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09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借物喻人,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粉笔
黑板前的桌子上,零零碎碎的摆放着许多粉笔。这些粉笔都快要走到生命的尽头了,小的不值一提。
叮铃铃,上课的铃声响了,同学们飞快地跑到座位上,放好课本,等待老师的到来。老师迈着大步走进来,将书本放到桌子上,开始讲这节课的内容。
老师拿起了一支刚好能拿的住的粉笔,转身为我们写课题。“沙沙沙”“沙沙沙”,粉笔化作了粒粒白色的颗粒状,在黑板上留下了自己的痕迹后,就慢慢地不见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当这一支小小的粉笔为我们写出最后一个字,为我们传授最后一点知识,完成它最后一个任务后,就消失了。
从这一支小小的粉笔身上,体现出了多么一个伟大的品质呀。那就是————奉献。
奉献不是简简单单的两个字,而是一种无私的美。它无声无息,但它就在我们的身旁。哪有汽车的笛鸣,那就有警察的身影,不管风霜雨雪,不管严寒酷暑,他都在坚守岗位,吸进的是汽车的尾气,听见的是喇叭的噪音,而换来的却是交通的快捷通畅。这难道不也是一种奉献吗?
粉笔啊,你的美是无私的,伟大的美,奉献自己,助与他人。我们会永远记住你!你是多美的伟大,我赞颂你,粉笔!
师:(出示《烂漫的点地梅》最后一段)请同学们快速地浏览这段文字,这是上学期学过的课文,能想起它出自哪篇文章吗?回忆一下,这篇文章最值得我们学习的表达方式是什么?
生:这篇文章用了借物喻人的表达方式。(师板书:借物喻人)
师:具体地说一说,课文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谁?
生:借的物是点地梅,喻的人是高原筑路兵。(在大屏幕的重点段中突显“点地梅”“高原筑路兵”。)
师:是啊,作者借点地梅的顽强美丽来赞扬高原筑路兵坚忍顽强的品质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样的写法巧妙而自然,让人读起来意犹未尽。今天我们再来阅读一组这样的文章。请看大屏幕。(大屏幕出示这节课要阅读的三篇文章的题目:《葵花之最》《一棵核桃》《苦瓜》。)
点评:从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点地梅》的表达方式入手,尊重学生的学习起点和知识储备,从关注语言形式上提出本次群文阅读的议题,可见教师在加强语言文字运用方面积极探究的精神。开课自然简练,目标明确。
二、重点阅读,感悟读法
师:用浏览的方式,快速阅读《葵花之最》。边读边想这篇文章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什么人?(出示辅助阅读的表格,学生自读3分钟。)
■
师:好,同学们读得很认真。来说说这篇文章借的物是什么?喻的人是什么人?
生:文章借的物是葵花,喻的人是昆仑山上驻守边疆的战士。
师:请把葵花和战士填写到黑板的相应的地方。
师: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借葵花来比喻昆仑山上的战士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再读文章,边读边思考。有想法了再在小组内讨论,一会儿全班交流。
(屏幕出示小组讨论学习提示。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然后开展讨论,老师参与到各组讨论,并随机指导。)
师:下面我们来分享大家的智慧。哪个组先来汇报?
生1:我们这组认为,葵花和昆仑山上的战士一样,无论环境多么的恶劣,他们都顽强不屈,努力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即使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要绽放出明艳的花。
生2:我们组发现,葵花和战士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都有着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他们面对险境不屈不挠。
生3:是啊,在它即将死去的时候,居然绽放出一朵花。战士们也是一样的,虽然环境这样艰苦,他们依旧坚守岗位,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所以我认为葵花和战士都有着顽强坚定不移的品格。
师:我被你们的发言所感动,从你们的发言中,我找到了这样一个词来形容葵花和战士(板书:不屈不挠),葵花是不屈不挠的,它不惧风雪,傲视冰霜,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绽开了明艳的花。战士们也是坚强的,不屈不挠的,在世界第三极,这个寸草不生,连食物都会走样的地方坚守边疆,用年轻的生命谱写壮丽的篇章。葵花、战士他们是那样的相似,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就是人与物的共通点(板书:共通点,在课件的表格中出现“共通点”。)是因为他们有突出的共通点,所以作者才借葵花来喻战士。
点评:遵循阅读教学从整体入手的原则,借助表格辅助学生阅读,引导学生聚焦“借物喻人”这类文章最值得探究且必须探究的问题--物与人的共通点,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教师退位让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潜心阅读、分享阅读的场所,是学生的课堂,在自读中发现,在讨论中碰撞,在交流中提升,小组讨论学习开展得扎实有效。
师:通过讨论我们找到了物与人的共通点,现在我们回到文本,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葵花的不屈不挠,哪些句子又写出了战士的不屈不挠。
(学生再读文章3分钟,边读边勾画批注,老师巡视指导。)
师:好,同学们,我们来汇报一下,你找到了哪句话?说说你的感受。
生1:我找到一段描写葵花的:“石围墙被……像一面面玻璃做的旗。”我从这里感受到了,无论环境多么恶劣,葵花都坚守在那里,无论风再大雪再大,都无法移动葵花,无法改变战士扎根边疆的决心。
师:你关注了他们共同生活的环境,从中体会出了葵花和战士共同的品质。
生2:刚才他说到的句子中有个词“四散飘去”,连石头都被吹得四散飘去,更体现出了狂风肆掠,环境险恶,葵花不屈不挠、顽强的精神。
师:你还会用对比、想象的方式来体会,很会学习。
生3:大家看到第三自然段和第十九自然段。文章前面说到“昆仑山是世界第三级,雪线上连草都长不出来。”这就说明这里根本不能开葵花,但葵花居然就在这里盛开了。请同学们注意第十九自然段“生机盎然”、“凝然不动”这些词,更加体现出葵花的意志顽强、不屈不挠的精神。
师:你联系前后文抓关键词语理解文章,你读得很认真,体会很用心。
生4:“……像一颗永不泯灭的星。”从“箭头一般怒放着”和“永不泯灭”说明了葵花那种顽强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生5:“可惜关山重重……像出土文物……”“……葵花籽,颗颗像小炮弹一样……”很多食物都变样了,葵花籽却坚实饱满得可爱,看出葵花的顽强,同时也能感受到战士们生活的艰苦,能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驻守边疆不正是他们那顽强的意志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体现吗?
生6:“昆仑山只有一个季节,那就是冬天……”从“只有一个季节”可以看出战士们一年四季都在寒冷中度过,可战士们没有退缩,没有说要离开昆仑山回家去,就体现出了战士们不屈不挠的精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写本课9个字,理清文章脉络。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哪些内容是略写,并初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过程与方法: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2.初步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能学习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做人的道理的写法,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领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在此基础上分清文章的主次,学习详略得当的写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中所包含的深刻含义,领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
1.让学生了解花生的特点。
2.查找关于作者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读通读懂课文,分清课文的主次,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板书课题。
1.出示课件1(猜谜语):
根根胡须入泥沙,
自造房屋自安家。
地上开花不结果,
地下结果不开花。
打一植物:花生(板书课题)
2.简介花生:了解花生之所以叫“落花生”的原因。
(1)落花生名字的由来:陆地上的植物,几乎都在地上开花,地上结果,唯独花生是在地上开花,地下结果,所以人们叫它“落花生”。
(2)演示落花生的生长过程。
3.作者简介:
许地山,现代作家、学者,笔名落华生。
4.师:我们今天学习第2课《落花生》。
设计意图:
兴趣是求知的动力,用谜语导入,营造了和谐的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分清主次。
1.出示课件2,检查学生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吩咐 榨油 茅亭 播种 石榴 爱慕 矮小
2.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全文,思考课文围绕题目写了哪些内容。(生自由朗读)
生:我觉得是从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四个方面来写的。(师板书)
3.出示课件3(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着重讲了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事情,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设计意图:
让学生通过自学扫清字词障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这是阅读教学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学生深入理解课文的前提。
三、了解文章围绕花生写的四件事。
1.种花生:买种、翻地、播种、浇水。
2.收花生: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师:“居然”是什么意思呢?(表示出乎意料,竟然。说明他们很高兴。)
师:谁能用这个词造句?
生:小明平时成绩很差,可这次考试居然考得很好。
3.吃花生:结合插图说说父亲还会对孩子们说些什么?
4.
议花生:人要像花生一样,做有用的人。
5.这几部分中哪一部分是详写?(议花生,因为议花生让作者明白了做人的道理。)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
四、总结。
作者为什么要详细写“议花生”呢?下节课再讲。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父亲说的话,从中明白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的道理。
2.学习作者借花生抒发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围绕花生写了哪几件事以及重点写了哪一部分。
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使学生很快走入文本。
二、重点研读,深入探究。(议花生)
过渡:花生收获了,这一家人居然还要过一个收获节来庆祝,这是多么热爱生活的一家人呀!默读第3—15自然段,让我们看看这热爱生活的一家人是怎么过收获节的,怎么议论花生的。
(一)出示课件4:
自学提示:
1.“我们”几个孩子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2.父亲拿什么来与花生进行对比?
3.填表。
果实
项目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
外表
印象
4.父亲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二)学生汇报
“赞花生”(第一次议论)
1.分角色朗读第5—10自然段。
分别请四位学生读哥哥、姐姐、爸爸和“我”说的话,其他人读旁白。
师:你们朗读得很好,读出了一家人的融洽。
2.讨论交流,学生汇报父亲第一次议论并填表。
果实
项目
花生
桃子、石榴、苹果
位置
埋在地里
高高地挂在枝上,炫耀自己
外表
矮矮地长在地上
鲜红嫩绿
印象
挖起来才
知道
一见就生爱慕之心
设计意图:
通过比较,让学生感受它们的不同之处,突出花生的可贵。
(三)“落花生”
讨论交流,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1.师: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埋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预设:我体会到花生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不求名利、朴实无华的品质。
2.师: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预设:父亲借花生教育孩子做一个有用的人,做一个不求名利、默默奉献的人。
3.师:作者理解父亲的话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相关句子。
“父亲的话却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印”字写出了作者对父亲的话印象深刻。
设计意图:
抓住花生的可贵品质,体会父亲教育“我们”的目的。
三、总结写法,课外拓展。
1.感悟写法——借物喻人。
(1)师:文章表面上写“落花生”,其实在写人,我们把这种写法叫“借物喻人”(板书)。
(2)出示课件5:
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像花生一样的人和事,让我们懂得“人要做有用的人”的深刻道理。你能举出例子吗?(如:貌不惊人的铅笔、橡皮,默默无闻的环卫工人、邮递员……)注意要用到所学写法,然后结合课后的“小练笔”写一写。
①直抒胸怀。赞美你,
。(赞美周围像花生那样的人)
②借物喻人。(如: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不畏严寒的青松;默默无闻的小草等)
设计意图:
了解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并拓展练习,使学生很快学会这种写法,能学以致用。
2.师:许地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长大后他埋头苦干,默默奉献,成为著名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个笔名叫“落华生”。在中,他为抗日奔波,劳累过度去世,他的确是一个具有“花生精神”的人,他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出示课件6):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四、总结全文,深化主题。
1.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点什么?把你的想法写下来,在小组内交流。
预设:人不能光看外表,要看他是否有用。
2.师总结:其实现在的社会需要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桃子、石榴、苹果高高地挂在枝头,并不是炫耀自己,而是它们的生长特点。现在的社会既需要像落花生那样的默默奉献的人,也需要像桃子、石榴、苹果一样敢于展示自己才华的人。
设计意图:
教育学生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让学生正确地看待桃子、石榴、苹果和落花生。
五、布置作业。
出示课件7(小练笔):
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仿照《落花生》的写法,写一写。
【板书设计】
2 落 花 生
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
(略)
(略)
(略)
关键词:象征;互文;比喻
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或方法。其特点是可以是修辞对象更加形象生动,易于理解,因而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显得委婉含蓄而耐人寻味。在初中课本里选的文言文美文中,所用的修辞格很多,所以理解这些文言文时,要把握准文章中的修辞,才能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有效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下面我就从几种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来探寻初中语文中文言文的修辞之美。
一、象征
象征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关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的一种表现方法。其特点是以象征物凭联想来暗示象征意义在文言文中也常用象征手法。有些意象由于反复使用,已经有了固定的象征义,如被人们称为“四君子“的竹、菊、梅、兰就有它固定的象征义:竹倔强向上,气节清逸;菊傲霜艳美,高洁脱俗;梅斗雪坚强,清香飘逸;兰高雅纯洁,幽香可人。鉴赏诗歌时,要特别注意把握诗人在具体语境中临时赋予事物的象征义。
如周敦颐的《爱莲说》:“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此文中分别予菊、牡丹、和莲以特定的象征意义,菊象征像陶渊明那样的有高超的品格但消极避世的人,牡丹象征当世人那样追逐功名利禄,趋炎附势的世态,莲象征着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君子。文中用三种不同物体的象征意义精辟的概括社会上人们不同的处世态度。而莲显示出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单纯雅致的操守美深入人心。
像《爱莲说》这类托物言志的文章,所托之物一般具有象征义,二借景抒情的诗词中,有的意象被作者赋予了象征义,这类文章悉心品读更能读出其中修辞美。如刘桢《赠从弟(其二)》“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霜雪,松柏有本性。”此诗中刘桢以人们喜爱松柏来象征,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号召人们处于乱世的时候要有一种坚定的人格追求。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正是这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精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使他的诗歌具有“真骨凌霜高风跨俗”的美。像这种运用了象征修辞手法增加了文章的音韵美,意境美,增添了文章的审美情趣的诗文在初中语文文言文中比比皆是,如七年级上册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七年级下册的《夸父逐日》、八年级上册的《陋室铭》。
二、互文
互文,也叫互辞,是文言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有上下文义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在初中语文教材文言文中,有数十处,这类句子句法关系特殊,文字上只交代一方,而意义彼此互见。我们理解它时,要瞻前顾后,不能偏执任何一端,把它割裂开来理解。我们只能从修辞角度去理会、分析才能解释得确切,翻译得顺畅。所以,探寻文言文修辞中的互文之美,有助于准确理解文言词句,有效培养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而试着从修辞角度去理会、分析就能解释得确切,翻译得顺畅。
例如,范仲淹“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一句,很多人受了教学参考资料的影响,译为:“在朝廷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出江湖就替君主担忧。”按照这一译法,似乎在朝廷上做官就不为君主担忧,不在朝廷上做官就不为百姓忧虑了。显然,范仲淹不可能这样刻板地将“君”与“民”对立起来。实际上,范仲淹“居庙堂之高”时既“忧其民”也“忧其君”,“处江湖之远”时既“忧其君”也“忧其民”。这里分明是运用了互文修辞手法,其中“居庙堂之高”与“处江湖之远”文义互见、“忧其民”与“忧其君”文义互见,这两句又可还原成“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忧其君”一句。要是不如此理解,显然不符合“古仁人”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当然更不符合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三、比喻
比喻也叫“譬喻”,也是文言文修辞中常用的一种。比喻即以甲事物来比拟乙事物。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即用某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另一个事物或情境)。它能突出事物的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使读者产生联想。所以,探寻初中语文文言文中的比喻修辞,能使学生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诗文中的形象能留给人鲜明的印象。
诗主情,或者说诗歌是强烈情感的产物,没有情感的迸发,就没有诗歌,诗歌是诗人情感的物化。所以把握诗人情感抒发的方式,就不失为我们体味诗歌情感内容的捷径。情感抒发有两种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其情感内容一眼便知,一般不会作为考试内容。间接抒情就是情感不直接说出,而是借助对景、物、史、人的描写或咏叹,含蓄委婉地传达出来。在间接抒情的诗歌中,诗人对生活生命的感发蕴积胸中,有时这种感发甚至被遮蔽着,耳目一旦触及外物,遂如吹皱的一池春水,唤醒了心中的意绪,于是情感便因景而生,缘物而发,际会历史风云,神遇相知之士。这一类诗歌,意蕴丰富,手法鲜明,便于设题,所以常作为高考命题素材。
一、写景抒情式
谢榛《四溟诗话》:“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情――诗人的生命感发,仅仅是诗的胚胎,要将它养育成诗,必须找到适合它的媒介物――景,诗由情胚而孕育,借景媒以表现,情胚与景媒交融契合便形成了诗的意境。一切景语皆情语,景与情之间通常有四种关系。
第一种:以乐景写乐情。杜甫诗《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人通过一幅色彩鲜明,生意勃发,具有美感的初春景物图,抒发了诗人经过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草堂的安适、欢悦之情。
第二种:以哀景写哀情。2004年广东卷杜甫诗《江汉》:“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诗中“片云”“孤月”组成了凄凉的意境,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
第三种:以乐景写哀情。杜审言《渡湘江》:“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当年,春日迟迟,园林如绣,游目骋怀的美景反衬出今日之悲。眼前的鸟语花香反衬出了远去边疆的哀愁。
第四种:以哀景写乐情。李白诗《塞下曲》:“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五月的天山,映入眼帘的仅有皑皑的积雪,无花可赏,无柳可折,寒气逼人。情景如此单调,如此凄凉,反衬出了将士奋勇杀敌的豪情。
二、写物言志式
写物言志,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托物言志。诗人在对象――物上,发现或找到了和自己在精神上的某些相通之处――物与志的“契合点”,引起了心灵的感会,于是便借助对“物象”的描摹,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一抒心中情志。咏物诗特点是“不粘不脱(不即不离)”,既扣准所咏之物,又在诗中有所寄托。诗人在诗中展开诗意的想象,把物象和情志交融在一起,分不清何处是写物,何处是写人,又处处是物,处处是人。字字摹写物象之态,句句曲尽胸中之志。2004年北京夏季高考卷所选苏轼诗《红梅》:“怕愁贪睡独开迟,自恐冰容不入时。故作小红桃杏色,尚余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酒晕无端上玉肌。诗老不知梅格在,更看绿叶与青枝。”苏轼在诗中,既兼顾梅花的物态和本性,又将梅花人格化,抓住了红梅的“孤瘦雪霜姿”“寒心未肯随春态”这一独有的“梅格”,传达出了红梅娴静高雅而不浅薄庸俗的神韵。句句写梅,字字喻己。
同一个物,因为诗人个人的性情、际遇和创作时的具体情况不同,故所咏之情也就相异。从诗中可以明显地读出作品背后独特的“那一个”人来,所咏之物后潜藏着作者强大的生命感发力。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己。陆游的词作《卜算子・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沽的梅花自喻自况,抒发了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
三、写古喻今式
这类诗歌写古意在喻今,写史意在抒怀。或歌咏故去的成功辉煌反衬眼下的失败与荒凉,或咏叹已逝的荒唐惨痛来警戒当政者及抒发自己的历史虚无轮回感。诗人以情统史,以志言古。杜牧诗《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诗人借陈后主沉溺声色,终日与妃嫔们饮酒作乐,不理政事,终至亡国的史事,表达了对晚唐社会日趋衰败的隐忧。在婉曲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无限的感慨。微妙而自然的把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串成一线,意味深长。
2004年上海夏季高考卷杜庠诗《赤壁》:“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矾鸥鸟满烟芜。”自从赤壁一战后,赤壁就成了诗人们洗浇心中块垒的意象。富有才华,志存高远的杜庠,因坎坷的遭遇,多舛的命运,面对赤壁,其情感是复杂的,虚无与悲凉同在,愤慨并无奈交融。
在咏史凭古中,往日的历史已融入了诗人的情怀,历史与当下统合为一,诗人的情志超越了时空。将个人放置于历史的长河中,自然的恒久比照出人生的短暂,对历史的回顾之中又富含着今生的悲伤。
四、写人言己式
写人言己就是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写的是别人的事情,抒发的是自己内心的悲哀和感慨。
借写他人的成功反衬自己的遭遇的坎坷和命运的不幸。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塑造了周瑜雄姿英发的英雄形象:手执羽扇,头戴纶巾,英俊潇洒,倜傥风流,富有智慧,胆略过人。谈笑间,曹军便被打得落花流水。周瑜年轻时候就建立了世人瞩目的赫赫功绩,而此时的诗人却已鬓染霜发,一事无成,徒有一腔无处施展的报国之志。两相对照,诗人内心的苦楚不难体味。
借写他人的不幸来暗喻自己的哀楚。他人和自己具有相同的遭遇,相似的命运,两人情感相通,故歌咏之。秦韬玉诗《贫女》:“蓬门未识绮罗香,拟托良媒益自伤。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敢将十指夸针巧,不把双眉斗画长。苦恨年年压金线,为他人作嫁衣裳。”全篇通过一个未嫁贫女的独白,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不为世用,寄人篱下的愤懑和不平。
五、写事抒怀式
在此类诗歌中事或是诗人情志的的触媒,或是诗人情感的载体,通过事件的描述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情思。
2004年全国卷张籍诗《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富于包孕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作客他乡的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朱庆余《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这是朱庆余参加进士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诗人通过描写一位新嫁娘拜见公婆前忐忑不安的事,生动形象的比拟了自己临考前紧张担心的情景,巧妙委婉地表达了自己希望被录取的心情。
诗人的间接抒情方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上五类,当然这样分类也不尽然,各类之间并不是各自完全独立,而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像写古人喻己既属“写人言己”,也属“写古喻今”,怀古诗中也有景物描写。之所以这样归类,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诗歌间接抒情的方式特点,提高其诗歌鉴赏的能力。
关键词:修辞手法;比喻;通感;艺术美
中图分类号:I207.6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3-0197-02
朱自清散文被誉为“白话美术文的模范”,究其原因是他善于运用丰富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音乐魅力,并且注意对字词的考究和锤炼。在他的散文中比喻、拟人、排比、通感等修辞手法比比皆是,极大地提升了文章的表现力。本文主要针对其比喻、通感手法的运用效果加以阐述。
一、耐人寻味的比喻修辞
朱自清运用比喻,大都是匠心独运,另辟蹊径,出神入化的。他很少用别人的比喻,而是在仔细观察生活的基础上,选择别开生面的角度,巧妙抓住客观事物的相似点,给予新颖的设喻。
1.以物喻物。“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个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匆匆》,把“日子的逝去”比作“针尖上的水滴在大海”,贴切地表现了他的无声无息、无影无踪;“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匆匆》,把“日子”比作“轻烟、薄雾”,都表现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惋惜、留恋和无限惆怅的情绪感染着读者、陶冶着读者的情操,以物喻物的神奇可见一斑。当描绘灯下水景和水面灯光时,写道:“等到灯火明时,阴阴的变为沉沉了;黯淡的水光,像梦一般;那偶然闪烁的光芒,就是梦的眼睛了。”(《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多么新奇的比喻啊!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实比实,朱自清则不然,偏偏以虚比实。“水光”,“光芒”都是眼里看的见的,相比而言,“梦”都是虚的了。“梦的眼睛”更是子虚乌有了。然而,奇迹正在这儿产生了,表面上看,这样比法果是越比越渺茫,单实际上,正好表现了秦淮河上灯火初明时,波浪峰尖上跳荡的灯光的情景,越琢磨越有味道。朱自清先生巧用比喻,是颇费工夫的了。在《罗马》里,圣保罗堂旁边的小柱廊在作者眼里,其“精工可以说像湘绣,秀美却又像王羲之的书法。”奇妙的联想和新颖的比喻饱含着作者对文化景观的精湛见解和悠悠不尽的审美情趣,使所叙之物妙趣横生,光彩照人。还有罗马市场上三根哥林斯式的柱子“像三个丰姿飘洒的少年用手横遮着额角,正在眺望这一片古战场”;斗狮场的外墙“好像直上云霄的松柏,老干亭亭,没有一些繁枝细节”……比喻奇妙,出神入化,臻至形神兼备的佳境,准确表达了作者那种独特的感悟和体验。
2.以人喻物。所谓的以人喻物,就是把物体拟人化,把美好的东西当成人物来展示。一方面,使得物体更加生动、形象化,另一方面,也容易抒发作者对物体的感彩,对于作者表达自己的思想具有很大的帮助便于多层次,多角度揭示作品丰富的内涵,使得情由景生,景由情放,景中有情,情中有景,景情并茂。《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中,把“月儿”描绘成一位“晚妆才罢的少女”,而“浴着月光的柔细的枝条”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地缠着、挽着”,作者以“美人的臂膊、女性的披发、姑娘的羞涩”比喻“柳枝、柳丝、月亮”,形象别致。《瑞士》中,把有着“粼粼细波的湖水”描画成“西方小姑娘的眼”、“颦眉的西子”;《一封信》中,将“紫藤花”比作“嘻嘻哈哈的小姑娘、凝妆的”;《绿》中,甚至把“梅雨潭的绿”想象成“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想拍她、抚她、亲她,别致地叫她“女儿绿”,感情柔美到了极点。此时此刻,作者仿佛超脱了物我的境界,达到主客体的交融,同时也开创了比喻的新形式。在《荷塘月色》一文中,把“出水很高”的荷叶,比作“亭亭的裙”;把一朵朵的荷花,比作“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把“没精打采”的灯光,比作“瞌睡人的眼”,又把“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云,所以不能朗照”比作人的“小睡”也别有风味。除此之外,“树缝里也搂着一两点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的人的眼”《荷塘月色》,春风“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春》,“墙面上用白的与玫瑰红的大理石砌成素朴的方纹,在日光里鲜明得像少女一般”《威尼斯》,“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又如刚出浴的美人”《荷塘月色》,“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像小姑娘……像健壮的青年……”,通过朱自清的笔触,一个个美好的形象在我们眼前展示出来。春天像是娃娃,春天就有了可爱的特性;春天像是小姑娘,就有了美丽的特点;春天像是青年,就有了明丽的色彩。
二、出神入化的通感辞格
通感又叫移觉或感觉移借。本来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感觉相互作用的一种心理现象,后被“移借”到修辞学中,是“在日常经验里,听觉、视觉、触觉、嗅觉等的彼此交通”的语言现象(钱钟书语)。“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荷塘月色》中荷塘上面的月色虽不均匀,但却是和谐的,想到小提琴上的和谐旋律,这便是视觉向听觉借移。“……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绿》中用“明油”、“鸡蛋清”来比水光,不仅写出了它的“明亮”,而且使人触摸到她的“滑”、“软”、“嫩”,这便是视觉经验与触觉经验相互作用而产生的美感效果,是由视觉向触觉借移的艺术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这是嗅觉向听觉借移。“清香”本来属于嗅觉的,作者却将它转化成听觉上的“渺茫的歌声”,令人联想到若有若无、轻淡缥缈、沁人心脾等,其间感觉的转移伴随着想象的跳跃。“清香”和“歌声”同属美好的事物,把“清香”比喻成远处的“歌声”,烘托出几分优雅和宁静来。“在微微摇摆的红绿灯球底下,颤着酽酽的歌喉,运河上一片朦胧的夜也似乎透出玫瑰红的样子。”《威尼斯》这是听觉向味觉借移。作者写威尼斯夜曲听来不仅有“颤着”的美,而且还像品味醇厚的酒或茶那样,让人感到歌声的浑厚、甜润和有韵味;又像欣赏玫瑰的红色那样让人听了入迷。“在那被洗去的浮艳下,我能看到他们在日光时所深藏着的恬静的红、冷落的紫和苦笑的白与绿。以前锦绣般在我眼前的,现在都带了黯淡的颜色。——是愁着芳春的销歇么?是变成芳春的困倦么?”《歌声》色分七彩是一种视觉现象,而因色不同而造成人心理感受的不同则是移觉现象,这里红之恬静,紫之冷落和“苦笑着的白与绿”俱是用了移觉现象,使困中的绿、白、紫、红映出了作者的情绪变化。
通感这项修辞手法在朱自清的散文中经常被运用到,并且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他为读者展现了美妙动人的美好景象,使读者进入到艺术的想象当中;另一方面,他对散文技术的发展也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和参考的经验,使得文学艺术进一步被开拓了。
参考文献:
[1]陈庆汉.试论朱自清早期散文移觉辞格的运用[J].修辞学习,2001,(5).
(一)图形符号的隐喻性表达在招贴设计中,通过图形符号自身所代表的意义去表达隐喻意图是常见,如:三角形表示坚固、圆形表示饱满、矩形表示正直、心形表示情感等等。设计者可以直接引用简洁的几何图形去表达自己的设计意图。还有,通过截取具象事物中的某个节点作为元素进行隐喻意义的传达也是常见的,这些节点,或是一个零件,或是一个标志,或是一个剪影,极具特点和代表性,使观者立即产生对其背后具象事物的联想。
(二)图形布局的隐喻性表达图形布局的隐喻性表达是指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将一种或一类的设计元素进行平面的布局,构成某种布局形式或图案形制,使人产生联想,从而表达隐喻意义。
(三)图案机理的隐喻性表达图案机理的隐喻性表达是指在设计中通过对某种机理的处理,产生变化性、趣味性、象征性、寓意性的效果。从而给人以强烈的感官感受,表达作者的设计意图。
(四)具象图形的隐喻性表达具象图型的隐喻性表达是通过一种具体的实物和形象暗示或引导观者对另一事物的联想与感悟。这种隐喻形式的表达可以是借物喻物、借物喻人、借人喻物、借人喻人等。这种隐喻的体现可以是相似事物之间的相互代替、可以是有局部代表整体、也可以是以前因暗示结果。如图3-7就采用了借人喻物的手法。这是一幅服装品牌的宣传招贴,作者将身着亮丽时装的模特按照达芬奇的名画《最后的晚餐》进行分布、构图,极具趣味性,使观者产生对名画的联想,进而感受到这一服装品牌的名贵。
二、招贴设计中常用的隐喻手法
隐喻手法在设计中笼统的可以分为直接隐喻和间接隐喻两种,前者是直接通过元素的变形与替换直接表达,开门见山,类似于语言中的修辞手法。后者则是通过一种元素埋下一个伏笔、阐述一种逻辑、表达一种愿望,引导观者对过往经验的回忆与思考,从而产生顿悟或共鸣。如果按照设计的表现手法进行更加细化的分类,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一)经典图形引用与再现对经典图形的引用与再现,是指在设计中引用经典的,对大众广泛熟知并接受的图案与形象,体现或表达与经典图案相同性质属性,相同的价值地位。这种经典图型可以是经典的纹理花纹、建筑形式、雕塑器物、名家画作、人物形象等等。
(二)具象图形的抽象处理在设计中,作者经常为了突出事物的某一种特性而对具象的事物进行抽象化处理,这样会使设计意图更加直接准确的表达出来。米尔顿•格拉塞曾为鲍勃•迪伦演唱会设计招贴。为了表达音乐作品的优美与精彩,米尔顿•格拉塞将人物的头像抽象为剪影形式,又将人物的头发用抽象优美的曲线搭配明快亮丽的颜色加以表现,创意准确,形式优美,动人心弦。
(三)元素的置换与替代在许多招贴设计作品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两种不同的事物被整合在一起,或者将一种事物的某一部分用另一种事物所代替。这就是元素的置换与代替。置换与代替的内容包括:功能的置换、形体的置换、构件的置换、材质的置换、空间的置换等等。通过这种置换的手法,能够更加清晰的表达作者的设计意图,给观者以趣味感和视觉冲击力。
(四)视错觉效果的营造在招贴的设计中,有许多设计师热衷于营造一种矛盾空间、或是错觉效果去吸引观者的注意和引发观者的思考。设计者多用这种手法去阐述某种逻辑或哲学道理,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其中,埃舍尔在矛盾空间的营造和福田繁雄在图底视错觉效果的表现最具代表性,现在许多设计师都在用类似的手法进行招贴创作。
(五)夸张与对比产生的隐喻夸张与对比产生的隐喻是指在招贴设计过程中,有意的夸大事物的某一属性,或将两种差距悬殊的事物放到一起对比,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使观者为之震撼,以达到作者的设计目的。
三、结语
关键词:白居易 讽喻诗 植物
一、概述
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分成讽喻、闲适、感伤和杂律四大类。他给自己的讽喻诗所下的概念,见于《与元九书》中:“自拾遗来,凡所适所感,关于美刺兴比者;又自武德讫元和,因事立题,题为新乐府者,共一百五十首,谓之讽喻诗。”
在白居易的一百七十三首讽喻诗中,有一部分是以植物为题目的。这一类诗一共有二十三首。它们分别是:《云居寺孤桐》、《京兆府新栽莲》、《白牡丹》、《紫藤》、《杏园中枣树》、《文柏床》、《庐山桂》、《湓浦竹》、《东林寺白莲》、《答<桐花>》、《和<松树>》、《有木诗八首》、《涧底松》、《牡丹芳》、《隋堤柳》、《草茫茫》。其中,《草茫茫》虽以植物为题,但只是以“草茫茫”起兴,并非以之为题材。所以,在白居易的讽喻诗中,以植物为题材的诗共有二十二首。在这二十二首诗中,以树为题材的有《云居寺孤桐》、《杏园中枣树》、《文柏床》、《庐山桂》、《湓浦竹》、《和<松树>》、《有木诗八首》、《涧底松》、《隋堤柳》等十六首。剩下的六首则是以花藤为题。
二、分类
这二十二首诗,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植物来讽喻一种社会现状;另一类则是以植物来比喻一类人。
(一)以植物讽喻社会现状
以植物来讽喻社会现状的有两首——《牡丹芳》和《隋堤柳》。《牡丹芳》从诗的开头到“浓姿贵彩信奇绝,杂卉乱花无比方。石竹金钱何细碎,芙蓉芍药苦寻常”都是描写牡丹的国色天香;正因为如此,“遂使王公与卿士,游花冠盖日相望”;而这种现象,“三代以还文胜质,人心重华不重实。重华直至牡丹芳,其来有渐非今日。”作者所讽刺的,正是这种“重华不重实”的社会现状,他期望的是“少回卿士爱花心,同似吾君忧稼穑”。民以食为天,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但是当时的上层社会却偏爱牡丹这种名贵花卉,且互相攀比;对于农作物却毫不关心。诗中虽然有“元和天子忧农桑,恤下动天天降祥。去岁嘉禾生九穗,田中寂寞无人至。今年瑞麦分两岐,君心独喜无人知”,但若不是皇室也对牡丹情有独钟,怎会有如此的社会影响。作者如此说,也只是为了能委婉地提出谏言,不要触了皇帝的逆鳞罢了。
《隋堤柳》和《牡丹芳》有所不同,与其说它是讽刺社会现状,不如说是借古讽今。诗的最末句“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也说明了这首诗的写作目的是借隋炀帝荒误国的旧事来告诫当朝皇帝不要重蹈覆辙。试想,若是当时的皇帝在这方面做得很好,作者又何必写下这首讽喻诗。所以说,它也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可以与《牡丹芳》放在一类。
(二)以植物喻人
以植物来比喻人的则有二十首。根据这些植物所比喻的人的特征:贤者、小人和介于二者之间才干较为平庸的人,这些诗又可以分为三部分。
1.以植物喻贤者
以植物比喻贤者的诗有十一首:《云居寺孤桐》、《京兆府新栽莲》、《白牡丹》、《杏园中枣树》、《文柏床》、《庐山桂》、《湓浦竹》、《东林寺白莲》、《答<桐花>》、《和<松树>》、《涧底松》。这十一首诗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以植物喻贤者;另一类是以植物由于外貌或所处环境而受到冷落来比喻身处困境的贤者。
直接以植物喻贤者的是《云居寺孤桐》、《文柏床》、《东林寺白莲》和《和<松树>》。松、柏、莲、梧桐,都是古人常用来借指贤者、良材的植物。白居易也不例外,在他笔下“四面无附枝,中心有通理”的梧桐,“以其多奇文,宜升君子堂”的柏树,“白日发光彩,清飚散芳馨。泄香银囊破,泻露玉盘倾”的白莲,“不愿亚枝叶,低随槐树行”的松树,都是高洁之贤者的象征。值得一提的是,在《和<松树>》里,作者用道旁的槐树与山上的松树作对比,更烘托出了松树的凛凛风骨。
以遭受冷落的植物来比喻身处困境的贤者的七首诗又可以根据受到冷落的原因分为两类。一是因为外貌的原因,有《白牡丹》和《杏园中枣树》。白牡丹由于素色而无人问津,枣树则因“皮皴似龟手,叶小如鼠耳”的外貌被人认为“凡且鄙”。它们是那些由于以貌取人的偏见而遭受冷遇的贤者的代表。二是因为所处环境的原因,有《京兆府新栽莲》、《庐山桂》、《湓浦竹》、《答<桐花>》、《涧底松》。“新栽莲”由于“今来不得地”而“憔悴府门前”;“庐山桂”由于“无人为移植,得入上林园”,还比不上栽种于温室的红花树;生于“西江曲”的“湓浦竹”曾为民众盖墙屋的材料,却比不上因为少竹而“重如玉”的“汾晋间”之竹;山间的梧桐因为无人赏识而“幽滞在严坰”;“涧底松”虽然“百尺大十围”,却因为“生在涧底”而“寒且卑”。这些,是一些因为所处的外在环境不利而沉沦底层的贤者的群像。
2.以植物喻小人
以植物比喻小人的诗有七首,分别是《紫藤》和《有木诗八首》中的《有木名樱桃》、《有木名杜梨》、《有木秋不凋》、《有木香苒苒》、《有木名凌霄》、《有木名弱柳》。
《紫藤》中,紫藤“先柔后为害,有似谀佞徒。附著君权势,君迷不肯诛。又如妖妇人,绸缪蛊其夫。奇邪坏人室,夫惑不能除”。这里作者很明确地写出了紫藤所比喻的那种人——佞幸之徒。这类人就像紫藤攀附大树一样,紧紧攀附着皇帝,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但受到迷惑的皇帝却不肯诛杀他们。树会被藤缠死,国家也会因这些佞幸之徒而衰败。作者在诗的最后提出了告诫:“寄言邦与家,所慎在其初。毫末不早辨,滋蔓信难图。愿以藤为戒,铭之于座隅。”对这些佞幸之徒,要及早发现并惩治,否则后果将不堪设想。
与“紫藤”相似的有《有木秋不凋》中的“枳”、《有木香苒苒》中的“野葛”和《有木名杜梨》中的“杜梨”。
古书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是指环境的差异造就了人的优劣差异。而《有木秋不凋》中的“枳”,则是顶着“洞庭橘”的外表,“实成乃是枳,臭苦不堪食”,而且“中含害物意,外矫凌霜色。仍向枝叶间,潜生刺如棘”。这正代表了那些道貌岸然实际上却居心叵测的小人。
“野葛”的主人“爱其有芳味,因以调麹糵”,但是“前后曾饮者,十人无一活”,毒性之烈,可见一斑。在主人意图除掉它的时候,为时已晚,它的长势已经到了“年深已滋蔓,刀斧不可伐”的地步了。野葛所代表的这类人,以美丽的外在掩饰了内心的歹毒,其危害之大、之深,都是不可估量的。
“杜梨”与“紫藤”有些相似,它们的存在,都需要依附着它物。“紫藤”依附的,是大树。“杜梨”依附的,是“社坛”。它只是“秋风吹子落”而生,现在却“心蠹已空朽”,并且成为狐、鸟的巢穴,扰乱了人的生活;但因为是生长在社坛下而“无人敢芟斫”。这正是那类出身卑贱、飞扬跋扈、结党营私,却由于权贵的荫庇而无人敢惹的人的群像了。
另一类则是在美丽的外表下掩藏着或无用的内在,用作者在原序中的话说,正是“外状无实用者”。如《有木名樱桃》、《有木名凌霄》、《有木名弱柳》。
《有木名弱柳》中前半部分写“弱柳”的袅娜之姿。之后写道“截枝扶为杖,软弱不自持。折条用樊圃,柔脆非其宜”,这是说“弱柳”既不能做拐杖,也不能用来围篱笆。实在是“为树信可玩,论材何所施”,只堪玩赏,却非良材。与之类似的还有“鸟啄子难成,风来枝莫住。低软易攀玩,佳人屡回顾”的“樱桃”和“朝为拂云花,暮为委地樵”的“凌霄”。“弱柳”非良材,“樱桃”和“凌霄”则需要借助外力。正如软弱无力、依靠权贵的小人。
3.以植物喻庸才
《有木诗八首》中的《有木名水柽》和《有木名丹桂》比较特殊,它们所指代的人物并非是小人,却也不是高洁的贤者,而是有一定可取之处的较为平庸的庸才。
《有木名水柽》中的“水柽”就是河柳。它“为同松柏类,得列嘉树中”,但是却“枝弱不胜雪,势高常惧风。雪压低还举,风吹西复东。柔芳甚杨柳,早落先梧桐”。然而它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惟有一堪赏,中心无蠹虫。”“水柽”所代表的人,与“弱柳”差不多,虽然在外貌、名声上得以与贤者同列;但事实上他们懦弱、易凋、非栋梁之才。而“水柽”与“弱柳”相比,却多了个可取之处——“中心无蠹虫”,也就是说,这类人的可取之处在于他们还未受到恶风气的蚕食。
与“弱柳”和“水柽”相比,《有木名丹桂》中的丹桂要更高一层次。由“匠人爱芳直,裁截为厦屋。干细力未成,用之君自速。重任虽大过,直心终不曲”可知,它的优点在于“芳”“直”,缺点在于“干细力未成”。而作者对它的评价是“纵非梁栋材,犹胜寻常木”。“丹桂”与“水柽”相比,已经没有了懦弱、易凋的缺点,他们同样也非栋梁之材,但这是因为他们的才华、能力不够;即使是这样,他们仍能“直心终不曲”。所以作者才有“犹胜寻常木”的评价。
三、小结
综上所述,这些以植物为题材的诗歌,或借植物来讽喻社会现状;或借植物喻古讽今;较多的则是以植物比喻一类人。这些诗就艺术成就而言不算是上乘佳作,但它们给我们刻画了当时形形的人物形象,是当时社会环境的一个缩影。
参考文献:
[1][唐]白居易撰,顾学颉点校.白居易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2]谢思炜.白居易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
一、适当赞美法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别人能了解自己、赞美自己。所以,我们在说服学生时,不妨用“放大镜”观察他们言行中的闪光点,在实施说服教育时既肯定成绩又指出问题,给被说服者一,个超过事实的美名,让对方得到心理上的满足,进而使其在较为愉快的情绪中接受你的劝说,帮助他们找回自信,学会自律。
二、借物明理法
在教育过程中,说服教育绝不是死板的说教和简单的训斥。说理不仅需要依赖于抽象的逻辑思维来“证明真理”,而且离不开具体的形象思维去“显示真理”。所以,教师应该借助一定的事物来将道理说得生动、具体、形象。应该用新颖的形式、生动的语言,将深邃的哲理、丰富的意蕴,用熟悉的趣事、巧譬善喻的实例,淡淡引进、渐渐深化,进而使受教育者领悟教育的要求,明确进取的目标。例如:古时孟母断机教子就是借物明理最好的例证和典范。
三、妙喻说理法
运用妙喻说理能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具体,能把深奥的哲理讲得浅显,能把生疏的事物说得熟悉,能用生动鲜明的喻体吸引对方去思考,使对方冷静深思而豁然顿悟,达到说服对方的目的。因此,在说服过程中,教师与其滔滔不绝地把道理灌输给学生,不如引用有说服力的名言警句、寓言故事以及形象的比喻等,让学生自己去思索、去回味,自己得出正确的答案,从而增强教师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既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又使学生受到高尚的文化熏陶。
四、幽默说服法
幽默是引人发笑的语言艺术,恰如其分的幽默,可以使教育对象在笑声中顺利地接受说服。在说服中运用幽默,可以在突出思想性的前提下,用生动活泼的话语来表现教育工作者的睿智和风趣,增强说理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有效性,同时还可以摆脱窘境,缓和紧张的说服气氛,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师的教育,在笑声中同不良的习气告别,同坏的行为习惯进行斗争和决裂,使学生笑过之后得到深刻的哲理启示,在心目中留下严肃、高尚、美好、善良的印迹。这就是幽默说服的无穷魅力。
五、角色置换法
文章题目的好处有以下:
第一,作为全文的线索。往往好的标题能透射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能使人从这“眼睛”中窥探到整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点明主旨。
第三,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标题往往会是贯穿全文的线索,而线索往往可以是一个凝练精辟的句子,也可以是文章中人物的一个富有个性或意义特殊的行为、或动作,甚至可以是一个事物。(如:一个小物品、一种植物、一个小动物等。)
第四,借物喻人,或象征手法(这标题一般是物)。
第五,含蓄委婉,或引起读者注意。
(来源:文章屋网 )
亦作“牛刀割鸡”。比喻大材小用
牛刀小试:
比喻有很大的本领,先在小事情上显一下身手
牛高马大:
比喻人长得高大强壮
牛鬼蛇神:
①牛首之鬼和蛇身之神。形容作品虚幻怪诞。亦喻指虚幻怪诞的作品。②比喻歪门邪道之流
牛黄狗宝: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牛骥同皁:
亦作“牛骥同槽”。谓牛与千里马同槽而食。比喻贤愚不分
牛角书生:
喻勤读之士
牛角之歌:
春秋时,宁戚很穷,想见齐桓公而出仕,一天,乘桓公出城迎客的机会,在车下喂牛,“扣牛角疾歌”。桓公闻而赞其为“非常人”,命後车载之,拜为上卿。见《吕氏春秋·举难》、《晏子春秋·问下二》。汉刘向《说苑·尊贤》亦载此事。后以“牛角之歌”、“牛下歌”为穷士自求用世的典故
牛口之下:
《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於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后以“牛口之下”、“牛口”借指卑下的地位
牛郎织女:
①牵牛星(俗称牛郎星)和织女星。两星隔银河相对。神话传说:织女是天帝孙女,长年织造云锦,自嫁河西牛郎后,就不再织。天帝责令两人分离,每年只准于七月七日在天河上相会一次。俗称“七夕”。相会时,喜鹊为他们搭桥,谓之鹊桥。古俗在这天晚上,妇女们要穿针乞巧。见《月令广义·七月令》引南朝梁殷芸《小说》、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岁华纪丽》卷三引汉应劭《风俗通》。②今常喻指分居两地的夫妻
牛马襟裾:
犹言衣冠禽兽
牛溲马勃:
亦作“牛溲马渤”。①牛溲,即牛遗,车前草的别名。马勃,一名马牷,一名屎菰,生于湿地及腐木的菌类。两者皆至贱,均可入药。②借指卑贱而有用之材
牛蹄中鱼:
处在牛蹄踏出的小坑里的鱼。喻濒临绝境。语本汉刘向《说苑·善说》:“庄周贫者,往贷粟於魏文侯。文侯曰:‘待吾邑粟之来而献之。’周曰:‘乃今者周之来见,道傍牛蹄中有鲋鱼焉,大息谓周曰:“我尚可活也。”周曰:“须我为汝南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汝。”鲋鱼曰:“今吾命在盆甕之中耳,乃为我见楚王,决江淮以溉我,汝即求我枯鱼之肆矣。”’”《庄子·外物》有类似记载,作“车辙中有鲋鱼焉”
牛听弹琴:
比喻听不懂
牛童马走:
旧时泛指地位卑下的人。牛童,牧童;马走,犹仆役
牛头不对马嘴:
比喻答非所问或对不上号
牛星织女:
即牛郎织女
牛羊勿践:
勿使牛羊践踏。比喻爱护。语出《诗·大雅·行苇》:“敦彼行苇,牛羊勿践履,方苞方体,维叶泥泥。”郑玄笺:“草木方茂盛,以其终将为人用,故周之先王为此爱之,况於人乎?”
牛衣病卧:
形容贫病交迫
牛衣对泣:
汉代王章在出仕前家里很穷,没有被子盖,生大病也只得卧牛衣中,他自料必死,哭泣着与妻子诀别。妻子怒斥之,谓京师那些尊贵的人谁能比得上你呢,“今疾病困戹,不自激卬,乃反涕泣,何鄙也。”见《汉书·王章传》。后以“牛衣对泣”、“牛衣夜哭”谓因家境贫寒而伤心落泪
牛衣岁月:
谓贫困的生活
版筑饭牛:
版筑,造土墙;饭牛,喂牛。相传商代贤者傅说筑于傅岩,武丁用以为相。事见《书·说命上》。春秋时卫国贤者宁戚饭牛车下,扣牛角而歌,桓公异之,拜为上卿。事见《吕氏春秋·举难》。后以“版筑饭牛”为贤臣出身微贱之典
充栋汗牛:
谓书籍堆得高及栋梁,多至牛马运得出汗。形容藏书或著述之富。语出唐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老牛舐犊:
喻爱子之情。牛爱其犊,常舔之。舐,舔
笔误作牛:
《晋书·王献之传》:“桓温尝使扞王献之呴书扇,笔误落,因画作乌駮牸牛,甚妙。”后因以“笔误作牛”喻随机应变,化拙成巧或持功补过
喘月吴牛:
相传吴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吹牛拍马:
吹嘘奉承
槌牛酾酒:
杀牛滤酒。谓备肴酒以燕享
对牛弹琴:
亦作“对牛鼓簧”。喻对不懂事理的人讲道理或言事。常含有徒劳无功或讽刺对方愚蠢之意。语本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故,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饭牛屠狗:
①喻指从事低贱之事。②指从事贱业者
放牛归马:
语本《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后以“放牛归马”比喻不再用兵
风马牛不相及:
《左传·僖公四年》:“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孔颖达疏引服虔曰:“牝牡相诱谓之风……此言‘风马牛’,谓马牛风逸,牝牡相诱,盖是末界之微事,言此事不相及,故以取喻不相干也。”一说:风,放逸,走失。谓齐楚两地相离甚远,马牛不会走失至对方地界。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
犀牛望月:
《关尹子·五鉴》:“譬如犀牛望月,月形入角,特因识生,始有月形,而彼真月,初不在角。”谓犀牛望月久,故感其影于角。明陈继儒《太平清话》卷四:“吕东莱畜犀带一围,文理缜密,中有一月影,过望则见,盖犀牛望月之久,故感其影于角。”后因形容长久盼望
犀照牛渚:
《晋书·温峤传》:“扞温峤呴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燬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峤其夜梦人谓己曰:‘与君幽明道别,何意相照也?’意甚恶之。峤先有齿疾,至是拔之,因中风,至镇未旬而卒。”后多用“犀照牛渚”喻洞察幽微
服牛乘马:
役使牛马驾车
割鸡焉用牛刀:
谓处理小事何用礼乐。后用以喻做小事情不值得用大的力量。鸡,也写作“鸡”
归马放牛:
谓战争止息,不再用兵。语出《书·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孔颖达疏:“此是战时牛马,故放之,示天下不复乘用。”
汗牛充栋: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谓书籍存放时可堆至屋顶,运输时可使牛马累得出汗。后用“汗牛充栋”形容著作或藏书极多
呼牛呼马:
亦作“呼牛作马”。语本《庄子·天道》“昔者子呼我牛也,而谓之牛;呼我马也,而谓之马。”后以“呼牛呼马”、“呼牛作马”指毁誉由人,悉听自然
瘠牛偾豚:
谓瘦弱的牛覆压在小猪上,小猪必死。比喻强国虽德衰,兵临弱国,弱国亦亡。语本《左传·昭公十三年》:“寡君有甲车四千乘在,虽以无道行之,必可畏也,况其率道,其何敌之有!牛虽瘠,偾於豚上,其畏不死。”杜预注:“偾,仆也。”孔颖达疏:“前覆曰仆。言牛倒豚上,豚必死也。言牛虽瘠者,谓鲁以晋为无德轻之,故以瘦牛自喻。”
瘠牛羸豚:
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民族或国家
茧丝牛毛:
形容细密
茧丝牛毛:
如蚕丝,如牛毛。比喻细密繁多
九牛一毛:
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其微小,微不足道。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
牵牛下井:
喻使不出力
牵牛织女:
指牵牛星、织女星。亦指古代神话中的牛郎、织女
敲牛宰马:
谓宰杀牲畜
蛇神牛鬼:
比喻各色邪恶或各种歪人
犁牛之子:
比喻父虽不善却无损于其子的贤明
马勃牛溲:
马勃,菌类;牛溲,车前草。比喻至贱之物
马面牛头:
犹牛头马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