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期刊咨询:400-888-7501  订阅咨询:400-888-7502  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如何应对高考

如何应对高考

时间:2023-05-30 09:03:5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如何应对高考,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如何应对高考

第1篇

关键词:英语听说;困境;训练;渗透

自2011年开始,广东高考要求所有考生参加英语听说考试,并将听说成绩纳入高考英语总分(满分150分)的10%,英语听说的重要性再一次被大幅度地提高。增加听说考试,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对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具有直接的推动作用。为此,英语教师应要熟系新高考英语听说考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改编教材,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来训练听说,以为高考的英语听说考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学生面临的困境

“听力”改成“听说”,采用人机对话模式,是对多年来的“哑巴英语”的一次冲击和改良,使教师和学生更加注重英语这一交际工具的有效使用,这对我们这些镇级中学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由于我们这类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本身较薄弱,而且小学、初中学的都是“哑巴英语”,所以听说考试对于学生来说的确是有很大的难度。笔者曾参加过2011年高考英语听说考试的监考,从中发现我校绝大多数学生对听说考试深感无奈和无助。有一小部分考生沉默不语,大部分考生语音、语调不自然且语言组织不流畅,只有少数学生语音比较准、语调自然、语言组织流畅且能使用有效的交际策略。因此,加强听说训练,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是我们教师迫在眉睫的任务。

二、利用课堂,训练听说

“科学的语言测试应该以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为中心。不以语言交际为中心的语言测试是不理想的。”(凌和军,2009)这说明,“人机对话”一定是个很好的开始。它给了我们一线教师重视听说的最好理由,给了“哑巴式英语”一个可以突破的契机。作为一线英语教师,我们只有改变自己,改变上课形式,才能改变学生学“哑巴式英语”的习惯,从而做到有效应对新的高考题型。笔者经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实践,觉得教师可以从题型入手,利用课堂,改编教材,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应对听说考试。

1.A节横仿朗读

这节考题要求考生观看一段大约1分钟的片断,然后开始模仿:先阅读文字稿,再对照文字听录音。完成训练之后考生开始模仿朗读:考生对照片断的字幕朗读,要求考生的语音、语调和语速尽可能与片断保持一致。

在A节模仿朗读中,考生常犯的错误有:1.部分单词发音不准;2.语速过快或过慢和提供的片段对不上;3.句群或断句把握不准,朗读的句子发音晦涩难以听懂。

想在模仿朗读中得高分,首先要攻克语音关。掌握良好的语音、语调是学好一门语言的前提条件,更是提高听说能力的基础条件。笔者在所教的两个文科普通班中做了一个调耍发现一个班有40%的学生是完全不懂音标的,有70%的学生不会拼读生词。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利用自习课的时间先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发音,然后列举容易混淆的音标,并用常用的单词来训练,如:thank & sink, very & worry,reason & listen等。针对拼读难关,先用简单的词把拼读规律做一个展示,再利用课本的新单词来练习。在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读单词时长短音不分,双元音和辅音的发音不到位。如把beat读成bit, fell和fail混淆,dose和clothes不分。读音时对同化、连读、略读、不完全爆破等现象不了解。因此,笔者专门开设了几堂语音课,重点纠正语音,强化诸如开音节、闭音节、连读、不完全爆破等语音知识的学习,并设计不同的朗读形式,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根据音标拼读单词,根据音拼写句子,学说英语绕口令,学唱英文歌曲等。这些设计既丰富了语音课的内容和形式,又巩固了学生的语音知识。

攻克了音标难关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来训练朗读。利用早晚读时间播放课文录音给学生听,第一遍边听边画出语调和停顿,第二遍听录音跟读,第三遍从文中选一段自己练习,要求模仿录音的语音、语调。最后抽耍并就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出现的语音、语调、停顿、重音、连读等问题进行指导。以连读为例:Please wite^it^in^English^and give it to you uncle^assoon^as possible用连读符号标注出句中需要连读的单词,多次练习。经过三个月的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有了明显的改善,朗读课文更标准、流利了。

2.B节角色扮演

这节考题要求考生观看一段大约两分钟的片段,明确自己拟要扮演的角色及要完成的任务。看完片段后考生首先根据中文提示,准备20秒后用英语提出3个问题,计算机将回答考生的提问;然后计算机向考生提出5个问题,考生必须根据自己所听的内容(包括片段和计算机的回答两部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之前考生有10秒钟的准备时间。

在B节角色扮演中,考生常犯的错误有:1.角色扮演任务不清晰,以致问和答文不对题;2.提问没有针对性,不能根据给出的中文提示准确提问;3.不能捕获并归纳信息点,回答计算机的提问;4.问和答时犯一些基本的语法错误,如名词单复数错用、主谓不一致、时态错误等。

3.C节故事复述

这节考题要求考生先听一段大约两分钟的独白,录音播放两遍。考生准备1分钟后开始复述所听的内容。考试要求考生尽可能使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而且复述内容应涵盖尽可能多的原文信息点。选取的独白体裁主要以记叙文和议论文为主。

在C节故事复述中,考生常犯的错误有:

(1)审题不准确,有的考生没听懂或听懂了但没记住故事内容,无法进行复述;

(2)表达不准确,如时间、地点、称呼的表达;

(3)前后句衔接不自然,语句不连贯;4.复述不完整,有的考生只复述了部分内容;5.语速掌握不好,部分考生语速太快,时间绰绰有余,而有的考生语速太慢,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故事复述的难点在于一边听录音,一边做笔记。内容齐全、条理清晰的笔记可以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帮助。而笔者在仔细检搜生的笔记时却发现大部分笔记都不得要领,有的写得连自己都看不清;有的过于注重和记忆原文里的句子,反而漏掉了后面更多、更重要的信息点。所以教师有必要指导一些速记要领,如:不要大量记录文字,尽量用符号、缩写、图形等方式来记录;学会一些简写并在平常听力时运用;一些重要的信息(如数字、时间等)要清晰;不要记流水账,逻辑关系要清楚明了。

三、利用课型,渗透听说

部分教师有这样的误解:一定要在听说课上专门来训练听说。其实不然,听说教学可以渗透到每一种课型,每一堂英语课上。“外语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交际的需要,交际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学生英语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王才人,1996)教师在每一种课型的教学中应该多围绕交际的需要开展各顶教学活动,只有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

首先,教师一定要坚持每一节课都用英语教学,用英语组织课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有利于向学生提供大量说英语的示范,激发学生说英语的欲望。其次,在各种课型中都可以从不同程度侧重听说的训练。例如,阅读课时利用朗读课文、复述课文来训练朗读和复述;写作课时利用口头作文既能训练优生说的能力,又能锻炼其他学生听的能力;语法课时利用句型操练来积累常用句式,避免犯基本的语法错误;语言点讲解课时利用造句来训练口头翻译;练习评讲课时利用单独提问来训练学生的胆量与应变能力、利用小组讨论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语言学家D.C.Hennings(1982)说过:“人与人之间的交际主要是通过听说,很少通过读写。”提高听说能力,既要有语言“输入”――能够听懂,又要有语言“输出”――能够口头表达。正如美国语言教育学家斯蒂芬・克拉申所说,“说的能力是在有足够的输入的情况下出现的”,只有将听和说有机融合,才会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言技能的形成。想要在听说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教师一定要在各种课型中贯彻听说领先、听说结合的原则,开展各_形式的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不断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有效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努力达到听说考试的要求。

四、结语

总之,听说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学习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和听力能力的重要途径,能直接反应学生的英语水平,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法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听说水平的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要高度重视听说教学,充分改编教材,将听和说有机融合起来,有机利用课堂进行听说训练,以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以更好地应对高考英语听说考试。

参考文献:

[1] 凌和军.高中英语口试对高中英语学习反拨作用的实证研究[J].中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9.

第2篇

自从我国恢复高考以来,高考的改革就从来没有淡出人们的视线,30多年间高考的路径也一直在向前走着,2014年教育部表示:“将会在2017年英语正式退出新高考(也就是6月7、8两天将没有英语考试),但是高考英语将在2017年正式实行社会化考试,每年1月和6月,最终以最好的成绩为准。考试方法也从单一的笔试转变成笔试+口语对话。英语报考门槛线985大学要求达到A级以上(135分以上)才具有报考资格;211大学要求达到B级以上(120分以上)才具有报考资格;非211一本要求C级以上(105分以上)才能报名;二本要求D级以上(90分以上)才能报名;三本要求80分才能报名。英语单科150分,与语文和数学同等都是150分,英语成绩不好,一票否决报考资格。针对以上变革,英语学科更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学科应有的位置上,突出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及课标的基本要求。

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是培养公民语言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和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毕业就业,升学和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国家在教育上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英语教师也应有相应的措施和改变以适应改革的需求和发展。

一、适应改革的需求,英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学术水平

首先,在高考改革即将到来之时,我们不能满足于原来的业务根底,而应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否则,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另外,当英语不参加高考,作为社会化考试时,学校对英语老师要求也不是仅仅限于人数,一个老师带几个班的问题,而是重在选择教学成绩优秀的老师。鉴于这两点,我们充满了压力。因此,首先我们要提高思想素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并且要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同时关心热爱学生,以良好的形象、高尚的品德、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

其次,我们也要提高理论素质,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外语教育等,把英语教学法、教学流派的特点铭记于心,以理论指导和教学实践结合来教学。博采众家之长,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补己之短,形成自己的特色。认真反复研究教学大纲,领会其精神实质,钻透教材,以大纲为指导,合理使用教参,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更新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再次,我们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高中的英语教师,除具有正确扎实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英语基础知识,有较强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以及较广博的世界人文地理知识和丰富的英、美文化知识。另外我们也应利用课余时间上网浏览关于教学的网页,观看其他教师上课的视频。只有这样,知识才能不断更新,能力才会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知识型,技术型向活力型、思辨型、促进型发展。

最后,为了适应高考改革以及时展的要求,英语教师需要不断研究高考考试方向,多探究往年高考考试试题,这样能在教学过程中把握大方向,抓住重难点,多练习,多总结,使学生在社会化的考试中多拿分,少犯错。

二、适应改革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达到学以致用

当今英语的教育没有把英语当作一门工具来掌握,而是从什么语法、词汇、句型,以及各种标准化考试的试题出发,目的还是考试。当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时,英语教学的劣势凸显出来。比如:当已经学了多年英语的高中毕业生,面对日常生活用品的英语标志还是感到困惑,对进口商品及药物等的说明更是难以弄懂,不知所云。当一个本科毕业,过英语四、六级的学生对外国人的问题无从回答。可能是听不懂,更可能是听懂了回答不出。这时,我们是不是要对过去十年来的英语教育产生怀疑呢?英语高考,四、六级考试,这些考试是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精力都投入到了应试中,过多地在意语法句型词汇等,而忽视了口语和听力。中国加入WTO以后迎来了更广泛的国际合作空间。贸易往来,外国企业大量涌入,中国企业的海外延伸及各种教育、科技的合作交流,都对大众的英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是对英语教育提出的又一种挑战。

面对上述的种种挑战,我们英语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在课堂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更加注重传授语言收听的技能与方法,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学生运用知识于实际的能力。

三、适应改革的需求,在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质量

1.要建立教师和学生和谐融洽的关系

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全班都抱着积极、热情、信任的态度。并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到这种态度,学生就会有一种受到信赖,鼓舞与激励的内心情感体验,从而从内心升腾起对老师的信赖和爱戴。“爱屋及乌”,由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他所任教的学科,并主动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诲,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当然,如果学生对老师的教学不满意,或者受到老师的漠不关心,过多的指责等就会使学习情绪低落,从而对老师产生厌恶,抵制的不良情感,继而对老师所传授的知识也感到厌恶。因此,建立教师和学生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尤为重要。

2.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认真备好教材

教师备课要充分,教师的备课充分体现在八个方面:备课标,备教材,备教具,备学生,备教学,备板书,备作业,备资源。

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要按照新课标标准所规定的目标和提示的原则,方法达到课标所要求的水准,把课程标准的精神贯彻到课中。

3.教学方法多样性

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指教师在教学上方法的多样性,另外一个是在课堂上教师用不同的教学辅助手段把知识呈现出来。

(1)教学方法的多样性由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成。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为主体,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为辅体的教学。

(2)教授过程中教师利用不同的方法把知识呈现出来。在技术方面利用多媒体,音响,幻灯片等方法。在课堂教授方面可以采用对换师生角色,猜字谜游戏,竞赛,辩论,以及有奖问答的方式达到知识传授的目的。尽管方式不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客体作用的规律是不能改变的。方式的多样性既不会使学生感到教学的枯燥空洞,而且能使学生在无形中学到东西,从而达到教授的目标。

4.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鉴于英语的实用性,高中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学生课本上的词汇,而且要不断增加日常用品的英语词汇,注重英语的实际运用。因此,在课堂教育中,提倡全口语式教学。在课后,可以定期设定英语场景游戏,或者每周固定日子固定地点设置英语角。

四、适应改革需求,对待不同学生要采用相同的态度

第3篇

关键词: 高考化学 图表题 应对策略

2013年福建高考已成过去,回顾理综化学试题,不难发现,它紧紧围绕新课程的理念,着重考查学生的学科综合能力,尤其是化学图表题,更是有增无减。依据《2013年福建高考化学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在解答试题的时候要加强观察,通过对化学图形图表的理解,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本文以福建省理综化学试题作为导向,分析化学图表题的变化,以及今后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

化学图表题是以图形和图表等信息为载体的试题,以化学结构图、工艺流程图、表格或者坐标系等作为主要表现形式,并融入化学反应、基本原理、化学概念及化学实验等知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获取信息能力和利用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图表的化学试题是福建高考自主命题后的重要组成部分。下面笔者就历年的福建高考理综化学图表题做简要分析。

综合以上分析可知,近五年内的图表题数量趋于平稳增长状态,并且在2013年分值比例约占总分的一半。面对此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化学图表题的变化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针对高考图表题的教学与复习做了多方尝试,现将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创新教学理念,发掘图文资源

作为新课改的教育者,我们要创新自身的教学理念,尤其是在深刻理解化学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创新教学内容,积极应对关于新课标下的高考图表变化。只有领会课本中图形、图表的编写意图,明确其功能,才能在教学中创新。关于图表创新,笔者认为首先要通读化学课本,最好通读不同版本初三到高三的最新教科书,以便从宏观上了解各种图形、图表;其次要精读教科书,对每一个图形、图表的教学目的都要理解、深入领会,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图形、图表的功能。

二、增加互动教学,图文结合讨论

互动教学,顾名思义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与交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开展“以学生为主”的互动课程,让学生有充分接触、探讨图形图表的机会,真正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笔者以《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中“活动·探究”为例作简要分析,以下是具体内容。

师:分组填写课本P11“活动·探究”表中所缺内容。

生:填完所缺内容。各组推举代表展示所填内容。

师:评价展示内容。引导学生观察表格数据,分组讨论,各组推举代表表述研讨结果。

生:对图表中的各项内容进行比较、分析,寻找规律。

师:怎样处理科学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何更直观、方便地观察数据变化规律?按要求完成课本P12柱状图、折线图。

师:评价展示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图表,分组讨论,各组推举代表表述研讨结果。

生:依据图形变化规律,总结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通过以上互动交流,学生最终将分散的元素性质递变规律归纳提炼得到元素周期律,从而对元素周期律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同时学生也学到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表示方法,树立合作意识,提高数据、图表分析理解的能力。

三、结合高考图表,提高应对能力

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指导下,我们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从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图表试题是福建理科综合化学高考考查的重点。因此,我们要积极应对它们,并明确指出分析高考化学图表的主要方向,以便更好地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解决图形、图表题的能力呢?以下笔者作简要分析。

总之,图表题涵盖信息量大,能将化学中量的关系直观地用函数思想反映出来,是既可考查化学知识,又可考查学生思维品质和综合素质的绝佳题型之一。因此,在实际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适当引导学生了解图表内容所呈现的具体化学含义,掌握化学图表最基本的剖析方法,从中提炼部分的化学信息,更好地应用图表分析解决化学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识表、识图能力,更可以通过这个过程训练与优化学生的思维策略,加深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更好地强化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第4篇

一、 新课标什么样?

在经历了2009,2010,2011这三年后,虽然我们还不能确切地说2012年的“北京新课标”是什么样子(需要参见2012年北京考试说明),但根据历年北京高考真题所一直秉持的原则,即自然衔接、平稳过渡、稳中显“新”的特点,北京新课程标准下的试卷变化一定会以“稳”为主,稍有变化。虽然课本变了,新课标在某些方面的要求不同了,但总的大方向不会变。提高发展学生能力的宗旨不会变。因此会以“稳”为主,其变化也很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题型上的变化

综观这三年其他地区新课程试卷我们可以看出,从题型上看,是“稳中求变”。即英语整体上还是分成听力、语法、完形、阅读和写作五部分。但在个别题型上加大主观性试题比例,关注语言质量检测的实效性;试题形式与题型重在实际需要中的设计和定位。北京卷一定会参考其他地区比较成熟的题型。比如09年广东卷中的听力理解中出现了“听听力写答案”这样的题目。09年山东卷的阅读理解中出现了“根据文章的理解,写出答案。但不超过6-8个单词”。09年海南卷的阅读理解中出现“7选5”。09年湖南卷的阅读理解中出现了“写出不超过3个单词作为答案”等。大家要注意这些新变化。虽然有了新变化,但分值所占比例并不是很大。所以大家只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练习,就不必大惊小怪。(具体题型还要参照2012年考试说明)

2. 语法点上的变化

新课标与现行大纲在语法点上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以下5个。第一,时态多了两个(将来进行时和现在完成进行时)。第二,弱化同位语从句。第三,增加了虚拟语气。第四,增加了“强调”。第五,构词法中除了合成法、派生法和转化法外,又多了缩写和简写。笔者认为主要是由于这些语法点本身在英语中的广泛使用导致了这样的变化。

二、 如何应对新课标?

由于新课标的理念主要是“以学生为主”,而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英语学习目的,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英语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因此学生在复习时的策略应在“用”字上下功夫。即“以用为本”。强调在具体语言环境下,单词、语法、阅读、写作等方面的“实战应用”。下面针对具体的部分我将分别提出建议。

1. 听力:分场景听

分成不同的场景,进行专项训练。这样可以有效地总结相关的单词和句型。加深对单词与短语在某一具体环境中的理解。并熟练掌握相关话题的出题点。做到遇词不生,遇景不慌。加强对广播和电视中英语新闻的主题和大意的理解。强化态度题和观点题操练。

2. 单词:分文章记

新课标的词汇要求:7级要求学会使用2,400-2,500个单词和300-4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8级要求学会使用3,3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如何记住这些单词呢?我认为应该针对不同的场景和不同的内容进行单词总结并记忆。形成单词模块。放在文章中记单词的好处在于强化了单词在文章中的语境含义。即强调单词的“用”。学生除了背诵课本后面的单词外,还要精读各单元的主体课文。在课文中总结单词,背诵单词。并要注意8级单词的基本含义和5级以下词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转化。

3. 语法:分项目学

把语法知识梳理成语法模块。加强新课标与现行大纲的语法点中的不同之处的理解和应用。一定要在语境中理解各语法的功能。

4. 阅读:分程度做

不同程度的学生要针对自己的真实水平做题。比如50分左右的学生就可以精读人教版必修1-5中比较简单的主题课文。而90分左右的学生可以找北师大版选修6-8中的文章来读。阅读时,一定要把长难句的精读与文章的泛读相结合。加强长难句的精细化分析。在真正做到自己对文章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阅读速度。泛读的量也要加大。7级要求除课本外要有23万字的阅读量,8级更要求除课本外有30万字的阅读量。如果按照一套高考卷约5,000单词量来计算的话,7级要求做约50套题,而8级要求做约60套题。另外一定要从语篇的高度来审视整个文章。比如2010年北京卷阅读理解的最后一道题目的设置(是一道结构题)就非常有新意。

5. 写作:分话题写

第5篇

关键词: 高考短文改错 原则 顺序

综观历年甘肃高考英语试题,短文改错是令大部分学生十分头痛的一个题型,尽管短文改错题量较小,分值较低,但大多数考生望题兴叹,不知所措。根据甘肃省教科所公布的数据表明,考生短文改错的平均分大约在2.4―3.0分左右,农村学校的考生则更低一些。凡是教过高中英语的老师以及参加过高考的学生都深知,短文改错考点综合性强,覆盖面广,错误设置内型多,在英语试题中,属考查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题型。如何提高短文改错的得分,这就要求广大考生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础知识、良好的语言分析运用能力,更应该了解短文改错题中常出现的错误及相应的解题策略。然而,大多数考生语言基础不够扎实,尤其是广大农村的考生们对该题型望而生畏,不知如何应对,我所带过的几届高三学生中,他们的惯常做法就是一律画“∨”,或者放弃不答。在此,我就十多年的高中教学生涯中所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应对高考短文改错,如何分析错误,并提出一些相应的改错方法。

一、短文改错应遵循的原则

尽管短文改错千头万绪,但仔细推敲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短文改错应遵循如下两个原则。

1.应遵循一行一词的原则。根据高考英语对短文改错题目的要求,改正错误是无论是增加一词,减少一词还是改正一词,都限定一行一词,即只能在原文该行中增加、减少或改动。不少短文改错题乍一看有两种甚至更多的改法,实际上短文改错必须最大限度地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只能有一种正确的改法,但不少学生不了解或不重视这一原则,造成改错时的意外失分现象。

2.应遵循从左到右、从简到繁的原则。所谓从左到右就是从句子的左边开始,一项一项地查找错误,名词、动词、形容词,连词、介词和冠词都可能有错用或混用的现象。所谓从简到繁,就是从简单的极容易发现的错误入手,一项一项地进行排除,有时态错用的,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含糊不清的,有主谓语不一致的,凡此种种学生都应全盘考虑,最终达到句子完整的结果。

二、短文改错遵守的顺序

对不少学生来说,短文改错题深不可测,不知从何处着手,但是若仔细审题,理解其意,做短文改错时有一些顺序可以遵守,尽管这些顺序因人而异,因题而变,但是若刻意遵守,掌握要领,做短文改错时就可少走弯路。下面我就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一些经验提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1.偷换冠词。我们经常见到的错误是偷换定冠词与不定冠词,“a”与“an”的错用,或随意增加或减少冠词。应注意,表示特指的名词用定冠词修饰,表示泛指的名词用不定冠词修饰。如:

①She went abroad and studied in an European university.

解析:european读[ju:r?藜?pi:?藜n]eu组合发[ju]音,因此将an变成a。

②It is the best to go to there with all of you.

解析:形容词最高级单独作表语用时应使用零冠词,因此将the去掉。

2.名次单复数形式的错用。分析修饰单复数、主谓语一致背景及语境逻辑,从而定位准确的名次单复数形式。如:

①There are 35 woman teachers in our school.

解析:man,woman作前置定语修饰复数名词时,通常把定语和所修饰的词都变成复数形式,即将woman变women。

②Grown-up are different from children.

解析:合成名词的复数形式将其中的主体名词变成复数,如looks-on,sons-in-law;如果没有主体名词就在最后一个词上加复数词尾,如go-betweens(中间人)。因此该题中的grown-up应变成grown-ups。

3.词性的混用。短文改错中词性的混用最常见的是形容词和副词的混用、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的混用、介词与连词的混用及各种代词之间的混用等。如:

①Have you the intruments necessarily for the experiment?

解析:intruments necessarily表示所必需的仪器,此处necessary作后置定语修饰intruments,因此将副词变成形容词形式。

②China is one of the biggest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ord.

解析: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发达国家,故将过去分词形式变成现在分词形式。

③The weather of Beijing is as good as it of Qingdao.

解析:one,it,that是短文改错及单项选择中最常见的也是学生们较难区分的三个代词。It用于特指,指代前面提到过的那个物,可以指代可数名词也可指代不可数名词;that也用于特指,指代前面提到过的那类物,用于指代不可数名词。因此此题将it变为that。

4.动词的时态和语态的混用。分析时间状语、连词的对称性及其语境逻辑,确定正确的动词时态。至于语态的混用,主要是主动和被动的混用,需要分析主语和谓语之间的执行者与承受者之间的关系,然后确定语态,若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用主动语态,若主语是动作的承受着则用被动语态。如:

①CCTV has been broadcast English programmes since 1977.

解析:CCTV自1977年以来一直播放英语节目,这一动作目前仍在进行,因此它不是动作的完成和终止而是持续,故而用现在完成进行时。即将broadcast变成broadcasting。

②He was seen come this morning.

解析:该句的主动形式为:I saw him come this morning.主动句中的宾补如果是省略to的不定式时,变成被动句后作为主补的不定式必须带to。即come前加小品词to。

5.主谓语不一致。遇到这一类句子的短文改错时,学生们应首先注意句子的成分,找准句子的主语和谓语,不受从句或其他句子成分的干扰。如:

The scientist and professor are making a speech in our school now.

解析:句子的主语“The scientist and professor”指的是同一个人,即科学家兼教授,应将are变成is。多数学生误认为该句的主语是科学家和教授,从而不知此句该从何处下手。

6.固定搭配未记准确。要求我们熟记所学过的动词短语,尤其是动词后的介词、连词等。在改错中往往会有张冠李戴的现象出现。如:

He is always ready to help others and nothing gives him more pleasure than helping someone into trouble.

解析:此句的大意为:帮助陷入困境的人能给他带来极大的乐趣,陷入困境应用in trouble而非“into”或“for”trouble等。

7.行文逻辑的错误。主要表现在文章整体内容与文中的细节不符。如:

I know it is not easy to learn English,and English is widely used today.

解析:本句前半部分提到学英语不容易,后半部分提到英语用途广泛,前后明显存在转折关系。故将and变成but。

第6篇

【关键词】心理压力来源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08-0081-01

一 高考心理压力的来源分析

笔者在总结高考成功的例子中发现,心理因素和平时知识储备同样重要。如果说夯实的知识储备是高考成功的硬件,那么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是高考成功不可或缺的软件。考试压力主要来源于个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考试本身、家长和老师的压力,以及考生信心不足三种因素。

高考好比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这对考生的心理素质及心理承受能力带来了巨大考验。作为一场选拔赛,高考自身便有难度,参加者水平的高低决定其成败,同时,每位考生都带着家长教师的期望,这也必然增加了考生的压力。面对困难时,几乎每人都会有逃避的心态,怀疑自己的能力。如此便导致了考生信心不足,影响其水平的发挥。

二 高考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

应考心理障碍通常表现为以下某种或多种现象:一是焦虑。这种心理状态常表现为心烦意乱,注意力不能集中,不仅影响着考试前的学习和备考,对应试效果产生直接的消极影响。二是怯场。即考生心理过度紧张,情绪不安,大脑处于兴奋状态,难以控制自己,无法集中注意力。有些甚至表现为头晕、活动失常,无法进行考试。三是消极。如果考生是被迫参加考试,或者认为目的达不到,或者在应考过程中预感成绩不好,都会表现出情绪低落,动机缺乏强度和韧度,照样无法集中注意力,甚至最终弃考。四是易受干扰。在解答考题过程中,应考者要对所学知识经过回忆、联想、知识重现等一系列心理活动。突然的外来“刺激”容易使“神经联系”中断,使原来已知“信息”难以“提取”,结果影响考试进行。五是心理机能衰退。高考是高强度脑力活动,加之不少家长对考生加压或考生自我加压,部分考生带着程度不同的神经衰弱进入考场,因此,不少考生会突然出现、书写痉挛或身体疲倦等现象,通常也称为“考试病”。

三 高考应考心理素质的应对策略

考场如战场,个人状态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试的成绩。如何正确调控好应考心理呢?

1.提高考生的自信心

第一,正确对待考试成败。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学生在成功或失败时,首先考虑自身因素有利于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提升自信心,使学习更加努力。第二,保优补缺,扬长避短,不能把自己过多的精力放在保优上,也不能完全放在补缺上。第三,对于较自卑的学生在拟定学习计划时要切合实际,以保证自己的学习从一开始就获得成功,增强自信心。第四,加强与外界的交流。通过与父母、教师、同学的积极交流,可以说出自己内心的苦恼,缓解压抑情绪,使心情开朗起来;还可以询求他们对自己学习的看法和评价,更快地了解自己;另外,相互商讨学习中的问题,交流心得,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经验,也会优化自己的学习环境。第五,适当发泄心中苦恼。当人无法调控自己压抑的情绪时,可采用适当的语言或行为来宣泄心中的烦恼,以求得内心的平衡。

2.消除过分的紧张情绪

过分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则会影响考生的复习效率和考试水平的发挥,需要采取积极的方法消除这种情绪。主要包括:按时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尽量多回忆成功的事情和经历、多鼓励自己、不说打击自己的话等);创造和谐放松的家庭环境;采用体育锻炼、听音乐、唱歌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的神经(切不可使自己处于疲倦、劳累、厌倦的身心状态)。

3.克服怯场

可以采用心境调控或场面替换假设的方式克服怯场。例如,开考前多想自己成功考试的过程和感受,自己成功时那种心情愉悦、自我陶醉的情景和心境;多想想平时取得的成功、考试的好成绩及得到父母、教师、亲戚表扬时高兴的心情;多想想自己为高考所准备的重要内容,解答提纲、公式、定理、图表等,暗示自己所做的努力一定可以使自己通过高考;假设周围都是自己所熟悉的同学、教师;或者把紧张的考场想象成轻松愉快的场合,把紧张的情境转换成与同学交谈的情境,从而使自己能够轻松自如,以平常心进入考场,消除怯场情绪。

4.家长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家长要尽量不给孩子带来过多的压力,同时帮助其放宽心及做好考试所需的辅助工作。例如,加强考生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创造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等。

参考文献

[1]王纪金.高考心理调适方法[J].青苹果,2011(5)

[2]刘小先.浅谈高考落榜生的心理调适[J].大众心理学,2007(9)

[3]杨司佼.当你明天走进一考场——谈临考前的心理调适[J].科学之友,1997(6)

[4]彭熠.高考过后孩子心理需调适[J].黄河·黄土·黄种人,2007(7)

[5]随艺.调整好心态,助高考超常发挥[J].中学课程资源,2007(4)

第7篇

关键词:内容增加;专业素养;概念教学;“史料”教学

2009~2015年高考福建历史科试题由福建省自主命制,2016年高考福建历史科试题将采用全国卷,全国卷与福建卷在命题理念等方面是有一定区别的,因此我们有必要全方位重新学习国家考试大纲、考试说明以及研究全国卷高考试题,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高考的脉搏,做到知己知彼,提高效率,更好地科学备考。

一、高考历史全国卷与福建卷的差异

1.试题结构

2.内容范围

全国卷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依据教育部考试中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福建卷主要依据《福建省文科综合考试说明》。福建省考试说明对全国考纲知识内容高中部分有所删减,据不完全统计,比全国考纲少约60个考点,且不考查初中所学。选修部分全国卷是四选一,比福建卷增加了选修三,福建卷必修部分的试题不涉及选修内容,而近几年的全国卷必修部分的试题都涉及4本选修内容,不同选考模块内容在高考选考试题中还出现互相渗透的现象。

3.试题难度

全国卷难度远大于福建卷,福建卷由高校教师、教研员及一线中学教师三结合命制,命题时较多考虑了省内各地的教学实际,试题也比较符合学生平时的解题习惯,近5年平均难度值0.54左右。全国卷由高校专家命制,命题视野开阔,不受具体知识点限制,突破教材知识、结论的表述,学术性更强,近5年平均难度值0.40左右。

4.能力要求

福建卷严格依托课标、考纲,考点、情境材料、答案与教材联系密切,关注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相对平实。全国卷突出历史专业性和学科性,强化学科能力和素养的考查,学术化、专业化色彩较浓。

在高考历史内容大大增加、难度直线上升、开放性强战大这样的背景下,作为一线高中历史教师应如何应对呢?

二、关于新高考的应对之策

1.努力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任何教学的改变,都是从教师的改变开始,教师的改变是学生面貌变化的前提,教师的改变需要理念的革新,理念革新需要阅读、思考与勇气。教师应增加阅读量,通读有关的历史学术论著,尤其是阅读刘宗绪、杨宁一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坚持阅览《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等历史专业刊物的相关教育教学论文,还可以通过雷新勇、聂幼犁、黄牧航等专家学者的论著学习和了解命题常规知识与考试测量的技术。教师应自觉树立合作意识,利用团队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提高专业素养。

2.研读国家课程与考试的法规文本,领会课程与测试要求

重视研读课程标准及考试大纲,明确和落实其指导作用,对高中教学和备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也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应试技能的分层训练提供了最基本的保证。

3.依据课程标准考试大纲中的内容要求,优化课堂教学环节

课前展示每节课的学习目标(考点);围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培养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为中心开展教学;通过多种方式落实课堂教学成果的反馈。

4.指导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加深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掌握

“时序化、结构化、系统化、网络化、体系化”的知识不易被遗忘并有效运用。高中历史教学需要帮助学生梳理不同时间段的重大历史事件,在理解基础上掌握重要的历史事件、事物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历史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规律。

5.以新理念加强历史概念教学,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理解历史本质的能力

全国卷重视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教学中对应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适当的拓宽,重视学以致用,通过训练检测学生的历史概念学习状态。

6.加强“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与能力

全国卷的试题大部分是以“史料”的形式呈现,在教学中,可以根据需要及时选取补充相关“史料”,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培养历史思维能力,还可以通过“史料”补充介绍一些教材以外的学术观点,对教材进行适当的补充和拓展。

7.强化能力训练,提升学生的学科能力与素养

第8篇

一、使用绕口令训练发音和语速

绕口令是人们在语言实践中根据该民族语言中的发音难点编写出来的一种语言游戏。它能帮助学生训练发音,有效区分不同音素,纠正不正确的发音,使学生的口齿更灵活,加快说英语的速度。如对于“n, l不分”的情况,我设计了绕口令:“The light on the right is very light at night.”利用绕口令还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的拖音现象,如:“It’s eight, and I’m late. So he closed the gate.”教师可借此指导学生辅音/t/的发音。有些绕口令本身很幽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机械的语音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我经常让科代表在课前1—2分钟带领同学们练习绕口令。

例1:练习元音音素的绕口令

1) My kite is white,

My kite is light,

My kite is in the sky,

Now low, now high,

You see the kite,

You see it, you and I.

2) Rain, rain, go away,

Come again another day,

Little Tom wants to play.

例2:练习辅音音素的绕口令

Betty bought a bit of batter,

But Betty found the batter bitter.

So Betty bought a bit of better butter

to make her batter better.

例3:辨异绕口令

1)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The shells she sells are seashells, I’m sure.

So if she sells seashells by the seashore,

Then I’m sure she sells seashore shells.

2) Can you sing the song she sang yesterday?

Of course, I can sing the song she sang yesterday.

The song she sang is often sung in our school.

And I have just sung the song she sang yesterday.

二、使用童谣、歌曲和小诗培养语感

朗读优美的、韵律感较强的童谣、歌曲和小诗,是深受学生欢迎的一种语音训练形式,既可以有目的地练习某些音素的发音,也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音语调、重读、节奏、不完全爆破及连读等,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流畅性。有些高中英语教师在思想上有个误区,认为童谣、歌曲和小诗都是小学生或初中生学习的东西,太幼稚了,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新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选修模块6里就有Unit 2 “Poems”,里面有许多童谣、儿歌和小诗提供给高二的学生学习。

例1:以下这首小诗,重点练习[au]的发音。

Mister Brown, Mister Brown.

Are you going down to town?

Could you stop and take me down?

Thank you kindly, Mister Brown.

例2:以下这首小诗是一韵到底,可以用来练习[[

Morning glory in the sun,

Here’s another day begun.

Factories open one by one.

Off to school the children run.

Work is waiting to be done.

例3:教授Module 6 Unit 2 “Poems”时,我找了很多类似的诗歌作为补充材料,下面这首打油诗也深受学生的喜爱。

WOMEN

If you kiss her, you are not a gentleman

If you don’t, you are not a man

If you praise her, she thinks you are lying

If you don’t, you are good for nothing

If you agree to all her likes, she is abusing

If you don’t, you are not understanding

If you make romance, you are an‘experienced man’

If you don’t you are half a man

第9篇

――全国现行高考填报志愿主要有三种方式:考前填报志愿、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历时15年的估分填报志愿,今年在辽宁省画上句号。

――改革后的知分填报志愿,对你是喜还是忧?你该如何应对?

辽宁省从今年起,将实行高考知分填报志愿制度,这意味着历时十五年的估分填报志愿画上了句号,也意味着2014届辽宁省高考学生,要在没有任何历史参考数据的情况下,完成高考志愿的填报。

很多家长和考生对新的高考志愿填报方式了解得并不全面,这就有可能导致志愿填报出现失误,最终造成高分低就、高分落榜等后果。

那么,改革后的填报志愿方式究竟是怎样的?对于辽宁省首批试用者来说,这一改革究竟是福还是祸?今年的高考生又该如何应对呢?

知分填报志愿的“优势”有哪些?

目前,全国各省现行高考填报志愿方式主要有三种:考前填报志愿、考后估分填报志愿、考后知分填报志愿。

知分填志愿,即在公布了高考成绩、批次最低录取分数线及各段线上考生人数的基础上,考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报志愿的方式。

考生及家长基本上都比较认同这种“量体裁衣”的填报方法。甚至,有的家长早在改革方案出台之前,就在网络上呼吁改革。在天健论坛中,就曾经有家长这样说:“有些省市高考已经实行了分数出来之后再报考大学,这对每个苦读寒窗十几载的孩子来说,能规避一些因分数估高或估低而错过好大学的风险。大学是人生的重要的起点,只因为几分之差,往后人生的道路就会有很大的不同。”“我曾经碰到一位高考生的妈妈,分数估低了55分之多。这位妈妈说,当时分数公布时,她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在那里发愣,一句话也不说来。很多实例表明,考生一般都不能准确地估算出分数。作为明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呼吁辽宁省高考报考制度改革。”

其实,通过调查分析,在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下,估分填报志愿和知分填报志愿并无本质区别,考生都是根据分数(已知或者估计)和可以找到的参考资料(统计数字等)来选择本人分数能够达到的较好学校,两种方式的录取率及考生志愿满足率无明显差别。

而考后“知分填报志愿”的最大优点在于心理解压方面。这种方式可以避免考生在考试过程中,耗费精力去记忆答案,导致心理慌乱;可以避免考生耗费精力猜测高考成绩,对高考成绩估计准确与否产生焦虑,让考生心里更踏实。

潜在的“风险”是什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所以说全面地了解知分填报志愿制度的“误区”和“风险”更为重要,这样才能有助于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出现失误。

填报志愿时间缩短一半可能导致考虑不周

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后,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将缩短。以往辽宁省高考填报志愿时间一般为8天,实行知分填报志愿后,缩短至4至5天。这就使得考生和家长分析考虑的时间缩短,容易估计不足、考虑不周。考生和家长应该在分数颁布之前,就开始搜集高校录取信息。把准备工作做到前面,才能为填报志愿赢得更多时间。

有多年高三带班经验的大连市第36中学高三班主任刘老师表示,即使是知道高考成绩后再填报志愿,考生们也应该在考试结束后进行估分,对自己的位次有一个预判。据他多年报志愿的经验,“建议考生先根据大致对自己的分数做一个估计,以这个成绩为主线缩小院校选择范围,可以根据估分做出多套方案,比如估分为540左右,至少要准备三套方案,530、540、550各一套,等分数出来后,在现有方案上微调,看接近哪套方案就用哪个,避免临时抱佛脚,忙中出错。”

可能产生“唯分数论”

考生知道了自己高考分数所在分段的情况下填报志愿,可能会产生“唯分数论”的现象,只根据“分数多少”这一项因素去考虑报考的院校,这会使得考生不能遵循自己的兴趣爱好去报志愿。

所以,考生应理性地处理好成绩与志趣的关系。

容易出现扎堆现象

实行知分填报志愿,考生“知己”,但不“知彼”,并不能完全避免志愿填报的盲目性。考生获知高考成绩后,除了分数特别高的一些考生,多数考生由于不知道其他考生的志愿填报情况,也难以估计自己能否被相应的高校录取,比较容易形成扎堆报考的现象,也可能因此落档。

所以,省招考办提醒家长和考生要尽可能多地了解高校的相关情况,比如办学特色、强项专业、弱项专业、所在地域等,而且志愿之间要有足够的梯度。

容易产生盲目乐观心理

知分报志愿,考生和家长容易对报考盲目乐观。

2010年,陕西省首次实行知分报志愿,考生们都很兴奋,以为知根知底更稳妥了,结果有5000多名二本线以上的考生被录取后放弃入学,选择复读,原因就是对自己的录取结果不满意。

知分填报志愿前,应掌握五种信息。

招生形势:了解招生形势,有助于整体把握填报志愿的原则和方向,避免主观臆断。招生形势包括当年招生改革的一些重大举措、新的管理办法、本地区各科类报考人数、各批次各科类招生计划数、录取比例等等。

招生政策规定:填报志愿首先要了解招生政策和规定,特别是与填报志愿密切相关的政策和规定。比如录取批次的划分、录取体制和办法、加分照顾政策、录取程序、投档办法、高考体检指导意见等等。

招生章程和招生简章:招生简章是高校有关招生方案、招生计划和录取规则等的政策性承诺,了解学校的招生章程对科学填报志愿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考生应尽可能收集自己所选院校的招生简章。

批次线和学校调档线:考生应收集近年各批次各院校在本省录取的第一志愿考生人数、录取的最高分、最低分和平均分,并结合自己成绩进行分析。考后知分填报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之前还应准确掌握今年本地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了解以上信息,有助于考生分析预测各招生院校的调档线和自己高考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院校及专业的就业情况:考生在选报志愿时,要清楚所报院校是重点院校还是一般院校,是部属院校还是地方院校,是本科院校还是专科院校,院校及专业将来就业情况如何等。考生在选择院校和专业时,如能选择就业率高的院校和专业,将来毕业后的择业也就多了一份机遇。

小链接:

《中国青年报》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71.2%的大一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91.6%的大学毕业生学无所用,大学专业和今后的发展方向不一致。甚至很多考生专业被调剂后影响了学习动力和职业发展。

上大学不仅为了接受更高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更是为了自己的未来谋得更好的发展。所以在选择大学前,一定要对这所学府有全面的了解。

多方位了解

大学是一个包罗万象的宝库,不同的大学又有着不同的“气质”与“风格”。对于即将从高中毕业的学子而言,在选择大学前,关注学校的实力、关注学校的办学理念、关注学校的学风是应该首先做的功课。

首先,要了解大学的特点是什么、风格是什么,比如有的大学注重科研,本科生就有机会参与到科研项目之中,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极其丰富,学生能通过各种活动锻炼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其次,了解大学的强势学科是什么,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哪些独特与领先之处,因为这将关系到自己所选的专业是否拥有更好的人才培养条件,能否将自己打造成“专业人才”。

再次,了解学习、生活环境是什么样的,比如有的大学学风自由,由学校统一安排的课程少,需要考生更多地自主去汲取知识;而有的大学学风严谨,学校会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探索与发现,甚至还要统一上自习。

多途径了解

从大学官方网站的院校简介中,你可以获取到大量的信息,比如学科设置、师资力量、科研实力、国际交流等基本信息。

第10篇

关键词:教育改革;思维能力培养;渐进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05-02

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已实施多年,新课程的理念已被广泛熟知,逐步被一线教师认同并渗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现就这几年来的教学谈谈个人在新课程认识上的一些体会。几年来高考几经变革,力度最大的是从“3+3”到“3+x”的高考制度的转变,当初引起不小的波动,有关各界迅速做出反应,有的学校甚至成立了综合科组,选出所谓全能型老师作为理综组组长,研究理综试题的特点,有的出版社有针对性的出版了与复习用书配套的理科综合辅导用书等。与此相比,这次课程改革虽然动作很大,但相对来说没引起恐慌,大家应对时都较为谨慎,都充分认识到任何能力要求都离不开知识的载体,课程专家们也明确指出,课程改革并不是不要高考,而是要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在重视“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各种能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都要通过教师的实践得以实现,因此如何能顺应时展的要求,转变观念,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是摆在我们一线物理老师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新课程理念虽然不断地渗透到高考试卷中,但高考试题评价及分析时,常有“源于教材..........”的字眼,意即经课本中例题、练习、阅读材料、小字注释等材料中改造来的,因此老师们在教学时,把教科书看作是圣经,教学时包括在总复习过程中,教材中每一个知识点都要讲透,唯恐遗漏教材中的知识点,从而出现知识的盲点。课程改革后现行的教材有多种版本,各种版本的教材内容各有差异,如果像处理老教材的模式,势必造成教学内容比天还高,课时紧,甚至常听到很多老师说“不会教”的现象。那么我们要如何处理教材?首先要熟悉课程标准,把握每一节教学内容的“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什么内容要讲,什么内容不讲,什么内容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可以掌握,在此基础上把教材当作教学资源,从三维目标角度围绕知识内容整合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因此如何在新教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进一步创造,在课堂教学中体现新的课程理念,这是实施新课程需要解决的最大问题。

二、重视科学探究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形成都有各自的科学思想及方法,物理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蕴含着丰富的学科思想及思维方法。新教材内容把学科思想及思维方法教育变得不再隐含,提出“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突出了实验与探究。教学中重视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理念的重要体现,学生通过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的方法。传统的教学中,概念、规律往往是教师直接给出教材中既定结论,模式化地给出表达式,接着通过典型例题加以巩固,这样的教学往往学生对概念、规律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过后要通过大量的题目才能逐步理解。例如:《电磁感应》中磁通量Φ的概念教学,如果从概念磁感应强度B到直接给出磁通量Φ概念,就概念而概念,学生就不能正确理解磁通量Φ的物理意义。某节公开课中,教师先用实验探究了产生感应电流的几种具体的做法后,指出如何简要地归纳出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然后讨论实验中产生感应电流几种方法中的共性,使学生了解到磁通量Φ的形成是规律的需要,从而使学生受到科学思想的教育。科学探究要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但不能搞形式主义落入误区。不是任何一个科学探究都要经过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些要素,也不是科学探究都要实验,有的概念、规律的得出没必要再实验,有的规律探究不是高中生能力所能达到的。因此如何应地制宜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探究,重视过程与方法的教育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三、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新课程另一理念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即“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就要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与物理的紧密联系,让生活走向物理,从而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了解自然科学的和谐、对称的美,养成严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强化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当然要实现三维目标,我们首先要认识到形式不能等同于新课程理念,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从三维目标角度进行教学资源整合,不同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其中物理科重要的思维方法:观察、实验方法、理想化方法、等效方法、假设方法、模型方法、数学方法、微元方法、类比方法、归纳演绎方法、科学想象与直觉方法等教学中要有意识的重视。

四、新课程实施的困惑

(一)实验课如何设计才能体现出探究性

新课程理念重视实验探究,虽然这一理念能得到共识,但《标准》没有指明实验方法,各种版本的教科书的实验设计也不同,因而在实施过程中,不知如何处理实验,有的认为探究实验就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做实验,让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而不在乎得到什么结果,有点类似研究性学习重过程轻结论,也有的仍按老套路,以前分组实验有的就按分组实验的内容做,没有的就不做等。因而探究实验教学很大程度上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课程标准的要求较宽泛

新教材版本很多,教材的案例、素材都不同,课程标准要求又较宽泛,因而教学中无法把握深广度,造成下不封底,上不封顶的局面。

(三)新课程教学与高考

第11篇

面对扑面而来的种种声音,不少高三学生显得有些不知所措,陷入紧张与不安之中。那么,高三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紧张的学习和生活呢?不少高三一线老师和刚经历过高考的学生表示,高三学生至少应该注意这样四个关键词。

不少学生认为谈心态是空话,事实上真正能做到高三一年中持续淡定、镇静、从容、理性的学生太少。面对成绩波动、心理起伏、状态摇摆、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专业选择多变、志愿确定反复等重要问题,任何一个不良心态反应都可能影响高考的走势。

当然,高三学生只要能掌握正确的方法,适时地调整和反思纠偏,基本可以平稳并较正常地度过高三这一年。

案例一 小王在高一、高二时基础不是太好,进入高三后,他很担心,怕辜负父母的期望,所以总是战战兢兢,怎么也没法静下心来。

“面临高考,其实端正心态、放松心情比埋头苦读更重要。”崔老师是一所重点高中的特级教师,她表示,在她教过的学生里,有的进入高三时成绩并不好,但经过心态调整,加上学习方法的改进,成绩突飞猛进的大有人在。“学生大可不必为了过去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而对高三抱有畏惧心理;一定要端正心态,只要有毅力,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就完全可以考上理想的大学。”

崔老师认为,高三学生正确地自我定位非常重要,对自己整体情况的正确认知将直接影响整个学年的复习节奏。有些学生可能觉得考进好学校的希望不大,那么就可以集中精力掌握基础知识,不用把时间浪费在难题、怪题上,更不用埋头搞“题海战术”。高考中基础分仍占很大比例,要确保不失该拿的分,况且基础题做熟练了,面对较难的题目时也会更灵活变通,有更多进步的可能性。

经历过高三的学子都会对这一年里考试之频繁印象深刻:周考、月考、期中考、期末考、模拟考、联考等。面对花样繁多的考试,有的学生淡定,有的学生焦虑,还有的学生麻木。

案例二 小林每到考试前夕总是很担心,恨不得一分钟当作两分钟来用,其实他担心的并不是考试本身,而是考试之后的成绩。离高考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如果成绩下降了怎么办?

有多年带毕业班经验的何老师指出,学生不要被这么多考试牵着鼻子走,模拟考也好,小测验也罢,其实都只是一种评估手段,并不能完全代表实际水平。学生如果一切跟着考试走,不论大考小考都用劲准备,就容易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收不到很好的效果,不如按照自己的复习节奏走,让周考、月考顺其自然。

另外,何老师认为,每个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个体差异很大,因此应制订出最适合自己的复习计划,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学生应在对自己的水平整体定位后,充分认识对各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比如,英语的弱点是阅读理解还是完形填空,数学的弱点是立体几何题还是数形结合题等。有针对性的复习才是有效率的复习。学生千万不要畏惧困难而把薄弱点留到最后,留到最后的往往都是来不及的,弱势的部分只会更弱势,而高中学科知识点往往环环相扣,一个薄弱点会牵连到众多题型,也会影响到综合大题的解答。

除了“考试大纲”外,各自主命题的省、市一般还会推出“考试说明”。“考试说明”为命题者提供参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高考的命题方向。因此,考生在复习时,可以以此为方向。

案例三 小李每天总感觉时间不够,因为他觉得要复习的内容太多了。老师每讲一个内容,他都感觉自己掌握得不好。老师也多次强调,大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可小李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复习才算有针对性。

高三学生要了解以往高考的基本情况,如试卷结构、试题特点等,对高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还要了解一下当年的考试变化情况,包括题型、内容、题量、分值等,把握高考趋势,明确复习重点。考生只有对高考有较全面的了解,复习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除了要了解高考的变化外,高三学生还要在知识的梳理、能力的形成、方法的掌握上提前作好准备。高三学生应高度重视知识的积累,独立完成对学科知识网络的构建,从知识的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梳理者,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尽可能地全部梳理一次,从中发现自己的薄弱点,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强化自己的知识储备。比如,梳理语文的文言文、古诗词,英语的词汇、语法,数学的公式、定理等。梳理这些知识要以课本为主,适当参考其他资料。

高三时间紧,任务重,效率也就显得特别重要。

案例四 小周感觉最苦恼的事是自己学习的效率不够高。他做了大量的习题,成绩却总不见提高。大家都说“天道酬勤”,可为什么自己明明努力了,却没有效果呢?

与高一、高二相比,高三的学习最大的特点是快节奏、高效率。为此,高三学生应该针对高三学习的特点,修正学习方法和策略,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不少高三科任老师表示,高三的学习一定要抓基础,并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在此基础上学以致用,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因为现在的高考正由知识型向能力型转化。有的同学喜欢陷入“题海战术”,觉得自己做题越多越好,却忽视了最基本的课本知识。高考所考查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和驾驭能力,所以有牢固的知识基础是非常必要的。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学习的第一步就应该从巩固课本知识做起。

第12篇

第一轮复习 夯实基础,建立知识网络结构

这个阶段是高三复习用时比较多,也是较为花费大力气的阶段,切不可走马观花,掉以轻心,这是整个高三复习阶段的重要时期。这一轮复习要解决的问题是:1、对于课本上的每一定义、定理、公式都要熟透于心,理解它的本质、变化及应用。2、对于课本的典型问题,既要掌握解答方法,又要思考它的变形、拓展,还应当注意它的应用。3、知识网络的形成,解题小结论的的提炼,一些解题漏洞的防范,解题思考方式的总结。

这一轮复习,要以考纲为中心、教材为主、结合资料。这一阶段的训练以通法通性题为主,课外训练以选择和填空为主要训练方向,力争解决学生在选择和填空的速度与准确性不高的问题,对偏题、怪题进行大胆删减,使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第二轮复习 专题过关 提升重点知识综合能力

在第一轮复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常用技巧、思想方法进行性针对性地复习,更能提高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这一阶段,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应试技巧,不重视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主要对“三角函数、概率统计、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数列与不等式、导数及其应用”六大板块进行复习,尤其应重点放在“三角函数、数列、概率统计、立体几何(理科向量法)”。一般来说,试题这部分考查比较平和,要求大多数考生能过关。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数形结合法、分类讨论法、换元法”等方法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第三轮复习 综合模拟 训练考试应对能力

在前两轮复习的基础上,为了增强数学备考的针对性和应试功能,做一定量的高考模拟试题是必要的,也是十分有效的。该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1、强化知识的综合性和交汇性,巩固方法的选择性和灵活性。2、检查复习的知识疏漏点和解题易错点,探索解题的规律。3、检验知识网络的生成过程。4、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在解答一些高考真题和新颖的模拟试题时的工具性。

这一轮复习以模拟试卷为主,一定要注意试卷的仿真性,以近三年本省的试题为主要选择,把握好试卷的难度和梯度,掌握好考试时间的分配,包括答题卡的涂填,考试用具的要求,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转贴于

考前一个月内,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重视对选择题、填空题的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是整份试卷的基础,这部分试题得分高低,直接决定了整套试卷的基础分,它的分值占全卷的1/3,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这部分的训练中,以又快又对地找出答案为目的,教会学生用数形结合、特殊值法、排除法等技巧找答案,节省时间,切忌“小题大做”。对艺体类考生的文化课辅导,更应以此为主攻方向。从近几年高考实际看,选择填空题难度不大,得满分的不少。因此,给我们增强了信心。

2、加强解答题前四题的训练。前四题分别以重点考查“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题目难度以中等为主。要求学生尽可能得到全分,其中立体几何应以向量法(理科)求解为主,虽然解题相对花时间多一些,但是方法简单,思路单一,学生能掌握,易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