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01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北京八中少年班,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中国建国初期幼儿园作为福利制度,由国家或集体举办,但只覆盖少数部门的子女。自从中国步入市场化经济,企事业逐步剥离社会职能,也因国力羸弱,百废待新,幼儿教育领域几乎彻底推给市场解决。这是民营幼儿园经营环境最好时期,然而,由于资金匮乏,经营者的素质和专业先天不足,民营幼儿园并未真正形成对公立园的竞争压力。民营幼儿园呈现数量众多,硬件落后,质量不高,品牌薄弱的局面,各地仍以公立园占据主导地位,虽然它们的市场份额不高,却在知名度,性价比,硬环境,教育质量方面拥有极高的美誉度。
民营幼儿园之所以没有成为初期市场化的主角,一个是老百姓钱袋还没有厚实起来,同时,教育标准和权威仍然掌握在国家教育部门手里,民营幼儿园并没有获得公平竞争的机会。在运动员兼裁判的双重身份下,公立幼儿园在市场竞争中显得从容不迫。近几年,随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级的大量涌现,结合独生子女的累积效应,几个成人围着一个孩子转,从而提前推动中国进入幼儿教育的旺盛需求期。这是民营幼儿园的又一个黄金发展期。这也是一个极度危险的市场转折点。
上海浦东新区拥有公立幼儿园十余所,收费低至三四百元。当地私立园只有两三所,收费却是10-20倍。这也将是中国未来10-30年绝大多数城市的缩影。纵观日本、澳大利亚、美国等发达国家,这也是必由之路。尽管中国目前还没有经济实力将幼儿教育全部纳入义务教育范畴,但也只是时间问题。因此,民营幼儿园分享市场盛宴时,更应看到未来发展的隐忧。快速规模化是赢利递增的重要保障,却无法确保市场的终极位置。试图通过连锁发展建立庞大帝国的设想,最终会以黯然出局作为收场。美国的教育行业,无论幼儿园,还是到大学,最富有影响力的均是私立学校。
公立学校作为金字塔的塔基,以普及教育、义务教育为主,私立学校却占据塔尖位置,以贵族化、赢利化、品牌化为特征,教育品质是核心标志。今日的民营幼儿园如何市场定位,如何确定目标,这关系到未来市场成长和格局分配。目前众多民营幼儿园通过建立连锁品牌、资本介入、经营效率、统一标识、高档装修、西化教育、爱心教育等,积极塑造市场竞争优势,但是这些却远离真正的竞争焦点—教育领域。与名目繁多、徒有虚名、华而不实的民营幼儿园推行的幼儿教育模式相比,公立园建立在扎实的中国传统教育基础上的幼儿教育,虽然不好看,效果却客观实在。
这种窘境并非只存在于幼教领域,整个中国教育行业,民营学校都有类似困境,也就是在教育领域缺乏核心竞争优势。即使目前做得声名卓著的新东方也没有脱离这样的边缘处境。如果民营教育不改变只图赚钱,不图品质的经营方向,则随时可能成为市场过客。集中有效资源投入教研,经营者静下心关注教育,让教育家做教育,勇于创造教育改革试验田,等等,这才能逐步赢得教育领域的领先优势,从而逐步占据教育的主导位置。以美国哈佛作为基业常青的发展楷模,这是中国民营教育的最好选择和最终归属。
二、幼儿教育模式的发展
中国近代教育体制、学科设置和课程内容主要引自西方,此时,幼儿教育还无法成为关注领域。延续几千年的私塾教育一直是中国启蒙教育的主要形式。建国初期的幼儿园严格说应是育婴所或托儿所,在教育研究和发展方面近于空白。以陈鹤琴和陶行知等少数代表的教育大家,他们各自提出对幼儿教育的主张和设想,并做了很多有益的实践尝试,但是比起同期的西方幼教专家玛丽亚·蒙台梭利等,无论在教育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等方面都无法相提并论。随着思想的影响,中国幼儿教育客观上变成简化版的小学教育。
二十一世纪前后,西方幼教思想和教育模式逐步被中国民营幼儿园引入,这是教育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蒙台梭利、卡尔威特、约翰洛克、斯宾塞、瑞吉欧、华德福、七田真、井深大、塞德兹、卡曼、斯托夫人等,这些西方著名的幼教专家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一股脑地涌入中国幼教市场。众花迷人眼,中国幼教模式精彩纷呈,然而,多数却是昙花一现。水土不服、张冠李戴、舍本逐木、物是人非、不符国情,这是西化教育的真实写照。虽然这也极大地促进国内幼儿教育研究的发展,本质上却没有改变中国幼教的落后局面。民营幼儿园也没有借此赢得幼教市场品质竞争的法码。
谈论中国幼教市场就无法忽视高考指挥棒的大环境影响,让幼教服务于高考竞争,这是当今多数家长的关注焦点。追求自由、纯真、快乐、健康、个性、内涵等教育目标,在很多家长眼里更多让位于知识教育。这些目标并不矛盾,也不是非此即彼,可以同时实现,相互促进。然而,中国幼教市场既无力实现服务高考竞争的市场需求,也无法摆脱这种市场压力,很多急功近利的做法却在破坏儿童的身心发展。这是整个中国幼教市场的困惑。任何教育理念、模式、过程、效果,最终都是要服务于个人的素质成长、竞争能力、幸福感受等目标,因此,回避、漠视、放弃市场真实需求的幼教也注定是虚伪的、无法获得发展的。
当前幼儿园可划分为:一、自由发展型,以北京李跃儿芭学园作为代表。她们完全放弃知识学习,给孩子极大的自由空间,追求培养易于生存和个性发展的孩子。二、传授知识型,这是多数幼儿园的核心工作内容。艺术培训、学科知识、社会活动等对教师的专业要求远非幼师能胜任。三、思维发展型,这是少数幼儿园在尝试的教育新领域。传授知识虽然可以帮助婴幼儿发展,却很难形成绝对优势。学习能力是影响婴幼儿学习发展的重大因素,而思维能力则是学习能力的核心标志。教师如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积极引导婴幼儿的思维发展,这是传统教育模式发展到高级状态的必然趋势。少数成功案例均揭示一个现实,这须孩子自身悟性和优秀导师的参与。这两者都是稀缺资源,导致无法全面推广。四、主动发展型。这种新型教育有别于由外向内、教师主导的传统教育,主要依靠婴幼儿在特定时期对外界的敏感性和主动发展而创设的新型教育模式。
主动发展型的幼儿教育模式是当前幼儿教育的最新发展,它从理论上解决了传统教育所无法克服的自身悟性和优秀导师的两大难题,但能否全面超越传统教育的效果还有待于实践上的验证。日本千叶县有间著名的天才幼稚园,专门招收2岁幼儿,毕业孩子的智商均在140以上。这些孩子在入园时智商并非超常,而是经过专门培养后才达到超常水平。教育过程很平常,但因教育得法、环境适宜,教育效果显著。国内个别园也已取得如此教育成果。归纳该模式要素:1、教育关键期;2、混龄组合;3、自由空间;4、全面发展;5、无为而治。主动发展型的外在表现形式与自由发展型非常相似,但是后者的教育效果远逊色于传统教育,而前者却创造出传统教育从没有实现的教育高度。
三、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一)、传统教育
传统教育思想是中国幼儿教育界的主流思想,他们虽然也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有别于小学教育,但是两者没有本质差别。幼儿园就是简化版小学。不可否认,传统教育模式在教学的规范性、实践性和效果方面具有绝对优势。以河南为例,占据主导品牌地位的几乎都是隶属于学校的附属幼儿园,其中包含很多民办学校的幼儿园。他们具有资源优势,教育效果更加突出。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幼儿园的品牌影响和认可还取决于该园的历史渊源和特殊地位。传统教育模式里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是从属地位,优秀导师和学生悟性制约教育效果,这已经成为阻碍传统教育模式发展的无解难题。
(二)、蒙氏教育
蒙氏教育的全球影响力、教育理论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教育效果的显著性,促使蒙台梭利成为对中国幼儿教育影响最大的西方幼教专家,她揭示了一个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教育的幼儿世界。蒙氏教育法带有强烈的个人烙印,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杜威、克伯屈等大教育家的严厉批评。它的理论基石—形式训练理论—早在19世纪下半叶便被证明有缺陷。但同时,蒙氏教育法独特的教学效果又使得它大受父母的欢迎,它强调知觉发展、动手操作、注意力培养,是让儿童自由选择,促进优化的有效学习模式,但在语言发展、个性培养和想象力塑造方面则没有显著提升。因此,蒙氏教育“中国化”需要长期扎实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三)、早期教育
东方爱婴、金宝贝等早教中心,以西方早教专家的系统理论为依托,利用丰富多彩的早教形式,在中国开创了0-3岁全新的婴幼儿早教高端市场。特点:高利润、低成本;经营模式简单化和市场的高速发展;连锁经营促进规模化。他们资本雄厚,手握资源,成为幼儿园市场竞争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但是未来软肋恰是他们引以为傲的早教模式,早教理论和实践活动缺乏有效论证,教育形式过于商业化,教育过程过于取悦家长,教育效果无从考证。早期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均没有脱离传统范畴。如果不克服简单、浮躁、轻率的教育态度,他们注定会成为幼教市场的边缘角色。
(四)、双语教育
国人对英语的狂热和外教资源长期短缺将是双语教育高成本的根源。南京一家收费十万/年的贵族幼儿园打得就是外教牌,利用全天候外教、中外混合班、游戏化教学、大型表演剧等吸引高端市场的家庭。把握婴幼儿的语言敏感期,有效促进外语能力发展,这是具有旺盛市场需求的教育目标。虽然语言氛围是婴幼儿最优的成长模式,但是高昂的外教成本让它成为不可能的教育选择。如何摆脱成人学英语模式,建立适合婴幼儿外语语言发展的可行的低成本学习模式,这是幼儿教育界努力探索的教育课题。
(五)、天才教育
天才教育是美国立法实施的教育模式,也称天赋教育,精髓就是自我教育,它是利用学生的自身天赋结合良好的学习环境而加速个体发展的教育思路。天赋教育没有强迫教育,也没有放任教育,是一种顺其天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它承认个体差异,主张平等和个性。教育平等是通过倡导用不平等的教育对待天资不同的学生而实现,个性化教育其实就是精英教育。日本千叶的天才幼儿园、北京八中少儿班、中科大少年班等与美国天赋班的教育模式极为相似。中国民营学校要想改变公立学校的主导地位,只有在教育领域掀起革命风暴,占据教育制高点,才有机会从根本上改变自身处境。
四、幼儿教育的发展机遇
西安交大少年班从初中生中招录预科-本科-硕士连读的少年大学生,目前这种学生素质还只能零散培养。北京八中少儿班是集体培养高素质学生的特例,四年学完八年课程,一半学生考进北大清华,最次的均达一本线。这是传统教育无法企及的高度,也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教育尝试。然而,这种教育模式为何没有大规模地推广?可能教育本身的推广难度远小于政治因素的阻力。这是中国民营学校获得发展助推的一个比较成熟的教育模式选择。
年北京市小学四年级有1700个优秀学生报名参加北京八中少儿班30个名额的竞争。可以说,北京八中少儿班是建立在特殊群体之上,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动发展型教育模式,它们筛选学生标准:高智、独立、自学。高素质的学生群体、开放式的教育模式、卓越的教育成就、26年的品牌沉淀,这些都是民营学校无法轻易实现的教育资源。既然短期难以复制,我们不妨换个视角看问题,北京八中模式给民校的最大启迪:四年级的学生素质和未来高考成绩密切相关。
民营学校尤其努力做第二个北京八中少儿班,还不如尝试更有开创性的工作,就是以培养八中少儿班学生素质作为教育目标。北京八中少儿班的成功整个社会已经不再置疑,利用它们的历史成就和社会影响,提出崭新的教育培养目标,这就象站在巨人肩膀,会迅速被推升到聚光灯下。无论是营销炒作赚取眼球,还是教育目标的实际价值,这都是值得为之的工作。何况,小学四年级前教育环境宽松,家长心态平和,这种以培养高素质的主动学习型学生为目标的教育尝试和革新很容易获得社会和人们的热烈响应。
北京八中少儿班学生均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民校利用附属幼儿园增加教育革新时间,教育效果必将更加突出。但是很多人都不能正确理解幼教和小教的差别,从教育的角度看,这几乎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教育越向源头延伸,婴幼儿潜力和可塑性越大,然而,传统幼儿教育模式已经将教育效果做到极至,目前仅个别家庭教育实现教育效果的飞跃。只有跳出传统教育思维,幼儿教育才能实现质的提升。日本千叶天才幼稚园及国内个别园均在教育效果上超越传统教育的极限,而它们基本上都是采用主动发展型的幼儿教育模式。
父母另类的爱,城里的儿子要“野化”
1993年,巩辰卓出生于北京,父亲巩博宇和母亲陈景芳都是农村出生的孩子,从小就跟泥地打交道,性子朴实耿直,后来虽然上了大学在城市安家落户,但儿时的生活习惯和受到的教育方式,却在他们脑海里深深地驻扎下来。孩子出生后,夫妻俩任由其自由发展,只要不在品行上发生偏差,学习成绩上他们并无多少要求。
在父母的纵容下,巩辰卓学习成绩不算拔尖,但却是楼里最开心的孩子,别的孩子看书写字的时间,他全都用来玩了。每次见儿子玩得那么野,把学习一股脑地抛到脑后,考试时成绩又是倒数,母亲陈景芳有时也会着急上火:“我们虽然不要求你成绩多好,可你自己还是得尽心得努力,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早出晚归的辛苦。”每次妈妈这么说,巩辰卓总是像小鸡一样直点头,说多了他就撒娇地缠着妈妈给他做好吃的,把这个话题搪塞过去。巩博宇能理解儿子的小滑头,他总是劝妻子:“咱们小时候哪有这么多学习任务,还不是放了学就玩,那时候我们可比他们这代人野多了,不也生活得挺好,再说一个孩子,你就得让他接受风吹日晒,自然条件上结的瓜果跟大棚里长出来的就是不一样,你今天给他带个箍,明天又给他上个绳,那最后出来的样子还是他自己吗?”
四年级时,巩辰卓去参加北京八中的少年班考试,四个科目的智商题,他最高的成绩只得了B,连一个A都没有。出了校门,见不少家长都在询问自己孩子的成绩,巩辰卓问父亲:“老爸,你怎么不问我呀?”父亲拍了拍他:“过来考试主要就是让你锻炼锻炼,这段时间你很努力,对我们来说这就够了,我总觉得一个人一辈子很长,更像是一场马拉松比赛,如果在你很小的时候,就让你负重前行,即使一开始跑得很快,后面也会慢下来,不如让你匀速地慢慢地去跑。”父亲的一番话让巩辰卓很感动,他觉得自己有了“知音”。
此后,他在学习上用心很多,正如母亲要求的那样该玩就玩该学就学。不过周末的时候,他依然像个野小子,经常往郊外跑,玩泥巴,钓河鱼,身上总是沾满了灰。有时候,父亲还会跟他一起玩,父子俩玩得不亦乐乎。洗着脏兮兮的衣服,景芳会叨叨丈夫几句:“你看你这么大了,还像个孩子,别人家爸爸都是带着孩子去科技馆,你倒好带着孩子疯玩。”巩博宇总有自己的解释:“你看电视里动物世界里的那些小动物,野化的绝对比家养的生命力强,我不想把孩子圈在一个小地方,对他们这个年龄段来说,多大的天地都不算大,咱孩子是一头小狮子,即使我们给不了他一片原始森林,怎么着你也要让他去野外撒撒欢。”
虽然父母在生活、学习上对自己采取“野化”的方式,可在做人礼仪上,他们却很严格,见到长辈必须先打招呼,吃饭时长辈不上桌,绝对不能动筷子,别人说话一定要仔细听。父母有的放矢的教育方式,让巩辰卓成为一个懂礼貌守规矩的好孩子,这让他平时特别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也让他自律性超强,学习成绩逐渐稳步上升。小学毕业后,巩辰卓参加了北京八中第一届住宿班的全市统考,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这所市重点。上初中后,因为是住宿班,父母之前的教育方法逐渐有了成效,别的同学手忙脚乱,巩辰卓却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父母也放心地不再管他的学习和生活。
2011年9月,巩辰卓顺利通过高考,考入复旦大学哲学专业。没有了父母和老师的监督,身边的一些同学一下子从高考的高压下解放出来,或是沉迷游戏聚会,开始疯狂玩乐,或是失去了目标,整日无所事事。而大学里相对自由的生活却没有让巩辰卓感到丝毫的不适应,反而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他很快调整状态,为自己制定了全新的学习目标和计划。
入学后不久,巩辰卓就做出了一个让家人比较吃惊的决定――他要把专业从哲学转为国际政治。相对于哲学,他更关注社会问题、时事新闻之类的现实问题,他认为国际政治专业更适合自己。父母尊重了他的选择:“只要你不后悔,我们就全力支持。”
放逐自己去非洲,要让自己成为一个“冻柿子”
父母对自己的全身心信任,让巩辰卓发展的空间更大了。2012年1月,巩辰卓主动争取了一个去海南省博学村一所小学支教两周的机会。他对父母说这是“放逐”,既帮助了别人,又锻炼了自己。他曾经在乡下吃过一种“冻柿子”,就是柿子成熟后,不把柿子摘下来,让他继续挂在树上,经过霜冻和雨雪后再吃,这种冻柿子,吃起来香甜可口,一直能甜到心里去。巩辰卓希望自己就能成为一个“冻柿子”,即使没有雨雪霜冻,他也要给自己找“冻”。
从海南回来后,巩辰卓又把自己放逐到了美国华盛顿。这次,他是作为全球20位青年学者之一,参加了“华盛顿中心保德信全球公民项目”,并获得了大约13000美元的资助。但是这个项目很复杂,巩辰卓必须完成三个部分的任务:1、在CCTV北美中心进行四个月的助理制片人全职实习,每周四天,主要工作内容是写英文稿件,以国际新闻为主,或者帮主播编译稿件,做一些简单的视频编辑;2、学习一门全英文课程;3、参加华盛顿中心的一个职业培训。
交换期间,巩辰卓每天都面临着很大的压力,身边有些同伴因为压力大,常常整夜整夜不睡觉。跟父亲说起这事时,父亲问他:“那你能睡得着吗?”“能呀,不睡觉第二天哪有精神,正如你之前跟我说的,人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我可不想一下子把力气用完了。”项目结束后,巩辰卓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回到了国内。之后,通过学校的内部申请,巩辰卓参加了很多海外交换项目,巴西、英国、美国、芬兰等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2013年暑假,巩辰卓这回决定把自己放逐到一个更远的地方――坦桑尼亚第二大城市姆万扎,他要去那里做支教老师,给自己找“冻”。去非洲,一直是他的一个心愿,那里有广阔的天地,有最原始的环境,有无数生活在野外的动物,那里能找到最能听到内心的声音。
临行之前,巩辰卓搜集了一些资料,对那里做了大致的了解,然而真正踏上姆万扎的土地时,那里的贫穷落后还是让他颇为惊讶。巩辰卓所要支教的是一所公立小学,一个年级就是一个班,残旧的教室里没有电子设备,学校里的80个孩子只有10本教材。
坦桑尼亚人十分热爱足球,为了和孩子们打成一片,他还特意带了一个足球过去。到了学校他才发现,学校里没有操场,孩子们就在荒地上赤脚踢一个用报纸糊起来的球。巩辰卓把自己带来的足球拿出来,孩子们十分兴奋,几十个孩子嬉笑着全都追着那只足球跑。他们脸上的笑容打动了巩辰卓,自己绵薄的一点力量,却能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多的快乐,巩辰卓觉得,这里是真正需要他的地方。
2014年8月,巩辰卓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网站上看到了选拔并资助实习生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实习的通知,他马上想起了去年在坦桑尼亚支教的日子,想回去的念头更加强烈了。巩辰卓果断地报了名,在参加面试时,他就明确提出自己想要去非洲,去坦桑尼亚,最终,巩辰卓如愿以偿地通过了考试,成为了首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实习生。很快,巩辰卓又回到了坦桑尼亚,这一次,他要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办事处实习十个月。他忙着协助社区电台宣传HIV教育、性别平等,进行鼓励民众和平行使选民权利的公民教育。在一次又一次放逐中,巩辰卓逐渐品尝到了人生挨冻后的甜味。
“寒潮”过后便是春天,摘获“本科生的诺贝尔奖”
就在其他事情都进行得一帆风顺时,巩辰卓却遇到了一场人生“大冻”。当初他是从哲学专业转到国际政治专业的,专业课基础本就差了一截,再加上频繁的海外交流,巩辰卓有两个学期都没有在校内上课,因此学分被别的同学拉下了一大截,可能要延期毕业。当巩辰卓把这个消息告诉父母时,他们非常担忧,虽然儿子各方面都很优秀,但延期毕业很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以后发展。
巩辰卓也在想办法弥补,他多次找辅导员老师询问,商量怎么选课才能以最大效率补上学分成绩。大四一年,巩辰卓抓紧一切时间学习,最终绩点平均达到3.82,排在全院第二名。毕业时,巩辰卓被复旦大学授予荣誉毕业生,这一称号只授予每年十个最优秀的毕业生。就这样,凭借自己的努力,辰卓顺利度过了这次“寒潮”。
毕业后,巩辰卓无意中听说了一个消息,“罗德奖学金”将首次走进中国。得知这个消息,无数学生为之疯狂。“罗德奖学金”被称为“本科生的诺贝尔奖”,他是全球最难申请的奖学金,是1902年依照英国矿产业大亨西塞尔?罗德的遗嘱而设立的,至今已有113年的历史,是世界上首个大规模的国际性奖学金项目,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诺贝尔经济学家得主迈克尔?斯宾塞、哈佛教授迈克?桑德尔都是罗德学者。罗德学者不仅可以获得每学年约50000英镑(约合487450元人民币)的奖学金,还将前往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被视为全球学术最高荣誉之一。每年,罗德奖学金的申请者都超过1.2万名,只从中选取80多名全球刚毕业的本科生,最终录取率不到0.7%。
在提交网上申请之前,巩辰卓对自己并没有把握。罗德奖学金对于申请者有着非常严格的筛选标准,除了要求有非常好的学术背景外,还需要有学业以外的特长,并且需要有服务社会的经历和心志。由于这是罗德奖学金第一次进入中国,国内没有相关的评选经验,巩辰卓只能参考美国罗德学者申请的一些资料。经过重重关卡,接连通过了两次网络面试之后,巩辰卓和另外15人进入到了在瑞金洲际酒店举办的晚宴和终审面试。
晚宴主要是为了促进评委和面试者之间的交流,在晚宴上,巩辰卓见到了自己的偶像,盖茨基金会首席代表李一诺,姚明也是评委之一。和其他优秀的候选者在一起,巩辰卓的内心很平静,他知道,就算自己被淘汰也没有什么可惜,因为能闯入这一关的都是最优秀的选手。第二天最终面试,巩辰卓也保持了很好的心态,而他多次“放逐”自己的经历,成为了他人生最大的亮点。
2015年12月7日,我国首批罗德学者名单揭晓。最终入选4人,巩辰卓正是其中之一。得知这一结果,复旦大学的学弟学妹都为巩辰卓感到高兴,不少人都在打探他的消息,嚷着要“抱大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