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我与母校共成长

我与母校共成长

时间:2023-05-30 08:55:52

我与母校共成长

第1篇

时间过的真快,眨眼之间,我已在母校——逸夫小学学习、生活了五年。回想这悄悄逝去的五年光阴,从一个什幺都不懂的毛头小孩成长为今日一名懂知识有礼貌的学生,我深深地感谢母校。

母校逸夫小学于1995年创建,位于青秀区鲤湾路8-3号,因得到香港爱国人士邵逸夫先生捐赠的50万港币,政府特将母校命名为逸夫小学。母校于1995年建成,我也是与1995年出

生,可以说,我与母校是一起长大的,母校长一岁,我长一岁。

回想起五年前的2000年,我才刚刚入学,只是一名懵懂的新生。当爸爸妈妈牵着我那稚嫩的小手,把我带进校园时,我便被母校里所有的一草一木吸引住了。在母校,一位又一位可敬的老师,带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欢畅的遨游……从拼音到英文、从日记到作文、从加减乘除到几何知识,还学到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是您,亲爱的母校,教会了我许多做人的道理,使我养成好的行为习惯。

光阴似箭,五年后的我,早已不是五年前那个无知的小孩,而成长为一名各方面表现良好的学生,在这五年间,我获得过优秀少先队员、校“三好”学生等荣誉。此时,不仅我有变化,我的母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母校正门和后门的两棵大榕树越来越苍翠了,校园里的花草树木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优美。此外,母校在这五年期间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项和荣誉,如: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先进学校、南宁市文明单位……这些荣誉使母校成为南宁市响当当的学校。

我很自豪,因为我是母校的一员。我爱我的母校,我正在母校健康的成长!

第2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我们使用上讲话稿的情况与日俱增,讲话稿具有临场有据、增强语言魅力的作用。你写讲话稿时总是无从下笔?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大学校友成立会的讲话稿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大学校友成立会的讲话稿范文1尊敬的胡部长、各位学院领导,各位校友:

下午好!

在学院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在校友办的帮助指导下,在各位校友的大力支持下,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会成立大会暨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代表大会一届一次会议顺利召开了,我们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会正式成立了!刚才,杨建平同志作了校友会筹备工作报告,大会还审议通过了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会章程,选举产生了第一届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理事会。在与会代表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地完成了大会既定的各项任务。这次大会是一次增进感情、相互交流、共叙发展的大会,开得非常成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此,我代表全体理事向各位学院领导、各位校友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第一届理事会选举我担任校友会会长,在此,我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信任和支持,同时,我也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和各位副会长、秘书长决心在理事会的集体领导下,按照校友会章程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认真履行职责,积极开展工作,开拓创新,认真研究探索在新形势下校友会发展的思路,以饱满的热情,团结协作,奋发有为,努力把校友会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学院领导、各位代表和广大会员的期望和重托。借此机会,我就今后校友会的工作,提出几点想法。

一、高度重视,充分认识成立校友会的重要意义

校友会是广大校友自愿参加的从事校友联谊工作的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校友会的主要任务是:

1、广泛联络和凝聚校友,加强校友之间的联系,增进校友之间的感情;

2、促进校友与母校之间的联系,为母校的发展做出贡献;

3、促进校友事业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由此可见,我们地方校友会是促进母校和校友联系的重要组织,是联系母校和校友之间感情的重要纽带,增进校友之间友谊的重要桥梁,是校友关注母校、支持母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通道,也是促进母校发展、推动地方经济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充分反应了我们地方校友会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性,充分说明了我们舟山校友会成立的必要性。因此,我们不但要成立好校友会,而且要建设好、完善好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好这个“平台”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建设,促进校友会向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我们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会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各项工作刚刚起步,在具体工作中将面临一些新困难和新问题。因此,我们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达到校友会组织机构配套、机制完备、制度健全、运转协调的一流服务目标。

一是要加强校友会的组织建设。要按照学院和校友总会工作要求,并根据本会的宗旨,积极做好会员发展工作,在现有《校友通讯录》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校友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完善校友数据库,把握校友的基本情况,不断壮大校友会队伍,为下一步开展校友工作打下基础,进一步增强校友会的发展后劲。

二是要强化校友会的内部管理。能否全面打开校友会的工作局面,关键取决于校友会的自身建设。我们要努力完善工作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加强校友会服务、管理、监督等体系建设,不断提高校友会的工作层次和自身水平。

三是要创新校友会的工作机制。团结互助、共同促进、增进交流是校友会的.一个突出的特点。校友会只有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才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按照规范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校友会内部管理体制建设,做到有章可循、有制度保障、有工作目标,逐步建立健全组织活动机制、民主管理机制和规范运行机制,严格实行校友会工作年报告制度,并通过各种途径向校友公开校友会工作情况和财务运行情况。同时,加强与先进地区校友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先进的经验和做法,完善各项组织运行机制,使其成为结构更完善、行为更规范、作用更明显的社团组织。

三、强化服务,努力将校友会建设成真正的“校友之家”

服务工作做得好坏关键是看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的高低。我们首先要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的思想,把服务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校友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校友会工作的重要标准,通过扎扎实实的服务为校友成长成才、创业创新铺路搭桥,为校友事业发展推波助澜。其次,我们要加强服务的针对性,在校友需要而校友会又能提供服务的方面找课题,做文章,下功夫。再次,我们要加强服务协调,要与内部会员多沟通、协调,充分获取会员信任,努力将校友会建设成真正的“校友之家”。

四、着眼大局,充分发挥校友会在母校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每位校友是学校的一个细胞,校友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母校的形象,而校友会则可以凝聚每位校友的力量,为母校的发展和母校形象的延伸起到一定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校友会的工作要着眼大局,在平时的工作和活动中要紧密地与母校的发展结合起来,与提升母校的形象结合起来,用高质量的工作为母校的发展尽一点绵薄之力。同时,我们校友会要通过各种途径、各种形式激励校友切实增强“自强、自重”意识,充分发扬“互助、互促”精神,努力促进校友事业共同发展,提升社会形象。通过校友会和各位校友的共同努力,能够为母校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这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各位校友,今天是一个值得庆祝的日子。我们在此相聚,畅怀求学时美好的青春时光,畅述师生情怀、同学情谊,畅想学校美好的前景和明天;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会的成立是校友们的一件喜事、一件有意义的大事。校友们的聚会和校友会的成立必将为学校和校友,校友和校友搭建一个沟通、交流、联络、相互扶持、互通有无、携手共进的平台,丽水学院是我们校友们的“家”,我们关心这个“家”,热爱这个“家”。同时我也坚信,学校会建设得更好、更美,更温馨、更和谐。

各位校友,我们会铭记难忘的激情岁月,我们会铭记母校老师的深切教诲。母校的发展和兴盛是我们共同的心愿,老师的健康和快乐是我们虔诚的祝福,校友的事业和成就是我们彼此的期待。

值此~~年5月16日丽水学院成立5周年暨办学102周年华诞即将迎来之际,我衷心的祝愿我们的母校再创辉煌!祝舟山市丽水学院校友会蓬勃发展!祝各位领导、各位校友一切顺利,事业成功!

谢谢!

大学校友成立会的讲话稿范文2尊敬的各位校友、各位来宾:

十一月的广州,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学校~~行业校友会成立大会,同叙往昔深情,共襄发展大计。在此,我代表学校对出席大会的各位嘉宾、校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五十年丹心杏坛、桃李芬芳。从~~-~创立,到~~-~至今,50年里,学校已培养了~万余名社会各类人才。多年来,~~行业内的广友秉承“~~-~~”的校训,奋力拼搏,锐意进取,艰苦创业,在行业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树立了学校毕业生的良好的形象,赢得了社会广泛好评,为母校争得了声誉。

今天,~~行业校友会正式成立,这是广友的强烈愿望,也是学校建设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一直以来,学校都十分重视校友工作,至今已成立~~个地区校友会和~~个行业校友会。校友会是互通信息、增进往来的平台,也是校友和母校联系的桥梁、合作的舞台、感情的纽带。经过50年的发展,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学校的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离不开广友多年的热心关注和鼎立支持。母校是校友永远的家园。希望各位能一如既往的心系母校,自强不息、奋发向上,为母校增光添彩,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积聚力量。

20--年12月6日是学校建校50周年校庆日,在此,我也代表学校向在座校友再次发出邀请,希望各位届时能重返母校,融融同贺,共襄盛典。

最后,衷心祝愿广友身体健康,家庭幸福,事业顺利! 谢谢大家!

大学校友成立会的讲话稿范文3~~校友会暨诸位校友:

绿树阴浓夏日长,在这个格外炎热的夏天里,~~财经大学~~校友会即将成立的消息,如同草原上吹来的一股清风,令我们高兴不已。大连校友会秘书处谨代表全体在连校友,对~~校友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全体在~~工作、生活的校友致以诚挚的问候!

20~~年业已过半,母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又取得了新的突出成就。即将到来的20~~年是母校百年校庆,~~校友会的成立,必将成为新时期母校和广大校友搭建一个沟通、交流、联络、相互扶持、互通有无、携手共进的平台。

~~古是共和国北疆门户,敕勒川,阴山下,大漠之南,九市三盟,森林的深邃,草原的辽阔,诗意的令人向往。~~更是人杰地灵能人辈出之所,在校读书时,参加工作后,同班同系,同窗同舍,学长学妹,同事好友,所识~~校友、朋友皆大气灵动。大连是共和国北方明珠,京津门户,东北出海口,与~~、特别是~~中东部地区有着天然的地域和经济联系。希望两地校友会在校友总会的框架内携手合作,为母校在两地的发展出谋划策,为校友在两地的进步共同助力。

母校是伴随我们一生的身份,是我们永远的精神家园。祝愿~~校友会成立后,能够进一步团结、服务全体~~校友,促进校友携手共进,同时积极向~~各界推介母校,让更多的优秀学子报考上财。衷心祝愿~~财经大学~~校友会越办越好!祝各位校友身体健康、事业顺遂、家庭幸福!

大学校友成立会的讲话稿范文4~~省校友会:

盛夏时节,骄阳如火,燕赵大地,热情邀约。在我们的母校即将迎来六十二周岁生日之际,欣闻黑龙江工程学院校友会~~省分会隆重成立,令人倍感欣喜!吉林省校友会筹备会及全体吉林校友在此表示最热烈的祝贺!

~~省是首都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省经济得到了长足的进步。多年来,~~校友发挥自身特长,不断开拓进取,为~~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母校赢得了荣誉!~~省校友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扩大母校的影响力,并搭建校友沟通与交流的平台。我们相信,~~省校友会将伴随着~~的振兴发展不断成长壮大,成为~~校友事业的支撑和温馨的家园!

思母校历程,感师恩校泽。我们有幸在黑龙江工程学院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明德求真,知行合一”的校训给予我们激励,给予我们包容,激发我们奋进。我们毕业于不同的年代,我们工作在不同的行业单位,我们有可能从未谋面,但一提起我们共同的母校,就油然而生家人般的感情,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因为母校,将我们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光阴荏苒,母校精神薪火相传。~~与吉林并不遥远,~~是吉林的老大哥,希望吉冀两地的校友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中华复兴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为母校争光添彩!

最后,祝母校领导、老师和各位~~校友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事业飞黄腾达,祝成立大会圆满成功!

大学校友成立会的讲话稿范文5~~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校友会:

松柏傲寒,北风呼啸;虽身居八闽一隅、东南之滨,仍深感冬日之寒气逼人,然今欣闻母校会计学院校友会成立,似暖阳轻抚,和风日丽,一扫严冬酷寒,欢欣鼓舞。上财厦门校友会全体同学喜不自胜,特发贺信,以表厦门校友会全体校友最衷心的祝贺!

昔日民国初立,天下纷争,百废待兴,学术荒废。然于乱世之际,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立商科,会计学系便始开设,自此近百载春秋,沐风栉雨、经世济民,培育英才、桃李芬芳,厚德博学、经济匡时。华夏大地,皆以我校会计学院为学界泰斗;放眼五洲,亦是佳名美誉响彻寰宇。百年历程,遍洒硕果,今会计学院校友会成立之时,四海学子,无不欢欣鼓舞,共庆此刻!

遥想当年,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孜孜求教,母校学术熏陶,诸师殷殷教诲,言犹在耳;而今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同窗遍布五湖四海,雄姿英发,已是国之栋梁,业之精英。有此佳绩,更感恩母校栽培,值此母校会计学院校友会成立之时,各地校友纷至沓来,同叙旧情,共谋今后发展。

第3篇

家庭是人的第一课堂,也是终身的学堂;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更是终身的教师。因此,即使子女已经长大成人、步入大学校园,家庭教育依然对他们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家庭教育已经成为高校促进“90后”大学生全面发展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在家庭教育的影响和引导下,身心健康得到良好发展,对高校教育体系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1.“90后”大学生对父母具有更强烈的依赖感,决定了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在大学教育体系中,家庭教育具有很强的情感性。人从出生到成年,多数时间是在家庭中与父母度过的,与父母在血缘上的天然联系,使得子女的成长成才时刻凝结着父母的心血与辛劳。父母对子女而言,不仅负责物质上的供给,更重要的是情感上的抚慰、精神上的支持和人格上的引领。因此,许多子女包括大学生潜意识里把父母作为自己在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模范,他们模仿父母的思想、语言、行为方式和习惯,甚至成为父母的翻版,俗话说“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就是这个意思。当前,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的能力较差,他们无论在心理上、精神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普遍对家长具有强烈的依赖性。也就是说,绝大多数“90后”大学生对家长的依赖性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他们对家庭教育的信任度。此时,如果学校与家长及时沟通,对“90后”大学生在“做人、成才”等方面进行协同一致的教育引导,鼓励他们努力适应大学生活,热爱新集体,把对父母的眷恋之情转化为学习动力,那么,对于“90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来说,是非常有利的。

2.父母对“90后”大学生的关注更深更细,决定了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渗透性。因为绝大多数的“90后”大学生是独生子女,都是在“6个父母”(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呵护下长大,他们被家人视为掌上明珠、心目中的小皇帝,甚至成为家人对实现未来某种目标追求的精神寄托。因此,“90后”大学生的家人尤其是父母比任何其他人都更在乎自己孩子的成长成才。据笔者对广西大学1000多名“90后”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认为父母“对自己关心得很细腻,感觉很好”的占73%;父母“对自己管理的范围多、涉及内容多”的占56%。由此可见,“90后”大学生的父母对自己的子女教育管束得更深更细更全面,大到如何培育践行“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生奋斗目标、政治立场、道德修养等,小到如何跟同学朋友相处、行为举止、饮食起居、穿衣打扮等,父母都会不厌其烦地进行解疑释惑,希望通过远程教育,引导子女遵循自己的教育方向和目标,做父母的乖孩子、学校的优秀学生、国家和社会的有用人才。父母对“90后”大学生各方面教育甚至干涉得更深更细更全面,看似面面俱到、对学生约束过多过严,可能会影响学生开阔眼界、创新思维,实际上,正是父母全面细致、无微不至的教育渗透,有效弥补了学校施行重点关注教学质量这一模式单一化的教育体系的缺陷,对于引导“90后”大学生培养和确立正确的“三观”、加强道德修养水平、学会为人处世等关乎他们将来顺利融入社会的决定性因素,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

3.“90后”大学生与父母接触沟通频率较高,决定了家庭教育具有较强的持久性。“90后”大学生的父母大多为“60后”出生,他们是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受到国内外社会环境多元化文化影响最深刻的群体,他们大多数也比较年轻,也比较容易包容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因此,“90后”大学生的父母大多会考虑与子女做朋友,耐心倾听子女的心声,愿意站在平等的立场上与子女交心换心,通过子女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家庭教育,由此深得子女的欢迎。高频率的接触沟通,使父母有更多的机会灌输自己的教育理念;高频率的接触沟通,也使家庭教育在内容上的反复性更强,使得“90后”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更容易理解、接受和践行家庭对自己的教育。

二、当前“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出现弱化趋势

尽管当前“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在高校教育中的发展总体趋势良好,但从笔者近期开展的调研情况来看,随着现代化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需求人才标准越来越高,而社会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大,高校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化和日趋开放化,加上部分“90后”大学生父母教育观念僵化,进而造成了家庭教育在高校教育体系中的作用出现弱化,跟不上时展的需要,并且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家庭教育的弱化趋势,理应引起高校教育管理者的充分重视。

1.父母思想认识有偏差,发挥家庭教育主动性不够强。大部分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事情,学校只负责学校教育的部分,当子女离开家乡到外地求学时,他们就顺其自然地接受家庭教育弱化这个事实,认为很难通过其他途径进行弥补。主要表现为两种思想偏见:一种是使命完成论。受传统教育制度、教育观念的影响,长期以来,大部分家长和学生都把应试教育当成一种主要的教育方式,把家庭教育狭隘地理解为单一的智育,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过分关注子女的应试能力,而忽视了德、体、美、劳等方面的教育。因此,许多“90后”大学生父母认为,只要子女进入了大学,就等于实现了子女人生目标的一大半,作为父母负责督促学习、提高子女应试能力、顺利通过各种考试关卡的任务就已经完成,至于引导和促进子女在高校成长成才,是高校的责任。没有认识到大学是把学生培养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这一教育目标,不但需要高校的科学教育管理,更需要家庭教育的辅助。另一种是物质满足论。受我国教育体制发展的影响,大部分“90后”大学生的父母都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这一部分父母的知识往往跟不上时代的需要,更不容易跟上现代大学的教育步伐和大学生的发展步伐,他们往往在家庭教育上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现象,为此,他们大都以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来弥补自身在教育方面的不足。甚至有少数父母认为,我们父母惟一的任务就是负责赚钱供你上学,你作为子女花了父母的血汗钱,就应该好好做人、努力学习,以成为社会优秀人才、将来功成名就等成绩来报答父母。这样虽然能满足子女的物质需求,却无法满足孩子的精神和亲情需求,不能帮助孩子解决思想上、感情上的困惑,必然会影响“90后”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制约他们顺利成长成才。

2.高校教育管理模式欠科学,发挥家庭教育优势不明显。当前,之所以造成“90后”大学生家庭教育的弱化,很大一个原因便是高校作为大学生教育管理体系中的主导者,他们忽视了家庭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育管理模式中缺乏激发家庭教育积极性主动性的机制。一方面,教育管理模式单一化。在具体的实际操作层面上,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出现高高在上的垄断趋势,认为对于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是“主”,家庭是“客”,客随主便,高校只管讲规定、提要求,强迫家长服从和配合,而忽视家长的意见建议,家长缺乏自、选择权,一旦教育出现失败,学生没有达到学校的教育管理目标,又强词夺理地认定是家庭教育不配合、不发挥作用,这种单一化的教学管理模式,既打击了家长的积极性,也抑制了家庭教育的创新发展。因此,90大学生大多处于18至22岁之间,他们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也正处于心理成熟定型阶段,单靠高校模式化、制度化和大众化的教育引导,不一定能满足每一名学生的需求,需要依靠家庭教育予以补充教育引导。另一方面,与家庭之间沟通简单,工作没有做到个性化服务,不能很好地利用其突出的教育资源优势,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

3.社会大环境负面影响加剧,对家庭教育造成较大冲击。一方面,社会大环境对父母的冲击影响了他们开展家庭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21世纪,我国已进入不断进步的大变革之中,阶层分化进一步明显,社会竞争更加激烈,地区发展不平衡。每一个家庭都面临更多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90后”大学生的父母,多处中年阶段,上有老下有小,既要照顾年迈的父母,又要教育培养子女,生活压力、工作压力都很大,而对子女的精神和感情生活的关注则相对减少。因此,在家庭教育上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个别父母甚至认为“儿大儿世界”(即儿女长大了,世界属于儿女们),子女进入大学,已然是成年人,知识储备充足,心理成长成熟,处世经验有基础,具备了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应该放手让他们自由发展,为今后步入社会积累能力基础。另一方面,社会多元化发展对大学生的冲击影响了他们接受家庭教育的效能。大学生进入高校后,相对于枯燥无味的中学生活而言,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宿舍的社区化管理、食堂的社会化经营,迫使学生必须自己动手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务,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到了社会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生活空间的扩大,让大学生的交往圈得到了放大,他们可以结识许多新朋友,并且在交往中不断磨炼、提高自己的社交能力。同时,高校校园文化生活形态的社会化发展趋势也很明显,比较普遍的现象是网络的普及,在缺少父母监督的情况下,许多“90后”大学生迷上了网聊、网游、网购甚至上网成瘾,整天“宅”在宿舍里上网,不但荒废学业,还导致社交面越来越窄,甚至与父母之间的亲情疏离,因而对家庭的依恋程度呈下降趋势,也影响和约制了他们接受家庭的教育。

三、积极发挥家校共育优势,努力促进“90后”大学生成长成才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要探索建立与大学生家庭联系与沟通的机制,相互配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发[2004]16号)。《意见》给大学生家庭教育提出了发展的政策引导。高校作为大学生尤其是“90后”大学生教育体系中的主导者,理应承担起贯彻落实《意见》精神,努力引导大学生家庭教育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家校双方的责任意识。要通过政策宣传、理论研究、现象分析、能力培训等方法,警醒高校教育管理者,“90后”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仅仅依靠高校的基础教育和单一式管理是不够完善的,必须寻求多方合作。尤其要引导高校教育管理者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加强家庭教育在学生成长、成才、成功道路的积极作用,通过加强家庭教育来完成学校的教育目标,建立一种互帮互助的家校教育模式,以实现育人大计。要通过定期聚会交流、通讯沟通等形式,加强对“90后”大学生父母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充分认识到,家庭作为一种婚姻血缘性的组织,家庭教育对大学生的影响始终存在,认清自己在培育子女成长成才中的重要使命,以此激发他们积极加强对子女开展家庭教育的热情。要引导“90后”大学生父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无论是子女在校期间,还是寒暑假在家期间,经常主动地与学校和子女联系、交流、沟通,了解子女思想、学习、生活等各方面情况,及时开展深入细致的家庭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促进子女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作用。

2.健全家长培训机制,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父母是大学生家庭教育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家庭教育成效如何,不仅取决于父母的学历层次和职业,父母自身素质及掌握家庭教育实施方法和技能更为重要。因此,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教育体系的主导者,高校要通过各种渠道,帮助家长提高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比如,利用父母送孩子上学的机会,举办“家长课堂”,让父母全面了解学校教育体系运转方式方法,并与学生父母沟通交流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达到共同合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目的。此外,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运用视频教学系统,由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通过大学教育与中学教育的对比、家庭教育要避免的误区、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以及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如何当好“助教”配合学校教育培养子女成才等方面与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父母的教育培训,引导他们进一步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创新家庭教育方法途径,不断提高开展家庭教育的能力,为子女成长成才增加助推力。

3.构建信息沟通平台,实现家校共育良性互动。受空间、时间条件的制约,当前实施家校合作加强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最大的现实障碍就是双方之间的沟通。因此,高校应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建立健全一个可供学校与家庭之间沟通的信息交流平台,积极鼓励家校互动,解决传统家校合作中过于单向性的问题。比如,可以利用“90后”大学生喜欢通过网络来表达自己的心声,越来越多的学生父母也喜欢通过网络来发表自己对学校教育的看法,开设“家校微博”“家校微信”,构建家长、高校教育管理者和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积极鼓励家校互动,从而推动家校合作有效性的提高。当然,目前仍然有相当数量“90后”大学生来自偏远欠发达地区,网络无法覆盖,或学生父母由于受教育程度较低而不能熟练运用微博、微信,学校定期给学生父母寄送书信,为父母开展家庭教育提供科学合理的方式方法,鼓励家长来信探讨开展教育的方法途径。同时,建立《家校联系卡》,学校定期反映学生在学校的行为表现,家长定期反映学生在家里的行为表现,为双方有效开展教育提供合理性建议。通过双方的经常性沟通交流,有效实现家校共育的良性互动。

第4篇

我们的第一个做法是:拟订感恩教育内容,让孩子们有目标可行

感恩内容范围较广,从哪里着手呢?学校领导多方调查了解后考虑到学生接触面少,活动范围小,每天他们接触最多的是父母 和 老师,同时,父母 和 老师也是他们成长路上付出辛劳最多的人,因此,学校决定在感恩内容上以小见大,以点带面,辐射全程,从孩子最亲近和最敬爱的人入手,初步拟定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的感恩教育内容,孩子们学会了孝敬父母,尊敬老师,那么他们就会对一切感动于心,感恩在怀。有了行动目标,还得让孩子们有坚定的信念支配着他们的行动,于是学校以“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你有一份爱,我有一份爱,我们交换,就有了两份爱!让爱与孩子们一起成长!”为感恩理念,我们把这份理念传达给孩子们,让它根植在孩子们的心中,支配着孩子们的行动,让爱与他们一起成长。

我们的第二个做法是:策划感恩教育如“盐在汤里”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蓄情。

    我们的德育经常是盐是盐汤是汤,语文课学知识,只有品德课才学做人的道理。感恩教育需要所有学科的参与,学校把感恩教育贯穿所有学科,提炼所有学科的德育教育思想进行丰富和内化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如“盐在汤里”而不是盐汤分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作用。感恩教育更需要通过主体的参与,首先在既定的情境中,让孩子们知道什么是感恩,为什么要感恩。为此我们精心策划了丰富多彩的寓教于乐的感恩活动:如收集父母资料制作父母档案、收集温馨照、算算亲情帐、讲讲亲情故事、写写感恩信和感恩日记。孩子们了解自己父母的奋斗史,父母成长中的艰难和不易,和自己生活的对比,再把童年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照片收集起来,用文字记录照片拍摄时间、地点,以及简要的情节,并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在教师方面,我们一是由校长到每个班讲述该班科任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感人的故事,并介绍他们经努力获得的成绩和荣誉,鼓励学生向他们学习,让学生因老师的工作而感动。二让学生算一算教师的工作量:一天要批改多少本作业;上一节课要花多少时间备课写教案;学校的常规管理、教研、家访、学生辅导、各类活动等要花老师多少时间和心血;体验当一天老师的辛劳和无私奉献,感受老师批评后面的苦心和爱心……这些定格的温馨照片,使孩子们瞬间找到了失落的感恩之心。他们逐渐明白原来平淡的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爱的哲理。孩子们在反刍生活的同时,还把父母为培育子女成长支付的一切费用、教师为学生无私奉献所花的精力罗列出来,在算算、想想的过程中,孩子们感受到自己平时视而不见的却是一笔笔多么昂贵的财富呀!而这一笔笔财富又蕴含了父母和老师多少深切的爱呀!感触万分之余,感动之心溢于言表。孩子们用讲故事、写信的形式表达对父母和老师的感谢。

这些“感恩活动”从感性的品评,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灵的碰撞,让孩子们经历了深刻的体验过程,心中不禁蓄满了深深的感恩情结。就让孩子把积蓄已久的感恩之心释放出来吧。于是我们把感恩教育活动的平台移至生活世界,引导孩子们在生活区情境中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心。

    我们的第三个做法是:关注现实生活的感恩细节,让孩子们在生活中践行。

为了让感恩行动看得见,摸得着,我们运用以小见大,以点带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项针对父母感恩作业,就是让孩子用一句话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个举动为父母消除疲劳;一天当家为父母分担家务。我们要求孩子们每星期至少做

次,并且能够持之以恒地做下去。与此同时我们还编写了一本《感恩心语录》,孩子们人手

册,记录自己完成感恩作业的情况,表达自己在感恩活动中的点滴感受。每班教室建立一小壁“感恩墙”,记录感人事例,如:感恩征文比赛的优秀作文,感恩父母、老师的方法,给父母、老师的感谢信,收集感恩名人名言,每日一人一句对老师感激的话等,最让孩子们受益的是,通过与父母交流他们开始关注父母的喜好,了解他们的心愿,记住他们的生日。孩子们会在不经意中给父母长辈送去最温馨的祝愿。他们还试着通过自己的努力给父母带去进步的喜讯、成功的喜悦。孩子们在传阅“岳母刺字”、“孟母三迁”及动物中许多母亲拼死救自己孩子的故事的时候,一点一滴的感动着,卢小晓在感恩父母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说:“我们的父母为了养育我们,实在太辛苦了,他们默默的奉献和牺牲精神,我们不能漠视,我们要每年给他们过生日,感谢他们一年的付出。”于是,五(2)班的42名学生集体修改了他们的班规。全民公投“记住父母的生日。在他们生日时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让他们高兴,如给他们做顿饭等”这一班规,全票通过,被正式列入班规。孝敬父母成了孩子们心中天大的事。

共2页,当前第1页1

为了得到家长们的配合,学校还专门拟写了一份致全体家长的公开信,希望家长们能够督促孩子积极参加感恩活动,多给孩子赞赏和鼓励,多为孩子提供机会,培养他们知恩报恩的行为习惯;同时也希望家长们能做孩子的榜样,孝敬长辈,心存博爱,多带孩子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爱心捐助等。有些中队还邀请家长到中队讲有关孩子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育爸爸、妈妈的艰辛和爸爸、妈妈如何回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养育之恩的故事,从而培养孩子正确的责权观:在付出的同时,要有意识地让孩子看到、感觉到,进而要求孩子也要尽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逐步让他们在享受拥有的同时懂得回报,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各班班主任把学校开展的感恩教育活动介绍给家长,家长们把孩子在家中的感恩活动记录下来,比如与父母道晚安、给父母夹菜、为父母捶背等。

学校开展了号召学生 向 老师献真情活动,自选“八个一”(写一封信,谈一次心,做一张贺卡,献一束鲜花,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送一句话,写一首诗歌等)来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之情。每年教师节,各班都举行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与老师共度美好时光:有的班级学生捐钱买蛋糕与老师共度佳节,有的班以表演的形式 祝 老师节日快乐,有的班级学生还把父母请到学校参加庆祝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仅提高孩子们尊师重教的思想,同时也感动了老师和家长,让老师和家长的心灵产生了感激和爱,老师和家长又把这份爱回报给自己的孩子们。我们把每一年的教师节称之为我校的“爱的盛宴”。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当我们把感恩教育切入实际生活之时,当孩子把感恩之心化为感恩行动之时,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初见成效了。那么如何让感恩教育深入孩子心中,升华为他们灵魂深处中最高尚的道德修养呢?

    我们的第四个做法是:构建三位一体的感恩网络,让孩子们在文化中熏陶。

在感恩教育活动启动阶段,学校就专门成立了感恩教育的领导小组,加强活动的指导,和活动过程的管理,多方征求意见,不断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同时学校通过搭建平台,加强与家庭和社区的联系,达成共识,形成教育合力。比如学校召开了部分家长“家校共话感恩”座谈会,举行了“感恩社会,我为清洁工程献份力”行动、“感恩自然,绿化小阳台”行动、“感恩先辈,践行八荣八耻”活动等等。家长们对学校的感恩活动也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他们言传身教,努力做孩子的表率,认真配合学校的感恩教育活动。在“感恩实小”十佳家长的评选中,涌现出了十几年如一日,精心呵护地中海贫血的“玻璃”孩子的李金桃家长;倾情培育,爱孩子胜过爱自己的 黎妍 君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理论,和孩子共同成长的覃冠杰家长;奉献爱心,带孩子为脑瘤警察捐款的韦廷、韦虹宇家长等等。家长们的感人事迹化作春风细雨融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成为孩子们身边最好的榜样。为了让爱的动力源源不断,学校还大力营造感恩文化。我们曾组织孩子们观看感恩电影,并作观后交流,孩子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憾。我们还组织孩子学唱感恩歌曲、诵读感恩文章,讲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为校园内最亮丽的风景线,成为校园内最和谐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荣辱观的少年茁壮成长起来。在“爱心感动”十佳队员评选中,涌现出来的见义勇为、拾金不昧的勇敢少年李鉴(在上林公园奋力救起一名落水幼儿,在回来的路上又拾到了装有600多元现金的钱包,并及时交给了失主);历经多次手术,用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的小海迪谭辰宝;与后母真情相处的邓立鸿;心中有集体,心甘情愿为同学服务的大班长梁喻文;两年如一日的照顾孤寡老人的六(2)中队;老师的办公桌上经常留有孩子们的礼物和各种安慰、感激、建议等内容的小小留言条……。

第5篇

一、完善家庭德育网络建设,家长委员会在“选”字上做文章,真正选出家长的代言人,选出学校、教师的同盟军

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在这一理念指导下,每年秋季开学后,我们采用招募爱心家长志愿者的方式,通过家长自愿报名,把一批有责任心、乐于为大家服务、具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的家长召集起来,形成家长资源库,并在此基础上选举产生了班级、年级、校级家长委员会,构建了以校级家长委员会为核心的家庭德育网络系统。家长委员会的选举科学公正,杜绝用学生成绩衡量家长水平的“择优”;委员会有不同层次的家长代表参与,既要有本市家庭代表也要有外来家庭代表,既要有普通生代表也要有艺体等特长生代表等等。几年来,家长委员会对学校发展所起的作用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和很多家长代表的交流也使我们深深地认识到,一个高水平的家长委员会是学校发展的智囊团,他们中的好多代表对三小的关心不亚于我们教师,对教育的理解不逊色于我们这些教育工作者。从他们身上,我们获益匪浅。

二、关注需求,科学指导,提升家庭教育水平,实现家校共育的科学化

在与家长的沟通中,我们发现,家长们有很多好的育子经验,但却因为缺少一个统一的、有效的载体而无法实现有效的交流和传播。为此,学校充分利用家委会资源,组织开设了“阳光父母大讲堂”。

“阳光父母大讲堂”分为校级讲堂、级部讲堂、个案讲堂三类,分别由校级家委会、级部家委会和班级家委会承担。校级讲堂主要安排教育理念和国学智慧等方面的讲座。级部讲堂的活动重心则有所区分:低年级以强化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长自身素质为主;中年级以交流科学的育人方法为主;高年级则以健全人格、培养品德操守、提高家庭教育水平为主。个案讲堂根据家长的不同类型和问题、困惑,有针对性地举办“潜能生”父母讲堂、单亲家庭子女父母讲堂和父母心理学校等。

家委会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把家长们最需要的培训内容梳理分类,然后由家长们自由申报选题,经过认真筛选,由家委会签发“阳光父母讲堂家长志愿者”聘书,有计划地安排志愿者家长登台授课。志愿者家长们精心准备课件、道具和礼物,在为家长们带来丰盛的教育大餐的同时,引导他们从单纯地反映问题转为互相“开药方”,合作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充分展现了“家长对话、互助成长、合作共生”的教育特色。

为把“阳光父母大讲堂”办得更有吸引力和生命力,我们还邀请了满洲里市的知名教育人士与家长们直接交流、互动;同时,有针对性地选择播放专家视频讲座,引导家长们把育子经验和专家观点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我们还在班级博客上设立家长频道,有的班级设立家校QQ群,这样方便与家长及时交流。

每学期学校还会分年级组织开展家长学校授课周活动。2009年新生入学的第一个家长学校授课活动,学校一年级部主任为家长讲授“孩子入学,您准备好了吗”。讲座主要是指导家长怎样引导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了解小学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不同,让家长也能尽早成为学校教育的协同者。二年级家长普遍反映因为自己工作忙,孩子大多是由自己的父母代管,这样就出现了隔代教育观念不统一的问题,针对这一需求学校理论联系实际,为全体二年级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隔代教育的反思”专题课。三、四、五年级针对“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怎样让学生面对挫折”“学生有逆反心理我们该怎么办”等问题,学校为家长播放教育心理专家的辅导讲座录像,让家长在专家的指导下掌握科学的育子方法。2010年学校还请我校两名被市教育局授予“家庭教育讲师”称号的教师对不同类型家庭的家长举行了《杰出父母需要做的三件事》以及《培养孩子好习惯》等专题讲座,2011年6月又请教育专业人士为家长分层授课。为毕业班家长讲授了《如何让孩子走好初中第一步》,为三、四年级家长讲授了《关注孩子心理和孩子一起成长》,为一、二年级家长讲授了《赏识教育》,这种分层的授课方式,从全新的角度形象生动地向家长们讲述了孩子心理发展的规律,指导家长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帮家长解除困惑,走出教育误区。

每次授课结束,学校都会通过不同的方式收集家长反馈意见,以逐步提高下一步工作。在家长的反馈信息中我们看到了家长对学校家庭教育指导上的肯定,我们也看到了家长观念上的转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多元互动,共同参与,丰富的家校共育活动使家长由教育的“看客”变成学校教育的“当事人”

第6篇

本次活动的宗旨,就是想通过重回母校怀抱、重温母校生活、重听恩师教诲、回忆往日趣事、共叙同学情谊、畅谈事业发展,达到友谊的再续和深化、感情的交流和融洽、事业的延伸和发展的目的,促进同学们在今后的日子里,相互携手,共创辉煌,为母校争光!

“母校即母亲,校情如亲情!”这是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给母校衡阳市八中的题词,它也道出了我们对我们母校五中的心声。三十年前,母校倾力培养了我们;三十年后,母校仍然时刻惦记着我们。这次聚会,得到了母校的大力支持,校长在百忙中拨冗亲临我们的聚会,令我们非常感动。下面,有请校长为我们讲话,大家欢迎!

【校长发言】

谢谢校长!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我们对校长、对母校给我们的热情接待和周到的安排表示感谢!

有请会长刘运文同学代表我们全体同学作主题发言。

【会长发言】

(二)

船山苍苍,蒸水泱泱,老师之恩,山高水长!没有老师三十年前的辛勤培育,也就没有我们的今天。今天的这次聚会活动,我们有幸请来了我们曾经的班主任刘怡刚老师、班班主任老师、化学老师老师、英语老师老师、体育老师老师等。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恩师们的光临!

下面,欢迎我们尊敬的老师给我们“上课、训话”,大家欢迎。 【老师讲话】

相隔三十年,我们终于再一次听到了老师们熟悉的声音。感谢各位老师的谆谆教诲!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一定铭记各位老师三十年前和三十年后的今天的教导,不辜负老师的希望。不论脚下的路有多么坎坷,我们都将会在各自的人生历程中,更加努力拼搏,去争取更大的成绩!创造更多的辉煌!同时,也衷心地祝愿我们的老师健康长寿,万事如意!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老师们今天对我们的再教育。谢谢老师,谢谢!

师恩重于山,师情永难忘。为了感谢老师们的培养教育之恩,会后,我们也准备给恩师们送一个小小的纪念品。俗话说:“千里送鹅毛,礼轻人意重!”希望这点小礼物能略表我们对老师们两年谆谆教导的一点感谢之意!

(三)

各位同学:

30年前,我们都还是十五、六岁的懵懂少年,那段日子,是我们人生中最清贫、最纯洁、最美好、最值得回忆的幸福时光。也是我们最意气风发,昂扬向上的时候,真可以说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 。

30年前,也正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列车开始起步。我们有幸成了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这30年的风雨兼程,这30年的不同际遇,刻划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人生轨迹。无论你回到故里,或是远在他乡;无论你暂时失意,或是事业辉煌;无论你是平民百姓,或是从政经商:都应该说是“肝胆存留天地,鬓华阅尽江山。” 30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回到母校,相约聚首。听到熟悉的声音,看到久违的面庞,说起曾经没有说或者不敢说的心里话,倾诉积淀了30年的同窗情长。我相信,您一定有很多的话想对母校说、想对老师说、想对同学说……下面,请各位同学自由发言,可以谈谈30年前的同学趣事,可以谈谈自己30年来的苦辣酸甜,也可以谈自己今后的打算......希望大家敞开心扉,不拘形式,畅所欲言。 【同学自由发言】

(四)

今天这次活动,母校老领导校长多次亲自出马赴西渡等地与我们联络协调,为我们出谋划策,实在令我们这些老学生感动!

下面,有请校长为我们讲话,大家欢迎。 【校长讲话】

再次感谢校长及母校全体领导的盛情。

“受恩当还报,饮水须思源。”为了表示大家对母校的谢意,我们特地为母校准备了一份薄礼,一块篆刻着“饮水思源”的“源”字的纪念石,以志记念,希望我们所有从这里毕业的学子能饮水思源,牢记母校和老师的培育之恩;也希望有更多的学子在这里获得母校的滋养,以此为源头,走出蒸湘楚地,走向五湖四海;更衷心地祝愿母校更加繁荣昌盛,源源不断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成为衡阳教育界的一面旗帜!

(五)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的聚会,是30年来我们的第一次聚会。虽然说这是一次迟来的聚会,但是,借用一句具有中国特色的话来说,这是一次欢快的聚会,一次成功的聚会,一次继往开来的聚会。 整整三十年,我们经过了许许多多的风雨沧桑。今天,我们怀着一颗依旧年轻的心,回到母校!在这里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老师的谆谆教导,使我们终身受用;同学们的发言,朴实无华而又热烈动情。在这里,我们再次感受到了母校的温暖,感受到了师恩的厚重,也感受到了同学的情深! 通过今天的聚会,我感受到大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找回的是青春,收获的是梦想;珍藏的是友谊,淡忘的是忧伤;丢掉的是烦恼,放飞的是希望! 通过今天的聚会,我更感觉到了同学这个名词沉甸甸的份量。可以说:同学是一份纯真的友谊,同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同学是一些难得的资源。我希望,所有同学,人格是平等的,友谊是永恒的!我也希望通过今天的聚会,大家可以加强联系,真诚团结,相互帮助,共同构筑起我们灿烂的明天!

这次聚会,是来之不的。从创意、策划,到联络、筹备,倾注了我们全班同学的心血,有的同学慷慨解囊,有的同学千里赴会,有的同学默默无闻地参与筹备工作。正是因为有了大家的齐心协力,才使本聚会得以顺利进行。今天这次活动的成功,是全体同学共同努力的结果,这是全体同学大力支持的结果,这更是我们、班同学具有战斗力、凝聚力的具体体现。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等同学在经费上的大力资助和精力上的热心投入,感谢、等同学为这次活动所做的大量细致而艰辛的具体工作,还要感谢尊敬的校长、校长,感谢母校为我们这次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更要感谢各位老师能赏光亲临本次聚会! 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他们表示感谢!

第7篇

【关键词】校友资源 开发 思考

一 校友资源是高校的宝贵资源

高校校友是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群体,是一个信息丰富、知识密集,与母校有着特殊感情的群体,是潜藏在母校之外为其独有的重要资源。校友资源既包括物质资源即有形的资源,也包括精神资源即无形的资源,具体类型有以下几点:

1.物质资源

(1)产业资源。科技成果产业化是当今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抓好产业开发,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是高校面向国民经济的主战场,为社会服务的重要方面。校友在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中大有可为,他们从事行业辐射面广,也不乏著名的企业家和实业家,既可以直接与学校开展合作,也可以通过校友的沟通和联系,促使学校与社会开展多项合作。笔者所在高校的绝大部分校友分布在通信、IT行业,与学校专业联系紧密,通过与校友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加强了学校的产业化发展进程。

(2)财力资源。校友在学校生活和成长的经历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对母校会产生深厚的感情。在事业有成之时,常常会想到回报母校,找机会为母校建设发展添砖加瓦。所以,往往会以校庆、同学会或学校重大活动为契机向母校捐款、捐物,一些成功校友或捐助母校兴建教学设施,又或设立科研基金、奖学金等。此举既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同时又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增加了经费和设备设施的投入。

2.精神资源

(1)品牌资源。校友既是高校公共关系的客体,也是高校公共关系的重要资源。高校校友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是教育的产品,如同企业生产的产品必须要接受社会的检验,得到社会的承认,教育产品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声誉和形象,甚至关系到学校的生存。高校校友是高校公共关系中的重要外部公众,他们既是学校的“人才教育产品”,又是学校的“品牌形象”,走出校门踏上社会的校友犹如高校向社会散发出去的一张张名片,他们的人格魅力、工作业绩与社会成就,标志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和母校形象。校友的社会赞誉度越高,母校的社会知名度也就越高,校友实际上成为了学校的形象代言人。可见,学校和校友已形成了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命运共同体,是学校最生动的“品牌形象”和“品牌广告”。

(2)智力资源。校友作为高层次的知识群体,他们当中有杰出优秀的管理、专业人才,在各自的工作与研究领域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可以在高校的观念深化、学科建设、科研试验、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管理方式、生产服务以及新知识、新技术的引进等方面提供智力支持,是母校发展壮大所需要的宝贵智力资源。笔者所在高校建校六十年来,向社会培养输送了七万余名毕业生,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建功立业,涌现许多出类拔萃的优秀人才,其中有不少知名学者和优秀专家,他们曾对母校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给予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二 充分开发校友资源的措施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权力逐步扩大,许多高校开始意识到校友工作的重要作用,纷纷成立了校友会、校友工作办公室等,以不同的组织形式开展校友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收获。然而,如何有效地、充分地开发利用蕴藏在校友中的丰富资源,聚集广大校友的智慧和力量,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措施。

1.广泛收集校友信息是校友资源开发的基础

收集校友信息,挖掘校友信息源,是开发校友资源的第一步。校友信息的收集是一项艰苦繁重的工作,由于校友的人数多、分布广和历史原因,高校的校友信息不可能精确到每一个人。然而校友的最新资料对校友工作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因此要采取多种方式,动员一切力量,广泛收集,才能壮大校友队伍,增强校友力量。

信息收集是一项繁杂而长期的基础工作,需要形成由校领导、职能部门、各学院等专人组成的校友工作网络,建立健全的信息收集工作,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为原则,采用“点面结合”的方式。如图1所示,由学校领导监管,校友会统筹,各二级学院通过辅导员、同学普遍撒网,以专业、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校友数据库的收集和统计;校友会通过对各地方校友会的联系,收集当地杰出、知名校友数据;同时,校友在校友会网站的“寻找校友”模块注册相关信息,管理员通过后台监控获取相应的数据库。

2.有效地管理校友信息,是校友资源运用的前提

如果说校友信息收集是基础,那么校友信息的管理就是关键,有效地管理校友信息是校友资源运用的大前提。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普及、校友工作开展的不断深入、高校校友信息的逐年增加,校友资源越来越丰富,建设有效的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就成为校友工作的当务之急。建立校友数据库的目的是为了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使校友信息资源的管理更加科学有序,便于挖掘有价值的资源,这就要求校友数据库的基本功能要齐全,信息的查询和分析要方便,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汇总数据存放要安全可靠,并需要相对稳定和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及时采集、整理、更新。

校友信息的分层管理是实现校友关系管理策略的重要方式,差异性的分层管理能够使校友资源价值最大化。按照校友对学校的贡献程度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区分与界定校友的价值,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别管理,提高校友关系的管理效率。

3.共享校友资源

校友资源具有母校与校友、母校与社会、社会与校友的多元双向性。从教育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这是学校、校友和社会相互交换有利资源,实现各自价值提升的必然产物。因此,校友资源不能以任何单项利益的实现为价值取向,而是最大化实现校友资源的共享,做到“三个服务”,即服务校友,包括校友个人及其家人,进一步延伸校友会功能;服务校友单位,只有支持校友为单位服务,才能争取更加持久与全面的合作;服务学校,服务于学校主流工作,提升学校品牌,实现校友、学校与社会的互利共赢。 转贴于

4.校友资源开发和运用中的诸多问题

高校在校友资源开发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需要在今后高校校友资源开发和运用的工作中加以重视和改进。

(1)重物质资源轻育人资源的现象。一部分人开发校友资源主要就是把为学校捐款捐物的校友开发出来,认为其功效远远重于校友的育人资源功效,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表现。

(2)重校友资源轻准校友资源的现象。一部分人认为校友工作就是针对毕业后校友开展工作,没有重视培养在校学生即准校友的校友意识,事实上,在校学生也是校友资源的一部分,树立在校生争做知名校友,强化“今天我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以我为荣”的观点,对于提升校友资源质量是有强大作用的。

(3)重重点校友资源轻普通校友资源的现象。校友工作中很容易出现因校友对学校的贡献和关系不同,对个别重点校友格外热情和关注,而忽视了广大普通校友的现象。这是校友工作的大忌,切记“所有校友都是平等的”这个道理。

三 校友资源开发的对策思考

校友资源的重要性已得到广大高校工作者的共识,因此,必须提高对校友工作的认识,开展校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工作,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强化一种意识:应以校友为本。一切从校友需求出发,为校友提供热诚服务,整合学校和校友资源,助力校友建功立业,助力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实现校友和母校的合作共赢。同时,应坚持以下工作原则:

1.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是指从校友资源自身的特点出发,对校友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校友资源既是有形的,又是无形的;既有确定性,又有非确定性;既是个体的,又是群体的。这一系列特性决定了校友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在校友资源的开发中,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实行科学规划,统筹开发,有选择、有步骤、有计划、有策略地推进。

2.可持续原则

校友资源在时间上是源源不断的,对于母校来说,校友只会发生数量上的改变,而不会产生消亡或蜕变,具有延续性,不存在资源枯竭的问题。由此可见,校友资源的开发是一项长期性而非阶段性工作。因此,校友工作的可持续性开发要注意:一是讲究合理性,即在开发校友资源同时要注意灌溉和培养准校友资源;二是注重长期性,坚决杜绝损害校友利益和感情的短期行为,坚决不搞一次性开发和利用;三是要坚持连续性,及时跟踪掌握校友的流动变化情况,通过各种渠道与校友保持长期密切联系。

3.情感性原则

校友工作是做人的工作,这就是一项情感工程。学校首先要树立以人(校友)为本的观念,赢得校友发自内心的支持。校友与母校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关系,而是一种亲情关系,母校与校友之间有着永远萦绕相依的感情,广大校友终生情系母校,关怀着母校的建设与发展,母校也永远惦念着广大校友,关怀校友事业成就,这种宝贵的情谊维系着师生、同学之间千丝万缕的感情,构成母校与校友这种自然的关系。因此,校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情感的交流和互动,而非以追求眼前的物质实利为目的;要探索人性化的校友资源开发之路,克服以物语满足为表现形式的功利主义与世俗意识倾向,在精神满足中寻求可能的资助。只有把感情实实在在的投入到工作中,以情感为铺垫、为纽带、为动力、为校友之谊的基点,才能赢得校友对母校全心全意的支持,才能长远的、最大限度的发挥校友的资源效用。

4.互利共赢原则

互利共赢是校友资源开发工作中要坚持的原则。学校对校友的互惠互利工作主要有:优先接收校友来校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继续教育和在职研究生的教育培养;对高考报考本校分数上线的校友子女给予录取;对学校建设和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校友给予精神奖励等。

不同类型的高校,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对校友工作的目标和任务都会有所不同,但是共同的主题始终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服务。校友资源开发的宗旨应始终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开展,加强学校与海内外校友之间的联系;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增进友谊与合作,开展教育、科研、学术多项文化交流活动;鼓励和帮助海内外校友在各自的事业中开拓创新,为母校和校友的共同发展和国家、民族的进步贡献力量,最终实现学校、校友的“双赢”。

上述原则虽然各有侧重并相对独立,但又有着本质的内在联系。其中科学性、可持续性是基本要求,情感性是有效保证,互利共赢是最终目标。

总之,在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校友作为高校潜在和重要的一种资源,已成为各高校自身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基点和新力量,校友资源开发工作也逐渐从学校品牌战略的边缘向中心转移。我国高校校友工作起步晚,基础差,所以要合理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校友资源,发展壮大校友事业,使其能更充分、高效地为高校、社会、国家作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第8篇

1921年,王朴出生在重庆江北一个富有的家庭。(图1)

古人云,先有贤母,后有忠信报国之士。作为十分注重家教渊源的国家,在我们的历史上,流传着许多贤母教子的故事。革命烈士王朴,也有着一位贤良而伟大的母亲。为了搜集烈士的相关资料,我多次采访王朴烈士的亲属。王朴的弟弟曾是我的老师,他向我讲述了许多他哥哥王朴和母亲金永华的故事。

王朴的母亲金永华出生在一个富有的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好学上进,辛亥革命后,新式学堂兴起,此时金家却家道中落,无力供她继续读书。金永华只能以伴读的身份,到成都益州女子学堂继续读书。(图2)

此时成都的新文化思想空前活跃,邹容的《革命军》、陈天华的《警世钟》、《猛回头》等进步著作在广大青年中广为流传,几年的伴读生活,经过新学的教育和新思想的洗礼,这位女学生竟然成为益州女子学堂出类拔萃的才聪明伶俐的金永华嫁到王家后,帮助王家打理生意,王家的生意日益扩大。1926年,王朴的父母亲带他到日本经商,王朴在日本开始上小学,虽然客居异乡经营生意,但金永华却一刻也没放松对王朴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除了中国优秀的古典诗文,还经常给王朴讲《岳母刺字》、《苏武牧羊》,以及林则徐禁烟和黄花岗72烈士英勇斗争的故事,经过民主思想洗礼的金永华知道,虽然旅居日本,但自己的根却在中国,与日本发达的工商业相比,特别是在日本霸权主义倾向日益显露的情况下,积贫积弱的中国要繁荣振兴,任重道远。母亲非常希望自己的儿子长大后,能成为一个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有所作为的人。如果说母亲的教育,使王朴从小就养成了朴实的崇尚正义的信仰,而真正投身于大时代下的民主运动,则是这种信仰的升华和完善。

几年的经营,王朴的父母在日本赚了七万大洋。回国后,他们在江北县收购田产,成为当地首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王朴完全可以随着父母的人生轨迹做一方富豪,或者走实业救国的道路。但是1941年,在复旦高中发生的一件事情,扭转了王朴的人生轨迹。

有着救国救民、振兴中华崇高理想的王朴,读高中时,因为公开揭露校长贪污受贿等恶劣行径而被学校无理开除。这件事让王朴开始认真思考个人的前途,并开始寻找真正的救国道路。几经周折,有着留洋经历、已考上大学的王朴,心甘情愿地回到了农村。

被开除的王朴邀约几个同学,到自己家里开始了自学活动。自学为他们带来了思想和行动上的自由,他们买来《资本论》、《联共(布)党史》、《马克思传》和鲁迅、莎士比亚著作等进步书刊资料,在一起读书、讨论。要求改变社会现实的使命感和共产主义理论,及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救国的主张,在这里产生了深刻的对接。王朴开始了共产主义的探索。王朴烈士的弟弟王荣说:“哥哥非常喜欢读《资本论》,爱不释手,读了好多遍,并把书中的内容和自己读书的一些体会说给母亲听,哥哥认真读书的劲头在我心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1944年,王朴考入重庆北碚复旦大学读书,由于熟读过《资本论》,而且能够运用书中的一些观点、立场,结合社会现实谈出自己的看法,所以,王朴在学校里的进步读书会小有名气,很多同学因为喜欢听他讲《资本论》而被吸收到进步读书会,所以,进步读书会为南方局在学校建立据点,打下了坚实的学生基础。

有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就有行动付诸实践。在党组织的教育培养下,特别是在南方局青年组的具体引导下,王朴向母亲要了一些钱,并拿出自己节余的生活费,开始参与筹办一份反映和引导青年学生正义呼声的报纸。他秘密来往于各个学校之间,与学校里的秘密进步团体建立起单线联系,互通学习资料及情况,并秘密组织各种稿件。

1944年12月22日,一张四开的铅印小报《中国学生导报》正式创刊。这份报纸名义上是学生自发创办的,其实从一开始,就是在南方局青年组的秘密领导之下,它以反映国统区的学校文化生活和学生的民主呼声以及团结进步力量为主要内容,被认为是国统区有效打破独裁统治和文化专制的《新华日报》的学生版。王朴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和杰出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党组织的高度信任。

1944年,致电中共中央南方局,针对日本对西南发起的攻势,要求开展大后方的农村工作,建立据点,为开展抗日游击做准备工作。南方局负责人立即决定,国统区的地下党组织,组织动员革命青年到农村去,扎根群众之中,使自己公开社会合法化,为争取抗战胜利和未来民主政权而努力奋斗。

正在复旦大学读书的王朴成为党组织最优秀的人选之一。王朴被派回江北老家,为党建立秘密据点。党组织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

第一,王朴在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中表现杰出。

第二,重庆江北有着广阔的农村,非常适合建立统战工作和联络工作的秘密据点。

第三,地下党想通过王朴动员他母亲在江北静观乡为我党创办一所学校,为地下党领导干部提供一个公开合法的身份,也为地下党组织培养一些后备干部。

对于党交给自己的这项任务,王朴表示坚决服从。这一年,王朴才23岁。要创办这么一所有秘密任务的学校,母亲会同意吗?毕竟父母创下的家业来之不易。

1945年7月,回到老家的王朴,与母亲做了一次长谈,他提出了创办学校的想法,当然,王朴当时没有说出创办这所学校的真正意图。王朴以他自己在外面几年的读书经历,分析了现在学校教育的种种弊端,进而向母亲提出,想要办一所从理念、教学内容上都有所创新的学校。母亲金永华问他,怎么一个新法?王朴说,一是要培养关注国家前途命运、对社会有实用性的人才。二是要培养学生有革命的意识,在国家、民族需要时,能够勇敢地站出去。母亲金永华非常赞赏王朴提出的这些办学理念和方法,爽快地答应拿出30两黄金,收购了江北复兴乡李家祠堂,创办起莲华小学。南方局青年组派了30多名同志到这个地方工作。抗战胜利后,为了使这所学校合法化,王朴又动员母亲再次投资,买下迁回天津的志达中学,金永华亲自担任董事长,王朴任校长。以这两所学校为掩护,1946年3月,地下党在学校建立起江北农村工作组。同时,正式批准王朴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后来,王朴担任了中共江北区委委员、江北县工委书记。1947年,重庆北区工作委员会成立,王朴负责宣传和统战工作,成为地下党重庆基层主要负责人。

王朴和母亲没有让党组织失望,学校不仅成为革命工作的据点,也成为进步青年成长的摇篮。解放前的几年间,这两所学校共培养出30名共产党员,如同莲华和志达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校名一样,他们出污泥而不染,身处白色恐怖,却始终胸怀高远的志向,坚守光明的信仰,谱写了自己的人生篇章。

为了保证经费开支的安全,王朴还按照地下党组织的要求,在重庆开办了一个南华贸易公司,作为储备和管理地下党活动经费的据点。

当时共产党没有固定的经费来源,急需为地下活动筹集大量的经费。王朴和他的母亲金永华,做出了一个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令人肃然起敬的举动:为革命变卖家中田产,倾囊相助,支持革命。对金永华来说,这意味着自己将从一个有产者变成无产者。当时王朴家中,还有一个残疾的妹妹和一个弟弟需要抚养,同时很多亲朋好友也需要经常周济,母亲金永华处于义和利的艰难抉择之中。王朴的弟弟王荣回忆,那段时间,母亲的书房经常彻夜长明,哥哥和母亲整夜进行谈话。具有坚定革命理想信念的儿子在做善良母亲的工作,最终,向往光明的这对革命母子产生了共识。母亲觉得儿子是在认认真真地办教育,儿子是一个对社会讲求责任的人,她认为儿子所从事的革命活动体现了一种追求和执着。当儿子需要她做出经费支持时,这位母亲认为,这是她义不容辞的责任,乃至于毁家纾难都是她应该做的。解放后,金永华老人回忆说,从创办莲华小学到迎来重庆解放,正是通过儿子对我长期的说服、教育工作,使我坚定了跟共产党走的决心。王朴不仅是我的儿子,而且是我在解放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老师。

金永华做出了决定,她还要做家人的工作。一天,金永华把自己所有子女召集到书房,对他们谈了这样一个观点:我同你们父亲在国外做生意确实赚了不少钱,回国后购买田产也挣了不少钱,这个钱应该用在有意义的地方,钱用于社会大众才有意义。如果留给儿孙让其只知道花钱,那是耻辱,这钱一定要用得其所。我想变卖家中田产,用于办学校,让更多的人能够读书受教育,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母亲这种开明豁达、光明磊落、爱国爱民族的热情,与儿子对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产生了深刻的对接,使她做出了伟大的行动。因此,在地下党需要更多的经费开展活动时,儿子向母亲坦诚了自己的政治观点,讲明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母亲并没有被白色恐怖下儿子共产党员的身份所吓倒,她出于对儿子的信任、对共产党人的同情和理解,同意变卖家中部分田产,把钱借给地下党。

变卖家产支持儿子的工作,表现了一位母亲的博怀,不惜从地方首富变成无产者而全力支持救国救民的事业,表现了一位新女性的爱国情怀。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秘密进行的地下工作,一个小小的疏忽,会让王朴的生命处在危险之中。

当地下党得知王朴已做通母亲的工作,川东民委书记王慕斋派黄颂文和齐亮来到金永华家中,经过谈判、磋商,最后达成三点协议:

第一,金永华变卖自己在江北八县的部分田产,将钱款存入银行,借给地下党使用。

第二,莲华小学由地下党组织接管。

第三,王朴的弟弟妹妹送到地下党领导的育才中学继续读书。

就这样,王朴的母亲将自己在江北八县1680多石田产变卖了1480多石,折合黄金2000两借给地下党,地下党组织得到一笔相当可观的经费。

王朴一家几乎一夜之间从富豪变为无产者。但与此同时,金永华也从一位同情、理解革命的群众,变为和儿子站在一起的革命者。我们的传统文化从来就不缺乏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的价值观念,当这种价值观和白色恐怖下随时可能献出生命的危险举动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升华为一种追求真理、追求正义的崇高信仰。

有了这笔经费,川东地下党组织迅速在市区筹建了一个贸易公司。这样,连同以前创办的莲华小学、志达中学和《中国学生导报》,王朴为地下党办起了4个秘密据点,用以传播革命思想,提供经费,掩护和支持革命。

1948年4月,特务从逮捕的一位游击队员的包里,搜出一张南华贸易公司的支票。特务经过调查,发现公司经理是王朴,而且王朴有明显的“通匪”嫌疑。王朴被捕后,特务提出两条道路让他选择:第一,悔过自新。第二,长期监禁。

王朴义正辞严地回答:我宁愿选择后一条。在狱中,王朴编写了如何做一个支部书记的学习材料供大家学习讨论,并与江竹筠组织难友们学习《论共产党员修养》和《新民主主义论》,把监狱当成继续与敌人斗争的战场。

1948年10月28日,王朴被公开枪杀在大坪刑场。母亲金永华从的报纸上知道了这一消息,一个人在办公室静静地看着报纸上的内容,心如刀绞,她反复想,儿子开公司、办学校,让穷人的孩子上学,宣传和平民主,他所做的一切有什么错?想着儿子做的一切,禁不住眼泪唰唰地流下来。金永华老人一个人在办公室坐了许久,当她推门走出来时,看见院坝中站了许多师生。老人强忍悲痛,含着泪水对大家说,王朴不仅是我的儿子,也是我的老师,你们放心,这两所学校我一定要把它办下去,而且要办得比以前更好。

王朴牺牲前曾从监狱里给母亲和妻子带过口信,不曾想那些话竟成了遗言。

一天,金永华带着儿媳诸群,来到大坪刑场对面的一个坡地上,此时,她仿佛看见儿子高呼口号,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壮烈场景,她认为儿子是一个非常伟大的人,是一个值得母亲骄傲的人。她对王朴的妻子诸群说,小群,不要难过,从王朴被捕的那天,我就知道他有可能回不来了。他从狱中带出了几句话,组织上已经给我讲了好几天了,我今天一字一字地讲给你听,你要记住,这是你丈夫对你最后的交代:莫要为我牺牲泪轻弹,党还有很多任务要交给你去做,你能化悲痛为力量就是为我报了大仇。在今后漫长的革命道路上,你还年轻,记住,你的幸福就是我的幸福。给咱们的儿子起个名字,叫“继志”,让他长大成人,长成一身硬骨头,千万莫成软骨头,让他长大了真正懂得“继志”的含义。(图3)

《红岩》革命烈士博物馆档案中,记载了王朴的这几句话。

这就是一个共产党人最后的交代,我们常说信仰,信仰究竟是什么?从王朴烈士最后的遗言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信仰沉甸甸的份量。

1950年,西南军政委员会首长、邓小平在听取重庆市关于渣滓洞白公馆遇难烈士以及革命烈士家属善后抚恤工作的汇报会上提出,重庆的解放工作搞得如此出色,地下党组织之所以能够生存,取决于我们党的统战工作。过去,我们说过的话、答应过的事情,今天要逐一兑现。于是,市政府的同志带着2000两黄金银行存票到江北静观乡归还当年这笔借款。金永华老人只收下了代表着儿子生命价值和意义的烈士荣誉证书,拒绝收取2000两黄金的银行存票。她说,这钱我不能收。政府工作组的同志对她说,这是我们按照协议归还的钱,这钱本来就是你的。金永华老人想了一下,说出了一句“三个应该和不应该”。她说,我的儿子参加革命这是应该的,现在要我享受党和政府的照顾是不应该的。我当年把家中田产变卖,把黄金借给地下党是应该的,现在要接受政府的归还是不应该的。作为家属和子女,继承烈士的遗志是应该的,把烈士的光环戴在头上作为资本向组织伸手是不应该的。在场的同志无不为之动容。儿子用生命诠释了信仰的伟大,而母亲用这简短的“三个应该和不应该”为我们做出了最朴实无华而又深刻的诠释,这位母亲是在延续着信仰的力量。

第9篇

王一知,原名杨代诚,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国共产党地下交通员的原型。1945年在国共两党签订《双十协定》的前几天晚上,接见王一知时风趣地说:哦,一知啊,一知半解;1964年8月18日下午,在接见龚育之等人时对他说:“我认识你母亲,当年在广州很活跃!”1965年5月21日,刘少奇在王一知的来信上写下“关于半工半读试点改制”的批语。“”刚开始,对101中学的红卫兵说:你们校长怎么样啊?请代我向她问好!她就是1922年8月经俞秀松、刘少奇介绍入党的王一知。

龚伊红教授说:以前听到别人唱《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这首歌时,内心还不怎么在意;直到自己步入不惑、花甲之年后,就越发想听母亲讲过去那绝对不能吐露半字的地下斗争生活。

险被土匪抓走

我外公姓杨,叫杨凤笙,他与民国第一任总理熊希龄曾是沅水校经堂的同窗,又一同留学日本;熊希龄担任国民政府国务院总理时,我外公被邀请担任国民政府国务院主事。可他不习惯官场那一套,不愿做官,硬是回到家乡,长期担任《湘报》主笔。外公虽留过学、做过京官,但满脑子的三纲五常、男尊女卑,因为我外婆生了我妈,是个女儿身,便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为借口讨了妾,生了儿子。我外婆40岁白头,50岁便抑郁而死。那一年我母亲才14岁。

外婆去世后,我母亲便失去依靠。1915年春,我母亲考取桃源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其后五年时间,外公没有给过我母亲一文钱。但这反而更加激励我母亲思考与求知的欲望。除了完成课堂学习任务外,她还读过卢梭的《民约论》、柏拉图的《理想国》、达尔文的《进化论》、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等书籍,她最感兴趣的是北京大学出版的《新潮》期刊。因为《新潮》上刊登的多是反对封建伦理道德,揭露封建家庭丑恶,同情妇女的无权地位和非人生活,提倡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的文章。为此我母亲还写下《非孝》和《反对片面》的作文,向封建礼教宣战。

爆发时,我母亲与同学们组织了十人救国团,她们节衣缩食,自己动手,编织各种小件编织用品。节省下来的钱与卖编织用品赚来的钱,都用于资助学校的进步活动。我母亲和十几个女同学一起剪去了长长的头发,特地去照相馆拍了张照片,这是五四新青年的标准照,也是我母亲留给我们最早的一张照片。

现代女作家丁玲当时也在桃源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比我母亲小两岁。1946年5月,她在给《时代青年》写的《我怎样飞向了自由的天地》一文中就这样写道:“‘五四’那年,我正在桃源女师预科读书。这个学校以前没有过什么社会活动。但‘五四’的浪潮,也冲击到这小城市了。尤其是里面的一小部分同学,她们立刻成立学生会,带领我们去游街、讲演、喊口号。我们开始觉得很茫然,她们为什么这样激动呢?我也跟在她们后边,慢慢我有了一个思想:‘不能当亡国奴。’她们那时在学校里举行辩论会,讨论很多妇女问题、社会问题。教员很少同情她们,同学们大多数赞成她们。我很佩服其中的两个同学:杨代诚和王剑虹。”可见早年我母亲给丁玲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21年夏天毕业后,我母亲从桃源回到芷江老家,本想到北京去考女师大,却遭到我外公的反对,母亲只能采取“拖延”战术。

没多久,我母亲听说有一些同学要到桃源去上学,因为当时土匪很猖獗,为了安全起见,打算雇用一个班的兵力,租船去桃源。我母亲与大家一起“凑份子”将行李放到了船上,其他同学都是人和行李一起上船,从“水路”出发;唯独我母亲担心我外公知道后赶来拦截,而另外选择了人与行李分离,从“旱路”出发,雇了一顶轿子去桃源。

没想到此举歪打正着,我母亲躲过一劫。等我母亲从“旱路”赶到桃源时,得知那条运输船连行李带人(都是女同学)都被土匪抢去了。

就读上海平民女校

行李没了,原打算去北京去不成了,书也读不成了,生计成了大问题。好在原来同班毕业的有一位姓高的同学,在溆浦小学当校长。我母亲投奔到她那里,被聘为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兼国文教员,还有12元的月薪。

其实早在1916年,后来成为我们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的向警予,就接管了溆浦小学。向警予的教育思想带给我母亲很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我母亲以向警予为楷模,专注于教育事业,就是在那时奠定的思想基础。

1922年初,曾在桃源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的同窗好友王剑虹从常德来信说,上海有个平民女校,实行半工半读,专门招收中小学毕业而无钱升学的女生;最主要的是,来学校教学的都是知名人士,理论水平都很高,都是要革私有财产命的革命家。我母亲一听二话没说,就向学校提出辞呈。溆浦小学的同事好友甘梅先,见我母亲要走却连个箱子都没有,将自己唯一的箱子送给了她。已经和我母亲有了深厚感情的那些小学生们,更是哭着挽留我母亲。这在我母亲的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1922年2月,我母亲和王剑虹一起从常德来到上海,来到了我们党领导的第一所女子学校――上海平民女校。

上海平民女校第一批共招收30来名女学生,王剑虹一人就从湖南老家“招”来了三人,她们是我母亲、丁玲和王醒予。由于我母亲行李丢失,没有什么积蓄,常常是我母亲和王剑虹、丁玲三个人吃两份客饭解决吃饭问题。那时她们仨还真是无话不说的小姊妹。有一天她们仨在渔阳里(即现上海的淮海中路,差不多是原来团中央机关所在地位置)租的厢房宿舍里说悄悄话,王剑虹(原名叫王淑[)说:“我们仨一起把名字改了吧?”于是王淑[报出了新改的名字“王剑虹”,剑如长虹,得到大家的肯定。丁玲(原名蒋冰之),尽管比其他两位姐姐小两岁,可特机灵,又有诗人气质,连名和姓一并改了,报出了“丁玲”大名。我母亲呢?稍稍想了一下,想想那么封建专制的父亲与家庭,多亏王剑虹将自己引入一个新的天地,干脆随了剑虹的“王”姓,同时又感到自己革命生涯刚刚起步、对革命知识又知之甚少,于是起了“一知”,即“王一知”这个姓名,同样得到大家的赞许(新中国成立后又将自己的生日改为“7月1日”)。

在平民女校时,我母亲印象最深的是刘少奇同志。这不仅是因为当年三四月间,刘少奇刚从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莫斯科东方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学习回来,就来平民女校给她们上课。更主要的是,这年的8月下旬,我母亲就由俞秀松和刘少奇两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我党在上海平民女校发展的第一位中共

党员。

除了半工半读,我母亲还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当时上海出现罢工高潮,浦东浦西的日本丝厂、纱厂,英美烟厂工人罢工运动此起彼伏,当时的党组织与团组织都集中力量去参加、支援和领导工人罢工。邓中夏、李立三、刘少奇、刘华等都参加了罢工委员会的领导工作;上海的进步学生和平民女校的学生也都参加了支援罢工的工作。有一次,我母亲正在筹集募捐时,一个小孩跑来告诉我母亲:“巡捕来抓人了!”恰巧此时有一辆电车开了过来,车上的铁栅门也恰巧开着。我母亲毫不迟疑地跳上了这辆正在行驶的电车,这一“跳”,成了我母亲从湖南芷江出来之后躲过的第二劫。

1925年5月15日,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了工人领袖顾正红,我母亲还直接参加了护送灵柩的示威游行,揭露和抗议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交通员

1938年初,我母亲和我继父龚伯伯(龚饮冰)在武汉与取得联系。要派他们去上海建立和领导秘密电台,负责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延安党中央的直接联系。当时上海地下党的负责人是刘晓同志(湖南省怀化市人,和他们早就认识了)。龚伯伯的公开身份是商人,是湖南万源湘绣庄总经理。这个湘绣庄规模较大,从东北长春到湖南,设有很多分店。为了与这一“富商”的身份相适应,我们住的房子,包括卧室、书房、客厅、餐厅等比较宽大舒适,家具和陈设也都比较精致和讲究。这是工作的需要,实际上则是党组织的办公和活动场所。当然我母亲的公开身份是“全职太太”,帮助龚伯伯打理生意和操持家务,实际上是内务

“总管”。

当时他们在上海市中心建立了三个秘密电台,不间断地与延安保持联系,接收党中央的最新指示。这三个电台负责人分别是李白、杨建生和郑执中,都是我党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的老党员。刚开始,他们身上总散发着正义之气,对“十里洋场”的生活气息,常常嗤之以鼻和不屑一顾。我母亲就以“上海人”和“大阿姐”的身份,帮助他们尽快地融入上海的工作与生活中。空余时间还常常帮助他们学习和补习文化。我当时也就十来岁,他们都把我当成小妹妹。

为了工作的需要,经组织同意,我母亲还给他们介绍了三位纺织女工,以“夫妻”身份,隐蔽工作。其中有两对,还真的成了志同道合、患难与共的革命夫妻。在成功的两对革命夫妻中,有一对就是李白和裘慧英。

1942年9月26日中午,我母亲照例去李白住处联系工作,刚转到后门,只见一楼的那位保姆,背倚着门,一只手握住门框,一只手向我母亲使劲地摇了摇,示意不要进去。我母亲顿时感到情况有变,便装作不认识的“过路人”,非常镇静地走出了弄堂,过了几条马路,回头看看确实没有“尾巴”和“跟踪”,随后就开始了善后处理。事后得知,隔天晚上,李白夫妻两人不幸被日本特务抓捕。这是我母亲第三次脱险。

1945年8月28日,飞赴重庆,参加举世瞩目的国共两党谈判,在签订《双十协定》的前几天晚上,专门用车把我母亲、龚伯伯和我接到红岩村驻地,由陪同接见了我们。谈话的具体内容,我记不清了。可有三点,我印象相当深刻:一是我母亲和龚伯伯被接见前后那几天,一直都相当的兴奋,真是有一种见到亲人的感觉;二是一见面,和我母亲握手时就风趣地说:哦,一知啊,一知半解!三是,包括与我母亲,好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1924年我母亲在上海执行部青年妇女部任办事员,在组织部任秘书,那时就认识了;1926年我母亲在广州邓颖超领导的广州妇女解放协会任宣传部主任,也在广州负责第六期农民运动讲习所工作,那时就熟悉了),彼此没有任何生疏和隔阂。这次被接见的情形,我还一直依稀地记着。

“”刚开始,总理在陪同接见红卫兵时,对北京101中学的红卫兵说:你们校长怎么样啊?请代我向她问好!从而暂时保护了我母亲。可是后来,我母亲也受到了“冲击”。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妄想从我母亲那里“挖”到有关刘少奇、等人的所谓“材料”,对我母亲用棍子打、用皮带铜扣抽、钢针刺、烧红的火筷子烫下巴和脖子……一般人还真的难以想象,我母亲挺了过来!

难以割舍的教育情怀

我母亲1921年下半年在溆浦小学工作的半年,不仅暂时解决了生计问题,同时也接触到和《新青年》的有关文章,看到了改造旧世界的希望、方法和途径。向警予“热爱学生”的教育思想,对我母亲也产生了根深蒂固的影响。向警予当年写下的校训和校歌,我母亲暮年时还时常念叨、吟唱。

1927年12月广州起义张太雷牺牲之后,我母亲得到了党中央的亲切关怀与照顾,特别是瞿秋白、、刘少奇等同志,以各种方法给我母亲莫大的安慰和照顾,让我母亲逐渐从失去亲人的悲痛中走出来。从此,我母亲就在国统区的上海、重庆、芷江等地,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其间虽然断断续续在芷江、重庆、合江当过中学国文教员,但是绝对不能暴露身份,是真正“潜伏”下来,而且是“噤声”,这样藏在我母亲心中的向警予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也就根本无法施展与实践,其内心的痛苦与焦虑,我们今天是无法体

会的。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为了革命工作的需要,同时又在共同的地下工作中产生的真挚感情,我母亲在天津与龚伯伯结为革命夫妻。龚伯伯也是个地下工作的老战士,1923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大革命时期,他在湖南的公开身份是亚陆通讯社记者、湖南省新闻记者联合会主委;1927年马日长沙事变,他劫后余生,再次转入地下,从事党的秘密工作,曾用“龚再僧”“龚泽鸿”“张若臣”等姓名。

1949年2月,在自己的住处,再次接见了我母亲;陪同接见的还有、刘少奇、等中央领导同志。一见面,又风趣地对我母亲说:“你从事了那么多年的地下工作,该到地上来了吧!”是啊,终于可以到地上来了!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亮出自己的身份了!这句话使我母亲百感交集,久久不能平静!按照我母亲早期妇女运动的工作经历,几位领导都主动询问我母亲有何想法?我母亲只说让我再想想。其实我母亲是有自己想法的。

1949年3月24日至4月3日,中国妇女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500多位代表出席会议。我母亲也被中央邀请,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我母亲遇见了在广州的老上级邓颖超和许多老同志;有几位老同志,她们根据我母亲的革命经历和能力,动员我母亲留下来,参加即将成立的全国妇联工作,我母亲再次婉言谢绝了她们的盛情。

此时,向警予“热爱学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又激荡在我母亲的脑海;而教育工作的潜意识,又使我母亲毅然决然地随龚伯伯一起南下参加接管上海的工作。龚伯伯担任了上海军管会财经接管委员会委员、中国银行总经理(当时总部设在上海),而我母亲则向时任中共华东局常委的刘晓叔叔提出了从事教育工作的想法。我母亲和刘晓叔叔是老熟人、老战友了,他们早在地下工作时就很熟悉,他同意我母亲的想法。

就这样,1949年10月,我母亲在上海市教育局杭苇局长陪同下,来到如今的上海市宝山区的吴淞中学(当时是上海市立吴淞中学),担任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任上海市立吴淞中学校长和党支部

书记。

吴淞中学是1924年10月由著名教育家袁希涛创立的,1928年就是三所市立中学之一,它位于长江与黄浦江的出海口,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经过战争的破坏,校园内已是满目疮痍、瓦砾成堆、杂草丛生、弹坑累累。尽管如此,我听我母亲说,当吴淞中学的师生们听说从解放区派来一位新校长时,都欣喜若狂地奔走相告,并且敲锣打鼓,扭起秧歌,高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山那边呀好风光》等革命歌曲,夹道欢迎我母亲上任。

随后,我母亲带领大家整修校园,每次都是身先士卒,大家都被我母亲的精神所感动,也都齐心协力,不分彼此,很快学校环境焕然一新,教育设施也逐步得到恢复。我母亲还在校园的东北角平整出一块土地,种上了蔬菜。后来,当师生们吃到我母亲种出的蔬菜时,都交口称赞:“王校长将延安精神带到了吴淞中学!”

当时上海刚解放,敌机经常来吴淞轰炸,潜伏特务还在伺机进行破坏活动,我母亲就对学校实行准军事化管理,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熄灯,用餐、上课都实行统一管理,并且演练如遇敌机轰炸,及时进行疏散,将损失降到最低。加之一系列的教育改革,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很快使吴淞中学步入正轨。我母亲提出的爱国、爱党、爱人民、爱集体的思想要求,尊师爱生、亦师亦友、教学相长的教学方针,培养守纪律有秩序的生活作风,学生的生活既紧张有序又充满朝气。

我母亲在吴淞中学只当了一年校长和党支部书记,上海市档案馆馆藏的“上海市教育局关于吴淞中学校长任免令”里反映了整件事情的经过。

1950年4月1日,中央政务院人事局给华东军政委员会发了一份公函:拟调吴淞中学校长王一知同志到中央文委教育部工作;华东军政委员会当即表示“拟予同意”,并函请上海市教育局“考虑”,“如无其他意见,即同函请王一知同志交代工作,办理迁调手续”。

按照常理,我母亲应该是“即刻”或是“很快”就要来北京报到的,可事实上,因为吴淞中学师生的“恳切挽留”,我母亲还一度“打消辞意”;后来商定等本学期结束以后再成行;最后是中央组织部出面,而且是“旬日内迅即办理移交,俾使赴京”。

在现在的吴淞中学校史馆内,存有这样两件文物,可以进一步佐证当时的情况:第一是我母亲因心系吴淞中学校务而推辞赴京的“申请函”(原件存上海市档案馆,档号B105-1-93);第二是两块红绸布,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师生签名,主题就是“王校长,我们永远和您在一起!”正是这两块红绸布,伴我母亲渡过了“”的艰难岁月,用我母亲的话说:“浩劫十年,九死一生,身家财产多少荡然无存,唯有这个临别赠辞我至今珍藏犹昔!”借此机会,我要替我母亲,谢谢吴淞中学师生,谢谢他们!

深情留驻101中学

中央组织部的调令是调我母亲到国家教育部机关工作,可我母亲提出还是要到中学去搞教育管理工作。就这样,我母亲出任了华北中学校长。实际上该校是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中央军委开办的干部子弟学校。1952年,党中央决定将华北中学与北京师大附中合并,我母亲任师大附中党支书记兼副校长,主管师大二部工作。后师大二部改为师大二附中,我母亲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

1952年供给制改为工资制,核定工资级别时,按照我母亲参加革命工作的年限和从事过的工作,我母亲行政级别定为8级(即副部级);而当时北师大附中校长是一位民主人士,工资为12级。为此,我母亲三番五次地向组织上呈明情况,说是为了便于开展工作,要求将自己的工资大幅度降下来,最后果然按我母亲的请求,将她的工资定在行政12级(中学行政特级),而且一定就是30年。虽然后来因级别关系,她不能进入高干病房、不能用某些药物、不能用轿车等,可我母亲从来没有什么怨言,因为她总是和牺牲的革命烈士相比较。

1955年,经我母亲提议,将师大二附中改为北京101中学,并由郭沫若同志亲笔题写了校名。招生对象不再以干部子弟为限,并由北京市教育局领导。我母亲仍担任党支部书记兼校长,一直到1982年我母亲离休。对为什么要取名“101”,那是再明显不过了:取“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它时刻提醒全体师生,尤其是干部子弟:迈好人生的每一步!而校址选在圆明园的边上,其用意也是提醒学生,特别是干部子弟,要保持先辈的优良传统,不要做八旗子弟。

有一次,一位参加过长征的学生家长,要求学校特殊照顾他的孩子。学校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这位家长大发雷霆,并训斥学校干部。我母亲得知后,既耐心细致地向他说明学校的办学条件,又态度坚决地说:越是参加革命时间早,受党教育多,就越要谦虚谨慎,不要盛气凌人!当时这位家长悻悻离去,不料第二天却专程来到学校,一见面就“大姐!大姐!”地叫个不停,并主动向我母亲做自我检查和批评。我估计他回去之后,打听了我母亲的资历,一下子懵了,没想到这样一个校长岗位,居然放了这样一位老资格的

“大姐”!

一天,有一位首长坐着一辆崭新的小卧车来看我母亲。同学们见到小卧车,很兴奋。这时有一个男同学,用手一拉门,门开了;随即就钻了进去。只见他东摸摸、西摸摸,不知用什么办法,竟把车发动起来了。同学们发出一片赞叹声,有人鼓动说:“兜一圈!”车子真的开动了。正当大家玩在兴头上,司机来了。这位同学急着想把车开回原地,弯没转过来,“咣”一声撞到一棵树上,车熄火了,车头左面的大灯撞碎了。后来那位首长心疼地对我母亲说:“刚换的新车,变成独眼龙了。”我母亲则打圆场说:“还能开就行,不然影响你的工作那就麻烦了!”

送走了那位首长,大家还都站着,知道这下闯了大祸。只见我母亲走到那位同学跟前,低声问:“是你开的?”这位同学点点头。“你学过开车?”这位同学摇摇头。我母亲略微思索了一下,然后缓缓地对大家说:“今后,同学们都要注意,别人的东西不经过允许,是不该随便动的。记住了没有?”“记住了!”“记住了没有?再说一遍!”同学们又异口同声地说:“记住了!”

1953年5月,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101中学看望我母亲和全校师生,语重心长地对学生们说:“你们的父辈为人民流过血立过功,但他们是无产阶级战士,既没有什么遗产留给你们享用,更不会留给你们任何特权。如果说他们给你们留下了什么,那就是一副更艰巨、更光荣的革命重担。”我母亲曾多次对同学们说:“不论在何时何地,你们都不能忘记伯伯对你们的殷切期望,要把他的话作为你们每个人的座右铭和指

路灯!”

20世纪60年代初的三年困难时期,社会上曾刮起片面追求升学率之风,只强调“智育第一”,忽视了学生的政治思想工作和体育锻炼;而我母亲和101中学仍一如既往地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科学合理地安排学生的学习、生活,按“三好”方向培养学生。为此,得到的表扬,教育部还专门派调查组,总结101中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经验。

1965年5月16日,我母亲就“全日制学校试改半工半读”,专门给时任国家主席刘少奇写了一封信,不仅阐述五条理由,而且还提出四个方面内容的具体方案。没几天,刘少奇就针对我母亲的来信,给教育部部长、中共教育部党组书记何伟写下了批语。没想到这封信成了“”中,我母亲是刘少奇修正主义教育路线代表的“罪证”。

1991年12月7日,我母亲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举行,有许多人前来为我母亲送行!人群中有政府的部长、戎装的将军、值得称道的科学家、艺术家、文学家,他们在普通的公职人员、教师、工人中间,相互安抚,相互问候,不分彼此,共同为我母亲送行,每一个人都在为我母亲默默祈祷和祝福。此时,我才真正感到,我的母亲不是我一个人的母亲,而是我们所有学生的母亲!此时,我们才感到,我们又回到了我母亲所在的充满欢乐的101中学!

2005年3月,北京101中学组织了《王一知纪念文集》编委会,我母亲的老同事、老学生共同编撰了《王一知纪念文集》。其中,我母亲101中学的同事萧沅老师为我母亲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三十年精心办学,忠于党,忠于民,继往开来,永固千秋业;

七十载献身革命,不要名,不要利,披肝沥胆,堪为后世师。

这可以作为对她一生的一点总结吧!

第10篇

这是5月9日发生在四川省成都市蒲江县北街小学家长学校第四届“感恩幸福·快乐成长”家校共育活动现场感人的一幕。北街小学家长学校构建了以家长学校为载体、家校共育为目标、全体家长、师生共参与的教育互动模式。多年来,一直坚持分年级开展家校共育活动,受到了学生的喜爱、家长的赞同和社会各界的肯定。该校2005年被评为“成都市家长学校示范校”,2011年被评为四川省首批“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实验基地”。

家长、学生、教师平等交流

2009年第一届五年级,有一名家长在拉萨做农药生意,为了一次活动,专门乘飞机赶回来;2010年五年级一位离异家长嫁到外地,已经几年没有和女儿见过面了,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从外地赶回来参加活动,在主题队会上给孩子过了一次生日……

回忆里,每一次活动的画面都很精彩:老师组织“沟通,从心开始”的主题班会,学生和家长在现场做了一次深情的互动。

当老师问到孩子最不喜欢父母怎么做时,他们的回答精彩纷呈:你真笨,这么简单的都不会做;不听话,你看谁谁谁多乖;下次、下次,父母老不守信用;不喜欢父母让做作业……

有位孩子站起来,还没开口说话就已经泣不成声,老师安抚很久之后才颤抖地说:“爸爸,希望你以后别再打我”,孩子爸爸就坐在身后,这时已是泪流满面,他当场表示,通过这次与孩子的互动与沟通,他完全转变了教育观念,以后绝对不再打孩子,说完,父子相拥而泣,全场为之动容。

学生在倾听了父母的心声后,很是感动。孩子们说“通过这次活动,我了解到父母心里的想法,体会到父母的苦衷。以后我在做什么事时,都会想到父母,会更加努力。”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逐步完善了家长学校工作机制,做到一个学年一个年级至少开展一次各具特色的家校共育主题活动,既有常规活动又有特色鲜明的主题活动。活动期间,老师、家长、学生全程参与,让家长走进课堂、走近孩子,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活动、一起午餐,目睹孩子课堂表现,感受孩子智慧火花,倾听孩子心声,体验孩子在校生活。家长参与、孩子们喜欢、教师成长,每一次活动都很精彩,这也是开展家校共育活动收获的最大财富。

家长传授“教育经”

历史悠久的北街小学家长学校前身可以追溯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这里曾经培养了抗日将军李家钰,如今300多年过去了,新的教育理念在这里生根发芽。

作为蒲江县最大的小学,北街小学生源结构也非常的多样,许多家长普遍反应,不知道怎样教育孩子。

“说实话,我们大多数父母的教育都是凭经验,凭父母教给我们的经验,凭看到别人教育的经验。但是到底怎样的教育是正确的,很多人不知道,我们也需要有这样的学校,告诉应该怎样教育孩子。”这是家长们的心声。

所以,北街小学开设了专门的课堂,给家长们传授教育经。学校为家长课堂选定了教材,每期组织校级家长会、校级专题讲座、年级班级家长座谈会。班级的、年级的由班级年级组织,家委会都要参与管理,开展活动。各委员每期向学校反映家长的要求及建议一条,学校定期研究,落实建议,及时反馈。家长的学习积极性也越来越高,订数逐期上升,2011年9月1256本,2012年2月1908本,2012年9月2205本,订阅率从45%上升到95.6%。

很多家长都说,这样的家长会让他们学到了很多教育孩子的方法,让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再盲目。孩子也喜欢这样的家长会,孩子们说:“以前爸爸妈妈管我就知道打骂,现在变了,不打人了,让我学习起来更轻松了。”

过去很多家长忽视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这既让自己觉得孩子叛逆、难w管,也给学校的教育工作增加了负担。而这种家校共育的教育模式,让家长了解了更多更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从根本上转变了家长的观念。

全员大家访获称赞

北街小学家长学校在开展家校共育工作中,除了把家长请进学校,还让教师走进学生家里,更有针对性地关爱学生的学习、生活,关注学生思想动态和情绪变化,及时疏导学生的一些异常现象,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一年级二班一男生在学校不解手,原因是他要解手的话就要把下面的裤子都脱掉才行,刚开学时,孩子尽量克制自己,家访中老师了解情况之后,和家长密切配合,很快帮助孩子改掉了这一习惯。

在家访中,老师们深有感触,了解到了许多平时在学校不能了解到的情况,并及时疏导,效果明显。

“我们苦了累了,但是值得!”“我们辛苦,但是我们幸福!”“在家长们一声声发自肺腑的谢谢中,我们欣慰!”一次次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奉献精神。

据了解,该校从2011年2月开始,每学年集中一周(每天下午4:00)全体教职工走出去开展“全员大家访”,深入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生活境况和学习情况。这项活动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热烈欢迎,每一位家长都主动和老师交流孩子的学习、生活以及家庭的情况,并且对老师们的下一次家访表示深切地期盼。

第11篇

1、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类人才。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最后,让我深切地说:“母校,祝愿您永远朝气蓬勃,桃李满天下!”

2、感谢东林的四年,人生很不一样的四年,它给了我好多同学知识及人生经历!我爱你,母校!

3、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欣闻母校五十周年校庆,我身在祖国北陲,怀着一颗赤子之心,遥望北京母校,感慨万分,写这封信,以表达我对母校的由衷祝贺!

4、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燕园教育,祝福永铸辉煌!

5、忆往昔峥嵘岁月,何其匆匆;望未来岁月峥嵘,何其漫漫。六十年辉煌,继往开来,再创佳绩。

6、亲爱的母校,祝你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7、五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五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难忘你华理大,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祝·福永铸辉煌。

8、我用人生宝贵的四年换得了在林大的宝贵时光和丰厚的人生财富--知识。感谢林大,感谢培育我四年的母校,愿即将到来的母校华诞会带给母校更大的辉煌。

9、记忆中的那些年回荡着清晨白桦林里的书声朗朗,记忆中的那些年铭刻着校园里面的每一处小桥流水与花香,记忆中的四年并不算长,记忆中的点点滴滴却被永远珍藏!母校生日快乐!

10、走遍千山万水,看过潮起潮落,历经风吹雨打,尝尽酸甜苦辣,始终觉得您的怀抱最温暖!不论我走多远,心中永远眷恋,都祝福我的母校!

11、走过的十年灿烂时光,万名学员不仅收获了知识的芳香,更收获了人生的芳香,十周年校庆,愿长沙燕园教育有一个更辉煌的前程。

12、创百年丰功,赖济济时贤,桃李芬芳溢四海。

13、亲爱的母校即将迎来她周年的生日,胸中编织着对她生日的祝福,心中充盈着无尽的感激。隔山隔水隔海天,我永远与母校心心相印彼此相连.

14、浦江奔涌,百年传承百年凝聚,海纳百川学子莘莘誉华夏。

15、敬贺母校百年华诞:饮水思源,不忘母校培育之恩。

16、万古犹传风雅趣 百年仍飘翰墨香

17、感谢母校的培养,愿母校越办越好!

18、知识的海洋,文化的殿堂,思想的宝库,精神的圣地。五十载辛勤汗水结硕果,跨世纪芬芳桃李满天下。

19、沐风雨,育桃李,感恩母校无限情;迎朝阳,迈征程,建设祖国铸辉煌。

20、祝愿母校有更大发展。

21、名校百年庆,正桂子芳香,鸿鹄展翅,适逢示范高中传捷报;XX一中好,看桃李满门,英才辈出,又见科林艺苑展新篇。

22、五十五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五十五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母校,祝福永铸辉煌!免费发送

23、朝搴 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朋友们,珍惜在XX附中的时光,将这短短的数年烙在我们的心中。朋友们,感激XX附中,感激它为我们提供的家园。

24、母校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以万计人才。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我们相信,母校将前启后继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25、“学参天地,德合自然”那么亲切熟悉,四年我学会了坚韧和宽容。

26、我的校友,原你作一滴晶亮的水,投射到浩瀚的大海;作一朵鲜美的花,组成百花满园;作一丝闪光的纤维,绣织出鲜红的战旗;作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一辈子坚守自己的岗位

27、百年学府,盛世华章,祝愿母校再创辉煌!

28、人在东林,或许羡慕过其他学校的同学;人在东林,或许曾经有过小抱怨。但是,母校就是自己报怨千回也不允许别人说一个“不”字的地方。十五年了,东林的一草一木已融入了我的生命。衷心祝愿母校这所承载着东林人梦想与希望的大船,在其辉煌的航程中,乘风破浪,直挂云帆,遨游沧海!

29、百余年风雨沧桑,培育出万千栋梁,感谢你----我的母校,给了我知识和力量,祝福你永铸辉煌!

30、母校成长我见证,母校建设我参与。母校人才满天下,母校教诲永难忘。百年校庆齐庆贺,激情澎湃把歌唱。斗志昂扬向前进,共襄盛举创辉煌!

31、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难忘你XX学校,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XX学校,祝福永铸辉煌!

32、是您给了我知识的蓓蕾,让我看到太阳升起在东方,是您赋予我前进的动力,让我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是您用光彩夺目的英姿,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是您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培育了万千教育精英。

33、回首历史,山东科大风雨兼程造就桃李满天下;驻足近日,四海校友汇聚一堂共庆五十五华诞;绿树红花,芳草青青,科大今朝正美好;蓝天碧水,白云悠悠,科大明日更辉煌。

34、森林茂盛,我们茂盛,林大欢乐,我们欢乐。划归教育部直属,正式进入行列,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的批准,李坚校长当选院士林大蓬勃朝气,届毕业生关注母校心系东林。

35、五十年的静安小学,倾尽了园丁的汗水;五十年的不断付出,取得了累累的硕果;五十年的辛勤劳动,培育了无数的花朵;五十年的共同努力,看到了明天的辉煌!

36、值此母校百年华诞,祝愿母校为祖国培育更多的优秀人才,创造新的辉煌!

37、锲而不舍,莘莘学子百年传环宇

38、XX小学,一个美丽的校园,XX小学,一个培养人才的摇篮。

39、希望有关于校庆祝福语大全的文章,校庆祝福语大全能对您有所帮助!

40、爱附中,爱附中人,附中校舍,甚至一棵玉兰。不辞艰辛考来附中,只为圆幼年的梦。恰逢附中年校庆,欣喜之际又平添一份欣慰,愿附中越办越好。

41、一百年传薪播火风雨兼程喜继往开来代有精英登虎榜,万千次革旧创新品学并重看腾蛟起凤每凭实力上青云

42、齐鲁大地育孔儒,文化照万代 ;山科校园铸精英,科技创未来

43、百年校园风雨沧桑见彩虹,万千学子薪火相传续辉。

44、祝福您母校,祝您沐浴改革春风,再掀教改浪潮,祝您吹响时代号角,争创一流学校,让莘莘学子,感受明天的希望,祝您在历史的沧变中更逾馨香。

45、愿你在未来的岁月里,永葆青春活力。

46、美丽清川我的家,为她添彩靠大家。

47、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年轻,永远充满生机!

48、不知不觉的已经毕业半年多了,想念林大的一切,祝母校校庆越办越好。

49、苍天冷,炉火自融融。蔬果菜肴兼碗盏,陈年佳酿夜朦胧,相聚校园中。诗纵酒,满座赛真龙。遥问同窗说近事,连天战况气如虹!来日定成功。

50、十载树林,新苗成材,桃李满天下;百年育人,春风化雨,栋梁荣中华

51、东海浩荡,百年沧桑百年沉淀,学贯中西桃李芬芳扬寰宇,

52、今天,科大在新世纪的朝阳中成长桃李满天下才俊如星流.

53、十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十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难忘你XX学校,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XX学校,祝福永铸辉煌!

54、年校庆的时候我还是学生,参加了组字,好怀念啊,年过去了,终身难忘,在即将到来的年,希望林大越来越好~!

55、情系母校,新老校友汇聚一堂欢庆科大五十五岁华诞。

56、千万里辗转华夏 遍撒硕果;百十年风雨兼程 恒发春华

57、聚散多匆匆,各自从容,前学不忘后来人。今日恰逢时光好,恭贺诞辰!

58、百年老校,桃李遍天下,神州大地,英才展风华

59、同窗几年,你把友谊的种子撒在我心灵上。我将默默地把它带走,精心浇灌栽培,让它开出芳馨的鲜花。

60、祝福母校:光辉历程更辉煌,人才辈出代代强,桃李满天扬四海,硕果累累振中华!

61、情系科大,祝福母校。五十五年的风雨兼程,五十五年的饱经沧桑,永不停留,砥砺博弈奋进前行,永远追求,团结奋进求是创新,科大明天更美好!

62、建千秋伟业,有殷殷学子,群星灿烂遍九州。

63、华理五十立江东,教工勤勉一甲子;勤奋求实育英才,产学结合促发展;化工领域人才出,两院院士拔头筹;奋发向上华理人,厚德载物存心中;今朝华诞普天庆,共祈明日天下名。

64、百年老校,桃李遍天下 神州大地,英才展风华

65、回首一路辉煌历程,苦乐通行;展望未来宏伟蓝图,风雨化虹

66、我们今天的努力,是清川明天的腾飞

67、谨贺母校百五华诞并期盼新百年绚烂华章:

68、饮水思源,作为“聚中”校友,我深切感谢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发展。住院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大展!再谱华章!

69、愿母校的发展日新月异,培养出更高层次的人才!

70、五十年春华秋实,风雨兼程,五十年开拓进取,沧桑砥砺。五十年,你为祖国培养了大批栋梁之才,铸造了一个五十丰碑!五十华诞,愿我的母校在新的征程里,再铸造新的辉煌!

71、浦江之畔,百年图强,沧桑何足惧;东海之滨桃李芬芳,明朝更辉煌!

72、神山欢笑 百年名校庆华诞,宁水高歌 八方嘉宾颂齐昌

73、时光如炬,岁月如梭,悄然不知,你已迎来五十五岁华诞,喜悦,激动,不尽言表,只有祝你飞的更高,走的更加耀眼夺目,生日快乐!

74、西南有佳木,枝枝相交通;凌然领风雨,欣欣以向荣。

75、十年的辛勤教诲,如春风化雨,浇灌出无数璀灿艳丽之花.铺就一条希望之路.人生有几多十年,让我们为了理想共同奋斗.愿燕园教育永远蒸蒸日上!

76、亲爱的母校即将迎来她周年的生日,胸中编织着对她生日的祝福,心中充盈着无尽的感激。隔山隔水隔海天,我永远与母校心心相印彼此相连

77、百十年风雨兼程 恒发春华

78、东林五十周年校庆的时候正值大二,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一样!好亲切!怀念东林留给我的美好时光!祝愿东林越办越好!六十周年校庆圆满成功!

79、十载树林,新苗成材,桃李满天下,百年育人,春风化雨,栋梁荣中华

80、祝愿母校十二五再创辉煌。

81、这是个被称作家的地方;这是个用银杏叶编制梦想的地方;这是个载着我们驶向彼岸的地方,这里是XX附中。XX附中,愿你的明天更加辉煌!更加美好!

82、小时候,母校是我们眼中的一个纯情的乐园;长大后,母校是我们人生的一座青春的殿堂;老去时,母校或许是我们心中的一道永远的风景。

83、在母校百年华诞之际,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84、顾往昔,一百零五载底蕴谁与争锋;看今朝,数十万理工人风流创伟业;展未来,学子辉煌母校荣光举世望!

85、育人育德育百年盛况;立业立志立四海名校

86、金石可镂,代代精英千载遍九州

87、育人育德百余年 立业立志传四方

88、愿母校蒸蒸日上!

8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你岁的智者,不会拒绝一个随行的年轻人,而我,我希望陪你一路辉煌,只让我今生无憾!而你的辉煌,与时光无限延伸!!

90、学子游天下 心系浦江情 ——贺上海理工大学周年校庆

91、学在绿林,与书为伍,生活在幽境,神秘又清新,绿色栋梁伴我共成长,每每路过,都参观回味,离别十年,难忘昔日情,祝福您:母校!

92、长沙燕园教育,专业型研究生联考培训学历教育管理内训为一体的综合培训机构,祝福参加培训的所有学员事业腾飞!

93、迎国庆,佳节享盛事;奏华章,学子舞翩跹。笔架山,墨水河,山灵水秀同育宝地英才;严师恩,挚友情,恩深情笃共谱母校新篇。

94、含大海之神韵,富泰山之雄伟,携珠山之秀丽,孕泉水之灵气。钟灵毓秀之地,人才辈出之都。喜庆荡漾人工湖畔,祝福弥漫繁星广场,幸福围绕你我之间,快乐挥洒美丽校园。

95、五十五年的风雨兼程,科大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万计的类人才。

96、倩影翩翩,华理学府,气壮斯年。科研结硕果,桃李满芬芳。漫漫甲子路,勤奋求实铺就;殷殷学子情,灵魂园丁浇铸!

97、金秋时节,丹桂飘香。欣闻母校周年校庆,怀着喜悦的心情,写下用这贺词,以表达我们对母校由衷的祝贺!

98、十年燕园,让数以万计的学院成为职场中的精英,在这十年校庆之际愿燕园再接再厉让更多的学员学以致用,也愿燕园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辉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

99、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100、浪淘沙 校庆:教育百年风,你我传承,同为母校争殊荣。身在他乡不问远,感念师恩。

101、山东科大,屹立东方,双五华诞,美丽辉煌;辛勤耕耘,桃李出墙,精心哺育,永生难忘;长江后浪,更加光芒,科大强壮,直上九霄。

102、时光荏苒,我们在母校温馨的抚爱中长大成人,母校总是把一缕缕温暖及时输送给我们,让我们在纷杂的尘世中永存那份做人的品性,不失那份人之初的纯真。

103、很想念在学校那艰苦而愉快的岁月,很怀念在学校那六年的美好时光,感谢学校老师的培养!感谢学校的谆谆教诲!祝学校更加美好!

104、您给予我们一片和风细雨,我们将还您一秋累累果实。

105、十年过来了,XX收获万千;十年过去了,XX铸造辉煌。

106、风华正茂的XX人,必须拥有更辉煌的明天!

107、值此母校建校一百周年纪念日,班全体同学谨向母校致以最热烈的祝贺,并向全体师生员工致以亲切的问候!向参加校庆的历届校友致以亲切的问候!

108、我的人生是从东林转轨的,东林给了我跃升的平台。祝福母校,生日快乐!

109、朝搴o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朋友们,珍惜在XX附中的时光,将这短短的数年烙在我们的心中。朋友们,感激XX附中,感激它为我们提供的家园。

11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你岁的智者,不会拒绝一个随行的年轻人,而我,我希望陪你一路辉煌,只让我今生无憾!而你的辉煌,与时光无限延伸!

111、不因悠久而文明,只因文明而悠久。

112、少时的天真,年轻时的浪漫,青春时的时光,我永远忘不了母校的这个特别的日子。祝母校生日快乐!

113、我已离校年,但大学年的校园生活仍然历历在目,它是我终身的精神财富。衷心地祝福您周年校庆,我的母校。

114、盛世迎华诞明朝更璀璨。

115、饮水思源,作为校友,我们深切感谢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在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116、金菊怒放迎安中百年华诞 ,万众一心绘母校千秋蓝图。

117、真情涌动,万名学子载歌载舞喜迎科大五十五岁生日;

118、五十载,风雨兼程,积淀深厚底蕴;数磨难,砥砺成钢,铸就英姿飒爽;五十载,回首同庆,举杯再续华章!

119、六十年艰苦历程,华东理工大学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六十年矢志追求,华东理工大学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六十年辛勤耕耘,华东理工大学创造了一个个奇迹。

120、忆往昔,桃李不言,自有风雨话沧桑;看今朝,厚德载物,更续辉煌誉五洲。

121、六十载东林蓬勃发展,奋发图强,得以桃李满天下,祝福母校明天更辉煌

122、在你的怀抱中我收获了许多,用一颗仁爱的心待人,用一颗豁达的心待物,用一颗无私的心工作!

123、泓歌如水串起一个个阳光温暖的日子,荡漾着记忆的涟漪。漫步于广玉兰树下,清幽淡雅的香气,溢慢开心扉,任思绪激情飞扬。母校——您永远是我心中最美丽的风景。

124、迎着缕缕秋风,携梦踏入科大门,顶着炎炎烈日,挥汗走过军训关,带着阵阵欣喜,招收迎来校园庆,带着深深怀念,释心归宿科大情。

125、光阴似箭,日月如梭,风光流转,时光荏苒。在历经风雨后,常外喜气洋洋的迎来了十年校庆!Happy birthday to you!

126、朝气蓬勃,莘莘学子续科大新章;孜孜不倦,名流巨匠添教风奇葩

127、忆住昔,博学石旁,邕大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再那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

128、在母校周年华诞之际,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更展宏图!再谱华章!

129、让我们用爱心和汗水,浇开清川美好的明天!

130、母校音容心底藏,栽培恩泽永难忘。欣看桃李繁枝果,仰望松楠大厦梁。亲切师生常入梦,悠闲草木总萦肠。百年华诞金樽举,教育兴邦翥凤凰!

131、爱附中,爱附中人,附中校舍,甚至一棵玉兰。不辞艰辛考来附中,只为圆幼年的梦。恰逢附中50年校庆,欣喜之际又平添一份欣慰,愿附中越办越好。

132、五十年,岁月如歌,一甲子,沧桑砥砺。五十年,华理和祖国一起成长,五十年,华理为祖国发展助力。华理,祝福您!我们因您而感动!

133、五十五载风雨,造就精英无数,五十五年沧桑,培育桃李满园,难忘你——科大,是你给了我知识的蓓蕾,是你赋予我前进的动力,是你孕育了代代莘莘学子,祝福你,科大,祝福永铸辉煌!

134、亲爱的山科大,你是我人生中的驿站,我相信,你的出现将使我的人生更加辉煌灿烂。真心祝福你,我的山科大,愿你在美丽中更加美丽,在壮大中更加壮大。

135、饮水思源,我们深切感激母校的栽培,也密切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时刻希望能有机会为母校贡献绵薄之力。在曲沃中学百年华诞之际,预祝校庆活动圆满成功!祝愿母校积历史之厚蕴,宏图更展!再谱华章!

136、毕业已经三年了,离开母校也已经年了,不能亲身见证母校的蓬勃发展,祝福母校,恭贺生日快乐。

137、今天是母校的生日,我们的母校已经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充满风风雨雨与创业艰辛,但在我们这些科大学子的心目中,母校依然年轻,风华正茂,充满活力,昂扬向上开拓创新和再创辉煌的新起点。

138、在母校的生活和学习的四年里,老师和同学给予的非常大的鼓励和帮助。饮水思源,永难忘怀。在母校华诞来临之际,祝愿母校的未来更加辉煌!

139、五十五年的风雨兼程,科大几经沧桑,奋发图强,赢得桃李满天下,为祖国培养了数万计的类人才 。

140、忆往昔,博学石旁,母校的一草一木,老师的一颦一笑,仍记忆犹新。在那绿色的校园里,我们手握春光烂漫的年华,编织着人生的七彩之梦。

141、一种理念,二万学生,三个校区,四海知名,五任校长,五十华诞,七彩华理,八位院士,九流百家,十分感动,百倍努力,千秋蓝图,万象更新,亿声祝福!

第12篇

金秋是个入学的季节,每个六、七岁的儿童都在这个季节入学。穿着新衣新鞋,背着新书包,带着父母望子成龙的希冀,满怀求知成长的激动,沐浴金色阳光,脸上闪现稚气欣喜的光芒,蹦蹦跳跳第一次跨进课堂,腼腼腆腆第一次拜见师长,在一任又一任老师的教诲启迪和培育中,从顽皮天真的童年到青涩懵懂的少年,再到知书达理的青年。

金秋是个升级的季节,每个学生都在这个季节进入新学年,年年都是在这个季节又认识几位新的任课老师。金秋是个收获的季节,年年这个季节都有一批学生毕业: 苹果熟了,柿子黄了,漫山遍野挂满 了丰收的果实。老师的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心头荡漾满足的慰安。

三十年后的金秋,一群高中毕业的学友像水的大循环。无论来自云雨霜雾,还是来自江河湖海,当年都是源自母校水系的水珠,今天小水珠又凝成了大水珠,大珠串,这不能不算是个奇迹!奇迹来自亲爱的母校。母校是伟大的巴颜喀拉,把大大小小的水珠酝酿成洁白的雪绒花。

母校是祖国沃土上一方圣地,老师是圣地的灵魂。老师们勤勉敬业,爱生如子,循循启蒙,谆谆教导,奉献爱心,呕心沥血 。老师永远是我们心中巍峨的珠穆朗玛。母校和老师赐予所有学子人生中一段最珍贵的美好时光。灿烂的金秋是老师和学生共同的光辉节日。

又是一个金秋,金秋是个怀旧的季节。一群三十年前的毕业生相约相聚投入母校的怀抱,有投入金秋的怀抱。春风秋雨三十载,我们怀念母校的教室和黑板,铃声和灯光,萤火虫和纺织娘,更怀念老师的教诲和慈祥,故事和表彰,容颜和健康,毕业时的叮咛和再见的向往。我们要告诉母校和老师,我们长大后才知道:“那个教室,放飞的是希望,守巢的总是你;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那支粉笔,画出的是彩虹,洒下的是泪滴;那个讲台,举起的是学生,奉献的是老师自己。”当我们长大了 ,醒悟了这次道理 ,我们便永远不会忘记!

教师的职业是高尚、神圣而又永恒的事业,教师发一烛微火,燃尽了自己,却点亮和永远照亮着学生的人生。教育事业,生生不息,中华文明,代代相传。常言道: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的爱心、睿智、品格和表率引领我们一辈子。你们永远是我们的老师,永远是我们的父母!老师是阳光,普照我们每个需要阳光的日子。在学生的生命历程中,无论何时,老师都是最值得尊崇和感恩的人,对老师的敬爱与我们的生命同在!

请允许我借用世纪之交《同一首歌》和清纯旋律畅叙我们师生之间的三十年来的无尽眷念,片片真情:

水千条山万座,我们曾走过

每一次相逢和笑脸都彼此铭刻。

甜蜜的梦啊,谁都不会错过,

终于迎来今天这欢聚时刻。

在阳光灿烂欢乐的日子里,

我们手拉手呀想说的太多。

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

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

又是一个金秋,金秋诗歌萌生展望的季节。祖国的金秋欣欣向荣、日新月异:母校的金秋俊彦满堂,兰桂齐芳:老师的金秋桃李天下、富寿安康。啊,又是一个金秋,一个梦萦魂牵的金秋,一个令人陶醉的金秋,让我们舒展双臂,共同拥抱这个金秋,挽住这个难忘的金秋,让我们向祖国、向母校、向老师献上我们珍藏在心底里的赞歌,献上我们珍藏在心底里的祝福,让我们相约到永远,相约在每一个金秋。

高中毕业三十年

在母校面前,我们是一群孩子;在孩子面前,我们是父母。花开花落三十年,学友友谊的花朵更娇艳;去聚去散三十年,母校生命的年轮更顽健。

我们毕业的那天就是母校的生日。高中毕业三十周年之际,我们相约相聚共同放歌:纪念我们母校三十年前赐予我们的那段金子般灿烂的时光,纪念我们与母校相互守望关怀的三十载似水韶华。

三十年前的龙口三中在我们的记忆中永远那么明晰动人:早读课催人的铃声,晚自修不眠的灯光;春天花儿与少年串成的彩色音符,夏日树梢上的蝉鸣和看台下的凉爽;同学们明澈的眼神,老师们匆匆的脚步;运动会上的广播操像昆明湖泛着涟漪,大礼堂里的大合唱如钱塘潮掀起巨澜;还没到第四节课下课时分,食堂里的饭菜已经喷香。这些平凡而鲜活的记忆已经伴我们走过三十年,今天仍别样的亲切,亲切得叫人心醉!

当年,一大群花季少年聚在这里,循着老师的引领,循着龙口第三中学淳朴、勤奋的传统校风,循着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沐浴阳光,快乐成长。母校的栽培孕育了一代诚朴、聪颖、身心健康的莘莘学子,老师的心血哺育下一代的上进、勤奋、立志有为的翩翩英才。我们这群毕业生就是凭着母校赋予的嘉德、知识和体魄创事业,走天下,建设今天,营造未来。

今天,我们自豪地向母校汇报。在我们中间有:教师,教授,医生,经济师,统计师,工程师,科学家,企业家,党政军中高级干部;母校的教育成就了我们的理想,我们的贡献印证了母校教育的成功。今天,我们请母校无愧地接受我们诚挚的祝福,率真的放歌。

当我在勾画磁浮列车、跨海大桥的定稿蓝图时,我想起:是母校教会我装矿石收音机的那一天开始的。

当我在法庭上义正辞严、滔滔辩论、维护法律、申张正义的时候,是从感受母校老师的爱心、慈祥、 正直、睿智开始的。

当我的经济论文在国际讲坛上发表的时候,是母校老师将我的作文念给全班同学听的那一刻起步的。

当我用现代语汇与各国政要共同呼唤和平,讨论经济合作的时候,是从母校教会我自信地讲一口流利英语起步的。

当我在工作的医院门口送别康复病人的时候, 是母校老师在我跌破的膝盖上擦抹红汞的那一刻开始的。

当我在商海中力挽狂澜、驾舟远航的时候,是在母校老师批评不敢承认自己错误的人是懦夫的那一刻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