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13 10:48:08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文书写作,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商务文书;写作;及物性过程;动词;分析。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4-0000-02
1、引言
在以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的加强,实时而高效的商务英语应用人才成为国际贸易交往中的急需专业人员。在对新的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全国部分高校都加设商务英语专业,积极培养对职人才,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所设置的各个科目中,商务文书写作成为文字性处理商务活动中往来联系的重要科目之一,以往的商务文书写作通常把重点放在信函,备忘录,传真,报告,文章,以及营销材料的书写上,并以一种格式化书写为重,没有太多的关注语言的风格和特色,过简的文字累积处理信息的传递,对写作的形式和要求都相对简单些。相形而下,时下的商务文书的写作却要求,尽最快的速度,引入最新的术语和行话最大限度高效地进行沟通。所以了解句子中的传意动词可以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引入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及物性分析常规商务文书写作,特定的交际目的,书面语言沟通的环境,语言商榷对象,以及文书写作所涉及的具体内容中如何应用各种小句和不同的动词的过程来表达语言输出的有效性和新形势下将语言应用在具体商务活动点,旨在能够更好的提高商务文书写作的质量和沟通的效果。
2、理论基础
及物性是一个广义的语义系统,与传统的及物系统相比,其作用是把人们对现实世界中的客观体验包括感官和心理反应及动作行为分割成为各个独立的过程,也就是把客观的经验通过特定的语法规则范畴化,并说明与各种过程有关的“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demem),韩礼德认为:人们对外界事物的客观反应的及物系统把经验分成六种不同的过程:(1)物质过程(mamrial process);(2)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3)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4)行为过程(behavioM process);(5)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6)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对动词的及物性分析,不但可以将语言的概念系统功能比较完全的体现出来,而且还能够把客观世界中的事物主客体所处于的各种过程做出直观呈现。
3、常规商务文书写作中的及物性分析
商务文书的写作是商务交易活动过程中重要的文字流形式,也是商务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中的重点语篇形式,笔者选用《新编商务英语写作教程》中的常规商务英语写作范例十篇进行分析,其类型涉及到询盘、回复函、拒绝函、友好与社交信函、办公室日常信函、备忘录与电子邮件及通信、销售信函与广告等几种普通的文书写作形式,综合运用及物性系统的方法分析商务文书写作中怎样运用小句和动词的过程来表述商务活动过程中双方的意愿表达和文书写作中的语言特点。
经过整理,对十篇信函进行了分析,其中有小句56句,其中物质过程共27句,占48%;心理过程中19句,占34%;关系过程共7句,占13%;言语过程共3句,占5%。这些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来,在常规的商务文书写作中主要采用的是物质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和言语过程,这四种及物性系统,由于信函写出的特殊性以及沟通双方的特定语境,因此基本涉及到行为过程和存在过程。
(1)物质过程分析
物质过程是表示某件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般由动态动词来表示,其结构通常表现为:动作者+过程+目标,即:Actor+Process+Goal,在所采用的10篇范例中,物质过程占了三分之二,其例句为:
a,We are writing to you on behalf of our principalsinMelbournewho areinterested on importing chinaware fTom China
b,Would you kindly send us details of your Shang Di bicycles,which youadvised in latest 1ssue Bicycke World?
c,Our company has developed a new skill for printing high quality book-lets
在10篇例文中物质过程占了很大的比例,以实质性操作性动词为主,如write,send,start,use,try,……等等,在商务文书的写作中长单词、长短语、长句子和长段范在表意上容易引起歧义,不太可能清晰地表达简洁的作用。也就突显出文书写作篇幅比较短小,但言简意骇,明确传达说话人的思想意图,因此,物质过程大量使用突出了以下文书写作的特点,首先是表意准确,话语出方能够对所要陈述的事实能把握清楚,造词用语要能考虑到整个商务活动的相关细节,以便在下一次回函中能做出及时和全面的回复对方的询问和要求;其次语句简洁,在写作时物质过程中选用的动词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句子的简单,让读函人能够明了句意,使用简单的表达法能够做到明确传递意念,避免使用到生僻的词陈述意义。最后,物质过程中选词明确可以使篇幅突显轻松,自然的撰写风格,没有过多的累赘性修饰让对方觉得烦锁,无阅读耐性。因此文书写作中物质过程,要表示出交易双方在对待商务活动中的行动态度的完成的意向,所占比例就相对高些。
(2)心理过程分析
心理过程是表示说话人的感觉、感官、反应和对陈述事实的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心理过程中的表示,一般都会有两个具体事物的参与者,一个是心理活动的主体即感知者,另一个是客体也就是被感知的现象即:Senser+Process+Phenomenon。在商务文书的写作中心理过程通常是反映在信件往来的礼貌礼节和恰当的语气表达上,如:
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our services of pmject management
Considering that you ale one of our first clients in China,we will grant adiscount of8%to you
We would expect a quantity discount in addition to 2%trade discount offnet list prices,and our terms 0f payment are normally 30 day bill of exchange,discoment against payment
在写作的过程中,心理过程主要是在行文的时候表现出对对方的礼节周到的问题上,其高频出现的词语通常是:thank,pleased,consider,expect,be sure,be happy……,这类词的出现可以呈现以下的语境功能,首先,确认对方收到信函时候,能够从字面上感受到书写人的态度,写作时利用委婉的语气表达语言能够使阅读者产生愉悦的心情进行商务沟通。其次,在双方有意见分歧的时,婉转的语言可以表现出理解和尊重对方的观点,能够做到,以积极的态度表明自己的观点。心理过程中的用词妥当,书写的语句得当在某些时候可以很好的缓解双方的看法,避免使用不得当的语言过程将问题激化,在信函中体现礼貌的作答,不是在降低书书写者的尊严,而是将相互尊重的前提放在了商务活动进行的基础层面上。
(3)言语过程分析
言语过程是通过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例句为:
Can youtellmewhat discounts you offer on bulk purchases?
I would like to ask you about the culery as show in your last catalogue,which was passed to me by our office manager
Hease quote us all the items listed in the enclosed inquiry from
言为心声,言是思维形成的具体符号,在写作的过程中,文字的交流也就是话语的交流,常用的动词有:tell,ask,say,speak,talk,de-scribe等,直接是使用表述话语的动词能够比较直接的反应说话人的语言组织过程,在十篇例文中,言语过程只有3句,占全文的5%。这就说明在正式的文书写作中,写作语言的严谨性,以及对词的规范力度要求,太多的在文章中加入言语过程,容易让对方感觉到行文者的的主观愿望和看法,会引起读件人的揣测和误解。
(4)关系过程的分析
关系过程指的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千万种关系的过程。关系过程可以分为归属和识别两个类别。归属的特点指的是A是B中的一种,如:apple is a tind olf fruit,而识别类别指的一个实体确定为另一个实体的具体身份。例句有:
We are a compary that imports yach for sale to japanese clieats,we haueenclosed our compary’s brochune for afeaenle
You eduertisement for coaon tablecloth and embloidend beddcny’s a-louse our atlention
Aswe ane alande dealerintertilesinthe vs
在关系过程中都会满足三个条件,在句子中都会含有一个表示出属性的成份,都会有一个含有属性的载体,都会有一个表示关系过程的动词,在这类句型中可以看出,两个成份实体之间的关系是客观的,没有人为的因素在其中,各参与到商务活动中的双方都应该知晓这些因素,对所要讨论的事情进行主题商议,就某个观点而阐述该观点认知方的个人意见和想法。作为双方协商和沟通的背景材料,表现了商务文书的严谨,客观性不会在协商过程中加入情绪和客观的因素。
4、结语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有了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愉快学习,在学习的道路上再大的困难都能克服,再大的沟壑都能跨越,兴趣是成功不可缺少的催化剂!其实,事务文书写作理论并不很深奥,但有较多的规范,而且文体多,格式强。传统的事务文书写作教学往往先从抽象的概念入手,通过讲解某种事务文书的概念、特点、作用,让学生认识了解这种文书,直到讲完其格式、内容、写作,再参见例文来加深学生的理解。这样,教学很容易流于照本宣科的程式化灌输,让学生感到琐屑、平淡、刻板,兴趣索然。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总结各文种的特点,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经常变换教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高事务文书写作的教学质量。而兴趣是学好一门课程的良好开端和动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
二、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
事务文书写作技能和写作水平的提高必须要靠实践,因此,事务文书写作教学要优化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多写多练,是提高应用写作能力最有效的途径。一个时期以来,事务文书写作教学倡导“案例分析?创设情境?讲练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都是这一理念的体现。在高职教育重视加强工学结合的今天,更应该持之以恒,发扬光大。
课内实践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少讲,学生多练,进行多样化的写作训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动脑筋、动笔头,或佳作评析、病文剖析,或完成书中的练习题、通过“两动”来加强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在高职院校事务文书写作教学中,必须废止教师的满堂灌,要创造让学生积极思维、生动学习的环境和机会。在当前仍是传统的小课堂课时安排的教学形式中,任课教师所能采用的简便实践教学方法之一,就是有选择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讨论的方法灵活多样,可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采用同桌及前后桌三五人自然成组的形式,也可根据具体写作题材临时编组,还可以宿舍为单位编组。讨论的内容可以是理论问题,或是文件分析,或是学生一份作业等。时间长短不等,从几分钟到两个课时都可以。每次讨论议题集中,要求明确,效果也比较好。现以一次两个课时的讨论为例:将一个班按座位分成四个组,每组八,至十人,议题是比较调查报告和工作总结的异同。要求结合自己做过的作业,讲出条理性的认识。在讨论中,有的找材料,有的翻作业,从内容、形式、表达方式、人称运用、作用、特点等各个方面进行比较,大议论中有小议,无拘无束,各抒己见。在较为充分的讨论之后,每组推举一人为代表到讲台上作中心发言。小组其他人员作补充,最后由教师评点归纳。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使全班学生对两种文书的异同(特别是区别)有了条理性的明确认识,而且由于创造了动脑、说话的机会,激发了思维,锻炼了讲话能力,印象深刻。同时也能让学生在学习其他文种时也注意到相互间的差异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种课内实践便于操作和控制,效果快捷明显。
课外实践是指延伸课堂教学,扩大教学时空,校内校外双管齐下。校内,充分利用校园资源,以各种活动作为切人口,组织学生进行事务文书写作实践,例如指导学生写作各种活动的请计划、总结、演讲稿等;轮流安排学生到学校行政科室担任助理工作,承办学校举办的会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会议议程安排、会议接待方案、会议记录等一系列写作任务。这些实践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以致用,可操作性强。校外,安排学生深人企业进行认知实习,使学生认识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掌握企业文员的岗位职责,在工作中把事务文书写作理论运用到实际中,让他们亲身体会事务文书在现实工作中的作用,增强他们学习的紧迫感和积极性。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寒暑假的社会活动,观察社会现象,体验社会生活,在具体实践活动中收集信息,积累素材,进行与之相适应的事务文书写作训练。这种写作实践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可以强化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领会事务文书写作真正的涵义与价值,确定正确的写作思维观和事务文书写作应用观,培养正确的思维习惯与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师生互动写作
在事务文书实训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教师应多利用多媒体组织课堂写作,当堂亲自示范事务文书的写作,这样可以实现师生现场互动,能收到良好的实训效果。比如,教师在教学中给出实训写作题后,与学生讨论如何拟写标题、怎样开头、怎样写主体部分、怎样写结尾。短的写作题可以边讨论边通过电脑键盘直接敲到屏幕上,用多媒体现场呈现出来;文体较长的事务文书写作题,如计划、总结等,可经过讨论列出较为详细的写作提纲,并有针对性地拟写一些段落,给学生以示范引导。一些简短的事务文书写作和病文修改也就让学生现场操作课件,参与写作和修改。在师生共同参与应用
文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真切感受到写作时的构思思路、语言
组织、写作格式等,师生也更好地交流了写作体会。同时,师生一起作文,更易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解决了多数学生在给出事务文书写作实训任务后往往不知如何下笔,感觉写作难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语文 新媒体文书 写作教学 有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B-0101-02
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手机已经成为我们与外界沟通交流的一个重要工具,尤其是智能手机的广泛应用,更是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人们逐渐习惯于依赖手机获取各种信息,进行沟通交流,新媒体文书因此应运而生。中职生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新媒体文书,那么,如何让他们掌握新媒体文书的写作要求,并在日常生活中正确运用呢?
一、中职生使用新媒体文书现状
随着手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中职生使用智能手机已经是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甚至与手机形影不离。智能手机的强大功能,加上互联网沟通的便捷,使中职生的人际沟通方式发生了改变。以笔者教学的班级――护理 187 班为例,全班 50 名学生全部使用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使用率达 100%;每名学生都有自己的 QQ 或微信,并开通了QQ 空间或微信朋友圈。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他们习惯通过 QQ、微信和他人进行交谈,喜欢在 QQ 空间、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记录生活,寻找存在感,寻求关注度,其中一部分学生对网络交流的依赖和迷恋程度很深。可见,中职生使用新媒体文书的频率很高。
不过由于中职生年龄普遍偏小,文化基础相对薄弱,加上认知和分辨能力不强,在使用新媒体文书时出现了很多问题。
(一)文书书写随意,不规范
现在的中职生从小生长在网络兴起和智能手机开始盛行的时代,大部分人从小学开始就接触手机短信、QQ 等,并开始写新媒体文书了。但由于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新媒体文书写作学习,他们处在一种随意书写的状态,出现了文书书写随意、不规范的现象。这从他们的 QQ 和微信昵称、个性签名、说说、日志以及给好友说说的评论中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有的学生所用的昵称艰涩拗口、不知所云;有的在书写说说时过度使用网络语言,不管恰不恰当,盲目跟风使用;有的过度使用表情符号,经常是一堆表情符凑在一起,让人眼花缭乱;有的随意使用标点符号,与现代汉语中标点符号规范使用的要求相去甚远。跟传统文书的规范格式比起来,新媒体文书书写显得过于随意。
(二)文书内容五花八门,不筛选
处在信息爆炸时代,人们每天都被各种信息包围着,同时也成为各种信息的者,加入了自媒体时代行列。在各种信息唾手可得、信息易如反掌的年代,年纪不大、分辨能力不强的中职生也在信息的海洋中随波逐流,看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大多数人手比脑快,不经过认真筛选就信息的现象比比皆是。例如,看到自认为有点意思的东西就转发,觉得无聊了就发个自拍或几个文字,要吃东西还不忘记给手机先“吃”,即先拍照上传后再吃,甚至旁边走过一个他觉得看不顺眼或是有点特别的人,都要拍个照再加一两句自以为是的评论发到 QQ 空间或是微信朋友圈……新媒体文书的内容五花八门,让人不免觉得混乱和无序。
(三)文书格调低级庸俗,不高雅
发达的网络让人们拥有各种信息的便捷途径,也许是跟风凑热闹,又或许通过这一途径为自己减压,几乎所有中职生每天都会使用新媒体文书,有些学生因此提高了写作能力,有些学生从中获得了鼓励和理解,其中的正面影响是值得肯定的,但相比之下,因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却不容忽视。有相当多的学生把网络当成负面情绪的发泄地,一有什么消极情绪或是不满就在 QQ 空间或微信朋友圈随意宣泄。通过新媒体文书反映出来的东西不高雅,需要教师及时引导。
(四)文书质量参差不齐,不乐观
中职生普遍文化基础不好,这在新媒体文书质量上也表现得比较明显,语句不通顺、经常出现错别字、不使用标点符号或是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词不达意等现象屡见不鲜,只有通过教师及时规范的引导,才能扭转这种局面。
二、中职学校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的现实意义
在中职学校《应用文写作》这门学科中,安排了新媒体文书写作的教学内容,要求学生了解新媒体文书的文本特征、成文特征和写作要求,并在 QQ空间、微博、微信和手机短信等新媒体文书写作过程中学以致用。这是新形势下中职语文教学顺应时展要求、顺应社会进步趋势的具体体现,也是职业教育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社会需要,以市场为导向的办学特色的体现。通过学科教学,让学生正确掌握新媒体文书的书写方法,正确利用网络表情达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是增强新媒体文书的规范书写意识,提高中职生的语文素养。引导中职生规范书写新媒体文书,这是新时期下提高中职生语文素养的必要途径,也是中职生适应时代和社会要求,成为市场所要求的实用型人才的必然趋势。
二是倡导文明健康的网络生活方式,提高中职生的网络素养。网络素养也是网络时代里人们需要具备的一种重要素养,有针对性地引导中职生书写新媒体文书,让他们正确地通过网络表情达意,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网络意识和文明习惯,是新时期下育人工作的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是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在国家大力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引导中职生规范书写新媒体文书,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通过规范书写新媒体文书,对鼓励中职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争当中国青年好网民,体现良好的精神面貌,都是极其有利的。
三、中职学校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有效课堂构建的实践和体会
(一)要有新理念
处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我们不能因为它有消极的一面就抵制它、拒绝它,因为它已经渗透到多数人的生活中。同样的道理,对于学生使用智能手机,使用网络,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而是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规范书写和正确使用新媒体文书,是应用文写作教学的一个具体任务。
当代中职生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同以前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教师在教学上还是囿于传统思维和单一模式,很容易出现满堂灌现象,这与有效课堂是背道而驰的。为此,在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中,教师要敢于冲破传统教学理念的樊篱,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教学活动,用新的教学方式贯穿始终,大胆借助信息化手段,让课堂内容变得丰富实用,让教学形式变得生动活泼,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从而达到构建有效课堂的目的。
(二)要有新形式
在进行新媒体文书写作教学时,笔者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告诉学生这个内容要借助互联网、借助手机才能完成教学任务。因为学校有规定,上课时学生一律不准使用手机,各个班级也制定了具体的班规条款,明确上课期间手机统一放置,调为静音或关闭状态,所以当笔者这样告诉学生时,一开始他们以为自己听错了,接着又以为笔者是在开玩笑,等笔者把理由讲清楚,他们马上欢呼雀跃,争着跑上讲台取走自己的手机,兴高采烈地等待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出来,为教学计划顺利推进奠定了基础。
接下来的导入新课环节,笔者将自己在问卷网上设计的《中职生使用网络语言情况调查问卷》网址粘贴到班级 QQ 群上,让学生进入班级 QQ 群,打开链接参与问卷调查,如实回答自己使用网络语言的情况。由于这与传统问卷的调查手段不一样,学生一直处在兴奋的状态下参与教学活动,等他们提交了自己的问卷后,笔者从网络上看到全班学生回答情况的汇总数据并公布调查结果时,他们也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了全班同学使用网络语言的总体情况,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比传统教学形式的效果要好很多,效率要高得多。之后笔者顺势引出新媒体文书写作这一教学内容,并告诉学生先放下手机,转移到课本内容上来,等把理论知识讲完后继续使用手机练习,学生听话地放下手机,并带着一种期待的神情继续学习。在讲解完新媒体文书写作相关理论知识后,笔者根据理论联系实际这一原理,布置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以“校园的美”为主题,选取校园里自己认为美的人、事、物、景、现象等内容,写一则不少于 200 个字的说说,并配上相应的图片。这种利用信息平台交互功能进行作文的方式,摆脱了传统写作工具―― 纸和笔,借助智能手机来操作,完稿后即可发表在网上,也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再次拿起手机,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关注度比平时高了很多,学习热情空前高涨,这无疑是创新教学形式带来的结果。
(三)融入爱的引导
在网络社交平台上书写新媒体文书,其实也是学生抒感的过程,相比传统作文,这个特点更加明显。因此教师要融入情感,用爱引导学生,让他们在巩固既定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有正确的情感指向,让两者结合才能很好地达到教学目的。比如布置“校园的美”这一道练习后,笔者也随堂写了一则描写校园景色、抒发爱校情感的说说,并配上不久前在校园里拍下的一张枫树的图片。在 QQ 空间上成功发表说说之后,笔者用屏幕快照的方式将说说截图,然后将图片发送到班级 QQ 群里,学生直接在群里看到了笔者发表的完整说说。看到教师带头完成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的作业陆续完成并相继传到 QQ 群里,因为首次用这样的方式提交作业,大家成就感十足。而且由于作业是在 QQ 群上提交的,作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他们自己也都能发现,这时教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也就是说,要抓住点评这一重要环节,在对教学内容进行属于理性用嬷识总结的同时,还要走进学生在说说里所传递出来的情感世界,用爱心引导他们,让他们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巩固新媒体文书的写作知识。比如,肯定书写规范、情感表达合理、图片搭配得当的学生,指出格式不规范、情感表达不恰当、错别字等问题,让大家进一步明确新媒体文书的写作要求。整个教学活动顺利结束后,学生意犹未尽,有效课堂就此形成。
(四)体现正能量
中职生并非我们想象中的只会追星娱乐、沉迷游戏,他们也关心时政,关心社会问题,关键看教师怎样有艺术、有智慧地引导。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社交平台,不要在公开的社交平台上宣泄负面情绪,不顾新媒体文书的写作要求随意书写。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旋律,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理性表达情感,传播正能量,充分发挥新媒体文书的社会作用,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贡献个人力量。
纵观整个司法实践过程,法律文书的识别和制作具有重要地位。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再到人民法院、仲裁机关、公证机关,包括律师事务所在内,在进行司法实践的过程中,必然会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所谓法律文书,是指在司法程序中,司法公证、仲裁机关处理各类普通诉讼案件和特殊诉讼案件时使用或制作的,以及案件当事人、律师自书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总称。法律文书课程是法学本科教育在高年级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当学生系统地学习法理学、宪法学和各个部门法学后,开设法律文书写作课程尤为重要。法律文书作为司法实践的载体,其制作质量的好坏,直接反映一个法律工作者综合素质的高低。因此,以培养高素质高质量法学人才为目标,高校应重视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与改革,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文书写作技巧,适应未来的法律工作。另外,法律文书写作也是国家司法考试大纲要求的考试内容之一。因此,我们应该认识到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并在教学中予以高度重视。
二、法律文书教学的现实困境
从目前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来看,教学理念落后,教材范文滞后,课程安排不合理等问题导致文书写作教学与司法实践脱节,教学目的难以实现。
(一)教学模式落后、实用性差当前,几乎所有高校法学专业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模式都以理论灌输为主导,辅以课堂练习,形式封闭落后。课堂上,教师依照教材内容提供简单的案情材料,让学生听、记、写、改,完成教学。考试通常采用开卷形式,学生只管照搬模板誊抄。此教学模式导致的问题不容小觑。一方面,导致学生对模板依赖性极强,文书写作上存在逻辑性差、语言表达不佳的问题;另一方面,理论灌输加模板写作的教学模式实用性不强。司法实践中不同案件在逻辑说理上会有截然不同的表现。以民事状为例,离婚纠纷的诉讼重点跟借贷纠纷、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的诉讼重点存在很大差异。只考虑模板、格式和相关法律条文的教学模式实用性差,不便于结合实际案例,无法满足司法诉讼的基本要求。
(二)教材范文具有滞后性目前,市面上几乎每一种法律文书教材都存在案例陈旧、范文滞后等问题。以我校采用的2013年7月版的《法律文书写作》教材为例,教材中选用的范文过于陈旧和滞后。比如,采用1979年的‘8.24’枪支被盗案的立案报告;采用1999年的不决定书;采用2001年的马向东案刑事裁定书。客观地说,十多年前的案子虽然具有代表性,但从司法进程而言,不管从法条上的调整、法律观念上的进步还是语言文字的运用来说,这些范文都过于滞后,根本不能代表现有法律文书的水平。学生习惯于模仿范文语言,造成他们制作的文书并不能与现有的司法实践活动相适应。另外,除案例范文滞后外,教材内容也存在实用性差问题。以状为例,通用教材一般关于状只涉及概念、内容、格式和范文,对写作思路和逻辑说理过程并无提及。可见,空讲理论的教材无法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法律思维方式的训练更无从谈起。
(三)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学内容过多现有的法律文书课程普遍存在课时安排过少、学习内容过多的问题。以本校为例,本课程一般教学时间为17周,每周2个课时,共34个课时。我校采用的教材分为9章,按法律文书制作主体划分,系统介绍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公证机关法律文书和律师实务文书,涵盖司法实践中的主要法律文书类型,大致有60多种。粗略计算,为完成既定的教学内容,意味着每节课至少要讲2种以上文书。因此,要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显然不可能。事实上,教师往往只能挑选重要的几个或几章内容进行讲解。这样一来,学生训练的机会少,掌握的内容也少,付诸实践时必然有所欠缺。
三、法律文书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教学理念传统的法律文书教学理念以教师为中心,重“教”轻“学”。以“理论灌输+模板代入”为主导,把学生放在被动和从属地位,致使学生写作时更偏爱照搬模板,而不对案例进行法理分析和逻辑说理,不利于学生发展和成长。因此,要教好法律文书这门课程,必须转变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理念,应抛弃“以教师为中心”的观念,提倡以学生为本,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培养学生法律思辩能力、法律写作能力和法律运用能力为中心,走“自主+互动+实践”为主导路线,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能动性,实现法律文书课程的教学目的。
(二)转变教学模式单一的“填鸭式”教育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死记硬背、模板誊抄也不能适应当前司法实践对法律文书制作的要求。法律文书教学应尝试一种新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和训练的热情,让学生主动思考写作思路并进行实例训练。因此,本课程的教学模式应由“理论灌输”转为“实践教学”,教学重点应从“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教学方法应由“单向信息传递”转为“综合互动”。首先,为满足司法实践对法律文书写作的要求,必须抛弃传统“理论+模板”的教学模式,走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其次,法律文书课程不仅要让学生记住法律文书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让他们懂得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写。教学重点不是如何把案例内容填进模板,而是让学生学会法律思维与逻辑辩证。最后,单向信息传递的教学方法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应在教学中尽可能与学生进行互动,采用案例讨论、职业角色训练、模拟法庭等方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传统的高职应用写作课程内容,一般按照学科体系章节式结构划分为国家行政公文、工作事务文书、日常事务文书、专业文书等类别,在教法上一般采用理论讲解—写作练习—作业评讲的环节,而且无论是面对什么专业的学生,都采用同样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在于:首先,与专业割离的教学内容,无法体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专业职业能力的目标;其次,通过学情分析表明,高职生具有知识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注意力不够集中,形象性思维比逻辑性思维强、比较喜欢动手操作的特点,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学习方式,不符合高职生的学习特征特点,而且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等可持续发展能力。教学实践证明,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能有效去除传统教学的弊端,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主要通过基于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基于行动和任务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过程等方面实施“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总的原则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1.基于职业能力发展,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定决定着教学内容的取舍,所以要紧紧抓住“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这两个要点,确定教学目标。对于职业能力的理解,尽管不同学者理解有些差异,但比较一致的是将职业能力概括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努力建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据此,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毕业生面向的职业岗位群是商贸、流通、生产等行业中小企业的文化建设专员、人力资源管理专员、营销策划专员、连锁经营店面设计陈列专员以及品牌经营加盟创业、独立文化设计与营销工作室创业。其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对企业的品牌文化建设进行分析并进行策划、方案撰写、品牌营销的能力,对企业的文化宣传活动进行策划实施的能力,具有广告文案策划与基本运作的能力,具有进行市场调研方案制定、问卷设计、发放、收集并分析的能力等。通用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是具有沟通协调和交际能力、商务应用写作及语言口头表达能力、创业的能力、即兴发言和小型活动或会议主持的基本能力等。根据“知识与工作任务联系”这一原理,将与应用写作相关的职业能力抽取出来,确定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用写作课程教学目标是着重培养学生专业面向工作领域常用的策划文书、调研文书、信息文书、公务文书、公关礼仪文书等写作能力及在职场中实际操作和应用的专业能力以及良好的基本礼仪、交流表达、协调沟通能力,独立思考、制定工作计划、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
2.根据课程面向的典型工作任务,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学习情境
根据职业能力分析所形成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选取与安排按照以下四个步骤进行:分析职业岗位群包含的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开发学习情境、确定教学组织形式。根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职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了涉及“应用写作”的工作技能构成,在这些工作技能基础上,选取了应用文写作基础、公务文书写作、信息文书写作、策划文书写作、总结调研文书写作、求职文书写作、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等七个方面的写作技能,构成了课程的教学内容框架。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按照职业能力培养的规律,把这七个方面的写作技能合理序化构建成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和熟练者四个学习阶段(情境),由低至高地递进式学习。同样依据“建立知识与学生所学专业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一原理,在初学者、高级初学者、有能力者和熟练者四个学习阶段(情境)中,我们摒弃了传统的应用写作课程“章节顺序教学模式”,进一步以真实职业(群)活动为课程内容主线,设计了五个与学生专业面向的工作领域密切相关的项目任务(也就是职业学习情境),以工作项目的模式实现学习情境的构建,分别是认知任务、会议工作任务、专题活动工作任务、成立创业公司工作任务、求职活动任务等五个项目。在每个项目任务中,包含了该工作过程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文书写作内容,并按工作流程对涉及到的文书进行情景式实操或模拟写作。如“专题活动工作任务”项目,是针对中小企业文化建设专员、营销策划专员工作领域常涉及的策划企业文化宣传活动、产品促销专题活动等创设的职业学习情境。按照任务工作流程,先后要写作的文书是活动策划书、请示(函)、海报、邀请书、消息、专题报道等。“成立创业公司工作任务”项目创设的职业情境则是针对品牌经营加盟创业、独立文化设计与营销工作室创业就业目标的工作领域而设置,目的是在仿真的创业职业情境中,强化学生创业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任务工作流程,先后要写作的文书是市场调查报告、市场预测报告、计划、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广告文案、总结。创设职业情境教学,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来整合相应的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职业情境中去主动获取、建构知识,不仅实现了课程内容由学科结构向工作结构的转变,而且加强了学生的直观体验,使学生充分感受到写作与职业的关联性,有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在课堂或实习时完成一项项工作任务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职业能力。“以工作过程”为主线的课程教学除了传授写作专业技能外,更主要的是让学生在“工作过程”中、在职业情境中了解工作的能力要求,从而形成“工作过程”完整的概念,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提高学生的工作意识和职业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后续发展能力,完成写作专业知识和职业专业能力的迁移与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能力”这两个要素构建的教学内容。
3.实施行动导向教学,实现学习情境的教学组织
通过“知识和工作任务联系”来培养职业能力,意味着我们要从工作任务、职业能力、专业知识等多维度的立体知识结构中确定教学内容和组织方法。确保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能力有内容维度,也有结构维度。所以,我们在确定应用写作课程结构时,充分考虑影响学生职业能力的结构变量,以工作过程的结构来构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以工作过程为参照系来序化知识,即对课程内容的编排是一种“串行结构”,主要的实现方式是以项目为载体,通过“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改传统的“先学后做”为“边做边学”或“先做后学”,以“做”促“学”,使学生在仿真的情境中领略工作过程带来的体验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我们在每一个工作任务中,按照行动导向教学五个完整的行动序列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使用一案贯通的项目教学法组织教学。在教学组织中,主要通过任务驱动、分组合作讨论学习的方式开展情境教学。将学习过程和工作过程充分融合,以任务驱动统领教学过程的实施,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学生由过去被动听讲变为主动探索行为。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通过完成“工作任务”涉及到的应用文写作来获得一定的写作知识和技能,而且在“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为主体的角色地位促使学生要主动“学会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在团队的合作过程中,团队的效应还使学生能够通过交流、沟通、辩论、让步等形式,提高生存、交往等社会能力。在这样的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总体教学目标。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应用写作一体化教学考核
课程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教学目标达成程度,要通过考核检验教学绩效,由于知识能力结构基于工作过程,所以考核特别重视实践性和过程性,以考核学生的工作技能。在实践中,我们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形成性评价主要考核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质和学生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其中职业素质包括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仪表礼仪、团队协作、交流表达6个方面,采用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多维度进行。项目完成情况考核是综合学生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后所得的综合评分。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进行,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文写作基本技巧两个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文写作基本技巧除一些通用的知识和技巧外,融入了平时实际写作训练时所遇到的大部分知识点和写作方法、技巧。这样可以检验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必去死记硬背,同时又强化了工作能力的训练。
三、结语
司法文书写作属应用写作范畴,它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统一、固定的行文格式,目的在于明确反映参与人的身份事项、案由、案件的事实、证据、理由、结论。审理的组织方式和人员等基本内容,体现法律程序要求的特定项目,以保证司法文书的合法性、完整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2.具有实事求是、严肃庄重、准确精练、逻辑严密的语体风格。
3.内容主要包括叙事、举证、说理和结论等,要求符合哲理、事理、法理、文理四者统一的原则。
4.结构相对固定,除标题、首部、尾部外,正文多数按照事实、理由、结论的顺序排列。
5.书写要求用钢笔黑墨水写,字迹端正、标点正确、数字正确,文中的发案时间、有关人员年龄、金额及实物数字等均用阿拉伯数码。
关键词:应用文;高职;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8-0011-01
应用文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人民群众用于沟通情况、交流或传播信息、表述意愿、处理业务、解决问题而撰写的具有一定的惯用格式和特定规范的实用性书面材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文写作已成为人们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事务不可或缺的工具,成为现代社会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但相对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岗位的要求,目前应用文写作课程并没有达到其应有的作用,教师教之无味,大学生学之无趣,厌学现象较为严重,使应用文教学走入了困境。
一、应用文写作教学问题分析
(1)教学内容陈旧。应用文内容相对理论抽象化,结构较为规范化,语言相对严谨简洁,教师教学易于程式化,“文体知识+例文分析+写作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所选例文陈旧,与大学生的距离太远,缺乏针对性、适用性差,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2)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差。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文化成绩较差,写作水平较低,普遍缺乏写好应用文的信心,再加上对应用文写作知识的不了解,使他们觉得自己缺乏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二、改善观念,学以致用
(1)根据专业岗位侧重教学内容。高职院校开设应用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就要求在“文种”的教学选择上不能一概而论,必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实用”为目的,按照不同专业岗位的人才培养方案来确定教学内容。如经贸专业的大学生侧重学习经济文书写作,管理专业的大学生侧重学习公务文书写作,文秘专业的大学生侧重学习秘书文书写作。即使是同一专业,类属也有差异,如秘书专业可分为行政秘书和涉外秘书等,应用文教学内容也应有所不同。有所侧重,因材施教,既着力于专业文书,也要加强日常生活使用频率较高的文种,如通知、计划、求职信等。如果不分主次,不加取舍,应用文教学效果自然是“学得越多,会得越少”。
(2)依据“实用”原则制订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制定的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文件,即对每节课、每种文体讲授的重点、难点及实践操作进行详细的布置与安排。在教学内容上,选择实用性强的文种;在授课进度上,侧重于写作方法的讲授和实际写作能力的训练,以“实用”为原则,以“会用”为尺度。但是,大多数应用文写作教材常常是按照概念、特点、分类、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和相关例文这样固定的模式进行编写的,有时概念、特点、分类的篇幅甚至超过了写作方法。所以,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和实际授课过程中绝不能照本宣科,应改善观念,把大量的宝贵时间着力于写作方法的讲授和写作能力的培养上。
三、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习兴趣
(1)情景教学,角色扮演。高职大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实践经验的缺乏,对部分应用文的使用环境很陌生,为了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体验,教师在教学中可采用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授求职文书时,要求大学生模拟招聘现场。一组大学生扮演招聘人员,拟写招聘启事;一组大学生扮演应聘人员,拟写求职信,制作个人简历。之后进行求职面试,让应聘大学生进行3分钟的口头自我介绍,最后招聘大学生和教师一起进行点评,讨论自我介绍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内容,让大学生认识到应用文的实用性,认识到掌握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必要性,进而使他们在亲身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这样,充分激发了大学生的写作热情,加大了参与力度,最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互动教学,合作竞争。高职大学生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好胜心,利用大学生思维活跃的特点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能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为枯燥的学习增添乐趣。例如,教师讲授完调查报告的理论知识和写作格式后,可让大学生分组写作反映校园生活的调查报告,每组自定感兴趣的调查内容,从写调查问卷到形成一份调查报告,组内成员各司其职,共同讨论,交流学习,集体完成教学任务。再如,在做病文改错时,给大学生分组并告知文中有多处错误,但是每位大学生只能改正其中一处,回答正确后得到课堂表现分,最后统计哪组的大学生课堂表现分高,再给予集体奖励。大学生们争先恐后发言,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叶圣陶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要做到为了不教而教。”大学生课堂上表现出的合作竞争是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教师应将课堂主动权归还给大学生,积极引导大学生在课堂中展开互动,调动每个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促进了其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及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之,应用文教学要改善观念,针对不同专业岗位的大学生,以“实用”为原则,以“会用”为尺度,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高职应用文教学达到大学生未来岗位需求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周春久.应用文写作教程新编[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7.
[2]刘欣.大学应用文写作教学方法例谈[J].教育探索,2011(01).
关键词:法学专业;实践教学;实践主修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15-02
在法学专业本科教学中,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是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在实践教学中,目前普遍采用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训练、诊所教育等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法律职业能力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法学专业在实践教学中仍然存在着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缺乏体系化的设计和常规性的安排、培养特色不够鲜明、培养出来的人才在职业竞争中缺乏整体优势等问题。为了系统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提升职业技能水平、突出培养特色,结合高校法学专业教学的实际进行系统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上述不足,可以说是高等教育中法学专业实践教学的一种新探索、新尝试。
一、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提出
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在高等教育中注重实践教学、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普遍共识和整体趋势。但当前高等教育中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知识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其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明显薄弱,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基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薄弱的现状,在充分考虑高校教育教学条件以及社会对高级人才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深化实践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具体说来,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高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确定的培养对象从事专业对口的职业工作所必须具备的实践操作能力。“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并不是仅仅指具备的一项专业能力,而是在所有专业能力都具备的基础上,所具有的一定专业特长性质的专业实践动手能力,是高校培养专业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的核心竞争力。”[1]渤海大学从2013级学生开始进行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工作,各个专业结合各自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这一培养方案与原有的专业培养方案配套实施。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作为培养方案实践环节之一,教学培养历时三个学年,是学生必须参加的系统的专业实践能力训练。这样“二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加符合强化实践教学、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为社会培养素质高、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的现实要求。
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法学专业是一个实践性极强的专业,其所培养的人才应当是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够系统了解法学知识框架,掌握法学的基础理论,熟悉我国的主要法律规定和相关政策,具有运用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案件分析与处理的能力,能够胜任法律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为了实现这样的培养目标,在高校法学专业教学培养中必须在进行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学生法律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1.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是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常规性和长期性的需要。在以往的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中,课内进行的实践环节常常因为教学时数的限制处于被理论教学挤压甚至取代的窘境,课外进行的实践活动如模拟法庭训练、法律诊所教育等常常具有阶段性的特点,而且学生实际参与的范围也比较有限。而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可以作为一个贯穿二到三个学年的实践教学活动长期开展,通过学生的课外练习和教师的集中指导实现法律职业能力培养的常规化和长期化。
2.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实现职业能力培养系统性的要求。如前所述,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不仅仅是一项能力,而是由多项基础能力组成的综合能力。它能够涵盖法律职业所要求的多种职业能力,涵盖法律职业素质的全部内容。在培养与训练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基础能力训练开始,逐步扩展到核心能力,最后形成综合能力。因此,可以说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实际上是在对法律职业能力进行分类、分层、分解之后所形成的结构完整、顺序合理、内容全面的培养训练体系,体现系统培养法律职业能力的要求。
3.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突出法律人才培养特色的要求。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把何种能力确立为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取决于各个院校对办学特色、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定位。各个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自主确定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内容,打造各有所长、各具特色的高级法律人才。这不仅可以充分发挥各个院校的培养优势,而且也能够为社会提供专长各异、类型丰富的法律人才,更好地满足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
三、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现有的“两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专业主修能力的培养处于辅助地位。它是为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与训练而设置的实践环节,训练主要采用课外训练的方式,主旨是进一步强化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以突出人才培养的特色、提升人才的核心竞争力。这一尝试和探索有利于法学实践教学改革的深化。在原有的法学专业综合实训、诊所教育、模拟法庭训练的基础上开展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能够进一步完善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体系,实现专项能力培养与综合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训练的有机结合,弥补课堂教学时数不足的问题,通过学生的课外自主训练强化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运用,提升法学专业教学的整体效果。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对人才培养特色的凝练与凸显具有重要的作用。综合性及专门性院校可以结合各自的发展定位、学科优势等确定不同的实践主修能力,以突出自身的人才培养特色与优势。例如研究型大学可以把法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内容,经管类院校可以把企业法律实务能力作为培养内容,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培养专长,突出培养特色,满足社会对各类法律人才的需求。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有利于校企(院、所)合作的实现,形成教育培养与就业的顺畅对接。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各院校可以进行校企(院、所)合作培养的尝试,如与企业或者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单位进行合作培养、定制化培养。通过双方研讨确定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与方式,有针对性地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及就业质量。
四、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与内容
1.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制定、培养内容的设置及培养训练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突显特色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作为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的重要尝试,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特色,并在主修能力确定、培养与训练等各个环节突出这一特色。(2)实践为主原则。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训练,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学生实践为主、教师指导为辅的模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机会,形成自主、自觉训练的良好习惯。(3)职业标准原则。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实践能力的确定、训练和培养必须贯彻法律职业标准,以取得良好的培养效果。
2.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的内容。由于专业实践主修能力是与职业工作对应的实践操作能力,因此,在其内容设置上应当充分考虑社会对人才职业能力的现实需求、学校的培养条件、学科优势等因素。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在制定实践主修能力培养方案的过程中,经过系统分析和充分论证,认为法学专业学生在法律职业工作中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应当是以语言表达能力、法条查询与适用能力、案件分析能力为基础的法律文书处理能力。因为初入法律职业的人最先接触到的工作就是法律文书的写作,同时,在职业活动中各类法律文书的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应用型法律人才要胜任法律职业工作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
法律文书处理能力是涵盖案件分析与法律文书写作的法学专业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法律查询与适用能力,即找法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分析案情,确定案件法律性质,找到对应的法律条文并加以正确适用的能力。第二,案件分析能力,主要培养学生全面分析案件、准确适用法律、出具法律意见并对案件中涉及的争议问题进行分析论证的能力。第三,法律文书写作能力,培养学生写作各类民事、刑事、行政等诉讼文书和非诉讼文书的能力。在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中,结合法学专业课程的设置实行分阶段培养。第一学年为基本素养培养阶段,主要进行法律语言与法律思维训练。第二学年为专业技能培养阶段,将分阶段进行法律查询与适用训练、案件分析训练和法律文书写作训练。第三学年为专业技能提高阶段,训练内容包括法律文书写作及模拟法庭训练。渤海大学法学专业的实践主修能力培养工作已经在2013级本科生中开展,目前已经完成了第一学年的基础素养训练。从训练情况来看,在学生尚未系统掌握法学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进行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是合适的。经过系统的训练,学生口语表达的心理障碍得到排除,语言表达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可以说,目前渤海大学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是顺利的,有成效的。但作为一种新的尝试和探索,法学专业实践主修能力的培养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评价与考核标准如何细化、如何提高能力训练的“实战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还有待于我们在工作中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英文规范书写 中小学生 教学
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英文书写在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也是深化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基础。据调查,目前有80%以上的中、小学生字母书写不标准、杂乱、潦草、东倒西歪、比例不协调,尤其是存在着间距不均、粘连、脱节等现象使得字迹难以辨认。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作业质量和考试成绩,而且影响了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高和英语交流的实用性。在2010年3月的“两会”期间,科技界有40多位委员联名提案建议要加强中、小学生书写能力培养,可见对中、小学生书写能力的培养已不仅仅是教育上的问题,而且已成为一种社会问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不仅能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而且对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知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提升教学质量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快速有效的规范书写教学之意义已远远超越了书写教学的本身。
一、中、小学生英文书写的现状
(一)英文书写教学没有引起重视
在中、小学基础教育中,英文书写教学被严重忽视,应试教育使教师、家长和学生都把注意力放在英语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上,而很少注意书写能力的培养。学校没有给学生展示英文书写才能的平台,教师也不给学生欣赏他人英文书写作品的机会。总之,学校没有把英文规范书写作为一项常规的教学任务来抓,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没有形成良好的书写教学氛围,因此,英语书写仍然是学校英语教学中的薄弱环节。
(二)英文书写教学缺乏示范和指导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有些教师的英文板书随意性很强,速度快又潦草,因此无法起到示范作用,这直接影响了学生对英文书写的兴趣和质量;有些教师发现了学生的书写错误,也没有及时地加以纠正,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了不良的书写习惯;有些教师甚至把“写”完全放到课外,作为家庭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导致学生错误地理解为练字仅仅是为了“练”,而忽略了练字的真正目的。由于没有引导学生把书写与应用相结合,必然导致英语书写教学的无效性。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主动性差
中、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动、自控能力差。由于以往的书写教学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学生即使经过了大量枯燥的练习也很难发现其中的规律和技巧。书写水平不能明显提高,必然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之产生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由于英文书写作业形式单一,学生找不到兴奋点,对英语书写也慢慢失去兴趣,作业开始马马虎虎,只求速度,不求美观,有的甚至开始逃避书写,导致写字质量越来越差。这种情况长此以往,学生必然会觉得书写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而失去书写的主动性。据调查,80%的学生不重视英文书写,下笔随意,字迹潦草,没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四)英文书写教学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多年来英文书写教学依赖的是传统的书写模式,而传统的书写模式仅仅是给学生提供了占格框框而已,简单地讲也就是哪些字母占中格,哪些字母占中上格,哪些字母占中下格,因此无法限制学生书写时的随意性,对字母倾斜角度的统一、字体重心的稳定,字母的宽窄大小、间距的准确等都没有提供确切的依据、方法和要领。如什么是大小一致?什么是宽窄均匀?什么是圆润?什么是饱满?什么是流畅?什么是间距精准?如何做到字母之间的不粘连?怎样控制单词的不脱节等都缺乏实用的指导工具。
(五)中、小学生对英文书写要求不明确、方法不正确
字母书写是英文书写中最基本的元素,大部分学生在书写中没有掌握基本的书写方法,存在字母笔顺、笔画不清,不能准确找到起笔点,运笔走势不明确,转折点过早或过迟,回笔不到位,收笔突然或不到位,字体不饱满,曲线不圆润,笔画不流畅,字母超格或不满格,大小宽窄不均、字体东倒西歪,单词书写参差不齐,句子书写更是存在大小写不分、粘连、脱节、难以辨认等问题。如经常把 写成 ,把“ ”写成“ ”,把 写成 ,把 写成 ,造成k h不分等现象。由此不难看出英文书写教学在整个英语教学中仍然是一个盲点,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
(一)“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概念及内涵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传统英文书写结构规律的基础上,依据人的视觉特点,结合结构美学原理,利用人体力学而发明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方法。“五四三”即五线、四格、三笔。
五线是指“上线、中线、托线、底线和主线”。主线即是与上线、中线、托线和底线相交而形成的63°夹角的辅助线,是依据中、小学生的书写习惯、书写难点及书写特点而设计的,其倾斜度恰好适合手写英文的自然角度,符合人体力学。主线是写好每个英文字母的依托,其作用是控制每个字母的倾斜角度,稳定字体重心、避免东倒西歪,使英文看起来协调一致。
四格是指“上格、中格、下格、主格”。两条主线之间的格叫主格,主格是主线与主线之间具有坐标性质的平行四边形网格,其结构特性符合结构美学的原理。主格是学生写好英文的重要依据,是避免字母与字母粘连、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的标尺。掌握这把尺子,学生在书写英文时就不会出现字母大的大、小的小、宽窄不均的现象,就能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的间距,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不会造成书写英文松的松、紧的紧、粘连和脱节等难以辨认的现象,同时也有利于老师批改和评阅,避免考试时因误写被误判丢分。我们都知道汉字是单个独立的,即便没有间距,甚至有些粘连,大家也能辨认,但英文却是由26个字母的不同排列组合而成的,因此任何字母都可能组合在一起,如果没有间距就单纯是字母的无序排列。字母与字母之间、字母与单词之间,特别是单词与单词之间都要靠间距来加以区分,所以,我们说“没有间距就没有英文”。
三笔是指“竖、曲线和横”,它是组成英文字母的基本笔画。“竖”是每个字母依主线平行控制字母角度和重心的依据。“曲线”需要准确把握好起笔点,控制好运笔方向及运笔走势,且收笔要到位。 “横”虽然在小写字母中使用率很少,但是必须写直、写平、不能过长或太短,而且要明确“横”的书写位置。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有“点”和“横”的字母,“点”和“横”应后写,它在字母中起着秤砣的作用,有稳定字体重心、平衡字体态势、在单词和句子中有点晴之笔的妙用。
五线、四格、三笔的功能是使英文书写方法更简单、书写标准更明确、书写要求更具体、书写要领更统一、书写规律更可循、书写依据更有效,能够让学生快速有效地写出字母标准,字体统一 ,字态协调,倾斜角度协调一致,重心稳定,字体宽窄均匀,字母间距精准,字迹工整、美观大气、流畅洒脱的英文。
(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四大特点
1.易教。“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简单明了,具有统一的认知、统一的标准和统一的教法,无论学生英文书写基础怎样,只要教师严格按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教学要求教授,学生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接受并掌握英文书写技能,提高书写水平。它是用最简单的方法解决最难解决的英文书写难题。2.易学。与传统的书写教学相比,这种书写方法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生通过学习“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就能直接掌握书写要领、书写技巧和书写规律。3.规范。“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突出规范书写,将方法和依据并用,矫正、规范和提高同步进行,因此避免学生英文书写杂乱,字母书写粘连,有效控制单词脱节,限定字体宽窄大小限制书写时的随意性,彻底改变传统书写模式的弊端。4.实用。“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针对性,许多英文书写存在困难的学生,通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训练后明确了字母书写的标准,掌握了字母书写的要领,统一了笔画笔顺的关系,矫正了不良的书写习惯,真正理解了英文规范书写的技巧和规律。在对参加过“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培训的学生调查时,我们发现有85%的学生居然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样书写英文的,可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法”对学生不良书写习惯具有屏蔽功能。它不仅填补了当前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空白,也是英语教学领域的重大创新。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与常规书写教学的区别
1.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常规的书写教学方式是按照英文字母的传统排列顺序教授书写,这种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对字母形态的再认识,也不利于学生对字体结构的理解和认识,更不能很好的按照字体结构变化熟练掌握书写规律。2.打破常规的书写教学方法。常规的书写教学中没有明确的书写标准、没有具体的书写要求、没有相应的书写技巧、没有统一的书写要领、没有可循的书写规律、没有有效的书写依据,这就造成了常规书写教学的无效性,使得学生英文书写能力两极分化很大。“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为教师提供了强有力的书写教学工具,因此杜绝教师照猫画虎地教学,避免学生依葫芦画瓢学习。3.突破了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今天全世界的英文书写依然是依靠传统的“四线三格”,“四线三格”作为英文书写依据过于简单,功能过于单一,不能为学生写好英文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不具备书写的规范性和矫正功能,亦不能很好的控制字体字态,对字母与字母、字母单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也很难把控,特别是针对中、小学生英文书写中存在的东倒西歪、重心不稳定,字体不协调、字母大小宽窄不均等实际问题无法解决,对学生英文规范书写的作用也微乎其微。
而“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书写依据是在传统“四线三格”的基础上做了功能上的完善与升级,增加了“主线与主格”功能。独创的“五线四格”使英文书写依据更加有效,同时这种具有坐标性质的网格结构,能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的起笔点、运笔方向、运笔走势、回笔及转折点等,使英文书写依据最大限度的得到提升和完善,也大大提高了英文书写教学的有效性和趣味性。以主线为依据,学生就能控制所有字母的倾斜角度,避免东倒西歪的书写现象,按照可循的书写规律使得字体重心更加稳定。以主格为依据限定字体的宽窄、大小,使学生准确地把握字母与字母、单词与单词的间距,从而避免字母之间的粘连,控制单词的脱节,使间距看起来精准,字体协调、字态圆润、均匀美观,也限制了学生书写的随意性,为学生规范书写提供有效的书写依据。并对传统的书写教学存在的纰漏进行了修正,对容易粘连、容易脱节、特殊字母的连写、相互补位、不规范书写的常见错误、不能保证字体协调统一等问题都提出了整体的解决方案,突出了英文26个字母“三笔”书写的方法(竖、曲线、横),规范了如何写好“三笔”,如何利用“三笔”,依托“五线四格”来书写,学生会突然意识到写好英文原来竟如此简单,使学生能够轻轻松松地掌握英文规范书写要领、方法和技巧。
三、“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中、小学英文书写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一)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的交往、交流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英语在我国的普及和应用频率亦呈上升趋势,而英文已经成为大众化、社会化、全球化的重要交流工具,在全社会的普及程度也越来越高。可以说英文已成为现代社会学习、工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交流工具之一。这就使得英文规范书写不仅是教学领域的需要,也是英语社会化发展的需要。
(二)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小学英语教学改革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英语教学改革的基础是书写,而英文书写作为英语教学改革的基本要素,在整个英语教学改革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的作用,英文书写教学改革必将引发整个英语教学的深层次改革,同样,英语教学改革也必将推动英文书写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英文书写模式已不能满足新时期教学改革的需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英语教学迫切需要改革现有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创新英文书写教学模式,把最简洁、最流畅、最直观、最实用的书写方法传授给广大的中、小学生,进而推动英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将成为英语教师书写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是英文规范书写教学的革命性突破。
(三)中、小学生英文书写训练的有效选择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是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逐步完善的一种全新的英文书写教学方法。它不需要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不需要大量的练习就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学习习惯,并通过规范书写的训练内化成为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持之以恒的毅力和做事专一的良好心理品质,这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对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接受美的感染和艺术熏陶都将起到促进作用。
(四)符合中、小学生书写教学的最优化原理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遵循了教学的最优化原理,能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具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在充分考虑学生写字习惯、心理特点、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效益,也就是让每个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最佳的英文书写方法,提高英文书写的正确率,缩小差异,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整体水平的提升。
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与探索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让学生学习的是书写方法,掌握的是书写技巧,运用的是书写规律,其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尽情享受书写的过程,充分感受书写的乐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究、积极进取、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条件。因此,在英文书写教学中要着重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激发学生自主书写的积极性
教师要注重开发学生书写潜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书写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书写训练,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书写的创造性,直接有效地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找差距,找不足,总结书写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找到学习的乐趣,提升书写水平和审美能力,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二)开展合作学习
让书写进课堂。教师要利用好小组合作学习,让英语课堂充分体现教学的双主体。化整为零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在45分钟有效的教学时间里得到锻炼的机会,让学生人人参与“教”与“学”,积极分析思考并从活动中找到得与失。如小写字母‘ ’在书写教学中就是个难点。虽然这个字母很简单,但是由于受汉字书写习惯的思维定势影响,学生很容易把‘ ’写成‘ ’字旁。为了让学生能熟练地掌握书写技巧,教师应安排学生对“竖、 曲线和横”这三笔进行分解的书写训练并给予比较系统的指导。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3人一组,开展相互学习,相互探究和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会争相指出对方书写的优点和缺点,找出为什么很多学生经常把 写成 的原因,这样,学生就能更容易地变被动的书写为主动的练习,从而提高英文书写的准确率和学习效率。
(三)进行有效地示范指导
教师首先要吃透“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精髓,掌握书写要求和书写要领,并能够依靠书写依据熟练地运用书写规律和书写技巧。在教学中严格坚持“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的教学标准,作好示范、指导,同时还要在学生开始练习时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教学中要注重树立标杆,典型引路,以书写优秀的学生为榜样,开展英语书写竞赛活动,让更多的学生通过活动展示自己的书写才华,使学生在活动中找到成功的喜悦,进而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的英文书写水平。
(四)实施愉快教学
常言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倡导的是快乐书写,因为“只有快乐书写,书写才快乐”。所以,教师在书写教学中,应注重教学情趣化,给学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使学生向着目标不断前进。“五四三英文规范书写教学法”按照字母笔画、结构分类改变了依据字母排列顺序教授书写的传统方法,如教写 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掌握“曲线”和“竖”的书写技巧,这样,写好了 就等于把 同时都写好了;再如教写 时,把 写好了也就等于把
写好了,以此类推,把 写好了, 也写好了。这样,举一反三的让学生学会找规律,既检测了学生对于书写方法的掌握情况,也帮助学生重新认识了字母的结构,同时也改变了写字课的传统模式—— “满堂灌”,增添了许多课堂乐趣。实践证明,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很强,积极性也很高,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写字原来是一种很美的享受 。
汤同学
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司法考试A证,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法学研究生。
实习体会:
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转瞬即逝,不知不觉就已经临近尾声。但不论将来我是如愿以偿成为了一名律师,还是选择了其他岗位,第一次在律所实习的回忆总是美好而深刻的。我会怀念在实习期间和中渡律所的所有律师及工作人员的欢声笑语;会怀念和律师们一起讨论和分析案件、撰写法律文书、审核各种合同、接待法律咨询的见仁见智;即便我们仅仅是对法律实务一无所知的实习生,当我们一起参与案件讨论时,中渡的律师们也不会对我们“幼稚的看法”有所轻视,我会感激这份包容和尊重;即便我们仅仅是在律所实习两个月,中渡的律师们对我们的指导也不会有所保留,而是放心地与我们共同处理案件,我会感激这份慷慨和信任,我们在和谐温馨的团队氛围中完成了理想中的法律实务学习。
杨同学
本科毕业于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专业,司法考试A证,现为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法学研究生。
实习体会:
在律所实习,能够直观的感受法律的价值。无论是合同审查,还是法律咨询,出庭,都是在以法律为当事人解决难题。课堂中的法律内容抽象,难免理想化,在律所面对的都是一个个真真切切的案件,亟待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这是将法律具体化、实在化的过程。中渡律所是一个和谐的团队,这里有一群可爱的人儿先我一步领略了律师行业的酸甜苦辣,现在面面俱到的带我体验,跟我分享他们的宝贵经验,并提出珍贵的学习和工作建议。谢谢他们陪伴我度过这个倒地就会被灼伤的重庆酷暑,实习虽然结束,但我们不告别,因为总会再遇见。
实习内容
1.分析讨论案件
这是在实习期间做得最多的事情,当律师接到一个案子后,会把相关材料交给我们实习生分析,然后和我们一起谈论案件的详细情况,并询问我们对案件的看法。即便带着浓重“书生气”的我们在看待实务问题时经常陷入片面、主观的泥淖之中,律师也并未因此排斥我们的参与,而是真诚地为我们指出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清楚地看到了自己在应对法律实务问题时存在的不足,而且真正达到了“培养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2.法律文书写作
法律文书的书写技能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折射出一个律师的专业水平,完成一份规范全面、思维清晰、逻辑严谨的法律文书绝非易事。实习过程中,我也接到律师交代的不少法律文书写作任务,包括状、答辩状、律师函、法律意见书等等。起初只是简单地在网上寻找模板,再把案件的具体情况添加进去,但慢慢地,我也学会在法律文书的写作中融入更多自己的思考。例如律师曾交代我尝试向法院写一份法律意见书,在这次书写中,没有所谓的模板可供借鉴,只能用自己的论述思路向法院陈述法律意见并最终说服法官,于是我不得不将整个案件从头到尾分析并研究好几遍,因为仅仅对案件简单地浅尝辄止无法令我满意地完成这次写作,之后我绞尽脑汁写出了一份法律意见书为律师最终的版本提供参考,而律师也非常信任地接纳了我的意见,一个月之后得知法院最终支持了我们的法律意见时,我的内心无比欣慰。我一直认为,严谨是法律人最基本的素养,当自己真正尝试撰写法律文书时,我终于体会到在校时一位教授曾告诫我:一份严谨的法律文书的苛刻之处在于,即便是一个字、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能随随便便决定。在律所实习时对法律文书写作的尝试无疑锻炼了我的写作技能和以法说理的能力。
3.审核合同以及公司章程
实习期间,曾协助律师完成数份合同以及公司章程的审核,这需要我们全面了解合同内容、明确合同目的以及弥补合同漏洞,尽可能地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规避合同的潜在风险。而审核公司章程时,要详细将章程条款与公司法及司法解释进行一一核对,找出不符合法律规定之处进行纠正,并在最大程度上保证公司的内部管理制度合法且高效。
4.旁听法律咨询
实习开始后发现律所几乎每周都会接待一些来法律咨询的客户,我们觉得旁听法律咨询也能从中受教,于是在得到应允后也参与了法律咨询的接待。通常我们只是做笔记,仔细聆听客户的问题并观察律师如何解答,事后有疑问再向律师请教。但有时候接待的律师也会直接在咨询过程中询问我们的意见,让我们积极发言,这对我们而言更是一种难得的锻炼。应对法律咨询,律师需要具备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敏捷的反应能力和清晰的思维能力,同时也需要具备较为全面的专业知识,同一个律师可能会遇到不同领域的法律咨询问题,包括民事、刑事和行政方面,如果欠缺相应的专业知识,往往无法从容应对法律咨询。
5.旁听庭审
本科阶段曾经为了完成学校的实习任务在法院实习了几个月,因此旁听了许多庭审,但当初完全是站在法官的立场上看待庭审,在律所实习时也多次作为旁听人员跟随律师去开庭,旁听时多从律师的角度观察庭审,更加清楚律师在庭审中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实习中发现,并非律师只要在庭审中口若悬河就能得到法官的支持,事实上充足的证据才是律师在庭审中最有力的支撑,这意味着律师需要在庭前花费巨大的精力调查取证,而在庭审中则需要有条不紊地按照诉讼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言简意赅地向法官发表自己的意见,才能尽可能得到法官的支持,并在最大程度上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完成作为一名律师的使命。
6.逻辑思维锻炼
在校学习期间,也会进行案例分析练习,和同学一起讨论时下热门法律问题,但因为先入为主的学生气息浓厚,所以提出的观点不免片面,甚至偏激。虽然律师总是代表一方当事人,但无论在还是答辩时,都必须考虑自己的见解对方会如何抗辩,因此总需要做两手准备,这就要求律师在思考问题时要全面考虑 ,而非孤立地站在一方角度看待问题。所以在律所分析案件,极大地激励了自己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
在中渡律所,律师们会经常一起讨论案件。起初,当我们了解到案件事实时,一头乱麻,完全不知道该从何入手,更不用谈维护当事人利益了。经过慢慢摸索,发现任何性质的案件,理清案件事实是首要的,其次不同性质的案件,侧重点不同,民事和行政案件需要找出争议焦点,围绕争议焦点寻找有利己方的事实与法律依据,刑事案件需要了解罪名构成要件,从各个要件着手判断是否构成犯罪,刑事案件侧重程序和证据,所以往往涉及非法证据排除。
这于我们而言,是莫大的收获,虽然思维能力的训练并非一日之功可达,在这里进行的案件讨论却给了我锻炼思维能力的契机,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亦会遵循这样的思维方式,尽力解决我所面临的法律难题。
实习挫折
预料之中,我们在实习期间会遇到很多挫折。虽然在中渡所实习时工作并不算繁重,但由于我们住的地方离律所很远,因此每天都必须在重庆的高温之下乘坐公交车往返于律所和住处之间,这个过程一度让我们身心疲惫;
面对律师交代的任务我们时常倍感压力,在准备司法考试时也曾为各种难题头痛不已,但那时题目再难也始终有一份答案可供参考,实务中遇到的难题却没有事先预留的答案,只能自己慢慢摸索,甚至实务案例更加复杂,在接触的第一时间往往一头雾水;
理论知识与实务操作之间的巨大落差让我们常常错愕不已,我们在思考问题时习惯性将问题放置于理想状态中,却忽略了实务中无法避免的一些现实问题,因为实务中的法律案件并不像在校期间老师为我们设计好的案例分析题那么单纯,比如当事人可能没有想象中信任律师、执行中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难题等等;
从学校这座“象牙塔”的保护中脱离,在步入社会时面临各种不适应,尤其是律师这一职业,涉及到的人际交往广泛,包括当事人、公检法系统等等,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不再纯粹,我们也不得不认真思考自己的为人处世之态以及如何应对形形的人……
当然,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只要对自己的初心足够坚定,就能尽最大努力克服困难,何况我们的实习生活并不漫长,在有限的时间里,挫折在收获面前不值一提。
关键词:法学 实践教学改革 认识
法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加强学生对国情、民情以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尤其是对我国司法实践的了解;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观察社会的能力以及运用法学理论和法律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通过有针对性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社会实践性的认识,用所学理论与实践想结合,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就法学本科专业集中实践环节中社会实践改革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点体会和看法。
法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实践教学环节十分重要,社会实践的教学环节是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实践检验的过程。以往,集中实践环节的做法是让学生撰写社会调查报告。我们发现,这一时间活动往往会流于形式。学生们为了应付交差,提交了各种内容的调查报告,没有进行实地调查,而是在网上下载、抄袭别人的作品,这就完全失去了社会实践的意义。针对这种情况,青海电大法学本科专业从2008年秋季在全省开放教育学院对社会实践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试点。至今,已推广到全省电大。
1 改革的具体做法
我们以《法律文书》课程教学实践为例,进行了法学本科集中社会实践的改革。《法律文书》课程是一门专门讲授适用于各项法律工作所必需的法律文书写作知识,有助于提高同学们写作能力的法律实务课。简而言之,它是一门应用写作课,是一门具有法律专业特点的应用写作课。它既要以写作的基本规则和知识为依据,又要具备按照法律工作对文书写作的特定要求制作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但是,它在课程中单纯的去讲授一般的写作知识,也不是专门的讲授哪一门法律专业知识,而是在不违背写作规律知识的基础上,结合法律对各种文书的特定要求予以制作。其目的在于帮助同学们具体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要领,逐步提高写作法律文书的实际能力。从一定意义上讲,该课程既是一门写作知识课,也是一门写作技能的训练课。因此,本课程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法律文书的写作知识和要领,而且还要切切实实提高实际的写作技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本课程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根本的教学任务。社会实践的目的也就是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实践性的认识,用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法学专业的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大多采用的是案例教学法。我们把《法律文书》课程时间的教学引申到社会实践当中,以课程实践教学过程带动社会实践改革,以社会实践检验课程教学的效果。这种改革的创新,达到了课程实践教学与社会实践效果相统一的目的,其示范性的效果显而易见。具体做法:一是在教学计划中讲《法律文书》课程的开设时间整到最后一学期,与该专业社会实践在时间上相一致。在《法律文书》课程授课过程中,授课教师在网上典型的审判案例,按照案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角色,为学生讲解各类文书制作的要求、格式以及写作技巧,这些教学案例的精选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通过案例教学,给学生介绍个梳理,生有一个全面了解案情、审判过程几所运用的法律条文、法理理论及其逻辑思路。二是按所学法律知识撰写与实践角色相适应的法律文书。学生在理清案情脉络、全面理解案情,分析案件中各角色在本案中的性质、地位、位置后,选择自己所愿意担当的角色,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选择所学的法律知识,撰写与该角色相适应的法律文书(不少于2000字)。三是根据综合实践评定成绩。学生所撰写的法律文书定稿后,按小组组成模拟式法庭,按角色和法律文书的内容进行叙述和辩论,评委老师当成点评和指导,合议并评定出应得的成绩。
2 改革取得的初步效果
2.1 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的案例(包括案情介绍、审理过程、判决结果、争议焦点、法理分析及防范提醒)。学生可以全面的了解整个审判过程及所运用的法律条文、法理理论及逻辑思路。学生在理清案情脉络、全面理解案情,分析案件中个角色在本案中的位置、地位,选择自己所愿意担当的角色,根据角色在本案中的性质,运用所学知识撰写相应法律文书,既深了学生对法学理论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生在掌握案情的时候,把自己置身于案件当中,提高了了解案情,弄清案件审理过程中个角色的主张、观点的兴趣,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按自己的观点从角色所拥有的权利出发整理思路,认清事实、发现有力证据,寻找能够支撑自己观点和权利的法律依据。这话做法,非常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温习已学过的法律知识,并运用理论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学生的法律文书定稿后,在教师指导下,按小组组成模拟法庭进行模拟演练。并由学生按自己在法律文书中的角色,扮演法官、检察官、律师、当事人、其他诉讼参与人等角色,对自己所撰写的法律文书进行当庭表述或辩论。其优点是:①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在模拟法庭的演练过程中,学生必须考虑所处角色的利益,全力以赴的争取最佳效果。教师在其中起的作用是辅的,即挑选或编写适当的案例教材、提供一般性指导、评价学生的观点和表现等。②学生不仅要处理法律理论问题,而且必须处理法律事实问题。当学生接触案件时,首先需要对这些事实材料进行分析、归纳、筛选和构建,从而形成要向法庭陈述的事实,并在这一事实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法律意见。这时,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学习过程。学生要在庭前形成法律意见和开庭时进行的陈述及辩论,这种能力不仅依赖于对相关法律知识的充分理解,而且依赖于对各种相关学科知识的了解与应用。比如,对于其他当事人、诉讼参与人以及法官的心理分析、法庭陈述和辩论的技巧、对于逻辑学熟练运用、对于与案例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了解。因此,模拟法庭的演练能够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素质训练和培养的最佳途径。③模拟法庭的演练不仅仅局限于法庭的辩论,而是一种系统地全过程的训练。如果运用一个案例来说明一个法律规范的运用,学生学到的只是有关诉讼中的一个环节,或者是一个点上的知识和分析能力。而模拟法庭的演练,由每个小组参与,一般都有三到四个小组,也就有三到四个不同的案例在进行演练。学生必须从所提供的零散案件材料入手,经历分析实施情况、找出有关的法律要点、寻找适合的法律规范、书写有关的法律文书、陈述、辩论、宣判等环节,了解案件进展的全过程,通过亲身参与,把握案件的进程和结局。
总之,法学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目标。无论是课程实践还是社会实践,其目的都是是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和解决实际案例的技能。这种以课程教学带动社会实践的方法,更具有实践性、统一性、组织性、公开性、知识性、综合性、具体性、形象性和观赏性的特点。这样有组织,有目的,有效果的教学实践,虽然相对缩小了实践的范围,但的确也提高了集中实践的效果。法学本科集中实践环节的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尚需认真总结,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宁致远.《法律文书参考资料》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关键词: 高职语文课程教材教学方法
高职语文课程日益边缘化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认识问题。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性人才,这使许多院校片面强调专业技术应用而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基础能力的培养。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包括在校的一些领导和老师们对语言能力、人文素养、综合素质类课程的设置还没有清晰的认识,对于高职语文的地位和性质也缺乏正确的理解;其二是语文课本身的问题。具体表现在课程单一、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法僵硬等。总之,高职语文课程目前尚孤立于职业教育体系之外,难以满足新时期高职教育的需要,从而也导致人们对语文课存在的重要性乃至必要性产生质疑。
新时期人才观对“人才”的要求是:具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具有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具有健全人格的和谐发展的人。而语文学科所具备的基础性、工具性和人文性等特点,使得语文在培养人们认知、沟通、写作、思维等职业能力和人文精神方面具有着其他学科所不可企及的优势。所以,首先,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教育观,提高对语文学科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针对目前高职语文的尴尬处境,教育者还应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构建适应当前高职教育的语文课程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和可持续发展。
一、课程多样化
语文的功能是包括德育和美育在内的语言交际和人文教育,这是由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决定的。因此,单一、粗放的大学语文课程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及个性需求。专项、细化、多样的语文课程将逐渐代替“大一统”的教学局面。
1.从语文的工具性出发选择开发课程
(1)口语交际训练
随着全球化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口语交际能力已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素质要求。而高职院校的学生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的能力普遍较差,加强职校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已经势在必行。口语交际训练课再细化,又可分为普通话、日常交际、交际礼仪、商务礼仪、演讲、辩论等模块,教师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灵活拆卸组装,组织专项学习。各项课程可根据教学实际分别设置为必修课、选修课、语文实训课或是第二课堂。
(2)应用文书写作
应用文也叫实用文,它是适应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具有直接应用价值和惯用格式的一种文体。随着人们交往的日益频繁,应用文所承担的信息量越来越多,其功用越来越显著。高职院校应加强应用文体知识教学,特别是实用文书写作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生产、建设第一线的基层工作岗位的需求。应用文书可以衍生出一些小的分类,如生活学习文书、工作事务文书、求职应聘文书、社交礼仪文书、专业应用文书等,既可分类组合也可单独开设科目。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可以开设“社交礼仪文书写作”课程,具体包括邀请函、请柬、商务函电、名片、欢迎词、欢送词、感谢信、主持词、答谢词、开幕词、闭幕词等;机械自动化专业可重点选择“专业应用文书”教学,如说明书、统计、分析报告、实验报告、合同、协议、操作程序、机器维护等文体的撰写。
(3)信息采编
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培育学习对信息的计量、发送、传递、交换、接收、储存、处理的能力。换句话讲,就是要培养学生对信息的识别能力、倾听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等诸方面的职业能力。根据高职院校的课程特点,我们可以把信息采编课具体分为调查、采访、论文写作和信息编辑几个部分。学会迅速准确地采集、理解、编辑和传递信息,不仅是信息社会及知识经济环境对人才的典型要求,也是职校生继续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2.从语文的人文性出发选择开发课程
(1)中国文化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留下了大量的文化精品,内容包罗万象。单是自成体系的诗、词、曲、赋、小说、散文等文学样式,就集文学、思想、艺术、历史于一体,此外,还有建筑、绘画、雕塑、书法、戏曲等艺术形式,历代的典籍藏书、宗教、哲学、文化名人、科技成就、风俗习惯等,凡此种种,皆可作为高职语文的学习内容。关键是明确教学目标,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创设精品课堂,既开阔视野,丰富知识,促进专业学习,又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教育学生,引导良好个性与健全人格的形成。例如在烹饪专业开设“饮食文化”课;在丝绸印染专业增设“丝绸文化”讲座等。学生在全面了解历史悠久的中国饮食和丝绸文化的同时,又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既感兴趣,又很实用,现场参与气氛浓烈,学习效果不错。
(2)中外文学欣赏
应该说,在高职语文课本中,文学欣赏篇目并不少,但总体说来,内容比较混杂,且编排在许多语言学知识、文学理论、文化常识之间,更侧重学习文学样式的特点,有的干脆变成课外自读,缺乏教师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宏观解读和指导,所谓“文学欣赏”变成了“有文学没欣赏”的摆设。结合高职院校的特点,笔者认为,中外文学欣赏课必须在选择篇目和编排体例上下功夫。比如可以按思想主题设立人格修养、自然之美、感悟人生、反思历史、爱情不老、人性光辉等模块,这样有利于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情操教育,培养其健康乐观的生活态度、团结和谐的群体意识、良好的意志品德和高度的责任感,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当然,结合专业还可以将文学细化为小的适合专业学习的文学类别,比如给旅游专业的学生开设专门的“旅游文学”。
(3)文艺美学评论
文艺美学主要针对影视、服装、绘画等艺术专业开设,要注意课程的基础性和难度的适中性。在增长学生知识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总之,要在教学过程中,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学生的认知和实践,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培养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促进身心的协调发展。
二、教材开放化
近几年高职语文教材的僵硬老化问题可谓甚嚣尘上,现行高职语文教材的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不少院校干脆直接选用普通高校大学本科公共课教材,这些都很难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在此情况下,部分高职院校的老师自主选取高职语文教学内容,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教学篇目的确定受教师兴趣、爱好和个人的教学资源影响较大,教学篇目外的内容,如听、说、读、写的能力训练取决于教师个体的主观认识,因此,不同学校或同一学校不同班级的教学内容差异很大。考试、考查的形式和内容也各有千秋。要改变当前混乱的教学形势就必须进行高职语文教材的改革。笔者认为,高职语文教材将走向个性化、多样化、校本化,并最终走向“开放化”。
首先,高职语文教材既要突出高职特色,又要考虑到它是一门面向高职院校各专业的公共课,在选编内容上要具有一定的宽泛性和开放性,充分照顾到教与学两方面的实际需要。
其次,课程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当前社会信息的高速化都势必造成教材的开放化。
顾贯初在《21世纪语文教育展望》一文中指出:我国未来的语文将把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提高受教育者的文化修养和道德情操,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并把语文教育同受教育者的广泛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同各学科的学习结合起来。有人说,语文是技能、艺术与哲学等的深度融合。高职语文应该也必须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同时,利用课本、课件、录音、光盘、网络等一切文化载体,把历史、哲学及艺术鉴赏和热点文化现象等人文教育内容吸纳到语文教学中来,在开放的语文世界中放眼量自己。
三、教学方法灵活化
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教育手段相结合。比如传统课堂教学中的讲授、问答、谈话、讨论、引导、点拨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中对课件、音像、光盘、网络资源的利用,都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实践证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效率。
另外,高职学制短、课时紧,高职语文可以根据专业需要和课程内容,采用必修课、选修课、实训课、案例分析、情境创设、第二课堂、技能比赛等教育形式,灵活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任务顺利完成。
总之,随着职业教育改革的不断变化发展,高职语文一定会迎来生机勃勃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袁斌.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中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功能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的研究.中国文化教育网,20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