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数学作业

数学作业

时间:2023-05-30 08:5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数学作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数学作业

第1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作业布置 生活性 趣味性

课堂练习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途径,起着形成和发展数学认知结构的作用。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的成效与练习的成效有很大的关联。只有练习的设计和组织,这两个方面相辅相承,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才能实现课堂练习有效、高效。

一、布置的作业要讲究“生活”性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真正的数学是丰富多彩的,它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生活背景。因此,作业的设计,要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要使孩子感到喜闻乐见。另外,数学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在作业的设计中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适度地引入一些具有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题目,不仅有利于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的形成,而且可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形成积极探索和力求创造的心理态势。如:教学“轴对称图形”后的安排学生的作业是:(1)去生活中找找哪些物体是轴对称的?(2)调查: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的国旗图案是不是轴对称的,还有哪些国家的国旗图案是轴对称的?

二、布置的作业要讲究“操作”性

凡是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学生学起来会精神愉快,不知疲倦,越学越爱学。丰富多彩的数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直观有趣材料,只要精心设计,就会使数学作业的内容趣味无穷。

例如:教学“认识小数”后,布置学生:每位同学准备一套0到9及小数点的数字卡片,同桌开展摆小数游戏。①同桌合作,任意取出两个数字和一个小数点,组成一个小数,读一读。②同桌合作,任意取3个数字和一个小数点,你能组合成不同的小数吗?试一试。看谁组成的小数大。这样的作业学生乐于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三、布置的作业要讲究“阅读”性

新教材注重体现数学文化的价值,从一年级开始就以生动有趣、易于阅读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一些有关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趣闻、数学发现、数学史的知识等等,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内容的呈现,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产生与发展首先源于人类生活的需要,丰富学生对数学发展的整体认识。除了课堂上充分利用数学新教材的文化特性,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数学的文化价值外,在课后,可布置学生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作业。

如:布置学生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像《小学生数学报》、《小学生周报》等报刊书籍中的数学家的故事、数学童话故事、数学游戏、数学发现与数学史的知识等;指导学生撰写数学**记,记录数学学习、生活经历中的点点滴滴。让学生在作业中激发探索热情,发展思维能力,陶冶性情,进一步感受数学的文化价值,受到深刻的人文教育。

四、布置作业要有“趣味”性

兴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饶有兴趣的作业具有一定吸引力,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去完成。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到做作业的乐趣。带着好的心情做作业,思维更活跃,反应更灵敏,何乐而不为呢?例如,二年级学生在认识“角和直角”后,让学生思考: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还有几个角?学生通过动手剪一剪,比一比,发现在长方形纸上剪一刀并非只有一种情况,通过讨论得出:有几种不同的结果,有几个角也就一目了然了。

五、设计作业要具有“思考性”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的各种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的发展,要靠练习来促进。因此,设计练习时应注意练习的思考性,让学生在做题中发展思维。如可以通过设计一题多变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帮助学生克服在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思维定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解题方法的不良习惯,提高解题能力;可以设计一题多解、逆向思维题来拓宽学生思路,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发展学生智力。

六、作业的选择性

学生在完成他认为比较多的作业时,或多或少会存在逆反心理,如果教师一意孤行,强迫学生必须如数完成所有作业,那么作业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作业的目的也就很能达到。在布置作业时,我大胆规定,学生对不会做的题可以不做,只要在把会做的题做完后,回答下列问题就算完成了作业。

1、写出此次作业中,你独立完成的题的序号何在别人帮助下弄懂并完成的题的序号。

2、写出此次作业中,不会做的题的序号,力求分析不会做的原因。

3、此次作业你用到了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技巧?你的做大收获是什么?

这样能使教师迅速、清晰的把握学生的作业情况和实际水平,为教师今后的教学指明方向,提供参考,同时可以使学生摒弃抄袭、自欺欺人的不良学风。

第2篇

关键词:素质教育作业布置作业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教师通过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并据此调节、改善自己的教学。随着新课程方案的全面推进,教育工作者对学生各方面进行减负,从学生书包的重量到课堂的容量。新课改的热门课题是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等等.而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略。从工作实践中我发现,其作业的布置也应是我们改革的重心,不应被忽略。作业的布置与批改的技巧是一门学问。那么,究竟该如何根据学生发展需要,合理有效地布置与批改作业?下面就此谈谈我的点滴体会。

1.要力避重复性,讲究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与训练性。

苏霍姆斯基说的好:“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这就是兴趣。”为了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要摆脱机械重复的、枯燥乏味的、烦琐的死记硬背的、无思维价值的练习。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训练,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地完成作业。作业素材尽量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

2.要努力追求数学作业的探索性与开放性。

以往一味要求学生按课本做题,以期考试中能有好成绩,这是一种短视行为。我们必须把学生从有利于他们发展的“题海”中解放出来,精心设计能体现数学学习的探索性、开放性的练习题,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这也是符合时代需要的。所以,教师可以根据作业题的构成,适时选配一些反映概念深刻、解题方法灵活的习题,甚至还可以编纂一些错解辨析、悖论质疑及无定解的开放式问题。通过设置一些探索题与开放题,能更多地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3.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量。

就“量”而言,认真地多做数学题,确有提高数学成绩之效。但凭“题海”取胜,负担过重,事倍功半。况且数学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这就从两方面说明了数学作业不能过滥,更不能简单地以熟求巧,而必须精选,这更是减负的重要手段。所以,还应科学地控制数学作业的量。一般来说,每节课后布置20分钟左右的作业较为适宜。当然,作业量的确还受学生素质、年龄特征和所教内容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不能一概而论。减少不必要的重复练习,须精心选择辅导教材,为学生布置高质量的,具有典型性的作业题,要达到练习一题而通一类的效果。

4.作业形式要多样化。

传统数学中布置的作业均为笔答题型作业,陈旧的作业形式,单调,乏味,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创新,抹灭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作为教师,必须在教学理念上也于独领“”,在教学实践中勇于改革,善于超脱、敢于创新。因此,教师应该大胆尝试:平时可以布置少量的作业,大力提倡举一度兰,一题多解的方法,要求学生写好作为小结,可以不拘形式,畅所欲言,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独特想法或结论应以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内容加以选择。比如要考查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情况,可以采用开展长周期作业等方式。要了解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可以采用书面考试等形式。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应以激励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可以通过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反映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

5.作业布置要突出层次性与全面性,要防止单一化。

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及每节课后的作业要求尺度,对全体学生应该是一致的,但实践证明,对各类学生布置等量的作业内容,适应不同学生的实际满足能力。由于学生的自身特点和掌握知识水平不一样,这种“一刀切”的作业形式显然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教师要改变作业单一化的弊端,坚持差异理论,找准学生最近的发展区,设计和布置适宜不同层次学生的分档作业,让学生自由选择。在备课中,教师划出作业中的必答题和选做题,以不同的记号标明,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这样就可以从数量上将定量改为弹性型,难易上、数量上有了合理的调控,把“桃子”挂在每位学生跳一跳都能摘到的位置,使差生缓解原有的心理压力,也使优等生提高探求能力,从而使学生都能养成从容一致的作业心态。

这样,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胜心,让他们各尽其能、各展其思,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分档作业要按学生学习程度分类对待,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选择能够独立完成的作业,并且能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不畏困难,努力向更高一层次的作业题挑战。作业题设计要做到“上不封顶下保底”,定内容而不定人数,让不同层次学生在“跳一跳”的过程中各有所得,不断提高数学学习能力,获得学习的乐趣。

第3篇

一、“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初中数学作业的批改方法多采用“全批全改”。目前随着数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以及时代对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明显地暴露出作业“全批全改”存在的问题。

1、教师花费在评改作业上的时间过多。初中数学作业天天有,学生天天做,教师天天改。如果一个教师任两个班,每班按50人计算,每次要批改100本作业;若每次留4个题,一次要批改400道题,若每本作业平均用2分钟,就要花去3个多小时的时间。尤其是批改几何作业,还要花费更多的一些时间。再加上平时小测验、单元测验、班主任工作、备课……忙得团团转。探索教学改革的时间难以保证,当然教学改革也难以付诸实施。

2、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素质教育下突出的特点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可是作业的“全批全改”是在学生头上的“紧箍咒”。使他们天天忙于按时完成作业,不管对与错。学生主动思考,自我检查的积极性受到压抑。

3、师生双方获得的信息失真度很大。学生做作业,教师批改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通道。可是我们经常发现有些学生作业很不错,但一考试成绩很差,因为学生为了老师“批改”只好抄袭作业,教师也只好“上当受骗”。由于时间紧,教师批改作业常用“”、“”、“”等简当符号,学生由这些符号只能知道哪个题错了,但不知道错在哪里?得到的只是百思不解的信息。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作业的“全批全改”教师很辛苦,但束缚了教改的手脚,又束缚了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所以,改革数学作业批改方法应当受到应有的重视。

二、批改作业方法的几点尝试

布置作业,批改作业不仅仅是教学的重要环节,还是师生双方获得信息的重要窗口。精心设计,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能使师生双方及时接受正确的信息,加快信息反馈的速度。只有师生共同配合,才能真正达到做作业和批改作业的目的,批改作业的方法应多样化。但关键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师生活动紧密结合为一个整体。为此做了以下尝试:

1、随堂批改作业。新课后,简当的作业可当堂完成,采用集体讨论答案,当堂集中统一批改。

2、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安排成前后两桌,每四人组成一个小组。每次上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把批改的情况向老师或信息小组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

3、教师抽查和面批。教师对小组批改后的作业要进行抽查,了解作业和批改的情况,对作业中存在的明显问题要复批或面批。

第4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布置 优化策略

众所周知,数学学科的知识以高度的逻辑性、抽象性思维见长,是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学科,所以我们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应该充分考虑到这样的学科特点,使得作业环节真正成为连结课堂知识与实践探索间的纽带,为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为培养德才兼备、富有创新精神的新世纪人才不遗余力。但放眼当前小学数学学科的作业布置,随意性极强,缺乏一定的目标感与指向性,致使学生苦不堪言、怨声载道,不但没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反而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下面笔者就小学阶段如何优化数学作业的问题展开论述,以供各位同仁商榷,还作业环节以鲜活的生命色彩。

一、着眼不同的个体个性,讲究层次性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带给广大工作者的一个最大冲击就是将教师从神圣的讲坛上拉了下来,把学习的主体交还给了学生,变“强硬灌注”为“自主探索”。在这种新形势下,笔者认为在布置作业之初着眼不同的学生个性,讲究层次性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势在必行。

所谓作业的层次性,不但要根据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性格特征的差异来布置不同数量、不同难度的作用,就连习题的类型都应有所区分。譬如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作业要立足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梳理基本的解题思路;而对于中等生来说,要求他们的作业要有一定的综合性,讲究一定的知识迁移;对于班里为数不多一些尖子生来说,教师留给他们的作业要更富有创新性、自主性、实践性。归根结底,就是调动班里每一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本着“尊重差异、共同提高”的原则,从内心深处唤醒每一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与求知欲,让他们都能够尝到“跳一跳摘到果子”的兴奋与幸福,营造浓厚的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一定的发展。

二、着眼知识的具体应用,讲究实践性

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小学数学教学沉浸在无边的题海战术当中,为博得试卷上的高分而殚精竭虑、身疲力竭,却没有能够获得理想的效果。其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想让学生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就必须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得两者相得益彰,并行不悖。

譬如在讲授“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这一章节的相关知识时,看到学生对于枯燥乏味的公式兴趣寥寥,笔者灵机一动,让每位学生画出自己家里的房屋结构图,告诉大家,假设现在要对自己的房屋重新装修一下,请分别计算需要多少块60*60,80*80磁砖,并把每个卧室、客厅、餐厅、卫生间的所需也计算出来。问题一出,学生们的兴趣马上被最大限度的激发,对于优等生来说,不但将原有的课本理论深化到了具体的生活细节,而且对于他们的能力提高、意识培养都有一定程度的触动,给他们推开了瞭望生活的一面窗户;对于许多头脑聪明却缺乏学习动力的中等生来说,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正好迎合了他们喜欢动手操作的心理,他们不但很好地完成了课下作业,而且还询问了一下市场上两种型号的磁砖的不同价格,分析了两种选择的优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于数学学习倏忽间好像产生了莫大的兴趣,在以后老师的正确引领下,完成了一个由中等生到尖子生的蜕变。

三、着眼作业的批改方式,讲究灵活性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而作业批改就是师生间心灵的沟通与碰撞。传统观念下全批全改的做法显然已经跟不上时代改革的步伐,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与缺陷。笔者主张具体的批改方式应当根据作业题型、学习方式、学生个体的知识程度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然后采取最为科学有效的一种批改方式。

譬如对于一些加强型的计算练习作业,教师完全可以在课堂上抽查几本,然后指出大家容易犯错的地方,组织学生进行自我检查,最后再纠正个别同学的个性问题;而对于一些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作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批改,并要组长进行一定的总结。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当中,对自己的思路是一个条理化的过程,对别人的思路是一个再认识的过程,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思维的全面性得到了一个潜移默化的强化,学习能力与素养悄然提升。

诚然,以上几点只是笔者个人愚见,其科学性与可行性还有待于大家的检验,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的课改形势下,无论是作业的设计,还是批改方式的选择都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也不可能一劳永逸,改革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小学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舒盛花《数学作业设计的新视角》 《小学数学教学参考》 2007.12

第5篇

关键词 作业批改 评价 鼓励

周洪宇教授在《我的阳光教育论》中这样写道:“使自己阳光,给学生阳光,让大家共同阳光,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在我校阳光教育不断探索与完善的过程中,每位教师都在思考与感悟,如何做一名阳光教师,给学生更多阳光。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它独特的魅力,而对作业的批改常常被老师们忽视。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离不开批改作业。批改作业是指导学生学习,检查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介绍几种批改小学数学作业的方法。

一、分项评价求创新

新的课改理念要求评价手段多样化,所以作业评价不要只注重对学生解答过程正确与否的评价,还要注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自己作业的优劣,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我采取C,B,A分项评价法。

C是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评价。主要考查解题过程的合理性、步骤的完整性及结果的正确性。B是书写评价。是对学生答题过程中的文字、数学符号、标点符号、所画图形、作业格式及书写规范情况的评价。A是创新评价。主要看学生解题思路和表达方式是否具有独创性,是否能超额完成作业。

学习“求平均数”问题后,我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小玲期中考试语文、数学、社会的平均成绩是74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她的平均成绩提高了3分,小玲英语成绩是多少分?大部分学生的解法都是:(74+3)×4-74×3 86分。但有极个别学生是这样列式计算的,74+3×4=86分,这时,我就给后者评为A,同时视其他情况再给这些学生评判B或C的等级。当然我们要把这些分项评价的意图告诉学生,才能更好地发挥作业评价的作用。

二、有了进步巧鼓励

学生的学习是项长期复杂的认识、实践活动。而我们的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作业操作水平低。这里的因素多种多样。要改变这种现状,不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在作业批改中也要注意采取客观评价与鼓励上进结合的实施方法。如果学生通过努力,在某些方面有所进步,要及时鼓励,遇到有困难还没退缩,照常完成作业时,适当抬高评价等级。还可以专门刻写各种有鼓励性的印章,如“手形向上章”“继续加油章”等,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次我发现一个学困生很快做完了一道难题。我及时鼓励他,表扬他不怕困难的精神。虽然作业上他的答案并不正确,思路不清,但字迹认真,我盖上了一颗“手形向上章”鼓励他加油,后来发现这个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两次批改看改进

语文作业的批改中要用到旁批、眉批。数学作业中我们也不妨试试。因为学生的认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许多学生难以一次使作业达到较高水平,为了进一步增强批改作业的实效性,我采取两次批改、先作旁批的方法。当作业发给学生以后,如果他们能够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或补充了更好的解题方法,我就再给他个更高的等级,并写上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批语。

三年级一位学生做35×199+35时的计算为:35×199+35=6965+35=7000。我给她评了中等,并眉批道:“得数正确,但还可简便些。你再认真想一想!”她接着补了一种算法:35×199+35=(35×200 35)+35=6965+35=7000。我为她提高了等级,又批道:“好,你又进步了!”还在题目35下边画了红线,以作暗示。果然,她又补了一种算法:35×199+35=35×(199+1)=7000。我再次为她提高了等级,又批道:“你真棒,加油啊!”

四、评判之前先调查

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态度是不平衡的。有时一次作业部分学生错误过多,如果当时批改,容易对这些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他们极易产生放弃学习的想法,为此我采取暂不评判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弄清原因,补充了所欠缺的知识时再重做,然后给予批改。

在做除法运算时,一位学生作业中连续出现几道同一类型的错题如1206÷2=63,显然,这不是粗心所致,而是没有弄清算理。这时我没有评价,而是指导学生复习整理了同类型题的算法,学生当场便算正确了。

第6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 效率 作业技巧

作业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作业主要通过练习的方式让学生消化在课堂上所学的内容,掌握一些需要熟练的技巧,以达到温故知新的效果。优质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的巩固、深化,有助于学生智力和创造才能的开发。作业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练习,掌握并加深理解所学过的知识。二是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新课程下的作业应当让学生在完成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使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需要。笔者也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渐渐形成了两条小有成效的教学策略。

其一,作业题要少而精,把学习的效率留给学生。

其二,改变作业评判标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一、作业题要少而精

1.增强作业的层次性,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发展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具有主体性、个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的基本要素。其中主体性、发展性要求作业必须具有层次性,才能满足全体学生,才能满足于知识基础不同,智力因素各异的每位学生。具体做法是:对同一问题尽可能多角度设问,梯度则要由易到难,使学生踏着阶梯一步一步探索,让每位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

2.增强作业的应用性,既可以强化基础知识,又能提高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理解得特别深,对这类与生活联系紧密的作业特别感兴趣。例如:当我在上“2.1轴对称图形”这节课时,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请同学们制作轴对称图形,为我们美丽的校园设计一枚校徽并说明设计意图。结果在课堂上学生们展示出许多设计的校徽,深刻地理解了轴对称的概念。

3.加强作业的开放性,既享受自主学会合作又激活创新

实施开放式作业,教师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真正把学生当学习的主体,把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做什么、怎么做、什么时候做,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教师只须要告诉学生完成作业的要求、数量和检查的日期,从而完全打破了作业内容和形式的封闭性,不再拘泥于教材,真正突破了单纯的知识和智力的局限。

4.强调作业内容的典型性

实践表明: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敌是学生课业负担太重,而直接因素就是题目泛滥,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作业数量过多,严重缺乏典型性。必须要注意数学作业的“质”,作业应结合课堂所讲内容精心选择,想尽办法增强作业的典型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5.让作业的形式多样化

传统的作业大多为单调的书面作业,让学生感到乏味,因此对作业的形式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改变学生做作业心态异常的状况。如阅读作业:结合课本内容向学生提供一些开阔视野,富有意义的阅读材料;口头表达作业:布置一些对重点知识、重点词汇的复述的作业;心得作业:让学生以实际为素材书写心得;课题作业:协助学生组成课题小组,共同完成他们所感兴趣的课题;活动作业: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指导学生自办小报)、社会调查、参观学习等。让学生从多种作业的完成过程中体会到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的思想,学之有趣,用之有效,从而改心态异常的状况。

二、改变作业评判标准

第7篇

关键词:数学;作业;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251-01

作业是学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作业把课堂上获得的教学信息内化成能力,教师则通过批改作业检查教学效果。尤其是数学学科,为了达到学习目标,学生必须受到足够的训练,通过作业来强化所学知识是数学学习的有效途径。但是,长期以来,一方面普遍反映数学作业负担过重,一方面在升学压力下教师又本能地相信多布置作业教学质量总要好一些,要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作业模式,积极探索新的作业形式,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生。当前,有的老师忽视了对作业方式进行改革的应有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但却仍在固守、延续着传统的教师为学生“规定”作业的方式,客观上压抑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交互性发展需求,扼制了学生的个性创造力,直接影响到了整个课程改革的成效。

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是教师的责任,教师必须在新课程目标的指导下,认真做好每个教学环节的改革。传统的作业布置已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产生冲突,为此,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以人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探索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新方法,以求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我们要摒弃传统模式下教师作为作业留置和评价的惟一主体、学生被动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的方式,倡导从作业的提出、确定到完成的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参与和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以体现和发挥学生在作业中的主体性地位和功能,提高作业效率,并实现作业在生成新的知识资源、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方面的效能。

一、布置实践性作业

传统作业中的“问题”和“数据”都是教材或教师精心准备的,而不是学生自行提出和采集的,让学生养成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造成学生无条件接受,不愿质疑,不想创新。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探索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在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教学中,学生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后,我布置了学生调查班级同学每周扔垃圾的数量。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学会了收集、分析数据。同时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创造出许多新的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这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数学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也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二、布置游戏性作业

传统作业形式单一,多为书面答题,学生易感到枯燥乏味,难免采取应付的态度,于是我经常结合教材内容布置一项活动或一件制作来提高学生作业的积极性,如七年级上《丰富的图形世界》一章的教学中,我布置了一个让学生动手折小正方形纸盒比赛的作业《看谁折正文形快》,学生在课堂上做得热火朝天,个个都不甘落后,作业的效果当然不错。在“展开与折叠”一节鼓励学生按不同方法用剪刀去展开小正方形纸盒,结果得到了比书上还多的展开图;在“截一个几何体”的教学中启发学生用刀在萝卜或橡皮上切截,然后在课堂上展示并说明截得的多边形有哪几种。这样一来,同学们兴趣很浓,在亲自动手实验操作的基础上获得了经验,建构了知识体系,促进了能力发展。

三、布置合作性作业

传统作业强调独立思考,不鼓励互相讨论共同完成,这与新课程标准提倡 “合作互助学习”相背,由此我注意把让学生“学会合作”当作一项必要的素质来培养,常把学生分成四五人一组共同完成作业,或就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去探究解决,最后用“数学小论文”或“数学方案”的形式将探究过程和结果表述出来。对于这样的作业往往学生很乐意通过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去积极完成,甚至成效显著,如“图案设计”一节交来的作品大多立意新颖,设计巧妙,色彩丰富,有的配上了背景,有的清晰表达了创作思路,有的风趣幽默,同学们不仅得到了成功的满足,也体会了团队的力量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

四、布置分层性作业

传统作业为了老师批改方便,多数采用 “一刀切”,全班共做一类题,有的吃不了,有的吃不饱。新课程下,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要求坚持分层作业,即把作业分成几种难度的作业,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也可以对学生布置同样内容的作业,但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应用题中要求困难学生一题一解,优秀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中等学生尽力解法多样,这样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不同类型的学生的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优生,既能让学困生跳一跳就摘到“桃子”,又能让优生免受“饥饿”之苦。

五、布置开放性作业

第8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问题探究

作业是巩固学生课堂知识的一种手段,也是反馈学生掌握新学知识程度的一项重要措施。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提出,人们对于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也由原来的单纯地传授知识、加强练习模式转为注重学生的全面、和谐、持续发展。在这样的标准下就要求老师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必须转变观念,对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进行一些调整。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面临的问题

在当前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虽然随着学生全面发展理念的提出,人们的思想观念有所转变,但是在应试教育发展较为久远的情况下,教学的一些行为方式还没有做出较大改变,使新课程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1.作I量大

新课标规定,在小学数学教育过程中,我们要注重小学生数学素质的培养,但是在应试教育盘踞多年的情况下,许多老师为了抓教学质量,通过题海战术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力,所以学生总是有数不尽的课后作业,在提倡给小学生减压的今天,我们仍然看到小学生的学习压力越来越大。作业是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但是我们不能一味地追求数量,适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有更好的心态来完成,而过多的作业就难保证学生不会为了完成作业而做作业了,作业量过多不但会给小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更会让学生的作业质量下降,造成的结果也是得不偿失。

2.作业缺乏创新性

在小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他们所学的知识都是定量的,每学期要学什么都有一定的量,而老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就跳不出这个知识量的框架,大量的题海战术可能会让学生加深记忆,但是相同或者类似的题目让学生一遍遍地重复,只会让他们从心理上感觉到疲劳,这种单一而又乏味的重复做题,只会让学生失去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改进措施

小学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重视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环节,以期对传统的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进,从而在作业设计上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作业设计可以贴近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我们又用它来服务于生活。在进行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时,我们就可以从生活出发,不但可以拉近学生与数学之间的距离,更重要的是可以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来进行作业设计,这样更容易让学生接受。例如,在一年级数学上册的“加减课”中,我们可以看到课本上就采用捆小棒方式让学生认识加减之间的关系,在数一数、捆一捆中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是十根单独摆出来的小棒,而后面则是一捆十个的小棒,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让学生更能理解加减,那么在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时,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摆铅笔的方式直观操作,或者是老师让学生回到家后利用家中的棍状物品进行加减的摆放来加深印象。

2.作业设计可以融入探究性

小学生处于身心的发展时期,他们对于周围的一切都还抱有好奇心,也能通过自己的想象从另外的角度思考问题。那么,老师在进行数学设计时就可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一些探究性数学作业,不但可以巩固他们所学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如,在进行“轴对称图形”内容的数学作业设计时,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找到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或者是自己动手做轴对称图形。在检查作业时,学生就会对生活中的轴对称事物进行列举,如,课桌、故宫等都是轴对称图形,而动手做的学生就可以拿出自己画的长方形、球等。这样不但可以让学生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还能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注重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自身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对数学的喜爱程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忽视学生之间的交流协作。在课后的探讨中,学生更加倾向的是同学之间问题的探讨,只有在大家都不能解决的时候才会寻求老师的帮助。那么,老师就可以根据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方式进行一些数学作业的设计。例如,在学到分数这一章时,老师就可以根据所学的内容进行作业设计:同学们都过过生日吧?一般过生日都会吃蛋糕,假设今天就是你的生日,你有一块蛋糕,你的同桌和你平分,那么你们各自拿的是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如果你后面的同学也来分这块蛋糕,你们三个人又各占几分之几?那么再加一个人呢?大家可以课后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下节课请同学发言。

教师应该根据现有阶段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和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数学作业设计,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订不尽相同的教学计划和作业设计,这样才能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进而培养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考能力。

第9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小学数学是为小学生今后学习初中数学乃至高中数学夯实基础的课程。小学数学作业则是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数学知识应用和迁移能力的重要工具,也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布置与设计作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作业练习缺乏针对性、没有重视学生学习个体的差异性、仅重视作业数量忽视了作业质量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小学数学作业的效果,使小学数学教学难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此,我们应该基于新课程标准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改革,加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促进小学生数学思维全面发展,积极开发其创造性思维。近年来,笔者比较注重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在作业设计上积累了比较多的体会。

一、应增强小学数学作业的趣味性

增强数学作业趣味性,可以有效激发出小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激情及信心,也有益于提升小学生对数学的求知兴趣,使其积极投入数学作业当中。笔者发现,作业富有趣味性,则容易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地融入到数学学习中去,做一个数学学习的主动者,全身心地、积极地参与其中。

比如,在教学完加减法运算这个知识点后,可以给学生精心设计出这样的一道作业:小明家、小红家与学校刚好在一条南北路上,并且是位于一条直线上,其中小明离学校的距离为500米,小红离学校的距离为800米。请问小明家到小红家的距离为多少米。又如,在教学完图形的认识这个知识点时,可以给同学们设置这样一道课堂作业练习:按照暴露出来的某个角,请同学们猜猜被纸张所覆盖的三角形属于什么形状的。这样一来通过游戏的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小学生猜图形的好奇心,增添了不少趣味性,顿时课堂气氛浓厚起来。学生们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被纸张所覆盖的三角形,属于什么样的形状。如果学生一旦猜错,则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深入讨论,并及时总结出如下结论:每一个三角形至少存在2个锐角。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就可以增加趣味性,有效地激发学生认真学习、认真作业的热情,促进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及课后的学习活动。

二、应注重小学数学作业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跟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是不可分割的。所以,教师在对数学作业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这一特点,依照学生的生活性原则科学设计作业,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练习质量,增强作业的生活化,引导学生能够结合自己日常生活当中的具体体验或丰富经验,进行自主分析及解决问题,与此同时,让学生在心目中建立起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均存在数学知识的观念,从而大力提升学生认真学习数学的决心及自信心。

比如,在教学完“克与千克”这个数学概念之后,则可以精心设计出一个富有实践性、生活化的作业:引导学生放学回到家中,自己动手掂量感觉一下1千克物品(比如大米、糖果、饼干、食盐等)的具体重量;同时也可以让几名学生合作称量一下自己书包中书本的重量,进而使学生能够充分地感受到克和千克的概念。学生们完成这样富有生活气息的作业,可以较好地感受到生活中处处藏着数学学问,进而体验到了数学之生活魅力。

三、应提高小学数学作业的个性化

因为班上的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包括数学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等)不尽相同,这种学习差异性主要是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学习背景、生活背景、身心发展情况不一样所造成的。所以,教师在对小学数学作业进行设计时,应该充分注意到这种差别,坚持人文性原则,提高作业的个性化,精心设计好作业。

比如,在教学完小数乘法简便计算这个知识点后,笔者则设计出一个套餐型的课堂作业,把作业难度分成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3个等级。一星级的标准为模仿性的练习,难度相对较简单;二星级的标准为变式练习,难度系数为中等;三星级的标准为拓展式练习,难度系数为最高。

一星级的作业练习:

8.2×10+9.5×20= (0.65+0.35)×7=

二星级的作业练习:

5.3×77+5.3= 7.4×8.4=

三星级的作业练习:

7.5×5.4+7.5×4.6-7.5= 6.5×2.6+0.65×10=

第10篇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作业布置 技巧方法

作业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教师可以通过作业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但当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已经陷入了一种海量练习的形式,学生回家就做,做到晚上很晚还没做完。真的需要布置这么多的数学作业吗?笔者认为,这是某些数学老师在布置作业时,没有做到科学合理。那么,如何布置数学作业呢?我从以下方面做了初步探索。

一、作业设计要有趣味性

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具有童趣的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可以设计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等带有趣味性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入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二、分层设计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收获

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要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此,在作业设计时,不能“一刀切”,而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层次性的作业,为学生创造练习、提高、发展的环境,使每个学生都成为实践的成功者。如:(1)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模仿练习、变式练习、发展练习三类练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自己需要的作业。(2)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具有不同的解决方式和结果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三、作业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生活是数学学习的场所,也是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创设生活化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生活离不开数学,并逐步成为知识的实践者。

如: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后,可让学生做一回装修设计师:如果你家的地面要进行重新装修,你能为你爸妈提供一份装修建议书吗?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量出每间房子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算出每间房间的面积分别是多少?2.根据自己家庭的生活条件和自己的爱好,在材料表中选择你需要的材料?算出所需材料的量及所需的钱数?3.如果在客厅、餐厅的四周贴上大理石条,共需要多少米?这些生活化的作业,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作业内容要富有探索与思考性

学生完成数学作业是一种数学学习活动,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而是要靠学生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这样学生对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为此,在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一些以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探索性作业,使学生成为问题的探索者。如:1.观察作业。观察是思维的窗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如学生学习了直角、锐角、钝角后,可布置学生找生活中的角,你发现在生活中哪一种角我们应用得最多?2.调查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数学调查,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增强学生的数感。3.小课题探究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探究,不仅能深入理解数学,体验乐趣,而且能自主建构知识。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活动,巩固知识,知道除了教材外还有许多获取信息的渠道,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直接感受,感受到与人交流和合作的乐趣,增加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学会综合应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

五、设计开放性作业,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现实生活的问题往往存在于比较复杂的、信息不完备的现实情境之中,它的解决不仅需要学生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且需要学生具有发散性思维和创新的能力。为此,在设计作业时,要与现实性和挑战性相结合,设计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为目的的开放性作业,使学生真正成为创新者。

如:学习了“百分数应用题”后,可设计这样的作业:小明家打算“五一”假期全家去某地旅游,甲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如果买3张全票,则其余人按半价优惠;乙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家庭旅游算团体票,按原价的80%优惠,这两家旅行社的原价均为每人1000元。

1.如果你是小明,你准备选择哪家旅行社呢?

第11篇

摘 要:作业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起到巩固学生知识点的作用,学生通过作业练习还能查缺补漏,及时发现自己的学习障碍并M行清除,老师也能利用作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由此可以看出,作业在教学中发挥的作用非常重要。农村教学有一定的特殊性,如何进行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也是小学数学老师需要考虑和解决的问题,对此展开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初探

相对于城镇学生而言,农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更多,除了要应对一些学习上的困难,还要应对一些由于经济条件束缚而造成的生活困难。在这种背景下,如何进行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成为数学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就这一问题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优化作业的布置

1.体现差异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老师的一切教学工作都要围绕学生展开。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数学老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数学水平,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将作业分成难、一般、简单三个层次,分别布置给对应的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作业,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2.增加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学生的学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数学老师在布置数学作业的时候,要适当增设一些趣味性元素,将作业的趣味性凸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互质数”这一节内容的时候,老师如果仅仅写几组数据给学生,让学生找出这些数字当中的互质数,很难激起学生的做题兴趣。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有下列成语“千奇百怪、五花八门、五颜六色、七嘴八舌、四通八达、三头六臂、三心二意”,通过观察这些成语,我们很容易发现每组成语当中都含有两个数字,我们能不能找出两个数字是互质数的成语,将你找到的成语写下来。除了这些成语,我们还能不能列出其他类似的成语,看谁列出来的最多。这种结合语文知识的数学作业,让数学作业充满了趣味性,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让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同时增长了语文知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3.凸显开放性

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新课标中对数学教学也做了明确的要求,数学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而数学作业就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利用数学作业激发学生的思维,数学老师要不断优化作业设计,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一些开放性作业,例如答案开放性、思路开放性以及条件开放性。让学生通过练习一道题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点,提高解题效率。这种重视练习质量而不是重视练习数量的数学作业训练,不仅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优化作业的批改

1.及时批改

作业批改也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通过批改的作业可以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继而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作业批改是教学过程中的收尾环节,同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教学环节。及时性原则是数学老师在数学作业批改中首先要遵循的原则,传统的数学作业批改,老师都是将学生的作业统一收到办公室,然后集体进行批阅,隔天再发放给学生,等学生再看的时候,早已无法感受到自己当时解题的热情,很多学生看到自己的错误也懒于修改。而且农村的学生回去要干家务活,只有很少的时间做数学作业,更无法腾出时间去细细琢磨错题以及出错的原因。即使学生有时间去琢磨错题,很多学生还是无法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更不知道如何去正确解题,而学生的家长大多数文化程度较低,对于学生的错题也无法给予指导。因此,及时批改、当面批阅是针对农村小学生一种优质、合理的批改方式。在自习课上,学生将自己刚刚完成的作业送给老师修改,老师发现错题后,可以趁着“余热未减”对学生给予及时的指导,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并且让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以及正确的解题方法。

2.创新批改方式

一般来说,数学老师批改作业的方式就是在学生作业本上简单画上一些“对号”或“叉号”,红红的“叉号”不仅会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还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老师可以创新批改方式,学生做错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在旁边画上一个“哭脸”,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改正的兴趣,也照顾到了学生的自尊心。除此之外,一般负责批改作业的都是数学老师,而农村的小学数学老师教学任务比较重,大多数老师还要忙于农活,家庭、学校两头跑,无法全面顾及每一个学生。因此,在小学数学作业批改上可以不断进行创新,除了数学老师批改,还可以增设批改方式,如同桌对调批改、小组合作批改等,这样既减轻了数学老师的负担,也让学生在批改过程中增长见识,知道一些常见错题的原因并以此为鉴,提高自己的解题正确率。

综上所述,农村学生家务繁重,课后花在家务活上的时间比花在学习上的时间还要多,而且大多数学生上学路途遥远,除此之外,学生的居住也比较分散,这些因素造成学生学习上困难重重。数学老师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优化数学作业布置和批改,从而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第12篇

一、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现如今针对小学数学教育仍存在问题,其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作业布置上。

1.脱离实际生活需要的作业多,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作业少。

2.“机械式模仿”作业多,需要学生自己动脑思考的作业少。

3.独立完成的作业多,合作完成的作业少。

4.课内作业多,实践性课外作业少。

这些致命的问题通常会导致学生无法提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做数学作业甚至是学习数学产生抵触情绪。

二、小学数学作业创新性探索的原则

针对以上问题,联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对小学数学作业的布置进行有效改革是必然的选择。

1.主体性为主导的原则

当前教育已经进入到主体教育时代,亦即进入依靠教师主体来培养学生主体的双主体时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的设置应该由全体统一的作业形式改为根据个体的差异来布置作业。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布置作业的形式从由老师统一布置作业变为由学生互相根据对方的作业需求布置作业。这样的作业布置形式,不仅做到针对每一个个体的差异来进行作业的布置,而且为布置作业的同学提供了一个反思与进步的机会。这样的布置并非不可行,我们可采用学生互相布置作业后,由老师进行审核的方式来保证作业质量。

2.开放性为辅翼的原则

开放性原则应该从作业的内容和布置方式两方面来看。《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到:“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和记忆。”如今小学生的数学作业多是教师在课堂上已进行过简单分析讲解的题目。这种情况下,小学生只要进行简单的模仿与记忆就可以完成题目。这样的作业完成方式与我们布置作业的初衷并不完全符合。作业的内容需要具有开放性。我们可以将作业的内容由原本课堂上已进行过简单分析讲解的题目转变为学生可进行深入思考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