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金钱的魔力课文

金钱的魔力课文

时间:2023-05-30 09:03:4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金钱的魔力课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金钱的魔力课文

第1篇

小学语文课改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培养小学生的质疑能力,以培养与提高小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让他们在不断地质疑中享受知识学习、知识拓展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一、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通过小学语文培养的基础能力之一,也是小学生能自主开展语文和其他学科学习的主要能力。

1. 陌生知识质疑能力培养

对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的知识基础薄弱,任何陌生知识都会引发他们质疑,运用新课教学的契机引导小学生展开质疑,是培养他们质疑能力的最佳路径。课堂中实施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小学生兴趣性知识质疑。他们会从兴趣积极地切入,把质疑融入兴趣中展开学习活动,把质疑作为一种快乐活动展开。二是,课文重点性知识质疑。即教师根据课文教学需要,引导小学生针对教学重点内容展开质疑活动,推动他们积极地进行知识学习质疑活动。

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时,学生显然对西沙群岛的风景、物产和海水颜色产生很大的兴趣,由此小学生会产生很多质疑,如西沙群岛对祖国的意义、海水颜色不同的原因、特色物产盛产的各种地质环境等,他们随着质疑的产生和深入,也就会培养更大的学习兴趣,推动着他们开展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海域物产和祖国情感培养的重点内容,引导小学生展开质疑学习活动。

2. 难点知识质疑能力培养

在文本的学习中,课文难点知识由于自身的难度,小学生会直接产生各种相关的质疑。根据难点的性质不同,难点知识质疑能力培养有两种方式:第一,文章难度知识内容质疑。主要表现为语言知识、语法知识与文本载体知识等,因为小学生的初次学习或掌握的不牢固等,导致的他们对知识产生的质疑。第二,文本中事物自身质疑。在小学课文中有两种事物,一是文本描述事物的知识质疑,典型地表现为科技性的知识;另一是文本图画的质疑,由于图画的抽象性和蕴含知识的量大导致的疑点增加。

例如,在学习《秦兵马俑》时,针对“秦兵马俑”的类型、特点与中华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小学生显然难以理解。因而,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小学生从兵马俑的作用、制作方法、民族文化内涵与历史文化价值切入,展开对文章内容与兵马俑的质疑和思考,探索兵马俑的历史价值和珍贵的人民智慧之间的关系。

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推动与激励他们积极开展学习的关键,是对他们学习能力和习惯的一种良性积累。

1. 运用文本知识分析问题能力培养

根据课文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的就近原则,教育和引导小学生运用文本知识进行问题解决训练,是最直接且高效的培养办法。教学实践中,有两种办法:首先,运用已经学过的文本知识解决问题。即以过去学过的课文与语言知识,来解决新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这是解决问题中运用最多的方法。其次,运用新文本中质疑产生的外围性知识解决问题。即根据问题产生的新文本内容环境,让学生从文本中查找所质疑问题的答案,由此实现小学生对新学习文本内容的全面性突破。

例如,在学习《金钱魔力》时,针对小学生对金钱具有“魔力”质疑,如“钱是万能的”“有钱能使鬼推磨”与钱能改变人的生活的种种质疑,在文本内容中通过托德和老板之间因为金钱发生的关系变化,去探索“金钱的魔力”表现,如托德有钱前后老板对他的态度等。尤其,引导小学生从他们之间的语言交流中,去扑捉关于“金钱的魔力”质疑的心理变化和态度变化,由此把“金钱的魔力”具体化,由此实现对金钱的正确理解,既不能拜金主义成为金钱的奴隶,也不能无视金钱的力量以及如何运用金钱服务自己和社会。

2. 运用各种工具书(网络)解决问题能力培养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在当前的课堂上能有效解决疑难的方法有两种:一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手头拥有的工具书等,直接去查找相关的答案,满足自己的好奇和解决自己的不解。这类工具书主要是指各类词典、教学全解类的教辅用书等。二是,小学生运用自己掌握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问题解决活动,如利用平板电脑、手机、班级多媒体设备与学校联网计算机等,去直接针对性地搜索相关知识以获取自己想要的答案。

第2篇

共3条:

1.字词学习;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托德和老板的性格特点,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

3.激发学生阅读外国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如此一致,显然是受了《教师教学用书》的影响。应该说,正处于学习成长中的教师,合理借鉴吸取教学参考中的建议本无可厚非,可照单全收则有失明智。因为这样的教学目标,除了每课出现的字词不同、人物有异之外,“学习作者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放在本单元哪篇课文的学习似都合适,甚至对于写人文章的学习也都“适宜”。可实际情形是:即便都是写人,甚至写同一个人,每位作家的描写也各有千秋。究竟学习、体会什么方法,学习、体会到什么程度为宜,这宏大的目标能否达到,教师心里没底,旁观者也无从检测,因为“学习×××的方法”只是过程的描述,并不是可测量的标的。

教学目标模糊宏大,教学过程也如影随形,随之膨胀,甚至也得跟着“建议”走。

其中三位教师的教学大体上作如下安排:检查预习;概括课文内容;(这两个环节是应该的,也是必要的。)到了自读交流环节,有要求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托德的话,并在旁边批注写感受的;有要求学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人物的;有要求默读相关句段,看看托德的神态有哪些变化的?这个环节投入时间最多,因为学生要默读,要汇报要交流,还要朗读体会。问题虽有差别,可都意在加深对人物特点的理解。大量的时间投入,未直指标的,只在徘徊。

再次翻开教学参考,果然有如下“教学建议”:

“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抓住人物言行的前后变化来体会。如托德,他开始是怎么做、怎么说的,后来呢?他为什么这样做、这样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二是要抓住最能反映人物特点的句、段,重点体会。如‘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段话,先指导学生理解,老板为什么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他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等,了解这段话的基本意思,再引导学生体会写法……”

当读到这样的建议时,还真得感谢几位青年教师,真要照猫画虎、按部就班进行教学的话,那这略读课文上得比精读课文还要复杂、还要烦琐。

2011年版课标明确提出要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学习。为了体现这一理念,几位教师匆匆完成上述教学之后,都不同程度地安排了小练笔,有要求“运用前后对比描写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有要求丰满《刷子李》一文小练笔中的人物形象的;有要求写在生活中唠叨之人的。三个练笔,后一个切近学生生活,文中老板的语言描写能为其提供范例,可时间仓促,只好说说而已。

教学内容有理解,有运用,面广量大范围宽,可耗时最多的理解过程却未对语言运用的标的产生借鉴和指导的作用,反闹得理解仓仓促促,写练慌慌忙忙。“学习、体会作者描写人物方法”过程似有,可隔靴搔痒,劳而微功。不用检测,会描写人物,这是语文技能,而技能只有通过实战才能练就。学习、体会只能达到“知”的程度,以为“知”了就“能”,那是画饼充饥、自欺欺人。急惶惶几番粉墨登场,轻飘飘几痕语言思量,恐怕就是“学习作者描写人物方法”这一宏大目标惹的祸。

目标模糊宏大,收效不尽如人意,有没有解决的办法,不妨看看名师是如何确定目标、实施教学的。

“青功赛”(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之前,笔者正好去西安参加了第十届“名师之路”的教学观摩活动,名师张祖庆也执教此课,他将课题改为《语言的魔力》,副标题为“跟着马克・吐温学写作”。

教学主过程如下:

1.简介马克・吐温。

2.文中有几个人物?你对谁的印象最深?

3.像著名主持人华少一样速读描写老板的话,用一个词来概括形容读时的感受。

4.出示改写压缩后的老板的话(约130字),师生表演读,生生表演读。

5.屏幕打出马克・吐温:“要使用平常、简单的语言,短小精炼的句子……不要让琐碎的、花哨的、冗长的句子混进”的句子,读后你要对他说什么?

(4、5两个环节,意在形成对比氛围,为后面语言特点的理解和表现作铺垫。)

6.回读原文,可以读出“满腔热情”“语无伦次”“责怪”“喋喋不休”的语气,从而让学生领悟“语言夸张,泄露内心”的表达特点。

7.生活中有没有这样喋喋不休的人?仿照课文第11自然段(即描写老板语言)的写法,尝试用“不分段,不加提示语,直接用一大段语言写人的方法”,写一写妈妈(或其他某个人的唠叨),1分钟思考,8分钟书写,力争突破200字。

8. 5名学生宣读练笔,师生相继点评。

过程也不少,但目标很专注――“不分段,不加提示语,直接用一大段语言写人”。

5名学生,有写售货员的,有写小商贩的,有写妈妈的……偌大的体育馆,回响起的阵阵掌声和笑声,就是对学生习作的最好评价,也是最好的检测,正如单元导读所言“刻画了一个个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而整个教学过程,也正如单元导读的学习提示: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作家笔下鲜活的人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

名师有名师的气魄和胆量,他们可以设计课程,甚至可以改动课题,可这是他们宏观上的架构,具体教学时却“小气”得很。“弱水三千,只取一瓢”,对托德的言行,瞧也不瞧;对老板的变化,理也不理。只盯住老板的语言,读了又读,品了又品,还要学着著名快嘴主持人华少那47秒冒出350个字,每秒7.4个字的速度来读,只读个音似声微、气喘吁吁、耳赤面红……金钱魔力驱使下老板的“喋喋不休”已然化为淋漓尽致的体验,正是在这种体验之中,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喋喋不休”的人物形象可以用略显夸张、无提示语的嗦言语来表现。接下去顺势而为,“所以然”促成着“其然”,几位学生列举了生活中常见的唠叨之人,开启了其他学生的思路,也唤起了他们已有的经验,由读而写,自然而然。教学效果的彰显可感,恰恰是这种“小气”的目标简单明了,可学可测,且易教,易学,易达标。

第3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高年级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那么教师要在潜力领会教材的前提下,针对课文内容的可挖掘性,抓准训练点,为孩子广开“写”路,巧妙地练,教师不问一句,不着一语,却能使学生沉浸在情感的波澜里,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飞翔在想像的王国里,自读自悟自写。而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教师能够挖掘文本资源,能结合文章找到恰当的练笔引燃点,从而有效启动学生的练笔欲望,“给学生一个支点,让他们可以撬起地球”。

一、依托文本,仿形创神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体的学习一般总是由模仿学习逐渐过渡到创造性学习的。在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有些文本多处出现句式排列整齐、结构相似的句群,是练习仿写的范例和素材。

如学习《桂林山水》时,让学生仿照桂林的山、漓江的水写一写大龙湖、笔架山。学生练笔时不仅用到了课文中排比式的句子,而且恰当地写进了自己的语言。把龙湖的水柔、静、绿,笔架山壮、奇、秀的特点写出来。许多文章的立意独具匠心,也是值得学生模仿学习的。如《落花生》这篇课文,借物喻人,语言浅显朴素,但所说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义。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其子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的人”。教师要有机地引导学生模仿课文的作者确定主题和表达中心的方法,提高学生的立意能力。教完这一课,就可指导学生模仿这课的写作方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东西。如“仙人掌”“粉笔颂”“露珠赞”等文章。有一位学生在《粉笔颂》一文中写道:“无数细细的粉末儿徐徐落下来,像簌簌的玉屑儿,像纷纷扬扬的雪花……但我想这更像一种精神,一种默默奉献的精神,更像一种高尚的人,这就是默默耕耘、辛勤地培育着祖国花朵的老师。”小作者由粉笔联想到教育战线上耕耘的老师。这些文章立意深刻,中心十分明确。这样,学生以最短的时间习得最佳的语言,获得最佳的理解。透过练笔,可以触摸到学生那快意驰骋的心灵;透过随机生成的文字,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学生在直面文本的过程中感悟的多元和立体。

二、拓展延伸,震撼心灵

借着新课改的东风,语文课堂中的“拓展延伸教学”应运而生。可以说,拓展延伸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师在引导学生深度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篇幅简短、文字简明的有效拓展,非但不会喧宾夺主,反而会收到神来之笔般的绝佳效果。

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在经典之作《长相思》一课的教学中,就为我们提供了鲜活的范例。为了深入展开“词人为什么身在征途,心系故园”这个话题的讨论,王老师独具匠心地进行了文本拓展――“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有几团圆月?”这是纳兰性德在《菩萨蛮》中写的两句话,既是词人的自问,也是学生在老师点拨下生成问题的概括,更是教者在师生与词人对话过程中的拓展。文本的拓展促进了对话的广度与深度,实现了与词人的心灵对话。学生模拟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将学生引入作者对“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学生对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面对众人直及心灵的追问,教师代表词人反问――“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词人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的反问中诉说着自己的理想与壮志。

这短短十四个字的拓展材料,浅显明白,但却正是词人在征途中真实心声的流露,道出学生“口欲言而不能言”的感悟,显得极富震撼力。教师再通过巧妙的对话设计,使学生读透词心,自然而然地实现了与词人的视野整合,收到了“心随湖水共悠悠”的绝佳效果。

三、巧借教材,感悟写法

第4篇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思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4-0123-02

语文教学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赋予其神奇的艺术色彩,增强教学的艺术性,增添教学的趣味性,增加课堂的艺术魅力,营造宽松学习气氛,化平淡为神奇,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环节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精研教材内容,联系学生实际,并一改过去的“老师独导”为“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把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设计得出新、出奇、出巧,具有创造性[1]。

一、诗歌激情法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六单元学习主题是《轻叩诗歌的大门》。在进行这个单元学习前,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相关的诗文,制成课件激情朗诵,把学生引入到诗文的美妙意境中去,以此引入语文教学。如:同学们,你们有谁读过柯岩写的《帽子的秘密》?你听:“我的哥哥可不是个普通的人,他是一个三年级生。他一连考了那么些个满分,妈妈送他一顶帽子当奖品!这顶帽子的颜色可真蓝,漆黑的帽檐亮闪闪,别说把它戴在头上,就是看看心里也喜欢。可是这顶帽子有点奇怪,它的帽檐老是掉下来……”动情的诗歌,把我们的思绪带到现代诗的世界。又让学生吟诵唐代诗人张籍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把学生引入到古诗的学习。

二、故事引路法

学生的好奇心强,爱听有趣的故事。教师若能抓住学生的这个心理因素,变学生的好奇心为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教师可把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事先辅导,让一个学生上课前登台讲给同学听:“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大街上走着,这一天谁也没买过她一根火柴,谁也没给过她一分钱。雪花落在她那金黄的长头发上,那头发打成卷儿披在肩上,看上去很美丽,不过她没注意这些。每个窗子里都透出灯光来,街上飘着一股烤鹅的香味……最后冻死在街头。”这个美丽而凄惨的故事,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安徒生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像《半截蜡烛》、《伯牙绝弦》、《夜莺的歌声》、《陶罐和铁罐》等故事性较强的课文都可采用这种导入法。

三、猜想引路法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假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辩,造成观点冲突,既激活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又活跃课堂气氛。例如:上课伊始,老师提出两个问题:①你家人常年在外,现在有空回家了,会给你们带什么东西?他临走时你们又会给他带什么东西?②现在有这样一个人,他探亲回工作岗位时除了行李包还带了一纸箱东西。当他晕船时,他将行李包扔在一边,怀里却紧紧抱着纸箱,这个纸箱里究竟是什么东西呢?请同学们猜一猜,之后教师借势导入课文《彩色的翅膀》的学习。

四、简笔图形法

用简笔画导入,可以起到直观、醒目的作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教《桂林的山水》一课时,我们可以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勾勒出一幅山水画导入本课的学习;在教《金钱的魔力》一课时,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一枚枚铜钱引入本文的学习;在教《长城》一课时,我们可以画出弯弯曲曲的长城引起学生的兴趣。这种教学方法更适合于内容有具体的形象、简单易画的课文,如《鲸》、《松鼠》等。

五、名言造情法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提前准备一些能表现主题的名言警句,用饱含情感的语言传送给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2]。我们都知道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人的成长,社会的进步都离不开书籍。莎士比亚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高尔基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泰戈尔说过:“在我游览过书的太阳系里,学校里读过的书像地球,而校外读过的书则是太阳。”皮罗果夫也说过:“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书又好比是源泉,好比是船只,好比是顾问……今天,我们所要学的课文把书比作人类文明的长生果(《我的长生果》导入设计)。在教学《一面》和《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们可引领学生朗诵鲁迅的名言:“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以加深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理解,并引入课文的学习。

六、巧用媒介法

巧妙地运用电视机、幻灯机、录音机、电脑等电教用具,通过欣赏音乐,观看电视、录像、电影等方式,激活学生的艺术细胞,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讲《月光曲》前可欣赏两段《命运交响曲》和《月光曲》,让学生分别感受一下不同的音乐魅力;学《中华少年》时先观看一段祖国解放前人民生活情景的录像和现在生活情景的录像;学的诗《》之前放一段有关人民千帆竞发、横渡长江的电影片断……这样能够艺术地导入课题,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我们设计课堂导入时应充分考虑的是:既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民主的学习气氛,尽可能让学生提前进入角色,还要通过“学生演导”或“师生合导”,在坚持不懈中,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锻炼学生的语文能力,把课堂导入变成展示学生多方面才艺的舞台。这样就能真正体现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理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参考文献:

第5篇

一、理解内容,揭示形象

语文教材最基本的特点是形象性,大部分课文从词句到篇章,都是客观形象的反映。如果学生单就这些语言文字马上理解它们的内涵,是有一定难度的。因而,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去揭示这些形象,把语言文字演化为具体、完整的“画面”,使学生在主动的学习情境中汲取知识。

一般来说,写物的文章应注重理解多角度的描写,然后再把它们综合起来以感知这一事物的整体形象。如《美丽的小兴安岭》写到春季美丽,就从声音、色彩、姿态等方面的刻画入手,获得视、听方面美的感受,在理解文字内涵的基础上,去体验小兴安岭春天美丽的景象。写人的文章,应从感知形与神两方面描写入手,去获得人物生动完整的形象。如《金钱的魔力》这课节选自马克・吐温写的短篇小说,这课应让学生从体会托德、老板的语言、动作、神态的描写入手,经过分析以感知他们的内心世界,从而在脑海中形成托德与老板的惟利是图、世故圆滑、阿谀奉承、献媚讨好的人物形象。

凭借课文语言文字感知事物形象作为一种能力训练,要以全面理解课文内容为基础。如《翠鸟》一文,对翠鸟的形象描写具有严谨的逻辑思维顺序,而有序的语言描述则是思维有序的反应。从整体来看,课文依次描写了翠鸟的外形特征、捕鱼特长和生活习性。

翠鸟外形上的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体态小巧玲珑;眼睛灵活、嘴巴长尖,“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着重介绍翠鸟的“色彩”和“玲珑”,条理非常清楚,因此是本课重要的训练点。学习这一段,老师启发学生想象翠鸟的形体,并对这一段课文的内容逻辑顺序进行调整,按翠鸟的“头―眼―嘴―背―腹―爪”的顺序,让学生用并列关系的句群进行描述,这样既训练了学生思维,又对学生进行语言的不同表达形式的训练。只有从全文入手,把翠鸟外形的“形”与它活动的“神”两方面结合起来感知,形成“翠鸟颜色鲜艳、小巧玲珑、叫声清脆,捕捉小鱼时动作迅速、敏捷,十分惹人喜爱”的形象,让孩子们感知翠鸟的可爱,真正去喜欢这样可爱的小鸟。

二、创设情境,形成表象

创设赏心悦目的情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感官的协同活动,借助思维使感知获得的事物形成表象。只有形成表象,才能参与记忆、思维、想象等高级的认知活动,对进一步获取其他新的事物形象具有促进作用。所以,只有让感知的形象转化为表象,才能对包括感知在内的心理能力的提高产生实在的意义。

促使感知形象转化为表象的关键是多种感官的协同和思维的介入。如《月光曲》的教学,在学生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教师从语言、神态以及光线、琴声等描写中结合画面,启发学生想象:一轮明月冉冉升起,月光流泻,万物披纱,清幽恬静,犹如仙境。在这美景中,想象贝多芬按动琴键,琴声似潺潺流水,又如瑟瑟秋风,在倾诉世间的真诚与善良,贫穷与希望的情景。想象之后,配以优美的乐曲,把学生情感带到波涛汹涌的大海,领略大海的雄壮之美,而后提出(1)你能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这两幅画吗?(2)面对这样的画面,你有哪些感受?这时画面的美好意境,激起了学生丰富的联想。

通过看、听、想协作活动,使从语言文字中获得的一般性形象形成“感知性表象”,并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新的“创造性表象”,二者结合起来,使它上升为源于感知而高于感知的“概括性表象”。这种概括性表象在记忆中保存下来,就有了进一步促进感知、理解课文内涵的作用了。

三、加强美读,促进感知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朗读,是把躺着的无声语言,用声音使之形象地活起来。叶圣陶先生十分推崇语文教学的“美读”。他认为:“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设身处地,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美读”是眼、耳、口、身等多种感官全面活动的过程,特别有利于感知课文语言艺术的形象美。语言美的形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意境形象”。如《小桥流水人家》中开篇如诗的几句话,勾勒出了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写意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和唱,色彩清新而明快,情调美丽而缠绵”的描写,感受作者语言的清新、流畅;《草原》中对“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赞美,它们蕴含丰富,耐人寻味。通过美读,能激发想象,使一般的感知性形象转化为表象。

第6篇

1.转变教师角色。

要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转变教师角色,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对老师权威的自我批判。传统教学中存在着一种现象:老师的观点和见解绝对正确,学生只有唯老师是听。有的老师在教学时,把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写在黑板上,或者念出来让学生记笔记,强加给学生;有的老师做得巧妙一点,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老师的观点上来,从而达到强加给学生的目的。学生的其他见解往往被老师一一否定,学生接受的就只剩下老师的观点了。

我结合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对把观点强加给学生的作法进行纠正。在开展教研活动时,我们还对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教师的观点上来的做法进行了批判,转而尝试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对文本的正确理解上来。

(2)改变老师一人唱到底的局面,师生互动。有的老师以前在上课时,担心内容“讲”不完,一节课自始至终都是自己在讲,因此让学生只带耳朵来上课就可以了,没有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没有学生质疑的机会,没有学生分析和批判的机会。这是很不符合学生需要表达的实情及教育教学规律的,同时也如俗话说的:“背着磨子跳戏,费力不好看”。教师在教学时,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到课堂的讨论、分析和探究中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实现教与学的目标。

(3)确立新的师生关系。中国传统的“师道尊严”观念把教师摆在主导者的地位,学生是被动者,学生学习没有选择权,只是被动地吸收。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探究、不善于合作,学生的主动性不可能得到发挥。

时代的发展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师生共同参与,互相合作:教师要为学生的学习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学习态度的主动性及学习要求的多样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与思考。

以上三点,要求老师首先要从思想上进行转变。因为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观念不能转变,行为上就很难转变。教师角色转变之后,就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

2.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1)共同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个人钻研的基础上,积极参与讨论,善于倾听、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沟通和协作。

在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我把学生分成四人一小组,在课前阅读课文,提出2~3个问题,查阅资料,重点解决一个问题。上课时,每一组抽一名代表参与课堂交流、讨论。要求代表介绍查阅了哪些资料,提出了哪些问题,对重点问题是怎样分析的;并且要接受其他组的质问。特别是质问,更加调动了学生讨论的热情,争论的气氛很浓。学生非常乐意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交流,在相互切磋中,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共同提高。从中可以看出,在学习活动中,教师给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合作的空间,组织学生发现问题、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从而主动参与,共同探究,获取知识,培养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各种机会,让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吸取众长,人人参与,形成合作氛围。

(2)由文本走向生活。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认识。生活世界是真真切切存在的世界,多姿多彩,色彩斑斓。学生更多地生活于生活世界,吸取生活的真知。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生活,走进新的生活领域,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学习欲望,获取语文知识。

第7篇

关键词:梯度练习;教学效率;现状;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03-0022

梯度练习,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围绕教学中的重难点,设计一步步深入、一步步拔高的练习,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这一系列的练习中掌握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并最终达成既定的学习目标。然而,笔者在本校教学检查中,发现教师对梯度练习关注度与设计能力明显不足。于是,在研修班学习导师的指导下,对学校梯度练习设计的现状、设计存在的难度进行分析和梳理,试图提升教学设计能力。

一、语文梯度练习设计的现状分析

为了了解梯度练习在笔者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对梯度练习进行了质与量的分析,发现了如下几个问题:

1. 梯度练习凌乱无序

教师备课本中出现的练习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一些练习没有针对性,没有层次感,毫无实效可言。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师没有抓住本段的对比写法做梯度练习设计凌乱的练习,使学生重复练习、平坡练习,效率不高,作用不大。

2. 梯度练习比例不足

备课本中对梯度练习设计量的不足。对自己的备课本回头看,发现当时教学设计对梯度练习关注不够,比例严重不足。较小比例的梯度练习,使课堂教学无层次感,讲解多于问答,平叙多于质疑。

3. 梯度练习脱离教学目标

梯度设计的第三大问题,是设计的梯度练习脱离教学实际,不适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内容。有时难度过大,有时难度过小,练习无效。有的教师忽视了布局谋篇能力训练的练习设计,练习内容设计脱离了文本,脱离了课堂教学情境。

二、梯度练习的有效设计

1. 从教学内容入手,分层设计梯度练习

于永正老师指出,每节课我们都应该坚持训练一、两点,每个训练要扎实到位,重视细节。所以,从教学内容入手,着手分层设计梯度练习。根据教学内容的宏、中、微观,可以分别设计篇章、语段、词句三层面的梯度练习。

2. v观篇章设计“大”梯度

学习布局谋篇是小学语文高段的年段目标,教师要有篇章意识,设计梯度练习,帮助学生习得谋篇布局的能力。以《北京的春节》为例,本文的谋篇布局很有特点,是学习“详略得当”方法的典型。教师将学习重难点定为: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详写、略写的好处。某教师做了这样的大梯度练习设计:

第一梯度:理解内容,知道详略安排

(1)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抓住了哪几个重要时段呢?快速读文,找到相关词语划下来。(指名汇报,教师演示)

(2)作者以这几个时段为点介绍了北京人过春节时的哪些习俗呢?

(3)对照表格和课文,老舍先生是如何处理材料的?

借用表格整理,让学生轻松发现详略得当的安排,这仅仅是停留在让学生知道什么是详略得当,接下来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详略得当具体是怎么写的,详写要写些什么,略写怎样一笔带过。

第二梯度:体会详略得当的好处。

在详写的这四天里,你对哪一天最感兴趣?请你再深入地读一读,勾画出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结合自己过年的感受,做一些批注,准备和大家交流。

通过交流,让学生明白详略得当的好处: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令人印象深刻。这样就为第三梯度做好了铺垫。

第三梯度:尝试运用你是怎样过春节的?选择材料,有详有略地说一说或写一写。

3. 抓住语段设计“小”梯度

一堂课的教学有时将不同语段分为几个板块进行,根据学习内容的差异,板块之间有并列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等。每个板块有它自己的学习重点或难点,因此在一个板块或语段的学习中,也要设置练习的梯度,循序渐进。

如笔者将《金钱的魔力》分为“托德”和“老板”两个板块,在学习“托德”板块中重点对“托德的笑”的描写语段做了梯度练习设计:

第一梯度:读懂“笑”

这段话具体写了什么神态?(笑)平常我们积累了哪些形容“笑”的词语?

这个设计是为了唤醒学生的语言积累,为文中作者对“笑”独特描述的学习做铺垫。

第二梯度:读懂作者怎么写“笑”

(1)作者怎么写笑?圈出文中写笑的词语。(折纹、皱纹、螺旋纹;凝结的笑)

(2)这句话把 比作 ,作者怎么会有这样的联想呢?

在学生圈圈画画填填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作者不仅抓住各种丑陋的“皱纹”写出这个“笑”的难看程度,还运用了两个比喻,把托德的“笑”陷入窘境写清楚了。通过练习,让学生感受到“丑恶的表情使人联想到丑陋的东西”这种独特的描写方法。

第三梯度:写法运用

想象一下托德“摆出一张刻薄的嘴脸”,会让你联想到什么?模仿说一说或写一写。

在学生领悟了描写方法之后,进入第三个梯度,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对话,想象托德的“刻薄”“摆架子”的表情让人想到了哪些事物,进行运用。

4. 从培养能力入手,分块设计梯度练习

练习的另一个功能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形成。所以,要关注学生“学到什么”与“学的怎么样”。梯度练习也可着眼于学生在课堂上要“学到什么”,根据学生“学”的需求进行设计。下面,笔者将从语文最基础的说、读、能力培养,阐述梯度练习设计。

首先,指向“说”的“效度”

“说”首先是一种口头表达能力的体现。张志公先生指出:“我们一向特别重视写,为了写而重视读,读是为了写,对于听、说则相当忽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对“说”的能力训练也要设置“梯度”。

如《女娲补天》的教学,教师为了达成本课的学习重点“能用自己的话讲故事”,为“说”设计了这样的梯度练习:

第一梯度:概括地说故事,并圈一圈,课文讲女娲补天做了哪些事?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找雨神,造了船,寻找五彩石,冶炼五彩石)

这个练习设计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事件,将课文大概内容讲清楚。既符合中段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年段要求,又为学生如何说大概内容提供了方法。这个练习设计是比较初步的,还没有达成本课的教学重点。

为了引领学生将故事说生动,有详有略,有重点地说,教师设计了第二梯度的练习,渗透“说生动”的方法。

第二梯度:学习如何说生动的方法

第一组:练习用上形容词说生动

( )的响声 ( )的大窟窿( )的碎块( )的泉水( )的云霞

第二组:练习用上动词说生动

女娲把它( )在一个大盆里,( )到天边,( )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 ),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

第三组:练习用上自己的想象说生动

(在学习女娲找五彩石的基础上)女娲找五彩石这么辛苦,女娲找雨神课文只用了一个“求”字,想象一下女娲是怎样求的呢?又是怎样造船救人的呢?

三组围绕“说生动”的目标进行说话训练,都是为达成“用自己的话说故事,尽量说生动”这一教学目标架设楼梯。这样,第三梯度的练习设计就是让孩子尝试说,学会运用方法说生动,自然而然达成说的教学目标。

其次,指向“读”的“效度”

课堂上要重视和加强读的训练,力求在课堂内达到读通、读懂、读好三个层次的要求。因此,课堂上的“读”就要按照这三个层次做“读”的梯度训练。

如《搭石》的教学设计:

其中一条重要目标为:指导学生把课文中作者写得很美的句子有感情的朗读出来――“每当上工、下工,……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第一梯度:立足“读通”

选择正确读音,打“√”

一行(háng xíng)人 协调(tiáo diào)有序 人影绰绰(chuò zhuó)

罗列句中难读的词语,通过练习,反复读,完成“读通”的任务。

第二、三梯度:在“读懂”中“读好”

看下面这段课堂练读实例:

师:协调有序的动作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呀?让我们加入到走搭石的行列中,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前面的――后面的――,咱们合作着读一读。我问问你们,现在你们走的是什么?

生:搭石。

师:走的不好,就要掉进水里,有没有信心?

生齐答“有”。

师:从这开始:“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

生:抬起脚来。

师:后面的――

生:紧跟上去。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分组练习3次)

师:抬起脚来,紧跟上去,(稍快)踏踏的声音,像――

生:轻快的音乐。

师:让我们继续走在搭石上,这边的同学走在前面,这边的同学走在后面。

师引读,前面的――生接读――抬起脚来 后面的――生接读――紧跟上去 (练习3次)

师:没有人踩脚,没有人跌入水中,该是有人在指挥吧? ――没有。

师:这样的动作,那样的默契,那么的有序,这样的动作就叫做 ――协调有序。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读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要让学生理解地读,传情地读,读出韵味,读出感情,从读中真正体会到祖国语言文字的优美。教师通过演练,反复读,合作读,在反复的读中完成“读懂”任务,并实现了从“读懂”向“读好”的过渡。

第三,从课型任务入手,整合设计梯度练习

小学语文人教版教材在每篇精读课文后都安排了课后习题。这些课后习题是编者经过精心设计的,是课文内容和脉络的重要线索,具有很强的目标指向性和课堂达成性。因此,抓住课后习题设计梯度练习,既是对课后习题进行整合,由易到难地重组,又能使n后习题在教学中得到有效达成。

以《北京的春节》为例,课后编排的习题: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想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课文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前文的梯度练习设计中,第一梯度的3个问题(1. 本文以时间为线索抓住了哪几个重要时段呢?快速读文,找到相关词语划下来。2. 作者以这几个时段为点介绍了北京人过春节时的哪些习俗呢?请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下表。3. 对照表格和课文,老舍先生是如何处理材料的?)是根据课后习题2设计的,用三个难度较低的练习引导学生思考。由于课后习题2不可能一步到位解决,教师便将此题分解成两个梯度,又因为要引导学生感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必定要在解答习题1的基础之上,所以教师将课后习题中的1、2进行整合,完成了第二梯度的练习设计。第三梯度则是根据课后习题3设计的,有了前面两个梯度的铺设,学生在完成习题3时就有了说或写的方法,提升了不同层次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想到的朴素想法,从专题立项到合作开发,深深感到梯度练习设计的魅力所在。今后,我们将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努力使教研组练习设计能力有所提升,科研水平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第8篇

(一)人格价值取向的探新

其一,促进人格从传统走向现代。阿历克斯•英格尔斯说:“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的人格……这样的国家才可真正称之为现代化的国家。”[5]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对学生中国化人格的形成非常必要。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和现代人格也是十分迫切的。语文教材可以给现代人格以更充分的展示和表达,比如,在描述人格的词汇运用及展现人物思想和行为方面,可以更多地反映和谐、个性、平等、公正、尊重、严谨、合作、创新、效率、务实等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格特质。当然,在促进学生人格现代化的过程中,又要防止出现人格的“文化基因断裂”现象,防止本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价值理念的缺失。文化是人格的“基因记忆”,优秀传统人格中蕴含炎黄子孙奔流的血脉和文明的精华。因此,语文教育应该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人格基础上创新,促进学生的人格从传统走向现代。其二,充分体现人格的自我价值。东西方文化关于“自我”的解读存在显著差异。西方人对自我的理解侧重把自己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包括父母、朋友、同事等。而中国人强调在社会关系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理解自我。[6]在强调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关系上,中国人主张“和而不同”,表现出明显的“求同”心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个人的独立自主性离不开他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及平天下之间环环相扣与密不可分。当中国已经成为“地球村”中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华民族正在崛起与“追梦”之时,教育要担负起培育学生“具有文化心理根基的健全自我”的责任,语文教育更是道义在肩。在语文教材编写及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兼顾个体和群体利益的“自我”意识,既要懂得采取正当途径争取个人应有的权益,承担应尽的责任与义务,又要兼顾群体和他人的利益。在做人风格上,引导学生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看待自己,可以适度谦虚,更要充满自信,学会展现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人格和自强不息的信念。让塑造独立自主的“我”意识能成为教育者的自觉行动与受教育者的主观诉求。其三,树立男女平等的观念。《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指出:“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法律体系和公共政策,促进妇女全面发展,促进两性和谐发展,促进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性别平等原则和理念在各级各类教育课程标准及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儿童性别观念形成的关键期,儿童尚未形成明确的尊卑和等级观念,批判思维和分辨是非的能力亟待培养,对教材中的内容常会“自觉地认同和接受暗示,并对其进行模仿,从而形成文化的心理积淀”。[7]因此,小学教材渗透性别公平理念显得尤为重要。现代的中国女性已经不再只是“家庭妇女”的角色,她们跟男性一样在职场付出,人格平等、经济独立成为当代女性的精神需求。一个社会中女性角色的变化是社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中国在向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继续提倡并积极树立两性平等的现代观念,给女性以应有的尊重。现代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女性角色可以更加丰满和丰富起来,充分体现时代女性的特征,既能体现女性温柔、善良的特质,更要突出女性坚强、自立的形象。

(二)理想人格的塑造

第一,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格。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人格的培养,中国人的人格有重伦理的特色,这是值得继续保持的。随着时展,人们对理性人格和审美人格的重视日益凸显。理性人格的塑造对正在追求科学发展的中华民族来说显得尤为重要。理性人格的内核是理性精神;理性精神取决于科学素养,它要求个体敢于质疑权威,勇于实践探索,不断追求创新。因此,理性人格的培养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科学素养,促进科技进步和科学发展。同时,要塑造审美人格。审美人格是个体内心深处的自我独白,是客观的自由体验,是主观幸福感的源泉。可见,人格的高级层面———理想人格的塑造应是道德、理性及审美三方面人格的合一。应该指出的是,构建道德、理性、审美全面发展的人格结构,符合马克思提出的“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对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养成有着积极意义。小学语文教育在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格时,要在恰当肯定道德(即“善”)的独立价值和地位的前提下,肯定“知”与“美”的价值,使理性与审美人格在塑造学生新型人格中得以实现,理想人格的结构必然是真善美的和谐统一。第二,塑造刚柔并济的人格特质。“上善若水”,人们对水的“处下不争,以柔克刚”、“随方就圆,因势成形”、“自洁洁人,激浊扬清”等品格特点倍加推崇。水的“柔性”品格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人适应环境的能力,但它明显的不足是使人习惯于逆来顺受的做人方式,使人的个性显得“柔性有余,刚性不足”。因此,当代人若想展现阳刚之气,树立完善的自我,必须朝“刚柔并济”的人格方向发展,坚持《法言•君子》中提到的“君子于仁也柔,于义也刚”的做人方式。语文教育中要充分认识刚性人格的价值,教材在描述人物形象和表现人格特性时突出人物刚性的美,特别是表现男性时更要彰显其阳刚之气。唯有铮铮铁骨才能打造出坚强、挺拔、独立、自强、自信的民族脊梁,体现“中华雄起”的气魄。第三,探索道法自然的培养途径。中国人向来推崇“道法自然”、“润物无声”、“循循善诱”的教育艺术。因此,如何选择符合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发挥最佳的人格教育效果的途径和策略,是塑造理想人格的关键所在。在教材编写及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文以载道”的作用,通过寄情山水,以山明志,以水明理。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通过比喻、拟人的手法表现“山”的品格和“水”的智慧,更好地塑造学生“刚柔并济”的人格特质。在人格教育途径选择上,可以参考中国古代“君子人格”的修养方式,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处游学,让学生在与大自然的对话中,既磨砺意志品质,又深化对山与水的自然禀赋和人文意蕴的理解。另外,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在小学低中年级,最能表现学生天性、最让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是童话故事和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今后教材的编排应该注意此类作品的价值,充分发挥它们“通俗易懂”、“寓教于乐”、“道法自然”的作用。为防止理想人格与现实人格的脱节,在促进学生的现实人格向理想人格的转变的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接触普通人的人格魅力及真实的人性。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及心理特点,可以用幽默、讽刺的手法表现人性的假恶丑,从批判假恶丑中认识真善美的价值。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文《蓝树叶》、《金钱的魔力》、《临死前的严监生》等,是运用讽刺和含蓄的方式表现人性假恶丑的很好的课例。只要教师引导学生解读得好,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人性,弃恶扬善。沃尔夫冈•布列钦卡认为:“教育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个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8]作为小学语文教育,就是要尝试通过文学及语言的表现形式来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通过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和把握,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在人格教育方面的材料分析,更感觉到这项工作需要教育科研工作者、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专家、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以及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持续不断地为之付出努力!

作者:侯秋霞 单位:嘉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