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与法同行作文

与法同行作文

时间:2023-05-30 09:03:2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与法同行作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与法同行作文

第1篇

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人人都要遵守规矩,这个社会才秩序井然。”如果这个世界真的没有法律,这个世界那不将乱了套。今天我就要与大家一起与法同行

盗窃罪想必大家一定都很熟悉吧!它就是指在未得到他人许可的情况下,以为自己不会被他人及时发现或及时维护的方式取得财物或其它物质的行为。

可是,我有一个问题想问问大家:某某人捡到巨额后没上交,反而放在自己那里,算不上涉嫌盗窃了呢?许多专家都提出了,可还是没有一个准确的回答,有人说:“他可能是法律意识淡薄”;有人说:“既然是捡到钱就应该上交才对”……唉,说了那么多,还是没结果,那就说说我的观点吧!我认为那人已经触犯了法律,因为捡到的东西不是自己的,终究不是自己的,这些巨额还是上交为好。

说到这儿,就是告诉我们同学捡到了东西,不能占为己有,上交给自己的老师才是一个正确的行为。所以上面的事例就是将他人的财物转移为自己或第三者占有。

一个外地男子瞄向“睡在上铺的兄弟”,事情时候这样的:2010年年初,黄某应聘到了一家企业公司,单位给他安排了职工宿舍,他的上铺叫刘某,两人在聊天时,才得知是老乡,两人的友情之桥渐渐搭了起来不但干活互相照应,下班也经常一起消费、吃饭,俨然,两人成了“亲兄弟”。可黄某工作之余经常在外赌博,后来欠下了许多债务,他多次向刘某借钱,但都被拒绝,并告诫他不要在赌钱了。可他越陷越深,实在是找不到财物了,决定把目光抛向了黄某,因为两人的深交已久,黄某知道了刘某的银行卡的密码。就在深夜之时,趁刘某熟睡,将他的银行卡偷走取了钱后,交了债。因为心里的害怕,到着银行卡就离开回了老家。天亮后,刘某才得知,随即报警,将黄某抓获。

暑假里,我观看了《法眼》,有一期我的印象特别深刻,那期主要讲了几个年仅十几岁初中生因为成天泡在网吧,渐渐地自己的积蓄花光了,因为父母不肯给钱,那几个身无分文的初中生只好在学校附近内,向其他的同学索要钱财,不给就抢的行为,最终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正因为重要,所以我们要学习法律。他让我们也懂得了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怎样行使权利,如何履行义务帮……也许在触而假如我们是法盲,也许在触犯法律后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由此产犯法律后也不知道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看来学好法律对我们的人生有很大的帮助,也不会让我们的人生增加污点,使我们的人生更加绚丽多彩,不会因为这个污点而暗淡失色。

法律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无所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的关系。你是法律,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是无所不在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的关系。你是学生,在校你就要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你是工人,就要脚踏实地,不做违法乱纪的事,你是行人,你就要遵守马路上的交通规则……总之,无论你是谁,从事哪一种工作,身在何处,总与法律息息相关,有了法律,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美好!更加和谐!

法律是无处不在的。人生在世,法律二字。人人学法,家庭幸福,社会安定,国家的发展日益前进!因为只有你意识到了,你才能理解老师们“苦口婆心”地讲法律的原因,法律要行动来奠基,教育来浇灌,地讲法律的原因,自觉来支持。

第2篇

一、前言

作为语文水平的一大重要考查对象,写作能力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培养目标之一。不管是应试还是实用,写作能力都不容忽视,尤其是初中阶段,结合学生的自身发展特点,掌握一定的写作技巧,熟悉多种表达方式,对于解决各种作文命题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半命题作文,是中考作文的一种常见命题形式。即命题人仅仅给写作者提供一个不完整的作文题目,也就是去掉完整题目的一部分,让考生来填补所缺的部分。这种作文命题形式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无论是在选材上,还是在立意上,都会有更多的选择性自由,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较少。

二、半命题作文常见的审题误区

(一)雷同

在半命题作文中,出现填题雷同的概率非常之高。比如半命题作文“ 的味道”,大部分学生都会填补成“爱的味道”“父爱的味道”“母爱的味道”这就出现了填题方面的雷同。再比如半命题作文“一路与 同行”,该题目大部分学生都会补题目为:一路与父爱同行,一路与老师同行,一路与月亮同行。再看2014年江苏省的中考作文半命题题目“不错过 ”,这个题目很多学生会想到用类似于“机会”这样的词语去补充,也是容易发生雷同的。而黄石市的作文题是二选一,其中就有一个半命题形式的作文题目,即“又到一年 时”,学生可以填的题目非常之多,“又到一年花开时,又到一年毕业时,又到一年中考时,又到一年端午时……”雷同题目也不少。

(二)过大

半命题作文不像命题作文,给予学生更多的发挥空间,于是很多学生就开始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天马行空,泛泛而谈,首先表现在补题上是填题过大。以上面所举的例子为例,半命题作文“一路与 同行”,如果学生填题为:一路与大自然同行,一路与爱同行,一路与青春同行……那么题目就显得非常之大,导致泛泛而谈,缺乏真情实感。这种填题方式没有新意,范围大,很容易导致内容空洞无物,不能打动人。就以今年黄石市的选题之一的半命题作文来看,如果填题为“又到一年花开时”,则显得大了一些,当然这只是从题目来看,如果学生的写作功底深厚,还是可以化大为小的。但是作为中学生,普遍涉世尚浅,无论是对于生活感悟还是对于情感把握都还不够深刻独到,并且作为中考考场作文,既受到时间的限制,还受到字数版面的限制,是很难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的。

三、半命题作文的审题方法探讨

针对学生容易出现的以上两种审题误区而导致的填题雷同或是过大现象,笔者提出以下审题以及填题方法。

(一)填题的虚实探析

有的学生面对一个较为抽象的题目无从下笔,而有的学生却能利用这种抽象写出妙趣横生的文章来。因此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需要学生掌握这样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化虚为实,一种是化实为虚。通常情况下,要采取化虚为实的方法来审题、填题。而第二种化实为虚则需要写作功底较厚的学生来充分发挥其作用。所谓化虚为实,就是要求学生擅长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描写,这种写法可以更好地表达出真情感,能够以情取胜。比如2014年湖北省黄石市的中考题,若填题为“又到一年花开时”,这个题目本身是大而虚的,如果学生能够掌握化虚为实的审题方法,就可以将“花开时”进行实化,细节化,比如花开时节发生的某件感人之事,让人难忘的事等等,这样就能成功转化到自己的擅长上来。所以擅长散文化语言的学生不妨使用这种审题法,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比如半命题作为“不错过 ”,如果要化实为虚,就可以填成“不错过那一米阳光”“不错过那美好春光”等等,学生就可以肆意挥洒自己的诗化语言,写出动人的文章。

(二)以小见大填题法

点滴之水折射七彩阳光。笔者认为以小见大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审题方法。在审题过程中做到内容要熟悉、立意要新颖。在审题过程中,可以寻找一个小的切入点,以不断缩小定作范围。比如某地中考半命题作文“我与 的亲密接触”,如果填题为“我与真善美的亲密接触”,是个这么宽泛的题目。不过即便是拟了一个这样的题目,在写作过程中,也还可以将其缩小为一件可以体现出真善美的事。另外拟题时,一定要避生就熟,无论是哪一个题目,都必须能和自己熟悉的人或事物联系起来,否则难以下笔。比如某地的中考半命题作文“ 在其中”,就可以从自己熟悉的题材来定题目,紧紧扣住“爱、真情”之类的关键词来填题,学生就可以避生就熟,做到胸有成竹。

四、小结

总之,在半命题的作文审题中,拟题填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要想提高学生半命题作文审题能力,就需要在平时多多训练审题拟题方法,在不断的训练中,让学生能够驾轻就熟地运用在考场中。

参考文献:

[1]吴平安.半命题作文的审题和立意[J].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2009,(04).

第3篇

与古诗有关的作文(1)

古诗,是古人留下的珍贵文化。如果把文化当作一个美丽的大花园,那古诗就是这个大花园里珍贵而独特的一朵美丽的花朵。

在我开始记事的时候,我的妈妈就开始一字一句地教我读诗、背诗,比如:《春晓》、《梅花》等。

父母带我外出游玩时也用诗句给我讲解一些景物。记得有一次,我来到泰山,站在山顶望着那些矮小的群山,看着脚下泰山的秀丽,想到了杜甫的这首《望岳》中的诗句“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还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不就是描写这时候的泰山吗?

从幼儿园到小学,我学了许许多多的古诗,也明白了它们所蕴含的奥秘。

古诗犹如一个摇篮,在它的呵护下,我逐渐成长。

记得有一次,那时,我刚刚开始学习滑旱冰,常因为不熟练而摔倒了无数次,就当我准备放弃的时候,我听到了旁边一个小朋友正在背诵的古诗:“宝剑风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啊!想要学好某一件物品,是需要不断的努力的呀!而克服了困难,才能达到目的。于是我又站了起来,迈起步子,又滑了起来……从那以后,我每天坚持练习,终于,我成功了!

古诗的花朵滋润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的心田 ,而我们中华儿女们歌颂着古诗。

古诗同我一起长大,它净化我的心田,培养我的信心,是必不可少的伙伴,是永驶不停的智慧帆船。

古诗鼓舞着人们,影响着世世代代的品质。我们在古诗的长河中汲取知识,汲取营养,就像泥土对植物的滋养一样。

现在,古诗已成为人们必须要学习的知识,那么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呼喊:古诗伴我成长!

与古诗有关的作文(2)

翻开一本古朴馨香的历史书册,承现在眼前的是每一位历史名人的风采;这些都会使我们的思想得到充实,因为他们有着无限的魅力,让我们如痴如醉。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让明月载着对朋友的思念,随着风到夜郎西。这是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所创作的,他对朋友的思念是让人佩服,但他所创作的三千多首诗,更是让人无可言喻。“床前明月光,低头思故乡。”这是我们自懂事起学的李白是第一首诗。当时,愚蠢的我们根本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现在想起,真是把这首诗给玷污了。我愿与你同行,我敬佩的“诗仙”李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两千多年前,一位着名文学家,思想家诞生了,他所写的这句诗主要表示了像那种学而不思和思而不学的人的后果。他以诚信为主,教了一共有二千多名弟子。在二千年后的今天,他的思想使我们奋发向前,“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已经成为流古至今的名句,他受人崇慕。博学多才的孔老夫子,我愿与你同行。

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的诗,真是让人仰慕,嫉妒。他把西湖描写的惟妙惟肖,让人迫不及待想到西湖去看一看;“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苏轼有着广阔,坦然,乐观的心扉,虽然被贬,但他不像柳宗元那样伤感,惆怅。苏轼,我愿与你同行。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句诗不光是表面意思,更加的表达了很深的含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对母亲的思念,母亲对儿子的思念。都凝聚在这件衣服上。陆游写的诗让人感动。我愿与你同行。

我愿与你们同行,共同学习。用智慧的双手播种下希望的种子。

与古诗有关的作文(3)

我喜欢古诗。小时侯,经常浸泡在古诗的韵律里。每天晚上,听着录音机里播放的古诗,伴随着窗外蝉鸣声,一阵微风吹过,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

伴随着古诗,我诗意的生命开垦出丰美的田园。我会背的第一首古诗是《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我问爸爸“绿丝绦”是什么意思,爸爸说,“绿丝绦”是柳条垂下来像一条条丝带,就像妹妹头上扎的绿色蝴碟结,这就是“绿丝绦”了,哦,懂了。

我就这样一首首背了下来,读了许多有关春天的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这首诗让我们看到了:春天阳光普照,江山秀丽,春风拂面,春风送来了花草香气,春回大地,泥土松软,燕子来飞飞去衔泥做巢,鸳鸯在暖和的沙地上睡着了,这一定是一幅非常甜美的春景图啊!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这首诗仿若把我们带到了黄师塔前,望着滔滔江水向东流去,心中的烦忧也随之而去,春风吹来,顿觉又懒又困,我明白了人们常说的“春困秋乏”。

宋朝诗人王安石有一首《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和南宋诗人朱熹《春日》中的“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同样是写春风,诗人一个喜,一个忧,两相对照,反映出两位诗人当时不同的际遇,不同的社会环境,感受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领悟了不同的写作手法。

第4篇

特邀嘉宾刘亚平:中学语文教研员、益阳市中考语文命题组组长

本刊记者:刘老师好,欢迎您接受本刊专访!去年本刊的中考作文专辑获得了巨大成功,您能再给2014年的广大考生简要说说么?

刘亚平:这确实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去年贵刊推出的中考作文专辑真神!像重庆市的《微笑》、河南省的《温暖》、江西省的《带着 出发》等大量考题,均出自我们的专辑。以湖南为例,14个考区就有6道题被贵刊的作文专辑“碰”中。专家们拟制的《思考》、《那句美丽的话儿》、《我与 携手同行》、《 也是一种幸福》,与2013年长沙市的《从另一个角度去 (观察、感悟、思考)》、邵阳市的《这句话,我想说给 听》、 怀化市的《有你同行》、娄底市的《那一刻,我很幸福》,悄然切合;郴州市的考题《在 的影响下成长》,与本刊前年的预测题《在 影响下》,如出一辙。更有意思的是,考前必读的那十篇范文,几乎可以应对全省所有市州的作文题。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专家其实并没有那么神,只是准确把握住了命题趋势而已。

本刊记者:中考作文题年年在变化,您认为今年在题型及写作要求上,会呈现哪些特点呢?有哪些方面需要提醒考生注意呢?

刘亚平:这正是我希望与同学们探讨的话题。去年我们提出了全命题和半命题“稳坐江山”的看法。中考之后一比照,果真如此!全国85%的考区采用的就是这两类命题。像《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上海卷)、《捡拾幸福》(天津卷)、《近在眼前》(泉州卷)、《渐入佳境》(扬州卷)、《找回 》(青岛卷)、《那段 的日子》(安徽卷)便是代表。湖南14个考区,除永州使用了“转身”这一话题作文外,其他考区均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长沙、邵阳、岳阳、娄底这些命题采用二选一的考区,则以“命题+命题”或“命题+半命题”的形式出现。命题专家预测,这种命题便于公正评判、利于个性发挥,依然是今年中考的命题趋势。因此,在2014年的作文复习中,命题与半命题作文的写作,依然是重点。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最近两年出现的几种新题型,也有升温之势。如河北省要求考生以“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为开头,续写作文;荆州市要求考生读完提示语之后,从中撷取一个短语作为标题写作。这种变化,有可能影响湖南中考的命题。同学们唯有未雨绸缪,方可赢得制胜先机。

三大主角一起唱响“中国梦”

特邀嘉宾唐巨南:特级教师、株洲市炎陵县一中副校长

本刊记者:唐老师好!不少考生在微博或QQ上向我们诉苦,说全国每年出现的几百道考题,看得人眼花缭乱。您能预测一下,2014年会考哪些内容么?

唐巨南:2014年会考什么题目,谁也不清楚。不过考什么内容,我斗胆说一句,我大致是知道的。初一看,每年出现的作文题各不相同;细一读,却不难发现其中的规律。我分析了近三年全国的命题内容,自我成长、情感体验、美德情操三大内容,一直是主角。一是自我经历是重点,像《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上海卷)、《活出自己的精彩》(威海卷)之类的考题;二是情感体验是热点,如《捡拾幸福》(天津卷)、《温暖》(黄冈卷)等考题;三是美德情操是焦点,像《懂得分享》(杭州卷)、《善待他人》(鄂州卷)之类的考题。同时,这三大内容的命题在2013年都往“中国梦”贴近,时代气息浓郁。尤其有意思的是,“微笑”“感恩”这两个话题,已经连续十多年出现在各地的中考试卷里。不管你信不信,这样的题目今年还会出现。因此,大家一定要加强“成长”“快乐”“幸福”“感激”“自我”等话题的写作训练。

第5篇

教师要化解作文难题,就要想方设法把写作教学融于日常的教学之中,通过学生乐于参与的方式,让学生主动积累、自觉修改,让作文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一路同行、一同成长!

【关键词】

作文 生活 观察 积累

一直以来,作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件“苦差事”。说到底是因为作文是一种带有创造性的作业,是一项繁杂而精致的脑力工程。如何能让学生的作文随着语文学习的不断深入,“春华秋实”般随意而发、自然生长呢?

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以“说”轻轻地打开学生的思路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纯朴,爱说爱笑,抓住这一特点,我决定从“说”开始。每周确定一个主题,想写人,就“说”爸爸、妈妈等:王东的妈妈胖胖的,整天笑眯眯的,一个人能吃完一个大西瓜;想写物,就“说”玩具、动物等:张敏有个抱抱熊,雪白的绒毛很可爱,洗干净小手才可以抱它哦……贴近孩子生活的话题,后进生也能说几句。每次我先跟那些性格内向的语言组织能力弱的孩子聊一聊,展开话题后,再把同桌分为1、2号,表达能力好一点的为1号先说,这样同位可以互相借鉴。然后再写一写,互相读一读,教师评一评。这样,让学生在主动、放松的状态下完成写话,达到“练写细无声”的目的。

二、以“记” 悄悄地激发学生观察生活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校、家庭、社会大世界。父母兄妹、老师同学、衣食住行……目之所及,处处皆文章;花红柳绿、草长莺飞,天上人间、古往今来,童心所至,下笔可成文。然而,当代的学生往往是忙于参加各种辅导、培训,关注各式作文选、优秀文集,反而没有时间留意身边的人,没有机会参与生活中的事,更无暇体会生活中的真、善、美,这样就形成了作文空洞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在“班长轮换制”的启发下,尝试让学生轮流完成“班级趣事记”,以此激发学生留意身边的人和事,并以积极的心态进行文字描述。全班56人每2人一组(教师合理搭配)合作完成,利用班会课每周展示。一学期下来每人可以轮到三四次。学生在无命题、无硬性指标的状态下自觉、有序地完成,积极性很高,效果也出奇地好!甚至有的学生把“班级趣事记”从“班务角”拿下来,争相传阅。这也是唯一一次没有半途而废的写作接龙,“小班干们”明显比以前负责了,写得文章也比以前逼真多了。

为了避免学生“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我“忽悠”学生记录“每周要闻”,使学生关注时事新闻,了解社会,积累第一手的写作材料。如,一位学生记载:“2013年5月25 日,埃及3000年前文物被刻汉字‘到此一游’。看到这条新闻,我深深为我们中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羞愧。我们要做新时代的文明人,不能让引以为傲的汉字出现在任何不该出现的地方!”甚至还有学生“跟帖”:“顶!”

像这样认真的同学有很多,他们及时关注新闻,搜集整理,“发表”出来。一些懒散一点的同学即便坐享其成也可以了解一二。这样坚持下来,学生的写作也能趋时就势,显示时代感。

三、以“读”慢慢地渗透作文修改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如同盆栽,需要“修枝剪叶”,使之臻于完美。在“改”的过程中,学生作文的长进会更加明显。但是一般的小学生写完作文便如释重负,更不愿意修改。如何能让学生自觉自愿参与修改这一过程呢?

1.草文自读修改

唐代诗圣杜甫常常“新诗改罢自长吟”,文显于声,朗读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修改的捷径。小学生学写作文,语言文字运用得还不太熟练,这种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初稿完成后,自读几遍,发现问题,然后修改。久而久之仅凭“语感”,自己也能不断完善。

2.同位互读交流

现代作家老舍说过:“文章写完之后,可以念给别人听听。念一念,那些不恰当的字句,不顺口的地方,就显露出来了,才可以一一修改。”同位一读一听,互评互改,让原本“主题鲜明,语句通顺”等要求,变为与他人沟通,讲明事情经过、说清道理。这样修改起来比较轻松,学生就不那么排斥了。

3.家校互动,获取信心

晋代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文章篇》中指出:“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论者,然后出手。”给学生的作文设立一个亲近的“观众”,学生在态度上会重视很多。我常常把大家公认的好文章和“趣事记”,借助“校讯通”传到家校平台,供家长欣赏浏览,扩大读者群。能得到成人读者的认可,对于小作者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和支持。

四、以“赏”美美地引导学生评价

以往我们评价学生作文的好坏,只看作文本身,这也是导致学生不喜欢作文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批改作文时,我常怀着一种“寻宝”的心情,去发现学生习作中新颖的主题、精彩的句段、恰当的比喻……在评价时我仿效管建刚老师的做法,出示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好段,用情朗读,让学生美美地赏析这些“身边人”作文中的闪光点;或者匿名出示具有典型问题的片段,由此引出一个训练点,引导学生讨论、商榷,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认识到其中的缺陷并加以完善。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加以训练,切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学生也有心理认同感,训练更有效。

此外,我还会在讲评之后选择与主题类似的美文供学生赏读,通过对这些文章主题的立意、精彩细节的品味,形成可依托的写作方法,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写作水平。因此,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想方设法做到:尊重体验,重视积累,保护兴趣,引导修改、学会润色,并要动足脑筋把写作教学融于日常的教学之中,让作文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一路同行、一同成长!

【参考文献】

第6篇

我们先来看下面的例子。

放低姿态赢得高贵

谋取高贵是芸芸众生的精神追求。有人说“少年游侠好经过,浑身装束皆绮罗”可得高贵,有人说“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可得高贵,有人说“一将成名万骨枯”可得高贵,有人说“炫才鬻德,入市趋朝。四众瞻仰,三槐附交”可得高贵。总是习惯沉迷于怒马横刀的傲视轻狂,却不知高贵究竟如何得来……(作文开头与其“华美”地啰唆,不如简洁地提出观点)

“风风雨雨忆前尘,悔煞欢场色相因。十日黄花愁见影,一弯眉月懒窥人。冰蚕丝尽心先死,故国天寒梦不春……为谁惆怅为谁颦?”这吟诵悲切之诗,把悲慨之情融入其中的人就是弘一法师。他的诗句“奇艳之至”,他的德行“绣肠锦心”。他在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要在龛的四只脚下各垫一个碗,碗中盛满水,这样蚂蚁便不会爬过水误闯入火场。一代宗师,姿态下沉,下至尘埃,蝼蚁都能入其怀。这低姿态,令人何等动容!他俯身在淤泥里开出的花,洁白、硕大,缀成一片,点亮了他人生的风景,铺排出了他生命的意境,邈远而奇绝,凛然而热切。(对法师的评价与歌颂,几欲穷尽语言的奢华,但这些奢华的语言与法师之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法师之德是“悲天悯人”的朴实情怀,把朴实弄得这般浮华,并不贴切法师那伏身于凡尘的低姿态)

齐白石作画不事雕琢,质朴无华,画者出于胸臆,观者睹其本真,其情可见,其貌可喜。大师的风范并不只在于他斐然的成绩,还在于他成熟的外表下,有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圆润晶莹,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生根发芽,开出饱满的花,骄傲地绽放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繁荣与梦想。文人相轻是通病,他却永怀谦卑之心,以低姿态处世。张大千办画展时,齐白石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对齐白石绽放“人生全部的光荣与信仰”的表述,只是些浮华的言语,与“放低姿态”并不沾边,这种“华而不实”的文字,删去也罢)

“瓠犀发皓齿,双蛾颦翠眉。红脸如开莲,素肤若凝脂。”她是明星林志玲,在一次商演中与人合影,因身材太高,她弯了双腿与人齐平。七十多位影迷排队与她合影,她弯了七十多次腿。她是拥有高贵的人,但她俯下身,看到了大地,笑意盈盈。她放低姿态,将自己从遥远的星辰中摘下来,送到人间,无数的星光点缀成高贵的海洋,贯日长虹,骀荡春风。(曲身与人合影是明星本分小事,把小事写得如此铺张,虚华过度,矫情万分)

你可知,轻狂不是罪过,意气不是犯错。倘若你能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不去做那飘浮不定的浮云,你的生命定将诗意盎然,截取一段便可成诗成画。

我看见你眼里的豁然开朗了,你嘴角上扬,眼光中有神采在飞扬。

你呢?你问我。

我将放低姿态,俯身闻得一阵芳香。我答。(结尾部分应该“据实”说出观点,不必再言虚语幻地啰唆)

作文要讲文采,但文采不是用色彩鲜艳的词堆砌出来的。只顾用华丽的语言“点染诗意”,作文就会变得虚华无力。《放低姿态赢得高贵》就有这方面的毛病。文章开头提出观点和结尾归纳都显得冗长,缺少朴实的简洁感。作文所列论据也过于重视语言的华丽,忽视了其“真实情况”,使“论证力”打了折扣。另外,作者为追求语言的“华美”,还采取“粉饰小事”成“大义”的方法,将普通小事“包装过度”,让人感觉“弄巧卖俏,虚多实弱”。

使用过于华美的语言来写作文,是一件有风险的事,因为好作文的第一要求是真诚。“修辞不如立诚。”不是说凡修辞都是好的,缺乏“真诚”的修辞极易使文章流于空洞。

要改掉作文华而不实的毛病,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第一,要“删”。要简化语言,把“为了华美而华美”的语言通通删去。

第二,要“换”。包装出来的美不是真正的美,还是把华而不实的句子换成简朴的句子为好。

第三,要“转”。要把“矫情”的文风转变到“朴实无华”的轨道上来,不要在作文中“小资”地自说自话,拿腔拿调,矫情惑人。

据此,我们可以将前面的例文作如下修改。

放低姿态赢得高贵

高贵不是“昂首阔步”地行走于尘世间。不轻视,不忽视,学会放低姿态,伏身于尘世,可得人品之尊贵。

弘一法师圆寂前,再三叮嘱弟子:要在龛的四只脚下各垫一个碗,碗中盛满水,这样蚂蚁便不会爬过水误闯入火场。令人景仰的弘一法师将姿态放低,甚至低到尘埃里,尘埃里的蝼蚁亦成为大师的关心之物。大师以低姿态仰视万物,所以他的心里装得下世界。低姿态,爱世界上的草木蝼蚁,他的生命意境因充满爱而显高贵。

文人相轻是通病,有一个人却永怀谦卑之心,他就是画家齐白石。张大千办画展时,他第一个去捧场。他崇拜同行的三位画家,以诗明志:“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如此低姿态,令人佩服,令人感动,更令人肃然起敬。大师的风范除了他斐然的成绩,还因为他怀有一颗谦逊之心。此心像一颗饱满充盈的种子,能够在人间深处的土壤中深深扎根,开出饱满的品行之花,绽放出与人为善的高贵姿态。

林志玲在一次商演中与人合影,因身材太高,她弯了双腿与人齐平合影。七十多位影迷排队与她合影,她弯了七十多次腿。她本可以自认为是高贵的人,可以高傲地直立与人相处。她却视“骄傲”为耻,不做骄傲的女星,所以她曲了身体,放低姿态,笑意盈盈地与普通人合影。林志玲放低了姿态,却赢得大众奉称“女神”的尊贵——谁心怀普通人,普通人就把高贵的形象送给谁。

轻狂会让人狭隘,骄傲会失掉人气。高高在上与高贵注定无缘,放低与人相处的姿态,平视他人,更能赢得尊重。受人尊重是高贵者的“高贵标签”!

与原文相比,修改后的作文删掉了原先看似华美,实则无病的词藻,让作文更加朴实简练,观点更为明确,论证线索也更加清晰。原 先是“浓妆”,改后是“淡抹”,没了多余的华丽,多了纯真朴素。朴实无华接地气的文章,才是赏心悦目的好文章。

(作者单位:山东莒南县八中)

(责任编校/曾向宇)

有的人喜欢平实为文,有的人喜欢抒写华章,请注册登录《高中生》·高考网,发表你的看法——

1.《谈谈作文“语言优美”》

我们不能单以词语是否优美来评判语言是否优美,虽然词语优美也是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直觉”和“感受”能否获得审美满足。

(请注册登录.cn)

2.《作文语言的朴素美》

高尔基指出:“真实和朴素是亲姊妹,美丽是第三个妹妹。”

有了纯真、质朴的情感,再加上平淡朴素的文笔,文章才能闪耀出语言美的艺术光辉。

感情淡漠,内容贫乏,盲目追求色彩的华丽,结果只能是韩非子说的:“滥于文丽而不顾其功者,可亡也。”

(请注册登录.cn)

3.《让你的作文语言靓起来》

第7篇

关键词:小学作文指导;积累材料;积累语言;积累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9-00-01

小学习作教学之难,每个小学语文教师都有很深的体会,学生视作文为畏途,怕作文,恨作文,不爱写,不会写。提到作文就唉声吧气。作文难,难在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那么小学作文教学究竟该如何指导呢?同行们总结了不少经验,我就多年从事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谈谈其中的点滴体会。

一、积累材料

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看图写话就是中高段习作教学的雏形。那一幅幅精美的插图来源于生活,语文教师这时候的教学任务重在指导学生学会最基本的几种句式。如:“谁在干什么?”、“什么东西怎么样?”,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句式后,再引导学生运用词语。一、二年级学生的家作,我除了让学生复习巩固当天所学的字词外,要求他们坚持每天用新学的词语写话,句子要接近生活,写自己亲眼所见,写自己亲耳所闻,或是自己亲身感觉的。习作的材料来源于生活,有个孩子学了“知了”一词后,他就这样写道:“学校操场边有一棵大树,树干上趴着一只知了,它正在撒尿。”你看,孩子观察多么仔细,想象多么丰富,童趣十足。另一个孩子用“越……越……”写句子,她这样写:“天上,飞机越飞越远,它越来越小了。”多好的句子呀。我只要发现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特别地表扬他们,并且要其他孩子把这些优美的句子摘录在自己的小本子上。一学期下来,学生学会写通顺的话,还能写优美的语段。学生的写话水平提高了。这就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三四年级作文教学,材料的积累,除了继续低段的做法,还要引导学生时时处处留心周围的事物,还要扩大自己的生活领域,捕捉生活热点,获取生活材料,学会对面前的事物进行思考,善于发现生活的道理。因此,中段作文教学,我组织学生参与生活,亲身实践,获取写作的第一手素材,学生在文章里才有话可说。我带领学生欣赏张家湾的李花,浏览金秋的橘园,采摘满山的野菊,我组织学生参加访问水泥厂,开展“给鸡蛋当妈妈”的实践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不仅积累了写作材料,而且愉悦学生的心灵,他们写作就水到渠成了。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各,吸取、加工、改造,将积累释放于一时的过程,积累得越多,释放得就越有效。文章就根深叶茂开奇葩。

二、积累语言,抒发真情

语言是文章这所房子的砖瓦,高年级的学生要有意收集优美的词句,听广播,看电视,甚至听别人讲话,自认为生动、优美的成语、歇后语、名言警句都要摘录下来。聚沙成塔,从而逐淅形成自己的语言词典。经过积累,语言丰富了,写作就会左右逢源。文章要表达真情实感,我善于抓住学生的情感,引导他们直抒情怀。对老师的敬爱,对同学的友爱,对亲人的挚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字字句句吐衷肠。

三、积累写法

第8篇

在新课标下,我们如何消除学生的恐作文的情绪,抛掉落后的教法,拓展写作空间,激发写作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以说带动写作,让学生感觉到 “我能行”!

作文的口头表达,具有方便、灵活、经济,对习作质量不求全责备等特点,常开展这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作文水平。对于一个班级来说,由于学生习作水平差异性大,因此,不管是优秀生还是后进生如果能经常交流一下自己的习作,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的话,他们会进步的。当然,学生在读完文章后,老师、同学及时加以鼓励性的点评为好。这样的点评,让学生既享受习作的快乐,又明白努力的方向,感受到“我能行”!

二、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媒体启发学生的心智,拓展写作空间,引发写作兴趣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也不可避免的走进了教室的领域,利用现供教育技术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的局限,声情并茂的再现真实的情景,激活学生的大脑细胞,从而开启学生的心灵之门,在穿越时空的历史和现实生活得长河里自由游弋。

如在教学以“母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要求学生写真人真事并写出真情。这个话题对于学生来说太熟悉不过了,然而熟视了便会容易无睹,便会失真,因为学生不动脑去想去写了。为此,我利用现代教育手段为学生创造了特定的情景氛围,激活了学生的情感神经,开启了他们的心灵之门。

三、释放心灵,鼓励创新

有这样一则笑话:一秀才赶考前夕,为做不出文章而发愁,整天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其妻挺着大肚子问:“难道相公作文比我们女人生孩子还难吗?”秀才惊呼:“夫人,你说对啦!你肚里有,我肚里没有啊。”

尽管是笑话,却道出了为文之道:必须肚里有!古人“腹有诗书气自华”大约也是这个道理。肚里有!有什么?在我以为,一个人肚里应该有诗书,有学问,有思想,有主见。这才是写作、创新的基础。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破常规,拓展思路,子作文的立意、选材、构思及语言表达方面打破传统的思维模式,对习以为常的事物和见解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思考。

四、激励学生写出与众不同的个性作文,从而使作文常写常新,构建写作乐园

第9篇

【关键词】初中;作文;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8747(2012)01-0064-01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占语文能力考察的一半。它不仅仅是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文章,更重在使学生养成积累运用语言的良好习惯,形成正确运用语言表达自己观点认识的能力,积淀和丰富必备的人文素养,使其受用终身;因此,我们常说:教学生学写作文,实际上就是在教学生学习做人。然而,在目前教学实际中,由于对《大纲》要求理解不透,对教材中的作文训练体系缺乏整体宏观的认识,加上操作环节落实不力和评价导向的苛刻偏激,相当一部分师生劳而少功。

带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笔者做了相当长时间的思考和研究,这里对此加以总结陈述,期盼专家同行能给予指教。

一 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

课堂教学为基本点,以激发兴趣为前提,注重求实、求新、求活。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催化剂,没有兴趣便不可能提高写作能力,因此我们从多方面努力,来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

首先是上好阅读课,让学生通过典范文章的学习,充分感受文学艺术之美,激发起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和表达自己思想的欲望。

其次是让写作较好和由差变好的学生现身说法,出学生作文专栏,编辑班级文集,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其三是请高师、名师来校开办讲座,与学生进行座谈,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进行宣传表彰,形成良好的写作氛围。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写作教学和文学活动,经常和小记者、学生代表座谈,给予指导和鼓励。这一切,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促进了作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在作文课堂教学中,我们注重求实、求新、求活。只有“求实”,才能使学生学会作文;只有“求新”“求活”,才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写出好文章。

二 夯实课堂教学,加强思维训练,学习范文技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又往往是教学中的薄弱点。

首先,实行五天工作制后周学时5节的安排,使初中课表很难看到排在一起的两节作文课。

其次,作文教学不象阅读指导课那样有可供借鉴的模式和范例,加上教师认识的限制,很难在指导讲评时既注意深广度和整体性,又注意独创性和个性差异。甚至有教师拿不出合格的作文教案,作文批改的批语多是套话,缺少针对性。

第三,由于训练不当,相当一部分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存在审题障碍,腹中空无材料,每次作文只得回家“借鉴”作文选中有关内容,并且两三天也不能交出自己的习作。在个别学校个别教师中曾有过一学期无一次作文教学的怪现象,至于组织不得力、批改不及时、讲评缺乏针对性的状况就更不难想象。

要改变这种被动局面,夯实课堂训练是一剂最有效的良方。具体办法如下:

(1)指导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养成观察思考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

(2)明确每次训练目标,强调提高课堂教学单位时间效率,限时限量从严要求,并持之以恒;

(3)加强片段或短篇写作训练,多层次局部指导以致复合为整体写作训练;

(4)将平日每课前的“三分钟演讲”(说的训练)设计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说-听(记)-评”综合训练,注意利用多种机会指导提高他们读写听说综合能力并积累生活和写作素材。

三 授以方法,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和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最能突出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写作教学中又强调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作文评改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过,要“使学生能自改其文”。要让学生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首先要让学生明确该从哪些方面下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学生修改自己作文的能力,首先必须激发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教师可采用自评和互评的方法进行作文评改教学。

互评,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几位学生互换作文,按结构、语言、内容等几个方面认真地修改,当然在修改时可以讨论商量,互相提一些修改建议。要求学生像教师那样在作文的旁边写些眉批或修改意见,然后在文章的后面写上总评,最后根据分析恰如其分地划分等级。

第10篇

一、指导作文,首先要培养“文德”。

“文德”的核心是“求诚”。叶圣陶先生说:“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具体地说,“假若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生活的实况;假若有所盛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

为了达到“求诚”的目标,作文命题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思想实际,要求写的内容是学生“知道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不仅不阻遏,而且能诱导学生把平时的积蓄表达出来。作文的测评标准,不要片面强调“思想性”,所谓“立意要高”、“开掘要深”,引导趋迎时势,“上挂下联”、任意拔高,而不顾学生的认识水平、真情实感。一句话,要给学生提供“求诚”的基础。

我国古代训练写八股文,就要求不说自己的话,要“代圣人立言”。这种八股文是“假、大、空”的鼻祖。封建社会的这种作文训练,所培养的只是“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吏”以及“教读为生的儒学生员”。而现在,如果我们不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德,对作文说假话的现象熟视无睹,甚至有意无意地鼓励作文造假,那么将会重走封建八股教育之老路。不仅使学生养成假话连篇的不良文风,而且造成学生“作文是一套,内心是另一套”的双重人格,这与培养具有高尚品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的目标,岂不是南辕北辙吗?

二、指导作文,要着重训练写“放胆文”。

作文中出现假话,同作文教学中的“纯工具训练”,搞“为应试而作文”、“为作文而作文”,束缚学生的手脚密切相关。我们反其道而行之,提倡着重训练写“放胆文”。

所谓“放胆文”,就是教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命题、选材、立意,不限体裁、文体、表达方式,不规定字数、时间、学生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写这类文章,便于学生把自己的生活、思想同作文紧密地结合起来,多多练习,自由自在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久而久之,就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需要与享受,如同吃饭、穿衣、说话一样。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根本不会也不需要在作文中说假话。

写“放胆文”,便于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生一旦可以“放胆”,消除为“切题”而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被动心理,不再是只说“可以得分”的话的“答卷机器”,学生的生命力和创造力就会像火山一样爆发出来。多年来,以写“放胆文”出名的一些学生,如今纷纷成了创新人才,就是一个证明。

也许有些同行担心着重训练写“放胆文”,会不利于学生考试。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叶圣陶先生早就说过:“我以为现在学习不宜存有为考试而学作文的想头。只要平时学得扎实,作得认真,临到考试总不会差到哪里。”

三、指导作文,要立足于创新。

40%的作文出现雷同的假话,这充分说明学生的创新能力太差。这与长期以来我国作文教学中过分重视模仿、忽视创新有关。

这里无意否定模仿的作用。学生习作一般都从模仿开始,然而,有两个问题有必要弄清。第一,怎么模仿?有人是“依葫芦画瓢”,这种仿写相当于绘画上的临摹,以模仿得“像”为目标。也有人是处于主动地位,活用人家的方法而不为人家的方法所拘。为了恰当地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利用人家的方法不妨斟酌一下,取长去短,还可以创立自己的方法。我们提倡的是后一种模仿。第二,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迈出第一步后,紧接着就要创造。创造才是写作的真正目标。

叶圣陶先生有一句名言:“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几乎人人耳熟能详,有人把这句话作为注重模仿的根本。也许叶老早就料到会产生这种片面的理解,因此他申明说:“阅读的文章并不是写作材料的仓库,尤其不是写作方法的程式。在写作的时候,愈不把阅读的文章放在心上愈好。”他着眼于从阅读中体悟写作的规律和方法,而并不赞赏通过阅读加以模仿。

第11篇

一、作文批改立新径,学生参与兴趣浓

作文的批改是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平时老师费时费力写的评语,许多学生瞟一眼就置之不理了,更有甚者看都不看,根本收不到什么好的效果。那么怎么改变这一现状呢?既然作文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那么细想一下,我们为什么不能放手让学生去积极地参与批改呢?可以专设作文批改课,并按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首先,做好上课准备。老师先把学生的作文看一遍,找出优缺点,把作文分成优、中、差三类;整理好批改要求,如语言是否通顺、流畅,选材是否切题、典型,中心是否明确、突出等。然后,把学生分成几个批改小组,选作文程度较好的当组长,各选优、中、差三类作文分给各个小组批改。让学生动动手,就会发现学生热情高涨,每个学生都想在同学面前露一手。人多智谋广,思路也宽泛。现代中学生的理解力不可小觑,他们可是半个老师啊。把小组的意见写到评语上,也会引起写作者的重视。这样一来,批改者看到了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也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被批改者认为同龄人都那样看,自然也觉得有道理。当然,这些都需要老师在巡回指导时把关。由此可见,老师的主导作用不容忽视。

二、创设氛围,以情激趣

有位学者说过,学生的教育是情商教育。是的,我们的老师苦恼的是上课无人听讲,那我们就换个方法,不上枯燥的说教课,而要让作文课堂充满现实生活的情趣。

文章是真情实感的流露,我们可以在作文课堂上创设一种氛围,让学生进入角色,去挖掘学生内心深处的感受。比如,有一次作文课,我让学生写《我尊敬的老师》,我一面放轻音乐,一面动情讲述了我小学时的一位老师感人的事迹。结果,我的感情抒发出来了,学生也受到了感染,听懂了故事的重点。我顺势利导,告诉学生写作要投入真情实感,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算扣题,怎样叙事才算详略得当,才算有一个明确的中心。然后告诉孩子,老师讲述的是自己的经历,是老师心中尊敬的老师形象,同学们应该写自己心中所尊敬的恩师。这样一来,学生的思路就打开了,作文也写得十分成功。

三、丰富生活实践,挖掘写作兴趣

生活实践是习作的源泉。学生对他们亲身经历过的事情总是记忆深刻,更能引发他们对人生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因此体验是学生真情实感表达的重要源头。我在引导学生以自己父母为写作对象的时候,先布置学生给自己的父母倒一杯水、添一次饭、洗一次脚,还要陪父母做一天家务事,了解他们的辛苦,了解他们的想法。结果,学生在交流心得的时候都说:这次活动,我们的感受太深了!所布置的作文题是《孝心》,这类题目以前也写过,结果都不理想,可是这次作文却很成功。

爱表现自己,参与意识强,是中学生的心理特征之一。为强化学生的写作动机,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写作题材、创设写作情景,让他们有东西可写,从而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第12篇

汪广仁说:“模仿是人类的本能。”人类也只有模仿才具有发明创造的能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从原始社会开始,人就在父辈的引导下模仿他们的言行,不断创新发明,推动社会发展。小学教育面对的是一群初涉世事还不懂事的孩子,要让他们写出精彩绝伦、富有影响力的文章实非易事。然而孩子天真活泼,接受能力、模仿能力强,因此,我们在作文教学中要不失时机的引导学生模仿创新作文。

一、培养学生作文的意识兴趣

写作是一种创新,要求孩子们具有创新的意识。“兴趣”是一切事物成功的基础。如果对某项事物缺乏浓厚的兴趣,也就很难获得成功。教学生写作文也是如此,如果孩子们对写作文不感兴趣,没有写作意识,也就写不好作文。小学生普遍不喜欢写作,一旦作文时,总觉得无话可写,这实际上是没有积累写作的材料;写出的作文空洞无味、无新意,这实际是缺乏创新意识,归根到底是孩子们对写作文没有兴趣。在几十年的作文教学中,我认为学生的写作意识、写作兴趣尤为重要,应从小培养。把作文教学渗透在语文课堂中,要从低年级的造句、说话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兴趣,为高年级的作文打基础。例如学了《司马光砸缸》这课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这课的内容说出来;在孩子们玩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后,让孩子们把游戏过程说叙述一遍。在孩子们说出课文内容或叙述了活动过程后,老师给予表扬、鼓励,使孩子们爱说话、想说话,增强对说话的兴趣。如果让孩子们把所述内容写在纸上读出来,效果尤佳。

二、放飞想象,引导作文

汪广仁说:“为师之道,贵在引导。”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要转变角色,给自己重新定位,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教师不只是“传道授业”,还担负着启发引导的责任。在作文教学中要多讲勤导,做到随机进行作文教学,引导学生发现作文素材,积累写作材料,启发引导学生放飞想象,大胆写作。例如学校开展了一场拔河比赛,教师可以启发引导学生把拔河比赛的热闹场面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作为一个作文素材。再如带学生去动物园,可以事先安排,让学生把路上见到的、在动物园看到的动物的情景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并写在日记里。作文导学是学生不竭的文章素材的来源,是孩子们发挥想象作文的基础。教师如果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能恰当引导学生发现并积累作文素材,那么学生在作文时就能左右逢源,有事可述,有据可依,展开想象,对孩子的写作大有帮助。

三、培养学生模仿作文的能力

人类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就要以模仿作基础。比如,“仿生学”的产生推动着社会前进的步伐。在多年的小学作文教学中,我认为适时、适地的培养学生根据作文题目的要求仿照课文内容或优秀习作训练写作是一种好方法。写作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贴近这次作文要求的课文或课外习作作为范文,分析文章的谋篇布局,对景物和人物特点分析讲评。例如,让孩子们写“冬天的景色”这篇作文,可以让学生阅读分析课本中《春天》的课文,再比较春天和冬天景物的不同特点,模仿课文写作方法移景换物写出冬天的景色。再如,让学生写“游××××”的作文,可以引导学生模仿课本中《记金华的双龙洞》按一定顺序的写法去写。写一个小动物的文题,可以仿照老舍先生的《猫》这篇课文来写。小学作文仿写练习要渗透到语文课堂中。例如,学习了《美丽的西沙群岛》,可以让学生仿写“美丽的家乡”;学了《曼谷的小象》,可以让学生仿写“飞驰的骏马”、“沙漠中的骆驼”……教孩子仿写作文固然是一种好方法,但模仿要生动自然、恰到好处,创造性的模仿,不能生搬硬套。用作文教育专家汪广仁的话来说,就是“多阅读、多思考、勤练笔,就一定能写好作文”。

总之,在作文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培养孩子们对写作持续不断的兴趣,把作文教学渗透于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引导学生做到随处有作文材料,随时有词语积累,放飞想象,模仿创新。以上几点,是我在多年作文教学中不成熟的见解,说出来与同行们共勉。

(作者电话:13991379987;邮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