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时间:2022-08-10 16:49:2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建筑施工技术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建筑施工技术论文

第1篇

现阶段,地基施工技术种类繁多,相关的评价标准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例如,从时间标准来看,可将地基施工划分为临时处理与永久性处理;若从处理深度来看,可将地基施工划分为浅层处理与深层处理;若从处理地基的土壤类型来看,也可分为砂性土处理、粘性土处理等。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技术要求向,地基施工的相关标准存在差异,必须根据施工要求进一步优化施工办法,以保证施工过程的科学性、有效性。

二、建筑施工中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本文重点分析现阶段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的建筑地基施工技术,再结合相关标准,对如何开展地基施工质量控制进行简单分析。

1.建筑地基基本施工技术

(1)优化地基基础

地基在整个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明显,是整个建筑重量的主要世家对象。因此,在施工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地基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能够满足建筑承重的要求。对施工人员而言,在未来施工建设过程中应尝试选择独立基础。例如,若项目规模较大,且重量高,但地基相对脆弱时,可选择筏形基础等。目前,常见的软土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富含水分、土壤中存在空间等。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分析土壤成分,并根据土壤特点选择正确处理地基的方式。

(2)预压法施工

在建筑施工前,要根据施工要求与地质特点,计算地质可承受的重量并施加压力。在施工中,要有效排除在地质中可能影响承载能力的相关要素,以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效果。在预压法施工中,本文推荐真空预压法与推载预压法。真空预压法通过在地面下施工,并设置竖井,通过竖井充分排出土壤水分,可获得较好的余压效果;推载预压法是一种常见于软土施工中的施工技巧,先大量挖掘施工地区的软土,再对挖掘区域填充砂石,最后对填充地区进行预压,最终达到夯实地基、提高地基承载能力的目的。通过预压法施工,能够有效控制地基沉降现象,提升地基承载能力。

(3)强夯法

在地基施工中应用强夯法的关键,就是要在施工之前做好数据调查工作,并根据调查的数据确定基本施工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对地基场地进行预压、平整处理,根据已调查好的数据确定夯点。若此时发现地基场地中土壤的水分相对较多,可采用竖井排除法充分排除土壤水分你,并对排水地区进行填充;②从四周向中间的方式逐步开展夯实,可有效避免二次平整的工序,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③夯实结束后,可根据施工要求,进行二次夯实。在强夯法中,其基本施工顺序为:牢固深层土壤牢固中层土壤牢固表层土壤。根据上述流程进行夯实之后,可启动夯锤进行二次夯实。某施工单位在为山西一企业进行施工中,充分认识到该企业的特点(该企业临山而建,且企业中的相关装置在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土方平衡施工),提出强夯法的地基处理方法。夯实结束后,经检查发现,该企业各个生产区的夯实区域满足基本施工要求。后经统计发现,该企业从建成之后到现在,未出现严重的不均与沉降现象。

(4)注浆法

在应用注浆法之前,要准确定位钻孔点,并结合钻孔深度确定注浆调配比例。在注浆时,必须根据预先选定好的钻点与孔的深度确定注浆量,避免漏浆等现象发生。在钻孔之前,要考虑土壤承载能力,保证注浆量在土地的可承受范围内。若施工中发现周围土壤存在较强的渗透性,要对周围土地进行加固。注浆中,为避免浆液大量溢出,可对涂层进行硅化加固,并在上方添加(0.9±0.1)m的自然土。要注意的是,若在注浆中发现邻近建筑物变形、错位等现象时,要立即提供,分析诱发变形的原因。必要时,可二次确认注浆参数,以进一步提高注浆质量。

2.地基施工中质量控制方法

(1)强夯法的质量控制

在使用强夯法过程中,首先要做好数据测量工作,为地基加固提供数据支撑,若施工单位难以确定夯实度,可通过试夯的方式,测试相关数据;其次,在应用夯实法之前,应使用推土机对目标地区进行2-3次的预压,在平整地基场地之后,测量夯实点与测量放线点是否一致。若发现地下水位偏高,可在表层铺设一层砂石垫层,以避免夯实设备在施工中出现下陷现象。最后,可实施分段施工策略,从边缘向中央依次施工,并在每阶段施工之后检查夯实效果,若发现夯实不满意处,可用白石灰标记,并在二次夯实中做重点处理。

(2)注浆法质量控制

第2篇

1、施工技术之上存在的问题

1.1桩基问题。桩基是整个建筑最重要的部分,桩基施工是所有施工工作当中最为核心的环节。桩基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整个建筑的质量,因此要求要严格控制桩基的施工技术。在进行桩基的设计之时,必须依据建筑物的承载力和沉降度进行,其中对于沉降技术的运用和控制具有一定难度,且存在相当的复杂性。结合横竖向的压力,计算出桩基的抗压力,最后的施工确立就需要立足于复合受力,以及水平载荷进行。然而在施工当中,对于桩基的技术管理控制却并没有严格依据有关规定标准进行。最终使得桩基无法满足工程需求,对后期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1.2防渗漏问题在进行防漏施工之时,部分工作人员技术专业性不足,没有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施工,防漏技术掌握不到位,最终对施工进度和质量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在施工过程当中一些工作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不强,施工较为粗糙,甚至出现偷工减料的问题,进而使得防漏施工技术不到位。这将严重影响建筑的使用寿命,漏水等问题也不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损企业形象。

1.3混凝土问题。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混凝土技术是其中的一个重点,如果混凝土技术不合格,建筑的安全性将得不到保障。在混凝土施工当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剪力墙和框架,因为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安全使用状况。这就要求施工企业必须严格要求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以确保建筑的安全使用。出于环保等目的,在施工当中商品混凝土已经开始被运用其中,相应的也出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运送混凝土过程当中,由于距离以及楼层的高度问题使其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再比如,振捣棒问题,如果其插入深度不足,将无法保障密实度,或者是出现了蜂窝麻面以及孔洞等质量问题。针对混凝土的管理,首先要做的就是严格的控制原材料,其次根据不同情况,工程管理人员要及时的对搅拌时间进行调整。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要对振捣的间距进行控制,振捣一定要保证表面出浆才可以,其时间不应该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1.4钢筋问题。部分施工企业在施工当中,出于成本等的考虑,通常会采用再生钢材。然而由于使用过的钢材在抗拉强度之上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在再次使用之时则可能不符合技术需求。加之钢筋厂家在生产之时存在不规范现象,进一步影响了钢筋质量。并且在施工当中还时常存在搭接位置不合理,不符合抗震要求,垫块不足等问题。这些都会对钢筋施工造成不利影响,影响技术质量。因此钢筋进场后首先应对原材料进行抽检复试,其次在对钢筋进行绑扎之后,要根据设计图纸来做好校对工作,及时的对其规格的数量以及位置等进行检查。

2、质量控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工程施工预检是指对工程未施工前所进行的检查工作。预检工作是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减少由于失误而出现的重大质量事故。质量工程师应对以下施工内容做详细的预检工作。对放线施工中标准轴线、水平桩的位置及标高做预检。对基础工程中的轴线、标高、预埋件位置、预留孔洞位置等进行预检工作:在砌体工程中,应对墙身轴线、楼层标高、砂浆配合比及预留预埋的位置等进行检验。在混凝土工程中,应对模板的尺寸、标高、支撑预埋件、预留孔洞等进行检查,对钢筋的型号、数量、规格、保护层、锚固长度等进行预检,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养护条件等进行预检。管线工程中应对管道安装标高、安装位置、坡度及交叉布置内容进行预检。预制构件安装中,应对选择的构件型号、安装位置、支承长度及标高等进行预检。电气工程施工中,应对配电位置、电缆布置位置、送电方向进行检验,预检过程中要办理预检手续,预检不合格的不得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建筑施工技术的要求增加,因此,施工技术的管理工作难度也同样加大,只有不断的完善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施工技术管理水平,才能保障建筑工程质量。

作者:杨玉林 单位:大连科技园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第3篇

1.1加强对工程资料的管理

由于高层建筑的工程量大,必然导致工程资料的增多,为此需要制定合理的管理方法:配备专职资料管理人员负责图纸,工程技术文件,测绘报告,台账等相关文件的综合管理,各部门通力合作,配合资料管理员的工作。管理员对所有资料文件进行综合整理,按照时间,内容系统的分类管理,并建立目录组卷,与施工进度相协调。

1.2加强对施工实验的管理

在高层建筑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正确地进行施工试验,相关的试验管理方法有:设置专职试验员,以加强试验管理工作;对现有的建筑材料进行抽样测试检查,及时收集材料合格证,检验报告等质量证明文件,并备份好交由资料管理员保管;资料管理员及时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做好各种试验台账。

1.3加强对施工技术的规范化管理

规范化管理能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具体可以从一下几点着手。人员的控制,包括对项目经理,项目部管理人员及其他操作人员的控制;机械的控制,包括对设备的配置和使用的控制;材料的控制,包括对材料的计划,采购,使用和贮藏的控制;方法的控制,包括对方法的制定,选择和执行的控制;环境的控制,包括对技术,管理,经济,社会文化和劳动环境的控制。

1.4明确管理职责,加强分工合作

明确分工各部门、各员工的职权和职责,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司其职。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水平。

2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质量是建筑工程施工的核心。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监督、施工技术、管理不到位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工程质量的不合格,这严重威胁着参见者和其他人民的人身安全。对于质量问题,可以参见一下几点进行综合管理和完善。

2.1钢筋工程质量的控制

包括钢筋原材料的控制,钢筋的制作和绑扎控制,钢筋隐蔽工程质量控制。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影响着工程质量的优劣,购买钢筋前应查看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试验报告单,确保质量合格后方可购买。钢筋的加工应在工棚内制作,不同型号的钢筋分类整齐摆放,并悬挂标志牌。待用的钢筋应整齐摆放在工棚内,或者做好相关防雨防锈和防盗等工作后放置室外。钢筋的捆扎要求规范牢固,对于灌注混泥土时易挤压变形的梁柱等,应加固绑扎,防止发生因变形引起质量问题。只有钢筋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钢筋隐蔽验收时需要检查钢筋的品种、直径、数量、形状、间距、位置,检查钢筋的接口长度、位置和数量。

2.2混泥土工程质量的控制

混泥土质量的指标主要是从其强度、耐久性两个方面衡量,影响混泥土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水泥强度、水灰比、沙石集料、外加剂、浇筑质量及龄期、养护时间和湿度。混泥土由于在压力、温度和湿度变化的条件下,硬化的过程不是均匀同步的,通常会形成裂缝,为了更好的解决裂缝问题,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完善。科学设计,严格管理,优化配筋结构;合理设置伸缩缝;合理选择混泥土原料及配比,同等强度条件下,优先考虑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混凝土时适量加入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初凝和终凝时间,以充分发挥混凝土自身强度潜力。

2.3模板工程质量控制

第4篇

关键字: 建筑施工 施工技术 技术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建筑领域已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由于建筑市场空前巨大,吸引了较多公司在这个领域注入资金。为建筑领域带来繁荣的同时,也导致建筑领域管理杂乱。为贪图眼前的利益,许多缺少相应施工资格的建筑公司鱼目混珠。还有些公司为加快工期而忽视对工程监管、验收的必要过程。建筑缺少相应的施工技术管理措施,这将严重影响工程质量,甚至危害到人民利益与生命。所以,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就显得非常必要。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简介

(一)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定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指建筑相关企业对建筑施工采取一系列的技术管理工作的统称。在建筑施工中,相关施工单位应当采取必要的施工管理措施来满足能规范要求的施工质量。其主要的要求如下:为保障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应当采用科学的方法,同时严格遵守相应的施工规范与标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应贯穿整个工程,直至建筑工程顺利竣工并通过有关部门验收。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主要内容:

1)按规范对建筑设计文件进行细致审核:要求技术人员在拿到图纸后要对图纸进行审查,在浏览图纸后应当掌握建筑工程总体概况。在发现图纸中设计不合理处应当记下,并与设计人员交汇,改正不合理之处再进行相关施工。

2)了解施工环境:在审核完图纸后,施工技术人员应当对施工场地进行察施,大致了解施工场地的条件和特点为后期施工做好必要的技术准备。

3)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按照技术规范对施工现场进行必要的测量,掌握相关数据。

4)制定施工计划:在对施工场地进行测量后应当根据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制定施工计划,以保证工程能顺利进行。

5)对建筑施工过程进行必要的技术管理与控制:根据国家建筑领域相应规范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技术管理与控制,主要是对工程施工方面进行监管来满足施工标准与施工期限的要求。

6)将建筑设计施工中涉及资料妥善保存:按照国家要求,相关设计施工单位应当在建筑工程项目完工后对该项目的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妥善保存,以便在出现建筑事故时能够调用。另一方面也能为建筑工程结算时提供必要的数据作为依据。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作用

1)在建筑施工中合理的进行技术管理与控制,能够保证施工过程顺利地进行,减少不必要的返工。

2)能够在建筑施工中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能力,为建筑企业培养相应人才。同时也确防止施工中不合理的行为发生,让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得到充分的保障。

3)合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能在保证规范要求的质量下将施工成本降低,以此来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

(四)我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现状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领域的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与先进的发达国家还无法相比。如何建立完善的建筑施工管理与控制制度将是施工管理中一大难题。这需要通过较长的时间及工程量的积累,通过技术人员的反馈来完善该制度。另一方面导致我国施工技术管理难以顺利提升的是施工队伍的不固定性问题。由于我国大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中分包队伍施工人员以农民工为主,这就必然会出现施工队伍缺少相应的技术培训。而且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大,造成施工队伍具有不固定性的突出特点。这将导致施工队伍很难高效的管理,必将耗费人力物力在管理不固定的施工队伍中。相比于专业的施工队伍,这样的施工队伍缺乏施工技术的创新能力,也很难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二、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

1)满足施工及工期要求:采用规范的建筑施工管理能够满足设计施工要求,提高施工质量,从而避免因为施工不善造成的经济损失。在实际施工中应当重视施工工期问题,做好工程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来确保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竣工。

2)提高施工质量:在建筑施工中按规范要求进行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能避免因不正确的施工方式所造成的设备故障、技术故障,排除建筑施工安全事故。

3)节省施工成本:建筑领域竞争激烈,能降低施工成本将会大大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但是建筑领域往往鱼目混杂,许多建筑企业为挤压盈利空间,以牺牲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来换取盈利。但是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能在不降低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施工成本,对此建筑企业应该具有长远的目光,望能正确的认识到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性。在施工中开展技术管理与控制可以预防一些施工问题,从而减少在验收与返工中的成本。

4)提高建筑企业竞争能力:如今的建筑领域竞争激烈,做好完善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工作将有力与建筑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施工质量。我国建筑企业往往具有较多的技术人才,但是总缺少相应的管理制度。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将导致施工水平的下降,从而影响建筑企业的竞争能力。完善技术管理与控制制度以成为提高企业效益的重要途径,是建筑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

三、落实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的措施

1)在施工中妥善保管技术资料:建筑施工中往往会需要或者产生管理性资料,这些资料是施工控制的措施。同时它们也记录着工程施工中相关说明和数据,为施工质量提供有力保障。对这部分的资料的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以备需要时可供查阅。在建筑施工技术相关资料的管理中可以采用分项管理模式,将工程技术逐步细化管理。

2 )将技术管理与控制职责落实:为保障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顺利落实,可以将技术管理职责落实到相关施工人员身上。提倡技术管理人员能积极参与职业培训,深入学习规范,了解施工中各个部分的技术要求。在技术人员系统培训并通过职业考核后,将技术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来提技术高管理效率。

3)完善施工中的责任制度:建筑施工中应当注重施工安全问题,应当根据安全原则来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在建筑施工中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用制度形式将项目施工与安全负责人、技术人员联系起来,以确保安全责任的落实。

总结: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与控制在施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我国建筑企业的技术管理尚未完善。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将能促进施工技术发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马春雨.浅议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管理与控制[期刊论文].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4)

[2]黄明钢.高层建筑施工技术的浅析[期刊论文].中华民居,2011(7)

第5篇

【关键词】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探析

中图分类号: TU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建筑行业获得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近些年来,我国的土建工程有了长足的进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工程施工技术不断完善,工程质量管理日渐成熟,作为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土建工程不仅仅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更大大的改善了国民的生活方式,提高了居民是生活质量。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土建工程施工技术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更新,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在施工中被广泛采用,既很大程度的提高了土建工程的施工水平,保证了土建工程的施工质量,又大幅度的降低了工程的施工成本,降低了整个工程的造价,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积极意义。

二.土建施工中提高技术管理的必要性

1.土建项目在施工中,管理人员科学、合理、完善的做好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是保证建设项目施工的有序正常的进行的保障,最重要是有效的阻止错误的产生,避免工程的延期。

2.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企业的信誉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等问题。

3.只有不断提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人员才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并且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保证施工的质量和时间。

4.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完善与否,会影响到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否可以面对所有挑战。

三.当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

1.长期以来,我国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在体制方面都是逐步完善,所以不可避免在管理

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足,管理体制中存在的瑕疵和弊端是不能达到对工程所有细节都进行管制的问题之一。

2.图纸审核不严或根本不审核很多建筑企业由于和设计公司长期合作,对设计公司过于信任,对于其设计的图纸不审核或者在审核过程中达不到事事严谨,从而造成设计与实际施工和合同工产生矛盾。

3.责任分工不明确,建筑施工中的分工责任不明确,导致很多人员干重复的工作,而一些工作却没人做,并且责任不明确,出现事故后找不到直接负责人。

4.技术交底不够彻底,对于施工前的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让所有的施工人员对整个工程都有一定的了解,才能在施工中有一定的准备,不耽误工程进度,也不会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5.对于影响工程的进度的因素考虑不全,部分施工进度缓慢,材料和设备供应不及时等这些容易出现的问题无法及时进行处理。

四.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分析

1.严格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图纸的会审

图纸是建筑工程的灵魂,而如果图纸出现错误且没有被发现,就会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不可言喻的后果。所以在工程中标之后,在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之后,就要组织人力对图纸进行细致的审查,在不影响其设计理念以及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为前提,检查设计中存在的漏洞和弊端,是否违反国家规定,是否在某些地方不符合合同要求,并且进行积极的修改。并且在审查之后,工程施工的管理人员必须认真的熟悉整个图纸,了解设计者的理念和整个工程的施工过程,对特殊的项目要加以注意。

2.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的内容不仅包含设计图纸,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规范要求、安全措施、质量标准、操作规程等也在其列,还要详细地交待清楚新结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设备的项目中的有关特殊要求。技术交底首先施工单位总工程师或主任工程师向分公司或项目负责人进行施工方案实施技术交底。接着是分公司负责人(或专职工程师)向单位工程负责人、安全员、质量检查员、有关职能人员、班组长进行施工方法、施工方案、质量要求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交底。最后是技术交底的关键环节,单位工程负责人员再向参与施工的班组长和操作工人进行交底。技术交底是技术管理的重要一环。书面交底只是其一部分,检查、督促是技术管理的主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交底的落实情况要反复检查,施工监督要加强,严格中间验收,最终使施工质量得到保证。

3.优化施工方案

为了施工分期分批地进行, 防止过分集中, 使高峰工作量得到有效地削减,使临时设施减少, 防止劳力、材料、机械的大进大出,使施工有节奏、有计划地推进,施工进度安排就要建设程序为依据安排好施工的先后顺序。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就应该使流水作业得到广泛推行,还应该让专业队或多工种的混合作业队参与施工。为了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就要使现有的机械设备得到充分利用, 使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得到结合,使中小型机械和大型机械得到结合。

(一)工程中的关键技术线路及关键分部工程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受到大型、复杂工程的影响较大,对于采用新结构、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或施工难度大的工程,制定施工技术指导思想、科研课题、技术措施与综合施工方法等就显得尤为重要。还要编制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来应对工程中的关键分部工程,如深基坑支护结构、挖土方式、地下水处理、结构工程用预制或现浇施工、大型物件吊装、模板选型等。

(二)主要工种工程的施工方法

为了使本工程的技术措施明确,使生产效率提高,使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得到保证,降低造价,就要依据施工规范来制定主要工种工程(如土方、混凝土、砌体、桩基础、结构安装、预应力混凝土工程等)施工方法。作为在技术上解决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手段,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是相互作用的,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结构形式和建筑特征的影响,结构选型和施工方案是不能脱离开独立看待的。在选择机械时,应首先选择主导工程的机械,接着依据建筑物特点及材料、构件种类来选择辅助机械,最后根据施工机械选择配套的专用工具设备。

4.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在土建工程中,加强对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是技术控制的关键。首先,要结合施工方案,对土建工程施工所需要的材料规格,种类,型号,数量等做出严格的统计,并选择优质的供货商。并选派专业的采购人员,加强对采购单的审核识别,保证材料的供应不会耽误工期。其次,要严格材料的堆放,对材料进场的顺序做出科学合理的安排,要加强对材料质量的验收,可以实施抽样检测,确保所有的土建工程材料质量都符合国家标准,并加强规范管理。最后,要建立健全规范的材料领用制度。登记到达施工现场的材料,按照施工进度,结合材料出库单进行发放,加强对材料使用过程的监督,避免浪费,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标准进行材料下料。

五.结束语

土建行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行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快速持续稳定的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加强对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是土建工程完善工程管理系统的重要举措,有助于推进我国土建工程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在土建工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的管理,合理安排工序,做好施工组织,技术交底,加强对施工人员,材料,设备的管理,严格执行施工规范,加强对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的监督管理,确保各项施工标准都可以得到落实。如此,既可以大大提高工程质量,有助于提升施工单位的市场竞争力,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骆海亚 楼金龙 浅析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方法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期

[2]许民 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5年6期

[3]叶柏祥 浅议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6期

[4]姜红斌 安装配合土建工程施工界面的技术管理 [期刊论文] 《低温建筑技术》 ISTIC -2009年11期

[5]许中祥 土建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实践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6]郭玲 对土建施工中的技术管理分析 [期刊论文]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年13期

第6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 献标识码:文章编号:2095-2104(2012)12-0020-02

1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非常薄弱

由于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的流动性较大,使用的施工设备部同,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作中,面对的建筑物的变化程度大,很难把握建筑物的整体特点,这样就存在着很大的危险性,给施工增加了难度。同时,在建筑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其薄弱,他们不按照施工的方案进行施工,施工的时候只是草率的看一下图纸,并没有按照施工的程序进行。然而有些建设单位在施工前,没有对施工的图纸进行审核,没有检查施工图纸是否与施工的设计方案吻合,建筑施工人员没有把施工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上,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差,自我约束的能力差,由于没有明确的施工安全管理的制度,这样就导致建筑施工管理落实不到位,缺乏安全意识,造成施工混乱。

1.2 只是重视施工过程,而忽视了安全管理

任何一个建筑工程的施工都离不开管理环节,然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有的施工单位只是一味的重视施工的过程,有的只是盲目的赶工期,为了能够尽快的完成工程量,雇佣了大量的劳动力,这样就造成了施工现场人员流动性非常大,有些施工单位错误的认为如果想要施工能够安全,那么就会加大工程造价,进而可以提高经济效益。许多的施工单位认为安全工作没有什么可细说的,只要将施工的过程满足另一方的要求就可以了,只要在施工中不出事情就可以了,抱着这种错误态度的施工单位,只是一味的应付工作,并没有把安全管理真正的落到实处。

1.3 建筑施工设备的质量差

我们应该知道建筑施工的整个工序是非常复杂的,要针对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然后选择相应的施工设备,因为建筑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设备的种类是非常多的,所以施工人员一定要考虑施工的需要,在选用施工设备的时候,要对施工设备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能盲目的就运用,这样很容易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同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在使用施工设备进行施工的时候,在实际作业的时候不注重对施工设备进行保养和防护,使施工设备遭到严重的损坏,他们多数只是重视施工设备的使用过程,而对于管理,在他们的脑海中却没有概念,不能够保障施工设备的质量,那么就会出现安全隐患。

1.4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缺乏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较差,再加上没有规范的管理体制,有些施工单位开始在施工的过程中进行偷工减料,他们的安全意识是非常单薄的,这样更谈不上如何进行管理。

1.5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操作方法不正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的操作方法主要是指施工技术,施工技术人员由于在施工中不注意施工的管理过程,没有按照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技术没有具体掌握,技术水平较弱,例如:有些施工人员擅自操作一些大型的机械设备,由于操作方法不正确,导致机械设备失控,造成人员伤亡,还有的施工技术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没有做好防护措施,不戴安全帽,在高空中不小心掉落下来,造成人员伤亡事故。所以,在建筑施工的现场,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给他们讲解专业的技术知识,同时还要对他们进行定期的培训,确保他们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能够进行安全规范的操作。

2 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主要措施

2.1 提高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安全因素非常多,为了保证施工人员能够进行安全施工,保障他们的人身安全,就要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时刻把安全放在最重要的位置,要在施工的现场加大建筑施工安全的教育力度。

2.2 建立安全的施工管理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自身素质

我们要知道建筑施工工程一定要建立健全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要明确安全施工的具体目标,同时要把安全管理的责任进行有效的划分,并且能够落实到每个人的身上,根据建筑施工的每个工序的性质,然后进行分工,并且采用规范的管理模式,施工单位的领导要对整个施工的过程负责,要对施工现场分配专人负责管理。要提高管理者的自身素质,我们要知道一个具有较高素质的管理者对建筑施工单位起到关键性作用。

2.3 对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在建筑施工中,要经常对施工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在施工中,如果遇到非常危险的作业,那么就要让专门懂施工技术的人员给予指导,专业的技术指导人员要说明施工过程应该注意的事项,这样可以使施工人员对施工有个大概的了解,避免在真正的实际操作中遇到更多的危险。通过对抗他们培训,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懂得建筑施工的安全知识,让他们不断的掌握专业技能,确保自己在施工的过程中能够安全进行施工。

2.4 要保证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

在建筑施工中,购买施工材料是提高建筑施工工程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当施工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的时候,要对施工材料的生产厂家,材料的规格,质量说明书进行检查,同时还要检查施工材料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对施工材料要进行严格的把关。

2.5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管理

我们知道建筑施工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建筑施工所涉及的知识面是很广的,不仅仅有很强的理论知识,同时还有施工人员使用机械设备的操作能力。这个过程离不开管理层。因此,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成立一个专门的安全施工管理小组,这样就可以将管理的职责落实到管理者的身上,一旦施工现场发生了安全隐患就可以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小组上报,通过上报,作为管理人员就要帮助施工人员做到及时的解决问题。并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进而保障施工现场安全。

3 总结

在近几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开始追求舒适温馨的生活居住环境,对建筑行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肩负着很大的压力,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建筑工程的责任重大,而建筑施工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由于建筑施工的工程量大,在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危险,经常会产生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应该加强建筑施工人员的自身安全意识,保证施工安全,要完善我国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体系。

参考文献:

1 余豪;;实施规范化管理为项目经营目标提供可靠保障[A];发耳电厂4×600MW机组工程施工论文总结汇编[C];2010年

2 张普生;李佩超;尚艳红;;加强施工管理 提高企业效益[A];机械疏浚专业委员会第二十次疏浚与吹填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与技术经验总结文集[C];2007年

3 杨晓宁;孔庆健;;关于在施工管理中加强应用网络计划方法[A];首届山东材料大会论文集(土木建筑篇 下)[C];2007年

第7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问题;解决方法

中图分类号:TU198+.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迈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其行业内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竞争中取得并保持优势地位,就成了各个建筑施工单位工作的重心。于是,众多施工单位将目光投向了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节点——施工技术管理,以期通过这项工作的加强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竞争力,为未来的发展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内容

建筑工程中涉及到的施工技术及其繁多,造就了其管理工作的多向性。就目前来说,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施工质量的管理,建筑施工设计图的综合评定,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技术档案是工程施工全过程的真实记录,必须永久保存)等等。下文就对这些主要内容作简要的介绍。

1.1施工质量的管理

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因素十分宽泛和复杂,如设计、材料、机械、地形、地质、水文、工艺、工序、技术、管理等直接影响因素容易引起工程管理质量问题。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现场施工管理是工程质量保障的关键,也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其中施工材料、施工工艺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最为主要。也就是说,对施工质量的管理必须从施工原材料管理和施工工艺流程的管理为切入点,实现对整体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

1.1.1施工原材料筛选的管理

工程材料的质量是决定最终决定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在施工时必须对原材料的筛选流程及其质量检测严格管理。例如可以委派专门的管理人员加入到原材料采购小组和原材料质量检测小组,实时实地的对其进行全程管控,同时还制定出一整套完善的筛选和质检技术标准,并监督其具体实施。

1.1.2施工工艺流程的管理

施工工艺流程基本上是详细的施工步骤。建筑工程是一种系统性很强的土建工程,对其中的每一步工序的施工质量和顺序都有着明确的要求,各个施工工序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环环相扣。在这种条件下,对施工流程(也即工序)的严格管理就显得十分必要了。因此,管理人员要切实按照相关的施工流程图的管理规定展开工作,做好对每一步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和评估管理工作,以判断是否具备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条件。同时,还要对工序施工的整个施工过程进行严密的监测管理,及时发现存在的疏漏,并尽快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

1.2建筑施工设计图的综合评定级施工落实的监督管理

建筑施工设计图是进行具体工程施工的灵魂,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其综合评定工作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工程施工和决算的依据。作为工程施工的总纲,建筑施工设计图一般交予资历较深、专业性强的设计团队来完成。但设计人员并无法亲身参与到具体的施工中去,其设计出的图纸不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疏漏。故而,必须做好对施工设计图的综合评价工作。具体操作是将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建筑工程的相关专家共同对施工图纸进行审核和评定,评定过程中必须契合特定的施工环境,全面的考虑各种影响施工的因素,进而对施工设计图做出科学的评定。设计单位要根据评定意见,尽快对设计图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施工图审核完毕后,还要对其落实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以免施工偏离设计。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施工人员切不可墨守成规,对设计图照搬套用,还要根据具体施工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修正。

1.3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

近年来,重大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将建筑施工技术安全管理的问题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因此,有效地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保证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也成了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工作的中心。一般而言,建筑工程的施工比较庞大,涉及到的从业人员和各类施工设备也非常多。因此,能够引发施工安全问题的因素的来源也非常广。综合来说,现阶段我国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施工环境恶劣,施工人员的安全防护不够;管理层对安全问题重视程度不足,施工安全管理人员自身职业素质不高;缺乏高效的施工安全监管设备;与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建筑物的施工设计有漏洞;施工技术本身有不完善之处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存在于我国建筑行业,严重阻碍的其快速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施工技术的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

1.4建筑工程技术档案管理

建筑工程技术档案是记录工程施工全程的日志,包含有几乎所有的施工细节。无论对建筑物的最后验收还是对日后的正常维修,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每进行一个施工工序是,都要对施工细节(包括施工中出现了何种问题,采取了和中和方法加以解决)进行记录,在工程整体施工完毕后,将所有的施工记录收集起来,整理造册,以档案的形式交由施工管理部门保存(此档案必须在建筑寿命期限内完整的保存,切勿在保存过程中丢失或损坏),以备随时查阅。

2.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出现的一些漏洞

2.1管理责任不明确

很多施工单位在施工时没有建立起相应技术管理的职责技术组织机构,或者机构职权设置出现重叠,造成了具体的责任不明,自然就会出现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缺位。而且有的施工单位并没有指定施工技术管理责任人,下面的管理人员由于“群龙无首”,也就无法统一的开展管理工作。

2.2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自身素质欠缺

管理人员的自身素质难以避免的会影响到监测工作的质量。就目前来看,为数不少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都非专业人才,自身的职业素质不过关,管理经验不足,无法及时的发现出施工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也不能对出现的安全问题做出合理的处理措施,有的甚至连基本的管理条例都不了解。这种情况的长期存在,相应的管理工作的效率自然就不会搞,而且还可能会引发重大施工安全事故。

2.3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不完善

合理、健全的管理规章制度是进高效的施工技术管理的基本前提之一,也是规范管理人员的依据。规章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管理人员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标准,这样就会出现管理人员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管理工作。长此以往,就会造成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混乱,根本不能保证建筑施工有序的进行,进而影响施工质量,拖延施工工期。

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的一些措施

3.1明确管理责任制

首先,施工单位必须设置施工技术管理机构,专一的负责管理工作。同时,指定管理责任人,强化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其次,实行分区管理制。将管理人员分成若干组,专门负责划定的施工区域。最后,对因渎职而导致重大安全责任施工事故的管理人员给予相应的法律惩处,决不姑息。

3.2提高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

首先,要开设专门的管理培训班,讲解具体的管理条例和管理工作中的注意事项,使管理人员尽快熟悉工作。再者,督促管理人员学习专业的管理知识,提高自己的管理知识储备。最后还要对管理人员的工作作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并设立奖惩制度,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3.3完善施工技术管理条例

根据具体的施工过程,参照国家相关的管理技术标准和法律法规,制定出科学合理的管理细则,并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对错漏之处进行增删和完善。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建筑施工的顺利完成意义非凡。施工单位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要及时的发现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并尽快采取措施加以完善,尽快将管理水平提升上来。

参考文献:

第8篇

【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rapid economic growth led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is in the face of opportunities for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building requirements are also constantly improving. Especially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energy shortage, how to achieve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reduc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field, is the key problem that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should solve.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should continue to strengthen the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o alleviate the current environment and energy pressure.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ivil buildings are analyzed in this paper.

【关键词】民用建筑;绿色施工技术;特点;运用

【Keywords】civil construction;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application

【中图分类号】TU7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6-0193-02

1 引言

随着近些年我国加大了对节能环保的重视,各行各业也开始了对节能环保型企业的创新,推动了节能环保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行业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产业,其所消耗的能源资源占我国总能源消耗量的很大比例,因此,要想有效控制我国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问题,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绿色施工技术,通过建筑工程项目的绿色施工来控制能源的消耗量。所以,在民用建筑中,建筑施工企业要重点把握绿色施工技术的要点与特性,根据建筑项目的实际要求,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有效运用。

2 绿色施工技术简介

绿色施工技术主要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节能环保理念,再结合先进的施工技术,来对建筑工程项目进行施工的一种技术。绿色施工技术主要分为节能施工技术与环保施工技术,因此,民用建筑施工中,要将这两项技术结合起来,充分发挥绿色施工技术在民用建筑工程中的真正作用。

绿色施工技术相较于传统施工技术,具有几点较为明显的特点:首先是无污染,绿色施工技术能够在保障民用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实现民用建筑节能降耗,保护环境的目的;其次是多元化,绿色施工技术由于引进了先进的科W施工技术,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利用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或者增加资源的利用率等,施工技术多元且高效;最后是操作较为简单,绿色施工技术结合了当前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等高新技术,这些技术拥有较强的自动化能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操作流程,提高了施工效率[1]。

3 绿色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3.1 环保施工技术

环保施工技术主要针对的是建筑工程对自然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其主要技术就是以环保理念为基础,充分利用科学施工技术减少建筑工程对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等。例如,在民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都会用到电焊施工技术,电焊会造成较强的光污染。为了满足建筑工程的环保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就可以根据当前的施工技术水平,对光污染技术进行控制,例如在空旷的位置进行施工,或是控制强光照明的使用等。民用建筑工程对大气的污染主要来源于建筑施工中产生的粉尘,粉尘不仅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还会威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解决民用建筑工程的粉尘问题,建筑施工单位可以对施工材料、施工设备等进行检验及管理,做好防尘措施,以达到环境保护的效果。民用建筑工程施工中还会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及建筑废水,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及时做好废水处理,避免将废水排入河水等水道,减少建筑废水对水质的污染[2]。

3.2 噪声和震动技术

噪声污染也是民用建筑工程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因此,绿色施工技术也应该包括对噪声的有效控制,最大程度地减小噪声对周围居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具体的噪声和震动控制技术就是先对民用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的噪声污染进行预测与监控,并且还要做好防噪措施,确保其在建筑工程允许范围之内。如果在建筑施工中,噪声超过允许范围,要及时对施工技术进行调整,使其达到施工要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设备的运作是造成噪声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有必要对施工设备进行降噪处理,可以尽量选用噪声较小的设备,同时,还可以在施工设备底部配置减震底座,减缓设备振动的冲击力,从而达到减震效果,降低噪声污染。

3.3 节水资源利用技g

民用建筑工程中水资源的有效利用也是建筑施工单位所要重视的环节。在进行建筑施工之前要对施工环境周围的水资源进行详细调查与研究,在情况允许的条件下,可以采取打井的方式将地下水作为施工过程中的用水以及施工完成之后建筑绿化用水,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城市自来水的用量,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可以采用更加灵活的方式,将混凝土地面与水泥预制方格砖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让雨水能够充分地渗入到土壤中,也可以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当然在混凝土工程的保养与维护过程中也可以采用浇水与覆盖相结合的方法,减少保养与维护的用水量,通过管道的合理设置,减少建筑施工用水量,实现绿色施工[3]。

3.4 节电施工技术

民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涉及的用电区域主要包括施工区域及生活区域。在施工区域,建筑施工单位可以选用分路供电的形式来对施工现场进行供电,通过对供电系统进行完善,提高供电效率。同时,相关电力技术人员要定期对电气设备进行检修与维护,避免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影响施工作业的正常进行,并且,还要尽量降低施工设备空载运行时间,保证电气设备在停工期间处于闭合状态,对电能起到一定的节约效果。在生活区域,建筑施工单位要尽量选用一些节能设备,例如节能灯、节能电器等,同时还要对用电功率进行控制。除此之外,还要对生活区域的用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及时维修及更换老旧设备,防止漏电等情况发生。

3.5 绿色材料施工技术

在民用建筑施工中,对施工材料进行控制也属于绿色施工技术的一项内容,这在达到环境保护、节约能耗目的的同时,还能降低建筑成本,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稳定发展。建筑施工企业在购买施工材料时,要充分考虑新型建筑材料,选用环保型的施工材料。同时,还需要对施工材料的适用性及耐用性进行考量,以此来提高施工材料的利用率,减少材料的过度消耗,也避免二次施工的情况出现。在施工过程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对施工材料的利用进行合理规划,最大程度地保障施工材料的利用率,提高施工材料的回收利用率,达到建筑节能的目的。

3.6 节能施工技术

节能施工技术是绿色施工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是对建筑工程所要用到的土地资源进行有效控制。节能施工技术首先要求施工人员合理运用钢结构成套技术,并利用加气混凝土在墙体施工过程中进行砌块操作。其次,为了加强对土方开挖量的节约,施工人员要利用喷锚技术、木桩与深基坑支护技术,结合钢板桩与旋喷桩。利用多种技术结合进行施工,可将开挖面积大幅度减少,才能确保建筑周边的自然环境不会遭到破坏,从而发挥绿色施工技术的真正优势[4]。

4 结语

随着国家及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提升,绿色施工的理念也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此基础上,绿色施工技术得到了深入地研究与推广。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可以充分结合节能技术与环保技术,最大限度地降低民用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减少建筑施工对环境的破坏。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还要加强对绿色施工技术的运用,不断对其进行改革与创新,提高绿色施工技术水平,提高资源利用率,保障生态环境平衡,从而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刘忠华.建筑工程施工绿色施工技术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6):85+87.

【2】张鑫.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12):217.

第9篇

关键词:屋面 结构构造 防水 施工技术

引言:随着国家经济发展,近几年来,建筑施工工作量越来越大,建筑行业从业门槛相对不高,加至建筑施工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解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但建筑工程质量并没有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一些大型的房地产公司包括一些上市公司开发的楼盘质量不尽人意,网络媒体上常有报道所谓楼水水现象,一些建筑施工企业原先的具备丰富经验的管理人员陆续走上了领导岗位,新生代的现场管理人员普遍的现场经验不足,造成部分建筑物屋面渗漏,影响到业主与物业的关系,影响到和谐社会的创建,

一、工程概况及防水做法要求

我省某商业小区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20000平方米,本工程由五幢十三至二十四层的高层住宅及多幢小型商业建筑及大型地下车库组成。本工程屋面防水面积较大,工期紧,质量要求高。屋面防水的施工要求:坡屋面采用1.5厚聚氨酯防水涂料,保温层采用35厚挤塑聚苯泡沫塑料板;平屋面采用35厚SBS沥青防水卷材,保温层采用35厚挤塑聚苯泡沫塑料板。

二、施工技术要点

(一)施工准备

1.施工之前,首先熟悉图纸理解设计意图,对屋面结构所有出屋面的预留管井及洞口以及高出屋面的机房、构架全面梳理,对可能出现的构造薄弱点进行分类分项。

2.对出屋面的烟道洞口位置进行优化,以确保相关的构造防水处理方便可靠。

3.召集木工、钢筋工、砼工、水电以及防水施工专业班组进行相关的详细的技术交底,现场施工员、质量员等管理人员均参加,要求大家形成共识。

(二)施工顺序及方法

1.模板制作与安装

在模板制作与安装过程中,要求各木工班组在安装屋面层结构时,对所有临边女儿墙出屋面处要高400,外侧梁侧模板一次性安装到位,竖向木方背方一次达成,在钢筋工绑扎屋面梁板时,在木工制作间准备400宽的模板,用于屋面处女儿墙内侧吊模。同时在外面定位轴线确定后,取消屋面平面模板放线用吊线孔,除输送泵管孔外,尽可能减少屋面结构二次吊模浇筑的点数。

2.钢筋工绑扎屋面梁板钢筋

在绑扎板底筋后,对屋面顺排水坡度方向的梁上方加设反U形构造钢筋,设置不小于¢10的二级钢筋,并沿梁长方向设置两根¢10的通长构造筋,并将此部分构造钢筋点焊到梁箍筋侧面(用于确保板上层架立钢筋遇梁处的有效高度,防止梁高沿排水坡向上口未垫到位,板筋上部保护层偏大,造成虽采取砼板面找坡,反而造成砼板上表面保护层过大而形成裂缝)在板面管线予埋后,绑扎相应的板上层架立钢筋,板筋采用的双层双向拉通设置,顺排水坡方向用不同高度的马凳垫设上层板筋;对于高出屋面的机房层,均在相应处一次钢筋扎高400,或设置400高200宽的钢筋混凝土挡水坎,有剪力墙处按图纸施工,无剪力墙处设置反U形的构造筋,钢筋选材¢6的@200,宽度亦为200,出屋面的烟道同样绑扎超出屋面面层400高的构造钢筋。

3.安装专业出屋面透气管套管高度按屋面建筑做法厚度加250高设置

在钢筋绑扎成型后即进行安置并点焊于相邻板筋上,便于将来屋面防水施工时收口高度处理,女儿墙侧排落水口在安装侧面模板在浇筑砼之前一次性予留到位;侧排落水口底部高度尽可能与屋面结构面持平。

4.出屋面部分400高构件吊模安装

对所有出屋面的女儿墙以及烟道、机房相邻处止水梁墙均安装400高等同于墙厚或200宽,所有出屋面吊模均按屋面排水坡向0.5%安装,安装吊模下方不允许用木条支撑吊模,支立时可先用木条临时支立模板有效高度,在屋面钢筋绑扎成型垫设相应的坡度的马凳钢筋后,去除木条,在原木条处垫设相应高度的钢筋马凳;所有模板安装均采用钢管及相关的步步紧进行固定,以便有效控制模板的刚度及尺寸。

5.屋面结构砼浇筑

本项目均采用布料机进行外面混凝土浇筑,为确保安全浇筑砼,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采取尽可能坍落度适中的混凝土,并组织责任心较强的管理人员跟班作业监控,同时主动邀请监理公司旁站监督配合控制,组织双倍钢筋工配合并及时调整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有可能变形钢筋,以确保钢筋位置的准确,在混凝土浇筑时要避开高温时段,确保温度适宜,避开雨天施工,砼面层采用原浆压光,磨光机磨平,边角处人工三次压光,确保屋面结构面层无裂缝。

6.屋面砼结构养护

在正常气温下混凝土施工,项目部采取砼浇筑完后24内覆盖淋水养护,养护7天,在养护期间养护工人要对400高吊模处混凝土的浇水养护,吊模拆除要在充分养护4天方可实施, 确保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三、屋面防水施工过程注意事项

屋面防水施工的注意事项: 1.严禁在雨天进行卷材和保温施工。 2.卷材防水层的找平层要符合质量要求,达到规定的干燥程度。 3.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卷材搭接、收头等节点部位,要仔细铺平贴紧、压实、收头牢靠、符合设计要求和屋面工程技术规范等有关规定.在屋面拐角、天沟、水落口、屋脊等部位要加铺卷材附加层。 4.卷材铺贴时要避免过度拉紧和皱折,基层与卷材间排气要充分,向横向两侧排气后用辊子压平粘实。 5.卷材搭接宽度和铺贴要顺直,同时要严格按照基层所弹标线施工。 6.铺设保温层时要保护好防水层。

四、结语

本工程屋面结构构造防水的施工,经实际施工淋水检验及后续拆模后再次淋水检验以及历经五年的考验,无一渗漏,屋面施工质量的可靠。事实证明,一个工程的屋面防水的效果,最初的结构构造防水十分重要。但后续的施工管理以及施工方法、施工技术、质量控制也是至关重要,作为施工单位不要一味地迁就房地产开发公司或业主,为降低成本,随意地降低设计要求,减少防水的道数以及降低保温层的厚度的标准,作为施工管理认真做到以上几点,严格落实施工规范要求,定能确保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及屋面施工质量的可靠。

参考文献:

[1] 李英军,冀文政,潘水艳,文高原. 排水技术在地下防水改造工程中的应用[A].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防水排水专业委员会第十六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13

[2] 高宝安,董恒颢,赵顺增,刘立. HCSA膨胀剂在天津春和仁居住宅小区地下建筑中的应用[A]. 恭贺游宝坤教授70华诞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全国膨胀剂和混凝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3] 徐辉,陈健,刘兴荣,李克亮. 超长混凝土防水结构防裂措施与工程应用[A]. 2007’中国商品混凝土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 2007

[4]李彦洲,周建发,赵莉,韩杰. 污水处理厂粗格栅与细格栅防水混凝土施工技术[A]. 混凝土膨胀剂及其应用――混凝土裂渗控制新技术――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膨胀剂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 2006

第10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质量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由于施工过程决定了建筑工程的质量,而施工又是一个及其复杂的过程,受多种因素影响,比如图纸设计、建筑材料、施工设备等,他们各自对工程质量产生影响,又相互联系影响建筑质量的高低。所以,只有把握好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达标,才能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提供安全保障,为企业的持久、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1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概述

从施工质量管理内容来看,在施工现场中质量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一是人员管理方面,施工人员管理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施工人员进行管理,对人员配置、职务编制等进行安排管理,以便能够让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工作,这样才能够将建筑施工中各项工作和各个施工环节完成好,达到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目的。在人员管理上,质量管理人员需要从工作环境、员工发展以及人员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保证人员管理方面的全面;二是施工材料管理,施工材料质量直接关系建筑施工质量,因而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的管理工作,在管理上包括对采购施工材料、运输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材料使用等整个过程进行管理,对材料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施工材料管理中,除了对施工材料质量进行严格管理外,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要对施工材料在建筑施工中的使用和损耗进行管理,以减少施工材料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经济效益;三是施工设备管理,随着施工技术的发展,建筑施工现场所使用的施工设备器械越来越多,对这些施工设备和器械进行管理也是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内容。施工设备质量和人员的操作水平直接关系着现场施工技术质量,因而在对施工现场质量进行管理过程中还要加强对施工设备的管理,包括对设备操作人员管理和施工设备保养管理两个方面;四是施工技术管理,建筑施工技术质量是影响施工现场质量的重要环节,因而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应该重视施工技术管理,其中施工技术管理主要包括对施工技术方案、施工组织、施工工艺流程、检测手段等,这些内容都属于施工技术管理范畴之内,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视,从施工技术方面提升建筑施工质量。

2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虽然建筑行业己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较以往有了较大提高,但在实际施工现场管理中,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还是存在着较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具体来说,当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2.1施工材料管理方面问题

在施工材料管理方面,当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施工材料存在较为严重的浪费现象。在进行施工材料采购时,采购人员没有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定额采购,采购的施工材料数量往往大幅超过施工设计造成浪费,并且对于采购同来的施工材料,管理人员在保管上不够完善造成材料在仓库中因保管不善而出现缺损,造成施工材料浪费。同时,在施工材料的使用上,施工人员在领取施工材料和使用施工材料过程中缺少节约意识,造成施工材料在投入施工使用过程中出现大量浪费问题;二是施工材料存在质量问题,施工材料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建筑施工质量,而施工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势必会影响整个建筑施工质量,在当前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管理人员对施工材料进场的管理不严,导致施工材料未得到充分检验,使得一些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混入施工现场,影响整个建筑施工质量。

2.2施工人员管理方面问题

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施工工序和人员分配不恰当两方面,其中在施工工序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对施工工序的监督检查不够严格,尤其是难度较大和隐蔽施工工序而言,管理人员在质量管理上检查力度不够,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在人员分配上,由于建筑施工现场出入的人员较多,劳动力较为密集,施工人员的自身职能和素质会对建筑施工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在当前施工质量管理中,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素质较低,使得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常会出现不符合施工技术标准要求的操作,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阻碍了建筑工程施工进展。

3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的改进方法

3.1建立健全施工质量管理制度

要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质量管理人员就应该从质量管理制度入手,制定切实有效的质量管理制度,使施工现场管理中的各项管理内容都能够做到有章可循,在质量管理制度的制定上,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建筑工程具体情况和施工现场情况设定施工现场考勤制度、例会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仓库管理制度等等,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过程中能够按照这些制度来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进行规范,以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同时,在制度建立上,质量管理人员还应该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度,在施工现场实行定位、定人、定质量、定操作等责任制度,对施工人员的工作岗位职责进行明确,对于不同施工工作和质量检查由相应岗位上的施工人员负责,这样能够保证施工人员各司其职,减少因施工人员因素方面造成的质量问题。在责任制管理上,质量管理人员应该将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责任进行细化,有效提高质量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共组的积极性,从而推动施工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3.2加强对施工人员管理

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关系着施工技术质量、施工工序以及施工进度等多个方面,因而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应该从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入手,加强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业教育,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都能够对施工现场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有个清醒认识,在管理过程中能够端正自身态度,减少损失的出现。同时,在人员管理上,对于施工工序中较为关键和重要的岗位,管理人员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一定考核,并对其上岗证书进行检查,保证该岗位施工人员具备相应的施工技术资格。另外,在施工人员管理方面,质量管理人员还应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技术人员的施工技术素质,并对其实际施工技术能力进行锻炼和考核,采取竞争上岗的方式,以有效提高施工技术质量,为建筑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并且在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过程中,还应注意树立质量管理意识,让施工人员能够时刻将施工质量放在施工工作的首位上。在人员管理形式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人员可以采取全员参与的形式,鼓励施工人员多多参与到施工质量管理当中,为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建言献策,奉献自己的智慧,让施工人员能够真正对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产生认同感,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的各项措施能够得到贯彻执行,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4结语

建筑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建设中的重点,其管理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建筑工程质量的高低,而作为质量管理中的核心部分,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直接关系着建筑质量管理水平,因而施工人员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质量管理,采取相应对策解决在施工现场质量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于树雨.试论工程监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J].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第11篇

关键词:施工技术,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超高层建筑通常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体,因此模架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超高层建筑的施工进度和最终质量,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

我国高层建设的同时都要应用悬挑脚手架的施工工艺。悬挑脚手架就是将脚手架搭设在建筑物智商的支承结构。一般悬挑式脚手架由扣件式钢管、钢支撑架以及连墙件组成。

(一)型钢支承架的施工技术

型钢支承架一般都是用槽型刚或者工字钢制成悬挑梁或者悬桁,在多数情况下载建筑物的主体结构上固定型钢支架,一般采用预埋螺栓和预埋焊接进行固定。

(二)脚手架上部结构

在搭设悬挑脚手架时,应当注意施工要按照规定条例《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中提出的要求进行搭设,它的搭设方法与普通脚手架并没有什么大的差别,但是要注意,型钢支架搭设过程中,其顶部的支承架一般情况下不高于24米,如果一旦架体高度偏高就要分段设置悬挑支承架结构。在为悬挑脚手架立杆时,应当提前设置好预埋的底座,每根杆应当保持一米八的步距,间距要保持在一米五之内。设置纵向钢梁的情况,一般出现在型钢支承架的纵距与立杆纵距不等的情况下。

(三)连墙件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过程中,连墙件一般采用刚性构建,因为刚性构建能偶满足与建筑主体结构进行更好连接的目的,在设置连墙件时应当注意,建筑结构主体中阴角和阳角两个部位都需要连墙件进行连接,要曾设联强件在口字型和一字型脚手架的顶端部位。

二、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技术问题

(一)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结构不够简化

通过考察欧美各国的超高层建筑,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与迪拜塔具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采用剪力墙核心筒板式结构,其各层间结构变化差异性不明显,整体结构与模架工程施工都较为简洁,很少出现一些繁杂的结构。同时,在进行施工时,施工方一般采用大型模板进行施工,保证了施工效率和质量。但相比于国外,目前国内的超高层建筑模架工程结构优化仍处于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般结构繁杂,同时其建筑结构边梁较小,这就增加了施工负担,从而影响了整个工程进度。

(二)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架工程方案制定不合理

从超高层建筑施工模架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经济性、实用性等方面考虑,受建筑自身特点的影响,建筑施工单位必须综合考虑,合理安排,才能最终制定出一套较为科学的模架工程方案,以保证整个工程的正常进行。但目前很多施工单位在制定工程方案时,由于考虑不全面,从而导致制定出的工程方案不合理,不能适应实际施工发展的需要。

(三)超高层建筑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以及流程操作规范

在实际施工中,施工单位常因缺乏统一的产品生产标准以及流程操作规范,导致施工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正常的工程管理活动。超高层建筑模架技术是在原有施工技术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和改造生产技术模式和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技术手段还不成熟,有待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四)先进的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使用范围有限

目前,随着超高层住宅建筑,尤其是核心筒结构的超高层建筑的逐渐增多,模架施工技术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积极创新超高层建筑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提高建筑施工效率和质量,已经成为建筑施工单位应该认真思考的重要问题。而拼装式全钢大模板、短流水以及快转换模板施工技术和工法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一些施工技术难题,其具有高效率、低能耗、高精度的特点,受到了人们的一致欢迎。但从总体来看,目前此类先进的模架施工技术和工法的适用范围仍较为有限,有待进一步推广和扩展。

三、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优化措施

(一)管理制度的优化

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的制度完善,可以确保施工技术的规范和优化。为此,企业应当首先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关于建筑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国家规定。同时,企业自身也应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制定符合企业发展要求和规律的规章制度,并确保每个部门都严格执行国家及企业规定。为此,企业应设置一定的监查部门,定期审核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一旦出现不符合规范的工作行为,应及时做出告诫和惩处,严格杜绝违法违规等行为的发生。技术人员自身也应提高自己的工作责任感,认真学习相关规定和专业知识,做好数据记录、技术培训、图纸设计等工作。同时,工程建筑人员还应培养一定的分工协作精神,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努力实现工作效率的最大化。

(二)施工过程中的技术优化措施

施工过程的技术优化是指通过科学技术和新兴理论的指导,完成建筑施工技术的更新和优化。施工技术优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对工程内容的把握,对施工进程的调控,对施工环节的组织编排、对施工物资的运用、施工人员的组织安排等各个方面。施工技术的优化从施工的各个方面,进行了综合的改进和完善,使工程建设过程更符合了科学、高效的原则,极大地提升了工程建设的效率。通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优化,可以改变传统施工技术中原料消耗大,建筑效率低的缺陷。施工技术优化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应加强施工人员的分工,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使各部门在相互合作、监督的过程中完成建筑内容。其次,企业在施工前应制订详细的施工计划,将施工内容进行合理的编排,充分保证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科学性。最后,施工单位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控工作,具体可通过设置专门的监管人员进行定期巡检,及时发现施工现场存在的问题,并提供技术援助,从而保证施工的有序进行。

(三)技术文件的管理措施

(1)更改文件的管理措施。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突况,从而影响施工的进程和内容,工程文件应根据实际的施工进度做出及时的调整。一般而言,工程的变更会影响施工的进度,不利于建筑施工的有序进行。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工程的变更是为了使工程建筑的施工工程更加合理,使细节更加完善,从而更好的满足客户的需求。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首先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工程变更,并对施工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以符合更改后的工程要求。在对工程进行更改时,应充分考虑到工程造价、工程质量、企业经济效益等各个方面,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对工程进行调整,尽量使工程建筑向着更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2)竣工文件的管理。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文件资料,工程竣工后,需要对这些文件进行集中的处理,从而对施工进程进行一个完整、科学的记录。其中的文件资料包括设计图纸、合同档案、施工现场数据资料等。这些文件内容都是对施工过程的如实记录,在工程审核、造价计算、日后施工参考中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施工现场的复杂性,这些原始数据的收集、保存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为此,施工单位必须设置专门的记录人员,在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记录。

结语

综上所述,超高层建筑施工有赖于先进的模板工程技术,同时超高层建筑的蓬勃发展又极大地促进了模板工程技术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仇铭华.我国绿色施工建筑模架技术最新进展与展望[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论文集――S13绿色施工最新进展[C].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中国生态城市研究专业委员会:,2014:12.

第12篇

【论文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竞争也显得尤为激烈。认真组织、精心施工的更高要求,也是新时期项目组织者的具备条件。本文主要在分析施工特点的基础上,深入分析研究了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和相关要求。高层建筑施工具有施工技术综合、施工周期长、工程量巨大等特点,与多层建筑的施工技术有明显的不同。本文就此谈了谈自己的观点,可供参考与借鉴。

一、前言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要求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只有结合具体工程的具体要求,认真贯彻相关法规、条例的要求,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才能满足人们对外形美观、结构合理、布局自然、安全性高和低成本高环保的建筑要求。

二、高层建筑施工特点分析与研究

1、高层建筑施工周期长。一般多层住宅每栋平均工期在 10 个月左右,而高层建筑的施工周期平均为 2 年左右。要缩短施工周期,主要是缩短结构和装饰施工周期。各种高层结构体系可以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而现浇混凝土是高层建筑施工的主导工序,合理的选择模板体系是缩短主体结构工期,降低成本的主要途径之一。

2、基础埋置深度深。高层建筑为了保证其整体稳定性,地基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2; 采用桩基时,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 1/15 ( 桩的长度不计算在埋置深度内) ,至少应有一层地下室。因此,一般埋深至少在地面以下5 m。超高层建筑的基础埋置深度甚至达 20 m 以上。深基础施工,地基处理复杂。尤其是在软土地基,基础施工方案有多种选择,对造价和工期影响很大。研究解决各种深基础开挖支护技术,是高层建筑施工的重点之一。

3、高层建筑体量大,工程量大。据统计,我国目前高层建筑平均建筑面积约为 1. 5 万平方米。由于工程量大,工程项目多,涉及单位多、工种多。特别是一些大型复杂的高层建筑,往往是边设计、边准备、边施工,总、分包涉及许多单位,协作关系涉及众多部门。这就带来了高层建筑施工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的难度大。必须精心施工,加强集中管理。当然,由于高层建筑层数多、工作面大,就可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进行平行流水立体交叉作业。

4、施工技术要求高。高层建筑施工技术主要以钢筋混凝土和钢材为主要结构材料及相关的施工技术构成,而钢筋混凝土又以现浇为主,需要着重研究解决各种工业化模板、钢筋连接、高性能混凝土、建筑制品、结构安装等施工技术。其次是装饰、消防、防水、设备等要求较高。平面类型的多样化、立面造型的个性化、立面色彩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和谐,已经成为时代潮流; 消防设施要求高,深基础、地下室、墙面、屋面、厨房、卫生间的防水,甚至管道冷凝水的处理,都比多层建筑要求高; 高层建筑的设备繁多,高级装修装饰多这些都给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质量和技术要求。

三、高层建筑施工关键施工技术分析与研究

1、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是抗压强度。混凝土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用水及水泥的强度成正比,当水灰比相等时,高标号水泥比低标号水泥配制出的混凝土抗压强度高许多,所以混凝土施工时切勿用错了水泥标号; 另外,水灰比也与混凝土强度成正比,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高,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低。因此,当水灰比不变时,企图用增加水泥用量来提高混凝土强度是错误的,此时只能增大混凝土和易性,增大混凝土的收缩和变形。综上所述,影响混凝土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是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要控制好混凝土质量最重要的是: 控制好水泥和混凝土的水灰比两个主要环节。在满足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前提下尽量降低成本,这两条要求实际上是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混凝土的强度有一定离散性,这是客观的,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控制其达到最小值。因此,混凝土标准差能反映施工单位的实际管理水平,管理水平越高,标准差越小。可以说,混凝土质量控制实质上是标准差的控制。

转贴于

2、结构转换层施工技术。高层建筑从建筑的功能上一般上部要求小空间的轴线布置,而下部则需要大空间的轴线布置,而这一要求与结构力学、自然布置正好相反。由于高层建筑结构下部楼层受力很大,上部受力较小,正常布置时应当是下部刚度大、墙多、柱网密,到上部逐渐减少墙、柱,扩大轴线间距。为了满足建筑功能的要求,结构必须以和常规相反的方式进行布置。上部布置小空间,下部布置大空间。上部布置刚度大的剪力墙,下部布置刚度小的框架柱。为了实现这种结构布置,就必须在结构转换的楼层设置转换层。不管采用何种转换形式,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仍是目前工程应用的主要结构形式。随着转换层位置上移,应设计带转换层的筒体结构。对带转换层筒体结构其主要影响因素表现为转换层上部外筒的刚度、转换层设置高度和内筒刚度。对这两类转换结构,转换层高度是影响其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转换层高度越高,转换层上下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越明显,设计时应限制转换层设置高度。转换层与其上层的侧向刚度比对结构抗震性能有一定影响。对转换层位置较低的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控制侧向刚度比可以控制转换层附近的层间位移角及内力突变。对于带转换层的剪力墙结构或筒体结构,可采取以下措施强化下部结构: 加大筒体及落地墙厚度,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必要时可在房屋周边增置部分剪力墙、壁式框架或楼梯间筒体,提高抗震能力; 可采取以下措施弱化上部: 不落地剪力墙开洞、开口、减小墙厚等。

3、施工后浇带的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物中,由于功能和造型的需要,往往把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在一起,裙房包围了主楼的大部分。从传统的结构观点看,希望将高层与裙房脱开,这就需要设变形缝; 但从建筑要求看又不希望设缝。因为设缝会出现双梁、双柱、双墙,使平面布局受局限,因此施工后浇带法便应运而生。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60 ~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浇筑混凝土,这时估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60% 以上。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 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 如果跨度较大,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一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算为内力,而在配筋上予以加强。后浇带的宽度应考虑便于施工操作,并按结构构造要求而定,一般宽度以700 ~1 000 mm 为宜。施工后浇带的断面形式应考虑浇筑混凝土后连接牢固,一般宜留直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