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3:4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后进生转化案例,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自从接手这个班级之后,我对班级里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可就有这么一个学生我很棘手。
多方了解这个陈某上课从来不举手发言,而且还没精打采,下课确是生龙活虎的。在老师和同学面前就说脏话,有时在班级里和同学打架,毫无纪律可言。抽烟,喝酒,赌博,这孩子有个性、不好惹很难管理,却在班级里拥有一定的威信。于是我认为他是我需要花费大部分精力、重点盯防、改造的“大人物”。
学习成绩较差,一个学期6门课,四门不及格,且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字迹潦草,甚至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在我看来他是一位双后进生,即学习后进生、纪律后进生。他现在的表现,在我看来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的。
社会:在社会因素中,我了解到他以前上中学的时候就和那些不学好的学生在一起,还与社会上许多不良青年在一起混,学会了抽烟,喝酒,赌博一系列的恶习。家庭:通过与家长联系,我逐渐了解到一些我所不知道的细节。他从小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老人只注重对他的物质保障,让他吃饱、穿暖,对于他的教育却几乎为零。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一直上到了初中。学校:由于从小就处于老师的“差生”队伍中,所以,他并没有得到老师很好的教育,一年又一年,他就逐渐脱离了学生要学习的这样一种观念。自身:没有目标,没有上进心,自身要求很低,有懒散的性格。
一、根据他这样的情况,我采取了以下几个措施
1、培养他的学习兴趣
学习中有些内容是枯燥的,加上差生基础薄弱,知识断层,化学知识理解较困难,针对此情况应设法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为此我跟化学老师交谈了几次,并且安排“铜绿受热分解”的实验,绿色变黑色,管壁有水珠和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这些现象使他感到新颖好奇。激发了他的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在学习化学第一课时就感到化学实验“有趣”。在期中考试中,化学得了班级第一的好成绩
2、及时挖掘他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差生,并不代表他们什么都不好,只不过是学业上的落后和一些不良行为掩盖了埋藏在他们深处的那些进步的“火种”和“光源”,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闪光点”。就像陈某同学一样。
在一次放学的路上,我无意间看见他和本班级的学生走在一起,我看来有点不放心他们就悄悄地跟着。他们走着走着就一起快速跑起来,他跑的挺快的。可是就这一跑把要拐弯骑着车的一个小孩撞到在地,他们一下子懵了,不知道要干嘛?这时候有人说:“快跑啊!还愣着干嘛?”其他人一听都开始准备跑了,他大喊:“不行!不能就这样跑了!你们帮我把这个小孩送医院,快点!”说完就把受伤的小孩抱着就送到了医院……就这一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他擅长运动,且责任心强,并胆大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且在班级里又有一定的威信。我就让他担当了体育委员。因为成绩不够好,他担心同学不听他的指挥,于是,我就为他创造条件,学校里的活动包括运动会让他积极的参加,这样就有表现他自己的机会,也让他在同学面前赢得荣誉感和自信心,同时还不实的提醒他,只要努力学习成绩也会像你的体育一样出名的。自此,他对自己有了信心,也对学习有了兴趣,成绩有了飞快的进步。
3、做好学校与家庭的双向教育
要转化差生,光靠老师的教育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老师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和思想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必要时对家长进行积极的指导,寒假的时候,我经常打电话给陈某的父母,问他们“陈某在家复习怎么样,因为开学来就要补考了”。让家长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配合学校督促和鼓励他在家的学习,使学校―家庭形成有效的教育网络,这对于他的转化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不过,在他的身上,也会时常出现一些小问题,正所谓“大错不犯,小错不断”。虽然从现在的表现来看,并不完美。但对他来讲,这已经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们没有理由不相信。他虽然现在不是最好的,但他的未来还很漫长,有了第一步,他距离成功还会遥远吗?在这之后,他态度变得积极上进了,作业也能够完成了,上课能够认真的听讲、积极回答问题了。他变了。好像我也变了。原来一提起来就好像如临大敌的感觉不见了。他变得可爱了,我也从这个教育中感受到了成功、感受到了教育带给人的满足感。
二、反思
不是有人曾说:“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优生,那教育还有什么功能?又谈什么基础的素质教育呢?因而对占相对多数的中差生,我们更应变嫌弃为喜爱,变忽视为重视,变冷漠为关注,变薄待为厚待”。陈某的改变也让我有了许多的思考,这样的孩子,刚刚到来的时候,他的身上几乎没有什么优点,每个和他的接触过的人都会感到棘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他并不是一块顽石,如果学校和教师最大限度的给予他时间、空间上宽容,他也会逐渐被我们这种细致入微的行动而感化。面对着他的改变,现在来谈成功与否似乎还为时过早,但是我想经过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他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总之,我们要用爱去感化他们稚嫩的心灵,用真诚去关爱他们,用理解去温暖他们脆弱的情感,用适当的方法去扭转他们似是而非的观念,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只要我们找对方法,有的放矢,才能教育好每一个差生。
参考文献:
第一次接手一年级的孩子们,为了便于孩子们更快地融入班级,入学第一天,我让孩子们自由地结识新伙伴。当我站到一旁充当观众时,发现一个小男孩子——小伟坐在座位上,转着黑溜溜的大眼睛,静静地吸吮着他的左手食指,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突然,一个孩子大声说:“老师,他拿了我的笔。”原来是小伟拿了同桌的笔,在老师的劝说下,小伟归还了同桌的笔。在我到办公室拿东西的间隙,一个孩子飞快地跑来:“老师,小伟爬上了窗子上。”来到教室,听到小伟在喊:“放我出去,我受够了。”好言好语劝说了他下来。接下来,小伟的表现更让我伤透脑筋,上课没笔,帮他削好,不到半节课,他就在桌上将笔磨平了;给他一个新本子,他一会儿工夫,就将它撕一半;同学们坐好听老师讲课,而他却坐在桌底玩;科任老师反映小伟上课不听指挥,还和老师对着干;孩子们常投诉他挖鼻屎到同学们的衣服上;早餐分点心时,分餐员反映小伟常捡点心碎吃;不管什么时候都停不下来,总有些小动作……渐渐地,孩子们都远离小伟了。小伟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为什么会有这些与众不同的行为?
通过与家长的密切沟通,发现小伟的家长平时对孩子的教育是放任式的,遇到孩子不听话或做错事,就用打骂方式。导致孩子内心较为压抑与焦虑,遇到事情解决不了,他就会用我们认为不可理喻的方式发泄,例如:他来到学校的第一天,他看到课室的窗户是嵌上了防盗网,认为是关着他,他理解不了,就爬上窗户说:“我受够了,放我出去。”(这是后来谈话中知道的)。同时我也发现,孩子也有安静的时候,例如上语文课,当我朗读课文时,他就静静地听,做即堂作业,他也特别用心。每个星期的作文课,当我出示图片让同学们讨论时,他也特别积极参与讨论。其实小伟只是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没有按照孩子的年龄和成长特点来进行培养,只是用了较为简便、快捷的方式——打骂来处理,令孩子应有明辨是非、对错以及各项能力都没有好好地建立起来,使孩子在群体生活中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行为。
根据这些情况,我认真制定了以下几点,希望能尽力帮助小伟走出现状:一、与家长紧密联系。
我密切与小伟的家长联系,委婉地向他们建议,希望他们配合老师教育孩子。譬如在我与小伟关于如何与同学相处的话题深谈了以后,我又和他家长联系,希望家长在家里对孩子也如此教育,家长表示愿意配合老师教育自己的孩子。现在小伟的父母有空也会来学校问问孩子的情况,并和教师联系,并且一改以往的打骂教育方式。
二、消除隔阂,建立信任感。
爱做出位的行为的孩子,肯定是孤独的,他只是想得到别人的关注。我们要多给他们,消除他的不良情绪。有时,我总是默默地走到他身边去,帮他把歪七竖八的桌子弄整齐。有意无意地摸摸他的头,我想他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的,同时也与科任老师沟通,让他们也如此做。(班主任 banzhuren.cn)刚开始的时候,当我轻轻地摸一下小伟的头,我分明地感受到他脸上表露出的那份不轻易察觉的欣喜,我在心里暗暗窃喜。在讲课时,我故意在他的身边多停留,下课时,我故意让同学们来帮我拿教具回办公室,我都会故意叫上他,他乐颠颠地跟在同学们后面。在学习和生活上多关注这个孩子,孩子也一步步地向我走来,一步步地向我敞开心菲,当孩子对老师信任,我认为教育工作不再难了。
三、帮助提高,增强自信心。
(1)辅导功课
小伟对学习成绩也在意,可是讨厌做作业,由于在学前教育时没有养成正确书写的习惯,所以他的作业本书写情况都是惨不忍睹的。于是我从握笔、笔画一样样慢慢地重新开始教,对于他的作业,我是时常是首先肯定了他的一些长处,又帮他分析错误的原因,归纳他的不足之处,并给他鼓励。他慢慢表现出了愿意接受的样子,答应以后作业认真做。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知道要改掉他学习的陋习,非一朝一夕之功!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给这个孩子十足的耐心才行。
(2)心理引导
对于小伟许多不良的行为,主要是家长没有引导好,所以现在要让他改正不良的行为,必须要从心理引导开始。例如有一次,小伟在课间活动时,又动手打人了,被打的同学额头都破了一块皮。我将两个孩子都叫到办公室,处理好伤口后,我没有直接批评小伟,而是让他自我检讨,小伟马上说:“老师,我错了,我不应该打人。”看他脱口而出,我就知道他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错误,我问小伟:“小刚头都破了,痛吗?”他说:“痛。”“如果是别人把你打得头都破了,你还想和好那个人做好朋友吗?”“不会。”“那么你想小刚现在心里还想和你做朋友吗?”“不会。”小伟低下了头。我知道他已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先让小刚回教室,我乘机利用这件事小伟教育如何与同学相处,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多给他一些机会。
问题在于,假如后进生在学习上长时间没有长进,在行为表现上反复出现问题,教师的“五心”真的能长期坚持下去吗?
在很多老师转化后进生的案例中,好像转化得并不困难,要么几次谈心,要么一次家访,要么提供一下学习方法,要么检查几次作业,要么在作文、日记、周记里写一些令人感动、激动的话,然后这个后进生的学习成绩便突飞猛进了,各方面的表现也大大进步了。当然,不排除只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或学习方法不对头的所谓的后进生,也不排除一些关键性的事件确实能起到转化的作用。而事实上,绝大多数后进生的成长脚步非常缓慢,甚至,有个别后进生看起来根本就转化不了。
因为,在后进生中,除了极少的“智障”学生外,有的学生学习基础太差,差得令教师不知该从哪儿补起。比如有一位老师,接手八年级,有位同学连续三次得零分,据了解,这个学生升初中时语文成绩是个位数,七年级从不做作业,不是不做,而是不会做,除了名字会写,其他的字基本不会写,让其抄作业,也没能维持两天。课堂上关注他,可他也只能坚持一分钟,让他朗读,什么课文都不会读,想表扬他都找不到机会,第四次考试时让他开卷,整张试卷他也只能填上三个空,还写错了一个。课外,老师也找他谈心聊天,然而一学期过去还是“涛声依旧”。这位老师发出了“拿什么拯救你,我的语文零分学生”的感慨。
对这个得零分的学生,老师岂不知道付出“五心”的道理?老师也不是没有实际行动,但是,就是转化不了他。
再如,有一个姓李的老师,有一次在外班上英语课,让学生自主阅读英语短文,让其有不懂的地方画上横线,在巡视时,他观察到有一个学生的表现令他大吃一惊:全篇课文无一例外地都被画上了横线。老师悄悄问那个学生:“你什么都不懂?”那个学生回答:“是的,我对英语一点儿都不懂。”在课堂上,老师给那个学生安排了一个任务,专门给所在的小组举牌,那个学生干得非常认真,帮小组抢答问题最快,展示小组学习成果最积极……课后,那个学生评价说:这节英语课还上得有点意思。
仅仅对这节课而言,教师对那个一点儿也不懂英语的学生无疑是机智的,找到了一个举牌的妙招来应对他,让他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了作用,让他在课堂上有事可做,不至于太无聊,他说这节课有点意思,实质上是体会到一点成就感,找到了一点学生的尊严。但是,对于举牌这个差事,他总有一天也会感到厌烦的。
有人问李老师:如何做才能有效提高那个学生的英语成绩呢?李老师没有从正面回答。
那么,对后进生,尤其是后进生中的后进生,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转化呢?
不妨先来学习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转化一个叫费佳的学生的案例。三年级的费佳遇到的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到了五年级,费佳的学业成绩就赶上来了:他能和别的学生一样,解答同样的算术应用题;七年级毕业后,费佳进了中等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专家——机床调整技师。
从三年级到五年级,苏霍姆林斯基给他编了一本特别的习题集。习题集里约有200道应用题,每一道题就是一个引人入胜的小故事,它们的绝大多数并不需要进行算术运算。他还给费佳搜集了一套专门供他阅读的书籍,大约有100本书和小册子,可供这孩子从三年级读到七年级。这些书,有的是跟课堂上所教的内容有直接联系的,有的并没有这种直接联系,后者是一种智力训练。
对于费佳,苏霍姆林斯基用了整整的两年,转化时间长;准确把握了他学习差的方面,其最大障碍是算术应用题和乘法表;有科学的分析,在费佳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他的思想刚刚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却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有恰当的转化方法:小故事式的习题集和阅读大量合适的书籍;转化结果平凡而真实:成绩达到正常水平,后来当了一名技术熟练的工人。
这只是苏霍姆林斯基转化后进生的一个案例,而其伟大之处更在于:他每天坚持写教育手记,他曾经为3700名左右的学生做了观察记录,他能指名道姓地说出25年中178名“最难教育”的学生的曲折成长过程。
李镇西老师转化学生的同时,也写了完整的手记,他说:“后进生对我来说,每天都充满悬念——我不知道他们将要给我惹什么祸!我忠实地记录我和他们打交道的经过乃至细节,这样的文字当然胜过任何人为编造的小说和电视剧!”
现在,对语文考试得零分、英语一点都不懂的这些后进生的转化,我们可以作一个简单的小结——
态度上:要对后进生存在的事实和转化相对缓慢有充分地了解,不能借“爱”的名义去“恨铁不成钢”,更不能对其进行心理上的伤害。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真诚;自信
所谓后进生,通常指那些思想上不求上进,思想品德水平较低,行为习惯较差,学习不努力,学习成绩不好,缺点和问题较多的学生。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面实施,后进生在班级中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其活动能量大,影响面广,常常妨碍班级各项工作和活动的顺利开展。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教师所肩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也是教师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就谈谈笔者在工作中如何把后进生进行转化这一典型案例:
本班有个学生叫小黄。刚接手这个班时,他上课要么扰乱他人学习,要么情绪低落,要么就睡觉;下课胡乱打闹,与同学间经常闹矛盾,同学们都嫌弃他;每一节上课都迟到;不做作业,不背书,各门功课单元测试不及格;值日时也不认真劳动……每天不是科任教师就是学生向笔者告状,是学校出了名的“捣蛋鬼”,真让人头痛。于是,笔者几乎每两天就找他谈话一次,每个星期基本上都要请家长来学校一次,但经过无数次的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
笔者必须找到一个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把开学的学生报名表拿来一看,发现过两天就是他的生日了,于是灵机一动。他是一个住校的学生,生日这天不是周末,他没有办法回家,笔者就在他生日那天把他及几个各方面较优秀的学生请到自己家里,那天晚上笔者买了很多菜,亲自做了几个拿手好菜给他们吃,吃饭的时候,笔者明显感觉到他非常地不自然,坐在那里如坐针毡。笔者看出了他的心思,但是仍不动声色,却从冰箱里拿出一个生日蛋糕,那几个好的学生也拿出他们自己准备好的礼物送给他,当我们在给他唱生日歌的时候,他痛哭不已,抱着笔者久久不放。后来他和笔者说,父母在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就到外面做事,今年才回柳州来发展,由于工作很忙没有空管他,才让他住校,所以好几年没有人跟他唱生日歌了。笔者送他两样礼物给:一是一本笔记本,上面写到“我相信我爱的小黄会成为我的得意门生的!”二是,把门打开,他的父母已经站在门外,笔者之前已经跟他父母约好时间给他一个惊喜,他非常高兴,当时就表示今后一定会努力改掉自己的缺点。
从那以后,他开始认真听课了,作业从来都没有缺交过一次,数学测试成绩也开始好转,笔者就借些机会在班里表扬他,并专门写了一张字条让他带回去给家长,字条中写了10条近段时间表现好的方面,写了一条表现不好的地方,他回家后,家长也表扬了他,他非常高兴,没过几天就把那一条缺点改掉了。笔者看到他在各方面的进步,又抓住这一契机,给他换了一个同桌,让他与班里成绩最好的同学李阳坐在一起,并让李阳做他的“小老师”,帮助他改进纪律,提高学习成绩。通过“小老师”的努力,学习上也进步非常快,其它科作业缺交的现象明显变少了。
当然在这期间他也有想放弃的想法,有反复出现纪律不好等现象,当发现他有反复现象出现时,笔者并不急着找他谈心,而是放一放,过两天才提醒一下他,而且都是在私下非正式场合的提醒,走过他身边轻轻和他说,或是走在路上随意地说,他就会觉得教师无时不在关心他,而不是找他谈话(其实后进生都怕教师找谈话)。
这一案例说明,治病要“对症下药”,育人要因材施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必须首先分析、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心理特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那么,如何来转化这些后进生呢?笔者认为,要有效解决后进生的心理矛盾,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感情,以真诚和信任动其心
从后进生的心理特点可以看出,由于常常被人冷落,得不到重视和信任,平时听到的又大多是批评和指责,因而自卑感严重,心理压力大。怕教师的训斥,怕同学的挖苦,家长的责骂。其实,他们更渴望得到教师和同学的尊重、理解和关爱。“最不值得爱的学生,也是最需要爱的学生”。笔者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和他们呆在一起,谈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话题:电脑、体育、游戏、明星等等。
听一听他们的想法、要求、希望以及内心的“小秘密”,也会经常与他们交流自己的想法,把自己在成长中遇到过的一些事也告诉他们,让他们知道现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其实,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我们要正视困难,想办法去解决它,而不是选择逃避。教师与学生在一起,哪怕只是一句亲切的话语,一个友好的动作,一次关爱的眼神,一丝善意的微笑,他们就会感受到自己被爱,被关怀,会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树立自信,善于赏识激励
每个人都有优点,只是或多或少的问题,大人也希望受到关注和表扬,何况小孩呢?表扬比批评效果更好,它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让每个学生得到尊重,建立信心。当你与后进生接触很多、感情较深时,你会发现他们身上也有许多闪光点。正如罗丹所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发掘其身上的潜能,充分肯定,别吝惜“好话”,这样更能够使后进生重新找回自我,获取战胜困难的更大勇气和信心。我们教师不光是发现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而且要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并不断地给他们以表扬和鼓励。其实,教师有时不经意间的一句话表扬的话,也许对于那些一直备受冷落的后进生是一次心灵的震撼。
三、同心协力,在互助中寻求共进
长期以来,在教育学生特别是后进生问题上,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配合的不够。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后进生家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
为此,笔者频频走访这类后进生家长,通过谈话,推荐其阅读一些教育刊物,力求纠正其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与其达成教育共识,与学校步调一致,协调地促使其子女发展,并及时反映后进生的点滴进步,提高其家长参与教育的积极性。此外,笔者还联合优秀的学生与他们结成“对子”,而这个对子其实也是不能乱结的,在结对子的过程中,要让优等生的好的形为习惯来影响他们,同时后进生也有特别突出的某一点闪光点可以让结成对子的学生学习,这样,结成的“对子”就达到一个互助的原则,后进生同时也树立了信心。他们会感觉到,原来自己也可以成为优秀学生的“小老师”,这对他们的成长将会是非常有用的。我们班主任还要与其它科任教师达成共识,在对后进学生的教育上要有一致的想法。只有当家长、教师、同学团结一致,才能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四、确定具体目标,磨练意志,战胜自我
后进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害怕困难,缺乏意志,遇到困难时容易退缩,做事不能持之以恒。因此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过程中,应善于磨练他们的意志,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我。如帮助他们分层次、有步骤地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阶段性目标,目标应是具体的,可操作的。最初应是那种跳一跳就够得着,在短期内能显效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他们看到希望。有了希望,才能有动力;有了动力,才会去努力,然后层层递进,步步为营。在此过程中,学生的意志会不断地得到磨练,从而实现教育转化的最终目标。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会出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也许刚刚改过的缺点过不了几天就又要犯了,此时我们的教师不要着急,这也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我们要留给学生反复的空间与时间,教师要及时提醒并纠正,从而磨练学生的意志,达到战胜自我的最终目的。
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中,我们只有抓住小孩的心理特点,才能让每一学生得到发展,我们的工作是艰苦的,但是我们还是要善于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秀英.后进生转化三要素[j].吉林教育,2005(9).
[2]魏明广.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的有效策略[j].教育科研论坛,2010(11).
1 了解后进生,分析后进原因
俗话说:"知人才能善教,善教须先知人。"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毫无疑问,我们要教育、转变后进生,首先要了解后进生,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心理动态、成长历史……根据调查,我了解到我们班几个学生后进的原因:一是家庭教育不当。家长过分溺爱,娇生惯养,放任不管或教育方法不当;二是家长素质不高,社会公德意识淡薄,言行举止有悖于社会公德要求;三是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严重。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有的放矢,对症下药,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2 采取措施,促进后进生的转化
2.1 正面引导,加强道德规范的学习。
一直以来,《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被庄重地挂在墙上,可是学生却视而不见,不入脑不入心不付诸实际行动,规范和守则形同虚设,没有起到应有的教育和规范作用。因此,我利用每天的晨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文明礼仪常规》和社会公德的相关要求,促进学生对社会公德的了解和认识。在班队会上让学生讲述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班级美德故事,编成《班级美德故事读本》供大家传阅学习,增强了学生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豪感。在全体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观念后,针对后进生进行普法教育,请民警讲法律知识、讲少年犯罪案例,使他们清楚地认识到超越道德底线就是犯罪。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划清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正确与错误的界限,才能使自己健康地成长。
2.2 监督家长,正确发挥榜样作用。
罗马哲学家塞纳尔卡说过"命令的道路是是漫长的,范例的道路既简单又实际。"家长社会公德意识的淡薄直接影响了后进生的思想行为。为了正确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我设计了"家长・学生行为对比"评价表,内容分为五部分: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每一部分又详细列举了经常在学生和家长身上出现的问题,如说脏话、乱倒垃圾……家长评学生,学生评家长。学生家长相互监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实现了学生与家长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3 委以重任,培养学生自我控制能力。
后进生犯错误往往是由于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引诱所致,因此应该努力培养后进生的自控能力。我让经常说脏话的学生党"文明礼仪先生(小姐)",让经常课堂上乱说话的学生当纪律监督员",让不爱清洁的学生当"保洁员"……
给他们一定职责,是对后进生的一种信任和期盼,使后进生产生一种尊严感以及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感,从而提升自控能力,做事必想其后果。
3 合力守成,防止后进思想行为反复
转化后进生是个长期长期细致的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为此我建立后进生档案,记载后进的原因、制定好的救治措施和方法,转化后的表现以及进步的程度。有些棘手的问题,还要会诊。通过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拉得动,扶得稳,推着有力。
一个老师的力量毕竟有限,需要学校、家庭、社会的力量共同尽力。要讲合力,更要讲方法。老师犹如乐团的指挥,用全社会关心儿童的红线来牵动各方的力量,保住一方净土,创建更美社会环境。
3.1 借助学校舆论的力量。利用板报、广播等形式来宣扬进步,用舆论遏制消极。
3.2 借助社会的力量。请老干部、校外辅导员作报告,组织社会公益活动,推动后进生的转化。
关键词:体育后进生 转化 对策
中图分类号: G62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245-01
1 体育后进生的选取与确定
“体育后进生”,一般是指那些学习差、纪律差、行为习惯差的经体育考核体育成绩不达标的部分学生,针对这样特殊的群体,针对这样的教育对象,选取工作不能一刀切,俗话说十指有长短,因此,教师不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群体,体育后进生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教师首先应该让每个学生正视的问题就是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差异,对于不同学生,依据标准的要求也不相同,这是不可避免的现实情况,解决后进生的问题,首先要依据后进生的标准确定体育后进生,只有确定了后进生,才能展开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当然后进生的确定与选取要尊重科学,尊重实际情况,选取要有依据,同样在选取时候要避免出现伤害学生自尊的事情,后进生不是个体现象,它是一个群体现象,因此后进生选择面和选择范围是体育教师要关注的方面。
2 转化后进生的教育是爱的教育
转化体育后进生教育首先是爱的教育,教师首当其冲要做的就是要阳光普照,要一碗水端平。对于后进生的转化,教师要付出更多的爱,教师之所以是教师,就是因为他们熟悉教育规律,懂得师爱,想转化后进生要给与学生更多的爱,教师的爱就像冬日的暖阳,就像炎炎夏日的冰棍,教师的爱能让孩子们心情开朗起来,让他们在阳光体育锻炼中也能享受到哪怕是一点点进步带来的乐趣。教师的爱的表达方式有许多种,和孩子们共同游戏这是行为的爱,亲切地拍拍孩子的头,这是怜惜疼爱的爱,孩子们受委屈了给他们一个拥抱这是爱的呵护,孩子们出错了,教师给予适当的惩戒,这也是一种爱,这种爱对于孩子的成长有时候比呵护的爱更有实效。现今中国缺乏爱的教育,也可以这样说中国有许多教师不懂得表达爱。
2.1教师对于转化后进生要给予更多的鼓励与赞许
每个学生都应该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不能老是在心里说自己不行,后进生在心理上要给予自己强烈的心理暗示,应该强调自己是可以的,自己肯定是可以的,同样教师要给与学生适当的鼓励。皮革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当教师给与学生肯定和赞许时,学生受到鼓舞表现出足够的自信,并获得足够的动力,为了达到对方的期待,避免对方的失望,学生会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追求成功。所以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去给学生鼓励与支持,这也是爱的教育魅力之所在。
2.2转化后进生教师要摆正位置,下放姿态
首先,教师要沉得住气。佛学有句禅语说的好,毁灭人只要一句话,培植一个人却要千句话,请你多口下留情。对于教育学生来说也是这样的道理,教师要积点口德,教师不能学生一犯错误,就是口头的侮辱加上棍棒的惩戒,表面是震慑住学生了,其实伤害的不仅仅是一个幼小的心灵,同样也是伤害了教师的自身。因为体罚和变相体罚是教师无能的表现,是没有办法的办法,长此以往,教育的手段简单化了。
其次,教师要弯得下腰。教师不要把自己看的高高在上,其实教育上把师生关系看成是鱼水关系是很有意义的,只有弯得下腰才更与学生拉近了距离。其实在我们身边的教育中这样的现象比比皆是。老师在处理学生的时候,很多的时候都是坐在椅子上手里在忙着自己的活,却要求学生蹲在地上且两手放背后,就象拘留所对待罪犯一样。我们的学生犯罪了吗?为什么是罪犯的待遇?这不外乎是师本位思想在作祟。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能对待学生象对待自己的朋友客人那样呢?给他一把椅子和自己平起平坐再面对面的解决问题。
再次,教师要耐得住性。俗话说,好事多磨,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错误,是主观性错误还是客观性错误,讲清楚错误的性质和危害性,不要简单粗暴,要知道,犯错误的学生一般都是经常性的问题生。教师不要指望一下子就把学生给纠正过来,这样也是不现实的。当然,对于初犯的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谈话方式给予解决。而对于那些经常犯错误的学生,我们教师就要耐得住性子,不要认为你的话语就是金科玉律,你的一次谈话就会起到醍醐灌顶的效果。因为那些所谓的问题生他们有很深刻的思想方面的原因。思想的改变又岂是一次惩戒、一次谈话教育所能改变得了的呢?
3 转化后进生的工作是系统的工程
曾经有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对于问题学生的转化工作甚至比培养优秀的学生更为的重要。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需要教师付出比一般学生更多的努力,有鉴于此,教师要针对性地给后进生制定详实具体的帮扶计划并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给与监督实施,计划要量体裁衣,对症下药,要找出后进的原因,是客观方面的原因,还是主观自我不作为的原因,查询问题之后,制定出切实有效的措施与活动方案,教师通过即时评价来展开评价,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给予监督和评价。同样也可以让不同小组展开相互评价,评价让问题更清晰,评价让学生能认识更真实的自我,认清自己的运动技能学习的水平 ,让学生之间开展互评与他评,有时评价来的更真实。
后进生在每个班级中都是普遍存在的,而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又是多种多样的。除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有缺陷外,大多数后进生的形成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失误等因素造成的,因而是完全可以转化的。我在任班主任的这几年中,通过学习摸索,在后进生转化工作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体会是,做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关键是要让爱温暖后进生的心灵。
理论依据: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有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
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教育的这种反差告诉我们,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融融的师爱洒向他们。
案例过程:
我班里有位同学,名叫李俊,是学校篮球队队员。他每天训练刻苦,每天早早到校训练,放学很晚才回家。李俊平时跟同学关系不错,有很多朋友,性格也算开朗。但有个缺点,就是爱着急,曾经有一次我班准备动会队列练习,有同学没走好,李俊抓起一个矿泉水瓶子就砸了过去。事后他向这位同学道歉,并跟我说他也知道他这么做不好,但脾气大起来控制不住,说以后要努力控制自己,不再这样。
当时我还以为他能知错就改,还是个很懂事的孩子,但以后的另一件事使我认识到,他要做到控制自己,还真不是容易的事情。10年的元旦那天下午,各班组织联欢,很多学生准备了彩喷,为了照顾已经怀孕的英语老师不被其他同学喷,他与邻班的同学发生了点磨擦,放学后,他与另外几名同学打了邻班的同学,那位同学又让这事牵扯到校外,局势一度紧张。这件事由他引起,造成很坏的影响,他也因此被学校处分。
这件事正逢家长会,我和李俊的母亲进行了一些交流。他的母亲很和蔼,听了我对他儿子的情况介绍,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无私的爱和期盼,也使我对李俊有了更多的了解。李俊家里生活条件不算差,平时还是很懂事的,与同学朋友关系都还不错,但是他比较好面子,而且脾气太大,遇事不能控制自己,而且首先想到的就是与别人争吵,用拳头解决问题,在校外认识一些同样习惯用暴力解决问题的人。但如果别人能和蔼的、平等的跟他讲道理的话,他还是能够明白和接受的。为避免李俊对学校的管理制度和对老师产生逆反心理,我觉得如果他有什么错误,尽可能不当众严厉的批评他,温和一些可能比较好。
接下来,我找李俊了解了情况,我首先问他那天是怎么回事,他说他那天心情烦躁,边上班的那位同学不听他的劝阻,一个劲地喷英语老师,他很生气,就与那位同学发生了冲突。放学后就找来几位铁哥们“教训”了那位同学。心情烦躁导致打架多少有些找借口的因素,为了找到谈话的突破口,我先肯定了他为了老师着想的做法,然后跟他谈谈关于打架这件事,本来这件事可以不发生,结果因为一时冲动,既伤害了同学也伤害了自己,影响很不好,最后他表示要遵守学校纪律,尽量控制自己,不再和同学发生冲突。
这件事以后,李俊在遵守纪律方面自觉性有所提高,也没有再与同学发生冲突。不过养成了不好的习惯,反复也应是自然的事,还要找机会继续谈心,争取更大的转变。
过了一段时间,一天我班应该到机房上信息课,我去班里看一下关灯锁门的情况,负责同学工作非常到位。可当我走到楼外的时候,突然发现我班李俊在操场上正兴高采烈的打篮球。我把他领到教室里,问他为什么不去上信息课,他说没有鞋套,怕影响他人上课,我说我给买,他当然觉得不好意思,说不出话来。我接着说:“李俊是懂事的孩子,怕影响老师同学上课,不愿打扰,可是最令老师高兴的,绝不是找借口不来上课,而是能把老师讲授的知识学会,取得好成绩,为自己的未来的增添成功的筹码。再说咱上初中目的不是为了打球,有更重要的任务,我相信你是个懂事明理的孩子,应该能分清主次的。如果学习生活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老师们帮忙,不光是老师们,你身边的同学都很好,都很愿意帮助别人。我们团结起来遵守纪律,互相帮助才能使咱班所有人都有更大的收获,实现我们每个人的理想。”李俊边听边点头。虽然不怎么说话,但看得出能够接受我说的。这时快下课了,我没有让他再去机房,只叫他在教室里看看书。我担心让他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回去会使自尊心很强的他难以接受。
就这样,这件事就结束了。我觉得多少能让李俊有所改进,以后能更听话,也就达到目的了。
出乎我意料,当晚我正在家看书,一条短信飞到我手机里:
刘老师,我是李俊,我知道我给您添了很多麻烦,给班集抹黑,成绩也不好,给班里拉分,我也知道我每次犯错误您都给我留面子,不当众批评我,老师,我知道错了,我保证以后一定努力,好好学习。
我很感动,立刻给他回短信,表扬他懂事和进步的决心,我相信他如果努力,一定能取得更大进步。虽然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班主任,但这条短信使我体会到我的工作对一个学生是多么重要,我的工作是有希望的,有成就的,更是有乐趣的。
【摘 要】“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体差异总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在一个班级中,我们难免会面对一些“后进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他们的身心能够得到健康发展。在实践中我是采取尊重他们,用爱心开启后进生的心门,走进他的心灵世界,然后认真观察,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并且调动动员班级团体的力量一起帮助他们最终转化。
【关键词】后进生;转化措施;后进生转化案例
“十根手指有长短,荷花出水有高低”,在一个团体中,个体差异总是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在一个班级中,我们难免会面对一些学习成绩差,纪律行为习惯差的 “后进生”。但是今天的“后进生”,不一定永远后进,也许会成为明日的“栋梁之才”。但是如果我们老师对后进生关注不够,对孩子而言,错失的不只是某一学年的教育,甚至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作为教育工作者,一个有良知的教师,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须在实际工作中,想尽一切办法,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后进生转化,让他们重拾自信,看到希望。让他们以后能够全面健康发展,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怎么对待后进生?我觉得首先应该尊重他们,用爱心开启后进生的心门,走进他的心灵世界,然后认真观察,善于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及时鼓励表扬。并且调动动员班级团体的力量一起帮助他们最终转化。这几年我担任了旅游1401班的班主任。我们班谢君同学,父年迈在家务农,母亲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家里还有个需要人照顾的年幼的弟弟。由于家庭原因,她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无心向学,自由散漫,常有迟到、无故旷课等现象,上课无精打采,经常走神,不知道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但是我并没有因此歧视她。我从对她的关爱入手,利用下课时间问一些她的生活状况,得知她一直是自己打工交学费,于是帮她申请到了学校的贫困生补助资金,并且赞扬她是一个能吃苦耐劳的学生。天冷了,我会提醒她多穿一点衣服,有一次在我查堂时,发现她的小脸通红,昏昏欲睡,一看就是发烧的迹象。我立马通知了她的父亲,但她父亲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她,于是我就先把她带到了医院,像对待自己孩子似的带她看医生,排队、拿药,等她打上吊瓶了,我的心才落了地。我也是一个妈妈,知道孩子生病时,最渴望的就是有妈妈的陪伴。她的妈妈有精神疾病,孩子可能从小就没体会太多的母爱,作为班主任,我有这份责任让孩子在这时感受到无微不至的关爱。在她后来生病的几天里,我每天都询问她的病情,嘘寒问暖,还从家带了可口的饭菜给她吃。还有一次,她和父亲吵架,离家出走,我得知情况后,让我先生开车带我到处在主要街道上找她,并发动班上其他同学,联系她,安慰她,要她尽快返校,她回来时,我去校门口接她,带她去吃饭,并把她带到我办公室了解情况,安慰她。她竟然哽咽的哭了。我抓住时机对她进行教育,开导她和父亲的误会,循序渐进地给她讲道理,使她认识到要尊重父母长辈,学会和父母还有其他人好好沟通。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后进生跟其他孩子一样也有很多优点,和她的多次交谈中我发现她对画画很感兴趣,于是我充分发挥她绘画的特长,多次鼓励她出黑板报、参加社会实践,同时在班里开展“天生我材必有用”等交流讨论会,营造良好班级氛围。她出的黑板报最后还在学校的审判中获得了二等奖。为了提高她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总是对她多一些关注的眼神和鼓励的语言。有时候会故意出一些简单的题目让她来回答。课后有时间我就对她开“小灶”。针对她上课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辅导和梳理,一旦发现问题,及时给她讲解,帮助她解决疑难问题,我还特意在班上找几个学习优秀又乐于助人的孩子,与她结成学习对子,让她能感受到除了老师的关爱,还有同学的不离不弃,感受到我们这个大集体的温暖。通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她的性格开朗了许多,自信了很多,学习成绩也提高了,真正融入了班集体。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进生是朵“迟开的花”,他们像得了病的孩子,需要我们对症下药。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用一颗仁爱之心、宽容之心、欣赏之心,竭尽所能帮助医治“患者”般的学生。相信只要我们老师积极想办法,做工作,以火热的情感去温暖他们,以更大的爱心去感化他们,后进生这一朵迟开的花一定会开放得绚烂多姿。
参考文献:
[1]辛岩.中职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顶岗实习问题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2]王琳.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摘 要:在班级管理,特别是在后进行转化过程中,激励教育是一种特别重要且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本文主要结合一则后进生转化案例,阐述了如何有效运用激励教育转后班级后进生。
关键词:激励教育;转化;后进生
激励,是根据某具体目标,为满足人们生理的、心理的愿望、兴趣、情感等需要,通过有效启迪和引导人的心灵,激发人的动机,挖掘人的潜能,使之充满内在活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一种明确的管理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特别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班主任只要能遵循教育规律,根据受教育人的特点,运用激励教育,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激发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不断进步,就会让激励教育成为一种成功的教育方法。下面我结合一名后进生转化案例谈谈激励教育的实践应用:
场景一:调班事件
2004年8月30号,我迎来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届弟子和我的第一堂课。在圆满完成各项工作之后,我郑重宣布:同学们,下课了!
正当我陶醉于下午的完美表现时,一名皮肤黝黑的女孩向我走来。“老师,我不想待在这个班,我要调去1班!”。作为班主任,报到第一天,就有学生不想待在自己的班里,心里肯定不乐意。
“为什么要调去1班?”
“那里有我的小学同学。”
“从小学升入初中,本来就是个全新的开始!”
“老师,我真的很想去1班。我爸爸去年走了,我哥在这里读初三,要是他知道我被分到“十班”的话,肯定骂死我。”
噢!我明白了,我带的10班是初一年级最后一个班,她认为10班肯定是个差班。
凭什么说10班就是差班。我心里有一股无名的怒火,但还是耐着性子,告诉她,十个班都是一样的。
从她的眼神,我知道,她调班的念头并没有完全打消。
于是,我对她说:你放心,只要有我在,十班绝对不会差,你留个电话,我跟你的家人解释!肯定的言语促使她点了点头。留下了她的名字和电话:潘晓湘。
回到办公室,我第一时间找出成绩单:晓湘:语文49;数学45;英语38;班级排名:38。
“单亲!后进!”。往后得给这个孩子多一份关心和爱护。
当晚,我给她妈妈打了电话。她们家里有三兄妹,一个哥,一个弟,都在上学,全家的家用、三兄妹的学费,全靠她妈妈打工挣得。
场景二:秋游事件
时间过的很快,一转眼,半个学期过去了,学校准备组织学生秋游。出游的前一天,班长告诉我,全班只有一个同学没有报名:潘晓湘。
其中的原因,我非常清楚。课间,我找到她,告诉她:明天你准时到校。从她的眼神可以看出她矛盾的心理,于是我补了一句,钱己经交了,明天一定要到。
那一天,她来的很早,和其他同学不同,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小的塑料袋,里面装了一杯水,两个小面包。
那一天,孩子们玩的非常开心,回来的路上,欢声笑语不断,晓湘也完全融入其中。
那一天,我暗暗对自己说,往后要让这孩子与其它孩子一样,没有任何区别。
场景三:崭露头角
11月中旬,学校运动会拉开了序幕。比赛的第二天,原本参加1000米的瑶突然生病了,按照大赛的规程,可以换人。但这是1000米啊!正当全班一片哗然,“我去!”我循声望去,是她DD潘晓湘。
“纭保∨子1000米比赛正式开始啦。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运动员一圈一圈地迈进,晓湘始终保持在前五,看到了拿名次的希望,全班学生激动不己,“晓湘,加油!加油!晓湘!”她边跑边大口大口地喘气,但是脚步没有减慢。同学们拼了命地呐喊,她成功超越一名又一名同学,第一个冲线啦!
场景四:期末完美休止符
在期末的最一天,在我的办公桌前:晓湘放了这么一封信:
分班考我在年级排394名,期中考300名,期末考176名,我的进步真的很感谢老师您。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你真的帮我调去1班,那我可能就得不到那么多的关爱,也不会有这么美好的休止符了。
案例分析:
我尝试从激励理论去分析发生的一个个关键场景,之所以潘晓湘能够在短短的一年多里l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与自己在实践中有意无意中应用了激励理论有密切关系。
(一)“场景一:调班事件”中,自己“耐心的解释”,让孩子理解十班并非是最差的班级,当天晚上及时的电话沟通,让她的家长也理解了分班办法,明白她的孩子并非因成绩差而分到十班。自己的这些行动考虑了孩子感受,遵循了需求层次理论中“安全需要”。
(二)“场景二:秋游事件”中,晓湘处在“想去但家庭拮据、不去又游离集体”的矛盾心理,笔者巧妙地促成她参加到这次集体秋游,让孩子在秋游中感受到集体温暖。马斯洛曾在理论“归属与爱的需要”中提到,人类需要被爱,这类需要不能满足时,人会感到孤单、空虚。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特别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更应该让每一位孩子都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与爱。
(三)“场景三:崭露头角”中,在班级荣誉面前,晓湘挺身而出,担起重任,得到了老师同学的认可与尊重。马斯洛理论“尊重需求”提到,尊重的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要求别人对自己的重视,相应地产生了威信、认可等情感;另一方面要求自尊,与此相应的是适应、胜任、信心等情感,这类情感一般都来自个人所从事的有益于集体与社会的活动。在后进生转化过程中,我们要善于创造平台与机会,让后进生也能够为集体服务,为同学服务,让他们的服务得到集体的认可与尊重。
【关键词】转化后进生 ; 宽容 ;巧妙 ; 粘贴 ; 联系 ; 诱导 ; 恒心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教师对学生实施教育教学的主阵地,班主任就是这个阵地的组织者和实施者。众所周知,班主任工作就是管理和育人的工作,我们所面对的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他们的心理、生理在成长中不断变化,他们的思想、情绪、行为也随生活而起伏。作为班主任如何针对学生的特点,按教育教学目标要求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呢?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告诉了我,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一定要讲究转化措施。
措施一:宽
“宽”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基础。“宽”就是宽容平和对待学生,包括时间上的宽限、条件上的宽让、态度上的宽厚。许多后进生的的言行举止随时会伤害教师的自尊心,会刺激到教师的“怒火神经”。作为班主任,我们一定要保持平和的心态,冷静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切不可在“热”境中暴风骤雨式发难处理,因为在“热”境中师生处于冲动和僵持状态,不仅达不到教育效果,反而会引起新的矛盾冲突。我班肖友军是一位叛逆心极强的学生,一次语文课,在老师带读生词时故意把语音读偏走调,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语文老师一边大声数落他的不是:上课不专心、欠交语文作业等,一边当着这位学生面通知其家长到校,这样的处理方式导致了矛盾的恶化。因为这位学生一向性格倔强、吃软不吃硬。最后还是由我在教师、学生都冷静下来后,先让学生回避,与其家长交谈,了解学生在家情况,汇报学生在校表现,劝导语文教师宽容对待,认真分析学生的情绪,反复思考自己的教育方法,家长与教师共同商讨教育对策,这样在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下正确引导学生改正缺点错误,找到最佳的处理方法后再进行处理,从而取得良好效果。因此,教师在转化后进生工作时,要以“宽”容之态度,“宽”爱之诚心,适当进行“冷”处理,就可避免师生间的冲突,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灵活地促使学生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教师在学生心中树起了宽宏大度的形象,势必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使以后的教育转化工作更加顺利。
措施二:巧
“巧”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切入点。“巧”就是讲究措施、攻坚克难。后进生的产生不是一朝一夕,他们接受老师的教育亦非十次八次,个别后进生认为老师拿他没办法,也就是“不过如此”,态度比较恶劣,行为比较出格,有时还故意挑起事端,看老师如何应对和处理由他们导演的一出出“戏”。遇到这种情况,老师要巧妙地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学会以静制动,后发制人,巧妙处理、攻坚克难,使他们知难而退,在事实面前认识错误,改正缺点,重塑自我。面对个别学生在老师板书时经常用粉笔粒扔前面的同学的现象,教师一定要通过调查、掌握具体的情况,找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时机,以他们的恶作剧为证,让他们心服口服,改过自新。
措施三:粘
“粘”是转化后进生的交融点。“粘”就是贴近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班主任工作也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如果班主任平时多和学生交往,在思想上了解他们,在行动上贴近他们,就可知道他们的所想、所求、所行,对他们能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支持和帮扶,使他们的不良思想和行为习惯消失在萌芽状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怀着诚恳执着的心去贴近他们,与他们交流沟通,后进生定会慢慢接受和认同我们的,他们会最终由“野虎”变成“家猫”。我班陈汉杰、李志清等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在课堂上经常通过传递纸条交谈事情打发时间,课外自成小团体,脱离集体。为了转化他们,我每天找机会接近他们或特意找他们在校园交谈。起初,他们的戒备心很重,见到我不是躲避就是不言不语或答非所问,导致转化工作很艰难,但我并不放弃,一有机会我就贴近他们,在集体活动时,主动加入他们,融入他们的“圈子”,贴近他们并主动与他们交流思想感情,同他们拉家常、兴趣、娱乐、生活等等,然后谈人生、谈为人处世、谈理想前途等。最终我们成了无话不谈、有了共同爱好和语言的“知心朋友”,并知道几个同学的家庭是改革开放先富裕起来的暴发户,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对学习失去兴趣,在我的“贴身”关怀、言传身教下,他们的思想态度彻底改变了,认真学习,成绩很快提高了,初三毕业时顺利考上重点高中。事实告诉我们:走近学生,贴近学生,倾听学生心声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交融点,它能使我们及时引导和帮扶学生,使学生从困惑迷惘中解脱出来。
措施四:联
“联”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纽带。“联”就是联系家长,共同教育。后进生的形成,有其家庭背景和原因。班主任必须积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这样才能制订出有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并在家长配合下,形成合力,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转化工作。我班梁春媚同学,劳动观念淡薄,平时值日生工作马虎、不负责任,在同学中造成不良影响,经多次教育,但效果不佳。于是我决定从其家庭入手,通过家访、电话访,了解其家庭情况,知道梁春媚家境富裕,又是家中独生女,是家人的掌上明珠,从小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不良习惯。我把梁春媚在校的情况如实反映给家长,表明要转化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多次与家长沟通,交流转变教育的方法,在家长配合下,订出具体的转化教育方法,对梁春媚实施家庭、学校共同的转化计划,培养其劳动习惯,增强其劳动观念,使其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做力所能及的工作。经过家庭、学校共同努力,梁春媚完全变了样,成为家长、老师的好帮手,实践工作告诉我们,只有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努力,后进生转化工作才更有成效,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必须要很好发挥这“联”的纽带作用。
措施五:诱
“诱”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重心。“诱”就是诱导学生。后进生往往对学习、班级活动等正常的要求置之不理,对班集体活动不感兴趣,失去主动性,而把精力转移到其它方面。要转化他们,必须因势利导,把他们的兴趣、爱好引导到正常轨道上来,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培养他们的爱好和兴趣、引导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及时予以指导、鼓励和表扬,让他们也能作“贡献”,也会“发光”,获得成功,重拾积极进取的信心。我班陆振声同学对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能较好遵守,但对班集体工作冷淡、缺乏班集体观念和荣誉感,常把自己游离于集体之外。对此,我采取了“间接和迂回”的诱导转化方法,在班级活动中,我有意安排和他关系好的同学与他同组,吩咐同学们开展一些许文辉感兴趣的活动,引导他参与,让他感受班集体带来的乐趣,班干部适时诱导他做好人好事,随后我及时在班上表扬他的行为、精神,经过这样有意无意、间接和迂回的诱导转化,许文辉慢慢地融入到班集体,集体荣誉感越来越强,还主动加入学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这一案例告诉我们:作为班主任,既要给学生提供平等的参与机会,又要为他们创设更多展现自我的平台,并毫不吝惜地给予鼓励和赞许,同时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给后进生机会,多一份肯定,慢慢地后进生的转化效率就能在“诱”导中大幅提高。
措施六:恒
“恒”是转化后进生工作的关键。“恒”就是转化教育工作要持之以恒。影响后进生转化的因素很多,而且后进生抵抗不良因素的能力弱、心理素质差,他们有较强的自我防备意识和逆反心理,有较重的思想包袱,在转化教育过程中他们的意识行为会反反复复,转化工作不会一蹴而就。班主任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要不断更新转化教育的方法和措施。我们要注意坚持几项长期性工作:一是在班集体中开展树典型、促先进、培正气的活动,努力创建一个积极向上、和谐民主的班集体,每周评选一次读书积极分子,每月评选一次学习之星等。二是在班集体内成立“传、帮、扶”互帮小组,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促使全班同学全面进步,提高班集体凝聚力,如成立学习兴趣小组等,并积极组织和开展活动。三是建立和完善学生成长生活档案材料,记录每个学生在成长中学习、生活、行为习惯、思想道德等方面的点点滴滴,使学生在老师的关爱下不断进步,在大家的关注下健康成长,如完善学生家庭报告手册,后进生转化教育跟踪手册等。
栽树栽根,育人育心,在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中,转化后进生工作要以关心爱护学生为出发点,以宽容为前提,运用好转化教育的措施。用真挚之爱、诚恳之心、宽容之道去启迪、感化学生,让他们视我们为知音,可信、可亲、可敬、可仿,达到“亲其师、信其道、效其行”的效果,这样,我们的转化教育工作就会有成效。
参考文献
[1] 周毅,向明.爱满天下――陶行知文学传记[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6.
关键词:后进生;分析;转变
当代的中职学校里有这样几种学生:第一种是想来学知识的,并且认真听话,通过几年的学习想找一个工作的,也就是人们说的好学生。第二种:初中行为较差的,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成熟起来,想通过职校学习后来改变自己从而找一个工作。也就是人们说的中等生。第三种:完全不学习,父母出钱来混的,并且行为习惯较差、经常惹事的。也就是人们说的后进生。任何一个班级,总有先进与后进之分,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工作,是构成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现在就谈一下自己在管理第三种学生的一些工作感受。
案例:《一个后进生的成长过程》
开学一周后一个学生拿到一张纸条找到我,我一看是转到我班上来的,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学生,当时心里想的是一看你就是不什么好学生,让我非常的担忧。因为当时学校没有住宿,后来的学生都住在别墅,老师也有住别墅的,恰巧那同学就住在我的旁边,通过我的观查,让我更加的证实了该生不是好学生(因为在别墅里经常会听到打牌、说一些很难听的话,整个房间里乌烟丈气的情况)。再接下来的生活当中,我利用不同的时间、场合和该生进行交流,了解到该生家庭的情况:父母做生意,家里比较有钱,每个星期回家都是问父母要钱,从不和父母沟通。该生的情况:自尊心强、爱面子,霸气。初中时在老师心目中是最差的学生,从来不会受到老师的表扬,受批评是兵家常事,父母也经常因孩子违纪而被老师请到学校。由于该生的家庭背景较好,每次他参与打架事件,父母都能为他摆平。就这样,导致该生产生了一种打架无所谓的思想,大不了父母拿钱来陪了就是,顶多被学校开除了,还可以换其它的学校。父母的想法:孩子只要不杀人放火,走上犯罪的道路就行了。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改变了对该生的看法,他只是在某些行为习惯上有所差劲,但是人的本质并不坏。那段时间因某些原因学校经常停水,学生、老师都需要用水,且必须到教学楼去提水。有一次,我到教学去提水,当时有很多学生和几个老师在提水,他一看见我,立即放下手中的水对我说“老师,我来帮你提水”。我问他的水怎么办,他说:我年轻力气大,先帮老师的水提过去了,我再回来提就是。我当时有些感动,也有些自责。他的举动让我让我意识到,这个学生还是有优点的,应该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转变他的。从那以后,我们也比较容易沟通了,他把以前在学校里面发生的一些情况告诉了我。我不断地鼓励他说:你有个性,爱助人为乐,有责任心,有组织能力和号召力等。他早晨喜欢睡懒觉起不来,我就想了一个办法,我说要不我每天都来叫你起床,他说是不是啊,老师有那么好吗?我以前是没有看到过的。我说我们计算机学校的老师都是那么好,不信你可以试一下。坚持叫他起床不到两周的时间,当我再去叫他时,他都已经起来了。他的转变,我在班上进行了表扬,并把他的进步告诉了他的父母。以前读书从来没有受过表扬的他,有一点受宠惹惊的感觉。在接下来的生活中,该生会犯一些小错误,当他犯错误后我没有一味的批评他。我每次都要了解、分析他犯错的原因,并和他进行沟通交流。时间久了,他自己都能体会到自己变化与进步。他以前在学校从未感受到的老师、同学的关爱和帮助,在这里感受到了,并引起了他的改变。一年多来,在老师和同学们长期的帮助和关爱下,该生有了很强的集体荣誉感,还经常帮助同学;有了较强的责任心,还学会了同情、谦让别人。
通过班上的这样一个事例,让我得知要让后进生转变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了解后进生的情况、转变对后进生的看法。后进生心理的形成有一定的复杂过程(比如家里过于溺爱、父母不在家由爷爷奶奶看管的、父母离异、伙同比自己差的同学等原因)要做好他们的工作,使他们更快的转变,我认为就是要通过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的一些过去,以便和他们进行交流。
二、帮助后进生(包括心理、行为、行动、家长)。任何人都需要帮助,更何况是那些从未体会到他人帮助的后进生,如果你能及时了解他在心理、行为、行动、在父母面前的一些想法,我想对以后开展工作有很大的用处。
三、与后进生做朋友。作学生思想上的导师,行为上的楷模,生活中的朋友。
四、保护自尊心,培养集体荣誉感。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是学生积极向上、努力克服缺点的一种内部力量。后进生既有自卑感,又有自尊心,两者交织在一起。如果我们嫌弃后进生,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就会损伤他们最敏感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不满和反抗心理,最终导致他们拒绝一切教育。
五、热爱学生是一个老师的基本前提,特别是热爱差生。对学生的热爱可以说是老师应该具备的基本因素,因为老师对学生真诚的爱,能够赢得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和爱戴,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教育,就能启动学生的心扉,收到最佳效果。
六、不厌其烦的跟踪教育。后进生要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绝非一朝一夕的事,若认识上没有真正转变,行动上便难以持之以恒。因此,对后进生的转化绝不能急于求成,要允许“反复、反复再反复”同时,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反复中不断进行跟踪教育,让学生尤其是后进生体味到老师的用心良苦,从而收到真正转化的效果。
一个学校,一个班级,学生总有好的差的。作为一个教师,既要关心"优生",又要关心"后进生"。关心"优生"往往并不难,许多事情,只要教师一指点,"优生"便立有起色,进步较为显著;"优生"各方面都不错,教师从感情上也容易贴近,自然关心得也较多。但"后进生"则不然。有些后进生,不仅学习成绩差,且生活习惯、个人性格都有与众不同之处。对某个问题,尽管你教师早就指出,并反复强调,但他仍我行我素,同样的错误不断地犯,你的话就如同"春风过驴耳",一点效果也没有。其实"后进生"的心里也有成才的欲望,也有进步的要求,也有做人的自尊,关键还是看教师的工作是否到位。我认为,作为一个好教师,更要特别关注"后进生"的成长,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也要从关注"后进生"的成长开始着手,并且把最后的基点落在关注"后进生"的成长上。
我这几年,所教的初中班级中"后进生"不少,而每个名字后面都有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我做了一些实际工作,并力求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
1."后进生"的类型
"后进生"的提法过于笼统,是学习基础差,学习成绩差,还是学习态度差,学习方法差?是思想品德素质差,还是行为规范遵守纪律差?是个人性格,心理行为有偏差,还是智商偏弱?各种各样,不一而足,所以不能一言以蔽之:"后进生",而要具体分析。另外,"后进生"类型的分法由于角度不同,依据不同,分析的结果也绝不一样。有的学生从学习成绩看是个"后进生",但从思想品德看说不定倒是个"优生"。再则,所谓"后进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他是必然要发生变化的,或则越变越差,或则由"差"变好。关键则是我们的工作能否打开他的心灵之门,激发起他成才的欲望,从而由"差"向好的方面转变。
一般来说,后进生大致有下面几种类型:
1.1 从德智体全面发展角度分析。有的学生思想纯正、品德优良,但学习成绩却长期处于班级和年级的尾部;有的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在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方面却很有欠缺,屡犯校纪校规,惹事生非,有的学生则思想品德和学习成绩皆不错,但身体却奇差,稍有不慎,便增添不少麻烦;还有的学生身体挺棒,品德和学习成绩都很差,所谓"双后进生",当然这样的学生是极少数,也应是教师工作的重点。
1.2 从智力角度分析。有的学生的确不聪明,虽不一定可称作弱智,但反应的确较一般学生要迟钝,再加上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对头,所以尽管他要学,但积重难返,成绩一直在低位滞留,这种情况,以女生为多;有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只是因为学习态度一直不够端正,贪玩,不肯下苦功,因此成绩也一直上不来,此情况以男生为多。
1.3 从心理行为分析。有的学生虽竭尽全力,也难有所成,尝够了失败的痛苦,故面对学习产生厌学情绪;有的学生则平时学习尚可,但一到考试就紧张,导致行为失常,且越是大考越紧张,越失常;有的学生则认为眼下努力为时尚早,自己从小学到初中都是靠"临时抱佛脚"、拼夜车干出来的,现在"苦读"不合算,不如到时候再说,故而成绩也难有起色。
总之,对"后进生"要具体分析,要辩证分析,要用发展的眼光看。
2.转化初中后进生对策
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对学生特别是对后进生,要做到:诚、爱、严、宽、实。现结合前面介绍的案例,具体阐述我的做法。
2.1 诚。首先要摆正自己与学生的位置,要认识到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同时教师又是以学生为报务对象的,即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知识,讲道理,更是为促使学生成才,成人而创造条件。要让学生相信你,愿意你为他服务,你就必须坚持一个"诚"字,以诚待人,以诚取信。只要你诚心诚意地去为学生服务,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即使"冰山"也会被你融化的。
2.2 爱。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这是教师一切行为的内在动力。但一般说来,教师的爱的"甘露"洒向那些聪明伶俐成绩好的学生比较多,洒向那些学习成绩差、行为规范差的学生则比较少。我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便采取了与此不同的做法,我认为"后进生"更需要"爱";较之于好生,"后进生"更需要关心,需要老师的爱的滋润。
如张××,来我班时,成绩是全年级倒数第三名,父母也经常为这个孩子而吵得鸡犬不宁。对这样的学生,本可以按学校升留级标准把包袱"甩下去;但我没有这样做,而是积极主动关心他、鼓励他,指出他的问题,帮助他树立信心,解决他的实际困难。在这次期末考试中,该同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免除了留级的危险。
2.3 严。对学生的爱要在心中,在行动中则表现为"严"。学生犹如一棵棵正在成长的小树,既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又需要施肥剪枝除虫的管理,所以要严格管理,要按照中学生行为规范来约束管理他们,培养他们遵守行为规范的好习惯。
如张×,该同学如"牛皮糖","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经常挨批评,经常作检查,却又经常不改。我没有就此放任自流,而是一次又一次耐心教育,与他谈心,帮他分析原因,指出他的要害问题是行为习惯太差,是缺乏坚强的意志。我不厌其烦一次又一次地纠正他行为上的偏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该同学的素质有了较明显的提高,学习成绩也上升得比较快。
2.4 宽。对学生在思想教育、行为规范方面要求要严,但在处理某些具体问题又要宽以待人,即使对于那些犯了较严重错误的同学也要处理慎重,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动辄定为"品质"问题,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学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犯这样那样的错误,都是正常的。在我任班主任的班级中,我一般不对学生进行处分,而是教育从严,管理从严,处理则从宽,因为这处很可能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给他们的心灵上笼上阴影,很可能会给他带来终生的遗憾。
2.5 实。帮助"后进生",一方面是指出方向、找出差距、树立信心,一方面又要实实在在地帮他解决实际问题,一定要落到实处,一丝不苟,而不是"点到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