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庄子秋水

庄子秋水

时间:2023-05-30 08:55:43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庄子秋水,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解读庄子,我们需要读一读高中语文课本中《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在这篇文章中我们看到的庄子具有一种清洁的精神,“庄子钓于濮水”表现了庄子拒绝权势媒聘、坚决不合作的清洁精神,他以荒唐来对付诸侯的荒唐,以偏激来对付黑暗到极致的世界。在庄子看来,天下黑暗而污浊,没必要用实实在在、正大堂皇的言语同世人讲论,他更多地运用寓言与神话,运用想象与虚构,以极富神采之笔,描绘出了一个个超现实的艺术形象,完成了他的十余万言巨著《庄子》。

《庄子》一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哲学价值,书中包含了大量的含义深微的寓言。庄子善于通过妙趣横生的寓言故事表现深刻的哲学思想和人生态度。构思巧妙,独具匠心,重视对客观事物做细致的描绘。其文浮想联翩,优美动人,笔端流露出作者特有的至情至性,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庄子散文以其“辟阖,仪态万方”而独领。

秋水》最得庄子恣肆、行云流水之妙,并完美地集文学性和思想性于一体,既富于诗情画意,又言近旨远。庄子通过河伯的见闻感受说明了深刻的哲理,表达出“在广阔的宇宙面前,人类的所知是很有限的”这一认识,说明了人类的知识和眼界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道理。我们在教学《秋水》时既要把握其包含的哲学思想(教学难点),又要体会其艺术情趣(教学重点),不仅要把它作为哲学来读,更要把它作为文学作品加以赏析。

从高中语文课本《秋水》节选部分来看,它正完美的体现了庄子散文文辞优美,意蕴深刻的风格。首先作者善于运用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黄河和大海的恢弘气势,“秋水时至,百川灌河,”一个“灌”字写出了黄河水一夜之间暴涨,恣肆,“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寥寥两句,便写尽了黄河波澜壮阔、浩淼之景,既是对黄河的描写,又是河伯欣然自喜的基础,同时也为后面北海的浩瀚难穷做陪衬。因此后面写北海之大时作者仅用八个字“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仅这八个字,北海的浩瀚无际已是形容殆尽。这一段关于水的描写将一幅“黄河远上白云间”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画面展现在我们脑海里。

其次在描绘黄河、大海浩淼的同时,庄子还善于描摹河伯的神态和心理,一个自高自傲沾沾自喜而后又愧疚难当的河伯形象跃然纸上。“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于是焉”一词将河伯之喜与前文所述黄河之大自然联系起来,“欣然”一词又将河伯那种“天下之大舍我其谁”的洋洋自得表现得淋漓尽致,“尽”又刻画出河伯的心理活动:我这等气魄,遍观天下,何人可与比肩?没了,没了,天下再没有比我更壮美的了。河伯自鸣得意、无视他物的心理溢于言表。于是一路乐陶陶“顺流东行,至于北海”。一路眼中无人的河伯“东面而视,不见水端”,这一“视”非同小可,河伯大吃一惊,一路树立起来的“天下第一”颓然倒塌:我已两渚崖之间,不辩牛马,而海若竟然不见水端!此时河伯那种“旋其面目”的惊诧和“望洋兴叹”的感佩,以及“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的羞惭和愧疚,顿时都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我们不得不叹服庄子驾御文字的功力,以极简练的语言包容了最丰富的内容。

《秋水》全文主要通过河伯与海若的七段对话,本意是申述庄子的齐物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作者沿着河海天地道这样的思路,通过大与小的对比,来揭示事物的相对性,阐明“道”的难穷。结合学生实际,在教学《秋水》时,我们可不必苛求学生对《秋水》的哲学思想做更深入的理解,了解了庄子的性格追求和创作本意,我们就可以试着引导他们跳出藩篱,对经典著作做最现实的理解,比如我们从《秋水》中可以得出宇宙难穷、知识无限的道理。以最实际的理解读懂之后,然后再重新解读《秋水》,我想学生自会打破固有思维,正确而全面地理解《秋水》的哲学思想。

第2篇

关键词:庄子;寓言;动物;自由

一、庄子与《庄子》寓言

1.庄子寓言的选择

在庄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狼烟四起,周围的环境到处弥漫着绝望悲观的气氛,他细细体味从中选择一些特别的事物来释放自己的智慧,然后形成一些形象化的对象,巧妙的将他丰富独特的哲学理念寄寓于这些对象去揭示人生的道理。

《庄子》以寓言为言说方式和话语结构为动物的大量出现以及成为与人平起平坐的主体奠定了前提条件乃至提供了方便。[1]庄子通过动物具体而生动的形象融汇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将饱含深情的自由观和人生哲理娓娓道来。

2.《庄子》寓言的特点

《辞海》对寓言的解释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是一种带有劝谕或讽刺的故事。吕思勉《经子解题・庄子》曰:“当时言语程度尚低,抽象之词已少,专供哲学用之语,更几于绝无;欲说高深之理,必须取譬于实事实物。”[2]言在此而意在彼所体现的寄寓是庄子寓言的最大的特点,通过间接暗示来展现其深奥的哲理。《庄子》成为有动物承载作品中的佼佼者,在延续实用审美价值的同时,寓言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赋予其新的内涵。

二、动物身上体现的自由观

1.神龟:简朴生活中的自由之身

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以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秋水》[4]

这段话讲的是楚王派人邀请庄子做官的时候,庄子用神龟的有趣比喻表述了自己的想法,委婉的拒绝了邀请。从回答中可以看出庄子不愿成为被放置在祭坛上的神龟,它仅仅是祭祀的用具。表现了庄子心灵最深处的自由实践,也就是不被世俗的事物缠绕,也不想被各种各样的规矩抑或是法律束缚住。千年的神龟在这里运用了夸张手法,对照出庄子主动放弃功名达到物我的同一和身心的解放。龟在这里可以看作是自由、快乐却卑贱的人,体现庄子内心真正想要的自由生活。

2.蝉:眼界之外的精神自由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秋水》[5]

简单的话语告诉我们不能和夏天的虫子讨论冰雪,比喻时间局限着人的见识。对于禅来说,我们无论怎么细致的描绘美丽的冰天雪地,它都很难想象出夏天之外的那些美丽景色。这里通过两种代表不同季节性的物种进行假设,展示双方对话没有结果,结论一语道破是因为时间的限制,引人深思。蝉平时给人一种叽叽喳喳的形象,尤其活跃于夏天,因此用冬天晶莹冰雪的魅力来刺激它,却锋利的指出时间的极端不可以实现美妙的意图。突出庄子的真正意旨只有打破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放宽视野,才能看到眼界之外的事物,实现精神的自由。

3.鱼:从容的心灵自由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愠鲇未尤荩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秋水》[6]

庄子通过看到鱼从容的嬉戏于清波中从而引发鱼的快乐感慨。鱼作为一种象征着原始本性和纯真的事物,它的快乐是一种简单自由的快乐,是庄子心中最简单的向往。这里清波粼粼的濮水和水中从容不迫快乐畅游的鱼儿形成鲜明的对比,象征着心灵的自由。自然界中的一种生物的自然形态体现出来的美,正是庄子所要展现的人所缺乏的自由态度。也就是像《庄子・大宗师》中所描绘: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7]表明庄子想和鱼一般摆脱尘世之中的一切羁绊和束缚,给自己的心灵放空,从容面对自己所处的环境。

4.鹏:自我超越的自由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逍遥游》[8]

这段话通过对鲲鹏的形态描写,用几千里突出这种动物本身的庞大,用“不知”这样的不确定性更加凸显出它的气势。用垂天之云来描绘它的翼从而展示出它的庞然身躯,让人忍不住惊叹。庄子创造了没有限制独特的鲲鹏,有意破除海空的限制,拉开封闭的空间系统。[9]庄子在这里用扶摇直上和水击三千里带来的没有限制的自由指出它本身不断强大的过程,只有自己不断努力和追求才能达到的精神境界。鲲化为鹏,表明他的巨大本领,怒而飞,展现其巨大的内涵,内心集聚的力量庞大无比代表着超越的境界,是一种超越生命极限、追求精神自由。

5.蝴蝶:幻化美的自由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齐物论》[10]

这段话讲述的是庄周梦蝶的故事,在甜美的梦中化身为翩翩然的蝴蝶,自由自在的产生了一种物化的状态。庄子用美感的态度去欣赏,将自我的情谊投射进去,与外物相互通感,而入于凝神的境界之中,物我的境界便会消解而融合,然后浑然一体。[11]这个蝴蝶产生于梦中这个独特的时刻,它无所凭借,自然而生。庄老透过“美感的体验”,借助蝴蝶幻化的寓言来破除物我的剥离,消除了物我之间的障碍,从而体现了庄子之道的最高境界,无为的自由,幻化的自由。蝴蝶给我们体现的一种没有凭借的自由,无所待的绝对的自由,天真烂漫无拘无束,是真正的“道”的至高境界。

三、总结

庄子以现实为基础的动物寓言,融入了自己平时的细心观察和丰富的想象,最重要的是通过动物反观人自身,从而表现出生活和生存的最高智慧――自由。

本文用五种不同的动物展现的庄子的自由观,五部曲不断升华,最终达到道的最高境界。仔细品味其中的内涵,看到了这位圣人在自己精神世界的豪迈、简单、智慧的人生。不管是抛开功利的任性自由,还是洒脱忘我不被束缚的自由,或是突破障碍实现的自由,都是庄子教给我们的追寻自由的独特方式,让身处在复杂社会环境中的我们可以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突破障碍和束缚,实现身体和心灵的双重自由。(作者单位: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1]魏义霞.《鱼在<庄子>中的象征意义―“北冥有鱼”与庄子的动物情结》[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3.

[2]吕思勉.经子解题[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

[3]孟子.《梁惠王上》.中华书局,2013.

第3篇

对于一个追求中庸和适度的民族来说,狂的魅力有时是无法言说的。囿于生存的环境,人们往往以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掩饰自己对于狂的追求和渴望,但有时这种追求和渴望总是会不经意地流露出来。譬如表现为更喜欢李白而不是杜甫,或者偶尔的放歌纵酒,或者只是对庄子的欣赏。“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似乎不仅是李白个人的自白。放歌纵酒,也不只是魏晋名士的风流之举。而他们都可以让我们想起另一个人,那就是庄子。

其实庄子的日常生活是很难用“狂”这个字来形容的。他是一个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的人,他是一个小心谨慎的人,他是一个销声匿迹自埋于民的人,像这样的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他又如何能狂呢?但也许他只是出于某些理由在刻意地掩饰着什么,可是总有纸包不住火的时候。在某些关键的时刻,庄子总能表现出特殊的姿态,让我们领略些“狂”的意味。

《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

作为最早给庄子立传的人,司马迁只用了几百个字来描写这位伟大的哲人。他一定是觉得庄子的生活态度非常与众不同,因此刻意记录于此。确实,对于热衷于追逐权力和财富的一般人来说,庄子的做法是难以理解的。当千金之利和卿相之位摆在面前的时候,他拒绝了。

司马迁的叙述与《庄子・秋水》的一段记载是类似的。如果我们把《秋水》和《老庄申韩列传》做一个比较的话,后者无疑包含着更多的意味。那里不仅有对卿相之位的拒绝,而且在拒绝的理由意提到了“自快”和“以快吾志焉”。这让我们看到庄子其实是一个很任性的人,不喜欢被束缚,即便那束缚来自于有国者。我们是不是已经看到了狂呢?当然,对卿相之位的拒绝就已经够狂的了,而拒绝的理由是“自快”,则更是狂上加狂。

庄子对政治权力的拒绝意味着要延续他困顿的生活。他曾经做过漆园吏,这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位,学者间并没有一个一致的看法。也许漆园是一个基层行政单位,也许只是漆树的园子,但无论如何这个职位是很卑微的,而且庄子似乎也没有做很久。他的家境贫困,“处穷闾隘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释义:槁:枯干;项:颈项;馘:本义为古代战争中为计数报功而割下敌人的左耳,这里则是指“脸”)。这有似于颜回。不知道这是不是他喜欢依托颜回的一个理由?但颜回是一个谦谦君子,生活在仁和礼的世界,庄子不是,也不想是。当颜回和儒生们为了仕而学的时候,“其学无所不窥”的庄子却自觉地和政治权力拉开了距离。在一个把“学而优则仕”看做是生活正途的社会中,庄子“学而优而不仕”的态度自然显得非常另类。

庄子确实是另类的,这使他喜欢“畸人”之名。作为畸形的人,他有着和正常人不同的想法,也过着和正常人不同的生活。这不仅表现在对权力的拒绝,还表现在其他的方面,譬如对生命和死亡的理解上面。在世俗的眼中,出生和死亡是生活中重要的事件,因此有一系列的仪式迎接生命的到来,礼送生命的结束。可是庄子不同,基于自己对于生死的理解,他对于这些仪式给予了足够的蔑视。

《列御寇》记载:庄子将死,弟子欲厚葬之。庄子曰:吾以天地为棺椁,以日月为连璧,星辰为珠玑,万物为赍送。吾葬具岂不备邪!何以加此?弟子曰:吾恐乌鸢之食夫子也。庄子曰: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

死亡并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它是向天地的回归,与日月、星辰、万物等合为一体。在这样的理解之下,人间的所谓陪葬的厚薄又算得了什么呢?而既然是一体,当然也就没有乌鸢或者蝼蚁的区别。这是真正的达观,达代表着通,自己和天地万物的通为一体。达观不免显得有些冷酷,儒家精心营造的温情脉脉的东西在这里被打得粉碎。但这却是世界的真实和真实的世界。庄子像是那个说出了国王什么也没有穿的小孩,他以自己的童心追求着真实,实践着真实。

(摘自《庄子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第4篇

1、见笑了的意思是被人笑话了,多有谦虚的成分。

2、见笑的读音:jiàn xiào

3、见笑的释义:被人笑话(多用作谦辞)。笑话(我)。

4、出处:先秦·庄子《庄子·秋水》:“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5、白话释义:我会永远被有学识的人所讥笑。

(来源:文章屋网 )

第5篇

在《庄子・秋水》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庄子来到楚国的属地濮水边钓鱼,正钓得高兴,突然从侧面走来两个衣着华贵的人,他们是楚威王派来的使者。

楚威王是一个很有野心的人,向来以恢复楚庄王时代的霸业为目标,四处拢络人才,试图东山再起。当他听说庄子来到楚国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如果庄子能为自己效力,何愁霸业不成呢?于是,他立即遣人带着重金赶往濮水,打算聘请庄子做楚国的相国。

两位使者来到濮水之滨,果然看见一位衣袂飘飘的老人正在河边悠闲地垂钓,其中一个使者走上前,恭敬地对庄子说:“老先生,您好!我们是楚王派来的特使,君王久闻先生贤名,欲以国事相许。烦请先生随我们入宫,一起为君王分忧,为百姓造福。”

使者说完,满以为庄子会放下鱼杆,欢欢喜喜地跟他们回去。要知道,楚国可是南方的一个大国,而相国之位又极其尊贵,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美事有谁会拒绝呢?然而,让两位使者意想不到的是,庄子手持鱼竿,毫不所动,好一会儿才淡淡地说:“我听说楚国有一只神龟,死去已有三千多年,楚王十分珍爱,将它藏在竹箱里,还在上面盖了一层华贵的锦缎,并供奉在庙堂之上,让天下人膜拜。我想请问二位大夫,此龟的地位崇高不?”使者点了点头说:“那是当然,没有什么动物可以获得如此殊荣。”庄子又继续说道:“那我再问二位大夫,如果这只龟具有思想的话,你们认为它是愿意选择死去后留下显赫的名声,还是宁愿做一只普通的龟活在世上,哪怕是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两位使者异口同声地说:“当然是选择活着,因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

庄子微笑着说:“这就对了,如今你们让我去楚国做官,这无异于供奉在庙堂之上的神龟,虽然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地位,却无法拥有垂钓的自在与快乐,甚至一不小心还会招来杀身之祸。相比之下,我更愿做一只在泥塘里拖着尾巴爬行的龟。二位大夫请回吧,替我感谢楚王的一番美意。”

两位使者感到十分困惑,做大官可是许多士人梦寐以求的事啊!他们实在想不通庄子为什么会拒绝,但见庄子去意已决,只好无可奈何地回宫复命。

原来,崇高的地位令人向往,但如果牺牲生命,那拥有再高的官位,也毫无意义;绚丽的钻石令人向往,但如果牺牲自由,那拥有金山银山,也毫无意义;辉煌的事业令人向往,但如果牺牲健康与幸福,那拥有整个世界,也毫无意义。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有所为,也有所不为,懂得取舍的人生,才是充满了智慧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裴金超摘自《武汉晚报》)

第6篇

1、夏虫不可以语于冰是出自《庄子集释》卷六下《庄子·外篇·秋水》的一句话。意思是不能和生长在夏天的虫谈论冬天的冰。比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2、“井蛙“句是指“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后遂用“夏虫不可以语冰”喻人囿于见闻,知识短浅。

3、《资治通鉴晋纪五惠帝》中有以下故事,时天下荒馑,百姓饿死,帝闻之曰:『何不食肉糜? 曰:夏虫不可言冰,蟪蛄不知春秋!

(来源:文章屋网 )

第7篇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6)02-0091-06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theory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psychological thoughts' categorical system is mainly based on Confucianist culture, but Taoist psychological thoughts' categorical system has not been paid attention to in specialist studies. Taoist culture contains rich psychological thoughts, which is supported and unfolded by a series of related concepts. So the formulation of Taoist psychological health education should highlight this characteristic. We attempt to establish a new system by taking “Tao”, “De” as the roots, “He” as the centre and including “Sheng”, “Ji”, “Qing”, “Gu”, “Shun”, “Xing”, “Mei”, “Le”, and so on. These also interrelate with each other and form an integrated system.

Key words: Taoist culture; history of Taoist psychological thoughts; Laozi; Zhuangzi; “He”

目前,中国本土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家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尚未进入专门研究视野。国内学者如吕锡琛教授先后完成两个国家社科项目(道家与民族心理、性格,1992年)、道家哲学与西方心理辅导及心理疗法的互动研究,2003年)。国外如美籍华人、心理学家李绍昆著有《美国的道家心理学》一书,不过此书主要是揭示美国本土的心理学家怎样了解、发展中国的道家心理学,如马思乐论道家的客观性,玻琳论道家的共时性,沈娥的道家雌雄论等。而近年哈佛大学心理学教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指出:“积极心理学的实质其实就是在诠释《道德经》的精华,只不过是更系统化、科学化。”〔1〕

透过泰勒所言,我们发现,学界在肯定道家心理学思想价值的同时,对道家心理学思想的研究确实不足,尤其是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构建。众所周知,道家文化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尤其是庄子思想,重心在于“治心”,应该说在中国心理学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且本土特色显著,值得深入研究。构建道家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借鉴和利用道家丰富的思想资源,既具理论意义,也有实用价值。

一、构建的原则依据

如何构建中国本土心理学?杨鑫辉教授曾主张:只有抓住基本范畴,才能较全面地了解和认识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并使之系统化、理论化〔2〕,他还据此提出了五对范畴说。随后,潘菽教授、高觉敷教授(1983年),燕国材教授(1984年)相继提出八对范畴说。而彭彦琴在详析上述已有各范畴说不足的基础上,提出在天人合一背景中,重建以“人性”为元范畴的中国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2001年),并展示了其内在的逻辑脉络。与此同时,指出中国本土心理学思想的范畴与西方心理学中的范畴在意义上是两个不同的概念①。不过总的来说,上述范畴说主要是建立在儒家文化基础之上的,道家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尚未进入专门研究视野。

从基本范畴入手构建系统化、理论化的中国古代心理学是很好的切入点。众所周知,道家思想往往是以概念范畴为基础展开,并通过对一系列相关概念命题相互关系的推演而建立起来的。因此,构建比较完整的道家心理学思想体系,也必须要突出这一特色,这是其一。其二,构建道家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不可能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脱轨,否则在构建过程中就容易主观臆断和盲目发挥,依此,我们有必要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下构建道家心理学史范畴体系。其三,在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下构建道家心理学史范畴体系,不能局限于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而要超越心理学理论尤其是西方心理学的理论框架,否则就失去了道家心理学思想的本土化“特色”。鉴于此,本文尝试构建道家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而先秦道家老子、庄子具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是本文发掘和探究的重点。

二、各范畴的内涵及其特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将心理学思想范畴根植于中国传统的“和”文化基础上,构建以“和”为核心的心理学思想范畴体系,完全符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和”的范畴里,实质上也包涵了对“人性”的关切,这一点,在儒道家文化中都有体现。同时,作为核心范畴的“和”还需要一系列概念范畴的支持,才能构成完整的内在体系。因此,本文尝试构建以“道”、“德”为根源、以“和”为核心的一个道家心理学范畴体系,并展示其内在的逻辑脉络。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以“道”、“德”为根源、以“和”为核心的“生”、“技”、“情”、“故”、“顺”、“性”、“美”、“乐”等十一个范畴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人格的完整和协调、审美、幸福感等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概念具有内在关联性,各范畴既具有多重内涵,在心理学层面上又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同时还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各自不同意义的指向一致性,即以“道”、“德”为根源的心理和谐。此外,上述道家各概念范畴都具有多重内涵,我们将从中选取具有心理学意义层面上的内涵,揭示各概念范畴心理学意义层面上的本质特征,分别梳理其异常心理的发生状态及其成因。具体如下:

1.“道”、“德”:心理和谐的依据

“道”、“德”是心理和谐的依据。老子认为,道生万物,万物存在于一个和谐统一体中:“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第42章》)因此,“道”是宇宙万物的终极根源,也是“和”的终极根源。道生万物时,通过“德”蓄养万物:“道生之,德蓄之。”(《老子?第51章》)

为何道生万物、德蓄养万物?对此,庄子作了进一步回答。庄子主要将具体有形的道路之道引申为抽象的形上之道:“道行之而成”(《庄子?齐物论》),“夫道,覆载万物”(《庄子?天地》),人行于道上,也包括其“心之行”(《庄子?天下》)在道体上。“心之行”即“心理活动”〔3〕,心理活动也为道所覆载。这是因为作为万物之一的人类,其“生命有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是形,一个是心。形心关系中,形是生命的基础;心是生命的主导”〔4〕。实际上,所谓道生万物,正如冯友兰所说:“道即万物所以生之总原理”〔5〕。因此,此“道”亦即道理、条理、法则、规律等等。这一“总原理”告诉我们,万物包括人类的生存要循“道”而趋,而不能背“道”而驰。作为人类,其心理活动也应依大道为依据,不能脱离大道,只有把“心”安放在大道上,才是合理的、健康的。

心理活动应有的状态是“德”,“德”与“得”相通,主要是指万物包括人得到“道”了,所以有德之人可称为得道之人。在庄子那里,“德可以方便地描述为‘游心于道’的状态”〔6〕,也就是指在道体上之“心”的思维或活动状态。换言之,心理活动符合大道便是“德”。可见,道家不仅强调形体的行为要循道而趋,而且心理的活动也要符合大道,故庄子强调“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庄子?天地》)总之,只有心存“德”,才能保证我们得“道”,进而到达理想彼岸。

“德”是心理活动应有的状态,此状态又具体表现为和谐状态:“夫德,和也。”(《庄子?缮性》)“德”转落入人心即呈现出“和”的状态,表明心理和谐是“德”的完全体现,由此“德”便在逻辑上构成了心理和谐的本源,成为心理和谐的形上依据。总之,“道”、“德”作为心理和谐的根据,客观上要求“心”具有“和”的状态,方能与道、德相符合、相一致。

2.“和”:心理和谐

“和”的内涵包括“心和”,即心理和谐,所谓“心莫若和”(《庄子?人间世》)、“和心”(《吕氏春秋?适音》),该命题涵括了道家心理和谐思想的内涵。“和”不仅是德的完全体现,也是具备德性之人的重要标志:“王德之人,……无声之中,独闻和焉。”(《庄子?天地》)根源于道、德的“心”本是和谐的,但现实心理“不和”,如“强亲者,虽笑不和”(《庄子?渔父》),也表现为社会人际不和,如“六亲不和”(《老子?第18章》)。不和之因主要在于形为物役,引起心理反应,遂呈现不和的状态,所谓“其形化,其心与之然”(《庄子?齐物论》)。存有“成心”即有偏见,存有“机心”会失去纯白本心:“机心存于胸中则纯白不备,纯白不备则神生不定,神生不定者,道之所不载也。”(《庄子?天地》)神生不定,也就违逆了德,偏离了道,为道所不载。

于是,道家提出“德者,成和之修也”(《庄子?德充符》),认为经过修养能重新达到“和”的状态。依据“交通成和而物生”(《庄子?田子方》)原理,生成“和”的前提是“交通”,即通于道。因此“修”的核心要落实在求“交通”上,即调和内心的诸多冲突而达到理想的和谐状态。具体途径如老子主张“知和”(《老子?第55章》)、“复归于婴儿”(《老子?第28章》)、“专气致柔”(《老子?第10章》),也就是要知晓和谐的内涵,柔顺谦下,纯朴守性。庄子进一步提出达到“和”的方案,即“壹其性,养其气,合其德,以通乎物之所造”(《庄子?达生》),保养心性纯一与平和之气;倡导“以虚静推于天地,通于万物感”(《庄子?天道》),也就是“心斋”,保有虚静之心;“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庄子?大宗师》),即忘掉世俗的是非、得失、喜怒、哀乐、贵贱、成败等主观判别,进而消解由此带来的不和心理。《管子?心术上》也指出:“彼心之情,利安以宁,勿烦勿乱,和乃自成。”强调不受利害左右,保持安宁,去除恐惧、烦恼和紊乱,和谐心理就能形成。道家将“和”引向个体的心理层面,倡导效法自然本身之和谐,引导人们自觉应对各种心理“不和”,以通达心理和谐之境。

3.“生”:生命与天性

道家心理意义上的“生”指“全生”,即由保身而保全生命与天性,进而保养心理。道家认为,因重名利、好知、嗜欲、弃生、伤生等而带来的悲哀和忧患为异常心理的成因和表现:“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老子?第44章》)“今世俗之君子,多危身弃生以殉物,岂不悲哉!”(《庄子?让王》)“君固愁身伤生以忧戚不得也。”(《庄子?让王》)

基于此,道家主张“少私寡欲”(《老子?第19章》),倡导“重生则利轻”(《庄子?让王》),提出超越经验知识技巧与生命悲情的养生论:“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即“善用知识技巧不要有求名之心,厌恶世间不幸遭遇不要遭受各种刑戮之害”〔7〕,主张因顺事物的自然本性,并以此为原则,维护生命原本和谐的状态。

道家的“生”在心理层面上的意义告诉人们要尊重生命,淡漠名利,如此有助于有效防御日常“害生”、“自杀”、“杀人”等异常心理发生,自觉克制贪欲,调心养神,淡化自我,消除自以为是和自我意识过强等负面情绪,甚至忘却自我,祛除过多依赖物质奉养而保身的心理与行为。借助这些思想,通过生命教育与心理疏导,可帮助人们远离不珍惜生命、杀人、自杀等异常心理和极端行为。

4.“技”:智能与认知

道家的“技”与“知”有关,主要指“智能”,涉及认知能力。老子认为智能应表现于体认自然法则:“知常曰明”(《老子?第16章》)。庄子倡导由技入道、技合于道的智能,如庖丁解牛“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庄子?养生主》),体现了“依乎天理”的原则和因性而为的操作方法,并且在遇到困难时,能够凝神专注,沉着冷静,避免了其他解牛者挥刀乱砍骨头的情绪化操作。而梓庆削木,能够做到“齐以静心”、“忘我”、“入山林,观天性形躯”、“以天合天”(《庄子?达生》),使制成的钟架鬼斧神工。这表明只有尊重自然,摒弃功名利禄之心,注重实践,具有直觉意识,甚至浑然忘我,才能达到提高智能的最高境界。

藉此,可疏导人们平时养成注重实践观察、聚精会神、探究事物本质规律的行为习惯;学会沉着,避免情绪化;去除自负、自满、浮躁、畏难、精力分散等引发的异常心理;提高认知能力,应对“厌学”、“逃学”、“退学”等心理失衡状态。

5.“情”:与情绪

道家的“情”在心理学层面的内涵主要指“”、“情绪”等,涉及到情感。欲望过多、情绪反应过度是异常心理的成因和表现:“盈耆欲,长好恶,则性命之情病矣。”(《庄子?徐无鬼》)“恶欲,喜怒,哀乐六者,累德也。”(《庄子?庚桑楚》)“好恶者,德之失也。”(《庄子?刻意》)

由此,道家提出调节、去除负面情绪之方,如“静胜躁,寒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老子?第45章》)“心不忧乐,德之至也。”(《庄子?刻意》)“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常因自然而不益生。”(《庄子?德充符》)“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庄子?大宗师》)等等,主张清静自然,随遇而安,把情绪降低、淡化到最低程度,从焦虑、悲哀、恐惧、沮丧等过度的情绪反应中超脱出来。此论可有助于自我调控情绪波动和抑制膨胀,以应对日常生活中因畏、恶、欲、喜、怒、悲等过度而发生的异常心理状态。

6.“故”:意志类心理活动

道家的“故”在心理学层面指面对各种变故、困苦、苦难、意外的或不幸的灾祸等现象所表现出的“意志”类心理活动,面对“故”的发生沉溺其中而不能“悬解”是异常心理的成因和表现。

因此,道家主张坦然应对发生的各种不幸遭遇,提出“无以故灭命”(《庄子?秋水》),即不要以一切困苦、苦难、意外的或不幸的灾祸等纯属偶然的现象来否认自然之命的必然性,进而丧失了与道或命同体的状态〔8〕。这与庄子的“齐物”论是一致的,即通过视域的转移而消解人们的主观感受与判别之心。此论可转化为学会适应各种环境,积极应对各种变故、挫折,宠辱不惊,得失不患,如“学业”、“就业”、“失业”、“失恋”等心理压力,以及日常因贫困引发的脆弱、孤僻、自卑、消沉、冷漠、嫉妒等异常心理,进而提高意志力。

7.“顺”:顺应与变通

道家“顺”在心理学层面的内涵主要是指保有顺应与变通的心理智慧,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关系,达到一种和谐的心理状态。由于人们的强为、妄为等带来的种种焦虑、困惑、恐慌、烦恼等是异常心理的成因和表现。

对此,道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和疏导方法,如老子主张“道法自然”、“任自然”,凡事不强求结果,而是让其自然呈现。庄子具体地提出了“顺物自然而无容私”(《庄子?应帝王》)、“顺人而不失己”(《庄子?外物》)、“欲静则平气,欲神则顺心,有为也欲当”(《庄子?庚桑楚》),即“顺物”、“顺人”和“顺心”的方法,实质上就是顺性而动、不违逆而行的方法。强调顺从万物、他者和自我本性,同时克服私欲占有之心,保持自我人格和心理平和,既不强为,也不妄为。此论有助于人们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形成人我和谐的良性关系;凡事量力而行,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以避免日常处世的焦虑、抑郁、忧患和恐慌等异常心理发生。

8.“性”:个性与人格

道家“性”在心理学层面的内涵,主要是指个性、人格。生命的本性在于素朴、本真、恬愉,其特征各个不同:“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庄子?天地》),即有不同的个性因素或人格因素。个性、人格丧失的主要原因在于心为外物勾引失去了本性:“丧己于物,失性于俗”(《庄子?缮性》),“有物采之”(《庄子?天地》)。失去了本性也就意味着失去了“自我”,这是导致心理不能宁静和顺、浮躁紊乱等异常心理发生的主要成因。

为此,道家倡导守性养性:“知恬交相养”(《庄子?缮性》)、“性修返德”(《庄子?天地》),强调“不失己”(《庄子?外物》)、“各便其性”(《淮南子?主术训》)。这启发人们:一方面要保养真实完整的个性,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苟同,也不被物质欲望所戕杀和伤害;另一方面,要尊重、吸收、融合不同个体的独特价值。此论可转化为健全自我人格,学会尊重彼此,以应对日常人格障碍、自我价值感失落,以及盲目“从众”、“攀比”、“排斥”“仇视”等心理压力。

9.“美”:审美心理与情趣

道家“美”在心理学层面的内涵,主要指审美。主观“自美”、“判美”等是导致美感出现偏向的异常心理发生的成因。由此,道家主张保持以淳厚朴素为美的价值取向,即“敦兮其若朴”(《老子?第15章》)、“朴散则为器”(《老子?第28章》),倡导“备于天地之美”的整体完备之美、“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的缄默之美、“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庄子?天道》)的朴素之美,旨在消除人们自以为美、自言其美等主观审美心理和零碎杂乱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审美情趣迷失的人们去体验素朴的真美境界。此论可帮助人们消解因盲目“消费”、“奢侈”等引发的心理失衡、焦虑、迷茫、烦恼等心理危机,避免出现重外而轻内、脱离真实生活等各种异常心理状态的发生。

10.“乐”:辛福感

道家“乐”在心理学层面的主要内涵,主要是指幸福感。盲目追求自娱自乐、感官之乐等,是导致幸福感迷失的成因,如“井蛙”之乐(《庄子?秋水》),这种“乐”过度依赖和借助于外物,一旦外物消失,则“乐”也随之消失,因此这种乐是短暂的、相对的、有限的。只有发生于“真性”之乐才是永恒的、无限的、绝对的,如“?鱼出游从容”的“鱼之乐”(《庄子?秋水》),此“乐”是自发、自然的,为天然真性的展示,乃德性之乐。

由此,道家倡导知足常乐,“复归于朴”(《老子?第28章》)以及与人和谐相处的“人乐”,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乐”:“与人和者,谓之人乐;与天和者,谓之天乐。”(《庄子?天道》)主张“反其真”(《庄子?秋水》),返回生命本真状态,实现以“真”为依托的“得至美而游乎至乐”(《庄子?田子方》)的美乐之境、体道之境,从而消解个体自娱其乐的主观价值判断。汲取此论的合理内核,可帮助人们消解“网络成瘾”、“娱乐场迷”、“奢侈浪费”、“盲目消费”等产生的一系列心理问题,疏导人们感知和体验真正的幸福,避免日常幸福感产生迷失等异常心理状态发生。

三、“和”与其它各范畴之间的内在关系

该体系以“和”为核心,重要原因在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和”文化,这一点在道家文化中体现得也十分明显;另一方面,心理和谐是道家企求的一种情感真实、德性健全的理想状态,“和”在道家文化的诸多范畴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与其它范畴具有内在辩证统一的关系,集中表现为自我对内协调与对外适应两个方面。

在“和”与“道”、“德”、“生”的关系中,“和”是德性的完全体现,为最高的德性,至和即至德,“德”与最高范畴“道”构成了心理和谐的依据。“和”是“生”的基础,和则生,不和则不生,不和则生命不能延续。相应地,“和”也是“心”存在的基础,只有保持和谐的心理,才能成为有“德”之人,进而与道相辅而行,符合道这一“总原理”。

在“和”与“技”、“情”、“故”的关系中,“和”是“技”的前提和内在要求,认知和把握“道”这一智能,客观需要我们保持心理和谐,避免情绪化,同时不为“情”所困所惑,有效抑制、情绪等过度滋长和反应。此外,“和”本身也是应对“故”的方法,具备和谐的心理,才能坦然应对诸多变故,提高自我调控能力,做到临危不乱,泰然处之,以静制动,化苦为乐,避免沉溺、缠绕其中而不能自拔。

在“和”与“顺”、“性”关系中,只有做到自我心理和顺,才能更好地“顺物”、“顺人”,亲近自然万物,接纳他者,包容众人,宽容不苛,融入社会。人们只有保持心理和谐,才能保有素朴、恬渝、淡漠的心态,才能实现健全完整的个性与独立人格,做到不随波逐流,不盲目苟同,不被外在物质欲望所淹没和吞噬。与此同时,只有保持心理和谐,人们才能做到尊重、容纳不同个性的独特存在价值,达到和谐共处。

在“和”与“美”、“乐”的关系中,以“和”为指向的审美心理是将“美”置于家庭、群体、社会和宇宙大环境中加以整体观照的,是以“大道”为本体的美,因而是整体的、完备的美,是真美。而以“和”为取向的“乐”,如前文所述,是建立在“天和”、“人和”、“心和”为一体这一基础之上,因此这种快乐,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快乐、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快乐,更包括建立在自我心理和谐基础上的快乐。这种“乐”以无限、无量、无穷、无际的“大道”为本,因此是永恒的、持久的、无限的快乐或幸福。而作为快乐或幸福的源泉,“第一是生命,生命本身的快乐比金钱好的多。第二是精神,内在的精神充实比外在的成功好得多”〔9〕。因此,只有找寻到生命的快乐和精神的快乐,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幸福。

总之,上述各概念范畴在心理学层面上各自具有不同的意义,同时又都从不同侧面展开了各自意义的指向一致性,即以“道”、“德”为根源的心理和谐。“和”与道、德及其他范畴是内在的辩证统一关系,各范畴之间也并非相互隔阂和冲突,而都是以“和”为基础的生命体现,它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理论体系。

诚然,限于篇目,本文对这一理论体系的构建并非完备,只能算是一种尝试或曰抛砖引玉。道家心理学思想十分丰富,相信随着社会和心理学科的发展,道家心理学思想史范畴体系的构建也会不断丰富、更新和完善。

第8篇

本周学习荀子的代表作品《劝学》和庄子的代表作品《秋水》,学习荀子在《劝学》中运用大量的比喻论证论点的方法,了解庄子散文善用寓言和比喻、对比等写作特色。

二、重点讲解

(一)、通假字

“有”通“又”。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暴”通“曝”,晒。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知”通“智”,智慧。例: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生”通“性”,资质,禀赋。例:君子生非异也。

“泾”能“径”。例:泾流之大

“辩”通“辨”。例:不辩牛马。

(二)、古今异义

参古义:验,检查。例: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今义:参加,参考。

疾古义:强。例:声非加疾也(这里指声音宏大);疾风知劲草。

今义:疾病,快。

假古义:凭借,借助。例:假舆马者。

今义:与“真”相对。

金古义:金属制的刀剑。例:金就砺则利。

今义:金银。

用心古义:思想意识活动。例如:用心一也。

今义:读书用功或对某事肯动脑筋。

北海古义:北方的大海。例:顺流而行,至于北海。

今义:特指我国的一部分海域。

河古义:专指黄河。例如: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今义:泛指河流。

于是古义:介词短语,在这种(情况或时候)。例: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今义:连词,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大方古义:大道。“大方之家”即得大道的人,后用来指内行人,专家。例: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今义:不吝啬,不拘束。

(三)、词类活用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作状,每天)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上、下:名作状,向上、向下)

其曲中规(曲:形作名,曲度,弧度)

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高:形作名,高处)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善:形作名,善行)

顺流而东行(东:名作状,向东面)

轻伯夷之义(轻:形作动,轻视)

少仲尼之闻(少:形作动,小看;闻:动作名,见闻、见识)

(四)、特殊句式与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判断句,状语后置)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非……则”,表假设,译为:“不是……就……”)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且夫……”,再说,而且,用于承接上文,引出另一段意思。)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宾语前置句,宾语“己”置于动词谓语“若”前。)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被动句,见……于,表示被动。)

三、难点剖析

(一)、《劝学》的思路与特点。

文章层次分明,结构井然,围绕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详细的论述,强调无论是学习的重要性,还是学习的作用以及在学习上所应持的方法和态度都不可以停止。

本文运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见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比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时用同类事物设喻,从相同的角度反复说明问题,强调作者的观点。例如: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积土成山,积水成渊。有时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照,让读者从中明白道理。例如将骐骥与驽马对照,朽木与金石对照。设喻方式有时先反后正,有时先正后反,内容各有侧重,句式也多变化.读来毫无呆滞之感。有的比喻,单说比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思考。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有的先设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有的先设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进—步论证如先用“积土成山”“积水成渊”设喻,引出“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的道理,再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作进一步论证。

课文欣赏:劝学

(二)、《秋水》的思路与特点。

第一层,写河伯自夸其大,这是“扬”。文章开篇,就说“秋水时至”,点明环境,突兀非凡,极有气势。那汩汩的百川之水,浩浩荡荡地全都汇入了黄河,致使两岸和河中沙洲之间,连牛马的形状都分辨不清,黄河雄伟壮阔的景象和水流奔腾澎湃的气势,顿然呈现于眼前。与那溪流相比,宽阔涌流的黄河水是何等的壮观啊!“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寥寥几笔,把河伯踌躇满志的心情和夜郎自大的神态描绘得神形俱现;特别是其中的“尽”字,更富有神韵,因为它不仅表现了河伯的狂妄自大,而且形象地概括出了一切少见多怪的浅薄人物志得意满的共同心理特征。通过以上生动传神的描写,为转入下文,创造跌宕起伏的文势留下了回旋的余地.

第9篇

苏教版高中语文所选庄子的作品有两篇古文《秋水》《逍遥游》,《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首篇,比较集中地表现了庄子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代表了庄子学说的最高境界,体现了庄子作品恣肆,仪态万方的风格,其意象光怪陆离、荒诞虚幻,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且多用寓言故事让读者自己感悟其中深邃的道理,所以对于此文的诠释历来见仁见智,议论纷纷,聚讼不已,这给读者带来理解上的难度,也给本课的教学带来很大的不便。

何谓“逍遥游”?马恒君以为“逍遥,得道后无所依赖,进入自由王国的一种境界。字面意思是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样子。游,泛指人的一切活动。”陈鼓应谓:“精神活动臻于优游自在,无挂无碍的境地。”唐释湛然引王瞀夜云:“消摇者,调畅逸豫之意。夫至理内足,无时不适;止怀应物,何往不通。以斯而游天下,故曰消摇。”可见古往今来对于逍遥的理解并无本质上的不同,其主要分歧在于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大椿等意象和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等人物在文中的作用。一种看法认为:无论是大鹏还是蜩与学鸠,都没有达到真正自由的境界,它们都有所依赖。但庄子对大鹏鸟更欣赏,而对于蝉、斑鸠和麻雀的描述则充满了戏谑、嘲讽。另一种看法谓: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不是庄子的观点,庄子阐发要消除大小之见,对任何事物不要虚妄分别的观点。即使是“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的大鹏,在斥看来,也不屑一顾,它并不像“小年”的“众”去匹“大年”的彭祖那样去做一些徒劳的事,而是以“我腾越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满足了。亦即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大椿等意象和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等人物无任何区别,均在同一层面上达不到逍遥境界,此观点来自郭庆藩《庄子集释》注文:“苟足于其性,则虽大鹏无以自贵于小鸟,小鸟无羡于天池,而荣愿有余矣。故小大虽殊,逍遥一也。”其“逍遥一也”意谓“不逍遥一也”。而郭庆藩注实来自于郭象的意见。郭象还注云:“夫小大虽殊,而放于自得之场,则物任其性,事称其能,各当其分,逍遥一也,岂容胜负于其间哉!”

究竟何种看法更接近庄子原意,我以为要抓住课文最后一段话,这段话给了我们破解课文的两把钥匙,但是我们一般仅仅只找到一把,即“待”(依赖)字,原文谓“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以此可判断出鲲、鹏、蜩、学鸠、朝菌、蟪蛄、斥、大椿、彭祖、商汤、棘、宋荣子、列子等均有所待而无法达到“逍遥”之境。但据此我们还是无法得知究竟何者更接近逍遥之境,或者不逍遥之程度是否一样。如谓所待愈大,去逍遥愈远,则大鹏所待为积雄厚力量之六月大风,显然比蜩与学鸠或斥所待为大,难道其逍遥程度反不如它们吗?“适千里者”需“三月聚粮”,而“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显然“适莽苍者”所待更小,难道“适莽苍者”更接近逍遥吗?

文章又说“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可见庄子认为这些人和斥差不多,目光都很短浅。而宋荣子“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显然境界要高于“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列子能御风而行,“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境界就要更高。当然他们都达不到“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的绝对逍遥的境界。但也由此可见,人们不逍遥之程度是不一样的。“而宋荣子犹然笑之”,“虽然,犹有未树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这几句中的几个虚词“而”“虽然”“犹”更是鲜明地反映了庄子的态度。

那么,如何解释前面的问题?理解《逍遥游》的第二把钥匙在哪里呢?我以为就是“虽然,犹有未树也”这句话中的“树”字,“树”,树立也,树立什么?就是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至人、神人、圣人树立并达到的境界最高,故即达到逍遥境界,列子高于宋荣子,故离逍遥境界更近,以下依次分别就是宋荣子,“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了。这样再看大鹏和蜩与学鸠或赤究竟谁离逍遥更近就有依据了,大鹏所待虽多,然而它形体大,变化神奇,飞腾时气势壮观,高高在上,俯视一切,超群绝伦,“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它精神深厚博大,有着对自由的追求和对精神飞升的渴望,即大鹏所“树”者大,而蜩与学鸠或赤目光短浅、志趣低下,庸庸碌碌,虽然所“待”小,然而所“树”也极小,故其境界与大鹏不可道里计,离逍遥更是遥不可及了。蜩、学鸠或赤嘲笑大鹏,是因为它们飞得低矮,对于大鹏之高翔远翥不能理解,正是体现出它们“小”的局限。再者,庄子说“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积水和积风,虽然所待要大,但所树也大,表明致远致大者必当厚积,同理可见“适千里者”要比“适百里者”、“适莽苍者”境界要高。

《世说新语・文学》云:“庄子《逍遥篇》旧是难处;诸名贤所可钻味,而不能拔理于郭、向之外。……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议于众贤之外,皆是诸名贤寻味之所不得,后遂用支理。”郭象、向秀、支道林的见解虽有差异,但本质一样,他们都严重歪曲了庄子的思想,他们都以为大鹏和小鸟的境界没有差别,这就导致了后世的聚讼纷纭,而本文旨在通过“待”和“树”这两个关键词进一步探讨逍遥的境界,以求教于方家。

周君闲,语文教师,现居江苏扬中。

第10篇

自上而下,“女祸”种种不知其几多。追根溯源,还在于现象本身与社会大同价值的抽离。我们可以将前者定为A,后者为B。当B之为客体发生改变之后,再以固有公式进行解读,差异性的趣味就自然而生。

是故,所谓Fuck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理解为“不合作”文化。不但同他人不合作,甚至同自己也不合作。而这所有不合作的前提,是最大程度的爱自我,将所有压力与不快对自我精神的损害减缓到最低程度。

这种不合作古来有之,最经典的莫过于庄子。

庄子是宋国的蒙人,做过蒙的漆园小吏,后来以编织草鞋过日子,生活艰难却不愿意做官。他在《秋水》中说,楚王用千金聘他做宰相,庄子对来聘他的人说:“我听说楚国有只乌龟,死了3000年,楚王恭恭敬敬地把它的尸骨装进垫着丝巾的竹箱里,供奉在庙堂上。这只乌龟是愿意死了留下尸骨来显示自己的尊贵,还是宁愿活着拖着尾巴在池塘里爬呢?”来聘他的人说:“当然是活着好。”庄子说:“那还是让我像这只乌龟一样,拖着尾巴在池塘里爬吧。”

自由就是庄子精神世界最伟大而不可替代的money。对庄子而言,Enough freedom to be able to sayyou to anybody on the planet.为了自由,管你是楚王还是什么王,老子统统Fuck you!

当然,庄子运气好,生活在思想百花齐放,国君比较尊重知识分子的春秋战国时代。他不买楚王的账,楚王也不拿他怎么样。倘若他遇到的是暴虐无度的董卓,就像那位大名士蔡邕,恐怕也由不得他想不想做乌龟了。

东汉中平六年,汉灵帝呜呼哀哉,董卓风云际会入洛阳当了司空,他听说蔡邕的名气很大,就招他出来做官。蔡邕称自己有病不肯。董卓大怒,骂道:“老子有本事灭人满门,蔡邕这老小子再跟老子,老子立马剁了他全家下酒。”又催促州郡管用到蔡邕家里相逼,蔡邕为了全家不成董大爷的下酒菜,不得已只好出山。董卓见暴力征辟见效,大是满意,三天之内,升了蔡邕三级。

这是喜剧结尾,悲剧结尾的就太多了。可以说,缺失fuck you money(freedom)是两千年中原文人最深刻的痛楚和苦难。尤其是在异族入侵、家国不复之时,他们倘若要对暴力机器的掌握者说“fuck you”,结果只能是用生命上演一场“血染的风采”。比如嵇康,比如方孝孺,再比如吕留良一族。

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有勇气对统治者说“fuck you”。更多人是用较为温和的方式,fuck my life,以表达和发泄内心的不满。

著名的莫过于竹林七贤(嵇康除外),刘伶那一句“死便埋我”,堪称FML最霸气之言,再无出其右者。

到了FML这份上,不光是臣僚,帝王也是如此。宋前废帝17岁登基,即位后马上叫人去挖自己老子孝武帝的坟,太史劝他说,这不吉利,他才作罢,然而仍往老子的坟上狠泼了数担大粪。

齐废帝东昏侯,长期在家通宵抓耗子,且精研各种捕鼠器具。这是郁闷积压成无厘头的典型。老爹死了,他当众都不哭,说是喉咙痛。后来一次入乐游苑耍,幻觉看到老爹怒目相对,就用草缚成父形,向北斩首,悬草做的脑壳于苑门。这厮还曾凿金为莲花贴地,叫潘妃行于其上,曰:步步莲花。

第11篇

王蒙著安徽教育出版社

庄子是中国历史上的不二的奇才。《庄子》一书,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奇书。庄子令一些人爱得沉迷,恨得顿足。若要谈庄子,需要的不止是一种文体的文学写作实践,更是人生经验,包括顺境下,特别是逆境下生活与思考的经验,是想象力与沟通的愿望与能力,是不无己意新意创意的阅读的生发。《庄子的享受》对于《庄子》不是佛头着粪,而是差堪比翼,正可谓“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财富》

温泉 著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

长年征战股市为什么挣不上钱?买基金到底买什么?股票、基金、房产、期货、黄金您选什么?好股票都长什么样?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未来世界经济特别是中国经济会怎么样,中国的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如何?……该书由著名经济学家、经济博士、银行家作序,拒绝什么也不要拒绝《财富》。这是一本可能改变您不良投资习惯的书,这是一本能给您带来财富的书,这是一本可能改变您家庭甚至家族经济命运的书。

《潜伏在办公室》

陆琪著文化艺术出版社

《潜伏》并不仅仅是一部谍战片,它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职场教程。余则成的经历,打绝对的现实意义,他用亲身体验,教导我们如何在险恶的职场生存。这里讲的,是别人从未说过的,是中国文化里不足为外人道的东西,但同样也是如今中国人的职场环境。这部作品延续讲故事的风格,主角是王小峰,他将遇到各种问题、各种人,那些问题和人熟悉得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

《小时代2.0:虚铜时代》

郭敬明著长江文艺出版社

《小时代2.0:虚铜时代》故事结构庞大,通过性格温和、胆小怕事、没有主见的林萧,冷静理智、刻薄、拜金主义的顾里,艺术才华横溢、爱恨分明的美女南湘,性格大大咧咧但又不失少女之心的唐宛如,这4个从小感情深厚的女生为主线,塑造了十几个特点鲜明的人物,讲述了在改革开放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成长起来的“80后”一代,在追求自己的理想与人生目标遭遇社会现实的碰撞后,所表现出来的责任感、自强竞争意识、效率观念、开拓精神等现代化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

《未来100年大预言》

第12篇

一、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传统———《庄子》的殷商文化传统

庄子的“故里地望”已被众多学者证实乃宋国而非楚国。而宋国的地域文化在周代又颇具特色。崇敬鬼神、喜好占卜、重视巫术、喜爱神话、崇尚玄幻梦想是殷商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殷商文化体系下的子民遇事都需要与神灵沟通,占卜问卦,一般的问卜对象都是天神、地鬼,也包括地示。而天神主要是风、雨、日、月;地示是山、川、土、四方;人鬼则是旧臣、先公、先王、先妣。人们沉浸在对神灵的幻想之中,常常以虚幻的想象方式去理解世界,并与神灵对话。《逍遥游》中“鲲”“鹏”的奇幻妙想便是殷商传统文化中崇拜神权、崇敬鬼神、信赖巫术而又充满艺术创想力和超现实主义的独特文化韵味。这也是殷商文化最为盛行和最普遍的特征。又如《齐物论》中对神人的夸张性描述:“至人神矣!……骑日月,而游湖四海之外……”[1]这种夸张式的境界描述正是对现实世界的精神超越,是对神的崇敬,更是对迷幻世界的创想,是幻想中的人与自然的共生共游。《庄子》中也有不少巫文化的体现,重视巫、鬼正是殷商文化的特色。而此时巫、鬼的样貌、形态还未在人们脑海中形成。庄子在这样的环境下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对神话世界的内容进行吸收、加工,然后创造出了构成《庄子》寓言的重要内容。同时,庄子也会借神巫之言来表达自己对社会、自然的一些看法。例如《庄子》外篇《天运》中的巫咸,庄子借其言表达了人们对“天其运乎”“云者为雨乎”等自然问题的看法。

二、鲜明的政治现实特征———《庄子》的强烈批判意识

从《庄子》二十四则寓言及其他文献记载可以推算出,庄子的主要活动范围在魏国、楚国、宋国三国之间。《秋水》中记载:“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这说明庄子曾经游历过魏国。此外,如此之说在《山木》中也有说明:“庄子衣大布而补之,正緳系履而过魏王。”而庄子深处宋国的依据就更多了,《列御寇》中有记载:“反于宋,见庄子。”“人有见宋者,锡车十乘,以其十乘骄穉庄子。”也有说庄子曾是楚国人(经多方研究已证实庄子为宋国人),依据在于“庄子之楚”(出自《至乐》),但这只能说明庄子到过楚国。由此,可以推断出庄子及其作品《庄子》受宋国的影响较大。而宋国属于弱小国家,在当时的地理位置上极为不利,处于齐国、楚国、晋国三个大国中间,饱受战乱之苦。宋国不仅要向大国进贡纳税,还时常会遭到驱逐和杀戮。[2]《左传》记载,宋国曾经遭到其他诸侯国侵伐20余次。不仅如此,宋国国人还遭到其他国家的污蔑和轻视。例如众所周知的“揠苗助长”“守株待兔”等故事都说的是宋人。因此,在宋国,人们都很厌恨战争,也看淡了功名利禄,对忠孝仁义也是可有可无。他们开始崇尚精神世界的崇高与伟大,与“有”和“无”进行对立思考。这也是与《庄子》寓言中大讲特讲“乾坤”之说“无用之用”“等生死”“齐万物”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对庄子思想以及文学艺术风格更直接、更深刻的影响是在王偃、剔成(宋国的两个国君)的统治下的宋国政治现实。其中又属剔成弑杀宋桓侯自立为王,对庄子的震动最大。《庄子·肱箧》:“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所说之事就是以此为背景。宋王偃的荒统治庄子更是亲身经历过,从宋国灭亡到被诸强肆意瓜分,宋国整个国家都处于悲痛之中,这让庄子清晰、透彻地认识到政治的悲哀以及统治者的荒诞、虚伪、残暴,以及在这个宗法制度、等级制度、专治统治共同制约的背景下人们苟延残喘的生活状态。[3]“今宋国之深,非直九重之渊也;宋王之猛,非直骊龙也。”(出自《庄子·列御寇》)“今世殊死者相枕也,桁杨者相推也,刑戮者相望也。”(出自《庄子·在宥》)等等,都是当时黑暗社会政治现实的真实写照。也正因为在这种社会背景下,庄子才会将无忧无虑、无拘无束、人物共生、自由自在作为创作的基调。综上所述,宋国的社会政治环境形成了庄子创作的基调,对庄子的个人思想、文学风格、作品涵义等都有决定性的影响。宋国的社会政治现实也在《庄子》中的人物心理、地方特色、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关系、人的思想等各方面有所体现。

三、特殊的地理位置特征———《庄子》的杂糅思想

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宋地,房、心之分野也。今之沛、梁、楚、山阳、济阴、东平及东郡之须昌、寿张,皆宋分地。”因此,可以判断宋国应当地处中原,处于东西南北的交汇地带,地理环境特殊,属于文化杂糅区域。前文说到,宋国是以殷商文化为主,而庄子却经历了宋国的灭国之痛。此后,宋国的文化就掺杂了更多的外来文化。这地方特色包括宋国必须依托的周文化以及中原周边地带以老子、列子以及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但是宋国在庄子之前就已经有了道家文化,并且已经成为了道家文化的中心和基地。《庄子》记载,曾有南郭子綦(又说南伯子綦)等道家大师到此讲学。而从《天运》《寓言》《德充符》《齐物论》《徐无鬼》等书籍中,我们可以发现此处所说的道家大师正是老子。[4]再者,宋国与齐、楚、鲁、晋、越等国都相邻,文化交流频繁,自然也会受到各国文化的影响。例如,三晋的思辨思想、邹鲁的儒家思想、燕齐的神仙学说与九洲思想、墨家思想等。宋国可以说是当时的文化交流中转站,各国文化都在这里聚集,在这里得到传播,形成了一个集道家文化、殷商文化、各诸侯国文化、周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体系。因此,中国古代几大思想流派的产生也与宋国或宋人有着密切的关系。孔子先辈为宋人,老子早年、晚年都在宋国居住过,而宋钘、惠施、倪说、禽滑厘等都出生于宋国。而庄子又不同于其他人,他是唯独一个生于宋、长于宋的地地道道的宋人。因此它所接受的文化思想更杂,更能集中体现宋国这个地理环境下所造就的杂糅思想。《庄子》也正是在这样一种文化思想杂糅的背景下产生。《庄子》中的畸形人物就是这种杂糅思想的一种体现。[5]在这种思想混杂、诸家思想难以区别谁善谁恶的条件下,加之宋国国情的忧患,一种淡然于外的畸形人物随之出现。这些人与庄子本人有几分相似,他们表面平静,内心却无限挣扎,饱含强烈的批判意识。他摒弃楚国卿相地位,俨然一副与自然共生的面目,独来独往、自由自在,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而这一切也显示了他对其他思想流派的态度,他愿意恪守宋国本身形成的殷商文化,但又不得不受之影响。例如在《德充符》中就有这样六位与正常人相比显得畸形的人物,主要用于讽刺那些儒者。其中包括哀骀———其实是鲁哀公,申徒嘉———即子产,叔山无趾———即孔子。

四、结语

《庄子》显现了庄子所处环境的地方特色文化、民风、民俗。这也是几乎所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共同特征。以传统文化为渊源,以政治文化为依托,以时代文化为核心,在文化交汇的背景下,广泛吸收借鉴其他文化的精髓所在,最后形成自我独特的文学风格、审美艺术与文化思想。

作者:饶艳单位: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