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孔雀东南飞读后感,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语感;教学;培养
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要使学生正确的鉴赏古典诗词,就必须培养他们的语感。因为鉴赏如果缺少了语感,就会变得生硬、苍白、枯燥,同时这也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一、古诗词鉴赏中的语感培养教学
(一)鼓励学生进行“吟诵”
“吟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第一步,这里的“吟诵”也指的是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朗读整个诗词,而且教师在学生朗读的过程中还需要加以指导。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进行快乐的朗读,并且不受任何目标的干扰,凭借自身的兴趣与接触与朗读诗歌,充分享受其中的音韵美。其次,教师还要提高学生诵读的质量,指导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把握住节奏、旋律,以及声音的高低、长短、轻重、断续等等,并且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进去,表达出诗词中作者的情感变化。然后,还要设置多样化的诵读方式,比如将吟唱和诵读的方式相结合,在学习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在上课之前先让学生进行诵读,并且用多种诵读方法结合的方式,吟唱、背诵、美读等等,在学生鉴赏的过程当中,还必须要指导学生把握琵琶声变化的线索,以及诗人的情感,从而使自己的诵读也跟随作者情感的变化而变化,这样才能更加深刻的体会到诗词中作者的情感。
(二)设置情境教学
教师在指导学生对诗词进行鉴赏的时候,必须要根据诗词的意境,创造出独有的情景和氛围,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想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且充分的体验到古诗词中的意境美。首先,教师在指导学生鉴赏的过程中,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调动生活经验,以及平时的积累,进行合理的思考与想象,使学生充分的体验到诗中的情感。
比如,教师还可以这样设置教学课堂,在学白的《渡荆门送别》时,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的体验到其中的感情,并且培养出语感。可以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对诗歌中送别的一幕进行表演并且朗诵。另外,在学习曹操的《七步诗》时候,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思考,写出后续故事。学生通过想象,调动了自身的情感和经验,对诗词产生了情感共鸣,同时,也获得了难以言传的审美,其语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大力的提升。
(三)要求学生全方位的进行思考和理解
只有全方位的进行了思考,才能够准确地思考诗词中的内涵。所以,教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对精炼的字、词进行分析,以及对字、词的情味、意蕴、含义、色彩、音韵进行深入的品味。另外,还要运用古诗词中的意境方面的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对意象和意境进行探究,探究的内容包括作者的风格、诗词的含义等等。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必须要鼓励学生发挥逆向思维,开展热烈的讨论和辩论,这个过程中教师也要充分的进行指导、点拨,其目的是为学生补充相关的一些知识。最后,教师还要多多的设计合理的问题,问题的难度必须适中,既不能因为太难而让学生失去情趣,又必须要让学生深入的探究及思考,因为这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语感图式。在平时,教师更要让学生多多做笔记,定时整理自己的读书笔记,将这些笔记运用到平时的学习当中去。
(四)进行“迁移”式的教学
这里的“迁移”式教学,指的是将一种学习迁移到另外一种学习当中去,说得通俗一点,也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培养学生的语感,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迁移”式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释放以及输出,最终使自身的语感得到提升,这样一来,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也会有所提高。最后,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也能够提升语感,但写作的内容必须紧紧的围绕古诗词,比如诗词改写、诗词续写、读后感、与作者进行对话、交流等等,一位教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例子,她在上《孔雀东南飞》这一堂课的时候精心的进行了设计,因为这篇课文中,主人公刘兰芝自杀投身池子的一段,作者没有写出来,教师就要求学生对此进行了描写,并且提醒学生在描写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等等。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对《孔雀东南飞》中印象最深刻的一个人物进行描写,写出自己对这个人物最真实的感想,这样的教学方法大有裨益。
二、培养语感需要遵循的原则
(一)感受性原则
感受性原则很重要,因为它是鉴赏古诗词的首要原则,学习和鉴赏古诗词的时候,必须凭借艺术直觉思维进行感受,对整理进行把握。在进行感受的过程中,要含英咀华,细细品味,又要从大体上把握诗词的意境。
(二)渗透性原则
渗透性原则是将语感培养的过程、方法与鉴赏结合在一起,并且将语感的运用和培养渗透在诗词鉴赏的多个环节当中,并且防止语感的培养与诗词的鉴赏相孤立,同时,只有遵循了渗透性原则,才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
(三)训练原则
要提高学生的语感,就必须要进行训练,首先要让学生联系情感体验、生活经验来对诗词进行鉴赏,这样就能够将感受的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训练。其次,还必须要求学生在品味和诵读古诗词的时候,积累知识,从而直接的构建语感能力。
三、总结与体会
学生的语感培养是一个需要不断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教师们需要通过自身的经验,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诵读,理解,引领学生走入优美的古诗词意境当中,这样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形成优美的语感。
参考文献:
[1]周晓曦.古诗词鉴赏中的语感培养教学[J].文学教育,2010(1):26-29.
[2]滕进朝.古诗词鉴赏教学中的语感培养之我见[J].文学教育,2009(20):122-122.
一、重视课堂导入
1.课前集体读诵或课前演讲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在语文课伊始就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是创造高效课堂的首要任务。为了温习以往知识并与本节课内容相联系,可采取课前集体读诵或课前三分钟演讲的形式。将课内外的名篇名段作为读诵材料,从而帮助学生大量积累经典名篇,既能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能提高其对文章词句的欣赏水平。除此之外,这种方法还能起到“过渡”作用,使学生从课前的放松状态向课上的学习状态过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其注意力集中。
2.选择课堂导语
(1)课堂导语的选择,应以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注意力为目标。可采取设置悬念的方式,让学生处于“求知欲言”的学习状态中。通过正确的导语从侧面引导学生逐渐理解学习内容,在求知欲的激发下,通过导语引导,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课堂导语应与本堂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并且要做到“一语中的”,直接切入课程的要点和重点,使学生的情绪状态与求知欲望直接指向课程的枢纽地带,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学生在课堂导语的引导下,能够快速找到教学重点内容,从而提升学习效率。
(3)课程导语还应注重艺术性。高中语文教材所选文章大都“文质兼美”,内容丰富,可挖掘性强。例如在《鸿门宴》的讲解中,可先播放歌曲《霸王别姬》,在引起学生兴趣的同时,设置悬念:“项羽有拔山扛鼎之力,用短短数年时间便覆灭秦国,但是楚汉相争为什么会以失败作为最终结局呢?”在总结、归纳学生所给出的答案后,引入本课:“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影响楚汉最终结局的关键――鸿门宴!”
二、优化教学过程
1.精讲略讲相结合
要创造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要对课程内容进行取舍,不能面面俱到。将与教学实际不切合的部分适当略讲,而对于一些超出大纲要求和学生接受能力的部分则可以舍去。从而以“深刻性”为第一位,而“全面性”与“完整性”次之。如此一来,精讲略讲相结合,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下,“面面俱到”却“无一深入”的弊病。
以《义理、考据和辞章》一课为例,将论文的不同结构方式作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透彻分析,而《纳谏与止谤》等其他篇目,则可略讲或作为自读内容。使学生能将重点内容读通并理解透,在掌握阅读和理解方法的基础上,其他相类似的文章就没有必要一一精讲了。
2.根据教学实际,调整课程计划
教学计划是事先制订的,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教师必须按照课堂教学动态进行适时的调整。一个月、一周的计划,一单元、一课文的计划,甚至一节课的计划都必须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以及学习能力的动态变化进行灵活处理,使得教学主要内容与次要内容之间、教学内容前后之间以及课堂讲解与学生自习之间能够灵活变通。
3.把握课堂节奏,调控学生状态
到了高中,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不浓厚,甚至产生了倦怠感。所以教师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学生状态的调控显得异常重要。同时,课堂上各种意外事件都有可能发生,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状态进行调控,防止教学过程出现偏差。遇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课堂气氛涣散时,可适当播放音乐或采用多媒体影音教学,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当前盛行的古风音乐,即可引入语文教学中,作为调整学生学习状态的手段。以《离骚》的讲解为例,由于该文的成文年代较为久远,学生难以体会文章的妙处,所以容易在课堂上产生倦怠感。此时播放古风曲目《屈子》,既能缓解学生的情绪,又能联系课文内容,从而起到帮助教学的作用。
4.调动学生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
(1)充分展示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个人魅力
实践证明,学生喜欢语文老师,语文课也会学得特别好。创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学高为师,行高为范”,爱每一个学生,同时注重提高教学能力和自身修养,精心组织每一节课,力求每节课都有丰富翔实的教学内容、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和亲切自然的教学态度。教师有崇高的人格魅力,学生自然乐于学习、喜于学习
(2)学习方式多样化
增加课堂互动环节,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可采取分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形式,辅以恰当的竞争机制,使教学成效与不足能够得到及时反馈。
以《窦娥冤》为例,教材中所节选的内容篇幅长,还有较多的生僻字词。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理解,因此可采用戏剧扮演的形式,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其中一折。演出过程中将原文用白话翻译,并由全班学生举手投票,选出其中扮演最好的一组。如此一来,在准备台词与演出的过程中,提升了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并加深了理解。
三、重视课外拓展
1.课前的预习
实现高中语文的高效教学,不仅需要在课堂上采取相应的教学手段,还需要在课前、课后都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课前的预习,能让学生提前对本节课程内容有所了解,提升学生在课堂上与教师之间的配合默契程度,是创建高效语文课堂的保证。通常可采取阅读法、联想法、设问法与整理法等方法进行预习,特别是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四种学习方法对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课外的阅读、积累与练笔
提高语文素养的最有效方式就是大量的阅读积累。古人说得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一些喜爱读书、阅读量大的学生,其语文素养相对较好。然而,阅读积累需要一个长时间坚持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因此,还应该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文章与书籍,如先秦诸子散文、《二十四史》、四大古典名著以及老舍、巴金、矛盾等人的作品和国外经典文学作品等。在学校所订的刊物中,选择适合的种类推荐给学生,对学生的阅读进行指导。
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另一个有效方法,就是多练笔。仅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而无有效的灵活运用能力则称不上有语文素养,所以应指导学生在课内外阅读的基础上,将自己阅读经典篇目后的感悟写成读后感,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此外,对一些文辞精美的词句,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仿写或改写。对有故事情节可继续挖掘的课文,如《孔雀东南飞》《窦娥冤》等,还可让学生仿照相应题材进行续写,以锻炼学生对多种文体的掌握能力。
语文与其他科目之间的显著不同点,在于该课程的“多样性”、“开放性”以及教学“动态性”。所以,高效课堂的创建,也同时为高中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标准。而只有不断适应时代与教学的发展,不断更新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不断对新思路和新方法进行探索,才能切实、有效地调动学生兴趣,从而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军.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实现高中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3(27):111.
[2]白振峰.优化教学设计构建高中语文高效课堂[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