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5:2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大海的诗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诗人对自然和艺术之间关系的认知是以对现实世界的依附开始,以在诗歌创作过程中保持疏离为引力的。这种独特创作观的形成和选择,与诗人所处时代流行的文学思潮有关。史蒂文斯在其日记、信件及系列著作中,有清晰的表明。尽管其对现实的依附被表达的冷静而克制,诗中抽象的意象甚至让读者感到他的诗与现实完全无关。因为在史蒂文斯的诗中既不能看到艾略特描绘的倾颓如荒原般的现代价值体系;也不能如华兹华斯一样在诗中寻找上帝(这一点史蒂文斯更加坚决,宣称“上帝已死”,使艺术与宗教彻底决裂);奥登直抒时政的抒情诗更为史蒂文斯所摒弃。诗人曾将现实比作巨人,我们好像在“小人国”里,无论如何无法无视它的存在。像人们坐在火车上,现实世界被关在车外,外面四野荒芜,急流、风啸、花园、土地等元素,不过都是自然的碎片。人们以为自然在窗外,其实自然“有如小人国里的巨人,随处都是,无法阻挡,只是我们无视或不知。”在写给妻子埃尔斯•莫尔的信中,史蒂文斯也曾将现实比作“房间里的苍蝇,嗡嗡嗡的惹人讨厌”。所以“,在我们与自然交流的过程中,忽视一点也无妨。”但这并不意味着史蒂文斯的诗作是完全由想象构建的纯粹而唯美的虚幻世界,这种忽视只是对自然的诗性反映。诗人也曾将无视现实基础的艺术理想主义称为“感伤主义”,且是“最不能让人忍受的形式”。可以说,史蒂文斯不属于任何主义,至少对诗人来说不愿被划归进任何派别。诗人在创作活动中对现实的关注,在其女儿HollyStevens的书中,也有明确记录。诗人经常从公司步行到家,周末甚至会徒步20英里到乡村,近距离地感受自然。史蒂文斯诗歌中对自然物细致的描摹,不是书房里的臆想和具有强大力量的想象所能达到的。在诗人看来,忠于自然,根植现实,才是想象力得以生长壮大的必要基础。
史蒂文斯的诗作中,自然从来不是想象的对立,它们互为依存,彼此需要。脱离现实的想象或许会呈现出与众不同的艺术张力,但这种张力在诗人看来是短暂而不扎实的“,当想象停止依附真实,便失去了生命力。当它建立在虚幻之上,甚至加强这种虚幻效果,最初会显得与众不同,但这种‘与众不同’也仅限于此了……想象要么拥有自然的力量,要么,什么都不是”。在诗人1934年创作的诗歌“在基韦斯特海岸边对次序的遐想”中,化身大海的“现实”和象征“想象”的女人的歌声在整首诗中相互交织。“她歌唱于大海的精灵之上。/那海水从未形成思想或语声……然而它模拟的动作/造出持续的呼喊,持续地引发出一个呼喊,/是不属于我们的……真正的大海的呼喊。”两个韵词“she”(意识)和“sea”(自然)交替出现,好似自然与艺术的密不可分,两个元素同时被强烈感知,被交替描述。大海或许非诗人亲见,海上女人的歌声则更纯粹产生于观海者的想象,但二者却可以在诗中和谐共存,没有界限。当然,在这首诗中我们也看到,诗人偏向对想象巨大力量的抒写,刻意消减现实的能量,与其一直宣称的“现实的压力才是诗歌创作的基础和诗歌理想得以实现的前提”的观点稍有不同。但这种不同也是诗人希望达到的艺术效果:相似,而不要趋同。在这种模糊的相似中,自然和象征物是可以和谐共存在一首诗里的。大海的呼啸(现实)和女人的歌声(想象),喘气的风和女人吟咏的歌词,高远的地平线和地平线上的虚幻的影子,就这样在诗的行进中,界限渐渐模糊。无论想象以怎样的力量舞动于现实之上,全诗出现频度最高的词还是“大海”。在史蒂文斯的诗作中,现实与想象之间的关系是呈动态变化的。对于诗人来说,不是在一个与另一个之间做出选择。诗歌的本质是想象和现实平等地相互依存。自然诗化地存在在艺术世界,而诗歌也根植于或荒漠或丰满的自然世界里。
正如“一首诗替代了一座高山的位置”一诗,诗人寄望想象以傲然的力量融合于自然,甚至超越自然“:这就是一首诗,逐字逐句地,/替代了一座高山的位置。//他呼吸它的氧气,/哪怕这本书在他桌面的尘土中翻身扑腾……//他曾多么严重地改组松树林,/更换岩石并在云雾中挑拣他的路,//只为了看见那顺理成章的风景,在那里他将实现一种无法解释的完成。”在诗里,想象可以如生物一样“呼吸氧气”“,翻身扑腾”,傲然地“改组松林”“,更换岩石”,攀登艺术理想的高峰,达到诗人常说的“最高虚构”。想象的气势可见一斑。然而在诗行落脚处,承载全诗丰富想象的却是如岩石般的现实。“在确切的岩石上……最终,眼睛只能观察有边缘的事物,向下凝视大海,辨认他唯一的家。”坚硬的岩石,象征凛然存在的自然,是“翻身扑腾”的想象最终的落脚,“唯一的家”。没有奔腾的想象,自然里只见布满尘土的桌面,呆板的松林,顺利成章的风景;而没有落脚的岩石,脱离现实的想象,想象也将缺失存在的意义。在史蒂文斯的诗学世界里,自然是想象的依托,诗歌语言本身也如自然一样,是可以承载一切思想的自在物。从某种角度说,词汇不仅仅是语言的基本元素,更像是敏锐的耳朵,睁大的眼睛,客观地体验着自然世界,再将种种体验变为诗歌。甚至语言本身,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影响着人的认知。如诗人在禅意颇深的《雪人》一诗中阐述到,“人须以冬日之心细看霜华……无视自己,凝视空无。”在观察现实的过程中,需要将意识缩减、倒空,避免感知产生错觉和虚幻,阻挡知觉通往艺术的最高虚构境界。这种最高虚构的结果不是某种诗歌类型,而是一种新的自然和现实,它的产物是一个新的诗性的自我。当自然的观察者能以与自然对应的认知角度和情绪情感观察客观世界,便能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对这一境界的描述在史蒂文斯的后期作品里有全面的体现。
当然,我们也注意到,史蒂文斯的诗歌创作观中,自然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有时并不固定。诗人自己也承认“:我的想法在变化,甚至是在我正表达这些想法的时候。某个想法常常被表达它的语言溶解,然后呈现出一个奇怪的意思。”尽管诗人始终认为想象和现实两者是等同的。但当二者呈现出一个决定或从属于另一个的局面时,产生这一局面的可能仅仅是诗人的个人创作情绪“:有时候我相信想象,并且坚信很久。然后,又会毫无原因的转而相信现实,并且只依赖现实。但这两样东西是互为映照的,并且我愿意它们这样。”史蒂文斯的这种多变在不少批评家看来不以为然。但不得不说,史蒂文斯构筑的诗学世界极大地挑战着读者的阅读力和想象力,诗人以奇特的诗歌语言在自然和意识世界中搭建桥梁,艺术化地连接二者,使诗作不落窠臼。艺术空间的拓展需要大胆的挑战和创造性突破。某种程度上,需要摆脱纯粹哲学意义上的“物质与意识”,创造属于诗学世界的“自然与想象”的艺术哲学。
作者:沈思 单位:哈尔滨工程大学讲师
关键词: 《古舟子咏》 海意象 “命运” “上帝” “母亲”
引言
航行开始时,大海“绿莹莹恰似宝石”①[1],呈现出一副庄严的景象;当信天翁被射杀后海水开始“腐烂发霉”,海面变得“黏滑”,后来又变得“滚烫猩红”;最后海水变为“碧蓝”,大海又回到一种宁静的状态。这就是英国著名诗人柯勒律治(S.T Coleridge)的《古舟子咏》(The Rime of the Ancient Mariner,1798)中所描绘的变幻莫测的大海形象。海在诗歌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是整个故事发生的具体场景,而且是诗人感情的寄托。本文试图从意象的角度出发,进一步挖掘《古舟子咏》中海意象所蕴含的三重含义,即命运意象、上帝意象及慈母意象,以期揭示诗篇所浸染的思想魅力,并获得新颖且发人深思的启示。
意象(image)是“以语词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2]。它是客观形象与主观心灵融合而成的、带有某种意蕴与情调的艺术要素,既不属于纯粹的客观事物,又不是指作家主观的艺术形象,而是指经过主体感知、反省与创造而生成的具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的新的表象符号。也就是说,意象是指用具体的画面和形象来表示创作者在情感、理智等方面的体验。意象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折射,诗人抒感的一种有效方式。诗人把自己的内在之意融化为外在之象,读者可以根据这个外在之象,去寻找其内在之意。细读《古舟子咏》,我们不难发现,作为故事的发生地――“海”意象具有多重象征意义,蕴涵极其丰富:它或是冥冥中掌握人物命运的某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或是惩罚罪恶的“上帝”,又或是抚慰心灵创伤的“慈母”。
一、海的“命运”意象
从刚开始的航船从英格兰港口驶出,到途中两百名水手遇难,到最后的老水手孤身一人回到故土,整个过程中都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在发挥着作用。这股神秘的力量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故事中的大海就是冥冥中掌握水手们命运的某种不可抗拒的神秘力量。
一开始老水手和他的同伴们兴冲冲地从英格兰港口出发,期待有一次美好的航行。但天有不测之风云,忽然间“海上的暴风呼呼刮起”,把船赶向南方。“帆船飞奔,暴风狂吼,/斜了桅杆,湿了船头”,水手们只能“像被人追赶的逃犯/脚踩着追兵幽幽的黑影,/低着头拼命奔窜”。更为恐怖的是,很快海上又起了大雾下了大雪,“这边是冰,那边也是冰”,“冰又崩又爆,又哼又嚎,/闹的人晕头转向”。就这样,船困在海上无法前进;水手们都束手无策,只能期待风停雾散、雪化冰融。绝望命运之中出现了转机。“一声霹雳,冰山解体”,水手们冲出了重围。这正如潘多拉之匣将一切灾难撒向人间时,仍为人类预存下了希望。于是勇敢无畏的水手们又开始继续驾驶着航船前进,并闯进了一片幽静海面,“在我们以前从来没有人闯入”。可悲的是,没过多久,大海又“变色”了。海水开始腐烂,“忽绿、忽蓝、忽白,/像女巫烧沸的油浆”;黏滑的爬虫爬满了海面。到处都是水,却“一滴也不能入口。”水手们个个“喉咙已焦枯,嘴唇也变乌,/不透气,苦笑两难;/都成了哑巴,都站着不动!”这里我们可以形象地感受到水手们深受恶劣生活环境摆布、身不由己的窘境。最终,忍受不住这般痛苦的水手们都“扑通扑通,一叠连声,/木头般一一栽倒”,带着遗憾死在了大海上。老水手一人忍受孤独、寂寞、痛苦的折磨,怀着一颗在命运之波里饱受历练的心,带着一份对故土无比思念的心情,开始了艰难的归家之旅。值得庆幸的是,老水手最终踏上了故土,并向人们讲述他这段神秘的经历。
大海是人类生存处境之苦的写照。大海犹如人生旅途中的荒原,人生像是在一条船在航行,只能在大海上盲目地追求,对风吹日晒、狂风暴雨、冰雪弥漫等困境抑或做徒劳的抗争,抑或默默地承受煎熬,任凭命运之海摆布。水手们艰辛的航海生活象征了苦涩的人生,展示了对人生命运的思索和人性深度的挖掘,表达了生命的厚重和存在的孤独,以及疏离和责难的生存状态。
二、海的“上帝”意象
柯勒律治在谈到《古舟子咏》的创作过程时曾说,这部作品是“以原罪开始,以格言为支撑,以实现赎罪的教义而结束”[3]。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在伊甸园中违背了上帝的命令,吃了禁果,这一罪过成了整个人类的原罪(original sin)。原罪是人类一切罪恶和灾难的根源,是上帝惩罚人类的理由,而所谓的罪就是违抗上帝的意愿。往往上帝对人类的惩罚都是毁灭性的,如在《圣经》中,人类罪恶很大,上帝就用洪水灭除人类,结果只剩下诺亚一家。
《古舟子咏》中神秘诡异和变化多端的大海就是冥冥之中上帝意志的体现。水手们在南极“阴冷凄清,/人也无踪,兽也绝种”的冰雪世界里束手无策时,信天翁穿过云雾来到他们的船上。表面上看信天翁是来和水手们做伴,分享食物,殊不知正是这只犹如“基督的使徒”的信天翁引导船脱离了冰区。但令人气愤的是,老水手无意中射死了信天翁。很显然诗人在这里暗示着人类的堕落。正是人类自己的罪恶,才会招致厄运(It was their own sin that brought them to their doom.)[4]。正当大家为杀死信天翁欢欣鼓舞时,穷凶极恶的大海却开始了残忍的报复:美景转瞬间无影无踪,航船被搁置在大海之中,映入眼帘的是一幕幕愈演愈烈令人毛骨悚然的梦魇。虽然“处处都是水,/却没有一滴能解我焦渴”,“连海也腐烂了!”“黏滑的爬虫爬进爬出,/爬满了黏滑的海面”,“夜间,四处,成群,飞舞,/满眼是鬼火磷光;海水葱绿、忽蓝、忽白,/像女巫浇沸的油浆”。
大海制造了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海的恐怖和死寂,就是对水手们的罪恶――对生命的漠视进行的惩罚。为什么大海会展开这么残酷的报复呢?信天翁也是上帝创造的一种生命,他热爱自己创造的一切生物。水手们射杀信头翁违背了大海上帝的旨意,因此他们都无法逃脱惩罚。
水手们在经历了炼狱般的痛苦后,把不幸全归因于老水手的罪恶。于是他们把信天翁挂在老水手的脖子上,就像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把象征着耶稣受难的十字架挂在胸前一样。很快更为糟糕的事情发生了,老水手的同伴们由于干渴一个个倒在甲板上死去,成为大海的活祭品。而老水手“孤孤单单,独自一个困守着茫茫大海,/却没有一位天神可怜我,/痛苦塞满了心怀”。无垠的大海笼罩着死亡气息,死亡铺天盖地,脖子上挂着已死的信天翁,脚底下堆着船员的死尸,老水手整整七天“受这等折磨,求死不得”。这是何等的惨烈不堪。相对于他的同伴来说,大海给亲手杀死信天翁的老水手带来的惩罚更恐怖:内心的孤独和恐惧缠着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老水手和其他水手高傲自大,企图控制自然,肆意杀害上帝的创造物,最终不能摆脱大海上帝的审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任何试图征服和驾驭大海的行为,必将遭到失败和惩罚。大海作为神秘而非道德的存在,展现了诗歌中的罪与罚主题。不论是人类还是鸟兽,任何生命都没有高贵低贱之分,都有自己的尊严,上帝爱一切生命,人们也应该如此,否则将受到上帝的严厉惩罚。
三、海的“慈母”意象
大海有一颗宽容的心,因为母爱的本能让她包容自己的子女,永远拥抱知错就改的孩子。
老水手孤单一人漂在大海上,巨大的孤独和恐惧缠绕着他,生不如死。幸运的是,大海的一颗慈母之心唤醒了绝望的老水手向善的灵魂。他领悟到自然万物无所谓贵贱,并寻找到接近大自然的无声之语――怜悯和爱。当他看到第一种生命――一条条色彩斑斓的水蛇时,爱不禁涌上了他的心头,于是他祝福了水蛇。这种发自内心的爱代表了老水手坦诚忏悔的态度,这种忏悔很快得到了大海的原谅。于是他胸前的信天翁沉入了大海,不再成为他良心的负担。老水手终于进入了梦乡,梦见珍贵的生命之水,醒来果然甘霖普降。大海洗去了老水手身体及灵魂上的污物。他的厄运也解除了,航船也能前进了,航船白天在南极精灵的驱使下前行,晚上则由已故的水手们在大海的指挥下驾驶。不能不说这一切都是在老水手真诚地向大海母亲认错忏悔之后带来的奇迹。他获得了重生,“再度望见碧蓝的海洋”,并回到了他渴望已久的故土。
慈爱的大海抚慰了老水手的心灵创伤。于是老水手开始了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他开始向世人讲述他这段刻骨铭心的神奇经历,并劝诫世人“对人类也爱,对鸟兽也爱,/祷告才不是徒劳”,“因为上帝爱一切生灵――一切都有他创造”。很显然,老水手的行为是受大海的宽容与关爱之心所感染的。凭着对大海的感恩之心,老水手视警醒世人愚昧、无知的灵魂为余生伟大且神圣的使命。
四、结语
作为大自然和整个宇宙最生动的形象和象征,大海是人类精神家园、灵魂归属地、理想寄托地。以象立意,象与境生。柯勒律治不仅把大海作为故事发生的背景地,而且通过大海的喜怒哀乐,以及老水手的大起大落,使大海蕴含了丰富的意象和精神内涵,从而达到了刻画诗中人物的心理活动、背景烘托和渲染的作用,使诗歌意蕴更为深邃丰厚。
注释:
①本文引用的诗歌译文均选自《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诗选》,杨德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年),下文不再注明。
参考文献:
[1]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著.杨德豫译.华兹华斯、柯尔律治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291-322.
[2]陈植锷.诗歌意象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0:64.
这是由教师开发的个人课程。在欣赏著名的影片《海洋》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儿童诗的创作。
【课前准备】
精选《海洋》中的不同画面,合成三段影片。一是大海的样子;二是和谐的大海;三是哭泣的大海。
【教学过程】
一、思维风暴,激发写诗兴趣
1.教师在黑板上随手画一个“”。
2.师:仔细看,在你的眼里,它是什么?
生:它是――露珠、句号、眼泪、眼睛、子弹、流星、鸭蛋、珍珠……
3.现场引导创作诗《眼睛》。
师:同一个事物,我们却各有各的想象!我想象它是眼睛!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天空的眼睛?
生:白云、星星。
生:太阳是天空瞪圆了的眼睛。
生:月亮是天空笑弯了的眼睛。
师:什么是大地的眼睛?
生:湖泊是大地明亮的眼睛。
生:火山是大地愤怒时的眼睛。
师: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
生:草叶、花瓣。
师:哦,花儿睡醒了,睁开惺忪的眼!
师: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
生:我可以。
4.连句成诗,激发创作兴趣。
师:同学们,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就会是一首精美的小诗呢。有个孩子就曾经写过,你看,谁来读读这首诗?
眼睛
星星是天空的眼睛,
湖泊是大地的眼睛,
露珠是花瓣的眼睛,
我是奶奶的眼睛,
为奶奶描绘最美的风景。
(生惊喜地品读这首小诗。)
师:同学们,写诗原来就是这么简单!在我们随意的对话中,它就生成了!
【设计意图:学生习作,畏难情绪是最可怕的。尤其本次习作是儿童诗的创作,学生更是会产生不知该如何下手的感觉。所以我设计这节课从游戏――思维风暴入手,让学生迅速展开丰富的联想。而后围绕其中的一个话题进行引导性的谈话。在看似自由的谈话过程中,一首简单的小诗悄然生成。学生在惊叹的同时,会产生写诗原来这么简单的想法,会萌生一些我也可以写诗的自信。这对于习作而言,是最为重要的开始。】
二、阅读海报,激发观影欲望
1.师:想过吗,谁是大海的眼睛呢?
生:贝壳、珍珠、水母、小鱼、鸟儿……
2.师:这样的大海你喜欢吗?
生:喜欢。
3.师:有一个人啊,他也很喜欢大海。他花了五年的时间,耗资五个亿,终于零距离地接触了大海,将它拍成了一部电影。知道他是谁吗?
生:不知道。
师:他就是法国著名的大导演雅克・贝汉。请看,这就是这部电影的宣传海报,想看吗?那我们从头开始看!
【设计意图:影视艺术自诞生之日起,就以其独特的魅力广泛而经久不衰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影视以其独有的综合性、直观性、审美性等特点,对人们特别是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顺应学生的兴趣取向,将学生感兴趣的东西引入语文课程资源中来,并加以合理地运用,可以让教学真正地“活”起来。】
三、欣赏开头,引导精练表达
1.师播放影片开头片段。
(节选影片开头的两分钟画面,主要表现从空中到水中,不同角度拍摄到的大海的样子。)
2.师(定格影片画面):孩子问了什么?
生:大海是什么?
师:是啊,大海究竟是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继续看――
3.师:大海是什么样子的?能用一个词语来写一写吗?
(生专心写词。)
4.师:写好了的同学就举起来,给周围的伙伴看一看,互相读一读。
(生举起自己写的词语,互相阅读。)
5.教师随机挑5~6个同学,将自己写的词语贴上黑板。
生:惊涛排岸。
生:波涛汹涌。
生:气势磅礴。
生:欢腾。
生:神秘。
生:千变万化。
6.深情朗读,连词成诗。
(1)师:黑板上是谁写的词语,谁来读一读,读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生深情朗读。)
(2)师:同学们围绕同一段影片,写了许多不同的词语,表达出各自真实的感受。将这些感受连起来读一读,一首动人的小诗就会悄然诞生呢。不信,你听――
师:有人问我,大海是什么样的?我说――
生:大海是惊涛排岸的!
生:大海是波涛汹涌的!
生:大海是气势磅礴的!
生:大海是欢腾的!
生:大海是神秘的!
生:大海是千变万化的!
师:这就是诗啊,用最精练的文字来表达心中的感受!
【设计意图: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诗,是用最凝练的语言来表达自己心中最强烈的感受。在这段影片里,大海的样子,借助视觉与听觉的冲击,留给学生很深的印象。如何将这种最直观的感受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出来?如何让学生对创作诗歌充满兴趣?我先让学生们用一个词来表达心中的强烈感受。而后,借助统一的句式,让孩子们看着自己的词在简单句式的变化中有了诗的魅力。而后,在音乐的感染下,在深情的吟诵中,那份由衷的惊喜,那份我可以的自信,再次为进一步的诗歌创作奠定基础。】
四、精选影片,引导个性表达
(教师在影片中精选六个最能体现海的和谐的片段。水母、群鱼、海鳗、海蛇、亲嘴鱼、海蟹、人与鲨鱼在海中生活的场景。剪辑成一段两分半钟的完整影片。)指导发挥想象,写出情趣。
1.明确要求,观赏影片。
师:当然,大海不止于此。让我们接着看。这次老师要提一点要求,是什么呢?自己看――
观看画面,聆听配乐,用心感受。
(生默读屏幕上的要求。)
师:看清楚了吗?记住了吗?那开始。
(生静静欣赏。)
2.引导学生,学习创作。
师:同学们看得多投入啊,这段影片里,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呀?为什么?
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水母。水母游起来很漂亮,而且它晶莹剔透的,像一盏盏小灯笼。
师:小诗人,面对你眼中的水母,你最想说什么呀?
生:我最想说:水母晶莹剔透,像个仙子一样。
师:你前面感觉它像灯笼,长得像。这会儿又觉得它像仙子,为什么呀?
生:因为――(说不出来了)
师:就是水母带给你的一种感觉,是不是?诗,就是一种感觉,没有办法用语言说清楚。你表达觉得舒畅就行。把你刚才的句子写下来吧。谁还对水母印象很深?
生:我也觉得水母像一个仙子,在水中翩翩起舞。
师:你看到了它在舞蹈。写下来。“翩翩起舞的水母,它是水中的仙子。”
生:我觉得水母群居在一起,就像许多小精灵在一起生活着,给大海装点了许多颜色。
师:小诗人,你最想说什么?
生:我觉得水母很像一只只小精灵。
师:大海就是这些精灵的家。写下来。
3.再次引导,触类旁通。
师:影片中,你还对谁印象深?
生:我还对海蛇印象深。因为它速度很快,而且长得也很漂亮。就像――
师:女生有知道的,你说。
生:我觉得海蛇身材纤细,就像大海的腰带。
师:她给了你建议,你能把句子连起来说一说吗?
生:海蛇像大海的腰带一样细细长长。
师:你是这样说的。(转向另一个学生)你想怎样说啊?
生:身材纤细的海蛇,那是大海的腰带。
师:同一个意思,不同的表达。多好啊!还有吗?刚才写好的请贴到黑板上。
生:我觉得海蛇像漂游的彩带一样,在水中尽情地摆动着它那婀娜、曼妙的身体。
师:你对海蛇的印象真的是太深了。小诗人,把你刚才表达的再用一句话说给咱们听一听。
生:海蛇像一条漂游的彩带,在水中尽情地摇摆着它那婀娜、曼妙的身姿。
师:你这些词都是从哪儿来的呀?
生:从阅读中来的。
师:阅读提升了你的品味。赶快写下来。
生:我觉得海蛇就像一位热情的姑娘,跳着欢快的舞蹈。
师:这是你独特的想法,可以。海蛇像个热情的姑娘,激情地摆动着身姿。写下来。
4.自由创作,个性表达。
师:同学们,就像刚才这些同学所说的那样,你也用一句诗来记下此刻你印象最深的一幕,好不好?开始!
(生自由创作一句诗。)
师:写好了,让我们来读读好吗?
生:鱼群如同漩涡一般,闯荡在海洋深处。
师:“闯荡”,特有气魄,来,写完贴上去。
生:调皮的鱼儿爱一起玩耍。
师:的确是这样。
生:旋风似的游鱼,尽情地在大海中扫荡。
师:“扫荡”,用上这个词大家都笑了,与“旋风”搭配在一起,可以的。你想换吗?
生:不想。
师:请写完贴上去。
生:水母像一盏盏小灯照亮了大海。
生:海蟹是武士,勇猛无比。
师:是啊,我听到盔甲声声,那是海蟹在干什么?
生:海蟹在互相斗争呢。
师:是的,我看到旋风阵阵,那是群鱼在干什么?
生:在遨游。
生:在玩呢。
师:都可以。多么欢腾的海底世界啊!还有谁想说吗?
生:我觉得鱼儿还有可能是在编织一个大篮子。
生:我觉得群鱼团成了一个球,在海中嬉戏。
师:多么让人向往的一个世界。
5.深情吟诵,自我陶醉。
师:同学们,让我们看看黑板上的这些句子。让我们来读一读。谁写的谁来读。(配乐)
生:海蛇身材纤细,像大海的腰带。
生:舞蹈着的水母,像海中的精灵。
生:水母晶莹剔透,像一个个仙子。
生:海蛇那么热情,像个美丽的姑娘。
生:水母是大海的眼。
师:你真会想象!
生:漩涡似的鱼群,闯荡在海洋深处。
师:多有趣啊!
生:旋风似的游鱼,在大海中扫荡。
6.斟酌字句,互相修改。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一句句小诗诞生了,在读的过程中我们还在修改它。那么就再修改修改自己的诗句,让它变得更流畅,更能表达你想说的意思。可以同桌互相修改一下。开始!
(生自己修改,同桌互改,上黑板修改,四人小组互读欣赏。)
师:同学们,让咱们再一次关注黑板上这些诗句。在你们互相议论之中,我发现黑板上的诗句发生了变化。我对这句的修改最感兴趣。你起来,这位男同学。你刚才说你坚持用“扫荡”,是谁让你改成了“游荡”?
生:是他。
师:在“游荡”与“扫荡”之间,游鱼的气势就完全不同了。尊重你们俩的意见。如果陈老师来修改,我会写“驰骋”。其实,都可以。只是游鱼带给人的感受不同而已。以诗也能会友,当你们的感情相通的时候,诗就是我们沟通的语言。请坐。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些修改过的诗好不好?谁来?
生:像一只只活泼可爱的精灵。
师:哦,你就是想把这精灵的内涵表达出来。
生:调皮的鱼儿总在一起玩耍。
师:这是你说话的方式。可以的。
【设计意图:教师挑选、合成了影片别能表现海洋生物们有趣生活场景的六个片段,引导学生去谈自己印象最深的画面。在看似轻松的对话中,教师抓住学生首先汇报的“水母”这一生物的姿态,引导学生从说清楚到说准确,再到说形象、说精练。在这一过程中,特别关注、尊重、赏识学生的个性表达。在深邃的大海中,在那个新奇的国度里,什么都有可能发生。有了充足的创作空间,学生用自己的手书写自己的心,一切就会变得很美妙。而后,在欣赏自己与他人的诗句时,斟酌词句,以诗会友,主动而又真诚,课堂里因为有了这样的身影而变得灵动起来,诗意盎然!】
五、变换视角,深度感受海洋
1.欣赏影片《哭泣的海洋》片段。
师:大海仍然不止于此,它还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接着看――
(生观看影片1分半钟。)
2.畅所欲言,深度表达。
师:你们的表情变得凝重了,此时此刻你最想说什么?
生:海洋是鲸鱼沉默的地方。
生:海洋是鱼类的屠宰场。
生:海洋是鲜血慢慢浸染的坟墓。
生:海洋是鱼儿痛苦挣扎的地方……
生:海里有鲸鱼无助的呼喊。
生:海里的鲸鱼失去翅膀,挥洒绝望。
3.一蹴而就,个性表达。
师:同学们,如果让你写此时此刻你心中的大海,你会写些什么呢?拿出彩纸,写首诗,就写给此刻你心中的大海。
(学生配乐写作6分钟。)
4.深情吟诵,余音绕梁。
生:《我的大海》:大海,我心中的大海你是多么辽阔你是多么美丽有珊瑚为你装扮有游鱼当你的眼睛还有海蛇成为你的腰带我心中的大海,我爱你
生:《善变的大海》:大海像头勇猛的狮子吼叫着奔向遥远的地方大海像块碧蓝的宝石平静地躺在辽阔的地上大海像个顽皮的孩子不停地打湿人们的裤脚大海像个不懈的勇士不停地冲向岸边大海像位伟大的母亲辛勤地孕育各种生物大海像个称职的搬运工不停地把一艘艘船儿送向远方大海也是位孤独的老人会躲在寂寞的一角流泪
师:你心中的大海真辽阔!
生:《俯视大海》:我俯视大海大海是那样的深邃、辽阔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追求、探索我俯视大海它是那样……
5.种下希望,收获芬芳。
修改于2013-04-13晚
秋海棠的颜色越来越好看了,她写的诗集也越来越泡满了。
她知道她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浩瀚无垠的大海最沁人心脾。
弱不禁风的她令他心痛不已,感伤地背着她去看潮起潮落。
雨水汇集的大海时而乖戾着,又时而狂暴大作汹涌澎湃着。
他们屏住呼吸暗自思忖未来,两双泪眼情不自禁面面相觑。
凝望着激发生命蠕动的大海,他们不约而同地宛然倾起身。
任凭茫茫无际的海飓风肆虐,相爱的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浪花四溅浸湿了他们的衣襟,波浪的巨响封锁相爱的钟声。
白昼转黑夜他们仍然依偎着,黑夜沉沉他们依然岿然不动。
万籁俱静的大海已经沉睡了,夜风吹打着这对坚定的身躯。
一览无遗的海令人心旷神怡,他们悄然无声没有丝毫归意。
紧紧依偎的身影溶入夜暮中,耶稣教徒在远处的寺庙拟诩。
她如堕入温柔乡甜蜜地睡着,他悄然泪下为她唱着安魂曲。
翌日清晨东方破晓曙光初现,晨曦微光照着波光如镜的海。
太阳冉冉升起水体越发明亮,他才声嘶力竭痛苦地呐喊着。
疯狂地冲向令人目眩的大海,对着未睡醒的海浪咆哮如雷。
白昼的海面离奇地缺泛生机,他安静地搂着她涉水溶入海。
这对恋人坠入湛蓝的大海后,神来之笔悲怆史诗浮于海面。
海底生物因此不再离群索居,感动的人们从此爱上爱情海。
在诗人眼中珍珠是海的眼泪,在东方人心中他们就是爱神。
浪花有声成了爱情海的身躯,爱神无声成了爱情海的灵魂。
爱情海滩有美丽的砗磲贝壳,人们传言这是爱神在陆地行。
爱情海面有极乐鸟掠过海面,人们歌唱这是爱神在空中飞。
爱情海内有处女珠在随波流,人们咏叹这是爱神在水里游。
夜
诗/李小雨
鸟在棕榈叶下闪着眼睛,
梦中,不安地抖动肩膀,
于是,一个青椰子掉进海里,
静悄悄地,溅起
一片绿色的月光,
十片绿色的月光,
一百片绿色的月光,
在这样的夜晚,
使所有的心荡漾、荡漾……
隐隐地,轻雷在天边滚过,
讲述着热带的地方
绿的家乡……
珠贝项链
诗/公刘
海南你看,我像不像朝圣的苦行僧?
赤着双脚,不断弯腰拾贝在海边;
沙滩上,布满了我深深的脚印,
脚印里,注满了我深深的眷恋。
我就这么一直不停地走下去,
直到整个岛子被我环绕一圈;
我用脚印和眷恋搓成两股相胶的丝线,
边走边穿,我要献给你一串珠贝项链!
海
诗/林珂
在没有海的日子里我渴望海
渴望一种饱满的温柔
无边无际
而今,海将它全部的重量
每天每天吊在我的视线上
我的眼睛酸胀疼痛
这里也有一片海
一片缩小了的海,其中的水
供自己慢慢挥霍
读过海的人
目光也是咸咸的
那么多的浪花
被风采来种植在海面
插满海面也插不稳
一朵浪花的洁白
就如同一种水之花在眼眶里
转来转去,最终也只是
回到心里
我也想和我的妻子在南渡江上划舟而行
诗/王广俊
白芒扬花的季节,两岸白茫茫的
白茫茫的南渡江,我和妻子划舟而行
妻子坐在船头
我们从一个渡口开始,撒下鱼网
当霞光铺满船仓
我们把家安在南渡江上
妻子生火做饭,炊烟从船上升起
慢慢飘散,我忘记了一天的劳苦
以江水为弦,弹起渔歌唱晚
妻子开始熟知鱼儿的习性
我已经懂得辨认山上的飞鸟
有时,妻子如娇气的鱼
我故意不理,飞到了山上
待夜色沉静,我再悄悄地回来
一天的收获,等于明日的行程
不知道风从哪里吹来
我和妻子背靠背地坐着
相信这么安稳的生活
我心情平静,倾听着妻子的诉说
不谈前生,不求来世
人世的温暖,足够我们慢慢享用
无论岁月如何改变
我们还能相互认出,还能回忆
南渡江上,如此夫唱妻随的日子
我曾想象过多次
至今一次也没有驶至江心
我告诉西秀海岸
诗/远岸
我告诉西秀海岸
我告诉心胸一般辽阔的大海
金子一样璀璨的海浪
我要用诗歌
占有你们
我呼吸着香橙味道的海风
抚摸着蓝鹅绒似的海浪
我要赋予它们最热烈的节拍
最高扬的勇气
最自由的思想
我用阳光蘸着海水
狂草一行又一行激情奔涌的诗句
交给波涛
让它们在每天清晨
放声咏诵
西秀海岸因为我
因为诗歌
而无限空灵
我因为西秀海岸
因为诗歌
而想象自己
是大海远处的一柱千年化石
海镇之恋
诗/[台湾]罗门
啊!那海镇
如南方巨人蓝色阔边帽上一粒明亮的宝石
我小时的指尖曾捕捉它的光辉。
长年它坐在蓝色的荫影里宁静似梦,
日间看风帆的羽笔,写闪耀的诗行于无边的稿纸上,
夜间听月光谱曲在和谐潮水声里
渔夫破晓踏它潮湿的码头出海,
傍晚收网又走过它淋着夕阳的街上,
那海镇有大鱼大虾,和平与恩爱,
有父亲的拖轮,船坞与货栈,
有许多欢笑涌过来似浪,
天空
小雏菊喜欢的白天
把太阳揽入怀中
知了歌唱夜晚
月亮睡在我臂弯
池塘的鱼儿知道
我离不开飞鸟、阳光和云朵
就像它离不开水
阳光
阳光躲在云朵背后
我躲在黑暗背后
阳光出来了
它冲我笑着挥挥手
我出来了
眼角的露珠不见了
云朵
云朵喜欢变魔术
一会儿白
一会儿黑
云朵刚学会分身术
从镜子里蹦出几朵
一模一样的白云
几朵白云拉着我的小手
闹着我猜猜谁才是真正的云朵
旅行箱里的大海
大海遗留的五彩贝壳
栽着大海的梦远航
海滩上
走来一位提着旅行箱的女孩
一串串脚印向天边伸延
洁白的飞鸟
围绕在女孩的身边
或许是她忠实的侍者
或许是她亲密的伙伴
女孩久久凝视的目光
羞红了海滩的脸
海风上来了
海水也上来了
匆忙中女孩拾起一个贝壳
放进旅行箱
从此女孩的旅行箱里装着
另一片海
她的海正寻找着昨日遗留的梦
衣柜里的仙子
睡梦中醒来
我把衣柜打开
从某件衣服的某个口袋里
蹦出一个圆溜溜的脑袋
她是衣仙子
她挥一挥魔针
我穿上了用五彩百合花做的裙子
衣仙子拉我去衣衣王国兜兜转转
请我吃用雪花做成的冰淇淋
和用云朵做成的棉花糖
第二晚睡梦中醒来
我把衣柜打开
希望从某件衣服的某个口袋里
看见一个圆溜溜的脑袋
除了乱糟糟的衣服
我什么也没看见
飞鸟
昨夜
我把肩膀
留在天空
鸟儿停靠在我的肩上
飞走时
却遗留了它的翅膀
编后语:
梦想的你,努力吧
邱易东
这已经是“少年作家”栏目第四次发表谭锦霞的作品了。
2010年第9期,发表了她的组诗《背着天空旅行》,4首;2010年第11期,发表了她的散文《阳光的拉链》;2010年第12期,发表了她的组诗《城堡里的葡萄王子》,4首;紧接着的现在,又发表了她的组诗《带着大海的梦远航》,7首。
这么密集、这么大量地给她发表作品,一定会有人疑问,她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关系或者后台啊?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谭锦霞只是一个普通的初二女孩。在发表这些作品以前,她已经出版了一本书――《发给春天的信息》,里面是她小学阶段写的一些作文和创作的童话、散文。
老实说,这本书里的作品写得并不好,空泛、模式化,和很多小学生写的作文一个样子。因为她喜欢写作,有一个出书的梦想,希望在小学毕业前夕,用一本书作为给母校、老师、同学的毕业纪念,她就努力地写,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前进,最后梦想成真了。她是一个敢于追逐梦想,让梦想成真的女孩。其实她的第一理想并不是成为诗人或者作家,她只是喜欢写作。她和所有的中学生一样,每天必须上课,做作业,完成学业,可是,她却像多长了一个脑袋。几乎是每天坚持写诗或者写散文。读过她的作品,特别是诗歌,我们可以看出她每天都在随时留心身边的一切,像发表在这里的诗歌。她看见阳光、天空、云朵,看见乱糟糟的衣柜、大海边的旅行箱,她都在感受、想象,让它们变成自己的诗意。
这里选择发表的,只是她很多作品中的一小部分。可以这样说,无论我们学习多么紧张、繁忙,只要我们能够随时感受自己身边的一切,能够诗意地学习和生活,都可能像谭锦霞一样,写出很多作品,创造奇迹。她是一个勤奋的女孩。
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花鸟虫鱼、风雷雨电……都可以作为多情诗人笔下的意象出现,而在众多的意象中,月亮历来成为众多诗人的“宠儿”,成为了诗人们反复歌咏的永恒题材。这一轮皎月究竟有何魔力,能让这么多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诗人们都对它情有独钟呢?中考试卷中也非常注重诗歌鉴赏的考查,所以很有必要对教材中出现的诸多月意象的功用进行探讨,以此为例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一、将月喻人
太阳的光芒璀璨夺目,如一个充满阳刚威猛之气的男子,令人无法正视,敬而远之;而月亮的光芒却柔和皎洁,如同一个欲说还羞我见犹怜的美女,令人心驰神往,欲罢不能。圆月美满、丰盈;缺月柔美、回旋。无论圆缺,它都有一番独特的神韵,这些都符合唐宋文人的审美世界。在中国美丽的神话传说中就告诉我们广寒宫中似乎真的住着一位美人嫦娥,令人遐想不已。因此在古诗中明月往往是美人的象征。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吟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此句中的“婵娟”原指姿态美好或美女,这儿借指月亮。李商隐也曾赞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二、以月表时
月亮在古代的诗歌中大多表意时间。辛弃疾的《西江月》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明月”和“半夜”相呼应,同时点了词题——《夜行黄沙道中》,词人在一个月明风清的夏夜去游山村野乡,更是乐趣无穷。同样,一心归隐的陶潜的《归园田居》中有这样一句“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带月”是“披星戴月”的意思,在这里指夜晚。《泊秦淮》中“烟笼寒水月笼沙”,也点明杜牧游秦淮河是在一个月色迷蒙的夜晚。
三、借月抒情
此时无声胜有声,道是无情却有情。“月”虽无言亦无情,但这个亘古永恒的女神却被那些夜半难眠,敏感多情的诗人们赋予无限的情意。
1.月下忧国
南唐后主李煜在亡国后无奈地浅唱低吟:“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词人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落魄的人,孤寂的心,这一弯残月又寄托着他无尽的亡国之恨。晚唐诗人杜牧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目睹了民不聊生,感受到唐王朝的风雨飘摇的背景下,在“烟笼寒水月笼沙”的凄迷冷清的秦淮河上竟听到了商女靡废的亡国之音,这怎能不让忧心国事的他大为愤慨呢?
2.月下思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直白如话的诗句非但未曾引来非议,反而代代相传。月亮寄托着从古至今无数游子的思乡之情。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思乡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同样,月下思乡之作还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等。
3.月下思人
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朵奇葩。唐朝时整个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个时代的男儿志在四方、漫游成风,他们纷纷辞别父母,泪别妻儿,北走幽燕河陇,南游荆楚吴越,去求取功名,戍边守疆。于是常常经历着悲欢离合,人们在人分两地、天各一方之时,心中的相思无法倾诉,只好让苍穹中的一轮明月寄相思。月意象也就成了诗人创作时表达离别相思之苦的首选载体。
(1)思亲
苏轼因为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和其弟苏辙的别离,中秋对月,不无抑郁惆怅之感。于是他也举杯问青天:“明月几时有?”但是由于他生性豁达,并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对生活的热爱使得他最终发出了“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不但祝愿弟弟子由,也祝愿所有离人,显示了苏轼旷达的胸怀。
(2)思友
大约在天宝七八年间,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此时听到老友被贬的消息,立刻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写道“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他将自己关注友人的一颗“愁心”寄给明月,让明月代替自己陪伴有人去荒僻的被贬之地,聊以慰藉友人那孤寂的身影。一轮明月承载了李白的一颗诚挚之心、一腔问候之情。通过诗人的艺术想象,无知的月亮就这样成为了李白与王昌龄心灵之间的纽带。
(3)思爱
风花雪月、花好月圆、花前月下……古代还有“月老”的称呼:月老在中国民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他主管着世间男女婚姻,在冥冥之中以红绳系男女之足,以定姻缘。可能因为月夜特有的浪漫气息,月亮清冷皎洁的光辉,情人们似乎特别偏爱在月夜传情达意。李商隐的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描绘了与自己的爱人想见却不易见,见后却难分难舍的纠结情怀。这两句形象的描写出这位女子日思夜想,为爱情而憔悴,而痛苦,而郁悒。“夜吟”句更是推己及人,想象对方和自己一样痛苦。被相思折磨的她揣想“君心似我心”,对方大概也将夜不成寐,只能对月吟诗遣怀,但是月光寒冷,心情也必将凄凉。想象如此生动,体现了她对于情人的思念之切和了解之深。此时的月是一段凄美爱情的见证。
四、托月明志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尚书·尧典》)“诗言志”概括地说明了诗歌表现作家思想影响的特点。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中豪兴大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前句写晴昼秋空,很明显此句中的“明月”,并非实景,这“揽明月”的看似狂放大胆的想象却让读者分明感觉到诗人对高洁理想境界的向往追求。《步出夏门行·观沧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在北征乌桓时所作,这次征战的决定性胜利,巩固了他的后方,最终才有了他第二年的挥军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这次的乌桓之战可以说是曹操事业的转折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则联系广阔无垠的宇宙,从大处落笔,描绘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茫茫大海与天相接,浩瀚无边;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此句中的“月”是作为一种衬托大海的意象而存在。言为心声,难怪沈德潜评价说曹操诗歌“时露霸气”呢!
关键词:海子 诗歌 幸福 尘世
每个人都有梦想,没有梦想的人生会是苍白的。孙正义先生曾经说过:“最初所拥有的只是梦想,以及毫无根基的自信而已。但是,所有的一切就从这里出发。”有这么一位诗人,他也向往大海,他叫海子。他用朴实无华的文字,明朗轻快的节奏写下一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有人说海子是向往大海,但向往的又不仅仅是大海。那份对海的向往似乎明媚又似乎忧伤。那到底是一种心境呢,让我们走进诗歌中去感受。
一.作者简介
海子,原名查海生,1964年3月26日生于安徽省怀宁县高河镇查湾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1977年,年仅15岁的海子考取了北京大学法律系,1983年毕业于中国政法大学,开始时在校刊工作,后转至哲学教研室。1989年3月26日,海子在山海关卧轨自杀。
海子生前的好友、诗人西川曾回顾说:“海子没有幸福地找到他在生活中的一席之地。这或许是由于他的偏颇。在他的房间里,你找不到电视机、录音机、甚至收音机。海子在贫穷、单调与孤独中写作,他既不会跳舞、游泳,也不会骑自行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海子在献身诗歌事业的同时是以牺牲尘世的日常生活为代价的。这首《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写于海子死前的两个月。在诗中诗人终于开始拟想尘世的幸福生活。
二.诗文解读
(一)第一节
1、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似乎宣告了诗人面向尘世,开始了一系列的体验式行动,不再任时间在贫穷、单调和孤寂中逝去。“周游世界”是诗人的理想,那便是让自己的心灵充分向世界开放,充分享有这个世界。
2、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粮食和蔬菜”本来是物质世俗的代表,是生存的最基本的资料。“关心粮食和蔬菜”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热爱生活的表现,从这可以感受日常生活本身包含的享受物质快乐,使人休闲放松的内容。
那么在这里提出一个问题,不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样日常生活的人叫做什么呢?——不食人间烟火。通常情况下,什么样的人不食人间烟火呢?爱因斯坦,披着毯子出门,不修边幅;当然,还有中国古代的一些闲云野鹤,他们整天在心中构建着自己的理想王国,但是对身边的现实生活毫不关心,与身边的环境,都是格格不入的。诗人下定决心“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表明过去诗人缺少幸福感受,对生活漠不关心,同样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状态。于是踌躇满志,打算重整心绪,重建生活,追求幸福。
3、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诗人在想象中构建着自己的幸福家园,想象自己有一个超离生活之外,眺望大海的姿态和空间,在那里,诗人可以面朝大海,获得逍遥无待的精神自由。诗歌的审美意蕴往往凭借单个词语或者一句话产生。“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个情景显示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创造了富有生命力的审美情境,在此,我们感受到自然和人的内心世界融合为一体,达到了崇高的境界。
4、小结
第一节中,诗人选取平常的生活细节“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关心粮食和蔬菜”,这些都是幸福之所在,是个人的幸福,诗人眼中的世俗生活是简单的、没有任何烦恼与羁绊的。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诗人认为这是自由闲散人的生活,“关心粮食和蔬菜”这是平凡人的生活。这些就是诗人所向往的田园牧歌式的幸福生活,他认为这是生命得以自我呈现和自我满足的一种资源,生活虽然俭朴,但生命居于其中却能尽享自由和快乐。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理解仍然那么的理想化、浪漫化、主观化。但诗人没有真正的将自己与尘世的世界渗透到一起,他想象的那种平淡生活终究是不可能实现的。这也预示着诗人今后命运的悲剧。
(二)第二节
1、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当诗人拥有了如此美妙的幸福感受时,他迫不及待地想把这种感受告诉每一个亲人,他甚至要将幸福送给每一个与他不相关的人。诗人的幸福就是可以去过平淡的简单的世俗生活。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视角发生了变化,推己及人到了他的亲人们,希望把自己获得的幸福告诉每一个亲人,他要让亲人分享自己的幸福快乐,也就是把自己的快乐幸福奉献给亲友,让他们能和自己一样幸福愉快地活着。诗的情绪渐渐远离自己,走出了自我,这充分地表达了诗人对亲人的关爱之情。
2、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那幸福”如“闪电”一般,表明幸福的突如其来以及诗人对幸福的强烈的感受,似乎也表明了这种幸福会转瞬即逝,是那样的虚无缥缈。
3、小结
第二节中诗人的幸福溢满心胸,无法独享。“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要把幸福告诉“每一个人”,这又是一种幸福,是别人的幸福。第一节和第二节的情绪形成了比照,诗人不仅希望自己拥有幸福,而且希望亲人能够分享,这充分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对亲人的关爱之情。而文中前两节中提到了三次“从明天起”。“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意味着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的海子,并不拥有这种幸福。他所希冀的幸福,只能寄托在明天,寄托在一种美好的想象中。
(三)第三节
1、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其实就是对那日常司空见惯的、早已感到失去光彩的山山水水的重新审视,重新感受,重新发现。同时,我们知道,山川河流都有属于自己的名字,但是诗人为什么要再次为它们命名?诗人一直都在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理想的世界,也就是他主观的唯心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他拥有为一切物质重新命名的权利。这也许与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有异曲同工之妙。
2、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在这个春光明媚的幸福世界里,诗人的幸福感受因过于强烈而溢出,他用真诚的祝愿、世俗而实在的祝愿为陌生人祈福。关爱万物生命是诗歌的存在价值,此诗的抒情主体以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祝愿所有的人都得到幸福。
3、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我只愿”暗示了前边的一切,原来都是诗人在为别人祈祷,他自己根本就不愿去拥抱世俗,而是坚守自我的空间和姿态,只愿独自一人面朝大海,背对尘世,静看花开花落。
4、小结
第三节,世界的幸福。诗人的感情再次升华,诗人完全摆脱了自恋的情感抒发,叙述对象不再限制,扩展到了每条河流、山川,也就是大自然和陌生人。情感的力度大大增加,诗呈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前面两节都是偏重于“自我”感受,而到了第三节诗的意旨表达超越了“自我倾诉”,诗人以一种“超越自我”的姿态关怀人类。他将自己获得的幸福传播与他人、他物,意在说明他要让每一个世间漂泊的灵魂都关注幸福、理解幸福,体验到获得幸福时的人类大善大美的至境,还在于他希望整个世界和人间都成为幸福的家园。悲天悯人的“人类情怀”使得整首诗突破了通常抒情诗的情感表达,使全诗进入了新的境界。
朱光潜说过:“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突现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勾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了孤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的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烟消云散了。”由此可知诗人的内心洋溢着对世界和人间的博爱之情。
三.总结
人的生命总是要消失的,而艺术的生命却因才华的闪光而得到延续。死或者对海子来说是一种解脱,一种幸福的归属。海子献身诗歌事业是以牺牲尘世生活为代价的。他是一个太纯粹的诗人,以至于失掉了对世俗生活应有的最基本的适应和享受。他的性灵太过纯洁,精神太过自由,以至于对物质的世界无所适从。这首诗表达的“在尘世获得幸福”的憧憬,反映的是海子面临的生命中两难的心境。海子对尘世幸福的肯定,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美好的祝福,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他的美好的情感,那份圣洁的爱。
只可惜他早早地离开了我们,至今已整整24年了,在离海不远的地方不幸逝世,永远地“面朝大海”了。大海是安魂乡。海子,海的儿子。今天我们重读他的诗歌,可以说是对他的最好的纪念。“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种理想的自由的生活方式,它凝聚了海子对尘世的最后一丝眷顾。
参考文献:
[1]悠哉著.海子诗歌研究[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9年.
[2]西川编.海子诗全集[M].作家出版社,2009年.
[3]赵晖著.海子,一个“80年代”文学镜像的生成.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关键词:谭梦琳 诗歌 意象 产生原因
在急剧的社会转型期,当社会心理普遍呈现为浮躁且急功近利时,甘肃女诗人谭梦琳,近十几年来,一直在追求自己的文学梦想,谭梦琳应该算是诗歌园地里一位坚定的追求者。阅读谭梦琳的诗集《北方有一个女孩》,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黄土高坡用树枝写情诗的女孩,一个喜欢点一支红蜡烛写情诗的女孩,一个喜欢在雨中独自漫步的女孩,一个梦想去看大海的女孩。诗人用一种质朴纯真的艺术编码承载着丰富的生命体验。诚如北京师范大学严春友教授所说:“当这些诗句展现在我的眼前,撞击着我的心坎的时候,我心中也禁不住要喊一声:‘黄土高原上,竟有这样美丽的花!’”
谭梦琳诗歌中经常借助“星光”、“明月”、“花朵”、“树”、“黄昏”、“船”、“帆”等意象符号来传情达意。这些意象符号突显了诗歌的主题,彰显了诗歌的风格,外现了诗人的女性身份。
一、 意象的产生与诗歌的主题密切关联
诗集《北方有个女孩》当中,用歌颂友情和赞美爱情的文字谱写出来的动人乐章时刻萦绕耳畔。“朋友你在远方我临窗的祝福你能收到吗异乡的风时时吹动我思乡的泪滴也总能打湿这异地的绿草坪”(《致友人》)“你欣赏黄昏我欣赏你的背影你用目光丰富着黄昏的表情我用情感装饰着你的倩影”(《黄昏》)“血脉相连,骨肉相亲”,难以割舍的亲情时刻牵动着诗人的心。母亲像一条河,滋养着诗人的心灵花园。“母亲哭了目送弟弟的目光溢着泪水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比母亲的泪更晶莹肺腑”(《来去匆匆》)这些诗句充分体现了诗人对他人的关爱。亲情、友情、爱情汇聚成涓涓暖流,注入我们的心间,像一座亮在黑夜的灯塔,使迷途的航船找到港湾。
谭梦琳诗歌中“花朵”、“树”、“船”、“帆”等意向,为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温馨和希望。“花朵”自不用多说,每当我们看到那些五颜六色的花瓣,闻到那沁人心脾的花香,总有一种清新愉悦之感洋溢胸中;“树”所散发出的浓浓绿意,为我们在炎炎夏日送来阵阵清凉;“船”、“帆”象征着美好的未来,带给我们无限憧憬和希望。以上这些意象符号处处洋溢着爱的旋律。由此可见,谭梦琳诗歌中意象符号的产生与其诗歌主题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 意象的产生与诗歌风格密切关联
谭梦琳诗歌舒缓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柔美的语言,给人带来无穷的美感。她的诗歌能够把我们带入优雅迷人的世界中:“也许不该看着你的眼睛却沉默那山依旧葱绿那水依旧流淌独不见你树枯了根还在你去了相思还在”(《永远的记忆》)葱郁的山林,清澈的溪流,让一切喧嚣远离。
以意象作为切入点,我们不难发现意象与风格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正如海子的诗歌对家园土地有着一种深深的迷恋,因而他的“村庄”、“麦地”、“草原”、“河流”、“麦子”等一系列的意象都具有“家园”意识。谭梦琳诗歌的风格是优美的,她诗歌中所选取的“星光”、“明月”、“花朵”、“树”、“船”、“帆”这些意象都能让我们感到一种舒畅和愉悦,这些美好的意象构成了她优美的诗歌风格。同时无庸质疑的是,正是由于诗人追求优美的风格,她才会选用这些具有美感的意象。总之,谭梦琳诗歌意象的产生与其诗歌风格密切相关。
三、 意象的产生与诗人女性身份密切关联
女性创作的一个极为显著的风格就是阴柔美,它委婉含蓄又极富深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冰心在1923年出版了诗集《繁星》和《春水》,共收小诗300首。诗人从抒情和哲理两个方面去描写母亲之爱、童年之真、自然之美。诗中 “星”、“月”、“花”、“树”、“水”之类的意象随处可见,无不体现出一种柔柔的情怀、深深的眷恋,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唤起人们奋发向上的激情。谭梦琳这位黄土高原上的女诗人,以其清新、质朴的语言涤荡着我们的心灵。作为一名女诗人,在谭梦琳的诗中也常常可以看到 “星光”、“明月”、“花朵”、“树”、“黄昏”、“船”、“帆”等意象符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女诗人们共有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因此,我们可以说,谭梦琳诗歌意象的产生与其女性身份密切关联。
综上所述,我们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谭梦琳诗歌意象产生的原因。诗歌是多种要素的集合体,每个要素都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个完整的诗歌世界。我们对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的分析都有利于深入解读诗歌,更好地阐释诗歌的内涵。
参考文献:
[1] 严春友著:《生命如诗》,《〈北方有一个女孩〉序》。
关键词: 秩序 建构 想象 现实
华莱士·史蒂文斯(Wallace Stevens,1879-1955)常被人们誉为“诗人的诗人”或“批评家的诗人”,他的诗歌探索艺术想象与现实的关系,意象瑰丽怪异而富于形而上的思考,被称为哲学家诗人。史蒂文斯生活在混乱无序、信念丧失、道德沦丧的现代社会,深感艺术家创作的艰辛和使命的重大,他指出诗人的职责在于“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中肩负起自己的使命,并努力为他们和他本人创作出他们在这种生活中所需要的诗歌”。在一个传统信仰几近崩溃的时代,史蒂文斯可以称得上那个时代创造新的信仰的人。
史蒂文斯的许多诗歌所关注的主题是艺术(想象或诗歌)与现实的关系,他认为艺术应扎根于目前的现实生活,艺术作为一种创造,只有以现实为基础才具有客观的真实价值,“当想象不再忠于现实时就失去了活力”。在《论现代诗》(of modern poetry)中,史蒂文斯指出诗歌“必须是生活的,必须用当地的言谈,必须面对当时的男男女女”,这是存在决定意识的体现。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人的意识尽管有主观能动性,但不能代替或创造客观现实。在《坛子轶事》中,尽管作为艺术想象的坛子使荒野具有了秩序和意义,但诗人最后承认它无法产生鸟和树丛,在《冰淇淋皇帝》中,诗人说道:“让现实结束幻想吧,唯一的皇帝是冰淇淋皇帝!”即起主宰作用的是冰淇淋所象征的现世的生活。在《纹身》(Tattoo)中,作者通过从光线的运动描写了视觉的形成过程,表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光线像一个蜘蛛,它在水面上爬行,它在雪地里爬行,它爬入你的眼睑下,在那里张开了网,你眼睛里的网,又固定在你的骨肉上。”诗中的水面和雪地代表着自然或外界的物质,史蒂文斯用质朴的形象和简洁的语言说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物质通过光线在眼睛里形成了视觉,在大脑里形成了意识,这些意识构成了我们自身的一部分,诗的标题“纹身”象征着外界事物在人的头脑中刻下的印记。
艺术反作用于现实,艺术为零乱和无意义的现实社会带来秩序、意义和目的,这是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的体现。史蒂文斯认为诗歌给零乱无序无意义的现实社会带来秩序、意义和目的,没有艺术的社会是没有秩序、混乱不堪的,人类通过想象获得秩序。史蒂文斯是这样评论诗人的角色的:“如果诗歌带来秩序感,而且每一首合格的诗歌都会带来秩序感,如果秩序意味着和平,即便那种特定的和平是一种幻象,那么如今上上下下每个人都承认不再有价值的诸多其他事物不也同样是幻象吗?生命的更新难道不是一件举足轻重的事情吗?”艺术和想象赋予自然和现实以意义,“他所居住的世界一半是由他自己创造的”。史蒂文斯诗歌中的想象赋予混乱的自然以意义和秩序的观点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关于运动与静止及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一方面,认为,物质是运动的,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另一方面,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相对静止是事物分化的根本条件,只有在物质世界的永恒运动中存在相对静止,各种各样的物质才能因区别而存在,才能在人的意识中得到反映。
史蒂文斯认为自然世界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加工之后,事物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整理,获得了秩序,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哲学中的认识的建构性。认为,人的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能够对感性材料积极主动地进行加工制作和选择建构,在思维中再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认识论中,认识不仅是消极的反映,而且包括主体对客体信息的能动加工处理和观念建构,是主体和客体在观念中的统一。现代认识论表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绝非是客观对象在主体头脑中的直观反映,而是通过主体的重新组织、重新构造才形成的对客体的对象的反映。
诗歌作为想象的艺术和“超级虚构”,史蒂文斯常常把诗歌等同于想象力。在《必要的天使》中,史蒂文斯指出了艺术对现实的建构,“诗人所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人物,就因为他一直在创造或应当创造我们永远向往但并不了解的一个世界,因为他赋予生活以最高的虚构形式,否则我们的生活是不堪设想的。”诗人的世界并不是对外部世界分毫不差的再现,甚至不是概括的再现,也不是超越现实世界的理想世界。诗人的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重新审视,是人的意识对“事物本来样子”的重新建构。在《论现代诗》中史蒂文斯说:“它必须构建一个新的舞台,必须在那个舞台上,像演员一样说着心灵最深处的语言来打动观众,心灵的诗歌在寻求使之满足的东西。”在史蒂文斯的诗歌中,现实是朦朦胧胧,捉摸不定的,外部世界是混乱无序的,而想象力与现实创造性结合并赋予其秩序和意义。史蒂文斯在《诗歌与绘画的关系》中说到了想象的建构性:“感觉解构世界,思想重构世界。”“我们内心的这种力量不像是感觉或情感,它好像是一种具有构造功能的机制,从想象而不是感觉中汲取能量。”艺术家不依靠经验、逻辑将世界看做一个认识过的整体,而是用单纯的眼睛,客观地、细致地看它,将它分解。在这之后,他要通过思维、理念,将这些分解出的细节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现实”。艺术创造不是随意地将经验混杂在一起,而是艺术家通过思想,发现世界内在的联系,从而能将分解后的碎片重新组合成一个有秩序的有机整体。思想的力量不是表现在它能海阔天空地联想,而表现在它能井然有序地构造,这与认识论中的建构有相通之处。在认识论中,认识的本质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离不开建构,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把来自客体的信息在大脑中重新组合成观念的体系。现代认识论研究表明,主体对客体的反映,绝非是客体在主体头脑中的直观映现,而是通过主体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在大脑中重新组合为观念,建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突出表现。
史蒂文斯的许多诗说明了主体意识对现实的建构过程,在《弹蓝色吉他的人》中,现实作为事物的原样在吉他弹奏中有了变化。在《十三种观察乌鸦的方式》中,在观察者意识的建构下,乌鸦呈现出不同的内涵。从哲学的视角来看,史蒂文斯的诗歌说明了人的认识对现实的积极建构。《纹身》的前半部分说明了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而后半部分说明了意识对物质的建构,“来自你眼睛的丝线,分布在雪地和水面上。”观察者并不只是像镜子一样被动地反映,而是积极地影响或改变着外界的物体。在《夸张的隐喻》(Metaphors of a Magnifico)中,现实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于观察者的不同视角呈现不同面貌,二十个人经过一座桥到一个村庄,这二十个具有不同主观意识的过桥人对同一座桥和村庄的感知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从过桥人的视角看,是二十个人经过二十座桥到二十个村庄,而在旁边的描述者看来,是一个人在经过一座桥。在其代表作《基韦斯特的秩序观》中,大海的声音没有直接进入听者的耳朵,而是和海边女子的歌声融合在一起被听到,真实是想象(歌声)对现实(大海声音)进行建构的结果,歌声赋予了大海和天空以秩序,“她的歌声使天空的轮廓更加分明”,歌者用她的歌声构建了一个世界,“她是创造世界的工匠”,“她的世界只存在于她所歌唱和在歌唱中创造的世界”,海面在歌声的作用下起了变化,混乱的海面变得有秩序有条理了,当歌声结束时,海边停泊的渔船的灯统辖着夜空,使之具有了秩序,就像《坛子轶事》中的坛子使荒野变得井然有序一样,灯光划过夜空,将海面划割成若干部分,灯光“整理夜色,加深夜色,使夜色更迷人”,诗人最后感叹造物主“对于秩序的神圣激情”。
史蒂文斯把给现实带来目的和意义的诗歌称为“超级虚构”,史蒂文斯的虚构是指一种建构化的过程,指在不完美的现实中建筑并感到一种愉悦。他的诗歌充分肯定了不完美的现实的审美价值,它是美与恐惧、痛苦与欢乐的融合。诗人告诉人们应该正视并接受现实,因为外部现实虽然荒凉,却不贫瘠,在人们生活的此时此地,蕴含着人们看不见的美的秩序和生命赖以生存的意义。史蒂文斯从想象的角度还原了现实的虚无,进而创造一个能赋予现实以秩序和意义,给予人们以美感和愉悦的“超级虚构”,这种“超级虚构”就是人类栖居的家园,史蒂文斯所说的家园既指不完美的现实,又指在这个不完美的现实基础之上的一种赋诗、一种构建,赋诗与构建的过程就是虚构与栖居的过程。
与海德格尔一样,史蒂文斯认为语言、诗歌自身就是一种家园。“语言是存在的家园,在其间人们栖居着,那些用语言运思和用语言创作的人是家园的守护者”。“语言,在想象力之间酝酿,而最终它又包容想象力,它自身是一种建筑。”诗歌对于史蒂文斯来说,是终有一死者在大地上栖居的一种方式,通过诗歌,他在寻求一条返家之途,通过他的艺术与生命来建构自己栖居的方式,诗歌本身就是家园。在《取代山的诗》(The Poem That Took The Place Of A Mountain)中,诗歌像山一样成为给予人力量和指引的家园,“他呼吸着它的氧气”,“它提醒着他曾需要按照自己的方向去一个地方”。诗歌的语言就像松树、岩石、云朵一样就是人类的家园,诗人用语言建构起一个有秩序和意义的“超级虚构”,“他曾经重构那些松树,摆弄岩石,在云中择路”,在诗的语言的指引召唤下,诗人最终达到了圆满,发现了秩序,找到了“那个准确(秩序)的岩石”,在那里不准确(无序)的诗人可以“躺下来凝望大海,认出他的独有的孤独的家”。
史蒂文斯的诗歌中经常出现对立二分的意象:南方和北方、大海和音乐、荒野和雕像、色彩匮乏和丰富的色彩,前者代表了自然、无序、感性,后者代表了想象、秩序、理性。一方面史蒂文斯的诗探索了想象力与现实的关系,想象力以现实为基础,另一方面,想象力赋予现实以秩序和意义,这与哲学的物质与意识关系及认识对现实的建构作用有共通之处,建构一般是指主体在思维中对客体信息的重构过程,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主体既要对来自客体的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变换,又要按照正确反映客体的要求把这些信息重新组合为观念,建构是认识过程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表现,史蒂文斯的诗歌中对想象力的描述和论述反映了认识的建构性。
参考文献:
[1]任思晋.浅析华莱士·史蒂文斯的诗歌主题[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2002,9.
[2]拉曼·塞尔登.刘象愚,陈永国译.文学批评理论:从柏拉图到现在[C].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陶洁.美国诗歌选读[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陈书平.诗意的栖居-海德格尔哲学视域中的斯蒂文斯诗歌[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10.
[5]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6]陈先达.哲学原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他发表于1978、1979年左右的一首短诗《归来》,我当年一读即永远记住:
“穿过丁香的花廊,
哈尔滨遥遥在望。
多么明洁的晴空呵,
真想把双手伸到天上。
渴望着海的颜色,
十几年两鬓如霜……
岁月如窗外的枝叶,
消逝的如此匆忙!”
*
“穿过丁香的花廊”(这是一个流放者,一个经历过“精神苦役”的人,在改革初年的精神舞蹈,穿越北京,山海关,沈阳,长春……归回东北胜利之途的感受缩写。七十年代、八十年代初,京哈铁路沈哈段路基两旁,植了许多连绵的丁香树,春五月能开放一个多月,我曾于当年旅途数次观看。写景很真。)
*
“哈尔滨遥遥在望”(哈尔滨,是屹立于一片东北黑土平原上的,列车奔驰,平原,村镇,忽于前方辽远处瞥见一城,烟雾蒸腾,工业重镇——)
*
“多么明洁的晴空呵”(东北地理环境上特有的夜晚天空,由于纬度高,肉眼看去景物清晰,天高云澈,所以夜晚亦比他处明“与”“洁”)
”
“渴望着海的颜色”(内陆深层与大海之遥远,心理感觉意义。对海象征的奔腾、自由元素的渴望。海的颜色与天空之接近,均为高与远。)
*
“十几年两鬓如霜”(一个人一生有几个年富力强的十年可以荒芜!引申出感叹——)
*
“岁月如窗外的枝叶,消逝的如此匆忙!”(又回到诗篇开首的景物,丁香花树,其实还有铁路两旁断续的白杨林带,一闪,又一闪,岁月突然间加速了!全诗戛然而止。回味无穷)
*
这是一首须经历过才能解读的诗。而当年一个个知识份子都在重返岗位,心情类似,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沙鸥的特点是使用短诗。他的艺术成就在于短诗。他的短诗锋利、明快,蕴涵巨大的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的感染力,仿佛把浩大时空压缩到一瞬间。在此后很少有诗人写短诗达到这个成就。
*
沙鸥曾在1957年《诗刊》参与创刊工作,下放后未再复回。神明仿佛有意叫诗人更深体味什么叫祖国沧桑。
*
多少梦想,多少愿望,多少青春不再……竟用八行诗短短表述干净!
*
(注:本文引用的沙鸥短诗据记忆,原文未查到。)
*
1.明引
明引就是直接引用。直接引用的方法是把要引用的诗文(或名句)直接嵌入到行文时所写的句子中,加上引号即可。这样一来,所写出来的句子就显得很有文采且底蕴深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山东滨州市满分作文《让阳光永驻心中》一文写道:
面对波涛汹涌的江水,有人抒发“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的豪情壮志,也有人发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哀叹;面对烟波浩渺的大海,有人高唱“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为大海的浩瀚无边而赞叹不已;也有人会低吟“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因大海的辽阔而嗟叹自己的渺小。夜空中划过一颗流星,有人会说:“唉,美丽只有一瞬。”有人说:“呀,虽一瞬却很美丽。”一朵花凋谢了,有人悲叹:“一个美丽的生命消逝了!”有人却欣喜地说:“我仿佛闻到了果实的芬芳!”
文中为了说明要“敞开心扉,让阳光永驻心中”的道理,考生旁征博引,不论是千古传诵的名篇还是现代诗人的佳作,不论是诗歌还是词作,都能信手拈来,为己所用,做到了水融、自然贴切,显示了考生宽广的阅读范围、深厚的文学积累、丰富的文化底蕴,让人赏心悦目。
2.暗引
暗引,又叫间接引用,是同明引相对的。不说明引文出处,不直接引用原文,只是化用其中的句子或词语,把它们编织在自己的文章中,这种引用叫做暗引。间接引用诗文,使语言更加灵活多变、形象生动而富有朝气,如果我们能在作文中合理地运用间接引用,那么作文一定会文采飞扬。如四川南充市满分作文《坚守自己的形象》中写道:
无际雪域,在一串马蹄印前,翘首而望的岑参在送别;滚滚长江,于惊涛拍岸处,拈须微吟的苏轼在深思;青青荷塘,一滩鸥鹭惊飞处,微醉幸福的李清照在体会……
行云流水般的散文语言,整齐匀称、错落有致的句式,丰富奇特的想象以及细腻的描写笔触,使文字含蓄隽永,意境深远,语言魅力无穷。化用岑参、苏轼、李清照等古代名人的诗词名句,为本文增添了几分文化的底蕴,也说明我国由古至今坚守自己性格的人从未断过,从而深化了主题。
3.单引
单引就是引用的句子本来是成双的,但运用时只引用了一半。只取需要的,舍去不要的,这完全是行文的需要。这样一来,所引用的句子就显得更贴切,并且合情合理,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如浙江宁波市满分作文《一根有思想的苇草》中写道:
有一种叫岁月的东西,从我的指尖滑过,水银一般沉重而不可捉摸。当我试着想要捉住它时,它却义无反顾地流逝了,于是想起了孔子的“逝者如斯夫”。
将眼前的意境或景象同某一名句的一半连结在一起,构成美句,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深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孔子说的原话。这里只单引“逝者如斯夫”,来感叹时间的易逝、人生的短暂。
4.双引
双引是相对于单引而言的。将连续的两句诗文原句巧妙移用,意向组合,如此“眉眼盈盈”,阅卷老师才会“一见钟情”。如浙江嘉兴市满分作文《我因生活在江南而自豪》在“流水”一节中写道:
江南的流水淌进了白居易的《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南的流水保持了江南的那份清秀,不张狂也不浮躁,完全是小家碧玉的样子,说话是微启朱唇,走路是金莲晃动。然而河水在入海的时候却显得开阔起来,小家碧玉也逐渐成了风姿绰约的妇人,举手投足间将风韵流传,流水就这样将一抹姿色表现出来,不卑不亢,没有故作姿态也没有故意卖弄,这是整个江南的性格。
这里写“流水”,引用了白居易的《忆江南》中的两句诗,彰显了考生广阔的阅读视野,丰厚的文学积累。
5.组引
组引就是引用一组句子。历代名人的诗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民间谚语、俗语,构成了一个丰富的语言宝库,如果同学们在写作时,信手拈来,合成一串排比,定会为作文平添许多文化意蕴,使作文流露出浓重的灵气。如山东淄博市满分作文《平凡深处,美亦灿烂》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