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2:5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清明节的手抄报内容,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清明是一个让我们缅怀先人的日子;清明是一个笼罩在烟雨蒙蒙中的节日。清明节祭烈士手抄报怎么画?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2020清明节祭英雄手抄报内容,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2020清明节祭英雄手抄报
有关清明祭英烈的作文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到了,按照老师的要求,我在网上搜集了许多关于清明节的资料,对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原来清明节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不仅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更是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
清明节这天下起了小雨,我央求妈妈带我去烈士陵园扫墓。妈妈告诉我现在有一种更文明更环保的扫墓仪式,问我想不想尝试一下。我当然想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却见妈妈打开了电脑,难道妈妈要上一会儿网吗?我着急地催促着妈妈,只见妈妈很快打开了一个网页,“网上祭英烈”这五个大字醒目的标在网页上。这时妈妈对我说:“你看现在有许多网上祭英烈的网络平台,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就实现我们的愿望,而且这种方式更符合当今环保、低碳、文明、健康的社会新风尚。”听了妈妈的话,我大吃一惊,竟然在网上也可以祭拜英雄烈士,真是太酷了。
我迫不及待地要试一试了,妈妈让我先不要急,让我们一起看看仪式的内容吧。其实祭奠仪式的内容很简单,就是鞠躬、献花和留言,网上的主页被装饰的庄严肃穆,背景是蓝天白云下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革命英雄群雕。上面有一段话:清明节到了。我们今天过上了好日子,这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清明节里,让我们一起缅怀他们,为他们扫墓吧!我和妈妈怀着崇敬的心情为英雄们鞠了躬,献了花,最后该留言了,我想了很久终于想了一段话:“革命英雄永垂不朽,你们用鲜血换来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
相关文章:
1.清明祭英烈手抄报简单好看精选5篇
2.清明节烈士手抄报最新图片大全
3.关于清明祭英烈手抄报图片大全
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学校会要求孩子们画手抄报,或者诗配画,那么清明节的是配画应该怎么画呢?
写上杜牧的《清明》这首古诗。提起清明节,想到的就是《清明》这首诗,可以把这首诗写上,并且画上雨纷纷的场景,以及牧童骑牛的场景。
画上一些春天的景色。清明节,春天已经来临,可以多画一些春天的景色,例如树木,鲜花,太阳。
色彩丰富一些。画诗配画,只是孤零零的古诗会显得十分单调,除了多画景色,在色彩上要注意搭配。
可以分成几个版块。可以把一张画分成几项内容,例如左侧是诗配画,右侧简单介绍一下清明节。
低年级孩子可以画简单一点。低年级的孩子认知能力不强,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把诗配画画简单一点。
缅怀先烈。清明节是祭祀怀念的季节,我们要缅怀先烈,可以写一下先烈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
(来源:文章屋网 )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深化“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根据中央、省文明办要求和市文明委2017年度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重点活动安排,现就组织未成年人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通知如下:
一、活动目的
突出立德树人,以中华传统节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络签名寄语为载体,充分挖掘运用重要民族传统节日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和爱国主义情感,生动形象地进行“中国梦”学习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历史、学会感恩,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不断增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实现中国梦的共同奋斗之中。
二、活动时间
4月1日至4月10日。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网上活动。中国文明网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设“网上祭英烈”栏目,河南省文明网、xx文明网同时在首页显著位置开辟链接窗口。各县区各学校要广泛宣传发动,利用学校可上网的微机室、网络教室,组织未成年人登录中国文明网“网上祭英烈”专栏,在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
(二)组织网下实践。各县区各学校要按照就近就便、形式多样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景区景点、烈士陵园、烈士墓地、杨靖宇故居等爱国主义场所和国防教育场所祭扫、献花和宣誓,以实际行动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感恩怀念。
(三)开设活动专题。在校园宣传栏、校园广播、黑板报推出“清明祭英烈”专栏,介绍清明节的来源、风俗、意义等;邀请老、老战士、老党员、英雄楷模作革命传统报告;以诗文朗诵、征文比赛、主题班会、演讲比赛、红歌传唱、故事会、手抄报等形式,开展纪念革命先烈活动。
四、活动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县区各学校要把“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结合起来,与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结合起来,精心组织实施,寓传统文化于文明祭扫中,精心设计活动项目,积极创新活动载体,实现现代文明和传统文明的和谐统一。
(二)文明纪念、严守纪律。在祭奠革命先烈活动中,各县区各学校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精心设计让师生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祭奠活动。
(三)加强宣传,形成氛围。各县区各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加强宣传报道,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网络作用,广泛宣传活动开展情况,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
(四)强化措施,确保安全。各县区各学校在组织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时要认真制定工作方案和安全预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确保活动立意高远、文明高尚、安全顺利开展。
“清明祭英烈”活动结束后,各县区文明办、教体局和局直学校要认真总结活动开展情况,并及时形成材料(文字信息、图片4张、视频资料、活动总结)于4月15日前分别报市文明办和市教体局邮箱。
市文明办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刘xx
市教体局联系方式:
2017年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一 清明节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我校以清明节为契机,,以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和抒写感言寄语、网下清明祭扫等活动为载体,对广大青少年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传统美德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慎终追远、缅怀先辈,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倍加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懂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道理,不断增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从小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一、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清明祭英烈主题班会。各班级通过班会宣传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以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引导学生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珍惜今天幸福生活,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
二、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微机课以及发动能上网的同学和父母在家一起开展网上祭英烈主题活动,同学们通过网上向先贤先烈鞠躬献花、抒写感言寄语等祭奠活动,引导他们了解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学习英模等事迹,寄语留言,表达心声,抒发自己对先烈的感恩和敬仰。
三、开展祭扫革命烈士教育实践活动
学校发动同学就近就便到附近的烈士陵园、烈士墓地祭扫、献花和宣誓,表达对先烈先辈的感恩怀念,培养爱国情感。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祭奠共携手志愿者活动。
学校中国年级成立文明祭扫志愿者活动小组,走进家庭、社区宣传倡导用种植草木、敬献鲜花、清扫墓碑等文明形式和网上祭奠、社区公祭、家庭追思等新型祭扫方式来寄托哀思,引导家庭亲友、社区居民不乱烧香烛、纸钱,不随意在街头、社区、公墓外、林地等处焚烧丧葬祭祀用品和燃放鞭炮,认真遵守公共秩序,自觉保护环境,为倡树健康、文明、环保、平安的祭扫新风当好义务宣传员。
2017年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二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悼念逝者、寄托哀思、缅怀先人的传统节日。每年清明,人们都要用不同形式缅怀为了维护国家的尊严、争取民族独立解放、国家繁荣昌盛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献出宝贵生命的无数英烈、先烈们。为了号召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继承革命烈士的光荣传统,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我校创文工作的实际情况,大拱桥学校开展了清明网上祭英烈活动。现对活动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领导重视,统一部署
接到创文办关于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后,学校非常重视该活动,拟写了关于广泛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及时召开师生大会,就网上祭英烈活动做了安排部署。
二、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1、统一组织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培训。
少先队员在校少先队的组织下登陆了信阳文明网、中国文明网,参加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网上公祭活动,并对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培训。让学生到网上阅读先烈的英雄事迹,通过鞠躬、献花、留言等网络方式向为民族复兴、国家富强而英勇献身的民族英烈致敬,表达追思缅怀之情,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有的同学在网上祭先烈活动中写到:我是一名少先队员,今天我进入了中国文明网,看到全国的小朋友们用网上祭先烈的形式发表了清明节感言后,我很激动,你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继承你们的遗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为了祖国蒸蒸日上!为了祖国繁荣富强!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了实现伟大的中国梦!接过先辈的旗帜,迎接明天的灿烂辉煌! 这样的追悼形式吸引了不少同学的参与,参与的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革命先烈的敬意和思念,意义深远。
2、以板报、主题班队会等形式组织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活动。
在清明前夕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革命传统教育活动,目的是让学生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活动中,每个班级(中队)都出了一期以清明祭英烈,共铸中华魂为主题的手抄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年龄段反映了孩子们继承先烈遗志、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决心;各班还以主题队会的形式开展了文明祭扫、平安清明、网上祭先烈活动。
三、参加网上祭英烈,共铸中华魂学生人数统计
学校现有612人,参与598人,参与率97.7%。
四、效果明显,意义深远
本次活动是一次震撼学生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虽然已经告一段落,但它带给学生的影响却是深刻而又长久的。活动使每名学生更加珍惜今天和平、安定的幸福生活,坚定了保卫祖国、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信念。
2017年小学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总结三 我校根据上级部门《关于组织开展网上祭英烈活动》的通知安排,积极制定活动方案,以 网上祭英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网上祭英烈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3月30日下午,我校少先队大队部对此次网上祭英烈活动作了动员和全面的布置,要求全体同学积极参与上网祭奠英烈,网上献花,寄语留言等活动。
活动形式主要是集中组织活动与同学分散在家活动相结合。在学校里,信息技术老师利用信息技术课组织学生进行网上祭英烈,家里有上网条件的同学在家访问中国文明网参加活动。
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由学生亲身感受,身临其境以后经觉悟产生的内心需求,要达到这个目标则需要用纪律约束和规范学生的行为,在规范的过程中实现领悟、觉醒、滋生需要,基于这种认识,本学期主要抓了以下几件事。
一、安全教育放在首位
1、开展安全宣传教育。
我们时刻把安全放在首位,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为切实消除校园安全故事的发生,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工作,根据我校实际,刚开学,就向全校学生提出要求,并召开了反教育、法制教育、禁毒教育等主题班会,在潜移默化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开展安全督查,树立安全意识
安全无小事。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把它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大事,学校的每一个地方,学生在校的每一个时间都有老师值勤,在课间督查,在楼梯处疏导,在放学时整队。
3、开展抗震自救逃生演练活动
根据教育局和农场通知精神,我校于4月2日下午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抗震自救逃生演练,并请消防队员有关火灾逃生的讲座。
演练前,由政教处制定演练方案,经学校管理人员讨论修改后向全体教职工公布,对参加演练的教师做了具体分工,对学生撤离路红做了周密的安排,确保演练安全有序完成。
2日下午3点整,学校拉响警报,开始演练。学生都能自觉成队快速撤到操场,报数给总指挥,经清点,无一人摔倒、受伤。演练后,又举行了一小时的火灾逃生讲座。本次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防震自救逃生训练,使学生懂得了简单的逃生常识,掌握逃生方法,提高了心理素质。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抓好团队的基础教育建设
1、抓好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重要的德育阵地。每周一全体师生肃立在庄严的五星红旗下,在雄壮的国歌声中聆听着国旗下讲话,及时纠正学生中的不良风气。每周都有班级认真准备好演讲内容,围绕“安全、卫生、文明守纪、学习,感恩教育”等方面开展对学生教育。从思想到品质、从安全到卫生、从守纪到常规等多方面,强化学生认知,营造积极、健康、文明、向上的校园氛围,我们改变以往单一的说教模式,让优秀学生作国旗下发言,激发学生的五爱热情,使师生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
2、抓养成教育,坚持不懈。监督岗、值周师生对纪律、卫生的检查、监督,及时总结并发放流动红旗,对学生的文明礼貌、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了促进作用。
3、加强班主任的队伍建设。我校团队队组织将始终不渝地抓好班主任的配备、选拔、培训工作,落实班主任的有关政策,为班主任的学习、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定期召开班主任会议,组织学习研究工作,提高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工作水平。
三、强化团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良好文明礼仪习惯。
1、中、小学生求知欲旺、可塑性大、模仿性强、是形成良好行为和品德的最佳时期,我们注重狠抓养成教育、及时纠正团员、队员不规范言行。本学期一开学,我们就从升旗仪式的排队、站姿做起,教他们做到升旗时行队礼或注目礼等,并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他们进行《守则》与《规范》的宣传,为保证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2、学校根据少年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多渠道,多层面,全方位对团员、队员进行思想教育,并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们利用妇女节、植树节、清明节、端午节、六一儿童节等有利契机,通过举行团队活动、国旗下的讲话、新队员入队仪式等形式生动的活动,在团员、队员中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的情感,树立起建设祖国、建设家乡而努力学习的远大志向。
3、以文明礼仪教育为切入口,在小学部深入开展星级少年评比活动。“争卡”活动继续得到加强。在大队部的指导下,目前所有的中队都已开展了“争卡”活动。,除学校的红、绿卡外,各中队还结合自身实际,分别设立了各自的特色卡。全员争卡,全员进步。星卡制度目的是教育引导队员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做个讲文明、有礼貌、守纪律的好少年。
4、组织学雷锋上街便民活动,掀起学习雷锋新风尚。充分发挥团委主阵地作用,引导团员青年深刻理解和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和感动心灵的力量,强调日常规范,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厚积薄发,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光荣感,并通过手抄报和校园广播进行广泛宣传。
5、为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结合“阳光体育”活动,政教处,和学校体育组相互配合,做好第三套广播体操的推广工作。在五一举行了校广播体操比赛;在五月中旬迎接学区广播操比赛,并在五月底把广播操的光盘送到县里参加评比,全面展示了我校广大学生的体育素质。
四、创设活动载体大力开展活动
1、第二周是安全教育周,在“安全教育周”活动期间,我校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开展以“校园安全伴我行”为主题的安全教育活动,强化师生的安全意识,维护校园的安全与稳定。根据学生的情况,利用班会在全校掀起学习《中小学生应知应会50条》活动,还开展了安全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宣传与安全意识有关的法律法规,从而提高学生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通过班会的形式,由班主任宣传火、水的危险性及防范措施。告诫学生清明节将至,上山祭祖时,不得在森林山地地带燃放烟花爆竹、烧纸钱。结合其它学校以前发生的溺水事件,对学生进行防溺水的安全教育。2、让每位学生都体会到母爱的伟大,懂得回报亲情,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激发学生从小有爱心,树立心中有他人的情感。少先队配合政教处在第四周举行了“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为主题的“三八”妇女节情感体验大放送活动。每个班级都开展了形式各异的活动。
一、
二、三年级的小朋友在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这就是我的妈妈”一分钟夸夸妈妈活动,四至六年级的同学开展给妈妈写一封信,写一首小诗活动。通过在家里开展“以给妈妈过节日”为题目,在3月8日那天紧紧拥抱妈妈,在妈妈耳边说一句最贴心的话,并给她捶捶背七至九年级的学生以诗歌等形式表达对妈妈的爱……感受妈妈的无私奉献,传达对她的养育之恩的感谢。特别是四(1)班,师生携手,用饱含深情的笔写下了一首首赞美妈妈的诗歌。
3、为响应国家植树绿化的号召,使学生充分了解有关树木的知识,了解植树节的来历及其远大意义;进一步了解树木与人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保护树木花草的责任感;增强爱护树木的能力,大队委组织了“争绿护绿的小卫士”植树节活动,以班级为单位,围绕“爱绿护绿”进行树知识讲座,给校园的树木、花草浇浇水。3月12日早上,大队辅导员邱爱素老师带领各班的安全小卫士来到白水岩庵山植树。此次开展的植树节活动,加深了全校师生的环保意识。大家积极行动起来,为了保护地球母亲,为了美化钱仓贡献自己的力量。
4、在清明节即将到来之际,我校积极制定了“清明时节祭英烈”活动方案,以“缅怀革命先烈”为教育主题,并结合学校实际,以学生会、大队部为依托,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成效。3月22日,大队委干部、学生会成员在团队的组织下,冒着纷飞的细雨,来到平阳山门中国工农挺进师纪念圆,开展了以“继承先烈遗志”为主题的祭奠英灵扫墓活动。大队委、学生会还向全体老师和同学们倡议:网上祭英魂,牢记民族历史,明确时代责任,共铸中华精神。全体同学、老师以网上献花、在网上留言、浏览革命纪念馆和革命人物先进事迹的形式弘扬中华民族精神。3月31日下午,各班利用班队会时间,以“清明忆先烈”为主题,开展意义深刻主题教育活动。各班以讲故事、朗诵诗歌、演唱革命歌曲等形式,表达了同学们对烈士的敬仰之情,从内心深出明白学英烈要从身边小事做起,爱护好校园的环境卫生,就是对烈士最好的回报。
5、艺术节、读书节活动里,政教处做好讲故事比赛、作文现场赛工作,并辅导陈思思、叶蒙祥、陈宗益等参加县里读书节活动。
6、五月份开展了以“让绿色永恒”为主题的节约资源活动。通过早会,板报,宣传栏,广播等途径,以“让绿色永恒”为题,宣传我国紧张的能源形势,设置“节约能源,从点滴小事做起”专题宣传介绍节能常识、方法。各班级组织学生以节约资源“四个一”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并举行了剪报、手抄报比赛;各班级还设置了节约班长,督促同学养成节水、节电的好习惯,组织大家交流节约信息,开展节约活动等。发动学生开展资源节约监督活动,对身边的浪费资源现象进行及时举报和纠正,杜绝“长明灯”、“长流水”等浪费现象,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良好风气。还让孩子们“小手牵大手”,把节约意识带入家庭,带入社区。
7、从这学期开始,政教处和体育组配合,力抓学生的新操学习。从制定广播操比赛的方案入手到比赛程序,从校比赛到学区比赛,再到县的比赛,现在已圆满结束。
8、举行了庆“六一”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为了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学生身心,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推动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政教处、团委、大队部的精心准备和策划下,进行了学校首届合唱比赛,让全体学生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儿童节。
9、结合学校德育主题,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系列活动。
少年儿童思想道德教育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础,我们认真开展了各种主题活动,使少年儿童在亲身实践的体验中把做人做事的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
3月5日,我校政教处组织全校师生做一件身边的好事,开展“学雷锋教育日”活动。
在“六·一”那天,校少先大队组织了低年级学生的入队仪式,25名学生加入了少先队组织,心里无比高兴。通过此项活动,让新队员了解了红领巾的来历,知道敬队礼的含义,使他们受到了一次生动的队知识教育。
“六·一”儿童节,政教处制定了一系列活动方案,并有组织地开展了“祖国发展我成长”合唱比赛。通过比赛,学生更加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非常强调语文综合性学习的重要性: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然而,纵观当前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情况,停留于表面化的现象比较突出:一是有些教师认为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综合性学习的效果无从考查,不够重视。二是有些教师虽然懂得语文综合性学习能让学生在感兴趣的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但在教学中操作起来比较困难,没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以供参考,于是干脆来个“包办代替”———所有的活动过程由教师设计好,学生象征性地照着做一做。三是确定了学习主题,教师就放手让学生自己搞,“虎头蛇尾”,最后不了了之。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就个人的教学实践,试谈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课堂指导策略。
二、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堂指导策略
(一)适时布置学习任务,确保活动有条不紊
在日常教学中不少老师有这样的教学经历:当教学进度到了综合性学习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才发现没有提前布置学生准备,缺少学习主题或内容;当综合性学习活动开展得热火朝天的时候,却又因为要赶教学进度,只好在学生兴致勃勃之际草草收场。其实,教师在新学期拿到教材后,首先要了解本学期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和目标,根据目标与内容备课,拟定活动的方式方法,逐步布置任务。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的准备工作在开学之初就要策划好。例如五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在开学之初,我就给学生布置了活动的第一项任务:让学生利用本学期节假日外出游玩的机会留心观察,把有特点的汉字拍下来,以便在开展综合性学习时与大家分享。等到该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正式开展时,学生们展示了积累的、丰富的学习素材:有的是博物馆中展览的文献上的汉字,有的是石碑上刻的碑文,还有的是古建筑上挂的匾额……因为学生年龄小,如果一次性布置太多的任务,学生可能会出现手忙脚乱、贪多嚼不烂的现象,因此布置任务必须分梯度逐步进行。这样,开展活动才能有条不紊。
(二)适时指导探究方法,提高活动效率
一项完整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大致要经历“确定学习主题制定学习方案开展学习活动成果呈现和拓展”四个阶段。而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有效指导是语文综合性学习成功实施的基本条件。小学生毕竟年龄小,实践经验不足,又受知识储备的限制,在主题实施过程中,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如怎样制定活动计划,怎样制定一份简要合理的调查问卷,怎样进行有效访谈,如何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等等,这些都需要老师适当引导。如三年级下册的综合性学习———“家乡环境”这个主题,在综合性学习活动课上,我布置各小组按制订好的计划表开展探究活动。但是,在检查“探究增江河环境”这个小组的学习成果时,发现所有的资料是从网上下载的。于是我抓住这个机会对他们进行引导:“孩子们,你们知道在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上有这样一句格言吗?‘我听见了就忘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语文综合性学习就是这样,要亲身参与实践。你们想一想,该怎么做呢?”他们不好意思地点了点头。在下一次的小组交流课上,我发现这个小组的学习成果与上一次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有的说:“周末,我去增江河边采访那些正在健身的爷爷奶奶,知道了现在的增江河有了很大的变化,我把采访过程全记录了……”有的接着说:“周末,我和爸爸沿着增江河两岸骑自行车,发现有不少垃圾……”听后,我心里暗喜,这群学生终于懂得尝试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了。在活动过程中,我们自始至终贯穿着“听、说、读、写”能力的训练,学生不仅收获了环保方面的知识,还在活动中提高了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三)适时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评价建议中明确提出:综合性学习的评价着重考察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尤其要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进行多样化的探究。据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及时给予他们鼓励,促使他们更积极、更主动地实践。此外,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他人评价、小组互评,甚至邀请家长参与评价,建立开放式的多元评价体系,使评价更加科学,更加全面,更加真实,以此达到促使学生发展的目的。如在三年级上册的综合性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对乡民、对长辈以及家长进行采访,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了深入、全面的了解。我们及时组织了“中国传统文化”探究活动汇报课。由于各个小组探究的内容不同,活动方式也不一样,各个小组使出浑身解数,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有的以写文章的方式赞扬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有的采用摄影作品的形式展示富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有的把探究成果做成精美的手抄报,还有的学生现场教大家学唱客家山歌等。在汇报过程中,看到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倾注了这么高的热情,我时而报以一个满意的微笑、时而投以信任的目光、时而做出一个亲切的手势,还不时说上一两句赞扬的话,对学生的言行做出及时评价,学生受到鼓舞。各小组汇报完,我紧接着问“:哪一个小组的汇报最吸引你?”此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争着发言,有的说:“探究传统节日小组介绍的内容太精彩了,声音响亮,演示文稿制作得很精美,听了你们的介绍,我对端午节、清明节、中秋节等节日来历及传说更了解了。”有的说:“听了客家山歌探究小组唱的山歌,我更爱我们的家乡话了,为自己是客家人感到自豪。”……课堂上,同学之间、小组之间相互评价,一句句真诚的评价,给予各小组极大的鼓励。在活动结束后,我还把同学们的优秀文章、优秀的摄影作品和精美的手抄报等在班上进行展示。这样的评价对学生的影响更深、更远,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与他人分享成果的乐趣,能激励学生更好地、更自信地开展活动。课堂上,教师评价应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并以正面评价和激励评价为主,适时进行多元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另外每次开展综合性学习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如:通过本次活动,你学会了什么?哪些方面自己做得不足等。
三、总结
一、教师应以学定教,策略恰当
传统的课堂,往往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的参与程度很不够。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
l_善用激励和赏识
课堂上,学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这时教师切不可讽刺挖苦打消学生的求知欲望,要适时激励。激励性语言犹如催人奋进的号角,能鼓舞人心,增强自信。给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作主张的机会,允许小学生讲错,做错,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鼓励和引异,挖掘他们言行中合理的部份,然后再从事实和道理上引导他们摒弃不正确的东西。比如“别着急,再想想,你会想起来的”、“你的想法真好,能把想法说得更具体一些吗?”这些语言会让学生放下顾虑,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同时,教师要赏识学生,不用一把尺子度量学生。赏识学生,就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善待学生。要赏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兴趣、爱好、专长,赏识每一位学生所取得的哪怕是极其微小的成绩,赏识每一位学生付出的努力和所表现出来的善意,赏识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对自己的超越。
2.方法灵活,手段适当
教学方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工作方式。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恰当的教法。该讲解的要讲解,该演示的要演示,该操作的要操作……教学方法还应该是可以进行调节控制的教学活动方式,因为教学活动必将随教师、学生、时间、地点等可变因素而出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教材、教师与新科技信息等之间的多种矛盾,需要进行灵活的调节控制,使教学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这表明教学方法是动态的、发展的,不是僵化的。
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性教具、录像等来辅助教学,以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但不能画蛇添足,有些课没有必要使用多媒体,只是为了用而用,起不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作用,那就没必要使用。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乐于合作、敢于质疑,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
1.充满兴趣,积极探索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可以在上课伊始利用故事情境、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疑问并为寻求问题的答案进行积极的学习活动。
2.乐于合作,共同进步
合作学习理论表明:生生对话是教学系统中极具潜力的宝贵的人力资源,是教学活动成功不可或缺的因素。对于一个人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合作完成,在小团体内分工协作,各显其能。让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或班内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在不同思想的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3.体验过程,掌握方法
教是为了不教,课堂上,教师不能越俎代庖,把现成的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要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让他们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探究活动,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挑战权威,敢于质疑
学习是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过程,学习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讲解、分析来代替学生的学习行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受和体验应该是多样化的,教师要培养学生对教材甚至是教师的质疑精神,没有质疑,就没有进步。
三、教学内容应适当拓展,科学开发
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学生的学习内容更趋于多元化,教学需要新的活力。教材是课堂教学中的文本依托,是教和学之间的纽带。绝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都是以本为本,不敢越雷池半步。而新课改要求教师要合理开发课程资源,往小的方面说,一节课、一个知识点,只要有必要,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和学科的特点,适当拓展教学资源,这样学生不仅能学到书本上的知识,也能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比如:教学小学语文中的《清明节的由来》这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前搜集资料,了解清明节的来历,课上渗透一些和传统文化有关的内容,课后让学生办一期和传统节日有关的手抄报。这样,既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环境应服务于教学活动
松软适度的土壤有利于种子的萌发,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学生潜能的开发。教学环境应该包括人际环境和物质环境。所谓人际环境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物质环境是指教室的布置。
多年来,笔者一直从事小学思想品德的教育工作。很多人认为,它不如基础学科重要,也有一些同行认为,现在的教材内容既广又杂,教学起来无从下手。可是,我一直有着自己的一个信念:就是让小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会学生“做人”,做一个乐学、善学的人;做一个诚信友善、懂得感恩的人;做一个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人。
一、回归生活本质,渗透道德养成
翻开今天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以生活背景为主题的课程章节比比皆是:《开开心心每一天》《我会照顾自己》《请你相信我》,一个个被师生所共同拥有的生活世界,为道德养成教育的开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针对小学生年龄较小,容易受环境影响的特点,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来搭建教学情境,采取一些具有童心、乐趣的生活情境开始教学,让学生在游戏中,尽情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比如在教学《我的一家人》时,我引导学生通过小故事来介绍自己家人的特点,通过情景剧表演一家人生活中经历的难忘的事,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和亲人的关爱。在教学《我和小伙伴》时,为学生设置一些需要共同合作完成的任务,比如,做一本记录伙伴成长的手册,一同做一个小制作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会朋友间真心合作的快乐。而通过这些看似游戏的课程设置,也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就容易被调动起来,道德养成教育也能在良好的情感体验中自然生成。
二、注重细节导行,重建道德之基
作为教师,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今天的学生都是独生子女,是在父母、亲人精心呵护下走出的一批孩子。而正是这种从小“唯我独大”的观念,在他们身上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礼仪缺失”:因为百依百顺的迁就,一个不答应,孩子就大哭大闹,让家长无所适从;好的东西父母总是拿给孩子,孩子却不知道自己父母爱吃什么;寒来暑往精心照顾,而当家人病倒时,孩子却连关心都不懂……当这些以一种社会现象普遍存在的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感叹、忧心,更感到了一份深深的责任。作为品德教育的我们,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趁孩子幼小的心灵还在萌芽的时候,给他们播撒文明的种子,让每一粒种子都植入每一个儿童的心房,使其成长为健康、文明的少年。在我的课堂上,我不仅重视文本内容的生成,更注重语言、行为、活动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们从中懂得礼仪道德的重要。比如,我注重学生在回答问题展现自信的同时,给予同伴肯定和鼓励;注重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表现自我的同时,更懂得团结互助的道理。我更注重在“言传身教”中,让学生规范行为,明白事理。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一次上课前,当我走进教室时,教室里乱糟糟的,纸屑到处都是,真像一个菜市场。当时,我没有大声训斥学生,只是深深地看了大家一眼,然后拿起扫把扫起来。我的这一举动,引起了同学们的注意,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以后每一次再走到班级,这种混乱再也没发生了,都是井然有序。无声胜有声,我想这就是榜样的力量。因此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始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时时处处起到表率作用,让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
三、抓住传统节日,弘扬传统美德教育
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形成过程,是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它们反映了民族的传统习惯、道德风尚,寄托着整个民族的憧憬。中国的传统节日较多,每个节日都承载着丰富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资源。春节、中秋节反映了人们热爱家庭、团结和睦、文明礼貌的品质;元宵节反映了人们热爱和平,追求美好生活,乐观向上的性格;清明节反映了人们追怀先辈的寻根意识;端午节反映了人们悼念爱国先人的情怀和防疫健身的卫生习惯;重阳节反映了人们尊敬、孝敬老人的优良传统。对学生进行传统节日的教育,就是肯定中华民族,就是热爱中华民族,就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每年的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举办“节日由来我知道”讲故事比赛,“传统佳节、传统文化”手抄报展,以活动为载体,教育为目的,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每年的雷锋活动月,精神文明宣传月,开展“学雷锋,学做人”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出“养成一个好习惯,学做人;发扬一个好传统,学做事”以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为契机,对学生进行弘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尊敬师长、尊重知识、热爱科学的进取教育;利用“五一”国际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劳动光荣的思想教育等。
四、注重社会实践,拓展德育平台
在课堂教学之余,我注重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儿童走出教室,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新课标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学《秋天在哪里》时,我带领学生到公园去观察秋天的景色;学《我家门前新事多》时,带领学生到社区里了解家乡的变化和发生的新事;《购物场所我知道》时,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的秘密,亲身体验购物的学问。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和实践中,感受生活中的真善美。
多年的教学工作,让我越来越感受到,品德教育包含在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激发他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引起共鸣。因此,我们应着力从每一个生活细节出发,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这样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从而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奠定一个坚实的道德基础。
【关键词】少先队;工作;组织;凝聚力
作为一名少先队工作者,在管理少先队上必须转变观念,以新的方式方法开展好学校的少先队工作。因此,在课改的大背景下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创新少先队工作,增强少先队组织的凝聚力显得尤为重要。
一、创建充满活力的少先队集体
优化少年儿童的成长环境,使众多少年群体具有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思想意识导向。这是少先队工作者在实践中努力的方向。对于少先队集体建设,一定要发挥少先队自身优势,使少先队更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活力。具体体现为:集体目标具体形象,队员们经过思索理解认可;集体统一的纪律与实施,始终体现教育性,充满理解与强制,自律与他律的建设。增强少先队集体的活力,辅导员首先要端正教育思想,真正“把少先队还给少年儿童”。辅导员必须对少年儿童信任,把管理的权利还给他们,真正树立“面向全体少年儿童”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的触角伸到每一个少年儿童的心田。大队部成立的“砚韵”广播站就是给予队员发挥自我的一个平台。
二、开展社区间的特色活动
在少先队组织中,辅导员要充分发挥队干部和队员的智慧,让他们动脑筋、出主意、学创造、做贡献。在校内修课桌椅,搞卫生;校外为军烈属服务,慰问孤寡老人,到福利院志愿服务等。在社区中,大同学帮助小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在上学路上,大同学帮小同学过马路,减少不安全隐患。队员们还可以定期打扫端砚文化街、端砚文化广场,到黄岗一二村委中宣传卫生常识、环保知识,帮助村委定期出好宣传板报。发挥家校合作作用,鼓励小队员积极参与家庭文明建设,向亲戚朋友宣传新理念,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新风尚的形成。加强社区与学校合作,由学校大队部牵头,与学校周围的端砚厂签订社区共建的协议书。大队部定期带领队干、队员参观端砚厂,了解端砚文化,培养乡土情感。大队部还经常组织学生到“菜篮子”工程的蔬菜基地进行农药的使用调查,撰写小报告,获得区级小论文比赛一等奖。通过开展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既可以增长队员见识,了解本地文化,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爱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乡意识。
三、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在开展课外活动中,教师首先要帮助队员处理好学习与娱乐的关系,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长身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活动可以室内室外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开阔眼界,活跃思维,陶冶情趣。在室内开展“诗歌朗诵会”“书海遨游”“名人故事会”“口语交际大赛”等与学习紧密结合的活动。室外可以充分利用阳光体育的平台,发挥体育精神,由大队部与体育组联合组织开展班级篮球赛、乒乓球赛、跳绳比赛、踢毽子比赛等一系列体育项目的活动。既可让学生增强体质,又可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沟通、交流、合作,得到磨练,增强意志力。大队部还积极鼓励队员参加端砚雕刻兴趣组、书法小组、七巧板小组、绘画小组等一系列活动。大队部在开展一些固定活动的同时,赋予一些新的内容,使它更具有时代气息。例如开展活动中要注重队员的心理健康、网络安全的教育、食品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
四、内容系列化,形式多样化,途径立体化,寓教于活动中
1.内容系列化,寓目的于活动中
小学生德育内容广泛,为使教育系列化,大队部根据不同年龄分段,全面开展活动。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一、二年级进行爱国旗爱校园教育,三、四年级进行“我爱家乡”社会调查活动,五、六年级进行“祖国伟大成就考察”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不同层次上受到不同程度的教育。又如清明节的“缅怀先烈,继承遗志”的教育,低年级就是网上鲜花祭奠先烈,认识清明节的来历教育,中年级就是网上鲜花祭奠先烈,制作手抄报教育,高年级就是网上鲜花祭奠先烈,诵读先烈故事,写读后感教育。根据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程度的教育,收到不同的效果。
2.形式多样化,寓措施于活动中
对于小学生来说,在适当进行德育知识灌输的基础上,还应组织各种形象生动,易为孩子们接受的活动。一方面是创造性活动,如让学生参加四驱车比赛、端砚制作活动,另一方面是艺术型的活动,如鼓励学生参加模型桥比赛、地板画比赛等。
3.途径立体化,寓效果于活动中
在改革和加强德育工作过程中,辅导员想方设法开辟形式多样的教育渠道,形成以品德课为中心,教师为骨干,少先队为阵地,家庭和社区紧密配合等多线交叉的立体化教育的途径,并把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相应的安排到各种不同的场景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每年的“六一”活动都赋予不同的主题教育,“传承传统经典文化”的诗歌朗诵比赛,武术操比赛,诵读经典文化比赛等。
五、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校园环境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场所的布置,学校设有一台一栏三室(升旗台、阅报栏、荣誉室、少先队队部室、心理辅导室)。德育处充分发挥升旗台的作用,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黄岗小学还通过阅报栏拓展师生的视野,以五星级少先队队部增强少先队组织建设的力度;完善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建立心理健康咨询制度,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在荣誉室存放展览学校所获集体奖项,从而增强师生“校荣我荣”的集体荣誉感。
良好的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促進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创设浓厚的端砚文化育人氛围,大队部把端砚文化的精神内涵(廉洁、质润、创新、博学、传承等)融入到每个楼层的梯间文化。课余时间,各班主任利用梯间端砚文化廊,向学生传授端砚文化的知识,使班级的师生了解端砚,认识它的品质以教育自身,领会端砚文化的内涵,以此促使班级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创设和谐的教育环境。
良好的班级文化对学生的熏陶作用非常重要。大队部非常重视班级特色文化建设,以人文精神来指导班集体文化建设,促进学生自我创造,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班主任充分发挥学生创造力,让学生参与到班级人文环境的建设中,美化、优化教室环境,营造班集体德育氛围。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以《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为指针,积极贯彻学校、教师、学生和谐发展的办学理念,努力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深入推行“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思想。坚持一切德育工作都是为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宗旨,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感恩教育为抓手。努力构建我校德育的风格与特色,促进学校的德育管理迈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目标:
1、根据中心小学的要求继续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考核细则,形成强有力的学校德育教育网络。
2、一切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陶冶情操,提高素养,注重育人的实效性。
3、注重班、队活动和晨会课、思品课及其它课的主渠道育人途径,强化各学科的德育功能,注重德育的全面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4、坚持以养成教育、责任心培育、感恩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实践“从小事做起,把简单容易的事做好,就是在做好大事”的德育管理理念,从小事入手,从一点一滴做起,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较强的责任心。
5、继续落实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对队员的评价改革》的试验研究工作。
6、开展以《我的奥运》主题活动和《庆祝改革开放30周年》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强化主题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扩展学校德育工作品牌。继续开展“小卫士在行动—走向社会”系列特色活动。
7、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莱州市学校德育工作常规》和《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研究本校的《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实施细则。
8、扎扎实实、卓有成效的开展好中心小学布置的各项德育工作。
三、主要工作:
1、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德育工作队伍,深入贯彻“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基本理念。
师德建设任重道远。本年度要把重点由“爱孩子”转向“为孩子”。高尔基说过,爱孩子那是连老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在“以德治国”的今天,“爱孩子”只能说是教师师德的底线,若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不配当教师。“为孩子”就是要为孩子的成长负责,为孩子而奉献,为孩子而追求。要把“为孩子”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其中包括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内容的优化等具体而实际的工作,使师德建设体现在日常教学行为中。在教育层次上从“口号、认识”阶段引深到“感情、行为”阶段,直至到“习惯、品质”阶段,力求通过活动,使全体教师能够集教育情感、教育科学、教育艺术为一体,取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效果。
首先要建立队伍,完善制度,组建教育网络和教育体系。在队伍上,校内由少先队总辅导员牵头,中队辅导员具体分头落实,校外由校长与社会各部门协调联动。在制度上主要落实好《升旗制度》、《班队会(晨夕)制度》、《日常行为检查制度》、《小学生品德评价制度》等,在教育体制上要组建横向“学校、社会、家庭”,纵向“学校、年级、班级”互相交织的教育网络,在教育内容上以“爱国主义”为主线,以文明行为习惯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把握时机,开展好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各种传统节日对学生进行传统教育,利用国家的重要会议、重大事件等契机进行时事政治教育,要在学生中强化“我是中国人”“我为中华振兴尽力”的爱国主义教育。再次,要加强校园文化阵地建设。充分利用黑板报、刊板、手抄报、小广播等教育宣传阵地,发挥其育人功能,继续办好“红领巾监督岗”,以规范学生行为,养成良好习惯。班主任要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学生新的特点,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要继续开展“崇尚科学、反对迷信、反对”活动。让健康向上的文化占领学校阵地。
目前,小学德育仍然是学校工作的首位,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因此,德育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即教会学生做人、教会学生生活、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实践。同时德育的本质应该是学生离开学校以后,带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是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的勇气、是对他人对社会时时感恩的情怀、是永不放弃的执著、是对真善美的不懈追求、是热情达观的人生态度、是健康积极的道德情操。
(1)全体教职员工必须牢固树立“人人是德育教育者,处处是德育教育地。”的观念,增强德育教育的三种意识:首先是学习意识:从宏观上分析,在注重人文关怀的大背景下,当今世界文化形态和社会环境错综复杂、异彩纷呈,对小学生极富诱惑力;从微观上分析,学生个性鲜明、各具特色,而且小学生的思想状况极不稳定。所有这些就决定了没有一种一劳永逸的教育方法,作为具体实施德育教育的我们,必须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和更新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其次是学生意识:当今风靡全国的新课程改革活动,它最基本的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和谐发展。另外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也使他们的可塑性极强,学校的教育引导在他们的健康成长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有这些迫使我们意识到必须把学生的健康发展作为德育教育的中心点、出发点和归宿点。最后是互补意识:当今社会已步入精细化的合作时代,每项重大工作必须依靠团队的集体力量才能圆满完成,单打独斗只是徒劳。俗话讲,众人拾柴火焰高。所有这些告诉我们,对学生的德育教育不仅仅是学校领导的事,而是学校全体教职工的工作;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而是全体老师的工作。教师教育中不仅要做到班级中互补,而且要做到不分班级、不分年级的互补。 共3页,当前第1页1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力度。班主任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力军,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本学期主要是继续推进班主任的学习培训。操作中主要依托少先队组织的班主任例会,通过参观、交流、技能竞赛等形式,不断提高班主任的德育教育能力和水平,做到能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情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爱岗敬业透明化、经常化、具体化。培训主要是从班级管理尤其是责任心的培育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两方面入手,为了提高培训的效率,学校将组织班主任进行诸如教育活动方案设计、手抄报、活动观摩评比等活动,也将一如既往地做好文明班级和优秀班主任的考核工作。
2、抓常规,促养成,强化责任
心的培育。
良好的道德情感和品德行为的树立源自日常的人文化管理的意识,“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工作中以制度管理和评价机制的完善为抓手,确立德育教育的两大重点内容,即学生基本行为规范的养成和责任心的培育。
①在小事中教育培养学生。以《中小学生守则》,以“文明班级”的评比为激励,切实从学生行为习惯、安全常识,尤其是责任心的培育和感恩教育等入手,通过反复抓、抓反复,促使学生逐步养成健康良好的道德和行为习惯,开创学生良好形象的工程建设,力争培养一批责任心强的学生队伍。
②面向全体,创设学生发展的良好空间。在贯彻本学期学生教育的两大重点的基础上,坚持每天的班级晨会制度;确定每周五的班级晨会为安全教育日,确保学生生命的健康发展;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集体晨会制度;坚持每学期1—2次的班队活动课的实施;坚持各学科中德育的有机渗透。
3、发挥少先队德育主阵地作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以活动为载体,强化活动育人的原则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活动将以少先队为主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寓教于乐,积极开展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活动。活动组织以精练和实效为宗旨,以操作性强为原则,以独特性和高品位为目标。本学期,学校除了将法制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作为教育的内容之外,重点是将两大教育内容融入各项活动之中。
①坚持不懈搞好班级日常基本活动。首先以“文明班级”的评比为活动窗口,狠抓常规教育。其次各班组织好每学期1—2次的班队活动,除了在本班级中实施之外,还可以跨班级甚至跨年级实施互补式教育。
②精心组织中队主题教育活动。本学期力争从观摩次数、活动内容和形式上加以完善,创建精品意识。积极构建大活动观形式,即将主题中队活动、校本课程开发活动、综合实践活动等有机的糅合在一起,既能节省精力,又能是学校的各项活动向着一个中心实施。
③组织全校性的学生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根据学校的整体部署,以少先队和教导处为主体,分别从学习活动、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方面,组织全校性学生活动。除了搞好结合重大节日、纪念活动日等教育活动之外,本学期准备重点组织 “庆六·一”活动等。以静态文化的营造促动态文化的养成,营造校园文化动静和谐美,从而有效发挥校园文化的教育功能。
4、逐步实施德育课题的研究。
德育教育与管理的研究,是教育科学化、规范化的有力保证,是全面提高教育针对性和效果的有力武器,能避免因盲目性与随意性所带来的教育资源的浪费。本学期将继续做好全国十一五重点课题的相关的准备和研究工作。
总之,德育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一项工作;是一个领域而不仅仅是一种形式;是教育的最终目的,而不仅仅是教育的内容。它需要人性化的理解,需要每个德育工作者用心灵去体验、用智慧去开拓、用热情去点燃、用行动去实践,用爱心去引导。
月份工作安排
时间 重点工作
2月份 制定2008年德育、团队工作计划
3月份 开展“学雷锋”、“安全教育日”等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 “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主题活动
开展三八妇女节“送给妈妈一份快乐”活动
4月份 组织清明节祭扫和教育活动
实施“我的奥运”主题活动。
结合市局要求启动“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教育活动 共3页,当前第2页2
结合“世界地球日”开展环保活动
5月份 做好迎接全市学校德育工作会议的准备
参与第十三届杰出儿童少年评选活动
组织学校艺术节活动
6月份 搞好六一国际儿童节庆祝活动
7月份 开展“爱党爱国爱人民,我为红领巾添光彩”活动
8月份 组织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9月份 组织第六个公民道德宣传日活动
10月份 组织庆“十一”假期实践活动
11月份 组织“建设书香校园”读书展示活动
12月份 迎接学校德育团队工作评估
组织入队仪式、新年庆祝活动
[关键词]加强 德育工作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7(a)-0283-01
学校德育工作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必须与新的形势和新的教育对象相适应,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一直是值得学校德育工作者探究的课题。近年来我们在工作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下面谈几点具体做法。
1.加强德育领导,注重德育队伍建设
1.1学校要对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建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并要求学校各部门工作依据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制定详实可行的具体工作目标,形成工作的可持续性和层次性,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的实现。
1.2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实现德育管理全员化
师资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障,要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坚持教师政治学习制度,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学校与教师签订《廉洁从教责任状》、《党员教师师德师风承诺书》等,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和质量观,强化教师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意识,增强职业责任感,倡导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良好教风,并将教师职业道德要求与岗位职责结合起来,将其纳入教师绩效考核之中。
1.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育人水平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班主任工作的实际需求,安排有针对性的班主任培训活动,以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工作水平。同时,组织开展班主任读书活动,引导班主任深入研读《班主任工作漫谈》《给教师的建议》《赏识你的学生》等书,召开读书交流会,引导教师学习知名教师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通过读书使班主任队伍理论水平得到提高。同时,学校指导和引领班主任老师将工作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理论材料,提升自己的班主任工作理论水平,并组织班主任工作交流活动,引导大家取长补短,相互学习。
2.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课堂教学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阵地,在小学各科教材中,都不同程度地蕴藏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为保证学科德育渗透有效开展,学校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逐步使学科德育渗透工作规范化、系列化。
2.1成立学科渗透领导小组,组织研究落实这项工作
成立由德育副校长和教学副校长任组长的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主管学科德育渗透工作,专门组织研究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原则、方法、要求和工作中要注意的问题,使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工作科学、有序进行。
2.2把学科德育渗透的教学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
学科德育渗透领导小组对教师的常规教学进行考核,在考核过程中,把学科德育渗透当做一项重要内容,要求教师在备课、导学案编制、教学内容、课堂常规等方面均体现学科德育渗透内容,并把学科德育渗透纳入教师岗位责任制,作为考核教师履行岗位责任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确保每位任课教师必须把学科德育渗透落实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
2.3定期梳理教材,列举德育渗透关键点
组织全校教师在集体备课时间把各学科教材中各部分知识和德育教育的结合点列举出来,作为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依据,进行专题研究,要求教师充分挖掘各科教材的德育内涵,使德育渗透具有规范性和经常性。
2.4组织活动,提高教师德育渗透研究水平
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如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公开课、研究课,开展听课、评课活动,进行优秀课评比,促进教师研究德育渗透的方法、手段,逐步提高教师德育渗透水平。
3.强化班级管理,狠抓学生养成教育
以班集体教育为主渠道,努力实现学生自主管理。倡导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班级管理特色的形成,充分发扬教育民主,创设宽松、和谐、开放的教育环境,使德育过程成为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积极参与的过程,成为师生间双向交流的过程。鼓励班主任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行高效能的班级管理。实施学生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要求班级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提倡常规管理放手由学生组织实施,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培养责任感、尊严感和道德感。同时进~步规范日常管理,努力实现学生教育的规范性,以文明礼仪活动为契机对班级卫生、纪律、间操、学生的仪容仪表、个人卫生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检查,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行为和生活习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将常规检查和随机检查相结合,对检查结果及时公布,有效地控制不讲卫生、不穿校服、乱抛乱扔、讲脏话等不文明现象的发生,增强学生管理的实效性。
4.以活动为载体,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关键词:传统文化;传统美德;校园文化;学科渗透;活动熏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062-02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史博大精深,它传承着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集中反映。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同志指出"必须广泛深入地进行传统美德教育,这种教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他还给《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一书题词:"传承传统美德,培养民族精神"。 传统美德的内涵广泛,基本包括:"忠、义、诚、信、礼、孝、廉、爱"等。我们应重视培养小学生的传统美德,让他们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的、顶天立地的"人"字。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具有重大意义。
1.营造传统文化气息的校园氛围,搭建传统美德教育的平台
校园,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场所,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人文素质教育空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设计一些能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元素,对培养小学生的传统美德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校园的醒目位置设立以"二十四孝"为主题的故事宣传栏,能很好地让学生了解二十四孝的故事,可以在阅读故事中接受中国传统美德"百善孝为先"的教育。又如:选取小学生感兴趣的名人名言、励志标语等在校园的重要通道张贴,比起我们简单的说教好多了。
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只要我们选取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的内容,以显浅易懂表达方式营造校园文化,小学生就会在这浓浓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接受到了传统美德的熏陶,收到预期的目的。
2.开设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立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
国学经典著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学习国学经典是一个陶冶学生情操,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促进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
我们把经典国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按肇庆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开设课程,每周安排1节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以《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汇编》读本为学习体系,各年级开设以下课程:一年级学习《三字经》,二年级学习《千字文》,三年级学习《孝经》,四年级学习《大学》,五年级学习《中庸》,六年级学习《论语》。教学中要求做到有计划、有教师、有教材、有课时、有经费、有总结。
让国学经典进课堂,用传统文化之光指引学生健康成长,为培养学生的传统美德奠定坚实基础。
3.在学科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为传统美德的形成添砖加瓦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优秀道德规范的沉淀,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精神支柱。在实行素质教育的当今,传统美德教育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我们应该把传统美德的教育渗透在各科的教学中。
3.1 在语文科中落实传统美德教育。语文本来就是"文化"的载体,语文科的教学向来倡导"文道结合"。影响中国20世纪的语文教育大家刘国正认为:"中国语文教育与传统文化如胶似漆,密不可分。"新的《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弘扬民族精神……"它强调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重要性,同时也阐明了传统文化与语文科教学密不可分。因此,语文老师应当充分挖掘文本的思想内涵,让传统文化的精华渗透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中。如:在教学古诗《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节约粮食,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在教学《慈母情怀》(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8课),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孝"的教育,引起学生心灵共鸣,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
3.2 挖掘数学教材中的传统美德素材进行教育。数学教材表面上的传统人文因素没其他学科突出,但只要我们用心领会,也能把握住当中的切入点,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如:在教学"认识时钟"的内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感悟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的创新精神,感受中华民族的智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3 在英语科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英语科也能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是的。我们同样也能从英语科的教学中发现传统文化内涵,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英语单词教学"apple(苹果)、banana(香蕉)、cake(蛋糕)"时,我们可以教育学生不要浪费食物,发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传统文化的因素无处不在,传统美德的培养不限时空。她不但存在于语文、数学、英语的学科教学中,音乐、美术、体育科也蕴含丰富的因素,只要我们用心发现,悉心培养,学生终究会成长品德高尚的人。
4.开展有关传统文化的活动,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
开展丰富多彩的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既可以活跃学生的身心,增长相关知识,又能从中得到锻炼成长,接受传统美德的熏陶。下面是我校制订的2014年上半年关于"传统文化与传统美德有机整合"的活动计划表。
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目的
二月份诵读经典千人诵读《弟子规》各班完成全校性活动经典引路,感受中华文化之精髓。
三月份班级传统文化布置"向雷锋同志学习"活动各班完成全校性活动营造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培养"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
四月份"革命故事会"缅怀先烈清明节扫墓活动各班完成全校性活动弘扬革命优良传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五月份社会实践活动――"端午文化""爱我传统文化"手抄报比赛《一次家务劳动》优秀作文展家长指引级组中完成全校性活动了解端午文化,感受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怀,接受"劳动最光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