种游离于课程之外的参与无法达到家长参与子女课程的真正目的,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课程层面的家校合作。

(三)家长对参与学校课程影响因素的认识

D学校的家长,有50.70%选择了“没有时间”,有24.30%选择了“能力有限、无法参与”,14.02%选择的是“不好意思参与”;Y学校的家长有45.38%选择了“没有时间”,37.69%选择了“能力有限”,13.08%选择了“不愿意干涉学校教学”;N学校有42.70%选择了“能力有限”,36.13%选择了“没有时间”,17.15%选择了“不愿意干涉学校教学”;G学校家长中,有55.12%选择了“能力有限”,27.56%选择了“没有时间”,14.17%选择了“不愿意干涉学校教学”。

从横向比较来看,家长把参与课程障碍归结为“没有时间”“能力有限”“不愿意干涉学校教学”这三点,说明除了时间原因外,家长的自我效能感普遍偏低;从纵向比较来看,D学校和Y学校处于经济发达地区的中心和近郊位置,这两所学校将最大障碍归结为没有时间,N学校的90%学生家长是来自不发达地区的务工人员,与G学校一样,家长们将无法参与的最大障碍归结为“能力有限”,也就是说,经济相对欠发达地区的家长参与子女课程的自我效能感也相对偏低。

在访谈方面,以F学校的某家庭为例,该家庭中父母均为外来务工人员,从访谈的一个小片段中就能看出这类家庭群体在参与学校课程中的无力与无奈。

L:那您经常去学校吗?

F:除了开家长会,其他时间都是在校门口接送孩子,没怎么进去过。

L:学校会主动邀请您去学校吗?

F:有一次,她班主任打过电话给我,让我去学校参加什么科技节活动,那天我没时间,本来想让她爸去的,她爸也没时间,就没去。女儿因为这件事还生我们气了呢。唉,没办法,我们厂里请一次假就扣一百多。一个月才赚两千多块钱……

L:您会给孩子辅导功课吗?

F:一、二年级的时候还会看她写写作业,后来上了四年级她学的东西我们也看不懂了,就不怎么管了。好在我们女儿比较自觉,不需要别人看着就能把作业做得很好。

L:您希望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中去吗?

F:怎么说呢,希望是肯定希望的,不过我们一没时间,二没这个能力,就没办法了。

L:如果学校再邀请您,您会去吗?

F:可能会吧,不能老不去,老师该有意见了……

L:那您对学校在这方面的做法有什么建议吗?

F:这个我说不好,学校都是为了孩子好嘛,我们没什么意见。

由此可见,影响家长参与子女课程学习的因素除了观念因素和经验因素外,还包括其他很多因素,如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政府与学校对家长参与子女课程的重视程度、家长的受教育水平、家长的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子女所处的年级等。学校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对家长参与子女课程的重视程度越高,家长的参与度也就越高;家长自身的学历、素质高低和对自我参与子女课程的认识也直接影响到家庭的参与水平。

二、家庭参与学校课程面临现实困境的归因分析

综上所述,影响家长参与子女课程层次普遍偏低的因素诸多,对原因的归纳与讨论有利于我们找到解决现有问题的办法,从而改善当前家长参与子女课程学习的现状。

(一)家长对参与学校课程的认识模糊

首先,家长对“课程”理解肤浅,对参与子女学校课程的目的与方式的认识都还处于较为初级状态与水平。调查发现,有相当数量的家长对“课程”一词感到陌生,这不仅不利于家长对课程的参与,也阻碍了家长与教师及相关人员组成共同的学习合作组织的可能。另外,尽管很多家长认为参与到学校课程改革中来是必要的,但对于参与的目的的认识却有失偏颇。不少家长把参与学校课程学习当作是给老师们的“交代”,是为了完成教师的任务要求;还有的家长将参与作为孩子学业成绩提高的途径之一。在对参与方式的认识上,除了极少数家长属于“放任型”外,大多数家长都以辅导孩子完成家庭作业、对当天在校所学进行检测、为孩子报各种课余辅导班为主,并没有主动参与子女学校课程学习以及与教师、专家沟通交流合作的意识。

其次,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家长对自我参与能力认识不足,缺乏足够的参与自信心。我国“尊师重教”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使得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也使家长对参与学校教学、课程学习望而却步。在获取了与教师见面的机会后,家长始终以一种谦卑的姿态与教师交流,这归根结底源于家长对亲师之间的关系认识不足,自我效能感低下,在与教师交往中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二)学校教育制度对家长参与的排斥

在课程变革的过程中,改革者更多地关注包括教学形式、教学风格、学校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学习方式等教育系统内部诸要素之间的重组、协调与变革,在很大程度上淡化甚至忽略了教育系统之外与改革密切相关的利益群体的价值诉求。[1]而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践证明,恰恰是这些教育系统之外的利益相关体,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改革预期目标的达成。在这些利益相关体当中,家长就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教育系统内部人员(主要指学校人员)往往对家长认识不足,认为家长素质较低,参与到课程改革中来只会“越帮越忙”。由于教育信息的不对等,家长在与教师的沟通上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对学校来说,家长是学生的监管者,一旦学生行为脱离常态犯了错误劝告无用,学校首先将问题归因于家长,指出其监管不力,但忽视了作为学校所应该给予家庭的支持与指导。

正是由于学校教育制度的排斥,学校人员对家长这类“非专业化群体”认识的偏失,导致学校对课程管理权力的垄断,家长与教师在沟通过程中不平等现象的发生,造成家长与学校领导、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认同感,家长对课程的参与始终过于表面化和化,不利于形成以平等、合作、沟通为基础,促进课程发展的共同组织。

总括起来,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变革进程中,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日益成为学校变革的重要内容。如何改变目前家长游离于课程,而未能实质性地参与到课程实施过程之中的现实困境,需要来自学校与家庭两大主体的共同努力。众所周知,家庭和学校作为影响学生课程学习最重要的两个主体,在培养目标上的一致性不言而喻,正是这种一致性使得家庭和学校成为了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天然合作者。但是,由于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弊端与当前家长认知的偏颇与参与能力的缺失,造成了当前家长和学校教育轨道脱离的局面。这将不利于儿童环境影响的一致性合力形成,也不利于亲师关系的和谐与融洽。因此,当前的学校变革需要重构学校与家庭及社会的关系,强化教育公共治理,打开课程参与大门,下放课程参与权力,倡导课程改革多元化主体参与,建立平等、宽容与共生的家长参与课程学习的共同体。

三、家庭参与学校课程的变革取向

(一)正视课程变革的权利与责任

家长要想参与课程学习,首先应该通过各种途径接触课程以及课程改革,积极配合学校宣传了解课程变革的背景、目标和性质。只有对课程改革有了一定的了解才会慢慢对其产生认同感,变反对为支持,就不会在学校极力“减负”的时候,家长还要利用孩子休息时间“逼”他们去上补习班、辅导班。

家长参与课程学习共同体不仅要对课程变革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还需要克服自身逃避、推诿参与学校课程学习的心理,树立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在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学校和家庭教育如相互分离,各自独立,久而久之,很多家长就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了,学校会教给孩子所有的东西,教师负责孩子的全部,自己只要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就可以了。而中国人尊重和依赖权威,通过抑制自我来臣服权威的观念和行为使家长认为文化水平和素质都不高的自己,不敢也没有信心进入到学校参与子女的课程学习。[2]这种心理一方面为其不参与学校找到了一个看似合理的理由,另一方面也助长了学校对家长参与课程学习的偏见。

家长要改变的现有心理,首先需要主动参与学校所组织的、对其的教育培训和指导,使自己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再将这种理论运用到日常对子女的教育中;其次,家长要树立参与学校课程的信心,认识到参与课程学习是自己的一项权利,而且不需要特别的专业知识背景,只要有意愿,在教师的指导下,不论学历高低,家长都可以参与到孩子的课程学习共同体中来。

(二)审视课程参与的情境与制度

1.让家长成为学校课程学习的需求

家长参与课程的范围不取决于教师或者学校的授权,而是家长本身在课程学习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家长的参与动机和参与兴趣决定了其参与的质量,能否为家长提供智力上的支持,决定了其参与能否达到预期目标。为了使家长高质量地参与课程学习共同体,并且达到预期目标,不仅需要教师激发家长的参与兴趣和动机,使其感受到自己的参与是需要的,而且是必要的,同时也需要教师给予智力方面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素质并耐心地与家长沟通,不要因为家长的一开始抵触、反对就选择放弃与其交流。变革专家Harvey曾指出,是不是变革的主人、有没有官方的支持、会不会令人厌倦和增加负担、有没有安全感和回报都是会导致人们对变革的抵制,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拒绝和抵触变革是整个变革过程中自然会出现的伴生物。[3]家长抵触并非是坏事,这是家长对某些情境作出的恰当反应,这种反应向课程改革者表明要事先进行一些条件的处理。比如说让家长作为课程资源进入学校或者让家长参与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

2.将家长纳入课程评价的主体

当前,课程实施的评价主体仅限于教师以及教育行政部门,忽略了家长这一重要评价主体,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家长被隔离在课程评价“门外”这一事实;评价范围主要局限于对学校课程教学价值的判断,忽略了对其学习经验的关注,具有明显的片面性;评价的对象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课堂表现,忽略了课外甚至校外的表现;评价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同时教师的评价结果也会作用于家庭。[4]

要想改变当前的状况,就要实现全员、多层次、全面的合作性评价。首先,倡导家长成为评价的主体,这不仅是因为家长对学生在家中的表现更了解,同时也是因为家长对课程的参与,使其有权利参与评价。其次,课程评价的范围应该包括学校课程,还应该包括发生在校外的悬缺课程等。再次,评价的方式应该是协商合作式的,要坚持独立评价和集体研讨相结合的方式,同时评价结果不仅要对家长进行指导和引领,还应该促进家长长期而持续地参与课程评价。

参考文献:

[1] 卢丽华.浅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家长参与问题[J].教育探索,2012(5):40-42.

[2] 李朝辉,陈旭远,孙帅.转换与适应:家长参与课程改革的对策[J].江西教育科研,2002(8):31-33.

第12篇

(一)实行考核的制度

班主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日常行为做记录,使他们更用心地学习,做出有利于班级集体荣誉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思想方面也要有记录,对经常助人为乐的学生要提出表扬,给思想不合格的学生提出改正的方向,并进行一些心理辅导和思想开导。班规的制定要合理、合法,要有利于班级的发展,教师要时常提醒学生谨记班规,并能遵守班规。一段时间后,班主任要根据学生的表现对他们进行考核、评价,考核的结果不等于肯定或者否定一个学生,只是为了起到一定的督促和检查、鼓励的作用,让学生以此为警钟,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班主任对学生不能只进行书本教育,还要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对他们进行教育,同时要给学生一定的自由,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这样还能增进师生、生生之间的感情,促进班级团结。班主任对学生要实行全面评价制度,不能只看学生的分数或者思想,要结合起来评价他们,进而使学生积极地参加班级活动。

(三)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

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一定要非常友好,要像朋友一样,这样才能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才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对学生好的表现教师要积极表扬,而对学生做的不好的地方要细心开导,帮助学生找出犯错误的原因,不给学生过多的压力。对于学生的生活方面,教师要多加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并给予一定的帮助。

(四)多进行社会实践

学生要多进行社会实践,才能了解到这个社会,才能懂得生活的来之不易,以及父母和教师对他们的关爱,才能更加珍惜生活,懂得怎样去好好生活,有好的生活态度。而且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还能得到一定的锻炼,懂得一些道理,为他们以后步入社会打下了基础。

(五)时常与科任教师密切配合

科任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协调和好学生与科任教师间的关系,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当科任教师与学生之间有矛盾时,班主任一定要实事求是,既要维护教师的威信,又要使学生心悦诚服。班主任要创造条件,充当好“桥梁”作用,让学生与科任教师达成共识,进而使科任教师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如我班有一位女生,语文成绩很好,数学成绩很差,很喜欢唱歌。我根据她的爱好,请各科教师找她谈话,鼓励她把学音乐的劲头用到其他各科去,并且让她担任文娱代表。我与各科教师的共同努力,使她信心百倍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后来在期末考试中,她的数学成绩由原来的60分提高到105分。班主任要经常与科任教师交流信息,使各科教师共同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和协助班主任工作,形成教育合力,进而更有效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