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0 09:04:12
开篇:写作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创造,它让我们能够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灵感,将它们永久地定格在纸上。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12篇新课程理念,希望这些内容能成为您创作过程中的良师益友,陪伴您不断探索和进步。
【摘 要】新一轮生物课程改革是转变学生学习生物课程方式的一个突破点。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激发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教师应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关键词】探究;创造能力;思维能力;思维品质
《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生物课程要让学生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具备较强的生物学基本操作技能、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教学必须切实寓新课程理念于课堂教学之中,在教学中真正彰显新课程理念。
1. 发掘学生思考潜能,提高探究思维能力
学生强烈的释疑解惑的欲望是他们积极思考的潜在动力,由存在疑问到解释疑问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进行认真思考、深入探究、综合分析、严谨推理,运用已有的知识去获得新知识的过程。我在教学“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的时候,就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如实验中包括有两个小实验,我只给学生说明了科学家当时的探究思路、欲解决的问题,以及选择使用rI'2噬菌体的具体因素和相关的背景资料。我如此做的目的是为学生后面发现问题作好铺垫。然后,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个实验,并且暗示他们这个实验里面存在有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引导学生释疑了。这样就会强化和提高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
2. 拓展学生创造能力,培养良好思维品质
拓展高中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我认为探索就是一种很好的创造性学习。探究的真正目的不仅仅在于使学生掌握生物学知识,还在于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让他们渐渐地形成良好的探究态度、探究方法和思维品质。
《基因工程及其应用》这一部分知识,教师如果纯粹地按照教材讲述基因工程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都必定是很表浅的,即使记住了,也只是“囫囵吞枣”。为了使学生认识与理解基因工程技术,我是这样设计处理的:
(1)重温杂交育种和诱变育种的方法与过程.传统育种方法一般只能在同种生物中进行,而难以将一种生物的优良性状移植到另一种生物上。有何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基因交流,打破远缘杂交的不亲和性,定向改造生物性状?一连串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思考、讨论,有的学生想出了“植物嫁接”。
(2)嫁接后植物所生长的果实和接穗亲本的性状完全是一样的,然而假如只要物种的某个优点,而非全部的时候又怎么办呢?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去讨论,他们想出诸如基因杂交、基因嫁接、基因剪接、基因转移等方法。学生想到了这些,至此我的教学目的也就实现了.因为这表明学生己领悟到了科学家们当时为什么要创造基因工程这个技术和他们想解决什么问题。在此基础上,我再要求学生进行假设、设计,怎样来完成这个基因的“嫁接”技术。他们即使讲述得不是很完美,但也会想出很多方法。我认为这样处理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大胆假设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总之,充分地利用生物课堂有效地培养学生生物科学素养,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是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师必须深入研究和解决好的一个重要课题。
摘要:新课程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改革的需要,因而如何把新的教学理念实践到课堂教学中来,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学生发展;解读教材;设计教案;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在合作互助中学习,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要求,尊重学生的原有知识与经验,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关注个体的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上好课的前提是备好课,那么面对新课程,教师该如何备课呢?
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以往的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因而备课的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习得,技能的训练上。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我认为备课的重点应转移到学生的发展上来。教师不仅要考虑课堂上让学生学什么,怎样学,更应考虑这样的学习对学生的发展有什么作用,要时时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对教材的处理是否能吸引学生学习;问题的设计是否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教学方式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教学过程有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等。
总之,要从学生的发展着眼,真正在备课的每一环节都想着学生的发展,想着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那么我们的课堂教学就会在真情的涌动下,回归教育的真实,回归生命发展的自然。
二、解读并超越教材
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用教科书教”的过程,而不是“教教科书”的过程。这说明两方面问题,一方面,教师是教材的理解者、参与者、实践者。备课时,教师要钻进教材之中,有自己的钻研、解读和思考,否则,一味地接受和照搬,教师就只是充当教科书的“传声筒”、知识的“贩卖者”角色,而没有了自己的思考,很难将课上出新意和深意。长此以往,教师的思想必然僵化,学生必然厌学。另一方面,教师要跳出教材,超越教材。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既然是例子,说明教材并非是教学的全部,教师要摈弃那种唯教材是用的本本主义,灵活变通教材中与学生的口味不相符或滞后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及时关注时展的新动向,吸收生活中鲜活的素材,把它及时地整理、融合到自己的教学中。
总之,教师在备课时,既要钻进教材之中仰视解读,更要高居教材之上审视并超越教材。只有这样,把自己变成教材的主人,教师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设计弹性化教学方案
课堂教学是师生、生生之间有效互动的生成过程。强调课堂教学的生成并不是说让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信马由僵式地展开教学,而是要求教师在备课时不仅要有教学方案的设计,还要在教学方案中为学生的主动参与留下时间和空间,为教学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教师可以设定教学目标,但目标不仅仅局限于认知,还应该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其他维度;目标要有弹性,要顾及学生之间的差异,坚持上不封顶,下要保底的原则;教学设计重全程关联式策划,重从何处开始,如何推进,怎样转折等。这样的设计,较以往精细的提问、预定的标准答案,写下教师上课的每一句话,计算好教学过程每一环节所需时间的教学方案来说,留下了很多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和可变性,才使教学贴近每一个学生的实际,使师生积极互动,发挥出创造性来。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大力实施,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形式新颖,教学效果显著提高。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与束缚,不少教师仍然只注意作业量,却没有注意作业的质的问题。他们没有用新课程理念来武装自己,对作业的思考没有深入展开。
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抓住课堂四十五分钟就能搞好教学,至于课后练习随便布置一下就行了,没有必要花那么大的功夫。甚至于打着给学生课后减负的旗号,将作业布置流于形式。正是由于部分教师对课程改革理解不透彻,对作业的研究和重视程度不够,对学生了解不深等方面的原因,才导致作业存在各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将严重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也不能更好地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地对待这些问题,并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发挥作业的最大效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具体做法如下:
一、要让学生明白作业的重要性
作为教师一定要向学生解释布置作业的重要性,如果不讲清楚做家庭作业的意义所在,会使学生对按时完成家庭作业的重要性不理解。教师和学生要经常相互交流勾通,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做好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一步一定要做好、做到位,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
二、不依赖现成作业,教师或学生可以自己编写作业
由于现在教辅书籍非常的丰富,这些资料使教师从整天编制练习的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但同时也使许多教师仅仅依赖于现成的练习和作业。他们不再去考虑自己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去思考学生的特殊性。很多的学生手中有标准答案,教师留的作业,根本不用思考,照着答案就抄。我的想法是,作业不要留教材中的题,或者要有所改动,或者由老师或者学生自己出题。但是有的老师认为,学生没能力去出题目。很显然这对学生的能力是持否定态度的。这说明他们对学生不了解,更不敢让学生去尝试,这都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符。著名的教育专家魏书生经常让学生出作业题,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三、体现作业的多面性和层次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高中英语课程的教学设计不但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还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教学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以人为本。因此,作业布置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有充分的选择权和自,选择最能体现自己才能的作业形式。
但长期以来,作业模式单一,缺乏层次,让全班甚至全年级做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一方面不能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意愿与个体需要,另一方面也不适合每一个有差异的学生个体的发展,同时会产生学生厌学的负面影响。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能力强弱以及对教材重、难点的把握,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我在尝试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根据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掌握程度的不同,布置的作业种类、数量也有区别,接受能力强掌握程度高的作业种类和数量也较多,反之较少。我认为这样布置作业挺科学的,他既符合孔老夫子的“因材施教”原则,又符合苏霍姆林斯基的“让每个学生都感到在前进”原则。
学生接受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有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视这种差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而应给不同层次的同学布置程度不同的作业。根据课文事实内容及目标要求,分层来巩固所学知识。题型难度因人而异,尤其对基础较薄弱的同学,且莫让他们做一些难度较大的题。教师可以编写一些与目标要求有关的,可以激发兴趣的题型,让学生合作完成,并激励他们进步。
四、作业的布置要合理,注意作业的趣味性和创新性
一方面教师每天作业布置不宜过多、过滥,但也不能过少。过多会产生抄袭现象,而过少会让有些学生“吃不饱”。一方面教师布置的作业应搭配得当。如口头作业可以搭配一定的笔头作业,此外,作业的题型上也可以进行合理的搭配。作业要有趣味性和创新性,这样学生才能从作业中找到乐趣,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避免无效作业的产生。
五、及时有效地批改作业
这一点可以说是作业布置这一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一步。因为教师不去及时批改或检查作业的话,就无法掌握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也就无法合理有效的开展以后的教学工作。那么不论多么精彩、多么科学的作业设计也就化为泡影,没有实际效果。有的教师对学生上交的作业没有及时批阅,没有及时反馈给学生,导致学生遗忘作业的内容甚至是一直保留着错误的信息;有的教师布置了一些口头的作业,却没有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有效的督促和监管,这样对于一些缺乏自觉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作业形同虚设,那作业的效果就根本体现不出来;而有的教师一味采用单调的批阅方式,如打钩、打叉或“A” 、“B”的形式等等,这样学生不能在作业中和教师有情感上的交流,让学生感觉很生硬,学生甚至会忽略教师批改的结果。以上这些误区都使得英语作业效率低下,甚至是根本没有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诗歌教学价值
一、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新课标如此关注学生审美素养的提升,这是由审美在人生中的地位和作用决定的,一方面学生作为完整的有机生命个体,审美是其感性生命的一种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实现学生的完满人性,审美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在竞争激烈、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中,审美有助于学生幸福地生活。此次新课标的一个最伟大之处,便是自始至终贯穿着人本理念。特别是当前学生的审美意识被应试的功利意识所屏蔽,呈潜在状态;学生审美感知力和审美想象力的迟钝和贫弱,审美能力还待提高,审美情趣有待提高。加强诗歌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诗歌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审美活动有一个规律:即阅读是作家——作品——读者双向交流的一个动态过程,文学作品自身的艺术价值越高,就越能释放更多的审美信息,对读者形成的审美心理张力就越大,也就越能提高读者的审美能力。审美能力是一种包括感知、想象、联想、情感、理解等各心理因素在内的、对作品进行完形、对意味进行充分体验的能力。审美能力与审美心理张力成正比,审美心理引起的张力越大,审美能力的提高幅度就越大。如同人的身体一样,各心理因素如果能经常得到一定强度的实践锻炼就会增强素质和有所发展,反之就会衰老,会迟钝或萎缩一样,学生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就必须接受一定强度的审美实践活动,诗歌阅读便是这样的一种审美实践活动,它为学生审美实践的有效锻炼提供了一个绝好机会。教师虽然也可以采用艺术方式请学生欣赏图像文本提高审美能力,但是这些直观性、浅白性、受控性很强的表现形式留给学生的感知、想象、理解、创造的空间明显要小得多,主体审美能力提高的幅度也就要小得多。当电视屏幕直观而又固定化地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之时,一种规定性的现实存在替代了无数个心灵的创造,审美能力的提高因而受限。尽管表面看来,声、光、色、乐样样都有,似乎具有很丰富的审美信息,但它给予人的精神自由度是有限的、狭小的。诗歌以其浅白性、直观性、受控性特点成为一种最高的艺术,而诗歌教学这一以最高艺术为教学内容的诗歌教学,无疑是切实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最佳路径。
(二)诗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审美意识与一般意识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人类在审美活动中形成的思想观念,是一种自觉的审美需要。审美需要的客观性,但是审美需要并不总是浮现于人的意识上层,很多时候人们关注的是实用、科学、伦理的领域,忽略了审美活动。诗歌几乎就是美的化身,它所包含的意境之美、音乐之美、情感之美、建筑之美能够强烈地唤起学生的审美需要,它所展现的美恰恰是通过学生的审美实践付出一定的审美劳动得来的,所以会让学生刻骨铭心,甚至终身难忘,从而使学生“嗜美上瘾”,其审美意识由此得到了有力的强化。诗歌教学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诗是一种高雅的文学艺术,它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教精致。诗歌教学通过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不由自主地爱上诗歌的同时也就意味着学生的审美趣味由粗俗走向高雅、由低级走向高级、由麻木迟钝引向敏锐丰富、由悦耳悦目的低级层次走向悦心悦意、悦志悦神的高级层次。所以,要养成和培养纯正、高雅的审美趣味,诗歌教学是最好的途径,诗歌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二、诗歌教学能培育学生的诗性智慧
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教学建议中又强调:要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在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的同时,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诗性智慧作为一种具有整合性的精神能力,在人类的各个历史阶段因被赋予不同的内涵而使之显现出不同的风格和风貌,但是一直以来贯穿始终的想象性、创造性却亘古未变。诗性智慧是一种以想象为形式的创造性思维,他的形式是想象,其结果是创造。想象力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功能,因为想象是建立在感知与记忆基础上的一种表象运动,它不是物体的复现,而是对物体进行重组与再造。想象在其本质上也是对于世界的思维,但它主要是用形象来思维。在想象运行的过程中,由于头脑中表象的未定性、模糊性,所以会生发出许多新的变化,这直接带来思维的创新。
(一)从诗歌的本体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离不开想象,情感性、音乐性、想象性是诗歌的三大本体特征。想象是诗歌的本体,必不可少。诗从根本上说,是生活的反映,但绝非是生活的如实描写,而是一种想象的描写,雪莱说过:“诗使它所触及的一切都变形。”这指的就是诗歌的想象。要是有一首诗歌把生活表现得过于实在,太像生活的实际,这种照搬现实、缺乏想象的作品是称不上诗歌的,比如说“这个少女很美丽”就不是诗,“少女如花”这一带有想象性的言语便具备了诗歌的质素。因此,诗歌的创作离不开浮想联翩,离不开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那些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总是“精骛八极、心游万仞”,创作出激情澎湃、瑰丽多姿、光焰万丈的诗篇。屈原的《离骚》、李白的《蜀道难》、郭沫若的《凤凰涅磐》、但丁的《神曲》、歌德的《浮士德》等名篇都充满了优美、奇异、丰富的想象。
(二)从诗歌的阅读特征看诗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欣赏诗歌的过程是一个展开想象的过程。诗歌是一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是其基本构成单位,上至原始诗歌,下至当代诗歌,都离不开意象。诗歌中的意象是不可或缺的主导性成份,意象成分越多,诗味的成分也就越浓,有没有意象是诗与非诗的根本区别。没有意象,诗就成了直白与说明,也就不成其诗。读者阅读诗歌,也就是阅读这个意象符号系统。意象要闪现、组合,都必须依赖于读者的想象。因为意象的存在形态是人脑中的一种情感表象,它不同于绘画、雕刻、舞蹈、戏剧等艺术所塑造的形象,这些形象是外在的,直接呈现于人们的面前,作用于人们的感官,人们无需想象,只需要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就可以直接获得审美感受。诗歌中的意象,无论是人神鬼怪、飞禽走兽,还是鸟鱼花香、湖光山色、人间仙境等等的呈现都必须借助于人们的想象才能在脑海中映现出来。通过想象,诗歌中的意象得以舒展和叠合,直至成为意境。所以,要欣赏到诗歌的内在意象、意境之美,必须借助于想象,对诗歌的意象进行闪现、组合、转换与再创造,才能将文字符号转化为立体画面,把潜在的意象浮现出来,最终享受到诗歌的意象美、领略到诗歌的意蕴美。
(三)从诗歌的语言特征看诗歌教学容易激发学生的诗性智慧
诗歌容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可感性是诗歌语词的一个基本特征。可感性语词是指表述人的感官经验和感官感受的那一类语词,是对人类五种感官所领受到的内容的描述,这些语词以形象战胜抽象的方式,强化语符本身的信息刺激,使之成为一种具有强烈唤起能力的媒介物,诱导读者展开想象去把握可感性语词所代表的感性世界。如王安石的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绿”这一可感性语词就容易激发起读者的想象,使读者想到芳草萋萋、繁华似锦的一派喜人景象。又如宋祁的《玉楼春•春景》中的一句“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不仅让人想象出杏花争先恐后开放的情景,还让人想到芳香扑鼻、蜂飞蝶舞之类。总之,诗歌与想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诗歌教学可以通过诗歌阅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培育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诗歌教学是培育学生诗性智慧的肥土沃壤。
三、诗歌教学能涵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新课标之所以强调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是因为人文精神作为一种生命意识,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最深厚的精神动力资源;人文精神作为一种人文情怀,为人的发展营造了一种深切的人文关怀背景;人文精神作为一种超越品格,为人的发展创设了一种高远的人生理想境界。当代中学生的社会、人生意识在精神沙漠的风暴影响下,拜金主义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强大的物欲刺激氛围中,学生出现了所谓的“四无主义”现象,即无气魄、无关心、无感动、无责任。这样的精神面貌,迫切需要我们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引导学生去关注和建构健康向上、充满人情味的生活世界,培养人文精神。
(一)诗歌教学能够唤起学生的生命意识
诗歌教学离不开伟大的诗篇,而伟大的诗篇之后站立着的正是伟大的诗人。诗人从自然的天籁和灵魂的启示中把倾听到的声音传达给人们,用心血谱写生命和灵魂的乐章。当我们年幼无知、或少壮有成的时候,我们从不感到生命正在一点点地走向末端。而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只不过沧海一粟,正因如此,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生命的短暂,珍惜生命,诗歌向我们敲响生命的警钟。当学生们阅读“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夜苦短长,何不秉烛游”(《古诗十九首》)和“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横落兮雁南飞。……欢乐极兮哀情多,少壮几时兮奈老何”(汉武帝《秋风辞》)等诗句时,他们不能不深思:生命短暂,何不珍惜?诗歌还为我们提供活着的理由,向我们展示了各种崇高的人生价值观。李白的理由是“此行不为鲈鱼,自爱名山入剡中”;杜甫的理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王维的理由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刘禹锡的理由是“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柳宗元的理由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二)诗歌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诗歌中的情感不同于普通情感,它是人文情怀的反映。首先,国身通一是诗歌史上贯穿始终的一条情感大动脉。诗人们将自己的整个身家性命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地缠在一起,这也就是平常为人称道的爱国情怀。诗人们所写的诗篇往往是在国家民族存亡之秋、由奋起而抒发的一种激情,读来感人泪下,催人奋进;其次,诗歌中还渗透着浓浓的家园情结。家园情结就是对故土、对亲朋的深沉眷念和无限热爱之情。通过诗歌教学可以让学生们知道:世间除了金钱之外,还有一些没有任何功利目的、却让人动心的东西,那就是亲情、友情、爱情;再次,山水情怀也是诗歌情感的一大内容。它体现的是一种对大自然山山水水的热烈歌颂和赞叹之情。诗人们赞美吟诵自然,从自然中寻求心灵的慰藉和超脱。山水诗篇可以激发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三)诗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超越品格
诗歌内蕴着奋发向上、锲而不舍、执著奋进、不竭奋进的人生态度和生命理念,诗歌是一种理想,它激励着学生不断进入超越之境,扬弃旧我,走向新我,使自己向更美好的生存状态发展,逐渐抵达理想。它使人确信,人的前途和命运应该能够而且应该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理想和信念一旦在耳边铿锵作响,它往往令人回肠荡气、热血沸腾,即使身处严酷的现实困境,也能升腾起生活的信心,奋起追求心中的目标。诗歌中包含的这种超越品格,使人不断朝着自己的目标迈进,走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志刚.略谈新课程理念下的诗歌教学[J].学语文,2006,(6).
本文就新课标理念下的化学试卷讲评课应遵守的几项原则与大家进行交流。
一、及时性原则——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及时是上好试卷讲评课的基础,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及时讲评,及时反馈,使各种因素在最佳状态下得到最优化的配合,效果才显著。为此,平时每进行一次测试,一定要及时的把试卷批完。这样,学生就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了解自己的测试情况,他们就会以更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听老实讲评,为试卷讲评的高效性奠定基础。
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化学试卷讲评课当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教师主导的好坏很大程度上还依赖于反馈信息的准确度。奥苏贝尔指出:“影响学生的唯一重要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作为教师要努力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因此,教师改卷后腰统计试卷的难易比例,对大部分同学会做的题目,可以不讲或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对大部分同学做错的题目要重点研究,了解学生受阻原因,找出错误症结,说明错误的性质、类型及根源,出研究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要对试卷各知识点进行归类,通过讲评,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有创建的解法及相应的学生,教师要及时鼓励推广,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此外,讲评课上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化学情景的表面现象,抓住化学问题的本质进行开放性、发散性讲解,可以对化学解题思路发散“一题多解”,可以对化学情景发散“一题多联”,也可以对化学问题发散“一题多变”,如将静态的化学情景变为动态的化学情景,或改变命题条件将题目中的因果关系颠倒……
二、自主性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时一种交往,因此,教师在讲评课要给学生参与表达自己思维过程的机会,增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讨论问题的时间,允许并提倡学生对评价做出反评价,即使学生的思维有误,也应鼓励他们尽量用完整的语言表达出来,以便清楚的了解其学习中的困难究竟发生在何处,并且只有在交流中,在思想的碰撞中,学生才会有所悟,才能有所收获。所以,欲体现学生自主性,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应在批改、统计、分析好试卷后尽早地将试卷发给学生,学生自己先独立去纠错,学生通过思考或与同学交流,就能够对试卷中的部分错误自行纠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2、对学生自己完成有困难或虽能完成但方法不太恰当的题目,可采用师生共同分析探究法,教师切不可为省事而直接把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这样的课堂只能让学生点点头,上课时听懂了,课后只能摇摇头,全忘了。因为用成人化得逻辑将整理好的知识塞给学生。效果将会很差。因此我们教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站在学生的认识基础上和学生共同分析探究。
3、变“一言堂”为“群言堂”。课堂中教师应尽量提供给学生自己总结、自行讲评的机会,让拥有新颖解法的同学介绍他的解法及其思路,从而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讲解的学生备受鼓舞,体会到成功的喜悦。
三、激励性原则——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
考试除了具有检测学生学习情况的功能外,还作为教师评价学生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因此,也直接影响教师讲评情绪,要么喜形于色,要么大发雷霆,使得讲评课出现学生启而不发,呼而不应,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这样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学习,甚至会使学习对学习目的产生疑惑,对学习化学失去兴趣和信心。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将激励贯穿试卷讲评课的始终。教师应会欣赏学生,讲评课开始时对成绩好进步快的学生提出表扬,鼓励其再接再厉,再创佳绩。讲评过程中对学生答卷的优点应加大推荐,如卷面整洁,解题规范,思路清晰,思维敏捷,解法有独到之处,有创造性等。讲解时可将试卷中出现的好的解题思路、方法介绍给大家,也可以有学生上台讲解。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要能和他们找出原因,鼓励其克服困难,奋起直追。要让他们也能在赞扬中获得愉快,对他们的错误解法要指出起合理成分,并和他们一起研究怎样做就可以修正为正确答案,增强其信心,激发其兴趣,消除其压抑感,增添起成功感,让学生达到“胜不骄败不馁”的境界。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师生关系 新型
研究新问题,拓展新视野,总结新经验,概括新理论,应当是教育界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焦点。教育堪称事业,不是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事情,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育的发展蓝图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去描绘,教育事业的腾飞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懈的努力和追求。教育实践是没有止境的,教育的探讨和研究也同样是没有止境的,因此教育的创新与发展是必然的。
从教二十余载,不断摸索,不断否定,勇于探索,在教书育人方面也总结了一点点体会,作为一名老师,就是要一直探索,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枉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称号。
新时代来临,新形势下,就要我们继续前行,适应新环境,改变旧观念,适应新课改,理解新课程理念,在新课程理念下,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首要目标是关注人的发展,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说到底,当前我们教师要想及时适应新课改下的新课程理念,就要尽快的构建好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师生关系方法:
一、 转变思想观念,确立培养现在人意识,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出发点。
1、要防止和克服教师高高在上,脱离学生,摆出一副先生的面孔,让学生怕老师,显示老师高学生一等,无视学生等心态。
2、要防止和克服以老师为主,学生为辅。一教为中心,学生围绕老师转,学生围着教学转,你问我答,我写你抄,或以教为基础,先教后学,学习服从于教学等心态。
3、要防止和克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知识的灌输为中心,把学生当“容器”,不相信学生的能力,事事过问,事事亲为,或不允许学生违背自己的意愿,让学生按照自己设计的轨迹前进等心态。
4、要防止和克服“一把尺子量到底”的做法,对学生缺乏科学的评价标准,把学生的人格,品质和学习成绩简单的转化成一个分数,用分数来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和教育等心态。
二、 教师主动走进学生,密切师生情感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切入点。
1、教师要尽可能地挤出时间和学生在一起。
2、教师要用心走进学生,教师的微笑是学生最大的快乐。
3、教师要真心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真情付出,不厚此薄彼。
4、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有血有肉,有思想,有灵性的大写的“人”。作为教师,要容忍学生想法的存在,应该鼓励学生个体的独特体验。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内心需求和真实想法,努力让学生的需求与教学内容达成一致,而不是死守让学生适应自己的旧有观念不该。
三、 改革课堂教学,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渠道。
1、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打破以问题为起点,以结论为终点,即“问题,解答,结论”的教学模式,构建“问题、解答、结论、问题、探究……”的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是教会解答,掌握结论,而是要让学生在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发展能力。激发兴趣,从而主动寻求,发展和解决新的问题。
2、重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新课程强调要教会学生学习,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素质和学习能力。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就等于获得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因此教学中要变重教为重学、变被动为主动、变知识获得为知识获取。
3、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好奇是学生的天性,是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开端。它反映了学生对知识的一种渴求,是教师利用的资源,因此教师要充分保护好,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
4、发展学生的自信心。有实力才有自信,学生实力不足的地方,正是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地方,对学生的不足甚至错误,教师要相信自己的教育,相信自己的学生,要以尊重,理解,信任,和鼓励的强大精神力量去感化学生,诱导学生,给学生自我修正的时间,自我进步的主动性。
四、 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以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的关键。
教师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才能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落实好新课程改革,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1、高尚的道德修养。教师是塑造他人灵魂的人,要塑造别人,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2、丰富的知识水平。教师必须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熟记本学科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对教材内容理解透彻,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要拥有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3、良好的心里素质。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自身必须有良好的心里素质。要有超越自我,控制自我的能力,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确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要有健康的心里,要保持较为沉稳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工作热情,圆满完成个相公任务。
4、多方面的教育能力。新课程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了解、赏识学生的能力,组织、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进行教学研究的能力,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等。
总之,教师在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必须恪守“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努力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并能从以下三个层面来考虑:理想层面----热爱学生,诲人不倦;原则层面-----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规则层面----尊重学生是前提,研究学生是基础,帮助学生是桥梁,信任学生是关键。教师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创造平等的、和谐的、民主的新型师生关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良好发展,我们将努力前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考;物理复习
2015年的高考虽已结束,但作为一线教师,每年高考前的复习都是必不可少的,那作为高中一线教师,如何做好高考物理复习呢?本文将浅谈在新课程理念下自己在高考复习中的一点体会和感受。
一、基础知识仍是学习的基础
新的教学理念把学习目标分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其中基础知识仍是高考考查的重要方面。如,在必修一中“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在重力场中的考查,在静电场中将静电力加进去仍在考查,而且像这样的基础知识在试卷中占较大的比重,但考查的难度却大大降低了。比如以前高考中考查多个物体在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而现在会出现单个物体的平衡问题。
在新课程理念下,为了使学生做到温故而知新,使复习在短时间内有效率、有创意,我在2014年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教学中,注意到了以下几点。
1.降低“梯度”,诱导“上路”
在总复习中,在每章内容复习的过程中,我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编拟浅易、适中的同步练习。通过这样的基础训练,既降低了知识结构中的台阶,使学生有一种新的感觉,而且使一些在高一、高二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逐步跟上高三的复习进度。
2.综合练习,灵活多变
复习中编写典型的例题特别重要。我在对高考试题中常考问题进行讲解时,力求做到“四个多”――多问、多解、多变、多析。尤其是“多变”,多变是改变一道题目的叙述方式,增减或隐蔽题目条件,让学生在比较、分析和判断中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能力。比如,在机械能守恒的复习中,其中有一道题目我只改变题目中的一个字或一个条件就将那道题目变成了看似很像,但实际上不一样的三个题目;“多析”是让学生对一道题目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分析清题目已知条件、隐含条件和所问的问题。“多解”是对同一道题从不同角度出发,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求解,如,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的一道题我引导学生用六种方法进行求解,解完那道题学生对同类型的题目自然迎刃而解;“多问”是对一道题从不同角度提问和思考。
二、实验探究的技能、方法在高考中仍很重要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所以实验探究是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是我们在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尤其是在高三复习时,针对时间紧、任务重的特点,很多老师会把实验放置在一边。针对探究实验的重要性我在复习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1.基本技能的训练
实验探究离不开基本的实验技能。课程标准对实验技能的要求是:具有初步的实验操作技能,会记录数据,会简单的数据处理方法,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加深探究过程,增强探究意识
物理学习中的科学探究一般包含七要素,而高考中实验探究题一般都是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或是探究过程中的部分环节。针对这种情况,我在复习中对每一个实验的探究过程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总结,从而加深印象。
3.增加实验,提高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要多做物理演示实验,但更要搞清楚怎样做才能使演示实验真正达到它的目的。我认为不外乎以下几个要点:
一、明确实验目的,不可随心所欲
演示实验往往是物理教学中新课导入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能创造出生动的教学情景,具有新奇性、趣味性与多变性,所以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这正是新课程的理念。但我们始终应该明确:物理演示实验是用来配合物理教学的,决不仅仅是为了激发学生的一点兴趣,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实验,以便让学生清楚认识物理规律与概念。如果为实验而实验,没有目的性,不过只是暂时吸引了一下学生的眼球而已,最后只会使学生浮于实验过程与表面现象,不知道为什么做实验,也不知道实验演示了什么规律,更谈不上自己去发现与探讨规律了。对教师而言,这显然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二、实验现象必须明显直观,不能模糊不清
由于演示实验的一切功能都是通过学生对实验现象的观察来实现的,所以演示的直观是起码的要求,物理老师在设计演示实验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 设法改进设备,实验方法,不可照搬教材上做法,要求变、求新,体现物理教师的创造精神。比如,为了使现象明显,仪器的尺寸要比较大,尤其是观察部分的尺寸要大、刻度线条要粗,要使教室内离讲台最远的学生也能看清。这样做精度虽然有所降低,但可以用感受效果来弥补,必要时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机械放大、光杠杆、放大电路等来增强效果,从而提高观察的效果。
2. 实验过程必须注意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来关注实验过程与现象。心理研究表明:在接受知识方面,单靠听觉,一般只能记住15%左右;单靠视觉,一般只能记住45%左右;如果两者结合起来,可记住65%左右。因此,在做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设法改进实验设备,让出现的实验现象有声有色,提高演示实验的功能。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各部分感官的协调并用,强化有效刺激,促进学生对新知识、新规律的理解。
演示实验切忌模糊不清,学生看不到清晰的实验过程与现象以及明显的实验结果,不仅搞不清实验所示演示的规律、原理,反而会使认识变得混乱起来,这是得不偿失的。
三、必须安全可靠,真实可信,不可弄虚作假
课堂上教学时间是极其宝贵的,如果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出现失误或差错,不仅会浪费时间,而且会引起学生对所得结论的怀疑,从而使认知和思路陷入混乱的境地。因此物理教师在课堂上演示实验必须确保成功。下面的几点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1. 在实验的准备阶段搞清实验成功的因素与条件。实验成功的先决条件是掌握实验原理。只有撑握实验的原理才能准确地抓住关键条件,从而成功地进行演示。比如,静电实验比较难做,有的年轻老师就不做,这样导致了静电问题成了教学的难点,也成了学生学习的难点。其实静电实验做不好的关键是因为静电电压高而电量少。因此从这个关键的原理上分析,我们就可以找到改进静电实验的措施――解决绝缘问题。
2. 课前的准备充分,演示的成功率才会高。课堂上演示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一旦出现问题,由于课前有充分的准备,做过几遍,就会知道问题的原因,从而迅速排除故障。切不可在课前不做准备,课堂上演示出了问题手忙脚乱,而最后不成功却用“仪器不行”这样的话来搪塞学生。就算是侥幸成功,也得向学生说明真正的原因,并声明下次再做。这种负责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将会对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良好科学作风产生积极的影响。
四、演示更要有启发性,不能难易不分
演示实验能提供丰富多彩感性材料,变抽象为形象。但它的最终目的是要通过观察现象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客观规律,发展能力,培养兴趣。因此,在设计与编排演示程序时,必须在启发性上下功夫。
演示中的启发性,首先在于以趣味性激发学生的怀疑从而引发思考。当生动的演示现象出乎意料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头脑中的问题必将油然而生。
运用演示引发问题思考,只是启发思维的起点,虽然它是学生开启积极思维的突破口,但要推进思维的展开,仍需教师不断地引导。例如: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怎样才能产生?怎样才发生变化?……学生在不断的思索、探讨中逐步撑握物理规律与知识,这样的实验就成了推进思维的向导。
物理课程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要求学生动力能力较强,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更在注意科学技能的训练及物理科技的应用、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等,重视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科学探究的能力、创新意识及科学精神的培养,在课程教学中要反应课程标准的要求。在课程目标方面,新课程的目标旨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在课程内容方面,新课程标准根据课程目标要求在课程内容上精选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加强与生活、现代社会及科学发展的联系,反映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得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物理学技术应用所带来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在课程结构方面,新课程为适应社会对多样化人才的需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要求,同时关注学生的经验,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不同的兴趣和爱好。例如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层次设计成了必修、选修两个系,以供不同潜能的学生选择。在课程实施方面,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要摈弃过去以传授知识为目的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改变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训练行接受性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从课程目标的三个维度来设计教学过程,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勇于实验、勤于思考和探究,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科学探究能力,逐步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师要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启发他们提出和发现问题,养成“探究式”的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的习惯,鼓励学生在课外随时用身边的物体进行物理实验,如:体验自行车上下坡时的不同感觉,观察装货物前后船浸入水中的体积变化等,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对物理听评课上要体现学科特色,听评课应以人为本,注重主体的多元性,听评课方式的多样性和听评课程序的动态性。使听评课能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进步、促进课程不断革新的作用。
二、听物理课听什么?
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变过于强调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形成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氛围,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听物理课到底听什么呢?我认为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否重视“人”的发展,是否关注人格的培养。
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听课中由重视知识掌握向注重学生发展转变。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自主能力的人,在教学过程中即要学习、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又能够得到情操的陶冶、良好品质的形成。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潜能开发的过程。如,课堂上一名学生板书解题,他解错了,可是他写字写的特别工整,或者某一部分思路是正确的,教师就应该表扬他的长处,肯定他正确的方面,这样学生对失败就不会有畏惧感,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敢于面对任何挫折、任何失败的心理素质。所以,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对学生人格的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在成才之前首先要懂得做人的道理,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二)是否尊重个别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
我的教育的原则是使学生“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并不是要让每个学生、学生的每个方面都按统一规格平均发展。在听课中要尊重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在备课时只考虑一种教学模式,上课用一种方法,考试用一把尺子,评价用一个标准,就会把千姿百态、风格各异的学生“培养”成一种模式化、没有自己特点和风格、没有个性的人。如在 “游标卡尺”教学时,大多同学已经知道了卡尺的读法、写法、单位等,就没必要再练习读法,可是个别同学面对屏幕上的“游标卡尺”根本读不出数值,但他的热情很高,总是举手,对这样的学生不能挫伤积极性,应尽量鼓励他说出正确答案。对这样的学生要求他当堂认知目标都完成是不切实际的,可以通过别的渠道让他掌握知识,为下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三)是否由教师的“教”转向促进学生的“学”。
在新课程理念下,听课就要关注由“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由以“教师主中心”转变到以“学生为中心”。授受式学习固然给学生一些物理概念和结论,却没有给学生一个探索的过程,学生因此而失去了一次次培养科学的精神、科学的观念、科学的方法的机会。当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课都设计成讨论课、实验课,但选一些适当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还是可行的。课堂上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体验这类过程和经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把创新能力和科学精神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如,一位教师在“汽化和液化”的教学中,给学生准备了酒精、棉球、胶头滴管、玻璃片等实验器材,让学生通过自主交流、合作探究活动得到 关于蒸发的三要素等物理规律。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即动脑、动手,又动口。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多种能力。听评课一节课是否成功,重要的是看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而不是应该只看老师是怎么讲课的。
(四)教学活动是否“重结果”转变为“重过程”。
“重结果”是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结构的传授和学生的记忆,而忽略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忽略了学生对新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物理学是一门科学,本身不是讲出来的,念出来的,看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做”就是探究的过程,实践的过程。
(五)是否注重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化学教学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实现观念转变刻不容缓
如,在讲授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时,先让学生明确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等,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课本上的实验规程进行实验,结果却发现课堂中师生交流严重受阻,课堂气氛沉闷死寂。也许通过课堂的讲授,原来计划的教学目标基本达到了,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自主学习的态度却丧失了。化学新课标已明确提出:“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新课程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学生“学会怎样学习、学会适应变化,形成健全的、独特的人格特征”。因此,按照新课程理念教学,刻不容缓。
二、充分利用化学实验教学
化学实验是一个手、脑、眼、鼻四官并用的过程,做实验是知行统一的教学形式之一。仪器的装配、药品的用量要求、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求学生有相应的理解能力和适应能力。实验成功后,可以培养学生的成功感、自信心和责任感。
三、改变教法,由学生自己去阅读实验规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创造力是对某一问题进行高度提炼和改造的能力。可通过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药品的变换或独特处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如,在转移溶液时用玻璃棒移液体,学生常出现液体溅洒出容量瓶的现象,做实验时,有的学生提出既能完成实验目的,又操作简便的方法。不直接下结论,只是提供相关的仪器,让他们自己去验证。随着验证的深入,他们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也对配置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实验的掌握越来越深刻。我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都非常精彩,似一幅绚丽多彩的画。
四、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讲授“有效碰撞”这一知识点时,先与学生讨论他们班校运会篮球比赛的赛绩,然后投了多少球,紧接着提出在规定时间内投入自己对篮筐的球是有效的,而没投入篮筐的是无效的,碰撞理论一样的道理,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才叫有效碰撞。然后在黑板上化一个圆,以粉笔作为篮球扔进圆中,得到实现有效碰撞的两个条件。这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理解概念,从而融入课堂中。
总之,教师只要掌握了规律性的、本质的为人师的责任和道理,摆正自己的位置和角色,认真钻研教材,在备课的同时,注意备学生、备方法,就一定能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课堂提问 新课程 切入点
一、问题的提出
数学开放教学是世界性数学教育热点和数学教学新趋势,这种教学模式着力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全国上下都在进行这方面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反复地实践与总结,本人越来越觉得,要想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数学素养与能力,除了精心设计课的流程与内容以外,课堂提问在实施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
二、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提问的作用
新的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学生是这节课的主体,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领导者和策划者。美国的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P.R.HaCmos)曾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课堂教学过程往往是通过问题来过渡,来衔接。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置每一个问题,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可以说,课堂提问是数学课上实现师生互动、有效教学的必要手段。
三、有效课堂提问的技巧与方法
1.吃透教材是前提
吃透教材是设计出好的课堂提问的前提。教师理清了教材的编写思路,明白了作者的编写意图,为什么这样安排?其目的是什么?是想让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是想突出什么数学思想、方法?还是想培养学生的哪方面能力?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2.适时、适度是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坚持适时、适度的原则。从时间上讲,问得恰到好处,正是学生需要的时候,正是学生思考、解题意犹未尽之时;从内容上讲,问到点子上,正是学生解题的困惑之处,正是学生思考的矛盾之处。从难度上讲,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既要符合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又要不偏离本节课的中心,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来定提问的方式、角度、答题对象等。
3.寻求好的切入点是关键
要想设置好的课堂提问,必须在寻求切入点上下功夫。课堂提问存在于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在旧知基础上,通过同化与顺应,构建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课堂提问存在于新知识形成的关键点。对新知识的学习,不能只满足于掌握知识的表面叙述,还要通过运用,掌握知识的内在本质特征,关键之处,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有用的。
课堂提问存在于解题后的反思点。数学家乔治·波利亚曾说过:“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后的回顾。”解题后的回顾是对解题活动的深层次的再思考,它不仅仅是数学解题学习的一般性的重复,而是深究数学解题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它对深化学生的理性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提问存在于学生的认知冲突点。数学是思维的科学,只有学生的思维主动参与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实践表明,精心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情境,可极大地调动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
课堂提问存在于数学问题变式的发散点。瑞典教育家马登(F·Marton)认为:“学习就是鉴别”“鉴别依赖于差异的认识”,马登理论对我们数学教学中的“变式教学”做出了合理的解释。
课堂提问存在于学习数学思维的症结点。课堂教学中,学生常常由于知识的抽象性或认知的局限性,而对所学知识存在这样或那样的模糊认识。教师可有意识的在学生易混、易错的症结点处设计问题,为后续学习扫清障碍。
课堂提问存在于数学思想方法的概括点。数学科是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有机结合,没有不包含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也没有游离于数学知识之外的思想方法,而很多时候,教材中只能看到漂亮的知识和严格的证明,这时,就要求教师通过课堂提问,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探究、挖掘蕴藏在其中的思想方法,从而也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和概括问题的能力。
课堂提问存在于实现三维目标的作用点。三维目标是课堂教学中一切师生活动的“纲”,所有活动都应有利于这一目标的达成,为此,可以围绕三维目标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并在思考解决的过程中达成目标。
4.必要之时要追问。
有时课堂上还会新生成一些问题,这时,我们应该善于捕捉和利用这些新生成的资源,并把它纳入到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去。把握好时机,追问于粗浅时、矛盾时、错误时、意外时、难点时、困惑时,它是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也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
四、好的问题是好的课堂提问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上的好问题应该具有实用性、启发性、开放性和趣味性。通过“好”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动手、动脑,展开主动探索性的活动,并在此过程中受到科学方法的熏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利于“优化教学”。
五、课堂提问的最终目标
一位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到底是应该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还是教得能提出更多的问题?一名学生在数学的学习中,到底是学的没有问题,还是能提出更多的问题?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数学课堂提问也如此。
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堂提问,不仅是一种教学技巧、教学方法,是有效贯彻新课改理念的必要手段,它也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开启师生的智慧之门,还可以掀起课堂的,演绎课堂的精彩。把握好课堂提问,就相当于抓住了新课程理念下数学课堂教学的生命线.
【参考文献】
1.程新展:浅谈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提出的八个预设点[J],中国数学教育,2009.6.
一、突破传统教学思维定势,重新设计教学目标和确定教学内容
1.教学目标的设计
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学实践,往往把传授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当作教学的主要且唯一的任务,把掌握基础知识、训练基本技能作为学习的唯一目标,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体现的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学科本位思想。而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课程目标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教学目标也由过去“知识与技能”的一维目标,变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这就要求我们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来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确定
新课改形势下的探究式学习体现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根本目标。因此,在确定教学内容时,要注重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科技发展的现实,强调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除了注意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外,还强调探究过程的经历和方法的学习,也要求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的渗透、注重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培养。
过去的教学大纲将知识内容分为力、热、光、电四大部分,理论系统性虽强,但应用性较差,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很多学生在学了物理知识后,不能将课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去解释自然现象,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新课程标准将内容标准分为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两部分,科学内容又包括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大部分,内容标准也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要求进行了明确的界定,真正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
二、强化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理想是意志行动的强大力量源泉,初中生正处在少年向青年的过渡时期,理想尚未形成。教师应抓住学生积极的心理倾向:对物理有好奇心,从实用角度想学到能应用于日常生活的物理知识。他们常从物理的广泛应用和物理学家们取得成就的动人事迹中受到鼓舞,在心理上萌发一种将来在科学上有所贡献的愿望。这些心理倾向,有利于理想的树立。因此,在教学中首先应使学生这些积极的心理倾向得到满足。其次要结合教学内容,适当介绍古今中外物理学家的故事,特别是选编一些反映我国现代化建设成就的物理问题,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物理,在心理上产生对物理学习的更高要求,逐步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学好物理的远大理想,调动学习的自觉性。
三、发挥学科特点,实验中完善自身学习能力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科学,针对这一特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应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因此,大胆改革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有目的地演示实验,科学地设计实验教学程序,优化实验教学过程、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成为新课程标准下实验课的重要目标。教师在做演示实验时,要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认真观察实验中的物理现象,注意观察引起变化的原因和条件。在学生自己做实验时,应要求他们弄清实验原理、目的,理清实验步骤,严格按实验规则操作;教师应在旁边作一些必要的指导,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这种新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可以更加自由地进行各种自主探索实验。
四、保护自尊,教学中倾注人文元素
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成人感迅速增长期,但心理上却不成熟,他们兴趣广泛,活泼爱动,希望交友,好表现自己,在行为上有时无法控制自己,有时难免做错事。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尊重和指导,但又不希望老师过多干预。犯错误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一课。只有老师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学生才敢于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如果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会伤害学生自尊,形成对立情绪,学生心灵的大门只会朝向同学开放,而对老师紧闭。人人都有自尊心。学习好的学生有自尊心,学习差的学生或所谓的“问题学生”同样具有自尊心。歧视或不公平地对待会严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如果工作做细致一点、方法再多一点,或者处罚轻一点,学生便不会与老师对抗,国家可能会增加一名优秀的人才。
五、帮助克服片面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学生的冲突行动和消极情绪的产生,外因是来自家庭、社会中一些不良意志品质的影响,内因是学生未能充分认识自身的片面个性特征,有的学生对自我弱点缺乏认识,在学习中对困难估计不足,认为自己一学就会,题目一看就知道该怎么做,表现为看书不认真、练习时马虎,这类学生属“成功倾向型”;有的学生对自身优势缺乏认识,认为物理知识太深,自己学不好,表现在课堂上怕老师提问、怕板演,练习时不敢做题,这类学生属“失败倾向型”。教学中针对不同的意志表现,应采取不同的措施。对“成功型”学生,不仅在解题、提问等方面要有量的要求,而且应在质上提出较高要求,使他们受到质的约束,而不敢草率了事;对“失败型”学生,先要求他们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简单题或回答显而易见的提问,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增强自信,再在质上逐步提高要求。同时严格要求学生遵守课内外规章制度,在讲、练、实验、检查等环节中引导学生自我锻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他们的自制力逐步得到发展。
新课标体现了新课程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对于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初中物理教学也面临着与众多学科一样的问题,需要教师们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和进步,当然,更需要结合物理这一学科的特点,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样,才能在实践新课标的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真正实现素质教育。另外,教师是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核心,学生如何学习,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与教师有着密切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刘志英.初中物理新课程教学的实践与体会.当代教育科学,2010.14.