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关于开学的日记,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1开学的第一课周记
这一周是开学的第一周!上学才上了三天,我觉得这三天过得好快好快。
开学了!所有的都变了,主席台变的又宽又大。一年级的小学生变成了二年级懂事的好孩子,幼儿园的小宝宝变成了一年级的小学生,最重要的是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去哪了?学校里没有了这些爱篮球的哥哥姐姐!而多了一些活泼乱跳的孩子。
这学期似乎严格了许多,科学老师变了,体育老师也换了。
这学期变了许多!
2开学的第一课周记
暖风习习,花香缕缕,春回大地。寒冷的冬季已经悄然离去,暖春的脚步也已向我们迈进。春风伴随着我又回到了这熟悉的校园,让我告别了舒适的寒假。我的手依然紧紧地握着那银色的栏杆,我的脚依然踏在这不知走了多少遍的林荫大道上。是的!开学了,新的一个学年开始了,新的挑战也来了。
不知不觉,开学的三天过去了,开学的第一周也已经过去了。仔细回忆一下,还记得注册那天,心情真是无法用言语形容。拿行李进学校时,一路上遇见了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却不敢大胆地问好,想起来真有点可笑。只是匆匆走过,或是匆忙地打招呼,或是留下擦肩而过的瞬间。回到课室注册时,面对熟悉又陌生的同学,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只好用笑容带过,那时真是够尴尬的。注册的程序办完后,我们便开始了大扫除。看着同学们积极地劳动着,我们班负责清洁的地方一点一点地变得整洁干净,我看到了团结的力量。那一夜,我猜大家应该很快就入睡了,因为累了。
我也还记得,各个学科开课的那一天。那一天,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被翻阅着。那天的课,老师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我们仔细地听讲,师生互相配合着,轻松的课堂也从中展现了。而且老师上课也好好地利用了多媒体授学,字体清晰,知识点详述,让我们的课堂更有趣。有趣味的学习,何尝不好呢?
同学们,这只是开学的第一周,我相信更有趣的学习生活还在迎接我们。让我们共同快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吧!
3开学的第一课周记
9月3日正式开学了,新的学期新的气象,不但课本是新的,就是班主任、科任老师、教室也是新的,而且大多数同学也是从其他班级调整过来的,大家见面都有几分生疏的感觉。班主任梁老师,在开学的第一天语重心长的对我们说:“希望大家为新的班集体争光,为自己的进步努力。”
同学们盼望已久的暑假又来临了!在假期里可以自由自在的玩耍了!为了充分展现出一个有意义的假期,学校将在下学期开学的时候举办“快乐暑假”特色作业大赛,你一定会感兴趣的!
一、角色互换
以“爱劳动”为主题,和父母对换角色。去了解劳动的光荣。比如尝试做饭、洗衣、买菜、打扫卫生等日常工作。可以将感受用日记、插图、相片、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
(可以记录在稿纸上,也可以单独用照片和文字制作传入博客。)
二、环保小卫士
在空气日益恶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知道如何去保护我们共同的加油。以“我是环保小卫士”为题开展你的环保之旅吧!
1、我们可以收集一些环境污染对比的照片来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也可以在我们旅行中随时携带垃圾袋来保护我们的大自然。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记录你的环保日程吧!
2、利用我们日常生活的一些废旧材料(旧报纸、塑料盒、纸杯、饮料瓶等)做一些属于你自己的小发明、小作品。
提示:学生在制作前阅读有关书籍,查阅关于科技小制作方面的资料。查阅方式可以多种多样:翻阅书籍、网上查询、向家长或老师咨询······
祝同学们暑期愉快!
xx小学 二年级组
【关键字】中职学生 数学教学 传统 五模块 评价
本人从事中职数学教学工作二十多年,颇多关注中职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问题。随着中职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本人越来越认识到原有的学生评价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现在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改革的要求,迫切需要对传统的学生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大家知道,现在的中职学生从中考中分流而来,整体上看文化水平较低,这在数学学科中表现尤为突出。大多数学生数学基础知识没学好,对学习缺乏自信心,厌学、怕学,不少学生一谈到数学就觉得头痛要上学校卫生室找头痛药。面对这些过去在数学学习“战场”上常吃败仗的中职生,要想搞好中职数学教学,让他们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顺利完成其专业课程的学习,若数学教师还是以传统的评价体系对现在的中职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进行终结性评价的话,是不可能搞得好中职数学的教学工作的。而唯有改革传统的中职数学教学的评价方法,将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与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相结合,才是当前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评价的最好方法,才能搞好现阶段的中职数学教学。
大家知道数学教学中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是将学生的段考、期考这“两考”的成绩各按一定的比例进行计算,然后将所得相加,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所谓的期评成绩,而这一成绩也就是该学生本学期数学这门课程的最后成绩。而数学教学中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与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相结合这一新型的评价体系,是对每一位学生在日常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课堂表现、出现的各种想法、课堂、课外作业的状况、学习态度、期中、期末“两考”的情况等方面做出评价。换句话来说,这一评价体系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体验,关注师生交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关注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从两种评价体系相互比较不难看出,对于同一个体的评价而言,后者较前者的评价要全面得多、客观得多、合理得多。
传统的终结性评价体系与数学教学过程性评价体系相结合这一新型的评价体系,具体可细分为五大模块(所以也可将这一体系称为“五模块”评价体系),即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模块、学生成长记录评价模块、学生平时作业评价模块、学生数学日记评价模块和学生考核性评价模块等。
一、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模块
本模块的分值占本学科总分值的20%。本模块是对学生整个学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评价具体细分到数学课堂的每一节课,它的评价的方式包括学生自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评价的具体内容包括:学习数学的态度是否端正?上课是否认真听课?学习是否有条理?学习中能否进行总结和反思?学习任务能否按时完成?能否积极参与讨论?能否积极思考问题?能否主动发表个人意见?能否与同学讨论问题?能否尊重和理解他人的观点?能否尊重教师,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等?具体操作时数学教师可将上述评价的具体内容放入设计好的《xx学校xx班数学课堂评价表》内,表中注明哪些项目是由学生个人自评的,哪些项目是由同学间互评的,哪些项目是由教师评价的。此评价表课前发下,课后收回,可以一周或一月一小计,累计到期未时将总分值平均,最后得到的这一平均数就是某一学生的学生课堂表现评价模块的分数。
二、学生成长记录评价模块
本模块的分值占本学科总分值的15%。数学教师开学后的第一堂数学课就要告诫学生自制成长记录袋(有条件的学生可用电脑自制电子版的成长记录袋),并且说明袋中所装的内容,明确期未教师要回收记录袋并且根据袋中内容打分等。袋中一般是装学生个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遇到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疑难问题及这一问题解题的思路及方法;学生学习相关章节的一些心得体会;学生对一些典型题目增减部分条件后的研究;学生巧解某些题目的方法;学生自己最满意的那些作业;平时遇到的某道习题出彩的解法;班上同学间争论最激烈某一数学问题;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学生本人给老师提出的教学建议等等,
三、学生平时作业评价模块
本模块的分值占本学科总分值的20%。开学之初,教师应自制“数学作业登记表”对学生的平时作业的情况进行登记,表中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作业分数、典型错误、典型解法、综合分析等,教师每次批改作业后,除将当次作业分数登记到表中外,还要有选择地对作业中的典型错误,典型解法进行记录,对于典型错误、典型解法要进行分析,并将情况填入表中的“综合分析”栏内。当学期结束后,教师就可根据“数学作业登记表”中每位学生的作业情况做出恰当的评价。
四、学生数学日记评价模块
本模块的分值占本学科总分值的15%。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外因指的是教师的“教”,内因则指的是学生的“学”。教师上几节课下来,学生倒底学得怎么样?学生对待数学学习的真实情感、态度如何呢?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什么困惑?学生对哪一章节特感兴趣?对哪一章节的内容产生畏惧?。。。。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平日里记下数学日记。教育学生数学日记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学生自己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成功与失败,客观地反映出学生自己学习数学的历程。教师可一周收一次学生的数学日记,并且通过阅读这些学生的数学日记,及时了解学生关于数学学习方面的思想动态,不断修正教学方法,让教师的“教”这个外因通过学生“学”这一内因起作用,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如此反复,期末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数学日记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评价。
五、学生考核性评价模块
本模块的分值占本学科总分值的30%。考核性评价采用纸质卷面考试的形式进行,每学期进行两次,一次在第十周进行,即所谓的“段考”,分值占10%;另一次在期末进行,即所谓的“期考”, 分值占20%。两考的形式可采用闭卷或开卷两种方式,也可采用闭卷和开卷相结合的方式。一般情况下闭卷考试试题应按照开放性、探究性、阐述性、实际应用性等类型命题;开卷考试试题应按照调查报告、数学实验、报告等类型命题。
总之,在实施中职数学“五模块”评价体系的过程中,数学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外,还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发挥“五模块”评价的激励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勤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同时还要注意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有自尊、有信心地进行学习,从而达到搞好中职学校数学教学、提高中职学校数学教学质量之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永红.对多元化学生评价的理论基础的思考。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年第5期
[2]李亚东,田凌晖.多元智能理论观点下的学生评估。全球教学展望。2002年第9期
[3]周卫勇主编.《走向发展性评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第一版
[4] 吴迪.多元性:素质教育评价的特征[J].中国教育学刊,2001
[5] 刘本固.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6] 赵希斌.关于学生评价改革的几个问题。数学课程网。2005-9-24
[7] 董奇主编.《成长记录袋的基本原理与应用》。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 编.《发展性教学评价的原理与方法》
[9] [美] W.JamesPopham. 《促进教学的课堂评价》。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政治课堂;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演绎精彩课堂的几种方法:
一、联系生活,生成情趣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作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情景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影视作品、故事、散文、诗歌、小品等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求知,求知中得趣,使自己的教学进入“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
学习“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时,笔者模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策划了一次访谈。笔者展示了一则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模拟《今日说法》栏目,将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推选一名代表做主持人;第二组推选两名学生做嘉宾;第三组做观众。各组根据课前准备,参与活动。
主持人: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王某某和张某某。我们看到,材料中的这些未成年人最大的不过17岁,最小的不到14岁。未成年人涉及的犯罪主要有哪些方面?他们的行为将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嘉宾:未成年人涉及的犯罪当中,抢劫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这些涉及暴力类的犯罪大致占70%左右,他们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社会治安,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生命财产,对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主持人:这个犯罪团伙成员都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最小的还不到14周岁,我想问观众朋友,他们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
观众1:……(回答)
观众2:……(回答)
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听、看、读、说,让学生体验生活,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始终以情趣为线索,以情境为载体,以体验为目的,以参与为手段,通过开展模拟《今日说法》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某些角色的活动,不仅解开学生的疑惑,而且使学生学到有关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能从行为上指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情趣。
二、设置疑问,生成创新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心存疑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引导学生步入“新求通而未得意,口欲言而未能之”的境界,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动下积极探究,获得成功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自我保护”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父母偷看我的日记,我该怎么办呢?于是,师生之间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这个问题很敏感,父母偷看日记的行为侵犯我们什么权利?
生:隐私权。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把日记藏起来。
生2:弄一本假日记,让父母去偷看假日记。
师:你们的做法可以使自己的日记免遭父母偷看,但我认为这种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父母要偷看我们的日记呢?
生: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的某些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怀疑,所以他们才偷看。
师:不错。家长偷看日记的动机是好的,但是行为是错误的。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放心,不再偷看我们的日记呢?
生1: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跟父母真诚沟通,陈述偷看日记行为的利弊。
生2:可以在日记里放一封信,在信里写出自己的心声。
生3:可以经常和父母沟通交流,并在谈话中有意无意地透露日记里的内容,让父母感觉到子女对自己无话不谈,从而打消偷看日记的念头。
生4:还可以把这件事告诉教师或者父母的朋友,让他们帮助自己说服父母不要继续采取错误的方式来关心儿女。
生5:最关键的是自己要行得正、做得直,让父母真正放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政治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把学生引到了课堂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转贴于
三、师生互动,生成动感课堂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通过活动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这个环节包括五方面:
(1)确立学习小组。确立每个班级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六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同时确立每个小组的竞争对手,小组之间竞争,如果该小组的一位成员回答问题不正确、不准确、不全面,其他成员会自告奋勇地帮他把问题补充、回答完整;如果小组的某位成员有不会做的作业题,其他组的成员会义不容辞地给他讲解,并督促其按时交作业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设计问题。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形式来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且有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力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课堂活动内容化。
例如,教学“竞争不忘合作”这一框题时,首先,设计的问题是:“我的竞争对手是_____________;我选择他做竞争对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竞争对手给我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通过交流,我认识到竞争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学生们以划分好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后各抒己见。教师点拨:“竞争的积极作用是竞争使合作更有活力;竞争使人们不断进取,奋力向前;竞争使人们更易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从而进步、发展更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感谢对手,真诚地说声‘谢谢’!”其次,设计的问题是:“找11位同学做游戏——‘松鼠搬家’‘樵夫砍柴’‘森林失火’,通过游戏,我体验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们对做游戏非常感兴趣,都积极报名参加,过后还争先恐后地谈自己做游戏的体验;“通过做游戏,我体验到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二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合作,才能成功”等等,从而使他们在活动中明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3)合作探究。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合作互动,学生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谈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设计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又有学生课前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从而保证了课堂探究时将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4)成果交流。在学生小组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对探究的成果作展示交流。
(5)评价点拨。师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肯定不同见解的合理性。要适时引导、点拨、解答学生的迷惑,及时捕捉、提炼新的教学资源。
四、内化情感,生成唯善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人的情感并非凭空产生,总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地创设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再现生活现实,将学生、教师、教材的情感统一于情境中,并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引起情绪感染和体验的心理环境,诱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时,笔者引入了17岁的高二学生豆豆从一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变成违法犯罪分子的案例,在学生明确了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以及面对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后,笔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根据豆豆妈妈的哭诉,给豆豆写一封信,分析他的行为,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做。
豆豆妈妈的哭诉:“虽然我的儿子已经受到了法律的惩罚,但是我对他真没有多少信心。我觉得儿子和母亲之间都失去了信任,他也不觉得对我们有什么伤害,总觉得是我们在影响他玩游戏,不给他钱,才造成他落魄到现在的境地。我们已经没有母子之间的感情了,他好像现在特别恨我。我希望奇迹能够发生,也希望求助于社会,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让我的孩子能够真正地反省他的行为。”
在学习有关“自强”的内容时,笔者布置了以下作业:她是不幸的,出生仅9个月就得了小儿麻痹症。为了活下去,她接受了大大小小30多次手术,现在是靠着固定在体内脊柱上的三根钢棍支撑着身躯,可以说,每时每刻她都忍受着肉体痛苦的煎熬。
因为身体的原因,她从来没有进过学校的大门,17岁开始从糊在墙上的旧报纸学习认字,当她第一次读懂墙上的一小段文字的时候,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为了提高自己,他强迫自己每天写日记。为了握住那支分量小小的笔,她用脸贴在笔上,给写字的手一些力量,硬是练得双手都能握笔写字了。就是凭着这种自强的精神,她走出家门自谋生路,开办了一家心理咨询所。有人问她:“你那么不幸,那么痛苦,却躺在那里帮助那些实际上命运很好的人,你心里平衡吗?”她的回答是:“因为我的生命中遗憾的东西太多了,所以我要用我的聪明才智使那些有条件享受生活的人生活得更幸福、更美好,最终成为社会中的良性细胞,这是我目前所做的工作,也是我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阅读以上文字,完成下列任务:
第一步,请运用网络搜寻文中女主人公公开的通讯信息(如电子邮箱或其他通讯地址),并尝试与她建立联系。
第二步,请给你的新朋友(文中的女主人公)发一封电子邮件或写一封信,说一说你想说的话,问一问你想要问的问题。
第三步,这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
这样,让学生对生活片段进行思考,思考越深入,对学生的行为指导性越强,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获得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充实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对生活中的行为能进行准确的分析,对是非善恶,能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以此为基础发展健全的人格。
一位教育家说得好:“每一个干练的教师,就是一个艺术家,他从事于教学,犹如高手操琴一样。他和缓地触动人类思想情感上的琴弦,刺激之,安慰之,兴奋之,鼓励之。”作为一名合格的政治教师,要不断学习和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努力使学生主动接受和探索科学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发展。
参考文献:
[1]皮连生.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S].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郭元祥.生活与教育:回归生活世界的基础教育论纲[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题记
种子埋下了
我们的回忆从那时开始……
我带着对原来的小学校园的怀念,来到了一个我完全陌生的学校。走进校门,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抑。那里的同学都会投来鄙夷的目光。我知道,我没有城里孩子漂亮的衣服,没有城里女孩可爱的发夹,所以我尽量躲避所有人,把自己孤立起来。
到了新班级快一个星期了,我总是默默地做好我该做的事情,没有任何朋友。
我还记得那时你是班上最受宠的,老师喜欢你,同学们也愿意和你玩。你漂亮的衣服让我很羡慕,可爱的发夹让我很眼红,可我们俩总是能在班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不止一次想跟你交朋友,可我认为那是不现实的。你就像光环照耀的公主,而我只是不起眼的灰姑娘。可是有一天我因为想家偷偷地哭了,你这个看起来高高在上的公主注意到了我这个灰姑娘。你走过来坐在我身边,轻轻地问:“你怎么了?是不是不舒服?”我有些惊讶,公主能与灰姑娘坐在一起,还会和灰姑娘说话。我只是摇摇头,还是忍不住流下眼泪。“那你一定是想家了吧?没关系,才到这里都会有些不习惯,我以前也是这样。不过没什么,你有我们这些朋友陪伴,就不会觉得孤单了。”
“朋友?我没有朋友。”我再一次流下眼泪。“谁说的,我们都是你的朋友,你们说对吗?”你笑着对周围的同学说。也许他们是不想得罪你,才都异口同声的回答“是,是啊”。你接着对我说:“以后有什么问题直接找我,我都会帮你解决的。”你说你喜欢梨花,和我一样,所以我们一起在空地上种下了梨树种子,而我的日记里多了一个主角,那就是你。
种子发芽了
虽然有了你这个朋友,但在班上我依然是一个不起眼的灰姑娘。下课了,同学们不会找我聊天,每当这时,你会丢下手里的工作,来和我说话,甚至会为了我和其他同学闹翻。我始终觉得很自责,我觉得我不值得你这样。可每次你都会安慰我说:“没什么,有了你这个朋友,胜过他们好几个呢。“也许是上天被我们感动了,竟让你坐在了我旁边,下课了,我们会把自己喜欢的诗拿出来一起分享,偶尔也会因为一道数学题吵得不可开交,可我们彼此心里都很开心。我们会一起到食堂“抢饭“,体育课在一起疯跳,晚上睡觉前坐在一起聊天。就这样,我们的感情越来越好。种下的种子终于发芽了,我日记里出现得越来越多的是你的名字。
小树开花了
每个暑假我们都会一起去看我们自己种下的梨树,每次都盼望它快快张大,开出雪白的梨花。终于,在小学快毕业的那个暑假,我们的梨树开花了。我们高兴得不得了。我们坐在树下,一起回忆我们的快乐。可想到马上我们就会分开,去到不同的中学,我又忍不住哭了。你还是像以前那样轻轻地对我说:“我们不会分开的,我们会一直在一起,直到我们工作。”说完,你也掉下泪。
梨花?离花?
"进去吧,问了才知道她是不是生气了,才知道道她有没有原谅自己,另外,看看那天有没有把她的书搞坏."想到这儿,他决定还是见一见那个令他想了许久的洛海忆.
他托人把洛海忆叫了出来,她正在学习,对于这个不速之客,在她出去的那时起,她就决定对他"不客气",当她满脸不耐烦的站在楚丞面前时,她也被这个阳光的笑呵呵的男孩"震了一下".不过这种感觉不超过一秒就被满腔的被打搅后的愤怒所淹没了.她很不给面子的问道:"你是谁,来找什么?我们认识吗?"语气的冰冷程度足以使人窒息.楚丞被这意料之外的质问给弄得不知所措,他第一次在别人面前表现得呆头呆脑.他愣了一下,但他马上调整过来了,他把刚刚想了一路的话,小心翼翼地道给了洛海忆,洛海忆面无表情的听罢,楚丞几乎是落荒而逃.
回到家里,他静静地想,为什么见到她,竟变得如此愚笨不堪,为什么他受到洛海忆的无礼对待竟可以忍受而没有当着她的面爆发。思来想去间已是午夜时分,他怀揣着满腹的不解,安静的睡去了。
在后来的日子里,楚丞一直都没再怎么见到洛海忆,直到高二开学时。
开学了,各班的班干部都经过了从新的选举,学校的学生会成员也有变动。在公告栏上出现了两个新的名字:楚丞 学生会主席 洛海忆 团委书记
新学年的第一次开会,楚丞和洛海忆同时抵达会议室。他们来得太早了门还没有开,楼道里很昏暗也很安静,静到两人连彼此的呼吸声都听得见。楚丞和洛海忆打过招呼后,洛海忆便独自走到楼梯口去看书了,留下楚丞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那儿,他仿佛回到了一年前,他还是一见到她就泛傻气,让人感觉他一点也不成熟。而她,还是那么高高在上,从骨子里透出的寒冷和那与生具来的美丽和第一次见到她时没有丝毫变化。他不禁有些失落,为什么洛海忆对他连看都懒得看一眼,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人人对他都是呵护有加,人人对他都是恭恭敬敬,从来没有人这样.对他无礼.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
终于有别的同学来了,门也打开了,那尴尬的气氛被同学的吵闹冲淡了。散会时,同学们几乎都是三三两两的结伴而行,惟有洛海忆一个人捧着一大堆刚发的材料,最后一个把门锁好,然后她那瘦弱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尽头那仿佛没有边际的长长的楼梯......远处,一个绰绰的影子一动不动的望着她,那是楚丞,他不明白,学生会那么多同学就没有一个和她同路吗?
“孤独者,原来,她是一个孤独者。真是令人想不到,那么漂亮,那么优秀的女孩,竟然一个朋友也没有。”手里攥着一份同学整理出来的关于洛海忆的资料,他看着那上面的照片,心里百感交集,嘴里一直喃喃地念着那句话。“她对人太冷淡了,而且从来没对任何一个人表示过关心,像她这样的人,都不知道有没有心,她的血是不是有温度的。”这是洛海忆同班同学对她的唯一评价。看来洛海忆再人际交往方面失败极了,手中的资料上写着洛海忆这些年所得一切成就,她很优秀,应该说.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我好希望她能变得快乐一些,我好希望她能有朋友倾诉,那样,她一定会活的更精彩更高兴。”这是楚丞写在日记本里的一句话。
关键词:倾听者;精神家园;灵性写作
面对新一轮的高考,很多的高中语文教师都有这样的疑问,该如何在平时的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重视写作,教会学生技巧性的写作方法呢?这样的问题随着越来越多家长的关注和高考满分作文的一次次涌现而变得不容忽视,也成了语文教师思考的重点。要真正成为学生灵性写作的守护者,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成为学生最忠实的朋友
教师只有从平时的生活中去关心学生,为学生的成长欢喜愉悦,为他们的烦恼忧愁担心,学生才可能对教师打开心门,才可能和他们走得近。
那次我们班两个女同学无故旷课,我着急坏了,作为班主任,我很担心她们。放下了一切教学工作,我去寻找她们,找了几节课都不知道她们的去向,最后我翻出了开学报到的登记册找到了家长的电话,打过去一问,一个女同学在家里,一个已经跟着老乡去西安打工了。我出了校门,打了出租车,直接去了那位女同学的家里,父母见到我泣不成声。我们班的萧洋(化名)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出来,也不和父母沟通,只是一个人躲在房里哭。我对她说了很多安慰的话,最后她打开了门,我才知道是刚刚结束的期中考试她考得太差了,怕拖班级的后腿,不想念书了。我对她讲了很多,告诉她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不要去想对别人会怎么样,每个人因为自己的天赋和个性及后天努力的不同,最终的结果也会不同,不必在意别人的想法,做事情只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好了;我们要在年轻时要不怕挫折、不怕困难,要有越挫越勇的精神和毅力。回到学校后,我把这件事告诉了学生,大家纷纷给萧洋发了励志短信,让她回到班级中来,同学们都愿意帮助她学习,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了。
做学生灵性写作最忠实的守护者,我认为语文教师还得守护学生的天真,守护学生天性中的幼稚,同样守护学生情感中最懵懂的“爱”。由于年龄和思想的差距,他们有时候会被时代的污浊所影响,为了赶时髦、学前卫而忘记自我,这时教师就要正确引导,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和驰骋想象的机会,用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成长态度,让他们可以从容面对这个世界,面对异性,面对写作中另一个“我”。
二、成为学生灵性写作的参与者
中学生可以说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代表了新事物的产生,代表了新知识、新活力、新时代的一切,很多时候他们的“与众不同”并没有反映在作文本上,而是在日记本、随笔中,在这里他们才可以找到那个最真实的自己,而在作文中则是板起面孔,装“老夫子”。我们不能否认学生的力量,也不能一味用成人的眼光去衡量学生的一切;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学会学习,放下教师的架子成为一个带头参与师生互动的人。
我在平时教学中做了一个大胆尝试。我准备了一个精装笔记本,把它命名为“我们的秘密”,它又是一本流浪日记,到谁跟前谁写,当然也会回到我手里,我也可以参与去写。每隔一段时间,他都要回一次家,这就是我的另一个角色――妈妈,从家长的立场去和孩子们聊鸡毛蒜皮的小事,聊生活中的大事,聊理想,聊感情,时时刻刻去引导大家。学生做得非常好,我把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呈现出的优点都分析得很到位,让他们继续去大胆写自己的故事。
另外,我还让学生不要放过生活中的小事,从作文的要求各方面让他们学会“斤斤计较”,抓素材、抓立意审题、抓态度、抓感情,学会创新等,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为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成为学生灵性写作的倾听者
不管怎么样的学生,他们在这个年龄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他们需要倾听,需要认同,需要有人赏识,语文教师是再好不过的人选了。我们班上不乏对写作感兴趣的同学,我常常把优秀的习作集结成册,起名为“青春进行曲”,并倡导同学们成立并参加学校文学社,举办校刊,这样便使很多学生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还让同学们在班里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和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在学校,通过语文教研组举办同题作文征文比赛,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也使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母语的学习中来,让他们获得更高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学会做一个倾听者,我们会听到花季的絮语,会听到学生心底的声音。语文教师不仅仅是把学生教好,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守护学生的灵性写作也就是守护学生的精神家园,守护学生的成长,守护学生的阳光。
参考文献:
一、感悟自然,观察想象――积累生活。
社会生活是学生作文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社会生活,才能获取写作素材。在学生课外观察指导中,我注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注意日月星辰的变化、留心山川河流的形态、观察风霜雨雪的景象、了解鸟兽虫鱼的习性、注意花草树木的生长等;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观察学校生活――注意学校开展的活动,大到开学典礼、运动会,小到主题班会、同学的课堂发言;观察家庭生活――留心家里今天来了什么客人、爸爸又买了什么牌子的新摩托、妈妈又烫了什么新发型、家里人的言谈举止……在学生观察前,要提出观察要求,学生观察时要进行相应的指导,学生观察后要写观察日记。要培养学生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分析事物的好习惯,观察是一种复杂的多侧面活动,不能只用眼睛,要耳、口、手、脑并用,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观察日记是把每天观察到的事、人、景、物选取自己认为重要的、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不拘长短,不拘内容形式。事要重点记下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人要重点记下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景要重点记下景物形状、颜色、大小、动、静特点;物要重点记下物件的外形和结构、用途与功能……每则观察日记都要写下观察的时间、地点,尽可能的记下自己的感受。
二、指导阅读,欣赏段篇――积累语言。
“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这告诉我们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我要求学生课本上的优美诗文必须熟读成诵。向学生推荐课外书报目录,激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种题材、体裁的课外作品,让学生充分感受祖国优美语言文字的魅力,在愉悦的心境中学习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要浏览、精读相结合。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摘录好词好句好段学写读后感。开展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引导学生积累语言、积淀文化。
三、促进积累转化――让万事万物汇入笔尖
1.积累观察到的景与物,达到胸中有物、脑中有景。
有了积累,学生写作文就不至于无物可写、无言可发。在参加活动时,要让学生带着目的去参加。这样,学生才会有目的的去观察、去活动、去体验,这样才能获得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能力。要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要以“练”为主。让学生多练写生活笔记、日记、周记、大作文、小作文……并且将“练”的方式多样化,使学生们在不断地“练”中提高作文水平。训练学生把观察积累的景与物入脑入心,达到胸中有物、脑中有景。
2.积累观察到的人与事,写出真情实感。
写人写事是学生习作最基本的内容,可往往也成为三年级学生最厌倦的事,因为他们刚刚接触作文。其实生活原本平淡,有时一举手一投足就已在不经意间体现出人性的美与丑。写一件事表现一个人的思想性格,指导学生习作应力求完成课标中“观察社会”的要求,留心且积累身边的人与事。教育学生坚持求真求实的写作态度,“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鼓励学生说真话、诉真情、求真知、做真人。还对学生进行情感的审美指导,让学生尊重自己内心的真实体验,追求真善美,摒弃假丑恶。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在文章中体现自尊和他尊、理解与信任、同情与人道、平等与博爱。这样学生对生活、人生的情感态度就会自然而然地在文章中表现出来,有了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学生的作文才能真正做到求真求实,写出真情实感。
3.积累经历过的实践活动,于过程中体验情趣。
小学阶段,孩子最热衷的莫过于做游戏、动手实验、参与实践活动,拥有自己的爱好。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组成了多姿多彩的童年。比如孩提时过家家、下河捉鱼、藏猫猫;课堂上充满乐趣的水果拼盘大赛、智慧猜谜大比拼,这些精彩的瞬间稍纵即逝,不及时记录就将淡成模糊的记忆,当时的情趣就无法再次体验,写作技巧与能力更是无从提高。所以不但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学校、班级组织的班队会,各种兴趣小组、春游、采访等有意义的活动,更要引导他们仔细观察、及时记录。
四、积累自信、积累兴趣,使学生写作乐在其中。
1.灵活的习作形式
习作要求只提出范围和要求,由学生自选内容、自拟题目;如果学生不想写习作提示的内容,可以另选;甚至有的习作不提供任何范围要求,完全开放,学生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作文题材灵活,形式不拘,让学生自由表述。
2.适度的习作难度
可以给学生一个“跳一跳可以摘到苹果”的习作目标,目标太高易使学生丧失兴趣与信心,而目标太低易使学生求知欲下降,滋生上进的惰性。
3.广泛的习作题材
习作练习可以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实验、参观游览、调查采访等特意安排的活动进行,让学生在玩乐中积极主动地获取写作素材,激发对生活的热爱和写作的兴趣。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政治课堂;生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内容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技能。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演绎精彩课堂的几种方法:
一、联系生活,生成情趣课堂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乐之是学习的最高境界。作为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学生的生活情景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歌曲、影视作品、故事、散文、诗歌、小品等教学资源引入课堂,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趣味中求知,求知中得趣,使自己的教学进入“寓庄于谐,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
学习“预防违法犯罪,从杜绝不良行为做起”时,笔者模拟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栏目,策划了一次访谈。笔者展示了一则关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案例,模拟《今日说法》栏目,将学生分成三个组:第一组推选一名代表做主持人;第二组推选两名学生做嘉宾;第三组做观众。各组根据课前准备,参与活动。
主持人:今天,我们演播室请到的嘉宾是王某某和张某某。我们看到,材料中的这些未成年人最大的不过17岁,最小的不到14岁。未成年人涉及的犯罪主要有哪些方面?他们的行为将给社会带来哪些危害?
嘉宾:未成年人涉及的犯罪当中,抢劫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这些涉及暴力类的犯罪大致占70%左右,他们的行为扰乱了社会秩序,危害了社会治安,侵犯了他人和集体的生命财产,对社会造成了相当大的危害。
主持人:这个犯罪团伙成员都是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最小的还不到14周岁,我想问观众朋友,他们要不要承担刑事责任。
观众1:……(回答)
观众2:……(回答)
运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听、看、读、说,让学生体验生活,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始终以情趣为线索,以情境为载体,以体验为目的,以参与为手段,通过开展模拟《今日说法》的活动,让学生扮演某些角色的活动,不仅解开学生的疑惑,而且使学生学到有关的法律知识,而且还能从行为上指导学生,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遵纪守法,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丰富和提升学生的情趣。
二、设置疑问,生成创新课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苏格拉底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维的诞生。”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将生活中的事例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心存疑惑,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引导学生步入“新求通而未得意,口欲言而未能之”的境界,从而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学生在强烈求知欲望的驱动下积极探究,获得成功的,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自我保护”时,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疑问:父母偷看我的日记,我该怎么办呢?于是,师生之间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这个问题很敏感,父母偷看日记的行为侵犯我们什么权利?
生:隐私权。
师:那我们该怎么办呢?
生1:把日记藏起来。
生2:弄一本假日记,让父母去偷看假日记。
师:你们的做法可以使自己的日记免遭父母偷看,但我认为这种做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想问一下同学们,为什么父母要偷看我们的日记呢?
生:为了我们健康成长。因为我们的某些行为引起了父母的怀疑,所以他们才偷看。
师:不错。家长偷看日记的动机是好的,但是行为是错误的。那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父母放心,不再偷看我们的日记呢?
生1: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时机跟父母真诚沟通,陈述偷看日记行为的利弊。
生2:可以在日记里放一封信,在信里写出自己的心声。
生3:可以经常和父母沟通交流,并在谈话中有意无意地透露日记里的内容,让父母感觉到子女对自己无话不谈,从而打消偷看日记的念头。
生4:还可以把这件事告诉教师或者父母的朋友,让他们帮助自己说服父母不要继续采取错误的方式来关心儿女。
生5:最关键的是自己要行得正、做得直,让父母真正放心。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可以很自然地过渡到政治课所要解决的问题上来。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又使学生的思维自然地跟着教师的思路走,把学生引到了课堂问题中,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师生互动,生成动感课堂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以思维为核心的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通过活动形成丰富多彩的课堂生活,使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这个环节包括五方面:
(1)确立学习小组。确立每个班级学习小组,小组成员由六位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同时确立每个小组的竞争对手,小组之间竞争,如果该小组的一位成员回答问题不正确、不准确、不全面,其他成员会自告奋勇地帮他把问题补充、回答完整;如果小组的某位成员有不会做的作业题,其他组的成员会义不容辞地给他讲解,并督促其按时交作业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
(2)设计问题。在教学中应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形式来设计问题,引领学生合作探究。在问题的设计上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且有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力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课堂活动内容化。
例如,教学“竞争不忘合作”这一框题时,首先,设计的问题是:“我的竞争对手是_____________;我选择他做竞争对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竞争对手给我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通过交流,我认识到竞争的积极作用是_____________。”学生们以划分好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思考、讨论后各抒己见。教师点拨:“竞争的积极作用是竞争使合作更有活力;竞争使人们不断进取,奋力向前;竞争使人们更易找到差距、弥补不足,从而进步、发展更快。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感谢对手,真诚地说声‘谢谢’!”其次,设计的问题是:“找11位同学做游戏——‘松鼠搬家’‘樵夫砍柴’‘森林失火’,通过游戏,我体验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们对做游戏非常感兴趣,都积极报名参加,过后还争先恐后地谈自己做游戏的体验;“通过做游戏,我体验到合作中有竞争,竞争中有合作,二者互相渗透,相辅相成,既对立又统一,既竞争又合作,才能成功”等等,从而使他们在活动中明白竞争和合作的关系。
(3)合作探究。每个学习小组成员合作互动,学生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谈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设计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又有学生课前预习中出现的疑难问题需要得到解决,从而保证了课堂探究时将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4)成果交流。在学生小组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对探究的成果作展示交流。
(5)评价点拨。师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肯定不同见解的合理性。要适时引导、点拨、解答学生的迷惑,及时捕捉、提炼新的教学资源。
四、内化情感,生成唯善课堂
情感、态度、价值观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目标之一,而人的情感并非凭空产生,总是由一定的刺激情境所引起的,所谓“触景生情”就是这个道理。
在教学中,教师独具匠心地创设教学情境,将理性的教学内容以感性的方式直观地反映出来,再现生活现实,将学生、教师、教材的情感统一于情境中,并给学生提供一种能引起情绪感染和体验的心理环境,诱导学生观察和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思想,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学习“面对生活中的是非善恶”时,笔者引入了17岁的高二学生豆豆从一位听话懂事的好孩子变成违法犯罪分子的案例,在学生明确了明辨是非善恶的意义以及面对是非善恶如何做出正确选择后,笔者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亲身体验,根据豆豆妈妈的哭诉,给豆豆写一封信,分析他的行为,并告诉他今后应该怎样做。
现在很多中学的作文教学都是瞄准中考高考,主要是以范文分析为核心的文体“套路”的练习,但“套路”容易沦为“宿构”,结果“宿构作文”成风。殊不知这种“宿构”之风,也渗透在小学的习作教学中――
地球永远是“妈妈”,不会是“爷爷”,就像太阳永远是“公公”;写到小动物之类的文章,结尾总忘不了添一句“保护鸟类,人人有责”之类的套语……这一切仿佛都司空见惯了。殊不知,小学生作文中的“宿构”之风正在悄然无声地蔓延着……
何谓“宿构”?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说:“子建援牍如口诵,仲宣举笔似宿构。”现多指学生因作文材料有限,未能拓宽视域。凡是作文,必定只用此种材料,对于其他,视而不见,缺少必要和足够的储备,未能跳出自我的小圈子,因而人云亦云。
“新课标”关于写作的总目标的表述就是:“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的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多么朴实的八个字,不需要堆砌华美的词藻,也不需要布局精妙的构思,重点是要“表述自己的意思”。
因为作文教学很难“教”,不好把握,没有适合所有学校与学生的习作教学教材,也没有明确的习作教学指导方法,有很多东西“教”不出来。而写作的技能、知识、套路,也就是一些“规矩”,是能摸得着的,仿佛可以“教”的,于是教师为了寻找到一条所谓的“写作入门捷径”,而无意识中,对学生的习作进行了“模式化”、“结构化”甚至“框架化”,让学生往里面钻。不重在引导学生尽情吐露自己的心声,而是指导学生学会创作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作文范式”,以不变应万变。于是,在学校的习作指导课上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写作宿构风”;于是,从小学生到大学生,讲到作文课无不“谈文色变”。自然,连小学生的习作本上都消逝了那份原生态的“真”。
一、选材立意,尊重个性,摈弃“宿构风起”
我们可以教学生如何“做文章”,教一般的路数和技巧,但很难教“做好文章”。如何“教”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防止“宿构”之风起?首先在尊重儿童的视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指导学生“个性化的选材立意”,不是盯着一些人云亦云的表象。一位教师在执教六年级的《成长的烦恼》这一题材的习作课时,刚上课便引入一个交流的话题:
师:我在生活中可能会有什么烦恼呢?
生:工作压力大。
生:我们不听话。
……
师:除了工作也谈谈我其他方面的烦恼。
学生迟疑了,不知从何谈起。这位教师试图引导学生站在“教师的高度”去谈烦恼,殊不知孩子根本不熟悉,说来说去还是那几句套话。教师没有站在“儿童立场”去引导学生说说身边的烦恼,所以儿童无限敞亮的视野就被束缚了。教师可以试着转换“立意点”,从学生身边的“小烦恼”说起:如:×××(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有一个烦恼,都六年级了,还一个大男孩,不会跳双摇,很是苦恼;×××也有一个烦恼,就是六年级快毕业了,想到这,就希望大家能永远不分开,这是幸福的烦恼……,教师在立意选材上就要试着打开学生的“话匣子”,试着从不同角度去谈“烦恼”。这样儿童就发现自己身边的不同的烦恼。
防止“宿构”之风起,教师首先要站在“儿童的立场”,去了解儿童,用“童化的视野”去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的小事,和与众不同的观察角度。
二、主题、构思,皆由内心出发,无须“跟风”
要真正培养学生“我手写我口”的能力,日记无疑是一个较好的载体。教师首先鼓励学生在日记本上自由吐露自己的心里话,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再逐步引导做到“写得实在而且富有想象力”。
弗洛伊德曾指出,人活着就是一种情感的宣泄。无论是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还是李白的酒后佳作,都在自己的情感宣泄下写下了不朽的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个性化写作,首先要鼓励学生善于把自己的情感宣泄在日记本上,培养学生善于把自己的心里话倾吐在日记本上。比如说:今天被老师批评了,今天被爸妈误解了,今天又和谁闹别扭了……这些都是学生平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情,写起来就会容易些。虽然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琐碎的小事,但小事中往往最能体现真情实感。教师可以采取“放―收―放”的形式。三年级是学生写作的起步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自由地写出心中的想法,不必拘泥于格式规范。到四年级学生有了一些写作基础,教师可以拟一些半开放式的题目引导学生,如:______,我想对你说;_________的感想(可以是读一本书,可以是针对某件事情,也可以是其他)等等。这类“感想式的日记”,虽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但都是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也是一种情感的自然流露,真实性较强,能够培养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
清代王筠在《教童子法》一文中曾说:“作诗文必须放,放之如野马,踢跳咆嗥,不受羁绊,久之必自厌而收束矣。此时加以衔辔,必俯首乐从。”要指导学生写真实的作文,写个性化的作文,首先就要培养学生敢想、会想,并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记录下来,不必拘泥于形式,只要是自己内心的想法就是最“真”的作文,无须“跟风”走。
三、“范文”不是“泛文”,需适时适度
(一)教材是“引子”,不是“模子”
习作教学,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习作教材是“蓝”,那教师指导则是“青”。由于每个学校的情况不一样,每个班级的情况也是大相径庭,教师在实施教材中的习作教学时必须要根据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甚至要适当地调整教材,做到“青”胜于“蓝”,才能达到更有效的个性化的习作教学指导。
苏教版国标本五下习作6的写作要求是:写写自己心中喜欢或者崇拜的人。习作教材中列举了雷锋、刘胡兰、焦裕禄和孔繁森这四副人物画像的范例。如果就让学生按照教材中的范例,去写革命前辈、英雄人物,估计孩子们十有八九只能去网上“宿构”,因为图中的四个人物,除了”雷锋”的事迹,孩子们听说过一些,其他三位,根本不熟悉,还要学生去写她们的神态、动作、语言表情,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孩子们要完成任务只能去“宿构”。与其助长学生的“宿构风”,不如适时写写孩子身边的“小人物”,比较真实,学生也有兴趣去关注。写写自己尊敬的老师,班里的“绘画小能手”、“排球高手”等等。这些身边的小能人,写起来更加真实,更能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指导起来也能够有的放矢;因为都是大家熟悉的,学生也造不了假。
(二)“范文”只是“例子”,不能泛滥
习作教学的课堂中有时需要有一则范例去引导学生规范格式,明确中心。如,在引导学生学写“报道”之类的应用文体,可以适当进行“范文引路”,教给学生一定的行文规范,但也要注意内容必须是发生在儿童身边真实的感兴趣的题材,这样学生才不至于“跟范文”或“改范文”;有些范文适宜在学生完成习作后,进行“引入”,从而在欣赏完“佳作”后和自己的文章进行对比,对比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进行修改。可有些“范文”在课前不适宜地引入,那样只会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进一条死胡同。
有效的习作教学必须要灵活地运用教材和“范例”,既要走进教材,更要能够指导学生走出教材,进行成功的超越。让习作教学更真实,更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
四、实践体验:一座去“伪”存“真”的“防风林”
只有融入自身的体验,写出来的作文才是最真实的、最富生命力的。苏霍姆林斯基主张一开始不让学生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而是写观察作文。他认为学生观察实物,容易产生鲜明的表象,产生写作激情,这有助于独立思考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语言表达必然“带有深刻的个性”。学生体验了,才会有自己的发现,才会有真实的想法。
(一)体验中流露真情
今年是雷锋牺牲五十周年,祖国大地掀起了“学雷锋”的倡议。笔者借着东风也布置学生写一则体验日记,主题是《纪念雷锋》,要求:做一件好事,并写下事情的经过和心里想法,和大家分享。
习作片段一:
……我从家里拿来一个扫把,先偷偷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在确定没有人后,我迅速拿起扫把,跑到邻居家门口。我先很轻手轻脚地走到水泥地的尽头,再开始从里往外扫。我两只手紧紧抓住扫把柄,轻声而又认真扫着,连一个小小角落都不放过……
习作片段二:
今天去新华书店买书回来的路上,我坐上公共汽车,看见一个座位还没有人坐,我连忙坐上去,生怕被别人坐去。然后一个阿姨带了一个小女孩上车了,我看见了就给他们让座。那女孩的妈妈赶忙道谢,还从包里拿出一个棒棒糖给我,说我是“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两个学生的片段节选,一眼就能发现片段二显然没有自己的体验,所以说的都是些套话。而片段一中的“偷偷”、“轻手轻脚”突出儿童在做好事时不希望被别人发现的真实心理,符合儿童的视角。
教师通过这样的“体验习作”的教学引导,可以轻而易举地揪出“宿构习作”,从而引导学生去亲身体验,写自己的心里话。能够及时屏蔽掉儿童习作中的“宿构风”。
(二)“小体验”却能融入“真语言”
“体验式作文”是极富情感性的习作指导方式。通过记录自己的活动体验来写自己的感想。因为自己动手做了,切身体验了,习作的语句也就更丰富,更生动。比如,“三八”妇女节,可以让学生为妈妈做一件事,把妈妈的表情以及当时你的心情写在日记本上;在上《苹果里的五角星》之前,可以布置一个这样的家庭作业:用两种方法切苹果,一种是竖切,一种是横切,边切边注意观察,写下过程,并把自己当时的心情及想法写下来;有的学生爱看漫画书,可以适时引导学生给喜欢的漫画配上解说词等等。“习作教学”并不是浓缩于一周仅有的两节习作课上,而是渗透在生活的点滴“小体验”中。
有人说:“评语一般宜采用散文或诗歌,应适当借助一些修辞手法,引用些含蓄隽永的格言警句,这样更易于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打动学生的心灵。”但是作为一个生物老师的我,确实达不到这种要求,写不出漂亮的句子,但是我觉得评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要求就是要做到实事求是,真正是对这一个学生独特的评价,让学生和家长在看到评语时都能感受到——这个评语只属于他。南开学校《毕业同学录》中,收录有一则当年毕业时的评语:“君性温和诚实,最富于感情,挚于友谊,凡朋友及公益事,无不尽力”;“君家贫,处境最艰,学费时不济,而独于万苦千难中多才多艺”;“善演说,能文章,工行书”;“长于数学”。这则评语是谁写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则近一个世纪之前的评语今天读来很让人有耳目一新之感。与今天通行于各大中小学的学生评语相比,其最大特点就在于:这是在给一个“人”的评价。将学生当作“人”而不是当一架“考试机器”看,这正是我们今天的教育要努力做到的。为了对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份个性化、中肯的、切合实际的评语,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记录学生的点滴,做到有话可说
评语是对一个学生整个学期的综合评价,如果你对学生一个学期的表现,为班级做了哪些事情,有哪些感人的故事等都不是很了解,到学期结束的时候,各种事情都比较多,那么要写出四五十个符合这个学生的评语是有困难的,所以我要说的是“功夫在诗外”。班主任应该从学期一开始就留心记录他们的闪光点、缺点,让评价贯穿于整个学期,才能避免学期末手忙脚乱、临时抱佛脚,导致写出的评语内容空洞、不切实际。从2005年开始,我尝试写一些“德育日记”,主要记录班级中发生的一些小故事,甚至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2011年开始我按时间的顺序记录班级发生的事情,名字也改为“班级日记”,记录在电脑里,就像一个流水账,但就是这个流水账在很多时候会给我一些具体的教育案例甚至灵感,这些记录在我写评语时就会用得上。
例如,有个学生从期中考试之后我注意到他每天中午别人休息的时候他却在学习,于是我写下了这样的评语:一直以来你是一个挺优秀的男生,学习非常的认真刻苦。期中考试之后,每当中午我看到你的时候,你都在认真地看书、写作业,很少休息,非常不简单。我知道,你懂了,你是在为自己的将来积蓄力量,相信自己,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学习上,注意方法,多思考。加油!
班主任要做有心人,平时多积累素材,在日常教育教学以及生活中记下每位学生的闪光点、缺点和改正情况,到写评语时就会有针对性,不至于闭门造车、没话可说。中山市华侨中学的某老师曾说:“如果我们每一份评语只是针对‘这一个’孩子而写的,那些与众不同、充满个性化的描述,那些丰富多彩、色彩斑斓的语言也就会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学生评语,历来都应该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而手写的‘独家版’”。
二、运用赏识教育,激励学生进步
赏识教育能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其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赏识教育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耐挫力。我认为一份好的评语对学生的发展和所取得的成绩要表示认同,将学生的缺点通过语言的隐含信息折射出来,这样学生就更易接受教师的教育,形成健康的自我认识,更好地把握自己未来的发展。例如,班干部在一学期中付出了辛勤的汗水,为班级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我在学期末的评语中就适当地做出了表扬,同时提出了对他的希望。下面是我给劳动委员的评语:
劳动委员:
我没有看错你,身为劳动委员,你这学期做得非常好,我要替2班感谢你!其实就像你说的:养成一个劳动的好习惯是很好的,这是一种责任感。
你的缺点也不少,爱看小说、贪玩。所以希望下学期你能够改变自己,因为高中的时间真的非常有限,而你却把大把的时间浪费掉了,从你的成绩也可以看出来。
你给我提出的要求,我会考虑!加油。
三、引用任课老师的话,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
班主任不是时时刻刻都与学生在一起的,所以对学生了解不会非常全面。任课老师也经常与学生打交道,他们知道班主任所不知道的内容,他们会在办公室里讲起某个学生的事情,作为班主任也要经常与任课老师交流班里的情况,这样掌握的资料就会越多,写起评语就更加有针对性了。物理老师曾表扬他的课代表,有关做笔记的问题。于是我在评语中这样写道:
你在上课听讲时与其他同学不一样,坐得非常端正,听到自己不懂的知识会马上记下来,物理老师曾说到你:“某某某不用专门的笔记本做笔记,但是当遇到不懂的知识点,她会马上在书本的空白处记录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习惯,习惯的力量是惊人的,它能决定你的命运。加油!
青岛市胶南市泊里镇中心中学的任老师在他的文章《莫让评语成“鸡肋”》中这样建议:写评语要多元参照,忌“一家之言”。评语应该是学生的真实写照,写评语是为了教育学生,而学生彼此相处的时间比老师多,接触的场面比老师广,了解的内容比老师深,对学生的评语,他们最有“发言权”。仅从班主任一人的视角来看待,无法把学生每个成长的瞬间尽收眼底。因此,为使评语更具感召力和说服力,我们不妨变班主任往日的“一家之言”“话语霸权”为“学生自身+班级同学+任课老师+家长+班主任”多元主体参照的“大合唱”,让多束“镁光灯”一一聚焦到每个学生身上,定格学生的动人时刻,珍藏学生的美妙点滴,这不仅丰富了学生成长的内涵,也让家长看到我们对待孩子的态度,从而生出几分别样的美丽。这是一个很好的建议,拓展了班主任写评语的思路,使评语更加谨慎、客观和充满爱,更符合“这个评语只属于你”的要求。
考拉小巫的真名叫王娟,身材高挑,笑起来挺阳光。从一个标准的差生到被美国名校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录取,再到进入美国一家儿童基金会做临床心理咨询师,考拉小巫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
曾经的差生:打牌、逃课、泡吧
考拉小巫说:“有一些道理只有自己经历沉重打击或重大失败后,才能切身体会到,光靠人在耳边说,是听不进去的。”考拉小巫用六年时间才明白了关于努力的道理。
初中,考拉小巫严重偏科,数学一直是她的死穴。“一次,满分150分的数学卷子我考了29分,当时我最好的朋友考了16分,我们拿到卷子先是愣住了,后来俩人一起狂笑。”她的数学成绩一直徘徊在20—50分之间。等到初二开设物理、化学课之后,在全班60个人中,她从第十名滑到了四十几名,“之后再也没学习过,初三那年已经开始厌学了”。
中考,她的成绩连填报志愿时的保底学校分数线都不够。家里人奔波了一个暑假,终于在临近开学时帮她找了一所私立高中。看着父母为她到处找学校的艰辛,考拉小巫告诉自己从现在开始要改变。
但是,“就像女生一直说要减肥,再也不吃冰激凌了,但每次看到还是忍不住”,中考的打击并没有让她真正改变,“高中没上几天,就又打回原形了”,和舍友聊天打牌,隔三差五逃课,包夜泡吧成了家常便饭。
高考,考拉小巫在补招录取中进了内蒙古大学英语系,这意味着,她又要在已经生活了18年的呼和浩特再待四年。看着自己的同学奔向了全国各地的一流大学,她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人生:“为什么别人做得到的事情我做不到?”考拉小巫好像突然“开窍”了,她告诉自己必须从现在开始改变。
大学想打翻身仗改变命运
虽说这不是第一次暗下决心要重新开始,但是这次她真正付诸行动了。
英语泛读课上,老师的一句话给她留下深刻印象:“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应该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自己。”
考拉小巫进入了“披星戴月”的状态,“每天早晨六点钟爬起来,别人玩乐我学习,别人逛街我学习,别人睡觉我学习,别人过节我学习。生活单调又枯燥,但却从没心疼过自己。想着这是在为梦想奋斗,就非常起劲。”
单调的生活里,她并不孤单。在大学,考拉小巫遇到了她的好友“胖咸鱼”(他们以咸鱼自称,表示要打翻身仗改变命运)。两个人志同道合,吃饭的时候互相提问刚背过的单词,在人群中你一句我一句地练习英语口语。这种“高调”经常遭遇周围人的不屑。
考拉小巫大学四年一直保持全系第一名的成绩,并在大四获得了保研资格,进入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研究生开学没多久,出国的想法萌发了。研一上学期,冲击GRE的计划被提上了日程。她发下大愿,十天背完所有GRE词汇。这十天里,她不止一次处于精神崩溃的边缘。
“我总在崩溃的时候胡思乱想,为什么要折磨自己?为什么要出国?为什么要花钱找罪受?”发泄完了,擦擦眼泪,继续背单词。最后的GRE成绩离当初设定的目标虽然差了一些,但却比第一次考GRE的分数提高了许多。
精确到以小时为单位的计划与执行,是她大学四年养成的良好习惯。她的生活一直是按计划进行——每年有年目标,每月有月目标,每周有周目标,每天有天目标。
当然,考拉小巫也曾想放弃这种被塞得满满的生活。“每天完成任务后,我就会想办法犒劳一下自己。”比如看一集美剧、逛一下街,考拉小巫说,“是这些小奖励支持我走过一天又一天。”
帮助有梦想的咸鱼
2008年10月,考拉小巫向七所美国大学发出了她的申请材料。“从那时起,刷邮箱以及痛苦的等待,便成了我生活的主旋律。”
等待期间,考拉小巫默默地念着:“虽然以前我是一个坏孩子,不懂得学习,不懂得上进,让妈妈爸爸伤透了脑筋,但现在我真的改变了,现在的我是一个善良努力的孩子。这次我已经尽力了,如果世上真有运气一说的话,请你分给我一点点吧。”
一个月后,考拉小巫收到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