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微博名言

微博名言

时间:2023-05-30 09:03:45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微博名言,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微博名言

第1篇

自从它与手机绑定后,“移动社交”开展得如火如荼。在演唱会现场、旅途中、餐桌旁或大街上,越来越多的脑袋低头盯着手机屏幕,把刚拍下还热乎乎的照片以及感受即刻传上微博。

庞大的微博客群体在微博上各取所需,求围观、求人脉、求支持、求温暖,在这掌握信息就像掌握优势的时代,你为还没爬上微博而焦虑吗?或担心全面线上的“微时代”会令生活变得冰冷和虚无?

其实微博只是个工具,就像网络是工具,IPhone不管出到几代也都是工具一样,越来越多的人忘乎所以地沉迷其中是因为它越来越靠近人类最真实的交流形态――碎片化生存。

V名言

@潘石屹:我以前写过“今天的手机是手雷,明天的手机是原子弹”的文章,我觉得微博能让手机和网络结合,微博就是原子弹的引爆点。

微博控的几种综合症

每次上网首先登陆微博,时刻关心“我的回复”和“@提到我的”,出门有新鲜事马上手机登陆微博发表,写邮件也下意识地在提到人名前加上“@”……

种种迹象表面你已经是一个“微博控”了,透过这些外在表现,让我们更深层地探究一下微博综合症:

自己陶醉

微博无限扩张了我们的关系网,你终于可以跟偶像平等交流了,感觉自己在芸芸众生中冒出了头,拥有了自己的“粉丝”。

自我表演

你的言论,能被所有人看到!于是你开始经营自己的“公众形象”,用心秀出精心打扮过的生活细节,一边付出自己的私隐一边又想保护它,还总得费劲按捺想爆别人料的念头。

信息焦虑

微博上充斥了太多的讯息,信息仿佛能自我繁殖,你每天面对电脑,好象什么都没做,却又日理万机。

表达焦虑

再简单的文字也要经过大脑加工,所以在微博上交流人们会更认真,加上没有情绪和语气配合,微博的语言要比平时对话夸张几分,从而变得愤怒和失落也比现实中更容易。

V名言:

@姚晨:估计微博火了以后,医院会新添几种病,拇指抽搐症、眼球突出症和孤僻症。

微博绿色使用指南

微博的加速效应让我们需要用一套新的方法管理情绪、应对危机。关键是快速辨别来势汹汹的攻击到底是真的危机,还是一时的谩骂。

微博是随机的,即兴的,“认真吵架”只会弄巧成拙,没事找事。

将瞬时情绪上传前,多想3秒钟对家人、朋友的瞬时情绪,及对老板、同事的瞬间判断,发上微博时要谨慎,没准你的一时冲动会造成更大的误会。

自由表述意见时,想想谁会看见它

现实中你的自我保护意识更强,在微博上也要“统一口径“,避免让自己陷入信任危机。

享受微博上的即时关系,也享受现实中的亲密关系

微博上的关注和支持容易让人着迷,但别忘了经营现实中的关系,这才是更有营养的,几千个粉丝也抵不过一个实实在在的拥抱!

有时戒微博,调适身心

早上放弃打开微博,而是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晚上睡前,关掉电脑和手机,让身体放松、精神和缓以便睡个好觉;走在路上,何必低头紧盯手机而错过沿路的风景呢?

第2篇

2013年11月初,陕西榆林市公安局一条“遗体说话”的政务微博,引来一阵口诛笔伐。这条寻找尸源的微博表述不甚清楚,称“女尸陕北口音、自称榆林吴堡人”,被网民一阵调侃和吐槽。

其实,很多基层部门的政务微博并非都由专业文字工作者操持,要在140字内将信息叙述清楚,偶尔出现一些错误情有可原,加之榆林警方事后很快更正道歉,大可不必过度责难;倒是近年来一些政务微博以各类卖萌搞笑段子、养生常识和心灵鸡汤填充,这种“不务政业”的政务微博倒真该被吐槽一番。

如果你仔细浏览基层部门和地区的政务微博就会发现,“不务政业”的微博大体可分为三大“门派”——卖萌派、养生派和鸡汤派,还有的政务微博汲取各门派所长,除了卖萌、养生和鸡汤,旅游、生活常识和出处可疑的“名人名言”等信息也一应俱全。从某市交警官方微博一天所发的微博就可见一斑:“雪藏在衣柜里的秋裤啊,我以冷空气之名解除你的封印”,这是该官微当天的第一条微博……该政务微博当天微博34条,其中养生、生活常识、市井新闻和搞笑图片的微博共计18条,而与路况、交通安全有关的信息只有5条,作为交警部门的官微,至少可以说它的有效信息不够。

政府部门借助新的媒体形式建立一个快捷、双向的官民沟通渠道,政务微博由此而生。从表面上看,“卖萌耍酷”可以产生一种亲切感,拉近公众与官方机构的距离;养生保健的信息对于公众的日常生活也有一定的用处,似乎不必苛责此类信息的官微。

但就政务微博而言,拉近与公众间的距离,首先要能提供与本机构职责相关的实用信息,交警提供路况、统计局提供数据、工商局提供商事登记注册指南……同时也要及时回应公众的相关提问,这也是微博这种实时、双向媒体不同于传统信息渠道的精髓。

至于政务微博的各类养生常识、心灵鸡汤等信息“剩饭”,政务微博再转发一次,只会浪费公众有限的注意力和时间。不久前,北京市出台7条关于改善政务微博工作的具体措施,要求今后政务微博以政务信息为主要内容,每日量不少于当日总量的60%,也就是针对此类“不谈政事”的官微。

政务微博“不谈政事”只是表象,里子里还是有些基层政府部门缺乏与民众沟通的理念和技巧。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很多基层部门开通了政务微博,日常又多由层级较低的工作人员管理,重要的敏感的少说甚至不说,因为说得越多,出错和“被挑刺”的几率就越大,但不少官微又有数量考核,最后只好以养生、鸡汤这类“无公害”信息凑数。

政府部门开通官方微博,其初衷是在网上搭建一座官民互通的桥梁。官方微博为各级政府在新形势下开辟了网络宣传新渠道,如果运营得法,既可以拉近与百姓的距离,也能很好地展示“官方”形象并提升公信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微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官方,无论电脑屏幕背后的操作者姓甚名谁、身居何职,只要通过官微信息,都很容易被视作官方表态。

这种特殊的传播环境,给官微运营提出了新挑战。因为网络生态错综复杂,网络问政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用好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官微给自己的形象加分;如果用不好,哪怕一位“不敬业”的操作员说错了一句话,也有可能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影响。

其实,很多基层政府部门看似比较重视官微,实质上却是“奉旨上线”、“奉旨维护”,对于维护官微官网的“操作员”缺乏必要的激励制度。官微频频“惹事”,也给背后的操作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当然,反思不能只限于操作人员,一些基层政府部门也应在制度建设方面补齐短板。很多政府机构,在官微“惹事”之后,要么将责任推给“临时工”,或者仅仅指望删帖了事,这种做法非常不可取。要知道,如果没有深刻反思官微运营存在的问题,并在制度建设方面予以完善,即便处理了一两个“操作不熟”的工作人员,疏于管理的官微仍有可能成为“麻烦制造者”。

(摘自《经济观察报》)

第3篇

窥豹一斑。可见的一个变化是,以新浪为代表的国内微博在产品和市场发展越发理性,而微博之间的博弈也已从单纯拼用户数覆盖,开始转移到优化产品、提升用户质量及平台生态建设上。

流血的转折点

这种变化的得来可谓来之不易。

其中,名声更盛的新浪微博更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这种代价最主要表现在其商业化道路的探索上。

比如,其推出的微任务、粉丝通等营销产品,一方面被指产品体验不如第三方营销公司如微博易等,更重要的是,因制造广告信息,影响微博平台生态而广受用户诟病。

Page card算是产品形态比较成熟的产品,为商家提供了可供增值的多项服务,但其变现能力如何暂时还看不出来,但因强行往用户feed流中插入不相关广告,而被用户不断吐槽。

最具想象空间的是新浪微博与阿里的合作,但让业界失望的是,双方并没有基于此开发创新的社交电商产品,反而变本加厉的贯彻了“广告”路线,让现在的微博成为淘宝广告的集散地,被用户戏称为“淘宝版微博”。

将近的双十一,不少人都在猜测新浪微博到底能为阿里带来多少真金白银,乐观悲观者都有,但不管怎样,如此简单直接的合作方式,在用户层面并不受欢迎,微博上因此功能而休博的网友并不在少数。

现在,新浪微博开始了肃清僵尸粉和推出粉丝服务平台等举措,这种转折值得拍手和期待,也可看做是其对此前探索道路的反思。

据笔者的观察,在商业化上,腾讯微博显然有点慢。今年仅推出了一款名为“智汇推”的产品。不过有意思的是,智汇推主打原生广告概念,即广告是内容的一部分,比如说你是一个网友,你在最近的的几天内,一直在微博上关注星巴克事件,并发表言论,可能就在你发表这条言论的微博下方出现一条咖啡购买优惠券推广微博。

目前智汇推“钱”景如何,还有待观察,但至少不骚扰用户的商业化产品是笔者不反感的。

平台战争:开放+产品

粉丝/听众数量到达一定高度之后,微博平台竞争开始走向持久战,那么决定战局的关键要素在哪里呢?

一方面即产品体验的提升,这是to C的角度。这个如上所述,即使此前因过度商业化而对用户体验不够重视的新浪微博都开始有了转折,通过各种措施优化用户体验,一直以产品见长的腾讯更是对此尤其重视。

另一方面,即生态环境的打造,即如何提供好的开放平台环境,让更多第三方合作伙伴加入开发,提供给用户多元化的产品价值,同时基于此进行良性的商业化开发,实现客户、平台与用户的三赢,这是to B的角度。

在开放问题上,新浪微博同样有着和商业化探索一样的曲折。最开始,其提供了比较不错的开放政策及接口资源,一时间基于平台的第三方开发者云集,但这种状态在2012年后发生了微妙变化。比如,其最先封闭了私信接口,又在2013年新开放平台政策时大幅将接口资源收窄;尤其与阿里巴巴捆绑后,所谓开放几乎成了对阿里及阿里网商的开放,诸多政策几乎为网商所定制,对其他开发者扶持和价值立减。

“开放不是一种态度而是一种能力。”小马哥这话说的并没有针对性,但如果放在新浪微博平台身上,确实可寻味之处颇多。

腾讯微博开放平台与其商业化一样不见张扬。据腾讯开放平台副总经理侯晓楠公开介绍,和腾讯QQ、微信、QQ游戏等一样,腾讯微博也是基本上打通了腾讯各个流量平台开放的体系,这种“开放的能力”对第三方开发者而言不容忽视。据介绍,包括腾讯微博,在腾讯开放平台上有超过2万家企业产生了盈利,几十万创业者“已能够在平台上生活的很好”。

笔者注意到很有意思的一组数据,是第三方手机应用陌陌与腾讯微博战略合作的内部汇报邮件,邮件中透露出的数据令人惊讶,合作的三个月内,陌陌中绑定腾讯微博账号的日活跃用户达200万,从腾讯微博到陌陌的回流比在2-4倍之间。时下比较火的唱吧、啪啪都曾与腾讯微博合作,唱吧与腾讯微博合作近7天回流就高达500万。

第4篇

而如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微言大义”有了一种截然不同的含义,一条微博,可以简明扼要、直抒胸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可以针砭时弊、可以嘻笑怒骂、甚至可以制造一种流行。短短的140个字,实在是真正的表达了“重大的意义”。

在这样的大趋势之下,新华手机报将如何充分利用微博这个平台,让自己与读者的心“更近一步”?

“微”不足道?如何让手机报成为民意施展的舞台?

一直以来,“权威”、“准确”是新华手机报最引以为傲的地方,依托着新华社、新华网的平台,相较于其他媒体,我们的报道,可以说是严谨而真实的。

然而,在全网积极努力,勇于创新,将新华网办得更加全面化、国际化、时尚化的背景下,新华手机报也必须在原有的基础上再进一步,不仅要成为读者不可或缺的“每日新闻大全”;更要成为读者能说话、敢说话、说真话的“大舞台”。更何况,党的新闻政策要求我们“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要建立这样一个“大舞台”,最需要加强的,无疑便是与读者的互动了。新华手机报原有的互动方式是:设立话题,邀请读者将意见或简介编辑成短信,发送到互动平台,然后由编辑从中筛选,刊登。这样的互动方式,可以保证读者留言的质量,但在强调速度的今天,却显得略为滞后;而且这种互动方式,只能实现读者——编辑之间的互动,读者与读者之间无法直接沟通,令传播渠道显得单一;与此同时,一天之内,讨论的话题往往也只能设置一个,无形中限制了互动的范围。

4月伊始,新华微薄正式上线,手机报的编辑们发现,将新华手机报传统的互动方式与微博相结合,可以在巩固原有优势的同时,大可弥补以上的几个“美中不足”,于是,四月中旬起,新华手机报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微言集萃》。

“微”乎其妙,手机报与微博的“翩翩双人舞”

将手机报的互动与微博相结合,并不是简单的选择、刊登,而是互为平台又互为载体的立体式呈现,在领导的指导下,经过新华手机报编辑的集体策划,新华手机报与微博相结合的互动方式,主要体现为一下几种:

1、在新华微博中建立“新华手机报”认证微博。在这个微博里,每天将新华手机报早报、晚报、特刊的首图和导读予以展示,并把一些在手机报里互动的话题在微博中,引发微博粉丝关注、讨论。在微博中的精彩留言,也同样在手机报中予以展示。

2、在新华微薄和其他媒体的微博中,通过关注他人的方式,紧盯热门话题、名人言论、精彩语录。什么是热门话题?每一个编辑可能都有不同的见解,那么,微博上“评论”和“转发”的数量,可以作为一个最直观的数据用来判断。而关注最新鲜的“名人名言”、“精彩段子”,能为手机报带来更多的可读性,让手机报的内容、风格、语言都紧跟最新潮流,力争永不“Out”。

3、在《微言集萃》栏目里,上述的两种互动方式均可以得到体现。栏目所摘选的微言,既包括手机报读者发来的留言短信中的精品,也包括新华手机报微博粉丝的评论;既包括微博上对热门时间的经典“辣评”,也包括那些转发量上万的最新笑话和人生感悟。可以说,看了今天的《微言集萃》,网友们都在是说什么?这个问题你绝对了然于胸。

“微”力无穷!小微言有大魔力

在“微互动”的配合下,新华手机报在最近的几次重大报道中,均作出了富有创新性的报道。以往的互动方式,留言一般在热点事件发生后第二天才有所反馈,而通过“微互动”,读者的意见、趣评,可以在当天就有所体现,真正实现了新闻与评论的“零时差”。

以2011年5月2日所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美国宣布本-拉丹已被击毙”一事为例。新华社第一条相关快讯的播发时间约为10:20分左右,按照手机报的一般流程,这样重大的新闻事件,会在下午版中以一帧以上的篇幅进行详细的报道。但是,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该事件已经在网络上引发了激烈的讨论,如果仅仅依托社稿进行事实方面的描述,就等于以及滞后于整个新闻事件的发展进度了。所以,新华手机报在当天的《微言集萃》栏目中,选择了各方读者、微博客对拉登被击毙事件的评论,反馈。在当天的关于拉登的报道中,既有新闻最冲击性的事实,也有对细节的展示;既有背景的分析介绍,也有犀利、独到的评论。

5月2日当天的【微言集粹】栏目:

拉丹死了,很多美国人在欢庆,奥巴马的政绩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下届总统竞选机会大增!但是,世界就此和平了吗?——手机报读者尾号5323提出疑问。

第5篇

手游从2012年开始普及,随后人们发现除了手游,动漫、同人和主播等泛娱乐形式也有巨大的变现价值。IP的全产业链模式被验证之后,IP大热,并不再局限于文字和动漫,延展至其他的亚文化和网生内容,比如罗辑思维、papi酱等。

一代人的亚文化,也许就是下一代人的主流文化。

网生内容火爆的环境驱使下,出名变得越来越容易,一切似乎乐观得如那句名言所说——“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人们称这些出名的草根为“网红”。

但从天而降的爆红,又在不断畸变这个行业,“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白玫瑰与饭米粒的冲突之下,一个网红的“非典型”成名之路,值得其他网红们的借鉴和思考。

“一不小心”就火了

突然之间,内容生产者的春天就这么到来了,放眼四望,到处都是滋生内容的土壤——腾讯的芒种计划,今日头条的“千人万元”,淘宝面向第三方达人和网红的内容开放计划,美拍、秒拍等短视频平台,微博、豆瓣等社区平台等等。

阿里CEO逍遥子在天猫全球商家大会上谈到网红其实属于新一代知识经济工作者中的一类人群,他们以粉丝运营为基础,形成自己的用户群而后卖商品。网红和传统明星有什么不同?归根到底只是成名的平台不同而已。

正如短视频平台美拍的定位所说,“人人都是明星”——小至几岁的萌娃,大至步入中年的大叔;出生农村的创作歌手,穿梭于餐厅的打工妹;直播平台的主播,淘宝店的模特——这些不同年龄、身份、背景的普通人都成为了网红,享受着属于自己的15分钟。

前不久,位于安徽与河南交界处的一座小城市里,五个女生自己决定组建一个组合,在微博上默默发了一组单人照宣布出道,没有宣传策划、没有经济公司,没圈任何打好帮忙转发扩散消息,一夜之间就火了,这个组合就是sunshine组合。

当网友都在感慨这几个女孩子“咋不上天”呢之余,有一个要关注的点是,这个女子组合“一不小心”的爆红很大程度要归功于TFboys的粉丝,粉丝们号召“三只”的粉团结起来、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将这些居心叵测想要挑战TFboys中国第一青少年偶像团体地位的组合消灭在萌芽之中。

女人的追星能力可见一斑,同时对小鲜肉尤为热衷,其中以TFboys、EXO等为代表。因此,网红中的小鲜肉也格外受到热捧,小鲜肉主播“skm破音”美拍粉丝数125万,总计被赞数814.5万,不少“破家军”(skm破音粉丝的称呼)表示“视频看得停不下来”。

以80后、90后、00后为主力的互联网原住民,他们习惯于在网上浏览内容,在虚拟世界与人沟通,并且这类人群的成长红利巨大——随着年龄增长其消费能力不断增加。更重要的是,这是一类愿意为内容付费的人群。

有了足够的用户群体、意愿以及消费能力,“一夜成为明星”已经不是梦想,而是身边随时都在发生的事情。

网红“双城记”

大多数人都知道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每个人都能在15分钟内出名”的这句名言,每一个想要出名的草根都深受鼓舞。但少有人知道的是,大师这句名言的后半句是——“每个人都能出名15分钟。”是的,只有15分钟而已。

网红们一夜走红的原因众多,或因出众的才华长相、或因搞怪行为、或因意外事件,或因刻意而为的网络推手;但同时,碎片化时代人们的关注非常容易转移,再加上一定程度上,网红并不是一个十足的褒义词,因此很多网红都难逃魔咒——大红大紫之后迅速消失在人们视线之中。

来看看在百度搜索“网红”出现的文章标题——“原来都是照骗!揭秘网红女神真面目”、“网红嫩模整容上位”、“网红动不动就晒奢侈品”、“女子为当网红发不雅照,综合素质低下”……

对三观正、认真做内容的网红来说,比如papi酱、skm破音等,现在就是最好的时代,可以触达的渠道太多,因为有数不清的自由选择而如鱼得水。

但对于一心想出名博眼球的网红来说,网红一词其实已经变味,把自己炒作成网红不过是必经之路,那么现在其实是最坏的时代,网络的聚焦效应,会最大程度得放大阴暗面,标题都差不多类似,比如“深扒某网红外围女上位之路”。

互联网的浪潮下,平民狂欢造就的网红被很多人视为“一种喧嚣的泡沫”,但经得起多大的诋毁,就担得起多大的赞誉,网红这个行当,其实也是一部“双城记”。

除了颜值之外一个网红的“非典型”成名路

先来聊聊最近的热播韩剧《太阳的后裔》,且不论宋仲基和宋慧乔双“宋”的惊人颜值,除此之外,毫不拖沓的剧情以及走心的演技,才是此剧受追捧的更重要原因。

而要介绍的网红小鲜肉“skm破音”,唱吧直播博主,短视频以唠嗑唱歌为主,美拍粉丝125万、微博粉丝77万、贴吧帖子近12万,除了集李易峰井柏然鹿晗吴亦凡等于一体的高颜值和不错的唱功,他的“非典型”成名之路,依靠的更多是其他因素。

首先是对多平台的重视,skm破音最早在唱吧直播,目前美拍是重要阵地,同时还拥有微信公号、微博、个人QQ以及“破家军”的QQ群(我申请的时候已经是QQ六群)、贴吧、知乎等等,扩大自己受众范围之余,也意在经营好自己的粉丝。

skm破音在美拍的短视频,内容比较新颖,他会在开始唱歌前,用他黑龙江特有的东北腔和粉丝聊天,开一些轻松幽默的玩笑,注重和粉丝的互动,在QQ群和贴吧里时不时插个嘴评论下。

得益于与粉丝的良好互动,破家军自行组织,为skm破音的每一首歌用弹幕打上歌词,在短视频平台中首创了#弹幕填歌词#的话题,并将#弹幕填歌词#变成了一种潮流。

就像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真性情表达的papi酱,其实每个人心里也都住着这样一个真实的邻家大男孩skm破音。

在直播和短视频里,你不会觉得skm破音是在做节目,而是镜头下的生活,吃个零食、只穿个裤衩、晒晒童年照片、秀花棉袄、变装、经典的抖功和翻白眼、各种小道具轮番上阵,这大概就是和邻家男孩视频的情形,接地气。

虚拟的世界里,一个网红的真实是具有致命杀伤力的。浓妆艳抹端坐镜头前的网红,现实生活里已经看得够多了。举两个小例子,粉丝说你给我们来个特写吧,Skm破音就真的把镜头拉到了自己的大鼻孔前;美拍的视频是录拍的,但他依然勇敢得把用FaceU录制的中间有卡机3秒的视频传上来了。

百度skm破音吧有这样一个帖子,“求解一些关于SKM破音的问题”,问及为什么这么多人看他,一个吧友是这么回答的,“他至少没和那些主播一样张口闭口要礼物,玩游戏什么的坑钱。同样是赚钱,破破每个星期都在想些创新的像连麦对唱啊,讲故事啊,带给我们快乐,给我们温暖,像朋友又像家人。他有自己的风格,有魅力让我们一直陪伴着。”

罗振宇说,“内容时代,大家跑马圈地还有机会,所以抓紧。”

而看内容主要有两点,一个是“形”,也就是表达形式;一个是“意”,就是内涵。以周星弛的电影为例。他过去的电影更注重形,而现在的更注重意。谁会为他的“意”买单呢?就是对他认可、对他价值观认可的人。

这恐怕是目前所有的网红,最重要的课题。

第6篇

关键字:微博 少数民族 现状 影响 建议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介,不仅在中国社交网络中占据领先地位,更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媒体之一,大学生作为媒介使用和接受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大多来自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推动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实现民族地区共同富裕、建设和谐社会的后备力量和生力军。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步伐。操作便捷、信息量丰富的微博在近两年内迅速发展,微博给人们带来一场沟通方式的变革的同时,一些虚假信息也顺势以几何速度在网络上传播。对于乐于尝试新鲜事物且热爱网上冲浪的大学生来说,这些微博上虚假信息的影响日益突出。

一、网络背景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

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思想方式等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作为时代先行者的大学生,更是深受其影响。与其他大学生一样,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互联网构建的虚拟世界也表现出了极高的认同度和参与热情,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有上网的经历。网络已深入到少数民族大学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发展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影响。但因为地理环境,民族风俗和教育环境的差异,使得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个体从网上获得的社会知识、技能和规范,没有汉族大学生多,与社会接轨的趋势还不明显。另外对于网络上舆论信息,尤其是不良网络文化,大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都没有很好的政治敏锐性和辨别力。

从那些能够正确、合理利用网络安排学习与上网的学生来看,主要是看新闻、找资料、收发邮件、网购等, 他们上网多数是出于学习和生活需要。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无非就是聊天、交友、玩游戏、娱乐,沉迷网络的大学生中约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所以高校应善于将新兴网络技术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起来, 发挥自身科研和技术优势,搭建具有科学性、时代性、思想性、服务性的网络平台,真正占领高校网络阵地的制高点,科学引领大学生网络生活的航向。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使用微博的现状

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几乎一半的学生正在使用微博,而在其余没有使用微博的学生中,几乎每一个人都表示准备使用。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微博的使用还是比较普遍的,在不久的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大学生会加入到微博这个大家庭里面去的。

在微博的使用时间方面,绝大的学生使用微博的时间是在6个月到1年的时间里面,使用时间在半年以下的、一年到两年和两年以上的所占比例较小。微博有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其他博主。在使用微博的目的方面,一部分同学有积极明确的目标,浏览新闻,了解天下大事,见识国内外奇闻异事,增加自己的知识面和视野,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另外的占很大比例的一部分同学玩微博则是为了娱乐,他们对于微博这种对于网络功效的的认识上还存在一定偏差,不少同学只是把其当做是一种聊天娱乐的工具,利用其联络感情、聊天等,而忽视了其学习的功效。

三、微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影响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平台,为大学生人认识外面的世界,探索世界提供了一提条方便快捷的大道。作者和读者都可以在微博这个相对比较公平的交流平台上面发表自己的见解感想。例如在迈克杰克逊去世了一个小时之后博客就有6.5万条留言,有力的说明了,如今已经有无数新闻事件第一时间是由微博传播的,并且微博上有名人真实认证,像李开复等名人都会在微博上留下简练的至理名言,大学生可以和成功人士进行最亲密的交流。让新一代的大学生去认识和接近名人,向他们学习做人的思想和方法,加强与名人的思想接触。

1、对于交友方式的影响

大学生在网络这个虚拟的世界里却可以结识到了真实的朋友,拓展自己的生活范围和圈子,巩固自己的人际关系。并且大学生自杀事件仍然屡见不见,而微博可以提供一个发泄自我情绪,缓解生活压力的机会,这对大学生的情商发育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点和爱好特长不一样,专注关心的事物也会有所差异,而微博因其标签这一特殊的功能,大学生可以在那里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知己朋友,让许多平时在真实生活中不被理解,不擅长口头交流的,比较内向的大学生可以得到心理上的抚慰和寄托。在微博上,不管你是名人还是普通人,都具有平等的发言权,在微博上畅所欲言。因为微博的实名制,因此在自由的翅膀下也需要为你自己所说的负上一定责任。

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微博上的信息经常是朋友间交流的话题。在与朋友交流微博上的信息时有时候很容易模糊自己的判断,导致以讹传讹。

第7篇

党报微博要注意打造亲和形象。党报微博从背景设置到回复转发所运用的语言应更有人情味,服务应更到位。这种亲和力不但对媒体自身有利,还有利于塑造政府部门以及政府官员亲民形象。党报不仅要把微博作为新闻的渠道,还应通过精心的策划和组织,将自身的微博打造成公共交流的平台,使其与新闻报道更好地相互嵌入和融合,全面立体塑造亲和形象,形成受众凝聚力。

党报微博要注意找准舆论兴奋点。党报微博要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挖掘和发现有意义、有价值的信息,通过揭示新闻背后的新问题,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做到覆盖更全、站位更高,论社会万象缘事而发、因事抒怀,主动抓住社会热点,自觉展开观点交锋。党报追求话语主动权,还要充分汲取外界媒体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舆论视点、言论声音,拓展党报微博的传播力。

(张传香/《传媒》)

互联网时代

如何“接地气”“捉活鱼”

需要我们坦诚、直率而不浮于表面。摄影界有句名言:如果你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得不够近。做媒体同样如此:如果你报道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扎得不够深。只有真正走进广阔的田野、纷繁的社区、偏远的山村,走进百姓的生活,从每一个普通人的切身感受进行情感投射,方能打动人们的内心;只有站稳群众立场、贴近群众需求,积极回应百姓关切,从普通人的故事出发,折射一个全局性的社会问题,方能令人信服。

需要我们锐利、深入而不止于片面。要敢于深度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彰显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勇气、胆识;把握正确方向,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共同破解热点难点,凝聚发展的信心和力量。

需要我们开阔、灵活而不囿于顽念。一方面,新闻工作者要善用中国崭新的实践创造的新道理、新论述,善用中国发展变化的客观事实和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用新的理论语言,解释说明繁杂的社会现象和问题;另一方面,更要善用群众喜爱的形式阐释理论观点,架起沟通的桥梁,以清新文风和创新的表达推动大众化传播,形成“感性政治传播”和“理性政治传播”的互济,作品才能多一些泥土的芬芳、多一些充满生命力的“活鱼”。

(于青颜/《人民网》)

新闻传播

人本责任的主要内容

第一、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是主体。因此,在新闻的采写、编辑、制作过程中,应尊重人的生命,尊重人性,尊重每个人的人格、价值,尊重每个人的潜能及做人的权利,彰显人的主体性。

第二、在新闻传播活动中,人是一切活动的价值尺度。因此,新闻传播活动应纳入人的价值背景来考察,判断新闻传播的效果应上升到人的层次,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即新闻传播活动是否提升所有人的福利,增进人类的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人是新闻传播活动的目的,为人服务是新闻传播活动的宗旨。这就要求在新闻传播活动中,把人当做新闻传播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况、生存环境,关注人情、人性,体现人情之美、人性之美。

(罗彬文/《国际新闻界》)

重大战略报道

应做到“三创新”

一、创新报道内容,强化贴近性。认真组织好重大战略报道,让人民群众充分了解党委政府的重大战略规划和重大政策走向,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是主流媒体的重要任务。一是聚焦基层实践。二是关注基层民生。三是贴近基层群众。

应坚持“大主题、小切口”的原则,努力在大背景下讲小故事,从小事件中见大视角,把可亲可感的场景、人物、故事与权威高端的述评、政论相结合,立体呈现重大战略带给经济社会的深刻变迁和百姓生活的可喜变化。这些报道以小见大、深入浅出,既有理性的深度,又有情感的温度,能够有效激发人民群众的创业激情和创造热情。

第8篇

微博是网络新媒体中开发出来的又一新工具。在美国,Twitter自2006年开始上线,在中国,2009年6月新浪推出了新浪微博内测版,微博以其开放性、时效性、方便性和交互性迅速走红。作为一种社会化媒体,微博在中国这样传统的关系型社会和特定的转型时期,发展尤为迅猛,自2009年推广以来,立即开始与中国社会结合,2010年被称为“微博元年”,2011年更是进入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北京市2011年11月17日在新浪开设的微博厅上线,立即引起了媒体、网民的密切关注。这一厅是如何运作的?对政府的网络问政、微博问政起到什么作用?其问题和前景应该如何看待?也应该是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北京微博厅是“微博问政”的新尝试

在微博的迅速发展过程中,政府一直也没有放弃使用这一新工具的尝试。从政府的角度来讲,微博搭建了一个新型的沟通和渠道。据统计,截至2011年11月5日,新浪政务微博已达18694个,其中政府机构微博有10023个,公务员微博有8671个。2011年3月,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开通个人的人民微博,目前已有57位副部级以上官员在人民网开通微博。另外,还有一大批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开通了微博的官方账户,如全国打黑办、国家安监总局、质检总局等一共有1200多个机关团体在人民网开通了官方微博。不过,应该说,政府微博的开通比起微博的迅猛发展还是明显不足的,所以,北京微博厅的集中开通还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早在2010年在政府微博的开通过程中,公安微博就是其中一支重要的力量,占当年政府微博数的77%。2010年8月1日北京市公安局开设了微博“平安北京”,一年多以后粉丝接近200万。北京也是公安微博开通较多的省市,到2010年底就开设了9家,仅次于浙江。2011年11月17日,在此基础上,北京市政府新闻办、首都文明办、发改委、教委、市科委、市公安局、市民政局、人力社保局、环保局、住建委、交通委、水务局、商务委、旅游局、文化局、卫生局、工商局、质检局、安监局、统计局、西城区等21个部门集中在新浪微博平台开设北京微博厅,同时有7位发言人开通了个人微博。媒体称,“信息快速,问题及时回应,标志着新一轮‘网上问政’开启”。??

“北京微博厅”上线之后得到了良好的回应。自2011年11月17日15时上线,到18日上午就引来了累计达258万的粉丝量,其中“平安北京”就有粉丝198万人,厅开设后新增粉丝2万多人。而到11月24日,厅开设一周后,粉丝量增加了37万人,累计将近300万人。其中“北京西城”的微博粉丝量增加到了6万多人,被认为是“人气最旺”的部门,“交通北京”发帖量为77条,平均每天11条,被认为是“露面最勤”的部门,而“平安北京”回帖数70条,也被认为是“回帖最多”的部门。就个人微博而言,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有89万粉丝,拥有粉丝最多,其他6位发言人的粉丝也都在10万人以上。北京市新闻办主任王惠所称的“不做僵尸不作秀”,也成了官方微博的标签式网络名言而广为流传。

“政务微博”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新通道

2009年11月,南京市曾经推出了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并在南京市政府网站推出了“南京网络发言人论坛”板块,全市90家部委局与区县在论坛中一一亮相。要求针对网帖,24小时回复,形成政府、媒体、受众的互动。当时南京市委新闻发言人曹劲松称,网络发言人是传统发言人的补充和延伸,这一言论当时就引起了媒体的广泛关注。时隔两年,北京市又推出了微博厅。如果说南京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是网络问政的深入,那么北京的微博厅则是把网络问政进一步推到了“微博问政”的新阶段。毫无疑问,这是政府新闻与信息传递与时俱进的体现。

政府政务微博的推出,为政府的新闻和舆论引导带来了新手段,是打通两个舆论场的新通道。

首先,微博是政府重要的信息源,通过政务微博,政府就可以更快、更多、更及时地了解舆情,了解来自民间基层的新闻和呼声。Twitter创始人之一埃文・威廉姆斯曾说,“即使是再庞大的新闻媒体,也不会像Twitter一样在世界各地拥有众多新闻记者。”当前,微博已经超过了论坛和博客,成为仅次于网络新闻的最重要的新闻信息源。政府通过微博用户的留言、询问、跟帖、评论,可以及时迅速地了解民情民意。北京微博厅的近300万粉丝,实际上就是政府的喉舌耳目和重要的消息来源。

其次,微博是政府重要的信息平台。微博由于其短小、便捷、轻快的特点,更方便政府在第一时间新闻。我们在谈论政府的新闻时,往往强调“第一时间”的概念。正如著名媒体人、中央电视台副台长孙玉胜所说,“应对突发事件,在诸多的情况下,发比不发好,早发比晚发好。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是主动的,解释是被动的;按照人的一般认识和接受规律:是被信任的,而解释是被怀疑的。”??事实上,在实践中,由于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出现和民众参与意识的提升,政府的新闻往往不能抢占第一时间,总是处于一种说明、澄清和解释的状态,政府微博可以改变这一状态。北京市公安局的微博“平安北京”,自开通以来了各类资讯近6000件,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到2011年11月24日北京微博厅上线一周,21个部门共发帖400多条,也是充分利用了这一平台。

其三,微博是重要的互动平台,新媒体的重要特征就是开放与互动,微博使得互动更为及时和便捷。我国人际关系的密切程度很高,微博满足了这一需求,这也是微博在中国发展迅速的原因。过去我们的新闻往往是单向,是“我说你听”的模式,即使在新闻会现场,获得提问机会的也是极少数人,而微博改变了这一状态,可以更多地拉近政府与民众之间的距离。北京“微博厅”上线一周,发帖400多条,回帖有近200条,“平安北京”开通一年多来,网民的评论留言高达16万条,这也是一种互动的体现。

第四,微博也是政府重要的服务平台。从世界政府的发展趋势看,与传统的政府职能不同,管理概念被纳入了政府的行政,随着20世纪80年代之后政府退出经济和一些社会领域,服务概念又被加入了政府的行政实践中。微博也是政府提供信息服务的最好场所。据统计,在平安北京所的6000多条资讯中,防范提示信息达4000条,便民服务信息有1500条,??而“北京微博厅”上线一周的微博内容中,新闻类占36%,服务类占64%。??

早在2003年,时任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就提出了“两个舆论场”的概念。他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并不完全重叠的“舆论场”:一个是主流媒体着力营造的“媒体舆论场”;一个是人民群众议论纷纷的“口头舆论场”。人民群众从自身的感受出发,每时每刻都会关注一些共同领域、共同问题,在口口相传之中形成了“口头舆论场”,那些相对集中的社会话题就成为一段时间街谈巷议的焦点。他提出“口头舆论”往往是社会的“风向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因为有了网络,这两个舆论场就变得更加膨胀,也更加固态了。群众的“街谈巷议”成了网络舆论。网络舆论与传统媒体舆论这两个场不仅是不同的,而且是不通的,有人甚至用两种话语体系来形容这两个舆论场。不过政务微博的出现,有可能成为打通这两个舆论场的工具。所以,在2011年11月22日召开的中国第十一届网络媒体论坛上,就有人呼吁“推进政务微博,打通两个舆论场”。??而北京微博厅的出现,也是打通这两个舆论场的尝试。

“微博问政”的问题与前景

在笔者参加的国务院新闻办一次座谈会上,有人曾以2010年年底所发生的浙江“钱云会事件”为例,评论两种话语体系的不同和功能,称传统话语体系就像是人体的主血管,而新兴话语体系就像是微细血管,感叹对政府来说,我们的微血管是不通的,希望能有第三个平台,政府、媒体、受众可以在这一平台上理性、平等地沟通和对话。当时笔者认为微博就是这样的平台,现在结论就更清楚了,政务微博就是打通传播微血管的唯一途径。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微博问政的问题和前景呢?

认识“微博问政”先要认识微博。首先,微博是不是一个媒体?新浪的副总编辑周晓鹏认为,微博只是一个个人分享平台、社会交往平台,实际在微博上时政信息的部分只占5%。不过政府和传统媒体都认为微博也是媒体。通过2010年以来热点事件的舆情监测,微博已经成为舆论的推动器。我们认为,所谓媒体,就是拥有了内容、渠道,以信息传递为主的专业化社会机构,因此,微博是媒体。其次,如何看待微博上的内容?微博是不是现实的反映?微博上的信息究竟有没有价值?有人认为微博是所谓的“口水桶”,语言垃圾的“容器”,谣言和非理性盛行;有人认为微博既反映现实又超越现实,在微博上的发泄和非理性是可以理解、应当容忍的;还有人认为微博辟谣比传统媒体还有优势,列出了“微博擅长的四种辟谣方式”;??搜狐网的总裁张朝阳也认为,微博有所谓的“自修复”功能,不需要过多的监管,网民最终会通过“意见的自由市场”取得自觉。最后,如何看待微博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这种影响到底有多大?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可以说,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关系社会,而微博是最大的关系平台,其影响不可小视。不过现在对微博功能的认识是不一致的。

就目前的政务微博的现实来看,还是有许多值得改进之处的。首先,政务微博的数量还不是很多,就以上的数据来看,显然,不到两万家的政府微博及官员微博,对超过3亿的微博用户而言,数量还是不够的。2011年12月22日,北京市又有21个政府部门作为第二批成员加入政府新闻厅,就是一个很好的现象,值得其他地方仿效。那种对微博要么忽视,要么敌视的态度是要不得的。其次,要追求实效,而不是仅仅开设微博这一形式,实践中我们要防止出现缺少维护的空心微博;在增加信息的同时,也增加一些沟通和互动,增加沟通细节,在粉丝中产生更大影响。最后,还需要一些适合微博的态度、方式和方法,例如我们认为政府要有在微博上“挨骂”的心理准备和承受力。既然政府是为人们服务的,那么就应该接受被服务者的挑剔和责难;再如在微博上也需要争取多数,不能以斗争的方式来对待微博上的不满情绪,平等对话、妥协让步、感性感化和理性说服都是争取支持的有效方法。实际上,政府与民众虽然有两个舆论场,但是这两个舆论场的重叠度还是很高的,要扩大而不是割裂其重叠的部分,从而形成主流舆论的价值引导。

微博,是民众、政府、媒体三者理性表达的场所,是积极向上,凝聚社会共识的舆论平台,是推进中国和谐进步的新工具。要做到这一点,民众的理性自觉、媒体机构的制度建设和政府的积极参与,三者缺一不可。

注释:

??“21部门‘织围脖’新粉丝超2万”,法制晚报,2011年11月18日。

??孙玉胜:《十年――从改变电视的语态开始》,三联书店2004年,第314页。

??“平安北京粉丝突破两百万”,法制晚报,2011年11月29日。

??“官微内容,服务‘跑赢’新闻”,法制晚报,2011年11月24日。

??南振中:《把密切联系群众作为改进新闻报道的着力点》,《新闻战线》,2003年第11期。

??“政务微博可有效打通两个舆论场”,楚天都市报,2011年11月22日。

第9篇

只用了短短几年,用户超过5亿,每日微博超过1亿条,新浪微博创造了自媒体奇迹,然而,庞大的用户量,并没有转化成可观的现金流。

被认为是新浪里程碑产品的新浪微博,在赚足眼球后,遇到了商业化的尴尬和瓶颈。面对投资者压力,新浪微博仓促推出许多策略性应用,如智能推荐、展示广告、微博会员制、微任务平台和信息流广告等,但都没有取得期待的效果,许多产品最后不了了之。

据新浪财报显示:2012年,新浪微博全年营收6600万美元,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Twitter以几乎相等数量的用户量,2012年实现了3.5亿美元的营收。

更不乐观的是,新浪微博苦寻盈利模式之际,腾讯微信却以不到两年时间获得3亿用户的速度,成为最具威胁的竞争对手,这使得本就难产的新浪微博商业化问题更加迫在眉睫。

商业化苦旅

百度和腾讯QQ的成功,诠释了“只要获得用户和流量,就不愁盈利模式”这句中国互联网的经典名言。然而,这句话似乎不适用新浪微博,其商业化探索屡试屡败。

2012年4月,新浪微博推出品牌广告展示系统,基于社交兴趣图谱(SIG)进行广告的精准投放,将品牌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当时吸引了一些企业加入,如必胜客欢乐餐厅做的“换菜单”微博推广活动,但由于广告信息强制植入,严重破坏了用户体验和视觉感受,一问世便引起众多非议。

展示广告继承了门户网站的盈利模式,却没有充分利用海量数据进行广告模式创新,又与新浪门户广告左右互搏,颇有杀鸡取卵之感,没有解决根本营收问题。

到了6月,涵盖“身份特权、功能特权、手机特权和安全特权”的新浪微博会员制上线,会员拥有15项特权,这看上去是很不错的用户体验,但用户却要交纳10元每月或108元每年的费用。

其实,新浪微博会员制无非是QQ会员的翻版,会员可享受普通用户无法享受的更高端的功能。然而,新浪微博继承了新浪骨子里的媒体属性,是用户接受信息和传播信息的平台,而会员制这种更多出现于具有极强社交属性网站(如QQ空间,人人网等)的制度,能否带来同样盈利效果,要打个大问号。

盈利模式难找,腾讯靠微信大反攻,两头夹击下,新浪微博11月推出即时聊天应用“微友”。此前7月,推出了私密社交应用“密友”—类Path和微信的应用。“微友”和“密友”暗示了新浪微博试图向社交转型的动机,但要想赶上以私密社交起家的腾讯微信,在产品体验上还有不小的距离。

回过来再看9月推出的“微任务”官方平台,将有传播价值的草根账号、个人账号与公关公司,代运营公司以及中小企业等,有偿连接起来,从双方交易中收取30%的平台使用费。新浪解释是为了营造更好的营销环境,但却被外界解读为向草根大号要钱,一些草根大号的营收让新浪微博很眼红,2011年仅“微博搞笑排行榜”的纯利润就达到了1500万元,但这一举措也导致许多草根大号黯然离场,转投腾讯微信。

在经过7月份的内测推广后,12月,新浪微博正式推出信息流广告。信息流广告在用户的信息流中插播推广信息,试图比展示类广告更加无缝地融入到用户体验中,也更适合移动端。

事实上,社交网站的先行者Facebook和Twitter早已推出信息流广告。Facebook本地广告策略就将受赞助内容整合在常规内容中,帮助其在移动广告领域扩张,移动广告已占到其广告营收的20%。Twitter广告推文业务也类似,出现在用户页面的最上方。

信息流广告被认为新浪微博商业化的阶段重点,但直接在用户信息流中插入广告,对用户体验的破坏是毋庸置疑的,在没形成规模前,很难获得收益。

商业化的核心价值

微博和门户,是新浪的两大核心,都有很强的媒体属性,话题是永恒主题,为用户提供及时、简明、有价值的信息。因此,新浪微博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构建,也应基于强媒体属性这一无可替代的核心价值,任何偏离媒体属性的商业化和平台化尝试,最后都难免落得损人不利已的下场。

但这并不是说新浪微博的社交属性毫无用处,只是与微信、Path等私密社交平台相比,新浪微博的这张弱关系网虽具互动功能,但更适合提供和传播信息。微信推出公共账号以增强媒体属性,但其数量限制和操作成本,决定其在信息传播规模和效率层面,不可能超越新浪微博。

因此,新浪微博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战略,必须基于媒体属性,依托强媒体优势带来的优质内容和庞大流量,有目的性地开放与合作,通过对用户数据的分析,细化流量分配,从而更精确更高效地完成信息传递,实现商业化。

社会化媒体平台的参与者众多,包含用户、广告商、导流网站、搜索引擎、电商以及本地生活服务等(如图1所示)。信息流传播过程,大致可分三个部分:信息生成、聚合以及分配。对于信息生成,用户可通过原创或转发评论等方式,将内容发到微博上,也可通过第三方网站内嵌“赞”按钮,一键将该网站内容分享至微博平台,可弥补内容精简但不够详细的弊端,还可进一步分析用户喜好和行为,为进行精准的信息流分配提供数据基础。

新浪的社会化媒体平台战略,对广告信息的传播,应更加慎重,因为广告商传播动机并不纯粹,往往不受用户欢迎,信息流广告的强制植入行为,不但没能充分利用社会化媒体交互与连接的优势,反而大大降低了用户使用体验,增加了用户信息获取成本。新浪微博每天聚合大量内容和数据,但怎么分类和整理,怎么提升用户得到信息的效率和准确度,从而增强用户黏性,这是新浪微博要提升的地方。从这个角度说,微博搜索质量的提升势在必行。可与百度等专业的搜索引擎公司合作,提升搜索质量和准确性,传统网页搜索也会借机弥补缺乏人气的现状。

此外,社会化媒体正在给电商和零售网站带来巨大流量,据Hitwise统计,2012年10月份,新浪微博给淘宝等电商贡献的流量达到8.6%,“社媒+电商”的模式,是流量货币化的可靠途径。对电商而言,与微博合作,既将充沛的流量导入电商,更为电商带来了一张弱关系网,弥补传统电商公司缺乏用户关系网的现状。而对微博而言,电商所具有的完善的支付与物流体系,正好补齐了新浪微博O2O营销的闭环,可形成完整的社会化媒体消费路径SICAS,即“感知—兴趣与互动—链接与交流—购买行动—信息分享”。

需要强调的是,实行平台战略的基础,是明确的利益机制和运行规则,如苹果app store,苹果公司与第三方开发者的利益分成非常明确,又不存在直接利益争端,这是平台战略能够顺利实行的前提。在基于生态系统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中,作为核心的新浪微博需要做的是在后台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和平衡,而非不断制造话题等处心积虑地与用户直接接触。

商业化路径

小米科技成立刚满3年,2012年卖掉719万部手机,126亿销售额,小米的成功也是社会营销的成功,其品牌推广、口碑营销、客服等,都依托新浪微博。

小米证明了新浪微博可以完成社会化营销闭环,将社交媒体流量转化为电商流量,实现商业价值,而电商与社交媒体的成功合作,也进一步证明新浪商业化更该基于商业生态系统层面考虑。

包括腾讯、阿里巴巴,都在打造平台化的生态系统,这也正是新浪微博的出路,但前提是,通过合作或自建,搭好基础设施和平台,如微博搜索、微博数据挖掘和微博支付等。

完成这一生态系统平台后,大量的商业共生关系就会形成,新浪微博掌握着最核心的内容数据和用户关系图谱,商业化问题或许迎刃而解。基于大流量、大数据和用户关系图谱这三大优势,新浪微博或许可以采用如下三条商业路径:

其一,是基于流量。

可考虑流量转化和出售。新浪微博有强媒体优势,尽量减少对这一生态环境的人为干扰,并对破坏这一环境的虚假信息等予以规范和治理,使新浪微博成为中国最大的用户生成内容提供商。然后,可通过分成的方式,与电商以及本地生活服务提供商合作,将流量转化为电商流量,实现流量货币化。

其二,是大数据分析和用户关系图谱。

可考虑更精确的广告模式和企业微博精准营销。大量的用户生成内容数据反映了他们的兴趣和喜好,通过大数据分析,可帮助企业更精确地找到目标用户群,将品牌内容推荐给可能感兴趣的用户,并结合用户关系图谱实现口碑营销,实现内容营销和广告的精准投放。

第10篇

1、莫把丹青等闲看,无声诗里颂千秋。——明·徐谓

2、画素描是从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开始,而以看见的东西结束。—— 博巴

3、屋中有画,等于悬挂了一个思想。——雷诺兹

4、美术一旦脱离了真实,即使不灭亡,也会变得荒诞 。 ——托·卡莱尔

5、科学家不创造任何东西,而是揭示自然界中现成的隐藏着的真实,艺术家创造真实的类似物。——冈察洛夫

6、艺术家用脑,而不是用手去画。——米开朗基罗

7、文学家是以抽象化了的,即以观念来表现自己。但是画家以素描和色彩把自己感觉和知觉到的具体化。——塞尚

8、在油画的后面,跳动着画家的脉膊,在塑像之中,呼吸着雕刻家的灵魂。——里尔夫

9、意存笔先,画尽意在。——唐·张彦远

10、艺术家对于自然有着双重关系:他既是自然的主宰,又是自然的奴隶。——歌德

11、照搬自然景色是绝对画不出传世之作的。()——乔·雷诺兹

12、最接近雕刻的绘画最完美。——朗费罗

13、美术所以能产生科学,全从”真美合一“的观念产生出来。他们觉得真即是美,又觉得真才是美,所以求美,先从求真入手。 ——梁启超

14、战斗场面和绘画,都要在远处观看。——英国

15、笔墨亦由人品为高下。——清·方薰

16、石涛善画,盖有万种,兰竹其馀事也。板桥专画兰竹,五拾余年,不画它物,彼务博,我务专,安见专之不如博乎?石涛画法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帖,比之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处。然名满天下,石涛名不出吾扬州,何哉?纯用减笔,而石涛微茸耳。且无二名,人易记识;石涛弘济,又曰清湘道人,又曰苦瓜和尚,又曰大涤子,又曰瞎尊者,别号太多,翻成搅乱。只是,板桥亦只是板桥,吾不能从石公矣。 ——郑板桥

17、作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不似则欺世,似则媚俗。 ——齐白石

18、近精微致广大。 ——徐悲鸿

第11篇

关键词:现代通讯;小学生;英语写作

近几年来,小学阶段“听、说、读”的训练得到了专家、教师、学生的高度重视。英语教学工作中,该三个项目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而学生的英语书面表达能力却相对滞后。进入初中后,学生面临大量词汇、句型结构,写作成了头等难题,造成英语学科小升初阶段的矛盾。如今,网络通讯的普及性、及时性、交互性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为提高英语写作能力搭建了平台。笔者就新形势下,教师如何巧妙利用现代的通讯媒体、网络,发挥其优势,提升学生英语写作的实效性进行案例分析。

一、“微信”APP的应用案例

“微信”(Wechat)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通过网络快速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支持多人互动的软件。微信已经智能手机、电脑客户端,学生可以通过微信与同学、教师进行形式上更加丰富的沟通、联系。而微信公众平台是腾讯公司在微信的基础上新增的功能模块,通过这一平台,学生个人和教师都可以打造一个微信的公众号,并实现和特定班级、学习小组的文字、图片、语音的全方位沟通、互动。针对提高学生写作的能力,可以开展以下“趣味写英语”的活动:

1.词语接龙

由教师发起WORD BRIANSTORM词语头脑风暴的游戏,例如:写出字母A开头的单词;写出关于动物、颜色、数字、服装、天气的单词等。加入讨论的学生按教师的指令发出单词,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可以及时互相评价。这款游戏既锻炼了学生搜集词汇的能力、单词拼写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总结词语、整合所学知识点的习惯。

2.连词成句

教师提供若干单词,让学生完成连词成句的活动。例如:study / This / good/ is / way / to / a / English This is a good way to study English.

3.用英语句子描述图片、编写对话(图略)

There are many colorful balloons.

I like the green one. They are beautiful.

Look ! Do you like pandas?

Yes, I like pandas.

They are black and white.

How cute they are!

微信,一开始并非家长与我本人联系的主要途径。因为其中一名家长是英语爱好者,酷爱英语的他发起了一个英语交流的微信公众平台,关注英语学习的学生、家长都加入其中。“趣味写英语”活动开展了一段时间后,收效不错,不仅提升了家长对子女英语学习的关注度,孩子们确实通过这一灵活的平台学到了知识,交流了经验。

二、“一起作业网”平台的应用案例

为了促进网络教学水平发展,“新课标形势下小学英语网络作业形式探究”的十二五规划课题,即“一起作业”()网络学习模式新鲜出炉。该课题的开发,给一线教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让大家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下教学,同时也为学生们带来了乐趣。关于学生英语书写能力的培养,该平台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游戏,如词语接龙、“小鳄鱼”完成句子等。教师也可以自行编写关于书写练习的试题,上传至该平台与全国的教师分享。也可轻松获得免费、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微博的力量不可小觑

许多学生及其家长都拥有自己的微博账号,我提供给他们了一些有利于英语写作的微博,如:每日英语推荐:http:///learn;疯狂轻松背单词:http:///u/2701583622。

学生不仅能从这些微博上欣赏到英语美文,及时更新的名人名言、谚语警句也让学生体会到了原汁原味的英语。高年级的学生学以致用,将地道的俚语用到了写作中。学生、老师、家长互相加关注,有了好资源互相@,这样新颖、高效的学习方式既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也减轻了教师的负担。教师可以随时随地地检查学生作业、分享优质资源、与家长有效沟通。

第12篇

“唐僧哥”杜磊,取的不是经书,而是时尚;“我潮,故我在”,是李博的至理名言,也是他创业的终极目标;“酒红冰蓝”是一个微博账号,但这个账号下面却拥有2000万粉丝。而它的市值是1亿人民币。他们的创业,与众不同;他们的成功,彼此各异;他们的经历,其实都一样:走别人不曾走过的道路。

“唐僧哥”杜磊:为了创业豁出去!

去年草莓音乐节上他大放异彩,风头盖过当红明星;今年的迷笛音乐节,他再次以“唐僧”形象亮相,依然吸引无数人围观。

“爱贫嘴,爱唠叨,爱现眼,爱牵着白马去放荡。爱创意,爱生活,爱牛酷,爱装x耍酷吹牛皮。我不是僧,不是牛魔王,我不是唐僧的哥哥,我是唐僧哥。”这是“唐僧哥”杜磊名片上的一段话,的确像唐僧一样嗦,他到底要唱哪门子的经呢?

IBM的“螺丝钉”

“贫僧是打IBM来,去往电子商务领域求取‘创业真经’。”这是“唐僧哥”雷打不动的独特自我介绍。“唐僧哥”本名杜磊,他的理想与“唐僧”根本不沾边。

“我大学时的梦想是做中国的比尔・盖茨。”杜磊说,当初自己年轻气盛,觉得只要干上IT,当上比尔・盖茨并非遥不可及。为了弥补自己软件“知识不够”的短板,他还进一步深造,研读了北京大学的软件硕士学位。

硕士毕业后,他就进入了蓝色巨人IBM,一待就是五年。五年中,杜磊尽管只是一颗“螺丝钉”,却对于IT产业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锻炼了自己的实操及管理能力,但是他的兴趣却已经转移。“不想当比尔・盖茨了,迷上互联网了。”杜磊说,IBM深不可测,却不具备互联网公司的个性和活力,他感觉到,传统的IT大企业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奋斗心,只有互联网才是自己施展拳脚的地方。

“我活过来了”

离开IBM后,杜磊没有迟疑地走上了创业的道路。2008年,杜磊带着不到10个人的团队开始了创业。在经过了10个月的市场调研后,他看到在中国电子商务市场还有一片空白――创意产业。

经过一番研讨,杜磊决定选择创意T恤这一容易被大众接受的产品作为主打商品。“我觉得创意T恤是最有前景的。”所以他决定他的创业公司“牛酷网”就做这个产品。然而,由于缺乏网络营销经验,杜磊几乎没有做任何线上推广,这导致半年时间内,牛酷网卖出的T恤还不到500件,最终他的第一次尝试以失败告终。

经历了很长一段痛苦期,他坚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只是某个环节疏忽了。“所有的原创产品都存在缺少销售渠道的问题,那我何不做一个支点,帮他们完成这个事情呢?”杜磊立刻调整方向,决定去做创意产业的渠道商,“这是绝对的创业蓝海!”杜磊笃定地说,“在中国创意领域专做B2B的只有牛酷(Neoc001)一家”。

事实证明杜磊这一次找对了路,从2010年至今,主打“85后”消费市场的牛酷网已经拥有40多个品牌和400多家分销商,资金流也呈节节上升趋势,目前已有多家加盟店在与其洽谈合作,杜磊说“我活过来了”。

扮唐僧意外走红

在牛酷网上线初期,杜磊为自己取了“牛魔王”的名字,并把它印在名片进行社交活动。在2010年草莓音乐节“寻找白骨精再续前缘”活动中,杜磊穿着唐僧袍客串了一把唐僧。不料无心插柳柳成荫,“白骨精”无人间津,“唐僧”却成了焦点。这令杜磊觉得是个意外的缘分,而且可以看到“唐僧”的吸引力,于是他干脆将之作为营销卖点,名片改成了“唐僧哥”。

为了给牛酷网赚足眼球,杜磊豁出去了,他以夸张的唐僧装扮出入备大音乐节,让更多的人通过认识“唐僧哥”进而了解牛酷网。当然,他的做法必然迎来“炒作”的评价,对此,杜磊一笑置之:“一个创业者要是拿高姿态的话,一定不能成功。我就要做别人做不了的事,丢别人丢不起的人,吃别人吃不了的亏。创业需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其实从这份倔强上可以看出,杜磊的确有和唐僧相似的地方,那就是都拥有一份坚不可摧的决心和毅力。“再苦再累,一旦选择就不放手,踏上了这条路就意味着我做好了迎接困难的心理准备。”杜磊笑着说,有时候他还真觉得自己被唐僧“附体”了。

现在,杜磊最大的愿望就是在10年之内开出像“宜家”一样规模的创意连锁店,做出“体验式生活馆”,把创意商品做到极致。“我会像唐僧一样取到真经的!”他笃定地说。

潮生活

李博位于居民楼里的Takum作室其实很简朴,没有过多的装饰,一张办公桌上只有一部电话和一台电脑,但躺在办公桌下的一条正在打盹的大型犬却彰显出“另类”气息,也暗示着主人的“潮”性格。

作为一个“80后”,李博喜欢“很个性、很Fashion”的东西。李博的“潮”就是要打破常规,在简约基调中追求自我个性。更重要的是,他希望与更多人分享这种“潮”心态,所以他走上了创业道路,希望通过推广自己的产品给大众带来“潮”感觉。

除了自己当老板,李博还给自己的品牌做模特。拥有型男身材、帅气脸庞和强大气场的他能完美地完成模特儿的工作,李博玩笑地说,即便没有现在的事业,他也能在时尚圈混口饭吃。但事实上,为了把自己的事业打理得更好,李博付出了很多心血。此外,李博还喜爱滑雪,因为“喜欢用滑雪的方式让自己做思想上的沉淀,还可以在滑的过程中掌控自己的速度”。他的“潮生活”核心依然是事业。

潮事业

李博曾有过两次网络创业失败的经历,从中他领悟了一个真谛:

“我要做自己的品牌。不管我为别人做得有多好,那终究不是我的,永远没有操控产品的权利。”

决心拥有自己的品牌,加之有多年积累的网络销售经验,还有对时尚潮流的敏感度,李博在2008年将目光锁定在了日本的一个原创设计师品牌Takum男装上。通过多次的洽谈后,Takum设计师同意与李博合作,李博得到了该品牌的终身授权,终于可以在更高的起点上推进自己的事业。

“时尚是属于少数人的,而我心中最崇高的理想就是做出中国首屈一指的‘潮’牌男装。”李博说这是他选定Takum男装的原因。他认为,优秀的时装品牌不在于一时能赚多少钱,而在于品牌能活得长久,并得到业内尊重和客户的认可。Takum的风格总是显得特立独行,总是成为“爆款”的对立面。“爆款不是时尚,是对时尚的亵渎,懂得时尚的人绝对不是爆款一族。”李博说,他并不害怕因为不随大流而失去客户,因为他相信“潮”就必须个性,真正的潮男一定会因Takum而感到惊喜。

除了产品“潮”,李博的管理方式看起来也很“潮”。在他的公司里看不到打卡机,员工们似乎很“懒散”。“规定是人做的,任何一项硬性规定都带着非人性化的特征,一个自由放松的氛围,才能让团队做出更棒的成绩。”李博说,他喜欢“放纵”员工。他相信,有“潮”的氛围,才有

“潮”的灵感。只有给予每个员工足够的尊重和信任,给每个人充分展示才华的机会,才能激发出他们各自的潜能,让员工们更好地为公司服务,“潮管理”的意义就在于此。

潮梦想

像很多“80后”一样,李博并不是对未来思虑过多的人,“因为喜欢,所以做”才是他的风格。这并非冲动,在互联网上浸染了8年之久,历经电子商务好几个发展阶段,李博确定只有有个性的产品才能被长久“喜欢”。所以他把自己定位于去做很小很细分的领域,精准地瞄准目标用户。这样,他便可以独享自己的“潮领地”,不担心它会被轻易抢走。

打拼事业的同时,李博的梦想也很“潮”:若有一天Takum能够成为成功的潮流男装品牌,他会背起行囊,不畏险阻,去爬一座雪山,追求生命价值的真谛。

每个人都有一个信念,而在李博心中,创业能否成功不在大小,也不在行业,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项目。他在认真而又努力地做着自己的潮品牌,用心打造着潮流的概念。30岁的李博,正用过往的经历和不懈的努力诠释着“80后”创业人的特有的个性:我潮,故我在。

“酒红冰蓝”肖俊丽:从微博“女魔头”到天使投资人

几年前,肖俊丽在书店一口气读完了洁尘的小说《酒红冰蓝》,被书中情节深深打动的她马上把自己的网名改作“酒红冰蓝”。那时,她还是一个身无分文的草根站长;现在,“酒红冰蓝”已经成了微博界大名鼎鼎的账号。去年还攥着手中仅有的3万元钱在创业的交叉路口徘徊,颇显落魄,如今,她和她的团队已被创新工场估值1个亿。

玩转微博营销

江湖传言姚晨写微博“一天能赚一万美元”,如果说姚晨是“微博女王”的话,那么肖俊丽则是不折不扣的“微博女魔头”。她手下掌控着“全球时尚”、“欧美街拍”等多个高质量时尚小号,保守估计粉丝数目已超过2000万人。

追溯起来,肖俊丽应该是中国第一批网民。肖俊丽说,当初自己做站长时已经十分留意如何对网站内容进行推广、赚取流量等相关问题,而这些在后来都能用到微博营销之中。有段时间,她希望通过帮助企业做网络营销来挣钱,但结果都收效甚微。

时来运转,2009年,新浪微博横空出世,而对于肖俊丽来说,这个新平台给她带来了真正的机会,让她从一个小小的草根站长转变成了网络营销舞台上的一个明星。

“当初是在一个朋友的推荐下注册了新浪微博,那时微博还在内测,我发现这是个很好的平台。”对于如何做好微博营销,肖俊丽也动了不少脑筋。“我们的粉丝主要集中在20岁至40岁之间有稳定收入的人群,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时尚女性,这群人的思想开放,喜欢接受新鲜事物,购买力强。”

肖俊丽说,好营销可以让用户对商家产生高度信任感,进而自然生成消费行为,如果生硬地向受众灌输宣传,往往会引来反感,伤害品牌。她强调宣传要紧扣“内容为王”的理念,把营销做得更巧妙,得人心于无形。

但是网络世界变化很快,在“酒红冰蓝”正做得风生水起时,新浪微博推出了企业版,显然将要逐渐掌控微博营销的主动权。对第三方微博营销角色来说,这不是一个好消息。“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肖俊丽承认所面对的压力正在增大,为了应对新形势,她已经在研究企业微博的相关问题,同时,她的团队也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时尚类电子商务网站,试图从微博平台导出流量,把微博上“全球时尚”“欧美街拍”账号的近400万粉丝导入网站中。

变身“天使”

很多人会好奇肖俊丽为什么把公司名字定为“山鲁佐德”?这个《一千零一夜》故事中的女性形象,其中的寓意似乎颇为有趣。“我当初希望能有一个山鲁佐德那样勇敢而充满智慧的女生打败阿里巴巴,我觉得自己就挺勇敢,挺有智慧。”肖俊丽显然对自己寄予了极高希望。

如今,肖俊丽在圈子里已经有了微博“女魔头”的称号,从名头本身看起来还真不输于“阿里巴巴”。除了“女魔头”的光环,其实现在肖俊丽还在争当“天使”。目前山鲁佐德运行渐入正轨,微博营销业务操作得愈加成熟,肖俊丽开始有时间运营副业,她像模像样地做起了天使投资人。

车库咖啡是京城互联网圈子的“大据点”,这里每天都在上演与创业有关的故事,肖俊丽现在是车库咖啡的常客。“每天处理完公司的事情之后,我都会来车库这边坐坐,希望能给想创业的年轻人提供一些帮助,投一些合适的项目。”肖俊丽说现在的自己有能力也有兴趣来做投资方面的事情,她相信可以发现值得帮助的创业项目,自己也会从中得到乐趣。

现在,她能每天在车库咖啡晒上一下午太阳,喝一杯水果茶,身旁还有络绎不绝的“访客”拜访。我现在最旧的就是有人找到我说:‘酒红姐,帮我们做个微博营销吧。’我现在真的做不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