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兰亭集序原文

兰亭集序原文

时间:2023-05-30 08:55:2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兰亭集序原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下面,是笔者对黄玉峰老师执教《兰亭集序》一课中“教”与“学”活动的整理与分析。黄老师的课共110分钟,他超越了传统的上课方式,把它提升到生命教育的高度。

由于在上这堂课之前黄老师没有明确表明自己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所以这部分暂时不分析。

一、纵观课堂,黄老师在课上做了这么几件事(教的活动):

(一)检查预习,看学生对这篇文章是否已读过三四遍。

这一般是每个老师上课前都会检查的内容,课前对文章是否有了大概的了解对课上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否更好地理解文章含义以及其他所要学的内容有一定的影响。

(二)由其他文学家对《兰亭集序》褒贬不一的评论导入本课。

这个做法和一些老师平时的做法很不一样,有的老师一般是课前先看好教参之类的辅助工具书,在上课时也只会介绍《兰亭集序》这篇文章写得有多好、文笔有多么的优美,总之就是对这篇文章大加赞赏的话语。但是黄老师不同,他没有在一开始就给这篇文章的优劣下定论,而是介绍了从古至今多位文学家对王羲之《兰亭集序》的评价,这些评价有褒有贬,各种思想的交融与碰撞能使学生改变对这篇文章先入为主的态度,而且通过这些评价,使学生带着疑惑的态度来赏析这篇文章,看看这篇文章到底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好在哪?不好在哪?这其中,需要老师适当的引导和学生独立自主的思考,在综合众家之说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给这篇文章做出一个中肯的评价,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许能学到更多在平时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三)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全文。

无论学生课前是否读过这篇文章,全班齐声朗读全文能将学生的思绪很好地带入课堂,进入研习这篇文章的状态,并且通过朗读能对文章再次有个大致的了解。同时,老师也能通过朗读间接检查学生还有哪些字词不会读。

(四)带领学生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入手,解决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由学生提问,老师回答,并强调“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在回答学生问题的同时,黄老师穿插了一些关于本文写作的背景,强调了一些字的读音和翻译,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

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不断地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向预先设定的教学安排过渡。

这是本课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老师在回答学生问题的过程中,逐渐不断地向学生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一些课外资料对文章进行更好地解读。

(五)将文章中的观点拿出来与其他古人的观点做比较,和学生讨论有关“人生”、“生死”的问题。

(六)介绍民国一名小学生对《兰亭集序》的解读。

至此,笔者不得不佩服黄老师对本课的充分准备和其丰富的学识,他甚至找到了民国时期一名小学生对《兰亭集序》解读的作业稿。这堂课很有几分“百家争鸣”的味道,各时期各名人甚至是一个小学生对《兰亭集序》的解读、赏析的言论相互碰撞、交融,这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解读文章的能力有很大帮助。

二、在课堂上,学生们做了这样几件事(学的活动):

(一)全班齐声朗读全文。

(二)就文章中一些不懂的地方对老师进行提问,有时需要对老师的反问或其他进一步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回答,在不断地问问题和被问问题中来逐渐赏析这篇文章。上述教学活动可以归纳为一张表格,大致如下:

教师“教”的活动 学生“学”的活动

1.检查预习,看学生对这篇文章是否已读过三四遍

2.由其他文学家对《兰亭集序》褒贬不一的评论导入本课

3.要求学生齐声朗读全文

4.带领学生从文章的历史背景入手,解决学生不理解的地方

5.将文章中的观点拿出来与其他古人的观点做比较,和学生讨论有关“人生”、“生死”的问题

6.介绍民国一名小学生对《兰亭集序》的解读 1.全班齐声朗读全文

2.就文章中一些不懂的地方对老师进行提问,并对老师的反问或其他进一步的问题进行猜测和回答,在不断地提问问题和被问中来逐渐赏析这篇文章

从上述表格来看,学生在课堂上做的事情似乎并不多,但实际上本文教学的展开都凝聚在师生的问答之中,这大大改变了传统课堂中教师“满堂灌”,而学生只有“洗耳恭听”的教学模式。

在这堂课中,黄老师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及其他课外资料对本文进行解读,这对学生如何解读文章(特别是古文)提供了一个有效、踏实的方法。从文章的写作背景入手,这比不经过任何思考而直接参考教参的办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第2篇

一、生成美的不可预测性

生成美的不可预测性是指语文课堂教学的适时、随机、超预设特性。一直以来,人们强调教学步骤的严谨性,追求教学环节的逻辑性,力求教学内容的完整性。追求生成美的语文课堂却不是这样的,它关注学生的课堂状态,适时抓住教学中出现的超预设现象,挖掘其内蕴的价值,并使之成为推动课堂教学的教学资源。叶澜教授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因素。”只有发现并抓住这些“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因素”,我们的语文课堂才会春暖花开、生机盎然。

二、教学中生成美的实施策略

(一)构建开放课堂,创设生成美的条件中学语文课堂应该突破预设的僵化性、教条性,教师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受课堂上随时可能出现的生成美,激活学生灵感,彰显学生个性,为生成美创设充足的条件。比如在学习苏教版教材《兰亭集序》时,教师可以开放的心态设计这样几个教学问题。1.1965年,郭沫若看到南京王谢两家出土的墓志后,曾就《兰亭》是真是假发起一场讨论,他认为《兰亭集序》的原文和笔迹都不是王羲之的,而是王羲之后代———一个名为智永的和尚写的,其中一个理由就是文章由乐及悲转得过于突然,没有任何铺垫,不像大家所作。对此,你怎么看呢?2.你如何看待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思想?(提示思考:“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所蕴含的思想。)3.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生活中的“乐”与“悲”?让学生在个性的阅读体验中去领悟,在合作中讨论,在讨论中探究,在探究中归纳,在归纳中形成自己合理而有个性的理解。这样开放的题目、开放的课堂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灵感,给予学生开放的参与空间,让学生以课堂主人的身份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感,而不是逼迫学生去认同教材和教师的情感倾向、价值判断,为生成美的产生创设了良好的条件。

(二)借助教学媒体,营造生成美的情境教学媒体包括粉笔、模型、黑板、挂图、幻灯机、录像机、光盘、语言实验室、网络资源等。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以借助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给学生以直观、生动的感官冲击,让学生充分沉浸在特定的情境氛围之中,由内而外生成美。比如在学习《淮阴侯列传》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电视剧中的相关片段,直观形象地再现韩信的一生。学生感受到了韩信驰骋沙场、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又目睹了韩信冤死、遗恨终生的结局,自然心潮澎湃、有感而发,此时,教师再适时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评价韩信的人格魅力和悲剧命运,评判韩信的功过得失,畅谈“帅才不及帝王术”,必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多种教学媒体的运用可以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多方位、多角度地引导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情趣、思维等,有助于生成美。

(三)允许多元理解,引导生成美的出现真正的课堂教学是在动态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理解,甚至错误的理解。对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加以合理引导,使之成为精彩的课堂生成美,进而推进课堂教学的良性发展,是中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技能。例如《屈原列传》这篇课文,屈原因满腔爱国之情无法实现而自投汨罗江而死,传统的教材对屈原投江行为持肯定态度,赞扬其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怀。但有学生却提出疑问:屈原这种行为是愚忠,大丈夫能屈能伸,以屈原之才到任何一个国家都可以施展抱负,何苦困扰于一个“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的楚怀王呢?此时,如果教师有敏感的捕捉能力,适时抓住这个生成契机,以时代为背景,引导学生以辩论的形式探索———屈原的行为到底值不值得赞扬,那么,这无疑会成为课堂的精彩所在,成为课堂生成美的典范。

只有全方位地了解学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抓住课堂中随时闪现的灵光,从学生的质疑和询问中窥知学生在技能、情感和心理上的生成需求,并对课前预设作出适合学生认知需要的调整,课堂教学的过程才能真正成为教师和学生体验生命、感悟人性的过程。

预设是生成的前提和基础,生成是对预设的调控和改变,有了这种调控和改变,才使课堂教学突破了僵化的预设,充满生命活力、动态美感。如果说预设是一节课成功的前提,那么动态生成美则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是一节课真正的精彩之处。

作者:李如凤单位:江苏省海州高级中学

第3篇

一、“盲读”“盲译”的概念界定

盲读,是指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去除教材原文的所有标点及注释,通过语音停顿来重新断句的朗读方法。其内涵包含以下几方面:其一,充分的预习是盲读的基础。学生在课文注释、工具书等的帮助下进行预习,逐字逐句进行认读,基本理解文言文词句的字面意义。其二,无句读素文是盲读的关键(素文指去除了原文标点及注释的原初状态的文字)。其三,停顿断句是盲读的方法。面对素文,学生用朗读停顿来重新断句,并以此体现对原文的理解。盲译,是指在盲读断句的基础上,用口头或书面的形式对素文进行翻译。盲译的操作要点主要有:理解为主,记忆为辅;去除资料,独立完成。

二、“盲读”“盲译”课堂实施策略

策略一:充分准备,师生同步学生方面,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充分预习,通读课文(2-3遍),逐读注释,初解文词,熟读文句。训练初期可要求学生在逐读注释时把重要的实词虚词注解誊写到原文上,以强化学生对重要的文言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对虚词的不同用法进行鉴别和分类,把预习落实到每一个字句的细节中。另外,学生预习要务求实效,最好放在课堂上进行;待学生规范养成、水平提升之后调整至课前进行。教师方面,准备更要精心安排,包括学法指导、预习检查、资料编写等。具体来说,学法指导要分出步骤和阶段,学生训练的不同阶段要辅以方法的跟进,以期学习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预习检查要及时全面,训练初期以全面检查为主,学生进入正轨以后可灵活采取教师抽查、学生互查等方式进行;资料编写主要是指教师要去除原文标点及注释,制作课件及训练资料,以便课堂活动使用。策略二:全体训练,针对指导日常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中,因受制于课时的限制、进度的压力、操作的难度等,教师更习惯于运用个别问答式,这样做固然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最大的弊端就是忽略了学生训练的全体性,思维敏捷且注意力集中的学生训练效果就好,而学习规范较差基础较弱的学生疲于应付,学习效果自然大打折扣。因此,盲读盲译的实施前提之一,就是教师编写的训练资料人手一份,课堂活动也要以全体学生训练为主。教师发现共性的问题,要及时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在盲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断句的不同处理,盲译也会遇到一词多义的选择、词类活用的识别处理等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辨析,比较不同处理方式带来的不同表意效果,教会学生结合注释、工具书及猜读等方法来突破翻译难点。如《寡人之于国也》一课的盲译活动中,学生翻译“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一句出现分歧:一说“始”为动词,此处“之”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因而该句翻译成“供养活着的人,为死者办丧事,(使他们)没有遗憾,这是王道开始(实施)了”;另一说“始”为名词,“之”便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因而该句翻译成“供养活着的人,为死者办丧事,(使他们)没有遗憾,这是王道的开端”。这两种翻译从语法上来看都讲得通,也不影响原文意思表达的准确性,因此都是可行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学生产生了疑问和分歧之时引导学生理清思维,辨析方法,甄别优劣,最终练就自主阅读的能力。策略三:梯度训练,循序渐进在课堂活动的难度安排上,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加工要体现设计梯度,由少而多,由简入难,循序渐进。训练之初,教师应根据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编写体系,选择篇幅较短、内容较浅的篇目开展盲读,待学生朗读断句熟练之后再把盲译加进来。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分步骤的教学设计中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篇目的选择上,具体做法有二:一是对接初中篇目,把涵盖高中知识点较多的《桃花源记》《马说》《愚公移山》等用作盲读盲译训练;二是合理选择现有教材篇目,如高中语文必修1《烛之武退秦师》《鸿门宴》、必修2《游褒禅山记》就比较适合作初期训练。规范初成,教师可以适当增加难度,加大容量。在篇目的选择上,高中语文必修2《赤壁赋》《兰亭集序》的记叙部分、必修3《劝学》《师说》等都是难度稍有提升的文本,可作提升训练之用。到了后期,学生的文言知识有了一些积累,盲读盲译能力有了一定提升,教师不仅可以选择像必修3《过秦论》、必修4《廉颇蔺相如列传》、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的《项羽之死》《六国论》《项脊轩志》这样篇幅较长、词句繁复的篇目来进行训练;还可以故意安排一些词义和语法易错点的辨析,以强化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深化语法点的理解,活化学生文言能力的运用。策略四:长期训练,厚积薄发学习方法和训练技巧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进程,但绝不可能取代这一过程。只有坚持不懈地进行科学的长期的训练,才是语文学习的不二法门。因此,本文所论的盲读与盲译相结合的课堂活动,也需要长期的课堂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文言知识的积累和文言阅读能力的提升,必然是在长期有效的课堂训练中逐渐体现出来。正因为语文学习效果有其滞后性,教师要足够地耐心、静心、细心,也要引导学生“耐住寂寞,静待花开”。策略五:延伸训练,活化教材笔者认为,高中文言文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文言知识的举一反三和文言阅读能力的迁移。从语言学习的本质来看,教材只是学习的起点,开放而广阔的阅读世界才是语言学习的终点。盲读盲译的课堂训练活动同样要遵循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的原则,让学生在延伸训练中活用教材知识点。我们呈现给学生的文言阅读材料,不能目光短浅地局限在教材和与教材有关的文字,而应该既有连续性文本,也有非连续性文本。除了教师为学生提供阅读材料而外,还可采取学生自主选材阅读的方式,真正实现阅读理解的开放运用,学以致用。

作者:王治 田维 单位:重庆市第七中学校

第4篇

教学目标:

1、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以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2、理解孔子的社会理想。

教学重难点:

1、感受孔子的教学风格及师生间平等和谐的气氛。

2、理解孔子赞同曾皙的原因。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寒冷的冬天,我想同学们跟我一样,多么希望吹在脸上的不是凛冽的寒风,而是名煦的春风啊。春风总是让人舒适和美好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和春风有关的课文。

二、探究

1.探究春风。人教版选录此文时的标题为《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侍坐》,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抒己见(预设:有诗意、文雅、美、文学性强、简短、简练)

明:同学们说得都很有道理。然而仅仅从标题看,在沂水边,春风拂面,很惬意,很舒畅。“沂水春风”这个标题似乎更贴近人的心灵。

2.程宗元先生为我们再现了孔子师徒五人在一起谈论的历史场面,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课文右上角的画面上。这幅画可谓形神兼备,分别推断出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和公西华,依据画中人物神态、本课内容、人物的性格和已学论语课文,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讨论。

明:孔子:坐着的左起第二位

依据:身材高大(身长九尺六寸,1米9多)年龄最大(以吾一日长乎尔)、胡子最长

子路:坐着的左起第三位。

依据:性格是(直率、鲁莽)。图中长得像张飞一样的,落腮胡子,粗犷。

曾皙:站着的

依据:身边有瑟,淡定、洒脱、豁达

冉有:坐着的右起第一位,小国,以俟君子,季氏将伐颛臾,冉有与子路同是季氏的家臣,孔子责备冉有他们没有劝谏。因为冉有做事情怎样的?不敢担当。

(预设课堂出现争执,不能佐证时:教师可以书写人物年龄:公西华18、冉有31)

公西华:左起第一位,两个愿字,谦逊

3.面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孔子是怎样与他们交流的呢?分角色朗读2-15段。

探讨这些语句,从中你感受到的孔子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师再次朗读

明:孔子对学生循循善诱,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平等和谐的交流氛围,如同沂水边的春风般和煦、温暖人心。

4.四弟子在这种氛围中各言己志,而曾皙说自己的志向“异乎三子者之撰”,曾皙与他们是否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的志向。先速读前三位弟子的志向,摘原文完成。

对象 期望的结果

子路: 千乘之国(内忧外患) 有勇知方

冉有: 方六七十,或五六十的(小国) 足民

公西华: 宗庙之事、如会同 愿为小相

5.曾皙说他的志向不同于前三位的,那么前三位志向有什么共同点?

明:治国,从政有关

6.再来看看曾皙的志向,跟他们是否不同。齐读12段

⑴看到暮春,你会想起已经学过的哪篇文章?

明:王羲之《兰亭集序》中有“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补:暮春――农历三月。

古人常在暮春时节举行祈福消灾的仪式。

⑵人物:冠者、童子。

都是二三十岁,十五岁到二十岁,这些都是年轻而有活力的年轻人

⑶舞雩是什么样的地方?

祭天求雨之处,有坛有树。雩祭有歌舞,故称舞雩。

⑷浴、风

在沂水里洗一洗,在舞雩台上吹吹风。

⑸曾皙描述的似乎是一种暮春春游的生活场景。我们一齐读一下这段的译文,这样场景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呢?

明:惬意、自在。(预设:如生直言曾皙与孔子之志相符。看来他与前三者的从政治国的志向,确有不同之处。那前三者就没有相符之处了吗?我们来看看孔子对他们的志向是怎么说的。)

看来他与前三者的从政治国的志向,确有不同之处。

7.然而曾皙所追求的,与前三者的治国从政之志相比,看上去似乎胸无大志,孔子却说“吾与点也”。在礼崩乐坏的春秋时期,孔子51岁任中都宰,52岁任大司寇,55岁开始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然而历经波折,所到之国没有人推行他的主张。据有关学者考证,当时,孔子已经60岁。对于当时的孔子来说,孔子为什么深深地感叹着说赞同曾皙呢?孔子的志向又是什么呢?

明: 你还记得孔子在《仁者爱人》中所说的志向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与曾皙惬意、自在的生活场景有相通之处?

8.孔子是怎样看待其他三人的志向的?子路、冉有、公西华16-21段。

⑴子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孔子认为子路的话不够谦逊,而不是否定他治国的想法

⑵冉有: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

纵横五六十、六七十里,相当于德清县大的国家,冉有也是在治理一个国家呀

⑶公西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公西华是很有才华的,他在诸侯国为政肯定是能胜任的,其实在孟武伯问仁时,孔子也对他们的能力给了充分的肯定。

子路:治军,“千乘之国,可使治其赋也。”在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里,可以让他管理军事。

冉有:管理。“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也。”一个有千户人家的公邑或有一百辆兵车的采邑里当总管。

公西华:外交,“束带立于朝,可使与宾客言也。”穿着礼服,站在朝廷上,接待贵宾。你还记得孔子在《为政以德》中所说的治国之道吗?孔子说要足食足兵、先富后教、礼乐治国的思想是一致的。

这是一位历尽沧桑的老者在在晚年时分对命运的感叹。自己可能一辈子也无法实现的愿望,在学生的想法中他看到了希望。

其实孔子的愿望不也是今天的我们共同的愿望吗?在和谐的环境中,每个人都能尽情享受真、善、美的人生,每个人都能在和谐的环境中享受真、善、美的人生,沐浴在人生的春风中,感受那般温暖与柔和。

9.背诵要求:曾皙志向段落。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286-01

文言文作为我国早期语言交流和文字传承的工具,它是古人们遗留给我们的文化宝藏,是我国五千多年文化的写照。然而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工作中,由于课程知识量大、课程进度紧张,致使老师在讲课过程中没有对重点知识进行全面把握,加上缺少高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产生抵触、厌恶的情绪。本文就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方法进行了阐述。

一、增加教学方式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学习感兴趣了才能消除畏惧心理,投入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到文言文的学习中。老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选择适当的时机,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学习《兰亭集序》时,可以向同学们展示部分王羲之的书法作品,让他们亲眼感受一下“天下第一行书”的魅力,从而对课文的学习有浓厚的兴趣。如学习《鸿门宴》时,可以播放电影“鸿门宴”的相关片段,让同学们在电影中感受当时剑拔弩张、暗流涌动的紧张气氛,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这样针对不同的课文采用灵活多变的方式来培养同学们对文言文的兴趣,能够大大提高上课的效率与效果。

二、联系相关历史背景,增加学生见闻

人教版高中教材中选择的文言文大多都和史实或当时的政治相关,要么就关乎作者个人的人生境遇、情感波动,因此,如果老师只是单纯地对课文进行讲解而忽视其历史背景就不能让学生更透彻地了解文章的背景、逻辑、情感,也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时,可以先向同学们介绍一下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的历史背景,讲述一下秦、晋两国联合攻打郑国的原因(晋国一方面是晋文公逃亡时在郑国没有得到礼遇以及公元前632年晋、楚交战之时郑国出兵帮助楚国,另一方面是为了争夺霸权,和当时也急于扩张的秦国联盟对郑国发动战争)。同学们了解了城濮之战和秦晋攻郑的历史背景后,对当时复杂的国家关系就能够心中有数,更容易理顺文中的逻辑关系,对文章能够有一个更深刻地理解。同样,《鸿门宴》、《荆轲刺秦王》、《过秦论》等文章均和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人物相联系,构成重要的因果关系,不联系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教学,很难达到好的效果。

三、加强字、词、句式的教学,强化学生基础知识

字、词、句式是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对文言文中涉及的基础知识和重要考点一遍又一遍地讲解、重复,如“通假字”、“古今异义”、“一次多义”、“词类活用”等概念。教法很死,学生学习也枯燥,但是这些基础知识又是文言文学习的根本,不得不重视,那么老师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做到“死中有活”。例如,通假字就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用字现象,它是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表另一个字,如《鸿门宴》中“令将军与臣有?S”,“?S”通“隙”是隔阂、嫌怨的意思。通假字的掌握是解读文言文必备的基本功能之一,因此在教学中要反复强调这个概念,让学生理解、掌握。对于一词多义的现象,我们不仅要了解词的本义,还要了解其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如“畔”本义是“田边”的意思,引申为“旁边”,如桥畔;又因为其与“叛”同音,假借为“背叛”的意识,即其假借义,如“亲戚畔之”。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梳理能力都比较弱,老师对于这一类的基础知识要不断强调,及时总结、归类,对于“被动句”、“省略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固定句式”等常见的文言文句式要让学生做到了解他们的构成、识别和使用方法。新大纲对文言文的实词、虚词、句式等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老师一定要做好文言文基础知识的教学,强化基础知识教育,同时也要立足教材和学生实际,在教法上灵活生动,强化课堂效果。

四、强化技巧教学,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古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老师要强化文言文的技巧教学,教会他们如何去正确翻译、理解文言文。文言文翻译要忠于原文、字字落实、句句落实,译文既要做到表意明确、语言通畅,又要做到语言简明、优美、生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时,对于国名、地名、人名、官职名称等专有名词保留不翻译,“门庭若市”等经常使用的成语、熟语也不翻译。对于一些如“使六国各爱其人”的句式,进行直接替换,将“使”替换成“如果”,将“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过?”中的“孰”替换成“谁”。对于缺失的成份进行补充,最后将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等句式转化为现代汉语语法,理顺译文。将文言文的学习技巧教授给学生后,学生就可以对文言文进行预习,通过《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来查询生僻字的含义、解释,自己先尝试着断句、翻译,课堂上就能够有准备地听讲学习。文言文是教学的难点,就是因为其字、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有所差池,语法也不近相同,如果一无所知地就去听讲,效果肯定不好,长此以往还会打消学生积极性,产生畏惧心理。只有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才能使课堂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总之,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教师必须要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打消学生的畏惧心理,强化基础知识的学习。在历史文化背景的介绍中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课文逻辑的梳理;在字、词、句式的教学中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在朗读训练中培养语感,把握文章感情;在技法的教学中强化学生技能,培养预习习惯,多管齐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质量。

第6篇

开始关注范斌先生,是听闻有位中原书家,在20 世纪90 年代的两年(1993―1994 年)中,用3种书体参展,且3获国家大奖(隶书、章草金奖,篆书二等奖),其后就龙隐“抱朴堂”的书学世界。这着实让我好奇:如是寻常规进境,当研习魏晋以来书体;如是寻源头进境,当主攻先秦书风。囊括兼擅以汉代为典范的三大书体,显然是有其自觉的追求意识。甘于寂寞、沉潜以求,更非炫名、猎奇或急就于书学辈所愿为。范斌先生究为何等样人也?其于书学何思何虑?

纵观范斌先生的书法研习之路,是经历由重技艺的东汉隶书,到重气质的西汉隶书的审美回溯,最终确定了以汉隶为主兼习章草、篆书,集中研习汉代书风,由此上下求索融会贯通之道。范斌先生的选择,一今一古的影响最为关键:

一今是于右任。在范斌先生看来,如要选20 世纪书家的唯一典范,必以于右任。精研书法思路明确,划定范围,聚集而不泛滥,聚焦于楷书、魏碑,全面性地沉潜研习一个大书法时代,在消化北魏书风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能够很准确地传达魏碑的精神气韵,这无疑是于右任的真正成功奥秘所在。

一古是禅宗。虽然当世名家多是由魏晋以来书风进境,但欲“取法乎上”,也可如禅宗讲求直指人心,探究心性本源、见性成佛一样,选择研习高古书风,以求得事半功倍之效果。神秀和慧能,正分别代表了寻常规进境与直达根本之道的两种路径。

当然,所谓高古,究竟“古”到什么时候,“古”到何种程度,是否一定就是愈古愈高?或许并无绝对之理。有的确是属于源头意义与审美特质双绝的,如古希腊神话叙写人类的童年记忆,其艺术的伟大高古无与伦比。有的则是以具有高古遗风而为后世或时人所推崇,而这高古,可以是关涉源头意义的,也可以是相对于后世而言的:如不被东晋南朝时代所广泛接受的陶渊明,其归隐田园、也以“羲皇上人”式的风姿,被梁代萧统以来的人们视为难以企及的高古; 20 世纪精研魏晋的大方家汤用彤,也被指出其文风具有高古之风。

说到书法,大约从先秦到唐前,都在人们关于高古书风的认知视野中。

首先会想到的,自然是以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等为代表的先秦书风。的确,无论就源头意义,还是审美特质,先秦书风都值得珍惜、研习。以甲骨文为例,郭沫若早在1937年出版的《殷契粹编》序中就宣称:“卜辞契于龟骨,其契之精而字之美,每令吾辈数千载后人神往……足知存世契文实一代法书,而书之契之者,乃殷世之钟王颜柳。”而根据《周礼・地官司徒・保氏》的记载,先秦时代注重书法早成传统,保氏所教之“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书”即指“书法”。殷墟甲骨文的出土,以及相关先秦文物、文献持续不断的出土及其整理研究,也为研习先秦高古书风与书学带来福音。至于钟鼎文、石鼓文等,更是孕育名家、大家的重要书体,毋庸赘言。但一是受限于存世条件等,借助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等书体,还不足以全面展示先秦时代文字及其审美风貌;二是对相关文字的辨识难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影响了人们的欣赏和研习热情;三是就全面研究先秦书学与时代的关系而言,目前显然还有诸多客观制约因素难以克服。

实际上,20 世纪以来,关注、研究魏晋以来至唐前的书体书风更多。如徐悲鸿《积玉桥字题识》在推崇书法有无穷魅力时,就直指“自汉末迄今几两千年,耗人精神不可胜数”。康有为则大力提倡六朝石刻,于右任对魏碑情有独钟。研究书法史者,也多是将汉末魏晋视为中国书法趋于自觉成熟的时代。

从这种意义上而言,范斌先生特别选择汉代作为代表高古书风的重要时代,就值得予以高度关注。在范斌先生看来,汉代距先秦时代更近,其对先秦书法营养的吸取,必然多于魏晋以来的时代,尤其是汉代直接接续“书同文”的秦代。小篆者,秦代所大行,汉隶之前源;章草者,汉隶之转轨;汉篆甚且超迈秦篆而达到更高成就。就秦汉书体相较,汉代更具有书法体式与规范的成熟。尤其是,汉代书体不仅具有高古格调,在作为全面再现、张扬时代雄风的载体方面,尤足为千古典范。尽管魏晋时代确为书体发展的自觉时代,但就表现时代的伟大精神气象和意志方面,汉代书法已然直接开启魏晋、北朝书风,甚且超迈魏晋、北朝,而与盛唐书风前后辉映。当代普遍流行的、由书法进化论出发机械论定汉代书法仅为后世书法自觉之前源的论调,自然不值一驳。故他不从庸众的愈古愈好,也不规步于为更多书家所宗的魏晋以来书体,而宁愿将汉代视为代表高古书风的重要时代,将隶书、章草和篆书作为高古书风的代表书体,予以系统研习。其特为自撰的书法作品:“神游大汉,气接千载,抱朴守素,继往开来。戊子夏月,范斌自况也”,正是明志之衷言。

范斌先生的选择,让我想起贾谊的《过秦论》:追溯秦国历史,却不是从秦人先祖谈起,也不是从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谈起,而是横截直起,以秦国崛起的关键起点秦孝公时代开谈。贾谊高明的开气文法,足资借鉴;范斌先生的卓识,也启人慧思。

更为直接地接高古之地气、更为纯粹地追味高古之本真,也是范斌先生选择研习汉代书体的重要因由。犹如《诗经》必有十五国风,地域对于书风的影响也至为深远。如要说习帖,大约北方难与南方匹敌,要博取众家,京城书家或许见多识广,说到研习以汉隶为主的汉代书法,则中原无疑最具得天独厚的条件。有位主政过河南的当代政治家曾经概括说,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的确,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久为世人所推崇。而在汉代,中原处于西汉文化的中心地带,在东汉更因京都洛阳而居于主导政治文化的核心地域。中原也因此而成为汉代书法文化遗产最为丰硕的地域,无论汉碑、摩崖、汉简、汉砖、汉画像石、汉铜镜、汉建筑等,无不为最大限度真切感知、研习汉代书法文化,提供第一手实物参照;汉代中原书学的兴旺发达,众多书家的灿烂辉煌成就,也使得中原习书人如杜甫宣称“诗是吾家事”一样,萌生汉代书法是吾乡盛事的自豪与荣耀之感;而在中原出土的以殷墟为主的甲骨文、商周的钟鼎文等,以及汉代以后各代的墓、石碑、摩崖等,也为直观比较研究汉代书风与书学,提供了便利条件。当然,博大深邃的儒、道、佛思想,尤其是与中原地域关系更为直接的道家与佛教文化遗产,无比丰富的中原书学以及其它文献,都可助益书学之“养”。

范斌先生认为汉代书法的鼎盛在于西汉,推崇西汉那些雄强劲健、拙朴厚重、天真生动的作品,真正代表了汉代高古书法时代精神的主流本质与内核方面。这种认识自然由于他长期躬践汉代书风,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汉代书学,对汉代书风流变的感知体认格外明晰。在范斌先生看来,由西汉的雄强劲健、朴厚到东汉晚末期的衰弱乏力,汉代书法实际走过了由铺张扬厉的鼎盛向重采乏力的衰微书风变化的历程。西汉书风重自然、感性及灵性,东汉书风重法度、理性及程序化,其发展的极致,就是更重书写艺术形式,而忽视人的思想情怀与精神内涵的表现。范斌先生对此感同身受,甚且经过看山是山的那种否定之否定的心路历程,故其得出的结论,就与单纯从教科书的简明教义中认知事物如此发展的必然规律,有了不同的个中况味。而从书法承载时代精神,笔墨当写时代,以表现时代精神为书法、书家的主要使命,范斌先生的视野与站位,已然与为书法而书法、为单纯成为书家为准的书学追求有了很大不同。

也因此,他强调研习汉隶当首重其高古书风中的雄强劲健、朴厚拙重,习得柔美,所得为下。的确,与注重空间意识、体物为重的大赋成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样式一样,汉隶之所以能够成为汉代书法三体中最重要的书体,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如汉隶字体结构的横向化拓展,与汉赋追求天人合一、重空间表现正相仿佛。汉隶的书写情到极处,横、竖和点划都会处理得无比夸张,横的昂扬向上,竖的恣肆加长,点的飘飞灵变,既追求开拓进取的高度、长度、宽厚度与灵动多变,更追求拙朴、雄强力度,汉代书法横空绝世的空间开拓意识,正是汉人张扬恣肆、天马行空的伟大艺术精神的外显,由此以思汉人所谓“赋家之心,苞览宇宙、总括人物”的开阔襟抱;以思汉武帝与司马相如的华章交流,以守业君臣,而高度推崇所谓非常之人、非常之事、非常之功,将伟大的创业精神予以发扬光大;以思汉人甚至宣称“犯我强汉者,虽远必铢”,则思过半矣。故追步、再现大汉雄风,就成为范斌先生骋怀想像、并于其书法创作中着力体现的重要风格,如其特别关注“大风歌猛士画像颂升平”,题写“此砖为东汉末期作品出土自许昌原砖”,题写《郁平太尹碑》:“西汉新莽时期文字,简约高逸,乃篆隶蜕变之时”;题写“大道至简,大璞至美,观河南许昌砖,生欢喜心”赞美汉砖“以线造型,骨法用笔,中国特色”,和书写曹操的《龟虽寿》《观沧海》,就无不打上了浓郁的汉风烙印,也提醒人们关注、沉思从汉高之《大风歌》到魏武之《观沧海》的血脉传承!如于“大音自成凸,高节卓不群”一联书法作品中,感慨“汉人朴逸之气殊不易得也”;如“高才推独步,雅量冠群英”书联以质朴与庄严并重,写高逸朴远之致;如题“大凡习章草者,醇厚易得,俊逸难求也”,也都表现了其对汉风的接受与思慕。

需要予以特别指出的是,范斌先生虽也能够以客观的态度,体认书法传统的形成与流变,如关注汉代书法到魏晋书法的流变,其书法作品中就有对钟繇正书和王羲之《兰亭集序》这些魏晋书法的主要代表作品的逼真摹写;也仔细观察如汉安帝时代的墓作品已露晋楷端倪;刻于东汉光和三年(公元180 年)的《赵宽碑》,“是碑悬针篆题,略有楷书笔法,开《天发神谶碑》先河”。但总的来说,其对书法传统的认知,更多是以体现高古雄风的大汉书体为参照,如对秦代书法的研习,就注重“泰山刻石气象森然,秦篆正宗。习此可入规矩正字法也”。对汉魏书法的研究,在认同“梁元昂古今书评云:张芝惊奇,钟繇特绝,逸少最能,献之冠世,四贤共类,洪芳不灭”的同时,更特别推崇“钟繇书法天然古厚,渊貌无际,上接秦汉,下开百代矣”。他所钟情的是:“颜真卿是生活于唐代的汉人,金农是生活于清代的汉人。”他连书宋人李建中《土母帖》《同年帖》,也赞誉其《质朴古厚,从颜真卿出》。再如其题康有为纪念馆:“康南海书以神行奇肆苍逸,与王远、陶弘景、郑道昭、陈抟为一家眷属”,特注“此乃道家精神外化书风之故”。如此之“神行奇肆苍逸”,显然也与汉风气韵贯通。

回望当代书学发展,也许真的可以套用哲人话语: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和平安宁的时代氛围,全球一体化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文化教育的普及,以及精神与审美生活需要等诸多因素,都为书法的繁荣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社会普遍“好书”,书家的众多,甚至让人生发“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的感慨。但无可讳言,以功利主义为主导的经济文化转型时风追求,也使非艺术审美因素大量介入,严重侵蚀、毁坏着书法健康发展繁荣的正能量,说中国书法的发展,其实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并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