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5:3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有趣的小实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今天,我给同学们做了一个有趣的小实验——吹泡泡。这个实验特别简单,只需要一个小瓶子、一点儿水、几滴洗涤灵和一根较粗一点的吸管。
我把这几样物品摆在桌上,同学们好奇地看着我,这些东西到底能做什么实验呢?我首先把水倒入事先准备好的小瓶中,然后把洗涤灵倒进水中。接着,我把准备好的吸管放入水中,按顺时针方向搅了几下,再小心翼翼地把吸管拿出来。我看了大家一下,他们都在很专注地看着我。这时,我深吸了一口气,轻轻地向吸管里吹进。忽然,在吸管的另一端出现了一个小泡泡。同学们看着这个圆圆的、晶莹的小泡泡,一下子来了兴趣,个个跃跃欲试。于是,我把事先准备好的吸管发给大家,每个人都吹出了好多个泡泡,顿时,教室里飘起了五光十色的泡泡,变成了一个泡泡的世界。这时,不知道谁问了句:“为什么会吹出泡泡呢?”对啊,这是为什么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把求助的目光一齐投向老师。
老师看着大家不解的样子,微笑着说:“让我来告诉你们泡泡形成的原因吧。由于水和洗涤灵混合在一起时,水分子和洗涤灵分子表面有粘性,形成张力。水表面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大于水与空气之间的吸引力,就像被粘在一起一样。如果水分子之间过度粘合在一起,泡泡就不易形成了。而洗涤灵‘打破’了水的表面张力,把表面张力降低到只有通常状况下的1/3,这正是泡泡所需要的最佳张力,于是就形成了泡泡。”
同学们听后点点头,这个实验真是太有趣了!没想到一个简单的实验中还蕴含着这么深奥的科学道理呢!
今天包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让我们做一个小实验,在杯子里装满水后放上一张纸,接着把杯子倒转过来看看会发生什么。
放学后,我怀着好奇的心情,跑回家里找来一个矿泉水瓶和一张白纸,来到厨房间按照老师教得步骤开始做实验啦!我马上拧开水龙头,直接往瓶子里灌水,灌满水后再放上白纸,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瓶子倒转过来。我的天哪,水竟然没有流出来!第一次试验就成功了,我是多么地喜悦啊!我马上把这个好消息迫不及待地告诉了爸爸。可是爸爸不相信,跑过来,也学我的方法,做起了实验。可怜的爸爸,第一次试验失败了!接着他又做了一次,还是失败!我在背后看到这个情况就哈哈大笑起来,爸爸居然还不如我呢!真高兴啊!
后来我看到爸爸狼狈的样子,就把秘诀告诉了他,原因是杯子的口不能太大,杯口太大放上纸后就不容易盖严。于是爸爸重新按照我的方法去做,终于也成功了。这个时候爸爸得意地看了我一眼,我也看了一下爸爸,我们都会心地笑了。
今天的实验真开心!
浙江省乐清市大荆镇中心小学二年级:傅子诚
今天,我到小记者班,老师说:“咱们做个实验”。老师拿出一个杯子,把杯子倒满了水,老师问我们:“要是把一张纸放到这个杯子口上,倒过来会怎么样呢?”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你一言我一语的说者,有的说纸不会湿,有的说纸会湿,还有的说水不会洒出来。
开始实验了,老师快速的把杯子倒过来,这时教室里静悄悄的连针掉到地上的响声都能听见,有的同学的眼睛眨也不眨。开始实验了,我第一个上台,单失败了,后来的两位同学都成功了。
我们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老师告诉我们是大气压力。这个实验真有趣!
【关键词】信息技术 初中物理 教学整合
1 创设教学思路
“科学之旅”作为初中物理的开篇章节,其教学目标主要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只要求对物理研究对象及其应用形成初步印象;让学生明白观察与实验是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知道物理就在身边,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实践息息相关。具体教学设计思路:
①激发学习兴趣。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
②物理的趣味性。选择一组过程简单、效果明显、富有趣味性的实验,揭示物理是有趣的。
③物理研究对象。师生动手操作一组实验,并互动,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感受物理实验的乐趣,说明物理是有用的、物理研究什么。
④激发科学精神。列举几位著名科学家的趣味故事,增强物理研究的趣味性,启迪学生的科学精神。
⑤研究物理学的方法。创设情景,投影显示“磁现象”,让学生了解“实验和观察”是物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⑥作业布置。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3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从而激发其喜爱物理实验。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课件、投影仪以及声、光、力、电等演示实验器材。
2 步入“科学之旅”
导语: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门新的课程——物理(板书)。
课件播放:未来月球新居民区——科学家的设想。针对展示图互动探讨有关月球的一些知识。
学生: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水、没有风、没有声音……
老师:大家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学们掌握了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后,就会解开许多谜团。
课件演示:我国登月工程、航天技术,以及美国、俄罗斯等建立的国际空间站,去太空旅行不是梦,但必须首先奠定坚实的物理知识。
3 新授递进
3.1 物理有趣、有用(板书)
导语:物理现象千变万化,谜一样非常有趣。请观察演示实验(先利用多媒体分别展示实验装置画面,逐一提出问题,师生互动,再由教师演示实验):①热水再次沸腾。教师:“不用加热能使烧杯中的热水再次沸腾吗?用冷水行吗?”先让学生猜想,老师再进行演示实验,并简单归纳:“液体的沸腾(沸点)与气压有关”。②旋转三色板并观察。教师:“大家知道彩色电视机的各种颜色是如何形成的?”让学生猜想讨论之后,教师使陀螺快速旋转,学生观察纸板上的颜色,然后去掉圆形纸板上的某一种色纸,重做实验。让学生观察颜色的变化。教师简单归纳:“彩色电视机就是利用色光的混合调出各种颜色的。”③声音的振动。老师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形成一个“舞台”,台上的“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学生观察讨论:喇叭响时为什么小人会翩翩起舞?教师:“发声体的振动使小人跳舞”。
学生亲自动手实验:④快速抽出书本下的纸条,书却仍在原地;⑤摩擦后的钢笔(中性笔),能吸引碎纸屑。
对实验过程及现象进行分析和探究:师生互动、举例交流,多媒体同步展示以下 5 个实验:
演示①热现象——低温沸腾提纯物质、制药等;演示②光现象——物体的颜色之谜——彩虹、彩电等;演示③声现象——发声体在振动——人耳听声音、电话等;演示④力学现象——物体惯性——刹车时车上人前倾等;演示⑤电现象——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化纤衣物易带灰尘、啪啪声等。
归纳(板书):物理学研究声、光、力、电、热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
3.2学习物理的方法
导语: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如何研究物理的。(动画形式演示课本四幅图)。
简述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
结合上述动画,师生互动讲述一些物理学家的趣味故事,如牛顿看书时把怀表当鸡蛋煮;安培在路上把马车后背当成黑板进行演算等。正是科学家们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思考、观察和探究,且勤于动手实验,才有了神奇的科学世界。
板书: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通过磁铁吸引铁屑初步感受如何实验和观察:演示⑥观察现象,两端吸引较多铁屑——磁铁两极磁性强。演示⑦观察现象,同名磁极相斥,异名磁极相吸。演示⑧投影仪呈现条形磁体周围的铁屑及小磁针分布状况,然后采用旋转 360度的动画效果立体呈现磁感线的分布状况,师生互动总结实验⑥⑦⑧。
板书:学习物理要重视观察和实验;勤于思考、贵在理解;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4 小结
师生互动归纳本节学习内容:①物理有趣、有用;②物理研究声、光、热、力、电等异彩纷呈的自然现象;③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观察、思考和实验。
5 作业
①观察并体验自己身边的一种有趣的物理现象。如:用棒抬重物,多媒体展示几种不同的位置,学生体验有什么不同的感觉。②学生借助文具(笔、纸、文具盒等)做一个物理小实验。③介绍几个小实验,课后学生合作动手实验。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4A-0049-02
提到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不会写,不爱写。老师对此办法不多。作文难,难在哪里呢?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笔者聆听了北京市特级教师张红执教的一节三年级快乐作文课《会动的××》。张老师精妙的教学设计,风趣的教学语言,使得学生乐此不疲,课堂情趣盎然。置身这样的课堂,学生学得主动,说得积极,更写得快乐,也让笔者感悟到了“让学生享受快乐的作文学习”的真正要义。
一、在游戏中参与,激发观察兴趣
课伊始,趣亦生。张老师先带领学生做了一番“思维体操”——手指操,激发学生想象,为进入实验游戏做好铺垫。
师:大家看,这是什么?
生:(齐答)一条小纸鱼。
师:这是一条用纸画的小鱼。我不用手碰这条纸鱼,只要你们数三下,这条静止的小纸鱼就会自己扭动起来。信不信?(生纷纷摇头回答不信)
师:那好,百闻不如一见,下面就请同学们睁大双眼,仔细观察,看看张老师到底是怎么做的。(师拿出一个塑料盒子,往里面倒些热水,盖上一张面巾纸。然后师生一起喊“”一、二、三!”老师把纸鱼放到盒子上的纸上,纸鱼立刻扭动起来)
生:(学生们立刻惊异起来,并议论纷纷)
师:快看看,小纸鱼是怎么动的?看看谁观察得最仔细。
生:(学生边用手演示边交流)
师:大家交流得多么热烈呀!谁来说说,刚才小纸鱼是怎么动的?
生:我刚才看到小纸鱼在盒子上面扭来扭去,像打滚一样。
师:在她眼里,小纸鱼是扭来扭去的,像在打滚儿。她让小纸鱼有生命了,说得多好呀!(板书:扭)
(生纷纷交流,师随机板书:跳、卷、翻、伸、滚)
师:在你们眼里,小纸鱼刚才活动时还有不少有趣的动作呢!老师就不写这些动词了,用什么来代替呢?(板书省略号)
师:你们观察很仔细!现在,你们能不能用几句话连起来讲一讲小纸鱼是怎么动的?
生:小纸鱼先在纸上翻来翻去。接着,它把尾巴卷起来,又伸展开。最后,它把头卷起来再挺起来,真像个杂技演员。
生:这条小纸鱼在纸上翻来翻去。它先把身体卷起来,然后又舒展开,真像水中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表演呢!
【赏析】张老师在课伊始不着痕迹地亮出本课实验游戏的道具——小纸鱼,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兴趣,然后巧妙设置悬念,激起了学生学习的欲望,让学生专注于观察,情趣盎然。“情动而辞发”,学生思维火花不断闪现,“让语言与想象同构共生”,课堂精彩纷呈。
二、在操作中体验,捕捉有趣情景
在老师操作,学生观察了“会动的小纸鱼”后,进入学生操作体验环节。
师:请大家把小口袋中的剪纸图片拿出来,以小组为单位,像老师这样动手做实验。大家要仔细观察,看看几种动物或植物在一起扭动起来,是一幅怎样的情景?不仅要观察你的是怎么动的?还要看看其他同学的是怎么动的?
(学生组内操作,认真观察,捕捉有趣画面)
师:你们看到了怎样的情景?让大家也分享你的快乐吧!
生:我看到动得最厉害的是一条小蛇,它卷来卷去,差点把旁边的几个小动物都挤下去。
师:小蛇卷来卷去,差点把别的挤掉下去,多淘气呀!
生:我们组最有趣的就要数×××同学的小兔子了,它的腿向前踢去,好像在做前滚翻呢!
师:同学们,这个同学想象多丰富!大家要向她学习。我们现在趁热打铁,把你刚才观察到的情景写下来。
(学生动笔)
【赏析】在“点”的观察之后,张老师趁热打铁,让学生进行“面”的操作体验,落实全员参与,满足每一个孩子的需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发展。进入“导写阶段”,张老师没有直接进行写作技巧上的指导,而是在自然的状态下,引导学生根据观察所得,加之合理想象进行描述。在这样愉悦的心境下,学生文思泉涌,神采飞扬,“让心情与作文零距离”。
三、在评价中赏读,享受成功快乐
在10分钟的片段写作之后,进入交流评价阶段。
师:快乐与人分享,快乐就会加倍。谁愿意把自己写的小作文读给大家听?为了感染大家,为了能让自己讲得更有情趣,大家自己先美美地读一读。
师:×××同学第一个举手的,咱们请他先来读。大家要注意倾听,看看他哪儿写得有意思?怎么有意思?
生:所有的小动物都翻卷起来,扭来扭去,真像一群舞蹈演员在跳舞。最有趣的是那只小鸡,它一滚翻到一条小虫子旁边,好像在说:“小虫子,我要吃你!”
生:(热烈鼓掌)
师:你们觉得他哪里写得好?
生:他用上了拟人的方法。比如,把小鸡想象成要来吃小虫子。其实,小鸡是用纸画的,是不能吃小虫的,这就是想象。我觉得很有意思。
生:我觉得他写得非常的有趣,读起来也很有语气,让我仿佛看到了当时的画面。
师:谢谢你的鼓励!刚才×××同学能边看边联想,把小动物都写活了,真有趣。
师:谁还想与大家分享快乐?
生:动物中最有趣的要属小蛇了。它一会儿扭来扭去,好像在舞蹈;一会儿又立在纸上,好像要看看远处的风景。最好玩的是小鸟和小树:它们翻着翻着,就缠绕在一起了,小树一动也不动了。它仿佛在说:“谁来帮帮我呀?我动不了了!”小鸟也好像焦急地在说:“小树,快放开我!”
师:大家快说说,他写的哪些地方吸引了你?
生:他写出了小树和小鸟缠绕在一起的情景,特有趣。
师:是呀,他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有趣的画面,还想象出大树、小鸟的对话呢!他用丰富的想象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开心的乐园。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个片段吧。
生:(绘声绘色地读起来)
师:(老师随着学生朗读边用红笔在优美的句子上画曲线)大家看,多么精彩的瞬间呀,让他抓住了。
生:我们刚把小动物放上去,它们就动了起来。小兔做起了前滚翻;小蝴蝶也不示弱,它煽动着自己的翅膀,好像在空中翩翩起舞;小蜗牛在纸上慢悠悠地爬行,好像正准备休息呢!所有的小动物都像活了一样,各有各的姿态。
生:(热烈鼓掌)
师:她写的哪儿吸引你了?
生:她把小蜗牛想象得要回家休息呢,慢悠悠地走着,我觉得很有趣。
师:是呀,“慢悠悠”这个词用得多好呀,活灵活现的。
生:她在前面先写了小动物都动了起来,后面不是光写小蜗牛,也写其它小动物是怎么动的。
师:你真会倾听!她先总写它们“动了起来”,接着,就分开写小兔子、小蝴蝶和小蜗牛各自是怎么动的,最后写了“所有的小动物都像活了一样,各有各的姿态”,对上面的内容进行了一个总结。大家看,她把在课文中学到的“总分总”的写作方法用到了习作之中,学以致用,多会学习呀!
师:由于时间原因,下面就把你写的美美地读给同桌同学听一听吧。谁写得好,还可以推荐给大家。
生:(同桌互相朗读自己写的片段。)
师:×××同学读得有滋有味。老师推荐他给全班同学读一读。
生:开始做实验啦!我们组的同学先小声喊:“一!二!三!”然后,同时把小纸鱼放在盒子上面的面巾纸上。哇!太好玩儿了!小鱼们全身动了起来:有的扭过来扭过去;还有的忽然全身卷了起来,又立即展开,似乎在给大家显示:我是个花样游泳运动员,看我棒不棒?更有意思的是一个同学的小鱼,竟淘气得卷成了一个卷,半天才极不情愿地打开。
【赏析】老师在点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互相启发、修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以积极的情感评价促进学生更高层次的言语表达,让学生在享受成功中树立自信。
今天上自然课的时候,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神奇而且有趣的小实验。因为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都会给们做一些很有意思的小实验,所以我们大家都翘首以待,想看看这次老师我们带来什么有意思的东西。
刚一上课老师就神秘兮兮的跟我们说她要变一个小小的魔术,我们大家都拭目以待。在万众期待之下,老师先从她包里拿出来了一个小鸡蛋,然后拿来了几个杯子。老师首先先把杯子里面装满水,然后老师问我们如果把鸡蛋放在里面会有什么现象呢?我们大家异口同声的说,鸡蛋会沉入水底。老师微笑着点点头,把鸡蛋放入了水里。果不起然,鸡蛋沉入了水底。接着老师拿出一些白色的粉末,说现在才是正题!只见老师一点一点的把白色的粉末放入了杯子之中,不一小会神奇的现象出现了!鸡蛋竟然一点一点的从水底漂浮了上来!我们大家都看呆了,老师笑着跟我们说,今天我们讲课的内容,是个神奇的东西,叫做密度!等我讲完了,你们就知道这个实验的奥妙了。
在老师有趣的小实验的引导下,我们都想好好的听课。想从老师中得到这次试验的真正奥妙!
每一位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都希望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一般教育枯燥乏味,让大多数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意愿。如果在化学教学的内容中增加一些新奇、有趣味性的化学现象,结合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加上教师生动有趣的讲解和提问。那么,学生会在快乐、放松、充满好奇感的状态下主动学习新知识。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改变对学习的态度,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大幅提高教学质量。
一、将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带进化学课堂,使教学更具情趣性
化学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也有很多的体现和运用,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化学现象结合课程内容进行讲解分析,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并体会化学学习的乐趣与意义,进而增强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例如,大家熟悉的樟脑丸,它能祛除衣柜中的蛀虫。我们将醋酸与小苏打的混合水溶液放入杯中,再将樟脑丸慢慢放入溶液中,仔细观察樟脑丸究竟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学生会发现最初时樟脑丸沉在杯底,慢慢它就开始在水里上下浮动,好像不受控制一样。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因为经过这种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变成了许多微小的气泡附在杯底与杯壁上,樟脑丸也被覆盖上了微小的气泡。二氧化碳的质量比水轻会在水中上升,樟脑丸粘住的二氧化碳气泡达到了一定数量,气泡就会拉着樟脑丸慢慢上升,这时二氧化碳气泡就像是游泳圈一样。在樟脑丸慢慢上升的同时,吸附在樟脑丸上面的小气泡由于随着水压变小而破裂,樟脑丸失去了“游泳圈”,又会降回水底。当樟脑丸再一次吸附到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气泡时,那么它又会重新浮起来。就这样,樟脑丸发生了来回“跳舞”的情景。类似的小实验操作简易,材料也是生活中常见的,这种贴近学生生活的小实验能够更加充分地让学生认识到化学知识无处不在。
二、化学小实验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教学更具情趣性
新课程标准鼓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高效的教学方法,建设打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情景,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动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尤其是九年级化学以化学实验为基础。日常的教学过程、知识点的讲解与化学小实验密不可分。化学小实验如果能够兼具趣味性,则在增强教学趣味性的同时,更能体现化学的直观性、知识性与实用性。所以,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创造性设计融入化学小实验,为学生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情境,并利用具有情趣性的教学情境,提升九年级化学的教学效率。例如,在“燃烧和灭火”的教学过程中,应当诱导学生先以学习“魔术”的方法来开始这次的实验课程,即对需要学习的课程灵活合理编排,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水中生火”“不会点燃的方巾”“魔法点蜡烛”等有意思的化学小实验,让学生在提高动手能力的同时,体会到化学课程的情趣性,让学生爱上学习。
三、巧妙运用各种多媒体教学设备,打造情趣教育
多媒体教学设备是现代教学的重要资源,现已大范围运用到课程教育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巧妙运用多媒体授课,能通过直观的影音、图片、美工字等打造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让学生能够更好、更清晰地理解化学变化的过程,使情趣化教学迈上一个新台阶。通过多媒体教学彻底改变传统单一的“诉说式”教学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初中生化学课程的教学高度和深度,让化学课程丰富起来,让课堂变化成有趣的学习殿堂。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提高课堂效率。比如,教师在讲解“干冰”的时候,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了干冰的图片,学生对干冰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通过播放视频,学生可以了解干冰在现代生活中的运用,比如通过视频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人工降雨的过程以及原理,人们是怎么用人为的办法使云中的冰晶和水滴增大而形成降水,然而这些过程简单依靠老师的口头表达是很难形容出来的。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辅助,既能使学生更加清晰直观地了解真实的化学反应过程,也能让老师在播放视频过程中从容准备下一环节的教学内容,使教师在上课时能够更从容,这样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提高了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情景,巧妙结合化学知识加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打造轻松课堂、趣味课程,让学生在充满好奇心的状态下自发快乐地学习。
摘要: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任何物理规律的发现和物理理论的建立都必须以严格的物理实验为基础,并受到实验的检验,没有物理实验就没有物理学.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尤其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应着力激发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比较、类比、归纳等手段,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实验在物理教学中起到了十分重要作用.实验是物理的灵魂,是物理的魅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主要源泉.物理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做实验的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
一、把一些传统演示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培养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中,课堂演示实验基本是教师的独角戏,一切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仅仅是旁观者,是被动接受的容器,演示实验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处于被动状态的学生学习,学到的只是知识的结论,而忽略了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因此,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不要仅局限于教材和教参的安排,也不要局限于现成的结论,而应进行一些创新设计,有意识地将一些教师演示实验,改为学生探索性实验,师生共同参与,教师通过激起学生的好奇、困惑、怀疑和矛盾,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心理,形成探索问题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分析、讨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例如,大气压强变化的知识比较抽象,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之一,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需要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同时由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所以学生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感到困难较大.为了帮助学生认识大气压强的变化,我设计了这样的实验:用不同方法可把可口可乐瓶压瘪.学生通过对物理知识的亲自动手实验、观察、思考,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自主实验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搞好物理小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物理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物理实验教学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创新能力.初中物理课本中的小实验有的侧重于操作,有的侧重于设计,有的侧重于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习题中的小实验则有利于对知识的验证.都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知识水平,易于取材,简单易做,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又紧密结合教材,通过动手、动脑,领悟到物理学习方法的精髓,促进智能结合,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另外,课外小实验,还能让学生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创新技能得到进一步锻炼,提高创造的欲望,例如,验证声音音调与振动频率之间的关系时,学生利用尺子做小实验.
三、引进趣味性实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知识和技能是创新的土壤,但也不可低估情感对创新的作用,要培养学生创新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可以变为志趣,志趣可以转为理想,理想可以成为创新的动力,创新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起来就有了动力和激情.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对新颖、奇特的东西非常敏感,有趣的物理现象、有趣的物理实验,都能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致,有效地刺激他们的思维活动.因此,在物理实验设计和演示中,要尽可能体现“新”“奇”“特”的特点,如纸锅烧水、烧不死的鱼等.有趣的现象能把学生带入奇妙无比的物理世界。在学习了相关的物理知识后,我设计了一组与鸡蛋有关的实验.(1)液体蒸发吸热.刚煮熟的鸡蛋从锅内捞起,虽较烫,但可忍受,蛋壳水膜干后更烫,让学生实验并解释.(2)热胀冷缩.刚煮熟的鸡蛋捞起浸入冷水中,冷却后捞起再剥落蛋壳,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很容易剥落,实验并解释.(3)验证大气压的存在.用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垫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中,把一只去壳鸡蛋,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鸡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中,学生“目瞪口呆”,然后让学生实验并解释.这样,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物品,来验证多个物理实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创新教育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开发智力、提高素质,增强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注意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处理好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关系,紧扣教材,做好实验,同时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创新机会,使之成为具有创造性的社会栋梁之才.
兴趣在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中极为关键,在兴趣的引导下,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才能走的更远、更长.初中化学趣味性强,应用趣味教学的关键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于学习”.第一,通过有趣的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增强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探究意识,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动性.例如:“魔棒点灯”小实验,孩子看到一根玻璃棒伸入透明的液体里,然后靠近酒精的,酒精灯竟然被点燃了.不用火,酒精灯是怎么燃烧起来的呢?这一有趣的实验就会引发学生广泛的兴趣,使他们对“透明的液体”、“魔术棒”等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兴趣引导下让学生走进化学、认识化学.第二,注重教学中语言的幽默性、趣味性.例如:“魔棒点灯”实验中,老师干巴巴的说:不用火也可以点燃这盏灯.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效果则会大打折扣.但老师如果这样说:今天,我不是你们的老师,我是从童话中走出的哈利波特,同学们,注意了,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首先,语言的趣味性会深深的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其次,有趣的实验更是带给学生震撼,学生不但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还有亲自操作试一试的冲动,培养了学生在化学学习中的动手能力和自觉学习意识.第三,利用有趣的游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化学知识.例如,在学习“氧气的制取”中,先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实验目的,实验过程,然后在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先结合学生特点进行分组,然后让各小组尝试组装实验装置,在学生初步完成后,将大组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装置组装接力赛”.活跃的课堂气氛会使每个学生感受到化学教学的趣味性,使他们更愿意主动的学习化学、研究化学.此外,大组变小组,在快乐的游戏中,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避免了一部分学生只当“旁观生”,没有机会进行实际的操作.这一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整体的化学水平的提高,满足了学生普遍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提高了化学教学效果.
2.其他教学方式与趣味教学法的结合应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教学方法的单一应用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弊端,在化学教学中,趣味教学法的应用也应注重于其他教学方式的结合.
2.1提问的技巧性、趣味性确保了提问的有效性
提高了化学教学的水平,趣味教学结合提问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中,将提问与有趣的实验结合起来,将燃烧旺盛的木条伸入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逐渐熄灭,当木条只剩一点小火星时,拿出来并提问:木条会在集气瓶中熄灭吗?由于学生看到先前的实验,很多学生会认为木条熄灭,教师拿着带火星的木条放到另一个集气瓶中,木条会恢复燃烧.有的同学就会联想到先前学习的氧气的性质,很快的猜到第二个集气瓶中的是氧气,第一个集气瓶与氧气相似,那也应是一种气体了.有的同学回想:原来老师并不是放在第一次用的集气瓶中,那第一次的集气瓶中装的是什么气体呢?一问激起千层浪,学生在观察与思考中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探究、理解,掌握的也会更为牢固.
2.2将趣味教学法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化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而生活又给学生提供了知识实践的机会,结合实践进行化学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化学知识学习的应用能力.例如,在学“自然界的水”时,学生平常生活中接触的水相当丰富,如矿物质水、自来水、蒸馏水、冰块、污水等,水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通过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很容易理解水的不同形态、软水与硬水的区别、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等.此外,在教学中向学生讲授(有条件可通过多媒体播放与水相关的新闻)一些污水处理的最新科技,如将“污水”变成“饮用水”,让学生客观地看待高科技对人类世界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3将化学教学与其他知识联系起来.
例如,在学习“奇妙的二氧化碳”时,将二氧化碳学习与消防教育联系起来,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二氧化碳的性质与灭火作用.
3.趣味教学法应用过程中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趣味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除广泛地应用趣味教学方法外,应注重教学过程中师生的情感交流.首先,学生发现化学趣味性的时候,需要一个倾诉的对象、探索的方法,教师就是学生的引路人、指路人,引导和启发学生学习远比逼迫和强制学生学习更有效果.其次,初中学生思想逐渐的成熟,他们渴望和“大人”沟通、被“大人”认可,化学教学过程中,重视与学生的相互交流,能很好地把握学生的思想方向,采取更切合学生思维模式的教学策略,对提高化学教学效果极为有用.再次,在趣味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要把握好兴趣启发、引导的“度”,要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有效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科学的化学学习观念,增长其化学学习能力,使其在化学学习、研究的道路上更加轻松自如、有所作为.
4.结语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无限风光在险峰》。
首先,请大家听一个有趣的小故事: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小实验:把一只青蛙放进一个玻璃瓶里,青蛙轻而易举地从里面跳了出来。如果盖上一个透明的玻璃盖,青蛙一跳起来就会撞到玻璃盖上。后来,把玻璃盖拿掉,青蛙却再也跳不出玻璃瓶了。青蛙后来跳不出瓶子,是因为它放弃了努力,也失去了追求自由的信心。
看似有趣的小实验,却告诉了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失去前进的动力,应该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它就像爬山,最初的起点就在山脚。只要我们有一颗向上的心,勤奋刻苦,坚持不懈,总有一天能达到成功的顶峰。
亲爱的同学们,请为自己设定一个努力目标,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发掘自己的潜能,敢于突破,勇于创新,朝着成功的阶梯一步一步地向前,拼博,奋进!不要放弃,因为无限风光在险峰!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初中是学生从懵懂的孩童到青年的过渡期,对未知有极强的好奇心,具有很强的创新潜能。物理又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能为学生正确认识事物及客观规律提供有力佐证,同时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又能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创新品质。因此物理实验教学环节应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教育资源。
一、注重实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寻求创新
探究实验与验证实验相比,它的优点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锻炼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培养学生的性格品质,更能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中探究实验已明显增加,而且演示实验、小实验等都可挖掘一些探究的要素。所以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以前,要多下一番苦功夫,想方设法将实验设计为探究性实验,有意识地创设一种探究的氛围,扩大探究空间和思维空间,并能在学生探究过程中寻找创新的突破口。例如,在探究《声音的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这一实验时,我先提出问题让学生猜想并说出猜想的依据,然后放手让学生去结合书上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完成实验并让学生思考几个问题:①音叉的振幅不易观察,我们通过什么方法能比较出其振幅的大小?②这一实验中我们应观察什么?如何记录实验现象?③你还能设计哪些不同实验进一步来探究这个问题?最后同学们很好完成了本探究实验,并设计出了几种新的探究方案,而且还学到了一种科学的方法“转换法”――观察乒乓球弹起的幅度来推理不易观察的音叉振幅。因此,用物理实验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实验的层面上,还要在探究中不断创新和发现。
二、巧用身边的器材实验,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
物理是一门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的科学。它渗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走路、骑车、照镜子……这些看起来随意的日常生活,其实都包含着许多物理知识,这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了大量的生活经验背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如果能巧妙地运用学生身边的一些学习、生活用品甚至自己的身体等进行实验,它比“正规实验”更富有亲切感,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深刻理解所学的知识。如用铅笔和橡皮泥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用雪碧瓶探究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用乒乓球从地上弹起探究“能的转化”,甚至直接用学生的身体来完成一些实验,如:用嘴对手背“吹气”和用嘴对手背“哈气”分别探究“蒸发吸热”、“液化放热”;用两手掌相摩擦感觉发热可探究“做功可改变物体的内能”;用手掌分别轻压和紧压在桌面上并拖动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等,这样开展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来实验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科学素养
为了从多方面培养学生探索物理的兴趣并增强学生的动手和实验创新能力,我还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活动,其中每学期根据所学物理知识针对性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是重要活动之一。如学习噪声后,我组织学生到工厂了解、体验噪声危害,分析噪声的产生原因,讨论减弱噪声的方法;学习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后,及时组织学生走访了解了通常家庭的节电情况、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情况,通过实验探究并提出了节电的措施,还制作了太阳能热水器等模型。我们还会根据教学内容及时组织学生在课外完成一些小制作比赛,如在学习声音的特性、生活中的透镜、重力等知识后,可布置学生自制哨子、模型照相机、制作不倒翁等小制作,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是很有帮助的,并要鼓励学生们合作性地创造和探究,充分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如学习了《汽化和液化》这节后有个有趣的小实验《纸锅烧水》叫学生课后做一做,有趣的实验便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如,在学习了《信息的传递》后,可制作“土电话”并评比谁的做得精细,谁的通话效果好。像这样的小实验还很多,这些有趣的实验会像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那些渴望的眼睛。此外还开展了别开生面的专题讲座、专题答辩会、科技信息讲座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使学生在活动中动手又动脑,激发了斗志,磨练了意志,培养了自主探究、创新的意识和习惯、发展了学生创新的能力,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素养。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现代化教学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各个领域。通过运用Flash课件、投影仪、视频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方式,让孩子快乐的学习,在教学中创设愉快和谐、丰富多彩、宁静优美的学习环境,激发幼儿广泛学习的兴趣,使幼儿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幼儿园的科学活动是探究式学习方法在幼儿园科学教育中的应用,是幼儿动手动脑的过程,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尝试、发现、得出结论。在这个活动中幼儿的思维得到了发展,动手能力也变强了。那么怎么样才能让科学活动变的有趣而有意义呢?把多媒体教育与平时的教学活动相结合,以生动有趣的卡通形象,图文并茂的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让整个教学活动充满趣味性。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趣的情节
幼儿天性好奇,他们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做事学习往往都凭借着自己的兴趣,只有幼儿感兴趣了,他们才能学的进去。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幼儿的感官与想象力互结合,产生前所未有的思想空间和创造资源,引发丰富的创造和无限的想象力。幼儿园的孩子由于年龄比较小,很难长时间安静下来做一件事情,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不能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能能将整个教学活动完整的呈现出来,而且利用了将动画、声响融为一体。如:音乐游戏中,通过精心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动画片段等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我们也可以戴上胸饰或头饰使幼儿更容易融入角色之中,享受游戏的快乐。以一个神秘的袋子吸引住幼儿的注意力,然后引出主题“大茶壶”,一边演唱歌曲一边出示预先准备的茶壶,让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创编合适有趣的茶壶造型来增强幼儿对歌词的记忆,并学习演唱。最后的环节我更是注重幼儿的创造性的体现,让幼儿自己分工角色,一个扮茶壶一个扮茶杯,边演唱边形象的做茶壶造型最后往茶杯冲茶。又如:在《好玩的磁铁》中,为了让幼儿明白磁铁的特性,了解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理,我通过龟兔赛跑这个视频设计了一个好玩的游戏,通过故事龟兔赛跑这个故事来做一个小实验,我提供两个制作的牛奶盒,里面放一个吸铁石,请孩子们利用吸铁石这个好帮手,让乌龟在这次比赛中战胜兔子,跑在兔子的前面。孩子们在第一次的实验中发现乌龟还是追不上兔子,那怎么办呢?这时候我引导幼儿看2个磁铁有什么不同的特征,我把2块标有记号的磁铁放在一块,这时候就有小朋友发现他们吸住了,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第二次带着这个问题再次探究如何让乌龟追上兔子,幼儿第二次操作,在这次的操作中部分幼儿成功让乌龟追上了兔子。原来把两个不同标记的磁铁放在一起,我们会发现相同标记的磁铁会排斥,这叫同性相斥;反之则是异性相吸。孩子们在自主的动手操作探寻中,发现了有趣的自然科学现象,在集体的相互交流中,满足了幼儿积极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很好地调动了幼儿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增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我想只有这样快乐的学习,幼儿才能从中获得更有利的知识,才能全神贯注的融入自己的角色中,自得其乐。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幼儿学习的兴趣
以前没有接触多媒体教学的时候,常常是以图片或者讲述的形式让幼儿了解整个故事的情节,通过师幼互动的形式让幼儿来记住故事中的人物及重要对话,但是一节课下来发现幼儿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效率比较低。自从接触了白板教学及FLASH课件之后,让我知道了原来运用电子白板的形式,制作视频、制作白板课件不但能提高教学的质量,而且孩子们也十分的感兴趣,他们看着那些生动有趣的视频会模仿,会跟着一起讲述,一下子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让他们学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虽然制作白板课件需要老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教学的效果明显有了显著的提高,它可以帮助教师更快地引出主题,使教学过程变得更容易,它能使一个故事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能使故事中的对话更真实,还可以让幼儿上来操作摆弄,教师通过事先设计的动画模式,幼儿能随意的复制文本进行拖动,可以随机的点击上面的图片,文字等,还可以利用放大镜、神奇墨水、显露器等各种神奇的功能给幼儿全新的教学体验。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体性,使幼儿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进来,做到动手动脑。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教育的质量
以往我们在准备一节课时需要用很多的实物图片,制作精美的教具,往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现在使用了多媒体软件,则可大大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多媒体它能将生疏、难以理解的内容改变成生动形象的教学课件,比如上一节数学课《6的分成》,不但要给每个孩子准备一份可供操作的操作卡,还需要准备一份黑板上幼儿看得清可以操作的范例,这恐怕需要花费大半天的时间。但如果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一份完整的白板课件就能让你将整体课的教学要点完整的呈现出来,不但能以视频的形式让幼儿学的更有兴趣,还能让幼儿上来操作,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中的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影片、音乐等,以不同的形式将教育内容表现出来,只要将它们有机地组织起来,孩子们就能轻松快乐的学习,不但教学质量提高了,幼儿的积极性也加强了。以科学为本班的特色,每周五我们会进行科技小操作的实验,通过这些小实验让孩子们在探索的同时,积极参与进来,成为活动的主人,同时也提高了幼儿的科技小操作能力,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俗话说:“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环境是科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为幼儿创设了这样一个环境,幼儿才能在轻松、快乐的环境中参与操作、实践,探索其中的奥秘。如我们开展了《生蛋熟蛋》《漂浮的硬币》《好玩的磁铁》《会转的纽扣》等活动。如:在科学活动《漂浮的硬币》中,如果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让幼儿直接的观察和掌握放硬币的那个度,以及使硬币浮在水面上的这个步骤。因此我通过录制视频让硬币漂浮在水面上的方法,让幼儿在活动中观察硬币浮起来的明显特征及老师的示范动作,使幼儿身临其境,激发幼儿进一步探索的欲望,在第二次操作的过程中就更得心应手了。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多媒体课件能让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提高。总之,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幼儿园的教学带来了方便,也督促着我们教师在信息技术方面不断的学习,将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入到一日教学及游戏中,确保孩子们在学习的同时,对所学的知识更加的感兴趣。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改变原本枯燥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多媒体教学的广泛性和趣味性让教育教学有了新的发展,我会利用平时的时间多学习多媒体技术,融会贯通,制作好每一次的课件,争取有更大的突破。
作者:李娜 单位:昆山花桥曹安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