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5:3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屈原写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所以现今的各套高中语文教材中都有一定数量的古诗文供学生学习。但是现在的古诗文教学处于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学生兴致不高,学习被动、效率低。学生在这方面的阅读量小,积累也少,难以理解、感受古诗文的魅力。各种形式上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课堂教学方法比如表演法、视频辅助法等,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但是经常使用也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尤其是面对学生不能理解文本的现实问题,很多老师又不得不进行讲解,然后又陷入被动听讲、容易疲倦、逐渐失去学习热情的恶性循环中。在保持好的做法的同时应该怎样改进古诗文教学,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既有兴趣学又学得多、学得好呢?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内容的兴趣”。看来在古诗文的教学内容上可以动些脑筋。不过现今的语文教科书已经规定了相应的古诗文教学内容,在编排上绝大部分都是古诗和古文分单元的编排体例,而且这些古诗文相对缺乏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完全按照这种编排进行古诗文教学很容易导致审美疲劳。该怎么办呢?根据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教学建议”一栏“在教学中,合理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阅读文学作品应努力做到‘知人论世’,通过查阅有关资料,了解与作品相关的作家身世经历、时代背景、创作缘由等材料”等文字的指导启发,笔者试着在古诗文的教学内容上进行一些补充筛选、搭配、调整,使诗文配合,相互辅佐,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此不揣冒昧举例做一下简单介绍。
一、诗以文辅
不少语文教师喜欢在读解诗歌之前做个简单的作者介绍,笔者觉得补充一些古文中有关作者介绍的段落比如作者的传记、轶事、传奇等更好。一方面既介绍了作者,又培养了学生的古文理解能力,还因为这些补充的材料有不少故事性的因素,能唤起并维持学生阅读的兴趣,还能为学生把握诗歌的内容提供背景,给学生提供作文材料,甚至影响学生人格的塑造。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比如很多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都节选了屈原的《离骚》,作为一首政治抒情诗,本来就难以理解,再加上文本中较多的楚地方言,“香草美人”的托物比兴,使得这篇诗歌的理解难度又增大了不少。学生对于屈原的了解,也就停留在端午节吃粽子的地步,对于高中生来说,这显然是不够的,况且语文考试中还有对古文阅读理解能力的考察。基于以上考虑,笔者在教学《离骚》时,就补充司马迁《史记》中屈原传记的相关内容,文字艰深的地方加以注释或讲解,让学生对屈原创作《离骚》的背景以及屈原的人格加以了解,有效地促进了这篇诗歌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学习白居易的《琵琶行》时,笔者也加入了元代辛文房写的《白居易传》和学生一起阅读,了解到白居易因为尽职尽责反而遭到诬陷,因而被贬到偏远的江州,同学们对于作者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千古慨叹和他“江州司马青衫湿”的不寻常的表现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二、文以诗佐
与古诗相比,古文相对有多一点的情节因素,尤其是传记类叙事类的古文,比如《段于鄢》、《鸿门宴》等等,文本里面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学生读起来也有兴趣。但是像《滕王阁序》、《兰亭集序》这样偏重于描写抒情的名篇,因为华丽的辞藻或深刻的人生感慨,让平日热衷于读娱乐新闻、过快餐式生活的学生觉得理解上有难度。而且考试中除了考古文的理解还会考古诗的鉴赏,如何既能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古文又能兼顾古诗鉴赏的训练?笔者发现可以补充入这些文章的相关诗歌来帮助达成这一目的。于是在课程进行时就加入了王勃的《滕王阁诗》和王羲之的《兰亭诗》。王勃的《滕王阁诗》:“融情于景,寄慨遥深,以凝练、含蓄的文字概括了序的内容,气度高远,境界宏大。”与《滕王阁序》相互参看,相得益彰。王羲之的《兰亭诗》中“三春启群品,寄畅在所因。仰望碧天际,俯磐绿水滨。寥朗无厓观,寓目理自陈。大矣造化功,万殊莫不均。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这一首虽然文字上稍显艰深,但其中表达的回到自然、享受自然的畅快心情与《兰亭集序》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如出一辙。这些诗歌的加入,让同学们对所学课文有了更深的印象。
三、诗与诗伴
除了诗文相伴,在读解古诗的同时补充入相应的诗歌也能为学生鉴赏古诗词提供较好的帮助。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有七首,大部分教科书只选了其中的第四首(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首诗主要抒写身经百战的将士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读来让人热血奔涌,豪情满怀。确实易于血气方刚的高中生理解并唤起他们的爱国情怀。不过同组诗中暂未选入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中结句“无那金闺万里愁”运用曲笔,不直接写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而从深闺妻子的愁怀反映出来,非常独特。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虽然也是表现边愁,但只是截取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段,通过写军中宴乐表现征戍者深沉复杂的感情。结句“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以此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的入木三分,也别出心裁。其三(关城榆叶早疏黄)表现对将士们深切的同情之情等等。这些同组诗从不同的侧面来反映边塞生活,既互相补充,又有很独特的表现手法。补充入这些诗歌,既能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边塞诗的内容,也能使他们了解到一些古诗词独特的表现手法。可谓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四、文与文参
学习古诗,可以补充作者的古文传记来提供背景帮助鉴赏。学习古文,也一样可以加入相应的传记帮助理解,并积累相应的文言知识,为学生解读古诗文打好基础。比如在学习杜牧的《阿房宫赋》时补充入《杜牧传》参照阅读,在学习《师说》时补充入《韩愈传》,学习《逍遥游》时补充司马迁《史记》中关于庄子的记述等。另外,也可以补充同作者同题材的文章或者不同作者同题材或者其它相关的文章。比如在学习苏轼的《前赤壁赋》时顺带引入《后赤壁赋》,在学习《劝学》、《师说》时引入《进学解》,学习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引入《石钟山记》等等。补充这些文章,使学生接触到的古文材料增加了不少,接触到了更多的文言基础知识,也了解到更多的古文表现手法,对学生古文理解、鉴赏能力的提高无疑是有益的。
古诗文承载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在灿烂的中华文化宝库中,古诗文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从《诗经》汉赋到魏晋遗风,从唐诗宋词到元曲清音,这些绚烂夺目的文化瑰宝足以让每个人神醉;从屈原、陶渊明到李白、杜甫,从韩愈、柳宗元到苏轼、欧阳修……,这些响亮的名字深深地刻在了历史的丰碑上。
在《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汉语课程标准》)中要求小学、初中阶段的学生能背诵浅易诗文60篇左右,规定在高中阶段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蒙古族高中课程标准汉语教材已于2010年全部完成编写投入使用,作为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的一名编写者和责任编辑,笔者承担的是高中段汉语教材和阅读中的古诗文编写任务。本文拟就本套教材中的古诗文编写体例、理念及教学建议作浅要介绍。
一、高中汉语古诗文的编写体例
在本套蒙古族高中汉语教材中,古诗文的设置分别包括课内篇目和课外古诗词背诵两种形式。第六单元课内篇目分别为每册2篇古文、3首古诗词;全套教材共编有古文10篇、古诗词15首(第六册没有古文和古诗词)。课外古诗词背诵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设置上与课内篇目相得益彰,相辅相成,每册安排10首,全套教材共50首。整套高中汉语新课标教材,古文共10篇,古诗词共65首。
在篇目的编写方式上,笔者参阅了人教版藏族地区的汉语教材、延边教育出版社的朝鲜族汉语教材,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往年编写的蒙古族汉语教材以及各出版社的语文教材,在吸取各类教材精华的基础上,大胆突破了原有各类教材的编写方式,无论是课内篇目、课外古诗词背诵,还是阅读中的篇目,均是按照文学发展史的顺序进行编写。这样编写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有一条文学发展“史”的红线做牵引,按照时间段进行分块学习。比如,在高中汉语第一册教材和阅读中,所选的课内篇目全为先秦两汉魏晋时期的经典篇目,与此相对应,在课外古诗词的背诵及阅读篇目的选定上,与课内篇目对应、补充。
当然,对于这种编写方式有利也有弊,我们也考虑过、探讨过,按照文学发展史的方式进行编写,对于学生形成“史”的概念颇有益处,但众所周知,离我们年代越久远的文字越是晦涩难懂,在其他各版教材中,先秦时期的古诗文基本安排到了高二或高三阶段。为了尽量减少这种弊端,我们在选文上尽量选取既易懂又经典的篇目,同时在古诗文后附有作者的简介和译文。这种古诗文的编写方式,是否完全适合学生和老师的“胃口”,还得在学习、教学中去。为此,我们教材编辑部在对老师的培训、调研中尤其注意这一点,多方面征求学生、老师的意见,同时也为我们下一套教材的编写积累宝贵意见。
二、高中汉语古诗文教学的几点建议
编好教材是前提,这是我们编写者的责任;用好教材是关键,这是教师的责任。教材的真正价值需要在教学的实践中得到体现,再好的教材,也不能代替老师创造性的教学方式。针对我们古诗文的编写体例与方式,在此笔者想对古诗文的教学提几点建议:
(一)摆脱应试教育的枷锁
在现在的高考中,汉语文科目试题涉及的古诗文很少,一些教师和学校管理者在实用主义的指导下,在“唯分数论”的思想下,甚至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编写、印刷60多篇古诗文,还不如干脆抛弃。再者就是MHK民族汉考(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也对现在汉语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笔者认为,虽然在高考中没有直接考查古诗文,但在其他的科目,如历史、地理、政治中多多少少会涉及一些古诗文的知识,《汉语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提高汉语的基本素养,提升文化品位,我国的古诗文不就是最好的资源吗?
(二)以“史”为线,夯实基础
古诗文的教学中,在学生形成“史”的概念的同时,教师要适时拓展,充分利用课外古诗词诵读中的篇目以及阅读中的篇目,让学生含英咀华,能充分了解这一时期的作家作品,扩充知识面。诵读可以说是培养学生学习古诗文能力的最好方法和最佳方式,且不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单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诵读的意义了。
红罗袖里分明见,白玉盘中看却无。
疑是老僧休念诵,腕前推下水晶珠。
【前言】
白胡桃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的是姑娘手腕上的玉镯运用比喻借代等手法形象的描绘出了姑娘手镯的圆润洁白语言诙谐幽默。
【注释】
红罗袖:绣花红衣袖
白玉盘:白色瓷盘
疑:此诗诗眼就像的意思
水精:即水晶但全唐诗原文里作精
【翻译】
刚才分明看到那姑娘绣花红衣袖衬托一个白晃晃的东西,怎么一放在白色瓷盘里却什么也看不到了?这玩意就像老和尚念完经以后,从手腕上退下的晶莹剔透的水晶珠。
关键词:古诗文 情景 时机 范读 方式
知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作者是文天祥,却不知道它出自哪一首诗;知道《天问》的作者是屈原,却不能背诵出其中的任意一两句……在本校近期举办的“第十届读书节暨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中,此类现象比比皆是。现在中学生学习古诗文存在“速食化”倾向,应引起我们广大师生警惕。
今后,我们应该怎样开展古诗文教学才能挣脱功利化的枷锁,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更有实效,下面笔者依据新课标谈谈古诗文的“朗读”艺术。
一、善于营造情境
现代中学生距离古诗文年代久远,不容易理解,因此要反复朗读,带着美好的感情投入朗读,尽情发挥想象,在自己的脑海中建构出形象生动的画面。但仅仅依靠文字、声音的媒介,仅仅依靠想象而入情入
境,往往比较单调和空泛。因此,可采用背景音乐、图像再现、视频剪辑等手段来营造一个富有情感共鸣性的空间,这样朗读者可以更充分地亲近文本。营造朗读情境,要做到境与情的和谐,才能激发学生准确理解、体会文本的情感。如在上《桃花源记》时,配一曲古筝乐,带着郊游时欣赏美景的享受心情,贴近桃花源人惊讶叹惋的脉搏,动情地朗读课文,学生听了有置身其中的美妙感觉。
二、善于把握时机
阅读鉴赏课往往是朗读、讲解、赏析、讨论、问答等多种活动方式交错运用的,什么时候采用朗读的方式,采用哪一种朗读方法才能取得好效果?这是值得斟酌的。为检查学生的预习效果,了解其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可在讲析前指名学生朗读;为激发学生阅读鉴赏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内涵的理解,在讲解中穿插播放专家朗读;为巩固对文本的识记,可在讲解后组织反复齐声朗读……朗读时机的选择,概言之,主要有讲解前的朗读,讲解中的朗读,讲解后的朗读三种。讲前朗读,是为进入文本预热,要求将字句读通,音节读准;讲中朗读,是为深度阅读加温,要求读出情感滋味;讲后朗读,是为积淀内化铺垫,要求读熟,烂熟于胸。
三、善于运用范读
范读是古诗文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专家范读、教师范读、学生范读是阅读鉴赏课堂教学中的常见方式。范读具有很强的榜样效应。专家范读,主要是借助音频、视频媒介来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世界,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诵技巧的专业性等方面,无疑具备普通教师和学生较难企及的规范,是可供教师与学生临摹、借鉴和研讨、探究的标本。课堂教学中恰当运用专家范读,有助于营造艺术美的氛围。教师范读,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上的示范朗读,可能在语音的标准性、朗读技巧的专业性上会逊色于专家朗读,但由于真实的在场性,只要教师能以饱满的感情和专注的态度朗读,沉浸到文本中去,一样可以激发起学生热爱古诗文的兴趣。
四、善于变换方式
在阅读鉴赏的课堂教学中,如果采用单一的朗读方式,学生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因此朗读方式要丰富多样,不拘一格。教师要善于灵活变换多种朗读方式。选择与变换朗读方式,应该考虑到古诗文的体裁、题材、风格、意境、语言等方面的具体特点,采用领读、接龙读、分组读、配乐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读等。比方说长篇叙事诗,带有多个人物角色且多有人物对话描写的,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式,以促进学生对人物性格形象的感知与理解;而近体诗,如绝句、律诗等,可采用个别读或齐读的方式,更有利于体悟作品的情感。
学习古诗文,只有以多读、熟读为基础,才能形成和提高古诗文阅读能力。学语言,关键是练,教学古诗文要朗读也是练,而且是重要的练的观念。不仅教师的讲要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学生的练也要以朗读为基础。因此一定要把朗读作为基本的教学环节与词意、句意、文意的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恰当地安排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它在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中,特别是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改变那种讲完课文后才要求朗读的做法。教学古诗文,必须让学生多读多背诵。每篇古诗文都要反复朗读,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达到熟读成诵。这样长期坚持,养成习惯,古诗文的阅读能力就自然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
[3]王尚文.语感论.2000年.
牛津版初中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板块: 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vocabulary,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 study skills, main task, 以及checkout。 大家很容易把教学重点放在reading, grammar, Integrated skills和main task这样的板块上,而像welcome to the unit这样的板块很容易被忽视,对它们的教法钻研不够多。下面,笔者就以7A Unit 3的welcome to the unit为例,谈谈自己是如何上这个板块的。
welcome to the unit是一个单元的第一课,虽然内容不多,却引领着一个单元的内容,点名一个单元的终极目标,地位不可忽视。本单元的welcome to the unit的主要内容看似只有一个comic, 6个表示节日的短语以及一个讨论自己最喜爱的节日的小对话,实际内涵丰富,可挖掘、可补充的背景知识非常多。
本单元main task的任务是描写节日,而词汇的掌握程度制约着英语写作的进行,俗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因此,一个单元刚开始,就应该有收集词汇的意识。考虑到welcome to the unit这块内容少,学习任务比其它板块轻,因此这个课时是学习词汇的最好时段。要想描写好一个节日,光有书上那些词汇是远远不够的,于是,笔者通常会在这个课时扩展一些单词和词组,再加上学生进入初中,刚刚学习了音标,他们记忆单词的能力远远超过以前,所以,这种扩展应该能够进行。另外,像多媒体这样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让词汇教学变得比以前容易得多。我们可以利用因特网,搜寻出我们需要的大量图片,图文并茂应该是教学英语单词,特别是名词的最好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安排先教6个节日,再教comic。 学生在没有接触到节日这个概念时就一下子给他们上comic, 会显得很突兀。为此,笔者安排了以下五大块: ① 整体呈现6个节日名称。 ② 分别讲述每个节日,并教单词和词组。 ③ 学习对话:书上的对话,讨论最喜爱的节日;扩展的对话,讨论节日里做什么事情。 ④ 学习comic。 ⑤ 布置作业。下面分别讲述每个板块的教学方法。
先是课的导入。这块很小但很重要,直接影响着学生整个一节课的学习状态。笔者用的是三首宋朝诗人写的古诗来导入的。投影上第一个投出的是苏轼的《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让学生说出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节日。第二个投出的是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学生很容易说出描写的是哪个节日。接下来投出的是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这三首古诗的题目要等学生说出答案后再投出来,因为题目中包含了答案。笔者之所以用汉语中的古诗来导入新课,一则是为了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兴趣,二则也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起到美育的作用。黑板上,笔者像往常一样,把全班学生分成A、B两组,在黑板上画两棵苹果树,分别代表着A、B两组,每组其中的一名成员抢答对老师的问题就得一个苹果,老师把苹果画在得分组的苹果树上。这样学生会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处于竞技状态,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进入第二个板块——介绍每个节日。笔者先介绍国内的,再介绍国外的,因为学生对国内的节日比较熟悉。由于中秋节刚过,学生对之体会最深,介绍起来会很容易。用多媒体呈现图片,学生若能在词语呈现之前便能说出它,就给苹果表示奖励。学生在观看图片的过程中,记录词语以及词语的音标(老师可把音标写在黑板上)。与中秋节有关的词语有: Mid?Autumn Festival, sweet?scented osmanthus tree, mooncake, crab, moocakes with meat, mooncakes with eggs, mooncakes with fruit, mooncakes with nuts接下来介绍春节,这个节日须详细介绍,因为春节是孩子们最爱的节日,多教一些词语,能让学生更容易地写好本单元的作文。所学词汇包括: Chinese New Year, Spring Festival, put up, Spring Festival couplets, New Year picture, window paper?cuts, Chinese knot, let off, firecrackers, fireworks, (watch) New Year Party, have a New Year??s Dinner, dumplings, meatball, peanut, seeds, gift money, new year lucky money第三个要讲述的是端午节。由于时间关系,只需略讲。用一张屈原的图片,简要讲述节日的由来。词汇只有Dragon Boat Festival, dragon boat race和rice dumpling。 讲完国内的,就要讲国外的了。国外的先讲圣诞节,因为圣诞节最大。词汇有:Christmas, Christmas tree, Father Christmas, chimney, Christmas gifts接下来就是万圣节了。但不用细讲,因为reading部分会着重介绍,只要教Halloween这个词就行了。最后一个讲述的是感恩节。词汇有Thanksgiving Day和turkey。
第三板块主要是对话,让学生互动。有了前面大量的介绍,学生在讨论自己最喜爱的节日时就有话可讲了。完成书上的对话后,再进行扩展的对话:讨论节日里做些什么事情。对话的目的是让学生巩固一般现在时态中的do, does的用法,多用一般疑问句、特殊疑问句,学以致用,以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输出能力。先在flash上呈现一个范例,供学生学习。然后再让他们自己编不同的对话。
一、绝大多数当代大学生喜爱古典诗词,因为从总数看,喜欢和很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占89%,想学习或非常想学习古典诗词的学生占84%,而且理科学生与文科学生几乎没有分别。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报刊发表的多是新诗,但表示更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占59%,高于喜欢新诗的33%的比例。
二、尽管喜爱古典诗词的学生很多,但了解诗词、能写诗词的学生并不多。从阅读量来说,自认为量较大的只占4%,绝大多数学生自认为阅读量一般,占总人数的78%,甚至有许多学生几乎不读古典诗词,这些人比例高达18%。而能够写作旧体诗词的学生,只有7%左右。相信在这些自认为能写的学生中,多半未必精熟格律和技巧,只是爱好罢了。因而,如何使青年学生更多地接触古典诗词,是很迫切的任务。
三、从调查情况可知,理科学生对古典诗词的爱好、了解与掌握的程度,全面超过文科学生。如认为学习古典诗词对提高人的素质很重要和比较重要的,理科生占95%,文科生占93%;喜欢和很喜欢古典诗词的,理科生占92%,文科生只占87%;自认为阅读量较大和一般的,理科生占84%,文科生只占81%。尤其是自认为能写旧体诗词的,理科生占13%,文科生只占2%,差距悬殊。
四、从古典诗词的传播途径看,传统的文本传播影响力逐渐减弱,而借助现代传媒如流行歌曲、朗诵会等的影响明显加大。如学生最喜爱的诗人有苏轼,而最喜爱的作品是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和《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与通俗歌曲《但愿人长久》的传唱和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热播有密切关系。反之,尽管有端午节的习俗,学生们对屈原熟悉的却极少。
调查显示,对古典诗词在当代的命运大可不必担心。但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当代青年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与求知欲还不那么强烈。如自认为根本没有课外阅读量的学生高达18%,关心开设相关课程与很想学习古典诗词的,也只占少数。要真正使古典诗词引起多数大学生的热爱,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
(选自《光明日报》2007年8月10日,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问题。
1.下列对文章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想学习或非常想学习古典诗词的学生占调查对象的84%,但其中很想学习古诗词的只占少数。
B.“更喜欢古典诗词的学生占59%,高于喜欢新诗的33%的比例”,这是因为新诗远不如古典诗词来得精彩。
C.调查者指出,在自认为能写旧体诗词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未必精熟格律与技巧,他们只是爱好罢了。
D.从调查情况可知,喜欢和很喜欢古典诗词的文科生,所占比例要低于理科生;苏轼是学生最喜爱的诗人之一。
E.“要真正使古典诗词引起多数大学生的热爱,还必须做大量的工作”,这方面的工作包括在大学开设相关课程。
2.第五自然段中举“学生最喜爱的诗人有苏轼”和“学生们对屈原熟悉的却极少”的例子,意在证明哪个观点?第六自然段中为什么说“对古典诗词在当代的命运大可不必担心”?
答:
3.文章写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任务十分艰巨,当代青年对古典诗词的热情与求知欲还不那么强烈。”请从原文第二至五自然段中找出调查者这样说的理由。
关键词:古诗文教育学;提高思想;健全性格;获得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小说家金庸说:“让孩子背诵古诗文不是要让他们学习很多知识,更多的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要继承温柔敦厚、乐而不、哀而不伤的诗教,使孩子们养成孔孟所提倡的至大至刚的人格。”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叶嘉莹认为:“古诗歌中所表现的既是诗人对宇宙万物关怀的感情,也表现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怀抱。”翻开高中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其注重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尤其是选入了大量的古诗文。
2013年修订的《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具有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在阅读中,体味大自然和人生的多姿多彩,激发珍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感受艺术和科学中的美,提升审美 境界。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可见,古诗文的阅读与鉴赏对一个人的各方面的影响意义重大。
中华民族本来就是一个爱诗的民族,自古以来,在教育上培养学生就注重“诗教”。孔夫子教诲弟子学诗,曾指出诗有“兴、观、群、怨”等多种功能;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杰出人物,都是自幼学诗,在“修身”上下功夫,立志“治国平天下”。他们做地方官,一般都有造福一方的德政;身居庙堂,则力主改革弊政,励精图治;在生死关头,则毅然决然走上“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之路。当他们“治国平天下”的宏愿屡遭挫折甚至身受重重磨难时,就愈加深切的忧国忧民,感怀时事,从而写出震撼人心、名传千秋的诗篇。
司马迁曾说:“《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读诗,是接触、感受一颗颗鲜活的心并与之共振。读诗,是与诗人作一次次心灵上的交流,从而让提高一个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一个人的健全人格。
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让我们感受到了他那颗忧国忧民、上下求索的高洁之心;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使我们看到他追求自由、向往和平的淡泊;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诠释出李白的独立清高而豪放;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道出了他那令人感动的大度宽容的人道主义情怀……读一首诗词,口读心诵,咀嚼体悟,共鸣感情,自然就能润养身心,化育灵魂。读诗,欣赏中华千年文明最精美的结晶,探寻其中的意境,感受萦回在意境里的美好情思,并沉潜到文化的深层,就能感悟人生真谛与宇宙哲理,就可以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并提高对人生世相的洞察力与感悟力,更可以使人性发现,使名利心淡泊,使灵魂得到净化。
诗教不仅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而且还可以丰富人的内心世界,培养纯正的审美情趣。因此,古诗文教育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在素质教育的育人工程中是任何手段都不能替代的。
那么,我们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我们认为可以通过两个重要途径:
(一)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杰出的科学成就加深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通过古诗文教学,加深学生对古代杰出人物和劳动人民自强不息、不畏、坚决维护国家独立尊严的光荣传统的认识,激励学生从小树立报国之志。
通过古诗文教学,使学生对祖国广袤、秀丽的山河加深认识,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在古诗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以此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古代文人笔下所描写的自然景物的美,调动学生去想象,去置身于作者所描绘的一幅幅美丽的画面之中。以水为例,那奔腾不息的大江,烟波浩渺的大海,那绚丽的湖光山色,潺潺的小溪……常常使文人墨客为之倾倒,因为它是那样的变幻多端,那样富有生气。李白笔下的“水”多气势磅礴,一泻千里,如“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王维笔下的“水”多清新秀丽,“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勃笔下的“水”,美丽如画,“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苏轼笔下的水绮丽可爱,“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水”仿佛都有了生命,是那样的鲜活,那样的清明透彻,那样的可爱。此外,那些名山秀岳、辽阔草原、迷蒙烟雨、小桥流水、落叶残花,无一不向人们展示出一幕幕美景。我们尽可能的让学生想象自己置身于这样一个优美的环境之中,去细心体会大自然带给人的美感,并且让这些美感逐渐在学生的心灵中沉淀下来,这样,对生活与自然的热爱之情,也就会水到渠成,自然而生。
在古诗文中,环境除了能表意抒情以外,对培养健康的人格、豁达的心情还有重要的作用。壮丽秀美的自然环境,能促使作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社会,并且能够给作者带来不少生活哲理的启迪。对这一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引导学生去探讨、去思考。
中国是诗的国度。仔细玩味异彩纷呈的古代诗词,便觉民族的烙印尤为明显和深刻。 因此,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堂应为古诗词的赏析积累、体验运用创设情境,努力让古诗词穿行在语文课堂之中。
一、课前朗读精彩纷呈
笔者曾经浏览过四川省宜宾市李端初中的网页,看见这样一段文字:
开学之初,李端中学教务处为形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过程抓起,在原来课前朗读的基础上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并写进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在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的通力合作下,两周以来,实现了课前三分钟教室内书声琅琅。
多好的朗读模式!其实我们大可以借鉴这样一种方法,制定计划,把古诗词的朗读安排在课前,创建一个书声琅琅的书香校园。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正因为如此,编者在每一册书都编排十首《课外古诗词背诵》。我们大可以利用好课前的这点宝贵的黄金时间,进行精彩纷呈的读读背背。
课前朗读古诗词,在自觉的行动中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改善了他们的阅读环境,扩大了他们的阅读范围。对课内知识进行了有效补充,对于阅读理解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课前的朗读为学生施展自己的才华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的学生朗读水平较高,喜欢表现自己的优点,这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使他们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很自然地提高了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对于那些不善言谈的学生这一行动更能起到不可估测的激励作用,使他们逐步用自己的实践来完善自己的不足之处。
二、诗词导入情趣横生
课文的导入,利用诗词导入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方法。如笔者在教学丰子恺《竹影》一文,从郑板桥的《竹石》入手,学生们一边打着节拍一边放声朗读,既能够有效引入课文,又能够让学生复习巩固以前所学,可谓一举两得。有些课文的意境和一些古诗词极其相似,通过吟诵导入新课,这样既可以丰富同学们的文学知识,又可以提高讲课的艺术韵味。例如讲授郦道元的《三峡》,可用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引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教学周敦颐的《爱莲说》,可用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导入: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三、点击破题茅塞顿开
课文的题目,是全文的旗帜和窗口。一些经典课文的题目往往是经过作者反复琢磨、锤炼的,许多还出自一些经典古诗词,我们在破解课题,导入课文时可以有意点击。如人教版第七册《夸父逐日》一文介绍了夸父与太阳进行赛跑最后渴死在半路上,“弃其杖,化为邓林”。笔者在引领孩子们进入课文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 夸父逐日的故事,到底颂扬了夸父怎样的伟大精神呢?学生进行讨论后,本人接着以幻灯片的形式出示陶渊明的《读山海经诗·九》:“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俱至虞渊下,似若无胜负。”唐朝柳宗元《行路难》诗:“君不见夸父逐日窥虞渊,跳踉北海超昆仑。”夸父的远大志向便跃然纸上了。
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琦君的《春酒》一文时,本人出示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集体配乐齐诵《元日》的氛围中,教师激情导入:同学们,在阵阵爆竹送去旧岁,迎来新年的喜庆中,让我们打开课本,去品味琦君笔下浓烈香醇的《春酒》吧!又如课文《端午的鸭蛋》的解题,也可从唐代文秀的《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中引入。课文《雷电颂》,诗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也为孩子们进入课文铺设神往的心路。
四、即兴穿插活跃气氛
在学习课文的过程当中,即兴穿插一些经典的古诗词,既是一门教学艺术,又是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绝佳手段。如在学习《春》时,学生们对文中的雨也尤其喜爱,在一遍遍诵读之后,我问学生,“喜欢雨吗?说说理由吧!”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个别同学还结合诗句来表达对雨的喜爱,于是我挥笔写下了写雨的诗文。在一遍遍诵读中,孩子们感受到了“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愉悦轻柔;感受到了“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潇潇暮雨子规啼”中寒雨的伤感;体会到了“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沾衣欲湿杏花雨”中雨的闲适……读着朱自清笔下的纤纤细雨,品着名家经典中真实、灵性的雨,孩子们不免意往神驰。
五、拓展延伸积累颇丰
某日,笔者在上完杜牧的《赤壁》时,忽然回忆起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羽扇纶巾,雄姿英发。谈笑间,墙橹灰飞烟灭。”我说:“同学们,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古诗词中是很有名的。老师写的这句话,主要是想把‘周郎’与‘公瑾’进行一番对比,意在说明‘东风’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番讲解后,孩子们啧啧称奇,兴奋地读了起来,他们为“谈笑间灰飞烟灭”的迅捷而惊奇,为“羽扇纶巾”帅气的周瑜而折服,更为经典的魅力而感叹。一节课结束了,孩子们还在互背互诵。那种认真让我始料不及。
关键词:素材积累;方法总结;人物形象
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已逐渐成为近年来高考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把握的难点。诗歌凭形象思维表情达意,诗人借诗歌形象抒情言志。形象是诗歌中最基本、最关键的要素。只有正确理解诗歌中的“形象”,才能准确地领悟作品的思想内涵,体味作品的艺术魅力。古诗词的形象一般可以分为物象和人物形象。本文主要谈一下如何剖析中国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既指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指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不同的是,在叙事诗中,诗人是通过笔下的人物形象,委婉含蓄地表达自己的性格、志气、情感或思想观念;而在抒情诗中,则是通过直接抒写自己的主观情绪,来完成对自我形象的塑造。自古至今,描写人物形象的佳作不少。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还有《满江红》中“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岳飞,《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那么,如何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呢?
一、素材积累,常见艺术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的《登高》。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王维的《山居秋暝》。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5.矢志报国,希望建功立业,慷慨愤世的形象,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6.寂寞愁苦、身世飘零的形象,如李清照的《声声慢》。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高适的《燕歌行》。
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
9.物是人非,沧桑巨变,抒发哀情的形象,如李煜的《虞美人》。
10.历经磨难、坚持追求的形象,如屈原的《离骚》。
二、鉴赏诗歌中人物形象的方法
1.知人论世,了解背景
诗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不同时代的诗歌具有各自侧重的题材和思想内容;不同流派的诗有不同的表现方法;同一作家的作品有不同的题材和风格,作品的风格还受到作者个人生活经历际遇的影响;因此,要求阅读者全面准确地了解并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创作风格、具体的创作背景和代表作等。如苏轼的《定风波》,他在写这首词时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在黄州整整两年了,苏轼的处境十分险恶,生活上也很困难,但他仍然坦然乐观。从这首词里,我们看到他旷达的胸怀,开朗的性格及超脱的人生观。
2.深层分析,整体把握
要赏析人物形象,还必须具体分析诗歌语言,包括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的描写。人物形象往往是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的,言为心声,行动反映性格,分析人物形象,首先要分析人物言行。同时也要从人物的外貌、神态、性格、情感、心理入手。如,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中“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的描写。“蓬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真可爱、机灵,“遥招手”“怕得鱼惊”的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孩的聪明。这首诗从外貌、动作、心理等三方面塑造了一个天真可爱、聪明无比的垂钓小儿形象。白居易《琵琶行》中“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轻拢慢捻抹复挑,初为霓裳后六幺。”中一系列动作形象的刻画,既表现了琵琶女娴熟的弹奏技艺,也表现了琵琶女弹奏时错综复杂的心理感受。
3.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还应注意诗中人物形象描写与环境(景物)描写的关系,从而看出处在这种环境(自然的与社会的)中的人物的思想情感内涵来
如王维的《山居秋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诗人借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表现了他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
4.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还要探究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的意图,即诗人试图借助这一形象来表达他对人生、对世界怎样的一种思考
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本词所塑的人物形象如下:少年英雄周瑜(客观人物形象):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我”(抒情主人公):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通过周瑜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对比刻画,既寄托了作者对年轻有为的周瑜的仰慕之情,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人生易老而壮志难酬所表现的抑郁难平的思想情感。
一、读――发现美
古人说:“三分诗,七分读。”说明“读”的重要。每教一首诗词,先让学生对照课本上的注解,对照参考书逐字逐句读懂,然后由教师用精当、优美的白话串讲一遍,接下来便是一读、二读、三读;范读、指读、分组读、齐读;表情读、表演读,直到滚瓜烂熟。因为书不厌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读”中让学生发生,产生美感,在“读”中深刻体会诗人、词家的审美态度和思想感情。
你看那“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春的妩媚;“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夏的艳丽;“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秋的悲壮;“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隆冬雪景的瑰丽;“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之细润;“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洞庭湖之壮阔;“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乡村风光之优美……无处不入画,无处没有美。
古诗词中不仅景美、物美,人更美。“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采桑女秦罗敷的妆饰美、姿态美。“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罗敷的容貌美。加上罗敷与使君斗争中表现出来的机智、慧敏给读者产生了多少美的想象啊。
屈原“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追求理想,昂首前进的高大形象,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展望前程,充满信心的胸怀,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伟大人格,周瑜“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儒将风度,刘裕“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磅礴气势……处处有美的风姿,处处有美的韵律。难怪古诗词中的名篇佳句千古流传,至今百颂。在“读”的过程中只有引导学生细细体味,认真感受,才能受到美的感染,看到美的力量,认识美的本质。
二、听――欣赏美
音乐是“以声表情”的艺术。它用有组织的乐音,用旋律、节奏、节拍、调式、和声、配器等手段来构成艺术形象。它能迅速、直接地引起人们的情感反应,引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显示它巨大的情感表现力。在教授古典诗词中充分利用教学唱带,会把学生带到音乐的天地、艺术的王国、美的境界中去,为他们提供广阔的想象的天地。如听了《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琵琶行》等教学唱带中放出来的吟诵、歌唱音乐后,学生感情的琴弦被拨动了,感情的浪花涌起了。他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神游于古诗词创造的艺术世界之中,或想象大江东去的气势,或想象古代英雄的雄姿。他们仿佛看到充满愁容的琵琶女的形象,听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琵琶声,见到“座中泣下谁最多?满州司马青衫湿”的白居易。因此,学生们获得了与作者感情的共鸣,心中燃起了炽烈的感情火焰。难怪一下课不少同学还沉浸在音乐的感情里,自觉或不自觉地哼唱起课上听到的曲子来。到了这样的地步,哪里还用催促学生去死记硬背?在欣赏中他们认识了美。
三、画――理解美
在“读”、“听”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词创造出来的美的体会在练习薄上作钢笔画。虽说“雨里孤村雨里山,看时容易画时难”,但由于多数学生头脑中早已形成画面,并有画出来的强烈欲望,所以他们竟能展开想象的翅膀,使出浑身解数画出了像模像样的配诗画。一个同学描绘了这样一幅画面:奔腾不息的长江以非凡的气势拍击着岸边的迭嶂重峦,在穿空的乱石中一位古人背手站立,面对大江仰面长叹,显示出伟大诗人苏轼对古迹的缅怀;对古代英雄的景仰;对岁月如流,华发早生的感慨;对“人生如梦”的悲叹。另一位同学将澄澈的秋水、若隐若现的远山、空寥的树林、西斜的残月、晓风中轻拂水面的柳枝、凄切的寒蝉等展现在自己的画中。秋水中泊着一叶扁舟,舟中的游子现出“断肠人在天涯”的失落之态,凄伤之情,表现了“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意境。至(下转 50页)(上接 92页)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进入仙境的情景,屈大夫“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的高大形象,杜甫为秋风所破的茅屋等无不在他们的画中得到了描绘。他们对豪放派诗人创造出的激昂慷慨、豪健明快的阳刚之美,对婉约派诗人表现出的情思缠绵、清丽飘逸的阴柔之美,以及许多作品表现出的刚柔相济之美理解得那么深,他们的画竟叫人叹为观止,怎不令人惊喜呢?
四、写――创造美
文学作品自然包含古代诗歌,因此,几乎每年高考都有古代诗歌理解鉴赏题。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领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实际教学中,这个领域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教师对古代诗歌的教学仅仅停留在翻译古代汉语字词的水平上,或者仅仅满足于背诵一些诗词名句以应填空之需,自然距离达“标”甚远。有的教师虽然也引导学生欣赏古诗词,但a或蜻蜓点水,或只读不写,学生的朦胧感知不能上升为明晰的认识 ,因而鉴赏能力的形成还是落不到实处。由于诗歌的不确定性,在遇到相关题目的时候,每一次都需要学生调动新的知识储备,所以很多同学面对这种题型往往高度紧张,手足无措。许多学生尤其是普通中学的学生更是视它如洪水猛兽,得分率一直不高。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又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这样的难题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厚积博发,注重平时积累
1.平时多读一些名作或自己感兴趣的诗词,多研读一些关于古诗词赏析的文章,增强感悟能力 提高分析评价能力。
2.掌握相关术语。正如数学题的解答需要借助数学公式,诗歌的鉴赏离不开相关术语。考试说明上规定诗歌鉴赏考查的内容有两方面: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因此要掌握常见的诗歌鉴赏术语:如修辞方法类的比喻、借代、拟人、象征;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描写方式: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结构技巧类的过渡、铺垫、伏笔;表现手法类的衬托、对比、渲染、卒章显志、托物言志;思想感情类的忧愁、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等。掌握术语,这样在答题时才有针对性。
二、重视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知识体系的建立
古诗词鉴赏知识体系是指导教师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指向标。而一些教师仅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大的方面给学生作肤浅的介绍,不从其细部着手。近年高考诗词鉴赏题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在"细部"方面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这就导致学生在答题时如隔靴搔痒,不能准确答出得分点甚至答非所问。如2009年福建卷选取了宋·严羽《江行》一诗,其中第2问“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本题就很典型地测试了考生"细部"的知识:什么叫颔联?‘景’与‘情’的关系是什么?赏析诗歌的短文结构有何特点?如果教师在平时没有在这些方面对学生加强训练,学生就会顾此失彼,答不到得分点上。因此在辅导学生进行诗词赏析复习备考时,应努力地从细枝末叶入手,引导学生由点到面并最终建立诗歌赏知识体系。
三、立足学生实际,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借助形象思维,设身处地理解诗词意境
由于时代的差异 ,当今中学生对古诗词中描写的意境往往有较大距离感,难以理解。例如离别这一题材,由于古人远行只能借助舟楫车马,而今天交通工具已进步,日行万里并非难事,离合聚散不算稀罕,因此那种“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君问归期未有期”(李商隐《夜雨寄北》)等愁苦,学生未必能全部理解。但是,人类的情感又有许多相通之处,通过形象思维,借助联想想像,设身处地,往往能帮助学生克服时代差异所带来的困难,加深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从而获得审美享受。例如“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哭后心理活动如何?若设身处地,便不难代为设想。他想收留琵琶女,但自己左迁湓江,收留一个江湖歌妓 ,怎禁得世俗非议?他想帮她打听商人的下落,但那唯利是图的商贾又怎能治愈琵琶女心灵深处的创伤?他想资助她一些银两,但又怕亵渎了她高洁的人格,而且那精妙的琵琶曲是仙界的音乐,哪能用银钱去玷污呢?……月上中天,凄寒的江风吹得芦荻瑟瑟作响,江涛发出悲凉的叹息。琵琶女伫立良久,向诗人深深一鞠躬,随一叶扁舟消失在茫茫江天。诗人心弦乍断,百感交集,但不知如何是好,最后只能对沉沉夜幕发出无可奈何的呼号:茫茫黑夜啊,你吞噬了多少美丽的人生!其他如《涉江》中屈原的心理活动,白居易《夜闻歌者》中“一问一沾襟,低头终不说”,姜夔《扬州慢 》中“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人生如梦”(是真消极吗?)等,都不难通过这种方法去理解。
四、融情于诗,展开想象的翅膀
“诗言志”,诗词是抒情艺术,作者在诗词中倾注了浓浓的情感。考生在读诗词时不能当"看客",而要将自己的情感融入作品中,以"我就是诗人"的主人翁态度设身处地地还原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很好地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同时,由于受测试时间的限制,命题者所选取的诗词一般是绝句、律诗,短小的词及小令等,篇幅都不长,加上诗词本身的言简意丰,都要求考生在还原诗词情景场的基础上展开合理的想象。如果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歌",那么,没有想象的答案就会失之肤浅。如2010年全国卷II《梦中作》,考生结合全诗内容,就可以将自己相象成仕途失意而忧虑前途的欧阳修,由"客思家"不难得出本诗"思归"的主题思想。因此,要想更好地鉴赏诗词,考生就要努力使自己成为抒情主人公,融己于诗。
进入高中阶段,语文教学的形式越来越多样,教学的难度越来越大。我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高中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学习兴趣是很小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没有的。虽然教师经常在班级中和学生说:中国的古诗歌是历史上永不凋谢的花,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但是学生就是不喜欢这朵美丽的花,就是不喜欢拥有这一瑰宝。往往他们在学习新诗歌的时候,先看课后练习,是否要求他们背诵。若没有背诵要求,他们就喜笑颜开;若要求背诵,眉毛就蹙到一起了,再拧一拧就能滴下水了。这不禁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让人不可思议的事情?本来学习诗歌是对我们有很多益处的,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我们的文学素养。可是在当下,许多学生都认为诗歌深不可测、枯燥无味,难以学好,让学生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这是怎么了?
在若干年的实际教学中,我一直都在关注和思考,慢慢地摸索到了一些皮毛,现总结如下:
首先,时代距离很远,跨度很大。我国是个诗歌大国,从屈原到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有着数不清的名家大家,更有浩若星辰的名诗名篇,高中课本中录入了很多优秀的诗歌,有的学生喜欢,而有的却让学生喜欢不起来。总体来说,有些诗歌学生还是喜欢的,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将进酒》等,学生在这些课堂上能做到朗朗的读书声不绝,课下还会带着情感去读、诵,上课时争相背诵;也有不少让学生不喜欢甚至讨厌的诗歌,如《鹏之徙于南冥》《离骚》《湘夫人》等。这些文章丰富了我们的思想和情感,但是距离现在太遥远,字词古涩难懂,学生不感兴趣,而在他们理解不了的情况下(其实老师也不能说他都能深刻地理解古诗歌,这也就不能责怪学生了),竟然还要他们背诵。这样对学生来说,就很不愿意接受了。可是,不背不行。因此,久而久之就扼杀了学生的对诗歌的学习积极性,到最后就丧失了对诗歌的那可怜的兴趣了。其次,教师的一言堂。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书读万遍,其义自明。诗歌更是如此。诗歌重于诵读。现实情况是很多老师在上诗歌时,就是一言堂。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教室里呼呼流涎地睡。老师诗讲百遍,学生依然困惑。当困惑长期得不到解决时,学生也就不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了,自然而然学生的兴趣就减少或者消失了。最后,大大小小的考试毁了中国的诗歌。这话需要补充,确切来说,是考试的标准答案减除了学生欣赏诗歌的兴趣。学生一开始是喜爱诗歌的,在他们几岁的时候,甚至是刚会说话不久,都会摇头晃脑地诵读诗歌。那时的他们也有自己的体会的,只不过是有的体会的多,有的体会的少,有的深,有的浅……不论什么样情况都是好的,积极的。可是当他们长大了,把随着自己成长而成长的体会呈现在试题答案中时,结局大多就很悲惨。试题答案是标准答案,只要和答案不一样,老师就不敢给分,因为但凡大的考试就是低分,甚至不给分的。这样学生的思维就受到了很大的限制。学生稍有不同,就只能被判低分,甚至零分。久而久之,学生为了获得高分,就背答案,背答题格式,背题型。这样下来,一个机器就产生了。机器哪儿会有兴趣呢?
每每看到学生在学习诗歌时的呆板甚至死气沉沉时,我一直试图想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1.导入新课时,将诗歌作品拉入到现代来,或者用现代的方式(如播放视频、歌曲等)来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这不是古老的,而是我们身边可视可感的鲜活的文学形式。如在上柳永的《望海潮》时,就用林志颖的一首歌《新望海潮》导入;上李煜的《虞美人》时,就用邓丽君的歌曲《虞美人》导入。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看、听的同时,获得了美的享受,更容易将这种对美的追求衍生到诗歌中去。
2.选取一首比较容易欣赏的诗歌,让学生自己诵读,百遍地诵读。然后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验,大胆想象,谈谈自己的体会。在这时,不要有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即可。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让学生说出自己心中理想的田园是什么样的,让他们勾勒出心中美好的田园生活。再与诗歌中描写的美好的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气象相比较,从而体会陶渊明当时归隐后的喜悦心情。
3.将诗歌教学中学生对诗歌的理解转换成散文的方式表达出来。散文的字数不做要求。一开始的时候,学生应该会感到无法下笔,即使写出来了,也不会出彩。但是多写几次,就会有不小的收获。以前让学生写过《雨霖铃》《归园田居》……,大概在五六次改写之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就会更深些,同时,他们对诗歌的喜爱程度也会加深。
语文教学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积极使学生再创造的活动。诗歌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在学习诗歌时要有感悟,有体验,要激出智慧的火花。教师要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这智慧之花保护好,让它开的更大更艳更久。
在实际教学中有着一些微不足道的想法,也许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有些问题会得到很好的解决。只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求进、思考,才能在教育这一康庄大道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