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3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唐朝,白居易《长恨歌》。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唐朝,白居易《长恨歌》。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宋朝,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唐朝,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宋朝,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夜来幽梦忽还乡。宋朝,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来源:文章屋网 )
1、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3、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4、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来源:文章屋网 )
金舌浪君
急雨追乘杨柳,宿云交掩都城。老树翻根衔酒帜,荒岭倾石啸虎声。风吹草木晾。
擎烛频推虚牖,临轩又摄青灯。置酒拥书三万卷,击剑行歌六亿兵。而时夜色明。
对比悦读
辛弃疾原作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百科名片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词牌名,原曲调已散失。原乐曲出处为唐时龟兹部所作《秦王破阵乐》之节选。五代两宋时期的李煜、晏殊、辛弃疾等多位著名词人为之填词,多流传于后世。
诗词文赋
鹧鸪天
庄畅宇
秋尽红飞寂寞池,群芳独羡小梅枝。疏横花影楼前卧,暗自香风阶下驰。
云拢髻,雪凝脂,几经魂绕识君痴?纵然卿死不怜我,我自怜卿到死时。
对比悦读
辛弃疾原作
万事纷纷一笑中。渊明把菊对秋风。细看爽气今犹在,惟有南山一似翁。情味好,语言工。三贤高会古来同。谁知止酒停云老,独立斜阳数过鸿。
百科名片 《鹧鸪天》又名《思佳客》《思越人》《醉梅花》,此调很像两首七绝相并而成,唯后阕换头处稍变。双调五十五字,前后阕各三平韵,一韵到底。上阕第三四句、下阕第一二句一般要求对仗。鹧鸪,鸟名,看上去像雌野鸡,头像鹌鹑,胸前有白圆点,背毛有紫赤浪纹,足黄褐色。古人谐其鸣声为“行不得也哥哥”,诗文中常用以表示思念故乡。
钗头凤
山野文香
村房旧,亲娘守,劲风茅落天棚漏。回家望,探兄长,独倚东墙,欲筹银两。怅,怅,怅。
亲朋手,泥浆斗,雪飘风冷棉衣透。花厅敞,紫砖亮,请母堂坐,宴宾杯响。赏,赏,赏。
对比悦读
陆游原作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夜是那么的漫长,月,是那么的朦胧,全世界都那么孤独,仿佛全世界只有我一个人,和一颗心,它正倾听着远古,倾听着整个乾坤。
夜,很静,流星不时地在天空中划过,一颗流星从夜空中划过,拖着影约的星光,它,将我引进了远古,引进了心的乾坤。一阵风吹来,三国时蜀国的丞相诸葛亮便在我眼前,影约呈现,我听到了,听到了他轻声吟诵的<<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文达于诸侯."又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诸葛亮,这三国时蜀汉政治家、军事家,他不但被封建统治者作为“贤相”的楷模加以宣传,而且给我做出了我们后人处世立身当之无愧的典范。
又一阵风从心灵深处吹来,吹走了一代“贤相”诸葛亮,有吹来了一代奸雄曹操、他轻声地读着他著名的《求贤令》“为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又在影约间听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又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位三国时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的雄壮的声音不断地在我耳边回响,回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哦,原来是稼轩居士辛弃疾在狂吟,又听得一两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这位爱国词人气势豪放,真不愧为豪放派的代表,和苏轼并称“苏辛”。才欣赏《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子》,又倾听《南乡子登宗口北固亭有杯》“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后又来一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位伟大的词人不仅给我带来了心得激情,而且还给我树立了爱国的榜样。
忽然一声“无言独上西楼,日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深秋。”啊,原来是多愁善感的五代时南唐国主,李后主??李煜的《相见欢》,其诗文透露出诗人亡国的悲痛和哀思,又言“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听了这几句诗,我不由得为李煜感到悲痛,那悲痛里的忧伤,那忧伤里的深沉。
这不是文山先生文天祥吗?只见他满怀一身爱国情怀,在此激情荡漾“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好一首《过零丁洋》,虽是短短几句,却表现出作者心中说不完,言不尽的爱国情怀。“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的诗句表现出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封建阶级的忠贞气节,为后人传颂,更为后人赞扬,他的一身正气永垂不朽,万古流芳……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狂笑,震荡世界的狂笑,谭嗣同为了祖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他虽然走了,但是他的心还在,他的正气还在,它们永垂不朽,为后人指引一条成功的光明大道!“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岸,朝天阙。”长叹,震动心灵的长叹,岳飞以他的忠心赤胆为国为民,但他却被奸臣所害。他向我哭诉,我听到了,倾听到了他那未尽的正气和永久的长叹……
我听,故我存在;
我倾听,故我快乐;
我快乐,故我在远古不想回来;
在远古,倾听,你能明白?
一、知人论世,洞察生活
古典诗歌中提到的内容反映的是诗人的真实生活经历,是诗人情感和世界观的真实展现,由此可见教授古诗词不可只拘泥于词句的背诵,而要深挖下去,探讨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个人经历和创作意图。《孟子》中提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只有洞察诗人的人生,才能更好地品读诗歌。
学习《观刈麦》一诗的时候,如果能够联系诗歌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创作风格来鉴赏,就能更好地理解此诗。《观刈麦》是作者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元年创作的诗歌,当时他担任周至县的县尉,是一个负责征收赋税的小官,因此他对于当时普通劳动者所遭受的苦难十分了解。他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记录了下来,这才有了这首《观刈麦》。白居易之所以有如此的敏感度,能写下这样反映民间疾苦的诗歌,和他的诗歌创作理念分不开。白居易和当时的诗人元稹合称“元白”,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继承了杜甫现实主义文W传统,在诗歌创作的时候能够直面真实的生活,在笔下展现被激化的社会矛盾,反映民众的疾苦。不仅如此,新乐府诗歌取材典型、形式通俗、语言浅显,改善了当时诗坛萧条的现状。当时有很多诗人喜欢写寄情山水的诗歌,很少有如白居易一般关心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诗人,如果能够理解唐诗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写作风格,学生就不难理解这首诗歌的意味。
知人论世的方法能促使学生设身处地思考作者的创作情况,从诗人的角度进行分析,这样能减少学生和诗歌之间的隔膜感、距离感,促使学生更好地感悟诗歌。
二、破译典故,感受意蕴
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和古人产生情感共鸣。由此可见分析诗歌的典故可以促使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意蕴。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运用了大量典故,如果能让学生从典故入手解读诗歌,则能促使他们更好地感受诗歌意蕴。“醉里挑灯看剑”,从诗歌的一开头便奠定了豪迈的基础,刘斧《青锁高议》中提到了“男儿慷慨平生事,时复挑灯把剑看”,故此“挑灯看剑”指代豪迈之事。“八百里分麾下炙”借用了《世说新语》里和王恺有关的典故,王恺和他人比赛射箭,用牛作为赌注,射中目标就杀牛吃,吃完立刻就走,这个举动展现了豪迈之气,辛弃疾运用这个典故也表现了豪迈之情。“马作的卢飞快”中的“的卢”指的是一种烈性的快马,“弓如霹雳弦惊”运用的是《南史》中曹景宗的典故,曹景宗在年少时经常骑如龙的快马,拉开弓箭发出霹雳一般的声音。从这首词所用的典故可以看出,作者所用的典故都和豪迈之情有关,体现了壮士征战沙场的豪迈之情。由此可以感知这首词的意蕴,作者描绘了勇往直前的将军形象,表达了杀敌报国的理想,抒发了壮志未酬的无奈之情。
学者黄永武认为,运用一次典故就相当于将某一个故事或象征重新认同了一次,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借助典籍弄清楚典故的出处,搞清楚作者运用典故的情意,品味用典的巧妙之处。
三、比较赏析,深化思维
初中生在阅读诗歌的时候常常会遇到阅读不充分的情况,不能揭示诗歌中的妙处,但是通过比较阅读却能够弥补这个问题。
《木兰诗》是乐府诗歌的代表作,展现了花木兰这样一个巾帼英雄的形象,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尝试将诗歌和另一首乐府诗歌《陌上桑》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可以发现,这两首诗在主题和人物形象上有相似之处,都体现了对命运的抗争,但是对命运的抗争方式有所不同。《陌上桑》中的罗敷勇敢地拒绝太守的行为,抵挡住了荣华富贵的诱惑,机智地用夸耀自己丈夫的方式拒绝了太守。《木兰诗》中的女主角面对“阿爷无大儿”的情况,毅然决然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展现出了有担当的一面,在封建社会女扮男装被视为反常行为,花木兰秘密从军,体现了她的智慧和不向命运妥协的精神。由此可见这两首诗歌中的女主人公虽然行为不同,但是都具有相同的性格特点。
学者冰心提出,通过比较阅读能得到启示,获得体会。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也可以发现单一的阅读无法获得新的收获,而使用比较阅读法却能帮助学生辨别诗歌优劣,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
一、近三年高考诗歌鉴赏题比较分析
二、命题特点分析
综观上表,不难发现,近三年的诗歌鉴赏题,呈现出以下的命题特点:
(一)思想情感,地位突出
从考点的分布来看,考查的重点依然是诗歌的思想情感,在七套试题中,有六套题直接考查思想情感,其设问如下:
1.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金陵望汉江》
2. 这首诗与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题材相似,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请指出二者的不同之处。《内宴奉诏作》
3. 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4. 这首诗的后两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残春旅舍》
5. 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阮郎归》
6. 两首诗都写到“灯前”,这两处“灯前”各自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含山店梦觉作》《宿渔家》
(二)淡化技巧,重在理解
“表达技巧”考查点,设问方向明确,答题口径小,关联思想内容、情感、结构等考点,凸显全篇意识和结构意识。命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总体上观照诗歌,以防止考生断章取义,对诗歌进行断层、割裂式理解。
如2016年卷II的第9题,题目既突出了内容(曹霸的高超技艺),也强调了结构上所起到的作用(铺垫),引导学生不偏离“烘托渲染、衬托对比”这一考查方向。2014年卷II题目将手法技巧与诗歌的情感直接关联,设问明确具体,突出“用什么手法”来表现情感,使学生有效避开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角度)这条思维误区,达到了考查“虚实相生”的目的。
(三)大家当道,唐宋风采
从时代、作者以及体裁来看:唐宋诗占据主导地位,宋词偶有涉及。入选的既有李白、杜甫、韦庄、岑参这样的大家之作,也有一些非主流的边缘作品。 从题材来看,写景抒怀诗、羁旅之思所占比重较大。
(四)对比赏析,
比较鉴赏题型在近几年高考题中频频亮相,它既是高考命题的亮点,亦是难点。亮点在于它和教材的完美衔接,如2015年卷Ⅰ岑参的《送武判官归京》和2016年卷Ⅲ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都是名家的代表作品,虽源自初中教材,但由于是考纲规定的背诵篇目,学生并无遗忘之感。难点在于它是能力的考查,要求对比分析两首诗歌,,难度加大。考生难以找准差异,容易遗漏要点,答题准确率下降。如2015年卷Ⅰ要求学生对比分析景物描写的角度,2016年卷Ⅲ着眼点在于情感基调,两道题目都不易拿满分。
(五)题型多样,稳中有变
2016年卷Ⅰ《金陵望汉江》可归结为意境赏析类题型、情感及作用类题型,卷Ⅲ《内宴奉召作》可归结为炼字型、比较鉴赏类题型,卷Ⅱ则可归结为思想内容概括分析型。在这些题型中,作用类题型的命题导向性很明显,如:
1. 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2014全国卷Ⅰ《阮郎归》)
2. 诗的尾联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2015全国卷Ⅰ《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
3.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016全国卷Ⅰ《金陵望汉江》)
其中,2015年与2014年的命题设问方式相同,都立足于从情感角度考查诗句所起到的作用,2016年的设问方式虽有明显的变化,表面上是在考查“用意”,但实为“作用”的考查,可以看成是作用类题型设问的一个变体形式。
三、思想情感分析
唐宋诗词,灿若星河,诗人因个体差异、人生际遇以及景、境、时代大环境的不同,诉诸于笔端的情感也不尽相同。有人忧国伤时,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有人愤世嫉俗,蔑视权贵,归隐田园;有人漂泊天涯,客居异乡,难遣思乡之苦。正所谓“人生百味皆入诗,一枝一叶总关情”。在丰富的诗歌意蕴面前,备战高考的学子便显得无所适从。因而,把握高考命题的情感取向,对高考的指导意义是非凡的。
(一)近三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分析(见表2)
(二)情感取向分析
1. 总体特点
观照大我,不忘小我是情感取向的总体特点。以上7套考题中,既有符合时代主旋律的大我情怀,也有洪荒宇宙中小我的浅唱低吟。如李白在《金陵望汉江》中既歌颂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的伟绩,也不忘表达太平盛世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之情;岑参在《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中将大我的忠君报国之志与小我的思念家乡之情巧妙结合;韩在《残春旅舍》中既表达兢兢业业、不负朝冠之志,也抒发客居旅舍的寂寞之情。在这些诗歌当中,抒情主体有意识地凸显“大我中的小我,小我中的大我”,使情感变得丰富而立体,既丰富了诗歌的意蕴,也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而曹翰在《内宴奉诏作》中表达出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豪情以及杀敌报国的刚毅之志,更是时代所弘扬的主流精神。因而,从情感取向来看,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作品不容忽视,既要观照大我情怀,同时勿忘小我之志。
2. 情感分类
近三年全国卷诗歌鉴赏题思想情感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家国情怀,以岑参《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和曹翰的《内宴奉诏作》为代表;②羁旅之感,以韩的《残春旅舍》和韦庄《含山店梦觉作》为代表;③闺中愁情,以无名氏的《阮郎归》为代表;④赞美技艺,以杜甫的《丹青引赠曹将军霸》为代表。
(三)学生对情感的把握度分析
以2016年全国卷Ⅰ诗歌鉴赏题――李白的《金陵望汉江》中的第9题为例分析:
1. 问题(第9题):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2. 参考答案:①作者以水无巨鱼代指世无巨寇,表达了对大唐一统天下、开创盛世伟绩的歌颂; ②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在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3. 学生答案展示
生1: ①诗人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说明了此时危害国家的巨寇已经得到了铲除,中华上下呈现出一派和谐安定的景象,故有罢钓竿之举。②表达了诗人对和乐生活的赞美,对和平安定生活的歌颂,突出了全诗的主旨。
生2:①将任公子昔日垂钓与现今无鱼可钓作对比,突出了当朝正处盛世之中,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昌盛的赞美之情。②作者以任公子自比,希望能像他一样大展才华,为国效力,表达了诗人渴望入仕的心情。
生3:①以任公子无鱼可钓喻国无巨寇,天下安宁。②表达出诗人对盛世太平气象的赞美与慨叹,以及自己不能为盛世献力的遗憾,进而传达出诗人渴望为朝廷重用、积极入仕的情感。
从以上作答情况来看,学生对本联情感的把握基本上是准确的,但是也存在理解概括不全面,表达欠精准的问题。
四、对复习备考的指导借鉴意义
历年的高考试题,都会成为各省市备考的标杆之作,给高三教师2017年的高考备考提供了借鉴指导意义。
(一)真题的范本作用
模拟试题的命题方式、考查点应与高考真题保持一致。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训练中熟悉不同考点的设问方式,分清题型类别,树立答题意识,规范答题步骤。
(二)易混术语,厘清概念
试题中经常会涉及到一些易混淆的术语,如烘托和渲染、衬托和对比、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及表达技巧等,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厘清这些概念的不同,并通过习题反复强化训练,从而达到使学生能分清细微差别、准确认知的目的。如2016年卷Ⅲ中涉及到“情感基调”这一术语,如果学生不清楚“情感基调与思想情感”这两个概念的差别,就会答非所问,简单地用具体的思想情感来取代情感基调。
(三)知人论世,但忌先入为主
近三年的诗歌鉴赏题,大部分是名家之作。如李白、杜甫、韦庄、岑参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诗人,学生潜意识里会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鉴赏方法,但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势必也会带来忽视文本而“先入为主”的套板反应。如有些学生只要解答杜甫的诗歌,答案中就一定会出现“忧国忧民”四个字,解答李白的诗歌,则离不了“浪漫主义”,先入为主,架空文本而错误解读。
(四)同类题材,分层比较阅读
关键词:辛弃疾词;爱国情结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5-0004-02
辛弃疾,字稼轩,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词现存600多首,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他独创“稼轩体”,确立了豪放一派,影响十分深远。早期受朝廷重用时写下了《美芹十论》、《九议》等抗金北伐的建议书,中后期深感壮志难酬,写下了大量的爱国词,如《水龙吟》《渡江天马南来》、《水调歌头》(千里渥洼种)、《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其爱国词覆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题材的广泛性是一大特色。辛弃疾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后人遂以“苏、辛”并称,历史上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有人这样评价过他:稼轩者,人中之杰,词中之龙。可见辛弃疾的词,尤其是爱国词对后世的影响。
一、稼轩词的爱国情愫
(一)念念不忘家国之忧
中原沦陷,山河破碎,使词人整日忧心忡忡。他白日纵目万里江山,是“剩水残山无态度”(《贺新郎》) ,“献愁供恨,玉簪螺髻”(《水龙吟》) 。他夜不成寐,所闻所感是“狂风悲歌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送友人赴汉中,他抚今追昔说:“追亡事,今不见,但山川满目泪沾衣。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木兰花慢》)无论出仕江湖或归隐家园,魂梦所系者,依然中原故土;念念萦心者,还是家国之忧。
(二)对朝廷和现实政治的不满
南宋朝廷的妥协退让政策让辛弃疾的内心极为不满。每当主和势力得逞,必有大批爱国志士投闲置散,稼轩于此深有体会。因此,他的作品中时时迸发出岁月蹉跎、壮志空怀之愤,常常激荡着请缨无门、报国无路之恨。他的词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征战沙场的抱负和为国出力的愿望,也有心愿不得实现得无可奈何。面对这样推行苟安政策得朝廷,辛弃疾只能在词里面用不满和讽刺表露自己爱国情怀,寄情于词。
(三)实现中国大一统
“还我河山”,是那个时代的最强音。稼轩以词勉友或自励,总鸣响着却敌复国的呼声。复兴统一祖国的崇高理想与南宋只顾偏安现实,使辛弃疾一度沉浸在愤激之中。恢复中原,统一中国是辛弃疾反金扶宋的核心思想,也是稼轩词的最主要的主题之一。辛弃疾的词在这方面集中体现了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在辛弃疾看来,统一是为趋势,那么南宋应该奋发图强,抓住机会在“方离方和之际”,去完成统一大业,“国家有屹然金汤万里之固”,而不至鹿死他人之手。这种国家一统的爱国思想是辛词爱国情怀的体现。
二、稼轩词的艺术表现
(一)鲜明的意象
鲜明独特的意象往往体现出诗人的个性风格,从辛弃疾词里面出现的人物意象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内心苦闷,不满现状的意旨。他的词人物意象主要有三个:1、功成名就的英雄。辛弃疾在词中多次引用孙权这个人物意象。辛弃疾借自己心中的理想人物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抱负,渴望能有一片沙场,让自己也达到“坐断江南战未休”的目的,喊出要求奋发图强的呼声。2、壮志未酬的英雄。这个辛词中出现的比较多,如《贺新郎》中的“我最怜君中宵舞”中的祖逖、刘琨,闻鸡起舞、击楫中流,渴望收复失地,但最终却折戟沉沙。想当时,统治者以和为贵,像他这样的抗战之士只能空发感慨。全词虽气势磅礴,语气慷慨激昂,这无非是吐胸中的块垒,抒发自己有才不能施展的苦痛。3、归隐山林的隐士。出世与入世,从来都是有志之士的两种选择。从他的《卜算子》及《水龙吟》等就可以看出,词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对耕作之乐不过是无奈之语,其中包含了作者报国无门的感慨。在辛弃疾的词里还有着大量的军事武器的意象,如“雕弓挂壁无用”,“长剑铗,欲生苔”(《水调歌头》),“腰间剑,聊弹铗”(《满江红》)等,大量军事意象构成罕见的军事奇观,表露了辛弃疾的内心世界。从辛弃疾独特的词的意象就看出辛弃疾把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
(二)独特的风格
辛弃疾是一位以豪放见长的词家,然而他的词是立体的,多样的,既有“横绝六合,扫空万古”的豪放,也有“丽绵密,缠绵婉转”的婉约。辛弃疾继承了苏轼的豪放词风,但是由于个人气质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豪放词迥然不同。苏轼的豪放词豪放中见洒脱,旷达。辛弃疾的豪放词则是豪放中见慷慨悲壮沉郁,气魄雄大,一个是士大夫文人之词,一个是军人英雄之词。虽然辛弃疾的词和其他豪放词人一样豪放万丈,有气势,但辛弃疾的豪放词在昂扬奔放,“雄壮”之余,尤重“悲壮”。此乃时代使然,个人遭遇使然。当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戮力驱金复国,然而南宋朝廷苟安现状,爱国志士报国无路,辛弃疾秉性执着,“一片丹心不厌,一腔悲愤难平”虽师庄学陶,终神随屈子,是以而为词,“雄壮”之余,必宗“悲壮”,如《破阵子》,题曰“赋壮词以寄”,看其“吹角连营”一下,确乎一路雄风,至壮至刚,可谓豪放,然结合“可怜白发生”,一声嗟叹,文情陡落,仍然化“雄放”为“悲壮”。辛弃疾又是战将,其豪放词乃英雄之词,主刚劲崇伟之美,而融合豪婉,自铸新词。稼轩词的风格把辛弃疾的爱国情结升华到一个更伟大的高度。 三、稼轩爱国词的成因
(一)现实的惨痛经历
辛弃疾出生在被异族长期蹂虐的北方,有者一颗比其他词人更强烈的收复河山的愿望。他出生时,家乡已经被金人占领,所以从小饱受欺凌痛苦的他有着比其它文人更加强烈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报效国家的爱国之志。但是当时的朝廷却在战、和之间游移,朝廷被主和派占据,苟安政策成为当时的政治趋向。宋朝百姓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百姓“怨已巨、恨已深、怒已盈”。正是这样的现状让辛弃疾写下了很多抒发自己爱国之志的词。满腔的抱负和款款爱国之心被践踏的无奈都融入他的词里。因此我们可以看到是南宋这样的现状和这样的时代背景造就了这样一个词人,他的爱国情结在词里得到最大的展现!
(二)民族文化的深刻影响
天下一家,华夷同体。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华夏文化是当时的思想主流,在思想上抗暴救民,伸张正义,反对民族压迫。金国伐宋燃起战火,大肆征兵,摧残劳力,百姓怨声四起。这就使辛弃疾在思想上强烈的不满,有着驱敌御辱的深切愿望。在当时“王天下”的模式下,“大一统”的国家思想是当时士大夫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愿望:天下归一,君王一体。南宋偏安一隅激起辛弃疾强烈的抗金恢复的愿望。另外,在中国几千年的华夏文化中,渴望英雄,赞美英雄是永恒的主题。从尧舜禹开始,华夏民族就是一个多灾多难的民族。在现实世界上受苦受难使他们在精神上渴望英雄的出现,渴望救世主。因而,在辛弃疾这样有识之士心里,杀敌报国成为他们最高的愿望和追求,他们渴望成为英雄来救民于水火之中。因此,辛弃疾从来都不曾放弃这个目标。
综上所述,辛弃疾一生都在为收复失地、统一祖国不懈的斗争,他的文学创作也密切地联系着他的事业和理想。,将抗战救国作为词的重要主题,用词反映了时代精神、人民情绪,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
词人不幸,但词坛幸。正是辛弃疾的这种爱国情结,感染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爱国志士。每当国家危难之时,民族受到欺侮之时,他的词就像一曲前进的号角,鼓舞着人们奋斗不息。
参考文献:
[1]万光治,徐怀安.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4.
[2]唐圭璋.唐宋词鉴赏辞典[Z].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
[3]俞兆鹏.壮志未酬 落魄江湖:南宋爱国诗人刘过[J].南昌大学学报,1997(1).
比喻就是打比方,将甲事物比作乙事物,从而达到生动、形象、浅显的目的。比喻是写文章时最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用在记叙、说明、描写中,能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可感,给人以鲜明的印象;用在议论文中,能使抽象道理变得具体,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比喻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中也多次出现,创造了感动人心的艺术佳境。
何玥颁奖辞: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后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赏析】 颁奖辞中,“你捐出自己,如同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清香”,把12岁的何玥姑娘比做花朵,对其生命过早地凋零给予同情;“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翔”,这里又把何玥比做天使,多么美丽的意象,对她有一颗善良之心给予高度赞美。
对偶,是指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对偶根据上下句的形式可以分为严对和宽对。
高淑珍颁奖辞: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有了爱,小院里的孩子一天天茁壮起来。你的心和泥土一样质朴,你洒下辛苦的种子,善良会生长成参天大树。
【赏析】 颁奖辞中,“粗糙的手支起课桌,宽厚的背挡住风雨”,用对偶句的形式来热情讴歌高淑珍十多年来致力于教育的精神,同时通过一个对偶句将这个农村妇女耗尽家产,矢志不移,致力于残疾儿童教育的艰辛具体化,语言闪耀着凝重典雅的光芒,给观众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陈斌强颁奖辞: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有一天,妈妈的记忆走远了,但爱不会,它在儿女的臂膀上一代代传承。
【赏析】 “小时候,这根布带就是母爱,妈妈用它背着你。长大了,这布带是儿子的深情,你用它背着妈妈”,这句颁奖辞开篇就以一副宽对来表达陈斌强的反哺感恩之情,语言整饬,读起来朗朗上口。
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运用对比,能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陈家顺颁奖辞: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你乔装改扮,却藏不住心底最深的惦念;你隐姓埋名,可我们都知道你是谁,为了谁。
【赏析】 “为乡亲卧底,你吃遍所有的苦,为百姓打工,你换来群众最多的甜”,这里将“苦”和“甜”形成鲜明对比,凸现陈家顺当官为民做主的思想,心系百姓的公仆形象,在对比中表达了对陈家顺的崇敬之情。
双关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性和同音(或音近)的条件,有意识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使其言在此而意在彼的修辞方式。双关分为“语意双关”和“谐音双关”。双关可使语言表达得含蓄、幽默,而且能加深语意,给人以深刻印象。
周月华、艾起颁奖辞:她背起药箱,他再背起她。他心里装的全是她,而她的心里还装着整个村庄。一条路,两个人,二十年。大山巍峨,溪水蜿蜒,月华皎洁,爱正漫漫地升起。
【赏析】 “月华皎洁,爱正漫漫地升起”这句巧妙地从获奖者的名字切入,一语双关,意境优美,韵味无穷,真是让人拍案叫绝!
在说话或写作中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诗词名句、人文典故等,是提升文章内涵和增加语言可读性的途径之一。巧妙地引用古代诗文,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增强说服力,增添文采。引用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林俊德颁奖辞: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赏析】 “平沙莽莽黄入天”“将军金甲夜不脱”这两句引自唐代诗人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表现林俊德长期工作在狂风怒吼、黄沙飞扬的绝域大漠这样恶劣的环境,以及重任在肩、以身作则的科学精神;而“剑河风急云片阔”引自岑参的另一首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颁奖辞直接引用古诗名句,尺幅之间,文采飞扬,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化用,是写作中经常使用的艺术手法,通过化用,可以使原有的句子在新的表达载体上又一次焕发出夺目的光彩。化用有了自己的“创造”成分,更显文采,可增强语言的意蕴。
高秉涵颁奖辞: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少小离家,如今你回来了,双手颤抖,你捧着的不是老兵的遗骨,一坛又一坛,都是满满的乡愁。
【赏析】 这一则颁奖辞化用了余光中《乡愁》中的“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的诗句和“近乡情更怯”“少小离家老大回”等古诗意境,恰到好处地表达获奖者高秉涵和他的战友们浓浓的乡愁,语言典雅,古韵悠扬,耐人寻味。
拟物是根据情感的需要,故意把人当做物或把此物当做彼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借助拟物的手法,既可以增强语言的绚丽色彩,鲜明地表达作者的喜怒爱憎情感,也可以激发读者的想象,对描写的事物产生鲜明深刻的印象,感受着作者的强烈情感。
李文波颁奖辞: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任凭风吹浪打,却只能愧对青丝白发。你也有梦,可更知肩上的责任比天大。你的心中自有一片海,在那里,祖国的风帆从不曾落下。
【赏析】 “二十年坚守,你站成了一块礁石”,这一句运用拟物辞格,说李文波站成“礁石”,形象生动地表现了获奖者李文波以透支生命、牺牲青春和家庭幸福为代价,长年坚守在祖国南疆的感人事迹,“礁石”一词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语言实际运用中,有时在一句话或一段话里,把几种辞格结合起来使用,这样可以把事物记叙得更加具体、生动,把道理阐述得更加深刻、透彻,把感情表现得真切、动人。在“感动中国”人物颁奖辞中经常使用这种技法。
罗阳颁奖辞:如果你没有离开,依然会,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多希望你只是小憩,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你听到了么?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
【赏析】 “带吴钩,巡万里关山”化用李贺《南园十三首》中的诗句“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醉一下再挑灯看剑,梦一回再吹角连营”化用南宋辛弃疾词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诗意地表达了罗阳同志以航空报国的赤子情怀,称赞他以国家之振兴为己任,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将自己的全部精力和生命都奉献在了工作岗位上,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奉献精神。
“那战机的呼啸,没有悲伤,是为你而奏响”这一句运用了移情的修辞手法,所谓移情,是指为了突出某种强烈的感情,有意识地赋予客观事物一些与自己的感情相一致,但实际上并不存在的特性,这样的修辞手法叫做移情。运用移情修辞手法,首先将主观的感情移到事物上,反过来又用被感染了的事物衬托主观情绪,使物、人一体,能够更好地表达人的强烈感情,发挥修辞效果。
在这则颁奖辞里,把“悲伤”这一用于人的思想感情的词语用到了战机上,表现出国人化悲痛为力量的决心,以完成罗阳未竟的事业。
而中学《语文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中也提到:“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感。”那么,如何有效地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呢?以下是我的几点看法:
一、利用显性素材,因势利导,培育爱国情感。
语文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总是带有一定的人文性,寄寓一定的褒贬、爱憎。其中不乏主张祖国统一民族团结,歌颂革命,颂扬廉洁为民,以死事国,忠贞不渝等内容。对于教材中一些十分明显的爱国主义内容,我们应该及时、充分的予以开发利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通常情况下,中学语文教材阅读部分的课文中,显性素材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想的常见以下几种类型。
(一)反映祖国山河壮丽、资源丰富的。如光未然的《黄河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郦道元的《三峡》等。《黄河颂》中,作者在赞颂黄河对中华儿女的哺育之情及其雄浑壮阔的气势等方面赞美了黄河的伟大坚强,表达了对黄河、对我们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的情感;《三峡》中,郦道元则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以上内容的学习,足以激发学生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热情。
(二)反映眷念祖国、热爱故土的。如端木蕻良的《土地的誓言》、都德的《最后一课》等。《土地的誓言》中,作者通过忧伤、舒缓的回忆,强烈、急切近乎呐喊的誓言,抒发了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对沦丧于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正在倍受蹂躏的家园的深深眷恋,发出来热血男儿誓死为假想敌解放战斗到底的铮铮誓言。家国之痛,民族之恨和强烈的爱国情感跃然纸上;而都德在《最后一课》中,则是借助小弗朗士和乡村教师韩麦尔先生这两个典型形象,真实的反应了法国沦陷区的人民对惨遭异族统治的悲愤和对祖国的热爱,集中表现力法国人民崇高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些课文都是对爱国主义情感最直接的抒写。
(三)反映爱国志士忠心为国、尽忠尽力的。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文天祥的《过零丁洋》、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等。“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回戌轮台”让我们看到了陆游对国家的赤胆忠心;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则集中体现了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大义凛然的情操、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强烈的爱国主义激情。 “醉里挑灯看剑”的辛弃疾,虽将满腔爱国热情和慷慨激昂、牢骚不平之气熔铸于诗词之中,抒发了其报国无门的痛苦和悲愤。却又在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语句中在县里自己的豪迈;这些大诗人既是学生学习的榜样,他们的诗词同样是进行爱国教育的最好名言警句。
可见,充分利用教材中显性的爱国主义素材去感染、熏陶学生的心灵,是语文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途径。
二、挖掘隐性资源,潜移默化,引发爱国情感。
语文教材中,有些课文用形象的语言像我们介绍了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有较强的趣味性;有些课文则通过故事的形式叙述事请,哲理性较强。这些课文从内容上看,似乎与爱国主义没有什么关系,但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独具慧眼,挖掘隐性资源,仍能够从这些隐性资源中发现所包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常见以下两种类型。
(一)借助民俗介绍,抒发爱国情感。如沈从文的《云南的歌会》、汪曾祺的《端午的鸭蛋》、刘成章的《安塞腰鼓》等。在《云南的歌会》中,作者通过对云南民俗风情的介绍,用精妙的文笔描绘了三种不同场面的民歌演唱,对每一个场面的描写都各有特写。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对自然、对人、对艺术的品味与赞赏。既能够引导学生关注民俗,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无穷乐趣,还能增强学生的民族感情。而《端午的鸭蛋》一文中,作者以朴实淡雅的笔调描写了家乡端午节煮鸭蛋的风俗。小孩子戴上又黄又大的鸭蛋,不只是为了吃,而是过节的象征,胸前鸭蛋也是过节漂亮的装饰品。这和西方国家过圣诞节挂圣诞树,将礼物藏在袜子里是一样的道理。教师多分析课文中这些具有中国传统浓郁风情的民俗,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安塞腰鼓》中作者刻意描写黄土高原沙尘漫天,西北汉子齐敲腰鼓这样一种雄浑壮丽的场面,体现安塞腰鼓这种民俗是男人团结力量的展现,是西北汉子表达人定胜天的特有方式,在感受和体会中激发学生的民族意识。
专题,即一个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问题。利用专题来进行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由来已久。2003年实施高中新课改以来,语文教科书采用人文主题的编排方式,为专题教学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虽然专题教学广泛用于语文必修和选修课的教学中,但由于必修课和选修课在教学目标、内容等方面均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专题教学在两种课程的教学中使用也应有所区别。
一、高中选修课实施专题教学的依据
(一)专题教学的内涵
专题,即一个专门研究或讨论的问题。专题不是简单的知识或能力点,也不是学习中遇到的一般问题,而是从教学中提炼出来的,具有研究或讨论价值,可以统领全部教学的“专题”。从这一概念我们可知:
1.专题不是某一个知识点或能力点,它是具有讨论或研究价值,可以统领整个教学活动的问题。
2.专题的来源或在教材之中,也可在教材之外它必须是根据教师和学生教学的需要共同制定的,是师生合作的结果。
(二)高中选修课实施专题教学的可能性
1.新课程标准对语文选修课的要求
开设选修课的目的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高中语文新课标中也指出,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课程有较大的灵活性和拓展性,所以选修课需要寻求与课程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2.选修课教材的编排和内容的要求
从单本教材编写体例来看,选修教材多以专题为基本结构单位,以主题组织单元。根据专题需要,把各种有助于探究学习的材料进行有机组合,每个专题形成块状结构,体现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整体化的思想。而且选修课本身不要求篇篇精读,也不用通过选修课来完成大量的知识点的教和学。通过专题教学,确定合适的专题,抓住每个专题的重要内容,最终达到选修课教学的要求。
3.选修课开设的现状
由于受到高考的影响和高中学习时间紧张的制约,在完成必修课程之外的有限时间内,大部分学校的选修课程通常由学校选定几个高考中较多使用的模块,例如苏教版中《唐诗宋词选读》、《史记选读》入选最多。这样培养学生兴趣的选修课程发挥不了真正的作用。采用专题教学可缩短每个选修模块的学习时间,提高效率,使学生有时间选修更多自己喜欢的课程。
二、有别于必修课的高中选修专题教学
(一)目标
如前所说,选修课是在必修课的基础上的拓展与提高,旨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满足学生兴趣和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实际教学中选修课的教学要求也不如必修课那么高,教师在对教学目标表述定位时更多地注重拓展、探究,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和学习兴趣。对能力的要求相对降低和减少,在表述能力目标时更多地使用“了解”、“提高”、“积累”而非“掌握”。
(二)内容
必修课中教学内容的组合更多地受到教材编排和整体教学计划的约束,但选修课中有很大的灵活性,教学内容可以灵活地重新划分,组合。选修课中要将专题放在整本教材中去思考,用专题这个主线贯穿教材相关的教学内容。例:《唐诗宋词选读》中选择“苏·辛豪放词赏析”为教学专题,这个专题聚合了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密州出猎》和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几首词。此外专题教学还需要将课外教学资源充分融合进课堂,使学生获得更为广阔的知识内容。
(三)实施
选修课的学习强调探究和研讨,所以在实施选修课的过程中,教师给学生更大的自主性。一般来说,专题教学通常由“确定专题名称——整合专题内容——进行课堂专题学习——汇报学习成果”几个步骤组成。在实施专题教学时,专题的确定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制定,小组合作搜集学习内容,广泛采用讨论等学习方式,最后学习成果也是通过读书报告会、专题讲座等方式来汇报。在选修课中;教师可以大胆地运用小组合作、分组探究的方法,在这里,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被充分尊重,充分发挥。
三、选修课运用专题教学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防止专题式教学中的学术化倾向
现在所编的选修教材由于编写等诸方面的原因表现出学术化和专业化的倾向,但是我们不能把选修课上成学术课和大学中文系的专业课。作为选修课,它所担负的职责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若把高中的选修教学上成了大学的汉语言文学课程,会导致学生学习目标的混乱,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从高中生的学习实际出发,重视其基础性和通识性。
(二)注意与必修课程的联系
必修课与选修课是基础与提高的关系,所以我们的选修课是在掌握了必修课基础之上的拔高。我们在利用专题式教学方法来讲授选修课的同时,可以和必修课有机地进行联系。例:《史记选读》中,在学习《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的时候就可以和必修中的《鸿门宴》联系起来,这样就可以利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既不会觉得选修课本艰深、晦涩,也能够对原有文章起加深和巩固的作用。
(三)重视教师在专题式教学中的指导
在确定专题时,需要教师根据课程的要求,结合学生情况建构适合他们的专题。在实施过程之中要求教师围绕某专题,重点讲解选定篇目,然后根据主线将其余篇目串起来。这样就能保证学生能够对教材有整体性的理解,而非支离破碎的篇目拼凑。在专题结束之时,教师在听取学生汇报或是展示专题学习结果的时候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补充,评价。
只要坚持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实践,专题教学完全可以在选修课中焕发出不同的光彩,同时,我们的选修课也可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1]刘宇新,亓东军.高中语文选修式教学的实施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11,(03).
[2]史晖.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教材编写实践的理性反思——以人教版和苏教版为例[J].教育科学研究,2011,(08).
【关键词】自主解读能力 举一反三 交给方法 内外结合
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小学时背得滚瓜烂熟的诗词到初中已经模糊。初中阶段,围绕课标要求的50篇古诗文,师生精耕细作耗时费力,但真正能留在学生心底的有几首?最为严重的是,学生学了那么多古诗文,但仍不能独立阅读古诗文。再次,课外阅读缺失,学生眼界狭窄,古诗文教学与生活脱节。
针对这些现象,要想真正让学生体会古诗词的内涵和韵味,必须把培养学生自主解读古诗的能力放在首要地位,让学生能自己去读懂去体会。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自主解读能力呢?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诵读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这些俗语都强调多读的好处。的确,老师的分析讲解再透彻也不能代替学生的自主领悟。诵读,是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放手让学生多读,在读中体会感悟,在读中思考质疑,在读中加深理解。比如,讲《相见欢》一课,我设计了几种形式的读:首先,自读,读准字音。其次,听读,体会感情;然后,自由诵读,投入情感,读出节奏;接着,齐读,读熟读顺;再自读,边读边理解内容,在读中质疑;出示问题,学生在读中思考解答;最后,表演读,看谁读得最好。一堂课下来,读了不下十遍,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学生不仅可以当堂背诵诗歌而且很好地理解了诗歌内容,得到了情感上的升华。
二、同类归纳,举一反三,在比较中提高学生的自主解读能力
在教学中我发现,真正阻碍学生理解古诗文内容的都是一些古今意义差别较大的词语,或者是一些比较晦涩的典故,尽管这些词语会反复出现,但若不进行归纳,学生还是不能形成语感,依旧是解读古诗文的绊脚石。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对一些规律性的问题,我都进行归纳总结,或随堂提醒,或以练习的形式让学生去总结,举一反三,力求加深印象形成语感。比如,学习诗词时,对一些具有固定含义的意象,让学生在反复的体会中来理解。如:《行路难》中有“拔剑四顾心茫然”,剑代表什么呢?让学生思考,得出答案。《雁门太守行》中有“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破阵子》中也有“醉里挑灯看剑”,联系到前边所学,学生就很容易明白宝剑所代表的含义:报效国家,建功立业,雄心壮志,人生理想。
三、交给方法,授之以渔,在练习中提高学生解读古诗文的能力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古诗文的教学向来以教师讲解学生记诵为主,但这种教学方法就像教师背着学生走路,学生很难自己学会走路。文言文的翻译,是学生理解课文的第一步也是必考内容之一,所以要在每一堂课把翻译的方法贯穿其中。比如,翻译的要求:“信、达、雅”。翻译的原则: 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为了加深学生的记忆,可以用顺口溜的形式进行总结,如:文言语句重直译,把握大意斟词句。人名地名不必译,古义现代词语替。倒装成分位置移,被动省略译规律。碰见虚词因句译,领会语气重流利。此外,以活动为训练的抓手,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探索了以下几种活动:1.对相对长一点的课文,以小组为单位分段工解决,一组翻译一段,分工合作,再交流展示,并互相质疑解答。2.对短小精悍的课文,要求人人动口自主翻译,再交流质疑,反馈检测。3.对难句较多的课文,比如《曹刿论战》,学生自主翻译质疑之后,列出难句,男女生或同桌之间互相检查来一个擂台赛。学习文言文重在翻译,但学习诗词却重在感受意境体会情感。诗歌的特点是凝练含蓄,要想真正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美,仅仅把诗歌散译下来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引发学生去展开想象,所以诗词的解读我交给学生两种方法:1.展开想象,读出画面。比如《次北固山下》前三联句句写景,我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展开画面:诗人在哪里?他在干什么?如果你是诗人,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是动态还是静态?景物的色彩如何?给人怎样的感受?请你把你看到的描绘出来。让学生通过想象和口头描绘,把文字转换成画面,更细腻真切地感受到诗画相通的特点,体会到诗歌的魅力。2.咬文嚼字,读出情感。比如,学习《相见欢》,其中“无言独上西楼”一句,我先让学生找出这句中带感彩的词语:“无言”和“独”。然后抓住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来品味。“无言”是没话可说,还是无人可说,还是不敢说不能说?又或者是心里许多话无从说起。古人云: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对李煜来说,“无言”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苦涩与凄怆呢?如此一点拨,学生就很自然的走进了李煜的内心,体会到他“无言”里难以言说的心情。
四、提供材料,内外结合,在积累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论文摘要:作为新诗体的词比诗虽与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在美学追求上却截然不同——诗庄词媚。词之媚不仅由于它体系于燕乐,更重要的是在表现的内容上它以言情为主,风花雪月之情成为了它重要的言说主题,在表现形式上它也以婉约柔媚为正宗,词之媚不言而喻。同时,词中存在大量的女性形象,她们妩媚多姿,她们的存在构成了宋词之媚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诗词在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直并称,诗歌到了唐代达到了一个顶峰,名篇佳句数不胜数,诗人文豪如群星灿烂;词在宋代进入了鼎盛时期,名篇佳作脍炙人口,词人作家熠熠生辉。可以说唐诗宋词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两大高峰,深深影响了后世的作家。今天我们把诗词并举,但是在词产生的初期及随后的发展岁月里,词一直被视为小技,末道、诗余,被认为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滥郑声,宋初的钱惟演宣称:“平生唯好读书,坐则读经史,卧则读小说,上厕则阅小辞(词),盖未尝顷刻释卷也。”①并提出了所谓的诗庄词媚之说。庄者,庄严也;媚者,婉媚也。在今时看来这一“媚”字似有贬义,但却是对词这一文体的较为贴切的言说。词源于燕乐新声,初起时属通俗文学一派,它取悦大众的审美趣味,它表现世人的丰富细腻的情感体验,它依靠那些歌喉婉转,舞姿曼妙,姿容艳丽的女子传播,所以它属阴性,所以它媚。可以说没有了这个媚字,词也就不是词了。且看,同样是送别,柳永说“杨柳岸,晓风残月”,岑参却说“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同样是游子思乡,李白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周邦彦却说“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同样写愁,张继说“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李清照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同样写月,张若虚说“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苏轼却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词的媚由此可见一斑。所以我们就从这个媚字出发,来漫谈一次词。
“媚”作为一个审美范畴,在我国的六朝就已经定型,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都对“媚”的美学内涵进行了自觉的探讨。陆机《文赋》中说:“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②钟嵘的《诗品》中说:“宋豫章太守谢瞻,宋仆射谢混,宋太尉袁淑,宋徵君王微,宋征虏将军王僧达,其源出于张华。才力苦弱,故务其清浅,殊得风流媚趣。”③他们的探讨的对象是诗歌,肯定了诗歌在文质彬彬之外的的清丽婉转之美,但以“媚”为美的诗歌并不占诗歌创作的主流。可是到了宋代,作为“别是一家”的词把传统士大夫所不齿的风花雪月,如花美眷作为主要吟咏的对象,这使许多人惊奇的发现作为一种新诗体的词无论在内容上、语言形式、作品风格上更接近“媚”的内涵,于是一些词评家开始用“媚”来指称词的审美属性和美学风格,并逐渐为时人所认同。如宋代的王灼在其《碧鸡漫志•卷一》中提出了所谓的“士大夫歌词尚婉媚”之说;魏庆之在其《魏庆之词话》中用“风流妩媚”来评价辛弃疾的《祝英台•宝钗分》;张炎在其《词源•卷下》中用软媚中有气魄“来评价周邦彦的词。……把“媚”作为词的审美特征来对其进行品评在宋人的词话中甚众。那么词究竟“媚”在何处?本文试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诗言志,词写情
诗言志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传统,最早见于《尚书 尧典》: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后经孔子、荀子、《毛诗序》等对这一观点的阐释,诗言志已成为中国古典诗学的一个中心命题。那么何为“志”?通行的看法是“志意,怀抱”。它既可以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也可以是对社会、人生的感悟,亦可是对君主、对师友的忠诚敬仰之情,当然它也可以抒发个人的一己之情,但是它必须是庄重雅正的。因为它承担着“兴观群怨”之职,肩负着“经夫妻,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之任,它必须“为君、为臣、为民、为事”而作,可以说诗关乎着治国安邦之大事,它必须要“庄”。而词则不然,从它诞生之日起,它就与这些宏大叙事不沾边。欧阳炯在《花间集序》中谈到词的缘起时说“则有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不无清绝之词,用助妖娆之态” ④,可见词就是公子佳人酒边樽前“助妖娆之态”的,酒席宴饮中,珠翠绮罗,才子佳人,轻歌曼舞,儿女情长、风花雪月自然成为了主要吟咏的对象,那么词的“媚”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了。可以说从词诞生的那天起,它和言志的诗就泾渭分明,男女恋情,离愁别绪,伤春感怀、佳人殊容就成为了词言说不尽的主题。
江城子
苏轼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可以说正是由于言情与言志的不同,让以表“情”为己任的词比诗更妩媚多姿。但这样说并不意味着在“情”与“志”的天空里词与诗是泾渭分明的。词中也有言志的成分。宋词从欧阳修、柳永开始就把个人的人生体验抒写在了词作之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青春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到了苏轼更是“以诗为词”,开拓了词境,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树立了豪放飘逸的词风。如他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辛弃疾沿着苏轼开创的词路继续前行,他“以文为词”,创造出刚柔相济、亦庄亦谐的词风。如“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可以说,苏辛二人联手开创了豪放词,使词一度在“剪红刻翠”之外,呈现出阳刚之气,并深深影响了南宋的爱国诗派,如张孝祥、陈亮、岳飞的创作,但是当时的许多词作家对此颇有微词,李清照就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反对苏轼的创作倾向。纵观词的发展我们可以说,词以婉约为正宗,从花间词,到南唐二主,到柳永,再到秦观、周邦彦、李清照,及至姜夔、,词的婉约柔媚之风一直兴盛不衰。就是以豪放著称的苏辛二人亦不乏婉约柔媚之作。
词为艳科,它从勾栏瓦肆中来,虽经文人之手,由俗变雅,登堂入室,但是它婉转、细腻、轻柔的妩媚之质却是贯穿始终。
二、风姿绰约的女性形象
词之媚不仅在于它言情的特质,更在于它的媚与女性有着不解之缘。媚字,从女,从眉,说文解字上说媚,说也;尔雅上说,媚,美也;广雅上说,媚,好也。这个媚字既可以指以眉目示人,讨人喜爱,亦可以指女子姿态婀娜多姿,娇媚秀丽。总之,这个媚字应该是指一种女性美。词的媚也和风姿绰约的女性分不开,同时,也正是因为有那么多风姿绰约的女性,词才媚。下面我们就分别开看一下男性词人笔下与女性词人笔下的柔媚女性。
(一)男性词人笔下的女性形象
1、符号化的美女
在中国古典诗作中,女性形象早就出现了,在《诗经》、《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就有大量的女性形象,但是这些女性形象在社会关系上都是有所归属的,有的是将为人妻,有的是已有心上人,有的是被丈夫所弃,有的是丈夫远征或远游在外。而在词作中,我们却看到了大量社会关系不清晰的女性,在词作中呈现的只是对她们容貌、服饰、闺阁的描写,她们成了单纯的爱与美的对象,这在唐五代词中的表现尤为突出,如温庭筠的下面三首小词:金雀钗,红粉面,花里暂时相见(更漏子),霞帔云发,钿镜仙容似雪。画愁眉,遮语回轻扇,含羞下绣帏(女冠子),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宋代的词人晏几道、贺铸的词中也多此类的女性形象。在这里,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代表女性的的符号,突出的是女性的性别特征,淡化了女性的社会性,男性作家以男性的眼光和立场来看女性,女性处于被看的地位,从一定程度上说,这里的女性并不是真正的女性,而是男性心中的女性,是“符号化”了的美女。
2、闺阁思妇
词的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就是闺阁情思,闺阁的女性自然也成了男性作家词作中的主角。但在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思想意识中,情和欲是不同的,两者之间横着道德的鸿沟,即使在以言情为主、品为艳科的词中,写到欲的时候,也是委婉迷离,若隐若现,欲露不露,反复缠绵而不一语道破,所以闺阁中的女性经常以美丽动人、翠眉长皱、粉泪盈掬、娇慵无力、倚阑远望、温柔贞静,哀而不愤、怨而不怒的思妇形象出现:毛熙震《清平乐》中的“含愁独倚闺帏,玉炉烟断香微”妇人与李璟的“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中的苦情女子、柳永的“想佳人,妆楼顒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的苦守佳人、秦观的“放花无语对斜晖,此恨谁知”的心事无限的红颜、欧阳修的“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对景伤春的姝丽等可以说都是这类闺阁思妇的典型代表。
3、红粉知己
在中国古代婚姻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夫妻志趣相投实属不易,但宋代养妓成风,这些歌姬或家妓不仅姿容出众,而且具备了一定的文化修养,能理解歌唱诗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和士大夫们在精神上可以沟通,因此她们填补了士大夫们的情感空白,够成为他们的知己。这些女性有着柔媚的外貌,但却有着患难与共,风雨同舟的高洁的品性。如苏轼笔下的王定国侍人寓娘(参见苏轼“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辛弃疾恋情词中的歌妓,晏几道词中的歌妓频、鸿、莲、云 ,柳永笔下的他挚爱的歌女都可以看做是词人的红粉知己。
除了上述三种女性形象外,还有柳永笔下的“针线闲拈伴伊坐”的市井女子,辛弃疾笔下“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的弃妇等。男性词人笔下的这些女性无论以何种面目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都体现了男性对女性的构想:妩媚、贤淑、温婉、多情。
(二)女性词人笔下的女性形象
男性词人以男性的视角构建了他们心目中的女性形象,他们对女性世界的理解毕竟隔了一层,所以女性的世界最好由女性自己去体察,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宋代最著名的两位女性词人所塑造的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
1、大胆示爱的闺阁女子
在封建的中国社会中,爱情与婚姻是女人的全部,“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但在两性的婚姻中男性尚且不自主,何况女性。但是男性可以有红颜知己,女性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所以在男性作家笔下的闺阁女子,对待爱情是被动的,是依附与男性的,是男性失意时的心灵慰藉。辛弃疾不是反复吟唱“倩何人,换取红巾翠袖,搵英雄泪”。而宋代女词人朱淑真却敢于大胆抒写对婚姻的不满,勇于追求自己的真爱,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一个知识女性的对精神自由的追求。她在《黄花》中吟道“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尤其是她的一些词作以身为女性所特有的细腻抒写了经历爱情时女性的心态,情状,这些作品不仅大胆、痴迷,而且缠绵、缱绻,如:清平乐 (朱淑真):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追求爱情的勇气,热恋时的甜蜜与幸福跃然纸上。
2、女中丈夫
说道宋词就不能不提李清照,她不凡的出身,少女时宽松的家教,前半生幸福的婚姻生活,后半生国破家亡的凄凉晚景,使她的词做显露出一般女性作家少有的士大夫情怀,如“年年雪里,长插梅花醉”(清平乐),“水光山色与人亲,说不尽,无穷好”(怨王孙),但是她又不失女性气息,如“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一边是陶渊明的举动,一边是被离愁折磨至憔悴的女子,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就显得的既香艳又高雅,别有一番风姿。
当然,除了这两种形象外,李清照和朱淑真还创造了一些弃妇与思妇的形象,我们怎且不论了。
由上我们可以说,无论是男性词人还是女性词人,他们认可的女性形象具有如下的共性:温柔、美丽、纤弱、忧伤、纯洁,这些柔媚的女子成就了词,词的媚也就不言而喻了。
注释:
①欧阳修.归田录•卷二[m]北京:中华书局,1981
②陆机.文赋[m]∥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 一卷本.北京:中华书局,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