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生命的品质

生命的品质

时间:2023-05-30 09:03:4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生命的品质,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生命的品质

第1篇

【关键词】教育;本质;生命;品质

教育顾名思义是教书育人。教书是相对有形的,可以定时检测的,但效果也是可延伸的;育人是无形的,是不可定时检测的,是完全在变化的实践生活中融合的。育人的效果是直接会影响到教书的进度和效果的延伸。教书可以围绕一个课题或一个中心去研究去解决。而育人需要设身处地去引导对方去认识、学习选择使自己的心灵得以舒展成长的过程,进而结出诚实、忍耐、尊重、谦卑、宽容等诸多好品质,这些好品质会使教书的效果延伸。达到教书育人融合的效果。试想:品质不好的有才能的人是可怕的,这种人远远抵不上品质好而平凡的人,当然那些品质好又有才能的人是社会最有价值的人。可见育人中品格的教育和培养是何等的重要!总理说:我们要——

有比黄金还要贵重的诚信

有比大海还要宽广的包容

有比高山还要崇高的道德

有比爱自己还要宽广的博爱

这些话语中闪耀着生命的意义、光环和荣耀!闪耀着荣美品格的价值与光环!品格体现着生命的价值!是无法用金钱衡量的。生命的核心是人的心灵。怎样的心灵生发怎样的生命,所以心灵又是生命的种子!我们都知道人类把教师称为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彰显生命品质与本色,彰显生命荣耀,生活出自己的本来生命的荣光!

教书可以传授给受教的人知识和技能。知识和技能是人生命历程中的一种彰显生命价值荣耀的有用工具之一。有了知识和技能的人能够为所需之人提供关爱和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彼此体会生命的荣耀!爱是生命荣耀的核心!可见:知识和技能应该是彰显人类爱的有用工具!那么我们每个人的最高使命应该是荣耀生命,彰显生命的荣耀与价值!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时刻在想教书与育人的平衡点、连接的支点及他们的汇合点是什么。教书与育人的交汇点是使受教育者彰显其生命的荣耀!使受教育者活出生命的荣光!

我们都知道也体会和经历着爱的生命。没有了爱的生命是枯萎的生命。充满爱的生命的是鲜活的生命。爱就如空气一般,我们身边到处都是爱,我们从未离开它,离开了爱的人,就等于没有灵魂的人。爱可以使人绝处逢生,爱可以使浪子回头,爱又可以激发人无穷的力量。人人都经历着感受着:是爱,使我们能快乐健康地成长,是爱,给予了我们内心的温暖。爱是宽恕,爱是包容。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与教育是息息相关的。多感受一份爱,就多一份温暖;多奉献一份爱,就多一份快乐。美好的品质都融合着爱。

爱的教育或品格的教育是首要的,是无形的,是贯穿于每个人的生活和生命中的。所以在学校的育人中,品格和爱的教育是育人的本质,应放在首位的,更不能忽视。品格和爱出于人的心灵。

难怪有人说:“教育的本质是心灵的培育,教育的真谛是心灵的塑造”。 心灵是生命的核心,是生命的种子,怎样的心灵生发怎样的生命;

我们曾看到过ING美国安泰人寿高级经理的感叹:“我们可以用教育训练让人们学到很多专业知识,成为很会营销的人,可是这个人会不会欺骗客户、挪用公款、制造假帐、他对客户诚不诚实?是否是成交之前拼命拜访,成交之后一脚踢开?经营客户的关键不在技术或专业知识,而是要回归到人的品格。品格能真正彰显真正的生命,提倡品格教育势在必行!

第2篇

每个生命都是天生的学习者,与生俱来享有成长的力量。教育的意义就在于:教育的力量与生命成长的力量契合交融,唤起生命成长的觉醒力量。

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到“做中学”,从陶行知的“生活教育”到打通教育与生命连接、催发生命自主多元生长的课改探索,传递的教育核心意涵便是“守望生命的自主生长”,而绝非以成人化思维和教育者需求为生命造型,扭曲、压抑甚至摧毁生命成长的力量。第斯多惠说得更是直接:“教育的最高艺术法则,不是教给知识和技能,也不是教给获得知识的方法,而是激发、鼓舞和唤醒”。

守望生命的成长,教育者须以对生命尊严和个性顶礼膜拜的全程视野和全域情怀,首先确立起“为生命而教育”的价值取向:顺应生命的天性,遵循因材施教、差异开发、循序渐进、素质联动、优势迁移等教育的规律和法则,以“动感流韵”“牧笛流金”式的教育过程,孕育、释放生命挺拔向上的力量。

生命的守望,追求淡泊明志的文化滋养、宁静致远的境界开廓,必定离不开适宜生命成长的教育生态培育,离不开学校教育诸要素向着生命优化的蓬勃绽放,离不开要素之间的有机架构及其功能优化,离不开要素内部活力的尽情释放和个性品质的节节增长。学校教育当以科学素养、艺术素养、道德素养联动共生的生命课程构建,因势利导、激扬相长的生命课堂实践,精酿适宜生命成长的优质文化,涵养生命素质生长的内蕴力量。

生命的守望是基于生命差异和潜能开发的个性激扬。这就需要创建相对科学而具操作性、富于激发和引航价值的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教师教学评价体系、班级个性成长评价体系、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以点燃生命个性生长、活力绽放的精神力量。

生命的守望,还在于找准生命成长的最近区域和优化路径,化解阻碍生命成长的谜团,注入指导性、点拨性、激发性的教育力量。比如通过“学校教育问题科研”“教师微型课题研究”“教师教学水平诊断”“学生学习成长会诊”等专业支持路径,聚生生命成长的智慧力量。

生命的守望就是生命潜能的开启,潜能的开启离不开滋养生命创新品质的实践体验。“即兴创意、做中探秘”的科技创新教育路径开拓,着力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担当能力培养的综合实践平台搭建,就是赋予生命一片潜能开发和个性生长的创新土壤。

生命的守望既是助力生命成长的教育规律遵循,也是放飞生命的教育艺术追寻。怡情启智、灵逸个性、创美人生的艺术教育化境,飞扬生命个性的画笔新韵,激扬生命情趣交响的旋律歌唱,嘹亮的是教育在激扬生命灵性和个性道路上的一路攀越向上。

“让人通过接受教育养成自主发展的自觉性和激发自身潜在的生命力:冲破习惯心理和思维定势,改善行走方式,内生自我发展和自主创新的力量。”守望生命开启的是生命成长的觉醒之窗,铸就的是生命价值和精神的高度。

擎着生命的旗帜一路前行,生命因守望而恒美,教育因守望而高旷。

(作者单位:《教育科学论坛》杂志社,成都 610225)

第3篇

知识守护生命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

这是一堂特殊的生命课。为我们讲述的是用知识守护生命的道理

这堂特殊的课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这一特殊的公益课由“潜能”、“团队”、“坚持”“生命”四节课完美组成:

“潜能”: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潜能需要激发,人在危险时第一反应就是潜能支配肢体行为,同时潜能很易被习惯掩盖,就会失去生命的机会,相反也会赢得生命的机会!

“坚持”:每个人都知道“坚持就是胜利”这句话的道理,坚持就可以创造生命奇迹,就像在这次地震中坚持活下来的人就会有新的人生。面对人生就要有坚持不懈的精神。

“团队”:团队精神的形成并不要求团队成员牺牲自我,相反,挥洒个性、表现特长保证了成员共同完成任务目标,是一种真正的内心动力。面对灾难,团队精神显得尤为重要。

“生命”:快乐是一种心理感受。快乐是健康的金钥匙,人处世间,理应追求快乐。懂得快乐、善于快乐实在是一种智慧。正如在这次灾难中的幸存者更要笑对新的人生。

这一课让我们学会了如何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可以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人与人之间的血肉亲情。在学会避险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识,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不但可以培养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如何去尊重别人,尊重生命。任何崇高的品质都是由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开始,这一课将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影响这一代人。

这一课让我们感受到了团队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无论是汶川灾难的万众一心,还是北京奥运的齐心协力,团队精神无时无刻在现场显现。团结和谐的团队精神是奥运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的精神品质。通过这一课,团结互信、相互扶持的集体主义精神将在我们的心中打下永久的烙印,这种高贵的品质将使得我们这一代人终身受用,更好地担负起时代的重任。

这一课让我们树立民族荣誉感和民族自信心。这是一个时代的青少年应有的民族情感,也是我们建设美好未来的强大动力。汶川灾难中让我们看到了全民一心的力量,一个坚强的中华民族让我们为身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感到骄傲;北京奥运让我们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巨大魅力,让我们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巨大潜力和见证北京奥运在世界创造的辉煌,培养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我们为自己是一名龙的传人而自豪。

第4篇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职校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1.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源于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在促进生命成长和发展方面共同的追求——幸福和丰盈的人生,在这一共同目标下,生命教育涵盖了更广的内容,而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更有效的实现路径。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其他取向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积极心理学取向并不排斥健康、伦理、社会、生死等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容。当下,职校生确实存在着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观念扭曲、生命意义虚无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教育。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生命品质培养、积极生命关系建构等方面入手,更能激发职校生的积极力量,满足职校生的心理需求和生命诉求。3.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一种既教人“何以为生”,又教人“为何而生”的双赢教育。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表明,积极情绪能产生更为全面的注意力、更加积极的思维,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和自身突出优势的发挥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就感、意义感、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意义感反过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双赢的教育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可能带来职业学校精神面貌的彻底改变。

(二)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更强调从积极的视角对学生进行积极力量的培养与挖掘。1.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积极的情感是个体在内外事物的影响之下而感受到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认知更全面、准确,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积极情绪可以扩展并建构人的智力、社会和身体资源,积极情绪的累积可以成为人们抵抗挫折与不幸的心理资本。面对职校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严重缺乏,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迫在眉睫,这也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切入点。2.积极的生命品质教育。人性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人类深刻地理解自己。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与发现。积极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归纳出各种不同文化都推崇的6种美德:智慧与知识、仁爱、正义、勇气、节制、精神卓越,并提出了拥有上述美德需要具备的创造性、勇敢、感恩等24种积极生命品质。这些积极生命品质的建构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来增强,但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发挥这些品质。3.积极的生命关系教育。人的生命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这种共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更能积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倾向于为他人与社会奉献爱心,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观当下的职校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生命关系紧张的状态。因此,对职校生进行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物我关系的教育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4.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价值、意义和目标作为归宿。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可以实现高远目的和生命意义的可靠之路——那就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学大师塞利格曼指出,幸福不在遥远的未来,幸福不只是愉悦,幸福来自每一天应用你的突出优势(积极的生命品质),并将优势用于增长知识、力量和美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蓬勃。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正含义,进而拥有乐观幸福的人生。

(三)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实践。它更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全方位的过程、全员化的投入来改善职校生的生命状态,激发职校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职校生的生命质量。1.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念。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过于关注知识技能掌握的传统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让学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发现、矫正学生生命问题为主导的观念,转向挖掘、培养学生积极生命力量的新理念。坚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生命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突出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发挥和加强优势,增进生命积极品质。即使面对学生出现的生命问题,教师也应该以积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予以正确引导。2.开设校本化的积极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需要专门化的课程来实施与支撑。根据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开设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等专题模块课程。这些课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改造和改组,变成校本化的生命专题课程。例如,可通过每晚临睡前写下当天的三件好事、感恩、宽恕等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寻找和运用自身突出优势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通过沉浸体验练习,引导学生发挥优势专注地做事情,体验成功后的满足感;通过积极主动回应练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不好的事情进行反驳,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形成乐观的人格;等等。这些模块课程都可以借鉴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经过反复验证的各种量表,通过前后测验让学生感受积极的生命力量。3.在职校生活中全方位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取得实效,还要在学校生活中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例如,可以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找出不好事情的积极方面,培养学生的乐观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和同学的优点,进行积极地评价;通过德育课认识生命的积极力量,讨论生命的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过开展各类积极生命品质最突出人物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与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关注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艰辛与美好,激发积极力量。4.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不管是开设生命教育专门课程,还是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积极生命教育,都需要教师掌握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影响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氛围。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力量,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和态度去发现学生积极的品质及优势。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认知风格,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学生和家庭,进而增强自身的积极能量。5.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今天的职校生置身于信息高度发达、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职校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不能回避这一现状,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生命教育。如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宣传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博客、微博,与学生分享生命经验与体会,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向学生推送积极生命的练习方法和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生命教育。此外,还可以开发积极生命教育的应用软件、游戏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网络文化与活动氛围中进行生命教育的自我学习、体验与感悟。研究证实,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有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教育支持与合作体系,来推动积极生命教育范式的科学建构与有效实施。

作者:郝永贞 崔景贵 单位:江苏理工学院院长办公室 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 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

第5篇

生命是什么?人应该怎样度过这短短的一生?相信每个人都想过这样的问题,对于生命,每个人在人生的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的感悟。我曾经是一名医学生和医生,在医院里,每天看到的是生与死,病痛与挣扎,每一个生命的离去或降生都曾经深深地震撼过我,人的生命是多么脆弱、多么宝贵而短暂。

而今,我已在这美丽的校园当了7年的教师,每天看到的是莘莘学子们灿烂的笑容、朝气蓬勃的身影,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与活力,让人禁不住感叹:年轻真好。是的,年轻意味着拥有青春,在我们宝贵的生命中,青春稍纵即逝,但却是最美好、最可宝贵的,我曾经有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不幸身染重病,生命之花过早的凋零了,他的离去令我非常难过,然而更令我难过的是有几位学生竟然因为考试的失败或失恋等原因而轻生,亲手结束了自己青春的生命。每每想到这里,我便想对所有的人说:“青春和生命只有一次,请好好珍惜!”

古语说得好: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珍惜生命的传统,然而应该怎样去珍惜?我们的青春将要在校园中度过,我们究竟应该以怎样的态度在这样一个地方教书和读书呢?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很多很多年前,有一位学大提琴的年轻人去向本世纪最伟大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讨教:我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卡萨尔斯面对雄心勃勃的年轻人,意味深长地回答:先成为优秀而大写的人,然后成为一名优秀和大写的音乐人,再然后就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大提琴家。老人的回答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做什么,要先学会做人,人格是最重要的。先做人,后做学问!要“堂堂正正做人”,然后再“认认真真求知”!专业技能并不是大学生的全部。一个大学的责任,是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品质。人的品质,由四方面来展现:道德的、健康的、文化的和专业的。道德品质并非与生俱来,要靠接受教育,要靠理性的力量,更靠大学生本人的身体力行。既然当大学生,就应该下决心用几年时间把自己锻炼成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现代意义的健康品质,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它还包括心理,更包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够与别人共同相处、和谐生活。既然当大学生,就应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做到我们中国人说的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文化品质是指一个人接受继承人类文明成果的广度和深度。几千年来,人类科学的、技术的、哲学的、文学的、艺术的成就浩翰如大海,既然当大学生,就应该如饥似渴汲取文化营养,充实自己的人生。专业品质常常是人们用以求职谋生的。现在大家追求学历,选择专业、大多就是希望掌握一身专门的学问和技能。现今考试制度的负面影响,是让人产生学好专业就是一切的错觉。既然当大学生,就要追求道德的、健康的、文化的和专业的诸品质全面提高。在母校七十周年校庆之际,在我们回顾母校辉煌业绩的时候,不应该仅仅看到校舍、环境、网络等硬件设施的改善,而更多的应去关注我们在学术界、医疗界所取得的骄人成绩,关注老一辈医大人所留下来的爱国之心、高深的学问以及独特的人格魅力,并且思考,如何在自己还年轻的时候,便能吸取优秀医大人身上所具有的种种优秀品质。

哈佛大学有句名言:大学的荣誉,不在于它的校舍和人数,而在于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质量。说一所大学好,是说校舍好、设备、网络、图书资料好。但这些还不全,最主要的,还是要说师资好、学生的品质好。那么,每个医大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完善自己,去诠释自己,去施展才华,去绽放青春,去燃烧生命!

在这美丽、欢庆的日子里,漫步在这美丽的校园,我常常会想起刻在校园墙壁上的医学生誓言:“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当我步入了神圣的医学学府时,谨庄严宣誓,我志愿献身医学,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恪守医德,尊师守纪,刻苦钻研,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全面发展。我决心竭尽全力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完善,维护医术的圣洁和荣誉。救死扶伤,不辞艰辛,执着追求,为祖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身。”想起宣读誓言时那庄严的一刻,我想,那誓言应该刻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上,那是我们青春和生命的誓言。人民的好医生山西省长治市人民医院的赵雪芬医生说过:“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一生奋斗的准则。”人生苦短,有谁不珍视自己的生命?在伤病之中,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白衣战士,那片宁静的洁白便是他们心中希望的灯,那么请用我们的青春来点燃着盏希望的灯,给病重的人们带来光明和温暖,请用我们辛勤的劳动,在今后平凡的日子里,去守护人类这一片生命的原野,让人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灿烂、美丽。那么,在多年以后,当我们回首往事时,我们便可以骄傲地说:青春无悔!

第6篇

关键词:后现代;语文新课程;文化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7)04-0023-03

课程文化正成为目前教育理论界研究的一个热点。课程文化应该包括两方面的涵义:“一是 课程体现一定社会群体的文化,二是课程本身的文化特征。前者主要是就课程是文化的载体 而言,后者主要是就课程就是一种文化形式而言的”[1]。因为文化在本质上是“ 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2]的统一,因此,语文课程就应在人之所以为人的方 式中内含着人的价值追求,既传承与巩固已有的文化,又能进行文化创新与建构,并最终达 到以“文”“化”人的目的。而在“现代性”的教育中,语文课程只传承给定的固有文化, 并不进行文化的创新与建构,课程抽掉了自主性与文化性而沦落为文化传承的工具,语文课 程文化的学习既不是“人为的”――表现人之为人的本质力量,也不是“为人的”――达到 目的在人、指归在人、价值在人、文化即“人化”的目的。语文新课程借鉴了后现代主义强 调自主性、反思性、建构性、生成性等的课程思想,我们要认真学习新课标,吸收后现代课 程观的精华,转变课程范式,构建具有生命性、生活性、生态性的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品质, 使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为文化的主体存在,成为自在、自律、自为的教育文化,从而 解放人、发展人、提升人。

一、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命性品质:一种文化价值取向观

生命性品质是与工具性品质相对而言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价值取向上的差异:传 统的现代性语文课程关注人的外在尺度,追求语文的工具价值与功利目的,漠视教育主体的 个性、主体性,否定教育内在的、自为的品质,只传承既定的文化,使教师、学生都成为课 程的奴隶。后现代视阈下的语文新课程,摆脱了外在的束缚与限制,强调使师生在开放式、 解放性的教学过程中关注精神与生命意义,使课程成为人的内在精神之旅,而不只是能够经 验的事实。语文新课程文化的生命性品质的建构可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是课程文化目标的价值取向――直面生命。“课程文化是一种教育学化 的文化[3]”,“育人性是课程文化最本质的东西[3]”,语文新课程更为 重要的是使学生从母语内在的文化内涵那里获得价值性的存在依据――以“文”“化”人, 启蒙、解放、提升人的生命价值。这是语文新课程生成与建构文化的使命,也是追求生命性 品质的语文新课程所具有的本质特征。语文新课程应体现为人的价值取向,为学生的生命而 为,其目的和功能应是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 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语文不再是单单指向字词句等知识的获得、语法的操练,不再是对课 文的肢解与分析,不再是对课文表现了什么政治思想或作者感情的记忆,而是去体悟、触摸 语文课程文化内在的灵魂、精神,并在这个过程中展示作为一名文化主体的本质力量,读自 己愿读的书,写自己愿写的文,在一种“愿生态”的阅读与写作中,实现语文新课程文化“ 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的统一,使语文新课程文化能够成为生命成长的摇篮、个性张扬 的天空、生命提升的绿茵。

二是课程文化内容的价值取向――充盈生命。首先,课程必然要承传一定 的文化 。什么样的文化应被选择到语文课程之中?应是充盈着生命的。充盈着生命的课程文化首先 就是因其内在的美和热情而具有了一种“召唤力”,召唤着欣赏者的投入,使其敞开心扉, 与其 展开精神的对话。其次,它就能主动走向学习者,成为一个具有“生命化”和“动态化”的 “对话者”。语文新课程在内容的选择上应突出两方面的要求:一是“教材符合学生的身心 发展特点[4]”,与学习者个体的内心情感相通;二是“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 , 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4]”。总之,课程内容尤其是其中的文学作品,应跃动 着思想与精神、灵魂与生命、气骨与生气、神韵与意境,以强烈的艺术冲击力召唤学生与之 对话,升华学生的情感与灵魂,唤醒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力。

三是课程文化实施的价值取向――涌动生命。这主要是指在语文新课程文 化的学习过程中强调师生生命的自主性与建构性。传统的工具品性的语文课程,师生只是机 械地、盲目地、甚至麻木地服从、接受课程的锁定文化,全无师生的自在、自律、自为,虽 承传文化,语文课程本身却不是文化,是与文化无涉的。语文新课程的文化实施,倡导“教 师即研究者”,“教材是范例”,倡导教材是师生进行对话的“话题”的课程理念,要求文 化学习应用师生的生命而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倾注生命热情,使每一节课、每一次言语实 践活动都涌动着师生的生命活力。课程学习既传承规约性的既定文化,还智慧地、创造性地 、多方位、多层次地生成文化。如创造性地选择课程内容、智慧性地实施课程方法、能动性 地进行课程评价、自主性地提升生命境界等,进而在使师生成为课程文化主体的同时,也成 就语文新课程创新与建构文化的自主性品性。

四是课程文化评价的价值取向――尊重生命。工具品性的语文课程文化评 价追求功利性,更多的用于鉴定课程实施的优劣程度或用于对评价对象的甄别和选拔的目的 ,对评价对象本身的生命成长关注不足。具有文化品性的语文新课程评价尊重生命的多样性 、整体性、开放性、生成性,着眼于“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追求语文课程文化“为人 的价值取向”,实现了根本性的价值取向转向。表现在评价的目的、评价的内容、评价的具 体方式及评价的主体等方面与以往的评价有了明显的区别。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发展性评价 以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过程的动态化、评价功能的积极化而充分体 现出对学生生命的尊重,充分体现出立足于学生个体和谐发展的评价新理念。

二、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活性品质:一种文化动态生成观

以后现代课程理论来观照,无论“课程”还是“文化”应是动词,其含义是“奔跑”,是动 态的经验积累与意义建构的过程。新课程文化的实施过程及运行机制应涌动着生命的活力, 具有亲历性、开放性、情境性、生成性等。因为课程本身就是文化,我们建构语文新课程的 生活性品质,使语文新课程“回归生活世界”,就是为了促成语文新课程文化的动态生成性 ,使语文课程本身成为文化的主体存在。生活世界向来是哲学家们关注的焦点,现代哲学越 来越趋向于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从胡塞尔到维特根斯坦到哈贝马斯到历史唯物主 义,虽然他们提出的关于生活世界的理论不同,但他们对生活世界的本质的认识是一致的。 “‘生活世界’的概念,决不是指‘生活环境’,也不是指‘自然世界’、‘社会世界’和 日常生活。‘生活世界’一方面是指对人生有意义的、且人生在其中的世界,生活着的心物 统一的世界;另一方面是指人生的过程、人的生成与发展的过程”[5]。“‘生活 世界’的核心是人及人的生成”[5]。课程是儿童完整生活方式中的一种,是学生 生活的最丰富的诠释,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学生过更有意义的生活,因此,“课程本质上也是 一种生活[6]”,语文新课程文化的核心也应在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中促进学生的 生成。“回归生活世界”不是一种教学技术和教学方式,而是一种课程理念,更是一种思维 方式,即生成性思维方式。“‘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就在于彰显教学的生成性,突显 教学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5]。要理解生活性品质的动态生成性特征,以文学 作品的教学为例,可从以下三方面具体地把握:

情境性。剑手对决宜在高山之巅,情人对谈宜在花前月下,课程文化主体 的自我生成与发展也宜在一定的情境中。教学活动的成效取决于主体与教学情境的相互作用 ,教学情境能支持、滋养、教育课程文化中的主体。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体验文本的意 义,升华人格,教师和学生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设计、选择或创造适合于活动主体、教学目 的、教学内容的物质环境、心理环境和教学氛围。我们一要设计和布置优美宜人的环境;二 要创设一种澄明敞放的心境;三要营造一种自然幽深、虚实相生、情意融融的教学氛围。优 美的环境、澄明的心境、融洽的教学氛围融合成的情境能引发学生对文本鲜明形象的感知, 与文本中的意蕴产生“神与物遇”的对接,体验文本中蕴含着的生命意义,促进师生以文本 作为中介,实现心灵的相遇,产生交流和对话的欲望,享受表达和聆听的喜悦。

过程性。这是指课程文化主体的自我生成性还必须是在历时性的、不断展 开的“情节”中完成,而不像工具性课程文化一样,以间接性、简捷性育人。在创设的情境 中,师生经过潜入文本―内化文本―释放情感等过程,便师生双方在入境入神―明心会意― 神游怀想―移情忘怀―悦志畅神的过程中,深入文本、融入文本,在领悟、想象、体验、神 游等“人为的程序”中获得情感的熏陶感染,获得灵魂的提升,实现“为人的价值”。

亲历性。这是强调课程文化的主体――“我”不是文学文本所表现的精神 文化的搬运工或旁观者,而是自主的建构者和实践者。“我”在创设的情境里、在历时的过 程中,建立自己的学习经验,亲身经历自己的课程故事。“我”作为一个情感真挚的完整的 人,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经历,思考作品和“我”的关系,与作品进行心灵的对话,从文本中 照出自己的灵魂,获得与作品相通的那一份“神力”,全身心地以个体的精神生命去把握世 界的意义和人生的意蕴。这样,在解读文学文本的过程中始终洋溢着“我”的生命色彩和个 性魅力,使自己的课程生活时刻保持“我”的在场。“我”与文学文本的关系是“我―你 ”关系,而不是“我―它”关系。那么,“我”的语文新课程生活就必定情感丰富、实践 特点鲜明,必定伴随着“我”的生命体验和生命意义的生成与创造,“我”在生活中生成着 生命,语文新课程也因此具有了生活性品质。

具有情境性、过程性、亲历性的语文新课程 ,才能突显课程文化以“文”“化”人的人化过程,才能使课程、教学与学生的生活是一体 的存在,是“心物统一的世界”;才能使课程学习成为学生心智成长的一种生活方式,既关 怀学生的现实生活,使学生学得自在、学得自由、学得幸福,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又指向学 生的未来生活,对学生进行终极关怀,即引导学生“真”学语文,在语文学习中涵养文化精 神,吸收文化智慧,得到“人文”的“教化”,过更有质量、更有品位的现代文明生活。

三、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一种文化主体和谐观

现代性的工具品质的语文课程,具有霸权性、强迫性和教化性。表面看课程学习是一种集体 活动,教师、学生与教材等之间是一个整体,实际上教师、学生与教材间一个个互不相关, 如果说有联系也只是单向、表面、被动的人(课程编制者)与物(教师与学生被降格为工具、 降格为物)的作用,而不是多向、内在、和谐的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这种课程的实质是独 白,独白的实质是独自、独断、霸权、强迫和教化。人的生成、创造和超越不是在专制、等 级、禁锢和自闭的课程中实现的,而是在民主、平等、自由和开放的课程中进行的,不是在 人对物的独白中实现的,而是在人与人的对话中产生的。后现代课程表征为交往、联系、去 中心、多元化……,多尔提出的后现代课程模式要具备的“4R标准”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关联 性。从生态的角度,运用生态学的方法分析,课程是一个丰富复杂的、具有生命活力的生态 系统。生态课程观是一种后现代的课程观,“生态系统的原理其实就是联系的原理、共生的 原理[7]”。我们建构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就是要使语文课程文化主体像生态 系统中的生物一样平等交往、密切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一个自由、民主、和谐 共处的系统整体,这样既利于师生以独立的人的方式进行文化学习与创新,又利于语文课程 中的文化主体实现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视界的融合,最终达到解放人、发展人、提升 人的目的。语文新课程可以通过建构课程文化主体的主体间性来形成自身的生态性品质。所 谓主体间性,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在交往中形成的平等、对话、相互理解的主体间关系 及在其中形成、表现、发挥的主体性。对于语文新课程而言,主要是建构文本作者、教师和 学生的主体间性。

建构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首先要尊重他们各自的主体性,这是实现主体间性 的前提。具体说,文本作者的主体性是指课文作者有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权利,他的 作品具有个人性。教师和学生既不能死搬硬套地接受权威对文本的解读,又不能脱离文本进 行天马行空般的自由发挥,否则的话就是拒绝情感的认同,舍弃心灵的沟通,本质上也是一 种独白,不利于师生以民主、平等、开放的心态与文本对话,吸收文本的文化营养。语文教 师的主体性是指语文教师有对文本独立的感受、体验和理解的权利,有独立地组织语文教学 的权利,并能解放学生的主体性,在开放、深化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中,深化自身的主体性。 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指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体地位的始终是学生。学生成为文化主体的立身之 本究竟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的精神。学生只有具有这样的精神,才会在语文课程活动中,做 一个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既尊重别人的主体性,又不丧失自我,能在与其他主体的平等对话 中涵养文化智慧,提高生命境界。总之,课程生态中的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特、平等而有尊 严的,都是不可替代和被控制的,正是这种丰富和独特组成了整体和力量。生态学的基本观 点之一即是尊重生命的主体性和多样性以促进生命的共生性。我们只有尊重文本、教师和学 生各自的主体性,才能使他们拥有尊严而不成为被其他人支配的工具,同时也不支配别人; 才 能使他们具备与别人进行平等对话、实现视界融合、构建起主体间性的前提条件;才能使他 们真正以文化主体的身份参与学习,促进课程生态的文化共生和创新。

尊重文本作者、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性,是为了防止独白、控制和霸权,是为了防止文本 、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性被漠视、摧残或膨胀。要建构文本、教师和学生的主体间性仅做到这 一点是不够的,还要实现彼此间的民主、和谐和融合,以促使课程生态中的个体既联系又共 生,共同完成文化的建构与创新。这就需要通过对话来进行,因为对话的本质不在“对”, 也不在“话”,而是语文文化主体间交互性的回应,是精神、价值、情感的彼此进入,进而 促进彼此文化境界的提升。语文新课程应致力于文本、教师和学生交织成多维的对话关系。 1)教师和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这种对话是可能的更是必要的。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本 质上就是人的心灵之声,生命之声。作为精神文化之一种,作为一种艺术的言说方式,“是 个人与个人,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心灵交谈对话,精神会通,心界融合[8]”。文本 作者与它的读者之间必然地具有这样的根本特性――主体间性。文本作者必然地想与其实际 的或假想的读者进行真诚、平等对话,通过对话给别人以启示并丰富自己的意蕴。这就为师 生 与文本的对话提供了前提。学生,既然是学习,只有与语文所负载的文化对话,倾听文本的 心 声,才能既丰富文本的意蕴,更通过对先哲、时贤思想的感受和理解,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 和情感感受的范围和深度,滋养文化精神,丰富文化底蕴,塑造自己的人格和生命,实现文 化的生成与创新。教师,只有与文本进行积极对话,才能以自己真实的感受和认识解读文本 ,与文本发生有机联系,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更好地把握、丰富、深化文本的文化意蕴 ,进而将自己的呼吸和心跳、思想和情感融入教学中,以充满个性和魅力的方式更好地与学 生对话,并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从而享受到教学的幸福。这样教师就成就了自己,成 就了学生,成就了文本,也成就了语文新课程的对话品质。2)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 对话。教师只有与学生平等对话,才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才能促进学 生与 教师、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进行对话,才能实现教师、学生、文本间心灵的沟通、能力 的相长、智慧的体悟、人格的敬仰,实现精神、价值、情感的彼此进入,最终促进学生精神 生命的建构。学生与学生的对话,由于年龄相仿,阅历相近,少有心理上的距离,更容易倾 听同伴的心声,进行思想的碰撞,接纳或保留不同的见解,获得多方面的启示,更好地实现 意义的获得及自我主体的建构。

既能保持主体性,又能通过对话和谐相处,这样的课程文化主体才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宽 容性、合作性、约束性,这样的语文新课程才能促使文化主体自在、自律、自为地生成与创 造文化。

构建主体间性,形成语文新课程的生态性品质是对独白和霸权的超越,能实现民主、多向、 自由的和谐对话。在具有生态品质的语文新课程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生命的核心,有平等的 内在价值;所有的个体都是有机体,都有内外在的联系。课程中的师生与文本之间、师生之 间 、生生之间是一种平等和互助、交往和理解、对话和交流的关系,而不是主宰与控制的关系 ,其间充满了丰富、多向的信息与能量交流。课程生态的平衡与发展需要教师、学生等课程 主体的协同合作、一致努力,需要在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中激感、达成共识或保留差异, 需要在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和对话中走向自主与和谐、自由与创造。这样的语文新课程能向在 场的每一颗心灵都敞开温情的怀抱,平等、民主、安全、愉悦是它最显著的标志;这样 的语文新课程是师生人生美好的记忆,是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这样的语文新课程,消解了 语文课程的文化霸权与文化权威地位,让语文新课程由独白走向对话、由静态走向动态、由 预设走向生成、由封闭走向开放,走向实施者(师生),走进动态意义的建构过程中,不仅传 承文化,还创造文化,促进课程生态中学生生命成长的多样性、开放性和共生性,使语文新 课程由文化的工具存在转变成文化的主体存在。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教育文化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88.

[2]郭湛.文化:人为的程序和为人的取向[J].新华文摘,2005(19):32.

[3]刘启迪.课程文化:涵义.价值取向与建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 法,2005(10):22,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A].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4.

[5]郭元祥.“回归生活世界”的教学意蕴[J].全球教育展望,20 05(9):31~33.

[6]孙伟霞.生活世界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J].中小学教育,2004(3) :27.

第7篇

我国的初中语文教材当中,内容极其丰富,不仅拥有大量的基础知识,同时还包含了许多高尚品质和道德方面的知识,有效利用这些知识能够对初中生正在成长当中的身心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注重培养学生语文知识和使用知识的能力,却忽视了语文教材中对生命的歌颂内容。因此积极采用生命教育,就要求教师具有深刻挖掘教材的能力,教材中有关热爱生命、感受生命的内容及时发现,并采用恰当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逐渐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感染,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在有限的生命活动中能够利用健康的人生观来面对生活,促进学生的内在成长[1]。例如,初中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成功的花》这一课,就将成功背后的种种心酸和用生命在努力的情感描述的淋漓尽致,通过对此课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明白不要只看到他人成功的光环,而是要更加看重人们成功背后付诸生命的努力;《有的人》这首诗当中,运用了朴素的语言,用饱含深意的情感将人生当中善良和邪恶、美丽和丑陋以及生命与死亡都描述得很详细,在整首诗当中,存在着两种形成鲜明对比的人生态度,选择什么样的态度来进行自己的人生,就是教育学生最好的话题,首先通过对诗篇的讲解,使学生被内容感染,然后教师经过细心的引导,帮助学生以正确的方式来思考人生。

二、有效利用课堂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的意识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在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注重语文知识的传授,还提出了生命教育等人文知识的教学。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课堂要能够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感知,促进学生正确认识和看待生命。

(一)建立和谐的课堂气氛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当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为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而学生在课堂中只作为客体形式出现,被动的将知识进行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法严重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生的内在成长。生命教育的意义是促进学生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了解生命的真谛,因此在日常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而教师应该作为引导者,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样就能够为学生建立起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够主动的参与到学习生活当中,体会语文教学中生命的含义,积极思考,促进自身对生命的尊重意识的增强[2]。

(二)设立情境加强学生对生命的领悟

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情境中来,体会到文章中主人公对生命的热爱,从而体会到自身生命的真谛。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能够促进生命教育的不断发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例如,课文《威尼斯商人》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课堂情境展示,使学生表演自己喜爱的角色,经过表演,学生还能对文章中每个人物的性格拥有更深刻的体会,能够融入到文章的情境当中,体会正直而深刻的人性,对生命产生更加崇高的敬意。

三、扩大阅读内容

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只采用初中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教育是不足以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还应该精心为学生选择更加丰富的阅读材料,不断充实学生的思想和心灵,使学生的视野得以打开,思维变得更加开阔,思考事情也能够更加全面和周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为学生适当加入一些有名的作品赏析环节,在增加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与学生的心灵沟通,及时发现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消极因素,以正面的教学内容对其进行感化和熏染,使学生逐渐积累起正能量,热爱生命,崇尚生命。例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样的优秀作品就可以及时引进课堂,促进学生学习主人公身上坚强不屈的意志,从而燃起对生命的热爱之情[3]。

四、结论

第8篇

感觉生命总是在途中,就像候鸟,总是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就像泉水,总是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就像花草,总是从春长到夏,又从夏长到秋。是的,自离开起点以后,生命就总是在途中。

在时间与空间的途中,而且不管你情愿与不情愿,总是在日渐靠近某个可知或未知的终点。这很自然――有花开就有花谢,有日出就有日落,有起点就有终点。但对一些具体的生命而言,似乎出发就是为了抵达,似乎付出就要结果,于是必经的过程被视作漫长的等待。总是在途中就感到生命最大的煎熬和无奈。

然而,抵达真的那么重要吗?终点真的那么美好吗?等待或许是一种煎熬,然而生命总是在途中就无奈吗?水汽抵达天空或许就成了彩虹,蛹到了生命的尽头或许就成了美丽的蝴蝶,但并不是所有的抵达和终点都具有终极辉煌。花朵的终点是凋谢,道路的终点是绝境,生命的终点通常是死亡。即使水汽是因为抵达天空才成为彩虹,蛹是因为到了生命的尽头才成为蝴蝶,他们也是分别经历了一定的转化和蜕变过程,才各自化为虹和蝶的,是过程成就了他们最终的美。

其实,过程对于任何一个生命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们甚至可以说,过程即生命,或者说,生命就是一个个过程的完整体现,是无数生活细节的集结,而终点不过是生命的界限,主要用于喻示生命体的完结,它有可能构成生命的升华,却绝不会是生命的目的。

可我们往往将最美好的愿望寄于终极,仿佛美好的风景只在彼岸,而彼岸只是一种过渡,是一段抵达某处的旅途,因此对某处的风景常常忽视并习惯于生命总是在别处。当然,每一至美的终极愿望都必须受到肯定,但是生活不只是只有这些,也不该只有这些。活着,也不能只是追求刹那的辉煌和完成某种使命,或是为了去到某个地方而赶一段路――如果生是为了死,就像花朵是为了凋谢才盛开,这样的生命存在的意义还有多大?

生命不是一次简单的奔赴死亡之约,每个高品质的生命,或者有高尚品质愿望的生命,都必须首先做到安于途中。因为生活并不总是在别处,生命也只有在途中才能称其为生命。就像候鸟,只有在不停地从南飞到北,又从北飞到南,才构成其一生的迁徙;就像泉水,只有不断地从溪流入河,又从河流入海,才体现其自身的运动。

生命也不全是为了抵达,就像泉水,并不是非要到达怎样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哪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因为生命中的绝大部分的风景总在途中,生命主要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迁徙,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么琐碎,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那样不胜其烦,但是,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精彩的人生,这才是生命弥足珍贵的状态。

每一个安于途中的生命都将享尽人生。

(选自《天津工人报》2010年9月9日)

美文点读:

第9篇

关键词:体育教学生命化本质探析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随着人们对教育本质的不断探索,生命化教学成为教育界热门话题。同样,呼唤体育教学应该源于人的生命循于人的生命、达于人的生命,从而提升学生的生命价值,使得学生能够敬畏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和尊重生命,这既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学校体育教学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首先从分析了体育教学的本质,随后对体育教学的意义进行了思考,最后对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和同行共享,促进体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一、关于体育教学本质的思考

纵观体育教育史,国内体育教育依然存在着两个较为严重的问题,一个是体育教育的简单化、功能化倾向;另一个是体育教育的专业化倾向。蒋湘青先生认为,体育的本体就是育体,就是对人的生命有机体的有目的的养育。“育体”活动的对象是体,人体,人的活的生命体。我们说的“体”,是人的活的生命体,按系统科学的理解,就是活的人体生命系统。而“育体”,就是要保证这个系统结构和功能的优化发展。体育教育作为教育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其本质与教育的本质无根本区别。所不同的是,体育教育更强调体育是通过身体活动影响人的情感,使人在参与、观赏各类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身体得到强健,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所以体育应是以“育”为本体,其本质是“教育”, “教育性”、“身体活动性”是体育教育的两个不可缺少的本质属性,体育教育就是为了人的存在和发展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它不仅考虑如何提高人的生存能力,也考虑如何增加人的存在意义和价值。

二、体育教育的生命意义

体育教育是置身于人的生命存在的根本问题之上的,以促进人,即个体生命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以达到人的生命价值的最大体现。溶体育教育于生命教育之中,溶人的个体生命于万物生命之中。

1.体育教育是生命成长之需要。从人的活动结构来看,人的物质生命体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因此,人的活动效率同人的主体状态或主体的功能状态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体育教育则是对人的自然生命进行系统的训练,使其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是生命不断完善,不断发展所需的成长过程。

2.体育教育是生命优化之途径。“教育即生命”是对教育本质的一种新诠释,它不仅实现了工具式教育轴心的转换,而且深化和明确了“教育以人为本”的真正内涵,因此,它表达的是“本真教育”的本质。体育教育在起点上是直面人的生命;在过程中,通过人的生命,遵循生命的本性;在结果上,促进生命的成长,追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提高生命的质量,从而达到生命的完善。

3.体育教学传播的是一种身体文化运动。体育所表现的也是一种人本能的生存、娱乐、养生等需要,他是源于生命的需要而产生的,并随着生命发展而发展。体育教学就是为传播这种文化形式而存在的,在继承传递己有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研究生命的需要,探究开发有利于生命发展与完善的新的体育活动形式,丰富体育文化,也是体育教学的重要使命。

三、生命化体育教学的生命价值取向

教学的本质是育体,体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人的动态的生命教育,是直接的生命现象,从而更接近于生命活动规律,体育教学在价值的选择首先更应该是关注人的,是尊重生命的,这要求体育教学者要重视学生生命的独特性,完整性。每个学生不管从精神上还是身体,都是有差异的,这就决定了每个人会有自己独特的体育兴趣,教师要善于观察,留心观察每个学生个体,激发每个学生的生命潜力,尊重每个学生个体发展;再者,体育生命化教学最终要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生命质量包含自然生命的质量(形态发育情况、体质状况等)、精神生命质量(情绪、态度、价值观、意志品质等)及社会生命质量(社会协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自我实现程度等)三个层次。体育教学在这三个层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第一,提升学生的自然生命质量。通过体育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科学锻炼,可以达到发达肌肉、改善骨骼结构,提高内脏器官功能,改善神经系统,增强生命体免疫力,等等。体育教学还要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知道如何评价自己的身体,知道体质评价的意义、体质评价的方法,知道如何为自己制定运动处方、制定运动健身计划;体育课程教学还要进行安全教育,应使学生通晓生命卫生与保健的知识,通过体育学习,应使学生达到“半个医生”的水平,知道运动损伤的有关机理及预防、治疗的办法,自己做自己的健康医生。体育课程教学不但要使学生懂得科学锻炼的方法、技巧,而且要知道运动如何与饮食、营养、休息相配合,动静结合,共同促进生命的健康与完善。总之,提升自然生命的质量就是使学生通过获得的体育健身方法去完善自然生命之体、使其强壮、健美,并知道运用安全知识、饮食、营养知识养护身体。

第二,提升学生的精神生命的质量。自然躯体固然重要,但生命的本质之美在于其精神性。接体育教学是一种心灵教育,是塑造完美人格的有益途径。体育教师可设计多种情境,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超越自己的幸福;可以引导学生参与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验创造的乐趣;不回避教学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如意现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挫折,并可以有意设计一些游戏情境,考验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并给予及时点拨;引导学生止确认识“快乐”,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以身作责的引导或借助于一定的竞赛奖惩措施,使学生的运动量和强度达到一定的极限,体验短暂的“痛苦”,从而达到磨炼意志品质的目标,对于学生意志品质的磨炼,可能通过严明的纪律及教师权威达到,最好的办法还是设计出学生真正喜欢的竞赛,让学生在没有外在强制的心态下向极限、向困难挑战,从而达到目的;体育教学也是师生欣赏美、展示美的过程,杜绝讽刺、挖苦,对学生各种各样的表现多鼓励,引导学生敢于展示自己,欣赏自己,并学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总之,体育教学传递的不仅仅是运动知识,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运动练习的场所,它还要使学生体验运动的快乐,体验创造的乐趣、体验超越的快乐、让他们正确认识挫折,勇于征服困难,形成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第三,提升学生社会生命的质量。通过掌握的运动技能,使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展示自己的运动技艺,体验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在运动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社会交往的技巧,学会获取自尊及尊重别人,等等。当然,体育教学提升生命质量也包括教师生命质量的提高,体育教学不是要求教师机械的驾驭课堂,要求教师调动自己的生命潜能,用心灵去领悟教材,去识读生命;体育教师要提升自己的生命意识,借助体育教学,去塑造人的灵魂、构筑人的精神,开掘人的生命;体育教学是艺术,是教师智慧的结晶;通过体育教学,感知学生生命的灵动,体验自我生命的价值,体验生命的创造性、点燃生命的激情。

总之,生命化体育教学理念的提出是基于对体育教学中生命意义缺失现象的反思,是超越“知识技能中心主义”及“体质中心主义”一次尝试。任何一个学科教学定位于生命发展与的完善,一般都不会引起歧义,学科特征决定了不同学科往往承载不同的文化传递功能,在生命的发展与完善过程中起着不完全相同的职责。本文只是对体育教学本质和教学价值做了浅显的探索,如何更好的去完善和发展体育生命化教学,还需大家不断去实践。

参考文献:

第10篇

语文课堂,生命必须鲜活纵观当今的语文教学,课堂已悄然改变,学生自主思考着,细细地品味语言,咀嚼文字,寻找语文的诗意,感受语文的魅力;学生合作探究着,一起走向语言,一起走近文字,一起追寻语文的本源,一起享受学习的乐趣……

但是,课堂中师生的“快乐指数”如何?繁华的课堂表面是否也具有丰厚的内涵?这样的课堂能否禁得起细细推敲?走进语文课堂,我们还是能够发现一些与新课改不太和谐的音符:文本的生命化还很粗糙,教学更多关注的是文本表面的意义,对于其与社会、与生活有机交融仍较少;教学的生命力仍不强,课堂较多的是在语言文字上的打转转,表面理解感悟多,联通生活体验少;学生的生命感较缺乏,更多的是虚拟的主体地位,真正意义上的“学习主人”并未形成,全面发展还仅仅局限于条块状的“三维”;教师的使命在于成就学生,也在于成全自己,但语文教师的生命价值的实现还很不够……

语文,它姓语,字、词、句、段是它的肌体,语、修、逻、文是它的血脉,而工具性则是它的本质属性。语文学科的这种工具性,是由其工具性决定的。语言,是人类自身具有的工具,是适应全民交际的工具,是与生活密切相联的工具,是表达交流思想感情、传递继承科学文化的工具。学习语文就要学会使用语言,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牢牢掌握语言这个工具,为高效率的生产和高品质的生活服务。

但语文也姓文,生活予以它灵气,生命予以它灵魂。“语文课的目的就在于人,解放人,充实人,提升人。‘语文教育要’用我们民族与全人类最美好的精神食品来滋养我们的孩子,让他们的身心得到健全的发展,为他们的终生学习与精神成长‘打底’”。确实,作为人文学科,语文教学是促进人发展的过程,成为完善和完美人生的过程。学生学语文,即是构建人的精神世界,学生的精神在这个学习过程中不断成长;教师教语文,即是实现自身生命的价值,在服务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可以说,语文是生命的语文,是教师、学生生命成长历程的语文。

生命语文,本质是什么生命语文,联通生活。生活是语文教育的家园,语文教育是生命化的教育。所谓的人文性,如果离开了现实的生活,无异于“空中楼阁”。语文所表达的是对人间生活的肯定,诸如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都是语文教学的关注点。同时语文又是对日常平淡的生活的一种抛弃和对诗意生活的一种发现和创造,语文的存在就是要从纷繁平淡的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体验美,学生在真实的生命体验中向往着生命的辉煌。

生命语文,聚集生命。聚集学生生命,生命语文的教育目标不再是单单指向知识技能的获得,而更强调生命性的感悟与表达,具有个体丰富生命的内涵,为师生展现一种新的生存方式。聚集教师生命,教师在教学中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与智慧,爱心与奉献去引导学生,而必须用自己整个的生命去教育与影响学生,让教学过程成为是师生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沟通、情与情的相融,充满生命活力和生命光彩的教育旅程。

让生命鲜活,从哪里开始让生命鲜活,从构建和谐的课堂生态开始。只有和谐相融,生命才有不竭之源。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和谐。教与学的关系应该是平等、协商、和风细雨式的,而不应该是君临天下式的。师生关系是伙伴型的关系。老师要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乐学生之所乐,忧学生之所忧,把握学生知识的生成点,明确学生的发展方向。课堂上,一切顺乎自然,老师顺学而教,学生顺心而学,师生同处于教与学的快乐之中。其次是生生关系的和谐。学习是学生的个体行为,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探究、互动中学习,实现“共识、共享、共进”。

让生命鲜活,从挖掘语文中的生命素材开始。要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充分利用人文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利用社会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社会基础;利用自然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利用环境知识帮助学生认识生命与环境的互动与丰富的可能性,通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进而欣赏生命的丰富与可贵。

要引导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在语文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凡事征询他们的意见,请求他们的同意。要让学生将这样的态度转而对待他人,让每个人都觉得自己生命是有价值且被人尊重的。要教会学生欣赏生命、体验生命,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始终保持着坚毅的心情、旷达的气度和庄严的胸襟,超越自我,将生命融入到社会之中,真正地享受生命。让生命鲜活,从关注学生生命意义开始。在语文教育中,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内化与生成,更要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与价值的提升。要遵循学生生命成长的规律,关注学生生命存在的意义,给孩子一些权利,让他自己去选择;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些困难,让他自己去面对;给孩子一些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自己去创造。要用语文丰富生命内涵,让学生接触各种情感体验,启迪心智,形成健全人格和拥有丰富情感的内心世界。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把学习当成自己生命的一段历程;在活动中体验,通过参与活动体验生命的意义;在生活中体验,在拓展现实生活空间中体验生活的乐趣。学生在多彩的生命体验中提升生命内涵。

让生命鲜活,从提升教师生命品质开始。教师也是具有鲜明个性的生命。让教师真正回归人,关注对他们的生命教育。在语文课堂,要拓展教师生命的宽度,让教师的生命既有长度,更有宽度,让教师有生命的灵感和冲动,洋溢生命的激情;要锻造教师生命的厚度,让教师的生命增加分量,经得起现实的撞击与敲打;要发掘教师生命的深度,引领教师确立人生坐标,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命空间,并以此实现德行的和谐共长。这样,教师才能充满生命活力,体验为人师表的快乐,促进学生生命的健康成长。

精神建构是教育的绝对使命。让我们借助语文这一载体,通过阅读、思考、实践和体验,让语文真正进入每个人的生活中去,唤醒他们的生命意识,丰富他们的生命内涵,提升他们的生命质量。“与语文共舞,让生命鲜活!”

第11篇

家庭教育是指从人的各项能力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死亡教育是从英文的“deatheducation”直译过来的。它是通过对人们进行与死亡相关问题的教育而促使人们深切省思生命的终极意义和价值,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生”而不在“死”,即由“死”观“生”。

二、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的必要性

1.从死亡教育的内容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包括两个层面: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理论层面主要指对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实践层面主要指对死亡问题的态度和处理。显然,死亡教育是针对目前人们死亡品质底下而提出来的,它的目的是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生命质量,故实践层面的教育内容是死亡教育的核心和关键。

和学校教育相比,一方面家庭教育有更多的时间、更广阔的场所将死亡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中;另一方面,家庭成员对待死亡的态度和有关死亡问题的处理将直接影响子女的死亡观。针对死亡教育的内容以实践层面为核心的特点,家庭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在实践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

2.从死亡教育的目标出发

死亡教育的目标是分层次的,其中最低层次是了解有关死亡问题的理论知识,最高层次是能够透过死亡确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教育能够很好地达到最低层次,在认知上了解死亡知识,但要进一步达到情感,行为和价值层面则离不开家庭教育。另外,家庭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希望孩子过的快乐、幸福,而死亡教育的最高层次教育目标却是影响孩子过的快乐与否的直接原因。因此,死亡教育的目标与家庭教育的目标具有一致性。

3.从死亡教育的实施出发

死亡教育的内容决定了死亡教育的实施有两大特点:一是针对性强,即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其教育内容有所区别;二是持久性和终身性,即死亡教育应是终生教育的一部分。而这两大特点又恰恰是家庭教育的优势所在。

(1)家庭教育更具针对性。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在兴趣、习惯、气质、性格、能力上各有差异,家庭教育具有个别化的优势。一般来说,没有人比父母更了解自己的孩子,家庭教育更容易因材施教,针对性强。

(2)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死亡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决定了它也是终身教育的一部分。而家庭教育具有持久性和终身性,这与死亡教育的终身性特点是一致的,因此家庭教育在死亡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教育建议

由于死亡教育在中国起步较晚,在实践中并没有多少成功的经验,尤其是在家庭教育中如何开展死亡教育更是没有多少实践经验。下面仅从思想、能力和实践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1.在思想上要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少有家长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与家长的认识恰恰相反,有资料显示青少年一方面渴望获得死亡知识,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死亡教育。张淑美也认为青少年的死亡认知已很成熟,达到力量精神和宗教的层次,但死亡态度以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居多,需要父母和师长的关怀与辅导。

2.在能力上要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提高家长自身的“死亡品质”

我国目前青少年整体“死亡品质”低下除了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的影响外,与家长本身的“死亡品质”不高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我们提倡家长除了在思想上要重视死亡教育外,在能力上也要加强自身修养和学习,提高自身的“死亡品质”。

(1)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就是自己教育自己,亦即用自己的生命活动来塑造,提高自己的生命质量。为了提高自己的“死亡品质”,家长可以加强在生活实践中进行死亡知识的学习,同时,家长死亡品质的提高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体现出来。

(2)通过学校活动、社区活动、网络等多种渠道主动学习。现在很多学校和社区都认识到家庭教育对死亡教育的影响,开展了各种形式的针对家长的死亡教育活动,家长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另外,网络也是家长们进行死亡知识学习的主要渠道。

(3)积极营造“学习型家庭”,让家庭成员相互学习。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家长不仅是教育者,同时也是受教育者。家长应该虚心向孩子学习。亲子之间通过双向互动,分享交流达到共同成长目标。

3.在实践中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育原则

家庭教育中开展死亡教育应具有几个很重要的特殊原则,即道德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自由性原则、审美性原则。现一并依次分析如下。

(1)道德性原则。在一定意义上,死亡教育就是一种道德教育。死亡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由“死”观“生”,即通过启发受教育者对死亡问题的思考来让他们关注,热爱生命。这里的生命既包括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也包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这就涉及到人的道德问题。据此,家庭里的死亡教育必须以提高孩子关爱生命的道德水平为基本原则。

(2)体验性原则。死亡教育的高级目标是达到情感层次。心理学认为,情感是一种体验。因此,就主要倾向说,情感教育是体验教育。所谓死亡教育的体验性,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情感上而不是在认识上感受到死亡的意义,体味到生命的价值。

(3)自由性原则。死亡问题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在家庭中开展死亡教育时必须尊重孩子的心灵自由。即让他们自由思想,自由创造,自由发泄情感,自由表达意志,以保证孩子获得健康的自由发展。

(4)审美性原则。即通过死亡教育让孩子懂得生命至高无上的美的价值,特别要悦纳自己,善待自己,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也尊重他人和其他形态的生命。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今后的人生挫折中享受到属于自己生命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吴淑芳.从家庭教育谈素质教育的实施.现代教育科学,2005,3.

[2]孟宪武.人类死亡学论纲.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429.

[3]唐庆,唐泽菁.死亡教育漫谈.外国中小学教育,2004,12.

第12篇

春季迈着她轻盈的脚步进入我们的生活,万物的生机勃勃,花朵的竞相开放组成了一首动人的歌。植物在用生命的音符谱写最华丽的乐章。

夏日的第一缕阳光射入人间,莲花在菏叶的映衬下开放。她是纯洁与高洁的象征,可是自古以来,爱莲的人是少之又少。我不象周敦颐那般爱莲,只是单纯的欣赏。莲花身上的确有人类都无法媲美的品质。

秋季的习习凉风吹拂着面庞,每每看到枯黄的树叶,敬佩包裹着内心。它们为植物提供养料,从树枝上脱落,在地面书写椭圆形的遗憾。秋风的吹拂使它们步入了另一个世界,化成养料促进树木的生长,即使它们不再有玉石般剔透的外表,即使叶落归根是它们生命告终的最后一章,它们也用宝贵的生命点亮了生命的音符,奏响生命以及大自然中的华章。

冬日的寒冷使万物步入枯萎,甚至死亡时,只有青松依然苍翠挺拔,在洁白的世界里,它们依然在为大自然点亮绿色的希望,给人以美的享受。

在四季的轮回中,感受生命的音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