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

窗边小豆豆读后感

时间:2023-05-30 09:03:0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窗边小豆豆读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暑假里,闲暇时,我读完了这本《窗边的小豆豆》。现在闭上眼睛回想,脑海中浮现的是童话般的世界。在这里,小豆豆学会了热爱书本,学会了关心别人;在这里,没有歧视,没有嘲笑,有的只是平等与爱心,宽容与真诚;在这里,同样会体验到恐惧、无奈与忧伤,所有这一切,让小豆豆成长为一个情感丰富、心地善良而又单纯快乐的孩子,就像校长先生经常说的:“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良好性格的培养,远比知识的学习重要得多。

童年意味着快乐,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教育,应把快乐还给孩子,把孩子从单纯的知识学习中解放出来。这样,对个性极强,或有生理缺陷的孩子,就应采取独特的教育方法。这里书中的学校——“巴学园”已经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对于勒令退学的小豆豆,巴学园敞开了大门,不仅愉快地接纳了她,而且还给她和同伴足够的快乐。在巴学园里,没有固定的课程表,每一节课都是按孩子们的喜好而决定上什么;孩子们可以在大厅的地上画画,可以光着身子在泳池里游泳,可以带着毛毯来大厅露营,可以爬上自己的小树。这些快乐的事情是兴趣的营养剂,使小豆豆不仅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怎样待人,怎样做人。巴学园作为一所学校成功在于,当别的孩子说,这个学校是破学校时,孩子们一起喊:这是一所好学校。

巴学园,俨然一个教育的理想园,正是因为这样一位理想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他对幼儿教育有独到的见解:他很有创意、会想到用废弃的电车改装成上课的教室;他尊重儿童,拥有着博大的人文情怀。他很有耐心连续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当小豆豆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校长先生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他会细心呵护每一个孩子,哪怕是一个生理有缺陷的孩子。在小林先生的眼里,孩子们就是自然的产物,所以对于那些身体有残疾的孩子,他总是想尽办法来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保护他们小小的自尊心不受到伤害。他不会阻止孩子们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他也不会要求孩子们刻意的去做什么事情,他总是努力的寻找一些可以让孩子们更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方式去引导他们。他的教育观念我知道是很多家长和同学们渴望的,所以大家都希望能有小豆豆那么幸运,我也是。

作为教师,面对小林宗作先生,我感到惭愧。他的教育孩子的方式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深思的。作为读者,读完全部内容,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时代,想起了那些老师,同学,朋友。看着背着沉重的书包去读书的孩子们,我们每个人都会庆幸小豆豆遇到了她一生中最好的老师,而我们,真的也应该好好想一想:我们究竟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怎样的成长环境。

第2篇

这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因淘气而在一年级就被退学的孩子——小豆豆。后来,妈妈没办法,只能把小豆豆转向别的学校。之后,小豆豆就来到了一个与众不同的学校——巴学园。巴学园这个学校很奇怪,教室是用电车做的,教学方式更是别具一格,可以从自己喜欢的学科开始上课,如果在上午就把所有的任务都完成时,还可以悠然自得地去散步。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请您阅读。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1星期天我读了《窗边的小豆豆》(作者小时候的真实故事)这本书之后,对我的感触非常深。

书中讲的是调皮的小豆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坏学生”,而且还被学校开除。原因是她上课老是注意力不集中,还影响别的同学。在她上课的时候不是上下拉抽屉,就是跟窗外的宣传艺人说话,还要和小燕子打招呼,搞得老师不能正常上课。在这种情况下,她妈妈把她领到了“巴学园”去读书,但是小豆豆的妈妈并没有把她转校的原因告诉小豆豆,因为妈妈怕伤了小豆豆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我觉得她妈妈真是一个天底下最理解我们小孩的妈妈。如果换是我不被我妈妈骂死才怪呢!她就像爱迪生的妈妈一样,老师说爱迪生是弱智儿童,是个笨得没法教的孩子,她妈妈也把他领回到家里自己培养他,最后让他成为了世界上有名的科学家。当调皮的小豆豆来到了巴学园以后,又碰到了一位对教育有独到见解的小林宗作校长。第一次见面,他就很有耐心地听六岁的小豆豆说四个小时的话而不打呵欠不插嘴,直至调皮的小豆豆说完话为止,还规定可以在吃中饭时唱歌,这可是我连做梦也想的事啊。呵呵。从而让小豆豆喜欢上了小林宗作校长。以后的日子里,她在学校里帮助同学,而且也变得非常地懂事。直到最后巴学园被烧,小豆豆也不想离开老师。最终还盼望着什么时候能再和老师见面。

我非常钦佩小豆豆的妈妈和小林宗作校长,因为他们很了解我们内心的想法,大人和我们小孩之间就是要相互尊重。我觉得我们现在的学习方法太枯橾乏味!除了做作业还是做作业。在这里,我非常赞同小林校长说的一句话“过于依赖文字和语言的现代教育,恐怕会使孩子们用心去感受自然、倾听神灵之声、触摸灵感的能力渐渐衰退吧?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莫过于有眼睛却发现不了美,有耳朵却不会欣赏音乐,有心灵却无法理解什么是真。”。我在这里想对老师和妈妈说:“请给我一点自由吧!”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2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小豆豆在老师眼里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坏学生,被退了学。不久她来到了巴学园,小林宗作老师的教学方式让小豆豆深深的爱上的学习,后来,她变成的一个爱学习,爱劳动的好学生。

我觉得巴学园的教学方式很好,他对不同的学生制定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我也非常喜欢这里的老师,他们非常有耐心,喜欢倾听同学们的想法。我还看到了同学们之间的友情和相互帮助的精神。

一放假,我和妈妈一起读了窗边的小豆豆,我读后印象最深刻的是小豆豆心爱的钱包不小心掉入厕所中,为了她心爱的钱包,想尽各种办法去厕所打捞。

校长先生看见了,不仅没有批评她,只是淡淡地告诉她要把东西最后整理好。我很佩服小豆豆为心爱东西的勇气,也很喜欢校长先生。

《窗边的小豆豆》是我的孕期读物、每晚入睡前的床头故事读本。听着小豆豆在巴学园发生的一桩桩校园趣事,小孩子那发自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快乐喜悦之情,就如夜读的灯光一样撒上我们周身,让我们也被这满满的快乐和幸福包围着,在愉悦的心情中酣然入睡。

除了传递满满的正能量外,这本书如语文报所评价“它不仅仅是关于童年生活片段的回忆,更是一种教育方法的实例展示,而且这是一本全天下父母都应该去读的好书。”

很多年后再读这本书我无疑又体会到了很多小的时候体会不到的东西,对孩子的教育至关重要,甚至影响了他的性格和整个一生。

如果我也能有幸在一个孩子的生命中起到教育者的作用,我想我也会尽我所能去理解去尊重,毕竟把一个孩子塑造成一个善良、诚实、聪慧、有礼的人是一个教育者最大的幸运。

书中不仅是作者对自己在讲述自己的童年生活,而更多的是在提倡和介绍一种教育制度。用最简单的生活琐事,告诉每一位家长:如何用正确的方式和态度来教育孩子。

若干年后,等我的小孩也到了上学的年龄时,那个时候看着他(她),我一定会再次想起这本书。想起小豆豆曾经给我带来的感动与感慨,还有一种对小孩子教育的思索。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3《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小时候的一段读书经历。描述了一段让人无限向往的学校——巴学园,一位让人无限崇拜的校长——小林宗作校长,还有一个曾让普通学校老师无比头疼的孩子——小豆豆。

小豆豆是个活泼可爱,性格开朗,太富于幻想的日本小女孩,上课把桌盖开了关,关了开,把橡皮拿出来擦一下放回去擦一下放回去搞了好几百次,站在屋檐下看见燕子在筑巢她会和它交谈,老师只好给她退学。

“巴学园”是个与众不同的学校。教室是一个个废弃不用的车厢,每个班级人数不超过10个人,每个孩子的座位也不是固定的,孩子们想坐哪就坐哪,教学方法自己喜欢的课程从自己喜欢开始学起。不固定,下午带出去体验大自然,不知不觉中学会了地理知识,运动会上自己策划稀奇古怪的项目。校长是一个爱护孩子,真心为孩子着想的工作者,校长第一次见小豆豆就微笑着,听小豆豆不停地说了四个小时的话,没有一丝不耐烦,没有一丝厌倦。每到午饭开始时,就会问“大家都带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了吗?原来校长不想让孩子们偏食,要求蔬菜、肉类、鱼类都得吃。他说无论哪个孩子都在他出生时候有优良品质,成长过程中会受到影响,早早发现这些“优良”品质,我们要让他得以发扬光大,把孩子培养成富有个性的人。

小豆豆在上厕所的时候不小心把她漂亮的钱包掉进去了,于是她找到一个长把舀子,费力地打捞她的钱包,地上已经堆满了秽物,钱包连个影子都看不见,路过这里问明情况后,对小豆豆说:“弄完之后,把这些东西放回去。”小豆豆有优点,也有缺点,但校长每次见到她都对她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是他的宽容,博爱让小豆豆在学校里一点点成长,成为一个被大家接受的孩子。泰明是一个患有小儿麻痹症的孩子,校长从来没有让其他孩子感到过难堪。高桥是侏儒,在运动会上专门为他这样的孩子设立各种各样比赛项目。高桥每次都得第一名,后来以优秀的成绩从明治大学的电气工学系毕业,并且有一个明朗而富有魅力的性格。

小豆豆、泰明、高桥这些巴学园的孩子犹如一株株小苗,沐浴着暖暖的日光,茁壮地成长着。是小林宗作先生个他了他们最合适的土壤。巴学园是一所充满无限快乐的学校,我真是羡慕不已,我羡慕调皮的小豆豆遇到了关爱学生的小林校长,羡慕她能进入这样一所与众不同,令人向往的学校学习,羡慕她在巴学园遇到这么多可爱、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也能在这样的学校里学习,那该多好啊!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4寒假里,我看了由日本最伟大的女性黑柳彻子写的、日本有史以来销量最大的一本书《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33种文字全球发行,拥有读者数千万。这本书记录了黑柳彻子,也就是小豆豆,她被退学后在新学校——巴学园的一段真实的时光,这段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在巴学园里发生了许多普通学校不能发生的事情:他们上课的教室是电车、他们上课时老师先把所有科目的知识点写在黑板上,自己喜欢那科就先学那科、他们还请农民“旱田先生”教大家种庄稼、学完习后可以在校外散步、盒饭是“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他们学校有游泳池,同学们可以光着身子游泳、他们运动会上的奖品是蔬菜、他们那里假期中可以在一起露营、还可以由7个同学扮妖怪,试大家的胆量,还有我最喜欢的是温泉旅行。

暑假快要结束的时候,巴学园的孩子们终于盼来了暑假的主要节目——温泉旅行。温泉位于静冈县的伊豆半岛有一个叫“土肥”的地方,那儿从海里涌起一股温泉,孩子们可以在海里游泳再洗温泉浴。大海里的温泉与众不同,因为究竟那里是温泉那里是海水并没有清楚的分界线,也不能用什么东西把温泉围起来。有人说:“这里就是温泉了。”孩子们就一窝蜂的跳进温泉,热乎乎的温泉水正好淹到脖子那里,水热热的,像洗澡一样,舒服极了!读到此处,我多想跟巴学园的孩子一起泡一泡温泉呀!如果我在那个温泉池边,我会先向空中一跳,在空中来个360°大旋转,然后展开双臂,以大鹏展翅的姿势落入水中;仰泳、蛙泳、蝶泳、自由泳各种姿势来个遍,痛快淋漓的享受水中的美好时光,即使皮肤被水泡的皱巴巴的也毫不在乎。在这里,孩子们真正接触到实际生活。比如:大家要轮流去蔬菜店或鱼店买做晚饭的菜、有的孩子在树林里迷路了、有的孩子在海里游出很远游不回来了让大家非常担心、有的孩子还被落在海边的玻璃渣割破了脚,每当这个时候孩子们都会积极思考该怎么办。这些活动都是我们普通学校的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的、我们又无比向往的,我多么想成为巴学园的一员呀!

另外,这本书是黑柳彻子的亲身经历写成的,都是她上一年级时候发生的事情,她把每件有趣的事情都记录下来汇成了这本书,要是我把我小时候发生的有趣的事也记录下来,是不是也能写成一本《窗边的小玉玉》这样的书呢?我也期待我的新书的出版。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5寒假休息在家,看了很多好书。今天,刚刚读完了由日本作家黑柳彻子写的《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上小学时的一段真实的故事,作者因淘气被原学校退学后,来到巴学园,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指导下,在学校里快乐地学习,让一般人眼里 “怪怪 ”的小豆豆逐渐变成了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孩子,并奠定了她一生的基础。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和小豆豆一起喜怒哀乐,为小豆豆能有一位好老师而感到高兴,为小豆豆来到巴学院而感到快乐,为泰民的死而感到伤心……本书讲述的故事虽然远在日本,但我仍然感到书中一切是那样自然、亲切,小豆豆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是那么天真可爱,小豆豆快乐地学习的形象跃然纸上。在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被小豆豆可爱又勇敢的冒险举动而逗得哈哈大笑。比如:小豆豆的钱包掉到厕所里,她把粪坑里的东西全捞出来,堆成一座“小山”,小林校长只说:“弄完之后要放回去喔”;飞身跳入只盖有报纸的粪坑;与自己的小狗洛基相互扮狼而损伤自己的耳朵;小豆豆有一天单臂吊在树上,校长走过来问她在干什么,小豆豆说,她看见牛肉也是这样整天被挂着,她今天想做牛肉……有趣的事情真是层出不穷,令人忍俊不禁。整本书充满了如流水般和谐自然的韵律。

“无论是什么样的人,上天都必然赐于他一项出类拨萃的才能。”这句话是小林校长常常说的。“你真是个好孩子。”这句话深深地影响了小豆豆的一生。如果没有小林校长的这句话我们很难想象今天的小豆豆即黑柳彻子是什么样子的。是的,在我们遇到的种种挫折时,是多么需要鼓励和安慰。可有谁会理解我们呢?的确像小豆豆这样一个在别人眼中“怪怪”的孩子,也许老师们都会感到头疼,但在小林校长的爱护和引导下,小豆豆却逐渐变得让大家能接受了,这让我不得不对小林校长肃然起敬。试想,一个上课就跑到窗边给屋檐下的小燕子、窗外的宣传艺人打招呼的孩子,一个上一节课将课桌噼里啪啦开关几十次的孩子如果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对待她?我无法想象。从小林校长的教育中,我看到了宽容,看到了博爱,看到了顺从甚至是妥协。在我们的生活中,“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爱有许多种的表现方式。可是,有时候我们常常忽略周围的爱:比如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朋友之间相互安慰……这些往往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而如果我们加以体会,你会感觉到我们周围都充满了爱,让我们乘上“爱”的小舟,感受被爱的快乐。

读了此书,字里行间充满了快乐,各种各样的教育方法,让我大开眼界。原来学习也可以这么快乐。真希望我们的学习也可以这样。读了《窗边的小豆豆》,受到的启发很大!希望我们所有的孩子在父母老师细心地呵护下都能像小豆豆那样快乐地学习、快乐地成长!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6这几天我看了《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作者是亚洲唯一一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她是世界上最有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她被美国《纽约时报》、《时代》周刊、《新闻周刊》赞誉为日本最伟大的女性;她就是小豆豆,黑柳砌子。

《窗边的小豆豆》讲述的是一个很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小豆豆,她曾经在学校里因顽皮第一年就被开除了,小豆豆的妈妈为小豆豆四处奔波,终于寻找到了一所接纳小豆豆的学校,它叫巴学园巴学园的“巴”,指的是用两个一黑一白的巴形图案组成的徽记,这表达了校长先生的心愿,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够在身体和心灵两方面得到和谐的发展。新学校的校长叫小林宗作,被学生们称为小林先生。小豆豆回忆了她第一天去学校见校长的情景。结果小林先生整整听小豆豆说了四个小时的话,虽然她说话的顺序、说话的方式,都有点乱七八糟的,但小林先生一直认真专注的听她讲,而且中间从没打过一个哈欠,一次也没露出不耐烦的样子,这在小豆豆从出生到现在,再也没有第二个人这么专注,这么认真的听她讲每一句话,

而且她妈妈非常替小豆豆及巴学园所有的同学们高兴和自豪。她们能碰到这样的好校长,在这样有魅力的学校度过小学的美好时光。那是多么幸运,多么开心的事啊。

读一年级的小豆豆对万物都很好奇,也很陌生,但她来到巴学园后,她就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这里的教室是电车教室,可以转动,这里的同学很友好,这里的老师很友爱,尤其是巴学园的校长,更是非常的亲切、耐心,使得小豆豆一下了喜欢上了这里。小豆豆的活泼开朗在学校里也闹出了好多笑话时,老师们也是以鼓励为主,开导她、帮助她纠正过来,使得小豆豆受益非浅。

第3篇

在暑假的时候,妈妈帮我买了一本在语文书上面推荐的书---《窗边的小豆豆》!

这本书主要是讲:主人公小豆豆小学一年级就被退学,妈妈又帮她另外找了所学校---巴学园!那里的校长听了小豆豆说了两个小时的话后,便同意她进入学校,后面便写小豆豆进入学校后的趣事和同学们生活在巴学园的事情等!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还没读够,因为太精彩了,小豆豆在童年里面的事情激发了我们对童年的向往,我们看完后,也会想起童年的往事!

我们现在可不能向小豆豆一样,一年级就被退学,这样的话,那以后怎么办呢?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将来好报效祖国,为祖国出一份力,成为国家栋梁之才!

还有文中的泰明是个残疾孩子,小豆豆没有嘲笑他,反而帮助他!我们也要这样,在生活中,帮助他人,看到残疾人的时候,我们应该做的是帮助,而不是嫌弃,如果,我们不帮助那些残疾人,我们为什么还是红领巾呢?我们更不要拿别人的缺点,和自己的优点比,这样更会伤及残疾人的心理!

我们还要帮助身边的小朋友,在小朋友遇到学习上的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帮助他们而不是嘲笑他们,让小朋友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也不要在不适合的场所开不适当的玩笑,这样被你当成开玩笑对象的人会被你激愤,这样在你们都不理智的情况下,很可能发生冲突!

如果,你们也想知道小豆豆在童年发生的趣事的话,那就快买一本看看吧!

清河小学 605班 陈荣

第4篇

“特殊”里的美

广州市增城区致明学校  江海清

正如《致教师》的朱永新老师说的“书与人一样,都是有生命的”,而我相信《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有一本有生命力的书,只有细读、慢杜、品读才能发现里面的奥秘,它值得我去翻阅和学习,它是一本值得我一读再读的好书。在2020年2月这个特殊的时期里,我们居家办公,我们在线上进行教学授课,我也借此时间重温了一本大学时期读过的书籍《窗边的小豆豆》,大学时期读时觉得书本里面创造的教学环境和倡导的教学方式是我所向往的,现在作为一名工作了两年的特殊教育老师来说,却感受到了不一样的东西。

书中的主角叫小豆豆,她因为在课堂上开关课桌、在桌子上画画、和广告宣传员搭话,甚至和小燕子搭话等行为打扰了课堂秩序,被原学校劝退来到了“巴学园”这所学校。小豆豆看似是一个爱捣乱的孩子,其实她只是天真活泼,充满好奇心而已。她开关课桌是因为这桌子是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很好玩,她和小燕子搭话是因为好奇燕子为什么在教室旁搭巢,迫不及待想得到答案,这一切都源于她的好奇心。小豆豆不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也许就是因为课堂满足不了自己的好奇心,但在“巴学园”的小豆豆却因为独特的上课环境和教学方式能认真学习。“巴学园”的教学是没有科目顺序之分,直接将各科目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开始学习,只要能将完成学习任务,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期间有疑问可以找老师解决,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能在吵闹的环境中学会集中注意力,老师们也能在这个过程中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的兴趣、特点、思考问题的方法和他们的个性。

还记得自己初来乍到学校时,开学的前一晚,我想象着要如何向学生介绍自己,如何上好第一节课。尽管我的想象是多么的美好,但是现实是残酷的,当我踏进班级,开始一本正经地授课,但我发现学生眼睛根本没有看我、耳朵没有听我的话,我只能不断地让学生坐好、告诉他们眼睛看老师,也因此弄得满头大汗,很艰难地结束了第一节课。当时我沮丧地回到家,认真地想好了自己究竟可以怎么做。第二天,我先开始先和学生们多相处,了解他们的能力水平,熟悉了每个学生的名字,将每个学生的情况、特点和能力水平记录下来,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上课也不再注重知识点的摄入,而是先和学生多相处,熟悉他们,建立自己在学生心中的威信,根据他们的需要、好奇心去教授知识,慢慢的,上课也就不再手忙脚乱。在这个过程中,我看到自己了的成长,也看到学生的成长。

“巴学园”里的学生除了“古怪”的小豆豆,还有患小儿麻痹的泰明,侏儒症的高桥等学生。在这个“特殊”的学校里,校长小林宗作先生不会可以去强调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平等的,或者叫同学们之间不要歧视他人,而用了很多种“点子”消除这些孩子因为自己身体的异样而产生的自卑感、羞怯感、自己不如别人的心理,也让同学之间学会接受他人,如运动会设计的比赛项目对他们都有优势的、在学校泳池让学生们不穿泳衣游泳、教室座位是随意坐的等等,让同学们之间自然地接纳对方,成为真正的好朋友。除此之外,还要学会发掘每个学生的优缺点,经常鼓励大家,如在饭堂里每天由学生轮流讲故事,有的学生比较胆小,但小林宗作先生会引导他表达,从讲述自己的一天开始。

我也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着自己的优缺点,而特殊学生也会有属于自己的闪光点,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学生闪光点的眼睛,相信能力再差的学生,只要慢慢引导他们去改变,就会有所进步。我的班上有个学生叫小清,是一个唐氏宝宝,他上课的时候也会像《窗边的小豆豆》中的主角小豆豆一样,经常注意力不集中,上课时会趴在地上或者站在窗户边,无法上课,而且经常不听老师的指令,但在老师和同学需要帮忙的时候,他会乐于主动帮忙,我就可以利用这点,在课上让小清多帮其他同学,转移他的注意力,还可以利用小清喜欢画画这点,只要他上课认真,下课就奖励他画画。过了一段时间,小清能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也能跟得上我的教学内容。还有小洋,他是一个自闭症孩子,但障碍程度为重度,他和别人很少有眼神交流,而且没有任何语言,听到铃声时还会经常捂住耳朵,抗拒周边的人和事物。但在一次课间,学校给学生发营养餐时,我给了小洋之后,他居然因为打开不了蛋糕的包装纸,走出座位拿着蛋糕需求我的帮助。这让我很惊喜,我相信只要利用小洋的需求,慢慢地锻炼他,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被激发,过程虽然很漫长,但是在前进的路上。

读完《窗边的小豆豆》,我始终相信任何事情都有美的一面。正如和家长交流多了之后,发现她们可以开电动车从一个镇到另一个镇,几个月就报废一辆电动车,只为了让孩子做康复训练;发现她们可以天还没亮就要带着孩子坐公交,兜兜转转地到校车站点,只为了送孩子上学。这个特殊的时期,也会有温暖人心的事:有学生在班群中发着不清晰的音,只为了和自己说一句“老师好”。这些特殊的美,值得我更加努力。

第5篇

今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日本著名小说《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是日本著名作家黑柳彻子写的。

小豆豆在原来的学校总是捣乱,一会儿叫路人过来,一会儿叫燕子飞,总是搞得不得安宁。但是,自从小豆豆来到巴学院,她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讲。可她但顽皮依然不改,有一次,小豆豆准备回家时,看到一张报纸,她后退几步,飞奔到报纸前面,用力踩下去,“扑通”,小豆豆一下子掉了下去,原来这儿是掏粪口,掏粪人员有事出去了,为了不让臭味散发出去,掏粪人员用报纸盖上了,妈妈见了,又好气又好笑。小豆豆说:“我以后绝对不会踩报纸了。”那么说,除了报纸,她还会踩其它东西了?妈妈在心里这么问自己。小豆豆在巴学院勤奋好学,这都归功于小林作宗校长可以设计出这么好的学校。巴学院一共有五十多人,一个年级才八九个人。另外,巴学院还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泡温泉,游泳,散步······在巴学院里,小豆豆成为了一名真正的小学生。可是,巴学院被美国轰炸了,小林校长决定再建立一所学校。

我要向小豆豆刻苦学习学习,小豆豆,你真棒。我希望世界上有巴学院,因为小林校长理解孩子,他教育方式好,他还有一颗博爱,宽容,仁慈的心,小林校长能不被孩子们喜欢吗?

第6篇

心灵的洗礼

——《窗边的小豆豆》读后感

东张中心小学六(5)班张雨竹

翻开《窗边的小豆豆》这本书,你会从书中天真、活泼的字句中感受到浓郁的儿童气息,从而找到自己理想中的阳光灿烂的童年。

书中的每一个故事都弥漫着儿童的天真无邪、淳朴可爱,特别是其中的《不能跳!》令人啼笑皆非。这个故事说的是小豆豆回家的路上,看见一堆沙山,于是高兴地跳了进去,没想到,沙子下面竟是搅拌好了的抹墙泥,身子立马陷了进去。傍晚,小豆豆的妈妈沿路找到了小豆豆,在妈妈的帮助下,小豆豆才顺利得救。又有一次,小豆豆在礼堂后的小路上溜达,看见一张报纸,觉得很好玩,就跳了上去,没想到,报纸下竟是厕所的掏口,小豆豆这一跳,跳了个浑身不自在。事后,小豆豆说:“以后我再也不跳报纸和沙子堆成的山了。”也就是说,看见别的东西还是照跳不误。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书中的小林宗作校长,是一个了解孩子心理的好校长,就拿运动会说,他就别出心裁了一番。小林校长设计了许多不同的比赛:拔河、两人三足、钻鲤鱼、找妈妈……听着这些比赛,你一定跃跃欲试着想参加吧!运动会的奖品也很特殊哦——是蔬菜。小林校长之所以给比赛获得胜利的孩子蔬菜,是因为这蔬菜代表着荣誉,用来做菜,肯定能品尝出令一种味道——胜利的滋味。其实小林校长设计这些比赛是有原因的,因为他们学校有一个残疾孩子叫高桥,他永远只会那么高,校长先生为了让高桥君消除自卑感,就设定了一些专门适合矮个子孩子的比赛项目,高桥君也轻轻松松获得了胜利,从而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

除了这些,小林校长还给孩子们带来了许多快乐,但可惜的是,如今小林校长与世长辞了,小豆豆她们的学校——巴学园,也被炸毁了。《窗边的小豆豆》,是黑柳彻子(小豆豆)献给已经逝世的小林校长的。

合上《窗边的小豆豆》,我好羡慕,又好无奈。羡慕的是小豆豆她们无忧无虑的生活,她们能在草地间、操场上尽情玩耍、观察,在游戏中学到了各种各样的本领和知识。无奈的是我们却只有在教室里奋笔疾书、埋头沉思。在一次一次的练习中,一次一次的考试中来证明自己的实力。我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我们就不能自由快乐的学习,难道非要读了再读,学了再学,才能出好成绩吗?

巴学园里,一切都是关于成长,关于教育,关于爱的故事。看完这本书,读者的心灵就会经过一次洗礼,变得格外净澈。

第7篇

阅读为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了解到了不同书的内容,我想,阅读的好处是不胜枚举

四年级,我们看的书的有:《夏洛的网》·《窗边的小豆豆》·《今天人是升旗手》等等里看到了更加丰富的世界和生活,当别的同学因为爱看书受到老师的表扬,写作文水平提高,课堂上发言妙语连珠时,他也会模访这个同学去看书,当他被一本书所打动时,他一定会成为爱看书的人。

第一次获得黄校长奖励的几本书时,同学们无比兴奋。爱看书·勤动笔让我们收获到了图书的精彩内容。四年级下册,我们开始动笔写读后感,把自己看到的书,有过的想法都写下来。四年级里,我们已经习惯了带着浓浓书香的校园生活,书柜里有校长送的图书。我们班的阅读范围也不断扩大,除了沈石溪.杨红樱.曹文轩等等也都成为我们喜欢的儿童作家。

以后的日子里,我们还要在多读一些好书,写更多更好的文章!让阅读为我们的童年增添一抺亮色!

第8篇

书是我们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我们的好朋友,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是打开知识和理想大门的金钥匙!因此,在本学期里,我们结合学校的课题“营造书香校园”,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营造“书香班级”的计划,在班级里开展了“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活动。

开学初,我班就结合本班的具体的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好班级的读书计划。积极发动学生参与到“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的读书活动中来。在语文教师的指导带动下,在班主任的号召下,动员学生向班级捐献自己平时的爱看的各种名家作品,并能主动地介绍给其他同学。引领每一位学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以书为友,努力增长学生的知识水平,并且,让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为了筹集到更多的好书,满足学生的课余阅读,首先想到的就是发动学生向班级自觉捐书,建立本班的图书角,并且班级集体购买书籍《弟子规》和《窗边的小豆豆》,另外教师本人向同学们捐书,也放进了图书角。并且,选出班级内图书角的管理人员,本学期,我们选出了朱钜和须颖佳两位同学作为图书角的管理人员,每天做好班内图书的借阅登记以及整理。

在实施的过程中,我班坚持每天晨诵《弟子规》,并定期背诵,默写,写心得。还利用早晨晨会的时间给每位同学一个交流的平台,交流读书心得,并且交流完后整理出来,誊写清楚后贴于班内黑板报处。中午坚持做完课堂作业后午读,利用每星期二的活动课时间右语文老师作阅读指导。同时班内还开展各种活动来激发与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坚持每周五的班队活动课开设一个主题,比如说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背诵名人名言比赛等,并且能适当奖励优胜者。其次还能响应校少先队的工作,参加各种征文比赛等活动。

另外,本班同学人人都有一本美词佳句本,勤摘录,勤做读书笔记,而且人人都能写出1--3篇读书心得,人人都能绘声绘色地讲出两本书的主要内容,人均阅读量达到了4本书。

经过一年的努力,学生的看书兴趣有了较大的提高。现在,一到休息时间,学生能习惯地跑到班级的后面的书报架上拿书、看书了。

我相信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营造出一个良好的书香班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经营班级》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师说》读后感

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教育的理想与信念》读…

第9篇

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人们要通过探索来发现世界,来活的更精彩,就像“小王子”一样。你会写小王子读后感吗?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小王子读后感,欢迎阅读!

小王子读后感1一个完美的童年,少不了的伙伴必定是书了!我的伙伴便是部温馨、真挚、感人的生命童话《小王子》。

它讲述的是一位居住在B612星球上的小王子,想去探访其他星球,于是开始了他的星球之旅。途中,他遇见了骄傲而又孤独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奇怪的酒鬼、忙碌的实业家、守时的'点灯人和自大的地理学家,最后来到地球认识了我,与我结成莫逆之交的故事。小王子是个多愁善感的人,他心地善良、天真纯洁,富有同情心,更重要的是他对待友谊的那份真诚。小王子与我相遇后,开始了一点点的交心。一天,在沙漠上,小王子与飞行员口渴极了,想要找口井打水喝。可是都找了一天了,却依旧一无所获。我几乎放弃了:在茫茫沙漠上,盲目地找水喝,是件多么荒唐的事啊!小王子却在鼓励着我,沙漠很美,它之所以美,是因为在它的某个角落里藏着一口水井。加油!我们一定能成功!小王子的话使我精神振奋,让我觉得我们还有希望。于是我们肩并肩地朝前走去

每个人的友谊都是珍贵的,是不能随便去破话的有时,当我的朋友获得某项荣誉而我却没有时,我会因此对她产生嫉妒之心;有时,当她无意中碰到我时,我也会因此斤斤计较;更荒唐的是,我和她居然会为了块小文具而产生矛盾。

自从读了这本书后,我对自己才有了反思:真正的朋友是不会为了些鸡毛蒜皮的事闹翻的:真正的友谊是坚不可摧的。我们都要珍惜自己的友谊并去维护它!因为友谊是每个人必不可少的。

《小王子》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不断地净化着我们的心灵!

小王子读后感2这周,我看了《小王子》。

它讲了一位生活在城市中心的美丽小女孩,家境优良但是不快乐,因为妈妈给她定制了一份”人生大计“。直到有一天,一个飞机螺旋桨突然破墙而入,从此小女孩认识了旁边住的怪老爷爷。老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飞行员,某次飞机故障坠入沙漠,见到了来自B612小行星的小王子。他和小王子一起在沙漠中流浪,寻找水源。就在老飞行员就要放弃的时候,小王子对他说:”星星之所以美丽,是因为在它的某个角落隐藏着一口井。“这句话深深地激励了老飞行员,使他重新有了信心和勇气。老爷爷把自己和小王子之间发生的事写在纸上,送给了小女孩。

一次意外,让小女孩进入到了老爷爷的家里,重新认识了老爷爷,并成了他生活中的一份子。在那里,小女孩见到了用布缝制的小狐狸、小飞机模型和没有完成的飞机,她渐渐找回了童心。但是她妈妈知道后,将小狐狸和故事都扔进了垃圾桶,小女孩又变得忧伤了。她也不去老爷爷家玩了。开学那天,老爷爷生病住进了医院,于是小女孩在晚上偷偷进了老爷爷的院子,坐上飞机去寻找小王子。她惊奇地发现,小狐狸和写了故事的纸都在飞机上。她在一个大人的星球上发现了小王子,并想尽一切办法救出了变成大人的小王子。在她的帮助下,小王子想起了一切。小女孩的妈妈也最终理解了小女孩。

之后,我觉得我好幸运,有一个理解我的妈妈,让我保持住自己的童心,可以无忧无虑、快乐健康地成长。而电影里的小王子让我明白了,只有用心灵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看不到的。我学会了用心去观察事物。还有不论别人怎么说,都要做好自己,其他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相信自己。

小王子读后感3飞行员因飞机故障,与小王子邂逅在撒哈拉沙漠。于是,他们开始讲述一段神奇而又渺远的故事。

小王子来自B612星球,据说这是个只有一间房子那么大的星球,只要将椅子转一转便可以看见落日。他拥有三座火山和一朵玫瑰花,尽管他与玫瑰花彼此相爱,却又彼此不解。也因此小王子开始了他漫长的旅途,他走访了一些星球,遇见了徒有其名的国王,爱慕虚荣的人,自相矛盾的酒鬼,唯利是图的实业家,兢兢业业的点灯人,还有地理学家。然而这些大人们对他来说都是十分奇怪的,他们与生活、事业、金线、名利紧紧纠缠,或许成长带给人类的就是这些变化。即使我们现在还是个孩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终会成为与国王,爱虚荣者,酒鬼,实业家,点灯人,地理学家类似的人,因为我们就像是飞行员一样生活在这个被大人欺骗的环境里。

或许大人与小孩的区别就在这里,小孩因思想简单,没有缠绕不清的头绪而将生活看得十分透彻。大人呢,他们自以为是的阅历丰富,将事情无限度的扩大,到头来不过是庸人自扰。这大概不是他们的错,因为这世界上确实存在着许多无可奈何的事情。

值得一说的是飞行员与小王子两个人的友谊。当小王子看见飞行员孩童时代画的作品时,他清楚明了的说出了这副画的含义。在小王子临死前送给飞行员漫天微笑的星星,以及飞行员一句句“我不离开你”“我不离开你”。这个故事着实是感人的,又或许是两个人心灵深处的交谈。安妮在文章中写道过:不知道人的一生,会有几次的可能性,对另一个人敞开心扉。我确实是向往着这样的感情,在茫茫人海中寻找着另一个自己。

小王子原本以为他的玫瑰花是独一无二的,细心照顾她,为她浇水为她盖上罩子。可是他困顿了,因为在地球上遇见了几千朵与他的玫瑰花一模一样的玫瑰花。然而在他失望之际,狐狸告诉他:只有用心才能看得清。实质性的东西,用眼睛是看不见的。比如说我父亲给人的感觉就是个冷血,似乎他对于欲望的追求远远的超出了亲情友情爱情。可是我还是相信着,事实并非如此,他一直视以一种默默地方式为这个家营造着更多的幸福,尽管这个方式并不讨人喜爱。确实的,有些东西眼睛是看不见的,比如说爱。

小王子终是死了的,可是飞行员觉得他回到了自己的星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玫瑰花了。我猜想,他或许真的看见了漫天微笑的星星。

小王子读后感4书是精神的食粮,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从书中可以得到许多知识、觉悟。

在今年的寒假里我买了三本新书,《窗边的小豆豆》、《草房子》、《小王子》,我最喜欢的还属《小王子》了。

小王子这本书是童话故事,它里面蕴含了感动、智慧、神秘、亲情和冒险……讲述了小王子居住在比自己的大一点的星球上,他有一束奇妙的玫瑰花,有两座小小的活火山,一座死火山。他非常爱他那奇特的花,他的那束花也非常爱他。可是有一天小王子因为玫瑰花的娇气而闹了矛盾,小王子决定离开自己的星球,去了广阔的宇宙遨游。他在别的星球遇到了形形的人,最终他到达了地球。在地球上他遇到了一个从天空里坠落的飞行员圣凯克苏佩里,他给飞行员圣凯克苏佩里讲述了自己一些列的遭遇,他也遇到一只狐狸,这只狐狸给他解决了那朵娇气的小玫瑰给他带来的对爱的疑惑,使他明白,爱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慈悲,有了爱生活里的一切才有了意义。

“如果你爱上了一朵生长在一颗星星上的花,那么夜间,你看着就感到甜蜜愉快。全部的星星上都好象开着花。”忧伤脆弱的小王子无法忍受想念的痛苦,他要急切地回去,最后,他选择了以蛇的毒液结束自己的生命,尽管他害怕痛苦,但是他认为这样就能抛下自己笨重的身体回去。最后小王子就像一棵树一样轻轻倒了下去,柔软的沙地,连一点声音也没有。

看完这本书,我非常感动,也让明白了许多深刻的道理:有一些事是万能的眼睛看不见的,而且我们不能光用知道的事来判断,我们必须用心灵来体会,才能把每一个人的真心看懂。

读完了这部童话故事书,我也明白以后我看他人的真诚和信任,不能再凭这个人的行为动作来判断他是不是可信的人。有些人长的好看却内心很恶毒,有些人外表很丑陋但心灵很美,所以以后我要用心灵去看一个人的心灵。

小王子读后感5今年暑假我读了《小王子》这本书,它将我引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飞行员因为飞机故障迫降在沙漠,在那里偶遇到小王子,在与小王子的接触中找回了童真;他是一个快乐的小王子,对于-切事物都很好奇,总是用天真无邪的目光去看待世界,妈妈说这一点我和他很相似。

书中写了一只狐狸,狐狸与小王子第一次见面就成了好朋友,起初狐狸是个浪费食物的家伙,经过,小王子一心劝说,狐狸渐渐变的格外节约食物。哎,我就和当初的狐狸一样,也总是不自觉地浪费食物。吃饭的时候掉米粒啊,苹果吃完红色部分就扔了,铅笔不等用完一根接一个的换……我想在生活中我还真应该学习那只改掉浪费毛病的狐狸,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除了那只可爱的小狐狸,玫瑰花也是书中一个重要的角色,那是-朵生活在小王子星球上的孤傲的玫瑰,她总是希望小王子能够多关心她,我可不愿像她那样娇气。

《小王子》许多小朋友的爸爸、妈妈在小时候也看过的,他们和我们一样也非常喜欢这本书。书中所描写的小王子、商人、地理学家、飞行员、玫瑰花、狐狸这些鲜活的形象,好像就在我们身边陪伴着我们,让我对童年的快乐与神奇充满幻想,它像一个神奇的磁场,把我的心给紧紧的吸引了。

爸爸、妈妈希望我能像书中描绘的小王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同时也希望我多读书,从书中学到知识,学会如何和他人相处,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并从中体会世界的美妙、人之间的友爱、处处蕴藏的智慧。

第10篇

我校自1991年建校起,就确定了“以美育人”的办学理念,围绕“美育”先后开展了“儿童生活美育与和谐发展”“学科教学审美化”等七轮省、市、区级课题研究,引领着全校师生尚美发展。而其中旨在提升教师队伍的审美文化素质的“教师尚美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是较为重要的一环。

“尚美教师文化”指教师们具有审美追求的教师语言、教师形象、教学行为甚至闲暇生活等文化元素的总和。在教师群体中建立一种尚美文化,是我们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教师具有一定的审美修养,他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都会直接作用在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使学生逐渐形成感知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意愿和意识。

在创造“尚美教师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做了以下一些事。

读书:陶冶情操,让教师有内涵美。读书,特别是多读美育方面的理论书籍,对教师的知性美、内涵美影响非常大,学校为此营造了爱读书、多读书的书香环境。这么多年,我们搞过多次“假期推荐读书活动”,把自己喜欢的书籍与大家分享;我们向教师们推荐过30余本美学专著,印发了大量有关“尚美文化”的学习资料,并为此开展了不同级别、不同内容的读书交流会;我们还发起过共读一本书的活动,《窗边的小豆豆》《心会看见》等,读完后,倡议教师们写专题读后感。如我们共同讨论《心会看见》中教育者的形象,书中那个知性、温婉,既厚重又轻盈,如月光下淡淡的香茗的人物,就是教师职业之美的最好代言人。见贤思齐,教师们在读书活动后对自身美和内涵都有较深的思索。

当然,除了与教学、“美育”相关的书籍之外,学校也提倡教师多读“无用之书”,丰富知识,提升自身内在的涵养。经过多年努力,我校已逐渐形成了浓浓的“书香”气,老师走到一起会主动谈起自己最近读的书,交流自己的收获,探讨自己不能理解之处,互相推荐好书等,这已成为我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校还在校园中设立了向师生开放的读书走廊,充分利用校园走廊墙壁张贴伟人名人的读书格言、张贴师生优秀读书笔记、介绍著名儿童文学家及其作品。

读书让教师的气质从内而外有了巨大变化。

教师选修课:为教师提升艺术修养。学校为教师们开设了很多艺术类的选修课,这是教师“尚美”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学校提倡教师至少学习所教学科以外的一门艺术,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也丰富业余生活。

我们的教师选修课间周一次,包括“淡淡墨香、古典情怀(中国画)”“温馨花语,芬芳天地(插花)”“微小视角,大千世界(摄影)”“歌声曼妙,伴我远航(合唱)”“色香味形,烹饪健康(烹饪)”等课程。实践证明,以往那些语文、数学等非艺术类的老师,当他们也开始对某一项艺术进行钻研时,他们的审美素养都有较大的提升。

风采大赛: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尚美教师文化建设需要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的审美修养和美育能力。教师一方面在以美育人,另一方面也应该以美育己,使自己成为尚美、审美、育美、不断创新的人。为了让教师把自己对美的理解表现出来,学校开展了“风采大赛”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现自我和进行交流的平台。在比赛之中,教师除了展示外在形象,还会有个人内涵底蕴、艺术修养、表演技巧等方面的考量,其实也是对教师综合素养的一次大检验。

通过教师风采大赛,教师积极主动地钻研美学知识,研究教师审美形象的内涵与外表的关系,探索教师形象与教学活动之间和谐的奥秘。

在各种教师成长活动中加入美育因素。学校在“青年教师赛课”“校级最有影响力班主任评比”等活动中,引入美育评价指标,如我们制定了《审美化课堂导学评价表》

(见表1),激励教师提升自身的美育修养,在教学中自觉贯彻美育原则。我们长期坚持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挖掘美育教育点,制定出了《审美化课堂教学备课教案要求》和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学科各册教材中各章节的《美育内容分析一览表》,探讨教学各要素审美化的可能性,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教学情境等方面落实审美化课堂教学。

第11篇

本文由沙龙实验班甜辰妈妈写于《夏山学校》读书会之后,字里行间深刻的阅读感悟以及与日常实践和正面管教的密切结合,让人很受启发,非常享受这种阅读、分享、感受的过程。

初读A.S.尼尔的《夏山学校》,觉得与早年读的《窗边的小豆豆》颇有异曲同工之处,只是夏山有着浓浓的西方文化色彩,而小豆豆所在的巴学园是日本人创办的,更适用于东方文化。

说起夏山,每读一个章节就认同感倍增,感触最深的就是养育孩子和家长的问题这两个章节。尽管有些地方可能并不适用于国内,但是这样的剖析却是一语中的,让我默默自省。

书中一直强调自由这个词,这个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是如此的匮乏。现在我们都知道不自由的人往往都很焦虑自卑,心理上都有这样那样的障碍,无法获得真正坦然的快乐。然而,尽管我们正是在这样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但是在为人父母后,却在一边纠结着教育方法,一边又不自觉地用我们曾经承受过的不自由的方式来强权压迫我们自己的孩子。这让我想到了“以爱的名义行伤害之实”这句话,真是再贴切不过了。因为不自由的成长而带来的各种恐惧,使我们心中晦涩渐渐生出恨意,只是这种恨意也因为不自由而压抑着,不会时时冒头,只在累积到无法承受之时才爆发出来。每每爆发的宣泄途径可能各有不同,然而对孩子发脾气似乎是很多家长都会使用的途径之一。

好吧,在读完夏山后,我也不得不很艰难地承认,我的不自由禁锢了我自己,还试图禁锢我的孩子,我也将我因不自由的种种愤恨和恐惧,在情绪不能自我控制的时候,寻到了由头而发泄到了孩子的身上。这让我羞愧不已。尽管接触和学习正面管教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但是来路自省,不自由的父母,因为没有体会过自由,往往也无法很好地分辨自由与纵容的区别,也许在创造自由的环境的过程中困难重重,但是这也不妨碍我们在教育的路途上探索和犯错。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披荆斩棘也是可以做到的。

回过头来说夏山这本书,自己读,有自己的感悟,读书会上大家热烈讨论后,又有了新的视角和更深入的领悟。

上学VS不上学

这个话题让我想到甜辰即将幼儿园毕业,进入学前班,继而进入小学的事情。沙龙的妈妈们也都心有戚戚焉。

国内的教育环境、求学制度等等,让我无比焦虑。虽然无法改变环境和制度,但是怎么积极应对不如意是每个人一生都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于是原本就对学前班摇摆不定的我,产生了一个念头,是不是应该放弃学前班?选择高压的学前班,会不会成为我为甜辰擅自决定人生的第二个错误选择?回想起第一个错误选择,真是让我愧疚不已,也可能真的会让我懊悔终生。甜辰年龄不够算提前入学,所以小班升中班的时候,学校给出了选择——继续小班或者升班。我因为小班老师对甜辰的评价,产生了虚荣和贪念,选择了升班。然而这个错误给甜辰带来了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每一天每一天,都让我自责不已。现在想来,那些所谓择校、入学的各种压力其实都是为了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而找的最堂皇的借口。这些只是我们因着关于名利关于虚荣关于所谓自尊心的种种杂念而产生的不安和恐惧炮制的枷锁,我们被这种枷锁禁锢了半辈子,现在我们自己又去炮制一个,自以为是地把所谓的最好的条件(诸如名校)强加给孩子,要他们“上进”要他们用分数一争高下,最终成为一个不会读书的读书匠。

读书会上也有妈妈表示,尽管大家都想给孩子寻找一个如夏山和巴学园这样自由的学校,可是作为父母,她还没有准备好接受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快乐的泥瓦匠而不是医生律师这些职业这件事。扪心自问,我也没有准备好,如果有一天,甜辰告诉我,她只愿读到初中毕业就不升学了,准备做一个快乐的店主,我想我可能也会辗转反侧患得患失吧。其实仔细想想,这个社会的教育变成这般面目全非,我们能说不是我们这些做父母长年累月一代又一代的得失心扭曲导致的么,其实我们每个人都要负责任。因为我们种下了一个把自己梦想和期望强加给孩子去完成的因,结出了如今以失去自由为代价只拿成绩说话只注重所谓名校表象的果。

读书获取知识固然重要,但是术业有专攻,且每个人作为独立个体都是有差异的,所以与其把孩子们切割成我们要的形状,不如再好好考虑一下学习的真谛究竟是为了什么,再来决定我们有没有权利根据自己的意愿安排孩子吧。

自由VS不自由

“不自由,毋宁死。”“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看到尼尔说的自由,脑海里突然就跳出那么两句,可见自由之于人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可究竟什么是自由呢?到底怎么做才是给了孩子自由呢?读书会上,妈妈们热烈讨论的时候,都很遗憾的表示,首先就我们自己而言都是在不自由的环境中成长起来,从不自由的孩子变成了现在不自由的成年人,从本质上说,我们根本没有体会过真正的自由,所以我们也无法在教育中很好地界定自由。

不自由的父母要怎么给孩子创造自由的环境呢?结合自己的读后感和大家的畅所欲言,我觉得给孩子自由,首先就是在相互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用正面管教的最基本工具——和善而坚定,不干涉,该放手就放手,不用成人世界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去约束孩子,避免以爱的名义来行伤害之实。

因为没自由,所以不懂自由究竟是怎么回事儿,这可真的是件麻烦事儿。尤其现在自己教育孩子,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如果找不准界线,一不留神把自由变成纵容和溺爱,就适得其反了。学习了正面管教,有了理论也要实践,实践的时候也常常因为界线问题拿捏不准,苦恼彷徨甚至是恐惧,颇有画地自限的不自由。想想原来我在寻求给孩子自由的同时,却给自己打造了一个牢笼。这也是我在读了夏山之后很有感触的地方,我们总是不自觉的画地自限,一边标榜一边又继续坐牢,所以不可避免的矛盾挣扎。说到底虽然学到了方法,却因自己内心隐蔽的恐惧,让自己对自己要求过高,高的有点好高骛远了。关于这种恐惧,稍后细说。

现在再说自由,读书会后,我在反思每个家庭成员的言行及互动。对于甜辰的各种限制每天都在进行,从日常生活点滴开始。

案例:

家里老人经常因为甜辰爬上爬下,对着她紧张万分地大叫,诸如“不许去那里”“不要爬那么高”“不要动这个”,然后给她贴上“调皮”的标签,以至于现在甜辰在自己做了更危险或让人头痛的事情时,都会以“我就是调皮呀”为理由为自己开脱。尽管早早地意识到老人的方法不妥当,没有收效就是最好的说明,也不止一次就此沟通,不过老人家的固执是一道不可跨越的鸿沟(这样的固执也是源于他们的恐惧:子女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生活理念,而他们的部分生活理念随着时代变迁,或被质疑或被否定,这不仅仅是他们对权威受到挑战的恐惧,更是他们不敢正视自己的不足暴露在自己一直俯视的子女面前的恐惧),所以作为父母给孩子的身传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我试着做过实验,同样的场景,我和甜辰独处,给她自由活动的权利,放手让她自己玩闹,虽然我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边看书,她时不时和我互动一下,然后又各种跑来跑去爬上爬下,但是我没有出声喝止,只是偶尔提醒她注意安全。很明显,当我没有那么紧张地关注她一举一动的时候,她反而很有节制,任何危险的行为,她自己都会斟酌放慢放轻,并没有让自己真正身处险境并受伤。可见,放手和不放手只在我们一念之间,效果却有天壤之别。不放手的后果,就是孩子在有恃无恐的状态下,反而认识不到危险,把危险当成一种求关注的把戏。但是学会放手,孩子们反倒更清楚,怎么做才是安全的。

成年人对各种所知和未知危险的恐惧,让我们变得胆小,进而没有了探索精神。可是对于孩子来说,他们要做的就是探索世界。其实孩子探索世界的危险,有时候并不在于孩子,而是在于大人。好比,我们把滚烫的茶壶放在孩子经常路过的地方,把尖锐的物品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把药片或其他危险的食品放在孩子随时能吃到的地方,等等。通常这种时候,我们不是去正视和纠正自己的疏忽(其实这也是一种恐惧心理作祟,对承担责任和后果的恐惧。成年人有趋势利弊的习惯,害怕承担那些自己可能意想不到的后果和责任,所以即便是自己的疏忽,也不愿意首先从自身反省开始,也要先找到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或替罪羔羊来摆脱自责),反而是限制好奇的孩子,禁止她这样那样,美其名曰是为了她的安全考虑,实际上是给她画地自限,消磨了他们探索的欲望,扼杀了他们的求知欲。孩子一旦突破禁锢,我们就开始说教,然后给孩子贴标签。这一刻,孩子的自由,被彻底忽视了。

幸好,正面管教告诉我,任何时间,只要有心,找到适合的教育方法并努力改善,都不会太晚。

游戏、幻想、角色扮演的重要性

夏山这本书中提到了孩童时代的幻想对人一生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读了这个章节,我不禁怀疑,幻想被扼杀的人,成年后反而会变得更不切实际;而幻想被满足的人,过了幻想的年龄段,就能坦然面对社会和压力。就如同,婴儿时期吮吸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的孩子,容易产生恋物癖,通过某个物品来获取安全感。而在本该充分幻想的年龄不能得到满足,变成一道创伤留下来,幻想便成为了阻断成人世界压力的最好缓解剂,由此来获取安全感。

在大人看来,孩子的幻想就像演戏。当甜辰爱演的时候,我们也都配合她。她刚入幼儿园的时候,对群体生活的渴望,让我分明感受到了她回家后作为独生子女的巨大寂寞感。于是她开始不是单一角色的幻想,把自己分裂成同班的龙凤胎,自发性地左右手互博,扮演不同的角色,小剧场的情节很完整,有故事内容,有人物对话,并时不时邀请我们进入角色。我一度很担心,总怕她因为孤单而人格分裂了。显然我这种担心很多余也很无知,我对这个年龄段孩子表现的无知,导致了我的焦虑。所以我经常在她角色扮演的时候,言语暗示她结束这个扮演,或者诱导她只扮演单一的角色。不过我现在很庆幸一点,我当时只是说了一些暗示性的话,并没有强势的制止或粗暴的干涉,所以甜辰还是继续欢快地沉静在她的幻想中。有时候是温驯的小动物,有时候是残暴的恐龙,有时候是某部动画的公主,有时候是她渴望拥有的兄弟姐妹。只要需要,我们也都会很乐意地应邀参与其中,帮助甜辰把她的幻想构筑得更饱满。

于是,在纪录频道重播恐龙星球的某天,我变成食草龙,无辜地坐在上发上,接受那只变身为窃蛋龙的小家伙的袭击,还要在她“凶残”地咬我的时候,嗷嗷叫两声。然后这只自得的小窃蛋龙,去招惹那个在阳台上和各类报告奋斗着的巨盗龙,结果被巨盗龙满屋子追捕后,一边假意求饶一边伺机而动。

孩子的恐惧系来自父母的恐惧

这个章节对我无比重要,我发现我的那些恐惧,产生的很多负面的情绪深深地投射到甜辰身上。我们的父辈、祖辈乃至祖祖辈辈们,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的历史背景下,遭受到的各种恐惧,通过不同的表现方式,传承下来。这些恐惧因为没有被我们所正视,所以一直存在于内心深处,有些就如同与生俱来的恐惧一样根深蒂固。我们自己因父母的恐惧而带来的恐惧,表现出的负面情绪,在我们自己内心也无比矛盾、激烈反抗的同时,又本能地转嫁给了孩子。

恐惧的课题让我有太多太多感触,写也写不完的案例,有自己的,有甜辰的,决定把它单独留在4月读书会后慢慢写。

对孩子的认可与否定

对孩子的认可或否定,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自己认可或否定的一个映射。

刚开始,甜辰总是很喜欢做家务,其实小朋友承担家务,一方面是好玩,通过玩家务作为探索的途径之一;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确立和能力被认可的过程。但是很多外力因素导致这种探索和确立过程不能顺其自然的进行,诸如家里老人过度的保护欲,家长的干涉等,都导致了最后的结果就是孩子内心深处感受到不自由和不被认可。

案例:

甜辰5岁了,我允许她使用厨房刀具。实际上,孩子就是在放手中才能学会规避危险,只有当她真正被认可的时候,他们才会真正分辨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

那段时间,外公外婆回上海,没有了这个过度保护的干涉,甜辰变得很有自信。周末我做饭或准备水果的时候,她总喜欢搬了小板凳来观摩,然后提出——帮忙洗菜,帮忙削皮,帮忙摘菜,帮忙撒盐,帮忙切菜。这些我都允许了,我做了示范,然后告诉她需要小心注意的要点。遇到动刀的时候,我也会以平常心态去指导她。甚至有一次,我给了她一块案板,一把锋利的刨刀,放任她一个人去客厅帮我削皮。对于我这样的信任,她感觉到了我正用实际行动表达我对她的认可,我完全相信她能独立完成这项略有危险的厨房工作。而她确实完成得很好,皮削的很薄,速度也很快,我很愉快地向她表达感激,因为她的帮忙,我的做饭时间大大缩短。

第12篇

一、营造书香氛围,让学生爱读书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环境影响,他认为:“学生所接触到的一切,对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的确,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能够让人在一种自我、自主激励中,不断地发现并努力获取自己所需求的知识与技能。班级是学生每天所在时间最长的一个场所,班级里任何一处的布置都将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十分重视班级环境的布置,尽可能地使班级散发出一种浓郁的书香气息。

1.教室文化布置。黑板报和展板是班级环境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班级的眼睛”。在黑板报的内容上开辟一个“阅读之窗”。不管主题怎样更换,“阅读之窗”始终敞开,并在每周末及时更新。如“新书推介”、“阅读在线”、“优秀读后感”等。利用小黑板每周安排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古诗、名著美句等摘抄,由宣传委员总负责。

2.努力创建班级图书角。我们鼓励学生们都把自己家中的课外书带来,建立班级图书馆。由学生自己选出图书管理员,并制定借阅制度。建立好书交换站,鼓励同学们好书要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

3.自习时间用来读书,保证孩子每天在校的读书时间。有了好的读书环境,有了好的书,还要让学生爱上读书,有充足的时间来读书。学校规定每天中午午休时间为课外阅读时间,我从来不挤占,而是鼓励学生静心阅读,并给于一定的指导。图书馆、阅览室开放时间,要求学生自觉到校图书馆、阅览室借书、读书。教给同学们抓紧点滴时间看书,要求每个同学无论是早晨还是中午,一有时间就看书。

二、丰富班级读书活动,促学生乐读书

1.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我在班级里结合学校开展的“读书节”、“学习节”等活动,适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如争当班级“阅读之星”,“小小读书沙龙”,“读书知识竞赛”,“走进四大名著”等。班级读书活动的开展既是对学生读书的一种督促,也是一种激励。在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推动下,学生阅读的量大了,面广了,同时口头表达,阅读理解等能力也得到了逐步提高。

2.推荐阅读好书。如今的书籍纷繁复杂,琳琅满目。小学生年龄小,对事物的分辨能力还不够。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些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书。因此,在选择阅读方面我们要作好指导。要告诉学生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引导学生多读经典、名著、益智故事等。如推荐《西游记》、《彼得潘》、《屋顶上的小孩》、《草房子》、《窗边的小豆豆》等。并且向学生说明有些是必读书目,如低年级阶段为《木偶奇遇记》、《格林童话》等,进入中年级后《鲁滨逊漂流记》、《夏洛的网》、《乌丢丢的机遇》、《马燕日记》等均为必读书目。

三、加强读书指导,让学生会读书

1.做好笔记。“不动笔墨不读书”,“记”是读的强化,读的深化。为使读书笔记成为学生自由吸收和创造的快乐小天地,认真教给学生读书笔记方法。在组织阅读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课外阅读笔记,在读书笔记的首页写上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名言警句,并给它取一个名字,如《书香致远》、《采蜜集》、《书味飘香》、《快乐小屋》等。并教学生自配插图,或贴上自己喜欢的贴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自己按内容插图配画。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摘抄本”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感兴趣的内容或图画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贴的方法形式不求统一,只要求学生在剪贴时细心认真,边要齐,贴时,涂抹胶水要适量,保持读书笔记的干净、整洁。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同时,剪剪贴贴,既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又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亲子共读。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本学期学校倡议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其实早在上学期,我就向全班家长发出了“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关于开展亲子阅读的倡议,并通过班级博客转发了告家长的一封信,动员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书。这个倡议得到家长的积极响应,有个家长在留言中这样说:“你的这个建议太好了!我们一定按您的要求去做,争取给孩子一个温馨的读书和看书的环境。想想真的是,不经意间,自己已经很长时间没有去认真地享受阅读的乐趣了,大部分的空余时间都用在所谓的工作、应酬和看电视上了,即使有时间也懒得拿起书来看看,这也许就是人们常说的“浮躁”吧!我们家孩子一直都有看书的好习惯,但一直没有太多的时间去看书,有时实在没有时间看书,她会一大早爬起来就摸本书看起来,还有就是利用上厕所的时间,找一本喜爱的书躲在厕所看上个大半天,过上一把看书的“瘾”,不喊她就不愿意出来。这些,我们看在眼里,喜在眉梢,但急在心里。您给我们布置这个作业,无形中给我们家长也提供了一个阅读、学习的好机会,我们会调整好孩子的作息时间, 尽量保证足够的看书、阅读时间,提高阅读质量,并做到持之以恒!”一个多学期来,大部分家长能按我向他们推介的小学生课外读物,与孩子一起买书,一起读书,要求孩子在节假日多看名家经典,并写相应的读书笔记或读后感。通过“家长会”的形式交流孩子读书的方法与看法,可以感受到一部分家长正在逐步督促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努力创设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3.阅读反馈。为让学生坚持课外阅读,持之以恒地自觉融入书海中,督促学生阅读。学生每课外阅读一次,就填写一次“家庭阅读反馈表”。反馈表上要求学生填写好阅读日期、阅读时间(即用时)主要内容、阅读效果、家长签字等,以此达到家长监督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