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

时间:2023-05-30 09:04:06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描写大自然的散文,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描写大自然的散文

第1篇

一切景语皆情语,对自然的感悟的根本还是对生活的感悟,离开人生和生活去描写景物和自然的文章,既不能打动人,也不可能具有生命力。美国作家梭罗的《秋天的日落》之所以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是因其具有散文的独特气质。余显斌的《草色倾心》同样是对生命的赞美,和《秋天的日落》比起来虽然显得不够大气,但文章同样融入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读着它们,都能使人置身到奇特的异象当中,感受大自然给予的无限美好的馈赠!

两位作者在自然景物里自然心情的表露,自然情绪的表达,没有任何刻意的渲染,一切都在不经意间传递着,使人为在世间的渺小存在而轻轻地叹息。

秋日里,尤其是晚秋,那零落的秋叶,摇曳的芦苇,清凉的秋风,萧萧的秋雨,南飞的归雁,给人一种独立寒秋的空旷。而落日下的苍茫则给人一种深沉的孤寂和色泽富丽的感官享受。在秋野中,那日落是一种静谧,一种神圣,一种苍凉,一种美好。《秋天的日落》不同于以往读到的散文,作者虽然在这篇散文中写了衰草残茎的荒凉秋景,却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悲哀、忧郁和惆怅,表现出作者一种豁达的人生观。而《草色倾心》中,春天的小草刚刚发芽,一切是那样的新鲜和新奇。作者把生命的那种弱小但不卑微,幼稚但不缺活力通过看、听、想描写得活灵活现。

纯美的语言,纯美的意境,淳朴的情怀使人感到一种蓬勃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仿佛自己就处在这自然的力量之上。这种感怀同样贯串于两篇文章之中,尤其在文章的结尾处都得到了升华,如“总有一天,太阳的光辉会照耀得更加妍丽,会照射进我们的心扉灵府之中,会使我们的生涯充满了更大彻大悟的奇妙光照”(《秋天的日落》)。“这声音,迅即漫上你的心。你,也就变成了一棵草,不,应当是草芽儿。”(《草色倾心》)都有异曲同工之妙。

自然感怀的落脚点应在感怀上,这就要求此种文体语言精练,结构紧凑,意蕴深厚,气势恢弘。这两篇文章都比较短小,内容却非常丰富;景物描写细致入微,但不乏思想的深邃。《秋天的日落》直抒胸臆,不像中国散文那样婉约,但情味十足,大气磅礴;《草色倾心》则清新婉约。这两篇文章大有琴瑟和鸣之感。都借景物描写以抒发自己对大自然的热爱及对未来的憧憬。

虽说两篇文章都没一个爱字,但我们却能感觉到这两位作者那浓烈的火一般燃烧的情感。他们在观看这秋意浓浓的日落和春日刚刚发芽的小草时,最难忘的便是被金色包裹着的秋装和春天的生机。清新自然、质朴凝练的语句,富含哲理的陈述,情味十足的文字,意境高远、枯而不衰的情景描写,都表达了作者融于自然的情感和顽强不屈的信念,真实而又超现实的想像使文章产生了极有深度的美感,使“我与自然”真正达到了完美的和谐统一。

第2篇

《晚秋初冬》选自德富芦花的随笔集《自然与人生》。作者德富芦花在论及自己的写作意图时说:“只不过是将几页关于自然界以及人生的写生文字公布于众罢了。”这些文字都是作者经过耳闻目睹,心中有所感,随即亲手直录下来的。《晚秋初冬》这篇文章就是作者在与自然的对话中,传达出冷静的人生思考,获取生命的礼物。

作为写景散文,最重要的就是对景物的描写,那么这篇文章都写了那些景物呢?作者着重刻画的是:落叶(贯穿全文)、庭院寂静之景(的影子、鸟雀啄食后的南天竹的果实、觅食的麻雀、晒太阳的老猫、格子门上爬动的苍蝇)、阵雨。

一、落叶

1.比喻

白天看起来像掠过书窗的鸟影;遍地如彩锦;那残叶好像晚春的黄蝶。

作者把飞舞的“红叶、门前银杏”,比作“掠过书窗的鸟影”,形象地描绘出叶落的轻盈。把秋风吹过,满地的落叶,比作“彩锦”“晚春的黄蝶”,强烈的视觉效果,描绘出落叶的绚烂缤纷。老舍在《言语与风格》中曾说:“没有比一个精到的比喻更能给予深刻的印象的,也没有比一个可有可无的比喻更累赘的。”正如“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

古有“眉似青山、眼若秋水”之语,把山比喻成女子描过的眉毛,又把山中的“小屋”比喻成“眉梢的痣一点”,不仅点染出了“小屋立于山脊”的玲珑清新,自然柔和,而且还令人联想到妙龄女子那妩媚动人的面容,从而对所绘之景产生一种具体、亲切之感。有两个类似的例子:

一千八百个男孩和女孩,像一蓬金发妙曼的蒲公英,一吹就散了。(余光中《塔》)将“男孩女孩”比作“蒲公英”,蒲公英散的速度之快,写出了孩子们的那种纯真童趣。

“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余光中《听听那冷雨》)将雨比作“温柔的灰美人”,将下雨的过程比作一场美妙的钢琴演奏,“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写出了下雨之后的变化。

2.拟人

梧桐坠下一片硕大的叶子,静静躺在地上。

作者用“躺”字,赋予了“落叶”人的特点,写了梧桐叶的坠落,营造出一种阳光下的安静景象,因为作者笔下的白昼是静谧的,虽身居都市,可作者对窗读书,周围悄无人声,加之作者本人对自然的细致入微的体察,极富敏感,因此这时的每一处景物都是如此的静谧。

3.时间的转换来写同一环境中的景物变化

第一部分,作者从白天写到夜间,转而经历了一个晚上,早晨起身,满庭落叶,通过时间的转换,写了庭中景物的变化,表现出了秋天的肃杀、萧条与凄清,让人感受到浓浓的秋意,而“彩锦”的比喻同时也形象地展现了秋景自然的活力并未因秋天的到来而消亡。

二、庭院寂静之景

,秋天特有的景物,经霜打过,顾影自怜。失去了华美姿态的南天竹的果实,体现晚秋初冬的季节特点。两三只麻雀在庭院里觅食,让我不禁想起《项脊轩志》中的那句描写项脊轩的文字“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这该是怎样的一种氛围,让人安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廊椽下一只老猫躺着晒太阳,猫在白天就很慵懒,有太阳就更无精打采了。一只苍蝇在格子门上爬动,发出沙沙的声响。作者用“沙沙的声响”来衬托环境的静谧。小林一茶曾写过:“不要打哪,苍蝇搓它的手,搓它的脚哪!”苍蝇在那里时而抬起头悠然地搓搓它的手,时而又撅起屁股悠然地搓搓它的脚,简直就是顽皮可爱的小精灵。这里没有害虫、益虫之分,万物平等,是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著名学者陆建德指出:“一部伟大的作品,多‘潜在的魅力’,人物头上小小的饰物或下意识的细微举动都暗含了丰富的内容。”而德富芦花通过这些细微的事物带给我们丰富的“潜在的魅力”,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与、鸟雀为伴,陪着老猫晒日光浴,听着苍蝇爬动的声响,岂不快哉!

三、阵雨

叶延滨认为听雨有三个条件,一是心静而神动;二是独处一室,或是与自然为友;三是有雨。有雨自不必提,与自然为伴,看到院内各处影响,听着阵雨敲打着栗树的声音,加之听雨的心境,“这一夜,我黯然独坐,顾影自怜”,作者的心境是孤独的,“如果是西行,准会唱几首歌的”。作者曾说过,所有的音乐都是令人忧伤的,面对此情此景,即使听到西行的歌声也只能增添一份落寞,徒增悲伤而已。

同样是听雨,心境不一,自然情感是异样的,蒋捷用听雨这一件事来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到老年,达到了“悲欢离合总无情”的境界。而季羡林听雨则大有飘飘欲仙之感。“这声音时慢时急,时高时低,时响时沉,时断时续,有时如金声玉振,有时如黄钟大吕,有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我浮想联翩,不能自已,心花怒放,风生笔底。死文字仿佛活了起来,我也仿佛又溢满了青春活力。我平生很少有这样的精神境界,更难为外人道也。”这时的听雨却是一种喜悦,能有起死回生的功效,生命又充满了青春活力,季老想到的是麦子,是那辽阔原野上的青春的麦苗。季老出生在乡下,虽然六岁就离开,但他的血管里流的是农民的血,一直到垂暮之年,毕生对农民和农村怀着深厚的感情。农民以土地为生,天一旱,就威胁着庄稼的成长。而在城里的季老,下雨一少,就会望云霓,焦急之情绝不下于农民。而如今却下起了久违的雨来,心情自然舒畅,仿佛在奏着一支曲子,随着乐响,下进了季老的心田里。

第3篇

摘 要:淡墨散文以对红土高原的热爱为依托,在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蕴涵情感与理性,试图凭借对西南山水风物的描写,呈现其独特的文化意蕴,来探求大西南民族文化的底蕴。

关键词 :淡墨散文 文化意蕴 地域文化 独特语言

淡墨(原名陈朝慧)是云南当代散文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之一。他以对红土高原的热爱为依托,在写景与叙事中渗透历史与文化、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其写作风格以及富有诗意和哲理的写作语言,在云南散文中独树一帜:“淡墨先生的散文蕴涵某种文化自觉……他着力于将这种文化自觉或文化统一性转而成为有血有肉的客体生命,让云南成为云南,让大西南成为大西南。”[1]阅读淡墨散文,能感受到如其笔名一样具有雅致而独特的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的气息。

一、在对自然与民族风情的描绘中呈现高原文化

传统的山水文学多出于文人雅士对自然景观的向往和对山水遗迹的凭吊。淡墨是乐山乐水之人,他沿袭传统文化精神,亲历自然,于是他的书写便带有了以往山水文学的意味。他在游历中抒发和吟咏自然山水之美,展现出高尚的品格气节和独特的审美思想,表达出深刻的生命意识和浓郁的人文精神。在美丽的富和山,在“欸乃一声山水绿”的春天里,作者回味“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穿花峡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的江南美景(《富和山的春天》);原始而自然的山谷“声音没有被机器切割过,色彩没有被画笔修改过,秩序没有被观念规定过,开花与结果都是山谷的本意”(《人与山谷》);滇西的群山如同高原汉子的灵魂,高昂着头颅,挽着手站在滇西高原之上,托起了属于高原的太阳(《走进滇西》);大自然的儿子怒江桀骜不驯,在大峡谷里一路奔走一路呐喊(《怒江》)。淡墨受了传统文化的影响,并继承文化余脉中的精髓,有了崇高的品格、境界和独特的山水文化韵味。

淡墨还在对西南地方的风俗民情的描绘中,透露出边地高原少数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蕴涵。喜欢佩戴一把阿昌刀在身上的阿昌汉子(《阿昌刀》);喜欢喝酒的高原人,不论高兴和忧伤都围坐在一起,一碗一碗的喝酒,借酒咏歌,以酒为媒,“高原汉子的太阳是从酒碗里升起来的,酒就是他们的女人”(《酒神》)。这种对酒文化的别样感情,已经超越了物质的贪恋,而成为了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高原人有浓烈的“火文化”情结,“高原人心中没有偶像,没有上帝,但他们崇拜火。”[2](P55)住在高原上的人家,堂屋里有不熄的火塘,每当黑夜降临,他们便回到火塘旁,决定着有关盐油柴米的家政,婚姻和爱情也开始酝酿,孩子们五颜六色的梦也从火塘旁飞出,火成为了高原人的第二个太阳(《在高原上感受火》)。性格豪迈勇敢的彝族兄弟弹着弦子、唱着赶马调和酒歌,“尽量让豪情倾泻,直到把血液唱热,直到把忧伤唱到比大凉山还凉”[2](P76),而女人则跳着左脚舞、锅庄舞……这些民俗风情的描写,无不洋溢着浓重深厚的地域文化气息。

二、在高原历史彩绘中展露文化心理

红土高原是一块极富历史色彩与民族气息的高原,它背负着高原人数千年来的文化积累和历史沉积。淡墨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富有深度的散文家,常把笔触深入到高原的历史文化之中,包围在一层厚重的历史文化气息之中。“这里的文化被元谋猿人的篝火燃烧红过,被铜鼓铸造和敲打过,被寻找粮食的锄头挖掘过,被巫师的法术和咒语点化过,被外国传教士虔诚的祈祷感动过”[3],在淡墨的笔下,滇池清澈的湖水有了历史的底蕴,楚人引马入滇,在滇池旁埋锅造饭,伴着一弯清澈的湖水,苴兰城高高地耸立其起来(《庄跻人滇》);圆通寺的咒蛟台在20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以咒蛟台为自号的老人挥笔写下“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的天下第一长联(《咒蛟台的冬天》);曲折的五尺道上留下了徐霞客的嗟叹、杨升庵的低吟,也见证了三宝太监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古道》)……这一切无不诉说着脚下这块土地的历史沧桑和文化沉淀。

淡墨以绵长宏大的红土高原历史文化为背景,进而探寻和揭示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层面。生活在红土高原上的人们是善良的无私的:老猎人用爱心去温暖了一个从大灰狼口中夺回的尚未被咬死的小女孩(《狼谷》);森林的女儿舍去了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固守在窝棚里,为大森林的发展贡献了一生(《森林的女儿》);他们还是固执的,那山岗上固执等待丈夫归来的女子,“驮着疲惫的野蜂都在黄昏的黑色中淹没了,牧歌也藏进笛孔里被挂到墙壁上去了,只有那个女子还固执地坐在山岗上等”(《山客痴迷》);更是真情的,如母亲对出了监狱的儿子真情的呼唤,唤醒了青年的灵魂和希望(《回归》)。淡墨对这些淳朴的、善良的、充满人情和爱的高原人的描写,昭示了民族文化心理结构中人情美、人性美的阳光、积极的一面。但他也看到了高原人保守、落后的另一面——敬畏自然、恪守祖训、安贫乐道,在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氛围里,豪迈中又有保守、内视、封闭(《老祖母》《高原老人》等),深刻表现出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沟通中的断层,令人深思。

三、用哲理而诗意的语言呈现文化意蕴

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淡墨散文的文化意蕴是在一种诗意而哲理的表达中找到一种平衡的制约,即在率真的语言中得以传达的。

他常在创作中把诗心与文理相结合,通过诗意的陌生化的语言手段,在日常生活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使之具有“诗散文”的特征。如“你是太阳和海的女儿/你从山岫里走了出来,世界便诞生了美/我真担心那放荡的风,会揉皱你的红颜,带走一支美丽的歌……”(《我心中的云》)他是把散文当诗来写的,这种语言特征在其散文中比比皆是。

阅读其散文会见到一些哲学意味浓郁的句子,如“耸入云霄的大山标志着人生的一种高度”(《走进滇西》);“生命在岩石上粉碎了又组合,组合了又粉碎,生生不息,一种永远执着的精神”(《怒江》);“大峡谷很黑,黑得就像岩石内部的思想,黑得就像庄子的哲学,黑得就像大自然深邃的瞳仁”(《大峡谷》)……这带来其散文思想的深度和生命力,在引发读者对所描绘的事项的深度思考的同时,也使其散文有了一丝深邃的意义,在红土高原之上绽放出无限的魅力。

散文是最见性情之作,来不得半点虚假。“无论是写高原和人生,也无论是表现心灵和自然,我都用自己的情感去体验过,用生命去孕育过,我想实实在在地把自己的心情写出来。”[4]其散文语言表达是直率、真诚的:“我久久地伫立在这大地上,等待那一阵高原风摩挲她孤傲的儿子。红土地,我生命的胞衣”,“是母亲将我生命的赌注押给了红土地,从此,我别无选择。火把果一样的,默默地燃烧自己”(《情系红土地》)。这些文字强烈地表达出回报母亲的赤子之心。

总之,在对淡墨散文的阅读中,不经意之间就能领略到其间蕴涵的地域文化、传统文化意识和民间文化。他用自己多彩多姿的文笔,对红土高原的自然山水和民族风情作描摹,以对红土地的炽热之丹青,彩绘着高原历史文化,并随着他的笔触追寻历史的遗迹,思考着高原人的文化心理,感受其在整合传统与现代、蕴涵情感与理性上的良苦用心、高远立意,及其透显出的独特的艺术魅力。

(指导教师:邓家鲜教授)

注释:

[1]张云贵:《散文的诗的散文——淡墨散文精品选评析》,延安文学,2010年,第5期。

[2]淡墨:《淡墨诗散文选》,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13年7月版。

[3]淡墨:《情系红土地》,散文百家,1995年,第2期。

第4篇

假如你想暂时放下沉重的生活和工作的包袱,远离尘嚣,走进大自然的怀抱去享受一个轻松、宁静的假期;假如你正在为携带一套怎样的书而踌躇不决,那么我将毫不犹豫地为你推荐这套法国博物学散文丛书。

《鸟》、《虫》、《海》、《山》这四本书的法国作者儒勒·米什莱,出生于1789年,曾被誉为“法国史学之父”,是法国最早的伟大的民族主义和浪漫主义历史学家,著有《法国史》、《法国革命史》等经典史学著作。虽然这套描写大自然系列的丛书,相比他的历史巨著篇幅要小得多,但其给读者带来的心灵震撼可能超过前者。从阐述人类历史,转向对大自然宇宙生命历史的关注,是一种精神的回归。人类在浩瀚无限的自然生灵中,只是沧海一粟;人类漫长的历史在永恒的宇宙中只是一瞬间;在自然界面前,人类之间发生的一切你死我活的争斗,又算得了什么,显得如此荒谬可笑。杯中的水是光辉的,海里的水是黑暗的,小理可以用文字来说清楚,大理却只有沉默。

在这些书中,作者并不想把人类的精神赋予大自然,而是想要竭力让读者从中领悟大自然的精神,揭示大地、山河、森林以及每个细微弱小的生灵的秘密。灵魂并非人类独有,一切生灵皆具备灵魂。山,如此高大,又如此慷慨宽容,向我们展露它安宁、平和而深沉的灵魂;海以它的语言回应星辰的运行,时而欣喜、时而哀怨、时而愤怒咆哮,它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无数生物在海洋中诞生、繁衍。看起来如此微不足道,不值一提的昆虫在黑暗中窃窃私语,从地下深处、从水底世界、从各种植物中,通过自己的翼翅和色彩,通过在黑夜里发出的闪闪光亮,向我们传达充满了爱的倾诉。自然造化赋予它们的巧夺天工的技艺和能力甚至超过人类,它们是杰出的工匠和富于创意的艺术家。鸟儿在拂晓鼓动翅膀直冲云霄,迎接第一缕阳光,洋溢着自由和正义的生命力,并永不疲倦地以它独一无二的歌唱家才华吟咏着一首首优美的田园诗。

相比现代人,古人更崇尚万物有灵,返璞归真,始终对大自然充满敬畏。而现代人所具备的知识虽然远远超越古人,但也由此变得狂妄而不可一世,以世界主宰自居,大肆残害动物,为了自身利益严重破坏大自然的生态环境,自食恶果,却始终不肯从一次次的自然报复的教训中清醒过来。作者在“我是如何研究起自然的”的原序中叙述道:

“岁月的沉重,生活、工作亦然,我们的时代经历了风风雨雨,我们生活的知识界四分五裂,还没有什么来替代。历史艰巨的劳作,把教育视为消遣,这种教育就是友爱。劳作的间歇则只有寂静。如果不是向大自然,那又该向谁寻求休息,重振精神呢?”

“人!我们在别处遇见的机会已经够多了。这里则相反,我们需要一个避开人世的借口,古代的孤寂和荒漠。”

“人没有鸟无法生存,惟独鸟使人免遭昆虫和爬行动物的侵害,但是,鸟没有人却能生存。”

“夜莺在树林里,不必等人类听众,会更安全照样可以唱绝妙的赞歌。为谁唱呢?为它所爱的,为它的一窝雏莺,为树林,总之,也为它自己,它本身就是最知音的听者。”

“我们在这里教授的内心的,就在于人将以和平的方式团结整个大地,并逐渐认识到任何收养的动物,一旦进入家养的状态,或者出于天性至少能和人建立睦邻的关系,这就比宰杀的方式对人有益百倍。”

“人只有认真致力于大地所期待人的事情,才会真正成其为人。”

第5篇

暑假里,理所当然应该放松一下,但也少不了学习。所以我利用暑假的时间看完了一本《冰心儿童文学全集》。

《冰心儿童文学全集》是由冰心女士创作的。她原名谢婉莹,是一位当代著名女作家。在长达八十年的文学生涯中,她创作了大量散文、诗歌和小说作品,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其中,最令我喜爱的就是那篇《寄小读者》了。冰心女士通过日记的形式歌颂母爱、童真、大自然和祖国。把自己“幼稚的欢乐”和“天真的眼泪”写得婉约典雅、轻灵隽秀、凝炼流畅。有人说《寄小读者》是冰心“最自由,最不思索”的作品,表现出冰心率真的个性,塑造出冰心纯真的自我形象。无论是描写母亲的恩慈,或是姐弟的情谊,还是大自然的美妙,无不反映出她鲜明的自我形象。

在创作《寄小读者》时,冰心曾说过:“在这一次通讯中间,我又以活跃的童心,走了大段充满了色、光、热的生命的旅途,……这二十年虽没有什么巨惊大险,极痛狂欢,而在我小小的心灵里,也有过晓晴般的怡悦,暮烟般的怅惘,中宵梵唱般的感悟,清晨鼓角般的奋兴。”另外,张天翼、沈从文、巴金、舒乙等名人也曾评价过冰心女士的文章。是啊!任何一位读过冰心文章的人,哪怕只读过几篇;任何一位和她谈过话的人,哪怕只谈过几分钟,都会被她的心深深感动。

我想告诉天下所有小朋友都去读一读冰心的文章,一同感受她的怡悦、怅惘、感悟和兴奋吧!

第6篇

中国的诗,特别注意这个“境界”或“意境”。而《红楼》艺术的真魅力,正是由这儿产生的——并不像有人认为的只是“描写”、“刻画”、“塑造”得“圆熟”、“细致”、“逼真”。

因此,我说《红楼梦》处处是诗境美在感染打动人的灵魂,而不只是叙事手法巧妙。

只有这一点、才凸出了《红楼》与其他小说的主要不同之特色异彩。何以致此?正因雪芹同时是个大画家、大诗人。他的文字兼有诗画之美,只用“古文家”和“八股时文”的“文论”来赏论《红楼》,则难免买椟而还珠之失。

雪芹写景,并没有什么“刻画”之类可言,他总是化景为境,境以“诗”传,——这“诗”还与格式无涉。

我读《红楼》,常常只为他笔下的几个字、两三句话的“描写”而如身临其境,恍然置身于画中。以第十七回为例,初次向读者展示这一新建之名园,可说是全书中最为“集中写景”的一回书了吧,可是你看他写“核心”地点怡红院的“总观”却只是:粉墙环护,绿柳周垂。

八个字一副小“对句”,那境界就出来了。他写的这处院落,令局外陌生人如读宋词“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不觉神往。

你看他如何写春——第五十八回,宝玉病起,至院外闲散,见湘云等正坐山石上看婆子们修治园产,说了一回,湘云劝他这里有风,石头又凉,坐坐就去罢。他便想去看黛玉,独自起身。

从沁芳桥一带堤上走来,只见柳垂金线,桃吐丹霞。山石之后一株大杏树,花已全落,叶稠阴翠,……

也只中间八个字对句,便了却了花时芳汛。

再看次回宝姑娘——一日清晓,宝钗春困已醒,搴帷下榻,微觉轻寒。启户视之,见园中土润苔青——原来五更时落了几点微雨。

也只这么几个四字句,就立时令人置身于春浅馀寒,细雨潜动,鼻观中似乎都能闻见北京特有的那种雨后的土香!也不禁令人想起老杜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名句——但总还没有“土润苔青”那么有神有韵。

再看他怎么写夏——开卷那甄士隐,书斋独坐,午倦抛书,伏几睡去,忽遇奇梦(石头下凡之际),正欲究其详细,巨响惊醒,抬头一望,只见窗外:烈日炎炎,芭蕉冉冉。夏境宛然在目了。

又书到后来,一日宝玉午间,“到一处,一处鸦雀无闻”,及至进得园来,只见赤日当空,树阴合地,满耳蝉声,静无人语。也只这几个四字对句,便使你“进入”了盛夏的长昼,人都午憩,只听得树上那嘶蝉拖着催眠的单音调子,像是另一个迷茫的世间。

有一次,宝玉无心认路,信步闲行,不觉来到一处院门,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原来已至潇湘馆。据脂砚斋所引,原书后回黛玉逝后,宝玉重寻这个院门时,则所见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

你看,四子的对句,是雪芹最喜用的句法语式,已然显示得至为昭晰。

这些都还不足为奇。因为这些场景人人都可能经历过,体会到。最奇的你可曾于深宵静夜进入过一所尼庵?那况味何似?只见雪芹在叙写黛、湘二人在中秋月夜联吟不睡被妙玉偷听,将她们邀入庵中小憩,当三人回到庵中时——只见龛焰犹青,炉香未烬。又是八个字,一副小对句,宛然传出了那种常人不能“体验”的特殊境界。我每读到此,就像真随她们二位诗人进了那座禅房一般,那荧荧的佛灯,那袅袅的香篆,简直就是我亲身的感受!

当迎春无可奈何地嫁与了大同府的那位“中山狼”之后,宝玉一个,走到寥风轩一带去凭吊她的故居,只见——轩窗寂寞,屏幛翛然。……那岸上的蓼花苇叶,池内的翠荇香菱,也都觉摇摇落落,似有追忆故人之态……

第七十一回鸳鸯为到园里传贾母之话,于晚上独自一个进入园来,此时此刻,景况何似?静无人迹,只有八个字——角门虚掩,微月半天。这就又活画出了一个大园子的晚夕之境界了。

请君着眼:如何“写景”?什么是“刻画”?绝对没有所谓“照搬”式的“再现”,只凭这么样——好像全不用力,信手拈来,短短两句,而满盘的境界从他的笔下便“流”了出来。

必有人问:这是因何而具此神力,答曰:不是别的,这就是汉字文学、中国诗的笔致与效果。

我以上举的,可算是一种“类型”。但《红楼》艺术的诗笔诗境,却不限于一个式样。方才举的,乃一大特色,很可能为人误解《红楼》诗境就是摘句式的词句,而不知还有“整幅式”的手法,更需一讲。今亦只举二三为例。

比较易领会的是“秋窗风雨夕”那回书文。

这回书写的是宝钗来访黛玉,因谈病药之事,勾起了黛玉的满怀心绪,二人谈说衷曲,黛玉深感宝钗的体贴、关切、慰藉(此时二人早己不是初期互有猜妒之心的那种“关系”了,书中所写,脉络很清,今不多作枝蔓)。宝钗不能久坐。告辞而去,答应一会儿给送燕窝来。黛玉依依不舍,要她晚上再来坐坐,再有话说。宝钗去后,黛玉一人,方觉倍加孤寂,十分难遣万种情怀。偏那天就阴下来了,继以秋雨——竹梢的雨滴,只有在“助写”此情时,方具有异样警人的魅力,而不是“摘句”之意义。正在百端交集之时,忽闻丫鬟报说:宝二爷来了!黛玉惊喜望外,正在秋霖阻路之时,他万无夜晚冒雨而来之理——但他竟然披蓑罩笠地到了!这比盼望宝钗再来(料无雨中再来之望了)别是一番况味。二人见面一段情景,我不必复述,如画如诗,“短幅”而情趣无限。宝玉也只能小坐,然后呢?——然后穿蓑戴笠,碧伞红灯,丫鬟陪随,出门向那沁芳亭桥而去。而恰在此际,另一边溪桥之路上,也有灯伞之迹远远而来了:那是何人?正是宝钗不忘诺言,打发人来将燕窝送至。

你看,这个“宏观”情节,这张“整幅”画面,是何等的充满了诗意!——这样说仍然落俗了,应该说:这不是什么“充满诗意”,而是它本身一切就是诗,诗的质素灵魂,而不再是“叙事”的“散文”!(可惜,画家们竟无人来画一画这回书的诗境。)

再看宝玉私祭金钏这一回书。这儿也有“诗”吗?不差,有的——在那过寿日的一片热闹声中却传出这么一段谁也意想不到的清凉之音。那日凤姐的生辰,宝玉与她,叔嫂相知,况是老太太高兴主持,人人迎奉,宝玉应该比他人更为尽情尽礼才是;但他却于头一日将茗烟吩咐齐备,当日清晨,满身素服,一言不发,上马从北门奔向城外。在荒僻冷落的郊外,小主仆二人迤逦觅到水仙庵。入庵之后,并不参拜,只瞻仰那座洛神的塑像,见那惊鸿素影,莲脸碧波,仙姿触日,不觉泪下。然后特选“井”边,施礼一祭,心有所祝,口不便言——茗烟小童知趣,跪下向那被祭的亡灵揣度心曲,陈词致悃:你若有灵,时常来望看二爷,未尝不可!

你说这是“叙事”散文?我看这“事”这“叙”,实在是诗的质素,诗的境界。

到底文与诗怎么区分?在别人别处,某家某书来说,那不是什么难题;但在雪芹的《红楼梦》,可就令人细费神思——想要研究、查阅“文论”、“诗论”的“工具书”了。

第7篇

【关键词】文本;修辞;情感

《济南的冬景》对济南冬天场景的描写,短短五段,八百来字,却通篇运用修辞,景物的描写生动形象,情感的流露细腻温暖,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娴熟的语言运用技巧以及修辞使用的独特高度。笔者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文本进行解读,展现《济南的冬天》的修辞之美、意境之美以及作者从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挚爱之情。

一、词语修辞之美――动词、形容词、副词

词语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任何文本创作是词语选择的过程。作者只有拥有丰富的词汇,才能在表达中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准确、鲜明、生动地表达所要表达的内容、思想情感。“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a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作者在对济南冬天山水描写时,除用拟人手法外,“晒”、“睡”、“醒”三个动词用得贴切形象地描绘阳光下济南暖和、舒适、安逸的特点,紧扣“温晴”,勾勒出作者心中的理想境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作者在描写薄雪覆盖下的山时,选择的形容词极富特色:雪是小雪,山是小山,松是矮松,“白花”、“蓝天”、“银边”,薄雪覆盖下景物的光、色、态组合的画面是那样的和谐自然。还有副词与形容词的搭配也独具匠心,“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守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一个“太”字修饰济南小山的特征“秀气”,除传达出作者担心大雪压垮小山之情同时,流露出是对小雪之后济南小山秀美的浓浓的赞美之情。

二、句式修辞之美――倒装、判断、商量

句式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作者的语言风格和人文修养。不同的句式适合不同的表达需求,传达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这句话的正常顺序应是“对于像我这样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在文本中,“像我”一词倒装独立成句,起强调的作用。作者选择这一句式就是要强调济南在自己心中最为深刻和与众不同的赏阅感受:北国的冬天理应日光惨淡、寒风刺骨,而济南的冬天着实和我心中的冬天不一样。判断句式的作用是客观陈述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以便引导人们直接认同这一思想判断。“它真得算个宝地”,“真得算”在这里的意思是的确是、应该是的意思,是作者在对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雾、无毒日的奇特景象描绘后作出的判断,是对济南作为风水宝地做出的见解性判断。又如“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再次突出冬天济南的与众不同,点题,收束全文。而“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商量、推测的语气配合文本描写时温和舒适、宁静自然的冬景画面,是作者与人们对济南“温晴”冬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相通,用内心真实朴素的感受对读者的感染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更是作者对描写的景物和读者的尊重。

三、修辞手法之美――比喻、拟人、对比

比喻是以一种类比关系为基础的想象活动,是作者通过喻体传达喻旨的修辞手段。从语言功能看,比喻是一种常规意义上的心理联想活动。比喻最大的作用就是激起读者的遐想,化抽象为具象,让读者如临其境,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就《济南的冬天》文本而言,比喻这一修辞手法随处可见:“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山上的矮松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作者不断变换角度,采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济南冬天山、松、云、水、草等事物特征的与众不同,描绘了一幅幅独特的济南冬日暖景图。这一个个比喻无不流露出作者文本创作时对济南冬景的无限喜爱和赞美之情。拟人手法的作用是赋予所描写景物以人的某些特征,让静态的景物活动起来,成了和作者、读者平等的一员。“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这一拟人手法赋予济南冬天的小山无限的温柔、体贴和慈祥,作者在写出了这一圈小山可以挡住北风、保持气温的作用,从而体现作者对笔下景物和自然的尊重,体现了人类与大自然的平等之情。把两种或几种对应的事物对照比较,使描写的形象更鲜明,表达的感受更强烈。对比的修辞手法主要体现在文本的开头,作者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而这种“温晴”特点作者通过比较之后,用“奇迹”、“怪事”等词,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喜爱之情,所以作者说它“真算个宝地”。

修辞学是一门古老的语言艺术,“修辞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活动,是载意、求效的行为过程”。我们研习《济南的冬天》这篇优秀的景抒情散文的修辞艺术,绝对不能局限于修辞格这一狭小的园地,把文本景物的描写和创作主体的语言运用结合起来,从而拓展文本研习的全新空间。

【参考文献】

[1]《修辞学讲义》.崔应贤.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中国修辞学史》.周振甫.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第8篇

1.开阔视野的好渠道

电视节目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是接受大量信息的开拓视野的好渠道。语文学科是一门涉及面较宽的人文学科,新科学、新知识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朝人们袭来,学生从课堂上获取的信息有限,读报刊、看电视正好可以弥补此缺憾,而电视节目以其形式新、容量大、速度快的特点展示它的“旋转舞台”的优越性。语文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看、定会使学生获益匪浅。像揭示自然奥妙的“世界地理”,关注民生的“今日关注”,报道热点话题的“焦点访谈”,贴近学生的“变形记”,反映本地生活文化的“珠海故事”、“视点”等栏目,学生获取的信息,接受的熏陶,实在不可低估。在轻松的氛围中,拓展知识面,电视不失为不可多得的好渠道。

2.学习写作的活蓝本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设计中的“情境”创设的至关重要,电视则为学生学习写作提供了最优的情境。例如,中学生写作以描写的功夫为基础,如果让学生置身电视剧直观的形象前,人物的喜怒哀乐是通过直接的动作、语言、神态表现出来的,学生易于接受,学得更加轻松。前段时间《甄嬛传》热播,我布置学生选取一个五分钟片断进行描写训练,许多学生描写得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甄嬛的善良、坚毅,敌人的阴险、狡猾,在学生笔下得到再现。电视不仅为写作提供了直观的材料,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创作素材。在一次以“名人”为话题的课堂写作训练中,许多学生准确地引用了大量名人事迹。一位学生描写网球冠军李娜,历数了她在各项重大比赛的对手,比分和战术,其数据之精确让老师也为之惊叹。这些写作素材的积累与她平时喜欢看“体育频道”不无关系。还有一些节目,本身就是好文章。如电视散文,是散文写作的好借鉴,优美的散文经配音员娓娓道来已是令人心醉,再配以相应的动感画面,更是荡气回肠。《狂野周末》《走近科学》生动严谨的解说词也不失为学生模仿的佳作。即使是一则几秒钟的广告,其中也不乏巧妙的构思。指导学生学以致用地看,去除兴趣的盲目性,使他们潜移默化地掌握写作的技巧,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能力。

3.综合性学习的好帮手

围绕一个主题,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观看节目,不仅可以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进行综合性学习。例如:2012年林丹在伦敦奥运会上一举夺得羽毛球单打世界冠军,一时间,他的名字家喻户晓,不少学生更是把他当作偶像。我因势利导,设计了“走近林丹”的主题活动,让同学们通过电视节目了解林丹,搜集有关资料(新闻,评论,照片等),并写下自己的所感所悟,在班级学习园地开设专栏,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成果。这样,学生可兴趣盎然地合作、交流,不仅充分了解了林丹的事迹,培养了民族自豪感,而且在自主学习实践中展示个性,提高学习的热情。

4.陶冶情操的多面手

“电视散文”、“今日珠海”等栏目,具有画面清新、音乐优美、诵读动听的特点,学生读的是直观、形象、逼真的“教材”,文字、画面、音乐三管齐下,既可领略大自然的美妙,又能体味作品的深邃意境,怡情养性。文学与艺术是相通的,文艺欣赏节目,如音乐、舞蹈、相声、小品等对学习语文也有很大的帮助。实践告诉我们,只要正确引导,让学生正确选择,变放纵随意为陶冶情操,在娱乐中升华人格,就会在不断提高审美修养的过程中提高文化素养,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5.总结

显而易见,只要引导得法,“腐朽”也能变为“神奇”。为让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之树常绿,教师还是对学生乐看电视这一现象多来点儿正面引导,少设些,让“电视节目”在语文教学中大放光彩。

作者:罗冬梅 单位:广东珠海市斗门区乾务中学

第9篇

摘要 莱蒙托夫是俄国19世纪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对高加索的描绘是他创作中重要的一部分,当我们细细品读这类作品时,我们发现这其中透出作家高加索问题上浓郁的民族主义情绪。本文运用具体的民族主义理论,重新阅读莱蒙托夫的高加索作品,具体分析作家作品中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这种情绪是怎样影响他的文本结构的。

关键词:莱蒙托夫 民族主义 高加索 落后 文明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莱蒙托夫是俄国19世纪的著名诗人、散文家、剧作家。他一生中进行了大量的文学创作活动,共留下了400多首抒情诗、20多首长诗以及数篇小说、戏剧等。在这些创作中,叙述高加索问题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说到高加索,它北起俄罗斯南部的顿河――库马河一带的洼地,南抵中东的亚美尼亚高原,西临黑海,东至里海。在这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50多个民族。诗人小时候曾三次到高加索矿泉疗养,后来又两次被流放到高加索。这些经历凝结成了诗人特殊的高加索情结。

他的创作极其关注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莱蒙托夫热爱的是高加索壮丽的自然景观,但对少数民族地区野蛮落后的山民,他是以一个文明人的眼光来看他们的。他认为俄罗斯民族和高加索的少数民族,分属于“文明人”和“自然人”两个世界。

一 对自然风光和民俗的热爱

童年三次高加索的游历给诗人留下深刻的影响。捷列克的河水,玛舒克山麓,五峰城那美妙的自然风光,附近山民们那奇异的风俗习惯……莱蒙托夫总是这样回忆起自己童年时分看到的景象:“我无忧无虑地徘徊在你的山谷中……儿时我曾用畏缩的脚步,攀登过你的这些高傲的山峰,他们好像阿拉的崇拜者的头,缠裹着洁白的冰雪的缠头巾。”

诗人回忆自己在高加索见到的一切时,宣称高加索的群山对他来说是“神圣的”。幼年的游览让诗人爱上了高加索,而且这爱日久弥深。在抒情诗《高加索》中,诗人又将自己对高加索的怀念比作对早逝母亲的思念:“在童年的时候我就失去了母亲/但我恍惚听得,当艳艳夕阳西落/那草原,总向我把铭心的声音传播/就为这,我爱那峭壁险峰/我爱高加索/山谷啊,同你们在一起是多么幸福!”足见诗人对高加索的爱之深、爱之真。

高加索虽有诗一般、画一般天然的峡谷、清泉,但终究是荒僻和凄凉的。这里自古就以漫长的严冬、与世隔绝的环境、遍地的沼泽以及如烟的战争等恶劣条件,而被当作流放地而闻名。莱蒙托夫也曾受沙皇的迫害,被流放此地。但他并没有因被流放高加索而抱怨,凭儿时对高加索的美好印象,莱蒙托夫在被流放到那里时甚至还自得其乐。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我情愿留在这里(指高加索),因为很难找到比格鲁吉亚更快乐的地方……我蛮喜欢这种生活。”

想不到对高加索的深切怀念,多年后竟以这种方式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固然喜悦和激动,就好像见到了久违的老朋友,诗人仔细打量着高加索,热烈奔放地将其描绘:“曾经是小孩子,而今是放逐者,对你的致意感到兴奋和快乐……,我在这南国的地方,将尽情地幻想着你,向你歌唱。”

马克思说过:“关于自然的描写未必有哪一位作家能超过莱蒙托夫,至少,具有这种才华的人寥寥无几。”高加索大自然的美景是莱蒙托夫创作的底蕴。

叙事诗《契尔克斯人》中这样描写“山里的太阳已经隐遁/峡谷中笼罩死寂之梦/辉煌的霞光渐渐熄灭/远方传来持续的轰鸣”,这既是自然景色描写也是在渲染气氛。

在小说《当代英雄》中,毕巧林这个似乎对爱情升温快降温也快的贵族青年只有对高加索的热情是恒定不变的。“五峰并峙的别式塔山”、“高耸的玛舒克山”,那里“空气又清洁又新鲜,像是婴儿的接吻;太阳绚烂,天际澄蓝”。无怪乎毕巧林兴奋不已,感叹“住在这种地方真是快活呀”!特别是毕巧林在决斗前,他面对高加索那清新、欢快的晨景时,已不为决斗而压抑和畏惧,看了大自然的美景他具有的只是惬意和放松,心想:“在这一刻我比往常更喜爱大自然了。我是怎样惊喜地去欣赏那在宽阔的葡萄叶上颤动着和反射着千百万虹彩的每一滴露珠啊!”高加索成了毕巧林最值得信赖的沉默的朋友。

诗人对高加索的情感不单反应在毕巧林上,而且在叙事者“我”身上也真切体现了这种感情。看到的科依沙乌尔山麓夜下大雪纷飞的壮观景色,“我”不免留恋驻足。在登古德山时,“我”感慨道:“想到我这样高高地登到世界的顶上,心里自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但是当我们远离尘世而跟大自然接近时,大家都不由得变成孩子了;心灵摆脱了后天压在身上的种种负担,恢复了本来面目。”

这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切身的体会呢?在古德山上俯瞰下面的柯伊索尔谷地、如银线一样的河流、绵延不绝的山脊和闪耀着玫瑰色光辉的积雪时,“我”发出了“使人真想在这待上一辈子”的感慨。这和诗人的流放时期重见高加索大自然的心情也是一致的。

那么,到底是什么力量吸引了他一次次热情地描绘和赞赏高加索呢?追根溯源,莱蒙托夫是个贵族青年,厌倦了现代文明给大都市带来的喧闹与浮华,他那疲惫的心灵只有在大自然中才能得到释放。其次,随着莱蒙托夫的逐渐成熟和知识的积累,诗人的眼界开阔了。

他接受和深入了解先进的文明的同时,也产生了对现代文明的看法:他厌倦上流社会的空虚奢靡的生活,对当时俄国的文明弊病产生了不满情绪。而当时的高加索还保留着一种没有被这种现代文明破坏的原始状态。因此莱蒙托夫很迷恋没有被现代文明所破坏的高加索,不时地去亲近它。

二 以文明的眼光看待“自然人”

莱蒙托夫一向是以贵族的文明进步人士自居。虽然高加索地区是莱蒙托夫憧憬和向往的地区,可当他被流放到高加索,真正深入到山民中的时候也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这些少数民族的落后与野蛮,和那里美丽的自然景观完全不相称。诗人是以一个文明的俄罗斯民族的身份来看待这些自然状态下区的少数民族的人的。他认为这个地区的人群落后于文明的俄罗斯民族。

1、生活的穷苦与闭塞

高加索山脉大部分时间高山上积雪,路面结着薄冰,气候比较恶劣,导致这个地区长期经济落后。关于山民的贫困,莱蒙托夫在《贝拉》中描写过奥塞梯人的生活环境。“这个石头房子的一面是依附在崖壁上;三级又湿又潮的台阶通道它的大门口……风把烟从屋顶上的窟窿倒灌进来,在四下里弥漫成浓厚的烟幕,使我许久都分辨不出附近的东西……”

这段朴素凝练的文字,可以说达到了某种纪实摄影的效果,把牛棚间作下房,表现出了高加索的山民生活条件恶劣,衣食无着。高加索的山民过的是与世隔绝的生活。在《伊斯梅尔――贝》中村姑萨拉这样劝她的爱人留下:“我们住所小/俄国兵不会来触动――/抢什么――马只五六匹,还有几件粗俗衣裳?”这些落后的边远地区俄军甚至都不懈于触动,正是这种与世隔绝,没有与文明交流才导致他们那个地区的贫穷与落后。从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高加索少数民族的贫困,而莱蒙托夫则以俄罗斯优等族裔自居。

2、性格粗野、品行恶劣

这些自然状态的少数民族贫穷闭塞,很少受过教育,所以山民们的性格大都粗野,骨子里除了恶战就是掠夺。诗人认识到这些人尚属蛮夷,高加索地区是尚未开化之邦――“战争是他们的本性”。

在《伊斯梅尔――贝》中,诗人这样讲到:“那些深谷大壑的种族是蛮勇的/他们生于秘密的抢劫中/长在残酷、不寻常纷争中。”那位列兹金老人讲到他全家靠抢劫为生:他们用匕首和子弹的威胁换来食物,从畜群、村落里抢走各种马匹。“全家只靠抢来的东西和银钱/他们到处给别人带来恐惧/偷盗、抢劫――他们什么都干/他们所怕的只是光天化日……”

虽然儿时对高加索大自然的印象历历在目,但当诗人真正走进去了解这个地区时,却发现没有被文明社会“污染过”的“自然”并不是那么完美,那些山民也是没有被文明“开导”过的粗人。

《当代英雄》中的马克西姆讲:“就拿契尔克斯人来说吧,他们喝够了布扎,就拿起刀来械斗……只要你走出围墙一百步,就会有个毛发蓬乱的恶鬼在那等着你,你一走神,就有一根套索套住你的脖子,或者一颗子弹射进你的脑袋。”还有“契尔克斯人可是偷东西出名的:只要有什么东西能顺手牵羊,他们不拿就手痒”。在这个地区冲突、偷盗、抢劫、赌博、酗酒是家常便饭。

在《当代英雄》别描绘了山民和文明的俄罗斯人之间的较量。阿扎马特和卡兹比奇这两个山民所崇尚的,都是原始生活方式最看中的“野性的力量”,他们的行为方式更符合自然法则。毕巧林、叙事者“我”等是文明的代表者。在文明人与自然人的较量中,毕巧林凭借自己的智力优势为文明一方获得了胜利――夺人所爱来排遣自己的厌倦,而处与弱势的自然一方的几个人纷纷失败:卡兹比奇失去了心爱的马和恋人,阿扎玛特失去了安宁和亲人。在文明的俄罗斯人和高加索的“自然人”的较量中,“文明人”获得了成功。山民那些看似孔武有力的生活方式,经不住文明世界的轻微碰撞,成为头脑和智慧的受难者和牺牲品。

莱蒙托夫更辩证地用形象的逻辑向人们警示:文明人需要回归自然,但自然人更需要奔向文明,否则将永远逃脱不掉受文明之惠的人的愚弄和悲哀的结局。高加索那里美丽风光和处于“自然”状态的山民及不相称,他们这种宗法式的生活方式不可避免要受到文明世界的冲击,那美丽宜人的地方应归文明的俄罗斯人来管理。莱蒙托夫认为落后的少数民族,是必然要被文明的俄罗斯民族所取代的,高加索合于俄罗斯是历史的必然。

当时俄罗斯向高加索扩张。诗人在高加索服役期间还亲自参加了讨伐高加索的战争。他把征讨那里看作是文明世界对落后地区的恩泽,甚至认为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他在1840年的信中写道战争的细节:“对方(指被征服的高加索山民)在战场上留下了六百具尸体――看来战绩蛮好!我已经尝到了战争的滋味……”

在抒情诗《瓦列里克》中诗人描写战争:“听!远处响起了枪声!嗖地飞过一颗流弹……多好听……但在这些骁勇的厮杀里,有的是逗乐,没有什么意义;我们常在凉爽的夜晚,尽情地欣赏他们的对击,没有一点残忍的激动,好像观看一场芭蕾舞悲剧……”诗人对被征服的落后少数民族人们几乎没有怜悯和同情。他认为俄罗斯民族是优等民族,这些山野困民抵不过文明民族的打击,只能是俄罗斯的臣民。

长诗《契尔克斯人》中描写的契尔克斯族和俄罗斯的交战,虽然契尔克斯人作战勇猛,但他们简陋的“短剑”、“利箭”是敌不过“俄罗斯人的炮弹”的。

在他的长诗《童僧》中也有明显的表现,他提到一块墓石上刻着的格鲁吉亚沙皇在“某年把自己的人民交托给俄罗斯”的题词,“上帝的洪恩厚泽便降临到/格鲁吉亚!――它从那时候起/便在林苑的阴影里开了花/而在友谊的刀剑的保护下/不再怕外来的敌人的欺压”。

这里“友谊刀剑的保护”指的是俄罗斯民族对其的征服和统治,这种统治是上天赋予格鲁吉亚人的恩泽。莱蒙托夫认为俄罗斯是来保护恩泽这些落后弱小的民族的,以此确认俄罗斯对其他少数民族族裔地主导,这些高加索少数民族归合于俄罗斯,才能保障不受其他外地的侵犯,有利于高加索地区的发展。俄罗斯军队对于这些土著民族来说不是破坏者而是恩人。

三 总结

莱蒙托夫的民族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对高加索土著民族上。一方面,对高加索的自然美深深赞叹,另一方面,看到了这些土著民族的“自然人”愚昧落后,归于俄罗斯这一优等族裔是大势所趋。而俄罗斯民族在组成俄国的各个少数民族中长期作为统治者自居,像莱蒙托夫这样“文明”的俄罗斯人在实际生活和心理意识上居于一个及其特殊的优势地位――即俄罗斯民族优秀论。

参考文献:

[1] 陈新宇:《莱蒙托夫的高加索情结》,《浙江大学学报》,2000年第12期。

[2] 林精华:《民族主义的意义与悖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作者简介:

王学,女,1982―,河北唐山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学,工作单位:唐山学院外语系。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环境教育;环保意识

一、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环境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要将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应用到小学语文教育中,使学生学习效率大大提高。把环境教育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让小学生知道环境保护的意义,让他们体会到社会责任感。我们要开展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保护环境的活动,教师制作活动课件以方法、步骤、目的为活动提纲,让环境教学开展得有实效。比如,我们要在平常生活中分类垃圾、不用的旧电池应该回收,在日常生活中不开车,骑自行车绿色出行等作为每次活动的题材。制订环保计划、有目的地完成实践活动,能让学生学习积极性快速提高。多开展类似的活动,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深入了解现在的环境问题比较恶劣。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把环境教育运用到教学实践中。

二、引用语文教学材料内容,学习好环境教育

我们的语文课本中有很多关于环境教学的题材,教师要充分利用这些教学材料,更好地了解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课本中有很多描写大自然美景的文章,能够体现出环境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老师教学生学习与环境相关的课文时,引导学生对环境的美好联想,也能对大自然了解,从而能使学生看到大自然的美丽,对大自然的欣赏,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既能让学生学到更多知识,也能让学生更好地爱护环境。生活在美丽的大自然中,与我们的生活、学习、生产劳动有着密切联系。如果环境遭到破坏,造成污染,给我们的身心和生活就会带来不幸和灾难。课本中还有是叙述人类对环境的影响和如何治理的,可以让学生充分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环境知识。让学生知道目前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资源已经不多了,不允许再一味浪费和破坏,养成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到保护我们的环境。老师在教小学语文的同时,要根据学科所学内容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行为。课本中还有一些古诗词和散文,表现了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和谐共处的需求。文章中作者表达了一种博大的爱国情怀,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此类文章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从文章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境,对学习语文更有帮助,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老师应该从平时学到的古诗词、描写大自然的课文中让学生熟读并运用到写作中,把自己对环境的热爱、保护之情表达在自己的作品中。还有一些文章是写有一些人只顾眼前利益去破坏环境的不好行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为保护我们的环境,出自己的一份力,努力学好文化知识,用知识来改变社会问题。从而有了学习的动力,更好地实现现代化教育,使现代化的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完善。

三、以环境教学为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要让学生养成多观察、多思考的能力。多看书提高阅读水平,才能写出好的文章。把环境教育运用到平时的写作练习中,作文题目以环境问题来给学生布置课下作业,使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养成留心观察发现事物不同点的好习惯。关心我们的生活环境,提高环保意识,养成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通过阅读让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在课余时间多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从而提高小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在学习语文课堂知识的同时,更能多阅读、多思考。让学生多接触大自然,在一草一木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更好地珍惜和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植树造林,是它们默默付出,为我们净化空气,让我们可以自由呼吸。可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如《寂静的春天》《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等,让学生学习更多知识,启迪学生的智慧。从阅读中提高学生的思想感悟,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而努力。改变从我做起,感染身边的人一起爱护环境。总之,地球是我们的家园,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方,只有每个公民都有环保意识,才能让我们的环境更美丽,做到可持续发展。要让人们更好地保护环境,就要依靠教育的力量从小学生抓起,把环境教育作为小学生课堂教学的一部分。让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为改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积极动员每个社会公民,为了社会为了我们自己把环境保护这项事业做到最好。我们的责任就是维护自然生态的平衡,让每个学生都有强烈的环保意识,靠大家的力量保护环境,让地球环境更美好。

参考文献:

[1]李子建.中国迈向21世纪的学校环境教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

第11篇

“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在贬谪永州时期所创作的八篇山水游记,各自独立成篇,连之而读也可浑然一体。“永州八记”只是柳宗元记山水、写人物、论文章众多古文作品中的一类,我个人认为这类以清新优美笔触记叙幽深奇绝景致的山水游记,却是柳宗元作品中最值得玩味和深思的作品。在“八记”中,柳宗元没有宣倡“文者以明道”的文学主张,也没有借写人、物来表达太复杂的哲思,在其“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之中的所见所感,组成了柳宗元“永州八记”的主体,文笔间流露的是最真的心绪,认识到这些心中最本质的思想情感,我们也许能拨开些许时空迷雾,看清这位深通经史、百家之言,至少“精敏绝伦”有头脑,曾想在政治上兴利革弊的古文家。

自然界是触动文思的重要契机,文学本身就存在于自然之中。歌咏大自然的山水林石,将自然界景物人格化,或是将自己的思想、情感人格化为自然景物,在我国古典文学各类体裁的作品中是很常见的。诗歌中有山水诗一派,品赏词作中也常说到“景语”,民间化的曲作中也有写得很美的描写景致之作。在散文中,南朝陶宏景、吴均等人在一些书信中就有了若干描写山水景色之片段;到了柳宗元,描写山水之文成了独立的文学样式。

“永州八记”写冷泉奇石,怪树幽篁,写风写鱼,写在永州山水中的景致,在散文创作上可看作是树起了山水小品文为一派的标帜。

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学而优则仕,专业作家很少,多数作家都有官吏的身份。柳宗元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在仕途上很不得意的政客。柳宗元在协助王叔文力革弊政失败之后被贬为永州司马,从此开始他的贬谪生活。在永州10年,仕途上抑郁难达,唯在山水中可以涤荡一下心中的郁闷,让自己的心在山水间寻求一份暂时的解脱。“永州八记”就是柳宗元在游历永州山水后写下的游记。这八篇游记写了大自然奇异的风光,也折射出柳宗元在永州期间的思想情感。这些看似“轻描淡抹”的山水游记,当是柳宗元当时的心情写照,文中寓有深邃复杂的情感,否则不会让后人读之有“感悲恻”“泪随声下”之感。

柳宗元在“永州八记”首篇《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开始就写道: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这段文字可以看作是整个“八记”的总领,余下的文字,包括后面的7篇游记,不过是细细在描述柳宗元“施施而行,漫漫而游”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始得西山宴游记》文中有关游记的内容,是描写了登高望远的境界,渲染了西山的开阔,着力描写在山顶上看到的景物,映衬了西山的高峻。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曾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

《钴a潭记》描写的是钴a潭四周的景色,写了潭景、水势、水流。

“……其始盖冉水自南奔注,抵山石,屈折东流;其颠委势峻,荡击益暴,啮其涯,故旁广而中深,毕至石乃止。流沫成轮,然后徐行;其清而平者且十亩余,有树环焉,有泉县焉。……”

《钴a潭西小丘记》写了小丘上的山石及所看到的景色。

“……其石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嵌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由其中以望,则山之高,云之浮,溪之流,鸟兽之遨游,举熙熙然回巧献技,以效兹丘之下。……”

《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一文中采用素描的手法,抓住特点,写流水、岩石、树木、游鱼。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湛,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 m尔远逝,往业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袁家渴记》先写渴中的山石,次写山中的树草,然后着重渲染草木山水在风中的奇景。

“……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纷红骇绿,蓊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r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穷其状。……”

《石渠记》写泉水及泉上景物,对景物的描写能抓住某一个细节来写,泉水之细,树木、花草、竹子被风吹动而发出声音这些描写,读之,清新可喜。

“……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床焉。风摆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石涧记》写了水中的石头、泉水。

“……亘石为底,达于两涯,若床若堂,若陈筵席,若限阃奥。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小石城山记》描写了小石城山的奇异景物,所写之景致有别于前几篇游记。

“……其上为睥睨梁嬷形,其旁出堡坞,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永州八记”单从作品表面读去,给人描摹出的自然山水之美让读者心向往之。这种作品的“美”,在于作者所观察的细致,所描写的精致。八篇游记中多篇写到流水,但每一处的流水留给我们的都是不同的记忆。有的文章中写的是水势的湍急;有的写流水之“清冽”;有的抓住水色来写“平者深墨,峻者沸白”;有的从声音来写“其鸣乍大乍细”;有的则写水纹与声晌“水平布其上,流若织文,响若操琴。”

“永州八记”所体现出的柳宗元高妙的文笔,不仅仅在于对水的描写,对山石、林木的描摹,在八篇中无重缀之处。这种文学的创造力来自于作者的学识及驾驭文字的能力,同时,也来源于作者内心深处对自然景物的细腻体悟,及内心情绪对外物的认识。

柳宗元在“永州八记”中写一草一木,一泉一石,颜色、声音、动静、远近等,生动逼真,神妙入微。为什么会有这么细腻的描摹,为什么读之能让人心怦然一动?因为永州之山水之外,别有撼动柳宗元心绪的内涵;因为柳宗元的游记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在我们细赏美文之后,有其内蕴的情愫感动我们。

永州在今湖南零陵的位置,距当时繁华之都长安甚远。永州的山水甚少为人所晓。独居一隅,花自开,水自流,没有人了解他们的美妙,它们的悲哀在于不为人所认知。柳宗元贬谪到此,满腔为朝延请命的壮志也无人问津。作为一个失意的仕人,他的悲愤不仅仅在于仕途上的穷困,他的郁闷与永州山水的无人知晓是相通的。于是在柳完元流连于山水泉林之间的时候,他很容易去细腻玩味这些风景。一位仕途得意的人,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只有失意的柳完元,他有时间、有条件、有心绪去“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无目的性,散漫放任地接触真实的山水风景。柳宗元不像陶、谢放浪山水,安然田园,也不像王维于山水中寻找禅味,他游玩山水,也是“苦中求乐”;他也许并不是想在山水间寻找什么,便确实在山水中找到了与他心绪对应的外物,于是在“永州八记”中我们可以读到柳宗元的议论、感叹。

“孰使予乐居夷而忘故土者,非兹潭也欤?”(《钴a潭记》)

“噫,以兹丘之胜,致之沣、镐、、杜,则贵游之士争买者,日曾千金而愈不可得。今弃是州也,农夫、渔夫过而陋之,价四百,连岁不能售。”(《钴a潭西小丘记》)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寂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至小丘西小石潭记》)

“古之人其有乐乎此耶?后之来者有能追予之践履耶?”(《石涧记》)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而列是夷狄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是固劳而无用,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小石城山记》)

这些感叹、议论,可以看作是柳宗元对永州山水的叹喟,也可以用这些来叹喟自身的不平。这样在文中的记叙、议论同作者自身遭遇联系起来看,并不是太过牵强。在柳宗元贬谪永州之时所作的诗作中,我们也可看到这样描绘幽美自然景物时,所体现出的作者本身在贬谪中寂寞和抑郁的心情,及对这种心情的自我反抗。在柳宗元这一时期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将自己选择的景物与本人的个性融合成为一体。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宿云散洲渚,晓日明村坞。高树临清池,风惊夜来雨。予心适无事,偶此成宾主。

《溪居・久为簪组累》

久为簪组累,幸此南夷谪。闲依农圃邻,偶似山林客。晓耕翻露草,夜榜响溪石。来往不逢人,长歌楚天碧。

山水游记打动人的不仅是景物写的多美,而是作者在表达这种“美”时所蕴藉的内心深处兴发感动的情感活动。柳宗元的“永州八记”成为山水游记中的经典之作,不仅仅因为在文中所用之词汇,写作时所截取的角度,创作时所运用的艺术表现手法,更主要的在于柳宗元所写的物景是与他的心灵意念结合在一起的,大自然的形象是实有的,也是结合他自己的心绪感发的。

对山水游记的品赏、评价,我想可以借用一下王国维先生评词所用的“境界说”。

“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山水游记如果只写出自然山水之美,而没有蕴藉作者本体的情感,那么这些山水游记更应该归在说明文一类,读之,可知在某处有某山某石某景,根本不能引发读者情感上的感动。真正的山水游记就应写真景物真感情,把作者的情感投射自然景物中。“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的山水游记不但在艺术表现上是成功的,在艺术价值上也是有着深远意义的。

用文字作品来描写山水,应该是一位作家最真实的表露,山水不关乎朝廷、人事,山水不是只能用一种方式去体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同样的山水,给不同心绪的作家不同的审美体验,所写的山水游记也就是一个作家身与心对自然的认知。当山水游记中景与情巧妙契合后,读者认可的不仅是所感知到的绝佳风景,还是风景之后蕴藉的对人生、生命的感知。当山水游记中景是美景,而情“淡乎寡味”,读者收获的仅是美妙风景,而缺乏内心的感动。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成功之处,在于将自然界山水之美与作者内心情感契合,“寓情于景而情愈深”(刘熙载语),在描绘出美妙山水的同时,也隐隐让读者可看到个性突出的抒情主体(作者)。

第12篇

关键词:贾平凹;散文;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2-0176-01

贾平凹的散文被学者和评论家排在了优秀之列,并且有多篇被选进中学课本。本文就结合其散文,从取材、手法、语言、地域特色等方面入手,来谈谈其散文所表现出的艺术特色。

一、取材自由广泛

贾平凹的散文取材自由广泛。他的散文似乎不拘一格,丑汉、退伍军人、屠夫、石头、树木等统统走进了贾平凹的散文。从反映的内容和笔调去看,大致可以分四类:一是人物篇。一般以粗线条勾画人物为主,如《我的老师》塑造了一个纯真、正义、极富爱心的儿童孙涵泊形象,《米脂婆姨记》则描写了一个对爱情充满憧憬的农村少女形象。二是世相篇。这类散文常常评说人生,针砭时弊,如《病人》借一个病人的口道出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玩牌》则将麻将桌上的众生相刻画得淋漓尽致。三是游记篇。《游寺耳记》给读者展现了一幅“野开花落,云雾忽聚忽散”的山间图画。《入川小记》描绘了四川的山光水色、物产人情,让读者想身临其境去领略一番。四是风情篇。通过描摹地方风俗,记述地方风物,把个人的主观情感融入自然景观之中,与大自然构成一种和谐的关系。如《五味巷》通过巷中景、巷中事、巷中人、巷中风俗,展现了古风很浓的长安小巷,这里的人们重人情、讲信用,知足乐观。《静虚村记》则描绘了一幅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画卷,“静虚村”是一个偏离市区的地方,显得既原始又古朴,没有受到现代文明的浸染。

二、小说化写法

贾平凹一直倡导散文写作小说化。他在《散文就是散文――自我告诫之二》中说:“小说家可以以散文的笔调去写小说,为什么你不可以以小说的笔法写散文?”散文与小说的不同点在于重视抒情,而不刻意追求情节的曲折和完整。情节是小说的基本要素之一,在小说中担负着表现人物性格的重任,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

贾平凹的不少散文在结构上带有明显的小说色彩――情节化。如他的散文《摸鱼捉鳖的人》,开头先写这个“摸鱼捉鳖的人”的相貌丑“眼睛小小的,甚至给人一种错觉:那不是先天生的,是生后他的父母用指甲抠成的”,再写他的捉鳖的动作和言行,这一切都看是平淡无奇,但文中一个细节始终吸引着读者的眼球,就是这个“摸鱼捉鳖的人”每天都向河里扔一个酒瓶。在结尾,读者方知道,这个丑人每天向河里扔的是一封求爱信,目的是希望能被游客或者村民看到。求爱信写道:“我能养活你的,我不会打你,你来我们村落户也成,我也可以招过门去,生下孩子姓你的姓也行。我等着你的信。”这篇散文讲究情节的完整和曲折,悬念的设置,这应该算是贾平凹散文写作小说化的一个代表。

贾平凹散文的小说化倾向还体现在典型化人物性格的塑造上,对人物性格进行高度集中、概括和提炼,让读者感到文中的人物面熟,就在自己的身边。这样的写法,让他的散文有了许多类似小说的元素。以《闲人》为例,文中所刻画的“闲人”形象,既带有鲁迅小说中“阿Q”之类的性格特征,但又不完全相同,而是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期生活有的人物形象:“闲人”潇洒自在,能吃能喝,勇武有力,敢 “为朋友两肋插刀”;“闲人”三教九流,无所不交,没有贵贱老幼之分;“闲人”目无领导、权威,敢与嘲笑一切,甚至把名人签名的纸拿去让别人上厕所用;“闲人”买书“从不读完一本”,然“无所不知”。以简略的笔法,勾画了社会转型期一类人的形象,这类人集社会百态、人间百态于一身,性格特征十分典型。

三、语言简朴、幽默

贾平凹十分重视语言的锤炼。贾平凹的散文语言,不以华丽见长,简朴是他的重要特色。他的散文中,很多处运用了质朴的语言。如 “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那爬得高了”此处用了一个“长了腿”和“爬”字,形象地描写了月亮变化的悄无声息,情境优美,语言平实。

他的散文,还善于用幽默的语言去展现真实的生活,让读者在笑声中去体会散文的美。如《秦腔》中的一段描写“一个说:狗年快完了,你还叫啥哩?一个说:猪年还没到,你便拱开了!”让读者在轻松而平淡的语言中感受到他特有的幽默。再如“一孩子在家做作业,解释‘孔子曰……而已’,遂去问爹:‘而已是什么?’爹下棋输了,一挥手说:‘你娘的脚!’孩子就在作业本上写:‘孔子曰……你娘的脚!’”这段幽默的语言,把一个输棋农民描写的活灵活现。

四、地域特色明显

贾平凹扎根于生他养他的商州大地,吸取现实生活和历史文化的养分,尤其是大量方言土语的运用,体现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他的散文《秦腔》则是典型代表。如“最可贵的是那老辈的秦腔迷,他们没有力气挤在台下,也没有好眼力看清演员,却一溜一排地蹲在戏台两侧的墙根,吸着草烟,慢慢将唱腔品赏”写出了村民对秦腔的钟爱。“吹,拉,弹,奏,翻,打,念,唱”勾勒出秦腔的特点,而“广漠旷远的八百里秦川,只有这秦腔,也只能有这秦腔,八百里秦川的劳作农民只有也只能有这秦腔使他们喜怒哀乐”,则点出了秦腔是劳苦农民的精神食粮。

有人说贾平凹的散文像小说,他的散文舒畅自然,柔美质朴,是真正的美文。

参考文献:

[1]范培松.贾平凹散文选集[J].百花文艺出版社,004.

[2]王玉强.时文选粹――秦腔[M].南方出版社,2007.

[3]洪宗礼.语文教师教学用书[J].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

[4]邓星雨.中国当代散文史[M].山:山东文艺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