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3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高中语文文言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文言文教学一直是许多教师的难题,大多数学生的痛苦。历史的变迁使很多的文字变得晦涩难懂,而文言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广泛的应用也使得学生对它难以热爱。所以在文言文教学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文言文缺乏兴趣,觉得文言文诘屈聱牙,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教学目的不能完全达到,教师对此感到棘手和苦恼。为了不耽误教学时间,又能考出比较好的成绩,教师遵循字字落实的原则,生怕学生听不懂,总是字字解释,句句翻译,采用“串讲”“逐字逐句翻译”的教学方法,进行灌输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完全处于死记硬背状态,多数学生上课时昏昏欲睡,学生学得被动,课堂死气沉沉。高中语文课程中文言文部分的教学,既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又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难点。就目前的教学现状来看,文言文教学的效率比较低下,往往是到了高三复习的时候,学生已经基本上记不住几篇曾经学过的文言文。而如何使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更加有效,则是摆在全体高中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那怎样才能做好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呢?
一、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文化水平,改进教学方法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推行教育体制改革,教育模式由应试教育转变成为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要求也是越来越高。与此同时,新课改也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加强语言同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在搞好语文教学的同时,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对本专业的知识做到精益求精,还应做到“涉猎广泛、博览群书”,不断地学习充电,提高自身的综合文化水平,从而能够把文言文的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在以往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大都采用的“满堂灌”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只是一味地强调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能力,在学生没有读懂和了解文章意思的情况下,就让学生朗读且背诵全文。这种学生死记硬背的模式,不仅导致学习效果不佳,而且导致学生对文言文逐渐丧失兴趣。因此,教师要在文言文的教学过程中转换角色,由一个传授知识者转变成为引导者。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优化和改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要做好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工作。在讲解文章重点语句以及词组的同时,让学生朗读和翻译全文,使学生能够自己感悟和理解全文的意思,积累和丰富文言文知识,培养语感。如果发现学生在翻译过程中有什么不懂或者有什么错误,应及时讲解或纠正。
二、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引导学生动口多读、多背
学生只有对文言文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会学有所获,若学生只是应付教师或者考试而被动接触文言文,学习起来就会感觉枯燥乏味,思维不活跃,受益不大。因此,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使学生从内心喜欢上文言文,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教有所成,学生才能学有所获,从而真正实现语文新课程教学目标。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大都可以与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和处世哲理联系起来。课前,教师可以将文言文所涉及到的神话寓言、历史故事或成语典故讲给学生听,让他们有一个大致的印象,再布置朗读预习,查阅相关资料,使学生在预习中产生兴趣,从而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认真听教师讲解,以提高课堂听课效率。例如,在上《烛之武退秦师》之前,教师可以先讲讲“秦晋之好”这一成语的来源,从而激发学生兴趣,顺利导入新课。
古人写文章注重音律,许多文章读起来,都给人一种琅琅上口,如行云流水。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理解背诵一定量的古典诗文经典作品。如《诗经》《离骚》《汉魏晋诗三首》《阿房宫赋》《赤壁赋》《琵琶行》《游褒禅山记》《报任安书》《陈情表》。表面看来,背诵似乎只是积累了一些语言材料,其实,这是感性的语言模块的整体储存,它们既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材料,也是思想情感材料,当然又是鲜活的文学形象材料,这些材料储存于学生的大脑,渗透到认知结构和情感经验之中,就会成为终生的营养,也就是人的精神世界和语文素养的重要构成。既然背诵古诗文对学生来说好处多多,那么背诵古诗文不应该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应该成为一种习惯。在引导学生背诵古诗文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材施教,绝不能死记硬背。
三、根据文体特点,科学合理地进行课堂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古代和现代的语言习惯不同,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字词句是组成文言文的重要单位,因此要想学好文言文,首先必须掌握文言文中的字词句的含义,即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文体特点,注重字面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字面教学就是文言文教学的全部,对文言词、句字面意思的准确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础,它应当成为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仅此而已就大错特错了。教师在引导学生弄透字面障碍的时候,也应该有个尺度,即不能一概把字面作为教学最重,甚至全部重要内容,像“煲稀米粥”式的唯字面教学观,肯定是不大好的,因为学习文言文,懂得祖国灿烂的古代语言文化,不只是知道几个字句的现代汉语的用法就可以了。所以,教师在学生精要地、高效地熟悉字面意思之后,应科学地、有侧重地切入对主题思想的解读,只要轻重合理,一定能各得其所。
总之,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文言文的教学规律,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在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价值观得以正确树立。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第九中学)
摘 要 在高中语文课的学习中会牵涉到很多的文言文,文言文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教学和学习,不仅关系到思想的传承,也关系到学生的全面发展。从目前的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来看,很多的教师采取的仍然是格式化的填鸭式教学,没有实现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不能做到活学活用。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就必须革新教学思想,转变教学方法,不断探究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主要提出了一些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希望能促进文言文的教学。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方法 探究
一、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习动力
文言文学习难度系数较大,花费的精力和时间较多,并且收效甚微,所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严重不足。传统的授课方式比较死板,枯燥乏味,学生很难产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想实现文言文的有效教学必须改变教学方法,采取恰当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知道,对于高中生来说,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积极性的产生主要是学习动机在起作用,学习动机成为推动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内部力量,而兴趣又是产生动机的主要原因,所以,要想要学生爱上文言文,必须想方设法改变传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上课导入上,要尽可能的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如:在讲授《邹忌讽齐王纳谏》的时候,可以由魏征直谏唐太宗李世民,触龙巧说赵太后等故事强调劝谏技巧的重要性来导入;讲《鸿门宴》,可以由霸王别姬的故事导入这样就会大大的以故事的形式吸引到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作为语文教师在读文言文时,一定要读出神韵,读出情感来,让学生在艺术赏析中产生学习兴趣。对于课本的内容,教师可以再次编排,改写成话剧、小品、相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上课,在《晏子使楚》,《郑人买履》等课文都可以运用。
二、学会赏析文章,做到正确诵读
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语文教师必须传授给学生文言文正确的朗诵方法和技巧,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艺术美和朗诵文言文的心情美,产生爱上文言文朗诵的情感。对于文言文的学习,正确的学会朗诵是高中生学习文言文的关键。要加强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必须要求学生学会朗读方法及注意的事项,如:字正腔圆、停顿有张、语速适中等,,必要时可适当加入体态动作,摇头晃脑等。不少高中生,对文言文的认识有很多的误区,有的同学认为,只要认得文言文中的字,就能很好的进行朗读,其实这是错误的。对于文言文的阅读,必须建立在理解其意义的基础上,对其中描绘的是件和人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才能有感情的进行诵读了。读文言文,有滋有味,就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自然会提高他们对文言文的热爱。其实,通过诵读和背诵文言文,可以学到其中的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语言修辞等方面的要义,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学生诵读的文言文多了,对文言的语言感知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文言文的阅读水平也就会越来越高这样越来越有信心,自然就有利于文言文的教学了。
三、创新教学手段,实现趣味性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路技术的发展,在新课改下,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必须经过的道路。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就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优化教学,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相比,有自身的优势,它可以实现图文并茂,采用图面、声音、视频等有效方式把课堂内容用简易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比传统的老师讲授效果好很多。比如在讲到《鸿门宴》时,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影视《鸿门宴》的片段,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故事和相关的人物关系,这样就会让学生理解文言文内容,有助于文言文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俊超.浅谈文言文教学的艺术研究[J].大观周刊,2011(13).
[2]陈胜屿.试论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诠释[J].新课程,2011(1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 教学
一、掌握实词的意义
1、词的古今异义。着重掌握词语古今意义的变化,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义缩小了,还有的词义转移了。如“人灾,绝食者千余家”句中,“绝食”作“断绝粮食”讲,与今天的“绝食”意义完全不同。这是词义演变。
2、一词多义。文言中词的多义现象非常普遍,一个词往往少则有几个义项,多则有十几个义项,在学习时要随时总结,不断深化。如“发”字,在“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卖油翁》)中作“发射”,在“顷之,未发,太子迟之”(《荆轲刺秦王》)中作“出发”;在“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赤壁之战》)中作“点燃”;在“发图,图穷而匕首见”(《荆轲刺秦王》)中作“打开”;在“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中作“发动”;在“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中作“抒发”;在“孤当续发人众,多载资粮,为君后援”(《赤壁之战》)中作“派遣”;在“发闾左适戍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中作“征发,征调”;在“即道意中事,无毫发爽”(《促织》)中作“极短的长度单位,十毫为一发”;在“野芳发而幽香”(《醉翁亭记》)中作“开放”等。这些都是课内所见的,平时不断积累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掌握得越来越多,就会形成触类旁通的能力,阅读能力自然会不断提高。
3、通假字。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张良出,要项伯”(《鸿门宴》)中,“要”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邀”。另有一些古今字,在课本中也列入通假字的范围,这是由于在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
4、词类的活用。古汉语有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具有某种语法功能,并且临时改变了词性,有的还改变了读音。这是文言实词的特殊用法,如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名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动词用作名词,动词的使动用法、意动用法等。理解词类活用对掌握实词是大有好处的,但不必死记硬背。在平时学习、诵读过程中,即可把握这种语言现象,关键要用心去理解。
二、掌握虚词的用法
虚词在文言文中虽然数量较少,但使用的频率高,用法灵活,语法功能突出,因此也是学习难点之一。由于虚词常常分属于几类词性,故学习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些虚词分为若干类来把握:以代词为主的有“之、其”等,以副词为主的有“既、但”等,以介词为主的有“以、于”等,以连词为主的有“而、则”等,以语气词为主的有“也、矣”等,另有兼词“焉”等。只要有了诵读的基础,掌握虚词应该比较容易把握文言句式。文言中的句式与现代汉语大体是相同的,我们只需掌握其不同的部分。这不同的部分主要是:判断句式、被动句式、倒置句式和省略句式。
判断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判断词“是”,而文言文中主要借助于“者”和“也”,也可单独使用“者”或单独使用“也”,甚至两者全省略,如“刘备,天下枭雄”,就是个典型的判断句。此外,文言文中还可以用“为”、“乃”、“即”、“固”、“诚”等词来表示判断。当然,文言文中有时也用“是”来表示判断,如“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被动句式在现代汉语中主要借助于被动词“被”,而文言文中表达被动的形式较多,主要有下列几种:(1)借助“见”、“于”、“见……于”来表示。如“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等。(2)借助“为”、“为……所”来表示。如“身客死于秦,为天下笑”,“羸兵为人马所蹈藉”等。(3)借助于“受”来表示。如“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等。(4)从语境本身来判断,这是被动句式中最难的一种,必须根据上下文来断定。如“戍卒叫,函谷举”(《阿房宫赋》)句中的“举”即表被动,是说“函谷关被攻占了”;又如“杀士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谋攻》)句中的“杀”字表被动,是说“(攻城的)士兵被杀了三分之一,可是城还是攻不下来,这是攻城的灾难啊。”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一书中指出:“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中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文言文将古人的智慧结晶记录和保存下来,是我国传统文化传承下来的媒介,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我们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重视文言文的教学。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文言文中的遣词用句跟现代的白话文是有很大差别的,有些词句甚至完全相反。文言文大都晦涩难懂,学习起来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学习起来也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来记忆和理解。因此,很多学生都对学习文言文提不起兴趣,对文言文学习有抵触情绪。
文言文的学习是从初中就开始的,但初中阶段学习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基础的,只停留在背诵和了解文章大意的阶段。而到了高中,难度就加大了,要掌握字词的含义、用法以及它的语法功能,还要学习几种特殊文言文句式。高中语文文言文教材的衔接不紧密,难度突然加大,很容易让很多学生晕头转向,对文言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1.树立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教师就必须有正确的文言文教学观。首先,教师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端正态度。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文化源远流长,而文言文是保留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所以文言文的学习非常重要。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自己的目标,端正态度,积极致力于文言文的学习。其次,重视讲读。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都是由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重视讲读技巧。例如,对于李密的《陈情表》一文,此文用词精准,情感丰富。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注重自己的讲读技巧,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到文言文的美。
2.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对文言文感兴趣才能学好文言文。传统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大都处于被动地位,缺乏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动自发地学习文言文。另外,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阅读文言文的习惯,在课外也主动地学习文言文,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现在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传统的“串讲”的方式。对文言文逐字逐句地进行翻译解释,这种教学方法虽然严谨认真,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没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把单调无趣的文言文课堂变得生动有趣,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除了对文章的知识点进行讲解之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想象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自然风光。
三、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1.培养学生的语感
文言文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并不广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一般接触不到文言文,而且,文言文与现代汉语的遣词用句有很大的差别,读起来很拗口,也就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学习产生不了兴趣。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通过诵读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多多接触文言文,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而且,教师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课文类型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例如,在学习《兰亭集序》一文时,教师可以让男女生分别读文章的不同部分,来表现兰亭流觞曲水的清脆水声以及文章中深沉稳重的思想感情。
2.运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由于文言文与如今学生的时代背景相距甚远,语法习惯也与学生熟悉的白话文出入颇多,导致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感到晦涩难懂,不知所谓,渐渐产生抵触敷衍的学习态度。所以教师的首要任务,便是重新激发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带领他们发现文言文中的语言魅力,将学习的主动权交予学生。
激发文言文学习兴趣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需要灵活地综合运用。比如可以在学习前先让学生接触一些关于文言文的影视作品,可以是根据文言文内容改编的电影,可以是介绍文言文写作背景的纪录片,也可以是文言文作者生平介绍的小视频,通过影视作品的叙述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
也可以在学习结束后进行以所学文言文为主题的多种语文活动。如果是游记类型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故地重游。参考作者的游览路线,将观景的心情进行古今对比,甚至仿照文言文结构写下自己的旅游心得。如果是情节性较强的文言文,可以组织学生改编成情景剧,以文言文形式演出来。可以改编成历史正剧,也可以改编成历史喜剧,甚至可以加入流行的现代元素,如穿越,改编成多个历史事件的串烧剧。如果是揭示哲理的文言文,教师可以组织辩论会,探讨文章所揭示的道理是否过时,或者组织一场知识竞赛,对学生的文言知识进行考查。
3.强化字词句的学习以夯实基础
(1)明确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点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抓住教学重点的话,就能使文言文的学习事半功倍,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明确教学重点。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教学的重点主要是古今异义词、常用虚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型,所以,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针对这几个方面加强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
(2)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能使结果事半功倍。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启发推测法、连环翻译法、合作探究法、“以旧带新”等都是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①启发推测法是指,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抛弃传统的“串读法”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题,教师只在一旁起指导作用,对学生进行启发。这种教学方法更能使学生有效地掌握文章内容以及字词句的含义和用法。
②连环翻译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翻译文章。这种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锻炼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③合作探究法也是组织学生进行组织活动,把文章平均分给几个小组,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向全班讲解负责段落的字词句,再由其他小组提出疑问,全班同学一起合作探究。
④“以旧带新”是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链接,以旧知识的记忆来带动新知识的记忆,以新知识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强化记忆,对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句进行系统的学习。
4.注重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
高中语文文言文的字词之间都是存在一定的规律的,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规律,就能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字词的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文言文字词的总结与积累,引导学生发现文言文字词之间的规律,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的效率。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对常见的文言文知识进行分析与整理,在不断地总结与积累中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为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引导学生在高中语文文言文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基础知识,领会文言文中蕴含的美,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
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已经成为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作为一名合格的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现在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在文言文教学中要有自己的教学策略。
一、现阶段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虚词、活用词成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难点。首先,对于注重文言文教学的老教师来说,虚词的教学是一大难点。比如,《师说》这篇文言文,几乎是每个版本教材的必学篇目,也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重要篇目,短短五百余字的文章,共有28个“之”,14个“其”,虚词的应用令人难以招架。对刚进入高一的高中生来说,文言文虚词的应用可真是雾中的花,虚无朦胧。其次,很多虚词的用法还存有争议,如“句读之不知”中的“之”,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还是“提宾标志”。最后,活用词的用法也是令很多学生头痛的问题。比如《师说》中开篇所说的“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与“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同为“师”字,但用法上却截然不同。
2.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以教师为主的弊端。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作为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最灿烂的部分,文言文被沿用了两三千年。文言文教学虽然没有固定的模式,但一直坚持“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教学方法。建国以前文言文的教学强调诵读,方法主要是文言文的阅读训练,突出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教法指导基本由教师掌控。改革开放至今,文言文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学生识记的方式进行,这种方法重诵读和感悟,轻讲解和分析。虽然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观念有所改变,文言文教学涌现了诵读教学法、比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评点教学法、读写结合法、讨论式教学法等方法,但学习文言文仍然是以教师为主的诵读讲解法,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教学仅满足高考需要,忽视了人文教育。一方面,文言文教学的功利性太强,很多教师往往在教授文言文时秉持着“是高考重点就讲,高考不考就少讲或者忽略”的原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也变成了“为了满足考试的需要”,很多优秀的文言文篇目没有被学生很好地吸收。另一方面,很多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注重文言字词句的讲解,忽视了对优秀文言文整体的理解。传统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的传承方面做的不够,导致新课标所要求的人文性质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探究
1.以学生为主,调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文言文有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历史故事、名人趣事、生活轶事等穿插在文言文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对文言文产生兴趣,从而在上课时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其次,文言文很讲究格律和音调的起承、转合变化,诵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诵,语言感觉就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教师可以注重挖掘语言特色,引领学生自主感悟文章中的独特风格。最后,要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解读,文学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2.授人以渔,注重学生的总结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应该起到的是组织和引导作用,学习中归纳和总结主要还是靠学生完成。文言文里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知识具有相关性,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发散与联想性思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点的总结归纳能力,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此外,文言文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教师要鼓励学生课后加强对文言文的广泛阅读。往往学生掌握的文言文知识越丰富,考试的时候阅读分析、得分能力也就越强。
3.注重先进设备的引用。多媒体等设备,可以作为文言文教学的辅助工具。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可以给学生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感官冲击,使得学生的全部身心为多媒体设备所展示的内容吸引,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学习兴趣也将得到提高。这样的方式能够获得学生的认可,并且为学生所喜欢。坚持下去,就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不断地激发出学生的学习欲望,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得到了提高。
面对我国当前学生文言文能力良莠不齐、传统文言文教学模式难以带动学生积极性的现实,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教师的组织和领导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达到教和学双赢的局面。
参考文献:
[1]郭晓茜.浅谈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J].教育科学,2011,(03).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策略
对高中生文言文素养的培养,需要配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法,在培养学生兴趣的情况下,对学生的阅读习惯、理解能力进行提升。把握好文言文的主旨、理解实词虚词的作用、加强对文言文读音、断句的准确性阅读,这些都需要语文老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变。
一、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
1.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
传统的授课方式已经不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老师必须化被动为主动,通过改变自身的授课模式,让学生们感受到文言文的美感,发自内心愿意去学习新的知识,愿意了解文言文的字词构造和语言特性。如果依旧采用机械式的记忆,进行段落上的背诵,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造成很大的打击。这不利于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激不起学生兴趣,对文化的传承也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
2.
从学生的角度分析
枯燥的学习中,文言文具有理解难度大的特点,这成为学生反感文言文的主要原因之一。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分清实词和虚词的使用,背诵并不太理解的课文,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而,很多学生选择依赖参考书,放弃独立思考问题的机会,这对学习能力的养成十分不利。换言之,由于他们并没有掌握到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没有感受到文言文之美,没有发现文言文在字词上的奇妙之处,因此,学不好文言文是必然的结果。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1.
通过朗读来培养语感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语感。由于文言文的历史十分久远,在字词上的生疏和读音上的差异,对学生在朗读和理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何使学生快速地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加强朗读是十分必要的。
2.
夯实文言文基础运用
文言文学习的重点之一就是字词句的理解。老师要明确教学目标,通过简明易懂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课堂上的难点。笔者认为,启发推测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学生面对老师的串讲常常不知所云。转变教学方法,活化授课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指点迷津是每一位老师的责任。
3.
利用情境任务进行教学
在文言文的学习中,我们也会遇到《窦娥冤》《荆轲刺秦王》这样的长篇课文。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情境任务分配的方式可以展现学生的个人才能,对课文主线的理解是有好处的。情节表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课文,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了解故事发生的背景,体会人物的情感。这些都是建立在对文言文的高度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适当地加入情境任务进行教学,能够有效防止课堂气氛的僵化。
4.
利用课外作品扩展知识
课外学习的重要性常常被忽视。在新的教学体系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很重要的。先秦散文、文化经典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很大的帮助。老师督促学生有计划地增加课外阅读量,对学生语文学习有很大的启迪作用。除此之外,为了保证学生的课外学习质量,进行文言文知识竞答也有利于课外阅读作业的高质量完成。
5.
利用多媒体完善教学
多媒体教学具有声、形、色上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可以通过音乐、画面等直观的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利于老师对课堂内容的整理和总结。例如,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篇课文中,可以给学生播放影视剧《水浒传》中的相关情节,加深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丰富学生对所学课文的历史学习,也可提高学习兴趣。
文言文的学习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包含着我国古代的人文精神,对提升个人修养、传承民族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文言文的教学存在着教学模式上的僵化,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这一现状,任课老师要革新教学观念,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法,将文言文里蕴藏的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
参考文献: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在新课标中就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不仅需要让学生认识我国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对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简单文言文的能力进行培养。但是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并没有很好地总结和归纳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导致学生自学的能力不强,从而逐渐失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所以就需要加强探讨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新策略,改善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中学生学习文言文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心理,“怕”和“烦”是不少学生面对文言文时的心理特点,尤其是语文基础薄弱的学生,20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应局限于对损伤、缺陷和伤害进行研究,它也应对力量和优秀品质进行研究,充分挖掘人固有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将之运用到文言文教学中,可以理解成:改变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不仅要认识到学生消极心理的存在,更应研究其积极心理,并通过激发学生的积极心理,充分挖掘学生固有的潜在的主动建构的力量,来减弱甚至消除消极心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保障学生作为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提高。
二、勤于整理,注重分类归纳
要善于积累文言实词、文言虚词、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掌握文言实词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词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通假字和词类的活用。掌握虚词的用法时首先要注意分清其词性,然后弄清其意义和语法作用。在句式方面需重点掌握我们经常遇到的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以及倒置句中的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和介词结构位置句。要整理并掌握文言文人物传记中常用的一些词。还需整理和掌握表官职的、表人物个性的、表人物品德的、表科举考试的等。
三、精选习题,注重平时训练
在高一高二重点进行文言文的虽是课本教学,但也不能忽视平时的习题训练。教师一方面要善于精选一些独立的考查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翻译的题目,另一方面还可以定时从历年的各地高考试题和各种材料中精心选取一些在难度上适合高一高二同学的套题进行训练。到了高三,就更需要教师去精心选择和组合一些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的、贴近高考试题的题目,定时强化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训练。
四、点拨学法,转变教法
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差主要是没有掌握好文言文的语言使用的规律。提高学生文言文自主阅读的能力,必须夯实文言文基础和灵活运用能力,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如文言文中常见的15个虚词各自有哪些词性和用法,通假字的类型,古今义如何分辨,特殊句式的类型与特征的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技巧等等。如果学生对这些规律有所了解,学生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就知道如何联系上下文去理解和推断。文言文阅读不只是能够会翻译,更需要在阅读中获得人文素养的提升。我们要提高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就要让学生成为文言文阅读课堂的主人,通过互动,引导他们自主的阅读、发现与提升。如在《史记选读》中的《魏公子列传》学习时,学习重点是认识信陵君的“礼贤下士”的品质。我们可以对侯嬴这个人物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把握信陵君的礼贤下士品质。课堂上可让学生自主阅读信陵君与侯嬴交往的内容,概括并梳理情节,提出问题来探讨。如“信陵君门客三千,难道他与每个人结交都像对侯嬴这样吗?”“信陵君知遇侯嬴,结果侯嬴死了,侯嬴可不可以不死呢?”“侯嬴为什么要在信陵君面前提出要‘北乡自刭’呢,文中为什么没有信陵君阻止或劝说的内容呢?”这些问题的理解,让我们感受到“士为知己者死”的可贵,也侧面表现出“礼贤下士”的价值;而结合司马迁的生平遭遇,我们也能深刻感受司马迁的郁积的愤懑之情。这样,学生能获得深层的自主阅读的能力。
在高中语文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当前教学现状进行不断的创新和改进,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让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这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教学方法
高中文言文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在名家典籍里选择适合高中生学习能力和欣赏能力的片段进行教学,比如说论语选段、孟子选段、庄子选段等,这些课文都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重要部分。高中文言文通过简单易懂的文字帮助学生理解古代传统的文化,以深刻的人生哲理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人生感悟,领会中国古代优秀灿烂的文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方法是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晦涩难懂的文言文通过片段赏析以幻灯片的方式播放出来;通过生活化的故事讲解帮助学生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实现文言文有效学习;通过多样化的诵读方式不断记忆文言文,理顺文言文的表达顺序,实现文言文背诵记忆的教学目标。
一、以多媒体创新教学方式
多媒体的教学方式主要是通过幻灯片、投影仪等先进设备实现教案的科技化,幻灯片可以通过图片、声音、影响等技术表现文言文所反映的事件、风景、人物,以幻灯片丰富多样的图片影像表现文字的内容。文言文主要的教学难点就是大篇幅的古代文字,虽然很多都已经翻译成了简体字,但是由于阅读方式不同,学生在理解方式有一定的难度,利用多媒体将文言文、翻译、故事图片等结合起来,学生的就能够简单的理解文章所描写的情景,理解文言文教学。
《赤壁赋》选段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写景色的共三组偶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清风明月,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作者不禁心旷神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通过幻灯片的图片文字组合效果,将赤壁赋的文字进行分段,再配以各个重点画面的图片,以笛声或者箫声为背景音乐,就能够营造成月夜赤壁之下静谧、明朗的美好的画面。“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所描写是天空的景象,通过图片可以再现这样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意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生活化的故事理解文言文
高中语文的文言文学习中有很多的历史事件和生活经历,《烛之武退秦师》、《指南录后序》、《寡人之于国也》、都是生活化故事的凝结,在这类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理解,以讲故事的方式将整篇文章完成讲解。比如说以评说的方式讲解《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在论说的过程中,首先对郑国和秦国的地理位置进行说明,文中写道:“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如果晋国得到郑国的这块地,那么无疑晋国增加了国土面积,秦国如果想要越过晋国到达这块途径,将显得困难了,那么灭亡郑国对秦国又有什么帮助呢?在列举晋国不受信用的事,晋国的国君当年受恩于秦国,许下承诺给秦国焦、瑕两个地方,但是“朝济而夕设版焉”,早上才渡过河晚上就加固城防,以就是为证说明秦国和晋国结盟没有任何的收益,最后打消了秦王的顾虑,秦国撤兵。
评说的方式就类似于生活化的艺术欣赏,学生的在凝神聆听的过程中体会烛之武的聪明勇敢、大义凛然爱国情怀,难懂晦涩的文言文就成为讲故事的重要来源,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对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故事经过也有了全面的了解。再比如说《陈情表》、《项脊轩志》都是展现亲情的名篇,其中的生活化场景就可以让学生的以自己的生活理解讲解出来,这样学生的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理解和感受,更加深刻的理解亲情的可贵,教师也实现了自己的文言文教学目的。
三、多样化的诵读方式记忆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中文章分类比较多,在选择教学方式时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诸如《赤壁赋》《始得西山宴游记》《滕王阁序》《秋声赋》《兰亭集序》等几篇文言文,是公认的美文,在高考试卷的诗句类默写题中有一定的分值,而且这些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和谐的押韵、对仗都能够体现古代文言文的典雅,在教学中主要是通过基本的理解掌握重点词语和句子,然后进行全文的背诵记忆,选择跳读、全读、理解记忆等方式实现背诵记忆。
记忆背诵的文言文多是以写景、抒情等为主,所以是文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景色营造是文言文的主要特色,令人陶醉的意境美是文言文进行诵读时的重要帮助。《赤壁赋》之宁静辽阔朦胧美,《始得西山宴游记》之广阔无涯、浑然一体美,《滕王阁序》之色彩绚丽、远近错落、上下浑成美,这些优美的语言在记忆起来非常容易,押韵对仗的特点能够帮助我们迅速的形成语感,加速背诵和记忆。教师在背诵记忆的指导过程中通过对重点词汇的反复讲解和诵读,形成基本的语感;学生的在休息或者早上完善进行背诵就能够顺利的背下来。注意在背诵记忆的过程中可以从重点开始,比如说《滕王阁序》中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常考的名句,围绕重点进行背诵能够节省很多的时间;教师还可以将文言文所描绘的画面进行展示,学生多个在朗读的过程中,将文言文所描写的画面通过多媒体幻灯片展现出来,这样就能够实现学生的有效背诵记忆。
四、结语
本文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对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提出建议和意见,在高考出题特点以及文言文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实现文言文教学的不断提升,增加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张敏.关于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新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5(6)
本文基于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分析,认为从反复朗诵课文、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等措施着手提高高中文言文的教学水平。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教学水平
1前言
我国历史悠久,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凝聚着我国民族智慧。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明,更需要文明去继承理解。要提升民族灵魂,就必须先从文言文学起,将文言文学好了,我们才能继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充其量能提高点文学修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语文科目着重于学习其文化内涵。文言文的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习句子文章含义知识,更要体会到博大精深的文化,提高自身全方面成长。
2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
(1)教师问题:受高考思想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是一字一句去教学生去理解,而忽视了文言文本身的内涵。文言文知识是有生命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看到的知识单纯的字眼,很难理解一整段话的意思和整段文言文所要表达的内涵,更难理解其中的深刻含义。
(2)学生问题:学生的惰性心理。学生对于文言文这看似枯燥的知识提不起兴趣,不愿去学,久而久之,形成了懒散的心理。
(3)教材链接问题:我们仔细回想初中到高中的文言文课文,就不难看出初中到高中文言文的跨越性很大,初中文言文比较简单且注释很多,比较容易理解,初中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也只是熟记熟背,并没有要求很精细,而高中要求掌握每词每句的含义以及它的用法。所以学生刚接触高中文言文时学习起来很艰难,几乎找不到头绪。
3优化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措施
3.1反复朗诵课文:
新课标指出,文言文教学应当培养文言语感。当前,高中文言文让学生倍感煎熬,大多数高中生都觉得文言文太难理解,就这现象该以什么方式去教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先从朗诵着手,能将文言文阅读流利甚至背出来会在之后理解文言文有很大帮助。文言文也分为不同类别,有的铿锵有力有的温婉抒情,教师依据不同的文言文的类别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式[1]。例如《滕王阁序》这课文中,写景、抒情自然融合。此文重点珠描绘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以有力的朗读方式来诵读,必将滕王阁雄伟壮丽的景象展现出来,但是文中抒情语段也很多,“潦水尽而寒潭清”等诗句描绘了清幽、淡雅的风景,此处运用温润的情感来读,将自己化为王勃,探索他的内心世界。
3.2注重把课堂教学内容引向生活,从生活中感知:
文化源自生活,用于生活。电视剧《花木兰传》便是根据史书,根据民间广为流传的故事改编而成。教材中的文言文也多半是一些经典的事例,比如《出师表》、《空城计》就是通过叙述故事歌颂古人的智慧和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会对文言文逐句翻译,对不常见的生词逐字讲解,但这种枯燥的讲解学生只能通过死记硬背来熟记,效果不明显。笔者通过已有的教学经验,浅谈看法。教师在上下一堂课前先告知学生要讲哪篇文言文,让学生先自行理解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各种书籍辅助理解,学生可以根据时代背景查找一些课外资料或者查看相关电影。根据文章讲诉的情节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担任编剧、演员、导演、评委、旁白等一些角色,如《廉颇蔺相如传》就可以在课堂上表演。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把文言文翻译成台词,还原成情景再经过老师的讲解不但加深了理解和记忆,也把课本带进了生活,启发了同学们感知生活的意义,不但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探知、表演和创作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3重视文言文的多元化理解,拓展思维:
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看,学习文言文后一般只赞美主人翁的美德,很少从反面去剥析人物的缺点。例如课文《鸿门宴》,传统教学模式老师会告诉学生们项羽鸿门宴上不杀刘邦的原因是项羽狂妄自大、不听忠言、优柔寡断、目光短浅、有勇无谋,是刘邦的有勇有谋、善于用人。辅助时代背景看,后人对此事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刘邦是阴险奸诈的小人,忘恩负义,也有人认为当时项羽不杀刘邦算不得放虎归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特有的阅读体验和理解为先,鼓励学生多元化解读,启发他们的独特见解,还可以设定某一问题开展辩论赛,说明论据是文中哪一字句,这样一来不但激发了同学们对文言文深入探究的欲望,活化了人物形象而且在营造了良好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了学生们的想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自然而然,摸索学习文言文的规律也会变的越来越容易。
3.4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
文言文除了字体、文章不易理解,还存在时空的限制,比如读《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果不解读一下时代背景可能很难理解为什么作者为什么会那么哀愁。时代在发展变化,信息技术被各行各业广泛使用,当然也应该用于教学授课[2]。试想,相比在教室里反复朗读课文、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将文言文和动画技术结合,集声音、图相、文字于一体,后者是不是更立体化更容易被学习和接受?创造生情并茂、活灵活现的教学场景不但能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而且能把文言文和学生们的距离拉近,不再陌生。如:学习《烛之武退秦师》的时候可以放一些高昂的、节奏感强且快的战争曲,营造一种紧张的课堂氛围以至于让同学们感觉身临其境更容易理解文章;学习《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时候除了播放哀伤的歌曲还可以配上图片,比如配波涛汹涌、浪花高涌和风平浪静的大江图片,让同学们体验“大江东去浪涛尽”,待学到“多情应笑我”的句子时可以配一张头发花白的来人等着滚滚江水发呆的图片,情景再现可以让那种饱经沧桑但情怀仍在的风韵展现的淋漓尽致[3]。利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不但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全身贯注地体验文化的熏陶还可以让文言文对同学们产生吸引力,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
4结束语
高中文言中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指导学生去了解文言文的内在含义,引导学生勤于诵读课文善于思考勤于理解词句意思,利用课外时间去增加文言文知识。学生要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想办法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学会在不同的课文灵活运用文言文词句,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知识,通过学习领会到古人源远流长的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
参考文献
[1]李朗平.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有效性思考[J].课外语文,2013,14:134
[2]陈佳.试论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主问题设计[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02:168-170
摘 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教师就要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使学生通过传统的美德,逐渐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教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它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传统文化又凝聚了我国上千年的优秀文化和品德。因此,将高中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想情感,学生在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后,也会提升审美情趣。
一、在教学过程中,深入地挖掘历史知识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将课本知识讲授给学生,这样会使学生只学到表面知识,不能深刻地理解语文教材知识的含义,也不能体会到其思想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到所学知识的其他方面的发展。例如,在司马迁《鸿门宴》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课前预习,并通过查阅资料,对作者和作品有基本的了解,然后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学生会做到条理清晰和层次分明,从而轻松地学习历史文化,并使自身的历史文化修养得到提升。
二、引导学生欣赏传统文化作品,提升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传统文化作品的语言与现代的文学作品语言不同,传统文化作品的语言表达具有复杂性和深刻性,所以学生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就会很难理解文言文的意思,也不能够准确地将文章的含义翻译出来。例如,苏轼的《前赤壁赋》体现对称、均衡思维方式,运用了大量的对偶句,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启发学生去感悟这种思维方式,深刻地体验语言的强烈美感,才能加强文言文语言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思想价值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内容,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语文文化底蕴,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更是新教育背景下培养学生综合发展的需要。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学生也会通过学习传统文化,增强自身的语文素养,开阔眼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地应用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以此来充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语文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并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从而能够热爱语文,同时也形成健全的人格,全面提升自身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教学 实践研究
文言文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自古以来就是汉语文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文言文教学的意义不仅在于文化的传承,对学生的语文素质、审美情趣及健全人格等也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实施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文言文教学仍然是最薄弱的一环,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极为迫切。基于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文言文教学实践进行了如下的思考和探索。
1.联系文言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对学生的文言文学习效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学认为,作为学习动机的心理组成,学习兴趣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进而积极主动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将枯燥的文言文讲出趣味性,不管是受到文中人物的感染,文中名句的触动,还是某字的古今争议等,都可能是学生容易产生探索兴趣的地方。为此,教师课前可进行文章相关的历史典故、文化背景等方面内容的搜索,在课堂教学中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境况,积极进行文章的趣味性探索。也可以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进行角色扮演或者相关的资料搜集。另一方面,高中阶段所选的文言篇目,多以诸子散文等为主,体现出当时的很多社会现实问题。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联系史实和相关背景,在扩充学生见闻的同时,方便其进行系统学习。如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教师可用“秦晋之好”这一成语进行新课的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2.加强文言诵读,增强学生主体感知
我国汉朝学者曾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法作为一种基本文言学习的重要方法,在中国由来已久。所谓的诵读教学,并不是简单的朗读和背诵,而是为了培养语感。文言文具有平仄错落有致之感,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音律感。这对于学好文言文、正确把握古人思想情感都有积极的意义。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熟读精思成诵,培养良好的语感,以此更好地达到对文本全面深入理解的目的。具体来讲,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诵读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自由朗读、全班齐读、教师范读、分角色朗读等,无论哪种方式,都需要读出跌宕起伏和抑扬顿挫之感。如讲授《项脊轩志》,可先由教师进行范读,让学生在倾听的同时,初步把握文章大意;其次,教师在讲解关键词句之后,再由学生进行朗读,体会其中的动人句子所蕴含的情感,如“儿之成,则可待乎”等,多蕴含作者复杂的情感,亦喜亦忧,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弄清楚均表现在何处;最后,再由全班进行齐读,深刻领会文章的主旨和思想情感。
3.认真研读教材,加强文学审美鉴赏
随着语文新课标的深入实施,在高中语文教材中,文学鉴赏的内容逐渐增多,越来越倾向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是高中语文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而且是当代语文教育的发展趋势的客观要求。因此,教材中所选的文言文篇目,都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习意义,教师可以将之作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文学的审美鉴赏。
(1)挖掘文章语言特色
古人做文章讲究韵律,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当然,不同的文言作品有不同的风格,或气势磅礴,或婉约娟秀。教师要在教学中善于对文言文的语言特色进行挖掘,从而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和语言美之美。如阅读王勃的《滕王阁序》,可让学生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绮丽风光进行自由感受和品味,体会字里行间的诗情画意和高远意境,提高学生的欣赏和审美能力。
(2)激起学生情感共鸣
优秀的文言文作品之所以千古流传,并在现作中得以广泛引用,是因为其中所包含的思想境界在今天读来仍能产生情感共鸣,仍与人们的思想情感存在相通之处。教师在教学中要加以合理的引导,建立学生与文言大家情感交流的桥梁,以更好地提升文言文欣赏水平。如诸葛亮“报先帝而忠陛下”的忠心;杜甫“家书抵万金”的忧国思家之情;韩愈《祭十二郎文》的浓郁人性美等,都闪耀着动人的情感之美,都能很好地产生学生思想上的震颤,并逐渐转化为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以更好地探寻古文学之美。
4.加强课外阅读,做好课堂教学延伸
在有限的文言文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实现学生对所学古文内容的“消化”和“吸收”,教师可以引进课外的相关内容,如《语文读本》中所收录的文言文篇目多与教材内容相关,教师可以将之作为一种阅读材料,在课堂上加以引用。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加之教师的引导,不仅能让学生对课文进一步加深理解,而且能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有效扩展阅读视野。如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项羽的鲜明人物个性,在讲授《鸿门宴》时,可联系《垓下之围》等。
5.结语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促进有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远远不止以上几种。高中语文教师要善于总结文言文教学的不足,在实践教学中积极进行方法探索,制定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此改变文言文教学的沉闷气氛,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文言学习兴趣,增强实际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璐.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率[J].学周刊,2014,02:150.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诱思探究法;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267-01
我国的文言文有着显著的东方文化特征,而且它作为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文化的载体也由来已久,因此文言文作为高中语文的重点内容合情合理,但是对它的学习和掌握却是影响我国高中学生语文成绩的一大障碍,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一是学生从心理上畏惧文言文的学习和考试,二是高中语文老师的文言文教学模式不合理,而且仔细分析之下学生畏惧文言文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后者的影响继而产生的这种现象,高中的语文老师在讲解文言文时重点放在实词、虚词和文言特殊句式上,将这些内容从整篇文章中拿出来整理之后让学生记忆,进而久之这种枯燥无味的学习模式就会消磨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发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文言文的内容和文化内涵,慢慢的就变成了一个难点,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高中语文老师对文言文的讲课模式必须改变[2]。笔者在文中讲述了一种诱思探究式教学模式,以期能够解决当下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尴尬境地,切实提高文言文的教学质量。
一、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
诱思探究法是一种新型的启发式教学模式,将为师之道和为学之道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并且能够有效的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品质素养和丰富学生的知识内涵。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老师传统的教变成诱,把学生的学变成思,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3]。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高中学生的心智已经逐渐成熟,他们对事物的第一印象特别关注,对文学作品更是如此,因此老师要准确的把握高中生这一心理状态,顺势引导以此提高教学质量。老师在文章进行讲解之前要有一个新颖的开篇话题吸引学生的注意,例如在讲解白居易所写的《琵琶行》时可以设计一段和学生较为贴近的开场白:“音乐作为世间最为灵动的事物,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着,但是却可以用文字将其中的人生经历和丰富的情感演奏的淋淋尽职,我们作为音乐的聆听着,应该怀着怎样的心情去体会作曲家的情感,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音乐”,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准备好一段节奏舒缓的世界名曲,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听完之后让学生用简单的一段话描述自己听到这段音乐,也可以用言语表述,这样就会让学生感觉课堂的气氛十分轻松愉悦,心情舒畅才能有好的学习效率。这一环节过后老师再适当来引入白居易的这篇《琵琶行》,学生就会想要迫切的知道如何运用自己的情感和文笔来描述耳边优美动听的音乐,这样让学生产生一种渴望学习的心态,尽管是文言文,他们也会努力去学习和理解文中晦涩难懂的语句和情感,老师要以此为契机为学生详细的解答问题,满足他们内心的求知欲望,这样的文言文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2、合理提问,促进思考
适时的提出问题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思考解惑能力,在《琵琶行》这篇文章中学生会学到一个全新的名词――通感。老师在解释这个新的修辞手法时不要简单的把它的概念读给学生,要合理的去引导学生对种修辞手法加以思考,例如可以提问:“人们的感觉有哪几种,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能否实现合理的转化”,给学生留一些思考的时间,等他们回答好这一问题之后继续引导提出问题,“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个时候学生往往就开始在自己的身边寻找,或者在学过的文章中寻找,这种提问式的课堂教学是学生将以往的知识和现在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不当加深了新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对学过的知识也温习了,这样一举两得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也让学生不再对文言文都说畏惧感。
3、思维迁移,解决要点
在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老师要能够运用合理的故事情节把学生的思维迁移到文章当中,这里要适当的提一点,迁移学生的思维主要的手段就是运用多媒体教室将文章的内容转化为视觉上的画面,让学生能够设身处地的感觉到文中描述的人或事。比如在讲述《苏武传》的时候老师可以从网上下载优质的视频资源,让学生切实看到北海的生态环境,如果是现代的人到了北海去生活,那么他能够像苏武那样坚持下来吗?还会保持那种昂扬的生活斗志和不屈的精神吗?老师将文言文中主人公的生活环境摆到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想这样的环境自己能够生活下去吗?他们会把自己和主人公作对比,以此来拉近学生和文言文之间的距离,当学生在心理上对主人公的精神产生崇敬之时,老师再开始讲述这篇文言文,学生对它的感觉就已经非常熟悉,学习起来也更加容易,对文中的环境描写也理解的更加到位,继而有效的提高文言文的课堂效率。
二、结束语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诱思探究法越来越受到高中老师的关注,文中对诱思探究法在高中语文文言文中的应用做了详细的阐述,到目前为止学术界对文言文教学模式的研究还不成熟,而且能够运用的方法也不多,因此笔者在结合了自己的实践体会之中,提出在高中文言文中应用诱思探究法进行教学,希望它能够提高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并且起到切实有效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景量.诱思探究法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J].四川师范大学.2012(0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