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3 12:30: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高职高专教育;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综述
一、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特别重视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主页的十个栏目之一“教学改革”内容主要是实践教学改革,登载了53篇有关实践教学的文章,但其中仅有5篇反映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方面的改革举措与理论进展。查阅知网近五年高职教育论文,输入“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搜索到的论文加文献仅有3篇,换句话说,我国理论界在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方面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研究领域非常薄弱。
二、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实践教学特点
1.教学理念从国外向国内引进
(1)实践教学模式。学者们重点介绍国外发达国家教学(应用)型、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实训基地建设的模式,比较典型的有以北美为主的CBE(Competence Based on Education)模式和德国的“双元制”模式,[1]借以对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有所启迪。邢台职业技术学院的王建勋等《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与基地建设比较研究》(《职业技术教育》2001年第34期),概括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等国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能够较为清楚地了解整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实践教学体系的某一环节的代表性特点。学术界对其他国家的职业教育举措也有零星的介绍,丰富了国外职业教育的范围和地区。
(2)实践教学师资。辛治洋《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一文认为师资队伍是提高职业教育水平的关键,德国的职业教育师资要求较高,一般要有博士学位。国外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很大。美国社区学院、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兼职教师比例基本达到了1∶1。1992年德国职业学院有专职教授245人,承担了18.7%的教学量;兼职教师数高达5000人,承担了81.3%的教学量。
(3)法规建设。我国学者特别注意国外教育法规和政策的演变,以及投资渠道和投资体制。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验表明:通过法律的形式,约束和规范企业在产学结合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全球教育展望》和《世界职业技术教育》编排了这类文章,介绍了整个职业教育包括高职实训方面的条文,可见修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在内的教育法律势在必行。
2.规律探讨从感性向理性转移
郭静[2]认为,人文类高等职业教育校内实训基地承担了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任务,其基本功能有“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训功能,人才培训功能,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功能,生产与技术服务功能共四项。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的朱方来《试论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工业中心的建设》(《职业技术教育》2002年第25期)中谈到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基地作用是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业技术教育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强调技术开发。
3.研究重心从局部到系统的转化
高职实践教学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进行组织管理,以求最佳的效果。刘仕辉在《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策略思考》中提出,教学时间上实践教学力求达到总学时的50%左右,教学方法上采用“模块式教学”(MBS)和边讲边练。2009年《建材高教理论与实践》发表了李飞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一文,提出建立“双向受益”的互惠机制,稳固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健全实践教学评估体系,设计了“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和标准”和“专业实习教学评估评分表”。有关此课题从用人单位等角度研究,本人采取了定量分析和调查问卷,调查结果另文详细阐释。调查结果认为,学生对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课程设置满意度较低,人文和社会科学实践教学场地有限,专用基地更少,设备和资金投入的力度也小。
参考文献:
[1]洪 林,王爱军.国内外应用型大学实践教学体系比较[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1).
[关键词]特殊儿童;特殊教育;特教模式;学校建设
[中图分类号]G6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5)24-0039-02
我校是县教委直属的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肩负着对全县适龄聋哑儿童实施义务教育的责任。如何把聋哑儿童教育好培养好?学校如何发展?这是我校历届领导不断思考、探索、实践的问题。
一、以生为本,探索教育发展
作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社会、家长、主管部门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但作为特殊教育工作者,我们却深知肩上的责任并不轻。我县特殊教育起步晚,再加上受家长观念和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90%的聋童接受完义务教育就会直接进入社会,没有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机会。所以,特殊教育学校在义务教育阶段,必须为聋童能适应社会生活做好知识、技能、交往、品格等全方位的准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育残成才”的办学宗旨,在“以爱施教,整体育人”办学理念指导下,探索特殊教育发展之路,经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步构建起了“素质养成,康复矫治,从业关怀”特教模式,有效推进了特殊教育。
二、育残成才,实践特教模式
定位决定思路,理念支配行动。十多年来,我们坚持围绕教育质量中心,抓安全稳定和队伍建设两个重点,突破语言训练和职业技术两个难点的“122”工作思路,着力实践特教模式,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争创重庆市一流特殊教育学校。
(一)突出质量中心地位,增强学生素质
1.制定和实施“个别化教育计划”(IEP),让教育有的放矢。个别化教育计划是特殊教育的基石,是特校根据聋童的身心特征和适应正常社会的实际需要而制定的针对每个聋童的具体教育方案。每个学生来到学校时,学校都首先摸清学生身体生理状况、智力状况、主要的身心缺陷和异常行为、目前的教育学习状况,以此为基础,确定学生的教育目标,规划学生的教育安置形式,明确达成目标所需要的教育教学措施,有的放矢实施教学。
2.让常态化的教科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是以教研为手段,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突破口,根据教学需要开展常态化的教学研究活动,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如针对教学手语不全和自创手语不规范的问题开展“校本手语的整理与创编”研究活动,着眼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开展“‘三段232’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研究。二是以课题研究为引领,提高学校科研水平。学校参与了教育部课题“三残儿童随班就读支持保障体系”的研究,开展了县级课题“聋生与家长、健全儿童、社会有效沟通方式研究”“聋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等课题研究活动。学校教师在教研活动中不断进步,先后在《西部特教》《现代特殊教育杂志》等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文章20多篇,所写论文在健康杯第四届、第五届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大赛,重庆市一、二届特殊教育论文大赛中多次获奖30余次。
3.在“三生”理念下开展德育工作,提升聋生“四自”能力。学校坚持以德育为统帅,加强学生心育工作。近年来,学校德育处以“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理念为指导,开展学校德育工作,促进学生“四自”(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提升。学校德育处根据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有计划、分阶段、有步骤地对聋生加强行为习惯、人生观和价值观、生活自理等方面的教育,按月开展“生命的起源”“学会管理自我”“学会学校生活”“这事儿我能行”“遇事要乐观”等“三生”教育主题活动,鼓其生活之勇,教其人生之道,育其生存之技,启其发展之能,使之不断成长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自食其力、残而有为的现代社会人。
(二)突破语言训练与职业教育难点,确保学生发展
1.开展语言康复训练,促其回归主流
一方面,学校将有残余听力和部分语言能力的学生组成语言训练班,通过专门的听力言语训练和个别矫正,发展其口语表达能力和看话能力;另一方面,对听力、语言能力差的学生进行学科授课学习聋生第一语言“手语”促进其写话能力的发展,扫除聋哑儿童沟通与交流的障碍,为聋哑儿童铺平回归主流的路。
2.强化职业技术教育,助其自食其力
为了特殊儿童的生存和发展,学校除了搞好文化课教学之外,对学生的从业给予关怀。一方面,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在没有专业职教师资的情况下,通过“校企结合”“校店结合”的模式,实施服装裁剪与制作、美容美发、软陶等职业技能培训,让每个学生走出学校时都有一技之长,实现适龄学生能就业。另一方面,争取建立学生实习基地,开拓职后追踪教育,学校对已就业学生开展教育跟踪,针对在企业中出现的一系列不适应问题进行教育引导,使之就好业。目前,已毕业的六届63名学生,除12人继续学习,其余51人分别在重庆长生彩印厂、长寿渝达六星厂、涪陵宏声纸箱厂、水天坪工业园区等处就业,月均工资2000元左右。
三、立足自立,推进特殊教育
今年,在校园文化建设主题年活动中,我校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和特教模式,确立了创建“自立教育”特色学校的目标,拟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用自立教育理念全面统领学校的工作,努力构建校本化、特色化的自立教育理论、目标、管理、教育、教学、教材、教研、教养、文化、社团、评价十一大体系,提升师生的自立意识、自立能力,形成学校自立教育品牌。让学生自立可以说是每一个特教老师的希望这也是特校发展的重要目标。因此,在办校的过程中之中,需要将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与此同时,需要立足于学生与学校的特点,强化养成教育,让学生能够逐步珍爱自己、尊重他人,成为一个自尊、自信的人。因此,需要制定出贴近学生需要并且能够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的相关准则,利用多种活动来开展养成教育,并有效落实各种教育形式。
现代特殊教育需要我们在办学的过程中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从多方出发,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让特殊儿童能够在和谐的环境之中得到“爱”的熏陶,让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全方位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 创新教育 教学设计
一、引言
在新课程环境下,在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新教学理念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新课程环境下的教师主导作用,主要是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在导学、导思、导探、导创中诱导、引导、指导、疏导、启导,教师的“导”要“导”在以学为主体、授之以渔上,要导得恰到好处,要点到为止。要在导趣、导情、导思、导疑、导法、导用上下功夫,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精神。那么在新课程下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化学教学中去是很有现实意义的探索。
二、新课程对化学课堂教学的冲击
课程改革的理念与策略最终都需要落实在课堂上,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课堂教学的改革既要关注“怎样教”,更要关注学生“怎样学”。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中心,教师讲,学生听,学生学习的主运动性得不到发展。普遍存在着以“接受性学习”作为主导的,甚至是唯一的学习方式的现象,这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与新课程倡导的素质教育的理念相背离,必须进行改革。
三、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就是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一种学习方式。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突显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即自我监控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化学学习中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所以化学教师要有目的地选择和挖掘适合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素材,这是决定自主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一环。从总体上来说,那些宏观的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比较密切的事实内容比较适合自主学习,如有关空气、水、金属等部分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知识。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任务分工的互学习。合作学习需要建立“共同体中心环境”,通过共同体使学生间、师生间以及学生与其他参与者之间的互动,提供学习反馈、增加学习机会、增强学习动机,并提高学习质量。
在班级里,重要的是建立一种积极的、和谐的氛围以适合于化学学科学习,这种班级学习规范应重视对理解的探究,要体现科学的严谨性。在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参与,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积极的自我概念,使教学过程远远不只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还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2]
另外,化学学习还要与更为广泛的共同体联系,我们应努力使化学课堂体现社会、体现生活、体现真实,同时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充分应用化学知识,使所学的化学知识“活”起来——这就是合作学习的真正目的。
探究性学习是指从科学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研究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和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
采用探究的方式学习“气体摩尔体积”,教材对“气体摩尔体积”内容的处理,渗透了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观点,通过建立“气体模型”,解释了气体摩尔体积——气体的共性。充分挖掘教材中隐含的“模型方法”内容,明确地将“模型方法”的运用作为本节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即凸现了科学方法的教学,又使学生对气体的共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四、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教师通过心理换位能求得与学生思维上的同步和心理上的共鸣,使教学过程得到优化。”
在新课程教学中必须以“学生学为中心”,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和对话的教学关系。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关心学生,尊重学生,促使学生把从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中建立的主体意识迁移到知识世界中来;相信学生,在教学上让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
五、结束语
与世界化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相一致,我国的化学课程改革正朝着课程内容综合化、密切联系社会和生活实际、重视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能力培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加强课程的实践性等方向发展。新形势下的化学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思路,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行动上赶上时代教育发展的步伐,这就要求我们师范毕业生要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改变方法,以全新的思路,全新的方法投入到化学新课程改革中,从而活化化学课堂教学,使化学课堂成为学生喜闻乐,增长知识才干的场所,营造一个活化的课堂教学平台。
参考文献:
[1]张建华,浅谈新课程下化学学习方式的变革[J],中国教育现代化,2004,17:68
[2]苏伶俐.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1),74-75
[3]郑桂华,化学探究性学习教学示例[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8(1),24
[4]赵丽.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心理换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6,1(200),61
[5]陈奇峰,初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教师教学行为的变化.中国教学资源网,教育论文,初中论文:cnier.com
[6]史金艳,化学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活力,2005,7:148
论文关键词:汽车设计,教学改革,探索
1 引言
《汽车设计》是车辆(汽车)工程专业或方向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该课程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分析和评价汽车及其各总成的结构和性能,合理选择结构方案及有关参数,并学到一些汽车主要零部件的设计和计算方法和总体设计的一般方法,为从事汽车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然而《汽车设计》课程因为涉及内容广泛、概念众多、公式量大,因此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发展[1]。目前我校汽车设计课程在教学中存在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生对于其理论知识的学习深度不够,知识难以接受理解。实践教学相对理论教学滞后,因此有必要对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2教学方法改革
2.1多媒体演示教学
将多媒体教学课件引入到汽车设计理论教学中,具有以下几个优点:①图文并茂;它既能通过图形的讲解去理解结构的设计原理,又能通过文字对内容的归纳进行理论教学[2]。②信息量大、满足教学要求;枯燥的理论教学激发不了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通过课件可以引入很多实际设计中的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激情。③三维动画能清楚反映总成部件的相互运动情况,从而更好地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如手动变速器的设计教育论文,由于涉及众多齿轮的设计公式,教师很难讲授清楚,学生理解起来也很吃力。通过计算机课件,把变速器的设计过程通过动画直观展示,使学生形成清晰的感官认识,对正确理解和掌握知识点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不仅顺利完成了难点教学,也使学生体验到科学的奥妙和技术的强大动力。④通过课件的声、图、文字、动画有机的融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能够集中注意力进行听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果。
2.2 CAD/ CAE/ VPT等先进设计方法引入汽车设计教学中
随着计算机相关技术的发展,几何模型的设计从二维转向三维。在实现CAD/ CAE/ CAM 一体化的过程中,产品的设计、制造、检测全部实现无纸化,因此在汽车设计的教学中要与时俱进,将现代的设计手段、设计方法引入到汽车设计教学中[3-4]。
在汽车设计的教学中,对于传统部件的设计,可以采用CAD的设计方法进行教学,教学的重点可以通过使用三维设计软件进行汽车总成部件的设计。如图1所示,左图为变速器设计中所用设计公式的计算小软件,通过课程教学中的演示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出设计的步骤,根据计算后的结果引入CAD设计软件,最终形成右图所示的三维总成件,整个变速器的设计清楚可见,同时又通过先进的设计方法使学生掌握了现代汽车设计的相关方法论文格式范文。目前,机械CAD软件可以实现从概念设计、三维零部件建模到装配分析等各功能的设计。
图1 变速器设计实例
CAE设计方法的引入是汽车设计教学中又一个形象的方法。目前汽车制造企业在样机的制作、实验和性能评价过程中会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分析和仿真,这样无疑可以减少样机或试制品的制作次数。在三维模型组装完毕后,可将模型转化到仿真软件上进行动态仿真,模拟真实环境进行三维动态和碰撞等的分析,可以发现部件运动以后的问题,还可将关键部件或部位放在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对其在各种工况下的受力和变形进行分析,及时发现设计的薄弱环节,避免设计缺陷。CAE设计方法引入汽车设计课程教学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更可以使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学习相结合,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更加有针对性的学生。如图2所示,为转向节设计的CAE受力分析结果图,通过改组图片对比学生可以容易明白转向节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三种特殊工况情况下的受力分析。
(a)车轮越过不平路面工况(b)紧急制动工况(c)侧滑工况
图2转向节设计实例
虚拟样机技术(VPT)就是在建筑第一台物理样机之前,设计师利用计算机技术建立机械系统的数字化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并以图形方式显示该系统在真实工程条件下的各种特性,从而修改并得到最优化设计方案的技术。虚拟样机技术利用虚拟环境在可视化方面的优势以及可交互式探索虚拟物体的功能教育论文,对产品进行几何、功能、制造等许多方面交互的建模与分析。它在CAD模型的基础上,把虚拟技术与仿真方法相结合,为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设计方法。图3为引入VPT技术形成的车桥差速器仿真模型,通过该模型的运动仿真可以清楚地分析出部件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变化情况。
图3VPT设计实例
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学生对汽车设计理论的直接了解,有利于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水平。
2.3 项目教学法引入到汽车设计教学工作中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项目为导向,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先进教学方法[5]。汽车设计课程因为所涉及实际性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设立相关小的项目。项目教学法便于用在汽车某个总成或部件的设计项目上,如转向器的设计、麦弗逊式独立悬架的性能计算、离合器膜片弹簧的优化设计等。通过项目教学进一步巩固学过的知识,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
3.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汽车设计课程教学方法的改进,按照新的教学改革思路,经过这几年的摸索,不断总结经验,初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生对于汽车设计课程的教学测评已经连续2年获得优秀等级,达到了课程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罗永健.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增刊):80 - 82.
[2]田国红,卫邵元,李刚.汽车构造课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2):121-122.
[3]段红杰,于善武.面向三维CAD/CAM技术的机械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6(5):125-127
[4]石良武,王建明.精品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J]教育与现代化,2006,(2):45-49.
[5]罗云辉.项目教学法在汽车专业的实施与效果[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6):17-19.
关键词:基础教育;教育公平;城乡基础教育;重要性;启示
基础教育,即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所受一切教育之基础。基础教育的作用对于每个人、对于整个国家都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亦是对提高整个民族与国家素质的重要保障。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基础教育虽然已经卓有成就,但是在城乡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上存在明显的失衡现象,基于此种原因,从城乡差异角度探索基础教育的公平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何为教育公平
教育的公平问题,易与“教育平等”和“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相混淆,将二者与“教育公平”混为一谈有失妥切,会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深入讨论造成影响。作为实现教育民主化的前提,教育领域中的“教育平等”来自于政治、经济的平等,包含着教育权利的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均等。经过使用与推广,“教育平等”的概念在相关文章指教育权利的平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可与“教育平等”的概念相通用,两者皆反映数量的一种相等,属于一种实证的概念。“教育公平”的概念则综合教育的各种内外因素,并对教育的现实状况进行判断,按照公平原则进行教育策略选择,它涵盖着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属于一种规范的概念。从范围大小来看,“教育平等”与“教育机会均等”包含在“教育公平”之中,与“教育公平”分属于不同层次,比较而言,“教育公平”的概念更为宏观。基于以上论述,笔者认为教育公平是以不区分种族、性别、家庭成分、社会背景以及个人条件为前提的,在教育领域中进行利益分配,为每一位社会成员提供质量相同、机会相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2城乡基础教育公平问题的重要性
教育公平是主、客观相统一的概念,人们所处的时代、政治、文化背景、视角等不同,故而对“教育公平”的理解有所不同。我国社会正值转型时期,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城乡教育公平问题亟待解决。目前,城乡基础教育差距正由原来的显著化向隐形化的教学质量差距转变,城乡基础教育的不公平问题更应该引起广泛的关注。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受教育的个体十分重要。由于教育城乡失衡,引起的城乡教育公平问题,致使一部分儿童、青少年缺少受教育的机会,缺乏从事脑力劳动的知识和文凭。迈入社会后,与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同龄城市人相比,毫无竞争力可言,部分人也只有从事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这样的个体无法平等的分享文化资源,也没有好的物质条件,他们亦无法享有同等的各项公民权利。且他们的后代也同他们一样面对同样的问题,需要比其他同龄人花费更多的汗水与艰辛去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但其后的一代甚至几代人仍旧在社会的底层与边缘苦苦挣扎。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社会十分重要。第一,教育不公,为教育腐败的滋生提供温床。一些教育部门为了经济利益不择手段,又由于有效监管、规范、相应制约的缺失,使得违法乱纪与腐败滋生。第二,教育不公,加大贫富差距,影响社会均衡,阻碍经济发展。由于教育的不公平,势必加重城乡和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失衡,加大贫富差距。第三,教育不公,加大社会分层,不益于社会稳定。由于社会保障与教育制度的弊病,造成社会流动不畅,致使贫困农民的后代处于且长期处于社会底层。城乡教育不公,使他们改变命运的机会微乎其微,导致他们对社会绝望,甚至会造成他们对社会充满仇恨,如果这种不公平继续夸大,势必会引发社会动乱,不益于社会稳定。关注城乡教育公平问题对教育体制十分重要。教育不公将导致教育发展秩序的混乱,如教育乱收费现象、教育腐败问题等诸多社会问题。在教育不公的环境下,教育目的无法实现,教育反而会变成一种剥削、歧视的手段,导致教育的办学目的偏离。由于城乡经济差距大、教育资源配置不公平,致使乡村师资流失,乡村教育质量低下,教育不公制约了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3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的一些改进措施和启示
3.1措施———深化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第一,加强基础教育,实行劳动技术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根据各地区的不同实际情况,对基础教育的教学进行改革,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同时编写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反映当地自然资源社会风情、历史沿革等的乡土教材,以此激励学生献身家乡建设的事业。第二,大力改革和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可以兴办职业班,开设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同本地经济、农民脱贫致富紧密结合,在专业设置上重视实践能力,把系统职业技术知识和单项实用技术技能整合在一起。第三,提高农村师资力量。农村教育难题是农村师资不足、素质不高,不但要保障农村教师利益,而且要实施校长、教师轮岗交流。
3.2国外教育公平经验的启示。
日本的启示。日本保证了各学校的软、硬件水平都处在同一水平。通过“教师定期流动制”,细化管理中小学教师的流动规定,使得择校现象鲜有出现。鉴于此经验,我国政府应尽力保证城乡各校的教学环境、设备等硬件和软件师资处在一个基本相同的整体水平上,以此减弱各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择校”等问题的解决。同时,在各个中小学推行教师流动制度和校长轮换制度,以此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古巴的启示。古巴在推进教育公平方面的做法堪称世界典范,各级教育免费制四十多年来始终不变,在享受教育权方面全体公民都处于完全平等的地位。政府首先考虑弱势群体的利益,保证受教育机会,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为使在偏远山区的农民子女仍能接受义务教育,学校更是配备了网络教学设施,为“一个学生学校”提供必要的教学器材。由此经验得出:第一,我国政府应加大力度推动投入义务教育以保证各阶段的学生享有完全平等的受教育机会;第二,政府的政策应优先向经济落后的地区倾斜,对贫困学生进行费用的减免和补助;第三,对贫困学生无息贷款的力度加大,并加强监管力度,使无息贷款提供给那些真正迫切需要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新华社北京,2010
[2]李淼.教育公平问题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3]鲍传友.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褚宏启.关于教育公平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中国教育学刊,2006年12月
[5]海洁.促进教育公平的政府行为研究.硕士学位论文,郑州大学,2006年12月
[6]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中国教育学刊,2008年3月
[7]熊卫平.论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策略问题.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1月
[8]何东亮.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城乡教育差异.常熟理工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6月
[9]沈诗杰、沈冠辰.我国城乡教育公平问题研究.长春师范学院报,2011年3月
关键词 护理类;双师型;教师队伍;中等职业学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05-0069-03
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中职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为了解贵州省人民医院护士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状况,采取问卷调查、文献收集、个别访谈等方法对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调查。
一、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现状
(一)“双师型”教师的基本情况
一般认为,“双师型”教师是指从事职业教育的既能传授专业理论知识,又能指导专业实践的专业教师。实践中对“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是基于“双素质”和“双来源”两个层面。学校对现有教师进行培训,鼓励教师到医院实践锻炼、参与项目研发等活动,同时从医院引进一线医护人员,实现了教师队伍结构的“双师化”。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56人,其中专业课教师117人,专业课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共83人。“双师型”教师数量与学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
(二)专职教师的来源情况
学校专职教师中,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的有164人,占63.7%;从医院(贵州省人民医院)调入的有47人,占18.3%;从其他学校和单位调入的有28人,占10.9%;其他来源约占7.0%。可见,学校教师的来源仍以高校毕业直接任教为主。
(三)“双师型”教师年龄结构
学校“双师型”教师中,30岁以下的32人,占38.6%;31~40岁25人,占30.1%;41~50岁15人,占18.1%;51~60岁6人,占7.2%;已过退休年龄的5人,占6.0%。在中等职业教育领域内,教育部把中青年教师界定为40周岁以下的教师。学校40周岁以下的“双师型”教师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68.7%。这一数据说明目前学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呈年轻化态势,但也反映出教师专业实践经历的不足,培训任务尤为艰巨。
(四)“双师型”教师学历结构
学校“双师型”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的5人,占总数的6.0%;具有本科学历的58人,占总数的69.9%;专科和中专总计约占总数的24.1%。从以上数据可知,高学历人才数量和比例明显偏低,这与学校内涵式、持续性发展要求尚有差距。
(五)“双师型”教师职称结构
在“双师型”教师中,具有正高职称和副高职称的教师有15人,占“双师型”教师的18.1%;具有中级职称的教师25人,占30.1%;具有初级和无职称的教师43人,占51.8%。可见,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中,初级职称和无职称的教师占大多数,高级职称教师数量较少。
(六)“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
学校主要通过“内培”与“外引”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内部培养成长为“双师型”教师的占70%;从外部直接引进的“双师型”教师占30%。
二、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双师型”教师数量和质量尚待提高
首先,学校“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以支撑学校发展。其次,学校“双师型”教师质量与学校内涵式发展要求有较大差距。青年教师所占比重较大,缺乏实践经验和必要的专业技能。一些教师虽然有在医院实习的经历,但由于时间较短,并没有全面深入掌握专业技能。一部分专业基础比较扎实的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普遍存在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方法陈旧、对学科前沿知识理论了解不多的问题。很多拥有丰富护理实践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即将退休,而年轻教师大多数缺乏实践经验。
(二)“双师型”教师的认定体系尚需建立
学校没有符合本校实际的“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和科学、严格的认定程序。以“双证”标准为例,学校获得“双证书”的教师为76人,占专业教师数的54%。然而,当要求教师对自身是否是“双师型”教师进行回答时,只有7名教师认为自己是“双师型”教师,只占获证教师的10%。究其原因,还在于学校对“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没有严格界定,一些符合“双师型”教师资格的教师未予明确认定。
(三)“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尚待加强
实践锻炼和相关培训是学校培养“双师型”教师的主要途径。调查显示,学校当前提供的培训机会少,教师迫切希望学校能在时间、经费、制度上予以更多支持,为其专业发展创设良好的制度保障。
(四)外聘教师管理机制尚需完善
学校属贵州省人民医院办校,具有长期聘请一线医护人员任教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外聘教师管理经验,但相应的管理制度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外聘教师管理的随意性大,特别是外聘教师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还不成熟。调查显示,当前聘请医院一线医护人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医院医护人员与本校教师的沟通不够,医护人员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而医护人员参与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有技术但不熟悉教法。
三、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对策
(一)制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认证制度
学校应在国家层面的“双师型”教师评价标准和省有关政策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订具体可行的认证标准,为“双师型”教师认定提供具体依据,使“双师型”教师认定常态化、制度化。
(二)加强对现有专业课教师的培训
1.开展校本培训
第一,岗前培训。在新教师上岗之前进行培训,使他们了解学校专业教学的特点,了解所承担教学工作的具体要求。第二,跟踪培训。随着新教师走向具体的工作岗位,进行跟踪培训,促其尽快成长。第三,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组织本校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对专业理论课和专业课教师进行实际操作培训,也可组织理论课较强的教师对实践指导课教师进行专业理论培训,还可聘请医院专业技术人员到学校对教师进行专项技术培训等。
2.利用社会资源开展培训
一是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组织专业教师到有关学校进修提高,到先进地区院校参观考察、学习交流,参加国内较高水平的学术会议。二是利用学校与医院的合作关系进行专业实践。学校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每年选派一部分专业教师到医院挂职工作,进行临床锻炼,更新自身知识结构,提高实践能力。院校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学校每年选派教师到实习基地培训,让教师既承担理论教学,又承担部分临床护理工作,提高教师技能水平。鼓励专业教师主动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项目。
(三)拓宽“双师型”教师引进渠道
一是加强与各职业院校的协作,从高职院校聘请高素质“双师型”教师任教。二是从医院引进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充实到教师队伍中。
(四)完善外聘教师的管理制度
一是调整教学常规管理制度,设置灵活的教学组织形式;二是调整人事分配制度,吸引医护人员参与教学;三是建立科学、高效的考评制度,规范兼职教师队伍的任职管理;四是加强学校和医院合作,畅通医护人员的聘任渠道;五是建立良好的聘任机制,调动医护人员兼职的积极性。
(五)建立“双师型”教师支持和激励机制
一是建立专业教师技能考核制度,建立“双师素质”教师认定办法;二是为教师参加“双师素质”培训、考试、职称评定提供必要条件;三是对取得“双师素质”的教师给予外出培训、进修等相关待遇;四是在职称评聘、评优、提拔使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与考核挂钩,初步建立教师“双师型”职务评聘制度等;五是对取得“双师型”资格证书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六是设立“双师素质”教师特聘教学岗位,最大限度地调动和保护“双师素质”教师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贺文瑾.略论职技高师“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职业技术教育,2002(4):50-52.
[2]徐莉,魏素珍.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有效途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2-33.
[3]李细平.发达国家“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机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4):61-62.
[4]王洪昌.关于技工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9(2):65-66.
[5]侯钫,陈斌,杨小燕.“双师”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对策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
[6]张卫平.高职会计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途径[J].商业会计,2009(10):54-55.
Situation of “Dual-qualification” Teaching Staff of Nurse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The Case of the Nurse School of Guizhou People’s Hospital
LI Jun-hua, LI Ye-ming, LI Rong, CHEN Ting
(Nurse School of Guizhou People’s Hospital, Guiyang Guizhou 550001, China)
【关键词】高职;人文精神;培育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受传统思维定式的影响,高职教育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专业、轻素质,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一、高职院校人文精神培育的意义
高等职业院校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健康有序地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加强人文精神的培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善。”《大学》这实质上已经阐明了高等院校的办学目的,即在于教人道理,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情操,培养人们的善良美德,使人们达到真善美的最高境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培养人才,不仅仅要适应目前的市场经济和经济建设的需要,而且更应该站在市场经济的前面,站在社会发展的前面,去引导市场经济,引导社会发展,使大学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成为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现实中,高职教育在人文精神方面的缺失实为严重。我们往往以社会适应性作为高职教育的根本尺度,否定了人的发展,忽视了人的心灵完善与精神的完整建构。高职教育从根本上强调人对社会的适应、强调人的面向社会的发展,却忽视了人的生存本身,缺少对人本身深入地关怀。强调知识,但没有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予以应有的人文关怀。
所谓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它以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本身的发展为终极目的。人文精神的作用是塑造出一种责任感、使命感。通过历史、文学、艺术、哲学、伦理等知识的学习,提升人文精神,可以使人站得高、看得远、行得正、做得直,让人加深认识事物的本质。人文学科既非实用性又非赢利性,也非生产性,却可以造就健全的人格,为变革客观世界提供能量和内驱力。
高职院校应注重职业教育的人文性,使学生具备远大理想、高尚的情操及审美能力;具备竞争和团队意识;具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的能力;具备奋斗意识、承受失败挫折的心理能力;具备处理信息、收集信息的能力;具备效率意识;具备开拓意识,心胸开阔、乐于奉献意识。这样就能去适应各种竞争和挑战。人文教育更多是体现情感、意志、直觉及综合的非理性方面;而技术教育则是体现出认知、分析、逻辑和思辩的理性方面。只有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发挥人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品质,注重从智能、情感、道德及行为的整体与和谐的育人功能上来考虑,才能最终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二、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培育的措施
(一)调整价值观念,以全面塑造和培养人的教育理念引导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保持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作为为国家培养人才,服务于社会的高等院校有振兴经济、发展科技、适应社会之类的功利价值,同时又具有人伦教化、文化传递等非功利价值。它主要是通过人文精神的培育来实现的。因此,在高等院校培育人文精神,首先要解决一个前提性的问题,即教育观念和教育理念的问题。有的学者把高等院校的内容界定为三件:第一,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第二,教会学生如何思维;第三,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这是对高等院校价值的一个很好地概括,即大学当然要教给学生必要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以及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能力,但更为重要的却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和如何思维。
高等院校作为学校教育的最后一站,也是学校教育产品的成品阶段,它所培养的人才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一个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必须是既有较为全面的知识积累,又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既有社会参与能力,又有理想追求意识;既敢于进行科学探索,又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当然,培养这样的社会有用人才的工作是艰难的,但我们绝不能因为这样的人才难以塑造和培养就降低我们教育的理想与追求。要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努力培育高等院校的人文精神,使高校在适应社会需求的同时始终保持引领时展的精神高地。
(二)拓展师者内涵,努力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造就一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塑造人文精神的师资队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这很好地概括了教师的职业定位,要求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学与科研能力,还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者,还必须是人文精神的培育者和引导者。在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实践能力与科研能力的同时注重和提高其人文素养,激发他们勇于探索、乐于奉献的热情,促使他们成为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自觉推行者。首先,要求教师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扩大自己的人文知识面,内化人文知识形成自己的人文知识结构;其次,要求教师加强人文知识积累,在专业传授过程中渗透人文精神。再次,要求教师对人、对学生要有深厚的感情,对社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怀有崇高的责任心。他们能以高度负责的精神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强调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文修养,鼓励教师不仅成为学生的知识传授者,更要努力成为学生在人生路上的指明灯和充满人格魅力的精神导师。
(三)以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为基础,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指向,构筑合理的人文知识体系,拓展学生的人文知识视野
精神源于认知,修养源于知识。人文知识的学习与积累是人文精神的培育和养成的基础。人文教育客观地存在于我们这个世界中,精神力量是不可低估的。与技术教育相比,二者分属两种不同的体系,并且是相互渗透,合二为一的。加强人文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素质和健全人格,掌握职业技能,达到提升人性与人力的相互统一,将成为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切入点、新世纪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要达到人文教育与技术教育二者的有机结合,就必须注重在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中渗透人文教育思想。
首先,要加强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传统的专业课程设置越来越不适应综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因此,要加强对专业课程的调整。调整的过程中要突破本科压缩饼干式的学科门类简单相加的模式,逐步向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与自然科学课程的紧密结合的方向转变,构筑合理的知识体系,使不同的专业门类的学生共同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文观、价值观以及形成科学的方法论、认识论,最终达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其次,人文课程的设置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启迪学生的心智,有助于学生今后的工作及发展。充分发挥各专业的优势,整合专业课程资源,实现资源共享,鼓励各专业学生跨专业、跨系甚至跨校选修课,辅修第二专业,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在校内大力开辟哲学、文学、艺术、法律等人文选修课程,例如,深受学生欢迎的“儒家文化精髓”、“论语心得”、“美学艺术篇”、“公共关系学”、“创造心理学”、“社交礼仪”、“心理健康”等课程,让学生从全方位加以了解和认识,拓宽学生的人文视野,这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大有益处。同时,培养学生自尊、自强、自信,学会与人相处,调整自己的心态,维护心理健康,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另外,还可以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挖掘自身的潜能等等。
再次,人文知识是人文精神与修养的前提和基础。结合实际开设人文课程,举办人文、企业家创业历程、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自主创业等系列讲座,鼓励学生读人文书籍,支持学生开展人文学术活动,建立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基地,优化学生活动条件,为学生拓宽人文知识视野,陶冶高尚人文情操,感受高雅的人文空间。
(四)构建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人文精神培育环境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重视校园文化所创造出来的人文学术环境和文化艺术氛围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与影响,积极塑造人文精神,将其融汇在教学、科研中,融汇在校园人文学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物质文化建设以及日常管理工作中,形成具有浓郁人文气息的教学研究环境、人文学术环境、文化艺术环境、物质文化环境和管理文化环境。
重视把人文精神的培育贯穿于教学、科研中。充分发动广大专业教师,自觉地把专业课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进行自然而不是强加,内在而不是外表的人文精神教育。这种教育是专业课程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人文与教学科研相互渗透、彼此融合,相辅相成。使专业教学课堂和实验场所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阵地。
努力形成浓郁的人文学术环境。树立“科学是立世之基”的观念,一切科学创新的本质是人文的过程,不断强化人文学术氛围。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艺术环境。让学生体验美,产生美的升华。大力开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如组织音乐会、舞蹈专场等多种活动,营造具有大学特色的高雅的文化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学生的人文精神。重视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建设。校园不仅仅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地方,还是给学生以无形的熏陶的场所。一所历史悠久、环境幽雅,到处都是人文历史景观的大学无疑对学生人文精神与气质的培养和塑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五)把人文精神放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进行培育,促进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同步发展
市场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对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有促进作用,同时又有消极的影响。
首先,市场经济具有强烈的人文内涵。“人文”不仅仅局限在伦理层面,而应从尊重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的价值和潜力的充分实现为目标来理解人文精神,市场经济的发育就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条件,它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个性的丰富创造了多层次的社会关系,同时它催生了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伦理价值观念,促进了“人的现代化”。其次,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的培育相互促进,不断发展。当前我国的市场经济还不够规范、成熟,还有一个发育和完善的过程;我国的人文精神也并不是完美无缺,它需要接受时代精神的洗礼,充实新的内涵。因此,市场经济与人文精神只有在现实的社会运动中才能找到最佳“结合点”,高职院校的人文精神只有在市场经济中进行培养,才能具有时代的涵义。
(六)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可操作性措施,为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提供制度(范文)保障
可操作性要求高职院校人文精神不能停留在学院或者书斋深处的个人操守或道德律令上,而应该体现在投入交流的精神产品与知识成果的生产和创造中,因其根本目的在于关注人的身心全面的发展而具有不容质疑的精神上的价值。制订相关的可操作性措施,并在发展中不断完善,高职院校人文精神的培育才能得到强有力的保证。
从总体优化的思路看,应当把人文精神的培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联系起来落实。继续把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放在基础性的位置来落实,通过建设人文教育基地和“两课”教育基地来促进人文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的互相提高。
爱因斯坦说过:“学校的目的始终应该是:青年人在离开学校时,是作为一个和谐的人,而不是作为一个专家”,仅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它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忱的感情,那是最根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具有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世纪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新形势下,只有积极推进人文精神的培育,始终贯穿人文教育,才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肩负起培育高素质、高技能的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参考文献
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第一、二卷)[M].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996.
原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编.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成长—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论文集[M].高等教育出版社,996.
张楚廷.素质:中国教育的沉思[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00.
张德祥.新世纪高等教育的新使命: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J].中国高教研究,00,().
关键词: 应用型院校 毕业班 教学效果
应用型院校毕业班学生课堂出勤率偏低日益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笔者在与不同层次的高校管理者交流时得知,毕业生专业课逃课率均在25%以上,据某高校的统计,有些专业毕业班学生逃课率高达85%,严重影响教师授课的积极性,使正常的教学秩序受到很大冲击。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提出若干建设性意见,以推动教学改革。
一、毕业班学生的学习特点
1.重实际操作,轻理论讲授。毕业生即将进入社会从事实际工作,他们的思想相对比较活跃,对纯理论课程的兴趣减弱,喜欢那些操作性、探索性强的实验实训课程,并且希望能自由地与教师就所学内容作交流,提出疑问,得到教师指导,以强化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很多学生经过暑期的社会实践以后,都或多或少地带着一些工作上的问题来到课堂,如果在课堂上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则无疑会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2.学习目的性增强。毕业班学生的学习已经基本摆脱了对教师的依赖性,不仅仅是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观点模式化地接受,而且更加关注自己的兴趣与实际需要,学习的目的性明显增强,因此这一阶段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增加与职业准备相关的课程,提高学生就业与适应社会的能力。
3.毕业生对职业要求十分敏感,对有利于增强职场竞争力的知识技能的学习兴趣浓厚。用人单位最注重的是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实际能力和专业知识,而不是毕业生的在校成绩。毕业生经过几年专业基础的准备后,希望毕业前能有机会熟悉社会、接触社会,以了解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职业要求,尽早为自己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有些毕业班的专业老师会邀请企业人士来课堂进行讲学,进行管理案例分析与职业礼仪培训,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常识和企业内部的规则,这样的课学生到课率明显较高,而且掌声不断。只要是有助于了解职业要求、增强职场竞争力的教学,学生都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
二、当前毕业班教学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毕业班课程设计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毕业生课程学习效率低下。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还是传统的“三段式”教学组织形式,即第一学年是公共基础课,第二学年是专业基础课,第三或第四学年才是专业课。然而不少毕业生反映,这种模式的课程设置不尽合理,不少课程设置交叉且重复。一是有些课程教材过于陈旧,有的教师教学方法存在问题,多年的讲稿不更新,缺乏新意,与社会上的工作要求不相匹配。二是学生热衷于考证,教学与考证相冲突。
2.毕业生迫于就业和考研压力无心向学。逐年增加的社会就业压力使得学生无法定下心来坚持课堂学习。有的高校为了提高就业率也给毕业生施加各种压力,如有些学校规定毕业生不拿回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就业合同就不予答辩或推迟毕业证及派遣证的发放。大学生一般从大三下学期就开始忙于找工作,找工作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有些学生忙于考研复习,认为现在的教学内容无助于考研,选择离开课堂去参加考研复习班或自学考研课程,还有极少数学生即使来到课堂,却在看考研教材或考研资料,无心听课。毕业生将找工作、考研、考公务员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是导致毕业生课堂出勤率低的重要原因。
3.毕业论文设计流于形式。大部分毕业生迫于就业压力,经常参加各种人才市场的招聘和面试,有部分学生忙于兼职工作,压力大,无法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只能临时抱佛脚,东拼西凑,有个别学生甚至从网上直接下载文章,整段或整篇照搬,没有时间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去琢磨。有些专业老师反映,学生的浮躁心理使得毕业论文质量严重下降,论文抄袭现象颇为严重。
4.学习能力评价方法存在弊端。目前大部分学校在课程概念评价体系上忽视对实际技能的考查,考试成绩与实际能力存在偏差,根本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做出实际评价。再加上课程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这些都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有方向性误导,所学难以致用是导致毕业生逃课的主要因素。
三、关于毕业班教学改革的建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及毕业生的学习特点,我们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改革:
1.改革课程设置,真正贯彻弹性学分制。设置符合毕业班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主选择所需课程,真正实施弹性学分制。另外还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调整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具体来说就是可将专业必修课开设的时间提前,而将选修课作为毕业班学生的主修课程;或将课程安排在前半学期,后半学期让学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或参加社会实践,到单位实习,这样就可以尽量避免学生在求职面试、复习考研与课堂教学产生时间冲突。此外,增加就业指导课,结合求职简历设计、就业信息搜索、行业就业动态及就业市场形势分析、应聘面试技巧培养等对毕业生进行强化训练和指导,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走进教室。
2.教学方法应讲究多样化。应用型高校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等教育,课程教学方法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环节之一。课程教学方法改由传统的归纳、演绎、分析、综合等方法向项目教学法、案例法、仿真教学法、角色扮演教学法、操作训练、现场教学、讨论式、行动导向、启发式等转换;教学手段改由“黑板+粉笔”向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转换;教学场所由传统的单功能专业教室,即描述性、报告性的理论课堂,向多功能一体化的“仿真”职场,即兼有理论教学、小组讨论、实验验证和实际操作的教学地点及“全真”的职场转换。
3.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邀请企业的业务骨干和行业专家给学生开设专题讲座,传授最新业务知识,开展技能培训,介绍企业文化,或让学生走出校门到企业去见习、实践等,总之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培养毕业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敬业精神与团队合作意识,帮助毕业生准确定位、制订职业生涯规划,提高职场竞争能力。
4.毕业设计与实际相结合。选择企业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技术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由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联合指导,这是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实现了综合毕业实践与就业的有机结合。毕业设计是让学生到公司、科研院所参与实际项目来进行的,在进行毕业设计阶段可以解决部分学生的就业问题。
5.变革考核方式。注重考核方式的多样性。学习目标应当体现在追踪的评价环节中,应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进行相应的评价组合,针对专业课程的评估,不应当局限于传统的笔试法,应当引入多种实际的评价方法,也可以采取口试、平时论文答辩、交调查报告等形式;对技术类课程可以直接通过实验和项目的完成情况给出相应的成绩;增加实践环节,对平时学习效果进行评估,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应用型高等院校毕业生课程体系改革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要与社会需求一致,从学生本身的基础和学生的毕业倾向出发构建教学课程体系,教学“以人为本”,使毕业生在形成与社会需求一致的学术素养的基础上,为即将从事的专业领域内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杜爱文.高职课堂教学模式与学生参与度关系研究.广州职业教育论坛,2012.6.
1.1创业园组织机构及运营
对于创业园组织机构的管理及运营,学院要投入专业化的管理人才,以市场化的运作方式,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对相关创业团队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确定产品线和服务流程。对创业园内入驻公司进行经费划拨、监控、审计与管理;收缴各学生创业公司场地租赁等费用;安排专业的宣传推广工作者,负责创业网站的建设与维护工作。
1.2创业团队资格条件
为了提高创业园区创业成活率和创业质量,管理负责人要提高相关创业团队的审核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审核,排除那些非大学生创业团队。做出明确的行业限制,排除餐饮行业,注重提升创业的品质,保证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对于一些资金短缺,而创业项目良好的团队,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鼓励优秀的创业人才加盟,不断提高创业园区整体的创新能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有效的扶持政策。
1.3进驻创业园区申请程序
学校对申请进驻创业园的相关程序做出了规定:先是由有创业意向的同学向创管会提交《入园申请书》和《创业计划书》,向创管会陈述创业计划,由创管会统一评审,确定入驻资格;评审通过的创业者与创业园签署《场地及设施使用合同》及《风险承担协议书》;其次,创业公司履行模拟工商、税务注册手续;再次,创业公司成员需学习创业园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并制订出自己公司的规章制度,创建自己的企业文化。
1.4创业团队监督与管理
创管会对创业公司项目进行监督检查,监督所经营的商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对创业公司实施监控,防止其出现转租等违规行为,并避免园区设施被损坏、转移。创管会对创业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纠正,为创业公司建立考评档案,对创业公司学期、年度运营成果进行检查评比。也依据园区奖惩制度评选优秀创业公司和创业之星,并将学生创业公司在创业实践中的情况通报所在系部。
2创业教育建设的探索
创业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第三本护照”,能提高学生的创业与创新技能,引导学生从把握眼前细小机会做起,培养持之以恒的习惯和果敢的性格。我院在“十一五”期间,积极推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成立专门的创业组织机构,打造了一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形成了良好的创业研究基础,在实践中探索科学的创业教育模式,培养了一批成功的学生创业典型。
2.1实施“TASO”创业教育模式
学院探索出了集课堂教学(Teaching)、社团建设(Association)、导师领航(Supervisor)、经营实战(Opera-tion)于一体的“TASO”创业教育模式,使我院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了较好成效。
2.2理实一体创业课程体系
全院各专业全面开设《职业规划与创业就业指导》课,部分专业开设《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创办企业实习》、《创新概论》等课程。同时我们尝试将创办企业方案设计引入学生毕业设计环节,部分学生以创业企业设计方案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3学生社团主动参与实践
学院各系部学生会分别成立了“金梭”、“起航”、“雏燕”、“鹰翔”、“霓裳”等五个大学生创业社团,在导师引领下,积极开展创业计划方案竞赛活动和各类自主创业创意活动;组织学生在创业实践网上进行模拟创业活动。
2.4专兼结合打造导师队伍
学院打造了一支具有一定创业教育与实战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院专职教师10人,企业兼职教师8人。不但满足了开设创业教育课程的需要,还对学生的自主创业与创意活动予以指导。
2.5创业教育评价研究
学院从创业教育模式、创业教育评价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完成了江苏省高等教育课题《高职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职院创业教育有效性研究》和多个院级创业教育研究课题研究任务。20多篇创新创业教育论文在《教育与职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江苏高教》等杂志上发表。编写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教育》教材并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3基于校企合作模式下的创业教育特色
校企合作共同建设集“创业认知、创业体验、创业模拟、创业实战”于一体的“四层递进式”“金字塔形”创业型实训基地,使每届毕业生创业知识学习人数达100%、创业成果体验人数达80%、创业过程模拟人数达50%,参与创业实践的人数达10%,建成具有省内示范性的高职院校创业实训基地。
3.1建设创业认知中心
基地创业认知中心的基本功能是创业展示(典型创业人物展示、创业成败案例展示)、创业讲坛(定期邀请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业教育专家等开设创业讲坛)、创业交流(定期邀请创业人员、学生创业团队、学生创业大赛团队等进行创业交流)、创业研究等。认知中心由100m2创业展示区、KAB与SYB培训专用“U型”教室、150m2创业讲坛与交流区构成。进一步完善我院“TASO”创业教育模式,构建适合于高职院学生创业教育的教育体系。
3.2建设创业体验中心
基地创业体验中心的基本功能是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企业创业体验。体验中心主要由各类企业工作站4个、校企合作导师工作室10个、成功创业企业4家构成。在创业体验中心引入家纺设计工作站、汽车服务工作站、物流工作站、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站等4个以上的合作企业基地工作站;建成家居装潢设计业务工作室、服装设计工作室、家纺设计工作室、汽车销售业务工作室、旅游业务工作室、报关报检业务工作室、小型企业会计业务工作室、勤工俭学业务工作室、电子商务业务工作室、物流规划业务工作室等10个以上工作室。
3.3建设创业模拟中心
基地创业模拟中心的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创业模拟训练。中心由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业网、12组ERP企业模拟经营实训室、60座计算机模拟创业实训室与创业模拟系统软件构成。中心每年组织学生创业大赛、学生营销策划大赛、企业模拟经营沙盘训练与大赛6次以上,组织学生参与中国创业实习网训练400人次以上,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业模拟训练。
3.4建设创业实战中心
基地创业实战中心的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训练机会。鼓励在校大学生进入基地自主创业,由创业园管委会派员并邀请企业专家,对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进行论证,选择创业前景好的大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进驻创业型实训基地,并给予政策扶持,促进其发展。鼓励学生开设非法人形式的校内注册公司,学生向创业园管委会提出申请,由创管会组织相关专家论证,符合基地进驻管理规定的项目,可批准成立非法人形式的校内注册公司实施创业实践。
4结束语
[关键词]高职教育 音乐教育
[作者简介]朱裔文(1981— ),女,山东东营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音乐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音乐学科教学。(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9—0183—02
雨果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符。”作为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之一,音乐艺术在人类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比拟的,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在现代社会,音乐艺术教育更是对于提升学生的精神文明素质,陶冶情操,提高他们的情商,塑造他们健全、健康的心理结构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那么,作为高等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生力军的高职院校开展音乐艺术教育自然也是当仁不让。
一、高职音乐教育面临的困境
高职院校音乐专业主要是培养专科层次的音乐人才,一些高职院校在原来中师学校等音乐师范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合并、升格开设音乐专业,或者直接成立了艺术系或音乐系。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反映出我国高职院校在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的过程中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与提高,但并不能代表着其教育水平的相应提升与普遍提高。相反,由于高职音乐教育底子薄、竞争大、整合难等问题,其发展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境。
一是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的高职院校是几所师范、职业技术等学校合并并升格而成,教师队伍仍由原来的师范、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编配而成,从而致使整个师资队伍在年龄构成、职称结构、学历层次和知识水平等方面与老牌高校相比必定存在着差距,特别是有大量的艺术学院或师范学院音乐专业年轻老师,他们大多是本科生层次或者研究生层次,虽然专业知识丰富,音乐技能水平较高,基本胜任高等职业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任职要求,但是其职业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对于高等职业音乐教育的认识还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缺乏针对高等职业音乐教育的教学经验与教学资历。
二是招生难使得高职院校之间存在着真实而又残酷的生源大战,生源问题成为影响、甚至制约高职音乐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高等音乐教育的逐年扩招,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生源受到严重影响,生源数量日趋减少,学生入学的整体素质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三是以高职院校作为跳板、以“专升本”为目的而入学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许多学生一入学就抱有“专升本”的目标,高职院校成为其求学过程中一个必经的、不可缺少的“中转站”。
四是职业院校只是针对某一种特定职业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在教学目标上具有较强的职业性与针对性,整体上学制较短,学生的专业音乐水平不能得到系统性的提高,所以,其在与本科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中不具备竞争能力的绝对优势。
二、对高职音乐教育的建议
要想取得高职音乐教育的长足发展,就要正视种种问题和不足,从实际出发,从高职改革做起,立足自身发展平台,从目标任务、师资队伍、专业方向、课程设置、教材编写、就业指导等方面入手,大胆改革,锐意创新。
一是明确目标任务。高职院校音乐专业要体现职业性的特点,以区别于其他层次的音乐院校,坚决做到突出办学特色就是站稳脚跟、占据高职教育阵地,这就必须充分明确新时期高职院校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和教学任务。高职音乐院校的培养目标和任务是培养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音乐理论素养,具备音乐表演、音乐教学与辅导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适合社会需要与就业需求的实用型高等音乐职业艺术人才。 在实际的高职音乐教学过程中,应该突出“职业型”与“专业性”的特点,加强相关专业课程与职业课程的课时比例,并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明确这一教学目标,学校各项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一教学目标紧密开展。只有切实做到明确教学目标、突出教学特色,才能有区别于其他的音乐院校,从而才具有自己的就业市场与社会需求。
二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高职音乐师资建设,改革专业教学模式与课程设置,加大音乐教育工作的力度,要培养一支优质的高职音乐教育师资队伍,并且建立师资培训制度。首先,提升教师素质,加大在职高职音乐教师培训的时代感、紧迫感,为高职音乐教师提供多层次的进修学习机会,使高职音乐专业的教师素质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最大可能的提升,还可以尽可能地引进一些高素质的教师,以提高高职音乐专业教师质量,扩大高职音乐专业师资队伍,尽快地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其次,引进竞争机制,不仅能够利用竞争机制对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差的人员实行转岗或淘汰,而且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一种良好的竞争风气,有助于教师的再学习并维持教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再次,实施量化考核,要在教学、科研等方面提出一定的量化要求,例如,教师几年内参与的课题、每年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的层次与质量等都有一定的量化标准,对达到这个量化标准的教师在薪酬、晋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并能够明显地体现出来。这样一来,教师的从业压力加大,自我提高的意愿明显增强,从而整个教师队伍的再学习能力与科研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教师的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那么,高职音乐院校就能够保持层次较为合理、结构较为优秀的专业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要不断加强音乐师资队伍建设,既要引导教师“厚德崇教、为人师表”,在音乐知识与能力的言传身教中感染和教育学生,又要为年轻音乐教师的继续教育、专业深造与自我提高提供积极的鼓励与大力的支持,并建立、健全教师奖励机制和优秀教师带动机制,打造一支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三高”高职音乐教师队伍,使之走进教室能讲,走上舞台能演,进得教研室能研究,真正能够成为高职教育行业的人才,为高等职业音乐教育作出最大的贡献。
三是调整专业方向。在新时期基础音乐教育大改革的形势下,高职院校音乐教学课程模式应该相应地进行改革。多借鉴众多音乐专业本科院校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根据自身的高职教育特点,在专业方向选择上有所侧重:综合性高职院校应以基础音乐教育为目标,追求全面性与普及性;艺术类高职院校,在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之后,要突出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次理解能力、创造性独立演绎音乐作品的能力,以及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再创作能力。在专业设置选择上要根据文化市场的需求,除保持最基础的声乐、钢琴、舞蹈、合唱指挥等几个常设的必备课程外,还应该开设小乐队编排、电声乐队、通俗演唱、MIDI制作、音乐文化市场运作等新兴的音乐文化相关课程,并将这些具有时代特征、具有鲜活生命力的新型音乐文化课程作为高职音乐专业的教学重点,为学生的最广泛就业、可持续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是优化课程体系。高职音乐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最终要归结到其教学根本——高职音乐课程体系的改革。根据高职音乐教育的目标要求,应该尝试着对其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进行一系列改革。例如,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适当合并、减少现有的音乐专业课程,优化学科结构,重点体现学以致用的技术与技能培养,突出高职特色;增设排练课、形体课、艺术课、东西方音乐鉴赏课等综合性课程,使多门学科的知识能够最大可能地相互贯通、互为补充,并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以提高学生的音乐综合运用能力;加大艺术实践课的比例,丰富艺术实践课的内容,实实在在地使学生通过在学校课程中完成的音乐专业实践环节,具备较强的艺术实践能力,从而为日后具备较强的从业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五是注重教材编写。高职音乐教育应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建立自己的高职教材体系,成立专门针对高职教材编写的教材制定课题小组,参考各个层次音乐院校的专业教材,组织编写一批具有符合社会需求、内容丰富全面、结构清晰严谨、形式多样的,并且可以适当具备浓郁地方特色、适应当地社会需求的高职系列音乐教材。这样严谨翔实的教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高职音乐教育的缺陷和不足,使高职音乐教育能够具有培养高标准人才的教材基础。同时,应根据新教材的要求,及时调整传统的授课模式,运用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范型,增强高职音乐教育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趣味性,提高自身的教学效率,加大教学实践活动与音乐社会实践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比重,满足自身的教学要求,实现自己的教学目标。
六是坚持就业导向。职业技术教育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把握学生就业方向,找准音乐人才的社会需求为培养人才的落脚点,将院校课堂音乐教育、教学活动与社会的人才需求相结合,与企业的艺术社团,各地市、社区的基层性、群众性的音乐艺术文化站、艺术馆等音乐艺术相关部门、行业的日常音乐艺术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加强校内实训的同时,鼓励、支持学生多多走出校外,到社会的具体音乐文化工作岗位上参加实习、实践,在社会上锻炼自己,在社会锻炼中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在社会实践中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得到有效的升华。高职音乐教育学生的知识结构要努力做到一专多能,例如,声乐专业的高职学生除具备基本的音乐理论素养、熟练的演唱技能之外,还可以兼修、旁听一些必要的器乐知识、技能,以拓宽就业口径,扩大就业领域。还可以在学习音乐职业知识的同时辅修一些其他艺术门类的课程,这样既可以增加高职音乐专业学生的艺术底蕴,又可以使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就业指导在职业院校的学生就业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要开设专门的、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课,转变高职学生的传统就业观念,从根本上提高院校的就业率。另外,就业指导课不但要在毕业前开设,让学生及时了解最新的就业政策和信息,更应该贯穿学生的整个高职音乐教育始终,甚至从入学就开始进行及时的就业指导,让学生了解自身专业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及时摆正就业观,调整学生的就业方向,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音乐教育要办出高职教育的特色,增加效益,在不断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音乐艺术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大发展,就要充分认识其与普通高等教育音乐专业教育的区别,在新的社会需求和现实挑战面前,借鉴普通高等艺术院校音乐专业的办学经验,面向社会音乐教育、新兴音乐产业、流行音乐文化等新的音乐事业领域,创建符合高职音乐教育特点的教育体系与模式,培养具有高职特点、具备高职特色的音乐从业人才,就应该围绕提高学生就业率、拓宽学生就业面来做足文章,坚持工学结合,全面推进高职音乐教师队伍建设,争创优势专业、精品课程和名师课堂,不断根据高职自身的特点,以就业市场为导向,积极调整自己的办学规模与规格,完善课程设置,建设发展具备自身特色的高职音乐教育品牌,不断培养出被社会认可、接受的合格音乐人才。
[参考文献]
[1]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曹理.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朱咏北,王北海.新编音乐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后大众化 发展模式 发展策略
我国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始于2000年樊建芳翻译的《论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一文,此后陆续有十多篇论文对国内外的后大众化进行了研究。总的来说,我国学界对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还较少,教育界对我国是否已进入后大众化阶段也莫衷一是。2010年4月24日,主题为“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面临的挑战与经验”中国—芬兰高等教育论坛的召开,为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搜索文献可以发现2010年有关后大众化的研究是过去十年的总和,这说明后大众化已引起国内部分学者的注意,也势必引起学界的研究热潮。因此,总结概述国内教育界对国内外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研究成果,分析个中利弊得失,展望未来研究趋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 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涵义
“后大众化阶段(post-massification)”是1990年代中后期,日本的有本章教授在运用马丁?特罗教授提出的大众化理论考察日本高等教育状况时发现,进入大众化后期的日本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经费来源和学生入学方式等方面出现了与该理论不相符的情况,他将这些区别于马丁?特罗所言的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特征和普及阶段的质的变化,称为后大众阶段。有本章教授认为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体制从大众化向后大众化发展的过程中会出现如下现象:(1)财政预算紧缩将迫使公共机构重新致力于大学功能的社会经济理性化改革。至少会导致产生更强有力的“绩效”制度。(2)高等教育体制不断向私有化发展,这种发展或者通过私立高等教育的继续扩大规模的途径,或者通过日益依赖学费资助公立高校的途径。(3)在取消控制和管理的时代,高等教育机构日益为自身的管理负责。(4)市场因素日益取代公共政策,成为在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范围和价格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因素。(5)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自负盈亏”,公共机构和公共舆论会寻求新的评估鉴定办法,从而确保高等教育的质量。(6)为了确保质量,教育的结果日益成为衡量高校“绩效”的重要因素。(7)这些变革将不可避免地导致大学内的心理压力程度不断提高。一旦大众化与后大众化的界限被跨越,大学内部将发生一系列的变革:(1)社会优先考虑因素发生变化,因而更强调通识教育而非专门化教育,更强调教学而非科研;(2)大学规范结构的改革;(3)对学术效率提出新要求;(4)学生人口的变化;(5)教学法改革;(6)大学教师的职业地位和学生地位的改变。
罗伯特?吉姆斯基(Robert Zemsky)教授认为有本章教授的七条假设准确描述了美国当时高等教育的现状,并认为后大众化阶段是“无序的杂乱无章的变革时期”,其原因是“大众化时期占主流的学术快速发展模式让步于日趋凸显的财政紧缩和质量危机”。汤志民教授认为后大众化阶段的含义是:(1)进入急剧扩张后的平台期,开始进行以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大学理念的检讨;(2)对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构、开放度、开放对象和开放条件进行检讨;(3)对高等教育面临政府财政紧缩而带来的办学经费来源、使用合理性等的检讨。
目前国内对“后大众化阶段”的界定是量和质的双重定义。量的方面:冯用军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居于25%~50%之间时为后大众化阶段;蒋文亮、卜雪梅认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6%~50%之间时是后大众化阶段。质的方面:王洪才、曾艳清基于学生结构的改变,认为后大众的典型特征是高等教育适龄人口入学率增长在未达到普及化之前就出现了停滞和波动,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率却持续增长,其增长率甚至超过了传统学生;杨移贻基于规模和质量的对抗,提出规模达到一个平台期,质量问题引起前所未有的关注,高等教育界进入前所未有的变革期,需要对发展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进行反思,并做出政策调整,这样的一个时期直至到普及化的到来,就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后大众化阶段”。
二 国外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发展模式
“后大众化过渡的整个进程依国家和民族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差异显著。”由于各国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差异,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实现模式也不同,但总体而言,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欧洲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美国模式、日本模式。
1.王洪才基于学生结构转变提出的三国模式
(1)美国模式。美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轫于《老兵法案》。该法案使1945~1956年间,就有近800万退伍军人涌入社区学院学习。20世纪70年代少数民族学生、妇女和黑人及残疾人入学率迅速增长,并成为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增长的主力。此后20年间,尽管传统的适龄人口学生仍是大学生主体,但在入学注册增长率中已经落后于非传统的成人学生,非传统的成人学生所占比重一度达到高等教育入学人口的44%。进入90年代以后,美国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增长趋于平稳(保持占高等教育总人口40%左右),标志着美国后大众化走向成熟。
(2)英国模式。双轨制的废除标志着英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开始。1992年英国高等教育改革宣布双轨制走向终结,多科性技术学院可升格为大学,由此,英国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加快,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92年的23%达到1994年的30%。1994~1998年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一直在30%~33%之间徘徊,而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入学人数开始猛增,这是英国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的标志。2000年以后,英国本科教育中年龄22岁以上的非传统的成人学生比例逐年上升并有压倒传统学生之势。除2002年外,22岁以上非传统的成人学生占新生的比例都高于50%,2004年则接近60%,这说明英国后大众化趋势已经形成。
(3)日本模式。日本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源于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拉动了高等教育的扩充与发展,日本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955年的10.1%增长到1970年的23.6%。1992年,由于适龄入学人口大幅下降,为了使高等教育规模保持稳定和私立高校不致大量破产,日本政府又再次推行高等教育扩充政策,其中一个重要策略是扩大成人入学。在这次扩充中,适龄人口入学只经历了短暂的急剧增长就进入了平缓状态,而非传统的成人入学却出现了持续的增长,这正是有本章所观察到的日本高等教育进入后大众化时期的特征。
2.杨移贻基于“规模发展平台期和质量危机”提出的三国模式
高等教育在大众化进程中,经过一段高速发展之后,会出现一个“停滞期”或“平台期”,似乎是一种规律。1960~1970年代的上半期,发达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大幅提升,但到了70年代后期,却“不约而同”地放缓增长速度,进入一个“平台期”。其中,美国经过1940~1970年代上半期快速增长,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15%提升到50%之后,70年代下半期高教发展速度明显放缓;而德、法、英等西欧国家在70年代高教毛入学率达到20%以后就放慢发展速度,直到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才开始迅速上升。日本也在70年代后期毛入学率达到50%以后进入近10年的停滞期(1960~1978年是扩大期,1979~1985年是停滞期)。
日本东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金子元久从社会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高速发展后的停滞期,是“由于高等教育的加速化发展,或者是大众化引起的各种问题:由于学生规模扩大,导致的高校教学质量的下滑;高校毕业生劳动力供给的过剩;教育机会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不满情绪的膨胀,从而导致政府的高等教育政策取向出现了变化,不得不采取减速调控手段”。佩特里夏?甘波特(Patricia. J. Gumport)指出各国高等教育体系有相似的发展历程,即由大众化走向成熟进而走向后大众化,其转折点是加强公众监督和呼唤社会责任、政府资助的削弱、对学费的抵制与补贴、市场压力的增强和强调职业教育的主张、学习持续性问题和延长获得学位的时间等问题出现。
3.经验与启示
王洪才、曾艳清认为后大众化理论的提出给我们带来重要启示:高等教育大众化并非一个直线过程,它在达到一定程度后会出现一个稳定期,此时高等教育发展并非继续走向普及化而是转向终身化。
英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基本经验:高等教育后大众化任务主要由非精英型大学承担;政府为顺应后大众化趋势而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政府的引导对后大众化趋势形成具有导向作用。杨移贻认为要重视美、日等发达国家“无界限化与高质量核心的形成”的经验,在后大众化阶段重新构建精英教育,以期在高等教育边界扩充的同时,强化其核心价值和核心质量。
三 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研究
1.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进程
杨移贻基于我国高等教育适龄入学人口的减少(从2009年的1.23亿下降到2020年的0.89亿),即使2020年我们要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每年高等教育规模的增长速度保持1.5%~1.6%就可以做到这点,因此预料,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平台期”已然到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已经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成熟阶段(后大众化)。王洪才认为目前我国成人高等教育规模虽然庞大,但仍未进入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期,只有当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质量趋于一致时,高等教育后大众化的纪元才会正式开始。他认为我国大概在201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5%左右时,适龄人口对高等教育需求会达到相对饱和,从而向后大众化转变。蒋毅坚认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性,京津沪等部分城市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超过50%,江苏、浙江等部分省份也已经超过40%,因此,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就整体而言尚处于大众化阶段的前期,但是,若从局部来看,北京等部分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有本章教授所定义的“后大众化”。
2.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面临的问题
杨移贻认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面临的关键问题是结构与体系问题:(1)在规模扩张中几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同步扩充,精英教育受到严重冲击,质量普遍下降。(2)高教体系层次不清,各高校定位混乱、功能趋同、追求升格、相互攀比的情况十分严重。(3)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层次教育并未发挥承担大众化量的扩充的主要角色,缺乏短期大学、专修学院、社区学院这样的高教机构。高职高专系列与普通高教系列缺乏沟通流转的渠道和机制。(4)民办、私立高等教育发展受到诸多限制,步履蹒跚,至今仍为中国高教体系的边缘,十分孱弱,只能在大众化中挣扎求存而不能发挥应有作用。(5)高等教育多元化的机制还没有确立,在办学目标的多元化上,学制改革滞后;在办学层次与类型的多元化上,壁垒有待打开;在教育质量及其评估的多元化上,单一化格局尚未打破;在办学主体和投资的多元化上,举步维艰。冯用军认为进入后大众化阶段的广东,社会资源的马太效应使得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典型的区域和城乡差异,存在严重的教育公平问题。
3.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的主要任务
徐魁鸿认为后大众化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扩大入学机会,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完善高等教育结构。并预言社区学院将成为后大众化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机构。王洪才、曾艳清认为在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迫切要求调整成人入学政策,要变入口控制为出口控制。传统的入口控制导致了学历主义倾向,而结果控制才可能使高等教育走向质量和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杨移贻认为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应该是一个调整和增长并行的阶段。调整的重点在于高等教育的结构与体系,新的增长点可能在民办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温正胞认为在后大众化时代,我国的质量保证研究面临的重要任务是要树立全球意识,从传统的一国之内的特殊质量保证转向全球化市场中的一般质量保证研究,并研究如何参与到全球化高等教育保证标准与模式的制定过程中去,在全球高等教育市场的再分配过程中获得尽可能多的话语权。蒋文亮、卜雪梅认为后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创新人才培养。
4.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机制
冒荣、宗晓华认为在后大众化时代,高校间非合作博弈与无序竞争现象会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争夺公共资源的零和博弈、分工模糊的市场竞争,以及学术声誉的“瑜亮式”角逐等方面,会给高等教育系统发展造成难以承受的效率损失。依据合作博弈理论与学术资本的聚集效应和可共享性,高校间的协调与联合策略能提高整体收益,而区域集群是催生高校间合作博弈的有效组织机制。为创造合作博弈空间,促进高校集群发展,必须建立透明、公正的公共高等教育资源分配制度,降低政府与高校间的交易成本,消除高校间零和博弈导致的恶性竞争;有必要建立高校间合理有序的分工协调制度,改变高等教育领域混沌性的无序竞争局面;建立多元高等教育评价制度,促进高校合理定位,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追求卓越,办出特色。
5.我国高等教育后大众化发展战略
杨移贻认为我国后大众化阶段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无边界化和核心质量的形成,即:一方面,大众高等教育机构的外围不断扩充漫漶,使高等教育与其他教育以及社会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形成大众高等教育的“无边界化”;另一方面,精英教育得以重新构建,质量不断巩固提高,形成“高质量核心”。王洪才提出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是:高职院校应是高等教育走向后大众化的核心机构;成人高等教育机构应转变为以非学历培训为主的机构;成人高等教育制度应趋于地方化、多样化、自助化;加强质量监管并赋予成人高校以充分的招生自主权。冯用军提出了精英教育发展战略:后大众化阶段的中国高等教育要想获得跨越式的发展,“985工程”大学(A级)和“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B级)应成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学科的主力军,这类高校在未来十年应有步骤彻底改革招生录取模式,实现大类招生分类分层灵活培养机制;有计划重点改革大学评价机制,实行“教——研——管”长效试错绩效考核机制;优化重整优质高等教育资源,集团化策略提升国际影响力。冯用军认为应通过策略重构、布局优惠和行动创新来缩小进入后大众化阶段地区的高教入学机会差异。
四 结束语
总的来说,现有的研究尚未深入研究中国的实际情况,借鉴和生搬硬套的成分较大,研究思路和研究成果都还较薄弱。正如阿什比所说:“与动物和植物一样,大学也是遗传与环境的产物。美国的大学是从欧洲遗传下来的,但是美国的环境使其变成了一个新的种类。它现在正在被移植、扎根于世界各地。”无论是马丁?特罗的大众化理论还是有本章的后大众化理论,借鉴和运用到中国,都会遭遇移植的现实。因此,对于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未来一段时间应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后大众化理论的本土化研究,后大众化概念的进一步清晰界定。(2)对欧、美、日等国家的后大众化背景、现实、政策、问题和独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分析。(3)对中国后大众化模式进行研究。“如果说精英阶段高等教育制度的‘理想模式’是以欧洲各国的高等教育制度来设定的,而大众阶段高等教育制度的‘理想模式’则取自美国。”那么,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制度的理想模式是不是也得以日本来设定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需要我们去实践和研究中国的模式。(4)对我国后大众化阶段面临的危机和问题进一步认识。“在欧洲,危机是由于从精英式大学向大众高等教育系统转化不完全产生的;在美国,危机是由于要进一步扩张高等教育、提供以一定中学后教育形式实现的普及高等教育机会的强大压力而产生的。”显然中国有中国的特殊情况,需要进一步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美〕Robert Zembk著.美国高等教育的后大众化(樊建芳译)[J].国际高等教育研究,2000(3):31~39、49
[2]汤志民.台湾高等教育扩张与整并之探析[A].台湾政治大学教育系办.超越与效能——21世纪两岸高等教育发展前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台北,2003
[3]冯用军.后大众化阶段行业特色型和综合研究型高水平大学发展研究[J].教育界,2010(2)
[4]蒋文亮、卜雪梅.高等教育后大众化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及规律研究[J].文教资料,2010(6):182~185
[5]王洪才、曾艳清.后大众化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战略选择[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33~138
[6]杨移贻.后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的审视[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5):144~148
[7]〔日〕黄福涛.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到后大众化:日本的视角[J].北京工业大学教育研究通讯,2010(3):18~28
[8]蒋毅坚.我国高教面临“后大众化”挑战[N].社会科学报,2010.07.02
[9]冯用军.后大众化阶段社会阶层对高教入学机会的影响——以辈出率为中心[J].现代教育管理,2010(9):9~13
[10]徐魁鸿.社区学院:后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呼唤与回应[J].职业技术教育,2010(13):65~68
[11]温正胞.“大众化”之后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驱动力量与模式的转变[J].江苏高教,2010(1):5~9
[12]冒荣、宗晓华.合作博弈与区域集群——后大众化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机制初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0(4):35~40
[13]Eric Ashby. Ivory Towers in Tommorrow’s World. in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67(8)
关键词:大学精神;高职大学精神;内涵;培育;塑造
中图分类号:G6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2
随着国家对高职教育事业的重视程度加大,高职教育事业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中坚力量。高职院校若想在激烈的高等教育竞争中发展壮大,作为决定学校发展方向的高职精神,必将成为高职院校发展成败的关键点。由此,高职大学精神的建构是指引高职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提高此类院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需要。高职院校既然属于高等教育学校,便具备一般高校的基本特征,普通高校具有大学精神,因此,高职大学精神既有传统的大学精神,又有自身特有的文化气质。不同的大学院校可以有不同的办学风格,在追求理想状态上,不应有高低之分。不同院校的大学生给社会带来的价值会不同,但其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却不应否定。因此,高职院校也应具备自己的“大学精神”,这也是多数研究者认同的观点。
一、传统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在学校办学之初打下基础,能弘扬学校文化并通过持续的文化熏陶形成的一种对学校师生都产生极大影响的某种力量和共同的价值理念。大学精神是高校的灵魂,是高校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源泉。“大学精神是关于大学发展的价值取向及其在大学设置与运行中的体现。”[1]大学精神是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光辉旗帜。在保障高质的大学建设的方面,大学精神比任何理论和规定都更有效。因此,大学精神作为这所大学的灵魂,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其群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的充实。一所真正的大学,不仅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而且要有教师之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能体现出这所大学与其他大学的不同的精神气质。
传统的大学精神是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基本内容,既包括普遍的自由精神、独立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等。还包括一些大学在实践中形成的有自我特色的大学精神。如哈佛大学的“与真理为友”等。[2]自由精神主要包括思想自由和学术自由,是其他大学精神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大学精神的灵魂。非独立不能自由,非自由不显独立,只有具有独立的思维才能保证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独立精神主要表现为独立人格、独立思考、和独立担当等。人文精神主要包括道德、理想和情感三个方面的内容,以人的全面自由和实现人的价值为目标。高职教育应坚持以人的发展作为永恒主题,特别是要坚持以学生成才为本,通过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科学精神以求真为主导思想,是体现在科学的海洋中追求真理的精神。
二、新时代高职大学精神的内涵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特性,其大学精神不仅应体现大学精神的基本内涵,还应显示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高职院校大学精神在具备大学精神的共性内容之外,还应有自身特有的内容。
一是职业精神。职业精神包括职业价值观、职业态度、职业理想、职业责任、职业道德等要素。[3]“职业精神事实上就是一种对职业的深情投入、一种专注度,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职业水平和职业成就”[4]。
职业精神是指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形成的对职业的理解与认知的态度。职业精神是高职学生必备的敬业意识、职业操守,同时,高职教育也应当融入国际元素,面向世界开放自己并吸收国际社会的先进经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世界情怀,成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职业人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是现代职业教育的必然要求。所以,在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与培育中,我们要紧密结合教育实践,学习借鉴其他院校的经验,并结合校情,不可盲目仿制,这样才能彰显高职教育的职业特色。
二是服务实践精神。高职教育实践要始终围绕着服务于社会的理念开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首先要树立服务社会、服务于实践的理念,因为高职教育培养的大多是实践型人才,因此,是否具备实践能力是评价学生是否能适应社会的一个标准。高职教育应坚持“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的教学方法,坚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服务于实践的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勇于将所学理论用到实践中去,强调学理论要会用、能用,产教融合、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是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主要方面,因此,将把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紧密结合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服务实践精神起到重要的作用,使高职学生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社会角色中。这也是高职毕业生区别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重要方面。
三是创新精神。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重要内涵。在科学技术迅猛增长的新时代若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因此,创新精神是高职教育持续发展的动力所在,是其自身发展和肩负使命的内在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期,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都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对于高职学生而言,只有具备高素质的创新能力,才是符合我国经济建设发展要求的人才。有了技术创新能力,学生才有自主创业的勇气,这也大大响应了我国政府提出的“全民创业”的口号。只有这样高职院校才会保持无穷的生命力。要树立一种创新无处不在的教育理念,将创新着力于办学发展理念上,提升社会贡献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落实全面质量观;创新合作发展机制,推进校企一体化。
三、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
由于各高职院校对高职教育的客观规律还没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许多高职院校的高职精神的培育还需要继续努力,走出一条符合自己办学特色的路。只有通过对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与塑造,才能发挥高职教育的优势,以达到促进高教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实践是基础,没有实践支撑的精神是不存在的。因此,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是一项系统工程,加之高职院校的特殊性,不能简单的照抄照搬其他大学培育大学精神的方法。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坚持以创新精神为导向,以校训建设为载体,以文化传统为基础塑造高职大学精神,才能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持续发展。一、以技术创新理念为核心重塑高职院校大学精神。技术创新理念对高职院校的发展至关重要,他是高 职院校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所谓技术创新理念是指人类的技术创造、提升和超越的理想和信念。只有具备技术创新理念的人,才能敢于打破常规,敢于超越现实,挑战未来。因此,高职精神的培育只能从规范高职教育行为入手,只能依赖于合乎规律的、扎扎实实的高职教育实践活动。[5]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品牌化管理的办学理念
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决定其生存发展的主要方面是其办学特色。因此,准确定位便成为高职院校塑造大学精神的前提。明确高职院校办学的价值取向,进而明确高职教育办学理念,突出办学特色,为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养成提供基础。因此,高职院校大学精神的塑造必须以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为中心,充分体现其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使高职精神既能体现大学精神的共性,又能凸显自身的特色。
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贯穿于高职大学精神之中,表现在学校一切以人为出发点,尊重人,理解人,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人的潜能。学校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调动广大教职工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重心,积极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其创新精神。这种办学理念既迎合了时代的精神,又能满足社会对高职教育的期待和要求。
(二)激发师生共同参与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不仅要充分发挥学校各级组织的积极作用,还要发挥教师在培育高职大学精神中的重要作用,高校教师是大学精神的传播者和继承者。教师通过渊博学识和人文修养影响着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学生则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其自我管理能力,他们不仅传承学校的大学精神,而且其优秀的表现将实现高职大学精神在社会上的传播。因此,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为高职大学精神的培育营造良好的氛。
(三)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打造育人新环境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精神的塑造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校园文化是大学精神的载体,大学精神的内涵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以深化。高职大学精神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力量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在思想观念、行为准则上受到影响[6]。
各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掘各种资源创新校园文化活动。通过校园网络阵地,打造校园网络文化精品,拓展校园文化建设渠道。将学生置身于优良的校园文化环境中,并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入职业文化,以就业为导向,通过工学交替、项目合作等方式,培育出适应新环境的人才。
(四)以校训建设为载体塑造高职大学精神
校训是一种格言、篇言或座右铭,它代表了学校所倡导的某种道德价值及其追求,是学校对其历史文化传统、校园精神的概括和认同。如北京大学“自由、平等、民主、科学”的校训就比较集中体现了“兼容并蓄、学术独立、思想自由”的大学精神。校训能最简明深刻地反映学校的文化,体现学校的精神。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的校训铸就了大学的灵魂,是大学精神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同样也比较重视校训的培育。许多高职院校都制订了校训,但仍有一部分高职院校至今还没有校训,或者就算有,也无特色,同质同面化、标语口号比较严重。因此,各高职院校通过校训建设重塑其大学精神的任务还很艰巨。
通过校训的建设促进高职院校创新精神的培育。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科学技术的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我国生产力解放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我国许多大学对创新精神的培育都非常重视,如南开大学校训是“允公允能,日新月异”;武汉大学的校训是“自强弘毅,求是拓新”;华中科技大学的校训是“明德厚学,求是创新”等,从这些校训里,我们可以明显地感受到其对创新精神的重视。
(五)结合时代精神,注重高职院校的教育功能
育人是高职大学精神的塑造的根本目的。杜威曾说:“职业教育并不是“营业教育”(trade education),不是做专门行业的教育。做专门行业的教育是机械的,用不着心思和高深的学问,只希望养成本行的专门技能就算了。[7]这说明职业教育必须重视其教育性,不能将培训职业人的活动代替教育人的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高职院校承担了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这要求高职大学精神在保持传统大学精神的前提下,应顺应时展,不断汲取时代精华,与时俱进,以先进的职业文化、时代要求为基础,不断彰显现代高职大学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储朝晖.中国大学精神的历史与省思[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6:68.
[2]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 .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11-09-06.
[3]刘清香.高职院校精神文化的内涵与建设路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36):73-78.
[4]骆潇.我们需要它――职业精神特别调查[J].职业,2008(19):10.
[5]陶榕.高职精神刍议.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