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2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说普通话的好处,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活动目标 :
1.使学生明确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
2.教育学生要积极主动地坚持讲普通话。
3.希望学生能互相督促、互相鼓励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对不讲普通话的现象勇于指正。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1.我国是多民族,多语言,多方言的人口大国,语言不通,方言隔阂阻碍着社会交际,现代化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事业也难以顺利进行.因此推广普及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如果你想与人交流,你应该说普通话;如果你想做国际人,你必须学会说普通话!
2.讲故事。
讲不好普通话很容易闹笑话,请看一下这些 笑话。例一:广西某高校新来一位口音很重的校长。一天,他走进办公室严肃地对秘书说:“我要杀一个人!”话音刚落,旁边一宁夏籍的女助手被吓得花容失色。弄了半天,原来校长“杀”(sha)“查”(cha)不分,其实是想说“我要查一个人”。. 例二: 与闹笑话相比,林先生可为普通话说不好付出了惨重代价。林先生在南宁某建筑公司工作,讲一口“粤味普通话”。2001年,林先生承接了一个企业建筑工程。企业的老总是天津人,普 通话非常“正”。结果两人上桌一谈,林先生错漏百出的普通话说得对方一愣一愣的,老听不清楚,林先生自己也急出了一身大汗。最后,对方老总“忍无可忍”,提前退席,建筑工程的事情也随之泡汤。
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于说好普通话有什么看法。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
二、小小论坛。(大家举例讲讲说普通话的好处)
为了大家都能听懂对方讲什么,我们都请讲普通话。而普通话是全国通用的,故而在不久的将来,为了能与更多的人交流沟通,我们更应该学好普通话。
三 大家齐读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
四、顺口溜朗诵。
1.四是四,十是十,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 谁能说准四十,十四,四十四,谁来试一试,
谁说十四是四十,就打谁十四, 谁说四十是细席,就打谁四十 。
2.板凳宽,扁担长, 板凳比扁担宽, 扁担比板凳长, 扁担要绑在板凳上, 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扁担偏要板凳让扁担绑在板凳上。
五、小组讨论:怎样推广普通话?
在繁荣的北京,古代中国的面貌在紫禁城依稀可见;在香港,摩天大楼象征的是世界上最成功的经济体之一;而在与香港隔珠江三角洲相望的澳门,赌博带来的收入比美国拉斯韦加斯还多。
我的一次旅行,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地方――中国大陆的一段历史、香港资本主义的成果以及澳门华丽的赌场,因此也见到了三个截然不同的“中国”。
对于我来说,这是一次休闲度假,也是一次私密旅行。我父母在1949年离开中国大陆,先是去了台湾,接着到了菲律宾。我不知道这次回来会发生什么,中国会不会接纳我。我是华人,但在文化行为上是个外国人。我能说福建方言,但不会说普通话。50多年前,我的父母跟许多人一样离开了大陆――我们是海外华人,在外国土地上的华人社区生活,没有真正的家。
我在中国时,经常有人对我说普通话。我会一点儿普通话(学过几年,但基本忘光了),于是我回答:“我不说普通话,我讲英语。”尽管这样,我仍惊讶于自己在中国就像回到家一样,我为中国取得的经济发展自豪。
但跟许多观光客一样,我想看看中国的历史。我在中国的第一天就游览了八达岭长城,即奥巴马总统去过的同一个地方。长城仿佛一条翻腾的巨龙,环抱中国的群山草地。
我还去了另外一处历史遗址,从北京乘晚班列车到西安参观兵马俑。我坐的是卧铺,同车厢的还有一个大学生和一名年轻工程师,他们都想练习英语。他们发觉我不会普通话,起初看上去有些困惑,但很快就释然,明白我们之间虽然文化上不同,但有着共同的传统。他们把我当成了解西方的窗户,而我得到的意外好处是,可以通过中国文化来看世界。
我们谈了数小时,话题涉及政治、文化、西方和家庭,这让我更深入地了解我父母离开的这个国家。但我犯了一个文化上的错误,竟然问他们有几个兄弟姐妹。“没有。”他们说。我显然忘记了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
我的下一站香港,之前我已多次去过。香港和澳门都属前殖民地。香港距离北京有1000多英里(约合1600公里),但香港和澳门之间却可以乘坐轮渡往来。与北京不同,英语在香港更常用,西方习俗也更常见。在北京待过后,我发现香港的物价高得令人咋舌:一晚80美元的酒店据说还算不贵的。而在北京,类似的客房只需35美元左右。
澳门是世界上最大的赌城之一。我从香港坐轮渡去澳门时,旁边坐的一位乘客在座位上拍照,急不可耐地要赶往赌场。跟这里的许多游客一样,他来自中国大陆,来到属于中国的另一个地方。(摘自3月23日美联社新闻)
摘要: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寓言,发展思维。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本文从西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加强西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解决西部边远山区农村汉语拼音教学的一系列措施。
关键词:西部边远山区农村 拼音教学 方法 措施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学好汉语拼音有利于识字,阅读和学说普通话,有利于发展儿童的寓言,发展思维。汉语拼音教学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基础地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1年制订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拼音教学要求:首先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圣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其次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在西部边远山区想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由于西部边远山区在家长的观念、教师的素养、学生自身问题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影响了汉语拼音教学的质量。关注对西部边远山区汉语拼音教学势在必行。
一、西部边远山区农村小学汉语拼音教学的现状
1.首先是教学资源匮乏,一直处于教师加课本的模式,无法进行直观教学学生无法参与到教学中来。二是部分教师年龄偏大,学历低普通话水平不高,受方言的影响比较深发音经常出现偏差现象带有方言口音,语文教学的整体水平不高,很难对农村小学学生学习汉语拼音拼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在现在经济社会的冲击下和“读书无用”观念的影响下,很多家长纷纷外出打工,把孩子交给年迈的爷爷、奶奶,很多老人都不识字,有的识字也不识拼音,完全不给予孩子辅导,他们也辅导不了这样就成了“课后盲区”,也就是课后家庭辅导很少,甚至没有。
3.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滞后,对新课改的理念不能很好的吃透,农村学校教育教研的范围不很浓厚,部分教师对拼音教学不够重视。
4.其中主要问题是对汉语拼音教学偏离拼音教学指导思想中的“掌握音节”和“结合语言”的指导思想。如:教师处理不好指导学生学习字母与训练学生直呼音节、书写音节的关系。具体表现是,教师在每节拼音课的教学中,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字母的发音与识记字母形状的指导,而忽略直呼音节与书写音节的训练。再如:一部分教师在拼音教学中不注意结合语言进行,而是孤立地教学音节,使学生兴趣索然。问题表现在教师不能充分地利用教材中构词率较高的音节,适时、适量地指导学生用其组词语或用所组的词语口头造句。这样不但影响了学生学习拼音的积极性,还导致学生不能结合语意有效地识记音节及扩展学生的词语占有量,给下一段的借助拼音提前阅读和写话造成了困难。
二、汉语拼音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低年级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社会实践和网络学习的有效工具。因此,小学语文必须重视拼音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这一工具,充分发挥汉语拼音的作用,帮助学生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1.汉语拼音与写作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难中之难。要想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得从低年级说话、写话入手,从写一句简单的话到写一段话。小学生在写话时,会遇到很大困难,既不会写字。要想解决这个困难,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拼音代替没学过的字。只有采用这种方法,低年级的说话、写话训练就能顺利的进行。用拼音代替不会写的字,它的作用甚广。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学生能学而即用。实践证明,汉语拼音能扫除孩子写作中的“拦路虎”,使小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为高年级作文打下了基础。
2.汉语拼音与阅读
低年级的学生阅读的拐杖就是汉语拼音。他们识字量少,阅读时会遇到“绊脚石”。要想搬开它,那就得靠汉语拼音。无论是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教师都要诱导学生利用拼音自己读课文,了解其内容。这样既巩固了拼音识字,又能尝试到自己读熟课文的成功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3.汉语拼音与学习普通话中
汉语拼音不仅是识字、阅读的帮手,而且对学生学习普通话、会说普通话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学生在课堂上能说出一口标准的普通话呢?其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一上学就学习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和调号。并且拼读音节、句群的知识学生已牢固掌握,课文又是全文注音,因此,学生能说出一口规范、标准、流利的普通话。
4.汉语拼音与人民生活
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汉语拼音已作为联合国通用的国际标准使用,九十年代美国国会图书馆等国际大图书馆已将汉语拼音作为中文图书音序检索的工具。现在,以汉语拼音为音序的字典词典已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具书了。从这一点来说,汉语拼音就成了人们起步学习文化的拐棍,识字正音的工具。
5.汉语拼音与网络
自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虽然允许地方语言的使用,但是很大程度上都被统一了。一方面大力提倡普通话,一方面人员流动性加大,交流时就需要一种大家都能比较理解的方式,普通话就慢慢占据主导地位了,而且年轻人,如果在学校或者在公司说方言会让人觉得很土。流动人口大,从小就离开家跟随父母,现在接触的媒体太多都讲普通话,这也证明了社会的潮流和进步。正常的发展。推广普通话,必然会对原有方言造成影响,使得原有方言向普通话“靠拢”,俗称“不正宗”了。方言虽然有很强的区域性和根基性,但是还是抵不过普及普通话的大流,因为全国各地人员的流动性就决定了方言一定会被人们慢慢地“搁浅“。
什么地方都有方言,但是现在的人都只爱或是只会说普通话,什么方言的都不会说或是不想说了。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区肯定也会有各个地区的特色,如果一味地去叫所有人说普通话从而忘了本,似乎丢失了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将中国传统文化置之于不顾。比如说笔者身边的许多人都是这样。明明都是土生土长的陕西人,父母都是说方言的,但是从小父母都不教我们也不让我们说陕西话,取而代之的都是教我们普通话。现在面对很多长辈时,就很容易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有时甚至感觉自己像是从外地来的一样,很没有对这块土地的归属感和对这类方言的认同感。因此,很多人都担心不久后的将来方言就会逐步退出人们的社交范围,取而代之的是普通话。这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中华民族本身就是一个大家庭,有很多种方言这是必然,但不能一味地只是去推广普通话而忘了本,不然大家以后就只会普通话,那有什么用呢?我们祖先创造了文字和多种美丽的语言,是多么伟大的创举!
所以,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各种矛盾就应运而生了。讲方言的人群,对母体语言文化的认同感低。城市的外地人口太多,冲垮了本地的语言秩序。甚至就连在校的学生们都会有各种各样的疑问:甲同学说:“我觉得我家乡的方言是世界上最动听的。有效保护,将使她更年轻。”乙同学:“应当大力推广普通话,抢救方言没有必要。”丙说:“什么时代了,还讲方言?太土气了!”同学们看法不一。有些人认为应该保护方言,因为方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内涵和多彩的地域文化。而有些人认为应该摒弃方言,因为方言的使用会影响普通话的推广,摒弃方言可以消除语言隔阂,更好地促进各地区的交流,从而带动经济发展。
笔者认为,普通话的发展势在必行,但中国人对待方言的态度也一定要有所改变。不一定就要像上面的同学说得那样走极端,我们既要保留方言又要学好普通话,普通话是我们社会交流的通用工具,而方言是我们自己地方文化的精髓是不可丢弃的,普通话在中国过去也是方言只不过现在是普及的方言,而其他各地方言有他文化的独特性和丰富性是普通话不可代替的,如果真的消亡那么中国文化将失去很多宝贵财富。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由方言所引起的语言和文化认同感的问题。
以前在书上,看到有这样一段资料。历史上,泰州方言圈就长期属于扬州府,当年扬州府的区域极大,基本上包括了现今扬州、泰州、南通的全部和盐城的南部。所以很多人经常把泰州与扬州混为一谈,但其实两者是有着明显差异的,而最大的差异就在方言。方言是中国人同乡认同的最重要的载体:只要方言相同,哪怕族系血统不同,都觉得亲切,比如江浙太湖片人与浙东人,血缘上虽然其实有着明显的差异(太湖片人基本上是中原人后代,而浙东人中的越人血统相对较多),但因为所操方言均为吴语太湖片,故而相互认同,通婚现象也较多;反之,方言不同,哪怕是同宗同族,却也觉得相互之间隔了一层纸:这道理很简单,你会认同一个讲话你听不懂或听着怪异的人吗?可见,方言的不同决定了泰州与扬州在心理认同上的隔阂。严格来说,这里属于南方。但这里的人不会特别执著地以南方人自居,因为毕竟在长江以北;当然也更不会说自己是北方人。正因为此,所以泰州人把北方说下江官话北片、中原官话和山东官话的人称为“侉子”,把南方说非官话方言的人称为“蛮子”,俨然一副居中自傲的态度。这种南北居中的状态其实是有不少好处的。中国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官话区,所以说东南沿海方言区的人就一定程度上会受到排挤;反过来说,这些人也会对中国作为一个整体缺乏强烈的认同感。相比之下,泰州方言圈的人处于官话与吴语区的交界处,对吴语和其他南方方言区有着一定的认同和理解;另一方面,对官话区也不排斥,其结果就是该地区人处于一个左右逢源的位置,对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较有认同感。
从以上资料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区域方言与人们的文化语言认同感是息息相关的。
现在还有另外一种现象,那就是方言类节目的流行。在艺术作品中方言比普通话更能够传神的表达一个地域的习俗和文化,以及人物的个性特点。方言的地域性很强,能够更深刻更细腻地表现艺术作品中的地域风情,因此,自古以来文艺作品中,方言一直在流行着。比如说我们的陕西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都市碎戏》,从电视艺术上来讲,水平并不高,与那些中央电视台的深度节目根本无从对比,但是收视率很高,那是为什么呢?其一是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日常生活的故事,其二就是因为它的语言就是我们的方言。这个节目之所以能够在这个区域迅速火起来,就是由于它凝聚了大量关中地区的观众群体。所以,我们说,方言流行增强地域凝聚力。作为观众,我们带着理解和高兴的眼光来看这一方言热潮,但是它是有弊病的。从文化上讲,方言流行的最大弊端,是反映了地域文化资源的争夺。文化大省一个标志就是语言要成为大省,把语言的辐射力和覆盖率扩大,这个省份的影响力、市场形象等各方面的影响就越大。每个地域都在为自己社会经济的发展努力着,但在这种争夺中容易引发一种狭隘的地域文化意识,而不是现代的宽容的文化共享。
方言过度流行的最大的问题是,会导致地域语言的隔离。在电视剧里说说方言是无妨的,有利于艺术作品的生动和传神,但是应该看到它深层的弊病。前边说可以促进地域间的交流,但方言过度流行同样可以导致地域间的隔离,就是文化心理上的区隔性,语言越来越远心理就越来越有隔膜。一个地域的人口都只说方言,一年两年看不出问题,一代两代下去,这个地域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离心力就很强。当然现在没有这么严重了,我们是杞人忧天。但是要从文化上解读它,就要深谋远虑,要有忧患意识。所以觉得它是有弊病的。
到20世纪90年代,先生将“共同心理素质”解释为“民族认同感”或“民族自觉的认同意识”后所谓共同心理素质,通俗地说,就是同一民族的人之间存在着一种族属亲近感、文化认同感。这种心理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而体验到。世界上许多丧失了共同地域、语言的民族就是用认同感来维系其文化的。例如,大多数犹太人虽然已改操英语(犹太复国后又曾一度复兴希伯来语),但犹太人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是通过表现在共同的犹太民族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即犹太民族文化认同感来获得和增强的。中国历史上的契丹、匈奴、女真等由于丧失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也就丧失了表现在其文化上的心理素质,逐渐被其他民族同化,这些族群也就从此消失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度,千万不要顾此失彼,一方面要对地方方言有足够的重视,不能一味地摒弃,另一方面还要积极地普及普通话,增强各族人民对整个国家的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认同感,齐心协力共同创造我们美好的家园。
参考文献:
[1]泰州方言文化圈自古有之[EB/OL].http://xici.net/d11
【关键词】汉语拼音;方言特点;方法训练;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们利用语言来交流思想感情。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汉语拼音是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让学生正确掌握汉语拼音,不仅可以加快识字速度,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使学生在学话的最佳时期学会规范的民族共同语言――普通话,这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也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加强。
我在教汉语拼音之前,先对学生进行学生目的性教育,说明为什么要学习拼音,帮助他们了解学习汉语拼音的好处。我对他们说“你们不是很喜欢听故事吗?你们识了字,就能自己看书,从书中可以知道许多有趣的故事,学到不少科学知识。要识字,首先要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是识字的工具,学会了汉语拼音,看到不认识的字,查一下字典,用拼音一拼就能读出他的音来。再说,我们中国地方大,方言多,很多地方像广东、福建等省说的话,我们就很难懂。如果大家都学会说普通话,那么到什么地方,彼此说的话都可以听懂。汉语拼音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普通话,所以汉语拼音又是学习普通话的工具。当然汉语拼音的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说话、朗读等水平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汉语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囿于社会历史状况和自然地理环境许多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地域里,汉语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从而便分化成了互有差异的方言。汉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从语音、语汇、语法三方面看,语音方面的差异最为突出,语汇方面的差别也相当大,但没有语音那么明显。我们句容地区属北方方言中的江淮方言,在语音的声韵、调方面与普通话相比有较大差别,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着很大的困难,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我们一定要帮助学生过好拼音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一、注重声母发音,加强方法训练
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声母发音的主要特征是气流在发音器官中受到一定的阻碍,由于阻碍的部位和消除阻碍的方式不同,就产生了不同的声音。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呼读音,注重示范,让学生观察,听准,体会发音要领和方法。例如:声母f,普通话中发f-o,而后白方言发f-e。我在教学中,告诉学生f是唇齿音,气流从上齿和下唇之间的小缝中摩擦出来,并形象地告诉学生f-o是好朋友,最终的口型与 o一样是圆的。又例:n和 l 很多情况下,学生易把l读成n,如:奶奶,却读成:lai lai;(那么na me)则读成(lai me )。n l的乱用,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许多的麻烦。我在教学过程中告诉学生,n发音时气流从鼻子里出来,让学生先学会n l的发音方法,然后在教学中很留意n的音节,如:奶、拿、那、哪等字,经常练读,达到熟记的程度。碰到声母是l的字时,我边强调声母l,边强调发音方法,到现在二年级学生已全部分清n l的发音方法。
二、强调韵母发音,指导口型变化
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可以分成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拼音发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让学生多看老师的口型变化;耳朵仔细听,根据发音规律,掌握发音要领。例如:韵母e和ou,ei在普通话中是三个不同的韵母,而在后白方言中,只有ei而没有e,ou我在教学e的过程中,让学生知道e发音时口型是扁扁的,在教学ou时,告诉学生ou是复韵母,在发音过程中,不管是舌头,嘴唇还是口的开闭程度都是有变化的,起头的音和收尾的音不同,延长声音,只听见收尾的音。由于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口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同桌之间互相纠正口型,并让每个学生带一个小镜子,照着自己的口型与老师的口型对照比较,从而掌握正确的发音口型。除此之外,我仍注重学生方言口音的纠正,做到及时帮助,及时纠正,达到正确的发音为止。
三、利用手势教学,帮助学生发音
在汉语里,发音时音节的高低升降能够区别意义。这种区别意义的高低升降叫声调。普通话中语音的调值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而后白方言中只有阴平、上声和去声三个调值,主要原因是人们把阳平的字归入到上声中去了。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熟悉的“小车爬坡”的事物来帮助教学,并且借助手势,帮助学生正确发音。
一、培养阅读领悟能力。
阅读什么呢?我的主张是――只要带汉字都读。不用专门的去读什么,遇到什么读什么,比如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的招牌、塞到你手上的广告、买东西的产品说明书... ...你感兴趣的报纸杂志或者小说更不必说,尽管读就是。但要记住的是,一定要用普通话读!无论是读出声或者默看――你心里想的必须是标准的普通话。遇到读不准的字或拿不准意思的词,一定要及时查字典,查到后多把标准读音或意思读、看几遍,最好随手记在小本上,这样顺便的积累看似无关紧要,日后你就会知道它的好处。这样的阅读,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提高普通话的标准程度,一举多得。
表达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锻炼书面表达能力最好的办法是多写,每天写日记、写随笔... ...口头表达能力就需要抓住机会说话,无论你在什么场合遇到什么事情你只要有机会就要有感而发,那怕是小声也可。除此之外在平常的生活中也要多与人交流,这些都是锻炼口语的好机会,在广泛的交流中一定要说普通话。训练普通话的另外一个方法是在网上开个博客,在电脑上写东西,用拼音输入法写。或者用QQ聊天(用拼音输入法打字)当然,打字时要边默读字的读音边打哦!这样久而久之,你的普通话能力会迅速的提高。只有长期的训练和不断的积累,你才能有深厚的语文功底,深厚的文化底蕴,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二、用示范和点拨培养学生人文内涵。
当学生一个个面无表情,声无感情的读着“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我又没有适时的指导学生朗读的技巧时,站在一旁听课的老师忍无可忍,挺身而出,打断了学生的朗读,说道:“大家都知道古人读书的情景吧?”学生会意的点点头,老师接着说:“我们不必模仿古人摇头晃脑的样子,但是我们可以试着体会古人读书时的那种陶醉、那种忘我的情形。大家听我读……”于是,我声情并茂地为学生做了一次示范朗读,时而语气肯定的发表自己对陋室的看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时而语气舒缓的描绘陋室的环境“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时而语气轻快的叙述陋室主人的日常生活“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时而语气自豪的抒发自己的骄傲之情“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时而语气坚定的强调陋室不陋“何陋之有”!朗读仿佛带我们回到了两千多年前的唐朝,让我们亲眼目睹了刘禹锡因为屡遭刁难而愤懑不平,但却依然保持不慕荣利,安贫乐道的情怀。在场的所有师生无不为老师的入情入境的朗读所折服,有的在认真聆听,用心感受,有的在小心翼翼的模仿,有的则勇敢的站起来诠释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从不曾见过学生学得这样用心,这样快乐,这样满足。
在谈到作者为何身居陋室却依然反问“何陋之有”时,学生说道,因为“惟吾德馨”,所以,作者不觉其陋。不陋具体体现在:环境的优美,来往人物的不俗,日常生活的雅致。刘老师抓住“优美”当场提问到:“环境优美体现在哪里?”学生确信无疑的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苔藓的痕迹长到了台阶上,满院都是青葱的草色,这说明环境很美吗?”学生也若有所悟的说道:“不是,是杂草丛生,人迹罕至,荒凉静谧。”“那么美吗?”学生若有所思的摇摇头。老师又趁机引导:“虽然杂草丛生,荒凉破败,可是作者是不是就认为很简陋呢?”“不是,虽然荒凉,可是作者却觉得很清净,而且作者也自得其乐,所以并不觉得陋!”
对于陋室的环境,很多看法都倾向于环境的优美,因为“绿”,“青”描绘出了陋室碧绿的青葱的景色。可是,经过老师的点拨,我才恍然大悟,原来,不是因为陋室的环境优美所以作者不觉其陋,而是因为陋室的主人“德馨”,所以即使居住在如此荒凉的地方却并不以为陋,这不正好体现了作者的淡泊名利,不慕荣利的情怀吗?
三、培养学生人文内涵的基本策略、
1)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及时地、经常地向学生推荐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材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多民族、多国家的多元文化,开阔视野,并在比较、撞击中逐步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愿意、乐意接受多元的优秀的文化熏陶的习惯和自觉鉴别精选视听材料的能力。这对于净化学生的“听”、“读“信息源,丰富学生的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多与经典的、民族的、优秀的视听信息零距离接触,本质上就是打破时空界限,在与仁人志士、智者哲人、语言大师进行精神的对话、心灵的沟通,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可以使学生在树立理想和确立人生的起点就站在人文精神的制高点。
回忆,是漫无目的地的,我习惯回忆,虽然明知道回忆并不是美好的。但是,我认为,那是激励我前进的脚印。
回忆。就从回忆转校开始吧。当初,我是转学生,尽管老师很好,可我还是感受到了拘束感。第一个星期就要将新书全部包皮。不允许没有做完,不允许拖延任何一丁点儿时间,住公寓的自己包,不会包的让家长来。当时我好像快要哭出来了,当然,还包含了一点儿苦涩的回忆,我没有做完,全班唯一一个女生。最后还是老师放宽交到周末做的。回家以后,我开始埋怨妈妈,其他同学都是父母在公寓帮做的,唯独她!我看到妈妈眼里闪过苦涩,也就没有在发脾气。现在回忆过去,心中隐隐有些闷,还是有一种羞辱的感觉,骄傲如我。
再到三年级吧,那时也是苦的。老师依旧对我很好,那时候,也是刚转学。可笑。到了宿舍报到的时候我发现堂姐居然就在我的对面床铺上,不过她没有理我,她也很高傲,不过,她家很有钱,她长得也很高,那时候她的身高比现在我的还高,我1.55米。那时候还小吧,哪懂什么啊。于是,开学报到的第一天,老师让我们做自我介绍。我感觉我心跳加速,当时简直想晕过去了。而且学校是要求说普通话的,我甚至当着志愿者的面说方言。
回忆,回忆,回忆,全是噩梦。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我现在自我介绍不会想晕过去,能和同学交流的很自然,和堂姐的关系也算萍水相逢,而且,我会包书皮了,能够包的很好很好。这就是回忆的好处,我成长了。虽然实在不想回忆噩梦,但是,噩梦确实让我成长了。
与播音员不同,电视主持人不是正襟危坐,而是可坐可站,要走动,还要与嘉宾互动。也不是单纯的播音,除了一些预备好的语言,还要随机应变,掌控局面。除了口头语言,还有肢体语言,等等。总之,一个好的电视主持人,语言能力太重要了。
一、主持人的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思想、交流情感、沟通信息的基本工具,应具有一定的规范,主持人更应该遵守有关的语言规范。
主持人应讲标准的普通话。这是毫无疑问的。“说话”要说普通话,是主持人语言艺术修养的一条基本准则。也是广电部、国家语委的规定要求。不讲普通话或普通话不标准的主持人。即使其他方面的素质再好,也不能算优秀主持人。
电视是当今社会影响最大的传播媒介,在语言影响力上具有其他媒介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语言方面对大众起着示范、引导、熏陶作用。主持人的语言修养不仅直接关系到节目的质量,也对民众的语言素质产生极大的影响。因此,节目主持人的语言修养问题,应引起社会各方足够重视,应该带头运用标准规范的普通话。
但前两年流行一种观点,认为为了体现个性,主持人的语言“越不像播音越好,越生活化越好”。“有些地方口音更亲切”等。在这一错误观念误导下,语音标准出现了下降,一些粗糙的声音、含混的口齿,方言、港台腔调等等等,纷纷走上了电视。
这实际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在需要讲标准普通话的场景,就应该讲标准的普通话。主持人的个性、亲切等,应该体现在他们的语言的情感流露中,而不是标准与否。
当然。能讲标准普通话并不妨碍主持人应能讲一点方言甚至土语。方言运用得当,能增加节目的亲和力,活跃现场气氛。周立波的“海派清口”最先是现场演出。观众以上海当地人为主。当然是说上海话。走上电视后,在《壹周立波秀》中,则是普通话夹杂上海话。湖北电视台脱口秀节目《阿星笑长开讲》中,主持人阿星也是讲武汉话,有时候夹杂一些其他的湖北方言,让观众在娱乐中了解新闻。笔者多次在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节目中看到,很多嘉宾来自天南海北,汪涵等主持人偶尔用那些地方的方言同他们对话,有时候用一些方言插科打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主持人的文化修养
主持人是文化传播者,主持人语言应当是职业的文化语言。这就要求主持的语言应能体现深厚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获得信息的同时,引起审美想象。得到文化的陶冶和美的享受。
文化修养首先表现在要有比较渊博的文化知识,有较深的文艺修养,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更应该有较多的涉猎。特别是一些名篇名著,不能陌生。如今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主持人董卿将欧阳修的名篇“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错成“花市灯如书”。当时就被观众听出,这是因为“书”与“昼”的繁体字分别为“害”与“查”,仅一划之差。可能是董卿看的繁体字本,又没有看仔细。将“壹”当成了“睿”。其他电视主持人念错字的也很多,就是被一些人认为文化底子较深的赵忠样,笔者亲耳听到他把《春江花月夜》中的“月照花林皆似霰”的“霰”念成“散san”。作为我国头牌电视台的央视主持人尚且如此。其他电视台就不用说了。中国的文字太多了,没有一个人敢说能认全,也不可能、没有必要认全。虽然如此,一些经典名篇还是不应该读错字的。
文化的修养还时常体现在文化的口味和文化感觉上,在电视节目中,它首先表现在语词的选择上。选择文化品位较高、内涵较丰富的语词,对于提高语言的文化品位相当重要。在口语中恰当地嵌入一些书面语,时常援引一些成语典故,诗词名句,会使语言显得文雅、有品位。语词的选择反映了一个人知识的修养和文化的品位。知识积累越多,文化内涵就越丰富,语言的品位也就越高。
语言的文化品位还体现在语句的编排上。语句的编排是一个人在运用有声语言时编码排序、组织语言的过程。语言组合的不同与转换,不但决定着不同的语义,也决定着语言是否简洁,是否流畅,是否恰当,是否生动有趣,决定着语言的文体色彩以及语言的风格,这些恰恰都是语言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词的不同组合,语言的逻辑安排,句式的转换调配。不同修辞手法的运用等都是语句编排的重要手段。
文化修养还包括对祖国各地的风土民情风俗习惯的一定了解。我国既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又有辽阔的国土,南北东西的民情风俗差异很大,不了解这一点,往往会闹笑话。
三、主持人的基本礼貌用语
恰到好处地使用礼貌用语,敬语、谦语,可以表现出本人的亲切、友好、和蔼与善意,还能传递出对交往对象尊重、敬佩的信息,有助于双方之间互相产生好感,也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主持人语言礼仪主要表现在:
1、用语文明
文明用语。就是要求主持人使用语言之时必须讲究文明。在语言的具体使用之中,应当表现出良好的文化素养。待人处世的实际态度,又能够令人产生高雅、温和、脱俗之感。
文明用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要努力做到用词文雅。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是努力回避不雅之语;二是尽量选用文雅语。前者是基本要求,任何人都必须做到;后者属于高标准要求,是应该努力争取的目标。
尽量选用文雅语。主要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与交往对象交谈时,尤其是在与之进行正式交谈时,用词用语要力求谦恭、礼貌、高雅,应当有意识地采用一些文雅的词语,这样做可以展示自己的良好教养。例如,在正式场合欢迎客人到来时,使用雅语说“欢迎光临”,显然比“您来了”要郑重其事的多。而对一位上了年纪并看上去有文化的老人使用雅语说“敬请赐教”,自然也比对对方直言“有什么意见可以提出来”更为中听。
努力回避不雅之语,主要是指在与交往对象交谈之时,不应当采用任何不文雅的词语。其中粗话、脏话、怪话与废话,则更是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可出现于我们之口。
粗话,也就是所谓骂人的话。我们不管遇上何种情景,都不允许骂骂咧咧,在口语中夹杂骂人的话。也不允许讲脏话,尤其是庸俗、低级、下流的话语。如果面对异性,更不得讲任何脏话,带任何脏字。有些话具有双关性质,或暗示作用,极易引起误会,亦不可使用。
一次凤凰卫视中文台《锵锵三人行》中,主持人窦文涛请的嘉宾中有作家王朔,王朔有点口无遮拦,几次口出现粗口,这是十分不妥的,也受到一些观众的批评。
2、尊重他人
主持人同对话的嘉宾或现场观众是平等的,要平等交流,互相尊重。嘉
宾或现场观众既然接受邀请参与节目,就成了该节目的组成部分。共同承担着完成节目的责任,在这个时候,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尊重他人,包括尊重节目中的嘉宾、现场观众、还有电视机前的观众。
在一些访谈节目(有二人谈、三人谈、四人谈)中,主持人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自己和对方的关系。一般来说。嘉宾是主要发言者,可有的时候,一些主持人大有喧宾夺主的味道,自己说的太多。如《金色频道》一位主持人。曾在其主持的文化历史节目中,选题都不错。嘉宾都是请的术业有专攻的大学教授。可是节目展开后,感觉主持人说得稍微多了一些。所以,主持人应该注意,当嘉宾侃侃而谈的时候。不要随意打断对方。不轻易插嘴,也要尽量少补充对方,更不宜纠正对方。如果嘉宾是二人以上,则要给嘉宾分配大体均衡的时间,不要让某一个人受到冷落,更不宜明显地厚此薄彼。
有的访谈节目。话题的选择,出席的嘉宾,都获得了观众的认可,但美中不足的是,主持人有时候喜欢“抢话”,即有时候插一句或几句并不见得高明的话,打断了嘉宾的发言,效果反而不好。
不触及对方伤痛。有的节目主持人往往哪壶不开提哪壶。明明是对方的伤痛。却偏要往别人痛处戳。如汶川大地震,一些电视节目主持人采访地震幸存者时。总免不了要他们回忆地震时的惨痛经历,毫不顾及对方的情感。这就是对别人的不尊重。
不涉及隐私。有的主持人喜欢打听别人的年龄、职业、婚姻状态、收入、单位,家庭等纯粹是个人隐私的琐事,这容易给对方带来不快。有些主持人在做节目时,语言过于随便,甚至有点不严肃。
一般来说,主持人大多做到了平等交流和对话。当然,也有少数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体现在:一是居高临下,装腔作势盛气凌人。这种情况往往对来自基层的一些所谓小人物。二是攀附巴结,套近乎。与上述情况相反。假如嘉宾是大人物、名人、名流、大腕,有主持人表现却有点过于谦恭。这也不妥当。
四、主持人的肢体语言
主持人与播音员的最大不同,就是除了口头语言,还有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又称身体语言,是指经由身体的各种动作,从而代替语言藉以达到表情达意的沟通目的。肢体语言也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姿态、等身体与四肢所表达的意义。
肢体语言能对口语起补充和强化的作用。“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归根结底是因为“言之不足”。体态语对有声语言不便说、不好说或言不尽意的方面给于完善、补充,具有补充和强化的功能。恰到好处的语意与自然得体的体态语配合,对交际起到优化的作用。
主持人用到较多的肢体语言有:
鼓掌。开场和节目结束的时候常常鼓掌,精彩的场面也有掌声。鼓掌运用得当,能活跃气氛,调动大家的情绪。 手势语言。动作简单,表达专一。指示明确。比如用手指表示数字,用手指向具体的人或方位表示人称或处所等。遇到嘉宾较多的场合。嘉宾主持人往往用引领手势请特定嘉宾发言。有时讨论的问题比较抽象,主持人就用手模拟状物,比划大小,给听众一种形象直观感觉。它能引起听众的联想,并启发听众的思维。
尊重体态语。遇到一些年长者,要趋前迎候、扶持;若是残障人士,也要牵引扶持,尽力协助,提供方便。这种特殊情况下的肢体语言,体现了主持人的文明教养。
下蹲体态。笔者注意到,近年来在一些少儿节目中,或节目中出现儿童时。主持人与他们对话往往是蹲下来说话,这既是对儿童的尊重,也是节目方便。
谈到由肢体表达情绪时,我们自然会想到很多惯用动作的含义。诸如鼓掌表示兴奋,顿足代表生气,搓手表示焦虑,垂头代表沮丧,摊手表示无奈,捶胸代表痛苦。当事人以此等肢体活动表达情绪,别人也可由之辩识出当事人用其肢体所表达的心境。
肢体语言运用应注意两点:
一要得体。因地制宜,对不同的对象,用不同的肢体语言。什么叫做得体。一句话难以说清。就是在看什么样的场合、什么样的对象、用不用、用什么样的肢体语言。一个年轻的主持人迎接一个年轻的嘉宾(多为同性)可以来一个热情拥抱,但拥抱一个年长者就不得体了。如果迎接几个嘉宾到场,主使人大模大样地走在前面,也是不得体的。嘉宾讲话时,主持人注意力开小差、或手上有小动作,这都是不得体的。
二是适可而止,不要运用太多,多余的手势,会给人留下装腔作势、缺乏涵养的感觉。
三是要避免出现不雅的手势。在交际活动时,有些手势会让人反感,严重影响形象。比如当众搔头皮、掏耳朵、抠鼻子、咬指甲、手指在桌上乱写乱画等。
这里特别提示一句,有的电视主持人用来介绍或指示别人时,喜欢伸出食指来指指点点,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不礼貌的手势,应该用手掌。
五、主持人的掌控语言
有的节目比较简单,或没有什么意外,能按照实现设想顺利发展。有的节目则比较复杂,或嘉宾众多,有的比较“大嘴巴”把话说走了题。秩序较为混乱,这时候需要主持人有较高的语言掌控能力,随时掌控好节目的发展局面。
如凤凰卫视,不同于内地电视台,他的嘉宾言论往往比我们内地电视台嘉宾的言论放得开,有的甚至不无出格的地方,这时候就需要主持人的政治敏感和场面掌控能力,及时纠正或将可能引起误会的说法进行正解,避免可能的误会,既让话题正常进行,又不至于使嘉宾尴尬。如《锵锵三人行》主持人窦文涛这方面就表现得相当不错,往往嘉宾的某一句话可能不合时宜、或以偏概全、或可能引起不同的解读,他就及时予以“纠偏”:“我们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要看到我们党和政府正在努力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中职 语文 服务 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0-0187-02
中等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决定了中职语文教学要始终贯彻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学理念。以就业为导向要求中职语文教师要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这两方面进行语文教学,在安排语文内容时要注重考虑把语文教学和就业这两方面结合起来。由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不好,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下降,加之学校减少了语文学科的教学课时,导致很多中职学生不具备良好的语文听说读写能力,致使语文教学为就业服务成为空谈,那么,语文教师该如何提高中职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更好地为学生求职和就业服务呢?
一 加强听力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准确理解别人语句所表达的具体含义,是中职学生将来工作的基础。中职学生只有准确理解了上级所下达的工作指令和工作要求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更好地展现自己的工作能力。但由于中职学生的语文基础相对薄弱,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一些专业话语的含义,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听”的训练,让学生能够听出语句表达中心思想、听出内容层次,逐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在训练学生的听力理解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引导学生课前预习。熟悉听力训练的材料,初步了解材料的含义,抓住材料重点,帮助学生有重点地听,提高训练效果。二是做好听力训练材料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学情,挑选难易适合的材料,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注意材料的多样性,可以从电影、歌曲、新闻等栏目中加强训练,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三是注重精听和泛听的巧妙结合。让学生了解精听与泛听的区别和应用,帮助学生迅速提高听的能力。四是培养学生养成边听边记的好习惯。注重听的地点、时间、背景原因及作者的观点等都是影响学生回答题目正确率的重要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比较繁杂,因此,要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勤于做好笔记,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五是加强学生的听写训练。根据学生学情挑选适合的句子、段落和文章等,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写出所听到的内容要点。引导学生做好听力训练,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为今后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
二 加强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与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长久的人际关系,才可以在工作上左右逢源,促进工作取得成功。只有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才能让中职学生在面试时占据优势,进而取得预想中的工作。良好的沟通能力也是工作单位选用人才的一项必要条件。这就要求中职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口语训练,提升学生口语表达的水平,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中职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培养学生说普通话的良好习惯。例如,教师在教授《雨中登泰山》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普通话朗诵这篇文章,也可以让几名普通话水平较好的同学领读,在阅读中提高学生说普通话的水平。此外,也要给学生做些训练题目加强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职场。请看以下例题。
例1:如果你的一个平时很严厉的上司突然请你吃晚餐,办公室的同事很好奇,此时你会怎么做呢?
A.会详细地告诉他内容。
B.会完全不告诉他内容。
C.会告诉他一些无关重要的事情。
例2:当你在开会时,电话突然响了,这时你会怎么做?
A.不接电话直接关机。
B.毫不在意地接电话,该说多久说多久。
C.告诉对方现在接电话不方便,忙完之后会回电话。
例3:如果你升职为财务部门的主管,但还有另外几个同事同时也在竞争,第一天上班你会怎么做?
A.利用职权确认是哪几个人在同时竞争。
B.直接忽略不在意。
C.记在心上,但会马上投入工作,认识大家并让大家也认识自己。
中职语文教师要经常创设这样的实践情境训练学生的沟通能力,让学生拥有一把通往就业大门的金钥匙。
三 加强阅读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恰到好处的语言表达是现代人才必须具备的能力之一,现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这就促使了人们越来越重视语言阅读能力。现代社会的工作内容要求学生不仅要有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也要能用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出来,用自己的语言让别人认同自己的观点。同样一件事,具有较强语言表现力的人可以把这件事以幽默诙谐的话语表达出来,让人不由自主地认同该观点,而语言感染力差的人表达出来的东西平淡枯燥,让人感觉索然无味。所以,中职语文教师也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训练,提高他们的语言感染力。例如,教师在讲授《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通读这篇文章,之后让学生找出文中揭示人物性格的语句,体会课文中人物含蓄的语言表达,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来把握在那种场景下,怎样的表达形式最为恰当。《红楼梦》一书中的人物对话场景繁多,中职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阅读这本小说,提升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为了让学生能准确恰当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中职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做些语句表达的训练,例如,中职语文教师可以给出一个句子:“中国人修建了长城”,然后让学生用不同的语句表达出来,但要求意思一样,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中职语文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朗诵比赛,给学生指定文章的大略含义,让学生加以润色写出最终稿件。让学生用充满感情的语言向人们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加强他们对情感的把握,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训练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中职语文教师要从日常训练抓起,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阅读水平,让学生从中学习语言的表达形式,提高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激情活力。
四 加强应用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教师要爱学生的低起点
初一学生刚刚告别了熟悉五至六年的教师和同学,是站在中学学习起跑线上的“小娃娃”,他们要在全新的环境里,在学习上适应新的变化,要融入新的群体,要应对身体发育带来的不可抗拒的新课题,更要有一个接受和适应新教师的过程,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更何况“九年义务教育直升”影响了他们的基础和学习习惯。所以,教师千万不能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更不能动不动就埋怨、发火,不要用语文教师最擅长的含沙射影、指桑骂槐来说孩子。因为初一是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转折点,这个年龄他们个人意识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却很脆弱,自尊心很容易受到伤害,一旦被伤害就很难愈合。我就曾经犯过这种错误。一个学生因为期末语文没考好,我就对他说:“你干脆再回去从小学开始吧,因为你连哪是比喻句都没搞清……”为此,他在作文中写道:那一刻,我的自尊心彻底被剥夺,也剥掉了我所有对语文的兴趣与迷恋……”这个事例警醒了我,初一学生入学后不要急于开新课,应以复习小学讲过的相关知识为主,可出几份中小学知识紧密衔接与过渡的卷子考考学生,再评讲评讲。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复习旧知识时弥补不足,也让教师心中有数,这样上新课就会轻松,就会让学生渐渐消除对语文的恐惧感,爱上语文。
二、教师要创设学生喜爱的课堂氛围
初一学生对学语文似乎总是缺乏兴奋、挑战、乐趣感,教师讲得没有感染力,没有吸引他们的兴趣他们就不听。我觉得我们应学习梁启超先生,讲到精彩处“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每当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的风格。感动和激情应成为我们语文的主旋律;“情不自禁”的教学风格才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投入和易动感情才会打动学生。只有教师富有激情了,那么学生才会很有激情地去学习。课上我从不掩饰自己对课文内容理解后的激情,学生也总会被我的激情所感染。那次,讲《爸爸的花落了》,由于我母亲刚去世不久,触景生情,不能自已,竟声泪俱下,也使得学生们哭声一片。一个女生竟伤心得劝不住。原来,她说自己母亲身体不好,经常像林海英的爸爸那样叮嘱自己要尽快长大,而自己却嫌妈妈唠叨,一赌气就跑开了,现在想来真是悔恨不已……没有了激情的课堂,任教师用再华美的语言、再动听的语调上课,也不会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三、教师要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追求时尚、缺少艰苦奋斗精神是现代中小学生的突出特点,何况,初一学生正处在这个转型期。要让学生爱语文,符合这一特点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1.找巧法,变复杂为简单,变陌生为熟悉
为了克服学生普通话夹杂川音的缺点,我找到了川音的声调与普通话的声调相对应的巧法:一声二声相同,三声四声互换(入声字除外)。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感觉,敢说普通话了。
2.变传统的日记、周记等积累练笔的方式为课前三分钟自由演讲做积累
传统的日记、周记等积累练笔的方式,有它自己的好处。但初一学生童心玩念依旧旺盛,厌学情绪渐渐滋生,缺少艰苦奋斗精神的他们很是厌倦这个传统写作方式。不过他们却崇尚自我、张扬个性,喜欢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自己。于是,我大胆创新,学生不写周记、日记,只需每天积累自己喜欢的东西:几个成语、一句名言……然后,每天上课前的三到五分钟就是他们的表现时间,我让他们演讲自己所积累、感悟的东西。最后,由学生的掌声决定是否精彩,也可以“指点江山”。
3.改合适的文言文、古诗词记诵为喜爱的故事表演、歌曲吟唱
这个方式得益于王菲的歌曲《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我发现,学生们虽然没学过,但却能唱诵如流。于是,每有适合歌唱的文言文、古诗词,我就亲自上网找到唱本或是和学生一起改编成熟悉的韵律来唱,扮演故事人物来演。如《静夜思》、《春晓》的吟唱,《孙权劝学》的故事表演等,这既让他们爱上了这些东西,也让他们青春飞扬,真是一箭双雕。
4.建立班级语文网络家园
关键词:外来工子女;教育;原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282-01
随着肇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端州城区的外来人员越来越多,而外来工子女教育问题就突显出来了:管理难、子女入学难、教育难等。寻求其原因我们不难发现:
外来工的流动性大。使学生转入和转出的时间不稳定,尤其是转出的时间,常常随着父母工作地的转换而随时要离开,对于学校来说,学籍的管理难度很大。家庭贫困是影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和成长的最重要因素。外来民工主要来源于经济欠发达的西南部地区,家庭经济水平低下限制了对子女的教育投入,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是影响外来民工子女教育和成长的另一重要因素。
外来民工子女的成绩普遍欠佳,教材、语言、环境是影响其成绩的主要外因,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方法不当,教材不同,学习进度不一。现行的教材版本不同,这些孩子大都来自贫困落后地区,内地的外来民工子女转学到本地学校,要同这里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相衔接就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不停地转学,使孩子们不能接受系统、正规的教育。
(2)教学语言的障碍,像我们学校低年级的个别外来学生,他们所讲的家乡话老师听不懂,老师讲的普通话他也听不懂,无形中就增加了外地学生的理解与接受难度了。
(3)流动性强,学习环境的不断转换。由于大部分外来民工的收入不高,且流动性较强,他们主要靠租房和单位内部安排宿舍而居住,没有相对的稳定性,家长的联系电话也常常更换,使得教师与家长的联系常常受阻,不能很好地发挥家校联系形成的教育合力。
(4)居住条件差。大部分外来民工的居住条件都比较差,不能为其子女提供单独的学习空间,他们的居住条件十分简陋,除了自己的事自己办,弟妹的事要大帮小,父母的事也要帮着做。因此,放学回家后没有学习的条件、环境、氛围,这无疑也影响了学习。
(5)家庭教育不力。由于父母大都早出晚归,忙于生计,无暇顾及孩子的学习。就算有空闲,也因为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不能对孩子进行辅导。另外,父母教育观念落后,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或过低。
其实,外来民工子女也有他们的一些特点:做事有一定的责任感,懂得感激和回报他人的爱;独立自主性强;敏感,感情脆弱细腻;行为习惯基础差;胆小、自卑、孤僻,交往合作能力较弱;科技创新、环保意识薄弱;内心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平等感、被歧视感和对立感。
针对以上的问题,可以尝试采取以下的一些办法来解决:
1、公平公正对待,让民工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民工子女大多数在农村长大,由于与父母接触的时间短,加之所处的环境艰苦,造就了孩子遍敏感,感情脆弱细腻。进入新的陌生环境学习,他们渴望能与老师、同学进行平等交流,渴望在班级中取得自己应有的地位。教师应该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使外来学生感到他们与本地学生之间尽管存在着地区、家庭、贫富、性格、智力高低等各种各样的差异,但老师是把“特别的爱给了特别的我”。教师满足他们的自尊需要,与他们坦诚相待,交知心朋友;满足他们的求助心理,给以及时的关怀和帮助;满足他们的表现心理,给他们以适当的表现机会;满足他们的成就动机,使他们产生成功的喜悦。对他们身上存在的问题,不厌恶、歧视。努力消除他们的自卑感、被歧视感与对立感,培养他们的健康心态。
2、同学团结互助,让民工子女尽快融入集体大家庭
集体是个社会化的课堂,学生的个性塑造、品德培养和社会适应力的提高,离不开健全的集体生活的锻炼和陶冶。学生同在一个班集体,接触最多。构建团结互助的同学关系,对民工子女尽快融入集体大家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与本地学生“手拉手”好朋友,从教说普通话到互学方言,从补习缺漏知识到解答现学难题,从帮助学习到帮助生活,本地孩子尝到了助人的乐趣,外地孩子体会到了人情温暖。
3、促进民工子女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在民工子女中,不讲文明,不讲个人卫生、公共卫生和秩序的现象较为普遍。如何让他们尽快地养成文明卫生的习惯呢?开展“仪表、卫生、纪律、礼貌”等日常行为规范评比竞赛。集体的荣誉依靠大家的共同努力,自己的成功也离不开艰苦的奋斗。每一位民工子女在经历了一次次的监督与考核后,能不断进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4、多与家长联系,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
晚上好,非常感谢您们能在百忙之中抽时间来参加我们小班的首次家长会。相信很多家长可能对我还比较陌生,那我就简单的自我介绍一下,我姓洪,大家可以叫我洪老师,是小班的班主任,另一位是我们的李老师和我们的保育员苏阿姨 。
首先在这里需要家长配合一下,如果有什么事我们会后在交流讨论,谢谢大家。
今天召开家长会的目的是让你们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以及家长需要配合的一些工作等,以便让幼儿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
本学期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引导幼儿对幼儿园生活感兴趣,适应幼儿园的一日生活,能基本遵守幼儿园的一日常规,教会幼儿一些简单的知识。
一、 班级情况
这学期我们班共有幼儿41名,其中男孩32名,女孩9名。
二、介绍幼儿在园的情况
1、孩子已经在幼儿园度过了两个多月的集体生活,在我们两位老师和阿姨的关心和照顾下,孩子们都有了很大的进步,现在大部分幼儿情绪稳定,能开心入园,愉快回家,但还有一两个幼儿情绪还不太稳定,当广播开始请小朋友回家时,会念叨着回家,还需要加强安心工作。小朋友也慢慢的对各类活动感兴趣,大部分幼儿能积极参与,少部分幼儿还不主动需要鼓励,在活动中,乱跑,乱走,大喊大叫,坐在地板上,推椅子等现象,还需进一步加强活动中的常规培养。相对来说我们班的进餐习惯较好,大部分幼儿都能自己吃饭。
三、入园后出现的情况
1、对待幼儿拉裤子,尿裤子的现象
由于环境的变化,在家里不尿裤子,不拉裤子的孩子也可能出现尿床,尿裤子 拉裤子的现象,家长不必紧张,更不要责备,这时家长要做的事是,安慰孩子,并告诉孩子,“老师非常喜欢你,如果有事情可以找老师帮忙”同时在家注意多锻炼,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教孩子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服务能力,另外,在最初入园的一段时间内,家长可以带件衣服(尤其是裤子)放在孩子的衣帽厨里,便于备用。
2、初入园的孩子由于心理紧张,情绪不稳定,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部分孩子还可能在一两周内体重下降,感冒发烧等不同程度的病症,只要不是很严重,均属正常现象,最好坚持入园。
3、有些家长提起幼儿早上不愿入园、或晚上做梦不想来幼儿园的事情,这主要是幼儿出入园的蕉虑情绪,这是正常的,家长不必为此担心,应该多鼓励他,关心她,多给小孩子叫入园的好处。
四、教育教学方面:
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是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幼儿园工作规程》来制定的,每堂课安排为15分钟,课堂里,动静结合,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共划分为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
简单介绍一下各领域的教育目标
1)健康:
A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
B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C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D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2)语言:
A乐于与人交谈,讲话礼貌
B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日常用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