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关于草原的古诗

关于草原的古诗

时间:2023-05-30 09:02:5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草原的古诗,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于草原的古诗

第1篇

关键词:农远小学古诗文 探究式教学

从2009年开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简称农远工程)在我们省全面实施。农远工程实施几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秉持把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科学教学方法和先进科技文化送到了每一所农村学校的原则,搭建了传输平台、管理平台和资源平台,并通过模式一(教学光盘播放点)、模式二(卫星教学收视点)和模式三(计算机教室)的逐步推广,为农村中小学实施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我校在模式一配备的34寸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和成套教学光盘基础上增加了室外卫星接收设备(天线、高频头等)、卫星电视收视设备(卫星电视接收机、电视机等)、卫星数据接收设备(卫星数据接收卡(内置)、调制解调器(内置)、光盘刻录机(内置)、计算机、互联网接入设备、打印机、电源等设备,模式二基本建成。因其有效的实现了卫星网和因特网的结合,可随时获取多种媒体资源,时效性非常强,并可将下载的教育资源大量存储在计算机,可收看空中课堂等节目,还可辅助教师备课、课堂教学等,基于此,我们探索了在丰富的教学资源条件下开展小学古诗文探究式教学。

一、古诗文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指导下,秉承我国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应该将古诗教学作为阅读教学和学生审美观培育的主要渠道。孔子说:“不读诗,无以言。”在我们这样一个诗的国度,籍以古时教育陶冶情操,丰富想象,培养对汉语言文学的兴趣和敏感力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教师灌输式的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式学习,使得原本鲜活的古诗韵味和意境在机械的教与学中荡然无存。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加快开发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制定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规划,加快开发和制作符合课程改革精神,适应不同地区、不同要求的农村教育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农远工程是推动教学模式更新、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很有必要借鉴探究式教学方法,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引导学生体验古诗歌字里行间散发的古色古香,从而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情感与态度。

二、古诗文探究式教学的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自主探究欲望

小学课本节选的古诗文都是我国古诗歌中的瑰宝,有着特定的历史时空背景和丰富的内涵,诵读时琅琅上口,完全可以借助于网络视频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基于此,我们在讲解《敕勒歌》时,考虑到学生既缺乏对“南北朝”这段历史的了解,也没有草原风光的感性认识,因此在土豆网搜集了《敕勒歌》朗读视频,在悠扬的歌声里领略草原的辽阔和美丽,通过将近10分钟的视频播放,学生意欲学唱《敕勒歌》的兴趣被激发,完全置身于学唱草原歌曲的情境中,学习动力高涨。

2. 开放课堂,发掘自主探究潜能

古诗歌是诗人在所处历史时代,对景色、人物或者事件的描述和感情的抒发,其中很多生活场景虽历经时空更迭,但依旧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找寻。如《咏柳》形象地描绘出枝条细柔修长的杨柳摇摆于春风之中的迷人风态,诗人透过刚刚发出新芽的柳树美丽的姿态,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溢于言表。在讲授本课程之前,我们动员学生和家长一起用数码相机去户外拍照、摄像,把柳叶初出、大自然春意盎然的景象尽数收集,然后和学生一起把照片和录像剪辑、做成影像资料。经过这样一次深入田野的活动,加之教师引导学生在影像资料制作和观看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就可以准确领会春色妩媚之时人们愉悦的心情。

3.课堂上合作探究,拓展想象力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诗歌的讲授重在陶冶情趣,扩展想象力。如果抓住精要之点,增出一两句话,也许就是够了”。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是学习者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情境中,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很有必要利用Photoshop、Authorwear、Flash制作交互式动画课件,还原诗歌意境,进而分小组安排学生用水彩笔或蜡笔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理解的意境,推选代表向全班展示并讲解。如《送元二使安西》,《山行》等诗歌的意境都可以按照这种方式深入发掘。

4.课后作业跟进,型塑古诗歌图像

国家基础教育资源网、小学语文教研平台、语文新课程资源网、豆丁网、土豆网等网络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电子资源。为了巩固课堂教学、节约教学时间,我们可以事先查阅相关网络资源,再利用学校和家庭上网条件,布置学生登陆网站学习古诗歌、拓展视野,提高学习能力。如《赠汪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芙蓉楼送辛渐》、《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都是送别诗,其中不同的情境和感彩,值得对比和推敲,且学生可以通过自学形成古诗歌的完整图像。

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236-03

进入21世纪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学习的得力助手。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整合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主要趋势,这是对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机遇。

信息技术辅助语文教学是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他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的直观性、反馈性等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图、文、声、像于一体,是具有智能化的双向教学活动。不但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还能拓展知识面,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效率。因此,信息技术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广大学生的青睐。现在,就结合实例谈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种渴求知识,探索事物的心理倾向。”学生一旦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有被动学习转化成主动学习,甚至是乐此不疲。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课件可提供丰富的图像及声音信息,这在创设与教学内容一致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丰富的色彩、吸引人的动画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讲《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采用情境导入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地震短片,意在通过声像并茂的短片,把地震给人类带来的灾难直观、鲜活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下子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是学生很快进入学习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如:在讲《桂林山水》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有关桂林山水的的录像。“你从片中看到了那些美景呢?”随着我的提问,学生眼里闪烁出兴奋的神情,纷纷举手回答“我看到了山上的绿树红花。”“我看到了江里的竹筏小舟。”“我看到了碧波荡漾的江水”“我看到了拔地而起的高山”……绘声绘色的演示,仿佛把学生带到了美丽的桂林,欣赏着桂林的山水,一时间,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从而达到了“课伊始,趣亦生”的境界。可见,在教学中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可以是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充分感受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利用音频朗读,扬长避短

语文教学,教师常常要示范朗读课文。由于每个人的普通话水平不同,能声情并茂地朗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借助信息技术。课文的录音大都是一些专业人士朗读的,这些录音可以给学生做朗读范本。特别是对于农村的那些朗读基本功还不够扎实或普通话不够标准的老师更有作用。录音朗读能使学生更加直观地把握课文,知道课文改用何种基调朗读,知道如何处理朗读时候的“轻重缓急”,朗读时的语气、语调都能作为一种信息传递给学生。对于古诗文来说,还能在朗读过程中,向学生传递古诗文的停顿、平仄的变化规律、以及押韵等信息。美妙的朗读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他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基调,就会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还能不断地提高学生读书的兴趣。教师要善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扬长避短,在课堂上,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美的教育。

三、利用图片、动画,再现课文内容,变抽象为形象

现代信息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图片视频信息,借助计算机能有效地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形象化,创设一个丰富的教学情景,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学习《草原》一课,我利用多媒体分步骤的展示草原天空明朗、一碧千里、小丘柔美、牛羊成群的美景以及主人飞马远迎、盛情款待、尽情联欢、夕阳话别时的深情。学生虽然没到过草原,但看课件展示的内容,仿佛身临其境,能充分发挥想象力,很容易理解课文内容:草原景美人更美的主题。再如:学习《林海》一课时,学生对“看,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那些俏丽的白桦的银裙,不是向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句不太懂,于是,我把郁郁葱葱森林周围是白桦树的图片放出来,学生有直观的图片为参照,学生很快理解了这一抽象的比喻:把郁郁葱葱的青松比作大海,把周围的的白桦比作海边的浪花。

学习《》这篇课文时,我让学生围绕“关于,你有哪些了解”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我出示路线图,并借助课件让学生走进那炮火纷飞的战争岁月,感受翻越大雪山、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等惊心动魄的历史,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为学生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文的感情奠定良好的基础。

教学《望天门山》这首古诗时,怎样使学生由“两岸青山相对出”这句诗中感受到作者的立足点在船上而不在岸上,怎样让学生有“两岸青山相对出相对出”的奇特感受呢?在讲述这一情节时,我在多媒体课件上设计这样一个动画:李白站在小船前端,远望天门山,并且让小船缓缓由“天门”驶出。这样一来学生不但对作者的立脚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而且学生也和作者一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直观的再现课文情景,能让抽象的内容形象化,从而为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图像、声音、动画、视频、音频,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再现文本的方法,让学生亲近文本,实现与课本的对话,从而让学生的更加深刻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能让我们轻松愉快的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曹殿梅 袁琳《浅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自主学习中的应用》《河南教研》2006.02 37-38

第3篇

——李晨熙

天是蔚蓝色的,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就如一个妙龄女郎穿了件白色的衣裳。新的一天,新的旅程自然要开始啦!我们来到了锦绣中华,锦绣中华把我们祖国的大好河山都浓缩在一个景区里,听说里面风景美不胜收,百闻不如一见,事不宜迟,let’s go.

经过两个多小时车程,我终于来到了锦绣中华。民俗村。刚下车,我就兴奋不已,连忙高举双手嘴里:"啊啊"大叫。再回神过来,我发现,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静益美好,周围都充满着树木的芬芳,看,那个花坛多大啊,上面的花开的多么灿烂,好象在向我们招手呢!花儿上面吊着一块大牌子,上面写着"锦绣中华。民俗村"这几个大字,这几个大字油光发亮,在太阳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我们在大门外徘回了许久,等了十多分钟,终于进了大门。进大门后,一条笔直的楼梯出现在我的眼前,我顺着楼梯走了下去,迎接我们的是一个开阔的广场,我被各种形形造型奇特的房子惊呆了。我们先走进了喇叭寺,这个喇叭寺外表看似普通,一进去吓你一跳,三尊大佛矗立在正中方,金光闪闪金身普照着大地,旁边有十八罗汉护着身,十八罗汉似睡非睡,神态各异。之后,我们又"闯"进了寒山寺,中山陵等地方,但游了这么久,还没见识万里长城的"英姿"所以我们"调转枪头"直奔长城,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十几分钟的"攀山涉水"终于见到了长城了。啊,长城好长啊,气势好磅礴啊,共长1000多米,东起"鸭绿江畔"西至"嘉峪关",我知道,长城中每一块石都是中国人的骄傲,每一块石都饱含着中国人的汗水,万里长城是中国人智慧与劳动的结晶。远看长城如一条镶嵌在山岭上的一条银链,蜿蜒而曲折;又象是一条巨龙盘绕在崇山竣岭,朝气蓬勃。看着看者,我感到巨龙在腾飞,飞吧飞吧,在世界这个舞台上振翅高飞吧!让世界众人瞩目你的风姿吧!

吃过饭后,我们看了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雄浑的钟声带我们回到四百多年前的万历年间,因倍受惨孽统治,辽东地区满族英雄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建州,以区区四万军队和无畏气概迎战数倍于他的朝廷四十七万大军,在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里,在兵临城下的紧要关头,在铁背山前的萨尔浒河畔,打响了一场决定生死存亡的壮烈之争……看了这部这么震撼的大型原创实景历史剧《金戈王朝》,不禁被那马背上民族的豪迈与雄风感染了,好像自己也亲身经历过这一场惊心动魄,逼真壮阔的历险。

不知不觉,我们一天的旅程快将结束了,这真是愉快的一天,同学们又在议论开了:我们的祖国真是地大物博呀,我们长大后一定要将我们祖国建设得更美丽!

锦绣中华

张灏D

4月8日晴空万里,阳光明媚,我伴随着激动而快乐的心情来到学校。我为何那么开心呢,因为今天我们要去锦绣中华游玩。

在车上我们玩起了关于学习的游戏,随着一声令下我旁边的同学夏海峰就被抽到了背古诗,一个节目接着一个节目,感觉很快就到了目的地——锦绣中华。

首先我们班分别在锦绣中华的出入口拍了照,之后就进入了景区。我们最先看到的是布达拉宫,这和我去年去拉萨看的布达拉宫完全一样,但也确实太小了,只是实物的十万分之一大,所以也感觉不到它的宏伟和壮观。接着来到了香妃墓,正感觉没啥特别的时候眼睛忽然看到了一个小人国,再仔细一看原来是呼伦贝尔大草原,一下我就来了兴致,因为这是我今年暑假要去的目的地,所以我仔细地看,发现草原上有很多小人,感觉自己好象也站在了草原上,呼吸着那里的新鲜空气,臆想着骑着马在草原上奔腾,真希望暑假能快点来到。呵呵,同学们都走了,我快步跟上他们,又看到了迷你型的万里长城,故宫,颐和园,十六陵,杭州西湖等等。

很快到了中午休息和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坐在大榕树下休息,有的同学在聊天,有的在荡秋千,有的在吃零食,快餐很快发到了我们手上,大家象征性的吃了点饭,因为那饭太难吃了!

第4篇

[关键词]语文园地 整组教学 整合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16-018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对一个单元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梳理、整合、巩固,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向学生生活扩展延伸。它具有很高的综合性,在整个单元内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但是,在传统语文教学中,“语文园地”教学往往被简单地作为练习指导来处理,其内涵与亮点都无法显现出来。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语文园地”融入单元整组教学中进行整合教学呢?带着这一研究主题,我们成立了课题组,以人教版二年级教材为例,对“语文园地”教学进行了研究。一轮研究下来,我们发现“语文园地”的课堂教学没有想象中那么枯燥,相反很有意思,很有研究意义。那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将“语文园地”与单元整组教学进行有效整合呢?

一、走进“园地”,了解编写意图

二年级“语文园地”,紧扣单元主题,创设了五个栏目:“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口语交际”“展示台”,有四个单元有“宽带网”。第一学段教材的编排都遵循这一体例。随年级增高,教材增补其他一些内容。

(一)“我的发现”

从栏目的名称就能体会编者的设计意图,是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究、发现。二年级“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主要安排了汉字特点以及构字规律的发现,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另外,在引导学生了解汉字构字特点、词语间联系的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表达方法和标点应用等知识。“我的发现”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差异,提倡分层要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师不要包办代替,过早地把发现结果告诉学生;还要鼓励学生将发现的规律和方法迁移到今后的学习中。

(二)“日积月累”

郭沫若先生曾作诗:“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语文学习的目标就是“胸藏万汇”,只有把大量的词汇熟记在心,才能吞吐自由。二年级的“日积月累”是“语文园地”中的一个重要栏目,增添了能凸显中华文化的、与单元内容密切相关的成语、韵语、对联、节气歌、古诗词、名言等内容,是经典中的精华。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板块,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日积月累”的教学,教师要帮学生弄清题目要求,引导学生在复习已学字词的基础上学习生字新词,感受和强化词语之间的搭配习惯,并进行语文基础知识的综合练习,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要求动笔的题目,要让学生独立完成;要求读、背的短文、儿歌,不要分析讲解;要鼓励学生主动积累词句,将积累的词语运用于口头和书面表达中。

(三)“口语交际”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二年级口语交际的培养目标,即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二年级教材的“口语交际”的话题是丰富的,大致可以分为四个主题:一是自然风光类,如上册园地一中的“秋游”;二是风土人情类,如下册园地三中的“夸家乡”;三是科普类,如上册园地七中的“保护有益的小动物”;四是日常生活类,如上册园地四中的“应该听谁的”。对口语交际的教学,策略上应该是灵活而多样的,可以是情境式、双向互动式、讨论式、解说式等。口语交际教学还要带领孩子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和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四)“展示台”

“展示台”既为学生提供不断展示课内外语文学习成果的舞台,又是激励学生自觉地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不断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的凭借。我们要积极开发和利用好“展示台”,以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二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一》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书签、贺卡,自己写的儿歌、画的图画;《语文园地三》的展示台,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课外识字成果、收集到的北京风景明信片以及自己的文艺才能。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中的“展示台”安排了两项内容:一是展示自己搜集到的描写春天的词句;二是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教材就是以这些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快乐,进而不断产生学习动力,并逐渐使学习成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教材展示的内容只是个例子,教师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更换或补充展示内容,要把选择展示内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五)“宽带网”

“宽带网”是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新增的一个栏目。其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与本组专题相关的资料,并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获取与本组学习内容相关的知识和信息,使课堂学习向课外延伸。全册安排了四次“宽带网”,每次内容基本都有“资料补充”和“拓展要求”两大板块。资料补充主要在于激发学习兴趣,对这一部分只要求能阅读;拓展性要求的提出,则体现一种弹性。教学时,通常是先布置资料收集,再交流收集所得的 资料。因“宽带网”的内容与单元主题相关,所以资料的收集除了在单元学习的最后布置,也可结合单元中课文的学习先行提出。如果因条件所限,学生难以收集到资料,教师可提供一些相关材料,以体现“宽带网”引导探究性学习、拓展知识面、激发学习兴趣的初衷。

二、结合“园地”,定位整组教学目标

“单元整组教学”是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一种单元整体备课、教学的理念与意识。“语文园地”是单元整组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单元整组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求教师必须细读整组教材,不仅研读课文,更重要的是要发挥“语文园地”的整体,定位整组单元教学目标,并紧扣目标展开整个单元的教学。

(一)定位单元整组教学的目标

“语文园地”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放置于每个单元的最后,是作为一个巩固学生学习的过程,拓展学生的知识水平的重要部分。它的编排随着教育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通过练习题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实践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定位单元整组教学的目标,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重视语言积累。“日积月累”中编排的词语、句子、名言、诗词等往往与单元的文本之间存在着联系,因此应贯穿在整组课文甚至整个语文教学中,随文拓展、积少成多。

2.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题,增加语文学习的趣味性和综合性;通过读写说画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3.内容应更加贴近生活,把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语文学习无处不在,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关注生活中的语文。

(二)实施单元整组教学的目标例举

下面以二年级下册第一组“美丽的春天”的教学为例来说一谈单元整组教学目标的确定。

导语:我发现春风是轻轻的、暖暖的,春天是细细的、密密的。我们走进春天,留心观察,一定会有更多的发现。

课文:《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

口语交际:交流“春天里的发现”。

展示台展示的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展示自己的书画作品等。

在细读整组课文,精选教学内容后,将本单元目标定位如下:

1.借助图片,联系上下文,在语境中认识“羞”“遮”等38个生字,会写会用“脱”“冻”等39个生字。

2.在识字中,运用熟字加偏旁或换偏旁的方法识记汉字,培养自主识字的习惯和能力。

3.理解本单元的新词,继续积累词句,认识比喻句,丰富语言。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第一、第二两课和《语文园地一》中“读读背背”的内容。

5.理解课文内容,产生观察春天、探究春天奥秘的兴趣,感受小草顽强的生命力,体会诗人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情感,理解笋芽儿奋发向上的精神,认识到为别人创造幸福的同时,自己也能从中得到快乐。

6.产生观察春天、说说春天、用笔描绘春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乐于与人交流学习成果,在交流和展示中提高语文综合素养。

通过以前的学习,学生已经对春天比较熟悉。我们细读整组教材,制定单元目标,能更好地把握文本,更好地引导孩子进一步了解春天,从而能说春天、写春天。

三、前勾后连,整合“园地”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前后教学内容互相照应、融为一体。“语文园地”的教学并不一定要安排到单元教学的最后,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前勾后联,动态安排,这也是最有效的练习方式。所谓“前勾后联”,就是把“语文园地”中不同的板块内容通过一定方式与整个单元各教学内容进行前后衔接、彼此渗透、有效组合,从而发挥它最大的教学价值。

(一)园地与课文之间的有机勾连

一般来说,园地内容与课文联系紧密。如,二年级下册第一组教材,以“美丽的春天”为主题,一共有四篇课文:《找春天》《古诗两首》《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口语交际安排的内容是“春天里的发现”,展示台展示的是与单元主题相关的收集描写春天的词语、自己的书画作品等。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将课文的教学和“语文园地”的教学融合在一起。可以这样安排:先学第一课《找春天》,并简单阅读选学课文《春的消息》。在领略春天美景图的基础上,布置学生去观察春天,画画自己眼里、心中的春天。学完《古诗两首》,让学生课外去搜集赞美春天的古诗或名句,学习“语文园地”中的“读读背背”。这些既是本课内容的拓展学习,也为“展示台”的交流作准备。学完《笋芽儿》《小鹿的玫瑰花》后学习“语文园地”中的“我会说”。经过一系列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不少关于春天的信息,充分感受了春天的美好,这时肯定有想去领略大自然美丽神奇的念头。这时,就可以安排口语交际的教学和展示台的交流内容。这样,课外的学习就自然成了课内学习的重要补充,给语文学习打造了一片更为广阔的天地。

同样的,《语文园地四》《语文园地五》《语文园地七》,也可以在单元整组考虑中,安排落实园地与课文学习的整合练习,这样的学习省时、高效。

(二)园地各板块之间的内在整合

“语文园地”不仅与本单元的其他组成部分有密切联系,自身各板块之间也有内在联系。虽然每道题目看似独立,但是教学中还应充分挖掘各题之间的内在联系,一环扣一环。二年级下册园地中关于认字的内容比较多,可找准它们的联系点进行整合。如“我的发现”中识字学词的方法就会在“日积月累” 中得到巩固与运用。“口语交际”的学习可以在“日积月累”内容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如,《语文园地三》中“日积月累”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的整合教学。

1.复习本组课文:小朋友,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好!在第三单元的语文学习中,我们看到了(风光秀丽)的日月潭;(瓜果飘香)的葡萄沟;(繁华热闹)的北京城。

2.学习“日积月累”“我会读”部分《敕勒歌》:孩子们,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里,让咱们一起到美丽的大草原去旅行吧!

(学习《敕勒歌》,学后欣赏 “牛羊成群的大草原” 配乐视频)

出示欣赏前提醒:要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的具体情况,并用上这样的句子和大家分享自己的收获。“我看到了( )的( )。” (学生交流草原的景象)

3.学习“日积月累”“我会填”部分。

(1)发现规律。

明亮的( ) 绚丽多彩的( )

繁华的( ) 川流不息的( )

茂密的( ) 风光秀丽的( )

(2)延伸拓展。

①用上这样的词组来说: 的 。

②用句式:“ 有 的 ”说一句完整的话。

活动小结:在这个活动中,大家交到了许许多多的朋友,现在就让我们和朋友一起继续旅行吧!

(3) 口语交际:欣赏了那么多地方的风光,咱们也来介绍我们的家乡!

(学习口语交际课《夸家乡》,引导孩子们用上自己喜欢的语句来介绍自己美丽的家乡)

最基本句式:我的家乡在 ,那里有

的 ;有 的 ;还有

的 。

因为有了“日积月累”前几个环节的铺垫,在介绍家乡时孩子们能用上“日积月累”的词语、句式侃侃而谈,并能自己扩充想表达的内容。这样的板块整合教学,互相借力,学用结合,使“语文园地”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练兵场。

四、拓展延伸,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

“语文园地”是对一个阶段学习中出现的知识点的梳理和整合,更是抛砖引玉,为学生搭建了一个拓展、延伸的平台。它既是联结知识与方法的纽带,又是沟通书本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桥梁。教学时,要以“语文园地”为依据,结合整组教学,设计课外语文实践活动,打通书本与生活的通道,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第一学段的“语文园地”的目的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设计语文实践活动。如,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我的发现”中,要求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每组词的不同特点。教学可从学生的名字入手,让学生观察班级中同伴的名字,调动知识储备,并运用到课堂中。这样不仅活跃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实践相结合,使得学生更加乐意观察生活,在生活中进行学习。

我们还可以把游戏引入展示台,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展示自我。如,教学二年级一册《语文园地二》的“查字典擂台”“开个故事会”,可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之后进行,引导孩子了解雷锋,寻找身边的小雷锋,利用班队课,举行班级故事秀,讲讲身边的雷锋。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主题是“走进大自然”,园地五要求收集气象谚语。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开展 “生活气象知多少”等有趣的小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和家长一起拍摄的照片,说说自己了解到的气象故事……这些,他们兴趣浓厚,课外时间都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都能根据自己的喜好,找到自己的事情,这样使园地知识和单元整组教学美丽相约。

“语文园地”是引导学生进行巩固、积累、运用、拓展的重要阵地,是展示学生学习成果,树立学生学习自信的重要舞台。让我们走进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单元整组教学中进行创造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语文园地”创建成学生学习语文的乐园,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爱语文、学语文,在语文的天地里快乐地成长。

[ 参 考 文 献 ]

[1] 吕冬云.“语文园地”教学模式浅探[J].小学教学参考,2011.01.

[2] 杨飞霞.小学“语文园地”常态教学基本模式[J].小学语文,2010.03.

[3] 孙晓帆.让语文园地成为学生提升的乐园[J].小学语文教学会刊2010.9.

第5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1-0111-01

自古有云: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读一本好书就是一次甜美的享受。每次阅读,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使你神清气爽;每次阅读犹如漫步碧绿的草原,使你心旷神怡;每次阅读犹如欣赏鲜艳的花朵,使你清香满怀;与书为伴,你的人生会更精彩。阅读可以让贫乏和平庸远离我们;阅读,让博学和睿智走近我们;阅读,让我们记住历史和时间。让学生爱上阅读并成为伴随终生的好习惯至关重要。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力差等特点,加上缺少生活的经验,导致了他们阅读量少,阅读的积极性不高等事实。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如何引导学生爱上阅读呢?我结合自己多年的语文教学工作经验,浅谈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1.做好学生阅读"领路人",让学生向往阅读

我们的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学生阅读领路的人,把一本本一卷卷有趣的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学生们面前,让学生兴致勃勃地阅读,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诗意的、快乐的和富有天真浪漫情调的童年。在蒙蒙胧胧之间,为学生的成长,为学生一生的日子,领一段路,打一点色彩,加一点底色。

在教学生活当中,如果想让班级里的学生爱上阅读的话,自己首先要是一个热爱阅读的人。当学生们看到老师手里捧着书的时候,就会很新奇地凑过来看一看老师在看什么,如果看到自己的老师经常会在课间,在休息的时候,或者坐在办公室里,总是静静地捧着一本书,那么学生们也会非常向往成为这样的人。老师自己的一种热情,自己的一种对阅读的热爱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要想让学生爱上阅读,老师必须做好领路人。可是在我们现实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老师拿着教学参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分析作品的写作特色,一路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肢解了作品。在这样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老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读。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如学生学会拼音这个识字工具后,就应该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借助课文注音把书读通读顺。因此我认为: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应该是点拨、启发、激励学生,重点把更多的时间让给学生阅读、理解、品味、感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当好领路人,而不是背着学生走路的人。只有教师成为领路人,学生才会真正爱上阅读。

2.做好阅读宣传,让学生走近阅读

为了让学生们爱上阅读,我会在班级里面为阅读宣传。(1)大声给学生读。比如说每天中午课前的20分钟可以定为阅读的时间,每天读、每天读,学生对于这样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们学校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开展了,每天午间的20分钟阅读,早中晚是阅读时间成为学生一天当中,最憧憬最快乐的时光,然后他记住了这个故事,记住了你这位老师,也就深深的爱上了阅读。(2)讲述自己对书的理解。我们也可以在自己阅读的基础之上,把自己的阅读感悟讲给学生听,听后,他会对这本书有更深的感情,也会不自觉的捧起这本书。(3)通过多媒体的方式,来展示来推荐阅读,要想培养学生爱阅读,学生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学生的阅读爱好培养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也就达不到培养学生爱阅读目的。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最后,还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与作者进行情感交流,与作者产生共鸣。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读书,我自己课余时间也要阅读,提升自己的素质;早读或自习时,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每天抄写一首学生们没有学过的古诗和名言警句。早读课上学生读我也读,我读给学生们听,学生们读给我听,这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地进行阅读活动。在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学生逐渐爱上阅读。

3.树立榜样,让学生走进阅读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经常创设一种浓厚的"书香"氛围和"书林"境界,可以让学生产生一种置身于精神文明宝库的神圣氛围的感觉。比如,收集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欣赏;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叶圣陶、冰心、老舍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并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这样,身边的一个个能亲眼所见的榜样,让学生感受到书海之浩瀚和读书乐趣,从而激起对书的渴望,产生与书交朋友的强烈愿望。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有了这样的日积月累,何愁语文知识不丰富,语文阅读能力不提高。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从而爱上阅读呢?我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内容进行预测、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或读读课题,猜一猜课文会怎么写?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然是最佳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4.开展多种活动,让学生爱上阅读

巧用激励,让学生乐读书,为了"哄"学生爱上阅读,"哄"学生读更多的书,我每周都从图书室借来几十本书,"奖励"给爱读书的学生;每学期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如《草原》一课教学中,教师课前可播放赞美草原的歌曲,播放描绘草原景色的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入情入境,从而激起学习课文的兴趣。教师在引导学生细读第一段时,抓住景物品词句,先读出感受再读出情感,从而体会作者老舍先生是如何触景生情的,然后把作者的感悟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感悟。后面描写蒙汉两族人民的深厚情谊时,可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这样,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感悟作品,加深了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学生一旦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理解文章情境,就会被文章中迷人的种种情境所吸引,对好书好文章爱不释手,越阅读就越想阅读,这样学生也就真正的爱上了阅读。

第6篇

那是在天天六岁那年的三月,那天,是个周末,我带天天到桂湖公园玩。路上,天天说:“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我说好。可是不知道怎么的,肚子里故事倒是不少,适合给天天讲的实在太稀缺。《西游记》故事他也很熟悉,《三国演义》的很多我自己都记不清了,讲希腊神话吧,又记不住那些长长的名字,此刻附上心头的只有几首唐诗,于是“敷衍”天天:

“爸爸给你讲一个诗人写诗的故事好吗?”

“好好!”天天倒是兴致勃勃。

可是到底讲什么呢?我抬头四望,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指头新绿初绽,春意盎然,干脆就讲一首关于春天的诗吧!我开始给天天大声讲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唐朝有一个大诗人叫杜甫……”

我话音未落,天天马上大声插嘴:

“杜甫是诗圣,李白是诗仙!”

“嗯,说得真对!”我从来不放过对孩子表示赞许的机会,更欣赏他在我讲的时候随时插话,因为这说明孩子的小脑袋在跟着我一起转,也许有时会转到别的地方去,但如果没有自由的想象力,孩子怎么会“跑题”呢?

答应了孩子要讲故事,那么必须还是得有故事的样子,我心里想:把诗人写作诗歌时的背景连着诗歌一起介绍,不也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吗? “天天知道,杜甫是中国的大诗人,不过你知道吗,杜甫还在我们成都生活过几年呢!当时,他就住在爸爸带你去过的杜甫草堂。那时候,杜甫有个邻居,叫黄四娘,黄四娘有一个爱好,你知道是什么吗?”天天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

我告诉他:黄四娘最喜欢养花了,她养了很多很多的花,有一年春天,就跟现在一样,她花园里面的花儿都盛开了,杜甫在花园里游玩,欣赏着这美丽的繁花,还有花丛中飞舞的蝴蝶,小鸟在树梢上婉转啼叫,真是一幅美丽的画!

天天听得出神了,握着我的手,走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努力想象一千多年前的鲜花。

我继续讲:杜甫心里就想啊,这么美丽的景色,我一定要写一首诗记下来!于是,他就写了这首《江畔独步寻花》。我把诗歌给天天背了一遍,根本用不着多余的解释,天天就完全理解了这首诗。

而这次经历对孩子最重要的影响是,他从此觉得古诗很好玩。又好听,又有故事,一石二鸟,因此就开始经常缠着我要讲诗词故事了。

对很多人来说,古典诗词仿佛是供奉在神坛上的塑像,可远观而不可亵玩。一些家长更是认为古典诗词距现在过于久远,一些语句连家长自己都不懂,怎么给孩子讲。其实这种观点不一定正确。从语言发展的角度上说,古文与现代文是一脉相承的,阅读古文会有一定难度,但是对大多数经历过正规教育的家长来说,应该不是太大的问题。其次,适合儿童阅读的古诗一般语言都较为简单,没有太多的生僻字词,加之儿童古诗词读本大多有较为准确的注释,父母粗看一遍,理解意思应该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如果就这样直接给孩子讲,似乎情节性弱了一点,孩子也不会满意,所以,我采取的是背景加释义的方式,在讲一首诗之前,先了解这首诗相关的背景,再将背景与诗歌内容结合起来,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当然,有时候也会觉得有些“简陋”,不过这种情节上的简陋往往可以以诗歌的音韵、节奏、内涵之美来弥补,因此,孩子一般来说是比较满意的。

自从那次去游桂湖公园给天天讲了杜甫作诗的故事之后,天天对诗歌故事的兴趣陡然增加,天天睡觉前都要我讲诗词故事,于是,我就用这种方法,给天天讲了很多诗词。比如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按照讲故事的要求,我先给天天讲了这首诗写作的背景――

唐朝著名的大诗人白居易,原来是个大官,后来因为被人陷害,就被贬到江州当一个小官了……

“江州是什么?”天天是个每个细节都要弄清楚的孩子。

我耐心给他解释:江州是一个小地方,这里也很穷,大家听说大诗人白居易来了,都很高兴,也都很喜欢他,白居易在这里也就交了不少朋友。

有一个冬天,天很冷,马上就要下雪了,白居易坐在家里,想:这么冷的天,干什么好呢?干脆喝酒吧!不过古代的酒跟现在我们喝的白酒啤酒不一样,是用米酿成的,刚酿出来的时候,上面浮着一层细小的泡沫,泛着绿色,跟小蚂蚁一样,好可爱的。而且古代人冬天喝酒的时候要用火炉温一下。

“这样就不会感冒。”天天从医学角度很老练地进行了解释。

我笑了:是啊,可是,一个人喝酒太孤单,白居易想请一个朋友来一起喝,于是他就想到了刘十九。白居易就想写一封信给刘十九,白居易是诗人啊,所以他的信也是用诗来写的:我刚酿好了美味的米酒,小小的泡沫浮在酒面上,就像绿色的小蚂蚁。我温酒用的,是一只小小的红泥的火炉。天晚了,看来要下雪了,我的朋友啊,你可以过来喝一杯吗?

我给天天解释了这首诗,又给天天读了一遍,没想到的是,他的好奇心还没得到满足:“后来呢?”

我楞了一下:白居易诗里面没有讲后来怎么样啊?不过为了不让天天失望,脆就根据诗意杜撰了:

“后来啊,刘十九看到了这首诗,高兴极了,马上跑过来和白居易一起喝酒,两人正在喝酒的时候,天就下起雪来了,外面天寒地冻,里面两个人喝着烫过的热酒,聊着天,真快乐啊!”

孔子曾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在古代,诗歌本来就是诗人们用来记录人生经历、抒发个人感受的工具,从这个角度说,每一首诗就是一个故事,蕴含了诗人的一段人生经历,甚至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背影。而从知人论世的角度说,也只有了解了诗人的人生经历、思想特点、创作背景,才能够更直观深入地了解一首诗。而在给孩子讲诗歌的时候,将诗歌讲解与背景介绍适当结合,将单纯的意义讲解变成立体的背景、诗人、内容介绍,既比较全面地让孩子了解了诗歌,又更受孩子欢迎,何乐而不为呢?

只要我们注意阅读和积累,就会发觉,很多诗歌背后经常都有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比如在讲了《问刘十九》之后不久,我又给孩子讲了《赋得古原草送别》。

那是一个冬日的周末,有成都难得的阳光。“爸爸,给我讲个故事吧!”

我索性让他自己“点菜”:天天说讲什么诗词吧?

他想了一下说:“讲那个白居易的什么古原草……”

我笑着说:“是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吧?”

“就是就是!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天天应该是从他的诗歌碟子里听到这首诗的。不过看样子他对这首诗大致意思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我不给他一点新鲜货色,估计是无法让他满意的。因此我决定把与这首诗有关的故事讲给他听:

白居易还是个小朋友的时候,就十分喜欢学习,很爱看书。很小的时候,他还不会说话呢,他的奶妈抱着他,就指着屏风上的一些简单的字念给他听,后来他会说话了,居然那些字就都认识了。他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写诗。等他长大的时候,他的诗就写得很好了,后来他就到了长安去。按照当时的习惯,他要把自己的诗歌给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看,所以,他就来到了一个著名的诗人顾况的家里。

“我怎么不知道这个大诗人呢?”

天天觉得自己诗歌“造诣”已经很深了,对现在居然冒出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的大诗人觉得很奇怪。

我笑了笑,继续讲:“顾况在当时很有名,不过现在不是那么有名了。白居易到了他家门前,先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一张纸上,让仆人传进去,把自己的诗歌也托仆人带进去。谁知道啊,顾况看见白居易的名字就哈哈大笑说:“京城米价很高啊!白白居住恐怕不容易啊!”

“什么意思啊?”

六岁的天天一下子很没能明白这个文字幽默。我跟他解释:“白”就是不给钱,“居”就是居住,“易”就是容易,顾况把白居易的名字拆开了,意思就是白白居住很不容易,他在跟白居易开玩笑呢!天天明白了,也跟着咯咯地笑。

可是,当顾况笑过了之后,拿起白居易的诗歌一看,大惊说:“能写这么好的诗歌的人,在京城白白居住也是很容易的啊!”马上派人把白居易请进来,大家一起喝酒聊天。后来,白居易在顾况的推荐下,又结识了很多诗人,他自己后来也成为了一个大诗人。顾况称赞的这首诗,就是《赋得古原草送别》,我们一起背一下好吗?

我知道天天对这首诗已经比较熟悉了,答应得很干脆。于是,在车水马龙的街头,我牵着天天的手,一起大声背诵。我们刚背完,天天就着急地说:这首诗的前面我明白什么意思! “好啊,那你给爸爸讲一下好吗?”我说。

“好!”天天答应:“古原上生长着很多小草,每年会黄一次,枯一次,没有一次。也会生长一次。野外的火烧起来但是无法烧完它们,春天来了,春风一吹,又会生长出绿色美丽的小草了!”

“天天解释得真好!后面什么意思呢?”后面四句,天天却不是很明白。

“好的,爸爸来讲。草原上盛开着一些小小的花,这些小花啊,生长得很远,连古代留下的道路上都生长着它们;草原很宽广,草的绿色一直延伸到古代留下的城市里面。现在又要送我的好朋友离开了,这里的王孙就是指作者的好朋友,萋萋满别情就是说,我的心里就像这凄凄的春草,充满了离愁别绪啊!”

“哦,我明白了。”天天点着头说。我没有要求他,他自己又大声地把这首诗背了一遍,古人说,读书切忌太匆忙,涵咏工夫兴味长。天天倒是以自己的行动来实践这个理念了。

第7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音乐 整合

在知识经济到来,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形势下,国家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而高素质的劳动者来源于优质的教育。目前的语文教学,因为应试,忽视了语感的培养,更忽视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育,把知识的传授强调到了不应有的程度,使学生成为了做题的机器,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语文所应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素质的培养。

音乐与文学的亲缘关系渊源已久,从因乐音不同而分出“风”“雅”“颂”的《诗经》到由音乐机构演化为诗体代称的“乐府”,从配乐歌唱的“曲子词”(词)到诙谐的“元散曲”……音乐与文学一直相伴成长。小学语文具有很强的感彩,教材中的文章大多是情文并茂的名品佳作,有部分课文直接就是一首歌的歌词,而音乐长于表达情感,她有很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恰当地使用音乐,能使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趣味盎然,更能引领学生走进一种美好的境界,把老师怎么也讲不清,课文中蕴含的东西淋漓尽致地传达给学生。因此,音乐与语文的整合,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训练思维,调剂学生的精神状态,还可以丰富语文教学资源。

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提出的目标之一就是“改革过于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基于以上理论思想,我们试图把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情感的特点有机地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以恰当的音乐为手段,通过师生互动,使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化、情趣化,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想象力、思维力及语感、习作等语文综合能力得以提高。

一、利用音乐辅助阅读教学,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与感悟。

1.在一堂课的开始,用音乐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堂课的开始,学生的心中总是充满期待。此时,我们可以放一段合适的音乐作为开场白,利用音乐来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这样做既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又能调节学生的情绪,为整堂课打下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

2.在讲解课文时播放音乐,使学生进入情境,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

教师在课堂上讲读课文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但课文中的有些语句,教师很难用语言讲解清楚。比如,古诗词中描绘的意境,学生单凭借文字很难想象出来,此时我们选一首与课文情感一致的乐曲同步播放,音乐的节奏、旋律就会将学生拉入乐曲所交汇的海洋中神游,学生更容易进入情境,想象出画面,此时的乐曲能将老师想表达而没法表达出来的东西传授到学生心中。音乐引入低年级课堂教学效果更明显。如教学《小小的船》时,这篇课文本来就是一首歌的歌词,教学时配上音乐让学生们唱唱演演,孩子学得快乐,理解透彻,记得牢固,又怎能不爱上语文课?

3.在朗读课文时播放音乐,为学生进入课文情境激起情感。

学生有时读不出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此时,老师配以恰当的音乐,可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丰富学生的情感空间,使学生在美好的旋律中进入语言情境,使学生的朗读达到一个新境界。

二、利用音乐辅助作文教学,为学生的习作插上想象的翅膀。

1.低年级听音乐讲故事。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低年级学生惧怕写作的现象比较普遍,我们可以借助充满童趣的音乐进行教学,让孩子听音乐讲故事。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

2.中年级听音乐写作文。

小学中年级学生都感觉作文难,而且构思更难。我们可以让学生先听音乐再写作文,这种方法能大大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比如:指导学生写关于妈妈的爱为题材的作文时,可播放《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曲,先让学生在歌曲中回忆妈妈疼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语言自然源源不断。

2.高年级欣赏音乐,想象写作。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基本的写作技能和鉴赏能力,我们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想象。可以放一首乐曲,比如音乐教材中有二胡独奏曲《赛马》等,放给学生听,让学生展开想象。学生也许根本没去过草原,但他们通过聆听音乐,展开想象,会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三、利用音乐增强记忆效果,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文学语言。

语文注重文学积累是大家的共识,然而学生最烦的就是背书。这个难题用音乐来尝试解决,效果要好得多。

小学阶段古诗文背诵积累是小学生必做的功课。我在请学生背诗前不说请他们背诗而是请他们听歌,学生顿时兴趣盎然。比如:想请他们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先请他们听、学唱王菲的《但愿人长久》。学生不但想学,而且背得极快。对于没被谱成歌的诗文,我让学生自由用他们会唱的歌曲进行改词。学生觉得好玩,背起来要顺畅得多。

四、利用音乐消除听课时的疲倦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学得轻松自然。

音乐可在小学语文教学的两个环节间起一个过渡的作用。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孩子注意力持久性不足,穿插优美抒情的音乐,能让学生舒展紧绷的脑神经,得到放松,从而消除疲劳。在高年级课堂教学进行中插入音乐,在调节放松学生神经的同时还能深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如在课中或课尾,学生学习疲倦时穿插一首与课文联系紧密的乐曲,既能消除学生的学习疲倦感,又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五、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让学生浸润在语文与音乐整合的海洋中。

1.为了使课题研究收到更好的效果,我们将课内课外结合起来,让学生浸润在语文与音乐整合的海洋中。我们取得校领导的支持,将上、下课铃换成音乐声。早上在学校到校时,中午午饭前,晚上放学时,寄宿生熄灯前,我们都用校广播室播放音乐或是配乐朗读带等。中午20分钟练字时,我们也放古筝一类的乐曲,让学生在柔和的音乐声中练字,使学生的心宁静下来,提高写字水平。

第8篇

台湾作家林清玄在《清凉菩提》中说:“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贫穷生活中失去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物质财富的累积,而是来自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感情。人的富有实质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研读上面材料,请从“贫穷”、“富有”或“贫穷和富有”三个话题中任选一个话题,写―篇文章,文体自选,文题自定,不少于800字。

学生卷一:

心贫则贫,心富则富

浙江湖州中学莲花庄校区高三(1) 王爱琴

雄鹰是富有的,因为它拥有蓝天;鱼儿是富有的,因为它拥有大海;猛虎是富有的,因为它拥有森林;骏马是富有的,因为它拥有草原。而人是否也是富有的呢?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人类拥有整个世界。

从孔子的“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到菲尔丁的“把金钱当上帝,金钱会像魔鬼一样来整治你”,从于谦的“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长短”到叔本华的“财富就是海水,饮得越多,渴得越厉害”,每个人都会对“富有”做出不同的阐释;而我觉得心贫则贫,心富则富。

人的富有不是来自物质财富,而是来自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感情。

有位富人在沙滩上漫步,正好碰上了一位衣衫褴褛的渔夫在打鱼。富人就上前问道:“你这样打鱼一天能挣几个钱?”渔夫答道:“能够养家糊口就不错了,哪能挣啥钱呢?”“你真是太贫穷了,看我西装笔挺,皮鞋锃亮,住洋房,开轿车,偶尔还可以到海边散散步,比起你来,我真是幸福多了。”可过了没多久,渔夫又在沙滩上碰到了这位富人,可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吃一惊。只见他面黄肌瘦,衣不附体,一打听才知道,原来他的几个儿子为了分割家产,自相残杀,闹得家破人亡。这时,富人说道:“原来你才是真正的富有者。荣华富贵只不过是过眼烟云,只有心灵的富有才是永恒的。”

人富有的实质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纵然饥肠辘辘,也决不吃“嗟来之食”的穷人不由得让人肃然起敬。在如此恶劣的情况下,也决不因贫穷而失去为人的尊严,可谓“贫贱不能移”,试问又有几个人能做得到呢?

曾看到过这样一张照片:一位老乞丐颤颤微微地用手把自己碗里的钱分给另一位残疾小乞丐。就在递钱的一刹那,时间和空间都为它停滞,短短的瞬间化作永恒……看见这一幕,谁能不为之震撼?

雄鹰是富有的,但蓝天更富有,因为它用无微不至的情关怀雄鹰;鱼儿是富有的,但大海更富有,因为它用博大的胸怀拥抱鱼儿;猛虎是富有的,但森林更富有,因为它用温柔心呵护猛虎;骏马是富有的,但草原更富有,因为它用热烈的吻安抚骏马。而人类是最富有的,因为她用广博的爱接纳世间的一切……

(本文原始得分:48)

学生卷二:

半边天

浙江湖州中学莲花庄校区高三(6) 汤晶

贫穷与富有,永远是人灵魂与肉体的半个天空。

―― 题记

当摇滚教父崔健嘶吼着“一无所有”时,所有的人都坚信这时的他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财富。这是来自后现代对“贫穷”的膜拜,也是对“富有”的升华。

踩着巨人们的肩膀行至今日的我们,不再困顿于物质的匮乏,却在不断曲解着关于贫富的定义。回溯历史,检视当世,我们应该清醒:贫富不是物质的距离,而是无数高贵内涵的展示。

当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后,他才有了“竹杖芒鞋轻胜马”的隽永飘逸;当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时,他才有了“采菊东篱下”的恬淡悠然。他们都因着对物质的屏弃而灿若星辰,能够直面心灵的真实而造就了思想上的亭台楼阁。当兴衰已澄然于天地,内心便如一泓明静的湖水,即便肉体最终泯灭精魂便携着那些高贵的东西流芳后世。就像曾经的纨绔曹雪芹,当家族的辉煌子虚乌有后,才有了《红楼梦》的降世,欢颜苦泪便集结在连珠妙语之中,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过眼云烟的繁华,而是作者穷尽一生心血的写照。

同样的苍凉人世,历经桑田修成正果的典范《简爱》,让人们坚信:精神的力量最终能够抵抗命途的多舛。当简爱前半生的坎坷几近绝望时,她像永不低头的野草顽强执著地与生活抗争,这是对生命的呐喊。简爱的贫穷与富有将继续留待后人的评说,而我们所应汲取的是在任何时候都未曾放弃过的生活信念,是她这平凡而又不平凡的身躯所展现的高贵物质。

无数的贫福辩证让我们更明朗地获悉生活的真谛。当我们徜徉在物质的海洋里时,请不要忘了感情的给予与收获;当我们身陷困境时,也不应该气馁悲观,相信春暖花开之际,上帝总是会向你播洒福泽,充盈人生的两个半边天!

(本文原始得分:48分)

学生卷三:

富如朝露,爱如泉

湖州中学莲花庄校区高三(6) 丁云峰

我们总在凡尘的旅途中奔跑,寻觅,徜徉,怀疑,感伤。淡定不惊的人世中仿佛倏然失却了静态的美丽和诗意。人们沿循着光阴的轨迹,乞丐,农夫,僧侣,商贾,迷惘的人们在心灵的岔口上各行其道,渐行渐远。于是,富庶,俨然成了云端上的公主,若隐若现,若即若离……

富如朝露,充盈在心内的善,才是泛起在天角的红霞。活着,凝结了幸福,归去,余下了满足。千百年的轮回,那静默在深邃金殿里的皇袍龙椅,在历史的呓语中悄然抹杀了多少回忆和安定?权力,地位,万岁,无缘身居高位的生灵窃以为真实的富裕本应如此。“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看似确是拥有了无尽的财富。但是,在屋檐下沉默了几代的人又怎么会知道,高处不胜寒?如果丢掉了寄寓在心内的富庶和满足,又有多少幸福弥留?

不妨微笑着给生活带去你的阳光罢,生存在宁谧的世间,以湛蓝云天为友,以寥廓大地为家。当你把心倾注在善里的时候,一定会猛然顿悟生活的真义。原来,平和如水的生命,默默流逝的时光残迹,在回忆里沉淀许久的幸福,竟会存在与属于你的,天下最华美灿烂的花园。

是呵,一无所有的人也是幸福的,寻求财富,倒不如寻求满足。我相信平凡的人定会拥有更高尚的一切。正如默然徘徊在月下,沉浮在星光里的诗人和歌者,被狂风吹乱的心,被波纹点化的音符――升华成睿智的旋律。世俗的繁华,只因为那凝固在琴弦笔尖的灵魂,只因为超然的平和,万物飘游,过眼云烟。

富如朝露,任真心停泊的家,才是我们深深扎根的土地。君王的家,看似熙熙攘攘,却总因为滴淌着鲜血的皇权利刃,而变得支离破碎,崩溃瓦解。于是,没有财富,但知道感恩的人,家,就成了他最坚固的城堡,最透人心脾的所在了。是呀,就算拥有天下又怎样?如果真龙找不到盘柱,众神失去了奥林匹斯山,万能的宙斯迷失了赫拉和他的圣子,且问,这些拥有神力的诸圣雄腾,却怎因为家的消亡,而变得无影遁形了呢?古人说,“只羡鸳鸯不羡仙”,因为爱而富足的小家,缘于本心的安定而永久芳香。

我梦见有一天,一家人围坐在鹅黄色的吊灯下,灿若群星的笑嫣,在妻子儿女的脸庞徐徐荡漾……难道,我还不富有么?她们原来就是世界上我最最美丽的珍宝呀!

富如朝露降人间,但若没有这满身满心的爱之绿叶,又怎能承担起物质和精神的财富呢?莎士比亚说,爱的理由,是没有理由。我也一直坚信,爱,是奇迹发生的本源。我坚信血缘决不是亲人间的唯一凭证,我坚信自己不是个冰冷的玩偶!――有一天,“需要”将是表示幸福的词汇。善良,关怀,家的呼唤――爱,直抵你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爱,仿佛从地心喷涌而出的温泉,仿佛从云端微弯垂挂的彩虹,仿佛今生睁开眼的第一道光华――

心越宽广,接受和给予的爱就会变得更加香气袭人,醉心温暖。沐浴在爱之温泉,赏听富庶的箫声滑过凡人的耳际,我的,你的,只因为拥有爱,心――富甲天下。

(本文原始得分:49分)

(供稿老师:周学红 沈娅)

余荩老师阅卷后认为:

这三篇作文之所以不需作逐一的点评,是因为我觉得它们的写法属于同一类型,写作水平也大体相近,甚至优缺点也具有共同性,所以我在此综合地说一点读后的感受。

我同意原来的评分,三篇作文都可判为48分左右的良好档次,难以进入优秀之列。

这三篇作文值得肯定之处是:准确地把握了题意,立意适题,能从所积累的书本知识中得到一些感悟,这些知识材料和感悟能够比较集中地表达中心思想,结构具有整体感,语言具有一定的文学性色彩,文笔还都带些蕴藉之味。这些都保证了它们得到中等线以上的成绩。

但是,这三篇作文又都明显奉行近几年来大行其道的应试写作套路,共同存在着具有普遍倾向性的新模式化的病症。此类模式被越来越多的考生,甚至还包括一些写作指导老师,视为应试得高分的不二法门,这不能不令人深感忧虑。这种新八股在应试中领了三五年,现在已经陈陈相因,令人生厌了。因此,我借这次点评,作点呼吁:呼唤生活真实,突破模式束缚。

这些新模式的表现,大体可以作如下两个方面的概括:

1. 以两个构成要素(故纸堆与漂亮话)为基本支撑点,从而叠架全文。这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书袋”+“美语”=“好文章”。

2. 显现出两个不良症:缺乏现实生活的真实感,缺乏自身实践的真切体验。此中少见生活的源头活水,少见亲身经历或者参与的实际活动的真迹。

不难发现,这三篇作文都遵循这种模式,患了上述两个“缺乏”的不良症。它们尽管

在遣词造句、材料选择等一些细部有些区别,但总体写法同出一辙,其症结也正在于生活养料的不足,在于对实际生活的吸收消化力的欠缺。

这种新模式问世以来,对考生的诱导至少已经产生了两个方面的负面影响:

一是它在构思套路、结构框架、表达手段等方面,都在示人以写作的僵固的死法,让学生奔波于这条“捷径”,掌握速成的写作“诀窍”。它看似授人以渔,实则极大地阻碍了写作活动中的创造性发挥,从而使文章变成了千人一面,甚至使学生失却了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即以这次考试作文《心贫则贫,心富则富》为例,显然它是经过某种“标准”化训练而产生的且被视为应试写作的流行范式。此文以书本材料(故事与古诗文)为主体内容的依据,从中作些生发,再辅以两段互相照应,而且十分对称的注重辞采的排偶句作为开头和结尾,成文似驾轻就熟,但露出了囿于格套的形迹。其他两篇也大抵借古人古事来解读贫富之义,用空灵的美言作些点拨,并非说作文不能用这种法式,但是群起学步,就有“至今已觉不新鲜”的诟病了。

二是由于它唯以书本知识为内容之源,以华词丽句为外饰,以逞博炫美(是刻意化妆的美,而非本色美)为能事,反而更显出缺乏生活营养的病态。写作中的生活、思想、感情等等根本性要素在这种模式中被冲淡了,被挤掉了,从而减弱甚至丢失了可贵的真实性与深切感,也形成了与现实脱节与时代游离的写作导向。依这种模式复制的产品,往往如一个塑料模特,虽肢体俱备,做工精良,却缺少血肉与精神:又如一个初生婴儿,虽面目姣好,却少了一点自然发出得活泼泼的啼声,难显真实生命的活力。

我绝对不是反对读书,写作与阅读的密切关系自不待言:我也不排斥引用古诗文并加以生发的写法,书本知识当然也是一种写作材料。我只是觉得,作文中不见了第一性材料,以抄书背书为文,以向古人找话头为唯一的写作通途,而且这种现象与风气在中学生应试作文中仍然普遍存在,就更有必要重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告诫了。如果脱离现实,不注重生活积累,缺乏真实的人生体验,那只会使作文走入越来越狭窄的歧途。我也知道当前中学生的生活天地本不宽广,作文内容只好多求之于书本,这也可说是反映了他们的无可奈何的生活“真实”。不过,我还是要强调:关注生活,贴近时代,留心周围多彩的世界,作文才会反映更高更深更活的真实。作文教学指导唯以那种新模式为范本,只是孤立机械地灌注某些得分“秘法”,诸如“开头要用排比句”,“中间要引古诗文”之类刻板的条条框框,是否都具有科学性,是否都体现写作规律,现在似也值得反思。

第9篇

研讨会收到论文30余篇,28位代表在大会上宣读论文。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本次学术研讨会旨在弘扬、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文化,深入开展阴山音乐文化研究,交流近年来内蒙古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教育经验和乡土音乐教育研究成果。会议围绕阴山音乐文化的科学界定及其概念、范畴、源流、内涵与外延、学科定位,乌拉特、鄂尔多斯音乐文化、二人台、漫瀚调、爬山调等方面的研究,黄河音乐文化与草原音乐文化的关系及比较研究,环阴山地区宗教、仪式音乐以及音乐文化志的考察与研究,匈奴、突厥等古代阴山地区少数民族音乐研究及阴山地区音乐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多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学术探讨,同时对内蒙古乡土音乐教育的现状也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另外对于新世纪内蒙古高校乡土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创新,内蒙古乡土音乐资源与高等音乐教育之关系,高等师范音乐教育如何突出民族与地域特色研究等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综观会议研讨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关阴山音乐文化的诠释

这是本次学术会议的重点研讨议题之一。这方面的论文集中就阴山音乐文化的科学界定及其概念、范畴、源流、内涵与外延、学科定位等问题做了必要和细致的探究,采用历史学、地理学、民俗学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方法,拓宽了研究领域和视野,以有利于阴山音乐文化研究向纵深方向的发展。

樊祖荫(中国音乐学院)在其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谈到:“本次会议把阴山音乐文化与乡土音乐教育研究联系在一起进行研讨很有意义,很有战略眼光。这是两个既可相互独立,又有着紧密内在联系的课题。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渠道最重要的有两个:一个是民间活态的自然传承;另一个即是通过学校的教育传承。我谓之“双渠道传承”,后者正是我国百年学校音乐教育中所严重缺失的。只有让青少年们接受优秀的传统文化,才能使民族文化之根深深扎入大地,继而枝繁叶茂”。

赵宋光(星海音乐学院)在题为《阴山南北河套内外,地理迁活历史》的论文中,通过从古到今这一地域的35项可以载入史册的事项的详尽描述中指出:“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有几十个古代民族曾在这里交汇融合。几大文化板块交接在近代史上撞击出绚丽的火花,当代航天飞船返回地球恰恰选中这里的一片平坦的草原为适宜的着陆场等,这一切历史事项又将预示着什么样的经济、文化前景呢?解答这一历史之谜是当代文化研究的职责”。

冯光钰(辅仁音乐学院)在《阴山地域文化区传统音乐的保护与当代生存发展之路》的论文中指出:“阴山山脉横亘在内蒙古中部及河北北部的广大地区,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区。有丰富多彩的传统音乐品种,应当从系统性、整体性、开放性三方面揭示这一地域文化区传统音乐的特性;进而去寻求这些传统音乐当代的生存之路。”同时他还提到:“值得高兴的是,继长江、草原的纵横交错板块状地域音乐研究取得初步成果后,现今又由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与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学会北方草原音乐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的‘阴山音乐文化与内蒙古乡土音乐教育研究’学术研讨会,开启了‘阴山山脉音乐文化’研究的进程。这次学术研讨会将‘阴山音乐文化’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无疑是很有研究意义和学术价值的良好开端”。

潘照东(内蒙古社科院)在《阴山文化及其历史影响》的主题报告中指出:阴山音乐文化是阴山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要研究探索阴山音乐文化,就有必要对阴山文化做全面的诠释,从阴山的定位、内容、内涵、特点及其历史影响做出翔实、严谨的学术阐释。并引用明代顾炎武之言,以“得阴山河套得天下、阴山河套安天下安”之言,强调了阴山独特地理位置的重要性,阐述了阴山文化是联系中原文化和草原文化的纽带,在整个中华文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阐述了移民文化所具有的包容并蓄、融会贯通的多元复合型文化的特点,内涵、底蕴更为丰富,历史影响更为深远广泛。

柯沁夫(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高举阴山文化旗帜,探寻啸乐文化源流》的论文中首先高度地评价了包师音乐学院高举“阴山音乐文化”旗帜的深远意义。并通过“阴山文化”与“泛阴山文化”区域范围的阐释中指出,必须承认阴山文化圈的文化是以草原原生文化为基本形态,是最为生动和最有代表性的,是以草原民族和中原民族交融中实现文化变异和创新发展起来的次生文化、共生文化。三种文化共同组合为中国北方富有特色的复合文化。并对“啸乐文化”的界定、内涵与外延,“啸乐文化”的重大学术价值与历史意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王炜民(包头师范学院历史学院)对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阴山文化研究》课题做了介绍,并就此课题选题的意义和思路,中国文化和阴山文化的关系;阴山文化和草原文化的关系等方面做了深入的阐述,他强调阴山文化在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却没有真正反映出来,并呼吁深入地挖掘阴山文化是我们的职责。

张贵(包头医学院历史学院)在发言中认为,阴山音乐是中华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阴山音乐有着自身的特点和独特的魅力,发掘阴山音乐文化资源,创作阴山音乐精品,必将推动本土音乐的发展,促进我国音乐的繁荣。

二、蒙汉交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

研讨会将乌拉特、鄂尔多斯音乐文化、二人台、漫瀚调、爬山调等方面的研究作为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体现了本次会议对蒙汉交融的区域性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研究特别关注,并试图以更为广阔的视野来研究这些姊妹艺术之间的关系,从而进一步明确这些姊妹艺术在其整体文化中的位置和作用。

郑少如(西口文化研究会)在《再论西口文化》的论文中指出:“西口文化是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交流汇萃之地,是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交汇交融之果,因此有着鲜明的特色,是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是草原文化最为闪光的一颗明珠。”并通过西口文化与草原文化;西口文化与包头的品牌文化;西口文化与晋商文化;西口文化与旅游文化四个方面进一步阐述了包头是个非常适合发展经济的地方。又是晋商发展延续的脉络,所以包头要打出自己的文化品牌,以使相关产业才会兴旺发达,繁荣昌盛。

柳陆(包头文联)在题为《西口路上的苦歌与心歌》的论文中通过多次对西口路的田野调查认为:“走西口的人共同唱的这些民歌,是在黄土高原那些穷乡僻壤缘起的,其传承流变中经受苦难历程。大量的民歌所反映的生活、表现的主题、演唱的风格、抒发的情感、律动的节奏,无不带有比一般民歌更加浓厚的悲切色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这些民歌不是唱出来的,而是“哭”出来的。山曲儿作为民间乡土文学,它最大的特点是方言的使用。也正是这些大量的有生气的方言,才丰富了这些山曲儿的艺术魅力,使之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李野(内蒙古诗词学会)在其论文《蒙汉文化交融的产物———漫翰调与二人台》中认为:“包头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包括北方许多游牧民族和汉族)的活动区,因此,包头的历史,是历代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编写的。包头的文化,也是先后活动于这一地区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包头的文化,是一种多元融汇的文化。所谓多元融汇:一是多民族文化的融汇;二是多种宗教文化的融汇;三是多种地域文化的融汇。”由于蒙汉两族音乐长期的密切接触和双向交流,所以二人台的唱腔和牌曲,从旋律、节奏、发音吐字的方法到器乐的演奏技法,无不渗入了蒙古族音乐的一些影响、一些韵味。而融入二人台音乐的蒙古族乐曲,也受到汉族民间音乐的影响,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得同二人台音乐浑然一体。漫瀚调的曲调主要来自鄂尔多斯高原的蒙古族短调,虽然也有一部分源于汉族的山曲儿,但从总体来讲,漫瀚调是蒙古族民间音乐同汉族的民间诗歌的融合,也可以说是一种大型的“风搅雪”,鲜明地显示出蒙汉两族文化交融的广度与深度。

王星铭(包头市广电局)以1978年包头日报曾开辟了一个专栏“以李野老师为旗帜号召二人台必须走戏曲道路”为话题,谈起了当时自己对二人台体裁的困惑,并多年进行田野采风,曾在二人台研讨会议上阐述过自己的观点:“二人台有曲目和剧目组成,二人台艺术形式应包括二人台坐腔、二人台舞蹈,二人台歌曲、二人台戏曲等多元形式,二人台打坐腔中存在着多元发展的可能,二人台只是一个戏路的形式还不是戏曲的形式。”同时谈了对漫翰剧和包头的音乐风格的认识。

苗幼卿(内蒙古艺术研究所)在《二人台牌子曲探究》一文中认为,二人台牌子曲系内蒙古西部区最具影响的民间丝竹乐种,要早于二人台的形成,曲牌源于多方面,既有古乐曲遗存,也有从蒙古族民歌和汉族民间音乐中衍变而来。同时,还吸收了部分宗教音乐,系中原汉族移民音乐文化与当地蒙古族民间音乐文化的艺术结晶。

李红梅(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关于二人台传承与发展的的几点思考》的论文中提出;“随着当代经济发展带给人们生活的巨大变革,二人台的生存环境也变得日益严峻和复杂,面对新生代对二人台喜爱程度的弱化趋势,如何挖掘、整理、保护、发展二人台音乐,使二人台的音乐精髓得以保存,艺术生命得以延续,是摆在音乐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在二人台的继承与发展中需要通过横向借鉴与纵向继承的统一,程式性与即兴性的统一,内容与形式的统一等方面来继承、发展二人台”。

臧志君(内蒙古文化音像出版社)在题为《从蒙古民歌的多样性看西部民歌的多样性》的发言中讲到:“在研究蒙古族民歌时看到西部民歌也存在多样性的特点,近年来发行了民歌典藏———三代长调歌唱家的原声汇萃、六大民歌色彩区民歌经典,在出版发行工作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由于不同色彩区受所居住的如山地、河流等地理环境的直接影响,所以其曲调、风格、形态各有不同”。

杜容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在发言中深入浅出地讲解并演唱了不同的漫翰调、爬山调、山曲儿、风搅雪,从而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各种姊妹艺术之间风格的不同。她强调指出:民歌是人类文化最珍贵的部分,因为民歌是从泥土中来的,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研究民歌要深入下去,由对文化的认识引申到对民歌的进一步认识。她特别强调漫翰调的传承靠年轻人,靠学校。希望能办一个传承班。

刘新和(内蒙古艺术编辑部)在其论文《爬山调美学四题》中认为:“言爬山调美学,必须先言爬山调;言爬山调,必先言‘西口人’。其中的道理并不复杂:如果没有西口人,便没有爬山调;西口人是一个由来自内地移民与其后代构成的复合体。近年来,学界将由西口人创造的文化称之为‘西口文化’。透视爬山调,人们不难看出西口文化所蕴含的独特美学价值。爬山调全面、系统、直接地反映了明中期以后延至清、民国及以后西口外人民群众的生活风貌,描绘的是具有多种多样画面的场景,表现出不同层面人物心理与思想状态,质朴、深邃、凝炼,特别是对爱、爱情的理解与表述已经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马春生(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爬山调文化艺术研究之思考》的论文中指出:目前对爬山调文化艺术科学的认识与梳理还缺少大文化的观念与多元文化、异质文化共生的理性分析,缺少从爬山调产生的历史,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爬山调生成的环境,爬山调曲式结构、音阶、音调、节奏、节拍等的运用,爬山调歌唱形式及歌唱方法,爬山调歌词的艺术特色研究等方面的系统梳理与阐述”。

姜晓芳(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试论爬山调与信天游之比较》一文认为,爬山调和信天游基本上同属于一种类型的民歌体裁,因此具有许多共同之处,如都采用两句一组,每句字数不限,多用比兴的手法,并在歌词中出现大量的方言土语,使其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地方特色。同时,由于地理环境、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不同,两者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朱文成(内蒙古河套大学)在《音乐艺术的常青树———山曲儿的艺术特点及审美》的论文中指出:“山曲儿短小精美,琅琅上口,是深受晋、蒙、陕、冀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艺术形式。应当呼吁共同抢救、挖掘、整理创新民族音乐,使山曲儿扎根于民族历史与生活的土壤中绽放异彩”。

胡佳(内蒙古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论文《浅析内蒙古西部汉族民歌的艺术特征》中通过对于爬山调、漫翰调的历史来源及艺术形式、题材内容进行分析,概括出各自具有多元化和独特化的艺术手法和特点。

贺宇(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探寻格亥图村秧歌艺术的载体———秧歌队》的田野调查报告中指出,格亥图村的生活环境和秧歌队产生的土壤血脉相连,要想了解跑圈子秧歌在格亥图村的重要位置,首先要了解该村秧歌队的构成。秧歌队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代表也是时代的产物,从队员的地位以及队员身份的演变中可看出时代的烙印。一个地区民间音乐的形式,常常是折射这个地区音乐生活的一面镜子。对于当地秧歌队员的生活、生平以及周围村民对他们表演的评价、观察和研究,能够帮助我们寻找传统文化历时与共时的轨迹,有利于深化对跑圈子秧歌的理解、认识和研究。

三、环阴山地区宗教仪式音乐及音乐文化志的考察与研究

这是近年来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学术研究方向是通过对宗教音乐在宗教和宗教仪式中的地位和作用,宗教音乐传播的本土化、变异等问题深入调查,仔细分析,拓展其研究领域后展开的,并通过图、谱、志等音乐文物的出版介绍,为研究阴山音乐文化提供更为翔实丰富的实证。

杨玉成(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其论文《18世纪蒙古族音乐巨擘梅日更葛根》中讲到:18世纪上半叶,蒙古族历史上出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梅日更葛根。他有超常的智慧和渊博的知识,且一生孜孜不倦,硕果累累,在佛学、经学、历史学、文学、语言学、医学等诸多领域中均取得了惊人的成就,特别是为藏传佛教的蒙古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同时他也是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音乐巨匠,从18世纪中叶以来,内蒙古西部乌拉特各旗大大小小二十几座寺院,一直用他编创的曲调念诵他翻译编配的蒙文经文。他一生作有大量的歌曲作品,这些歌曲目前已经成为一种独具特色的民歌体裁,乌拉特人称之为“希鲁格哆”。这个人就是被乌拉特人尊称为“喇嘛歌者”的三世梅日更葛根罗桑丹毕坚赞。该文对梅日更葛根所做贡献进行了深入、客观的学理阐释。

段泽兴(内蒙古艺术研究所)从《内蒙古音乐文物大记———内蒙古卷》这本书带给我们的启示中谈到,“此书是把流传于内蒙古所有音乐方面的文物分为乐器类、图像类提供给大家作参考,通过此书收录的文物可以进一步了解内蒙古地区丰厚的音乐文化遗产,可以通过文物证实历史上中国北方民族与中原文化的联系十分密切,如距今6000年以上的埙的发现意义极其深远。阴山音乐文化的概念很大,其中有许多文化现象是重叠的,其文化内涵及外沿的界定应更为清晰”。

张晓武(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论文《分析两首———“草原圣歌”从圣诗音乐创作作品看内蒙古环阴山地区基督教(新教)圣诗音乐本色化作品变化进程》文章中,例选了两首“草原圣歌”进行分析研究,揭示出这一地区圣诗音乐本色化创作作品的特点以及在内蒙古环阴山地区地方音乐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和对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圣诗音乐本色化创作的意义。

佟占文(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故事•表演•文本———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宝迪嘎拉巴可汗〉探微》一文中,对布仁初古拉演述的蟒古思因•乌力格尔《宝迪嘎拉巴可汗》的故事及文本进行类型学分析,讨论了故事如何通过表演而生成文本的过程。认为,蟒古思因•乌力格尔是一种高度模式化的故事类型,其表演按照既定的程式进行,文本是表演的结果,同时它是反映故事、考察表演过程的参照。

四、内蒙古地区乡土音乐教育的探索与创新研究

为了使内蒙古的乡土音乐资源能够转化为教育资源,使内蒙古的音乐教育能够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次会议特设了此方面的研讨内容,与会的专家们对此议题提出了很多良好的建议,使大家充分地认识到教育在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就引进多元民族音乐文化资源,实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达成了共识。

张天彤(中国音乐学院)首先传达了近期在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召开的音乐学院学科建设会议的精神,并以《中国音乐学院的学科建设》为题介绍了中国音乐学院在其学科建设方面的经验和在传承中国传统音乐教育模式中所取得的一些优秀成果。

金铁宏(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在《关于民族音乐教育的若干思考》的论文中强调:民族音乐艺术传流,是整个民族的精神纽带,它作用于民族个体和群体;能使整个民族思想统一,情感融洽,意志集中。民族音乐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一项基本工程。

因此,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意义,已不仅是音乐教育本身,而是对我们的新一代树立起健康的审美心理和正确的价值观念,热爱中华民族,热爱民族的音乐艺术,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并使整个民族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对于创造性地振兴中华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崔东伟(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高校公共音乐课与民族情怀的培养》一文中通过对高校开设公共音乐课的作用、艺术教育与民族情怀的关系以及高校公共音乐课如何实践对大学生民族情怀的培养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为高校艺术教育的完善提出新的思路。

李书宇(包头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在其《写在包头市中小学音乐教师骨干教师培训后的感想》的论文中提出:“我区有着非常丰富的音乐资源,我们可以尝试编写我区自己的中小学音乐地方教材。例如,二人台进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二人台是内蒙古地区的重要艺术资源,但自改革开放以来,受到了许多其他音乐文化冲击。如今,在文化界人士的大力呼吁下,二人台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在我区中小学开设二人台课有利于强化学生民族文化学习的意识,更可传承我区民族优秀文化,并可提升学生对于民族、民间艺术良好的鉴赏能力。”在文中他还对提高教师培训的认识,对音乐教师培训的经费投入,提供更为广阔的继续教育平台等方面提出了良好建议。

张静(河套大学)宣读了其论文《内蒙古西部河套地区钢琴教育研究》,并在发言中谈到她参加巴盟河套地区阴山音乐文化教育课题组的工作情况,提出今后努力将地方性的民族文化资源引入大学的课堂中的设想。

王文娟(包头市北重中学)在《对现行初中音乐教学内容更新的建议》一文中提出:只有对初中音乐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才能更好地提高初中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初中生具备自主能力、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激发他们热爱祖国音乐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情操。

第10篇

关键词 乡土文学 西部乡土 地域文化 少数民族 地方特色

中图分类号:F592.72 文献标识码:A

1乡土文学

乡土文学是中国农村社会的缩影,是农业文明的社会史和心灵史。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中首先提出“乡土文学”的概念。认识乡土文学,必须首先认识农民。在中国革命的发展中,反复强调中国革命的问题首先是农民问题,鲁迅探究中国文学的乡土根基,都是农民情结,用“革命”的方式,鲁迅用“精神”的方式。所以,从鲁迅开始,一百年来,涌现出许多优秀的作家,从鲁迅、沈从文、赵树理、孙犁,到实、路遥、韩少功,再到张承志、莫言,都是在书写农村社会的文化生活。

但是,同为“乡土文学流派”,以鲁迅为代表和以沈从文为代表的乡土作家的创作目的和风格却截然相反,鲁迅的冷峻无情批判,沈从文的温暖热情赞美。从文学大师这里开始,就有了一个如何认识“现代性”、如何审视城市文明和乡村文化的问题。到了赵树理这里,很少有强烈的批判意识,也没有了多情的赞美,只有生动地描述乡风民俗,写新旧习俗之间的斗争,提倡移风易俗。乡土文学一直沿着这个路子走到八九十年代之交,出现了“寻根文学”,“寻根文学”既继承了沈从文、赵树理的传统,又显露鲁迅的风骨,形成一个新的创作格局,有评论家说“寻根文学是半个多世纪的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是对乡土文学的一次大提升。”“寻根文学”创作集中体现对中国传统文化根脉的追寻,也就是对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的认同。代表作家是韩少功和实。在宁夏作家群中,突出的是郭文斌,他的短篇小说《吉祥如意》获第四届鲁迅文学奖,汪政评价他的创作是“乡村教育诗”。

2西部乡土形象

西部地处边缘,指中国西北“游牧文明覆盖圈”。自然环境辽阔,生存状态酷烈,“自然资源与文化精神都呈现出被消耗殆尽的衰退之态。西部又是多民族聚居之地,文化呈多元状态,中原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这里交汇,儒道文化、佛教文化与伊斯兰文化也在此共存,没有一种可以起整合作用的主导文化形态。自然的贫瘠,地域的闭塞,文化心态的驳杂,使西部乡土的现代性转型格外艰难、沉重和迟缓。”

八九十年代之交,新西部乡土作家群崛起。在乡土文学创作长廊中的西部乡土形象一改八十年代西部汉子的传奇英雄形象。“在他们创作的新乡土小说中,传统文化积习深重与家庭血亲关系稳固的西部村镇是其叙述的主要场景,西部乡村人的凡俗人生及其在现代文明和商品意识冲击下所发生的经济和文化的震荡则是叙述的主要对象。对西部乡土社会现代转型中的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关系给予了特别关注与重新审视。”比如,宁夏作家漠月的《放羊的女人》中,“女人”与丈夫的冲突,不再是城市文明与乡土文明的冲突,而是土地对游子的呼唤,在陈继明的《一棵树》中信义老汉和他的那棵老柳树、漠月的《老满最后的春天》中的老满和他的老骆驼、郭文斌的《呼吸》中的郭福水和他的老牛大黄,他们所结成的关系当然不再是人与自然的对立,而是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生命的相互依存、陪伴和映照,从而构成苍凉但自由自在的西部乡土生命图景。还有,新西部乡土作家更多地书写人与人之间的亲缘关系,如陈继明的《寂静与芬芳》,书写西部多样的宗教精神以及对生命的救赎,如石舒清的《清水里的刀子》。

3宁夏作家群

就宁夏小说创作而言,被评论界命名为“乡土文学”的时日已久,这也的确符合宁夏作家的创作实践。宁夏文学创作丰富了西部乡土文学形象。石舒清在短篇小说《清水里的刀子》塑造的马子善老汉形象,堪称是“乡土”的经典形象,这也是这篇小说能获鲁迅文学奖的重要元素。宁夏文学为什么离不开“乡土叙述”?从几位著名的宁夏作家成长的生存环境来观照宁夏文学创作的文化积淀。童年生活经历和生命体验是作家一生挖掘不尽的创作素材,这是文学创作的共识。作家漠月在谈创作体会时说:“我想说的是,出生地和儿时的经历,尤其对于作家和诗人很重要,决定着写作的情感因素和精神向度。”宁夏几位成名的作家都是在乡村或者贫穷的山村度过青少年时代,通过读书考取大学进入城市的,多数作家都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石舒清1969年出生于宁夏海原县;漠月1962年出生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郭文斌1966年生于宁夏西吉县;李进祥1968出生于宁夏同心人;火会亮1966年出生于宁夏西吉;季栋梁1963年出生于宁夏同心县;陈继明1964年出生于甘肃。乡村生活在他们心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这是他们创作的源泉。“西海固作家群”最能体验这个特点。2006年青年作家火会亮的第一部中短篇小说集《村庄的语言》出版,有评论家认为,火会亮是中国“新乡土小说”的倾心叙写者。当时的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主席石舒清评价火会亮的写作是“一种农耕式写作”,“他总是让人想起中国作家里一些最诚恳最勤勉的劳动者来,在中国作家里,这样一种作家确乎是不多的。”而文学世界里的乡村与现实世界中的农村距离有多远,作家阿来在回忆农村生活时说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很多人一生的努力就是离开乡村。跟乡土文学中描写的农村不一样,乡土文学里农村有着乌托邦一样美好的田园生活……农村的自然环境优美,但是因为贫困很少享受这些美好。中国文学中有趣的问题:把故乡的依恋渲染到难以割舍的程度。我不太相信。”由此想到约翰・韦恩所说的“童年记忆是诗意的谎言”,宁夏文学的诗意与苦难二元叙述来自乡村成长的生活的经验,就再自然不过,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其实,农村是宁夏作家生命的底色,也是中国作家生命的底色。

那么,是什么样的地越文化滋养了宁夏这块沃土里成长起来的作家们,笔者简述一下宁夏地域文化的特征。

4宁夏概貌

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于1958年10月,是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全区现辖5个地级市、22个县、市(区),总面积6.6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63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是我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在祖国的版图上,宁夏犹如一只舒展双翼的“凤凰”,腾格里沙漠、乌兰布和沙漠、毛乌素沙漠三面环绕,都挡不住它展翅翱翔。因为,宁夏的首府银川被称为“凤凰城”。宁夏的版图像一张铺开的滩羊皮,这可能是一种寓意或象征。宁夏著名的地方特产有“五宝”,以颜色来区分,即红(枸杞)、黄(甘草)、蓝(贺兰石)、白(滩羊二毛皮)、黑(发菜),其中白色的滩羊皮就是五宝之一。“宁夏”名字的由来要追溯到东晋义熙三年(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自认是夏后氏苗裔,在今宁陕甘一带建立政权,定国号为夏。“夏”字自此成为这片土地的标注而延续下来,直到元灭西夏后,以西夏故地永保安宁之意设“宁夏路”,宁夏地名得以形成。

5古诗中的宁夏

宁夏是古战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本土文化多与战争相关。笔者以为这种积淀主要在西海固地区。石嘴山是新型的移民城市,文化积淀不深。历史上的宁夏我们已看不见摸不着了,都化为云烟。我们只能从史料和古诗中略知历史上的宁夏处于怎样的战争场景。

从战略地位看宁夏,宁夏是西北少数民族进入中原的咽喉。汉族与少数民族频繁争夺这块战略要地。历史上的宁夏经历了太多的战争与磨难。今天的固原市,有一个叫萧关的地方,是中原通向塞北的重要关口。从固原这个地名看,隐含着浓烈的军事意味。战争的硝烟直接反映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边塞诗。

关于描写宁夏的古代边塞诗,最早的是在《诗经》得到佐证。比如:

《诗经・小雅・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这首诗描写的就是周王朝与北不少数民族猃狁发生的战争冲突。

《诗经・小雅・出车》

王命南仲,往城于方。

出车彭彭,硌胙搿

天子命我,城彼朔方。

赫赫南仲,猃狁于襄。

这首诗中提到的朔方,就是今天的宁夏内蒙一带。

6岩画中的宁夏

贺兰山是我国岩画较集中的地区之一。贺兰山古代岩画,可能是那些生活在山林草原上的少数民族人民,用简陋粗糙的工具,在坚硬、平整的石壁上雕刻的。从岩画的内容雕刻技巧上分析,它们属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产物。它是某一特定环境人类社会生活、生产发展的真实记录,是古代人们生活艺术的再现。千百年来,岩画留存于贺兰山石崖之上,藏珠于深山草莽之中,默默无闻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遗风和崇高美德。“据记载,贺兰山岩画已勘定过的有近2000处,岩画特点突出,内容丰富,品位高”。

“大麦地面积15平方公里,自东向西排列着南北走向的11条冲沟,千奇百怪的密集岩画群就凿刻在这些山梁、山沟的岩面上,如同一个天然画廊。这里遗存的、登记在册的史前岩画已有2137幅,展现个体形象的有8453个,平均每平方公里遗存图像达568个之多,超出了世界公认的判定岩画‘主要分布区’限定标准的20倍”。“大麦地最大的一组岩画,被研究人员命名为‘游牧长卷’,长达9米,高约1.2米,竟被刻上100多只动物和符号,几乎没有空白。像这样的巨幅岩画在大麦地有近百个,描绘的都是游牧、狩猎、舞蹈、战争、祭祀等场景,表现了先民多姿多彩的生活,而岩画上那些似文似图的符号,也具有象形和表意的功能,颇有文字雏形”。

从以上这些文字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宁夏岩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题材广泛,是世界其他岩画不可比拟的。

有关调查显示,宁夏共有5个岩画区、42个岩画点,发现岩画总数在4.5万幅以上。无论是数量、种类,还是其文化内涵,在国内外都属罕见。据有关方面考证发现,从岩画内容看,宁夏5个岩画区的岩画图像包括欧亚大陆上的许多同类岩画;从岩画区分布的地理环境来看,包括干旱半干旱地区、戈壁草原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和崇山峻岭区;从岩画凿刻的时代来看,5个岩画区包括了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时代的岩画。另据岩画研究中心披露,在宁夏中卫大麦地发现的大量独立岩画群中,发现了比甲骨文还要早几千年的我国最古老的图画文字,其早期岩画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2万年左右。

这充分说明宁夏岩画与世界各“主要分布区”的岩画一样,早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出现,是古代先民在漫长的岁月里运用写实或抽象的艺术手法,在岩石上绘制和凿刻的图画,记录了古代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各民族文化长期交融的结晶,在世界文化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今天的人们可以通过岩画搭建的桥梁,跨越到远古时代,了解祖先的生活;可以通过岩画和其他相关线索, 研究人类童年时期思想观念、经济生活、社会状态、艺术创作、民俗风情、生活环境,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是重建人类史前史、探寻文明源头的珍稀瑰宝。

7民歌中的宁夏

“花儿”又称“少年”,是流传在甘肃、宁夏、青海、新疆回族地区的一种民歌,实际上是一种高腔山歌。在“花儿”对唱中,男方称女方为“花儿”,女方称男方为“少年”,这种对人的昵称逐渐成为回族山歌的名称,亦统称为“花儿”。

宁夏中卫市海原县地区的花儿很出名分为“整花”和“散花”两种,“整花”以长篇为主,“散花”形式自由,可以即兴发挥。海原花儿唱起来更加高亢、激昂,时而声音嘹亮,时而委婉细腻,是回族民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之一。整花的完整长篇为你娓娓道来一段段动人故事,自由的散花变化自由,不时显示出演唱者的多才机智,两人对唱时,你方唱罢我来接,你一句,我一段,精彩对接迭起,常常让听众听得如痴如醉。演唱花儿的人被称为“漫花儿”或“漫少年”

7.1“花儿”起源

约产生于明代,有关它的起源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在蒙藏民歌影响下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民歌;有人认为它是从外地迁来的回族人民的思乡曲演化而成;也有人认为是明初从南京迁往洮州地区的移民常以花卉为比兴的一种民歌。总之,“花儿”自近代以来成为回族人民传唱的一种主要艺术形式。

7.2“花儿”分类

“花儿”按传唱地区划分,又分为“青海花儿”、“河州花儿”和“宁夏花儿”,其源泉则源于河州(今甘肃临夏)。

“花儿”内容丰富,多为情歌,也有表现回族人民生活的。一般多是四句或六句,歌词多即兴创作,十分口语化,且不避俚语俗词。“花儿”突出的特点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兴起句,文字优美,格律谨严。它的音乐主调令达100多种,旋律、节奏、唱腔都有着独特的风格。由于“花儿”最早产生于山间田野,歌手们在空旷幽美的环境中无拘无束,放声高歌,所以它的曲调多高昂、奔放、粗犷、悠扬,表现了回族人民对幸福生活和纯真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在回族聚居的临夏地区,几百年以来,每年在固定的时间,人们都要聚集于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山间举行传统的“花儿”会。每年农历6月初1至初6的莲花山“花儿”会和农历4月28日的松鸣岩“花儿”会久负盛名。春夏之交,树木葱绿,山花烂漫。届时,歌手云集,对歌联欢,盛况空前。

花儿流行范围广泛,曲调繁多,流派众多,宁夏花儿的曲调就有30多种。以临夏为例,有河州花儿和莲花山花儿之分,两支派按地区又分为北乡花儿、南乡花儿、东乡花儿、保安花儿、撒拉花儿等。宁夏花儿的基本格式是每首四句,前两句比兴、后两句本题,单双句结构各自相同,单句每句有四个停顿,但末顿只有一个字;双句每句有三个停顿,末顿必须是两个字。

每年农历六、七月间,甘、青、宁、新都要举行盛大的花儿会,吸引着各地花儿爱好者。宁夏规模较大的花儿会有近10处,其中由以莲花山花儿会和松鸣岩花儿会最负盛名。

参考文献

[1] 陈晓明.现代性与中国当代文学转型[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3(1):200.

[2] 郭文斌.郭文斌小说精选[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1):1.

[3] 丁帆.中国西部现代文学史[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1):201.

[4] 李兴阳.从文化想象到重新发现――近年西部小说作家群及其创作纵论[J].文学评论,2006.

[5] 贺仲明.乡土文学的地域性:反思与深入[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5):72-78.

[6] 赵学勇,王贵禄.地域文化与西部小说[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5):57-68.

[7] 薛正昌.宁夏花儿析论[J].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7(05):89-96.

[8] 石世明.文化视界中的西部乡土小说述略[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26-29.

第11篇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审美能力 培养 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3(b)-0178-02

随着经济和教育的不断发展,美术不再仅仅是作为一门课程来要求学习,也不再只是作为一门应试教育的课程,比如传统的美术教学,就只是以知识的学习为主要目的,而忽略了学生自己的审美能力以及自身的创新发展,从而一直影响着我国美术的快速发展和创新性作品诞生。因此改变传统意义上的美术教学方式,注重学生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创新思维的开拓,是美术发展的重大进步。审美能力的提高能够促进人的品质的塑造和思维的开拓,下面本文就简单对高校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方式进行一个简单的探讨和总结。

1 当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

随着教育的不断改革,当前我国的高校美术教学方式也实现了重大转变,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转变为多元化教学的美术课程,可以通过与学生直接的心灵沟通,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社会情境下结合,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其自己的思考从而构造自己想象中的画面,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情感。尽管教育方式已经实现了重大转变,也变得更加生活化、具体化、运用能力强等特点,但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门教育就是审美教育,尽管当前的高校美术教育过程中有提到审美教育,但是审美教育是最重要的形式就是美术教育,因此当前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审美教育仍然有待加强,下面我简单对当前我国高校美术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做一个简单介绍。

1.1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的教学方式

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美术教学课程,教师可以对其个性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思维方式进行引导,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最直接的沟通,将教学内容和现实社会情境下结合,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学习材料,比如给学生观看影视,播放一些教学材料、填充材料(需要学生发挥一部分想象力来完成剩余的画面)、命题想象材料等,通过一系列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对其社会现象和图画内容进行引导,从而学生表达自己的理念,通过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完成教学,有利于学生学习美术应用社会,将课堂内外的知识融会贯通,从而鼓励其发挥自己的创造想象力。

1.2 对美术教材内容进行组合,保证其多元化、个性化

美术教材进行组合教学,是为了形成以审美为主要线索的多个模块的学习教材,主要是形成一个多元化的教学框架:一个中心,三大理念,多元化发展。

一个中心就是一定要切实保证以审美为主要线索,是重中之重,目的是为了通过其来培养学生自身的审美意识的形成。

三大理念其实就是个性化发展理念、设计理念、欣赏评价理念的形成,通过对其个性化发展的引导,使其能够将所学知识与社会现象结合,通过自己脑中的融合形成自己个性化的理念进行绘画;设计理念就是学生不只要能够想象力丰富,同时动手能力也要增强,对自己想表达的事物能够通过自己的笔来描绘;欣赏评价理念就是学生在美术课堂内外都可以对所见事物或者图画风景等形成自己独有的见解,能够对别人的图画作品做出自己的欣赏和评价。

多元化发展就是通过以上中心和理念的形成与融会贯通,形成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自己将其想象和所表达的画面设计出来,对其做出客观评价。通过以上三方面教材内容进行组合,时教学更贴近学生的想象力和思维空间,鼓励其个性化创新,促进了学生对美术培养的乐趣的形成,提高其学习能动性和积极性,保证其美术发展的自我创造力。

2 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有形的物质材料去认知和感受事物的美好,通过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才能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去认识美好的事物,从而给人们创造美的价值。

高校学生只有学会在美术的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塑造自己的学习能力、审美能力和创新学习方式的养成,才能够真正的体会到,美术学习的美好,能够对学习美术充满激情和乐趣,才能够提高学习美术的效率,对自己的各方面能力比如审美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思考能力等得到全面提高,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文化素质和其他方面的素质。

3 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方法

3.1 教师以乐观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教学

高校美术教育对一个人的将来发展有很大影响,师生们都承担着很大的学习压力和心里压力,再加上我国应试教育制度的存在,致使高校学生在美术学习时,就只是机械的背诵和掌握老师说过的技巧,对于美术这门创造力和想象力需要极大发挥的课程缺少了学习的乐趣。这也给老师在高校美术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带来了困难,但是教师一定要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来对待,认真的教学,这样才能够对学生形成感染力,从而有助于其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思维的拓展。

3.2 培养学生学习美术兴趣,情境教学

古诗文学习时,教师讲究情境教学,美术教学也一样,一定要通过营造一定的情境出现,使学生能够有如身临其境的体验,对其产生兴趣,投入感情,从而对其学习美术形成一定基础,保证其学习美术的兴趣。

课堂上,比如老师想要画一幅山水图时,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教师通过播放广播,可以播放一些关于山水自然景色的广播,比如一望无际的草原上,你置身其中,草原上有奔腾的牛羊,而你骑着骏马在草原驰骋;你站在大海边上,夕阳西下,太阳站在地平线上,落日的余晖映照着海平面,晚霞在天边嬉闹;茫茫的大雪遮盖了整个世界,只有湖面上仍然有未结冰的地方,潺潺流水发出细细碎碎的声音,不时有鸟儿飞过,更增添了几分寒冷的气息……很多的画面播放过后,学生听着时就犹如身临其境,通过自己选择喜欢的场景,将其所看到所听懂所要表达的事物描绘出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

3.3 鼓励学生进行思维创新

在课堂上,教师多组织一些辩论交流的课程,通过同学之间的辩论,既可以表达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同时也能够取长补短,向别人学习,在辩论过程中,激发出新的问题,从而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

3.4 设置画展评价课程

除了自己画画以外,学生素材的增加和情感的丰富也要依据对别人画的评价,看看别人的世界能够促进对其自身美术造诣的思考,在评价课程中,教师尽量不要去评价学生的对与错,对于一些过分偏激的行为评价进行适当引导,对学生的评价进行汇总,然后互相之间进行交流活动,互相之间可以取长补短,更加的丰富教学课堂和学生的素材库,同时增加其自信,鼓励学生互相评价,提高其交流热情,实现美术的创造性和个性化的发展,促进学生良好的审美观念的形成。

3.5 课堂教学时,组织学生展开与主题相关的游戏教学开展实践教学体验

枯燥的课堂气氛会使学生缺乏想象力和厌学的思想存在,学生都比较贪玩,如果在课堂教学时,通过组织与主题相关的游戏进行教学,那么学生首先就已经有了很高的积极性和很大的乐趣,通过游戏,可以保证理论知识的讲解也变得简单明了,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的画画技巧和方式,最后对其游戏进行总结和勾勒图画,从而通过玩耍达到教学目的,同时学生培养了美术学习的乐趣,也能够体会到美术的美好,那么就会对形成一定的审美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3.6 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美术教学课程中,通过其自己努力动手操作,不但能够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而且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经历能够形成自己的理念和思维表达方式。能够对其审美能力和良好品格的形成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高校美术课程教学时一定要以动手实践为主要教学课程方式,尽量学生自己亲自动手实践,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从而有助于学生动手实践习惯的养成和学习创造力。审美能力和思维表达力的提高。

3.7 个性化、分层次教学

所谓的个性化教学,就是根据学生个人不同的素质、性格、爱好、优势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考察,对学生的课程进行个性化教学的方式,每个人的审美观念都不相同,对事物的看法也不一样,因此在美术教学课程中,就要对其欣赏的事物和表达方式进行较高强度的训练和提出较高的要求,制定符合学生审美能力和创新思维得到强化和拓展的课程项目。

3.8 美术教学中注意拓展学生美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高校美术课堂上,不要只是简单的讲读技巧,要注意拓宽学生的美术学习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养成较好的思维方法,能够在思考时不断创新,对其美术创作内容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促进美术教学的可操作性。

3.9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

户外写生,参加画展等方式,能够增加学生的实践经历,增加其美术阅历,对美术画画形成一定的评价和欣赏理念,同时增加其美术素材,增加创作时的个性化表达和画画类型的优势选择。通过对别人的作品进行参观,有助于学生体会情境,户外写生能够使学生对大自然的景象更加了解,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伟大力量,既亲近了大自然,亲近了阳光和大地,同时丰富了学生的教学课程内容,增加其学习乐趣,感受美术带来的美,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念,促进自身审美能力和创作能力的提高。

4 结语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机构投入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多元化教学方式改变传统单调的教学方式,促进了学生创新力的培养和个性化的发展。与此同时,更要注重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的展开,以多样性的教学方式比如游戏、亲自动手实践、户外实践、思维拓展、自主创新型学习等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从而使美术教学变得生动有趣,高校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其他各方面能力得到提高,实现教育的快速发展和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自身的心智行为的完善,不断地创造更多的审美客体,开阔学生视野,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创作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 张元明.浅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237-238.

[2] 赵佳佳,蔡琳.高校美术教育审美能力的培养[J].华章,2013(6):173-174.

[3] 赵煜.美术教育中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J].新课标:小学版,2007(3):204-205.

第12篇

借鉴诗词和散文诗是主持词的一种写作手法。在当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活动集会都要用到主持人,相信大家又在为写主持词犯愁了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关于2021年九月活动主持词范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2021年九月活动主持词范文1(主持人在《感恩的心》的旋律中登场)

甲:对父母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我生命,让我健康成长,他们的一次次牵扶,让我满怀希望,放飞理想;

乙:对师长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教诲,让我抛弃愚昧,懂得思考,在学习的历程中实现自我;

甲:对兄弟姐妹心存感恩,因为他们让我在这尘世间不再孤单,让我知道有人和我血脉相连;

乙:对朋友心存感恩,因为他们给予了我友爱,让我在孤寂无助时倾诉、依赖,看到希望和阳光。

甲:感谢曾帮助过的人,他们用暖暖的心灯让我发现生命是如此丰厚而富有;感谢肯接受我帮助的人,他们用淡淡的柔弱让我把一份善良续延。

乙:---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现在开始:

一、亲情回报

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大多是用爱编织成的。稍加留意,你就会发现我们每时每刻都包围在爱的怀抱之中。请看广告(播放小孩给妈妈脚的公益广告)

乙:这是多么温馨的一家人,妈妈孝敬老人,孩子也学会了感恩。当他吃力的为妈妈端来洗脚水时,妈妈的心理是多么甜蜜啊!

甲:回首往事,我们在幡然醒悟,母亲做的渐渐小事,都蕴含着浓浓深情。

乙: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莫过于父爱与母爱;世界上最深的情,莫过于儿女情。

甲: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拾起一颗孝心给我们的父母吧!

乙:请听献给父母的诗朗诵《他们》

父亲,犹如一把船桨,为我们辨别是非方向,

母亲,犹如一只船身,为我们凝聚童年欢乐,船桨与船身不辞辛劳的把我们驶向成功彼岸。

父亲,犹如一扇敞开的大门,把我们领进智慧殿堂,

母亲。犹如一本翻开的书,赋予我们理性与自信。

大门与书籍给予了我们知识与力量。

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超越历史。

有了他们我们才可以赢得明天。

二、师恩难忘

甲:是谁,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是谁,把调皮的我们教育成感恩之人!

乙:是老师让我们健康成长,是老师把青春无私地奉献给了我们。请听快板表演《夸老师》

三、友谊永存

甲:我们来自不同地方,却幸运地生活在一起。

乙:我们同欢笑共悲伤,携手经历失败与荣耀。

甲:亲爱的同学,你还记得那些曾经发生在我们身边、值得我们欣赏和感激的事吗?(相互交流发生在同学之间的故事)

乙:友谊是人间的春风,是沙漠中的绿洲。因为有了友谊,我们学会了宽容,学会了理解和友善,也学会了感动。

甲:生活中,我们需要别人的帮助、友爱,也应该把自己的爱奉献给他人,因为爱是相互的。

乙:让我们唱响毕业之歌,愿我们的友谊长存。

2021年九月活动主持词范文2邱:金秋时节佳节多,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和国庆节。

刘:二丙中队“喜迎双节,亲子共读,营造书香校园”主题班队会现在开始。

杨:首先让我们热烈欢迎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和爸爸妈妈们的到来。

刘:中秋是个团圆的日子,国庆是个喜庆的日子。

邱:(手指着中国地图)同学们,这是什么国家的版图?形状像什么?

康:对这是中国的版图,她的形状像一只雄纠纠、气昂昂的雄鸡。

杨:我们的祖国多么美啊!

刘:碧绿的草原。

康:蓝蓝的大海。

邱:弯弯的江河。

杨:绘成了一幅彩色的中国地图。

邱:请欣赏我们和爸爸妈妈一起表演的诗朗诵《我爱您——中国》。

康:我们的祖国像花园,花园的花朵真鲜艳。

刘:我们就是花园的花朵。

杨:谢谢爸爸妈妈们参与我们的校园生活。陪我们一起成长。

康:有了你们的支持和鼓励,成长的道路上我们很快乐。

邱;有了你们的培育和呵护。

合:我们才能盛开在祖国这个美丽的大花园里。

康:请欣赏第一小组的小合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邱:月在水里,月在天上。

杨:月在画里,月在心上。

刘:今日,我们放飞所有的梦想,去打捞那轮美丽的月亮。

康:月是期盼,月是幻想。

邱:月是思念,月是圆满。

杨:八月十五,是月亮婆婆的生日。

刘:在这圆满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欣赏我们伟大祖国的文化瑰宝,武术表演。

康:下面请欣赏第二小组表演的中国功夫。(搏击操)

邱:接下来要进行的是和家长的诗词接龙赛,请各小组选手就位。

杨:哪组选手没有接上,哪组选手算输。

刘:只要是和月亮与中秋有关的歌曲儿歌古诗都算过。

康:各组准备好了吗。

邱: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邱:能赢了爸爸妈妈,我们很开心。有请薛老师。

刘:我们班共有75名伙伴,来自九个不同的民族,我们快乐的生活在一起。

杨:请欣赏第三小组带来的民族健身操。

刘:别看我们年级小,我们会的可不少。

康:请欣赏器乐大串烧。

王:我们是第四小组的成员,我们为大家演唱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

康:在一个个精彩的表演之后,我们的活动也要在大家的欢声笑语里结束了。

刘:我们的压轴节目也将隆重登场,请欣赏合唱。

邱:二丙中队“喜欢双节亲子共读营造书香校园”主题班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2021年九月活动主持词范文3合: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家长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生1:书,是知识的海洋,

生2:书,是智慧的源泉,

生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生4:小时候,我们总爱听妈妈讲故事,不知不觉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

生5:现在我们可以自己读故事、讲故事,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了另一个充满梦幻和真理的世界。

生6:在读书中,我们增长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

生7:从小到大,我们已经读过了很多书,相信我们会有很多故事要与大家分享。

生8:下面请大家尽情分享,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吧!

合:亲子阅读交流会现在开始。

生1:首先让我们来欣赏《半小时爸爸》,表演者:卫淼振、张子仪、牛昶沣。掌声欢迎。

生2:谢谢刚才三位的精彩表演。你们听过颠倒歌吗?要不要再来回忆一下呢?下面有请卫淼振和妈妈为大家带来的《颠倒歌》。掌声欢迎。

生3:我们每天都要写字,你知道不写字有什么坏处吗?就让张思汉和妈妈来告诉我们答案。掌声欢迎。

生4:讲故事大家都会,下面的这个故事名字很特别,故事的名字就叫《故事》,有请张子仪和妈妈。

生5:我们听说过很多名人故事,如孔融让梨,黄香温席,今天的中华少年讲的是谁呢?表演者:张智鑫和妈妈。掌声欢迎。

生6:谁的力量大,谁就是大力士。掌声欢迎于新鑫和妈妈为我们表演《大力士》。掌声欢迎。

生7:家是最温暖,最舒适的地方。让我们跟随张涵和妈妈来领略家的温馨。掌声欢迎。

生8:小动物也有自己的家,你瞧,开心猴上场了,有情陈芊睿和妈妈为大家表演《开心猴的房子》,掌声欢迎。

生1:你相信上帝的力量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自己的上帝》,掌声欢迎牛昶沣和妈妈。

生2:世上只有妈妈好,我们要勇敢地说出来“妈妈,我爱你”,有请张佩嘉和妈妈为大家表演《妈妈,我爱你》。掌声欢迎。

生3:大家都听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吧?这次到底是谁赢了?敬请欣赏张皓珍和爸爸带来的《龟兔赛跑》。掌声欢迎。

生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你想听红蜡烛的故事吗?有情张廉豫和妈妈为大家表演《红蜡烛》。

生5:月亮掉进水里了,月亮掉进水里了,一只猴子大声喊起来,一起来欣赏《猴子捞月亮》,表演者:张炎曦和妈妈。掌声欢迎。

生6:老虎是森林之王,它还需要向别人求救吗?请听张雅淇和妈妈带来的《老虎求救》。掌声欢迎。

生7:你听说过贝壳鸟吗?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贝壳鸟》,掌声欢迎解嘉钰和爸爸。

生8:我们都知道自己的年龄,谁知道地球的年龄呢?来听一听解涵琳和妈妈带来的《我多大了》。

生1:现在我们长大了,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做一个自理能力强的孩子。请大家欣赏《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掌声欢迎张瑜欣和妈妈。

生2:鹳鸟是一种什么鸟呢?让张家豪和妈妈来告诉我们,掌声欢迎。

生3:你们知道地球的年龄吗?再次来欣赏张艺彬和妈妈带来的《我多大了》。

结束语:

生1:刚才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吸引着大家的目光,我们在用心交流,用心倾听,从故事中我们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生2:这就是读书带给我们的无穷力量。

生3:书山无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生4:同学们,让我们以书为伴,遨游知识的海洋。

生5:同学们,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创书香班级。

生6:同学们,让我们和家长一起把亲子阅读进行到底。

生7:同学们,让我们勤奋读书,努力学习,为实现梦想而奋斗。

生8:今天的亲子交流会到此结束。

合:感谢同学和家长们的参与。

2021年九月活动主持词范文4尊敬的刘局长,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春风贺喜无言语,排比花枝满校园。沐浴着三月的阳光,文昌二小的校园姹紫嫣红,文昌二小的气息芬芳醉人,文昌二小的素质教育成果更是硕果累累。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我们荣幸地迎来了尊敬的客人,来自梓潼县各个学校的、引领梓潼教育的校长们、以及县教体局的领导们、专家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文昌二小各项工作的`关注和指导。在此,我们进行全校师生参与的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让各位领导换一个角度,从另一个侧面走进二小,了解二小、支持二小。首先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有请欢迎教体局刘继安局长作指示:

刘局长的讲话让我们倍受鼓舞,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感谢刘局长。

下面有请李绍平校长主持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

(结束语)尊敬的刘局长,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今天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我们将以这次展示活动为新的起点,让文昌二小勃发新的生机。文昌二小素质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领导的指导。

2021年九月活动主持词范文5各位领导、全体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在部队领导和教官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参训同学和老师的积极参与下,为期6天的消防夏令营活动即将圆满结束,今天我们全体47名同学在这里将以饱满的热情向领导汇报这些天军训的成果。

首先我们进行第一项:军训学员汇报表演

1、队列表演

2、灭火器补救油盆火

3、全体学员齐唱《中国军歌》《一

二 三 四 歌》

在本次军训中,部队精心选派了政治觉悟高、军事素质高、教学水平高的优秀教官队伍。训练期间,教官们不顾日晒,喊哑了嗓子,付出无数心血和汗水,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尊敬和爱戴,接下来让我们让我们用掌声衷心地感谢这些最可爱的人

为期6天的军训生活,大家不怕苦,不怕累,密切配合教官,刻苦学习,严格训练,克服了种种困难,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员。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黄老师为我们宣读:优秀消防战士和自理标兵的人员名单

请消防夏令营活动领导为获奖学员颁发奖状证书。

消防夏令营虽然结束了,但它的影响将伴随我们一生,希望同学们以这次警营生活为起点,树立远大理想,继承和发扬部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严于律己,在今后的学习中取得更大的进步。

下面进行消防夏令营赠送锦旗

下面有请黄老师为我们作消防夏令营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