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8:56: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白帝城在哪里,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林老师教《早发白帝城》让我在读古诗上开了窍!
他很会抓词儿。比如说吧,“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会感到是在“彩云间”呢?我想,肯定白帝城地势很高,否则不会有彩云缭绕。为什么说是“彩云”而不是“白云”“乌云”呢?我想,这一定是灿烂的朝霞把云彩染红了。我想啊想,好像跟随诗人一起登上了即将出发的船。
最让我难忘的是林老师讲“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他问:“夏天,如果你坐在汽车上飞快地行驶,这时去听公路两旁树上的蝉叫,会有什么感觉?”
说来也巧,去年暑假我跟妈妈乘车到乡下去,就亲身经历过一回,树上的蝉叫声接连不断,一路上就没有停过。我忽然联想到录像带倒带时发出的“叽叽啾啾”的声音。我想,李白当年听到两岸高山上猴子的叫声,大概也跟这声音差不多吧。
接下来,林老师问大家:“这次你们陪同诗人在三峡旅游,玩得高兴不?”
“高兴!”大家兴高采烈地回答。
“好,我们就再来一次画中游,不过这回不是让你们读,而是让你们写。写哪一首?自交给你们。题目就叫‘我随诗人画中游’。”
我决定写杜牧的《山行》,因为我对
这首诗比较喜欢,尤其是“霜叶红于二月
花”这句,太棒了!
见到爷爷,我就兴奋地述说林老师
是如何如何教我们读《早发白帝城》的,
我还请求爷爷为我的这篇改写支招。
爷爷沉思了一会儿才说:“诗人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打个比方,诗人所描绘的境界好比是一座
大门紧闭着的花园,你只要掌握了大门的钥匙,就能够
领略到园子里的万紫千红。”
“钥匙在哪里呢?”
“我认为林老师已经把两把钥匙交给你们了。”
“哪两把钥匙呢?”
“一把就是要学会抓词儿。”爷爷说,“比如说吧,‘远上寒山石径斜’,一个‘远上’,一个‘斜’,就很值得我们玩味。”
我想了一想说:“从‘远上’我看到了眼前有一座高山,有一条长长的石板路一直通向山顶。从‘斜’字我看到了这条石板路是曲曲折折的。”
接着爷爷把话题一转:“你看到过深秋的枫林吗?”
我还真的看到过枫林哩。那是两年前的一个深秋,
爸爸带我到栖霞山去看红叶。嘿,远远望去,像是烧
起的片片红霞,是那么热烈,那么精神,那么生机勃
勃,让我的心灵为之一振!虽然已是深秋,我却感受
到春天般的生命力!
爷爷说:“你的这个感受,跟诗人在这首诗
里所表达的感受十分相似,可以帮助你领会‘霜
叶红于二月花’这句诗。”
【关键词】古诗文;韵律美;语言美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古诗文是我们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是情感领域的艺术,也是展示客观世界的艺术。它内涵丰富,博大精深,蕴含着醇厚的韵味,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很强的艺术感染力,是民族母语的精美之本,是民族文字运用的典范。让学生诵读大量的古诗文,既可以使他们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又可以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高尚情操的熏陶对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基于这个背景意义,本文主要谈谈在开展古诗文诵读教学的时候,如何引导学生品味古诗文的美。
一、善于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古诗起源于劳动,它同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是富有音乐美的一种文学,它讲究韵律,平声仄声交错组合,具有美的旋律和和谐的节奏,所以诵读就成了古诗教学的首要任务。在小学课本里的古诗大多数都是五言绝句或七言律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兴趣,采取不同的吟诵方式,教给学生诵读的方法。如五言绝句的节奏一般为“二、三”或“二、一、二”形式,七言律诗的节奏一般为“三、四”或“二、二、三”、或“二、二、一、二”形式。把这些规律告诉学生,指导学生根据诗歌的特点划分并读准诗的节奏,做到停顿正确。如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采用了四三的节奏来读,正确的停顿、富有节奏的诵读可使学生较快地进入赏析的角色,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上海青年教师戴建荣自创的“读唱吟舞”法就非常好,根据平长仄短的规则,边唱边吟,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学生读得摇头晃脑,唱得津津乐道,自然而然就进入了诗歌的意境之中。当然无论采用什么样的诵读方式,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进行科学地诵读指导,引导学生把握诗句中的音节语句的声调节奏,读出高低、长短、轻重、抑扬和强弱这几种不同的声调,体会诗句诵读中的音乐美,读唱时的抑扬顿挫,能有效地引起感情上的共鸣。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诵读,学生必然会被古诗的韵律美、节奏美深深感染,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诗文的感知,为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善于创造性地挖掘学生的审美潜力,教会学生理解诗句的意境美
古典诗歌是由诗人的情与景,心与物互相交融而形成的,是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与自然景物的贯通交融。正如王维说:“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这就是诗的意境。它具有生动的形象,包含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教师须把诗人的情感内容所产生的审美趣味作用于学生的情感,达到“悦心悦意”的情感体验效应。如李白的《朝发白帝城》一诗,写诗人在流放途中突然遇赦,心情欢快、振奋,急切盼望与家人团聚。诗中无一字直接写情,但又无一字不言情,诗人的情感都融化在景色中。因此,诵读古诗必须引导学生根据诗中的内容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去,让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在学生脑海中浮现加工,展现一幅立体画面,使他们如见其景,如见其物,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达到心灵的碰撞,情景的交融。全国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教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启发学生展开联想,体会诗歌的意境非常妙:在学生通读全词之后,向学生提出了两个问题:1.作者身在哪里?心又在哪里?2.作者为什么如此长相思?这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大胆设想,纷纷回答,最后教师总结:作者经过崇山峻岭,经过大河小川,经过山海关,经过军营的帐篷,还经过许许多多的地方,总的来说作者身在征途。作者的心又在哪里?学生从原文中马上找出心在故园。是呀,作者身在征途,心在故园,这种身心分离的感受,是一种怎样的心情?这时教师播放背景音乐《怆》,让学生们闭着眼睛,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去感受那种“聒碎乡心梦不成”的复杂情感,再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味这种情感,然后再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理解作者为什么如此长相思?一番入情入景的诵读后,学生悟出了:这就是作者重任在肩,为了自己的壮志和理想,思念家乡的孤独和寂寞,化作了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长相思,风一更,水一更,更更唤醒长相思。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长相思。这种联想、层层深入、紧扣主题,突破理解上的难点。这样的引导恰到好处,巧妙地把学生引到诗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思其境、会其意,思考便水到渠成。
三、善于指导学生背诵积累,感受诗歌语言美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歌是艺术的语言。诗歌的语言又是文学语言中最富有表现力的。它凝炼精辟,生动形象,往往一字千钧,震撼人心,留给读者许多想象的空间,多背诵,能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文化底蕴,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瞑》),一个“照”字活现了月华倾泻、树影婆娑的景象,一个“流”字渲染出了万籁俱静、惟闻水声潺潺的林间幽静,给人的视觉和听觉都留下了美的享受。还有更多的诗句则以其丰富的情感和精辟的哲理启迪后人,流传千古。如:“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等名词佳句,千百年来脍炙人口,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食粮。学生学习背诵这些诗句,对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培养,人格的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童年阶段是最好的记忆时期,“童子以记诵为能,少壮以学识为本,老成以德理为重”。巴金七岁就背诵了《古文观止》,杨振宁一年级的时候,父亲就教他背诵了几十首唐宋诗词。余秋雨10岁左右就背诵了不少诗文,还有臧克家、鲁迅、朱自清、郭沫若和钱钟书等,如果没有昔日足够的背诵积累,就不能取得如此光辉的文学业绩。这种背诵积累不仅用来培养文学家,而且是每个中国人的民族血脉文明素养和精神底蕴,这些古典精品,会同空气一样毫无痕迹地从学生的口中渗入血液,留存于生命之中,融会凝聚在诗中的智慧、风景、操守、意境,都将成为孩子们建立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所以,从小学阶段开始,就应该强化学生对古典诗文的背诵积累,做到熟读精背以至默记于心,达到语言积累和情感熏陶的目的。
综上所述,我们的古诗教学应当充分挖掘诗歌的美学价值,利用古诗来引领学生认识美,领悟美,欣赏美,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提高对古诗文的鉴赏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一、巧妙运用电教媒体,创设优化的课堂教学情境
在语文教学中,将图像、视频、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演示等电教媒体巧妙地结合起来,创造与渲染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口诵心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和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
例如,在教学朱自清《春))一文时,我借助多媒体课件设计了两个环节。第一环节,边演示动画边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引入新课。三幅动画依次演示:山坡上小草慢慢地钻出了地面,山坡变绿了;小河边柳树吐出了一粒粒新芽,柳树渐渐被绿色渲染……配着欢快的歌曲,一下就把学生带入了春天优美的意境中。
二、运用网络技术,使语文教学内容变抽象为具体
思想家荀子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借助网络技术教学,我们可以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核舟记》时,无论教师用多么准确生动的语言对核舟的状貌加以描述,学生对核舟的印象还是模糊的。如果课前教师准备了丰富的核舟图片,配合课文内容,按空间顺序从不同角度展示给学生,画面可大可小、可远可近,那么,核舟的布局自然就清晰明朗了。很多学生看了图片以后才知道,核舟原来是一枚立体镂空的工艺品。核舟精巧的造型会永远留在学生的记忆里,雕刻艺人的高超技术也不言自明了。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突破
现代教育技术中,多媒体的广泛运用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也给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易于突破靠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重、难点问题。如我在教学《藤野先生》时,在分析“看电影事件”时,就播放了课文插图“鲁迅愤然退出教室”的场面。这样图文对照,让学生去想象鲁迅当时的内心世界,感受人物内心强烈的感情,获取“象外之象”,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鲁迅“弃医从文”的根源。
再如学习《出师表》时,如果只是死记硬背课文内容,学生恐怕很难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教师如果在课堂上出示互联网上搜集的相关背景材料,让学生了解“三顾茅庐”“白帝城托孤”等历史事件的原委,学生学习《出师表》时就能很容易地体会到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一片忠心了,也能理解杜甫诗中所云“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无奈了。
四、灵活运用幻灯片,增加课堂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我们的教学因为有了网络资源平台的辅助,使课堂较好地实现了声、色、形、态的大融合,使教师的教学过程更加紧凑。很多原来需要抄写和板书的内容可以使用投影出示,原来只是单一听觉传授的信息,现在可以将他们变化成视觉和听觉并重的传输方式,课堂教学的容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教学的效果就有了更好的保证。
如在教《故乡》一课时,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学生能够把精力放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和对文本的理解上。在启发学生思考回答中年闰土与少年闰土在外貌、神情、言行、性格、对“我”和对生活态度等方面有何变化时,教师以幻灯片显示出完整的板书设计。这样做,比教师在黑板上直接板书快了好几倍,教师可以利用节省下来的时间,让学生探究人物的性格特点以及前后变化的原因。这既增加了学生思考探究的机会,又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五、运用多媒体信息资源库,合作学习,拓展探究课文
多媒体的广泛运用,给人们带来了所需要的快捷资源。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实现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迁移拓展。
关键词:激趣;想象;朗读;拓展
我国古诗词流传千年,是文坛上的一朵奇葩。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学习古诗词对了解我国古代的灿烂文化,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习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有着重要作用。诗言志,诗传情,古诗凝练,魅力无穷。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对各个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明确的内容和目标,由此可见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然而,古诗词显现的生活,毕竟与现在小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它的语法、平仄等现在已经不常用了,如果对其笼统的进行全面教学,耗时费力不说,学了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因而,小学阶段的古典诗词教学,更多的是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法上要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灵活有效地授课。
一、以情激趣,激发热情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能使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是教学成功的关键。长期以来,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不大,古诗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教师在教学时特别需要创设与古诗词相和谐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如临其境深入感受。古诗词中有不少本身就是广为流传的千古绝唱。教学中我经常把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韵律沟通起来,尽可能地将诗词中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有利于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精妙。
在教学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时,可选择古筝曲配乐吟诵,教师随着明快的乐曲声吟诵,学生从中感受有山、有水、有彩云、有猿声、有小船的美的景象,体会作者喜悦的心情。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配乐让学生练习吟诵这首诗,更能激发起学生吟诵诗的积极性,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师还可以借助挂图、图画、简笔画等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诗的优美意境。又如教学古词《长相思》时,教师先用凝炼而有诗意的导语和优美动听的音乐创设诗的情境,借助书上的插图和布景,让学生穿越千年的时空,走进诗人的生活情景。指导学生将《长相思》读得有板有眼后,再引导学生对话。教师:纳兰性德的身在何方?学生:身在崇山峻岭、小河大川、山海关外、军营帐篷……教师巧妙地将站着的学生连成作者经过的地点,从而自然地概括出:身在征途。然后,再次对话。教师:纳兰性德的心在哪里?学生:心系故园。接着,教师在这两句上画了一个圆圈,引导学生感悟作者“身”“心”分离的痛苦,带着这样的感受、心情朗读《长相思》。最后,教师在音乐声中用浑厚而富有磁性的声音范读诗句,将静止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立体的有生命的文本体现出精神的力量,激活了学生的情感,激发了探究的欲望。
二、展开想象,入境悟情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诗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在古诗教学中,我们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他们在诗的意境中遨游,真正感悟诗的意境,理解诗意。
如《寻隐者不遇》一诗语言相当精炼。寻隐者来去过程,与童子会晤时的问话一字末提,童子答问很少,诗人仅摘三句,但寓意深刻。在教学中,我先指导学生弄清大概意思和人物,再引导学生围绕问题展开想象:“诗人在松树下问些什么,诗中有没有写?”“假如你是书童,你会怎么回答?”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这些问话一一作答,并让学生分角色当堂进行对话表演。在表演中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答如流,还伴有生动、有趣的语言表演,把《寻隐者不遇》中的寻访场面生动地再现出来了,从而领悟到诗的意境。又如教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的前两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时,即启发学生想象:假如自己一个人生活在外地,那么此时此刻会产生怎样的感觉呢?这时,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畅谈了自己的感受。教学中还可引导学生抓诗眼,把握诗中有情感色彩的、形象鲜明的、有深刻含义的词语,反复推敲,进入诗的意境。如教学“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让学生先理解“绿”的本义是“绿色”。在此诗句中“绿”是“春天来到,万物生机勃勃”的意思。再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用吹、到、入、满等词呢?让学生展开想象:从“绿”字你看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引领学生欣赏诗的意境。这样学生就会从诗的本义、诗的意境去进行理解,真正领悟到古诗的意境美。
三、反复朗读,读中悟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诗文无论是五言绝句还是七言律诗,不管是何种句式,它们都平仄有序,简短精炼,富有节奏,读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读培养语感,深解诗意,进而领悟诗情。这就要求教师要采取恰当的诵读方式,合理地引导学生读诗。可先读通、读懂,再读出形、读出韵。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语言积累多了,自然就理解了,并有所感悟。
如在教学《绝句》一诗时,我先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到读出诗的停顿,再到初步读出诗的韵味,就在这反复朗读直至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使诗中的文字在学生的头脑中初步形成印象。然后我又让学生默读古诗,标出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对诗的内容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最后调动学生们头脑中已有的经验,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拉近与文本的距离,想象出诗中所描绘的景物的色彩、味道、姿态等。经过这样一番引导和铺垫,教师配着优美的音乐解读诗句的意思,在学生的头脑中将所有意象汇成一幅画,再让学生想象着画面品读古诗,感受诗中的美好意象,体会诗人情感,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又如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是首抒情诗。全诗充满了喜悦、激动之情。起句与七、八句节奏要急促,第五、六句要舒缓;“忽传”“喜欲狂”“即从”“便下”读重音。这样朗读抑扬顿挫,学生的感情自然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三分诗、七分吟”,教师以朗读吟诵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的情感,努力把这种情感转换为自己的经验,并通过吟诵抒发出来。学生时而朗朗出声地诵读,时而低唱慢吟地诵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x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力求读得清晰、准确、有节奏,读出思想感情。
四、文本拓展,升华情感
知识的理解、运用、创造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推动教学的重要方法。古诗产生的年代较久远,加之学生的阅历浅薄,仅仅拘泥于文本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要形成开放的语文教学观,引导学生走出文本,让作者情、学生情在文本外得到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