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4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马克思临死时的情况:还在写作《资本论》,“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1〕。
2.恩格斯和马克思的伟大友谊: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把《资本论》整理完工”〔2〕,是“《资本论》的完工者”〔3〕。
事实上,有关《资本论》的这两个话题也散见于世界历史、品德修养等多方面的著述中。但是,质诸最原始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材料,却能发现上述这两种说法都是难以站住脚的。
一、马克思临死时还在写《资本论》吗?
马克思临死时还在写《资本论》,这种说法究竟怎样开始流传,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但是,那两本最权威的分别由弗兰茨·梅林撰写和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的《马克思传》,都没有采用这种说法。并且,作为马克思的伟大朋友,恩格斯无疑是马克思晚年生活的最权威的见闻者和叙述人,然而在他自马克思逝世后所写的书信和著作中,却根本找不到能够证明上述说法成立的材料。
疾病可以说是马克思晚年最大的敌人。恩格斯在研究《资本论》手稿时就发现:“在许多地方,笔迹和叙述非常清楚地显露出,作者由于工作过度而得的病发作了,并且逐渐加重;这种情况起先使他独自进行工作越来越困难,最后竟时常使他的工作完全无法进行。”〔4〕1881年12月2日,马克思夫人病逝,这对马克思构成了怎样沉重的打击,没有人比恩格斯知道得更清楚了。“摩尔(马克思的外号)也死了。”他在灵床旁边对正在哭泣的爱琳娜·马克思说〔5〕。事实也真是如此。1881年12月29日,马克思开始辗转在英国的威特岛和法国、瑞士、阿尔及利亚等地疗养,直至1883年1月11日燕妮·龙格突然去世;他大女儿的猝死又给马克思以致命的打击,或用他小女儿的话说,这个噩耗“是把死刑判决书带给我父亲”〔6〕。不久,3月14日,马克思在伦敦逝世。在恩格斯看来,“世界体系的每一个思想映象(概念),总是在客观上被历史状况所限制,在主观上被得出该思想映象的人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所限制”〔7〕。(对世界的认识如此,将认识进而转化为著作存在当然更是如此!)在上述那样的“肉体状况和精神状况”下,事实上马克思在1881年10月即已开始的《资本论》第一卷德文第三版的准备工作(校对清样)都已无法完成,又怎么能够继续《资本论》往下几卷的写作工作?
上述判断在恩格斯1883年3月15日晚11时45分致左尔格的信中可以获得印证。左尔格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密战友。恩格斯在这封信中叙述了马克思自他夫人逝世以来的详细病情及直至临死前的状况。其中不仅没有讲到坚持写作《资本论》,反而在其后有这样一段议论:“由于自然的必然性而发生的一切事件,不管怎么可怕,它们自身都包含着一种安慰。这一次情况也是一样。医术或许能保证他勉强拖几年,无能为力地活着,不是很快地死去,而是慢慢地死去,以此来证明医术的胜利。但是,这是我们的马克思绝不能忍受的。眼前摆着许多未完成的工作,受着想要完成它们而又不能做的唐达鲁士式的痛苦,这样活着,对他来说,比安然死去还要痛苦一千倍。”〔8〕活着痛苦,死包含着一种安慰,如此等等,都指谓着马克思临死前的状况:无力继续写作《资本论》。
上述判断也在恩格斯1883年3月25日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获得印证。“今天尼姆在摩尔的手稿里找到了一个大包,里面是《资本论》第二卷,即使不是全部,也是大部分,共有五百多页对开纸。”〔9〕很显然,如果马克思临死前还在写作《资本论》,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的手稿,那末他的手稿也就不会直到他逝世之后十一天才被尼姆(即他家的女佣和忠实的朋友)找到。
上述判断还在马克思“瞒着”恩格斯写作的习惯中获得印证。为什么要“瞒着”恩格斯写作呢?在1883年4月7日和8月30日分致拉甫罗夫和倍倍尔的信中,恩格斯有这样的解释:“很简单,要是我知道的话,就会使他日夜不得安生,直到此书写成并印出来为止(同他纠缠不休,直到同意发表为止〔10〕)。”〔11〕而马克思临死的时间即下午两点半时候,正是恩格斯去“探望他的最合适的时刻”(恩格斯自1871年移居伦敦后一般都在这时候去和马克思见面)〔12〕,“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已在安乐椅上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因而也正是马克思不可能写作《资本论》的时候。(版权所有)
最后,让我们来看一看“他的写字台上还放着《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这句话。下文即将说到,这“《资本论》第三卷”有这样两种指谓:或者指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三卷(第四册)”,即现在所见的《剩余价值理论》,正如恩格斯在第二卷序言中所说,它只有一个1861年8月至1863年6月写的手稿〔13〕;或者指恩格斯整理出版的第三卷,即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二卷(第三册)”,恩格斯在其序言中对此作的最后说明,是“可以利用的只有一个初稿,并且这个初稿也是极不完全的”〔14〕(原先在1884年1月28日致拉甫罗夫和12月31日致左尔格的信中说“有二稿,此外,还有一本带方程式的笔记”〔15〕),——无论如何,这两者均可证明一个事实:不可能有《资本论》第三卷的第八次修改稿放在写字台上,因为原本就不存在这样的手稿!
二、《资本论》第四卷为什么变成了《剩余价值理论》?
1867年9月,《资本论》第一卷正式问世,马克思在其序言中说:“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16〕但是,马克思尚未完成这部著作就逝世了。1885年,恩格斯将马克思计划内中的“第二册”编辑成为《资本论》第二卷出版;1894年,又将“第三册”编辑成为《资本论》第三卷出版,——这样,马克思计划中的“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就自然而然地变成了《资本论》第四卷。然而,展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却只有一部以《剩余价值理论》而不是“《资本论》第四卷”直接为题的著作。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事情还得从“第二国际时代即1889—1914年这二十五年间主要的理论家”〔17〕卡尔·考茨基说起。早在1889年年初,考茨基就在恩格斯的主动建议和具体指导下开始从事一部分《资本论》第四卷手稿的辨认、抄写和整理工作,领略马克思创作这部著作的思想过程;1895年恩格斯逝世后,又正式受托于马克思遗稿继承人爱琳娜·马克思,着手全面整理《资本论》第四卷手稿。1905—1910年,由考茨基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分三册陆续出版,——为什么《资本论》第四卷要以这样的书名发表呢?
原来,《资本论》第一至三卷都是由汉堡的迈斯纳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马克思逝世后,德国社会在斯图加特创立了狄茨出版社。为了党的利益,爱琳娜·马克思在恩格斯逝世后和考茨基、狄茨共同商定,《资本论》第四卷不能像前三卷那样交由迈斯纳出版社出版,而应交由狄茨出版社出版。但是,根据原先同马克思签订的出版《资本论》所有各卷的合同,加以在这部著作的出版、发行和宣传方面都已做了巨大的努力,迈斯纳当然不会同意放弃出版《资本论》的任何权益。于是,考茨基和狄茨就不得不寻找一个使迈斯纳不能诉诸法律的解决方法。所以,在1896年3月5日致劳拉·拉法格的信中,爱琳娜·马克思“关于《资本论》第四卷的出版问题”这样写道:“我还没有明确地给迈斯纳写信,一来是因为我还不知道当时与他达成协议的条件是什么,而且我又不想让他怀疑我不知道;二来是因为有人告诉我说狄茨打算见迈斯纳,想同他谈谈出版第四卷的事,而且,由于分开出版对我们都有害处,所以想把前三卷的版权全部买下来。”〔18〕1902年7月,狄茨在致考茨基的信中说:“不准确了解马克思签订的合同,也许不能在‘《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下出版这本书。不过,要为这一卷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也许并不太难。”〔19〕1904年3月,狄茨再次致考茨基信说:“迈斯纳和马克思之间的合同内容如何?还看能否选择‘《资本论》第四卷’的标题……或者从一开始就放弃这种打算,把这一著作不作为《资本论》的续篇出版,而是单独出版。”〔20〕显然,考茨基最后和狄茨商定采取后一种做法;也正是因为这样,在《剩余价值理论》第一册的序言中,考茨基一开始就宣称:他编辑的《剩余价值理论》“不能算是《资本论》第四卷,不能算是前三卷的续篇”,而是“与前三卷并行的著作”〔21〕。遗憾的是,这在后来却成了一些人批判考茨基“篡改”马克思著作的重要“罪证”,而忘了它原本不过是争取由德国社会的出版社出版马克思的《资本论》的一种策略。
由此可见:通常说《资本论》一共三卷,这既对又不对。对,因为它合乎马克思本人原定的写作计划;不对,因为它背离《资本论》后来被分成四卷编辑出版的事实。而我们在介绍恩格斯和马克思的关系时,则必须破除这样两个流传已久的说法:(一)、《资本论》共分三卷,第一卷由马克思本人最后定稿,第二卷和第三卷是马克思逝世后由恩格斯编辑的;(二)、恩格斯是《资本论》的完工者(如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的《马克思传》和《恩格斯传》两书中就有这样的说法,有的甚至还出现在章节的标题上),——因为这两种说法恰好背离了《资本论》在马克思逝世后被分成四卷出版的事实。至于考茨基将《资本论》第四卷更名为《剩余价值理论》出版,那当然更是“功”而不是“过”。
注释:
〔1〕旧版《高中语文教学参考书》第2册第95页。
〔2〕〔3〕海因里希·格姆科夫主编:《马克思传》中文版第260页;《恩格斯传》中文版第443页。
〔4〕〔1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7、4页。
〔5〕〔6〕爱琳娜·马克思:《致威廉·李卜克内西的信》,《回忆马克思恩格斯》中文版第76—77页。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第40页。
〔8〕〔9〕〔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5卷,第460、463、459页。
〔10〕〔11〕〔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6卷,第3、57、97页。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4卷,第4页。
〔1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2页。
〔17〕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第809页。
〔18〕《马克思女儿家书》,马澜、越位译注,湖南文艺出版社1985年4月出版。
〔19〕〔20〕桑德尔:《〈剩余价值理论〉第一版(考茨基编辑)出版史》,《经济科学》1975年第7期。
“讳饰”修辞是指不直接说出本意,而是用含蓄、婉转的语言把本意暗示出来,使之意在言外的一种修辞方式。如我们生活中把怀孕说成“有喜”,有些老同志把自己的死说成“去见马克思”等就是用了这一修辞。
“讳饰”一般可分为美饰和掩饰两种。
一、美饰就是因犯忌怕说而改用别的话加以装饰美化。如: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句中的“停止思想”、“安静的睡着”、“永远地睡着”,都是指“死”。对于马克思的死,恩格斯不忍心直接说出,因而用了讳饰手法。这样既把自己的心情委婉而含蓄地表达出来,又符合全世界劳动人民的心愿。
2、包扎所的担架不够了,好几个重彩号不能及时送后方医院,耽搁下来。(《百合花》)
句中的“彩号”即“重伤员”。用“彩号”二字替代,可见作者对人民子弟兵的热爱。
二、掩饰就是遇到犯忌触讳的事改用一种模糊的说法去掩盖。如:
3、凑近一看,见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我知道他不行了,才赶忙跳出门外。(《谁是最可爱的人》)
句中的“不行了”在这里的意思是“死了”,无法救活了,有了前文的交代——“她脸上流下来的血已经把她胸前的白衣染红了,眼睛已经闭上”,这个意思就可以理解了。
4、“祥林嫂?怎么了?”
“老了。”(《祝福》)
句中的“老了”即“死了”。因鲁府的忌讳颇多,那些不吉利的话不可直说。为了避讳,短工们把祥林嫂的死说成“老了”。
5、他的母亲端过一碟乌黑的圆东西,轻轻说:“吃下去罢——病就好了。”(《药》)
1、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的教学方法
1.1娱乐教学方法。娱乐教学法就是采用一些娱乐学生的手段,让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中来,打破传统的机械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教学方法。其不仅适用于外国文学的教学,而且还可以适用于与其他各学科。例如,教师在讲解《哈姆雷特》时,可以采用娱乐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哈姆雷特》是一部经典小说,故事情节比较复杂,人物众多,并且人物的心理变化也非常大,所以,对于没有看过《哈姆雷特》的学生来说,就是一片空白,仅仅依靠教师对学生的讲解是不够的。因此,教师就可以采用连线式的娱乐方法帮助学生对文章进行梳理。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列出《哈姆雷特》里的主要人物,再通过提示,让学生对人物、性格、场景进行连线。通过连线使学生对人物进行梳理,然后再由教师为学生讲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此一来,学生不但不会对文章里复杂的人物感到烦恼,反而使学生很兴奋,从而达到了一定的教学效果。
1.2替换的教学方法。替换的教学方法就是转移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即当学生对外国文学的学习感到疲倦的时候,教师可以编制一些顺口溜或者设定一些小故事,来替换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问题,从而达到一定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篇文章时,恩格斯的演讲稿既饱含着对马克思的深切悼念,又有对马克思的称颂,但是文章的主要思想还是表达二人之间的深厚友谊。然而教师讲解的过程中,学生只能够了解到对马克思的称颂和悼念,而无法体会到二人之间的深厚情,不能从根本上把握文章的主旨。所以教师在讲解课文之前,可以先为学生讲述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的友谊,然后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失去友人的心情;最后教师可以编制一个顺口溜:“一八四一年,我们第一次相遇,四十年的风雨与共,为了革命聚少离多,每天通信问候,直至疾病缠身,真实的友情来生再续。”将这句话作为开场白,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使学生沉浸在恩格斯的这种情感中,抓住了文章的重点,从而实现了外国文学的教学效果。
2、高中语文中外国文学的评价方式
2.1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师生互评的评价方式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听到的课程内容,以及自身所掌握的情况,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所以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方法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合理;二是教师以自身的教学实践为基础,客观全面的评价自己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态度是否科学得当,并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改正。
2.2教师进行自我评价的方式。教师的自我评价是指教师在课下,听取听课教师以及学生的意见,然后对自己做出评定的方式。一般教师的自我评价有以下几个标准:在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的精神状态是否处于最佳的时刻;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是否对语文课文走过深入的研究,是否熟练掌握教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何,课堂气氛是否活跃;对学生的测试和作业是否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课后,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文章的主旨。
总之,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方式,增强了学生学习外国文学作品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水平,更好地实现有效教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的语文教学。
作者:夏安静单位: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高级中学
下面我们先对常规教学与语感教学作一个比较。
1883年3月17日,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的遗体被安葬在英国伦敦郊区海格特公墓。在葬礼上,马克思的亲密战友恩格斯用英语发表了著名的演说――《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作为马克思的挚友,两人为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并肩战斗近四十年,对马克思的了解,最深刻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最悲痛的莫过于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最清楚的莫过于恩格斯。在这篇悼词中,恩格斯总结了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表达了全世界无产阶级对马克思的无比崇敬和哀悼之情。演说是这样开始的: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对于这一段文字,常规教学要问学生:“这段文字表达了恩格斯的什么感情?(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怀念之情)交代马克思逝世的时间,为什么连“三刻”也交代出来?(因为马克思的逝世,给世界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是全世界革命人民的不幸,时间写得非常详细具体,是为了突出这一时刻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影响,为的是使人们永远铭记这一刻)写马克思的逝世,用“停止思想”,而不用“停止呼吸”,或“心脏停止跳动”,这是为什么?(“停止呼吸”对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停止思想”则是对马克思这样一位伟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逝世时所用的最恰当的语言,其中饱含了作者无限痛惜的感情)“还不到两分钟”“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逝世时的什么情景?(“还不到两分钟”写出了恩格斯未能在马克思生前与他见最后一面的极大遗憾;“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委婉地写出了马克思的逝世;“永远地睡着了”既是对上文委婉含蓄的解释、说明,更是作者感情上的递进、加深,倾注了作者对马克思逝世的无限痛惜、深切怀念之情)(以上引自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
我们运用语感教学,只需采用“替换法”读一读,便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的热情,从而充分彰显学科的魅力:
3月14日下午,当代最伟大的革命导师与世长辞(死?走?逝世?)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仅仅一小会儿,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逝世了---确实是永远地逝世了。
学生在比较中一品味,马上体悟,在革命导师的葬礼上讲话,需要向全世界公布导师逝世的准确时间,强调这是全世界无产阶级永远难忘的时刻,表明马克思生命的每一刻对世界无产阶级都十分宝贵,饱含了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赞扬之情;突出强调“还不到两分钟”,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深感遗憾的惋惜之情;因为马克思是个“思想家”,所以用“停止思想”较准确;“去世”“走了”显得太一般化;“与世长辞”“逝世”不合具有演说性的悼词的语体色彩;“停止思想”“永远地睡着了”突出了马克思与世长辞时从容、安详的情景,修辞上叫做“讳饰”,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恩格斯对马克思的无限崇敬和深切哀悼之情。
笔者在教学鲁迅的名篇《拿来主义》一文时,采用中间开花的教法,引导学生深入品读,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导入课文、介绍背景之后,引导学生整体感知、把握思路,我说,文章第七自然段劈头一个“所以”(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没有“因为”啊,删去这个“所以”,不是更简洁些吗?学生一怔,继而迅速投入到找“因为”的阅读中,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前面六个自然段都是属于“要自己来拿”的原因:“因为”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1-2段),“因为”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3段),“因为”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重视现实教训)(4-6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7段)先生首先由“闭关主义”导致“送去主义”,“送去主义”实质是一种“有往无来”的卖国行径,必然要造成严重的后果:从长远看,是亡国灭种;从现实看,是招致帝国主义的进一步侵略,使中国更加殖民地化。原来先生在这里用的是因果论证法,逻辑非常严密。这里的品读涉及到文章的整体思路,学生探究得兴味盎然。
如果说“感知――理解――运用”符合学习知识的普遍规律的话,那么“感受――领悟――积累――运用”则反映了学习语言的规律。感受、积累是学习语言的前提,领悟、运用则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明确这一点,在教材文本解读时,我们就应扣住语言材料,引导学生感受语言,品味语言,从而领悟语言,积淀语感,内化为语文素养。
从表面上看,品味语言似乎就是辨别语言运用的正误、优劣,是在字词上下功夫,似乎就是“咬文嚼字”,但“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思想感情上的推敲”(朱光潜语)。这种推敲并非玩文字游戏。品味语言是品味作者如何在一定情境下用准确传神的语言传情达意,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基本理念。
我们再来看一个教材文本解读的案例片段。
在武汉市教育学会举办的“传承与创新:语感教学演示报告会”上,来自武汉市43中的青年教师沈嵘执教毕淑敏《珍惜愤怒》一文,进入自由品读环节后――
师:通过对文章语言的解读我们一步步揭开了愤怒看似丑陋的面纱,如此微妙的人生道理被毕淑敏书写得浅近而睿智,拨开了我们对愤怒憎恶的乌云,点亮了我们的心灯。相信这篇文章中一定有不少精彩的语句、段落你也很喜欢,请放声诵读,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试着用你的声音有感情地传达出来;也可联系现实生活,说一说这些语句让你想到了什么。
(1)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的人格被玷污,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的亲人被残害,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当你面对丑恶,面对污秽,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师:排比句是不是每句朗读时情感处理都得完全一样?把两个反问句改成“人一定会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你的愤怒一定会喷薄而出”,可以吗?大家各自朗读体验一下,如何处理才能最好地表达情感。
生:两个排比段汹涌而来,而在每一段中又用排比句来加强这种愤怒所带给我们的冲击。修辞技巧的巧妙运用,使得情感与文字紧密融合,带给读者极大的震动。朗读时排比句情感的堆叠,情绪逐渐激动,最后在反问句“难道”“火焰”等词蕴含的感情中爆发。一气呵成,语感强烈。
师:第一个排比段中的人称变化也是值得注意的。“当你的”能换成“当人们的”吗?分两组朗读,比较表达效果。(两名学生示范朗读,其余学生聆听体悟。)
生:用第二人称,对话式的交流,更加深切地使读者感受到伤害和冲击,直接叩问灵魂,激起读者的共鸣,为下文的反问铺垫、蓄势。从情感上让人体验到愤怒的确是人的正常的情感之一,若此刻仍无动于衷,那就不是正常人了。
师:既然是排比,为了更加增强语势,能否将两组排比混编在一起呢?“当你的尊严被践踏,当你面对丑恶,当你的人格被玷污,当你面对污秽,当你的家园被侵占,当你面对人类品质中最阴暗的角落,当你的亲人被残害,当你面对黑夜里横行的鬼魅,你难道不滋生出火焰一样的愤怒吗?你难道能压抑住喷薄而出的愤怒吗?”
生:不能,因为这两组是有各自的主题的:第一组“当你的……被……”是围绕自己的切身利益展开的,当人自身受到损害时往往是会被激怒的;第二组“当你面对……”自身可保,但面对社会的不公、黑暗,有正义责任心的人也是会愤怒的,这才是正常的人,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两组之间是递进关系,不能混编。这里也表明作者提倡的是源于正义,源于对历史、民族、社会的责任感的愤怒。
学生联系现实拓展探究:曾经的“华人与狗不得入内”“东亚病夫”,刺痛了多少中国人的心,终于国人愤怒了,东方睡狮清醒了;面对麻木的看客,鲁迅愤怒了;面对崇洋懦弱的政府,五四青年愤怒了;面对日本人地篡改教科书中的侵华历史,我们愤怒了;面对从地震中幸存下来,但良知却被震垮的范跑跑,我们愤怒了;面对唯利是图,而置他人生命安危于不顾的“三鹿奶粉”,我们愤怒了;面对网络上肆无忌惮的“虐猫事件”“虐狗事件”,我们愤怒了……
(2)当高度的物质文明像软绵绵的糖一样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像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
师:把这个句子改成“当高度的物质文明簇拥着我们的时候,现代人的意志变得软弱了”,可以吗?为什么?(教师范读,学生体味)
生:朗读时突出“软绵绵的糖”“被泡酸了的牙一般软弱”,用形象的比喻直指社会现实,人们在物质文明的刺激下,渐渐学会了营造甜、软、腻的氛围,隐藏起自己的锐气和血性,最终丧失了愤怒的能力,就像泡软了牙一样啃不了硬骨头了。作者正是针对这种现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现实社会太缺乏充满勇气、血性、正义感的愤怒了,人们渐渐麻痹了自己。
(3)城市人的意志脱了钙,越来越少有倒拔垂杨柳强硬似铁怒目金刚式的愤怒,越来越少见幽深似海水波不兴却孕育极大张力的愤怒。
师:“脱了钙”比喻什么?两类愤怒的区别是什么?大家各自体验一下如何在读中体现出来?
生:紧接上文,作者又用了一个比喻“意志脱了钙”,“脱了钙”要重读,可想而知,缺钙的人是什么样子,脆弱,绵软,不堪一击;同样,精神上缺少了愤怒在意志上也是不堪一击的。下文“越来越少有(见)”要拖长音,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和担忧。作者举了两种形式的愤怒:一种刚强,血性;一种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这两种形式的愤怒在朗读时的节奏是不一样的。
学生联系现实适当拓展:公车上,商场里,小偷横行,路人冷眼旁观;当被拖欠工资的民工走投无路爬上高楼意图轻生,围观的人群却一脸兴奋喝彩叫好……可悲可叹。
(4)犹如跳跃的麋鹿丧失了迅速奔跑的能力,犹如敏捷的灵猫被剪掉胡须。
师:这组比喻能否从本段中删掉?(学生对比朗读。)
生:不能。奔跑能力之于麋鹿,胡须之于灵猫,就如同愤怒之于人是生存的能力与证明。比喻形象直观,让人容易理解。试想一个人对任何事都可以平静处之,无动于衷,这个人的“活”和“死”又有什么分别呢?他的生命已是“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的死水了。这种死亡是精神上的麻木和冷漠。因此作者说:没有愤怒的生活是一种悲哀。
(5)惟有愤怒,那是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在你极度愤怒的刹那,犹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裸地了你最隐秘的内心。
师:第一句几个同义并列的词语之间,能否加顿号?(学生分两组试读比较)后文比喻该如何读?
生:“不计后果不顾代价无所顾忌的坦荡的付出”,几个同义词语不加停顿的罗列,更显出愤怒的不可阻抑、毫不掩饰的特点。
生:比喻的修辞,如“裂空而出横无际涯的闪电”,正是用极富气势的画面形象地传达了愤怒强烈的爆发力,不可阻挡也无法掩饰。形象阐释了前文,要重读。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概括出有效阅读教学的一般策略:
首先,教师要紧扣文本语言,将“品读”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应当有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有一种对词的高度敏感的气氛。”这里所指的“一种高度的言语素质”就是现时所说的“语感”。我国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明确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也表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新课程标准也反复强调,语文课程应“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二条)。《新课程标准》尤其提出要多读书,少做题,通过整体感知、感悟、积累和熏陶,培养良好的语感,丰富语言的材料。培养语感,必须遵循语文实践性的特点,必须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反复接触语言、感受语言,品读则是学生接触和感受课文语言的最经常、最重要的方式。
有位老师根据自己的阅读教学经验总结出“七读经”:“讲课之前必须读,不必讲处一般读,关键要害重点读,不得要领反复读,答题困难深入读,讲解不清共同读,时间有余欣赏读。”读,好比爬山,虽然要受累、流汗,但真正进入了文本,体验到了酸甜苦辣,积淀了语感,丰富了自我,这样的阅读才是有效的阅读。
语感教学的课堂切忌教师以“讲”代替学生的“读”,过分偏重“语感分析”。长此以往,不但学生的语感能力得不到提高,怕是连学习语文的兴趣也会失去。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建立起教材文本语言和生活经验、表象的联系。
脱离了生活经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经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经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品读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谈自己类似的经验,将语言文字与生活经验连接在一起,从而激活学生头脑中储存的与文字相关的表象,内化和丰富语感素养。
第三,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挖掘和体验教材的情感因素。
培养语感,必须引导学生紧扣课文中某些情感因素很强的地方,反复咀嚼、深入品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情感基调,积极发挥教师自身的情感传导作用,要做到少一点分析讲解,多一点有感情地朗读和指导。
以上就教材文本解读的案例谈了一些有效阅读的策略,介绍了一些品味语言的方法,但具体来说,因文体特点的不同,教学目的的不同,因而品味语言的侧重点也各有所不同。比如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多义性、音乐性的特点,宜从诵读入手,品味诗歌和谐优美的音韵美和含蓄蕴藉的意韵美。而议论文则宜在默读中细细推敲体会准确的语言、缜密的论证,读小说则要抓住人物语言把握形象,抓住叙述语言体会风格等。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文体在关摄全篇的关键字、词、句上做文章,以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精妙之功。
委婉语,是指“当人们不愿意说出禁忌的名物或动作,而又不得不指明这种名物或动作时,就用动听的词语来代替,用隐喻来暗示,用曲折的表达来提示。”①古今中外使用委婉语是世界各民族语言的一种普遍现象,而中国早在周朝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委婉语的雏形――避讳、禁忌。人们撇开禁用或者是不雅的词语,就得用一个意义相对应却利于语言表达的词语来代替这个空缺,因此形成了委婉语。
委婉语可以说是人们进行社交活动的剂,“如果没有委婉语,世界的运转会因磨擦而停止,人们将充满仇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委婉语是人们交往过程中为谋求理想的交际效果而创造的一种有效的语言形式。委婉语同时也是文明礼貌语言的一种,社会生活十分复杂,无所不包,在人际交往中,所交谈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时候一些听起来不太文雅、不太吉利的话,需要表达而又不便于直接表达,只好选用间接、委婉而又能为人所理解的话来代替。而在人们的意识当中,对死亡总有一种恐怖而神秘的感觉,所以一般都不愿意直说出“死”字,这样就使得汉语中可代替“死”的委婉语就有数百个之多。古代汉语中对于死的界定更是等级森严的,早在《礼记・曲礼》中就有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日芫,大夫日卒,士日不禄,庶人日死。”甚至就连感彩、年龄、方式都是有区别的,如未成年死去曰“夭”,年轻女子去世说“香消玉殒”等。在现代汉语中许多的古词汇已消亡,又产生了一些新的表示死的委婉语,用于正式场合的:逝世、辞世、离世、去世、谢世、长眠、亡故、故世、故去等,口语表达中形象的:见马克思、翻白眼、翘辫子、咽气、吹灯了。
现代汉语中“死”的委婉语的词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 告别世间
逝世、辞世、离世、去世、寿终、与世长辞等,这一类词表示对死者离去的一种惋惜,虽然没有身份地位的限制,但是一般用于相对比较正式的场合或者语境当中,表达对死者的尊重。如在《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肖邦作为一个大艺术家,是享有人们的尊重的,而这里的“与世长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肖邦逝去的痛惜与悲伤之情。
(二) 消陨殆尽
多用于比较重要或者是对社会有过重大贡献的人物,陨落、陨殁、陨零等。星辰是一种光芒的象征,而重要的人物就好像是星辰,给人们以光亮、希望,他们的死亡,犹如星辰的陨落。冰心的《悼郭老》:“他并没有陨落,他永远不会陨落。”郭沫若先生的作品曾给彷徨的中国人民引导方向,在这里冰心先生用“陨落”一词来婉称郭老的逝去,是符合他的身份地位的。另一种却是多用于比较随意的场合,如没了、去了、走了、不会回来了、灯枯油尽等。同样是消失,有的死亡就称为“巨星陨落”,而有的就仅是“没了”、“去了”,这并不是说对死者的不尊重,而是为了安慰生者。如果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你的父亲陨落了”,这恐怕是不合适的,而说“你的父亲去了”,这样子不仅是一种委婉语,而且还弱化了感情,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
(三) 仙升而去
这一类词在古代汉语中比较多见,古代社会中人们对于鬼神没有充分的认知,总是认为人们死了之后有两个去处,下地狱或者是仙升而去,而人们在提到死时说是仙升,这反映了生者对已故之人的良好祝愿。古代汉语中多见的词为:仙化、仙逝、登仙、仙游等等,在现代汉语中人们依然有称“死”为“仙升而去”的表示,但却更加口语化了,如:升天、西去、驾鹤西去,有的甚至是贬义的,如归西,但是却用了比较文雅的字婉称了“死”这个不吉利的字眼。
(四) 长眠不醒
死的状态就好像是睡着了一样,生者为了安慰自己与别人,就告慰自己说是死者睡着了,而睡觉会醒来的,就好像死者还在身边一样。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就有这样的描述:“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表达了悼者的一种心愿,希望马克思仍与我们同在。
(五)为正义事业而献身
做正义事业的人,往往具有崇高的信念,而他们的工作也常常是面临危险的,正是因为他们的高危工作,使得人们对他们是敬佩有加,为正义事业而献身的人更是人们钦佩的对象。常用的婉称有牺牲、殉职、殉难、捐身、为国捐躯、杀身成仁、英勇就义等。闻一多《文艺与爱国――纪念三月十八》:“若得着死难者的热情的全部,便可以追他们的踪迹,杀身成仁了。”无一不是饱含着生者对英雄们的敬慕之情。
(六)事发突然
由于人们对死亡的恐怖,而使得人们不愿意直面它,所以当听的死讯时便会感觉到事发突然,是因为不愿死者离去。这类词有溘逝、溘然、猝然、呜呼等,表示事发意料之外。梁启超《饮冰室诗话》:“乃归未及一月,竟溘然长逝,年仅逾弱冠耳。”
除了上述比较正式的表示“死”的委婉词之外,还有一些词汇是比较形象的,有的甚至是带有诙谐意味的词语,同样是对“死”的讳饰。例如“见马克思了”、“ 咽气了”、“翘辫子”等,这些词汇更多的是人们日常的交际口语当中用到的词汇,由于不便于直接说到“死”,于是就用了这些词汇来代替。这些词语一般用于自己对自己的调侃,是一种避重轻的说法。例如,某个人说自己“我差点到马克思那里报到去了”,便是对自己差点死的调侃。死亡是一个严肃的话题,而当们谈话时不得不谈到它时,就采用这种调侃的说法,表示对死亡的轻视。
以上便是“死”的婉称在汉语词汇中的表现,无论是正式的,还是比较形象的,都是因为“死”这个字眼不便于直截了当的说出来,人们有意识的避开它并且用了别的词语来代替而产生的。现代汉语中对于死的婉称之多,反映了社会的文化观、生死观和心理禁忌。由于汉民族的内向、内在、委婉、含蓄的民族心理特征,造就了我们委婉、含蓄的表达特点,这样,汉语中就存在了比较多的委婉语。它们的存在,使得人们在交流的时候不会产生不愉快,可以说,委婉语是不能缺少的,不仅能使人们的交流更加顺畅,而且使语言更委婉含蓄、优雅文明,能提高人们在语言甚至文化方面的修养。
注释
①张涤华《汉语语法修辞词典》,1988年
参考文献:
[1]洪成玉《谦词、敬词、婉词概说》,首都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第5期
一、对两种文体的认识
文体是指具有内容形式的共同特征,由文章系统各要素有机结合而呈现的整体状貌,并具有相似功能的文本类型。写作教学的两种文体类型主要是实用文体和文学文体。
1、对文学文体的认识
在文学文体写作教学中,常用的文学性文体写作训练的内容包括小说、诗歌、散文、剧本及由这四大文体发展而成的小品、报告文学等作用于审美鉴赏方面的写作。这类文体写作强调的是写作教学的“艺术性”。这种文体写作教学主要是主张从学生的个人情感出发,教会学生体会在有限的词语中尽可能包含丰富的意蕴,唤起学生的艺术感受, 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生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教会学生如何使用语言技巧,以一种内隐的方式含蓄、委婉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使学生在文学性文体的熏陶下能够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2、对实用文体的认识
实用文体写作教学中,常用的实用性文体写作训练的内容包括公文、 事务文书、各类专业文书及新闻、论文、广告等作用于实际应用方面的写作,这类文体写作强调的是写作教学的“实用性”。这种文体写作教学是主张从实用性出发,教会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到的实用文体的格式,以达到学生能够拥有日常生活中实用文体的写作能力。
二、写作教学中关于两种文体写作融合存在的争议
人们关于在写作教学中实用文体写作和文学文体写作两者之间如何取舍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一种说法是“文学情结是应用文写作的羁绊。”也就是说在实用文体写作教学中,不可以把文学文体的“文学性”带入写作教学。持这种看法的人是担忧在实用文体写作教学实践中, 教师为了迎合学生对课堂效果的趣味性而把文学文体所体现的文学手法或者审美特征融入实用文体写作,导致实用文体写作意图的偏离。还有一种说法是:“文学文体写作教学中,不可以把“实用性”带入写作教学,否则会破坏文学文体写作的“文学性”。”从这两种说法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是把文学文体和实用文文体写作教学作为两个独立体来看待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不相容的。如果把它们融合起来就会影响两种文体写作各自的教学有效性。
我们知道写作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写作教学的性质也应取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学科的性质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写作教学也应该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体现其工具性,也应该要体现其“人文性”。所以从写作教学的性质上来看,文学文体写作体现的是写作教学的“人文性”,实用文体写作,则体现的是其的“工具性”。文学文体写作和实用文体写作在写作教学中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之间应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关系。
三、两种文体写作的融合不会影响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2-100-01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作用古今中外教育家历来都十分重视教学中情感的心理作用。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语文学科,应是语言工具训练和人文教育的综合。而无论是从工具性还是从人文角度考虑,语文教学中都离不开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创造引感的情景,营造气氛
引导学生入情于境是关键。如何引导学生入情于境?通过形象的感染,激起学生感情的波澜。比如,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先提问“看到马克思的肖像后你留下的印象是什么”这个问题。一位同学回答是马克思睿智的眼神。我分析了“睿智”一词的含义,概括介绍了马克思一生的丰功伟绩。面对革命导师的肖像,联想其对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所作的贡献,同学们便会产生一种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崇高敬意,然后披情入文,整堂课的教学就处在一种特殊氛围之中,同学们既受到思想教膏,又提高了语文能力。其次,通过吟诵朗读激情。对于诗歌和抒情性散文的教学,采取这种方法能收到较好效果。再次,通过讲述品析激情。对于小说之类的叙事作品,通过精湛的语言,着重再现形象,勾勒画面,渲染气氛,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受教。最后,创造情景,营造氛围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易于进入教材的情感世界,以体味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情感。
二、紧扣作品语言来体验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作品情感内容的载体。紧扣作品语言来进行情感体验首要的是扣住作者作品中的关键语句,因为“关键语句一经点拨,文章精神全出,就会使得学生情思萌发,乘兴翱翔,进入作品描述的境地”。除了扣住关键语句外,指导学生有盛情地朗读也是情感体验的一种有效方法。叶圣陶先生把有感情的朗读称为“美读”。他认为。要根据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朗读方法。“激昂处还他个激昂,委婉处还他个委婉”。大量实践证明,通过那细若春蚕吐丝,壮如骏马奔腾,轻似山泉淙淙,重则雷霆隆隆等不同方式的“美读”,文学作品所蕴含的不同的情感内容,就能教学生真切地体验出来,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三、面向全体,尊重差异
每一个学生都是与众不同的,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一般来说,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堂中与教师互动中,受表扬的机会多,学习积极性高,但作为语文教师应面向全体,尊重差异。鉴于语文教学的特殊性,部分学生学习成绩相对偏底。其原因主要有:语文本身固有的学习困难;对学生过高的学习要求以及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学生自身的某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等。因此,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的组织、任务的设计以及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来消除语文学习困难学生的情感障碍,帮助他们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和目标,根据学生的程度和水平布置难度相对较低的任务,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准备,启发学生自己纠错,对于他们的点滴进步进行放大表扬,在学习方法上多加指导,告诉他们如何培养自学能力。尊重学生差异,对语文学习困难学生应适当降低要求,帮助他们找出学习的困难,分析困难的性质和程度,引导他们把失败归因于努力因素,并在课堂上多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只有他们掌握了有效的学习方法,他们学有成效,才能建立学习的自信,才能坚持学好语文。
四、因文解道,领悟人生
语文学科工具性与思想性统一的特性决定了语文教学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阅读和欣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披文入情,感悟课文传递出的信息,感悟文中的优美情思,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中的不少课文本身就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完全可以“因材施教”。实践已经证明:“披文入情”、“因材施教”对于学生“因文解道”、“因文悟道”,形成健康人格,实现新课标提出的“立人”目标是大有裨益的。
一、读中悟情听中会意
在学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文章第一段写得相当精彩,作者饱含深情地来回忆最伟大的朋友马克思逝世的情景,可以说是字字含情,句句含泪,“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间还不到两分钟,等我们再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睡着了。”引导学生在朗读时,注意把握人物的感情,将自己置身于当时之境,体会当时气氛的庄重、肃穆,语感的训练也得以落实。
脍炙人口的散文《绿》,向读者充分展示了令人“惊诧”的绿:“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她松松的皱缬着,像拖着裙幅;她漾漾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尘滓,宛然一块湿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这段文字生动、细腻地展示出梅雨潭的清亮,鲜嫩,柔软,纯净。在教学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反复吟诵,并要求学生展开思索的翅膀,随同作者的思绪,从视觉、感觉、触觉几方面领略那“醉人”的绿,从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
《春》中句子大都较短,节奏较快,叠词叠句运用,更值得人们回味,“盼望着,盼望着”“山朗润起来,水涨起来,太阳的脸红起来了”等等,使人读起来感受到一种轻快活泼的旋律,进而体会到作者对春的赞美,音乐美感也让学生享受不尽。我以为教材中这样的典范文章较多,都是训练学生语感较好的材料。目前全国绝大部分省市使用的人教版语文教材,都配套了《语文读本》一书,我则要求学生通读上面的文章,并学会摘记优美语段和写一点心得体会。我认为《语文读本》上的文章大多为文质兼美的抒情文,且文不甚深,让学生定期阅读对培养他们的观察表达能力、审美思维能力会起到一定的作用。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化训练,学生对语言的基本感悟能力和鉴赏水平也逐步形成。我以为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语感侧重于“读”,让学生多多接触大量的语言材料,形成不同的感受“图式”,提高整体的感受能力显得尤其重要。如果说读是学生接触材料的最为直接有效的途径之一,那么听这种方式在对学生的语感培养又如何去实施以求得效果呢?
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文质优美的文章,要范读,并结合一定的意境,让学生沉于美妙意境中去遐想,现在多媒体教学手段逐步应用,这都是较好的方式。在我市县的部分重点中学里,每班都有电视机,学生每晚都能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等,好看的电视剧,如《三国演义》《水浒传》,好的晚会,辩论赛、大型体育比赛直播也组织学生收看,学生写收视笔记,写专题评论,记录宏伟画面,开剧评会,辩论会已形成风气,电视机以新的姿态登上了语文课堂。
二、读中吐真写中蕴情
说写是基础,是输出。结合语文学科的特点,我每天课前安排5分钟先让学生说的活动。可以是散文品读,可以是诗词鉴赏,可以是即兴演讲。可以是幽默趣闻,可以是名人轶事等。总之,给学生一片自由的天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语感能力逐步形成。
在作文教学中,我一般是在学习和欣赏完一些优美的诗或词或文后,让学生写出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如教学完《春》一文之后,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你能够把这些感受创作成一幅书画作品吗?“风”无色无味,无形无体,最难以捕捉,本文却写得有声有味,有情有感,你能学习文中写“春风”的手法写一写“秋风”吗?这其实是在写中让学生流露真情,品味生活!
三、生活中体悟名著中熏陶
很多老师反对学生看小说,我以为学生在校期间适当读一些优秀读物是完全有必要的,这对他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大有裨益的,如《红楼梦》《三国演义》《钢铁是怎样炼成》《水浒传》等。另外,搞好校园文学社,定期让学生办好语文手报、教室黑板报等,也能够让学生在具体实践活动中语文能力得以培养和锻炼。
从近几年的高考作文来看,不管是采用命题作文还是新材料作文或话题作文的方式,它都给了学生比较宽广的想像空间,开放、自由的写作情景,有利于学生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关注学校,关注社会热点如网络文学、雅俗时尚、知识经济、基因克隆、早恋、代沟、彩票、司法腐败、课业负担、恐怖事件等,让学生善于从中挖掘写作素材,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直面严峻现实中的尴尬、丑恶、阴暗现象,从而进行广泛的思考。情感上,注意体现人文精神,发掘情感体验,凸显文化底蕴,强调亲身经历,抒写真情实感,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成了语文教学的新方向。
【关键词】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合;现代文学;课程;研究;
社会核心价值包括文明自由、富强民主、法制公正等,积极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发展的要求。社会进步的标志是文明发展、思想进步。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相融合,目的是通过文化传播和教育教学作用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实现文化大发展。[1]
一、现代文学课程内容和特点
文字是文化的表现形式,语言是思想的载体。现代文学课程中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利于进一步弘扬当代文化精神,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由于传统教学体制的限制,人们接受文学教学的主要目的已经变为完成应试要求、追去物质生存环境。针对这一点,现代文学设计需要从社会主流思想入手,拓宽人们精神世界,强化对自身和对生命的认识。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较快,人们习惯享受“快餐文化”,许多文学作品被改变成电影、电视剧搬上荧幕,人们个乐于观看影视剧而不愿花费更多时间阅读原著。一方面这是由于文学社会影响力削弱,另一方面则是人们忽略文学主题,而法、更热衷于故事情节的阅读。现代文学课程设计需要在时展中,结合社会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底蕴,弱化故事性,强化思想性和教育性,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现代文学的产生是在一定历史条件和历史事件的催发下形成的,文学体裁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创新和丰富,包括戏剧、杂文、散文、诗歌、报告等,创作形式多样,内容新颖而富有教育意义。我国现代文学产生与时期,发展于社会主义时期,具有明显的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特色。我国现代文学代表作家有鲁迅、郭沫若、老舍、冰心等,这些作家著作颇丰,对现代文学教育做出重要贡献。现代文学课程教学,在内容和题材选择上注重弘扬社会主义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教育特点。[2]
二、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合进现代文学课程方法
(一)丰富选文
现代文学课程文章内容的选择需要丰富多样,语文教学题材直接关系语文教学最终成果,不同的文学作品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均不同,在选文过程中,需要把握其核心思想,有效融合进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例如党的十明确提出爱国、敬业、奉献、诚信和友善,这是社会价值基本取向,同时也是对人基本的道德约束点。针对这些,现代文学课程选材可以参照郭沫若的巨作《虎符》和《屈原》,这两篇著作都结合了一定历史背景,但是弘扬的主题是爱国、奉献,集中体现现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学课程选课中需要积极引入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凸显社会主义核心理念,彰显主流文化特色。
(二)文化交融
我国大力宣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的是通过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传播,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地位,体现民族精神,彰显民族魅力。文学传播和课程教育为社会核心价值观建立及完善提供了更加直接有效的传播方式,在价值观与文学课程融合过程中可以通过文化交融的方式促进社会核心思想进步。例如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学课程文章选用可以是文天祥的《过零丁洋》,也可以是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这两篇文章内容和题材均不同,但是都直接表达了一种崇高的道德价值观,即爱国主义精神和自我奉献精神,集中展现了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宣扬和推崇的内容较多,要更加完备的将其与现代文学课程结合,就要保证文章内容、思想深度经得起推敲,同时要通过文化交融形式,使文化差异在比较中得到认同和肯定,突出文化教育意义。
(三)传承与创新
社会核心价值观是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将马克思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同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和特点结合后总结得出的具有时代特性的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在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改革,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我国古代文学中“亲贤臣,远小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是洁身自好高远思想的体现,在现代文学课程教学中,更应该通过文字艺术表现形式将这种价值取向和道德情操予以发扬、传承。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离不开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与改革,推陈出新、取长补短是将社会核心价值观融入现代文学课程的有效方法。文学作品题材和内容的变更并不影响最终的阅读、教育效果,反而传承途径的变更更能代表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特点,既易于现代人的接受和学习,又丰富了现代文学课程的内涵。
三、结语
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推崇和宣扬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其思想内容和主题形式具有一定人文主义色彩和法制管理要求,主要体现在崇尚人的自由和地位的同时,又要求法治和自我控制。现代文学课程中融入体现社会核心价值观的文章内容,不仅体现文化发展的传承性和创新性,更直接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促进人们正确思想道德观的建立,为社会文明和谐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正生.恩格斯的“最高标准”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J].巢湖学院学报,2013(04):127~130.
笔者有幸听过一些课,发现有的老师课堂上几乎规定了学生学习的流程,学生按照教师的指令来解读文本,这样,学生的思维始终在同一平面上活动,情感游离于课堂之外。而教师在年龄、社会阅历、文化素养、观念意识等方面与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别,教师如果在文本解读时忽视了这种差别,把自己的解读强加于学生,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就很难真正融入文本,学习效率当然不理想。
文本解读的目标就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通过仔细品读文本及语言,体味文章情感,实现对文本准确、透彻和个性化的解读,从而让学生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而文本解读是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教师固然不能把自己的认知和体验强迫学生接受,又不能不顾作者的价值取向,而把学生的阅读理解当作是对文本的准确解析。从学生视角出发,教师以学生的阅读体验来备课,在课堂上又及时、有效地引导和调控,这样就能使学生由浅入深,更准确更全面地理解文本的意义。
一、学生的阅读初感,是文本深入解读的出发点
学生的阅读初感,指的是学生在阅读时产生的原始的最初的体验,即学生在与文本第一次接触时产生的最初印象、最初感受,这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出发点,这种体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分析理解的角度、思路及效果。
现代阅读理论认为,读者阅读时总是凭着自己的经验积累和知识结构在与文本对话。也就是说,学生对文本的最初阅读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带着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淀去认知和感受,所以学生的阅读初感具有其所处的年龄阶段观察生活、思考问题的鲜明特征。学生对文本的许多内容已有了自我的认知,而我们在听课时发现,学生已明晓的问题有的老师还在“高谈阔论”,而学生对此毫无兴趣,这样的课堂学生只是在勉强应对老师。这说明,我们教师在备课上课时必须重视学生的阅读初感,忽视它必将造成课堂低效甚至无效的结果,这正是教师阅读教学的起点。
一位老师在执教《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时,用了几乎整节课在梳理马克思一生的贡献,笔者觉得不够妥当。课后笔者也问了一名上课发言的学生,他说这堂课听得没大味道,因为预习时他已经梳理过了马克思一生有哪些伟大贡献。这说明,学生在预习时已有阅读初感,知道这篇文章是在讲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而且在课前已梳理过了,而老师错估了高中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心智水平。根据高中生的阅读积累,结合本文段落的特点(每段首句为中心句),他们把马克思一生的贡献梳理出来并不是难事。若有必要,课堂上老师也可先示范一下,概括其贡献中的其中一项,让学生明白“找关键语句法”(每自然段的首句),就可以快速有效地概括马克思一生的贡献。而这位老师却是让学生充分讨论,再一一概括。况且在梳理过程中,马克思作为“科学家”的贡献与作为“革命家”的贡献也不是对等的,老师也没有引领学生去发掘。这样的课堂,既费时又低效,学生只是在应付老师。
其实,高中生已经有了较高的自我意识,思维发展比初中阶段具有更强的批判性和深刻性,喜欢探究事物的本质,他们也逐渐确立了自己的价值观。所以他们在课堂上的关注点不是梳理马克思一生的贡献,而是如何“评价”马克思的伟大贡献,这才是教学的重点。既然是“评价”,就自然带有作者恩格斯浓郁的情感,而情感又体现在文本的语言上,即作者恩格斯发表这篇讲话时的措辞。如:
1.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是永远地睡着了。(这些加点的短语怎么理解?)
2.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在不久的将来就会使人感觉到。(这些加点的词语怎么理解?)
3.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加点的短语怎么理解?)
4.由于剩余价值的发现,这里就豁然开朗了……(加点的词语怎么理解?)
5.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是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马克思一生中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依据何在?)
…………
所以,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应是品味文章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体会文章语言中饱含的深情,而这情感正是作者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高度“评价”。
学生,才是课堂的真正主人。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特点和规律,并在课前或上课时及时获取学生的阅读信息,即学生的阅读初感,以此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只有以学生的视角走进文本,展开文本的探究,才能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二、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文本深入解读的触动点
阅读期待,来源于德国接受美学的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期待视野理论。期待视野理论认为,“期待视野”是指接受者在进入接受过程之前,根据自身的阅读经验和审美趣味等,对于文学接受客体的预先估计与期盼。将它运用于阅读教学实践,就是指学生阅读文本之前,会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积淀对文本的情节、主旨、特色、审美等方面做好预先估计与心理期盼。这种期待视野既可以是预习课文前的阅读期待,也可以是预习课文过程中或课堂学习过程中生成的阅读期待。它蕴藏积极的探求心理,能激发学生进入体验的渴望和投入探究的欲求。学生的阅读期待,是文本深入解读的触动点。
在执教《烛之武退秦师》时,笔者先让学生通读全文,利用课文注释及相关工具书疏通文意;再读课文大质疑,简浅问题小组内交流解决,不易解决的疑问提交集体探讨。经过交流,我发觉,学生迫切想深入理解的问题大多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二)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这两个问题是学生迫切希望深入了解的问题,这就是学生的阅读期待。而这两个问题既涵盖鉴赏文本及人物语言、鉴赏人物形象、鉴赏写作方法等教学重点,又涉及战争危机的复杂历史背景及危机顺利化解的深层原因等教学难点。
关于第(一)个问题,其实就是鉴赏烛之武的论说艺术。学生质疑时提到:烛之武能化解一场如此大的国家危机,其说辞仅仅只有124字,有这种可能吗?言说过程中秦伯始终没有发言,难道他对烛之武的说辞没有一点怀疑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作者运用了留白等手法,实现了语言的高度凝炼,这就是《左传》的叙事艺术和语言魅力。
烛之武如何运用言语智慧打动了秦伯化解了危机,这是学生最感兴趣的问题。我引领学生去咀嚼言语中的智慧,学生经过讨论,烛之武能够成功“退秦师”,言语中可归纳为“五无”――无益、无害、无信、无厌、无恐。
1.无益。从“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的假设论证中可以得出,亡郑“无益”。
2.无害。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的假设论证中可以得出,舍郑“无害”。
3.无信。从“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的历史分析中分化离间秦晋关系,意即晋君“无信”。
4.无厌。从“夫晋,何厌之有”的现实推断中戳到了秦伯的痛处,意即晋君贪欲“无厌”。
5.无恐。从“若不阙秦,将焉取之”的未来推测中直击秦伯的要害,意即未来的晋君将更有恃“无恐”。
有政治家曾说过,在国家关系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无益”“无害”就是从秦的角度进行利弊的对比辩析,而“无信”“无厌”“无恐”是从晋的角度进行历史现实未来的逻辑推理。并且烛之武始终站在秦伯的立场上替秦伯掂量轻重,权衡利弊,瓦解了秦伯的戒备,谦敬辞令的运用又满足了秦伯作为大国之君的虚荣心,化求助为帮助,顺利完成“退秦师”的使命。
关于第(二)个问题,其实就是探究烛之武成功说退秦师的深层原因。学生质疑时提到:秦与晋国结盟,世称“秦晋之好”,怎么可能这么容易就被瓦解呢?秦国和晋国是当时的两大强国,秦伯怎么可能会抛弃强强联合而与弱小的郑国结盟呢?毫无疑问,烛之武能够成功化解这场危机,除了他高超的论说艺术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原因,这也是学生很感兴趣的问题。于是笔者引导学生再次细读文本,学生找到了更多的信息:
1.以其(郑国)无礼于晋。
2.且(郑国)贰于楚也。
3.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4.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
5.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以上五个信息很明显带有深层的历史背景,即各国国君之间有着较复杂的恩仇与矛盾。而对于学生来说,这是难点,对老师也是一种考验,因为必须要对东周末年的历史背景和相关史实作更深入的了解。不过,在备课时我已考虑到了这点,把一些与文本理解有关的史实材料加进课件。这些与本文相关的历史事件,可以参阅《高中语文教学设计(必修三)》(王荣生主编,江苏教育出版社,P268-269的“资料链接”)。学生阅读了这些资料,较充分地了解了相关历史背景,就能更深入地理解烛之武善于抓住国君之间的复杂关系来成功实施分化离间的超凡智慧。一个久不在其位,却对天下形势了如指掌,对人性弱点拿捏精准,仅凭三寸不烂之舌,就能化战争危机于谈笑间的智者,让读者不得不为之折服,为之景仰。
还有同学找到更细微的信息:
6.晋侯、秦伯围郑
7.晋军函陵,秦军锬
从第6点信息显示,称晋文公为“晋侯”,称秦穆公为“秦伯”,一个是“侯”,一个是“伯”。依周礼,周代诸侯的爵位按高低有“公、侯、伯、子、男”五等,而到东周末年,诸侯国势力强大,周王室衰弱,不能制约各诸侯。各诸侯可以随自己的实力意愿,自封爵位。爵秩违背周礼,等级制度遭到破坏。秦穆公对此应有实力上和心理上的落差。这也是烛之武能说退秦师的微妙之处。从第7点信息可看出,秦晋双方的军队驻扎在不同的地方,这也为烛之武得以“夜缒而出”面见秦君,分化离间秦晋联盟提供了外部有利条件。
综上所述,烛之武能够挽郑国于危亡,除了他高超的论说艺术之外,还有有利的外部条件辅之,更突出的因素是烛之武对各国形势与国君关系的洞察,对秦伯人性弱点的透析。“秦晋之好”本来就是仅仅以姻亲关系为基础的政治联盟,在烛之武的“利诱”加“威逼”(为晋国的威胁所逼迫)之下,在更重大的国家利益面前,这种性质的联盟也不堪一击。
这样的课堂,学生就是在阅读期待中不断深入解读文本的。通过质疑,触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了学生深入探究的求知欲望。围绕问题,学生会积极主动地去搜集文本信息,多方验证,实现阅读期待,或又生成新的阅读期待,这就成为了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内驱力。在阅读期待的驱动下,学生就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把文本解读得更加深入,在课堂上也会有更充实的获得感。
三、学生的阅读争论,是文本深入解读的激发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后,对文本的内容、形式、思想、艺术手法、人物评价等有理解上的分歧,存在不同甚至相对的观点和看法,这就是阅读争论。这时老师把它运用于课堂上,倡导学生各执己见,互相辩论,就形成了课堂争论。争论源自于不同观点、不同思维的分歧与碰撞。阅读争论可引发学生去独立思考,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深度探究,也可进一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育学生的逻辑思维。
“理越辩越明,道越论越清”。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争论,进行不同思维与理念的碰撞,并在争论中集思广益,相互启迪,实现生生间的情感交融。在争论过程中双方都力求说服对方,因而在发现对方的不足后,总会力图以最能让对方信服的方式来进行阐述。这极富针对性和可接受性的阐述,需要学生积极的情感投入。而情感投入对文本深入解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力争辩服对方的情感冲动下,学生主动搜索并得意地发现对方思维中的不足,并及时有效地反驳对方观点确立自己的观点,尤其是当对方无言以对时,那会有怎样的“愉快情感”?而此时对方也并不只会自甘落败,可能会突然提出一个未曾想过的问题,举出一个未曾料到的事例,这带来的不仅是新奇,还有兴奋,还有重新认知的心理愉悦。这种争论反复交锋,使问题越辩越清,越辩越深入。最终,争论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让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在阅读教学上,争论成为了重要的教学手段。
在执教《鸿门宴》时,必然要对刘邦、项羽两个重要人物进行分析评价,而在评价项羽时同学们就产生了分歧。一部分同学认为“成则为王,败则为寇”,项羽败了,败在自身;另一部分同学认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项羽尽管败了,却虽败犹荣。意识到有分歧后,笔者立即建议将同学们分成两方,一方为“败寇论”,另一方为“人杰论”,鼓励双方同学深入阅读文本寻找证据支撑观点,并在课堂上争论。
“败寇论”一方认为,项羽是个失败者,他的失败,源于他自身的缺陷。一是感情用事。他一听到“沛公欲王关中”就“大怒”,认为刘邦冒犯了他作为“西楚霸王”的尊严,于是决定攻打。而当项伯以“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之辞劝慰之后又轻易放弃,许诺“善遇”刘邦,在重大决策面前情绪化,易感情用事。二是城府不深。刘邦假意谢罪后,以“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s”就轻易地套出了告密者曹无伤,这也说明项羽城府不深,缺少心机。三是刚愎自用。宴会中,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i以示之者三”,而他“默然不应”,说明项羽与自己最重要的谋士缺乏沟通。项羽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倾向,在他眼中有功之人应是那些骁勇善战的将士,而对后方出谋划策的谋士则不屑一顾。四是贻误战机。在宴会上,项伯“以身翼蔽沛公”,出现了背叛行为,项羽却坐视不管;宴后,张良献礼,项羽安然“受璧”,获知沛公逃走竟然也]有任何反应,从而错过刺杀刘邦的良机。
“人杰论”一方认为,项羽尽管失败了,但他仍然是英雄,虽败犹荣。一是光明磊落。“项羽兵四十万”“沛公兵十万”,兵力相差悬殊,利用鸿门宴之机杀刘邦不是项羽的本意,项羽完全可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狂风卷乌云般消灭刘邦,阴谋之计实为其所不齿,足见项羽光明磊落的英雄气度,坦诚道出告密者曹无伤也能证明这一点。二是很有主见。对于在鸿门宴上要不要杀刘邦,项羽其实心中早有主张。项羽前一天在项伯提出“不如因善遇之”时就已经“许诺”,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所以沛公旦日来鸿门谢罪后,项羽“即日因留沛公与饮”,从中看出鸿门宴并不是精心准备的周密计划。因此范增宴会上多次示意而项王“默然不应”,反映项羽遇事有主见,行不苟合。三是用人不疑。体现在项伯身上很明显,他听从了项伯的劝告“善遇”刘邦,之后宴会上项庄舞剑时对项伯“翼蔽沛公”的举动也没有怀疑,仍然淡定自若,这都是其用人不疑的表现。四是英雄相惜。军门重兵把守,戒备森严,樊哙却能“带剑拥盾”闯入军门。当得知樊哙是“沛公之参乘”,项羽观其相察其言,两次赞其为“壮士”,赐酒赐肉并赐坐,反映他对真英雄的敬重。五是宽容大度。对于刘邦“不胜杯杓”不辞而去的无礼行为,项羽表现出英雄的大度。听说刘邦“脱身独去,已至军矣”,只是因为“闻大王有意督过之”,也表现出极大的宽容。尽管项羽的结局是悲剧,但他仍是一位令人敬佩的英雄豪杰。后来有位细心的学生也发现,本文选自《项羽本纪》,可项羽却不是帝王,足见司马迁在为项羽立传之时,也把项羽视为一代英雄豪杰。
“败寇论”与“人杰论”的争论,反映出学生对于项羽评价的分歧,这实质上是学生的阅读争论,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教师要善于捕捉这种信息,引发学生的独立思考,激发学生的思辩,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主动地把自己的阅读体验与同学们分享、交流和碰撞,从而深化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认识,深度解读文本的意义。
从学生视角出发,确定与学生阅读体验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这是文本深入解读的关键。教师在备课上课时首先要重视学情分析,获取学生的阅读初感,这是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的出发点;以此为起点,从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期待去触动他们的探求心理,在阅读期待的驱动下,逐步深入解读,实现阅读期待。教师又要善于在课堂中捕捉学生在文本阅读中的分歧,适时引发争论,激发学生的思辩,让学生在阅读争论中深度探究,在探究中推进深度解读,完成阅读深度意义的建构。
参考文献:
[1]杨国顺.浅谈文本多视角解读的策略[J].教育艺术,2011,(8).
【内容提要】分解语言功能,形成系统,逐步训练,可以大大提高应试作文水平。
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是思想的载体,是思想的物质形式。文章的内容,必须通过语言这种形式,才得以表现、阐述和发挥。因此,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中重视和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加强语言能力训练,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恒久的工作。多年的语文教学,深深体会到“天下第一考题――作文”的重要性。而个人最深的体会是,语言运用是提高应试作文成绩的关键。
近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将“语言”因素的分值提高到超过“结构”,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语言和思想都不是静止的,而是不断在生发的,在生发时语言和思想在密切联系中互相推动着”。(朱光潜语)这就启发我们,将语言分解成8种功能类,形成“系统”,逐步训练,可大大提高应试文档次的目的。
1、陪衬句显本意。为了突出某事物,借用其他事物加以陪衬,或为了突出主题,本言此而先说彼,互映互照,这种先说的句子叫陪衬句。比如作家柯云路在《陌生的小城》中有这样耐人寻味的话:
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世界不奇妙,不看也知道,看你怎么理解。
这“世界真奇妙,不看不知道”有衬托、突出后句的作用,越品越觉有味。
“红花虽好,也要绿叶扶持。”陪衬句,是文学作品中使用频率最高的特有句,李白用“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来突出“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表现了对美好世界的向往。陪衬句一改行文的平直单调,使语言流畅跌宕超伏,课堂作文《中学生活的回顾和思考》有同学这样开头:
中学的校园是不宁静的,中学生的心田更是不宁静的。
用“校园”环境烘托“校园”主人的心情,自然贴切,覆盖全篇,引发读者联想。这比直说“中学生活三年,我们的心田是………”要有韵味得多。
2、首括句以示条理。为了使人对自己文章的结构一目了然,连用一些首括句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朱自清的散文《威尼斯》开头两段就各用了一个首括句:“威尼斯是一个别致的地方”,“威尼斯是‘海中的城’”;之后,便紧扣“别致”、“海中的城”而写,中心十分明确。《汉堡港的变奏》也一样;“汉堡港是美丽的”,“汉堡港是忙碌的”。它们都是对本段内容的总摄,联系起来看,都处段首,突兀一句,显示了明晰的条理性。首括句如果精心组织成结构相同的排比句,则效果更佳,今年北京高考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主体三段就用了三个排比性首括句。仰望星空,我看到了属于贝多芬的那颗星;仰望星空,我看到了代表陶渊明的那颗星。仰望星空,我看到了苏武的那颗星。这种并列式的首括句,行文结构、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3、内蕴句以留余味。内蕴句是一种高度凝炼、内涵丰富、含蓄隽永的句子,它在文中起着升华主旨、阐释图景、创设情境和引发回忆或回味等作用。《风景谈》的“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了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尤其伟大者”即如此。《荷塘月色》中佳句迭出,有许多内含丰富的句子。比如“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句,不仅深埋着作者的愁闷彷徨,也自然地带出对江南采莲旧事的回忆,早年高考的“圆”之想象作文,有人写《驴蹄印》,在描述一幅落后生产图后,结尾感慨;
忽然,我觉得组成圆的一个个蹄印,像变成了一个个问号,似乎在连连追问:几时才能打破这圆的束缚?
这个内蕴句极富沉重感,是喷吐,是呼告,是反思,是期待!升华的主题振聋发聩。
4、思辨句以求力度。比如托尔斯泰的名言“人并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幸福的家庭都有相似之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极富哲理,令人回味而难忘。《阿房宫赋》结尾说:“灭六国者六国也中,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这很有辩证味,初看似有矛盾,但经过思辨方觉哲理深刻耐人寻味。再如: “闪光的不一定是金子,但是金子就一定会闪光”。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见明天,但可以珍惜今天”。“诚实的人,把生活看作连绵的山峰,一座座努力攀登;狡猾的人,把生活看作一艘航船,见风使舵把握方向。狡猾的人,也许终身得利,却失去真实的自己;诚实的人,也许一生坎坷,却找到生命的真谛”。这些具有思辨性,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给人以回味。
5、评议句以概属性。记叙文多为客观记叙,若能适时插一两句评议句,则使事物的特征、人物的性格更显突出鲜明。比如优美的散文《世间最美的坟墓》,在平淡而又深沉的叙述中分两处夹进以下两句:
①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你大声说话。②人们重新感到,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比这最后留下的,纪念碑式的朴素更打动人心的了。
这两个“评议句”高度概括了托尔斯泰的基本特征,促使读者联想到伟大事业人的崇高人格。
6、过渡句以紧结构。学生作文,常见松散,语不成串,思不成路,材料纷涌,而不善组织。如果能集中收集一些过渡句,在行文中,穿插使用,容易克服上述弊病。《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思维严密的恩格斯就用种种过渡语,如:
承上的:不仅如此/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正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正因为这样。
09年山东高考满分作文《见证》一文中的过渡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见证了灾难与感动,见证了成功与自豪,见证了………”此句领起下文,神思回转中见作者运思之妙。
7、呼应句以明章法。《绿》的开头、结尾“我惊诧于……”和“我不禁惊诧于………”是呼应中有层进、深化;《蒲公英》开头、结尾用同句“提灯笼,掌灯笼,聘姑娘,找箱笼………”圆合全文,突出了“爱和平,反战争”的主题,且有种回环美和童真感。高考作文《树木、森林、气候》,有人谈“反对不正之风”问题,开头是“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结尾是“一棵树不能改变气候,是的,不能改变!”今年四川高考作文《追求完美》,有一考生文章开头:“从小学到高中我一直在营造与完美着我的人生三梦”。行文结尾:“我会坚持着我的人生三梦,因为它们已经成了我生命中不可割舍的部分”。这两篇考场作文,首尾呼应,前后圆会,彰显出考生通盘构思的周密,严谨和章法。
一、以形象化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
语言的形象化是将学生注意力集中起来的重要手段。当注意力集中时,学生的大脑只有一个学习兴奋中心,注意力不集中时,大脑中有多个兴奋点,它们之间相互干扰,学习效果会变差。
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专心,教师应以形象化作导向。教师向学生叙述事实材料和描绘对象,要生动活泼,富有魅力,防止非课堂因素进入大脑,使学生分散注意力。
譬如《荷塘月色》一课中有这样一段:“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笔下,荷花的姿态已经非常形象化,教师若想把荷花形象进一步活现化、完整化,把学生的形象思维集中到课堂教学上来,形成无意注意,必须依靠形象化语言。教师可以先从关键性词语入手,如“袅娜”,本指草木细长柔软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荷花如女子体态轻柔优美,这样,学生的头脑自然会映出窈窕淑女那楚楚动人、娉娉婷婷的体态。“羞涩”,却又描画了少女的内向性格,难为情,表现了荷花妍媚姿态。如此讲来,学生的头脑里以“袅娜”形象又转换为新的“羞涩”的形象。接着作者把盛开和含苞待放的两种白莲比作“明珠”、“星星”,从色彩和光华上极写荷花之美,月光之下荷花银白色,光华闪耀的样子。教师的形象化语言,使学生头脑中的蒙太奇镜头不断转换,因而自然地实现注意力的集中。这样娓娓而谈的形象化语言,定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要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师不仅要有形象化语言,还要有恰如其分的课堂教学表情和动作。我们所说的注意力,实际是一种自然而然发生的不需要作任何意志上的努力的无意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影响学生注意力的因素很多,如相对强烈的刺激,突然变化的刺激,不断变化的刺激,专业兴趣等。教师让课堂带上艺术性,使学生身临其境,有利于培养学生抑制注意力分散的能力。为达到这种效果,教师应将本身的形象连同课文中提供的形象,一起融入学生的大脑,以形成具有坚实基础的表象,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二、以立体感强的形象引导学生
形象化教学力戒理论说教,要联系生活实际,找准学生大脑的兴奋点,使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增强其学习语文的浓烈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首先,引导学生把课文与生活相联系。生活本身就是一种形象,学习语文,离开生活的实际,就会失去形象,变得乏味。反之,学生则兴趣盎然。如我在教《散步》时,联系社区、街上人们的散步,又讲了我校一位癌症晚期校长,临去世前,经常在晚上到学校来散步。以此激起学生的情感,使学生的注意力得以高度集中。此时,还可以再生成,如学生陪同父母的散步,汶川地震后,受伤者蹒跚地散步。这样一联系,学生的兴趣自然产生。这时,再讲课文的中心,要尊老爱幼,学生就更容易接受。课文中可联系生活的文章很多,经常有针对性地联系生活,学生的注意力便会集中,课堂便显得生动活泼。经常联系生活,学生的作文也会有更多生活素材。
其次,以视觉形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中学生对说明文和议论文兴趣不大。倘若教师不厌其烦地讲解建筑结构、产品生产,枯燥乏味地讲论点、论据等,那么学生就会心不在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如果在教学中用实物或图片来说明,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有效集中起来。譬如在《苏州园林》教学过程中,可展示南方和北方的园林图片,这两种不同的园林风格一对比,课堂活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了,课堂效率也提高了。教学议论文,虽然没有图景,但也可以将作者的论证过程或结构排列出来,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助于他们对课文进行理解。
再次,以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抽象思维。学生写作文时,对谋篇布局不甚了了,引导学生以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思维,则大有裨益。如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以家境的贫困引出对于勒叔叔的盼望,然后在船上不期而遇,课文是这样结构的。但如果从逃之夭夭来进行思维,《我的叔叔于勒》也可以以全家在船上欣赏美景开篇,以引出对于勒的盼望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最后遇到于勒后则逃之夭夭。可以直接以逃之夭夭开篇,引出对于勒的回忆,再回到逃之夭夭时的场景;也可以直接写于勒的经历,以他个人的遭遇谋篇布局。以人物形象进行抽象思维,使一些不怎么爱学习的学生也能开动脑筋,积极思维,这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把握,也有助于写文章时的谋篇布局。
三、寓音乐形象于阅读之中
指导学生通过阅读,领悟作者创造的意境、表达出来的感情,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音乐语言的形象性为我们指导阅读提供了绝妙的条件,无论任何文体,在语言上都有自然的节奏。
一般来说,在表达同情、怜悯、悲痛、哀痛之情的内容时,句子较长、修饰成分较多,节奏较慢,调质宽宏而低沉,用气舒缓而抑郁,声音从阅读者心底发出。譬如,《马克思墓前讲话》一开头写道: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科学巨匠、马克思二点三刻安静地睡着了。在指导这段文字的阅读时,应当找学生最熟悉的、富有情感的音乐形象,进行类比,一定会产生良好的阅读效果。又如,《在我心中的玫瑰》这首歌是悲伤、沉痛、思念、低落、缓慢的节奏。必要时,教师富有深情给学生演唱这支歌,这种难以名状的情感体验,绝不是其他阅读方式所能替代的。音乐语言融通在课文之中,情感体验越深沉,共鸣度越高,学生的注意力就越集中,对教学内容理解就越深刻。
而当表示兴奋,喜悦、或者是谴责的内容时,一般来说,没有过多的修饰成份,多用短句,节奏快,铿锵有力、干净、利索。例如《白杨礼赞》开头写道:“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树”,直接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炽烈感情。因其用句短促,气势高昂,这里就可以用节奏明快、激昂、慷慨的音乐形象类比。又如,《大刀进行曲》,起句的音乐节奏高昂,倾注着猛烈坚决、无回弦余地的急切情感,如果教师能演唱这支曲子,那么学生的听觉、视觉和教师的课堂艺术就形成了焦点,从而实现全班注意力的集中。运用音乐语言指导阅读,意在提高兴趣,音乐语言的选择,应该是学生易于理解和常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