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04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阳江论坛,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发帖3个月赚2000元
“帖客”嘉嘉是广州在校学生,去年8月,在某品牌笔记本电脑华南销售中心实习的师姐让她帮忙找人做笔记本电脑网络宣传。当时,嘉嘉正在找兼职,而该笔记本销售中心承诺会按发帖数量和帖子点击量付薪酬,所以做起“帖客”。
嘉嘉称,8月、9月、10月是新生准备入学的时候,也是发帖最忙的时候。
“这段时间平均一周要发两个帖子,发过后还要不定时用其他ID顶帖,使其始终保持在论坛版面上方位置。”嘉嘉做了3个月帖客,发了30个主帖、3000多条回帖,赚了2000元。“其实,发帖赚钱饱受精神折磨,一些论坛版主删帖,还把我们ID列入黑名单,进入黑名单后就没有权限,所以要不停申请ID。”嘉嘉说,推广产品帖子不仅会因广告被网站删除,而且还会遭网友谩骂。
开学替新生代购电脑
阿伟是广州体院学生,曾因代购电脑配件名噪一时。阿伟“大一”时就做起QQ代购笔记本和电脑配件的业务。每年新生入学是阿伟网络代购的旺季,在QQ上预约他导购笔记本电脑的人络绎不绝。
做网络代购同样需要积累关系网,阿伟在岗顶电脑城,上到品牌笔记本电脑销售店的店长,下到专卖U盘耳机的小档铺,他都很熟悉。阿伟说,导购一台笔记本可以赚100~300元,代购一个键盘或鼠标可以赚5元。如果同学有需要,他会在网上与岗顶商家预约产品,然后直接去拿货,如果商家有新产品推出,自己会介绍给同学。
“做电子产品的代购很快乐,我的兴趣就是逛电子产品市场。”不过,阿伟表示,没想过在网上开店做职业代购。
当网络推手小组组长
M.K是林乐路一家书店收银台职员,而他同时又是专业网络推手。去年,M.K在一个朋友办的个人网站上做论坛管理员。当时论坛点击量很低,为了提高论坛点击量,M.K开始尝试去其他热门论坛做推广,用的主要是技术,如设置图片链接,收效很大。
通过朋友介绍,M.K参与知名地产公司网络推广,自己制定一个网络传播策划案,在网络论坛运用。没想到,他设计的活动推广帖子点击量明显高于其他模板帖子,现在M.K已是该地产公司网络推手小组的组长。M.K笑说:“我们很少见面,都是在。a群里沟通,薪酬直接打入账户。网络推手一般都很神秘,做的事情很琐碎,酬劳也很琐碎,高的话可以上万,低的话也就几十元。”
“写篮球”年赚10万
其实,网络在网络文学发展初期就兴起,他们专注于在“电子布告栏”上发表文学创作以及评论意见。随着博客发展,网络群体日益壮大,他们利用博客赚取广告收入。
在上百万靠博客平台赚广告收入的人群中,来自广东阳江的邝宝强可算是典型。邝宝强2006年开始写博客,博客内容全部与篮球有关。到目前为止,邝宝强博客流量已超3800万,共发表文章1180多篇。邝宝强说,他2006年2月在新浪开博客后,一直在博客上发表关于篮球的游戏内容,自2008年1月起他与国内一著名,体育用品公司签订协议之后,又陆续与其他篮球网站签订合作协议,提供专栏文章,广告收入与稿费收入加起来,年收入已超10万。
链接:网络新兴行业
试客:索取商家的使用赠品。试用完后,按要求写下自己试用体会作为回报的一类人。
印客:把网民的文字图片制作成具有永久保存价值的个性化印刷品的人,,
红客:也称网络安全顾问,维护国内网络安全,并对外来进攻进行还击的人,
播客:将自己原创视频传到网上,靠点击率来赚钱的人。
调客:专门做网络调查的人,2006年兴起。
威客: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
换客:把自己不用的闲置品,拿出来跟别人交换的一类人。
网络掌柜:顾名思义就是网上开店铺的老板。
网络:网上专注于在“电子布告栏”发表文学创作的。
网络保姆:专职为个人网站提供网络安全咨询指导服务的人。
网络代购:请人帮忙从别处购买本地买不到的商品,通过快递发货或者直接携带回来。
网络推手:利用网络平台帮助企业和个人推广自己品牌的人。
网络模特:网络模特是为网络店铺拍摄平面照片的人。
短信:主要负责编写创作手机短信,然后通过网络下载、流传赚钱。
彩铃设计师:将自己的创作通过软件浓缩控制在30~60秒之内的流行人才。
关键词:旅游;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
一、琼海生态构建之曲:建立健全政策法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琼海有个家喻户晓的"三不一就"发展理念,即围绕"田园城市"建设,琼海坚持"不砍树、不占田、不拆迁,就地城镇化"的原则。琼海为实现这个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的终极目标,从源头入手:
(一)以规划引领生态保护建设
作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琼海不断加强生态文明规划工作,先后编制《琼海生态市建设规划》、《琼海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及《海南博鳌乐城医疗旅游先行区APEC低碳示范城镇发展规划》等,极力做好生态保护与建设、县级文明城市建设申请工作。
(二)制度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琼海市在资源节约、生态建设、环境保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方面,大胆探索、大胆突破,创新考核评价制度。探索建立"两型"社会建设的体制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土地集约节约利用制度。创新生态环境激励和生态建设补偿机制。着力推进珍爱自然、发展生态的经济发展模式。
(三)构建生态功能分区体系
琼海构建三级生态功能分区体系,打造以旅游为引领的生态产业体系,着力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水平,同时抓好万泉河流域、森林保护区等生态保护工作,建设天然林、水源林、海防林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等生态工程。
(四)基础设施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
琼海在建设文明生态村的基础上,全面进行提升和改造,朝"六化"即村路巷道硬板化、村庄环境公园化、农业生产集约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收入多样化、农民生活现代化的等方向发展,使生活设施、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琼海生态美化之曲:打造生态环境,重构琼海生态新格局
琼海建设文明生态村的思路明确清晰,即将整个琼海当做一个大景区来打造,在城区形成"园在城中"、在镇场形成"城在园中"、在农村形成"人在园中"的自然、朴素、生态、和谐之美,形成城乡一体、多中心、走廊式、组团化、网络状的城乡空间布局,形成城市与农村和谐相融、良好民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青山绿水抱林盘,大城小镇嵌田园"的整体风貌。
(一)以绿化工程打造原生态环境
琼海因地制宜实施"村庄林"工程。在绿化工程中,坚持因地制宜,优选乡土树种、珍贵树种和经济果树,兼顾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村庄绿化以增加群众收入的经济林种植为主,滨海、滨河绿化以保护生态为主,高速公路两旁和城区内绿化以景观林种植为主。
(二)以万泉河再建打造生态新景观
琼海充分利用万泉河流域自然资源,依托万泉河流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风俗民情、生态环境等优势资源,在原先建设万泉河文明生态村长廊的基础上,重点打造万泉河流域旅游慢道和乡村风景道,设计融入文宗皇帝渡口等琼海本地文化元素,使旅游景观和地方历史文化深度交融,彰显地方特色。
(三)以博鳌创建生态村打造论坛新景点
博鳌镇是博鳌亚洲论坛所在地,在论坛配套设施建设的推动下,该镇以"道路硬化、环境净化、村庄绿化"为重点,在沿途村口、路口进行绿化美化改造及花木品种点缀,在各村庄大面积植树造林,大力种植用材林和生态园艺林,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镇区空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规划要求,为论坛创造良好的会议环境。
三、生态产业之曲: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琼海文明生态村建设坚持"好看又好用",通过改善环境和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田园经济"。着力打造生态农业观光型、田园观光旅游型、民俗风情型、农家乐休闲度假型等不同风格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形成特色风情旅游乡村。
(一)生态村成为受欢迎新兴旅游点
嘉积镇大园古村,长坡镇文屯村,博鳌镇南强村、大路坡村、美雅村、北山村、留客村,塔洋镇上坡村,阳江镇上科村,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印尼村"等,既是文明生态村示范村,又是乡村游特色村,受到众多海内外客人的青睐,吸引一批批团队来参观旅游,琼海文明生态村逐步成为受海内外游客欢迎的新兴旅游点。
(二)环境优化促农旅融合形成新业态
琼海对村镇进行田园化改造后,一条条蜿蜒的绿道,在槟榔、椰树、园林小品和田园绿野中穿越而过,将镇区和乡村串联起来。特别是乡村带状公园沿途带入5个村庄,形成了"农家乐"、"家庭旅馆"、"休闲慢道"、"农产品采摘体验"等新业态,注入经济价值元素,加速乡村旅游业的发展。
(三)传统农业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琼海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仅实现"六化",还完成村内小品景观绿化美化工作,完善农村供水、垃圾处理和污水湿地化处理等工作,使社会公共服务逐步向农村延伸,提升村民生活品质,增加村民收入,就地实现城镇化,不少乡村农民从传统农民向市民融合,其传统农业也逐步向第三产业融合。
四、生态启示之曲:创造优美人居环境,让环境产生效益
琼海深入贯彻"绿色崛起",保护生态并作为发展过程中的最大资本,优化生态、美化环境为当地特色旅游发展提供了保障,两者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优美的乡村生态环境产生了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同时良好的乡村经济效益使乡村生态环境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一)美丽家园也能创造价值
琼海把全市规划为龙寿洋国家农业公园、热带滨海国家农业公园和万泉河国家农业公园等3个大片区。通过连片完善充实提升田洋及周边农村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打造具有现代农业产业化功能、旅游功能、休闲功能和运动功能的城镇化乡村综合载体,使农业公园成为老百姓发家致富的产业支撑的园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二)优美生态环境产生良好效益
龙寿洋万亩田野公园创办起一批农家乐、农家旅馆、咖啡屋、观光及瓜果采摘等乡村游项目,这些项目大都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运作,农民从中获得财产、生产、经营、工资4种收入,他们深切地体会到"优美的环境也是价值"。这三大农业公园,无疑成为琼海集中展示生态景观的最佳窗口。
(三)发展特色产业增收致富
琼海潭门镇在风情小镇建设中,抓住国家海洋发展战略机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依托特色资源,全镇基础设施和生活设施得到全面改造,风情小镇变身旅游小镇,大批游客慕名而来,成为继博鳌之后又一旅游热点。据统计,政府投入1.2亿元的基础设施改造资金,短时间内就带来本地和外来投资近5亿元,潭门群众尝到文明村镇建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甜头。
参考文献:
1.岳波,吴小卉,黄启飞,孟伟,张林波.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经验总结分析[J].中国工程科学,2015
2.李百顺.生态文明背景下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25期
琼海,一座炫彩交织的魅力之城。中国工农琼崖独立支队女子特务连即红色娘子军在这里抒写红色传奇,清澈飘渺的万泉河水在这里泛起绿色波涛,名闻世界的博鳌亚洲论坛在这里展现蓝色经典。琼海,又是一座残疾人事业开拓发展的城市,获得过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县市、体育先进单位、康复先进集体等称号,市残联理事长黄娟被评为“全国残疾人工作先进个人”。占地5亩、主楼建筑面积500平米的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正在建设中,琼海市2.6万残疾人得到了越来越大的实惠与扶持,生命如阳光般灿烂。
生命阳光之冠
记者组到达琼海县时,碧空如洗,阳光灿烂。我们径直去采访一位颇有传奇意味的阳光女孩。她叫马萍珠,38岁,1米五几的个子,看起来像20多岁的姑娘。马萍珠自学了许多才艺,比如国画、刺绣、书法,当然还有剪纸了。
马萍珠说话声音纤细,还很爱笑,心态很好,随手拿起以前创作的工笔画、书法、手绣的工艺钱包,她说这些都是娱乐,转换一下心情而已。
马萍珠1974年生于琼海市阳江镇,5岁高烧患上小儿麻痹,骨头脆弱,靠轮椅代步,上到初一就辍学了,跟随在琼海电影院当海报画师的父亲学习琼剧人物工笔画、水彩画和柳体书法。15岁开始在街头画炭精人像画。后来看到《中国美术》杂志上的剪纸小猫,用红纸剪的,比较简单灵活,就慢慢揣摩学习,17岁参加比赛获得三等奖,2008年在海口举办了剪纸艺术展。
马萍珠取得的最大成绩是2010年8月,应邀参加上海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海南周活动,她捐赠了《向往》、《迎世博》、《生命阳光冠》3幅剪纸作品,被世博会生命阳光馆收藏。马萍珠说,她创作《生命阳光冠》,就是以海南椰子树来象征残疾人的顽强生命力。马萍珠的成长得到省委宣传部周部长的关怀,2008年筹备个人剪纸画展,周部长常常写信鼓励她。市残联宣传她自学成才的事迹,鼓励琼海残疾人创业。马萍珠想在琼海开学习班,教残疾人学剪纸,她想着,自己不能停留,要不断创作出新作品。
就业感觉真好
在琼海市,记者组还采访了为残疾人提供就业机会的企业海南鑫海管桩有限公司。这家生产高楼地基管桩的公司,职工190人,在市残联协助推荐介绍下,在琼海市七八个乡镇招收了56名残疾人,主要岗位是门卫、清洁、厨房、绿化等辅工种。公司为残疾职工提供了很好的待遇,月薪830元,还购买社保661元,并增加了人身意外险。管吃管住,食堂一日三餐,伙食标准每日13元。普通工人住双层床8人间,残疾人职工宿舍一般4人间睡单人床。正常工人两班倒,残疾人上常白班,且每班6小时。公司还成立了工会,组织残疾人活动。2011年管桩生产由于房产大气候,市场不好,至今亏损,但公司老总对残疾工人的待遇不减,靠自己盈利好的其他厂补贴。
在工厂实验室,记者采访了两名残疾人职工。林海港35岁,初中文化,万泉镇人。1997年被摩托车汽油烧坏脸,成了残疾人。听厂里朋友介绍到这里干工,分配到实验室已干了半年,擦拭仪器,月收入850元。林海港说,以前在家没干什么,这里工作稳定,离家20公里,休假就可以回家。
肢体残疾人崔开东44岁,初中文化,石壁镇人,原在家里割胶。有两个小孩,为孩子上学,镇残联专职委员开会通知他来厂里做工,负责打扫卫生。他来这里感觉很好,爱人在农村家里割三四百株胶树,年收入7000元,他休假就回去帮忙,现在生活比原来好多了。
“海上丝绸之路”大约始于2000年前,是历史上连结东西方重要的海上通道,是一条沟通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对话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将古代亚洲、欧洲和非洲的古文明联结在了一起,对世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1]。悠久而灿烂的海丝历史文化,保留着丰富而又珍贵的海丝遗产,使得各国人民在商贸交流的过程中能够领略各地风光,考察文化差异,接触异域风情。进一步挖掘和整合我国海丝旅游资源,进行区域旅游合作,以发挥其作用和优势,不仅对打造海上丝路旅游品牌,而且对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发展现状
(一)发展趋势
海丝旅游的发展首先要从海丝的研究开始。国内对海丝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早在1985年,人民画报社就组织专家沿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考察了多个亚非欧国家,经媒体宣传后,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成为一个新的文化热点[2]。1990年10月,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组织下,30多个国家的专家和新闻工作者,沿海上丝绸之路对10多个国家的20多个港口进行了考察访问,国人对海上丝绸之路问题的进一步关注。经过专家反复论证,泉州被选为1991年国际学术考察队在中国的考察地点,并在泉州举行“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研讨会,在此基础上,泉州积极与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通商国开展商务和旅游往来,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而近年来,广州、泉州、宁波、徐闻、北海合浦等城市兴起的海上丝绸之路始发港之争,更是将世人的眼光聚集于此。
在海丝旅游的开发上,地方政府都极为重视,并积极参与。2001年12月和2002年2月,宁波和泉州分别举行“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节,到2006年已举办了六届,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游客,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2007年8月,广州、阳江和湛江徐闻县共同主办“广东三地海上丝绸之路县域旅游合作论坛”,商讨共同开发海丝旅游[3]。此外,泉州市率先在全国开发了海丝旅游专项旅游线路,力争把海丝旅游打造成为泉州的旅游品牌。
(二)存在问题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虽得到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差强人意,还处在旅游开发的初级阶段。一方面,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致使海丝旅游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另一方面,由于观念不到位、资金匮乏、对外开放不足和旅游人才缺乏,使海丝旅游的可进入性大为减弱。因为地方保护主义严重,面对共同的旅游市场,各地出于各自利益考虑,地区间的竞争远大于合作,争夺共同的旅游市场大于联合开发市场,将本可共同开发的旅游资源人为割裂。
三、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研究
(一)必要性
1.区域竞争的压力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发挥旅游中心的带动与辐射作用,必须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道路,向协作要效益,已成为旅游业界的共识[4]。经过多年的发展,全国形成了首都都市度假旅游圈、青藏铁路沿线旅游、香格里拉区域旅游、环太湖健身度假旅游圈、大长江三角洲旅游、东三省老工业基地旅游、粤港澳旅游、陆上丝绸之路旅游圈、湄公河跨区域旅游等九大重点旅游区。跟这些先行地区相比,海丝城市的合作与竞争的意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全国各方区域旅游合作参与市场竞争的情况下,要提升海丝旅游的整体实力,实行合作是海丝旅游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2.内部整体提升的需要
发展海丝旅游的城市单靠自身的力量发展旅游业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旅游资源无法共享,旅游产品雷同化,旅游业整体形象尚不尽人意,对外宣传促销力度不够,旅游市场分割,产业营运成本趋高,管理体制不顺,各地区的旅游企业之间缺少协作精神,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等。区域旅游合作是克服这些弊端的有力举措。
3.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旅游收入的需要
发展海丝旅游的城市的旅游业各自为政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导致各个区域旅游业的竞争力下降,进一步遏制区域内各城市旅游业的良性发展[5]。作为一项开放性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需要有一个广阔的空间。实行合作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通过合作来增强各地区的竞争力、实现规模经济和更多的外部效益,吸引更多游客,增加旅游收入和税收,提高旅游住宿业和旅行社就业岗位,带动交通、餐饮、商贸、通讯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
(二)可行性
1.旅游资源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优势资源
悠久而灿烂的海上丝绸之路,保留着丰富而又珍贵的旅游资源和海丝遗产,有古建筑、古墓葬、古船、古遗址和古石刻,构成了海丝旅游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使该区域从旅游资源密度、旅游影响力和旅游资源等级方面都位于全国较高水平,以泉州为例,目前保留的属于或与海上丝路历史文化相关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l2处;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l8处;海丝旅游已为中外游客所景仰和期待,海丝旅游合作开发,一定会产生强烈的旅游吸引力和旅游联动效应。
2.联合“申遗”的契机
2006年12月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最新确定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将“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捆绑整合成“丝绸之路”总项目,作为跨国项目进行申报。泉州、宁波列入该名单。泉州和宁波的联合申遗为区域旅游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通过二者的联合申遗,必将打破行政壁垒,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为区域旅游消除物理和非物理上的障碍。同时,联合申遗也有利于两地的合作,也应该包括区域旅游合作。 3.政府合作意识的加强和各地区的积极参与
2004年国家旅游局长关于统筹区域旅游业发展、推动区域旅游联合工作的讲话以及我国行政区划改革的总体要求,说明政府对区域旅游合作的重视和关注[6]。在这个大趋势下,为加强区域旅游合作,2003年4月,泉州、厦门、漳州、潮州、汕头联合推出了“闽南潮汕(五市)黄金海岸游”联线旅游项目,主推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2007年8月,广州黄埔区、阳江海陵岛和湛江徐闻县共同主办“广东三地海上丝绸之路县域旅游合作论坛”,商讨共同开发海丝旅游。这说明一些政府部门正逐步意识到合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长三角地区合作凸现出来的优势,也使其他各地区逐渐意识到进行区域旅游合作是大趋势。
四、合作对策
1.树立区域旅游合作理念
地方政府要尽快打破浓烈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各自为政的旅游局面,各地只有牢固树立“从大局着眼,合则俱荣,分则易损”旅游合作精神,尽快使“海上丝绸之路”跻身世界文化遗产之列,为区域旅游合作服务。应充分认识“海上丝绸之路”是人类海洋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共同遗产和宝贵财富。不要为求片面的第一,造成了无谓的学术争执,错失了申遗和旅游合作的良机。搁置哪里是起点,谁是发祥地之争,进行联合开发。每个参与申遗城市,它的历史事实和地位都是客观存在着的,不必过多吹嘘自己,只有中国港口城市联合,取长补短,以“从大局着眼,合则俱荣,分则易损”精神来共享古老的海洋文化,共享旅游合作带来的利益。
2.合作的机制与方式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合作区域的广泛性,合作内容的复杂性,合作伙伴的多元性等,就要求合作开发必须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有步骤、有层次、由初级合作到高级合作逐步推进。政府在合作开发中发挥关键的主导作用,旅游城市在合作开发中发挥主体的作用,企业在合作开发中进行市场运作和项目的具体实施[7]。
海上丝路旅游合作的工作机制是:自上而下式地在各地的领导下,在联合国相关组织和有关国际组织的协调支持下,以不同旅游城市作为项目实施的主体,通过政府或企业的投资,完成旅游合作开发项目的实施;自下而上式地由不同旅游城市提出单向、双向或多向旅游合作联合项目,经旅游合作联合体及旅游合作开发委员会的协调运作,完成旅游合作项目。
3.积极进行联合营销,为海上丝绸之路旅游造势
与海上丝绸之路历经的国家和地区联合开发。鼓励和支持国内旅行社与国外旅行社联合调查、考察并开辟“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旅游线路” [8]。开展学术交流,加强宣传,扩大影响。组合富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开辟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线路,将是一种旅游开发新思路。海上丝路是历史上商业贸易之路,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线路。各地旅游行业组合海上丝绸之路旅游资源,共同开发客源市场,与重要旅游城市共同开辟国际海上丝路旅游线路具有旅游经济意义,同时也利于宣传海上丝路,宣传城市形象,推进城市与国内外的联系。
4.筹划制定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无疑是一项复杂的、巨大的系统工程。海上丝绸之路旅游合作开发首先要有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强的、科学的合作开发总体规划,才能高效、快速、有效地推动海上丝绸之路旅游的快速、健康发展[9]。沿线城市应按照世界遗产的要求,列出专题来完成这一关系到海上丝路旅游合作开发成败的重要项目。制定出来的总体规划既要体现区域的共性,又要体现区域的地区差异.在对区内旅游资源深入调查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充分展现各地旅游的特色,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相互补充的旅游产品体系,要注意所制定出来的总体规划必须是区域内各方所共同认可的[10]。
参考文献:
[1]陈志宏.泉州海上丝绸之路滨海史迹的研究与保护[j].南方建筑,2006,(9).
[2]陈爱宣.长三角区域旅游合作的障碍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7,(9).
关键词 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产业结构;适应性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05-0018-06
一、引言
高职教育要服务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是高职院校最为突出的办学特色和办学方向,而专业设置是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结构发展之间的纽带与桥梁。有关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颇为丰富。
魏红光(2007)[1]论述了高职专业的生命周期与产业结 构调整的互相关系。蒋笃运(2008)[2]对产业结构与专业结构的关系做了比较系统深入的阐述。李雯(2013)[3]、倪永宏等(2014)[4]、李悠(2009)[5]、郑雁(2015)[6]分别对北京、苏中地区、广东省和杭州市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付宇胜等(2006)[7]对陕西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支柱产业的适应性作了对比分析。蒋德喜(2007)[8]比较了湖南省三大产业所占GDP比重和三大产业对应高职专业的比重这两个因素来衡量两者是否匹配。傅斌(2009)[9]以浙江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和已有的专业布点覆盖三个产业的比例这两个因素,衡量专业设置和产业结构的适应性情况。
近年来,许多学者对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但大多只对一、二、三产业与专业设置进行粗略研究,没有深入到一、二、三产业内部进行研究。本文在调查、收集与整理相关数据,掌握目前粤西地区产业结构和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的基础上,分析粤西地区高职院校内部各行业的专业设置现状是否与当地产业结构相适应,一、二、三产业内部各专业与行业的适应性,并总结粤西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的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提高适应性的方法与措施。
二、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招生基本情况
粤西地区包括阳江、湛江、茂名和云浮四市,是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的重要基地,这也必定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产生巨大的需求。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主要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茂名职业技术学院和罗定职业技术学院4所。根据各校的官方网站统计的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和招生情况如表1所示。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点总数共有183个,专业设置的门类比较比较齐全。从三次产业结构来看,专业设置均有分布。在19个专业大类中,除了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安大类以外,其他各大类专业皆有招生。但不同产业大类和专业大类的专业招生人数有着明显的差异。从专业招生人数来看,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高职院校招生总人数排名最前的产业是第三产业(31195人)、其次是第二产业(14794人),第一产业只有625人,相当于第三产业的20.04%、第二产业的42.25%;招生总人数排名前5位的专业大类分别是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土建大类,分别为10325人、9541人、8417人、6344人和3415人;招生总人数后5位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安大类和材料与能源大类,前4类的招生人数均为0,材料与能源大类的招生人数仅80人。
从专业大类开设的学校数来看,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4所高职院校均开设的专业大类为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电子信息大类和旅游大类;4所院校增均未开设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和公安大类。从专业大类中的具体专业数(专业点数)来看,专业点分布前5位的是财经大类35个专业、电子信息大类29个专业、文化教育大类26个专业、制造大类26个专业、土建大类17个专业;专业点分布前5位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公安大类和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其中前4类的专业点分布均为0,气象与安全大类的专业点仅有1个。从整体上看,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比较集中于文化教育大类、财经大类、制造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医药卫生大类和公安大类,招生人数和专业布点数均为0。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粤西地区高职院校招生人数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三次产业的专业招生总人数为13966人,至2014年招生总人数上升至17107,上升了22.49%。各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发展态势并不相同,其中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趋于下降趋势,第二与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均趋于上升趋势,尤其是后者的上升趋势更为明显。2014年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由2012年的230人降为195人,降幅达15.22%;而同期第二、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分别由2012年的4617人和9119人上升到5422人和11490人,分别上升了17.44%和26.00%。各专业大类招生人数发展态势也所有不同,上升幅度排前5位的是交通运输大类、旅游大类、土建大类、法律大类和电子信息大类,分别为50.00%、40.54%、36.54%、35.29%和30.55%;材料与能源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农、林、牧、渔大类、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的招生人数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分别为100%、29.37%、15.22%和5.56%。
三、西地区产业结构的现状
近年来,粤西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逐年上升趋势。2014年粤西地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6440.57亿元,比2012年增长了23.53%。同时,粤西地区工业化进程逐步加快,第二产业比重有所上升,产业结构已呈现出明显的“二、三、一”排序。与2012年相比较,2014年粤西地区第二产业的地区生产总值比2012年增长了27.11%,第三产业增长了26.94%,远远超过第一产业的增长率9.34%。在第二产业中,粤西地区工业部门的地区生产总值占主导地位,如2012年工业部门的地区生产总值是建筑业的9倍多;2014年这一倍数值仍然超过了8。在第三产业当中,主要以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为主,2012-2014年其地区生产总值之和分别为粤西地区地区生产总值的46%、49%和41%。
依赖自然地理的优势和多年的发展,粤西地区正逐步形成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业产业。粤西地区的名牌农产品各具特色:阳江市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水果、蔬菜、花卉、南药、水产、禽畜的生产基地;湛江市是广东省最具南亚热带气候特色的地级市,也是广东省甚至华南地区重要的高端农海产品产供地;茂名市特色农产品众多,农业品牌亮点纷呈,粮食、水果、蔬菜、畜牧、水产品等是茂名市的农业主导产业;农业在云浮经济结构中占居重要的地位,如2014年云浮全市产业结构为21.1344.1134.76。
除了第一产业以外,粤西地区的第二、第三产业也具有一定的特色。阳江除了知名的五金刀剪产业以及兴盛的旅游业以外,还有正在大力发展的阳江核电站、华夏阳西电厂等重大电力能源项目。作为我国西南沿海唯一的亿吨大港的湛江市,依托深水港发展物流产业外,还正在打造以钢铁、石油化工产业为龙头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而重化工业成为新一轮发展潮的主导产业。茂名市近年来全力打造世界级的石化产业,茂石化公司等石化行业发展势头强劲。
但是粤西地区的三次产业结构有明显的不合理之处。突出地表现在:其一,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占到近二成。其二,第二产业占有重要的地位,但以工业为主导,而工业中除了纺织业,食品、饮料、水产品等加工业,石化产业以外,其他行业均较落后,产量少且规模小未能形成有效的规模效应。目前粤西地区的产业以工业为主导,但又有一系列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蕴含着粤西地区的产业发展思路不够明确,主攻农业还是工业的思路尚不明晰,缺乏整体功能定位,未能科学规划。其三,是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差,与工业发展相配套的金融、房地产等生产业发展也相对滞后,造成行业关联效应低、对经济的拉动力不强。而一些特色农业缺乏相关产业的发展配套,没有相应轻工业和服务业支撑,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配套,产前产后服务跟不上,未能形成有效产业链条。
四、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分析
2012-2014年粤西地区的产业结构呈“二三一”型,其中第一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在17.50%~19.77%之间,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贡献分别为41.09%~42.32%之间和38%~40%之间,详见表2;但是粤西地区高职院校属于第一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所占比重还不到2%,第二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所占比重为30%左右,而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所占比重超过65%,可见,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在总体上明显不适应。
具体地说,以工业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在粤西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的工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37.03%~38.25%之间,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与工业相关的材料与能源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制造大类和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专业的招生人数所占比重为23.39%~25.61%之间,而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与水利大类的专业招生却为0,能基本满足工业的发展所需但无法满足粤西地区的一些特色产业发展所需。
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25%~4.84%之间,而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交通运输大类专业的招生人数所占比重只有0.72%~0.97%,难以满足该行业的发展所需。与工业发展相配套的金融专业、房地产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存在明显的不足。虽然财经大类专业的招生人数较多和所占比重较大,但只有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设置了与金融行业相关的专业,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的金融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53%~2.68%之间,而与金融相关的专业招生人数仅820人,所占比重1.65%~1.93%,不能满足工业发展的所需。房地产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3.48%~4.84%之间,而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中只有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土建大类中的房地产经营与评估、建筑设计技术(室内设计技术)、建筑设计技术(环境艺术设计技术)、建筑设计技术(室内设计技术或环境艺术设计技术)类专业,2012年罗定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市场营销(房地产营销方向)等与房地产相关的专业,但招生人数所占比重只有1.04%~1.09%,难以满足该行业的发展所需。其他服务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4.54%~16.26%之间,而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中其他服务业专业中的中医药卫生大类和公安大类的专业招生人数均为0,不能满足这两个行业的发展所需;而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第二产业中的土建大类专业招生人数所占比重在6.15%-8.3%之间,超过了第二产业的建筑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4.06%~4.48%之间)。在第三产业中,与商业相关的财经大类专业招生人数所占比重在19.93%~21.63%之间,大大超过了商业相关的批发零售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10.19%~11.36%之间);住宿餐饮业在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1.71%~3.01%之间,而粤西地区高职院校旅游大类专业的招生人数所占比重在2.65%~3.31%,超过了其发展所需。另外,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法律大类的招生人数所占比重40.30%~43.83%,远远超过其发展的所需。
粤西地区高职专业设置与其特色产业l展匹配性分析显示,粤西地区自然资源优势明显,具有发展农业、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等得天独厚的优势。粤西地区处于亚热带,特色农业产业对粤西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不容忽视。粤西地区是广东省重要的粮食、蔬菜种植基地和广东省最大的花生、南药、蚕桑、松香、山地养鸡基地。此外,粤西地区也是全国糖蔗、橡胶、剑麻等作物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荔枝、香蕉、龙眼和蔬菜生产和运输基地,其中茂名被誉为“中国最大的水果生产基地”。海洋资源是粤西地区潜在的优势资源,粤西地区的水产品产量居全国之首,其中湛江、阳江市水产品总产量占广东省的26.9%,湛江的国联对虾、阳江的程村蚝、茂名的罗非鱼是粤西地区的知名水产品。但是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高职院校只有阳江职业技术学院设置了园林技术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满足不了粤西地区的农、渔业生产和第一产业发展的所需。
粤西地区的一些资源优势已转化为产业优势。如阳江著名的五金刀剪产业;阳江核电站、阳江抽水蓄能电站、海陵岛风能发电是广东省重要的电力能源基地目;粤西地区近海原油储藏量丰富,茂名是全国最大的石油化工生产基地之一;而云浮是中国的重要石材生产基地和石材批发集散中心。但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的专业招生人数均为0,有关五金加工、石材加工的专业设置也是空白。
湛江逐步形成以湛江港为依托的国际原油、液化氧、液化气、矿石等油类储罐转运中心和矿石、化工等进出口物资交易储运中心。但只有罗定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文理职业学院的财经大类专业设置了物流管理专业,广东文理职业学院设置了交通类专业中的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含方向),2012-2014年期间粤西地区这几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共1680人,只占总招生人数(46614人)的3.60%。
阳江拥有“最佳休闲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旅游城市”“中国温泉之乡”等称号。云浮有着“中国特色养生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之称。粤西地区4所高职院校均开设了旅游大类的专业,但2012-2014年期间这几个专业的招生人数共1405人,只占总招生人数(46614人)的3.01%。
五、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有待提高
从2012-2014年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和招生情况来看,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的专业招生人数所占比重分别为1.34%、31.74%和66.92%,专业结构呈明显的“三二一”型,与其“二三一”型的产业结构明显不适应 。具体到各个大类专业,其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有待提高。如第二产业中的材料与能源大类、生化与药品大类、制造大类和环保、气象与安全大类、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与水利大类的专业招生不能满足工业的发展所需;第三产业中的交通运输大类专业、金融专业、房地产专业,以及医药卫生大类和公安大类的专业招生均不能满足相应行业的发展所需。第二产业中的土建大类专业,第三产业中的财经大类专业、旅游大类专业,以及电子信息大类、文化教育大类、公共事业大类、艺术设计传媒大类、法律大类的招生均超过其相关行业的发展所需。
(二)专业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普遍存在
粤西地区高职院校的专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复设置、同构化现象。如表1所示,院校对于投入少、教学成本低、社会需求热的专业比较热衷。如第二产业中的制造大类、第三产业中的财经大类专业、电子信息大类专业、文化教育大类专业,粤西地区4所高职院校均开设了上述大类专业,专业布点数都表现出明显集中趋势。其中专业布点数最多的是财经大类专业,专业点达35个。院校专业的重复设置与趋同现象的普遍存在,对市场而言容易造成需求饱和。这种在专业设置上贪多求全的做法,不仅没有突出特色与品牌优势,造成有限教育资源的紧张和浪费,而且还使院校间的竞争优势不明显,无法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影响毕业生的就业。
(三)专业管理混乱
一些专业内涵相同,但专业名称却不相同;还有一些专业命名相同,但专业内涵却相差很大。一些热门专业名称后加注多个专业方向,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有电力输送与管理、电力工程管理、电梯应用技术等不同的方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有汽车维修与钣金、汽车装配技术、汽车定损与评估等方向,有传统的电子信息产业方向,还有部分文化创意产业相关的专业方向。作为老牌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一些院校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需要开设新专业,但由于受到专业申报条件等的限制,将新专业以放入括号的形式加在已有专业名之后,作为已有专业的一个方向,这也是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设置高重复率现象的一个原因。如果加注方向是为了规避教育行政管理或仅仅是以热门的字眼来吸引眼球,而在实际中缺乏与之相应的内涵培养。这类专业设置尽管一时发展迅速,但长远会对专业建设与发展产生负面效应。
六、粤西地区高职院校专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思考
(一)加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
宏观经济结构是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宏观经济结构决定了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类型和数量。高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来自本地区,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主要服务于地区经济的发展,因而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结构与区域产业结构要有明显的相关性。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因此,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适应,专业结构设置和调整必须以区域经济的产业、行业发展为基础。在宏观专业结构与宏观产业结构相适应的大框架下,还需要提高微观专业结构与产业、行业的具体契合度。
目前粤西地区已经形成了“二三一”型的产业格局。由于要承担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任务,粤西地区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上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与产业结构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第一产业的专业,面向现代农业的产业要求,除了加强已有的园林技术专业、水产养殖技术专业以外,还应根据粤西地区第一产业的特色,开设一些水稻与水果等现代农产品种植技术、现代兽医、农产品深加工、绿色食品生产、生态农业等具有农业现代化水平的相关专业。做强第二产业的专业,一是要增加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水利大类、石材加工这几大类专业的招生;二是要扩大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涵盖的专业面,加强汽车、装备制造等相关专业建设。调整三产专业,要增加医药卫生大类、公安大类等专业的招生,并适当控制财经大类专业和电子信息大类的招生规模。
(二)优化专业设置,提高专业建设质量
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必须与区域产业结构的不断变化和调整相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往往会引发职业岗位越来越具有复合的发展趋势,专业内涵也会发生变化,专业培养方向也会发生更新和功能拓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需要拓宽专业覆盖面,建立复合型新专业,增设专业培养方向;也可以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根据产业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需求,增加有关新的知识、技术,删除、缩减、更新陈旧的课程内容,使原有专业课程结构和内容更加科学,专业内涵更加贴合实际;对原有专业进行分化、整合,开发形成新专业;根据市场需要,设置边缘专业,或者与相关专业进行融合,开设新专业。如罗定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追踪、预测市场需求,将“医学专业”和与“机械维修专业”有机结合,开设“医疗仪器维修技术”专业。
(三)规范专业管理,引导专业调整
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需求驱动模式下,从自身利益出发,追逐建设市场需求量大、低成本的热门专业,短期能达到高职院校的自身利益最大化。长期来看,集中、重复的专业建设造成教育资源浪费,专业定位模糊,品牌特色淡化,对高职教育和院校自身而言都会产生巨大的负面作用。高职院校专业方向混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采取指令性的直管方式来进行专业设置,院校缺少专业管理自,难以根据市场需要及时调整专业,只好在已有专业后加注专业方向以实质性地调整专业。教育管理部门对专业设置应进行间接管理,如把专业目录的指令性作用转为指导性作用,将专业设置管理的前置性审批转为后置性评估;引导高职院校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依法自主设置、调整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名称的内涵和外延,以扩大并规范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自、做到专业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参 考 文 献
[1]魏红光.论高职专业设置的原则、思路及管理[J].徐州教育学报,2007(3):56-58.
[2]蒋笃运.产业结构与高等教育专业结构关系研究――以中西部地区为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李雯.北京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3(6):16-18.
[4]倪永宏,王武林,黄兴海.高职专业设置与苏中区域产业发展的适应性探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5):14-17.
[5]李悠.广东高职院校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应性研究[J].高教探索,2009(3):101-104.
[6]郑雁.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经济发展契合度研究――以杭州为例[J].职业技术教育,2015(2):8-12.
[7]付宇胜,张爱香,吕燕,等.陕西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业结构通应性初探[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6(1):37-41.
Abstract: 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an intervention for preventing HIV/AIDS in commercial sex workers, to provide foundations for preventing HIV/AIDS in commercial sex workers in future. Methods:A computerized literature searching was carried out in PubMed,springer,China Info,VIP,CNKI databases to collect articles published between 2006 and 2009 concerning the effect of a HIV/AIDS education intervention in commercial sex workers, the type was self-control intervention study, the method was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language were limited English and Chinese ,the RevMan 4.2 to do Meta-analysis. Results:The analysis showed that it’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after the counter measure in the“AIDS’s Transmission”, “the effect of condoms for HIV prevention”, “the lastest sex activities”.Conclusions:The intervene for preventing HIV/AIDS is effective in commercial sex workers.
关键词: 艾滋病;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干预;Meta分析
Key words: AIDS;commercial sex workers;prevention;Meta-analysis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5-0246-03
0引言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近年来艾滋病感染比例有所上升,娱乐场所的女性从事商业性的队伍不断扩大,她们是艾滋病病毒(HIV)感染和传播的重点人群,我国目前对该人群做过许多的健康干预活动以及效果评价,这些健康教育在艾滋病预防中是否有效?效果如何?需要进行必要的分析,为了更好更客观的评价干预效果,在目前信息发达的大背景下,利用信息检索,对国内12篇以我国性工作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干预活动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Pubmed、Springer,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结合文献追踪收集2006~2008年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性工作者艾滋病预防干预的相关文献,英文检索关键词:Aids prevention ,Female sex workers,FSW,preventionmeddle ,Meta analysis;中文检索关键词:艾滋病预防;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干预;Meta分析。
1.2 文献纳入标准①文献必须为2006年~2009年的,具有前后对照研究;②人群为女性性工作者;③主要干预方法为艾滋病健康教育;④文献报道内容避免同一地区;⑤由于文献知识点繁多,所以根据艾滋病在女性性工作者中的流行特点:以性传播为主,仅选择文章中覆盖有“无套传播艾滋病”,“使用安全套是否能有效预防艾滋病”两个知识点以及“最近一次是否使用安全套”行为进行评价。
1.3 统计分析采用RevMan4.2版软件,对12篇纳入文献进行同质性检验(P>0.05)和异质性检验(P≤0.05)。
2结果
2.1 文献筛选过程共纳入中文文献12篇,未找到合适的英文文献。
2.2 纳入文献基本特征所有纳入文献均为对照研究,干预手段均为一般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包括发放宣传材料、安全套等。各文献概况见表1。
2.3 Meta分析结果12篇文献中,知识点1在干预前样本量为3221,干预后为3514,异质性检验得:χ2=86.58,自由度为11,P
知识点2在干预前样本量为3221,干预后为3504,异质性检验得:χ2=68.17,自由度为11,P
行为干预在干预前样本量为3214,干预后为3494,异质性检验得:χ2=141.81,自由度为11,P
2.4 发表偏倚评估由于纳入的文献研究范围较广,涉及国内各个地区,为了检验纳入的文献是否存在发表性偏倚,应用Review manager 4.2分析软件绘制Meta分析漏斗图,结果显示图形点分布类似漏斗图形,不存在明显的发表性偏倚(图4)。
3讨论
Meta分析是询证医学中的一种常用方法,近年来在非实验的综合研究与分析中广泛应用,是对具有相同目的且相互独立的多个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综合评价和定量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14]。行为干预具有突出的健康教育意义,因此有必要对行为干预与预防艾滋病效果间的联系和意义进行评价,本文评价了各研究的同质性、发表偏倚,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Meta分析,漏斗对称性较好,提示本次Meta分析的结果是可靠的。
本次研究在艾滋病知识、态度等众多知识点中,综合选取了两个知识点以及一个行为点作为评价指标。通过对12篇文献的分析,各OR值(P0,菱形完全位于垂直线左侧,显示干预后效果较干预前明显。提示健康教育对女性性工作者在预防艾滋病中具有良好效果,而良好的健康教育对于女性性工作者行为的改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女性性工作者进行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艾滋病的传播,这对预防艾滋病有积极作用。
Meta分析是一种观察性研究,在资料的收集过程中难免会发生偏倚,meta分析的偏倚主要产生在研究设计和资料收集阶段。因此,合理的纳入和剔除标准,对控制meta分析的质量有积极作用。本文的12篇纳入文献,都没有对其干预过程进行详细描述,无法确定各干预强度是否深入以及干预工作是否顺利,所以所得的结果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本次分析研究,可以初步肯定对性工作者进行预防干预的健康教育对控制以及预防AIDS的传播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需要进一步的划分性工作者,细化为各个亚群,进行分层研究,对将来预防工作的开展将具有更大的推动效果。
参考文献:
[1]文进,李幼平,Meta分析中效应尺度指标的选择,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07,7(8):606~613.
[2]郭嘉,陆义春,孙路昆等.昆明市官渡区女性性工作者行为干预前后效果评价.卫生软科学,2006,20(3):224~227.
[3]陈兴云,彭正珍,李兴才等.文山城区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防治行为干预效果分析.卫生软科学,2006,20(3):265~267.
[4]王俊辉,陶润友,胡华芬等.华宁县女性性工作者STD/AIDS综合干预效果分析.卫生软科学,2006,20(3):293~295.
[5]赵月娟,李桂英,夏冬艳等.北京市低龄女性性工作者预防性病艾滋病的行为干预研究.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0):1936~1938.
[6]陈子慧,黄宝明,黄善盛.江门市女性性工作者性病艾滋病干预效果评价.华南预防医学,2007,33(4):29~33.
[7]彭鸿斌,冯耀辉,冯俊林等.南充市顺庆区女性工作者艾滋病行为干预.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23(1):115~116.
[8]段康明,唐先娅,候素琴等.娱乐场所健康教育对性工作者行为影响的效果评价.实用预防医学,2007,14(4):1305~1037.
[9]陈方武,汪伊娜,刘杰等.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干预效果评估.实用临床医学,2007,8(2):128~130.
[10]符艳,熊志伟,徐丹等.娱乐场所性工作者预防艾滋病KAP干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疾病控制杂志,2007,11(6):544~547.
[11]潘瑞胤,兰亚佳,杨凭等.外展服务对女性性工作者的干预效果.现代预防医学,2007,34(15):2804~2806.
[12]殷修旺,许雁,薛兴忠.宁阳县某城镇娱乐场所女性性工作者艾滋病综合干预效果分析.预防医学论坛,2008,14(2):130~131.
[关键词]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广东 战略意义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6)02-0028-05
[基金项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广东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战略思路”(GD13CYJ14);广东海洋大学“创新强校工程”项目“我国海洋产业集群式创新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GDOU2013050249)、“广东省打造国家级海洋经济示范区建设研究”(GDOU2013050252);广东海洋大学东盟研究院2015年度重点课题“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中国与东盟设施联通合作机制与路径研究”(201501)。
[作者简介] 杜军(1977 ― ),湖北麻城人,广东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海上丝绸之路研究所所长,海洋经济与管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海洋经济管理、海上丝绸之路。
一、广东参与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意义
(一)促进广东与沿线国家互利共赢
拓展发展空间。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不仅有助于广东加强与沿线国家工作对接,推动与沿线国家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海洋资源开发、人文交流、旅游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全方位、多层次合作,而且有助于打通广东与南亚、中东、非洲等国家地区的经贸合作交流之路,拓展广东经济发展空间和经济腹地,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战略支撑。
促进文化互学互鉴。人文交流是实现我国与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重要基础,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中心环节。开展海洋文化艺术交流、古新丝绸之路文化研究学术交流、海洋旅游合作等活动,将激发各民族文化的相互渗透、优势互补、多元共生,促进文化互学互鉴,进一步增强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凝聚力与国际影响力,实现广东与沿线国家之间以人文交流促进民心相通,形成共同的发展理念,增进彼此之间政治互信。
睦邻安邻富邻。面对周边国家地缘政治、非传统安全以及的紧张局势,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符合沿线各国在维护地区安全、谋求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宽领域共赢关系等方面的利益诉求,同时也为我国与沿线各国开拓新的合作领域、深化经贸合作寻求新的战略契合点。增进广东与周边国家之间的政治互信,有利于打造和平稳定、繁荣共进的周边合作环境,以推动区域合作来实现地区的长久稳定与繁荣发展。
(二)实现本省跨越式发展
促进转型发展。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建设双边贸易合作机制促进国内外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实现资源高效配置和市场深度融合,将加快构建环南海经济合作圈发展平台,加强与沿线国家开展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
建设海洋强省。广东依托其丰富的海洋资源、优越的区位优势、便利的海上运输通道,对内能大力发展以石油、化工、钢铁、制造业等为主体的临港重化工业以及休闲渔业、滨海旅游业等朝阳产业,形成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集群;对外能加强与周边国家海洋经济合作,引导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到沿线国家建设基地,延伸产业链。
提升国际经济竞争力。积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加快培育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竞争优势的大型骨干企业,可打造以珠三角为龙头的国际化港口城市群,构建以东盟为基础、立足于东南亚的海洋战略经济带,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和加强辐射能力,激发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形成创新驱动、互利共赢、开放合作的新增长极。
二、广东参与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优势与外部机遇
(一)广东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基础优势
1. 经济优势
广东GDP总量在2014年达到了6.78万亿元,占全国比例11%,连续26年位列全国第一位。广东的金融、科技、航运、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也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这一切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广东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合作奠定了物质基础。
2.贸易优势
广东与沿线各国贸易往来密切,特别是与东盟各个国家在对外贸易额上达到了1022.21亿美元。另外,广东每年都会在广州定期举办广交会,每年都会有来自世界各国的客商云集广州,这无疑推动了广东的对外贸易发展。广东的进出口贸易总额在2014年达到了1.077万亿元,占全国约25%,如图2所示;另外,根据广东2014年统计年鉴显示,广东与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如表1所示。
3. 历史优势
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开始于秦汉时期,根据《汉书地理志》对于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描述我们可以得知汉代将岭南番禺、徐闻、合浦作为始发港口,与波斯湾、印度洋沿海港口进行对接,这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正式形成。其中,广东的徐闻县是历史记载最早的丝绸之路港口。在随后的魏晋时期进入了发展时期,根据史书记载,东晋王朝将广州(今广州市)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开辟了从广州进入海南东部海域再进入到南海的线路,这又是一大进步。而到了隋唐宋时期,广东的海上贸易进入到了鼎盛阶段。广州成为了不仅仅是重要的港口,也成为了重要的贸易大都市,承接着来自各国商人的各种商品贸易活动。到了明清时期,虽然政府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广州依然是南方最重要的贸易通商城市,特别是在清朝,设立“广州十三行”,使广州成为了外国唯一可以进行贸易的中国口岸。这段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广东对于推动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一直以来都具有浓重的历史优势。
4. 华侨优势
广东在推进海上丝绸之路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就是沿海各国广泛分布着来自广东的海外华人华侨。从近代以来,广东就出现了“下南洋”等移民的浪潮。早在20世纪20年代前后,东南亚海外华侨就达到了500万之多,其中来自广东就达到300万,占据东南亚华侨的近60%。而经过了近一百年的不断发展,现如今来自广东的东南亚海外华侨达到了近1500万。广东华侨在当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有较强的影响力,这是一项非常好的优势资源。2015年3月11日起,广东设立了海外华侨经济合作资金,募集来自海外华侨华人的资金,以民间的力量来配合国家的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二)广东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外部机遇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包括广东在内的沿海省市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广东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发祥地,也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应该抓住这一重要战略机遇,加强与东盟各国、中东、东南亚、欧洲等沿线各国的贸易合作。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与合作。广东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同东盟各国的友好发展,并积极投入东盟自贸区的建设,未来广东会有效利用好自贸区这一平台,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亚洲投行和丝绸之路基金的扶持。亚洲投行的建立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9月召开的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七次常委会上也提出设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基金”,将更有力推动广东与东盟各国之间的经济交流,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添砖加瓦。
粤港澳自贸区的建立和发展,可以加强同东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自身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为海上丝绸之路提供更为广阔的合作与发展空间。
三、广东参与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政策建议
(一)关于制度供给层面
1. 推进相关的地方性立法进程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广东长期坚持的一项战略决策,有必要推进省级层面的立法工作,可考虑制定《广东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条例》,明确参与海上丝绸建设的重点与着力点,并对各相关主体的具体行为进行规范与法定等,同时可考虑研究《广东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投融资条例》,在法规层面规范建设过程中所涉及的投融资行为以及明确具体的注意事项。
2. 完善总体规划与具体实施目标体系
需结合国家的整体战略,依据“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原则,加强省级层面的顶层设计,制定总体规划,对沿海与内陆地级市做出总体部署与功能定位,并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目标体系,明确实施路线图,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推进。省级层面可考虑成立高规格的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负责统筹海上丝绸之路的顶层设计与整体规划实施,协调好各方资源与利益,促进海上丝绸之路的高效率运转。市一级层面也可据此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本市的参与建设。
3. 建立海上丝绸之路发展合作机制
要加强与周围各省的交流与合作,建立金融、贸易、技术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在跨区域层面上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做到分工明确、目标一致、错位发展;在省内各市之间,构建信息互通、货物运输等交流平台,加强广州、深圳、湛江、珠海、汕头的港口建设,建立海上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海上服务能力,发挥群策群力效应,努力将广东打造成具有世界级影响力的海上强省和国际物流中心;加强与海上丝绸之路各国的交流合作,如参与东盟自贸区的建设中,与东盟各国在贸易、文化、科技等进行密切的往来;为了确保合作机制能顺利开展,在设立机制的时候应该秉承灵活性原则,充分研究各国内部法律法规以及各项机制,制定出让各参与国之间互利共赢的最佳方案。
4. 营造更加透明、公正、法制的市场环境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虽然以政府为主导,但最终要依赖市场进行有效运作,市场主体应该在广东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中扮演核心角色。政府应进一步简政放权,简化审批程序,清理收费项目,不断为企业松绑和市场松绑,同时借助广东三大自贸区的建设,倒逼政府改革升级,应公布公开省级和市级政府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晰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在市场准入层面,应加快制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明确投资权限,使企业投资便利化,同时保护本地与外来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且应更加注重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为企业投资提供一个透明、公正、法制的市场环境。
(二)关于经济发展层面
1. 制定具体可操作的项目投资目录
广东政府应依托自身优势,结合“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制定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契合的高端项目投资目录,通过项目引导的方式,来推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于大型的公共性项目,如铁路、高速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政府可引入PPP模式,吸引社会资本,进行公私合营;对于竞争性较强的高端项目,政府可完全放开,通过竞争招标的形式,由竞标成功的企业进行自主建设,政府执行监管职能。
2. 引入民间资本、强化金融供给
广东是民营经济非常发达的省份,民间资本力量雄厚,民间资本有能力也必须成为参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力量,政府应提供有效平台,主动引入民间资本,提升与民间资本合作的空间。应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条件,在经济、文化、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应鼓励民间资本积极介入,并为其创造良好条件。政府可成立具有政府性质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发基金”以及具有区域性质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发银行”,同时也可鼓励民间资本成立相应的开发性基金,与政府基金形成互补,为推进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金融支持。
3. 创新经济合作形式与平台建设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众多,且经济发展程度差异较大,与广东经济形成广阔的合作互补空间。广东可争取国家支持,发起成立“环南海经济协作区”,打造环南海经济共同体,环南海国家,如越南、菲律宾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原料、土地、劳动成本廉价,适合进行产业转移与经济投资;可发起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合作论坛”,一年举办一次,共谋经济发展;不断增强广交会在东盟等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的影响力,可在广交会上单独成立海上丝绸之路专馆,进行相关投资及产品交易的洽谈;进一步充分发挥“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的作用,可在2014年首次成功举办的基础上,进行开拓创新,引入电子商务平台,丰富贸易活动举办形式,不断增强其区域乃至世界影响力。
4. 推进海运基础设施建设,打好“互联互通牌”
广东有效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前提之一,是能够与沿线国家互联互通,而这一切需要有强大的海运基础设施作为支撑,显然广东在港口方面具有优势,拥有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等大型良港,在货物集散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应进一步推进海运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公私合营的形式,拓展港口的运营空间,不断提升港口的运营效率;鼓励大型载重船舶的制造与运营,节省货物运输的成本;建立海上驿站,为过往船只提供生活补给、维修等便利服务。
(三)关于文化建设层面
1. 加快人才培养,打造高端智库
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需要大量人才参与,在加强引进优秀人才的同时,应鼓励本地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快相关人才的培养,尽早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贡献智慧。在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进程中,应注重高端智库建设,广东拥有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可让具备条件的高等院校率先成立相关的高端智库,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谏言献策,同时政府应鼓励民间智库的发展,为其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从而使广东成为人才强省、智库强省,以此来助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2. 创建文化品牌,发展文化产业
广东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如湛江的徐闻,阳江等地,已积累了较为深厚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阳江“南海1号”的发现与开发是海上丝绸之路文化的重要体现。广东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资源丰富,应加快开发力度,在推进文化申遗方面做出努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同时应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文化产业发展形式、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积极引入民间资本对文化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打造文化产业园、文化博物馆、文化游乐园等一系列文化产业发展基地,开发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观光路线,通过游轮观光与实地观光的形式,吸引游客参与。
3. 融入现代媒体,宣扬广东文化
应借助现代媒体工具,提升文化宣传的广度与深度。可成立广东文化门户网站,呈现具有鲜明广东特色的文化内容,并开发多种语言版本,契合沿线国家的语言需要;可拍摄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记录片,记述古代丝绸之路的起源、发展以及到现代的变迁过程,并突出广东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所形成的文化积淀;还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社交平台,灵活多样地宣扬广东文化。
4. 加强文化合作,增进人文交流
可与沿线国家共同倡导举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合作论坛”,共商文化合作,合作论坛每年定期举行,举办地点在倡导方之间轮流更换;可与沿线国家互相举办文化交流年,此举既让广东民众了解沿线国家的文化,也让沿线国家了解广东文化;广东与沿线国家可通过加强旅游合作的形式共同打造丝绸之路文化带,以旅游带动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广东与沿线国家还可鼓励民间交往与友好往来,可互相派遣留学生,实施青年交流项目,鼓励青年一代的友好交流。
[参考文献]
[1] 卢昌彩.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若干思考[J]. 决策咨询,2014,04:5-9.
[2] 刘赐贵.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 推进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若干思考[J].国际问题研究,2014,04:1-8+131.
[3] 朱小丹.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R].广州:广东省人民政府,2014.
[4] 黄启臣.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史[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3.
On How Guangdong Participates in 21st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Du Jun
( ASEAN Research Institute, Guangdong Ocean University, Zhanjiang, Guangdong Province 524088 )
救助打捞工作成绩显著
“十一五”期间(自2005年12月26日至2010年10月25日),救捞系统共执行特殊应急救助抢险任务4282起,较“十五”期间1577起增171.5%;出动救捞力量6724次,较“十五”期间2096次增220.8%;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8279名,较“十五”期间11268名增62.2%;成功救助遇险船舶793艘,较“十五”期间778艘增1.9%;成功打捞沉船船45艘,获救财产价值466.03亿元,较“十五”期间137.25亿元增239.5%。
应急救助创下新业绩。2006年,实施了建国以来最大规模的国际救援行动,对受台风“珍珠”影响遇险的15艘越南渔船和330渔民进行及时救助,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得到了党和国家及有关部门领导的充分肯定,为树立我国“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做出了重要贡献。2007年,对风暴潮期间1096名渔民的救援行动,对台风期间被困西沙、南沙的986名中外籍渔民实施救援,树立了交通负责任政府部门的良好形象;在台风中成功救助失控遇险的满载27万吨原油的超大型油轮“SHINYO SAWAKO”,排除了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灾难。2008年,出动2架救助直升机前往庄河市救起因大风遇险的54名渔民;海空联合,在强台风“浣熊”中成功救助遇险人员105名。2009年,救助、打捞、飞行联合出动,救助伊朗籍货轮“ZOORIK” 上37名遇险船员;与台湾中华搜救协会密切合作,成功救助了在台湾海峡遇险的集装箱船“银海”轮。2010年,救助直升机赴辽宁省丹东市成功救起被洪水围困的35名群众;在西沙海域成功救助受超强台风“鲇鱼”影响的141名遇险渔民;主动请战,积极参与大连“7•16”事故的海上清污、油污勘察等工作。
抢险打捞实现新突破。2006年,出色地完成了沙埕港灾后救援打捞任务,在沙埕港抢险救灾中打捞沉船11艘,为灾区挽回了重大经济损失。2007年,清障打捞世界上最大的挖泥船“奋威”轮,有效避免了“一船沉没,全港瘫痪”的情况,防止了重大港口碍航和海洋污染事故的发生;成功打捞沉船“银锄”轮,迅速恢复了黄浦江航道的正常通航。2008年,应香港特区政府请求,整体打捞乌克兰籍拖轮“NEFTEGAZ―67”,保障了香港水域的安全畅通。2009年,成功搜寻并打捞南极科考船“雪龙”号舰载直升机残骸,为事故调查作出了贡献;成功应用多项先进技术,圆满完成“畅通”轮、“奥圣65”轮等重大抢险打捞任务,实现了大吨位沉船清障打捞技术的新突破。
执行国家重大任务取得新成效。救捞系统主动承担了多项国家指定的特殊的政治、军事、救灾任务。一是在汶川抗震救灾行动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后,救捞系统主动作为,紧急调遣4架专业救助直升机赴灾区执行救助任务36起,运送救灾物资13.9吨,救助转运人员225人。二是多次参与考古和文物发掘工作。2007年,成功将南宋古沉船“南海1号”整体打捞出水,其整体打捞技术开创了世界海洋考古和海洋打捞技术的先河。2010年,赴镇江执行疑似《鹤铭》碑石打捞工作,成功将4块数百吨的碑石打捞出水;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对古沉船“南澳1号”上的文物进行了打捞,为水下文物发掘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三是积极参加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应急保障工作。圆满完成了奥帆赛海上交通安全与应急保障任务;调派11艘应急保障船(艇)、3架专业救助直升机、百余名专业人员投入到上海世博会的应急保障值班待命工作;调派5支应急保障队伍,17艘专业救捞船舶(艇)、4架救助直升机等,全方位为广州亚运会提供应急保障。四是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期间“神舟”六号、“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时的海上应急救援保障任务,为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
救捞能力跨上新台阶。一是严格执行、不断完善动态待命救助值班制度,科学部署待命力量,创立了渤海湾救助联动机制。二是重视加强技术训练和实战演练,“十一五”期间,共举行有针对性的大型搜救演练、演习50余次,加强了协作配合,检验了训练成效,提高了实战能力。三是科学编制各项预案,升级改进信息化系统,组建应急救助和抢险打捞专家库,提高了应急反应水平和处置能力。四是建立了典型案例后评估制度,广泛开展了各项搜救技术研讨。五是深入研究开展内陆水域抢险打捞工作,以长江三峡库区为试点,形成了协助地方政府参与长江干线应急抢险打捞的工作机制。六是积极拓展救助基地功能,试行志愿者制度,在沿海救助基地相继成立了5个海上救助志愿者组织,调动了社会力量参加海上救助行动的积极性。
打捞经营能力实现新提高。各打捞单位在切实履行公益性应急抢险打捞职责的同时,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面对诸多矛盾和困难交织的局面,树立市场化发展和企业化管理的观念,开展以救助打捞、海洋工程、海上拖航、水工工程为主的特色经营,以经营养打捞,有效解决了打捞经费不足的矛盾。“十一五”期间,打捞单位总资产增长173%,净资产增长91%,年总收入增长119%,年利润增长280 %,打捞单位经营结构日趋合理,发展基础日趋稳固,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立体救助体系建设步伐加快
“十一五”期间,部加大了对救助飞行队的投入力度。4个救助飞行队设立了11个救助值班点,共有17架救助直升机,4架固定翼飞机,担负渤海海域、黄海海域、东海海域、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的海上人命救援任务,初步构建了覆盖重点海域的立体救助体系。
五年来,直升机作为高效的人命救助手段,因其受地貌环境影响小的特点,被越来越充分的应用到沿海和内陆的重大救援行动中,救助遇险人员逐年增加,飞行安全和救助效果保持了良好记录。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部救助飞行队共执行930起救助任务,救助1585名遇险人员,飞行18401架次,总飞行时间14243小时。特别是2008年的汶川抗震救灾,救助飞行队发挥快速、机动优势,及时有效营救了大批灾民,为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发挥了巨大作用,彰显出救助飞行队在社会公共服务和应急救援体系中的突出地位。
基本建设持续推进
“十一五”期间,救捞系统总投资规模达到了55.6亿元人民币,其中,国家投资达到53.9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是“十五”期间间总投资规模的一倍。
装备方面,“十一五”期间,救助船舶累计完成投资20.67亿元,一批新型海洋救助船的列编,优化了救助船舶配置,改善了船舶性能。2003年6月救捞体制改革时,救捞系统共有救助船舶34艘,平均船龄19.1年;到2010年7月,共有救助船舶48艘,平均船龄为17.7年。救捞体制改革时救助船舶总功率为110410KW,平均航速15.6节;到2010年7月救助船舶总功率为231110KW,平均航速17.7节。五年间,船舶数量提高41%,船龄降低1.5年,船舶主机总功率提高1倍,平均航速提高2.1节,救助船舶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恶劣海况下人命救助能力明显提高。“十一五”期间,救捞系统购置救助飞机累计完成投资10.51亿元。完成4架中型救助直升机和2架大型救助直升机的收尾任务、4架中型救助直升机的购置任务,另有2架大型救助直升机将于2011年正式交付。
土建方面,“十一五”开工、完成基础建设项目38个,共计投资达10.05亿元。完成了大连救助基地、宁波救助基地、阳江救助基地等19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高东机场改扩建、厦门和大连飞行基地的建设陆续立项;救助基地面貌大为改观,更符合人命救助的需要和基地功能的发挥。
信息化建设起步良好,共计投资0.25亿元。升级了救助船舶调度管理与安全救助系统,实现了船舶的定位和AIS信息的采集,提高了救助业务效率。
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加大
五年来,救捞系统认真制订并落实《“十一五”人才工作规划》,实施人才引进、留住、培养、培训、使用和经费保障六大工程,建立人才管理制度体系,积极改善人才队伍结构,注重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外向型人才,形成了以应急救助打捞专家和应急反应队为骨干,船员、飞行员、潜水员为基本力量,陆域人员为辅助力量的专业应急队伍体系,显著提高了处置海上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
一是积极与部属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定向培养、委托代培机制,共同培养高级船员和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与大连海事大学合作建设救助与打捞工程本科专业;与上海海事大学合作,定向培养专科学历高级船员;在大连海事大学和集美大学招收航海类毕业生作为救助飞行学员,并已培养出5名机长,6名副驾驶。二是推行人事制度改革,通过人员引进、内部退养、干部交流、劳务外聘等多种渠道和手段,调整和优化人员队伍结构。三是着力从制度留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四个方面找准突破口,创造宽严适宜、和谐平等的人才发展环境。四是加大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力度,每年组织两期高级船员、高级潜水员专业技术培训;选派飞行员和机务人员等赴国外参加专业培训学习。五是建立了船员分级管理制度,试行了船员职务(等级)工资管理办法;完善飞行人员特殊岗位工资制度,调动了救助飞行人员工作和训练的积极性。此外,大力推动救捞人才信息库、后备干部信息库和“专家库”建设;探索推行多种用工方式,拓宽了人才招聘引进的渠道。
“十一五”期间救捞系统共招收引进管理、专业技术等人员1640名,年平均招收引进近330名,同比2004年增长69.2%;13173人次参加各类专业培养培训,建立人才管理机制和制度151项,人才短缺、供需矛盾基本得到缓解,人才队伍能力素质逐步提高,人才结构日趋合理,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
对外交流合作发展迅速
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中国先后引进了法国、加拿大、俄罗斯和美国的核电技术,中国核电一度被国际同行称为“万国牌”。
目前,国际核电业已为三代核电技术所主导,而国内核电业经过30年努力,目前已形成两种自主研发的三代技术型号:“华龙一号”与CAP1400。前者脱胎于法国技术,后者脱胎于美国技术。
中国核电站的快速增长,也带动了核电设备制造能力提升。二代+核电技术的核心供应链已经成熟,三代核电技术的设备制造难关,大部分也已被攻克。
但是,由于核电站审批速度跟不上设备制造扩张速度,核电设备的产能过剩已引发企业间的价格战。另外,相比不确定的出口市场,全球最大的核电市场仍在中国。下一个五年,国内年均6个-8个核电项目的预期,更值得中国设备商期待。 怀胎30年的“华龙一号”
在中国核电起步的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中核集团自主设计建设了30万千瓦容量的秦山一期核电站。但该技术路线后来被主动放弃,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奇臻曾告诉《财经》记者,秦山一期的反应堆与国际主流技术没有接轨。
1994年5月正式投产的大亚湾核电站通过引进法国M310技术,成为国内首座百万千瓦级商用核电站,并且直接催生了中广核的诞生。大亚湾的建设,对中国大型商用核电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到2006年中国引进三代核电技术之前,国内核电企业主导的核电站开发,技术路线基本皆脱胎于M310。
中核集团的秦山二期与中广核集团的岭澳二期,是法国技术路线国产化的两个标志性项目。秦山二期设计借鉴了大亚湾的标准环路设计,后来被学界视作“中国核电自主化建设的里程碑”。2004年,岭澳二期项目被国务院列为“核电自主化依托项目”,这一项目的标志意义在于,中广核集团借此推出了自己的首个核电技术品牌CRP1000。
不过,上述两个项目本质均是对法国M310技术的引进改进,中方消化了法国技术,具备自主设计能力,在国内可以进行批量化建设。但是,根据中方与法方的技术引进合同,中方不具备独立出口能力。
此后,在M310技术基础上,中核与中广核分别进行设计改进,在“十一五”期间上马的一批核电站中大量应用了自主设计的改进型二代+技术。
福岛事故之后,国务院要求新建核电机组必须符合三代安全标准,中核与中广核随后推出各自的三代核电技术型号ACP1000与ACPR1000+。
为了避免技术路线分散,2013年4月,在国家能源局主导下,中核与中广核两集团开始了各自三代技术的融合谈判。2014年8月,融合方案获得通过,融合后的三代技术,即为“华龙一号”。
“华龙一号”统一了关键的堆芯技术,采用中核集团的177组件堆芯设计,有别于M310的157组件堆芯设计。
在“华龙一号”的落地项目上,中核与中广核采用的技术方案不完全一样,安全系统的布置存在差异。
2015年5月8日,中核集团旗下首个采用“华龙一号”技术的项目――福清5号核电机组开工,宣告着这一技术型号正式落地。
从1987年引进法国M310技术到开工“华龙一号”,中国花了近30年时间。这期间,中国核电发展的速度并不稳定,研发力量分散到两家央企。直到2014年,能源局以批准项目为条件强势推动两方融合,才促成“华龙一号”降生。 衔玉而生的CAP1400
2003年,时任总理批示:“发展核电,要采用世界先进技术,统一技术路线,不敢再走错一步,不能照顾各种关系。”
经过三年的招标谈判,最终美国西屋公司的AP1000技术战胜法国阿海珐公司的EPR技术中标,被确定为中国三代核电技术的引进对象。随后新的核电央企――国家核电技术公司成立,全面负责AP1000技术的引进和消化吸收。
原来隶属于中核集团的上海核工程设计研究院,被划给新成立的国家核电技术公司,任务是在AP1000基础上研发CAP1400技术。据国家核电专家委员会主任陈肇博回忆,在引进技术的谈判过程中,中美两方达成协议,如中方自己开发的非能动大型压水堆功率超过135万千瓦,则中方拥有知识产权,可以对第三国出口。但对美国和日本出口,须与西屋公司合作。
功率达到135万千瓦,成为上海核工院自主开发的关键指标。不过,谈判中并未明确135万千瓦是毛功率还是净功率,这给后续工作带来了曲折。
上海核工院院长郑明光向《财经》记者介绍,2009年,西屋提出,中方设计的CAP1400,虽然毛功率达到135万千瓦以上,但是净功率只有128万千瓦,因此不能承认中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西屋认为,135万千瓦的条件指净功率,而中方认为是毛功率。
最后,上海核工院重新设计,堆芯功率从3730MW提升到4040MW,安全壳、蒸汽发生器、主泵、主管道等关键设备也重新设计,突破了135万千瓦净功率的限制,预期达到140万千瓦。在核心的堆芯设计上,AP1000为157组件堆芯,而CAP1400为193组件堆芯技术。
2014年1月,CAP1400通过了能源局初步设计审查。同年9月,CAP1400初步安全分析报告获得核安全局审评通过,这一安全审评启动于2013年3月,历时17个月,直接参与审评的专家学者有260多人,经30多次的对话、讨论,共计提出并解答问题5000余个,前后形成了1000多个工作单,被视作国内范围最广和程度最深的一次核安全审评。郑明光对《财经》记者说,目前CAP1400的施工设计已经完成80%,现场也早已具备开工条件。
不过相比于已经落地的华龙一号,CAP1400目前仍然在苦候项目核准。环保部核安全局有关人士向《财经》记者介绍,目前核安全局针对CAP1400项目的安全审评工作已经基本结束,评价报告基本准备完毕,只剩召开最后的专家委员会会议。但在国务院核准之前,核安全局无法发放建造许可证。
业内普遍认为,CAP1400重大专项在2015年内开工是大概率事件。 设备国产化爬坡
在中国核电发展初期,限于国内设备商的制造能力,设备国产化率并不高。大亚湾核电站的设备,几乎全部进口。
国内设备商能力的突破始于最近十年。“十一五”期间,大批“二代+”技术机组批量上马,使得国内设备商的制造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在与核岛相关的大部分关键设备上,已逐步实现了国内供货。
辽宁红沿河核电项目,是高层有组织地推进设备国产化的开端。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原总工隋永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2006年4月,国家发改委在广州召开了红沿河核电项目设备国产化工作会议,决定以红沿河项目为依托工程,以大型铸锻件和核级泵阀为突破口,通过联合攻关,使依托工程项目的设备国产化率达到75%。
此后,陆续开工的宁德、福清、阳江、防城港等一批二代+技术的核电站,秉承了设备国产化的路线,国产化率不断提高。正在施工中的阳江5号、6号机组,国产化率已经达到了85%。
这一轮设备国产化进程中,包括蒸汽发生器、反应堆压力容器、冷却主泵、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主管道、汽轮机等核岛与常规岛的核心设备,均实现了国产化制造,二代+核电的核心供应链已经相当成熟。
核岛设备的国产化,直接驱动了核电站建造成本的大幅下降。隋永滨举例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进口核电压力容器的成本大约是2.3亿元至2.4亿元,而目前国产压力容器价格已经降到1.2亿元左右。
随着AP1000技术的引进,中国设备商又开始了新一轮追赶爬坡。在三代技术引进过程中,除了核电站相关的设计技术引进之外,西屋公司还联合了EMD、斗山重工、SPX、安萨尔多等国外企业,进行了设备设计与制造技术的转让。
作为新技术的首批示范项目,西屋公司提出的严苛标准,一度让国内设备商非常不适应。隋永滨举例称,在对锻件封头进行气孔、杂质探伤时,过去只是垂直于曲面进行探伤,而美方要求不仅要垂直探伤,还增加了45度夹角的探伤。“我们有一批锻件,只进行垂直探伤,是合格的,但是进行45度探伤之后就不合格,就需要重做。”
三代技术的严苛标准,让国内设备商不得不投入重金进行技术研发。核电的大型铸锻件技术,是核电设备的关键基础技术,也是此前我国未能完全掌握的技术之一。中国一重(601106.SH)是这一领域研发的龙头企业,据了解,为了提升热加工工艺,中国一重投入40多亿元,改造了一整套钢水熔炼设备、锻造设备、热处理设备、机加工设备和探伤检验设备。
在产品试制初期,中国一重曾出现良品率较低的现象。隋永滨认为,工艺提升有一个过程,不应因为设备企业在初期投入高、良品率低而苛责设备企业。
据国家能源局有关人士介绍,目前中国一重的锻件良品率已超过90%。2014年8月20日,中国一重承制的首个AP1000反应堆压力容器筒体交付三门2号机组。
目前,三门AP1000项目的蒸汽发生器、控制棒驱动机构、堆内构件、钢制安全壳等其他首批国产化主设备已经大部分交付。依托该项目的四台机组国产化率逐步提高,从三门1号到海阳2号,国产化率从31%提高到了72%,综合国产化率达到55%。
目前关键设备中,唯一还留有悬念的是反应堆冷却主泵。该设备由于技术转让方EMD公司的研发出现波折,至今还未交付使用,技术受让方沈阳鼓风机公司与哈尔滨电气集团仍然在同步跟进最新进展。
屏蔽主泵的供货延迟了将近三年,严重影响了AP1000项目的工期。为避免在CAP1400重大专项中出现同样问题,CAP1400已经提早开始了主泵研制,并且布局两条线进行研发,以确保主泵影响工期的情况不会在CAP1400项目中重演。一条线是屏蔽泵的技术受让方沈鼓、哈电同步开展CAP1400的主泵研制;另一条线是上海电气(601727.SH)与德国KSB联合开始了湿绕组主泵的研制。据《财经》记者了解。目前湿绕组主泵的工程样机已经试制出来,即将在9月进行第三次工程可行性试验。
CAP1400的27项长周期设备,也已开始订货制造,借助AP1000供货过程中逐步积累起来的能力,CAP1400的国产化率预计将达到85%。
相较而言,“华龙一号”的设备制造要顺利得多。中核集团一位专家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龙一号”的设计基于已有的成熟设备技术,没有工艺不可实现的设备,不需要针对新设备进行附加试验。
核安全部门一位专家谨慎认可了这一观点:“华龙一号设备研发的困难不会像AP1000主泵、爆破阀那么大。但是作为新技术,核心设备设计都有变化,研发过程也需要特别关注。”
中核集团的公开数据显示,采用华龙一号的福清5号、6号机组设备费用合计约168亿元,国产化比例将达到86.5%。 走出去不大易
福岛核电事故的影响,正逐步散去。
对核电项目而言,长制造周期设备的订货,一般在核电项目开工之前就已经开始。福岛事故之前,市场预计中国每年将开建10台-12台百万千瓦核电机组。福岛事故后,中国核电紧急刹车,即便目前已经重启,但审批放行的新开工项目数量远远小于预期,2014年,没有一台机组开工。业内共识是,中国已经具备了年产10台-12台(套)核电设备的能力,但订单大量积压,无法转化为产品。
隋永滨多次提醒,核电设备产能过剩带来了无序竞争。在今年5月的一次公开论坛上,隋永滨表示,“竞相压价几乎出现在每个项目和每个设备的招标当中。与此同时,外国公司也不断降价来打入中国市场。这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致使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在微利甚至亏损的状态下承接任务。这对于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对于核电和装备制造业的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不过黎明或许即将到来。2015年至今,国家已经核准了两个核电项目,开工了3台机组。综合各方信息看,业内普遍认为今年还将有2个-3个核电项目获得核准。这一速度,已经与福岛核事故前的审批速度相当。随着AP1000依托项目的推进,“十三五”期间,后续AP1000技术机组的批量开工也可期待。
总理也多次在海外出访时推销中国核电,这使得国内的过剩产能看到了一丝希望。然而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中国三大核电公司在英国、南非、阿根廷、土耳其等国出口自主技术的努力,均不太可能短期内收到成效。
另一方面,尽管国内核电建设速度举世瞩目,但中国企业尚无竞标国际核电站的经验,这也让中方企业与外方合作伙伴合作寻求出海成为现实选择。
“在知识产权上,目前是明确的,净功率超过135万千瓦的CAP1400是中方的知识产权。我们的型号技术不落后,但是对整个核电技术的理解,西屋公司和美国相关研究所的技术积累目前还是更深厚。另外,西屋在海外市场耕耘多年,国际市场上品牌也更受认可。所以我们会持续保持合作,推动核电技术发展。”郑明光对《财经》记者表示。
中广核华龙一号总设计师咸春宇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华龙一号从设计之初就以走出去为目标,“法方有专利的技术我们都回避掉了,未来出口不会受到法方限制,不存在知识产权隐患”。
但亦有业内人士在受访时认为,目前中国的两种三代核电技术都还未实现出口,知识产权的风险还未暴露,因此在推进海外项目的过程中,与外方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将有助于避免对方设置障碍。
事实上,与技术引进方合作出口的案例并不陌生。作为核电技术的后发国家,韩国在引进西屋技术的基础上自主开发出APR1400技术,并在2009年阿联酋核电招标过程中击败了阿海珐、通用电气-日立公司,拿下总额超过200亿美元的核电订单,这一结果一度引起轰动,也让国内核电界艳羡不已。而在这一招标过程中,西屋公司作为韩方联队的一员,是该项目的分包商,负责包括主泵、控制系统等关键设备的供应。
不过,相比核电站的出口,在国内市场中历练起来的本土核电设备商,已经率先实现了出口突破。今年3月23日,上海电气公告,阿海珐通过来料加工的方式,向上海电气全资子公司上海电气核电设备有限公司分包了6台蒸汽发生器的制造,用于南非库贝赫(Koeberg)核电站蒸汽发生器的更换项目――这是国内的核电主设备首次在国际竞争性市场中实现出口。
“日本目前的经济还是比较吃紧。如果不重启核电的话,他的能源成本非常高,即使是在原油和页岩气都很便宜的情况下。另外,核电站不利用也需要很大的成本去维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能源》记者采访时评论说。
在福岛核事故之前,日本的核电装机达到40.23GW,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法国。后受福岛核事故影响,陆续关停所有的在运核电站,进入“零核电”时期。日本此次不顾民意反对,毅然决定重启核电,可以说是不得已而为之。
我国的核电发展也深受福岛核事故的影响,一度陷入沉寂。直至四年后的2015年,我国的核电建设终于又有了进展,阔别已久的项目审批获准又出现了,核电回归的趋势明显。
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总设计师的核电专家叶奇蓁院士接受《能源》记者时表示,如果2020年要达到在运装机5800万千瓦的目标,我国每年需要大概6至8台机组的建设。
今年2月17日,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5、6号机组在国务院办公厅会议上获准开工。这是自2012年12月田湾核电二期工程至今首个获批的核电项目,业内普遍认为,这标志着我国核电正式重启。
在那之后的5月7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首个示范工程――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开工建设。中国由此成为继美国、法国、俄罗斯等国之后,又一个具有独立自主三代核电技术的国家。
眼下,我国核电重启的热度又再次升高,而且此次核电重启一开始就被推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但是,重启会达到什么样的程度,大规模的重启又有什么样的隐忧?或许是业界在推动核电重启时需要思考的问题。
核电全面重启
今年2月以来,中核集团下属的方家山核电工程2号机组、中广核集团旗下的阳江核电厂2号机组和宁德核电厂3号机组都相继投入商业运行。8月16日,中广核集团的辽宁红沿河核电站3号机组结束168小时试运行试验,也具备了商业运营主要条件。至此,2015年已毫无争议的成为投入商业运行核电机组最多的一年,达到26台。
除了采用“华龙一号”的福建福清核电站5号、6号机组在今年5月开工外,我国年内或还将开工其他的机组。5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第三届能源论坛”上,国家能源局核电司司长刘宝华也表示,今年国内会争取新核准开工8台左右的核电机组。
“我们正在审批一批项目。这需要一个过程,像中广核的防城港3、4号都得进入审批程序,要有可研报告,还要核查许多数据,以及勘探现场、审查环境等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秦山核电二期工程总设计师的核电专家叶奇蓁院士向《能源》记者介绍说。
至于核电中长期规划中提到的――2015年达到在运营装机容量达到4000万千瓦的目标,叶奇蓁表示,4000万的数字是摆定的,像福清的3、4号,昌江的1、2号项目都马上就要投产了,加起来基本上差不多。如果2020年要达到在运装机5800万千瓦,每年则需要大概6至8台机组的建设。
另一方面,凭借着由中广核集团和中核集团联合研发的“华龙一号”第三代核电技术,又恰逢“一带一路”和“走出去”战略的春风,我国核电的重启呈现出向海外延伸的趋势。
2015年2月4日,中国和阿根廷签署核能合作协议,“华龙一号”走向拉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与阿根廷核电公司作为双方授权企业将负责协议的具体实施;最近的8月20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2号核电机组开工建设,成为继福清5号机组后全球第二个开建的“华龙一号”项目。
除了“华龙一号”,中广核、中核以及法国EDF能源合作开发英国欣克利角C核电站项目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项目预算近2500亿人民币,两家中资企业股份合计为30%-40%左右。预计将在10月访英时签署核电协议。该项目基本确定将采用法国EPR技术堆型,核电机组单机容量为175万千瓦,是世界上单机容量最大的机组。
重启之后的思考
在其他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还不能形成足够规模之前,核电仍然会在能源结构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半个多世纪以来,核电在带给人类利好的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的忧虑。
我国目前投入运行的和正在建设的核电机组均设在滨海地区,曾计划的“两湖一江”的内陆核电站在福岛核事故之后一直处于“等待”状态,内陆核电站似乎没有什么进展。然而,未来我国还将建设许多的核电机组,核电站选址本就严苛,随着滨海地区可利用区域渐少,内陆核电站的停滞将让核电发展陷入一个比较尴尬的境地。
全球438台核电机组中,50%在内陆。在核电发达的法国,运行的58台机组中,有40台位于内陆地区,美国大部分的核电站建在密西西比河的东岸。在国内,有关重启内陆核电站的呼声一直很高,也因此引发过许多的争论。
“内陆核电站的建设一直没有停,一直在进行,是一个安排的问题。沿海的可能多一点,但是,内陆核电站需要一个过程,逐步试点,一个个上去,让大家看到这确实是安全的和可行的。”叶奇蓁对《能源》记者说。
此外,核电机组规模的扩张不可回避的就是乏燃料的处理问题,一个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一年将产生几十吨的放射性废料,而其中的高放射性废料4立方米。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到2015年中国乏燃料产生量累计可达3500吨,到2020年将达到10000吨左右。
对此,叶奇蓁表示,乏燃料处理的中试厂经过了冷试和热试,现在已经建成投产。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乏燃料后处理产业还处于前期发展阶段,离商业化的运行还有比较大的距离。
从核电技术方面来看,正在发展中的第四代核电技术对解决核裂变产生的废料提供了方法,除了高温气冷堆技术外,快堆(快中子反应堆)技术可以将核燃料铀利用率从1%-2%提升到60%-70%,还可以消化传统的轻、重水堆产生的乏燃料。
然而,叶奇蓁告诉记者说:“快堆有比较复杂的技术问题,我们需要一个个去攻关,技术的掌握需要一个过程。另外,现在铀的价格很低,只有30~40美元/磅。而快堆的建设和运营成本都很高,在经济性方面还不能和压水堆进行竞争。”
这一点,在力拓8月中旬公开的半年报中得到佐证。力拓2015年半年报显示,力拓上半年的铀矿产量约为241.1万磅,同比2014年的109.9万磅增加了95%。其半年报分析的市场因素表明,铀矿正遭受高库存率和低价的压力,并预测2015全年的铀矿产量为500万磅。力拓中国区总裁任滨彦对《能源》记者表示,现在的形势对于核工业,尤其是核发电,短期内有相当大的挑战,因为目前铀矿产能比较大,供大于求,价格很低。
“目前还没到用快堆来填补空间的问题。像法国的快堆都在少量的进行研究,一方面技术要过关,一方面价格要降下来。法国的1200MW超凤凰快堆曾经都停了,也就是说,它现在竞争不过压水堆。等到需要快堆的时候,时间还比较长,我们现在可以先把燃料存起来,等到有能力了在拿出来利用。” 叶奇蓁对于快堆发展缓慢这样解释说。
关键词 职业模块;药学英语;有效教学
现行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2009)规定:中职英语应在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帮助学生进一步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培养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初步形成职场英语的应用能力。要求采用模块化的课程结构,将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程分为基础模块、拓展模块和职业模块三个模块。其中,职业模块为限选模块,要求有条件的学校根据自己学校专业课的设置为学生开设一定量的选修课,以满足学生职业发展的要求,为学生就业和未来职业发展服务。笔者作为中等医药学校的英语教师,对如何进行药学专业英语的有效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现简要概括如下:
一、课程目标
结合当前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方针和“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提高技能水平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药学专业的英语职业模块的课程目标的设定遵循“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和实践导向”的原则。
当前中职生的英语基础比较薄弱,有调查显示(蒋乃平,2008),38.63%的入学学生没有达到小学毕业应有的水平,72.24%的学生没有达到初中二年级应有的水平,入学时有10%的学生不能认读26个英文字母。我校学生第一年进行文化基础课学习,第二年学习专业基础课,主要有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理学等课程,第三年顶岗实习。通过对就业岗位的调查,了解到毕业生主要分布在药物生产、检验、销售、服务第一线的岗位,其中在药店从事销售工作的占60%。并且用人单位看重的不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而是知识的应用。
据此,拟定了职业模块教学的课程目标:能听懂药店、药房日常工作场景中的简单指令,运用英语进行有效的沟通,处理药品销售中的实际问题;能借助普通词典读懂英文药品说明书中的适应症、用法用量等用药必需项的内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听、说的语言技能,增强其就业竞争能力,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性质为选修课,时间安排在第四学期,课时为36~72学时。
二、教材选编
现有出版的大中专《药学英语》教材注重医药科技文章的阅读与翻译,不利于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对话为主的药师交际英语学习书籍,又没有相关的词汇语法讲解,不利于中职生课堂学习,故需自编校本教材。按照“英语学习情境要能够以自然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的原则,而《大纲》中也规定:终结性评价可采用“真实性任务”评价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笔者编写了《药店英语》。教材内容编排按照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内容依托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以“对话形式的药店英语”为主线,学习各类药品销售的英语对话。在教材中,设置虚拟对话角色-药剂专业的实习生李婉仪、健民药店的经理王先生、健民药店的职业药师蔡女士、买药顾客若干。在学习中,学生“跟随”李婉仪到健民药店面试,接受王经理的工作培训,为买药顾客提供售药服务和咨询,让学生置身于实际工作环境中。
整个教材共分十一个单元:第一单元为药店面试;第二单元为药店店员培训;第三单元至第九单元中,每个单元的主题为各类OTC常见药品的销售;第十单元为保健品的销售,第十一单元为护肤品的销售。在每一单元中,按照“听说先行,读写跟后”的语言学习规律,分为课前预习、情景英语、阅读英语三部分。以“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本”的原则,所用词汇语法相当于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一级水平。为了方便学生以后的工作需要,还设置附录部分,内容包括:几种常用药的中英文说明书、常见病名称、药品英文名称归纳等。
下列表格是药学专业英语教学的宏观设计:
三、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
为了达到“能力本位、学生主体和实践导向”的教学目标,药学专业英语职业模块的教学模式以CBI为教学理念,采用主题教学模式,运用交际教学法、任务型教学法、自主学习策略。利用模拟药店实验场所,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设一个“店长”,其他为“店员”,每个单元的学习相当于完成一项药品销售工作。每个单元教学采用多个教学策略,力争每节课都应让学生学有所得,让学生从成功中得到满足。
下面以各类OTC常见药品的销售教学过程设计举例:
1.明确工作任务,准备相关药品知识的资料
每次课前安排一项药品销售工作任务,结合“课前预习”部分所问的问题,由“店长”带领“店员” 参考药理学、医药商品学等专业课内容,复习即将销售的药品的专业知识,准备相关的资料,以PPT的形式呈现:(1)该类药品的常用药;(2)情景对话中的药品的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项(包括不良反应,禁忌症,贮存等)。
2.学习相关的英语表达方式
各组由“店长”在讲台前展示所准备的PPT,同学评价,评最佳准备奖两组。然后,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校本教材,学习该类药品名称、适应症、不良反应等的英文表达方式。该部分活动内容主要是知识掌握,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系统讲授和系统训练
3.完成工作任务
该部分活动侧重培养实际能力或方法,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索。组内同学练习,一位扮演顾客,一位扮演药店店员,练习英文销售对话,其他人在旁参照学习评价量规表,进行评价。
4.班内举行模拟药店销售
该部分活动除了锻炼学生的听说能力,还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工作态度或价值观,采用突出社会活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小组以抽签形式分为三大组,每组包含两个小组,组成甲方和乙方阵容。模拟药店销售,由甲方扮演药店店员,乙方扮演顾客,在校内模拟药店的实验室完成药品销售任务。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教师评议,修正自身的不足,促进英语销售技巧的提高。
5.学生作品成果展示,教师进行评价反馈
评价方式采用表现性评价,评价学生“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评价学生行为表现的“结果”和学生行为表现的“过程”;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和其在模拟真实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下的表现。
教师对模拟药店销售现场进行录像,在任务完成后在班上评讲。学生填写主题学习评价量规表,由学生自评、组评及教师进行点评。
四、教学反思
在课堂学习中,主题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结合药理学、医药商品学等专业课程的内容,感觉言之有物,降低了语言学习的焦虑,有利于英语的习得;同时又复习、应用了专业课程的知识,提高了学习自主性,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不过,在教学中,笔者也发现部分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教材中的对话,以至于模拟销售时像是在演戏背台词,不能灵活运用相关的词汇和句型。而且学了几个单元后,兴趣性有所降低。这需要教材内容的编排、教学方式的不断改进。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中等医药学校的药学英语教学应坚持针对性、适用性和实践性的原则,采用主题模式教学,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满足感。从而增强学生学习实践性和自觉性,提高学习积极性,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职业竞争力。
附录:药品销售英语主题学习评价量规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4).
[2]戴庆宁,吕晔. CBI教学理念及其教学模式[J]. 国外外语教学(FLTA) ,2004 (4):16-20.
[3]吕晓娟,杨跃.主题模式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08(9):84-86.
[4]赵向奎.专科药学专业英语教学探索[J].高教论坛,2008年8月第4期:130-131.
推介语
马启代《黑如白昼》评论小辑
2014年10月《名作欣赏·中旬刊》曾在“师生论道”栏目推出“马启代诗歌赏析专辑”,作为一个重要的个案研究,引起了诗坛和学术界的关注。时逢马启代先生沉寂18年后推出自己的诗歌专集《黑如白昼》,我们有心选取几篇论述以飨读者,以便大家更全面地了解和阅读马启代先生及其作品。
此专辑编竣之时,传来马启代先生获得“第三届中国当代诗歌奖·创作奖”的消息。藉此致贺,并祝愿马启代先生的创作和中国当代诗歌赢得更多人的目光和心灵。
——周永(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左岸[中国诗人杂志社,沈阳110042]
大约两年前,我在各个诗歌论坛上或选集里不断看见马启代的名字,拿过诗来看,浑身立即有一股激流冲击的,他的诗行里不时跳动着耀眼的闪电,天空终于找到它所钟爱的睁着眼睛睡觉的人,我从他的呼吸里发现庄稼是站立起来的泥土,如是第六感官告诉我,这是一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山东硬汉,雷声过后,他会带着诸神的愤怒,随风暴而来,与现实击掌和谎言结仇,他说诗歌是他血液的结晶体,说得够另类。
今年春夏被两次邀请去山东泗水及济南参加诗歌盛会,都有幸与他见面,彼此如见故人,无话不说,非常投缘,此乃天意吧。会议期间马启代把刚出版的诗集《黑如白昼》签名送给我,我知道这本诗集的分量,回来几次翻阅,或甘之如饴或醍醐灌顶,有步人陌生境界之感。
在一遍遍阅读马启代的诗歌之后,我突然想到“天性”这个词。天性,应出自一个道家名词,主要指人先天具有的品质或性情,具有外界很难轻易改变的心理特性及行为趋势,这主要取决于遗传基因和一方水土的培基。从另一层面讲,天性有着自由的特征,是天才的胚胎,亦是命运不可更改的定式。
马启代的诗歌如杨炼对话阿多尼斯时所说的那样:“诗歌有骄傲的天性。”我认为“天空”的意象是马启代的诗歌的天性表达。
翻开马启代《黑如白昼》的诗集,发现他写的诗里“天空”意象占据的比重很大,诗人为什么对天空那么感兴趣?天空自古以来就是高不可攀的、巨大无比的、神秘的、不可知的、没有时间概念的,越是遥不可及的东西越能引起人类的好奇,并且祈求把自己的全部思想精神与美好愿望及众多诉求交付给它,以其得到安慰和释放。
尽管随着现代文明的爆炸式发展,人类对浩瀚的天空有所了解有所接近,但是“天空”作为文学艺术形象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正如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伊曼努尔·康德所说的:“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定律。”
人类是高傲的物种,向上是本能。古今中外“天空”这个具象俨然成为诗人们任意裁剪的巨大布料,倾泻自己的感情,留下很多传世之作,以飨读者。李白的“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渡荆门送别》)、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岑参的“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柳永的“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等,像画似音,若龙如凤,由于天空给予了诗歌背景,使得文本张力巨大,视线辽远,开阔了胸襟,荡涤了尘埃。
再看看西方诗人们笔下的各色“天空”,艾略特的《阿尔弗瑞德·普鲁弗洛克的情歌》:“正当天空铺展着黄昏,好似病人麻醉在手术台上”;泰戈尔的《飞鸟集》:“天空中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英国诗人哈宾顿的《致卡丝塔拉胸间的玫瑰》:“星星是天空里闪光的哨兵”;等等。
在这里不能不提诺贝尔获奖者、瑞典著名特人特朗斯特罗姆,他对“天空”的意象也是喜爱有加,我读过他的全部作品,几乎每首都有“天空”的意象,在文本里扮演不同的角色。如脍炙人口的“能听见橡树上空的星宿/在厩中跺脚”(《风暴》):“天空中充满犄角和蹄子,下面/那马车像影子滑过我父亲/亮着灯的院子。”“黑暗怎样焊住魂的银河灵/快乘上你的火焰马车离开这国度”(《果戈理》);“夜空哞哞嘶叫,我们偷挤宇宙的奶苟活”(《火的涂写》)、“当刽子手烦躁他变得危险。/燃烧的天空卷曲。可听到狱室与狱室间敲击的响声。从霜冻的地面涌人空中。几块石头像满月发光”(《十一月》);“青铜时代的小号/不安的旋律/悬挂在深渊上空”(《序曲》);“我们抬头仰望:星空穿过阴沟的盖子” (《冬天的目光》);“冰像天空一样蓝,在阳光下破裂”(《论历史》);“用不同的速度在大家的体内生长/山顶上,蓝色的海浪追赶着天空”(《死亡胎记》);等等,大概有二百处之多,堪称使用“天空”意象之父。
中国当代诗人首推北岛。我们耳熟能详的就有:“河水涂改天空的颜色/也涂改着我”(《界限》);“我们在无知的森林中/和草地的飞毯上接近过天空”(《别问我们的年龄》);“大地的羽翼纷纷脱落/孤儿们飞向天空”(《孤儿》);“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回答》);芒克的《天空》:“太阳升起来/天空血淋淋的/犹如一块盾牌”;海子的《黑夜的献诗——献给黑夜的女儿》:“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杨炼的“天空像一页反复写满又擦净的纸/无言而洁净”(《玄武岩台地》);“黄土上走动着活的墓碑/黑压压地高高生长,像乌鸦的天空/我躺在地下,完成了对神的蔑视”(《墓地》);左岸的“云再低也是天空的一部分”(《云再低也是天空的一部分》);安妮宝贝的“天空的蓝是一种病”(《安妮作品》),等等,举不胜举。
再看马启代诗中关于对“天空”意象的运用。
一、从具象链式的自我曝光
……天也远了
那些赶不上趟的草木,举着泪水在追,追
花啊,叶啊,鸟啊,都少见了
我当然在,多年前我就与时间签下了安保密约
(《坐在秋天的院子里》)
秋高气爽,触景生情,诗人坦然面对,是因为与一个不死的魂灵共舞,都在天空的“轻履者行远”的昭示下上映。别林斯基指出:“情感是诗天性中一个主要的活动因素,没有情感就没有诗人,也就没有诗。”
——我所坐的地方无树无石无八哥,空中飞满乌鸦
屁股下的地球已暖热
(《读朱耷《树石八哥图轴》兼念梵高》)
中国画一代宗师与荷兰的天才画家两人被诗人巧妙地在自己的意念中相逢,多舛的命运相中谁,定有它的理由,换位思考不仅使文人的“毒眼”得到遗传且睥睨世界有了定力,空中的乌鸦更呈现灰暗、古朴、沧桑、荒残之美。
天空神来神往,有的悠闲,有的匆忙,有的禅定
每一抬头,都见写满了偈语
这是天空的秘密,神的秘密,一阵风路过
我似有所悟
(《我双手攥紧了那句谶语,怕风生雷动一直没有打开》)
神与鬼一样,无影无踪,没有定形,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去描摹,所谓“天空的秘密”写满偈语,实际是借上苍启开自己的灵魂,即英国作家安斯蒂说的“眼睛是内心索引”——“我预感那是辽阔平原在风暴前夕的平静”。
头顶是飞过雄鹰的天空。
心被吹出千疮百孔,发出的依然是声声警笛
(《风到我这儿,吹到我身上,我一把抓住它,扯下来,丢向一边》)
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天空,也唯有天空是谁也抢不走的。它会使你心胸伞一样“啪”一声打开,可以空色洗目,能够白云涤心,身陷囹圄得百孔,每个孑L眼都有歌。列宁曾说过:“没有坐过监狱的人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然也。
从上述几例中不难看出马启代通过自然的具象巧妙地进行“引火烧身”,他打开禁欲的栅栏,放出藏在身体里的迷惘、困惑等与黑暗相关的东西,这印证了雨果说的:“诗人的两只眼睛,其一注视人类,其一注视大自然,他的前一只眼睛叫观察,后一只眼睛为想象。”写作经验告诉我们,一旦进入具象运动阶段,创作者往往是情不自禁的,甚至是如痴如狂的,带有很大的不自觉性,很少受抽象思维的控制。具象不是抽象思维的起点,而是在抽象思维的作用下,选取、综合表象的结果。因为诗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如黑格尔指出的:“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
二、通过道具打开想象的火山
戏剧讲道具,诗歌讲意象,它们是一个道理。所谓戏剧道具是指在故事中起穿针引线作用的物件(有生命的和无生命的),是戏剧的灵魂。诗歌的道具亦是如此,意象是具象了的感觉与情思。诗人只有对实用语言加以“破坏”“改造”,如艾略特所说那样“扭断语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为诗的语言。也可解释对描摹的具体实物进行第二次加工,即带有作者强烈的主观意识色彩。
契诃夫的四幕话剧《海鸥》。第一幕写某青年作家特里勃列夫不慎走火,误杀了一只海鸥。他把那只海鸥拿来献给自己的恋人宁娜,宁娜十分喜爱且以海鸥自喻。时隔两年,到了第四幕,全剧快要结束了。此时欺骗并无耻地抛弃了宁娜的特利哥林,正注视着那只被制成标本的海鸥,突然后台发出一声枪响——青年作家特里勃列夫在生活重压之下出于绝望而自杀。贯穿全剧的那只海鸥,可谓包含了极其丰富而独特的象征意蕴。即如我国戏剧家所赞叹的那样:“这只无意被打死的海鸥的象征意义,对生活达到某种哲理性的概括,是极其含蓄又意味深长的。”
回到诗歌的范畴,马启代选择的“天空”意象,是有极深刻的社会背景的,对他倾泻自己的精神世界找到了最佳的突破口,他的骨子里是浪漫不羁的,有种愈挫越勇的气势。“天空”已然成为马启代展现生命内景的调色板和急速翱翔的双翅,“天空”可以让他为所欲为,乃思接千载,骛极八方。
正是“天空”给予了马启代奇思妙想,借助天空把他的天分发挥得淋漓尽致,不信请看:
——我看到,一个人向天空扔东西,一次、两次、三次/他所扔出的东西/没有一件被天空收留……只有不断地扔/才能把人间的苦痛、不平减少
(《或者,他是与上天达成了默契的人》)
我看到雪花站在阳光的指尖上摇晃,它桃红的唇/在天空种植脆嫩的鸟鸣 (《所有的文字都说着春天,游走无定的风却携带着
寒潮》)
——天蓝了,又黑了,黑了又蓝了,这样反复着/是风在不住地掀动这一页一页的天书
(《风举重若轻,是我这一生遇到的最了不起的大师》)
阳光在我头上抓了一下/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
(《我拍了拍额头,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
整个天空压着我/它们密谋以金黄的尘土将我淹没/我正在藉此长高
(《秋风正站在我的头顶,整个天空压着我》)
——天空肯定有开关,什么时候开或者关,至今是谜/不在体制规限的镀金阶梯上奔走/我要巡遍苍穹,找到那扇太阳进出的门
(《天空肯定有开关,什么时候开或者关,至今是谜》)
——秋天,我把白衬衣、白床单洗后放到天上去晾/与神仙的床单,哦,白云,混在一起
(《三年来,我所有的白都被人间借走》)
从上述例子不难看出诗人匪夷所思的想象力,令人瞠目结舌:“向天空扔东西”“在天空种植脆嫩的鸟鸣”“风在掀动一页天书”“把天空拍打得直掉金子”“天空波涛的扭动着银色”“天空肯定有开关”“把白衬衣、白床单洗后放到天上去晾”与神仙的床单混在一起,甚至与白云混在一起,等等,这些或抽象或魔幻或表现主义或后浪漫写实主义等写作方法都糅合在一块儿,成为诗的合金钢。艾青说:“没有想象力就没有诗歌。”莫泊桑则语出惊人,他指出:“大艺术家就是那些将个人的想象力强加给全人类的人们。”
现实生活中,由于自身能力的限制,或者由于社会的局部呈现的短暂黑暗,诗人的许多人生理想无法实现,有时会因此陷入痛苦和迷茫之中。但想象可以帮助诗人实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理想,追寻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世界,帮助诗人摆脱痛苦和束缚,在理想的天空中展翅翱翔。想象不仅能虚构一个现实生活并不存在但却是作家极力追寻的世界,除表达诗人的政治诉求外,也能在生活琐事上反映作者的想法与追求。美国哲学家诗人桑塔亚那对想象力做出前所未有的评价:“诗人的想象力支配现实的程度,说到底,是衡量他的价值和尊严的精确尺度。”只有充满想象力才能做到“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雪莱)。
综上所述,“天空”意象是诗人马启代逐渐形成自己语言体系的重要环节,优秀的诗人都有自己常用的意象,叶芝的“天鹅”、布莱克的“野花”、哈代的“镜子”、休斯的“鹰”、拉金的“动物”、华兹华斯的“河流”、欧阳江河的“玻璃”、杨炼的“海洋”、王小妮的“目光”、海子的“麦田”、林徽因的“星”、席慕容的“荒莽”、陈先发的“植物”,等等,换句话说,在充满超常想象力的感召下,独创的意象就是诗人自己的风格。因为“它是一个伟大心灵和伟襟的想象,它用图画般的明确的感性表象去了解和创造观念和形象,显示出入类的最深刻、最普通的旨趣”(黑格尔)。
说到这里,作者仅就从马启代诗歌常用的“天空”意象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初步分析、思考,用以借鉴,并没有涉及其他写作领域,我想“真正懂诗的人,会把作者中只透露一星半点的东西拿到自己心中去发展”(巴尔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