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欢迎来到学术之家股权代码  102064
0
首页 精品范文 辛弃疾词两首

辛弃疾词两首

时间:2023-05-30 09:04:07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辛弃疾词两首,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第1篇

1、教学目标: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词作。理解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鉴赏这首词的艺术手法和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词人的悲苦心情。反复诵读,感受这首词的独特韵味。明确词中寄托的情感,深刻理解辛弃疾报国无门,壮志难申的悲苦心情。通过比较,加深对词中的比喻、用典、借代等艺术特色的理解。

2、教学过程名句对接,激情导入。师:有些诗句,人们也许不知道它们出自何人,却能将其熟记于心,并千古传诵。下面,我们一起来完成以下的名句对接。(选择部分即可)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师:你们能说出以上诗句是出自谁的笔下吗?――辛弃疾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辛弃疾的名作《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在接触作品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作者的有关情况。

3、倾情诵读,整体感知。自由朗读(要求学生正确注音)抽读(要求学生充满感情的朗读)。要读出千里清秋的辽远空阔,读出落日楼头的孤寂悲凉,更要读出栏杆拍遍的苦闷悲愤。译读(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词意思)出色的朗读往往是建立在正确的理解的基础上的。要求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边读边理解词的内容。并把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划出来,可以和旁边的同学讨论解决,也可以和我老师一起探讨。质疑(师生共同解决疑难问题)

4、咀嚼涵咏,品味语言。真正震撼人心的作品往往是情感与语言的完美结合,这首《水龙吟》就是个很好的例子,相信词中的许多句子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现在请大家合上课本,试着回忆一下,哪些句子让你一见倾心?并说说你的理由。

5、教师小结:玩味着句句言近意远的诗句,一位雄才大略,襟怀磊落,忧国伤时的诗人,仿佛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是啊,锦绣河山必然哺育无数英雄,又何止辛弃疾一人呢?《念奴娇赤壁怀古》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抱负远大,识度明达的苏轼。请同学们就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做一个简单概括。

6、对比鉴赏,拓展延伸。比较《水龙吟》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在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方面的相同点。情感:抒发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表现手法:运用了借景抒情和用典。意境:空旷辽远。语言:大气豪放。师:其实这些特点也恰恰是豪放词的特点,于高远中寄豪情,永远是一种美的享受。

(来源:文章屋网 )

第2篇

语文专题教学的概念,我纠结了很久。到底什么是专题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才是专题教学?专题教学能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为了解决这些疑问,我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看了很多教师的专题教学案例,体会专题教学的思想和方式。但我还是迷茫,因为专题教学是一种语文阅读教学的新尝试,不同的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处理上各不相同,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寻,只能自己探索。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选修)》教材选取了姜夔的代表作《扬州慢》,我要以姜夔作为“关联点”,把多篇文本整合为《走进姜夔》专题。之所以选择姜夔做专题,出于两点考虑:一方面,宋词是一座文学高峰,学生真的应该好好读读宋词。可惜的是,大部分学生只知道苏轼、辛弃疾、柳永、李清照,多一个也没有了,难道宋朝的词人队伍这么单薄吗?所以,我选择“一代词宗”姜夔做专题,希望开拓学生的视野,增加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而且,学生对姜夔一无所知,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猎奇心理,这一专题比较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另一方面,我真的被姜夔的《扬州慢》打动了,每每朗读,都激动得落泪,我希望把这种感受带给学生。我相信,用心细读,自出佳境。

一、古典诗词专题教学不在云端

第一次备课,我把教学目标定在“姜夔的词风是什么,词风是如何形成的”。我选择了《扬州慢》、两首爱情词、两首伤己词。设置了两个问题:①有人评价说,姜夔营造了幽冷意境,你认同吗?②都说词如其人,姜夔刻意营造一种冷的意境,是否因为他是个无情之人呢?之后,出示“清空骚雅”的定义,提问③姜夔的词风继承了前人,你认为姜夔的“清空”与“骚雅”分别与哪两位词人的风格相似?学生阅读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柳永的词各一首。这节课上完,效果不理想,课堂气氛沉闷,我反思问题的症结:

1.教学内容超出了学生的实际

一节课阅读九首词,对于学生来说阅读量太大、难度太大。我只想着用大量的文本给学生提供感性认识的基础,却忽略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阅读能力,结果学生无法完成鉴赏,甚至连读都读不完。

2.问题设置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以往活跃的课堂气氛哪去了?问题设置得空而大,造成学生理解困难,没有充分的时间吃透文本,学生处于“云里雾里”的状态,不能完成与文本的对话,无从明白文本的内涵,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

3.结论先行,剥夺了学生的阅读体验

我在教学开始时,就把“姜夔词的意境幽冷”这个结论灌输给学生,无形中暗示学生拿这个结论去套作品,而且“清空骚雅”的含义是我提供的,学生没有直观感受,这剥夺了学生阅读作品的权力。

归根到底,第一次备课的失败在于:我没有准确定位语文专题教学的教学目标,脱离了学生的实际,一味地把它拔高,拔到学生没了热情、没了信心,拔到教学内容模糊的云端。这次失败让我明白:中学语文专题教学不是大学的学术讨论课,拿一个理论去验证作品,讨论之后也无定论;不能让学生机械地用概念,而应该让学生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原来,古典诗词专题教学不在云端,而在地上。

二、古典诗词专题教学贵在“专”

第二次备课,我把教学目标定在“通过姜夔的词风看词人”。选择了《扬州慢》《鹧鸪天》《暗香》《疏影》四首词。《扬州慢》的教学以“黍离之悲”领起,问①从哪里能感受到姜夔的家国之悲?学生赏析。勾连上一节课的内容,问②同处于南宋,姜夔在《扬州慢》里表达的黍离之悲与辛弃疾一样吗?学生用“知人论世”的方法回答。围绕《鹧鸪天》设置了两个问题:③作者为什么会在正月十五有所梦?④你从词中感受到姜夔对这个女子有怎样的情感?学生赏析。《暗香》和《疏影》设置⑤你从《暗香》和《疏影》中读出梅花了吗?⑥比较辛弃疾的咏梅词《瑞鹤仙・赋梅》,二者有什么异同?最后总结作品与人生经历的关系。

这节课的效果好于上一节,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学生能够结合作品赏析,但是浮在表面。本来是姜夔的专题,学生却对辛弃疾印象深刻,并认为姜夔的词不如辛弃疾的词。我再次反思问题症结:

1.五首词的阅读量略多,造成学生没有时间和精力深入阅读。学生具备一定的鉴赏能力,因此,诗词表面的内容无须多讲,学生可以自主学习,但是缺乏文本细读的能力,我应该引领学生的思维走向深处。

2.学生已经学习过《走进辛弃疾》专题,本想让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对比阅读,增强对姜夔词的感受。可是,教学的切入点没有找好:对比了辛弃疾和姜夔的人生经历,一个是将军,一个是布衣;同是咏梅,一个激越,一个含蓄。两人好像有了高低之分,学生更加欣赏辛弃疾,姜夔却成了陪衬。由此看来,我没有引导学生感受出姜夔的人格魅力和可贵之处。

原来,古典诗词专题教学贵在“专”,不生旁枝。

三、聚焦姜夔,上出“高深厚”的专题课

第三次备课。一定要高度聚焦“关联点”――姜夔,不生枝蔓。正所谓“人如其词”,词人的人格、思想、情感等必然会体现在作品中;“词如其人”,作品的风格必然与词人的人格特点相似,必然会反映词人的思想、情感等。可见,“人”和“词”是相互映照的关系:由“人”可以观“词”;由“词”可以反观“人”。因此,我将教学内容集中在两个方面:姜夔其人和姜夔词风,二者相互勾连。

1.姜夔其人(野云孤飞):在南宋词人当中,姜夔是一个以清客身份而蹈隐士行径的雅士。性格清高孤傲、飘逸洒落;一生困顿;不曾为官,以布衣终老江湖;多才多艺,尤其精通音律。

2.姜夔的词风(清空骚雅):姜夔词清新峻拔、立意幽远、炼字琢句、倚声协律、追求高雅,张炎在《词源》中将其词风冠以“清空骚雅”。姜夔是南宋词坛“婉约派”的一代宗主,他的词风自成一派,对后世影响较大。姜夔词的主题主要有三类――家国、爱情、咏物,以此精选三首词作为课上精读内容。

我以“野云孤飞,清空骚雅”为主题整合了姜夔的三首词《扬州慢》(重点)、《暗香》(次之)、《鹧鸪天》(再次之)。《扬州慢》作为教学的起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运用“知人论世”“缘景明情”“品字赏词”等读诗方法,让学生充分体会词人的“黍离之悲”,感受“清空骚雅”词风。这首词的教学旨在为学生创设情境,给学生一个迁移知识的“抓手”,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暗香》是一首著名的咏梅词。名义上咏梅,却别有寄托,词人把家国之悲、情爱之恨、身世之苦都点染在词中。这首词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主观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词人丰富的情感,进一步感受“清空骚雅”的词风,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不同见解。学生对这首词的探究过程,便是迁移知识、强化感受、生发兴趣、提升审美鉴赏能力的过程。

《鹧鸪天》是一首爱情词,怀念年轻时遗憾的爱情。从表达上看,这首词比前两首显豁一些,作为扩展内容以补充和强化《暗香》中情爱之恨的感受。

学生在课前通过阅读相关资料了解了姜夔其人,课上集中阅读三首作品感受情感内蕴和词风特点。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了解姜夔其人及时代背景。

2.学会综合运用“知人论世”“缘景明情”等诗词鉴赏的方法。

3.体会姜夔“清空骚雅”的词风。

4.感悟姜夔于南宋末世抒发的家国之悲、情爱之恨、身世之苦等丰富情感。

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结合多篇作品,通过分析意象、意境、用词,深入体会姜夔“清空骚雅”的词风。而教学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出每篇文本的个性,领会丰富的情感内蕴,感受作者独特的魅力和人格精神。

围绕《扬州慢》设置问题:《扬州慢》的小序中说,这首词有“黍离之悲”,什么是“黍离之悲”?②你从哪里能感受到姜夔的“黍离之悲”?学生赏析。根据学生的回答,适当追问:现在的扬州城是“青青”的颜色,请结合“过春风十里”一句,想象一下,过往的扬州城是什么样的颜色?从“渐”字,你读出了怎样的深意?基本上学生的思路到哪里,我就把学生的思路再引向深入。紧紧围绕姜夔词意象清寒、意境清冷、用词清雅的特点设问。

围绕《暗香》设置问题:①《暗香》是姜夔自创的词牌,“暗香”二字带给你怎样的感受?②从这首词中,你感受到姜夔寄寓了哪些情感?学生赏析。引导学生体会身世之苦、家国之悲、情爱之恨的丰富内涵,鼓励个性解读。当学生感受出思念过往美好爱情时,补充《鹧鸪天》,设置问题:①你读出了怎样的深情?

学生精读三首词,充分体会姜夔词“清空骚雅”的词风,充分感受“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之美。课堂气氛活跃、和谐圆融,学生争先发言,很多学生在发言时很激动,发表了很多独到的见解,令我十分惊讶。我以这样的总结结束了《走进姜夔》的专题教学:人,终究是时代背景下的人。身处南宋乱世,姜夔只是一介怀才不遇的布衣,凄凉幽怨的心情只能表现在作品里。但,就是这个“小人物”在“大时代”中抒发的复杂情感,让我们感受到了南宋末世平凡人的真实情感。从姜夔的“末世悲音”里,我们看到了走向末路的南宋,看到了南宋词坛的别样风貌。

学生真的在阅读、思考、参与,这是属于他们的古诗词,是他们真切的感受:一个有血有肉的姜夔;一个宛在眼前、真实动人的姜夔;一个南宋词坛独特的“这一个”。这节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生常常拿《扬州慢》与别的诗词类比,“这句就像‘尽荠麦青青’一样”,“重帘这个意象就像‘卷上珠帘总不如’的珠帘一样”……我发现,学生好像学会了我一直希望却不能奢望的事――知识迁移。

原来,古典诗词专题教学必须追求“高深厚”。高,是教学目标的定位高。专题教学的主题要能给学生以高屋建瓴的引领;厚,专题教学要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起步、感受、体验、生成乃至获得,要常常追问一个“为什么”,引导学生充分浸润在语言文字里。广,语文是每一个学生的语文,要让大多数学生习得、获得、悟得。

第3篇

新课改以后的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在选编古代诗词时不仅在《语文2》到《语文3》三册教材中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而且具体到每一册教材中,“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所入选的4篇课文也都是按照作者作品的时间先后顺序编排的,具体如下:

1.先秦――南北朝时期

《语文2》中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从先秦至南北朝时期的《诗经》两首(《卫风?氓》、《小雅?采薇》)、《离骚》、《孔雀东南飞(并序)》、诗三首(《涉江采芙蓉》、《短歌行》、《归园田居(其一)》)4篇课文。从诗歌的两大源头――先秦时期主要代表北方文化的体现现实主义的《诗经》和代表南方文化的体现浪漫主义的《楚辞》说起;到汉乐府叙事诗的巅峰之作――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并序)》,再到东汉时期广泛流传的《古诗十九首》中的作品《涉江采芙蓉》;最后到代表两种截然不同的生命价值观的曹操《短歌行》和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按时间先后顺序让学生感受到不同题材的诗歌的不同情感体验,了解诗歌的源头并感受诗歌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初步领略诗歌的特点和魅力,培养学生对学习诗歌的浓厚兴趣。

2.唐代

《语文3》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盛唐时期李白的《蜀道难》、杜甫短诗三首(《秋兴八首(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中唐时期代表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晚唐时期李商隐诗的两首诗作(《锦瑟》、《马嵬(其二)》),共编4篇课文。唐代是诗歌发展的巅峰时期,这一时代孕育了一大批非常有才华的诗人,也盛产了大量精美诗作,所以编者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空间让学生充分领略唐诗的魅力。李白是“诗仙”,其《蜀道难》最能体现他豪放开阔、想象瑰丽的浪漫主义特点;杜甫是“诗圣”,其入选的三首古诗皆是即景感怀的诗作,代表的是与李白截然相反的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现实主义诗风;白居易善写长诗,同时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提出文章合“为时”、“为事”而作,其《琵琶行》就是他的叙事长诗代表作;李商隐是在唐诗的发展上另辟蹊径的一位诗人,有善写七律,所选编的两首诗作正是最能代表他绮丽绵密格调的七律诗。

3.宋代

《语文4》的“古诗词阅读与鉴赏”单元分别选取了北宋初年柳永的《望海潮》和《雨霖铃》,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定风波》,南宋时期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跨越两宋的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和《声声慢》。宋代是词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词人和大量优秀词作,但大都可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两种词风。柳永是第一个打破了五代花间词风的词人,也是第一个大量写“长调”的人,他长于铺叙,多用俗语,所选的两篇作品是最能体现他的婉约词风的作品;大开豪放之风,不拘声律、自由奔放,形成了一种豪放的新词风,所选两首作品也是他这一词风的体现;辛弃疾在苏轼的豪放之风上更添宏伟气魄,这与他抚时感事的爱国情怀是无法割分的,他的词作发展了散文化的句法;最后是跨越了两个时代宋词史上的奇葩,女词人李清照,所选的两首作品是体现她婉约词风的作品。

有一位特级教师陈日亮曾说:“语文主要不是教‘是什么’,而是教‘怎么样’的学科,即过程与方法。”该版教材在呈现了古诗歌“是什么”的同时,也通过每一单元的诗歌特点呈现了“怎么样”教和学的可能。最后主要就该教材的单元模块设计做归纳。

1.单元设计

该教材的每一个古诗词单元都是选取了某一时期的作品,集中鉴赏;在学习这一单元的课文之前,每个单元都设置了单元导读,使学生在学习之前对该单元的学习内容有了初步了解和整体把握。导读不仅介绍了本单元的诗词特点,而且提供了许多学习方法及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这样的设计不仅能使师生更好地把握学习重点,还能对整个单元诗歌的学习起到高屋建瓴的作用。

2.课文设计

课文设计主要是将原文客观地编排在教材当中,但该版教材还在诗文的边页穿插了一些相关图片,有诗人画像,有诗中情境等,这样直观的视觉设计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阅读兴趣的激发;由于古诗词的年代久远,与现代白话文有相当差异性,教材还在原文较难理解的地方分别依次编了标注,然后在原文下方做出了注释,注释内容不仅涉及作品创作背景、作者简介、诗作出处等,还解释了文中一些生僻字、通假字、多义词等,这样的编写不但有助于辅助学生自主阅读和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助于节省教师教学的时间。

3.课后设计

第4篇

中国是个能诗善词的国家,在浩如烟海的诗文中,有一朵艳丽的奇葩令人赏心悦目,那就是将中药名嵌入的文句。这种文辞别具一格,或寄深意,或表心迹,或言志向,或藏讽刺,风趣幽默不亚于笑话小品。茶余饭后翻开一阅,喝一口清茶,减了几分压力,消了些许疲劳,品了几缕清香。

唐代诗人皮日休、陆龟蒙一日结伴春游,看到清新秀丽的景色触景生情,皮日休当即吟出一首七绝诗:“数曲急溪冲细竹,叶舟来往尽能通。草香石冷无近远,志在天台一遇中。”吟罢他对陆龟蒙说:“我这首诗虽不见佳,但却暗含三味中药名,老兄是否能猜得出?”陆龟蒙笑道:“不必过谦,诗文巧妙,但药名并不难猜,是不是通草、竹叶、远志三味?”随即他也脱口说出:“桂叶似茸含露紫,葛花如绶蘸溪黄。连云更入幽深地,骨录闲携相猎郎。”皮日休不假思索地答道:“肯定是紫葛、黄连、地骨三味无疑。”

白居易是唐代著名诗人,在他的笔下,中药成了他痛陈百姓疾苦,心系万民的意象:“麦死春不雨,禾损秋早霜。岁晏无口食,田中采地黄。采之将何用?持以易糇粮。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携来朱门家,卖与白面郎。与君啖肥马,可使照地光。愿易马残粟,救此苦饥肠。”这首诗描述的是药农起早贪黑采挖贩卖中药地黄的情景,反映出药农生活的艰辛和不易,文中说的口粮指的是贵人家喂马剩下的饲料,一味地黄俨然是药农的一滴滴辛酸泪。

北宋进士洪皓在高宗建炎三年奉命赴金,被金人扣留了十余年之久,其间他百折不挠,以诗言志,写下了不少爱国诗作,他在《集药名次韵》一诗中云:“独活他乡已九秋,肠肝续断更刚留;遥知母老相思子,没药医治尽白头。”诗中巧妙嵌入了六味中药――独活、续断、知母、相思子、没药、白头翁,表达了自己深沉挚诚的爱国怀乡思母之情,读之感人肺腑。

与洪皓同时代的诗人孔平仲喜欢游山玩水,钟情环境养生,他博学多才,“长史学,工文词,著续世说,绎解稗诗”,在朝廷任职期间曾写过两首《药名体》诗,之一为:“鄙性常山野,尤甘草舍中。钧帘阴卷柏,障壁坐防风。客土依云实,流泉架木通。行当归云矣,已逼白头翁。”之二为:“此地龙舒国,池黄兽血余。木香多野橘,石乳最宜鱼。古瓦松衫冷,旱天麻麦疏。题诗非杜若,笺腻粉难书。”两首诗中嵌入了常山、甘草、卷柏、防风、云实、木通、当归、白头翁、地龙、血余、木香、石乳、瓦松、天麻等多味中药名,诗中描绘的是一幅林泉休闲养生图,住茅屋,坐林,听微风,清爽宜人,悠然自得。

我国名著《西游记》可谓家喻户晓,翻开第二十八回,可以发现作者吴承恩借唐僧之手写的一首药名诗:“自从益智登山盟,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遇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茴香何日拜朝廷。”此诗借药名抒发思乡之情,诗中有药名九味――益智、王不留行、三棱子、马兜铃、芥、茯苓、防己、竹沥、茴香。

清代文学家龚自珍在文坛上曾开创“诵史鉴,考掌故,慷慨论天下事”的一代新风,他写过一首《远志》诗:“九边烂熟等雕虫,远志真看小草同。枉说健儿身在手,青灯夜雪阻山东。”远志为草本植物,根为远志,茎为小草,诗人在这里借中药远志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同时也抒发了他怀才不遇的心境和愤世之情。

词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在诗文中独树一帜,用中药名写成的词更是别有情趣,读之回味无穷。

词人辛弃疾与当时的苏轼并称为“苏辛”,名气弥远,他新婚不久便辞别妻子奔赴抗金前线。一日夜深人静,他以中药名赋词一首遥寄娇妻以表思念之情:“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离情抑郁,金缕织硫黄。柏影桂枝交映,从容起,弄水银塘。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当归也,茱萸熟,地老黄。”词中嵌含了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硫磺、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钩藤、常山、轻粉、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等二十三味中药名。无独有偶,辛弃疾还写过一首《定风波》的词:“山路风来草木香,雨余凉意到胡床。泉石膏盲吾已甚,多病,提防风月费篇章。辜负寻常山简醉,独自,故应知子草玄忙。湖海早知身汗漫,谁伴?只甘松竹共凄凉。”词中嵌含了木香、石膏、防风、常山、甘松等中药名,表面上看好像写的是山水、风雨、石草等自然景观,实质是作者借景抒发内心的情感和愤懑,寓意深刻,给人启迪。

宋代陈亚的《生查子》题为“药石闺情”,以中药名填词状写闺中之情,也值得一读:“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槟榔读。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时,犹未回乡曲。”词中有相思子、薏苡仁、白芷(白纸)、苦参、槟榔、远志、当归、樱桃、、茴香等药名。其意是相思之情无法在白纸上表达,信中的每个字都含有像苦参那样的远离之苦,寄给你的信,夫君一定要仔细阅读,记得我们当初约定好说等到樱桃熟的时候就回来,可现在都开遍了,你还是没回来。

在明代小说家吴承恩的笔下,中药成了他铺陈故事、渲染情节的道具,如《西游记》第二十八回里,吴承恩借用药名写了一首《西江月》的词,描写了孙悟空率众猴对进犯花果山的猎户进行抵抗的情景:“石打乌头粉碎,沙飞海马俱伤。人参官桂岭前忙,血染朱砂地上。附子难归故里,槟榔怎得还乡?尸骸轻粉卧山场,红娘子家中盼望。”全词用了乌头、海马、人参、官桂、朱砂、附子、槟榔、轻粉、红娘子等九味中药名,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激烈拼杀的打斗场面和猎户的惨败之景。

第5篇

暮过山村

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4分)

2、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 个字。(5分)

参考答案:

1、答: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2、答: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的感受。此联与首联、颈联相配合,描绘出一幅和平安宁的山村图景。

清平乐 独居博山王氏庵

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1、词的上片描绘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写“鼠”是“饥”的,说明了什么?“破纸窗间自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词的下片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表现出词人什么思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6篇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策略;追求实效

古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优美的意境,和谐的韵律,让人徜徉其中而流连忘返;其深邃的思想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自豪和骄傲。近年来,诗词赏析越来越受到中考、高考命题者的青睐,但只要我们分析中考、高考诗词赏析题的得分率,我们不难看出,诗词赏析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笔者有幸听到了一节诗词赏析课,授课教师在训练学生诗歌赏析方法和培养学生诗歌赏析能力中运用的教学策略,值得广大语文教师借鉴。特将其整理如下,以飨同仁。

一、诗歌赏析教学策略

1.导入

进入九年级,我们学过了许多诗词。通过这些古代诗词,我们认识了多愁善感的李清照、豪放洒脱的苏轼、抑郁之中仍不泯报国之志的辛弃疾……这一首首小诗,为我们开启了一扇扇的小窗,让我们窥见了那个时代众多文人的思想,也透过他们了解到了那个时代的特点。不知道同学们对唐代的边塞诗有无了解,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唐代,去学习两首与边塞征战有关的边塞诗吧。

2.明确学习方法和内容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诗词的方法和步骤,并板书诗词赏析四步教学法:第一步“知诗意”;第二步“绘意境”;第三步“悟感情”;第四步“赏手法”。

教师点明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教学《从军行》,自学《雁门太守行》。

3.学习《从军行》

(1)知诗意

①教师先教给五言律诗朗读方法,而后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诗歌。

②学生结合课本中的注解朗读,初步理解诗意。朗读结束,教师强调重点词义,并通过对话检查学生对重点词意的理解,检查结束,学生再次朗读。

③学生译读诗文。教师点拨直接翻译法和画面组合法,接着,学生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自由译读。然后让学生展示译读成果,教师评价点拨。

④学生归纳诗意强化理解。教师引导提问:用简洁的语言说说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讨论并归纳:这首诗写了出征和战争的全过程。

(2)绘意境

①教师提问:诗的意境由具体的物象组成,体会意境要先看诗歌写了哪些具体物象,请同学们找一找诗中的物象。学生阅读搜索:烽火、牙璋、凤阙、龙城、雪、旗画、风……

②教师追问:当头脑中在展现这些物象时,就形成了一个个战斗的场面。我们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一下战争的场面呢?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后,师生共同归纳:来犯、出征、围城、苦战。

③教师追问:每一个场面就是一幅战争的画面,你觉得哪幅画面给你的印象最深,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意境。

(3)悟感情

①教师提问:诗中能直接流露作者感情的诗句有哪些?学生阅读并提炼:心中自不平;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②教师追问:结合这些抒发感情的诗句分析,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学生分析回答:表达了作者投笔从戎,保家卫国的感情。

(4)赏手法

教师提出问题:诗中采用了哪些写法?有什么作用?

①教师和学生一起归纳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②教师指导答题方法及步骤: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句阐释是怎样用的;第三步指出手法的表达效果。

4.学生自学第二首

学生按照诗词“诗词赏析四步法”进行自学;教师巡视,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加以点拨;教师检查自学效果。

5.比较赏析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写法上的异同。学生讨论并归纳:相同点是用景物烘托。不同点在于前者善于选取典型之物,巧用借代,画面跳跃感强,显得简洁明快;后者善于渲染,着色浓墨重彩,体现了奇丽诡异的风格。

(2)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诗表达的感情有何相同点。

学生讨论并归纳:两首诗都可以窥见唐代的尚武之风,文人大都有投笔从戎、戍边建功的理想。

二、回顾课堂,总结经验

1.立足高效,善于构建诗歌教学有效教学模式

这堂课容量大,能力训练点多。授课教师在整堂课中紧扣一个“读”字,读中“知诗意”,读中“绘意境”,读中“悟感情”,读中“赏手法”;抓住一个“比”字,教师巧妙重组文本,将两首内容相似、情感相似而风格不同的诗歌组合成教学内容,第一首教读,第二首自读,然后进行比较鉴赏,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对诗歌的初步鉴赏能力,同时又提升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多给方法,引导学生在反复训练中提升能力

这堂课上,教师在轻松的对话中教给了学生许多读诗析诗的方法。这些诗词赏析的学习方法和答题方法,不仅紧扣了诗词赏析的考点,而且教会了学生阅读诗歌的方法和技巧,做到了授人以渔,充分体现了高效课堂的特点。

3.适度拓展,增加诗歌教学的力度和厚度

第7篇

关键词:李曾伯;中秋词;特点

李曾伯(1198―1268),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出身世宦之家,乃丞相李邦彦四世孙。宋室南渡后寓居嘉兴,曾官濠州通判、淮东、淮西制置使,素知兵。著有《可斋类稿》五十四卷。《四库总目》说他“能以事功显,由著作郎两分漕节,七开大阃,通知兵事,所至皆有实绩。后官至观文殿学士,为南渡以后名臣。……其人其文,并为当时所重”。

一、李曾伯中秋词的内容

李曾伯存词202首,题材以祝寿词和送别词为主,其中中秋词17首,约占其词作总数的十分之一,数量可观。他一生仕宦几遍天下,常年在两淮、广西、四川、京湖等地任职,远离乡土,抵御外寇,故其中秋词中绝少有对亲人欢聚的刻画,而代以更多的诗酒唱和、望月怀远及壮志不酬的描写。另外其六十岁自寿之作《贺新郎》有句曰“西风又近中秋候”,据此可知其生日当略前于中秋。因此可斋词对于“中秋”和“月”有无限的眷恋和深情,其词中数首“玩月”、“赏月”、“叹月”之作,都感情沉挚。

李曾伯中秋词内容十分丰富,其中既有初入仕途时的意气风华、积极乐观,如“便好乘风,为持玉斧,修取山河如一”(《喜迁莺》),也有垂老之年的失路悲叹、孤寂落寞,如“似讶经年间阔,类笑衰翁潦倒,岁岁客他州”(《水调歌头》);既有对宦海浮沉的解嘲,如“堪叹平生辙迹。算纷纷、为谁驱役。兔蟾应笑,蝇蜗累我,中年虚历”(《水龙吟》),亦有对山河破碎的悲痛,如“桂影飘摇,桐阴立尽,多少征人霜满头。……斗杓矗处中州。还有解闻鸡起舞不”(《沁园春》);既有对儒家积极用世态度的继承,如“风露下,明作哲,圣之清。纷纷浮世代谢,燕客与鸿宾”(《水调歌头》),也有对释家思想的发挥,如“而今老去,何忧何乐,不空不色”(《水龙吟》)。

二、军旅生涯背景下的中秋词创作

李曾伯一生转战各地指挥作战,积极抵抗蒙古军队的入侵;他在任上多次修复城池,如泰州、寿春、泗州、郢州、襄阳等,并领导了南宋后期少有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襄阳之捷,后又两次任职地远荒僻的广西,其中秋词多是在这些政治军事活动的环境和背景下创作的。

端平二年(1235)秋,时年三十八岁的李曾伯护军过颍、寿,度淮点军,以抗击蒙军进攻,《喜迁莺・乙未中秋同诸北客玩月于颍州之南楼》作于是年。因当时李曾伯正当而立之年,初入仕途,意欲有所为,所以这首《喜迁莺》的基调十分积极乐观,也是可斋中秋词中所仅有的。之后随着涉世日深,转战四方,艰难抗敌及数受弹劾,使得其词的基调日见深沉。淳v二年(1242)春,蒙古乃马真皇后始称制,继续进攻两淮地区,两淮战事紧张。直至淳v六年(1246),宋军与蒙军数次交战,互有伤亡胜败,但最终蒙军攻陷寿春的计划以失败而告终。淳v二年至四年,上命李曾伯担任两淮制置使。《水调歌头・甲辰中秋和傅山父韵》、《水调歌头・幕府有和,再用韵》、《水调歌头・再和》三首词作作于淳v四年中秋,李曾伯时年四十七岁。

淳v六年丙午(1246),闰四月三日,李曾伯以台谏论,落职奉祠,寻罢祠禄。淳v七年丁未(1247),中秋居家,有中秋词《水龙吟・丁未约诸叔父玩月,期而不至,时适台论》、《水龙吟・和韵》、《水龙吟・和韵》。自淳v九年(1249)至宝v二年(1254),李曾伯继任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京湖安抚制置使、四川宣抚使等职。此期有《水调歌头・辛亥中秋和陈次贾,用坡仙韵》、《临江仙・甲寅中秋和刘舍人赏月》、《水龙吟・甲寅中秋》、《水调歌头・再赋》、《沁园春・中秋约僚佐观击圆,登怀远,用前韵》。宝v三年(1255),时年五十八岁的李曾伯进司重庆,中秋作《一剪梅・乙卯中秋》。宝v五年(1257)正月,时年六十岁的李曾伯任荆湖南路安抚使兼知潭州,十一月兼节制广南,十二月任湖南安抚使兼广南制置使,移司静江府。《水调歌头・长沙中秋约客赏月》、《水调歌头・自和》、《水调歌头・幕府诸公有和,再用韵谢之》三首作于是年中秋。

三、李曾伯中秋词与苏、辛中秋词之比较

中秋词的创作,自北宋渐趋兴盛。其中苏轼和辛弃疾的中秋词对当时和后世都产生了很大影响,甚至有苏轼《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的论断。李曾伯亦受到他们的影响,有所继承又有所发展。

(一)李曾伯中秋词与苏轼中秋词比较

苏轼存有四首中秋词,其中《念奴娇》词作于词人贬官黄州其间,时年47岁。处于逆境而善于自我解脱,“我醉拍手狂歌,举杯邀月,对影成三客。起舞排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表现出一种旷达、疏脱、浪漫的情怀。《西江月》表现出对人生如梦的世事无常的哀叹,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中秋谁与共孤光,把盏凄然北望”。其中《水调歌头》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其时苏轼四十一岁,身在密州,之前因与当权变法者王安石等人的政见不合而自求外放,辗转多地为官。本词通过望月怀人,表达人生如梦之感喟。“上片,因月而生天上之奇想;下片,因月而感人间之事实。挥洒自如,不假雕琢,而浩荡之气,超绝尘凡。”苏轼借由眼前之景抒发一种超迈的宇宙意识,超越时空的领悟与关照,感叹人生之短暂、宇宙之永恒。

李曾伯《水调歌头》作于五十四岁,时任京湖安抚制置使,知江陵府。其年四月二十七日,曾伯调都统高达、幕府王登收复襄樊两城。其年十一月,宋理宗御笔批曰:“襄阳要区,积年未曾经理,海关忧顾。李曾伯受任边阃,抗志远图,俾襄、樊二城一日复旧,计虑密而用力多矣。且按兵殴敌,观听无哗,缮城峙粮,规略素定。必耕屯之并举,与守备以俱全。载嘉忠勤,宜示褒劝。”由此可见,作为将领,李曾伯治军有方,为抗敌做了诸多有益的准备。

作于是年的《水调歌头》步苏轼韵,词之上片亦是从眼前之景起句,写天心月满的净阔之景,进而赞月之高洁,纵然世间百态炎凉,万古千秋仍不改其本色,其中亦包含着对世事瞬息万变、污秽不堪的悲鸣。下片词人同情嫦娥独居孤眠,继而发出“古今遗恨,不能长似此宵圆”的感叹,接着笔锋一转,又回归眼前,身在竹溪茅舍,有秋风清露,可谓赏心、乐事、良辰、美景皆全,还有什么可伤感的呢?整首词虽不及苏轼词的低徊婉转,但词人从眼前景色升华到现世世情,又从天上感叹回归到自身境况,亦有一波三折的悠长韵味。结合当时词人所处的政治军事环境,也不难看出其作战得胜时的乐观心态。

(二)李曾伯中秋词与辛弃疾中秋词比较

李曾伯与辛弃疾同是南宋爱国将领,戎马一生,驱敌卫国。在词作方面,李曾伯可谓辛派后劲,在遣词造句、语言风格方面更多受到稼轩词的影响。辛弃疾词集中现存五首中秋词,风格丰富多彩。

首先,他们的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词风,也有婉约之作。如李曾伯五十八岁作于重庆的《一剪梅・乙卯中秋》词与辛弃疾《一剪梅・中秋无月》,同样的中秋夜雨,同一词牌,两首词作无论在孤寂落寞的情感表达,还是想念远方友朋的今昔对比上,都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婉约有致。虽然稼轩词最后说“杯且从容,歌且从容”,那也是强自为欢,反而更添凄凉。

其次,可斋词对稼轩词比兴手法有所继承。如辛弃疾《太常引》曰:“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词人用“斫桂”暗指扫除奸人当道。另外如《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更是通篇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词的内容。可斋词中多处借用此种象征手法,借物比兴,别有寄托。如“我有芳尊供玩事,从渠魏鹊无枝”(《临江仙》),用“魏鹊无枝”喻贤才无所依存;如“我袖有玉斧,当为整乾坤”(《水调歌头》),用“袖有玉斧”喻己之心胸大志;如“任尔炎凉千变,不改山河一色,爽气逼人寒”(《水调歌头》),用月之清明高洁来喻指自己或者贤臣。

再次,可斋词多为长调,明显继承稼轩“以赋为词”的表现手法。如稼轩《满江红・中秋》词“谁做冰壶浮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冷有愁无,应华发”即是显例。在可斋词中亦是如此,“问常娥丰貌,间何阔矣,元不老、只如故”(《水龙吟》)、“欢恨离愁尽扫,谢赋鲍诗高束,一枕听严更。尔自屋梁落,吾已醉醺醺”(《水调歌头》)。

另外,可斋词也继承了稼轩词中想象、比喻、拟人、夸张等表现手法,如稼轩词《木兰花慢》,用屈原《天问》体,全篇作问,通过奇崛的联想造境,别具一格,把月亮比作飞入天空的宝镜,又想象月亮游过海底,怕万里长鲸横冲直撞触破月供的玉殿琼楼,表现出大胆创新、不拘一格的艺术气魄。可斋词《水调歌头》:“素娥风格分明,玉骨水为神。手揽清光盈掬,眼看山河一色,阅尽古今人”,刻画嫦娥的风度仪容栩栩如生;再如《水调歌头》:“宇宙大圆镜,沆瀣际空浮”,亦是通过夸张的联想,把月比作漂浮在天际的圆镜;另外词人也常将月拟人化并借以自谑。

再者,李曾伯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自周邦彦以来词的雅化的影响,注重对词语的雕琢,因而其词有十分明显的雅化倾向。在这一方面,可斋词比以豪放见长的稼轩词表现得更加明显。如其中秋词中不直接用“月”字,而常以“老蟾”、“菱镜”、“冰轮”、“素魄”、“一轮玉”代指。如“菱镜冰悬,桂轮玉碾”(《喜迁莺》)、“碾就一轮玉,扫尽四边尘”(《水调歌头》)、“招延素魄,慰藉苍颜”(《水调歌头》)等,不胜枚举。

词作能够展现词人的内心世界、表露个体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彰显一个民族时代的悲欢离合。李曾伯卒殁于端平三年,距南宋灭亡不到十年时间,所以他比辛弃疾更能切身感受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时代气息。宋理宗后期无所作为,任用贾似道等奸臣为相,当时情势的危机比辛弃疾所处的年代有过之而无不及,李曾伯等将领虽竭忠尽力,保家卫国,但仍不免备受压抑。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其诗词曰:“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人牙后。”可谓的评。在词人三十余年的转战生涯中,中秋词的创作成为词人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正是从胸臆中流出的沉挚感情,使得其中秋词得以流传后世,熠熠生辉。

第8篇

宋词作为中华文学中一个极有代表的文学样式,在泱泱历史长河中,如同瑰宝,熠熠生辉。词,特别是宋词,宛如文苑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然馥郁满园。阕阕词,因缘际会,在宋朝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和繁荣,因词而引发的种种趣闻,正穿越历史面纱,或风趣或诙谐着我们的视听。

因词擢升。当时作为太学生的俞国宝,在西湖一酒肆屏风上题写了一首《风入松》的词,这首“西湖游乐图”的题词,被当时作为太上皇帝的宋高宗偶见,“称赏久之”并把“明月重携残酒”句改为“明日重扶残醉”。俞因此得到即日授官的待遇。

因词罢免。“应制”词,是应皇帝之命而作的。这种题材的词,应景而作,往往无伤大雅。而在文学史上,因此而不慎断送前程的官员也不乏其人。据宋人吴曾说,翰林学士王观曾应制撰写《清平乐》一词,其中有“六宫多少人愁”等言语,太后见后认为谍渎宋神宗,翌日把王观罢免了官职。

因词嫁娶。《青泥莲花记》载:“李之问仪曹解长安幕,诣京师改秩。都下聂胜琼,名倡也,质性慧黠,公见而喜之。李将行,胜琼送别,饯行于莲花楼,唱一词,末句曰‘无计留春住,奈何无计随君去’。聂作一词以寄李云云,盖寓调《鹧鸪天》也。之问藏于箧间,抵家为其妻所得。因问之,具以实告。妻喜其语句清健,遂出妆奁资夫取归。琼至,即弃冠栉,损其妆饰,委曲以事主母,终身和悦,无少间焉。”可以看到这样一个因词结亲的故事。

因词免罪。宋代有两个吴淑姬,都善于作词,一个为北宋人,一个是南宋人。据洪迈书载,南宋吴淑姬本为湖州秀才之女,因貌美家贫,被人诬告判刑,后僚吏观审,为她解脱,要求她应景题词,作《长相思令》后而被豁免,从而恢复了自由身。

借词哀国。“亡国之音哀以思”,李煜亡国前耽于享乐,亡国后因词而感之深,发之深。王国维说:“后主之词,其所谓以血书者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首《虞美人》中脍炙人口的名句,相传因于后主生日时被作为唱词,声闻于外,被宋皇帝命人毒杀了他,成为他的绝命词。

因词际会。南宋著名词人陈亮与辛弃疾志同道合,同往赣闽交界的紫溪,等候朱熹未果。盘桓十日,乃以《贺新郎》同调同韵互相唱和,各得词两首,成为词史佳话。

上面我们所收集的趣味宋词只是宋词艺术的冰山一角,从宋词的这些奇闻轶事和词坛佳话里,总感觉有种精神和力量在里面,那是文学的魅力,也是艺术的结晶。我们感悟祖国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从阅读宋词里汲取到知识和营养。

第9篇

本课选自“外研版”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中职语文教材的拓展模块古典诗文诵读 “诗词四首”的第四首。拓展模块中的两首宋词虽都抒发伤感之情,却风格迥异。《一剪梅》深情缠绵,《念奴娇・赤壁怀古》恢弘雄放,两词分别代表宋词婉约与豪放的较高成就,学生可在对比中加深对宋词的感性认识。

《念奴娇・赤壁怀古》描述了词人被贬黄州游“赤壁”时所见、所闻、所感,词人怀古伤己,并不消极悲观,凸显身处逆境却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这尤其值得自信心不强、有畏难情绪的职高生借鉴。

“外研版”教材的基础模块和拓展模块共有七首宋词,呈层进式编排,“古典诗文诵读”单元强调诵读,学生学习本课,要反复诵读感悟,与《一剪梅》比较不同,领悟苏轼这首词的风格特点,提升阅读赏析能力。

二、学情分析

授课对象是国际商务专业二年级2班学生。

学生特点:活力四射、思维敏捷、乐于表现、交际能力强。

专业学情:国际商务专业的学习以英语和HND课程为主,专业课的学习中,学生养成了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组内合作、组间交互的学习形式,实现学生自主建构知识体系的学习效果。

学科学情:学生在“外研版”基础模块中学习了12首古诗词,具备了诗词知识和诵读基础,阅读赏析能力有所提高,但拓展模块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帮助学生在诵读分析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诗词意象,通过分析语言、意象、人物、情境,走入诗人感情世界,获得精神的感染和启迪。

三、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特点。

2.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的能力。

3.情感目标:理解词人复杂的情感,学习词人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4.教学重点:理解意象内涵,鉴赏用词精妙,理解词人怀古时的复杂情感,通过对比归纳豪放词一些特点。

5.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词意象、语言特色,把握词人内心情感。

四、教法、学法、教具准备

教法:指导阅读法、情境教学法、悬念法。

学法:诵读品味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PPT,MP3,相关图片、视频、文字资料,可联网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一课时,分为课前准备和课堂教学两部分。

第一部分: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定朗读评价标准和小组学习评价表,布置、检查个人预习作业,把学生异质分为4组,布置小组预习任务,检查并指导各组整合资料。

学生准备有三:上传个人预习作业;各组完成录音评价任务;各组按要求搜集整理资料,做PPT,准备课堂3分钟发言。

预习为课堂小组探究性学习准备资料,锻炼合作能力、搜集整合信息能力和评价能力

第二部分:课堂教学

环节一:情境导入(3分钟)

播放全班最优朗读录音,展示小组学习评价表。学生听录音,感受韵律,进入课堂学习;了解各组预习情况,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感知设疑(3分钟)

首先,学生回忆并列出《一剪梅》的意象。之后,学生默读并找出《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意象,描述其画面。老师提出悬念:相比《一剪梅》意象的婉约,《念奴娇•赤壁怀古》豪放意象的背后会是怎样的感情?

对比两词意象不同,关注意象背后隐藏的感情,实现由“文”到“情”的过渡;设疑贯穿课堂,提高学习兴趣。

环节三:品读解疑(25分钟)

1.赤壁之景

首先,小组朗读上阙,体会赤壁之景。之后,分析意象和语言,主要提出四个问题。其一,江水是什么样子?词人为什么写江水?其二,可否将“人道是”改为“曾经是”?其三,可否改为“乱石向空,惊涛击岸,堆起千堆雪”?为什么?其四,上阙中的意象共同体现出赤壁什么特点?最后,男生朗读,读出赤壁气势。

分析上阕,体会意象特点,理解作者用词的豪放大气与准确生动。明确豪放词意象的整体特点,提高学生的对豪放词的感性认识。

2.怀古之情

首先,齐读下阙,感受词人情感。之后,分析豪放意象背后词人复杂的情感,主要提出五个问题。问题一,周瑜是谁?问题二,词中周瑜是什么样子?问题三,作者实际情况如何?问题四, “笑”词人什么?问题五,寄托词人哪些情感?最后,全班齐读下阙,体会词人复杂的情感。

品读下阕,走入词人内心世界;对比周瑜和苏轼的人生际遇,理解苏轼当时处境和复杂心态,从而培养学生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3.对比朗读

请课前全班朗读最优者配乐朗读,其他组各派一名代表配乐朗读。得分记入小组成绩。各组按朗读标准评价,并进行点评。

通过再次诵读,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对本词的理解;同学的点评,可以检测学生对本文的理解程度。

环节四:归纳破疑(5分钟)

比较《一剪梅》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两首词,引导学生从意象、意境、情感、题材等方面比较,归纳填表。通过比较两词不同,初步了解两词派的一些特点。

环节五:拓展阅读(4分钟)

同学展示整合资料:苏轼豪放词作品《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通过拓展阅读,深入理解苏轼豪放词题材广的特点。

环节六:课后作业(1分钟)

比较学习:秦观的《鹊桥仙》和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利用工具书理解词中的内涵,感受其中的婉约之美和豪放之气。以小组作业形式上交。进一步理解两个词派的风格特点。

板书设计: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追慕赤壁之景 怀古之情 伤己

(气势宏大、险奇壮阔) 旷达

教学反思:

1.根据学生特点和专业学习需要,课前组内分工整合信息,课上组间展示分享信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建构了知识。

2.根据职高生自信心不强和畏难情绪,指导学生借鉴和学习本词人文信息――词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3.结合学生知识储备和朗读基础,反复品读文本,感悟用词之精妙和词人复杂情感,比较两首词的不同特点。

第10篇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元宵节的诗词莫过于如下两首最为著名广为传唱

《青玉案·元夕》(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元夕》(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第11篇

1

说到词曲的演变,不能忽略柳永和苏轼、辛弃疾的影响。

柳永之词,以其市民的情调,娴熟的手法,谐婉动听的音律,雅俗共赏的风格,成为曲的一种先导。诚如况周颐《蕙风词话》所云:“柳屯田《乐章集》为词家正体之一,又为金元以还乐语所自出。……自昔诗词之递变,大都随风会为转移。词曲之为体,诚迥乎不同。董(解元)为北曲初祖,而其所为词,于屯田有沆瀣之合,曲由词出,渊源斯在。”

苏轼、辛弃疾之词,以其丰富的内容,开阔的境界,融汇力极强的语言,阳刚之美为主的风格,同样成为曲的一种先导。元好问《自题乐府引》云:“乐府以来,东坡为第一,以后便到辛稼轩。”贯云石《阳春白雪序》云:“盖士尝云:东坡之后,便到稼轩。兹评甚矣。”由此看来,苏辛词与元曲正是一脉相承的。(注:以上问题,可参拙文《从词到典——论金词的过渡性特征及道教词人的贡献》,《山东师范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除了柳永和苏轼、辛弃疾之外,其他有关词家的影响,也不应当忽略,其中值得提出的一位便是田为。

田为,字不伐。政和中与万俟咏(字雅方)同供职大晟府,“众谓乐府得人云”(注:王灼《碧鸡漫志》卷二。)。宣和八年(1119)八月为大晟府乐令。精通音律,擅长瑟琶。有《@①呕集》。万俟咏有侧艳之词,田为与他有所不同,故王灼云:“田不伐才思与雅言抗行,不闻有侧艳。”(注:王灼《碧鸡漫志》卷二。)

田不伐的词在金代颇有影响。元好问有《世宗御书田不伐望月婆罗门引先得楚字韵》诗,可见金世宗完颜雍爱好田不伐词,因而亲笔书写。元好问本人亦有《婆罗门引·望月》词,从其内容看,受到田不伐词的影响。

元好问另有《品令》词,自注:“清明夜,梦酒间唱田不伐‘映竹园啼鸟’乐府,因记之。”既然梦见唱田不伐词,可见实际生活中唱田词是确有其事的。

到了元代,田不伐的词仍然很有影响,特别是在音律方面,仍然被词曲家们奉为楷模。白朴《水龙吟》(彩云萧史台空)小序云:“幺前三字用仄者,见田不伐《@①呕集》,《水龙吟》二首皆如此。田妙于音,盖仄无疑,或用平字,恐不堪协。云和署乐工宋奴伯妇王氏,以洞箫合曲,宛然有承平之意。乞词于余,故作以赠。”可见当时《水龙吟》词尚能演唱,而且音律仍以田不伐之作为准。

元代有不少曲家创作《正宫·黑漆弩》(或作《鹦鹉曲》),而且都押“鱼模”韵。这一创作热潮,或曰由田不伐《黑漆弩》而起,或曰由田贲《鹦鹉曲》而起,是有争论的。

说由田不伐《黑漆弩》而起的是卢挚(约1242—约1314)的《正宫·黑漆弩》小序:“晚泊采石,醉歌田不伐《黑漆弩》,因次其韵,寄蒋长卿佥司、刘芜湖巨川。”曲云:“湘南长忆蒿南往,只怕失约了巢父。舣归舟唤醒湖光,听我篷窗春雨。故人倾倒襟期,我亦载愁东去。记朝来黯别江滨,又弭棹蛾眉晚处。”

而白贲(字无咎,约1270-1330前)有《正宫·鹦鹉曲》一首,实系《黑漆弩》,因首句为“侬家鹦鹉洲边住”,遂改为《鹦鹉曲》。

冯子振(1257-1337后)《正宫·鹦鹉曲》序云:“白无咎有《鹦鹉曲》云:(略)余壬寅岁留上京,有北京伶妇御园秀之属,相从风雪中,恨此曲无续之者。且谓前后多亲炙士大夫,拘于韵度,如第一个‘父’字,便难下语,又‘甚也有安排我处’,‘甚’字必须去声字,‘我’字必须上声字,音律始谐。不然不可歌。此一节又难下语。诸公举酒,索余和之,以汴、吴、上都、天京风景试续之。”

有学者评卢挚《正宫·黑漆弩》云:“此曲原唱,即冯子振所称白贲《鹦鹉曲》,疏斋以为田词,似偶误记。……无咎曲亦传唱当时,或误属不伐。”(注:王文才《元曲纪事》,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25页。)案上述各曲之外,王恽(1226-1304)亦有《正宫·黑漆弩》之作,并在序中提到当时已有一首出现“江南烟雨”词句的《正宫·黑漆弩》。今人李昌集据此及其他有关材料,判断《正宫·鹦鹉曲》(侬家鹦鹉洲边住)并非白贲所作(注: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59-560页。),是有相当道理的。

这里还可以补充两条材料。

一是姚燧(1239-1314)有《黑漆弩》,与卢挚之作用韵相同。小序谓丁亥年听人歌《黑漆弩》而作。丁亥为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1287),其时白贲只有十几岁,姚燧所听不可能为白贲之曲。

二是刘敏中(1243-1318)亦有《黑漆弩》二首,所用韵与卢挚之作相同。刘敏中所作,亦未必在白贲所作之后。

由此看来,田不伐的《黑漆弩》在元代确曾传唱,卢挚《正宫·黑漆弩》的原唱是田不伐的《黑漆弩》,大约是不会错的。白贲《正宫·鹦鹉曲》可能也是受了田不伐之作的影响,而它自身也曾产生影响那是下一步的事了。

2

在词曲演变的过程中,歌者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金代歌者,屡见于文人吟咏。元好问《仆射陂醉归即事》:“醉踏扁舟浩歌起,不须红袖出重城。”自注:“是日招乐府不至。”可见平日招歌者乃是常事。《闻歌怀京师旧游》:“楼前谁唱绿腰催,千里梁园首重回。记得杜家亭子上,信之钦用共听来。”这里的“杜家”,指杜仁杰,他是诗人,又是散曲家,所作套曲《般涉调·耍孩儿·庄家不识勾栏》是十分有名的;“信之”即麻革,“钦用”即李献甫,都是当时的诗人。《赠绝艺杜生》:“迢迢离思入哀弦,非拨非弹有别传。解作江南断肠曲,新声休数李龟年。”《杜生绝艺》:“杜生绝艺两弦弹,穆护沙词不等闲。莫怪曲终双泪落,数声全似古阳关。”这些艺人所弹唱,大多是词,也可能包括曲。

歌者对文人的创作,不止是被动地演唱,他们对于演唱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他们对于听众审美需求的了解,有时还会对文人的歌词创作起引导作用。如蔡松年《雨中花》(忆昔东山)序云:

数日来,蜡梅风味颇已动,感念节物,无以为怀,于是招二三会心者,载酒小集于禅坊。而乐府有清音人雅善歌《雨中花》,坐客请赋此曲,以侑一觞。情之所钟,故不能已,以卒章记重游退闲之乐,庶以自宽云。

一方面是词人有了郁勃于胸的感情,一方面艺人又具有这样的演唱优势,二者结合,声情匹配,便产生了这首词。

元代有关歌者特别是女歌者的记载更多。从夏庭芝《青楼集》可以看出,这些女艺人能歌词,能歌曲,有的还能作词,能作曲,因此她们在词曲演变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就更加显著。

能歌者如解语花:“尤长于慢词”。曾在卢挚、赵孟fǔ@②等文人聚会上演唱元好问所作《骤雨打新荷》。小娥秀:“善小唱,能慢词。”宋六嫂:“小字同寿。元遗山有《赠bì@③篥工张嘴儿》词,即其父也。宋与夫合乐,妙入神品,盖宋善讴,其夫能传其父之艺。”王玉梅:“善唱慢词,杂剧亦精致。”李定奴:“歌喉宛转,善杂剧。勾阑中曾唱《八声甘州》,喝彩八声。”这两位既善唱慢词,又善演杂剧,属于词曲兼精的人才。

能歌兼能作者如梁园秀:“歌舞谈谑,为当代称首。喜亲文墨,作字楷媚;间吟小诗,亦佳。所制乐府,如《小梁州》、《青歌儿》、《红衫儿》、《@④砖儿》、《寨儿令》等,世所共唱之。”张怡云:“能诗词,善谈笑,艺绝流辈,名重京师。”曾即席歌金人蔡松年《水调歌头》词,又曾即席作北曲《小妇孩儿》。珠帘秀:“著名杂剧演员,又作有散曲小令《双调·落梅风·答卢疏斋》、套曲《正宫·醉西施》。刘燕歌:“善歌舞。”曾即席作《太常引》词。张玉莲:“旧曲其音不传者,皆能寻腔依韵唱之。丝竹咸精,pú@⑤博尽解,笑谈,文雅彬彬。南北令词,即席成赋;审音知律,时无比焉。”曾即席作小令《折桂令》。

《青楼集》之外,有关元代歌者的材料还有很多。如关汉卿杂剧《钱大尹智宠谢天香》写谢天香能随口将柳永的《定风波》词曲“歌戈”韵改为“齐微”韵歌唱,而十分妥贴自然。谢天香在剧中是宋代人,但实际上是元代的写照。这也是元代歌者艺术修养的一个生动例证。

总之,在词曲演为发展过程中,歌者所起的作用一是唱,二是作。所谓唱,指的是这些歌者既能唱词,又能唱曲,促进了词曲的交流和演变。所谓作,一方面是歌者当中有的人自己能够创作,但更多的是歌者的演唱需求促进了文人的创作,文人有很多词曲作品,就是应歌者的要求而作的,前引蔡松年、白朴、冯子振诸例均是如此。文人的创作,经过歌者的演唱,迅速传播开来,又促进了社会对词曲的需求。元曲之所以能成为一代之文学,同时也是一代之音乐,作为中间环节,广大歌者实在是功不可没。

3

在曲已经占据歌坛主导地位的时候,一部分词仍在传唱。燕南芝庵《唱论》说:

近出所谓“大乐”,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坡《念奴娇》,辛稼轩《摸鱼子》,晏叔原《鹧鸪天》,柳耆卿《雨霖铃》,吴彦高《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伯坚《石州慢》,张子野《天仙子》也。

这里说到的“苏小小《蝶恋花》”,实为北宋词人司马yǒu@⑦之作。因此这里提到的十位词人,北宋五位(张先、柳永、晏几道、苏轼、司马yǒu@⑦),南宋两位(辛弃疾、朱淑真),金朝三位(蔡松年、吴激、邓千江)。这可以说是体现了南北的融合,也证明元曲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宋金词的艺术滋养。

这一组“大乐”之所以受到金元人的重视,不仅由于它们的作者知名度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也不仅由于它们文辞的优美,可以作为创作的楷模;同时也由于它们音律上的成功,可以作为演唱的典范。

我们知道燕南芝庵《唱论》曾对十七宫调的声情作了描述,如“仙吕调唱,清新绵远”,“大石唱,风流蕴藉”,“双调唱,健捷激袅”,“南调唱,凄怆怨慕”,等等。这一描述在演唱实践中是得到了某种程度体现的。

上面一组“大乐”,《乐府阳春白雪》对其中五首注明了宫调:《蝶恋花》为商调,晏叔原《鹧鸪天》为大石调,柳耆卿《雨霖铃》为双调,朱淑真《生查子》为大石调,张子野《天仙子》为中吕调。

我们试看传为苏小小所作,实为司马yǒu@⑦所作的《蝶恋花》:

妾本钱塘江上住,花落花开,不管流年度。燕子衔将春色去,纱窗几阵黄梅雨。斜插犀梳云半吐。檀板轻敲,唱彻黄金缕。望断彩云无觅处,梦回明月生南浦。

俞陛云评此词:“琢句工妍,传情凄惋。”(注:《唐五代两宋词选释》,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第324页。)这首词演唱起来,确实可以是“凄怆怨慕”。再看晏叔原《鹧鸪云》:

彩袖殷勤捧玉锺,当年拼却醉颜红。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今宵剩把银gāng@⑧照,犹恐相逢是梦中。

朱淑真《生查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

前一首,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评曰:“词情婉丽。”后一首,《古今女史》评曰:“曲尽无聊之况,是至情,是至语。”这两首词演唱起来,确实也可以是“风流蕴藉”。

以上这些典范之词的唱法,作为一种艺术积淀,可以影响、可以融入曲的唱法。试看燕南芝庵《唱论》所记载的:

凡唱曲有地所:东平唱《木兰花慢》,大名唱《摸鱼子》,南京唱《生杳子》,彰德唱《木斛沙》,陕西唱《阳关三叠》、《黑漆弩》。

这里提到的《摸鱼子》、《生查子》,都在前述宋金十“大曲”之中;而《黑漆弩》则显然与田不伐之词有关。

当然金元人演唱的,并不都是知名作家的词,也有其他作家甚至无名氏的词。元人张翥《南乡子》序云:“驿夫夜唱《孤雁》,隔舫听之,令人凄然。”并形容其演唱效果是:“野唱自凄凉。一曲孤鸿欲断肠。恰似《竹枝》哀怨处,潇湘。月冷云昏觅断行。”这里所说的《孤雁儿》是词调,即《御街行》。《花草萃编》据杨shì@⑨《古今词话》引无名氏《御街行》:

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一声声送一声悲。云淡碧天如水。披衣告语:“雁儿略住,听我些儿事。塔儿南畔城儿里,第三个桥儿外,濒河西岸小红楼,门外梧桐雕砌。请教且与、低声飞过,那里有、人人无寐。”

词咏孤雁,词牌因之改为《孤雁儿》。这首词情感质朴,语言通俗,上下片浑然一体,显示出与曲相近的特征。

以上情况充分说明,金元时代词曲的并存、交流、融合、演变,是通过各种渠道,由士大夫和民间的作者、歌者,由创作者与接受者共同完成的。周德清《双调·蟾宫曲》写道:

宰金头黑脚天鹅,客有钟期,座有韩娥。吟既能吟,听还能听,歌也能歌。和白雪新来较可,放行云飞去如何?醉睹银河,灿灿蟾孤,点点星多。

作者、歌者、欣赏者、评论者互为知音,其结果,是造成了可与唐诗、宋词媲美的一代之文学,一代之音乐,留下了中国文学史、音乐史上辉煌的一章。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艹下加汗

@②原字兆加(页繁体)

@③原字咸下加角

@④原字扌加只

@⑤原字艹下加捕

@⑦原字木加(酉下加灬)

第12篇

【关键词】《清平乐・村居》 ;歌;画;情;读写共生

新课标指出:“阅读诗歌,应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使学生在优秀作品的感染激励下,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1]读写共生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让读与写不仅仅是一种“结合”而是有机“融合”,借助读唤醒学生写作的欲望,借助读生发学生写的活动,借助读丰富学生写作的体验。基于这样的前提,在教学《清平乐・村居》 时怎样才能做到既读出古诗词的韵味、美感,又能让学生意凝笔端、情动而辞发呢?

一、诵读――让词中的歌响起来

古诗词讲究韵律之美,乐感极强,且节奏鲜明,跌宕起伏。《清平乐・村居》 语言凝练精辟,朗朗上口,韵律之美余味无穷。教学时,教师可以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告诉学生好的诗词就是一首歌,让孩子自由诵读,口诵心惟。

(一)音韵落实

一首词要想读好其实并不容易,不仅要咬准字音,还要音韵和谐,达意传情。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诗词中的多音字和易读错的字词,让每一个字发出自身的音韵之美。教学之始,板书《清平乐・村居》 ,我提醒学生“清平乐”是词牌名,而“村居”是词的题目。告诉学生词在古代最初是用以吟唱的乐曲,所以《清平乐・村居》 中的“乐”应读成音乐的乐,读时要注意词牌与题目之间的关联,读出音乐之感。

接着我引导学生再找一找多音字,学生很快发现“发”和“剥”两个多音字。我重点对“剥”字进行了教学。学生可以根据注释,理解“剥”在这里指的是用手将莲蓬的外皮剥开,从动作中习得它的读音。教学“莲蓬”“翁媪”这两个词,我让学生观察“莲蓬”这两个字的字形,学生发现它们都是草字头且都是上下结构的字。“翁”指的是老年男子,“媪”是老年女子。通过教师导写,学生练写,学生不仅掌握读音,而且对生字词的音形义有了全面的了解, 再让学生将这首词连起来读一读,学生就读得轻松自如了。

(二)朗朗上口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在关于古诗词教学方面的目标要求上提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2]诗词的押韵、节奏以及停顿是它区别于其他文体的特点,也是让人读起来琅琅上口的原因。教师引领学生关注诗词每排的最后一个字,发现它具有押韵的特点。例如《清平乐・村居》 上阕里面“小”“草”“好”“媪”最后的韵母都是ao,下阕里面“东”“笼”“蓬”最后的韵母都是ong。

在教学节奏、停顿的时候,教师可以轻打节奏读词的上阕,然后引导学生读下阙。还可以鼓励学生去做小诗人、小词人,让他们一边打节奏一边摇头晃脑地诵读这首诗或词。

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所以在教古诗词意蕴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会读词,关注读音和词意,发现诗词中的押韵、节奏、停顿,从而充分享受到这份音乐美所带来的震撼。

二、诵读――让词中的画活起来

德国文艺评论家莱辛曾这样说:“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好的诗词不仅是一首歌,还是一幅画。所以在教学时我让学生伴随着配乐朗诵,一边听一边想象词中的画面,让画在学生的头脑中活起来。

(一)画中想景

学生在听完录音后,脑海中会形成一幅幅图画。我让学生说一说“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这句话让他们想到了什么样的画面,有的学生会说:“茅草做的房子很矮小,小溪旁边有青青的小草。”

大部分学生一般是看着句子将它翻译了一遍,却缺少美感。我便趁机问学生:“这青青的小草就像给大地 ”,学生会自然地接下去说,有的用上比喻,有的用拟人的手法来描述环境。再让孩子看着图片说一说图上还有什么景物,学生通过观察又发现青翠欲滴的竹林、挤挤挨挨的荷花等。

(二)画中想人

古人说:“人在画图中。”往下看,学生会发现一对脸色微红的白发夫妇正亲热地絮絮谈心。在说这幅画面时,我让孩子理解了“相媚好”的意思。接着将学生的目光从词的上阕转移到下阕。看一看老翁老妇的三个儿子,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关注他们的外貌、动作、神态。

教学片段:

生:大儿子在小溪的东边锄着豆田里的杂草。

师:看看烈日当空,大儿子拿着锄头除着杂草。你能给他加上什么动作呀?

生:一边用力举着锄头,一边擦汗水,汗水打湿了他的衣衫。

师:这真是锄禾日当午……(教师引背《锄禾》)多么勤劳啊!

师:二儿子在做什么?

生:二儿子在编制鸡笼。

师:瞧,他的神态是什么样的?

生:他的眼睛目不转睛地盯着手里的竹子,神情很严肃,非常认真,一丝不苟。

师:唉,还有作者最喜欢的小儿子呢?他是什么样的?

生:小鹤釉着两个小辫子,穿着红衣服在小溪旁边,趴着剥莲蓬。

师:“无赖”是现在我们说的这个人游手好闲耍无赖吗?

生:不是!是可爱的意思。

师: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这里的无赖就是可爱的意思。

师:瞧,他在一边剥莲蓬还一边?

生:一边剥一边吃,他还跷起了他的腿。

师:原来他们的大儿子勤劳,二儿子能干,三儿子可爱。同学们,农村生活就是这样安详宁静,谁来把整首词连起来读一读,读出这美丽的画面。

在古诗文教学中,会出现“不求甚解”的情况,这和古人的“咬文嚼字”形成了一种巨大的反差。很多教师认为一字一句的解释会让诗词在解读中丧失味道和美感,可是面对诗词中的重点字词,不加解释就轻描淡写的略过也不能算一种好方法。“不求甚解”它主要是针对已经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来说的,而我们的学生却是想要借助文本学习阅读的。所以在学生还没有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以做适当的指导解惑。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词中美丽的画面,教师可以引用经典的诗句,给学生创造浓浓的古典文化的氛围。教学时我希望通过学生对诗词逐句的描述,加深他们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同时从环境和人物感受到农村生活的安详和宁静,也为下面的随情练笔、感受作者的心理做铺垫。

三、诵读――让词中的情流出来

“古诗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影响相当深远。强化古诗对学生熏陶感染的力度和广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3]就《清平乐・村居》 这首词而言,对它的解读很多教师都停留在作者喜欢农村祥和、宁静的生活,沉醉于这美丽的环境上。教学止于“喜”,停于“醉”。对于“醉”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翁媪、词人的沉醉中,而没有带领学生触及词人的内心,也就没有感受到词人真正想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又怎么可能有感而发、提笔写作呢?这样的“读写共生”只是貌合神离。

(一)随文悟情

在诗词教学时,教师应该找到“诗眼”或者“词眼”。也就是找到情感的主线。在教学《清平乐・村居》 时,我问学生:“词读到这儿,你觉得这对老夫妇仅仅是因为酒喝多了而醉吗?都说酒不醉人人自醉。”学生会很快反应出这对老夫妇可能还被眼前的美景陶醉了,并且不只是老翁老妇醉了,作者也醉了。

我在学生发现作者也醉了的时候,顺势引入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词人。他一生主张抗金北伐,写过很多热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爱国热情的诗词。并且带学生齐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让学生发现辛弃疾是一位“战将”,是词中“飞龙”。他满怀报国豪情却只能隐居江西,其中心酸愁苦令人痛心。

抓住“醉”字,通过《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和《清平乐・村居》 这两首词强烈的对比,让学生发现作者虽有满腔报国热情却只能隐居田园的无奈。随着对文章了解的层层推进,从翁媪之醉到作者之醉,体会辛弃疾也沉醉在这安逸恬静的生活之中的原因,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天下的百姓都过上这种幸福的生活。只有读懂了作者的“醉”才算是读懂了《清平乐・村居》 ,才能在接下来的写作中有感而发。

(二)随情练笔

让读和写能融合在一起,也就是挖掘阅读中的“点”。而我的《清平乐・村居》 的点既是“醉”也是“情”。醉了的辛弃疾,将这幅画面写成了一首词千古传诵,学生通过诵读、说画面、感悟情感等一系列的活动也醉了。他们面对这样一幅图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先描写环境,再描写人物不同的外貌、动作、神态。至于是什么样的情感,就看学生独特的阅读感悟了。

学生习作片段:

在江西的一个小村子里,这里人烟稀少,就像世外桃源。辛弃疾因为心情烦闷所以到这里来散散心。远处,他依稀看到一个矮小的茅草屋,他想讨点水喝。当他走近了发现这里的环境十分优美,虽然这家人住得很简陋但是溪水旁小草茂盛,青翠欲滴。河里开着许多荷花,这些荷花就像一个个美丽的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茅草屋前坐着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辛弃疾看他们举止这么亲密,觉得他们应该是一对夫妻。他看到老爷爷正和老奶奶说着话,可是他们用的是吴地的方言所以辛弃疾就没听懂。再向东边望去,有一个年轻人拿着锄头辛苦地锄草,旁边的友人说这是这对夫妇的大儿子。辛弃疾看到他汗流浃背的样子觉得他真是太辛苦了,粮食真是来之不易。坐在老夫妇前面的应该是老夫妇的二儿子了,他正专心致志地编织着鸡笼,连手被刺扎破了他都没发现。咦,还有一个穿着红色衣服梳着童子头的小孩子。他趴在小溪边上,腿翘得老高。他一边剥还一边偷吃,吃完了还在地上打滚,辛弃疾觉得真是可爱极了!他想:我之所以想抗金北伐不就是希望人民都能过上这幸福恬静的生活吗,这么美好的生活谁能不陶醉呢?

每个人对“醉”都有不同程度的理解,学生能写出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就证明读写共生真正发生了。

(三)“醉”中拓展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什么是素质,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掉之后,所剩下来的才是素质。”[4]通过古诗词的教学,通过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就是要使学生们将这种“文”“剩”在心底,终身受用。

当学生沉浸在“醉”中,我告诉学生辛弃疾对这个“醉”字情有独钟,他的很多词里都有“醉”。《清平乐・村居》 里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里有,《西江月・遣兴》里也有,还有很多很多。那么这些词里的“醉”又是因为什么而醉呢?课后请同学们去读一读,品一品,相信同学们一定会收获满满。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反复诵读中感受古诗词的音乐美;在想象联想中赏析古诗词的画面美;在精读文本中品悟古诗词的语言美;在整体感知中领略古诗词的意境美;在深入探索中挖掘古诗~的意象美;在动手写作中体验古诗词的创作美”。[5]是我在教学古诗词时所追求的。根据上面的论述,希望通过词中有歌、有画、有情实现读写共生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赵立平,何政文.新课标下的古典诗词教学探索[J].甘肃教育,2005(12):25.

[4]李希贵. 语文教学到底给学生剩下什么[J].语文教学通讯,2000(1):24-26.

[5]李洋. 中学语文古诗词美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5).

[6]韩经太. 诗学美论与诗词美境[M].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7]韩玺吾. 古典诗词的审美结构[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

[8]张文勋. 诗词审美[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

[9]于漪. 我和语文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任运昌. 小学古诗词教学改革略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5.

[11]施茂枝.古诗词教学的两个基本点[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

[12]代礼田,代明勇. 浅谈新课改下小学的古诗词教学[J].语文学报,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