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00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西方情人节的来历,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情人节又叫圣瓦伦丁节或圣华伦泰节,即每年的2月14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
2、瓦伦丁是最早的基督徒之一,那个时代做一名基督徒意味着危险和死亡。为掩护其他殉教者,瓦沦丁被抓住,投入了监牢。在那里他治愈了典狱长女儿失明的双眼。当暴君听到着一奇迹时,他感到非常害怕,于是将瓦沦丁斩首示众。
3、在行刑的那一天早晨,瓦沦丁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情意绵绵的告别信,落款是:寄自你的瓦伦丁(FromyourValentine)。当天,盲女在他墓前种了一棵开红花的杏树,以寄托自己的情思,这一天就是2月14日。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来源:文章屋网 )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民间传说牛郎和织女当晚相会,人们进行乞巧活动。然而七夕节的来历并非仅由于神话故事形成,它还有着民间传说以外的内容。
牵牛织女
牛郎织女本是天上的星宿,即牵牛星和织女星。初秋之夜,仰望星空,可以看见贯穿南北的星带“天河”(即银河系),河西天琴座中明亮的一颗是织女星,河东天鹰座内与织女星遥遥相对的是牵牛星(又称河鼓星)。中国古代有以北斗和黄道星座定季节的做法,织女星是其中之一。古人观察织女星一年一度回到原来位置,确立七月和立秋,这时与织女星相对的牵牛星也同时出现,引起了人们注意。
牵牛、织女传说最早反映的是他们不能聚会的悲剧性恋爱主题。而牵牛织女最早引入注目,是基于以织女作为七月立秋的标志星,适逢农业尝新丰收祭。而将牵牛织女故事固定在七月七日,还有诸种因素。一是七夕作为半年祭同正月七日创世神话相联系,恰好为半年。二是汉魏时代人们把七日作为阳数,如西汉《淮南子》记七月七日剪瓜叶,《淮南万毕术》记七月七日涂守官,均以事例说明七月七日是特殊日子。
乞巧种种
牵牛织女祈求丰禳的观念引出了祈盼富贵得子的习俗。《风土记》记载:“七月七日,其夜洒扫于庭,露施几筵,设酒脯时果,散香粉于筵上,以祀河鼓、织女,言此二星神当会,守夜者咸怀私愿,或云见天汉中有奕奕白气,有光耀五色,有为征应者,便拜而愿乞富乞寿,无子乞子,唯得乞一,不得兼求,三年后言之,颇有受其祚者。”又由于织女的名称,使人联想到女工,进而乞巧。《荆楚岁时记》说七月初七夜晚,家家户户的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有的人用金、银、黄铜做成针,把瓜果等摆列在庭院中以乞巧。如果有蜘蛛在瓜果上织网,就认为是织女星神降临的显示。明确把穿针引线作为提高缝纫技艺的乞巧行为。
生豆芽、浮巧针也是乞巧的主要方式。隋杜台卿《玉烛宝典》引《淮南子》说:“丰水十仞,金针投之,即见其形,乃有旧事。”可知汉代已有以针在水中形状占卜的习俗。小针在水面因表面张力加上水面晒时表面有尘土,可以浮在水面,投射到盆底成各种图形。豆芽菜最初被用来乞子。前引《风土记》可知,民间有七夕乞子风俗。《东京梦华录・七夕》说,开封“以绿豆、小豆、小麦,于瓷器内以水浸之,生芽数寸,以红蓝彩缕束之,谓之‘种生’”。种生表达的是得子得富的生殖崇拜观念。
冯骥才:七夕应为中国爱情节
不少人都习惯将七夕称为“中国情人节”。但民俗专家表示,七夕节不是“中国情人节”,而是“中国爱情节”。
中国民协主席冯骥才说,牛郎和织女都是“已婚人士”,而且还有了孩子,七夕节表达的是已婚男女之间“不离不弃”“白头偕老”“忠贞不渝”的一种情感,恪守的是双方对爱的承诺,不是表达婚前情人或恋人的情感,这是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两种感情。因而,将七夕与西方的情人节联系起来是一种片面认识。
关键词:中西方; 节日文化; 比较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09-0000-01
节日是指一年中被赋予特殊社会文化意义并穿插于日常之间的日子,是人们丰富多彩生活的集中展现,是各地区、民族、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的总结和延伸。节日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中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节日。
一、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不同点
1、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起源不同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与人文文化有关,西方传统节日主要与宗教文化相关。中国传统节日最初的雏形是一些祭祀的日子。人们在春种、夏长、秋收、冬藏的过程中认识到自然地变化规律,总结出时令。将一年中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进行归纳排序,便形成了岁时节令。岁时节令不仅指导了我国古代农业,而且深深融入我国民族风俗习惯和文化之中,有的节气还成了民间重要节日。如:元旦、立春等。节日活动的目的都与农事生产直接相关。人们通过农闲时的这些欢庆活动,祭祀日月星辰,庆祝五谷丰登,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与中国传统节日相比,西方的传统节日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在西方,人类社会早期的节日活动也具有企盼丰收的性质。自从欧洲大陆被基督教文明侵染后,西方基本所有的影响重大的传统节日都与基督教有关。在这些节日中,圣诞节、复活节和主显节是基督教三大节日。这些节日,有的是信徒自发形成的,有的是教会规定的,几乎贯穿一年的始终。随着基督教跨文明的普世化和欧洲移民向世界各大洲的播散,这些节日大多成为了世界性的节日。
2、 中西方节日文化中价值取向方面的差异
中西方节日文化的差异也源于中西方的不同价值取向:礼仪和法制。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是反映华夏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这种礼治思想从集体本位主义出发,强调个体的义务,崇尚个体服从集体,因此中国节日注重的是节庆活动中的集体参与。西方文化中的“法”,是反映西方主文化特征的核心文化,“法”是从社会成员外在行为规则中引出来的范畴。这种法治思想建立于个体本位主义基础之上。西方文化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为中心,重个人,重竞争,注重人的人格和尊严。此外,中国传统节日还注重伦理道德的传承,中国人向来讲究含蓄深沉,提倡以克制的心态发泄欢乐情绪。而西方节日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侧重于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心、友爱和亲情。西方的节日文化,十分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与个人情感的表达。风靡欧美各国的狂欢节最能淋漓尽致体现这一文化特点。
二、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的相同点
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尽管属于两种文化形态,但节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两者还是有一定程度的相似之处。
1、 中西方节日表达的愿望是相同的
在中国,春节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具凝聚力的一个节日。春节为一年之始,民间俗称“过年”。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做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
同样的,圣诞节也是西方国家中一年最重要的节日。圣诞的来源据说是为了纪念救世主耶稣的降生。由于圣经记载耶稣生于夜间,故传统称12月24日夜为“圣诞夜”或“平安夜”,正像中国人过春节吃年夜饭一样,西方人过圣诞节也很注重全家人聚会,围坐在圣诞树下,共进美餐,并齐唱圣诞歌,祈求幸福。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显示出中西方的传统节日都体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之情,以及追求幸福的美好愿望。
2、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生命的崇敬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两者合二为一,成为清明节。清明节有祭祖扫墓、踏青、插柳的习俗,还开展放风筝、荡秋千等活动。
西方人的鬼节是万圣节。关于万圣节的由来,最普遍的版本是源于基督诞生前的古西欧国家,主要包括爱尔兰、苏格兰和威尔士。这几处古西欧人的新年在十一月一日,新年前夜,古西欧人让年轻人集队,戴着各种怪异的面具,拎着刻好的萝卜灯游走于村落间。这在当时实则为一种秋收的庆典。也有人说是“鬼节”,传说当年死去的人,灵魂会在万圣节的前夜造访人世,据说人们应当让造访的鬼魂看到圆满的收成并对鬼魂呈现出丰盛的款待。
中国的清明节极具纪念的功效,主要是表达对逝者的悼念和追怀。它体现着中国传统思维中的“死而不朽”的价值观,生命并不仅仅局限于生物学上的延续,更重要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延续。而西方的万圣节也是对生命的一种崇敬和对逝者的缅怀。
3、 中西方节日都表达了对永恒爱情的向往
中国古老的七夕节,是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主义色彩的节日,称为中国传统的“情人节”。“七夕节”的意义,更多的是女性祈求美好的生活。因为一则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让七夕有了爱情的成分。
而西方的情人节来历众多,说法不一。其中之一是,公元3世纪,古罗马的战事连绵不断。暴君克劳多斯强迫大批男人奔赴战场。丈夫们不愿抛妻离子,小伙子们难与情人分开,人们怨声载道。克劳多斯恼羞成怒,他不准有情人举行婚礼,甚至命令订了婚的青年解除婚约并开赴前线。罗马人崇敬的修士瓦伦丁对暴君的行为感到非常难过。当一对情侣来到神庙请求他的帮助时,瓦伦丁在神庙的祭坛前为他俩悄悄地举行了婚礼。劳多斯闻知此事后,将瓦伦丁投入地牢并将他折磨至死。朋友们把瓦伦丁安葬在圣普拉教堂,那一天是公元270年2月14日。为了纪念他,人们便将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爱是人类社会永恒的话题。中西方文化中对爱情忠贞的信念都在节日中得到了应验和传播。
三、结束语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世界文化也逐渐融合在一起,因此对比研究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比,可以透彻地了解中西方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了解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内在价值,使跨文化交际能够更加顺畅地进行。同时,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传统节日文化。一方面要接受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这一事实,借鉴西方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不能盲目地崇洋,要牢记和弘扬我们自己的传统节日文化,让中西方传统节日文化在交流中一起得到发展和传播,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参考文献
[1] 方泽庆.《中西传统节日文化的比较》[D].山东大学,2008.
[2] 高钰.《浅谈中西方节日文化对比》[M].新西部,2010.
[3] 乐佳妮.《从中西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差异》[J].工会博览・理论研究,2009.
[4] 李景光.《浅析中西方节日的文化渊源及演变发展趋势》[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9.
[5] 李蜜.《中西方重大节日对比研究》[J].岳阳纸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
[6] 林丹.《从中西方节日对比中透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J].安徽文学,2010.
是啊,浪漫,一个唯美的字眼,一个让人有着无限遐想与期待的词语,一个可以用无数种方式演绎出的美好情怀。就在这一天――2月14日,在这个似乎是为浪漫“量身定制”的日子里,让我们放飞爱的翅膀,以“纯爱”的名义,选择最“老土”的方式,诠释一次最浪漫的“浪漫”――
为你的爱人,写一封情书……
2月14日,西方的情人节,一个专门为相爱的人“准备”的节日。虽然对于情人节来历的传说有着各种各样、众说纷纭的版本,但情人之间的柔情蜜意却是永恒不变的。
在这一年中最浪漫的日子里,或许情人们已经习惯了牵手在马路上徘徊,或是坐在流淌着抒情音乐的餐厅里享用一顿爱情大餐,抑或是在电影院里吃着爆米花,看着热映电影……当然,情人节里,情人们更习惯的就是那些鲜花、红酒、巧克力……
浪漫是该如此,但浪漫绝不仅仅如此。
想起《花样年华》里梁朝伟扮演的周先生用泛黄的信纸为心爱的女人写情书,诉说自己隐忍的爱情;《瓶中信》里痴情的男人为逝去的爱人写下爱的宣言;日本著名电影《情书》最感人的一幕,是主角渡边博子在未婚夫藤井树去世不久后,在白雪积压的山上对着天空呐喊:“你好吗?你好吗?你好吗?” 在藤井树的周年祭日上,渡边博子为天国的未婚夫寄了一封情书。这是一封寄到天国的情书,这封情书永远都不会有回音,对于痴恋中的人,是多么残忍的事实……这一切,让人顿悟,若是情路一生只走一遭,为何不在这条路上多留下些爱的印记,勇敢地诉说心头的情愫。或许,情话易逝,但若将千般情爱寄素笺,必定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间。
今年情人节主打电影《海角七号》讲述的也是一个关于情书的故事,“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封寄不出去的情书,不管是寄到天涯,还是……”既然心中有爱,何不诉诸笔端?就像老舍给爱人胡e青的情书里面写的一样:“你和我手中都有一支笔,为什么不能利用它――这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小东西,把心里想说的话都写出来。” 也许现在的年轻人不屑于这种老土的抒情方式,甚至会认为如果老舍不是“条件局限”,也会用手机短信或E-mail来传情达意。
的确,电子情书充满了现代时尚的浪漫,并能以最快捷的方式传递爱情的温度。但是,在这数字化的“速食”时代,书信传情的传统方式似乎又诠释着一种更为深厚和悠远的爱恋。那种一字一句,斟酌雕刻出的情话;那种期待收到信件的焦急与甜蜜;那种可以永久珍藏的刻骨铭心的感动,对于相爱之中的恋人,何尝不是一种醉心的幸福呢?
情书,或浪漫、或唯美、或幽默、或青涩……记录的是爱情路上的点滴感动,留下的是回味悠长的甜蜜滋味。或许,爱情的结局有千百种可能,但是,彼时、彼景、彼情将永远珍藏,恒久不变。若干年之后,当我们翻开那张泛黄陈旧的信纸,浏览着纸上的字字句句,回忆着当时的人,当时的情,那番蜜意将长留心间。
爱是世间永恒的话题,无论是浮华的娱乐圈,还是严谨的学术界,总有那些爱着的人,愿意用情书这种“老土”的方式传达自己浓浓的情意。那么,就让我们以情人节的名义,狠狠地爱一次,拿起手中的笔,告诉你深爱的人――我爱你!
情书之求爱上上签
配方分析:热切度50% 甜蜜度30% 感情未知度20%
疗效:解疑释惑
坦诚务实――老舍的情书
“你父亲是佐领,我父亲只是护军;你是大学毕业,我只念了中学;你是娇小姐,而我是个粗人,我同你不般配。你要是嫁给我,就得牺牲这衣裳,起码你得能跟我过穷日子,天天吃窝头。你要想像个阔太太似的天天坐汽车,我给你做跟包,那都不可能……我不能像外国人似的,在外面把老婆捧得老高,回家就一顿打……我不会欺负你,更不会打你,可我也不会像有些外国男人那样,给你提着小伞,让你挺神气地在前头走,我在后头伺候你。”
老舍在33岁时已是文坛名家,尚未成婚的他在朋友的介绍下,认识了和自己性格爱好相似的胡e青,少女时代的胡e青手巧,爱做衣服,当朋友告诉老舍,胡e青每天都换一身衣服时,老舍赶忙写下了这封情书。不知道胡小姐当时看到这封情书时,是会被将来“过穷日子,吃窝窝头”的生活吓到还是感动于老舍的诚恳与实在。无论怎样,老舍一天一封,连续100多封情书的“攻势”还是很奏效的,否则,怎能抱得美人归?
茫然无措――沈从文的情书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却慢慢地使我不同了。‘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永远不会老去,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我想到这些,我十分忧郁了。生命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用对自然倾心的眼,反观人生,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在同一人事上,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我也安慰自己过,我说:‘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数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我应当为自己庆幸……’
“三三,我希望这个信不是窘你的信。我把你当成我的神,敬重你,同时也要在一些方便上,诉说到即或是真神也很糊涂的心情,你高兴,你注意听一下,不高兴,不要那么注意吧。天下原有许多稀奇事情……都缺少能力解释到它,也不能用任何方法说明,譬如想到所爱的一个人的时候,血就流走得快了许多,全身就发热作寒,听到旁人提到这人的名字,就似乎又十分害怕,又十分快乐。究竟为什么原因,任何书上提到的都说不清楚,然而任何书上也总时常提到。‘爱’解作一种病的名称,是一个法国心理学者的发明,那病的现象,大致就是上述所及的。
“你是还没有害过这种病的人,所以你不知道它如何厉害。有些人永远不害这种病,正如有些人永远不患麻疹、伤寒,所以还不大相信伤寒病使人发狂的事情。三三,你能不害这种病,同时不理解别人害这种病,也真是一种幸福。因为这病是与童心成为仇敌的,我愿意你是一个小孩子,真不必明白这些事。不过你却可以明白另一个爱你而害着这难受的病的痛苦的人,在任何情形下,却总想不到是要窘你的。我现在,并且也没有什么痛苦了,我很安静,我似乎为爱你而活着的,故只想怎么样好好地来生活。假使当真时间一晃就是十年,你那时或者还是眼前一样,或者已做了某某大学的一个教授,或者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业已成了许多小孩子的母亲,我们见到时,那真是有意思的事。任何一个作品上,以及任何一个世界名作作者的传记上,最动人的一章,总是那人与人纠纷藤葛的一章。许多诗是专为这点热情的指使而写出的,许多动人的诗,所写的就是这些事,我们能欣赏那些东西,为那些东西而感动,却照例轻视到自己,以及别人因受自己影响而发生传奇的行为,这个事好像不大公平。因为这个理由,天将不许你长是小孩子。‘自然’使苹果由青而黄,也一定使你在适当的时间里转成一个大人。三三,到你觉得你已经不是小孩子,愿意作大人时,我倒极希望知道你那时在什么地方做些什么事,有些什么感想。萑苇是易折的,磐石是难动的,我的生命等于萑苇,爱你的心希望它能如磐石。
……
“三三,莫生我的气,许我在梦里,用嘴吻你的脚,我的自卑处,是觉得如一个奴隶蹲到地下用嘴接近你的脚,也近于十分亵渎了你的……”
秀外慧中的张兆和身后不乏众多追求者,她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众多追求者中,张兆和的二姐张允和取笑沈从文大约只能排为“癞蛤蟆第十三号”。自卑木讷的沈从文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便挥发自己的才情,用煽情的文字向心爱之人表白。
情书之浪漫攻势
配方分析:浪漫情怀60% 深情度20% 甜蜜度20%
疗效: 沁人心脾
款款深情――爱因斯坦的情书
“我亲爱的玛加丽塔:我不能接到你的信,你无法收到我的函,我们不能了解彼此的近况。我一直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尽管人们都称赞我聪明睿智,但我对此却束手无策。目前,我开始阅读一本有关魔法和预测的书。它使我确信,冥冥之中有魔鬼夹在我们中间,弄丢了我们的鱼雁传书。但愿在家乡宜人的风光中,你能过上称心如意的生活。我一切都好,工作非常顺利。我躺在沙发上,叼着你送的烟斗,如水夜色中,我用你心爱的铅笔奋笔疾书。祝一切好!吻你!你的A・E”
如果不是“证据确凿”,谁会相信,这封只言片语中流露款款深情的情书,是出自严谨、不苟言笑的科学泰斗――爱因斯坦之手。看来,在爱情的巨大魔力之下,即使是蜚声世界的物理学大师也只能“束手就擒”,显露出自己柔情似水的一面。虽然,这个在科学泰斗爱因斯坦和美女间谍玛加丽塔之间发生的爱情故事最终以遗憾告终,但这封情意绵绵的情书,却永久地停留在那个美好的时刻,记载着属于两个人的甜蜜。
真挚热切――梁实秋的情书
“小娃,我的爱:……我不像热锅上的蚂蚁了,我像是泄了气的皮球!满腔欢喜准备回去与你相聚,突然知道又要延期,这打击实在太大,而且没有人同情!我越来越觉得只有你一个人是我的知音!任何其他的地方不能给我温暖。爱,我现在只有忍耐,尽量利用空闲写一点东西,打发掉这难以忍耐的时光。希望你也善自珍摄,千万保重,一切谨慎小心,至要至要。我最不放心的是你一个人在家里,晚上有人陪不好,没人陪也不好,我挂念极了!爱人,邮差现在还没来,急于出去寄信,下午再写。你的人,秋”
在发妻程季淑去世两年以后,梁实秋认识了比他小将近三十岁的台湾歌星韩菁清,对她一见倾心,陷入情网。在追求韩菁清的过程中,梁实秋写了上千封情书,有时一天竟要写三封之多。旁观者看来,上千封情书的数量实在不少,但对于那些热恋中的人,相信再多的文字都不能吐露那份厚重甜蜜的情怀。
情书之爱情麻辣烫
配方分析:热切度50% 肉麻度50%
疗效:醉人心扉
激情肉麻――韦唯的情书
“我们搂得这样紧,把我们的肉体和灵魂都融成了一体,两颗心像一颗心那样跳着,你的亲吻像雨点一样飞向我的脸……”
这封韦唯写给迈克尔的情书虽然肉麻,但却是两人感情最真实的写照,这封情书曾被登在韦唯与迈克尔合写的书中,并制成中英文版本。虽然两人现在情已逝,但共同的感情、美好的回忆将会与这封情书一样,永远封存在彼此的心底。
情书之“革命”情怀
配方分析:“革命”情怀60% 深情度20% 甜蜜度20%
疗效:促人进取
情书之遗情书
配方分析:无奈40% 追情30% 祝福20% 反思10%
疗效:追忆往昔
追思怀旧――潘虹的情书
“我们是两艘没有洗去风尘的船,在漫长的航行中寻找着自己的港湾,我们不期而遇。于是,靠近,相互致意。片刻的停顿、休憩后,我们又只好缓缓地擦肩而过,你有你的方向,我有我的航程。”
我们能够体会到潘虹书写之时的无奈情怀,更能看到潘虹对待逝去感情的理性,毕竟,拥有过、爱过、美好过。足矣。
一往情深――韦莲司的情书
“好几次你问我,是不是生了你的气?这似乎是个奇怪的问题,我是永远不会跟你生气的,有时只是现实的情形让我伤心,这就是生活,对不对……你觉得要是我结婚,你就能从责任及负担中解脱出来,而不知道(我从未)要你感觉有任何责任和负担。想到这点,也让我伤心。我没有要和你结婚……恐怕,我是不会为了讨你欢心而去和别人结婚的……”
从这封信里,我们可以看出对不能和韦莲司结婚带有一些歉意,而韦莲司那句“我是不会为了讨你欢心而去跟别人结婚的”也将神伤心碎之情表露无遗。最后,痴情的韦莲司选择了不婚,一生不改对的一往情深。
情书之温情感人
配方分析:深情度60% 甜蜜度30% 浪漫情怀10%
疗效:动人肺腑
暖意融融――张茜的情书
“这只茶杯是Dicky(张卫健的英文名)十年前送给我的,我一直好好保管,现在是适当时候回送给他。借这个机会,我想跟他说,他所付出的努力没有白费,成果正在眼前。在信里,我十分感激他对我的支持及无微不至的爱护,从来没有半句怨言,令我每天都犹如生活在他的怀抱内。我非常幸运能当他的妻子,这是我一辈子做得十分对的选择。”
在电影《夺标》的首映式上,主演张卫健的太太张茜为老公送上一个茶杯和一封信。张茜的一番话令在场的人为之动容,张卫健更是感动得泪流满面,激动地将妻子拥入怀中。浪漫就是这样随时随地发生的,为结婚多年的爱人送上一封炙热的情书,便会为平淡的生活增添无限的激情与暖意。
感人至深――文章的情书
“我最最最至爱的马老师,提笔时心中十分紧张,因为不知道今晚你是否能捧奖杯。我跟组委会讲如果没有得奖,就把这张纸撕了。可但凡有幸得此殊荣,就请主持人声情并茂地读一下这些文字。
“宝贝:首先是祝贺,不管是否得奖,能够提名,也是一种认可,在此时刻,我没能在你身边与你一起分享,深感遗憾。不过,你也并不孤单,我们家的小成员她在陪着你,你应该有些许安慰。
“亲爱的,2008年你给我太多惊喜,因为我要转换多个角色,但现在我好像多了一个角色――影后的丈夫。说起匹配,我应该是影帝才对,可是在现阶段,我似乎没有能力完成这个任务,惭愧。但我愿意做一个成功女人背后的男人。在你的光环下囤积力量,蓄势待发,以你为榜样,努力奋斗,来年,也争取到长春一搏。
“孩儿他妈,你是我和宝宝的骄傲。我爱你!
“最后是感谢,感谢各位评委对伊俐的厚爱。谢谢,非常感谢!”
在第九届中国长春电影节上,有孕在身的马伊俐荣获最佳女主角,老公文章送上的一封情书,令马伊俐喜极而泣,感动全场。这封被网友誉为“2008年最感人”的情书羡煞无数人。如今已荣升父母的文章和马伊俐继续着他们的幸福生活,或许,这种平淡之中的温情才是最感人至深的。
情书之幽默搞怪
配方分析:搞笑度50% 浪漫情怀30% 甜蜜度20%
疗效:爱情调味剂
嬉皮幽默――王小波的情书
“你好哇,李银河。今天我诌了一首歪诗。我把它献给你。这样的歪诗实在拿不出手送人,我都有点不好意思了。
今天我感到非常烦闷
我想念你
我想起夜幕降临的时候
和你踏着星光走去
想起了灯光照着树叶的时候
踏着婆娑的灯影走去
想起了欲语又塞的时候
和你在一起
你是我的战友
因此我想念你
当我跨过沉沦的一切
向着永恒开战的时候
你是我的军旗
过去和你在一块儿的时候我很麻木。我有点两重人格,冷漠都是表面上,嬉皮也是表面上的。承认了这个非常不好意思。内里呢,很幼稚和傻气。啊哈,想起来你从来也不把你写的诗拿给我看,你也有双重人格呢。萧伯纳的剧本《匹克梅梁》里有一段精彩的对话把这个问题说得很清楚:
息金斯:杜特立尔,你是坏蛋还是傻瓜?
【关键词】手机媒体;传统文化;议程设置
一、手机媒体的基本传播特性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 [1]随着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其功能也不断推陈出新,手机媒体的功能在发展过程中出现较为明显的几类传播特征。
(一)传播渠道多样化与便捷化,带来新视听体验
根据国家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于2014年1月16日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手机网民用户已达5亿,较以往用户总数有巨幅增长,越来越多的手机网民选择手机作为链接网络的平台,体验更新迅速的手机媒体各项功能,感受手机媒体传播渠道的多样化与便捷化。
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谈及“媒介即人的延伸”。该观点在手机媒体高速发展的今天,得到了新的印证。随着手机媒体跨媒体化的多样功能的研发成功,广大手机用户只需用手指指尖轻碰触手机屏幕,便可享受多样化与便捷化的手机功能服务。由此,受众亦可体验多种媒介新体验。例如手机微博,带给受众“心情便签”体验,这种可以融入音乐、图片、视频的新视听体验,还能得到其它网友关注的回应。此外,随着手机屏幕尺寸的逐步扩大,越来越多的手机游戏亦为受众带来时尚、炫目、高清的视觉观感,这都是以往手机媒介所不能媲美的。
(二)具移动实时性,能够随时随地实现即时传播
基于移动网络传播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今手机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收看电视节目。观看手机电视节目过程中所产生的流量费用,则由相关运营商收取。随着手机电视业务市场的扩大,不少手机用户通过手机即可收看电视节目,这对一些忠实球迷而言更是有了不同视听体验。因为传统观看球赛的方式只能是通过电视或电脑,观看的地点大都较为固定和封闭,而手机电视则实现了随时随地、即时移动收看电视节目的功能。
此外,在一些事故突发现场,人们可通过手机微博即时将现场图片和信息快速发送出去,第一时间将事故现场信息传递给外界,以便及时获得帮助。例如发生在2011年7月23日的“温州动车事故”现场,事故发生四分钟后就有一人通过手机微博第一条求助信息,这比国内媒体在互联网上报道事故信息早了两个多小时。与此同时,“23日当晚,身在事故现场的一些微博用户不断更新关于现场的种种图片、文字信息,短时间内,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迅速以图文并茂的全透明方式在全国民众面前得以展现”。[2]
(三)个性化传播方式,调动广大受众的参与热情
不同媒介的使用,会带来不同的媒介使用依存症状,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病理现象。以往,人们更多的是对电视或网络过度沉迷而由此产生相关“媒介依存症”。而今,随着手机用户人数的迅速增长,许多手机网民也在不知不觉间患上“手机媒介依存症”。手机体积小巧,资源丰富,功能齐全。人们可把手机装在口袋里或拿在手上,随时随地便拥有了一台“移动掌中宝”。
通过手机媒体传播的信息,尤其是文本语言方面更贴近网络文本语言的后现代性,例如“淘宝体”、“凡客体”、“元芳体”等时髦网络语言文体都被发挥得淋漓尽致。当前,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图片或文字、视频信息到QQ空间或“人人网页”上时,还可同时间自己的“地点定位”信息。如此,网页版上的信息就会出现的地点位置。这种消息方式,符合年轻人追去时尚、彰显自我个性的特性,尤其受到年轻人的喜爱。
二、借力手机新媒体,有效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当前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手机媒体已成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新兴媒介,成为一个有效引导社会舆论的新平台。借力手机新媒体传播渠道,可为有效地宣传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同时这也和时代精神的要求相契合。
“一个不善于研究和总结本土艺术与文化的民族,不可能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甚至不可能很好地吸收其他民族的艺术及文化经验,因为它缺少立足的根基。”[3]中国乃文化大国,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以往单靠传统媒体向广大受众宣传经典文化的效果较为有限。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能够实现对多种媒介资源的整合和创新,从而衍生出多种具备手机媒体传播特性的媒介新形式。这些媒介新形势,更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因而在宣传传统文化方面也更具传播优势。
(一)手机微博
手机微博可以在发心情文字的同时图片或音视频。并且,皆可转发、分享自己感兴趣的话题。稍有不同的就是,二者的上网终端有所区别,媒介体验也不尽一致。但无可置疑的是,无论是手机微博还是电脑网页微博,都具备碎片化文本语言特征,且这种特征已经被广大受众所接受。这种独特的语言行为方式,当和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后会产生一种独特效果,使广大年轻人对传统文化越发感兴趣。
手机网民通过手机微博开展“微拜年”活动,这一行为方式即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的践行。微博发拜年信息,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的节庆祝福,这一行为方式除了具有一定的文化仪式感,还和新媒介传播特色密切相关。除了过年之外,不少微博网页还会在一些传统节假日开辟“节庆专题”,提醒广大用户不忘在节庆假日给亲朋好友传递祝福。例如,以往中国传统的“七夕情人节”在网络上的受关注程度远不如国外的“2?14情人节”受关注程度高,但如今不少微博官网主页都会大力宣传具有浓郁中国特色“七夕情人节”。宣传方式包括组织网友参加七夕相亲派对活动,鼓励网友通过手中微博接力传递爱的祝福等等。此外,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节日,手机网民也可直接通过手机微博参与相关的线上线下互动。可见,手机微博对宣传传统文化方面开辟了独特新路径,且这种路径易获得广大受众认可。
(二)手机游戏
一部由好莱坞出品的《功夫熊猫》动画电影将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和西方英雄主义文化宣传得淋漓尽致。可见,视频融入传统文化再向广大受众输入后,更容易被接受。
手机游戏属于手机视频的一类,当前,不少手机游戏的开发方都注重将中国传统文化资源移植入游戏场景画面和人物形象、道具装饰等方面。甚至,有的手机游戏直接套用了中国古典精粹文化中的开天地、女娲补天、远古神兽等神话故事资源。例如,《仙境OL》即是一款以上古神话为背景的2D大型玄幻类手机网游游戏。玩家只需在手机屏幕上轻划手指,便可逐渐通过该款手机游戏领略仿真的上古神话世界。通过手机游戏为受众提供一个接近和了解传统文化资源的视窗,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开发与延伸。
(三)手机音乐
目前手机音乐的类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传统的手机彩铃,彩铃业务由用户自由订制,订制时会产生一定资费或免费;二是手机用户通过手机通信终端,以WAP、WEB、APP等网络接入方式获取音乐资源。手机音乐带给广大受众以全新的视听体验,当前不少手机音乐播放器还提供手机唱K功能,支持随时随地播放、搜索、下载歌曲,提供在线音乐MV播放,甚至轻轻摇晃手机就能切换到下一首歌曲……受众携带一台小巧手机出门,随时随地可享受“微家庭影院”的视听音效,
手机音乐和传统文化的结合,在当前手机音乐市场中还较为少见。但是,具有浓郁传统文化气息的音乐铃声的正式上线,为手机音乐市场刮来一阵清新之风。例如,由上海黄嘉历史文化传播公司历经三年创作开发而出的900首中华传统文化手机音乐铃声于2011年8月成功在网络平台上线,供3G手机用户付费下载欣赏。这些歌曲目前已实现用现代工艺打造农耕时代的音响声效,(下转第464页)
(上接第462页)将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精粹融入其中,带给广大受众不同的文化视听新感受。手机音乐铃声融入了唐诗宋词、中华谜语、中华对联、中华佛教梵语等元素,让受众聆听手机音乐的同时领略经典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四)手机报
“手机报就是将纸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用户的彩信手机上,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当天报纸内容的一种信息传播业务。”[4]手机报作为新兴“数字报纸”,将传统纸媒的权威可读性与手机移动接收的便捷性优势整合到一起。手机报与其它媒介有着较大区别的是,它有着相对固定的用户群,有利于手机报及时将精彩内容传递到用户手机上,实现“点对点式”的即时传播。
传统文化的宣传不应仅仅局限于传统纸媒传播渠道,还应充分利用手机报这类新兴媒体传播渠道。例如,中国移动陕西分公司就曾于2009年春节期间,在推出《轻松国学365手机报》上增设节日特刊,为广大手机报读者用户精心打造特色民俗专刊,充分融入了“春联的来历、年的来历、压岁钱的来历、迎财神的说法”等传统民俗的专题内容。这于无形中,将“中国传统文化的清风”捎给受众的同时,还促进了手机报的订阅量,更在手机报行业中树立自己的文化宣传口碑。
三、手机媒体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策略
(一)打造语言风格审美新范式
当前,由传统媒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报道形式还较为单一,未能全方位调动起受众参与其中的积极性。手机媒体作为新媒体形态的一种,更应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充分适应新媒体时代背景,构建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范式的多重有效宣传渠道。
通过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打造语言传播审美新范式,可以利用其传播媒介的新特性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包装”。这种“包装”并非指的是增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恶搞元素,而是使中国传统文化更适应现代新兴媒体传播方式的传播,使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报道看起来更具亲和力和感染力。这便于拉近中国传统文化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在重塑其审美新范式的同时广泛调动受众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融入当前流行的“微元素”
以往,传统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时,行文大都篇幅冗长、文风平淡。而今,各种“微元素”广泛流行于新媒体网络平台,具碎片化、数字化、个性化等特性。在手机媒体方面,“微元素”的流行受到广大年轻人的追捧。从具体方面来看,“微元素”可以是单幅图片(包括摄影图片或漫画图片、动态图片)、单个音视频等等。
当前,无论是在手机微博平台,还是手机音乐、手机报等平台,皆可支持图片、视音频链接。以手机微博平台的图片博文为例,无需过多修饰,仅是一张与众不同的图片,配上少许解释性文字,就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各方关注。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报道,“裁剪”为更适应当前受众喜爱的“微文本”,更容易吸引广大受众的持续关注。
(三)增强受众的互动交流和反馈
借助手机媒体,提升中国传统文化的高效宣传,还需做到增强手机媒体和受众的互动交流。尤其还需开展调研受众对手机媒体宣传中国传统文化的反馈的调查。如此,有利于手机媒体在今后进一步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资源时,满足受众媒介内容期待和需求。具体开展措施如,在手机报板块中增添“读者留言”互动板块,增大与读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或者,在手机网络平台,发放相关电子调查问卷,如果手机微博或手机音乐受众积极填写相关调查问卷,可获得活动抽奖机会,等等。
四、结语
手机自身既是具备通信功能的重要通讯技术平台,同时还是兼具跨媒体传播功能性和可移动性的媒体平台。通过手机媒介载体传播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当前出现的一种文化趋势。它使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渠道有了新的路径,并且这种路径的互动模式、反馈机制、便捷特性较以往传播渠道更为高效。今后,如何更为有效构建手机媒体对传统文化的传播新平台,还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参考文献】
[1]陶然.全媒体时代手机媒体的现状与困境探析[J].群文天地,2012(2).
[2]任丽颖,朱峰.网民微博直播动车事故 首条微博比新闻早2小时[EB/OL].新华网,http://.cn/i/2011-07-24/15245827825.shtml
高中英语教学中,除了要培养学生学会良好的听说读写能力,还要不断扩大英语培养的范围,要加大提升高中学生英文素养的力度,让学生拥有良好的英文素养。良好的英文素养,对于高中学生更加准确理解英文的语言环境,提高学生利用英语进行对外交流的能力和水平,提高学生对于英文的审美素质,让学生逐步形成较高层次的人文修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载体是语言,运用语言的保证就是要有浓厚的文化意识。所谓英文素养,是对英语国家的文化的了解,从历史地理到风土人情,从生活方式到人文艺术,从行为艺术到价值观念,从语言本身到历史文化,从民俗习惯到社会政治形态的发展等,涵盖面非常广泛。从小学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灌输英文素质,但由于考核机制的问题,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并不多,并不广,需要教师在课堂内外潜心挖掘,多渠道多方式利用多媒体资源,完善教学手段,转变教学方法,从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的英文素养,培养高中学生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而强化国际文化交流。
一、英语教学中运用电教多媒体,提高学生英文素养
我们平常所说的多媒体,并不仅仅是指电脑,实际上,包括有: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等。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这些电视媒体,通过播放录像或观看直播节目,会让英语课堂教学更加充实,更加有趣,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课堂氛围更适合英语的学习,学生也能在和谐平等,具体真实的语境中参与英语学习,由于是直接观看录像,甚至是观看直播节目,学生就会在观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口语更流利,更地道、更活泼,也会更多地、更直接地了解现实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价值观念,从而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培养良好的英文素养。如,英语课堂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通过多媒体体观看《泰塔尼克号》原声版,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地地道道的英语,同时,大力支持和鼓励学生充分利用课外时间,通过电脑在网上查找资料,了解当地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在课外自己通过多媒体搜寻资料,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提高英文素养。
除此之外,作为英语教师,还要加强学生在课外英语学习的指导,要让学生自觉行动起来,通过广播、电台以及多媒体等进行英语学习。随着人民生活日益富裕,家家户户都能够在家里装上电视,电视上的英语教学也逐渐丰富起来。目前,适合基础英语教学的广播、电视英语节目很多,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是全文频道,不少的地方电视台也在一天的时间里安排一些电视节目。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利用现有的条件,通过电视在课外加强英语学习,从学习中提高英语知识,掌握英语表达能力,提升英文素养。另外,伴随着中国入世,随着中国日益国际化,为迎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市面上的英语教学光盘比比皆是,这些光盘大多紧扣教材内容,成为了学生学习的不错的辅导材料,通过这些形式的学习,从而扩大学生接触异国文化的范围,拓宽学生视野,在学习中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西方文化,了解中西文化的异同,学生对中西文化的鉴别能力也大大增强,学生的英文素养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
二、指导学生利用英语报刊杂志,开拓视野,提高英文素养
汉语使用的人数最多,但使用国家最多的却是英语,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使用的语言都是英语,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掌握必须的英语技能,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加大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就变得十分很必要而且重要了。所以,教师不能仅限于让学生在课堂内40分钟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在课外的学习。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教师要有意识地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给学生创设机会,指导、鼓励学生阅读各类英语报刊杂志,阅读各种类型,不同文体的英语文章,让学生在不断的课外英语学习中,强化对西方英语文化的进一步了解。
但是,这样的指导不能过于盲目,教师要在这个问题上特别用心,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学生知识结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的英语报刊杂志,让学生看得懂,学得会,用得着,难度不能太大,当然也不能太简单,总之难易要适中,要符合学生心理实际,年龄特点,认知特点。另外,在形式上不能太过于单一,要尽量选用图文并茂的,易于让学生接受的英语学习内容。内容可以不拘小节,可以是英语漫画、幽默故事、寓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可以是英语短篇小说、英语人物传记、西方国家历史地理知识、国外的风土人情等。在指导学生在阅读这些材料的时候,不能急于求成。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指导阅读学习时,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少到多。如,在高中英语课本教学中,会讲述到一些国外著名的发明家,如爱因斯坦、本杰明・弗兰克林、居里夫人等,在学习到这些内容的时候,就可以帮助学生选择一些有关这个人物的课外报刊杂志,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这些发明家,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英文素养。
三、开展多样化英语课外活动,提高学生英文素养
学习英语的目的是交往,服务于生活,将英语学习生活化,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关键。课外中学习英语交际更能体现生活化,也更能贴近生活,学生感受也更真实,能够在社会的大环境中参与,更能调动学生主动性,让学生敢于开口,勇于创新,同时,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英文素养也会大大提高。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如组织进行英语话剧表演,进行英语演讲比赛,英语口语大赛;中国人有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端午节 the Dragon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等;而英语国家也有自己的节日,如,情人节Valentine's Day,愚人节April Fool's Day,母亲节)Mother's Day,圣诞节Christmas Day等,在西方国家这些节日到来之际给学生讲解节日的来历,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还可以与学生一同办墙报,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培养动手能力的同时,也提高学生英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旭;浅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英语教学[J];中学生英语(高中版);2011年2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西方文化;文化自觉;网络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50-02
伴随着现代化的进行,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交往越来越频繁,文化的边界也变得漂移不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诸多领域在民族、国家、地区之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世界范围内的联系不断加强,人类交往的时空约束被弱化。今天的人们被暴露在一个各种文化相互交错的、互相碰撞的时代,然而参与文化交流的主体并不处于平等的地位。很明显,以英语为载体的西方文化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地位,成为毫无争议的西方霸权。西方文化无孔不入,从物质到精神方面包罗万象,几乎在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能发现西方文化的影子。这种情况冲击了各民族原有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语言文字甚至是深层的文化心理意识,尤其是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一、西方文化霸权对大学生的影响表现在方方面面
文化霸权(cultural hegemony)是一种以符号形式进行的非暴力的文化意识形态控制手段,如今指霸权国家凭借其在经济上的强势地位,将本国的物质生活方式、人生观、价值观及相关意识形态向其他国家特别是落后国进行文化渗透和扩张,进而让他国接受其思想及意识形态,以此来达到本国的战略意图和利益的国际霸权行为。文化霸权的扩张以经济、政治硬实力为基础,利用现代传媒为手段输出自己的价值观。自20世纪中叶,在全球化旗帜下,一股新的国际资本扩张力量开始出现,它建立于全世界贸易网络的早期文化结构,是殖民主义体系的继承者,由少数强有力的、欧洲的资本主义国家统治并利用其他国家居民的领土发展而来。全球化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狂暴的、充满活力的结构化过程,其中,个人、商业公司、政治组织积极重新安排与重组政治权力的领域,为自己获取竞争的优势,竞取不断稀缺的自然资源、廉价的劳动力、新兴的贸易市场和更大的利润。全球大最的媒体公司,比如,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影响巨大,这个以美国为基础的私人公司,通过跨国有线、卫星网络、因特网来生产和分配信息。他们在超过30个国家建立广播局,24小时连续的新闻播报覆盖了全世界150亿的听众。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了“文明冲突论”,他认为:“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角度,鼓吹文化中心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特别是从美国价值观优越论的立场出发,将西方的社会和文化模式视为全球普遍化的模式,认为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是高级的,其他的则是低级的,其出路和归宿将是与西方文明和价值体系认同。”[1]
在此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席卷中,年轻的大学生无力抵抗,对西方文化产生很大的好感。现实生活中,《生活大爆炸》、《绯闻女孩》、《老友记》、《实习医生格雷》、《犯罪现场》等都是大学生成为网上追求的美剧,学生从美剧中了解到西方的生活方式,对待事件的处理态度和年轻人的社交方式,在欣赏故事情节的同时不自觉地受美剧价值观的影响。美国的好莱坞在电影产业中占支配地位,随着全球化的加剧,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美国大片式的影响力,借助娱乐业西方文化铺天盖地的席卷而来,让中国的青年学生目不暇接,为其折服。现代的大学生对西方的节日也表现出非常大的热情,尤其是情人节、圣诞节,几乎成为大学生必过的节日,在商家、媒体的宣传下,显得尤为热闹和重要。相反,他们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如端午节、中秋节、甚至春节都表现得很冷淡。肯德基、麦当劳、卡拉OKKTV、桑拿浴、高尔夫球、保龄球、网球、皮尔・卡丹、XO、人头马……西方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在中国的某些阶层中风行,也成为部分青少年追逐的目标。年轻一代民族认同感被弱化,民族自信心自豪感有所丧失,并出现了盲目崇拜西方文化的倾向。西方消费思潮也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生活消费方式。一部分学生爱慕虚荣,在购买商品时都以购买外国货特别是美国货为荣,崇尚洋牌名牌,并把它作为时尚、高品位的表现,盲目攀比现象愈演愈烈。这些不顾个人消费能力的行为,加重学生的家庭负担,使人际关系世俗化,侵蚀着社会风气。
本质上,青年学生的政治观念发生改变。由于资本主义国家的强势宣传和打包出售,许多青年人不顾中国革命建设的实际及具体国情,盲目否定中国特色政治制度并对西方政治观产生了认识上的误区。学生的价值观念上西化。西方文化的渗透也对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西方个人主义思潮涌入中国,使得青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在大学生思想中已有广泛影响。这种个人至上、金钱万能、生活就是享乐的价值观对正在成长中的青年一代产生不利影响,也对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和道德观带来挑战。西方国家的文化传播也对我们国家的民族文化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淡化。
二、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
“文化自觉”一词由先生于1997年提出,一般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在历史长河与世界格局中所处地位及未来发展有充分的认识。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旧”,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大学生文化自觉是指作为一个群体的大学生对自己民族和执政党在长期历史实践中所形成的历史化和革命文化的认同和觉醒以及追求和准确把握。当今世界,国际思想文化领域交流日益增多,西方发达国家对优秀人才尽力争夺,对外文化渗透的力度不断加大,利用各种方式来传播西方国家的思想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这就需要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比较中华文华和其他文化的差异,增加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中华文化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奋斗历史,在漫长的岁月中积淀了悠久的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的力量,是纽带,在新时期是具有创造力和生命力的东西。只有深入学习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才能抵抗西方文化的侵蚀。在高校中,长期以来,我们比较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忽视了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其实,思想政治德育课和优秀的传统文化课应该相辅相成、不分薄厚的同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显性的教育活动,文化育人应该是一项隐蔽性的教育活动。文化课是艺术性的课程,它不像思想政治课那样咄咄逼人,目的性、说教性明显,容易让青少年接受教育者,不产生抵触情绪。它可以采取温和多样的方式,生动活泼地把中国文化中优秀的文学、伦理、思想与宗教等和弦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教授给学生。往往文化中的美好爱情、热爱祖国、团结奋斗、孝心勤奋等主题都会得到学生的认同,其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渗透性与感染力都比较强。也就是说,文化课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把深刻的思想艺术化,对人的全面成长和发展往往起着一种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2]也只有大量的接触到中国的优秀文化,大学生才会自觉自动地产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在与异文化的碰撞中,深刻地理解自己的优秀文化,克服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只有建立自己文化心理的防线,在面对西方文化的林林总总的时候,才能做到不惊慌、不震惊,守住自己的道德与伦理底线,也有思想武器与其对抗,经得起西方腐败思想的诱惑。
三、要健全大学生的校园网络文化
虽然大学生作为正在形成中的知识群体,其主要任务是学习、成才,但学校绝不能仅仅是课堂上系统知识的传授,在课堂之外的空闲时间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也要生动活泼地开展起来。要重视教育和娱乐功能,校园文化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是十分必要的。对大学生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的熏陶,对大学生增加人生经验、扩大知识面、加快成才步伐的影响,都是教育功能的体现。与此同时,学校还要努力做到使校园文化满足大学生的需要。校园文化是个动态系统,这种动态性决定于大学生思想活跃、价值观呈现较大的开放性,加之他们处于青春期,生命力旺盛,对新事物极为敏感,对娱乐活动感兴趣,因此,必须发挥校园文化的娱乐功能。[3]
网络是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生活设备,甚至有些学生坦言,自己一天没有网络就好像无法生存一样。所以,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一定要利用网络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不能再仅仅照搬课本知识或根据个人经验获取德育信息从而对学生进行授课。网络上有丰富的教学资源,比如,一些好人好事,感动中国、给中国正能量点赞等节目平实感人,能以非常亲切的方式给学生的思想与心灵进行洗礼。学校还可以与其他兄弟院校进行资源共享,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更新、多的德育教育内容,实现德育信息的现代性和实效性,更能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教师可以通过下载视频,有教育意义的电影、纪录片,做幻灯片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形式更具趣味性以及多样化,符合大学生心理特点和兴趣爱好。这样更容易为广大学生所接受,提高了说服力,增强了德育工作效果的影响力,可以说网络优化了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的传播方式。同时还要注意的是,校园的网络系统要很好的监管,因为网上的内容鱼龙混杂,有好的也有坏的,要尽力采用先进的技术将负面的东西屏蔽掉,让学生接触到干干净净的网络空间。教师给学生以“以学生为本”的关怀,既可以采用课下谈心的方式,也可以采用有主题的集体活动或者远程教育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和引路者。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学生也可以在网上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教师选择合适的内容教学,教学的主体都不再是一味地全盘接受,而是成为信息的主动获得者。更为重要的是,学生不再仅仅是被教育者和被接受者,他们也可以成为网上德育教育内容的者,这也正是思想政治教育双向传播的目地所在。
参考文献:
[1]方世南.全球化与文化本土化的多元并存与双向建构[J].研究,2001,(4):63
[2]文化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骆郁廷.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教学中,由于受到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课程设计的缺失以及教师教学中的忽视等原因,中华文化缺失、被忽视、被冷落,中华文化表达“失语”等境遇应引起高度重视。
(1)西方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及信息化时代的背景下,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受到猛烈冲击。大学生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一些人对西方的价值观采取支持的态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却持质疑的态度,包括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更愿意了解和获取西方文化知识。以英语为主要语种所承载的西方文化正以它的强势力量冲击和影响着大学生,从食品、服饰到节日、娱乐,都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念、文化观念、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如热衷于洋快餐、洋品牌,喜欢过西方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日,忘记了春节的味道,不清楚中秋节的来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要么知之甚少,要么不能用恰当的英语表达中国文化。在一些媒体上我们经常发现,一些英文水平很高的中国青年学者,在与西方人交往交流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使用英语来表达母语文化,显示不出来自文化古国学者所应具有的深厚文化素养和独立的文化风范,如一些学者所说,存在“中国文化失语”现象,令人堪忧。
(2)课程设计的缺失。文化和语言密不可分,文化既包含语言,又通过语言这一载体加以表现,加以传承,加以弘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就课程设置来看,为了促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了解,大量增加了目的语国家的人文、地理、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知识,如英语国家概况、英国文学史及作品选读、美国文学史与作品选读等内容,这对更好地利用语言进行跨文化学习和跨文化交流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几乎完全被忽略。笔者从四川省两所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看,发现没有设置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程。从课程设置情况看,只重视跨文化交际中对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的输入,忽视了母语文化的输出,对本国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深思。
(3)教师在教学中的忽视。英语属于语言学科,在教学观念上,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认为自己上课就是传授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而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无关。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非常重视语言形式教学,即关注语音、语法、词汇及句子成分等方面的教学,教师也比较重视英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词汇、语法等项目教学过程中的渗透,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却被忽视或认识不深,没有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于课堂教学中,忽视了中国文化的教学,使中国文化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当然一些英语专业教师自身文化素养不高或欠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缺乏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表达困难,力不从心,更谈不上将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教学中来教育感染学生。正是这一原因使学生在学习时过多地侧重英美文化的学习,忽视了中国文化,导致学生只会用英语表达英美文化,而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较低,造成交际障碍。
二、加强高校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
(1)高度重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中华民族的强大动力,是提升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既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加强对他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有着重要意义。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中小学英语教师肩负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光荣使命。作为未来的中小学英语教师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高校就必须加强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
(2)修订教学计划,完善课程设置。根据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的要求,一是在编制教学计划和实现的教学目标中,要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识和要求,强化教师的责任担当;二是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设置,如开设“中国文化概论”“中国历史概要”“中西文化比较”等课程,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建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等;三是修订教材内容,编录反映中华文化的优秀外语文章,在教材中主动导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四是修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读物,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摄取量等,以此来提升学生中华文化素养,增强语言运用能力。
(3)提升教师的中华文化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教学中。将中华文化融入课堂教学,专业教师承担着重要的使命,扮演着重要角色。既要求教师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意识,提升责任感使命感,又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研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文化底蕴的积淀。唯有此,在教学设计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才能有意识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才能将中西方文化进行跨文化的对比与分析,才能用流利的英语准确表达中华文化的内涵与魅力,从而引导学生提高对中华文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平等对待多元文化的观念和意识,更好地把握中西文化的特点和差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承和传播。
(4)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开展丰富的以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对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习得中华文化知识、提升中华文化素养、培养中华文化自觉、提高对中华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有着直接的影响。一是教师要鼓励学生广泛地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阅读和学习,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指导,推荐阅读书目和报刊杂志,鼓励学生撰写英文阅读日记或读后感。二是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座,邀请著名的文化学者介绍中国历史、文学、建筑、艺术、民俗、饮食、服饰文化,并进行中西方文化对比,提升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三是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的现实价值。中国传统节日有其特有的文化符号,与我们生活紧密相连,我们要帮助学生解读这些文化符号,实现传统节日文化历史与现实的文脉相接。四是组织开展诗词朗诵、英语演讲活动,开展中国画、书法、剪纸作品展览,开展音乐晚会、戏曲表演等蕴含传统文化元素的系列活动,在活动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五是营造学校传统文化环境,在图书馆、教学楼等重点场所张贴中国传统名言警句或悬挂书法、国画作品,对校园建筑物、道路、桥梁、湖泊命以体现中华传统文化内涵和深厚办学历史积淀的名字等,建设良好的传统文化氛围。
关键词:职业学校 英语教学 文化渗透 跨文化教育
一、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中国与世界各国交往的日益频繁,专业技术人员对外进行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不断增加,英语已经成为对外交流的世界语言。与此同时,社会需要大量能熟练掌握英语语言能力的技术人员。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学校要培养出既懂专业技术知识,又懂一定英语交际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以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
可是,在我国以往的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容易意识到母语对英语学习的干扰,却忽视了社会文化因素的干扰。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仅仅是单纯的"为学语言而学语言"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注重学生的语言形式是否正确,读得是否流畅,培养的只是纯语言能力,较少注意结合语言使用的场合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对文化教学没有给予足够重视。语言的学习只有与文化结合在一起,才有生命力,才有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开展文化教学就语言学习而言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二、职业学校学生与英语教学的现状分析
中职生是这样一群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初中老师"放弃"的对象,由于从小教育与生长环境的影响,造成其行为习惯差,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差的"三差"结果。至于英语,他们普遍没有兴趣,英语基础差,英语学习压力大。他们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没有打好基础,很多学生在刚接触到英语时,由于贪玩,懒惰,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以致基础没打好,越学越差,到后面干脆就全部放弃了。据许多职校的学生说,他们初中的英语课不是睡觉就是聊天,或是做其他无关的事情,几乎都是混过来的。而传统的灌输教学方式以及枯燥的英语教学环境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中职学校英语的教学质量,最终影响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可以说,他们是九年义务制教育的"牺牲品"。
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的意义
(一)英语跨文化教育可以提高职校学生自身文化素养
如今,许多外来事物在这些90后的职校生眼中具有不可抵档的魅力。更由于平日生活中缺乏对本国时事的关注,造成爱国热情减退,民族意识薄弱,传统文化素质偏差的结果。英语文化知识的传授能使这些孩子打开眼界,帮助他们了解到外面的世界原来是那样多姿多彩和不同寻常。通过点点滴滴文化知识的渗透,慢慢培养起这些想开眼界、见世面的好奇的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并逐步培养起他们的世界意识和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因此,职高英语教学,要从介绍英语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开始,逐渐更多地涉及他们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人文地理、民俗生活等。让学生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过程。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运用该门语言的能力和自身文化素养性的加深。
(二)英语跨文化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职校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青少年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很强,要充分启发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教学过程中只讲教材的枯燥乏味的英语课,势必会让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产生厌烦情绪。西方的许多文化背景与神话小故事,其实赋予了许多神秘的异国色彩,适当渗透与学生身边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有益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思想理念,领略到风格不同的异域文化风情,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风俗习惯,从而引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三)英语跨文化教育可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文化是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而语言则是人类非凡的语言能力通过后天社会语言环境的触发而习得的一套知识系统。实践证明:文化背景知识越丰富,学习质量就越高。
四、职业学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方法的探索
那么,怎么样的传授方法才能让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渗透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
(一)提高职高英语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
实施跨文化教育的核心在课堂,关键在教师。学生学习过程的语言输入和文化输入主要依靠英语教材,依靠英语课堂,更依靠英语教师的传授。因此英语教师的英语文化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就更应该全面发展,身心健康,思想宽广,知识渊博,有组织实践能力,能运用好的教学方法施教,有从事教学科研的能力,能不断创造优良的教学成果。只有高素质的英语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二)从教材中寻求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同步传授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认真处理好教材,结合教材内容将日常生活交际中的中西文化差异进行归纳总结和对比,找出影响语言有效传递的文化部分融于自己的课堂教学中。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教学,努力做到将两者同步传授给学生。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还能使学生更容易记下需要掌握的英语知识。
(三)从日常行为生活中进行英语文化知识传授
平时,笔者常听到学生称呼我为”Teacher Zhou"(周老师),其实这是不符合英美人习惯的。所以每当我遇到这种情况时,就立刻纠正他们的这一错误说法,告诉他们在英语中,”teacher”不能用于称呼。那么怎么来称呼老师才符合英语习惯呢?一般来说,英美人称呼男老师为”Sir”,女教师为”Miss”。时间久了,学生们就慢慢习惯称呼我为”Miss Zhou “,而不是”Teacher Zhou”。再如在学习有关水果的词汇时,我让学生用水果学做水果色拉这一西方特色的菜,学生不仅学会运用所学的单词和句子,也了解了西方的饮食习惯及西餐厅的基本礼仪。
(四)通过本国传统历史文化看西方传统文化
除中国和英语国家共同的节日(如New Year's Day)外,双方还各有自己独特的节日,中国有the Spring Festival, the Dragon Festival, Mid-Autumn Day等,英语国家有Valentine's Day(情人节),Easter( 复活节), April Fool's Day(愚人节),Mother's Day(母亲节),Thanks Giving D ay(感恩节)和Christmas Day(圣诞节)等。所以当圣诞节到来时我就让学生收集有关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节日前的准备、圣诞大餐、圣诞礼物等方面的知识 ,让学生在圣诞节当天拿到课堂上进行交流,并让学生在互联网上观看其他地方过圣诞节的盛况,让学生充分感受节日气氛,体会异域文化风情,与此同时还筹备了一场Christmas Party,准备了一些小玩具当作圣诞礼物,如Christmas Father(圣诞老人), Christmas tree(圣诞树)等等,然后我就给学生讲了有关Christmas和它的来历以及目前英语国家在这方面的习俗。
将语言与文化同步进行,不仅增添了学习情趣;加深了对语言的记忆;了解了异国风情;母语、英语互不干扰,且真正起到融会贯通,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拓宽学生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在课堂中融入歌曲,歌曲常常能反映一个民族的心声、人们的喜怒哀乐,能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文化风格。鼓励他们积极参加演剧。从演剧的反复排练中切身地体会外国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和行为。也可以搞化装晚会,使学生感受外国文化的氛围,置身于异国文化的生活中。
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可以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可见,外语教学只传授语言知识是不够的,笔者认为在英语语言教学的同时有必要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参考文献:
[1]陈文萍.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渗透刍议[J].校园英语,2012年第6期
[2]李良红.论英语教育中的文化渗透[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 高校思政课 教学研究
文化是我们的民族之根,是我们的民族之魂。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正是中华民族核心灵魂的体现,正是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使得中华民族在时代的发展长河中可以屹立几千年而不倒。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美丑,使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1]。对于国家和社会培养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的现状
(一)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尚浅。
中华民族在5000 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是值得全体中华儿女为之骄傲的,也是我们承载接续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制约着今天的中国人[2]。然而,从现实情况看,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令人不太满意。调查发现只有极少数的大学生知道儒家、佛家、道家并能够区分三者的观点,某些学生不能完整地描述三大家的基本观点。对于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中国四大名著,只有很少的学生非常熟悉内容,大多数学生大概知道内容,有的甚至没有看过书籍,就看过一两部影视作品等。因此,他们很难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毋庸置疑,从总体上来说,当代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程度尚浅是不争的事实。
(二)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不到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然能够传承到现在,就说明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具有超时代的价值。但是,当代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了解多少呢?通过相关调查可以发现,某些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现实生活脱节,已经过时了。他们体会不到中华传统文化对身心发展甚至人生规划的一个积极的影响,看不到中华传统文化对今天的生活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看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潜在价值。目前,某些大学生崇拜的不再是古代著名的思想家,而是现代比较流行的歌星、明星和影星等。他们的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首先是把经济利益放在第一位;科学家、教育家和医生等已经不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他们奋斗的目标是哪些职业能够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三)一些大学生缺乏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某些大学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普遍认同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也表示愿意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但是在实践的学习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也不高。他们大多数人喜欢浏览时尚杂志、韩剧美国大片等,很少有人主动阅读中华传统人文经典或者文史哲类书籍。根据相关调查发现,大学生在大学阶段能够真正读完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人数非常之少。西方的许多节日以迅猛的速度和超高的普及率走进国人的生活,再加上商家的推波助澜,一些大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对许多洋节如情人节、圣诞节等的来历、习俗如数家珍,而对于中国一些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却知之甚少。由于受到美日韩等西方文化的冲击,部分大学生更热衷于追捧新鲜时尚的外来文化,缺乏传承和弘扬优秀文化的责任感,造成传统文化意识的淡薄[3]。
二、一些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程度不容乐观的重要原因
(一)一些高校对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忽视。
在社会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高校的主要教学目标就是就业率,因此在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上,不可避免地“因需施教”,只注重专业课程的拓展加深,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一些高校并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未引起重视,甚至有的高校没有开设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如此培养出的人才,虽然具有一定学科的专长,能够较好地融入现代社会庞大的有机体,适应高速运转的社会运行要求。但是,这样的人才是不完整的,缺少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的底蕴。虽然不能即刻明显地暴露出弊端,但是长时间下去,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弊端[4]。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身修养,在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某些大学生往往只关注前者,认为更加务实,自觉忽略后者。
(二)思政课教师传统的理论灌输模式。
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知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思想等内容。因此,在思想理论课教学中,无论是教学目的,还是教学内容,都必须重视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融合[5]。高校思政课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既要考虑社会的需求,又要考虑学生的接受状况。但目前一些高校思政课教师年级较轻,缺乏教学经验,对传统文化和理论课的学习不够,很少进行教学手段的创新,多以照本宣科和灌输式方式进行教学,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加上学生态度不端正、学习热情低,上课无精打采,提不起兴趣,只是为了获得学分好顺利毕业。让这样一门与时展紧密相连、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的学科成为摆设,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三)多元化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冲击。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紧密,文化多元化已成为一种现状。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趁机向发展中国家兜售自己的价值标准、意识形态等。多元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冲击,影响了一些大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大学生思想不成熟,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看问题不够全面,再加上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产品充斥大学校园中,如图书、音像制品和报刊等。久而久之,某些意志薄弱的大学生开始对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等由最初的好奇到盲目崇拜,怀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的价值观念,这也就意味着对大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面临新的挑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极大地提升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同时伴随一些问题的出现。如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的理念,使一些大学生在学校里选修科目时对于他们认为是无用的,根本就不会学。加上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面临各方面的竞争,考级、考证……总之,功利性的职业至上理论让某些大学生只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略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途径与方法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是弘扬和继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措施,是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高校思政教师通过学习,不断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高校思政课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而思政课教师则承担着对优秀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传承和解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开展此项教育是一项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高校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教学效果,因此需要一批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承担此项重要的教育工作。高校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思政课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并深刻领悟其内涵和蕴含的精神,不断拓宽文化视野,提高传统文化素养。其次要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比如优秀传统文化中“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即是新形势下思政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6]。高校教师要以身作则,坚守职业道德,做到道德自律,因为老师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活方式等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二)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强化教学效果。
开设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内容等方面结合传统文化的特点展开教育。思政课教师可运用故事教学法和微课、慕课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专题讲座、课堂讨论、观看录像等形式增强教学感染力,强化教学效果。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搜集一些简单、深刻,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故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授给学生,除传统“讲”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有关优秀传统文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等。如此通过视觉方面的刺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亲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社会实践是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学生通过亲身参与的实践接受新知,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领悟。在思政的实践教学课上,教师可依据高校大学生的特点,依托学生处、院团委、社团等在重大传统节日或纪念日开展一些既喜闻乐见,又具有一定文化层次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大学生切身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些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百家讲坛、传统文化艺术展览、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实践体验活动,使大学生从中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思政课老师可以结合文化保护传承与区域特色文化等实际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真正感受传统优秀文化的独特之处。文化馆、名人故居、历史博物馆、历史文化遗址等都可以作为高校大学生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场所。
(四)搭建传统文化的网络教育平台,使其润物细无声滋养学生的心灵。
网络教育平台是新媒体时代重要的教育方式,它具有与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高校思政课除了重视课堂教学外,还应重视网络教学。建立和完善校园网络,使网络成为传播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教育平台。思政课教师可以搭建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思政教育专题网站,将传统文化放置在微信、微博、博客等新时空语境下,把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现代数字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如开设传统优秀文化论坛、制作数字化文化遗产传播视频等,通过这些举措,调动大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使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润物细无声地净化学生的心灵。
四、结语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时,应与学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实际相联系,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精髓所在,提高高校的思政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巴晓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2014,(7).
[2]贾铜涛.论以传统文化为载体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构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49-50.
[3]刘红英.中国传统文化走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J].思想教育研究,2008(4): 55-57.
[4]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思考.西安大学新闻网,2010,(12).
[5]唐东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加强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9(6):101-103.
【关键词】 语文教学;民俗文化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 (2014)22-0025-04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动下,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备受关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从不同的视角进行着基础性、理论性、实践性的探讨和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美中不足的是关于民俗文化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利用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校教育中也忽视了对人的精神养育有着重要作用的民俗文化这一重要内容,这就造成了学生语文素养的不均衡现象。
民俗作为一种文化,有它本身的教育意义和价值。《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的生活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资源” ,还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利用和开发”。
为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民俗资源,有意识地挖掘教材的内涵,从中国五千多年的历史文化长廊中,寻找世人惊叹不已的民俗文化资源,以之为载体,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为教育核心,使学生吸收其中有益的精神营养,并变为自己成长成才的精神支柱。
一、语文教学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必要性
作为文化教育的传播者,我们都深知语文教育是一种文化教育。它不仅是一门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化知识的课程,更是一门培养民族文化精神、民族文化气质、民族文化心理的重要课程。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突出其人文性。它所涵盖的意义相当宽泛,从现代意义上讲,“人文”主要是指人类在社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社会道德、价值观念、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人文素质教育,旨在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人类优秀的人文成果被内化成受教育者的人格、气质和修养,从而成为维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中学阶段是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接受民族文化熏陶、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阶段。
民俗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内容丰富,趣味盎然,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恰当地“嵌入”这方面的教学,无论是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加深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拓展他们的知识面,还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古老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现状是我们的学生对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知识了解甚少。据笔者对自己所教学生的调查来看,他们知道西方“情人节”的浪漫,却不怎么了解中国“七夕节”的传统;他们想尽各种办法去欢度西方的“圣诞节”,却不知道该如何度过一个快乐且有中国“年味”的“春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如此描述自己重阳佳节的思亲之情,但是,现在的学生却很少有人知道重阳节不仅是尊老的一种表现,而且还有登高、插茱萸等习俗。
学生民俗观念的淡漠、民俗知识的匮乏,其主要责任应该在教育工作者身上。在大家共知的教育模式下,为了在应试教育这块“战场”上取得“战绩”,大部分教师长期将教学中心放在字词积累和段篇分析上,很少体现语文学科人文素养培养的特点。即使有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也更多的是因袭了孔夫子的思想,把教导学生“明人伦”作为重要任务之一,因此也就谈不上去思考挖掘由民众创造和享用的民俗文化资源了。
一个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让学生一辈子记住自己的语文课的好老师。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学习文学,根本不是为了几年后从学校毕业时复述他背熟的东西,学习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的内心世界――道德修养和美。”我们应该将语文教育的营养内化为学生的人格,这样语文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教育。在这方面,民俗文化教育更有其自身的优势。
作为中华民族的风俗习惯,民俗文化不仅是人们世代生活方式、生活习惯的积淀、产物,而且也是这个民族共同的价值取向、认知方式、生活理念的反映。民俗学者陈勤建指出,民俗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人的行为特征绝不是某一个人的行为,而是一个民族难以磨灭的民族印记,它的内容涉及到人格的塑造、心绪的情结、色彩的喜好、图腾的对象,它如同人类身体中的DNA,留在我们民族生存、繁衍、发展的整个历程中。它通过潜在的作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而每一代人在接受上一代的影响时,无论是接受、修正还是舍弃,都是主动、自觉的。人们在延续、发展民俗的历程中,爱国主义始终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灿烂主线。
因此,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和精神的中国民俗文化,应该成为语文学科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资源,应该强有力地“嵌入”中学语文教学当中。
二、在语文教学中利用民俗文化资源的案例与体会
1. 从“礼”教起,课堂显露生机。通过研究文献,笔者了解了“民俗”的概念,并认识到先有民俗文化,后有高雅文化,民俗文化是高雅文化的源头。也就是鲁迅先生所说“歌、诗、词、曲,我以为原是民间物,文人取为己有”。因此,对“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教育,首先是对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弘扬”有了深刻认识,并开始有意识地搜集教材中涉及到的民俗知识的篇、段,以期从民俗角度找到理解教材的新视角。
一节作文课上,要求学生以说“礼”为题作文,学生的思路被卡住了。怎样才能让学生理解“礼”的意义和内涵呢?笔者想起了《触龙说赵太后》中对"趋"行细节的描写,对学生进行如下启发:
我国是礼仪大国,这一点在古人对举止言行做的具体要求上就可看出来。古人比较重视步行,对特定场合中走路的速度、步形、体态都有较为明确的划定和区别。《触龙说赵太后》描写触龙见太后时的情景说他“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见久矣。’”
在太后气头上去见她,“遵礼”是法俗的需要,“尊敬”是交往的基础,触龙虽慢慢挪动脚步也做出快步走的姿势,这既是显示遵从君臣之“礼”又是表现对太后的“尊敬”,正因为如此,才使得他对太后的劝谏获得了成功、小礼节就这样反映了人物的大智慧。
接着,由此生发,让学生结合现代社会生活需要去深入思考与人交往应遵从的礼仪规范:公共场所慢步轻声,约人见面遵规守时等,这是一个人高尚人格的表现,也是弘扬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营造和谐社会环境的必需。这节课,不仅指导学生打开了作文思路,而且引起了学生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对他们养成审视历史和现实的睿智及洞察力也大有裨益,更有利于在多元文化环境中保持民族本土文化的精髓,形成民族凝聚力。
2. 说“氓”解“雀”,发现深层意义。成功利用《触龙说赵太后》中趋礼的解读,尝到了民俗教育的“甜头”,促使笔者下决心引导学生挖掘其他文学作品中的民俗内涵,更深入地寻找民俗教育的意义。特别是说“氓”解“雀”的过程,更加深了师生对教材的理解、形成了师生对中华文化的新认识。
说“氓”――讲《氓》一诗,抓住女主人表示“婚嫁随俗”的几句,将其与下文表示决裂的誓言对比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对人物性格有了整体的把握。
先是“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语言温和委婉,虽已私下定情,因为无“良媒”不得不把婚期推迟,这是一个多么守礼遵法的女子!对“媒妁”之俗的顺从,一方面让我们看到自古以来中国婚俗中“媒”的重要,一方面让我们看到女子温和柔顺的人性之美。然而,这样一个和顺温婉的女性,面对“二三其德”的男子,毅然发表了与之决裂的宣言:“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前后两段描写鲜明地反映了女主人温柔而又坚强的立体性格,显出了《诗经》人物刻画的成功之处。
解“雀”――了解《孔雀东南飞》所反映的汉末的民俗,同样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人情美,从而受到感情的陶冶。
“七夕”和每月十九(下九)是妇女欢聚的日子,刘兰芝和小姑话别时说 “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离别话语实际展现了难舍难分的姑嫂情,这种真情融在民风习俗中充盈着淳厚的人情味,教学中渗透诸如“牛郎织女”一类民俗故事,既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和趣闻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
3. 灞桥一 “柳”,引发考题寻“踪”。在紧接下来的教学中,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面对高考必考的诗歌鉴赏题,学生往往产生畏难情绪,卷面上的8分会因种种原因而损失过半,甚至全部丢失。而导致学生读不懂作品或答题出现失误的原因,正是学生民俗知识的欠缺。如柳永《少年游》一词“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凭兰桡”。
针对这首词的理解,笔者做了学生阅读情况统计,结果发现,24人中只有一人认为“词以景起,总揽灞桥全景,‘风物’句紧承首句拓展词意,将现实的故国之思与历史的兴亡之感交织”这一理解是不对的,此题的正确率仅为4%。当问到选对了答案的学生为什么这样理解不正确时,他又只能回答诗中写的不是“故国之思”,至于为什么不是就只有“跟着感觉走了”。
其实,只要学生只要稍微了解一点灞桥折柳的习俗,就能知道灞桥与折柳是别离的象征,再联系“风物尽前朝”即可理解这首词抒发的应该是作者在传统离别场所与友人别时的离愁别恨和怀古伤今之情,表达的应是悲愁与离愁、羁旅与感昔的双重惆怅,而非“怀念故国”之情。可惜学生没有这方面的知识积淀,因而也就抓不住作者从折柳送别着想,专写离愁的主旨。更无法想象作者“想年去岁来,多少离人在此折柳赠别,杨柳屡经攀折,纤细轻柔的柳条竟至‘憔悴’”的感伤了。
此时,笔者才真正意识到对“灞桥”“折柳送别”这些古民俗知识的理解程度是怎样地制约着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向往的师生互动、生“思”如泉的理想教学境界与学生知识现状出现了多么大的反差,这不能不令人担忧。
由此,笔者进一步意识到在古诗鉴赏教学中必须加强民俗知识的教学,并带领学生“补”做高考题,寻找民俗踪影,体会民俗知识的“钥匙”作用。
如:2002年全国高考题以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为材料、2005年的高考重庆卷以高适的《塞上听吹笛》 为材料命题,就“此夜曲中闻折柳”和“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等句提问,或从“折柳”问起,直奔民俗主题,或从“梅花、关山”隐藏民间乐曲的踪迹(《关山月》原为汉代反映征人思乡报国情感的《鼓角横吹曲》,它与后世琴曲《关山月》都富有浓厚的北地音乐风味。《梅花落》则是南朝至唐间较为流行的笛曲)入手,如果学生对两支曲子略知一二,就会发现此题与《春夜洛城闻笛》的阅读都把民族乐曲知识作为解题的切入点之一。学生由此明白,多了解一点民俗,对提高古诗阅读能力大有好处。
再比如,高三年级进入11月考以后,频繁的讲题与做题,学生会逐渐感到疲劳,此时,根据诗歌鉴赏题目的需要,适时渗透民俗故事、趣味性常识,会刺激学生的兴奋神经,让他们暂时从疲劳中解脱。
有套试卷,以姜夔《淡黄柳》一词为材料命题并加如下注释:“寒食:清明节前一天,古人从这一天起,三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
这首《淡黄柳》词是姜夔寄居合肥写的,作者写这首词的目的是“以纾客怀”,从做题情况看,学生对这一点不难理解。他们感兴趣的倒是半吞半吐的注解后面的内容――为什么三天不生火?而这正是寒食节这一节日的来历。
笔者抓住学生的这一好奇心绘声绘色又饱含感情地讲述了介子推的故事――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公子重耳流亡出走,介子推一直追随着他。为了救重耳,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重耳吃。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后,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介子推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悼念介子推。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这就是“足下”一词的出处。从此,插柳枝,吃寒食,不动烟火,就演变成了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足下”的故事,演变成了足蹬柳木荡秋千的习俗。
听了这段故事,学生们被其中人物的行为打动了,也从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崇尚忠诚、重情重义的优良品质以及渴望清明盛世的传统文化精神。这堂课是利用民俗知识促进是个教学实践中的进行的一次知识拓展与情感教育成功的一例。它使我意识到,只要肯挖掘,民俗知识背后定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宝库。而这些民族精神如同血液一样伴随着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发展汩汩流淌至今,甚至在当今经济高速发展的形势下,仍然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4. 从节令习俗的描写中,解读作品的主题思想。现行高中语文教材中,对民风民俗的相关内容已有所关注,在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方面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尤其是把节令民俗纳入语文学习的视野,让学生能够了解华夏各民族丰富的风俗民情,为学生更好的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
在鲁迅的《祝福》中,作者巧妙地把祥林嫂悲剧的几次重大变化,都集中在鲁镇“祝福”这一特定的节令描写中。第一次是描写鲁镇年终大典,富人们要在这一天“迎接福神拜求来年中的好运气”,以便他们过贪得无厌的“幸福”生活,而制作“福礼”的却是像祥林嫂这样的女人,预示出祥林嫂悲剧的社会性。第二次是对鲁四老爷家祝福的描写。在鲁四老爷不准“败坏风俗”的告诫下,祥林嫂失去了参与“祝福”的权利。为争取这一权利,祥林嫂用“历来积存的工钱”捐了一条“赎罪”的门槛,但得到的仍是“你放着吧,祥林嫂!”这样一句喝令,她一切挣扎的希望都在这一声喝令中破灭了。就这样,鲁四老爷在祝福的时刻,凭着封建宗法思想和封建礼教的,把祥林嫂一步步逼上了死路。第三次是结尾,通过“我”的感受来描写“祝福”景象。祥林嫂死的惨象与“天地圣众预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的祭祀氛围,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化了旧社会吃人的本质,揭示了祥林嫂悲剧的真正原因。三次有关“祝福”的描写,不但表现祥林嫂悲剧的典型环境,记录了祥林嫂悲惨一生的足迹,更揭示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另外,高中语文教材中入选了《边城》和《红楼梦》的部分节选(《林黛玉进贾府》)。《边城》中端午节划船、捉鸭子热闹非凡的情景,充满神秘的月光下男女青年赛歌定情的民俗描写,将湘西古老的边城富有地方特色的节令风情展现得淋漓尽致,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悦其情。而作者则通过这些,赞美了边民纯朴善良的心灵,表现了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红楼梦》中,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描写贾府中主要人物的出场的服饰、不同节令热闹的宴饮场面和豪华的布置,表现贾府地位的显贵、生活的奢华,与最后贾府的衰败形成鲜明的对比,揭示了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封建社会定会灭亡的历史必然。
三、反思及结语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作品涉及到一些传统的民俗风情,它为语文教学打开了一个新的窗口。如果能深入挖掘,有效利用好这些民俗资源,不仅能帮助学生排除理解文本的障碍,提高学生的民俗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能发挥其在语文教学和传承民族文化方面的作用,挽救许多目前正在日益消失的民俗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