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6: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云南歌会,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一、人美――淡妆浓抹总相宜。
文中写到年轻妇女,先展现其动作神态,把云南妇女开朗活泼、率真自然的性格展露无遗。在她们身上丝毫没有扭扭捏捏、矫揉造作的世俗丑态,一切源于自然、不加雕琢,体现了最可贵的自然美。接着,作者把笔锋转向对她们外貌的刻画――“黑中透红枣子脸”“毛蓝布衣裤”“葱绿布围裙”“绣花透孔鞋”,从我们中国人传统的审美观来看,这算不上貌美,但正是这种单调、简单的装束才能折射出劳动人民那种特有的淳朴气质。这种美不是刻意追求而能得到的。
再来看对赶马女孩的描写,“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活泼、天真,打扮得花枝招展,那种“淳朴的本色美”自不必说,唱歌“出口自然”更体现了她们热情奔放的特点,给人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二、歌美――大珠小珠落玉盘。
云南的歌会美在歌唱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美在歌会场面的宏大。
首先,歌会的形式多样,对唱、伴唱、独唱、轮唱、合唱,从不同侧面来展示云南歌会的万种风情;歌会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年轻人别开生面对调子是在“松树林子和灌木丛沟凹处”进行的,具有原始的野趣美;赶马的女孩的歌唱是在景色怡人的山路上,伴随着“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的欣赏和戴胜鸟、云雀的和鸣进行的,富有色彩美;“金斗满会”是在村寨里举行的,老老小小,各色人等聚在一起,由见多识广的老人传歌,是以合唱的形式进行的,富有气势美。
其次,云南民歌内容丰富,除山野对调子、情歌酬和为主外,还包括即物起兴,引经据典,随事押韵等。如山路上,“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山歌”;村寨中,老人传歌内容更是庞杂,“除爱情故事,此外嘲烟鬼,骂财主,样样在行”,可见,那里简直就是一个“歌库”。
再次,歌会的美还在于场面的宏大。如写山野对歌:“对调子的来自四方”人数众多,天地是他们对歌的舞台;如写村寨传歌:“乡村男女老幼百多人”齐聚一堂,由各桌轮流低唱,到“合起来却如一片松涛”的合唱……这些场面壮阔,气势恢弘。
三、景美――流连戏蝶时时舞。
对赶马女孩“山路漫歌”的描写是文章景美的集中体现。作者抓住了不同景物的特点,调动多种感觉器官,绘形、绘声、绘色,全方位多角度进行描写:蓝天白云、葱翠的树林、山花烂漫的小山坡是静态的,是色彩斑斓的;戴胜鸟和云雀边飞边唱,嬉戏鸣叫是动态的,它们的歌唱是欢快悦耳的。作者运用动静结合、声色相融的手法,将这幅立体自然画卷描绘得真是美不胜收。
四、情美――未成曲调先有情。
1.借歌会凸显民俗风情。
写那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三个对手,逼得对手哑口无言,作者并没拘泥于写赛歌过程,而是重在表现胜利者的胜利姿态。这写的是他们才情与智慧的比拼。他们不需要谁来赞助,谁来组织,谁来裁判,谁来点评,谁来颁奖,自娱自乐。他们既不矫情,又不张扬,朴朴实实。写在“金斗满会”上,男女老幼百多人为传歌而来,围桌而坐,轮流低声,反复演唱,到大家熟习为止,自觉、从容、有序,其乐融融,亦如他们的日常生活。
2.借歌会传达作者的真情。
【摘要】由一堂公开课《云南的歌会》的听评引起对语文教学中就教材内容如何处理的思考,再针对当今语文教学“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模式以及新课标对教材内容的解读,提出“教师必须对教材内容做适度的舍弃,舍弃是为了更好的留白”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点关于“舍”要注意的地方,即一要有目标的“舍”,使留白有着落,二要有方法的“舍”,使留白显效果,三要要有节度地“舍”,使留白不“白留”,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在对教材的合理的舍弃中有效达成。
【关键词】教材内容 舍弃 留白 有效生成
前阵子听了一堂课名为《云南的歌会》的公开课,引起了我对语文教学中就教材内容如何做适度处理的思考。
《云南的歌会》作者在“歌会”的大标题下,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即“山野对歌”“山路漫歌”“村寨传歌” 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三个场合在内容上各有侧重,在手法上也各不相同,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然而,在那堂公开课的教学中,执教者却取教材中所描绘的第二场面“山路漫歌”和第三场面“村寨传歌”与学生做精细的品析和鉴赏,而对第一场面的讲解却只字未提,这引起了场下听课老师的诸多议论,有的认为这违背了教学目标的规定,有的认为这影响了整个教学环节的完整,有的认为这削弱了学生对云南歌会美的深刻体会,凡此种种,无不说明了一点,这样的舍弃做法不妥。对此,笔者却不敢苟同。
很多文学作品在结尾都留给读者空间,去遐想和回味,有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这就是“留白”的艺术。所谓留白,顾名思义,则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这种技法,原来用在国画中,国画中常用一些空白来表现画面中需要的水、云雾、风等景象,使画面构图协调,减少构图太满给人的压抑感,很自然地引导读者把目光引向主体,这比直接用颜色来渲染表达更含蓄内敛,后来这种手法也用在文学和音乐上,予人以想象之余地,以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效果。纵观当今阅读教学,在对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处理中,我们往往较为注重的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却削弱甚至忽视了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虽然随着课程的改革,传统的滔滔不绝的填鸭式“满堂灌”已逐渐被滴水不漏的流水式“满堂问”所取代,但求大求全,面面俱到,唯恐哪个句子没有分析透彻,哪个段落内涵未能全部挖掘的心理定式还是时不时会左右着阅读教学,于是全盘采用教材,不懂得忍痛割爱的做法还是存在,依然贯穿于所谓的比“满堂灌”先进的“满堂问”中。其实“满堂灌”也好,“满堂问”也罢,它们的共性都还是以教师为中心,未将阅读真正视为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如此学生对文本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或限于文本的表层,或囿于教师的教学框架中,缺乏独特的再生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诸多,其中的一点原因不可忽视,那就是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缺乏一个“舍”字。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相对集中,使学生学得相对透彻,这样才能使理想的教学目标有效达成。而集中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做到对教材内容的适度的舍弃。我们不能不管学生的好恶一味灌输,也不能不管自己究竟能不能吃透教材便按照教参照本宣科应付了事。我们要做的是与其面面俱到,不如正中要害。只有有所失,才能更好有所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舍弃也是一种智慧。
《云南的歌会》这堂公开课的执教者虽然舍弃了对歌会第一场景“山野对歌”的教学,从表面看来,相对减少了传递的信息,但客观上却促使学生主动接受信息,并逐步学会获得更多信息的能力,从而达到对知识的掌握,来提高了学习语文的效率。如通过对两个场面歌唱的教学,以此做铺垫,自然会产生这样的可能:激起学生对云南歌会乃至我国民歌文化的兴趣,引发对被舍去部分的教学内容即歌会的第一场景的相应思考和探索,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带着更深、更新的问题走出课堂,并为解决问题而自主学习,这样在兴趣的点燃和思维的激活中从而达到了发现美、欣赏美与创造美的目的,填补了舍弃所制造的空白。所以,理性的语文课堂教学,必然需要学会大胆地适度舍弃,尤其是对篇幅比较长的作品,可以长文短教。恰到好处的舍弃,这不是对教学的弱化,也不是对知识的舍弃,实际上是留下了需要学生去仔细体味的空白,犹如架在课内与课外的桥梁,让学生通过这座桥梁主动地探究,用自己的知识和独特的体验去“补白”。在这些看起来似乎“无”的留白之中,其实渗透着极丰富的“有”,它可以起到欲擒故纵的作用,从而建构和完善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舍弃就是为了更好地留白,只有经过这样的舍弃,才能拥有最终的完整,适度的舍有时就是一种得。
新课标所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让学生自主感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在自主研究学习中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发展思维,体验成功?总而言之,对教材内容做适度的舍弃处理,在舍弃中留白,便是一条教学的捷径。它好比剥柚子,剥除部分柚皮而止,使之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露出令人馋涎欲滴的果肉,那么舍弃的未剥的部分必然会勾起人无限的美好憧憬和欲剥想吃的欲望。真希望语文教学能达到这样的效果。
【关键词】新理念初中语文优化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一直以“应试教育”为主导方向,大量的作业、枯燥的记忆和背诵是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课堂没有生命力、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的发展,限制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造成了学生情感价值的缺损,教学目标无法有效达成。随着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策略,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方法。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成为教师的努力方向。为落实素质教育、实施创新教育,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法,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来提高教学效果。那么,我们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呢?
一、用趣味性的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新课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也是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关键步骤。传统教学中,很多教师并不重视新课教学的导入环节,一贯采用“开门见山、直接讲解新课”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给人一种课堂氛围严谨、枯燥的的感觉学生下意识收起自己的好奇心,对教学内容没有缺少探究的热情,没有学习的兴趣点和探究的动力,会严重影响教学效果。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趣味导入法把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奠定高效课堂的基础。例如:在教学《愚公移山》时,教师可以采用漫画导入法。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两幅图画:一副是一个白须老翁带领一群乡下人在凿石运土,汗流浃背。另外一幅图则是一个开着小轿车的年轻人直接从山中的隧道疾驶而过。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两幅图说说自己的感想:“愚公到底该不该去移山?”这时,学生会对图中老翁和年轻人的两种行为展开热烈讨论,积极思考和讨论两者行为的心态,探究他们不同行为的原因。通过这样的趣味性导入,既可以缓解学生课堂上的紧张情绪,又可以以趣味漫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关注愚公移山的精神,把课前的讨论和文章的主题联系起来、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用启发式问题激活学生思维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是古代启发式教育的精髓,也是古代教育家孔子一贯主张的教育理念。在传统的“满堂灌”教学模式中,一些教师认为课堂提问只是一种形式,与其花费精力去设计问题让学生自主思考还不如直接让学生记住答案更方便有效。学生只会一味地去背去写,不会思考答案的原因和过程,思维能力得不到发展,不能体现语文教学的目的、也不符合启发式教学原则,不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教师应落实问题教学法,通过设置有效的课堂提问来提高教学效果。例如:教学《海燕》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出这样几个问题“你知道什么是海燕吗?海燕的生活习性是什么”、 “作者在描写海燕的同时,还描写了海鸥、海鸭等海边生物的用意是什么”、 “作者写海燕的目的是什么”、“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是什么”等。这时,学生根据老师问题的引导,则会改变直接从老师嘴里得到的答案,调动起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层层推进地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从而在一环扣一环的思考和讨论中,体会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采用启发式问题教学法,既可以激活学生思维,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三、用生活化情境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语文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应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开展生活化教学,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摆脱传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关注社会、体验生活、感悟人生,用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如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罗布泊变化之前和变化之后的一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人们的乱砍滥伐和肆意索取对自然环境的危害、直观感受到大自然的千疮百孔。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村庄周围的一些环境破坏问题,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说出一些保护自然,阻止人类活动对自然造成危害的一些方法和措施等。这样,学生可以从学习中了解到人类自私行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程度,从而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接着让写学生一封公开信,呼吁人们行动起来保护自然环境,这样又训练了同学们的写作能力。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转变学生“读书只是为了升学和考试”的错误观念,拉近了语文学科与生活的距离,引导学生通过生活中的点滴感受,提高自身的社会意识,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四、用新颖型作业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读过《春酒》《吆喝》《云南的歌会》《端午的鸭蛋》《俗世奇人》这几篇文章后,我们可以发现每篇文章都有一些“旁逸”出去的文字,初看觉得它们似乎与主题无甚关系,是闲笔,但若琢磨一番,便能悟出作者构思谋篇之匠心。透过这些“旁逸”文字,我们可以学到通过多种途径表现主题的方法。
一、由此及彼的叙述,渲染人格之美。琦君的《春酒》在叙写了“喝会酒”后专门用一段叙述文字拓开笔墨:“不仅是酒,母亲终年勤勤快快的,做这做那,做出新鲜别致的东西,总是分给别人吃,自己却很少吃……她总是笑眯眯地说……一样一样仔细地告诉别人。……她常常说:‘鞋差分、衣差寸,分分寸寸要留神。’”这些文字由“喝会酒”说及做其他“新鲜别致的东西”,看似“散”了,实则还是扣住了母亲的人格之美――勤劳能干,善良厚道,热情好客,乐于助人。可见“闲笔”不闲,它使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立体化了,为文章所表现的淳朴民风增添了一道亮色,使主题的内涵更加丰富了。
二、顺手一击的议论,强化爱憎情感。萧乾的《吆喝》在介绍街头夜晚“唱话匣子的”艺人时,表明了艺人对那“从头笑到尾”、没有吆喝的“洋人哈哈笑”的不以为然的态度,接着作者笔锋一转,议论道:“我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了:一只狗蹲坐在大喇叭前头,支棱着耳朵在听唱片。那简直是骂人。”此外,作者说自己“最讨厌胜利公司那个商标”,本来与“吆喝”没有关系,作者为什么要如此“旁逸”一笔发表议论呢?原来,本文的情感基调是美好的怀想、轻松幽默的情趣和审美的愉悦,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地域特色鲜明、文化魅力诱人的画面,一声声吆喝组成了一支支各具特色又和谐相融的“生活交响曲”。但在作者的记忆中也存有不协调的音符,于是对“狗听唱片”的抨击便自然写出。在充满视觉美和听觉美的大背景中有此丑态,这就能构成对比,就更能反衬民间吆喝文学的鲜活美好,更能凸现作者的审美情趣和情感倾向,可见“闲笔”不闲,形散神聚。
三、娓娓道来的描写,铺设诗化环境。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第四段主要写赶马女孩的歌唱,但是作者没有直奔主题,而是用较多的篇幅来描写景物。初看觉得“旁逸”过多,细品则感到与人物谐和,写景文字不可或缺。首先,你看,小山坡上“开满杂花”,报春花的粉蓝色与天空连成一片,多美的色彩!你再听,戴胜鸟“郭公郭公”的鸣叫,云雀群时飞时唱,“相互应和”,又是多么充满生机和活力!常言道“地灵人杰”,常年生活在这洋溢着诗情画意环境中的女孩经过潜移默化,在性格气质上早就浸染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真趣。由此可见,上述写景文字为女孩们的一展歌喉搭建了诗意盎然的舞台,也使读者感悟到赶马女孩“淳朴本色美”的源头活水。其次,“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但如果唱而无伴奏应和,也不免单调。作者不吝笔墨写“各种山鸟呼朋唤侣”,这就为这场民间音乐会增加了铺垫和映衬,使女孩子的演唱融入了自然风光的秀美和灵气,具有一种特色鲜明的山野情趣。这真是“旁逸之处见匠心”啊!
乌托邦摄影至尚摄影会所坐落在昆明市中心商业圈,是一家从事人像摄影服务及商业广告摄影的专业影像设计服务公司,旗下拥有众多业内顶尖策划师、摄影师、化妆师及强大的设计制作团队。公司在昆明拥有1500平米的大型奢华摄影基地,其专业的数码、灯光、相机等摄影器材一应俱全。
源自生活的点滴高于生活展现是每个乌托邦人至尚的追求。夹杂着对生活的想象、对完美的渴望,用相机的定格重现梦幻的国度,揭开了理想主义艺术流派摄影的新篇章。
作为昆明精致影像服务的倡导者与领航人,乌托邦率先在业内推出“金牌服务+全程无忧绿色消费”这一革新理念,彻底填补了传统影像服务的种种弊端。
乌托邦至尚摄影会所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昊井路61号
电话:0871-6142999,0871-6141888
网址:
TIPS:更多优惠活动及细节欢迎致电或亲临咨询
邂逅甜蜜瞬间
华硕ZENBOOK・情人节创意首选
情人节转眼即至,怎样才能找到一份别出心裁又足够表达浓浓爱意的礼物?玫瑰和巧克力实在太缺乏惊喜,华而不实的物件,多半又会变成压箱底的古董,不能日日陪伴TA的身边。幸好,我们遇见了――2012伊始最不可思议的科技美学之作,华硕ZENBOOK・UX系列超极本,让你和TA在这个情人节邂逅一见倾心的难忘瞬间。
这支拥有完美外观和撼人内在的机种,拥有星月银、玫瑰金、蔷薇粉三色爱情物语,为TA传达最深情的专属表白,薄至3毫米,轻至1.1千克的优雅机身,将亲密无间的爱温柔安放,同心圆拉丝纹理,细细镌刻属于两个人的誓言。
联想集团公布
2011/1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
联想集团今日公布截至2011年12月31日止第三季度业绩,其季度销售额、除税前溢利及市场份额均创历史新高,更连续十一个季度超越整体市场平均增幅。期内,尽管全球个人电脑行业的整体表现与去年持平,联想的个人电脑销量仍录得骄人增长达37%,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上季度,在全球硬盘供应短缺的情况下,我们依然获得强劲增长,再次刷新全球市场份额和季度营业额的纪录,税前利润更是达到1.92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并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商用个人电脑市场和消费台式电脑市场成为全球第一。”
“我们在移动互联领域也实现突破,手机销量突破650万部,其中近半数为智能手机,12月份智能手机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更是历史性地突破了两位数,平板电脑也获得强劲增长。这表明,我们在传统个人电脑之外,已经为新一轮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昆明电台阳光情歌会
2月12号,位于春城路的温莎KTV春城店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阳光情歌会情歌海选大比拼。
昆明广播电视台阳光频率作为主办方,携手《SOHI上海制造》及联想集团云贵分区,为众多通过电台热线报名参加比赛的海选选手们搭建了一个尽情展现自我,倾吐心中情愫的温馨舞台。参赛选手年龄跨度从70后直至90后,男女老少汇聚一起同台演唱,曲目风格更是从脍炙人口的经典曲目到现代流行金曲,并有云南民族风独特神秘韵味的山间情歌。现场最大亮点无疑是近来人气颇高的新晋偶像实力歌手刘晋玮,在为整场赛会带来专业音乐人级点评的同时,年轻活力的他也于歌会结束时情不自禁献歌,整场歌会在温馨,欢心愉悦的气氛中圆满收场。
用快门记录容颜――艾蒂视觉
艾蒂视觉作为昆明婚纱和时尚摄影的先驱者,由原址迁到小西门苏宁正门后的富春街口,以全新的形象迎接你的到来。
“我们相信时尚易逝、风格永存。从这里出去的每一张照片,多年后翻看也一样会感受到幸福和喜悦”。艾蒂视觉摄影工作室的官方网站上的这句话,诠释其自2008年创立至今就一直坚持的拍摄主旨。艾蒂视觉不仅接拍婚纱摄影,还包含时尚广告摄影和个性写真。从1月12号至3月12号期间,凭个人有效证件可到艾蒂视觉节后合家团圆全家福拍摄活动,免费摄影拍摄新年全家福一套。
Odbo
由黑白色引发的时尚生活态度黑白色,是不少人心目中的TheColor of Preference,是最为人喜爱的两种颜色,黑白之间的强烈对比,营造出独特出众的气质,透视出优雅卓越的品味,来自欧洲的odbo,一直以来就是透过这两种尊贵色彩,带给我们优质时尚、富艺术感的品味生活。品牌于1999年进驻中国,在品牌设计总监Tony的引领下,把最高质素的时装带到中国及亚太地区各个重要城市。
Odbo在着装上所适合的人群是18至55岁之间,odbo的着装特点:在于创新,独立,个性,观感相结合的美学技术;并倡导的是一种整体和谐的衣饰搭配风格。
翠湖odbo店重新全面装修,将于3月20日再登陆,彰显黑白灵异超脱的风格,届时欢迎各新老顾客到店选购。
ENZO珠宝尊享品鉴会
语文教学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不好全在于使用当与不当。不能厚此薄彼,不能模式化。下面笔者谈三点: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情形看,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读书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
二、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拔,都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门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类似诗的描写在唐诗中不乏其例。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亮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史》、《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的体现了这种情怀。
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教育,还应教会学生从课文中自觉接受这种教育。还应教会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本质之中,从不同的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
三、教学方法不能定于一尊
某地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两年。有老师说她上课不讲规矩,跟一般的老师上法不一样,学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有同感。最近,安排其上教研课,上的是《胡同文化》,她讲的时间较多,但也有提问也有学生讨论,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几乎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教法单一传统。再从她的教学效果看,挺不错的。两年来上了两个年级,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两个班成绩在其所教年级的十多个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这又让有的老师困惑。但是老师们对那位老师教法的否定,又让那位老师没有信心,书该怎么教?
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这“规矩”决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只要是遵循它的教学方法就应当是可行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的多么“先进”。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王荣生《〈世间最美的坟墓〉课例评议》,《语文学习》2007年3月号)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被指为不讲规矩,跟一般老师上法不一样,其实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一点而已。她的这种上法可能不对有的领导和老师的口味。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没有为了追求好看追求热闹,然而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朴素、本真,教学目的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她的课堂气氛并不冷清,相反,倒是“热烈”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因而那位老师的数学效果不错。
传统的教法有什么不好?难道凡是传统的都应该抛弃吗?不是的。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到处能看到传统教法的影子,要求学生注重背诵,注重积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很好的传统教法不。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我们并不反对教法的创新,反对的是在教法上的形式化的追求。在所有的学科中,恐怕只有语文的教法最多。你今天弄出个“××法”,他明天就总结出“××步骤”。这种教法好,被推广,老师还没有适应,忽啦,又一种新的教法给介绍来了,让老师们眼花缭乱。有个性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不会受什么影响,可不少的老师,尤其是年轻的老师心中的那点自信恐怕已被折腾的差不多了,只好诚惶诚恐,紧跟形势,疾于奔命。不少语文老师的一种悲哀?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从实际情形看,训练的目的没有达到。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
二、分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都不错。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桨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类似此诗的描写在唐诗中不乏其例。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还应教会学生从课文中自觉接受这种教育。还应教会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本质之中,从不同的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
三、教学方法不能定于一尊
某地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两年。有老师说她上课不讲规矩,跟一般的老师上法不一样,学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有同感。最近,安排其上教研课,上的是《胡同文化》,她讲的时间较多,但也有提问,也有学生讨论。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几乎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教法单一、传统。再从她的教学效果看,挺不错的。两年来上了两个年级,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两个班成绩在其所教年级的十多个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这又让有的老师困惑。但是老师们对那位老师教法的否定,又让那位老师没有信心,书该怎么教?
古人云:“不依规矩,不成方圆”,然而这“规矩”绝不是僵化的教学模式,它指的是教学规律和原则,只要是遵循它的教学方法就应当是可行的,反之,就是不好的,无论这种教学方法被标榜得多么“先进”。教学方法没有新旧之分,因为,“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点和缺点,当一种教学方法被合适的人用于合适的地方并产生合适的效果时,它就有效,反之就无效。”(王荣生《〈世间最美的坟墓〉课例评议》,《语文学习》2007年3月号)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被指为不讲规矩,跟一般老师上法不一样,其实那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传统一点而已。她的这种上法可能不对有的领导和老师的口味。在她的课堂上,没有花里胡哨的形式,没有为了追求好看追求热闹,然而却有实际意义的东西。朴素、本真,教学目的清楚,教学重点难点明确。她的课堂气氛并不冷清,相反,倒是“热烈”的,这说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因而那位老师的教学效果不错。
传统的教法有什么不好?难道凡是传统的都应该抛弃吗?不是的。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到处能看到传统教法的影子,要求学生注重背诵,注重积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很好的传统教法。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强调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我们语文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理论机制,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宽思维、多途径地采用一系列品味语言的有效策略,推动学生品味语言的能力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并在理解散文核心思想的同时,获得精神的充实和能力的锻炼。下面,笔者以《春酒》和《云南的歌会》两篇名家散文为例,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和观摩实例,谈几条散文教学中语言品味的策略,以求抛砖引玉。
一、创设情境,感受语言的妙趣
散文是对现实生活的形象化展现。在教学中,创设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情境,有助于学生打通书本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界限,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情感,增强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进而真正领略散文语言的魅力。
如《云南的歌会》,文中有这样一段话:“这条路得通过些果树林、柞木林、竹子林和几个大半年开满杂花的小山坡。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在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创设情境,对“报春花的颜色是粉蓝色的”这一意象进行赏析,教学过程如下:
师 报春花是粉蓝色的,天空的颜色也是蓝色的,这是一种怎样的意象美?试想,如果你此时正在云南的小山坡上,那是一片怎么样的美景?
生1 花的蓝色和天空的蓝色交织,天空是那么湛蓝,空气很清新,很干净,空气中有着特殊的因子,吸进去后,身体有种奇妙的感觉。
生2 天空一碧如洗,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错落有致地点缀着,在微风里不住点头,和天空的蓝色交相辉映,仿佛置身于“世外桃源”。
生3 天那么蓝,无与伦比的蓝;花那么美,不可约束的美。
师 在我们生活的地方,你能经常看到这样湛蓝高远的天空吗?
生4 很少,灰蒙蒙的,空气被污染了。
师 让我们再次感受这是一种怎样的美。
生5 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的美。
师 齐读这一段文字,感受那没有任何污染的原生态的美。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设身处地的去想象美景,在想象的过程中,学生实际上很好地完成了对这段文字的品读,较之初读时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他们在不自不觉中领悟了散文语言的美并感受了语言的魔力。
二、评读结合,触摸语言的馨香
品味语言不能机械地孤立进行,而要与读有机结合起来,正如特级教师余映潮所说:“朗读对孩子们进行着审美熏陶,进行着情感陶冶,进行着气质培养。是让孩子们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的充满情致的语文实践活动。”将评和读相结合,可以发挥朗读的最大功效。
如《云南的歌会》,文中有这样一个片段:“那次听到一个年轻妇女一连唱败了三个对手,逼得对方哑口无言,于是轻轻地打了个吆喝,表示胜利结束,从荆条丛中站起身子,理理发,拍拍绣花围裙上的灰土……走过江米酒担子边解口渴去了。”对这段文字的赏析,有学生说:“我从这段文字中看到了一个轻松快乐的中年妇女。”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不错,但是略显笼统。于是,笔者进行了追问引导,教学过程如下:
师 同学们在听刚才同学朗读这段文字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哪些地方应该读得慢一些?
生1 轻轻、理理、拍拍。
师 这位同学的语感非常准,正是“轻轻、理理、拍拍、笑笑”,大家发现这些词都是什么词?
生(齐答) 叠词。
师 同学们,让我们齐读这段文字,注意“轻轻、理理、拍拍、笑笑”这些叠词要读得慢。
(生齐读)
师 感受到了什么?
生2 轻松快乐,还有淳朴。
师 好,我们请一位同学来读出轻松快乐的感觉。
学生读得很入情,其他的同学听得很陶醉,似乎感受到了几分沈老语言的特色。“文章不是无情物”,学生从朗读中, 领会了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将读、评、品相结合,朗读的目的性更加明确,可以提升品读的效率,增加课堂的张弛感。
三、穿字累词,领悟语言的内涵
《标准》在“阅读”部分关于学习语文知识表述如下:“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可以引导学生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但不能脱离语文运用的实际去进行‘系统’的讲授和操练,更不应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概念、定义。”与原课标相比,《标准》新增了“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语法知识”这一内容,明确指出了学习基本词汇、语法知识的方式和途径。
随文学习基本的词汇,对于习惯了品读语言之前先朗读掌握词汇再进行基础知识积累的初中生来说,是一种变化。教师可以利用求异、求变思维,增加学生的新鲜感,从而既较深刻地理解词汇的语境意义,又理解课文语言,领悟作者表达的理趣。
如《云南的歌会》,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马上一面欣赏土坎边的粉蓝色报春花,在轻和微风里不住点头,总令人疑心那个蓝色竟像是有意模仿天空而成的;一面就听各种山鸟呼朋唤侣,和身边前后三三五五赶马女孩子唱着各种本地悦耳好听的山歌。”对此,有学生这样赏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报春花以人的情感,表现了花的美丽,表达了对报春花的喜爱之情。”学生的赏析符合考试赏析句子的要求,然而跳过了成语“呼朋唤侣”,少了对后一分句的品味,赏析比较模式化,不能深入作者意韵。针对这样的情况,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 同学们看到成语“呼朋唤侣”了吗?知道它的含义吗?
(学生有的拿出字典查阅,有的自行思考)
生1 应该就是呼唤朋友和召唤情侣吧。
师 比较准确。(用PPT出示:呼朋唤侣――呼唤朋友和情侣)“呼朋唤侣”让我们马上联想到朱自清的《春》“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中的哪个词语?
生2 “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生3 呼朋引伴。
师 这两个词是近义词,有什么区别呢?
生4 “呼朋引伴”顾名思义是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师 山鸟在山路上呼唤朋友和情侣,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生5 鸟鸣悠悠,婉转动听。
生6 鸟儿们的无拘无束。
生7 鸟也唱,人也唱,交相应和,互为辉映,交织成一片动人的山野田园交响曲。
生8 自然、原生态的美。
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笔者随文引导学生关注成语“呼朋唤侣”,联系旧知比较它的近义词“呼朋引伴”,从而来掌握这个成语。从课堂效果来看,它打开了学生思维的瓶颈,使学生深入体会到作者笔下那个自然、原生态的美,成功地促使学生的思维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
四、质疑修辞,品味语言的传神
品读运用修辞的句子时,师生总是会从运用了什么修辞、表达了怎样的效果这样程式化的角度来赏析。品读的程式化直接导致学生的品读不够细致、不够贴切,无法真切感受到修辞的魅力,无法学以致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品读能力也无法上一个台阶。质疑修辞的贴切性,从全新的角度来品读运用修辞的语言,能帮助学生提升品读能力。对此,特级教师赵群筠老师为我们做了非常好的示范。在执教《春酒》时,赵老师引导学生品读:“我是母亲的代表,总是一马当先,不请自到,肚子吃得鼓鼓的跟蜜蜂似的,手里还捧一大包回家。”赵老师通过追问质疑比喻的贴切性,教学过程如下:
师 这个琦君是不是有点问题,把如花似玉的小姑娘比喻成蜜蜂似的。蜜蜂好看吗?为什么不写像只小蝴蝶而说像小蜜蜂?
生1 蜜蜂肚子是鼓鼓的。
师 从形状上像,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2 因为蜜蜂吃的是蜜很甜的,“我”吃的是春酒,“我”很爱春酒,春酒就像蜜蜂吃的甜蜜。
师 很好,形状上像,味道上像,还有什么地方像?
生3 蜜蜂很勤劳,经常采很多的蜜回来,和我喝春酒类似,吃了很多家的春酒还要捧一大包回家。
师 她这种行为能理解为勤劳吗?
生4 贪吃。
师 讲得多好,这么贪吃的小姑娘像小蜜蜂一样的,还有“家家户户轮流着喝”,这像不像小蜜蜂?不仅形状像、味道像,行为也像,这个比喻太好了。大家一起读一遍。
在教师质疑比喻的贴切性想要替换喻体的引导之下,在剥笋式的层层追问之下,看似很一般的比喻句,让学生不禁感叹原来这个比喻不仅形似而且神似,看似信手拈来的比喻句其实也是作者经过深思熟虑的。这样的教学能对学生的写作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五、联想旧知,拓展语言的宽度
巴甫洛夫认为:“一切教学都是各种联想的形式。”语文教学中经常用“以旧知引入新知”来作为新课的导入,做到“温故而知新”。这里,旧知识无形中起了桥梁铺垫作用。在品味散文语言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新知联想到旧知,旧知识亦可起桥梁铺垫作用。知识点的碰撞,能加深学生对语言的感悟,提升学生的品味能力,品出作者笔法的精妙。这种方法对调动学生知识积淀、促进品读能力亦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如《云南的歌会》,有这样一段话:“最有意思的是云雀,时常从面前不远草丛中起飞,一面扶摇盘旋而上,一面不住唱歌,向碧蓝天空中钻去,仿佛要一直钻透蓝空。……用极快速度下坠到草丛中,和其他同伴会合,于是另外几只云雀又接着起飞。”对此,有学生这样赏析:“这段文字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将云雀比作小流星,形象地写出了云雀的敏捷矫健。”显然,学生能从修辞角度来进行赏析,思路是可以的,但不够深入。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进行了如下教学:
师 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其中一个动词用得特妙?
生1 “钻”。
师 有眼光!“钻”,妙在何处?
生2 “钻”字写出了云雀这种鸟儿活泼灵动的形象,充满了活力。
生3 “钻”字写出了云雀飞时的冲劲和猛劲,也写出了它轻快敏捷的特征。
师 “钻”不免让我们想到朱自清的《春》中写春草的一句话。
生4 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师 这句中也用了一个“钻”字。同样是“钻”,怎样看待这两者之别呢?
生5 本文中的“钻”体现了云雀飞行的速度之快;而朱自清笔下的“钻”则写出了小草破土而出的挤劲,表现出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生6 两文中的“钻”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栩栩如生地描绘出了事物迸发时的动态。《春》中的“钻”侧重于突出小草萌发时那种不可抵挡的生机,本课中的“钻”则侧重于突出云雀飞行的速度和力量。
师 同学们的辐射思维非常不错,赏析也很细致,让我们感受到同是这个“钻”字在不同的语境和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不同情味。
通过本课 “钻” 字的品味,引导学生联想到朱自清《春》里面的“钻”字,促使学生努力调动自己的知识积淀,牵动学生的思维,思考朱自清《春》里面的“钻”表达的效果,从而进一步沉下心来思考课文中“钻”的意韵。变换品味语言的方法,利用求异思维增加学生的新鲜感,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力。
六、删减替换,挖掘语言的深度
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语文教学不应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的规则,阅读方法最要紧的还在多比较、多归纳、多揣摩、多体会,一字一句都不轻轻放过,务必发现它的特性。”删减替换词语法是行之有效的品味语言的方法。它可以形象地被形容为“老师为学生品味语言放了一块垫脚石”,将较难理解的平淡有味的语言略微降低点难度,让学生“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果子”。
如有教师在教学《春酒》时,当品读到“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呼地点燃了”这一句时,先用PPT呈现了“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地点燃了”这样一个句子(即删除了两个“呼”),并让学生齐读。然后,再呈现一句只有两个“呼”的句子“花匠阿标叔也巴结地把煤气灯玻璃罩擦得亮晶晶的,呼呼地点燃了”,让学生再齐读一遍。最后,呈现原句,让学生通过朗读三个句子来体会细致的区别,感受哪个更形象。学生通过三遍朗读,凭着语感就明白了有三个“呼”的原句更加形象,给人很活泼的感觉,与大厅中兴高采烈的气氛相吻合,进而进一步感受到阿标叔点燃的不仅仅是煤气灯,还有浓浓的乡情。
又如同样在《春酒》的教学中,当学生品读到“我呢,就在每个人的怀里靠一下,用筷子点一下酒,舔一舔,才过瘾”这一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换词法,将“靠一下”替换为“靠靠”,将“点一下”替换为“点点”,将“舔一舔”替换为“舔舔”,再进行对比朗读,学生就较容易感受到原句更能体现琦君小时候的调皮、天真、可爱。
凝结深山的文明路标
“北有敦煌,南有剑川”,透过地名与敦煌莫高窟相提并论的,是云南省剑川县境内的石宝山石窟。石宝山是云岭山系老君山脉的余脉,山中森林茂密,佳木成荫,兰谷幽深,石钟寺、宝相寺、金顶寺、海云居、灵泉庵等古刹名寺点缀其间,自唐以来就是滇西北地区的名山胜景。山既名“石宝”,自然与石头有些关联。山上的石头都是石质松软、渗水力极强的红砂石,雨天时这些石头吸足了水分,天晴时经过太阳的暴晒后,晚上石头内热外凉,于是内部的水汽便蒸腾而出,使得表面石层不堪其苦,只好绽开道道裂纹以泻其气。历经千年万载的天造地化后,这些石头的表面便纹理交织,形成了如狮、如象、如龟,又仿若花朵般绽放的遍山奇石,“石宝山”因此而得名。这些表面龟裂的红色砂石其实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但“石宝山的石头会开花”,与其他地方的丹霞地貌又有所不同。
当然山上最珍贵的“宝”,还是被金庸先生誉为“南天瑰宝”的石窟艺术。石窟位于石钟山,系石宝山之南峰,因紫红的丹岩形如石钟倒扣而得名。山上有座名叫石钟寺的古老寺庙,云南最早的石窟便藏匿在石钟寺四周的松林奇石中。
与莫高窟、云冈、龙门等石窟相比,至少在规模和造像的数量上,这里的石窟并没有可比之处。整个石窟分石钟寺、狮子关、沙登箐三个片区,全部加起来也不过16窟200多躯造像,但这丝毫影响不了其在中国石窟艺术领域所占据的地位。因为石宝山石窟与其他散落在我国大江南北的其他石窟一起,构筑出了佛教传播的路标。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本是以佛教题材为主题的石窟,具有现实主义的工匠们在造神的同时,也将南诏国的那些国王和臣子们一一雕凿了进去,甚至还在本应是神祗的位置上,胆大妄为地雕了一个偌大的女性生殖器。于是,一座本是神圣的石窟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一段没有史书的王国历史被工匠们凝固在石头里,已经被边缘化的白族阿吒力佛教还在这里闪烁光芒,并在千年之后活生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历史上,一逶迤而过的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条支线,令剑川自古便是大理进出滇西北的丽江、迪庆、及至、四川的交通要冲,唐朝时剑川又刚好处于南诏与吐蕃对峙的最前沿。这种地理上的特殊位置,让剑川成为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以及佛教直接从印度传入大理后形成的白族阿吒力教的碰撞点。三种佛教在这里交融、碰撞、沉淀,最终经过众多能工巧匠的双手,全部融进了古道旁的一座大山里,嵌刻进大山里不朽的石头上。
至少在唐朝初期,佛教就已沿南方丝绸之路从印度直接传入到大理,并很快成为南诏国境内的主流教派。早期传道者自称“阿嵯耶”,传入大理后逐渐与当地的白族文化交会融合,最终在南诏国境内形成了独特的白族阿吒力佛教,后人将其称为“白密”或“滇密”。
“阿嵯耶”或“阿吒力”都是梵语“Acarya”的音译,意指有修养、有道德的导帅,白族称之为“阿吒力轰”,直译为汉语就是阿吒力教的意思。阿吒力教派的主要修行方式有诵咒、结印、祈祷,是南诏、大理国时期大理地区流传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的佛教,后来因受明清两代封建王朝的打压而走向消亡的边缘。
几乎是“政教合一”的社会格局,让佛教在南诏、大理国境内上下普及,深入到文化的若干层面,甚至引导着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在王朝中,王室子弟以及国王本身出家为僧的现象并不鲜见。在如此崇仰佛教的气氛下,造像运动的勃兴就是一种无须任何其他理由的具体的虔诚信仰。于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时代到来了,在石宝山这样一个融会了各种佛教支派,有着崇信佛教的良好环境,又有着庞大商路带来经济支撑的地方。在与晚唐相对应的南诏王劝丰佑在位的天启十一年(公元850年),有据可查的第一尊石雕像在石宝山上敲下了响彻山谷的第一锤。这一声响,直到300年后大理国王段智兴在位的盛德四年(公元1179年),才在山岭间渐渐沉寂下来。
独特瑰丽的石窟艺术
与那些声名显赫的石窟相比,石宝山石窟显然要冷清许多,甚至当我到来的时候,空寂的山路上只有我一个人。或许石宝山石窟生来就注定是寂寞的,自开凿后就隐藏在滇两北的漫漫群山间,鲜为外界知晓。无论唐、宋还是元、明、清,即使是在地方史志上也很难看到有关石宝山石窟的记载,更不要说是中原王朝的正史文献以至稗官野史了。只有一批批虔诚的佛教徒、香客、村夫野老来此朝山进香,然后在石壁上留下一些备受专家学者关注的“涂鸦之作”。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期,石宝山石窟才开始进入到更多人的视界。
我有意放慢脚步,用心细细去品尝,一窟一窟地看过去。柔和的心情,恬淡的意境,虽然经过千百年的风雨,依然清晰地从那些生动传神的雕刻艺术中,一点一滴地穿越千年时空传递给我们,用艺术的魅力安静地弘扬佛法的境界。而那些细节处的花纹斗拱,却又分明处处渗透出当地白族的文化元素。
由于深受汉传佛教密宗和藏传佛教密宗的影响,石社山石窟体现出浓郁的佛教密宗艺术的风格,雕工精巧、保存完好的石钟寺第六窟的“明王堂”就是其典型代表。这是云南所有石窟中最大的一窟,高3米,长11米,雕有完备的明王造像,在全国所有石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堪称佛教密宗艺术里的一块瑰宝。
有趣的是,在明王堂中还出现了“象首人身像”,它位于大圣北方步掷明王脚下。象首人身像是印度古代神话中的神仙,在东南亚佛教艺术中颇为流行,这表明南诏、大理国通过南方丝绸这路和茶马古道,与东南亚诸国之间的国际文化交流已经十分频繁了。其他窟中还有“梵僧选像”、“波斯国人像”、阴线刻“梵僧像”等,其中人物大都具有深目、高鼻、卷发等特征,一望便知不是中国人氏,为石窟平添了一缕来自异域的神秘风情,呈现给我们一幅文化纵横交融的全景画卷。
对我而言,最具风采最为迷人的,当属石钟寺第七窟里的甘露观音,完伞称得卜足“剑川的微笑”:其实“甘露观音”只是学者们比较文雅的称呼,佛典中也没有这种叫法,当地人一般将其更形象直观地称为“挖心观音”,因为她胸前有个方形深孔。据传甘露观音在南诏境内讲经传法、普度众生时,遭到莫名的嘲讽与毁谤,于是她从胸口挖出自己的赤诚之心置于钵中,以示佛法和诚心。
面容丰腴,慈祥大方,眼角眉梢透露出淡淡微笑的甘露观音,是
最早应用光学原理的造像之,她的面部实际上是扁平的,并没有突出的鼻梁,但从不同的角度都能欣赏到甘露观音那迷人的美感。而且从艺术风格看,甘露观音造像线条细腻流畅,衣饰飘逸,颇有“衣袋当风”的大庸风韵。尤其是她的微笑,祥和安然、意味深长,故有好事者将其称为“东方的蒙娜丽莎”。
与什露观音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石钟山第五窟中“愁而观音”,满脸的愁眉苦脸,满脸的抑郁神情,反倒让我们这些儿夫俗子禁不住对其生出几分怜悯之情。实际上这尊造像并非观音,而是《维摩诘经变》中的“问疾品”造像。在常见的“问疾品”造像中,维摩洁高床华帐,神情优雅,颌有美髯,侃侃而谈。南诏、大理国的工匠们却在“愁”宁上做足了文章:维摩诘容颜清癯瘦削,面目凄楚,蹙眉俯视人间,似有无限忧愁。这分明是人而不是神,仿佛就是一位饱经风霜的白族老者……
沙登箐第二窟中的阿嵯耶观音为云南独有,是白族阿吒力教派最为重要的神祗,具有浓郁的地域和民族特色,在国外有着“云南福星”的美誉。面作男相、下着长裙的阿嵯耶造像,因其外形宽肩细腰,所以谷称“细腰观音”。这尊造像不仅是白族阿吒力教遗存下来的稀有文化遗产,而且还是观音造像从男性向女性转变的见证,具有十分珍贵的历史价值。
石窟里的南诏国记忆
石宝山石窟的价值不仅在于佛教,更在于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的能工巧匠们,用写实主义的手法为我们记录下了当时更为广泛的社会内容,这也是与敦煌、龙门、云冈等著名石窟相比,石宝山石窟的最大价值所在,几乎与唐宋两朝并生并存的南诏、大理国,历史上曾是屹立于我国西南力,的强大的地方王国,但这两个先后承接且文明昌盛的古国却不知是何缘故,都未能如中原王朝般书写下自己的史书,留下来的大多是传说,或者是唐宋史书里的只言片语。数百年的盛衰兴亡,无数人的悲欢离合,竟是寥寥数语就带过了。
我对这样的史实感到有些困惑,无论南诏国还是大理国,都不是文化的荒芜之地。早在一千多年前,南诏人就写下了文词典雅、脉络清晰的洋洋洒洒3800余字的德化碑碑文,修筑起蜚声海内外的崇圣寺三塔,雕凿出石宝山石窟这样精美绝伦的艺术品,南诏王及臣子们的诗甚至还被收录进《全唐诗》,为何就没能给后人留下一部哪怕是文辞拙劣的史书呢?幸好还有石宝山石窟,可以让我们还原那段历史,即便还原出来的只是一些碎片,一些与博大的历史相比微小足道的片段。
似乎从来没有哪个王朝的统治者,敢于大张旗鼓地将自己的形象凿进石窟这方神的居所,与神们端坐在一起接受世人的顶礼膜拜,惟南诏国的国王们是个例外。在石宝山石窟,崇尚佛教的南诏国国王们,毫无顾忌地将自己的形象搬上高绝缥缈的佛山吊地。这种颇有些离经叛道意味的举止,恐怕也只有这大山中走出的地方王朝,才具备如此的勇气与情怀。
我们无法揣测这是来自统治者的旨意,还是工匠们的异想天开,但被凿进石窟的三位极具代表性的财诏国王,以及与之相符的宫廷生活场景,还是通过工匠的手在石宝山上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成为历史不可或缺的一段碎片,向我们展示当年一个连接中原与南亚次大陆的王国的威猛气势。
细奴逻是南诏国的创业始仙,在他耕牧于石宅山时,南诏还只是一个小小的王国,或者说是部落。所以在狮子关第九窟“细奴逻及后妃、从者造像”,也即俗称为“细奴逻全家福”中,我们看到饱尝创业艰辛的细奴逻虽是南诏第一代国王,却仍有几分农夫的样子,怀抱着幼了面带笑容的他,没有太多王者应有的威严。由于细奴逻本身所具有的神秘宗教色彩及开国之君的地位,身后被南诏、大理国各民族奉为本主。至今在大理的许多地方,仍可以看到供奉细奴逻的本主庙。
最能标榜南诏文治武功的是第五代国王阁罗风,在被迫无奈的情况下他曾不得不叛唐,联合吐蕃先后两次在洱海之滨大败前来进攻的唐军,让二十多万大唐将士魂断大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宦战争,后来他在都城太和城内,立下具有珍贵历史价值的“南诏德化碑”,表达了重新回归大唐怀抱的愿望。南诏的版图,也在他的金戈铁马下不断得到扩充。石钟寺第二窟“阁罗风出巡图”中,阁罗风的面容充满了威严和杀气,红色的砂石仿佛浸透着战士们的鲜血,左右簇拥着披虎皮衣,插牦牛尾的武士战将,见证了这位伟大国王的强大力最和伟业丰功。这是石宝山石窟中人数最多的一窟,宏大的场面、华丽的装饰、威仪的皇家气度,无一不是当时南诏兴盛的写照。
阁罗凤的孙子异牟寻重新归唐后,南诏国进入到崭新的全盛时期,对外经济、文化往来交流频繁。石钟寺第一窟就是“异牟寻泌政罔”,就展示了“颇知书,有才智,善扶众”,倾力使南诏与唐王朝重新修好的第六代南诏下异牟寻。他曾大量遣送南诏子弟到中原学习汉族的技术与文化,使南诏历史进入了又一个辉煌时期。与阁罗凤相比,石窟里的异牟寻面容安详,而且周围都是文官,丝毫没有萧杀之气,天才般的工匠们,还在他面前的云座上雕了一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孩童,宛若天使。
惊世骇俗的生殖崇拜
有时我想,在石宝山在石宝山石窟,我们大可不必怀揣一颗敬畏的心。不错,这里是“妙香佛国”之地,但石窟里的那些雕像,却分明是活生生的世俗人物。南诏王们就是如此。古代的工匠并没有把自己的国王塑造成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神祗,而是以现实主义的手法,生动具体地反映了南诏当时洱海地区的政治、经济与民俗生活。就连那手持净瓶的侍女,紧握铎鞘的侍卫,也是宽嘴扁鼻,神态憨厚,恰似淳朴的白族少年男女。他们是存活于所史的有着鲜活个性的人物,从来就不足让我们顶礼膜拜的神。
即便是那些端坐在石窟上的神,工匠们也是在不违背佛教仪轨的前提下,力求基于人的形象来营造自己所婴创造的对象,将自己认为最美好的人间形象附加到了众神身上,让这些不食人间炯火的神仙们,也具有强烈的人情世态。我不知道这是否与白族人信仰的阿吒力教有关,但石宝山石窳显然充满了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信仰崇拜特色。
在外人眼里,最离经叛道,也是最惊世骇俗的,其实还不止是将自己的形象雕进石窟里的国王们。与石钟寺第八窟中的“阿央白”相比,或许国王们的离经叛道只能说是微不足道。当我真正站在阿央白的面前时,心里生出的惊愕、震撼难以言表。
是的,石宝…是世俗的,正如深藏其中的石窟那样,作为滇西北的一座名山,从来就没有像其他名山那样威仪过。这里是佛门圣地,但石宝山的爱情会唱歌,历史悠久的石宝山歌会,让这里成为周边白族群众谈情说爱的重要场所。对很多人来说,之所以知晓石宝山,还要拜歌会所赐
按当地白族群众的传统说法,只有到石宝山歌会上对歌,以歌为媒找到的知音,才能情投意合、白头偕老。于是每年农历七月末八月初的石宝山歌会期间,来自大理、丽江、兰坪、鹅庆、洱海等地的白族群众,就从叫面八方汇聚到此,亮开嗓子无拘无束地唱曲对歌。方圆十多里的山间小道上,游人如织,如怨如诉的三弦声,悠扬婉转的调子此起彼伏,此呼彼应,夜以继日地飘荡在山间林莽。对歌者男女老少都有,只要上得山来便尽情舒展歌喉。年轻人热情洋溢,对歌寻情,对歌寻偶,用歌声与舞蹈来表达自己对炽热爱情的追求。但歌会并非只是未婚青年的天下,结了婚的人们也会借歌会抒怀,表现自己的心智和才能。年长者的对歌内容,则多了几分生活经历:
歌会期间,一些青年妇女会神秘地结伴相约,离开歌场来到石窟里的“阿央白”而前顶礼膜拜。“阿央白”究竟是一座什么样的造像?竟然会让当地白族青年妇女视南诏王不在,视等萨不在,却偏偏对其宠爱有加呢?“阿央白”在汉语中的意思是女性生殖器,将其雕凿在本应是神的位置上供人膜拜,的确是够惊世骇俗的了,或许可以用石雕两侧后人手书的对联“广集生化路,大开方便门”作注解。
【关键词】中国民间音乐;民间歌曲;二度创作;重要意义
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创作、流传方式,成为构建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中扮演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而民间歌曲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在其发展过程之中,成功的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性的音乐形式,并对它们产生影响。如歌舞音乐、说唱音乐、戏曲音乐以及器乐音乐等民间音乐形式;又如文人音乐、宗教音乐及宫廷音乐这种具有专业性创作的音乐形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民间歌曲的影响。所以说,民间歌曲在中国民间音乐中也同样扮演着承前启后的重要角色。
一、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时代背景
在当今世界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我们从民歌的创作以及在群众之中的传唱力度等方面来讲,民歌的传承与发展的确受到了日益频繁的文化交流的影响,使民歌在零零后的青少年群体中已经变得陌生,以至于民歌的传承出现严重的年龄断层现象。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很多电台开始推出类似于“红歌会”这样的选秀节目。在这些选秀节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翻唱民歌的参赛选手,他们将一首首大众熟知的民歌进行“二度创作”,为民歌的生命注入新鲜的“血液”,让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群体通过媒体认识到中国民间歌曲的魅力,推动了民歌的传承与发展。
本篇论文的写作缘由来自于笔者观看二零一二年民歌选秀节目《爱大地歌》时,受到木江子组合对民歌的改编所得。“木江子”作为云南民族音乐的唱作组合,由五名80后男生组成,他们擅长演奏各种民族器乐,坚持传承和发扬民族音乐,对《半个月亮爬上来》等多首民歌进行二度创作,同时具有《阿妈情》、《青菜》、《凤尾竹》等多首原创作品。本篇论文对云南民歌《阿老表,你要来尼嘎》与木江子组合对其编创产生的《酒歌》进行对比分析,浅谈对中国民间歌曲进行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二、云南民歌《阿老表》与《酒歌》
(一)云南民歌《阿老表》的旋律与节奏特征
刘正维先生在《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中讲到,“五态”中的地态能够对一个地区的人文状态产生巨大的影响,进而形成不同的历史状态、语言状态及音乐状态。云南地区拥有五大独特的地貌特征:高原波状起伏、高山峡谷相间、地势阶梯递降、断陷盆地错落以及江河纵横、湖泊棋布,从而造就了其民族众多但语言文化却各不相同的特点。也正是由于这些特别之处,使得云南民歌既热情奔放、高亢嘹亮,又心思细腻、婉转恬静,完美地将云南的地域特色与人文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下面笔者通过云南民歌《阿老表》的谱例,来浅析其旋律与节奏特征,由于无法找到这首民歌的原版歌谱,所以将其以C大调记谱:
首先,从旋律特征来分析,其以代表被放音乐特色的四度、五度、七度及八度跳进音程为旋律的特性音程,又以代表南方音乐的级进音程伴以旋律的进行,充分的体现出地态对当地音乐创作的影响,这首作品形象的刻画出云南地区高山、平原及盆地纵横交错的地貌特征。
其次,从音乐的节奏特征来分析,这首作品的节奏大部分是由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组合而成,节奏虽简单易唱,但却给音乐的进行带来最合适的“骨架”。八分音符与四分音符的运用使音乐生动活泼、婉转动听,同时也表现出云南人民的热情好客,而附点音符的出现又为音乐的进行增添了一丝性格色彩在里面,宛若甜美恬静的云南姑娘。
(二)关于《酒歌》二度创作的音乐特征
木江子组合在云南民歌《阿老表》中加入流行元素将其进行改编为《酒歌》,将人声、沙槌、古典吉他、彝族大三弦以及非洲的布加拉不鼓加作为其伴奏乐器,同时将流行音乐的演奏技法加入到大三弦的演奏中,并在音乐的开始部分把人声中融入了爵士风格的演唱方法,丰富了音乐的听觉色彩。由于无发搜集到原谱,笔者将其以C大调记谱:
首先,从旋律特征来分析,开头的“Mi、Sol、La”是对原曲第一句歌词旋律的反向进行,使改编后的音乐旋律色彩紧贴原曲进行,从特性音程方面来讲基本与原曲保持一致。我们从谱例第二行第一句来分析,编曲者运用跳进跟级进的方式来进行音乐创作,使得旋律与当地人的语言音调结合得十分紧密,体现云南地区的语言特点。之后编曲者在第二行第五小节加入《阿老表》的完整旋律,使得云南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其次,从节奏来分析,与原曲相比,节奏上变得更加丰富。十六分休止符的运用增加了音乐的律动性与民族性,将云南地区的风土人情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三、中国民间歌曲“二度创作”的重要意义
中国民间歌曲作为中国传统音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民歌的传承与发展对中国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歌作为记录人类历史的“活化石”,音乐工作者对于它们的挖掘整理工作一直在进行,就目前整理情况来讲,我国共有民歌歌种千余种,精选民歌曲目两万余首。然而我们听过的、唱过的却不及冰山一角。面对这种现象,“二度创作”对民歌的传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由于民歌的口头传唱性与随意性,使民歌不易保存流传。而进行编创后的民歌既能保持歌曲的原汁原味,又能使音乐得到丰富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语文;语文教学;生动有效
新课程改革对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语文教师不能仅仅注重传授给学生知识,还要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学生主体意识的激发。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可以有效地丰富语文教学内容,为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情境,从而有助于高效教学的实现。下面我就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简要地谈谈我的教学看法。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直观情境
信息技术的音频和视频功能可以巧妙地创设出情境,为学生营造出真实的学习氛围。初中语文课文中的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创设出直观的情境,从而促使学生进行合理高效的学习,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情感。
例如,在教学《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由于大部分的学生都没有见过紫藤萝花,凭借课文中的文字进行想象,学生虽然可以想象出紫藤萝花的样子,但他们却很难体会到大片的紫藤萝盛开的场景,那么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出示紫藤萝花的图片,让学生在直观的视觉体验中感受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学生的审美素养,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思考。再如,在教学课文《斑羚飞渡》时,教师可以将斑羚前仆后继飞跃悬崖的场面用图片或者视频呈现出来,直观而震撼的场景会让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他们也会对课文所要表达的主旨有深刻的体会与认识,从而促使学生善待动物、善待生命,使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利用信息技术,拓展教学内容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学生仅仅通过教材上的学习来掌握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语文教师要适时地为学生进行拓展,通过拓展延伸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而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资源,也可以将这些内容以多样的形式呈现出来,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例如,在教学课文《云南的歌会》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云南对歌的视频播放出来,让学生感受云南歌会的壮观场面。教师也可以搜索网络上的其他资源为学生进行拓展,如云南的丽江古城、玉龙雪山等,让学生通过多方面的学习体会作者对自然与艺术的品味与赞赏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再如,在教学课文《智取生辰纲》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讲述《水浒传》中其他章节的故事,如《风雪山神庙》《大闹野猪林》《倒拔垂杨柳》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水浒英雄人物,也让学生体会名著的语言魅力,从而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深化学生的思想层次,使得语文课堂生动而丰富,使得语文教学真正达到高质高效。
三、利用信息技术,布置生动作业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都会设计相应的练习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在课堂结束后,教师也会布置相应的课下作业,让学生得以巩固提升,真正地将所学的知识内化。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通过口头的讲述引导学生学习这些内容,为学生解答疑惑,这样的方式使得学生对问题答案的记忆并不深刻。而借助信息技术设计练习、布置作业,教师可以将多个作业题同时展示出来,有效地扩大了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且在解析的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重点内容用不同的颜色、字体标注出来,从而有助于强化学生的记忆,使其可以深入地掌握这些内容。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这篇课文后,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出示思考题:“课文中的诸葛亮就国内的政治问题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几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是最主要的?为什么?”在提出了这个问题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通过梳理与总结找出其中的关键句子,在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将答案陈列出来,并根据这几条建议的重要程度分别做上不同的标记,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然后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课下作业,用多媒体出示诸葛亮的图片,让W生查找与诸葛亮有关的事迹、传说、俗语等,从而通过多样的作业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也使得语文课堂的教学生动而有趣。
总之,将信息技术手段应用到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课堂教学,为学生创设直观的情境,拓展教学内容,布置生动的作业,从而在增强语文教学趣味的基础上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乐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一、巧用课文中的意象,让语言散发诗意的芬芳
词汇量贫乏导致表达苍白。为什么在学了多年的语文后学生词汇量还是如此贫乏,原因很复杂。就教材来看,由于篇目的限制,词语的复现频率很低,不符合我们积累识记的科学规律,同时,高中条分缕析的课堂教学也少顾及词汇量的积累。为提升作文语言表现力,我们应当提倡学生大量积累词汇。那么积累哪些词汇又如何积累呢?
看我们的课文,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里的“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为什么不种月季、牡丹或玫瑰之类的花呢,无疑前者清幽,符合作者的心境;又比如郑愁予的《错误》明明已经是现代了,为什么还要写“我达达的马蹄”呢?再如余光中《听听那冷雨》里谈到对江南的印象是“杏花,春雨,江南”,为什么不是“高楼、美食、江南”?其实都体现了文人潜意识里的爱好。同理,语文老师骨子里也浸染了这种意趣。所以我在教学课文的时候,会有意识地让学生积累这些诗意的美好的意象。
比如,学《故都的秋》,学生们收集了:“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槐树叶底,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在破壁腰中,像喇叭似的朝荣的蓝朵”;“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只能感觉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的落蕊”。教《兰亭集序》,学生的摘记本上写下了“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清流激湍”、“流觞曲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这样,三年课文意象的积累,学生慢慢就浸润了这份诗情。到高三,再对自己特别喜欢的词语按一定规则进行分类。古人初学诗,有《幼学琼林》之类书籍可以参考,同样,学生拥有了这些词汇,写作时,衔珠镶玉进行灵活运用,自能营造诗意境界。
二、仿效课文中的细节,让语言充满鲜活的美感
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形象的鲜明性,事件的生动性。好的细节描写“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课文中有大量的好的细节描写,学生平时多模仿,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运用细节描写,也可提高作文的发展等级。
1.景物描写
描写景物要抓住景物主要特征,个别词语、句子要做到细致入微、生动传神,给读者留下具体可感而又生动鲜明的印象。如《内蒙访古》中有这样一段话:“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这段话很朴素,却把阴山、原野写得恬美而有生气。其中“拖”、“躺”、“沐”三个普通的字就用得很好,使阴山南麓的原野有了生命,这一生命有着安详宁静的神态,有着悠然自得的情调。
有位学生在作文中写了一所贫困地区的小学:“远远望去,在那黄褐色的小丘之下,有着一圈黄色的用土块造成来的平房,唯有那旗杆上飘拂着的国旗告诉你这是一所学校。”我让他借鉴《内蒙访古》中的那段话,作点修改。最后他改为:“在那黄褐色的小丘之下,卧着一圈黄色的用土块垒砌起来的平房,唯有在它上空飘拂着的国旗告诉你这是一所学校。”用“卧”字代替“有”,用“垒砌”代替“造”,用“在它上空”代替“那旗杆上”,就更形象地写出校舍的低矮、简陋和黯淡。只换了几个字,就意趣大异,携有更多的视觉信息。
2.人物描写
人物是文章的灵魂,运用细节描写,可以传神的刻画人物,给人以形象逼真之感,可以成功传达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人物血肉丰满,进而让人感到栩栩如生。借此,我们可以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睛,得到高分。鲁迅的《祝福》:“脸上瘦削不堪,……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鲁迅抓住了祥林嫂最大的特点,眼睛呆滞。“间或一轮”入木三分的写出了呆滞,形同僵尸,形容枯槁,最后的结局如此悲惨和凄凉。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这种年轻女人……生长得一张黑中透红枣子脸,满口白白的糯米牙,穿了身毛蓝布衣裤,油光光辫发盘在头上。”那“枣子”脸形和那“满口白白的糯米”牙齿,运用比喻把云南女子写得既形象又可爱。
我有意在讲《祝福》时也讲了《云南歌会》,强调了描写人物肖像,一定要抓住对方最主要的特点,运用比喻等手法进行描绘,然后让学生在班里同学中挑一位同学进行肖像描写。一个学生这样写道:“此人圆滚滚的身躯上安着圆滚滚的脑袋,中分的头发向两边梳着,透过厚厚的镜片可以看到一双小小的眼睛。像两根红肠似的的嘴巴上边长着一只小巧的鼻子,一笑起来只见原来就小的眼睛更是眯成了一条缝,嘴巴发出哈、哈、哈的笑声,浑身的肉也像注了水似的颤个不停。”他抓住了人物“胖”的外貌特征,运用比喻、叠词等方式将该人物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借鉴名家笔法,让语言折射出幽默的光泽
语言的个性表现不一,大气是个性,轻灵是个性,绚丽是个性,深邃是个性,质朴是个性,清新是个性,犀利是个性,幽默也是个性。老舍先生说过:“文字要生动,必须利用幽默。”作文的语言如果诙谐幽默,就能轻松地诙谐调侃,辛辣地讽刺嘲笑,让文章理趣盎然。如一些课文和当代名家们的写法:再到街上走走,矮的在高的旁边慢慢往前滚,看不着腿,基本上就是一个球了。(刘恒《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他(指增疤叔)小时候很顽皮,拉屎都要爬到树上去。(孙犁《增疤叔》)审问没有多久,秘密警察弗立德里赫很不小心地“碰”了我一下,我又在昏迷状态中被运了回来。(伏契克《绞刑架下的报告》)这些文字中作家们主要运用了比喻、夸张、反语三种修辞手法使自己的语言变得机智幽默,更富有魅力。在这方面语言训练中,可设计两种训练方式。一种是换词训练,在对比中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第二种是让学生运用比喻、夸张、反语等手法描述忙乱、紧张高三生活。学生作品如下:
对于学习,我们要像野猪一样勇往直前,像狮子一样统率一切,像黄牛一样勤勤恳恳。对于题目,我们要像猴子一样机动灵活,有时还要像梅花鹿一样小心谨慎。
也许在一天中你要在抛物线上冲浪,在之乎者也中徘徊,在万有引力和电磁场上穿梭,在碳氢氧氮中漫步,到了最后还要拖着快散架的身子去和A、B、C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